时间:2023-08-04 16:47:33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煤矿常见安全隐患,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中图分类号:TD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5)23-0248-01
1 引言
目前,随着矿井机械化和现代化水平的不断提高,煤矿机电设备的安全高效运转已经成为煤矿企业安全生产的重要影响因素;同时,从事煤矿安全生产管理的工作人员越来越多的感觉到来自机电设备管理方面的压力。然而,在机械化和现代化程度均较高的现代矿井,煤矿机电设备在实际生产过程中存在各种各样的安全隐患,直接威胁煤矿安全生产。
因为,有必要对煤矿机电设备安全隐患进行分析和讨论,并提出合理对策。
煤矿机电设备的安全隐患是多方面的,具体来说有以下个方面:
2.1 人为因素造成的安全隐患
由人为因素造成的煤矿机电设备安全隐患在矿井实际生产中最为常见。个别工人个人安全意识较差,素质不高,工作能力不强,导致在工作中常常出现不安全行为,进而造成煤矿生产事故。大部分煤矿机电设备安全隐患都是由于违章作业造成,也有一小部分是由于疏忽大意操作失误而造成的。总之,由人为因素造成的煤矿机电设备安全隐患是很普遍很典型的。
2.2 制造、运输和安装方面的安全隐患
这方面的安全隐患,主要是由于机电设备本身质量不过关,机电设备运输过程中造成损伤,安装方法和措施不当,设备在运转过程中出现磨损和老化,以及长时间工作检修和保养不及时等因素造成的。
2.3 环境因素造成的安全隐患
造成煤矿机电设备安全隐患的环境因素包括工作环境温度和湿度,工作区域安全通道的缺陷,工作环境光线不好,工作区域污水、噪音和通风条件等因素。
2.4 管理制度造成的安全隐患
煤矿机电设备安全管理制度和体制不健全,煤矿管理人员无视相关安全法规,不严格执行造成很多煤矿机电设备存在安全隐患。管理层对安全法规的无视导致一线工作人员对煤矿机电设备管理维护的意识不强,在使用和维护过程中没有及时进行知识和技能的更新和学习,没有对安全管理制度规定的操作步骤和安全规范进行深入学习。这些管理制度造成的安全隐患严重威胁煤矿安全生产。
3 常见煤矿机电设备安全隐患的特性
我国煤矿机电设备安全隐患常见的特性有以下几点:
3.1 潜在性
一般来说煤矿机电设安全备隐患具有隐藏性强,不易被发现的特性。机电设备在故障发生之前不具备明显特征,往往在人们还没有意识到危险时发生。机电设备安全隐患的潜在性给事故的预防造成很大困难。
3.2 渐进性
煤矿机电设备安全隐患经过一定时间的积累,如果得不到正确及时的处理,安全隐患逐渐酝酿,必将造成更大的事故。一种情况是安全隐患本身经过不断变化,小的安全隐患经过积累逐渐演变成较大的安全隐患;第二种情况是,安全隐患虽然没有发生质的变化,但是由于没有得到及时处理,往往会诱发出其他相关环节的安全隐患,导致产生连锁反应,造成一系列安全隐患。
3.3 诱发性
诱发性指的是煤矿机电设备安全隐患在事故发生之前处于相对平静的状态,表面没有明显特征,一旦出现满足条件的诱发条件安全隐患就快速向重大事故转化,安全隐患就会被诱发,发生重大事故。
3.4 双重性
双重性是指防治煤矿机电设备安全隐患具有双重性,一方面,我们在煤矿生产过程中,为了防止事故的发生,进行安全隐患排查;另一方面,我们通过查找安全隐患,进行机电设备安全评估,进而预防安全事故的发生,防患于未然。
4 煤矿机电设备安全隐患产生的原因
造成煤矿机电设备安全隐患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
(1)一些政府管理部门领导及相关职能部门的工作人员不能正确处理安全与发展的关系,宽标准、放松管理,为安全生产埋下隐患
(2)少数生产矿井在利益驱动下,安全意识薄弱,重生产轻安全,在机电设备的投入上欠账太多。
(3)煤矿企业机电技术、管理人员严重缺乏,煤矿机电技术人员工资待遇相对偏低,人才流失严重。
(4)事故处理未严格按“三不放过”原则分析处理,处罚太轻甚至层层保护,不严肃追究责任,防范措施不到位。
(5)煤矿或政府管理部门岗位责任制不健全,对某些工作相互扯皮,安全隐患得不到及时整改落实,各种安全制度执行不严,对安全考核不够严厉,安全奖罚不及时兑现,影响了各级安全管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
5 煤矿机电设备安全隐患的防治措施
(1)各级、各部门、各单位,特别是煤矿企业一定要加强领导,站在讲政治的高度,坚定不移地把安全放在高于一切、重于一切、先于一切的位置,正确处理安全与生产、安全与效益、安全与发展的关系,加大矿山机电设备的投入,确保矿用机电设备技术的先进性与质量的可靠性。对已经发现的重大安全隐患问题要进行彻底整改,切实消除安全隐患,要建立完善隐患排查治理长效机制,从根本上扭转煤矿机电设备管理的被动局面。
(2)各级管理部门与煤矿企业要进一步规范机电设备购置、安装、验收管理工作,强化机电设备安装、改造工程的设计、选型、设备购置、施工和验收等环节的管理和监督,强化业务保安部门的管理职能,防止机电设备安全隐患的发生。
(3)矿井必须制定切实可行的设备管理制度、防爆设备入井检验制度、设备包机制度、设备定期检查制度、各种安全装置定期试验制度和停电检修挂牌制度。建立设备、电缆、小型电器设备的台账管理,妥善保管大型设备的技术性能档案。
(4)各级认真贯彻执行设备使用与维修相结合的原则,设备谁使用,谁管理,谁维修,负责安全直接责任并实行专责制,主要设备实行包机制,做到定人、定机、凭上岗证操作,严格执行岗位责任制和设备操作规程,对多班制生产的设备操作工作必须执行设备交接班制度,大型设备均有运行记录。
(5)加强机电用工制度管理及安全业务培训工作。煤矿机电工作技术性很强,要由思想端正,技术全面的技术人员来担任,在提高煤矿机电人员工资待遇水平的同时,进一步加强煤矿机电队伍的建设。要重视《煤矿安全规程》和《煤矿机电设备完好标准》的学习,对新技术、新设备要进行强化培训,以全面提高机电工作人员的安全业务素质为目的,为搞好安全生产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6)通过加强矿井质量标准化管理,推动矿井机电设备管理水平提高。矿井质量标准化是煤矿安全的基础,实践证明,矿井质量标准化工作的投入,能得到十几倍甚至几十倍的效益产出,有力地促进了安全生产。要把这项工作当作一项经常化的工作来抓,由此推动矿山机电设备管理水平的提高。
参考文献
[1] 柴江. 浅谈如何加强煤矿机电设备综合管理[J].中国矿业:2008(5).
[2] 范瑞,叶俊平.煤矿机电的维修与管理[J]. 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2(2).
中图分类号:X752
1、煤矿机运事故常见事故的原因
1.1煤矿安全基础工作差
安全工作是企业的最基础的工作,体现出企业整体建设水平,而当前我国很多煤矿企业安全基础薄弱,突出表现在两个方面:首先是安全投入资金较少,很多煤矿企业认识不到安全投入累计效应与迟效性,安全投入严重不足,部分煤炭企业未按照规定用途将安全生产费全部用于煤矿安全生产方面的支出,甚至擅自挪作他用;其次是对特种作业人员的安全培训教育严重不足,特种作业人员教育是安全管理中一个极为重要的环节,是避免和减少伤亡事故的前提和基础,特种作业人员技能的熟练与否,安全意识强烈与否,与安全生产息息相关,一些煤矿企业用工紧张,大多特种作业人员大多在满负荷工作,很难接受系统的安全培训教育,导致他们安全意识不强,应对突发事故的能力较低。
1.2安全生产制度不完善
煤矿企业的安全安全制度是其安全生产的基础,煤矿安全生产离不开制度规范化。但是目前我国很多煤矿企业安全生产制度不完善,给安全生产带来隐患。首先是一些生产岗位的责任制不完善,对生产中的一些工作推诿扯皮,导致一些安全隐患不能及时有效的整改,落实;其次是安全制度在执行过程中不够严厉,譬如在安全考核上,对违章违纪行为不能严惩,对在安全方生产有成绩的职工不予安全奖励,这样导致职工的反“三违”积极性不高;最后是安全事故发生后,不能从中吸取教训,不能很好的分析处理“三不放过”原则,对事故原因分析不清,不严格处罚事故责任,事故责任者与广大职工得不到相应的教育,相应的防范措施不能到位,这样就很容易导致事故重复发生。
1.3特种作业人员安全素养与安全素质较差
特种作业人员的工作岗位比较重要,危险性也高,伤亡事故的发
生率也大,因此,提高特种作业人员安全素养与安全素质是实现安全生产、减少安全事故的重要保障。当前,我国众多煤矿的特种作业人员安全素养与安全素质较差,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很多特种作业人员文化程度较低,对特种作业技术掌握的不熟练。尤其是在采掘一线,有些农协工、农换工无长期工作打算,安全素养与安全素质很低,埋下机电运输的安全隐患。二是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意识不强,不按要求正确使用安全防护用品。
1.4指令性的临时工顶替产生违章指挥和盲目操作
在煤矿生产中,存在一些指令性的临时工顶替现象,临时工缺乏相关的安全培训,同时由于顶替时间不长,对顶替工种不能很好的按相关规程去操作,就会产生违章指挥和盲目操作等安全隐患。
1.5特种作业人员频繁调换埋下安全隐患
煤矿企业由于工作需要,经常性对一些特种作业人员频繁调。大家知道,特别作业人员必须经过相关劳动部门进行专业培训,取得相关操作合格证后才能上岗,他们有一定的安全技能,某些煤矿企业不理会特种作业人员的识水平与用工要求,任意调换他们他们的工作,给安全埋下隐患。
1.6煤矿企业的设备陈旧老化埋下安全隐患
煤矿企业的建设,必须有全面配套的煤矿运输设备,投入资金很大。很多煤矿企业在以后的机电设备更新中,投入不足,一些设备陈旧老化后也得不到及时更换。同时,我国煤炭企业的的工艺设计、加工制造等综合配套能力相对不高,一些零配件与设备不匹配。这些都会使煤炭企业整体装备落后,导致事故的发生。
1.7煤矿企业不合理的设备选型埋下安全隐患
相对于发达国家,我国煤炭企业的开采水平相对较低低、质量不高,高新技术产品和机械基础产品的开发和应用不足,譬如液压支架、采煤机、掘进机以及重型刮板输送机等设备大多属于在引进技术的基础发展起来的,机电设备的选型必须要配套,而上述原因会导致一些机电设备系统在选型上不合理,埋下安全隐患。
1.8设备检修不到位埋下隐患
当前,采煤机、运输机、掘进机以及支架等众多先进采掘设备在煤矿企业得到了广泛的应用,采煤的自动化程度不断提高,同时对设备的可靠性运行有了更高的要求。但当前,很多煤矿的设备检修维护人员整体素质相对不高,不能做到对设备认真、细致、全面的检查和维护,导致检修不到位,埋下安全隐患。
2、控制煤矿机电事故对策
当前,煤矿企业的机械化与自动化的程度的越来越高,对保障生产运行的各类运输设备性能以及配件质量等也要求越来越严格,煤矿企业必须强化设备管理,加大对相关人员的安全培训,杜绝机电运输事故的发生。
2.1强化安全思想教育,树立“安全第一”的意识
煤矿企业应该通过各类形式积极对职工进行安全教育,根除职工的马虎大意、侥幸等各种不利于安全的思想,树立“安全第一”的意识。同时,企业要时刻把把安全工作当作第一要务,安全是天,是工作的重中之重,高于一切。
2.2加强安全技能培训,用工制度管理 要严格
煤矿安全技术培训是一项严肃、认真的安全基础工作,搞好职工的安全技术培训,努力提高煤矿职工队伍的安全素质,是实现煤矿安全生产的根本,也是维护职工人身安全的基本保证。煤矿企业应时刻以提高职工的安全素养与安全素质为目的,以各种形式加强对职工安全技能培训,为安全生产夯实基础。
2.3强化矿井质量标准化管理,强化监督制约的机制
煤矿质量标准化管理是煤矿安全生产的根基。大量实践证明,煤矿企业对对煤矿质量的标准化投入越多,延续性的效益就越多,煤矿企业应该强化矿井质量标准化管理,为煤矿安全生产保驾护航。同时煤矿企业强化监督制约的机制,充分发挥安监人员的监督作用,不断健全业务部门和领导的生产案例责任制度以及职工的岗位制度,通过一些激励的机制或者考核机制为安全管理的制度的落实提供保障。
参考文献
[1]王宝辉.煤矿机电运输的隐患排查及预防对策[J].科技风,2010(9).
DOI:10.16640/ki.37-1222/t.2016.13.157
0 引言
近年来,煤矿生产中的事故屡见报端,让全社会一边使用着煤矿资源,一边又对煤矿的生产忧心忡忡,而煤矿生产企业在安全事故频发的压力与生产效益的权衡中,逐渐提高了安全生产的意识,为我国煤矿行业的发展带来了一些新的机遇。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发展,对煤炭的需求量也是有增无减,而随着煤炭开采规模的不断扩大,机电运输设备在煤矿中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而如何保证煤矿机电运输安全以及如何对安全隐患进行及时的预防成了煤炭企业安全生产的工作重点。
1 煤矿机电运输设备概述
煤矿生产过程中应用的机电运输设备种类非常多,其主要包括井下运输设备和井下供电设备。
井下运输设备主要包括矿井排水设备和提升机电设备。由于矿井挖掘会使地下水涌入其中,因此,矿井建设过程中一定要设置完善的排水设备,否则极容易发生煤矿透水事故,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矿井中常见的排水设备有水泵、排水管道、水仓等;提升机电设备是连接井上与井下作业的纽带,它通过机电运输,完成人员、煤炭、材料、设备的升降,提升机电设备的主要构成有提升容器、提升线缆、提升机、天轮、井架、装卸及装载设备和电气设备。
井下供电设备主要有高压控制设备,即保证矿井内的电压控制在可用范围内的配电设备;变电设备,即通过改变交流电压,以适应煤矿生产中对不同电压的需求;低压电气设备,即利用手动或电动合闸的方式,对含有瓦斯、煤尘等危险物的矿井必须使用防爆型的电气设备;线路,即矿用电缆,其主要包括铠装电缆、橡胶电缆、塑料电缆。这些电力设备在矿井内形成一个局部的供电网,以保证矿井中机电运输设备的有效运行。
2 煤矿机电运输管理中存在的安全隐患
煤矿生产通常为井下作业,而井下这个密闭的空间里,各种线路复杂,如不进行科学的管理,很容易出现安全隐患,甚至引发安全事故,目前煤矿机电运输管理中存在着如下安全隐患:
首先,电气火花管理不善极易引发安全事故。井下电气设备、照明设备、升降设备在运行过程中,因为摩擦或过电流极容易产生火花,矿井是一个相对封闭的空间,同时矿井生产时产生的瓦斯、粉尘如遇明火便会引发爆炸,例如2015年10月9日,江西省上饶县枫岭头镇永吉煤矿-200米西翼上山作业区域发生瓦斯爆炸事故,经调查发现该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存在违规生产的情形,矿井下瓦斯管理混乱,且违反煤矿井下火区管理相关规定,最终导致事故的发生。
其次,供电系统不完善导致机电运输设备无法正常工作。井下供电设备要根据不同的用电需求进行相应的改变,因此矿井下通常存在多个变电设备,以保证井下用电,例如,36V以下的交流电,主要用于控制回路和信号回路;127V的交流电主要用于井下照和信号灯;而6-10kV的交流电主要用于大型电机设备或输电设备。而我国目前许多矿井中对各类供电系统的用途不明确,导致供电系统混乱,同时电力系统人员缺乏责任意识,对供电的监管不到位,导致矿井中出现随意悬挂电缆,接地线不完备等乱象。
最后,运输系统不科学留下安全隐患。煤矿由于开采地点的不同,其运输系统通常也会发生转移,但是我国一些中小煤矿在煤矿运输过程中仍采用传统的运输方式,导致运输系统在运作过程中不但资源的利用率低下,生产效率也无法得到保证,同时还对采掘人员的人身安全产生一定的威胁。
3 煤炭机电运输安全隐患的方法措施
所谓“防患于未然”,在煤矿产业呼吁安全生产的今天,煤炭生产企业更应该将安全意识放在心中,加强对安全隐患的排查,从源头将危险截断。
首先,企业要加强对工作人员的安全生产培训。在以人为本的理念下,煤矿工作人员的人身财产安全才是生产的重中之重,因此企业要从全局出发,在保证生产的基础上,对工作人员进行安全生产培训,一方面提高其安全生产的意识,杜绝违规操作,另一方面还要提高其应对突发事故的能力,保证其在事故发生时,能够迅速采取有效措施,将事故的损失降到最低。
其次,企业要做好特殊工种的制度管理工作。煤矿生产中存在着一些特殊的工作种类,例如井下电气设备的检修工作、井下爆破工作、井下安全检测工作、井下提升机操作工作等,这些特殊工种的责任非常重大,且要求从业人员具备很强的专业素养,因此企业在对这些工种进行管理时,一方面要加强对人员责任意识的考核,保证该类工作能够切实落实;另一方面还要加强对这类人员的技能培训,保证各类操作符合安全规范。
再次,企业要不断完善矿井质量监督管理体系。煤矿生产的质量是保证企业生产效益的基础,因此企业应该在保证安全生产的基础上,加强对煤炭质量的监测。煤矿机电运输的管理是保证煤矿生产质量的基础,因此,企业应该完善设备入井检测制度,制定设备管理相关规范,以实现生产过程中对设备的全面管理。
最后,企业要从整体着眼,努力构造安全的井下生产环境。安全、良好的井下环境是保证工作人员人身安全的前提,安全的井下环境离不开通风设备,只有及时排出井下污浊空气,并保证新鲜空气的进入,才能够有效地控制井下瓦斯的含量,并打破井下密闭的空间结构,从而降低瓦斯爆炸和粉尘爆炸的风险。
4 结论
电在煤炭生产中的应用非常广泛,而保证煤炭机电运输的安全非常重要,可以说煤炭机电运输系统能否正常地发挥功能,对于煤炭企业能否实现安全生产,能否保障煤炭生产的质量,能否保证其生产利润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煤炭企业在生产过程中要不断加强对机电运输设备的管理,及时排处安全隐患,确保煤矿安全生产万无一失。
参考文献:
中图分类号:TD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7)03-0324-02
引言
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不断发展,采矿行业的发展也不断加速,煤矿开采项目越来越多,煤矿开采过程中,开采效率是煤矿企业关注的重点,另外,安全管理也是不容忽视的一个问题。由于煤矿开采工程的特殊性,在开采过程中的安全隐患很大,安全开采是确保开采质量、确保开采人员安全的重要前提,煤矿生产过程中的安全管理是当前煤矿企业生a过程中的重点。从当前我国采矿行业的发展来看,煤矿工程开采过程中出现的安全问题越来越多,出现安全问题的主要原因是煤矿工程的开采安全管理不当,尤其是在缺乏严谨的安全管理意识,缺乏科学的安全管理制度,施工人员在对煤矿进行开采的时候一些操作技术不规范,对机械设备的检查不全面等,这些都会导致煤矿开采过程中的安全隐患逐渐增大。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应该要积极加强对煤矿开采过程中的安全管理问题的防范,以此提高煤矿开采过程中安全性。
一、煤矿安全生产管理理念剖析
在煤矿行业的生产管理方面,安全管理是一个重要内容,有不少专家和学者提出了安全生产的理念、方法以及措施,对煤矿生产产生了相应的指导作用。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不断发展,对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在煤矿生产过程中也要注重安全性和绿色生产。煤矿安全生产管理理念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安全管理
所谓的安全管理,指的是在煤矿生产过程中为了保障煤矿生产现场以及生产过程的安全性而采取的一系列相关的规则与标准,对煤矿生产过程进行规范的过程。在煤矿生产过程中安全问题始终存在,而且因为采矿工程是危险系数很高的行业,就生产工作人员而言,其生命健康安全受到生产过程中的一些因素的影响,加强对煤矿企业技术人员、开采人员的人身安全的保护就成为一个重点任务。
企业的安全管理是工作人员生命安全、生产工作良性发展以及企业实现平稳发展的基本保障,企业的安全管理水平的不断提高,决定了企业经济效益的提升,同时,企业经济效益的提升,也可以为企业的安全生产奠定坚实的基础,例如可以为企业生产配备更多高性能机械设备,提高企业生产的安全性。因此企业的安全管理与企业的经济效益水平之间是相辅相成的关系,两者之间共同发展,形成了一个良性循环。在现代企业管理过程中通常所讲的安全管理,指的是对企业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进行制定,并且对生产工艺流程进行检测,对生产过程进行管理,并且对生产过程中的一些不安全因素进行排除的过程。
2.煤矿安全生产的绿色管理体系
随着我国对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视程度逐渐提高,在煤矿生产过程中不仅要注重安全,更要注重安全生产的绿色管理体系的建立。绿色代表着自然、安全,绿色理念是一个广泛的概念,我国煤矿企业生产和管理过程中的每个环节都存在着不安全因素,例如生产活动、安全措施、管理环节等,都可能出现问题,进而导致安全问题出现。对此,在煤矿安全生产过程中要积极加强对绿色安全管理体系的建立,在现代管理理念中,煤矿安全生产的绿色管理理念象征着对煤矿生产过程进行全面管理,绿色管理是安全管理的一个重要内容,在安全生产的绿色管理背景下,煤矿产业中提出了绿色生产系统,涵盖了采掘、运输、通防、排水、调度等各个工作环节,在每个环节中都应该要积极加强对安全生产的关注,使得绿色管理理念能够与煤矿生产过程进行有机结合,确保煤矿生产过程中的安全性。
二、煤矿开采工程安全管理常见问题
在煤矿开采工程的施工过程中,很容易出现一些安全事故,例如露天煤矿开采过程中出现边坡岩石滑落,导致人员伤亡或设备损坏,开采人员对机械设备的使用不当,导致机械设备安全事故等。在煤矿开采过程中,由于露天煤矿的环境复杂程度较高,因此出现安全隐患的几率较高,通过研究发现,出现煤矿开采安全事故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在煤矿开采工程施工过程中忽视了安全管理,因此导致各种安全事故时常出现。
1.安全管理意识比较淡薄
煤矿开采工程安全管理是煤矿生产作业过程中的重要内容,很多煤矿企业都坚持“安全第一”的原则,但是在实际生产过程中,安全管理意识比较淡薄,在煤矿开采工程施工队伍注重开采效率,注重煤矿生产进度,在煤矿生产过程中对安全问题略有忽视,导致一些煤矿开采人员在开采过程中出现不规范的行为,例如在对机械设备进行操作的时候没有按照规范进行操作,最终酿成安全事故。
2.质量安全管理体系不够健全
在煤矿开采工程安全管理过程中,安全管理体系是确保施工安全的重要前提,煤矿企业是否具有完善的质量安全管理体系,会直接影响到煤矿开采工程的安全管理水平。当前有的煤矿企业在施工过程中没有重视安全管理体系的构建,比如在生产作业现场应该要安排专门的安全监管人员,安全监管人员要随时对生产作业现场环境进行监控,但是当前很多煤矿企业生产作业过程中的安全监管制度不健全,缺乏专业化的监管人员,导致生产作业过程中的安全防范不足,对于一些安全事故没有及时处理,耽误工期,同时也影响工程项目的施工质量。
3.煤矿生产过程中的技术问题
在煤矿生产过程中由于技术管理不当也会导致各种安全问题出现。例如在露天煤矿生产过程中,最常见的问题是边坡滑落,尤其是一些高边坡变形损坏,由于开采人员在煤矿开采过程中对边坡变形的处理不当,没有及时对变形进行控制,所以导致边坡滑体崩塌事故发生,严重影响煤矿生产安全,给煤矿企业带来较大的经济损失。
4.对煤矿生产安全管理的考核管理体系不健全
在煤矿生产过程中为了实现安全生产、绿色生产,则必须要加强对管理体系的考核与评价,确保煤矿生产过程中的安全管理目标得到落实。当前在煤矿生产过程中安全管理的考核与评价体系还有待进一步完善,要结合当前的实际情况对评价考核体系进行健全,从而减少煤矿生产过程中的安全问题。
三、煤矿安全生产管理策略
1.加强开采前的准备
1.1加强安全意识培养。随着采矿行业的不断发展,煤矿企业的生产要求越来越高,在煤矿生产过程中必须要积极加强安全生产,对煤矿生产过程中的安全问题进行积极有效地防范,提高煤矿开采过程中的安全性。在煤矿生产过程中,安全管理水平与施工人员和管理人员的安全意识有很大关系,煤矿生产具有复杂性高、生产环境恶劣等多种特点,在生产过程中的安全隐患较大,煤矿企业应高度重视对开采人员的综合能力素养的培养,同时要加强对开采人员的安全意识的培养,加强安全教育,引导煤矿开采人员掌握正确的施工技术和方法,严格按照相应规定进行施工,加强技术人员的团结合作精神,确保煤矿开采工程能保质保量的完成。
1.2加强生产规划设计图的合理设计。在煤矿生产过程中应该要做好煤矿开采工程施工设计,对煤矿开采工程项目进行科学合理地规划,并且要在煤矿生产项目设计人员与技术人员之间搭建沟通的桥梁,尤其是一些施工环境比较恶劣的地区,在进行煤矿生产之前,必须要对周围的环境进行了解,设置科学合理的生产方案,对一些地质安全隐患进行排除。露天煤矿开采过程中最常见的威胁就是地质危害,对此要积极加强对地质情况的监测。
2.不断完善煤矿开采工程安全管理体系
不断完善煤矿开采工程安全管理体系是提高煤矿开采工程安全性的重要途径,在具体的管理过程中,可以从几个方面着手:第一,在生产之前以及生产过程中要加强对生产机械的检查,机械设备是煤矿生产过程中的重要工具,机械设备的性能、稳定性、安全性会直接影响煤矿生产效率以及生产过程的安全性,在煤矿开采生产之前必须要积极加强对设备的检修,确保机械设备运行正常才能投入生产,减少运转过程中的安全隐患,防止各种机械事故。第二,施工过程中要加强安全监管,要对煤矿生产现场进行监控,做好安全检查和跟踪,一旦发现施工过程中出现了安全隐患,要及时对这些问题进行处理。为了对施工现场进行有效的监控,施工单位必须要重视安全管理,应该要配备专业化的安全监管人员,对煤矿开采工程施工过程进行O控,安全监管人员可以实行轮岗制,确保施工现场的安全监管岗位一直有人值守,能够对施工过程进行有效监管。第三,加强安全生产责任制度的完善。在煤矿生产过程中要加强安全责任制度的建设和完善,建立层次分明的责任体系,煤矿生产企业的领导和业务部门负领导责任和业务保安责任,员工对本岗位安全生产负责。在安全监管过程中不同的人员要对自己在责任进行明确,在煤矿生产过程中积极按照相应的规范和要求进行生产,减少煤矿生产过程中的安全问题。
3.加强煤矿生产技术管理
加强安全防护技术的管理是煤矿开采工程施工过程中的重要途径,也是最有效的途径,只有从技术方面着手进行严格地管控,才能有效地规避各种安全问题。在露天煤矿生产过程中,由于生产技术问题导致的安全问题十分严重,经常会导致人员出现伤亡。对此,在煤矿生产过程中要积极加强对各种生产技术的控制和管理,对一些潜在的威胁进行控制。煤矿开采人员要对煤矿开采工程项目施工规范进行了解和掌握,例如在露天煤矿爆破过程中,要对爆破过程进行控制,尤其是要注重防止爆破过程中产生的地震效应,在进行爆破的时候可以采用预裂爆破技术,预裂爆破技术是沿设计台阶坡顶线打一排密集孔,确保炮孔倾角与设计台阶面一致的爆破方法。首先在起爆过程总要确保孔与孔之间实现连通,形成一个沿设计坡面的破裂缝,将坡面前将要爆破岩体与背后固定帮岩体预先隔开,当前方在进行爆破的时候,爆破炸药的能量产生的应力遇到预裂的破碎带界面,可以产生反射,从而对背后的边帮岩体进行保护。
4.完善煤矿安全生产管理的考核与评价体系
在现代管理理念中应该要建立与绿色管理相应的评价考核体系,对煤矿生产过程的安全管理水平进行全面考核,确保安全管理任务得到落实。企业的管理者要想做出正确的安全保障决策,就应该要及时对煤矿生产环境以及生产情况进行了解,对当前煤矿生产的安全系数进行了解,并且建立一套完善的煤矿生产安全综合评价体系,对煤矿安全生产综合评价体系的制定指明方向。在煤矿生产安全管理评价过程中,应该要实现全面评价与考核,包括煤矿企业从业人员的状况、煤矿生产安全现状、煤矿事故隐患、煤矿生产环境影响等方面。在安全生产考核过程中,应该要对煤矿安全生产管理工作进行全面梳理,以提高煤矿生产安全性为目的,对煤矿企业的安全生产考核制度进行完善。在考核制度完善过程中,应该对煤矿企业所有员工的工作任务完成情况进行考核,对从业人员在工作过程中的表现、操作行为的规范性等进行考核,从而对员工进行奖励和惩罚,对员工起到警醒作用,引导员工在工作过程中能够对一些不安全行为进行规避。同时,要做好安全评估和防范,在当前的时代背景下,煤矿企业应该要加强对各种信息技术、大数据技术的应用,对煤矿生产情况进行准确地评估,尤其是要提高对煤矿生产过程中的安全隐患的评级,并且积极做好应急措施的规划和设计,对煤矿生产过程中的一些安全隐患进行防范,一旦出现相应问题时能够按照应急方案及时处理,防止安全事故不断扩大。
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不断发展,在煤矿企业发展过程中,不仅要注重经济效益,更要注重安全管理,安全是企业发展的前提,由于施工人员缺乏安全意识,在当前煤矿开采工程施工过程中出现一些安全问题,对此,必须要积极加强煤矿企业所有员工的安全管理理念的建立,在煤矿生产中应该要提高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积极加强对施工技术的管理,并且要不断完善安全管理体系,对煤矿企业的生产过程进行评估,对生产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安全事故进行预判,并且提出应急措施,积极应对煤矿生产过程中的各种安全隐患,确保煤矿生产过程中的安全性,提高煤矿生产水平和生产效率。
参考文献
[1]于渊.露天煤矿开采中的安全问题探讨[J].科海故事博览・科技探索,2014(03)
[2]任丽波,李奉芹.煤矿安全生产管理理念及实践研究[J].科技与企业,2013(12)
[3]李永军.现代煤矿企业安全生产管理实践探讨[J].企业导报,2012(24)
矿井液压提升机对矿井的提升系统起到控制作用,保证提升系统按要求进行提升动作。随着矿井提升机的不间断运行,液压提升机各部件或各系统就会因磨损或其它原因出现故障,影响提升机正常工作。
一、液压提升机的安全隐患
(一)人工操作的安全隐患问题
对液压提升机来说,安全隐患的来源在很大程度上来自于人为操作。所以在探讨液压提升机的安全隐患时必须将人为操作的安全可靠性作为重点考虑对象之一。根据统计研究发现,在提升机整个运行过程中人为操作失误率大概为3×10-4~3×10-3。所以一方面可以从人为操作安全可靠性下手来提高液压提升机的安全可靠性。
(二) 液压提升机的欠协同性
对液压提升机来说,要使其安全并且协调的工作,其驱动系统和制动系统之间的协同性是关键因素。一旦启动液压提升机,司机马上调整减压式比例阀瞬间同时向驱动、制动2个系统发出控制信号,驱动系统收到控制信号就会启动液压马达输出转速值和扭矩,直到液压系统马达输出的扭矩小于负载扭矩,制动系统就会松开闸刀,这2个系统互相配合来达到正常安全地操作负载的目的。一旦两者之间协同性不好,液压制动系统提前松闸了,负载瞬间下落导致机器不受人为控制,就会有很大麻烦,很可能造成重大事故。
二、提升机安全性能改进方法
首先从人为因素进行考虑,在对液压式提升机进行相关操作时,确保员工对该系统的运行有一个较为熟悉的了解程度,经过对员工考核之后才能对提升机进行相关操作。在设备设计分析上,减少对误差的设计程度,确保在设计上符合生产相关标准。
其次便是在欠协同性方面的改进,加强对驱动系统与动力控制系统的配合力度,使其保证两者之间的有效性结合,避免因配合不当造成的安全隐患,使其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在提高提升机安全性能方面,主要完成以下3个方面创新改造。
(一)增加天轮闭锁的安全设计
提升机天轮检修主要内容包括:天轮轴承加油及换油、天轮游动轮及固定轮检查、天轮轴承、摩擦衬垫、轮毂偏摆检查等。在检修过程中,天轮检修信号传输主要由检修负责人在天轮平台持对讲机与井口联系,信号工所发信号一切听从井口检修负责人指挥。现场存在检修期间信号交叉传输或者对讲机传输信号不清晰或者通讯中断的安全隐患。通过在上、下天轮检修平台上增设了两个检修闭锁箱,将上、下检修平台闭锁按钮硬接点串接入车房220V控制安全回路中去。改进后,检修人员在天轮平台按下检修闭锁箱按钮,车房安全回路断电,绞车无法复位开车。天轮闭锁的设计消除了因为检修期间对讲机传输通讯故障、信号不清晰、信号工误发信号等原因引起的安全隐患。
(二)电控柜风机的安全设计
电控柜是传动系统的核心部件,而电控柜内冷却风扇为柜内核心电器元件进行散热,防止过温。在日常检修过程中发现由于厂家设计存在缺陷,电控柜内风机不启动,绞车仍然可以正常运转,可能导致电控柜核心部件过温,存在极大的安全隐患。针对现场出现的问题,为了保证电控柜的安全运行将电控柜风机控制空开F1的一对常开点加在安全回路中,F1开关如不送电,安全回路报紧急停车及一次提升故障,绞车将无法启动。上位机上显示的故障信息及时提醒检修人员查找原因,避免出现重大安全隐患和经济损失。
(三)滚筒式尾绳挡辊设计
传统设计中,尾绳挡梁挡块采用方钢作为主体结构,外侧浇注塑性耐磨材料,由螺栓固定在尾绳挡梁上,位置固定,对尾绳起到限位和保护的作用。但由于尾绳单位质量大、摆动频率高、方向不确定性,传统挡块与尾绳之间为滑动摩擦力,磨损情况严重,且塑性耐磨材料磨损后,由于检修不便,如不及时更换该尾绳挡梁,尾绳与方钢之间产生刚性滑动摩擦,尾绳磨损加快,严重影响尾绳的使用寿命及提升安全。同时,尾绳挡梁位于井筒装备最下部,上下不便,传统尾绳挡梁质量大,体积大,检修不便,更换难度大。新型滚筒式尾绳挡辊的结构特点是采用塑性耐磨材料包裹的滚筒式挡辊,所述滚筒式挡辊是在可转动的滚筒上外裹塑性耐磨材料作为挡块,所述滚筒通过轴承设置在滚轴上;设置所述滚筒式挡辊布置在尾绳的四周,以相对设置的一对上挡辊和一对下挡辊形成封闭的呈矩形的尾绳防护空间。与已有技术相比,新型设计有益效果体现在:
(1)新型的结构设置使尾绳与挡块之间由刚性滑动摩擦改为柔性滚动摩擦,减少了尾绳所受的摩擦力,在起到传统设计同样效果的同时,大大提高了尾绳使用寿命。
(2)新型挡辊结构简单,体积小、质量轻,检修方便,降低了劳动强度及检修成本。
(3)新型设计的挡块可更换使用,大大提高挡块的利用效率,降低了使用成本。
三、结语
矿井工作人员要理清矿井液压提升机的工作原理,了解其工作部件组成。当出现问题时,要及时进行故障分析,采取必要的处理方法,尽快排除故障,恢复矿井液压提升机的正常工作。 通过对液压式提升机安全隐患与安全性能改进方法的分析,经过相关技术的改进,降低了安全存有的风险性,使其保证设备处于一个安全的运行环境。总之,矿井液压提升机的日常维护非常重要,是减少液压提升机运行故障的有效措施。在进行日常维护时,维护人员要端正态度,维护工作要到位。发生异常现象时及时处理,避免故障扩大化,合理安排和利用日检时间。
参考文献:
[1]孙清华,侯胜龙.矿用提升机液压站常见故障分析与处理[J].建井技术,2007(4).
[2]朱华明.提升机液压站常见故障及其排除方法[J].中州煤炭,2009(3).
[3]侯军.矿井提升机液压站常见故障的分析与处理[J].科技创新导报,2012(8).
[4]曹立志.矿井提升机液压站故障与处理[J].中国商界(上半月),2010(11).
[5]徐友茂.浅析矿井提升机液压站常见故障分析与处理方法[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09(10).
[6]杨周.矿井提升机液压站日常维护与故障分析[J].安徽科技,2012(1).
[7]彭佑多.液压提升机制动系统动态特性分析[J].煤矿机械,1999(11):16D18.
前 言
煤矿生产在我国经济发展中占有很大的比例,我国非常重视煤矿生产的效率和效益。 煤矿机电设备是组成矿山企业的重要部分。随着煤炭工业的迅速发展,煤矿建设和生产规模的不断扩大,煤矿机电设备的台数、种类等也在与日俱增。由于煤矿机电设备的工作环境极为的恶劣,因此,其故障率也就非常高。快速高质地完成煤矿机电设备的故障维修是煤矿企业中一项极为重要的工作。只有这样才能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使其在高效、安全的状态下工作,保证生产的顺利进行。
1、 煤矿机电设备故障发生阶段
由于煤矿机电设备构造不同,运行状态和工作状况也不同,所以设备运行中常见故障的表现形式和故障类型也不同,比如受到环境、制作工艺影响,加上工作时间过长,部分设备零部件会出现管线老化、外皮剥落、过热、磨损、裂纹等现象,有的零件会产生松动、脱落;在运行过程中机电设备性能参数突然下降,电压或电流出现急剧变化,导致设备失调,声音、震动、排气异常。
通常,机电设备有三个故障发生阶段,第一个阶段是早期故障期,在设备早期运行时,故障发生率较高,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故障发生率会逐渐降低,这个阶段故障的产生大多来自设备自身和环境条件,比如设计不合理、制作工艺存在缺陷、运行环境较为恶劣等;第二个阶段是偶发故障期,这个时期是机电设备最佳运行期,设备故障率较低且呈现稳定趋势,故障的发生一般都是随机的,大多是由设计不合理、使用不当以及日常检修维护管理不到位引起的;第三个阶段是耗损故障期,设备经过长时间运行后,在使用后期故障率开始上升,出现设备老化、磨损、腐蚀、裂纹等现象,大大降低了设备运行效率。在煤矿生产期间,一旦机电设备出现故障且没有得到及时处理,将影响煤矿生产的正常秩序并使其存在安全隐患,严重的话甚至会给企业、国家带来巨大经济损失。因此,有必要加强故障诊断和检修,加强技术改造,寻求预防机电设备故障发生的有效措施,保证机电设备的安全、稳定运行。
2、 煤矿机电设备技术的故障表现
按照煤矿机电设备的运行状态,笔者分析了机电设备技术中的故障表现,例举了比较常见的故障。
2.1 设备老化
机电设备老化属于最为典型的一类技术故障,它降低了煤矿设备的作业能力,增加了机电设备的维修量。煤矿机电设备的老化严重影响了煤矿生产的效益。由于煤矿企业过度追求煤矿生产的利益,而忽视了设备老化的技术处理,导致在煤矿生产的过程中仍采用老化的设备,加重了煤矿生产的负担,最终造成设备方面的经济损失。
2.2设备安全隐患高
煤矿机电设备一般处于相互配合和协同的状态,不同机电设备在煤矿生产中发挥着不同的作用。在煤矿机电设备运行的过程中,会产生较多的安全隐患,导致机电设备的运行越来越慢,逐渐缺乏安全保障,进而引发安全事故。在煤矿机电设备运行中,存在新、老设备同时运行的情况,两者在煤矿生产中的适应性明显不同,相互影响,增加了机电设备安全故障发生的概率,不利于机电设备技术的安全运行,由此还可能发生较大规模的安全事故,降低了煤矿生产设备的运行安全性,给煤矿机电设备的运行造成了负担。
2.3 设备效率低
煤矿机电设备运行一段时间后,效率会明显降低,而低效率状态的机电设备,本身就是技术故障的源头,很容易引发更大的风险事故,不利于煤矿企业的安全生产。煤矿机电设备效率降低是所有运行设备的共性,受到外界环境、因素的影响,机电设备逐渐进入消极工作的状态,无法保障煤矿生产的效率和稳定性。
3、 煤矿机电设备技术故障的处理措施
煤矿机电设备技术故障的处理措施必须按照实际的故障表现制订,具体有以下几个方面。
3.1 定期更新机电设备
煤矿企业在机电设备老化的问题上,应该采取技术性的处理方式,加强机电设备预防管理的力度,定期更新煤矿生产中的机电设备,以此来解决机电设备的技术故障,具体包括:①合理安排机电设备的预防工作,全面监督煤矿机电设备的运行状态。一旦发现偏离正常运行的机电设备,就要立即采取隔离措施,确定设备存有老化现象后直接更换,以免大范围地影响煤矿生产。②掌握煤矿机电设备的性能,收集设备运行的信息,找出机电设备运行中的磨损部分,科学地处理此类型的设备问题,保障其在煤矿生产中的性能,快速消除设备潜在的危险问题。③定期安排设备保养。保养是防止设备老化的直接途径,有利于排除设备的老化影响,提高煤矿机电设备的技术能力。
3.2 全面收集设备的信息
针对新、老机电设备共存的状况,煤矿企业应采用状态监测的方法,辅助技术人员收集设备信息,排除机电设备中潜在的安全隐患。如果煤矿机电设备技术存在安全隐患,就会通过讯息的方式传递设备的故障信息。故障维护人员可利用状态监测的方式来诊断机电故障的状态,也可采取人工感受的方法,观察机电设备在煤矿生产中的运行状态,全面了解机电设备的运行方式,判断设备是否存在安全隐患。煤矿机电设备的运行信息中包含大量的有用数据,可以协助维护人员全面掌握设备的运行情况,杜绝设备潜在安全问题的发生。
3.3改进机电设备
煤矿企业要在机电设备投入运行的初期开始解决机电设备效率低的问题。首先,记录新型设备的各项参数,根据新投入机电设备的状态,制订设备改进的方案;然后,结合煤矿机电设备技术的运行环境,分析周围环境对设备的影响,尽量规避潜在的安全隐患;最后,通过规范操作、鉴别的方式改进设备,避免其处于低效率的状态。
4、煤矿机电设备技术故障的安全控制
煤矿机电设备技术故障的安全控制能够提升机电设备技术的运行效益。着重分析安全控制的途径,包括:①强化设备的检测,划分煤矿机电设备技术的类型,制订机电设备的检测方案,保障机电设备的运行环境,全面预防煤矿机电设备的技术故障;②监督煤矿机电设备的运行,构建质量监督体系,用于维护煤矿机电设备的安全性能,规范各项设备技术的运行,改善煤矿设备的运行状态;③提升机电设备技术的建设水平,根据煤矿企业在机电设备方面的需求,逐步引进机电设备,保障煤矿机电设备技术的性能,提供安全的运行基础。
结束语
机电设备是煤矿生产中的重要部分,机电设备技术故障会对煤矿生产造成很大的影响,不利于提高煤矿的生产效率,同时,增加了煤矿生产的压力。结合煤矿机电设备技术的故障表现,提出有效的处理措施,保障机电设备技术的运行环境。加强安全控制管理,推进煤矿机电设备的运行,解决其在煤矿生产中的各类问题。
参考文献
[1]曹 艳.煤矿机电设备技术故障及对策[J].技术与市场,2014(11):39,42.
2煤矿事故的特点反映出调度工作在安全管理中的重要性
据相关部门统计显示,大多数的煤矿事故的发生都跟现场生产要素和环境变换有直接关系。(1)井下施工点如果发生了一些地质变化,那么极有可能引发安全事故,例如采空区、有害物质的出现等;(2)工作内容出现较大的变动需要进行设备的拆卸搬迁时也会出现零星的安全事故;(3)地面气候如果出现异常的时候,例如泥石流、山体滑坡导致淹井。上述情况都算作煤炭生生产的异常情况。煤矿调度对于非正常作业管理进行了比较明晰的规定:一定要将“三必须”措施落实到非正常作业之中,必须根据现场条件的变化进行组织协调;必须制定出对事故灾害扩大进行安全防范措施;必须安排出相关人员专门负责对现场的安全措施进行监督检查,务必保证安全措施到位。倘若能够很好地将“三必须”措施进行落实,那么煤矿事故将会得到有效抑制。
3煤矿调度工作的基本职能确定了其在安全管理中的重要性
煤矿调度工作的主要职能有以下几个方面。
3.1组织协调组织协调指的就是依据生产作业要求对进行生产的一些准备工作以及进度进行监督检查,及时发现那些对生产计划产生消极影响的因素,并加以解决,将一些薄弱环节进行修正,将生产同辅助部门进行很好地协调和配合,使企业的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共同为企业的安全生产尽一份努力。进行组织协调的意义在于能够对安全生产中的脱节现象进行消除,能够对各个生产环节以及相关部门之间进行科学合理的组织和协调,最终实现生产过程、生产目的进行全面综合的协调平衡。进行科学合理、连贯的组织协调,不得违反煤矿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实现正规循环作业顺利实施。例如前几年在山西省忻州市某矿就出现了一起车辆伤人的安全事故,造成2名员工当场死亡。时候进行了调查分析,发现该矿生产组织存在严重问题:例如掘进工程完成之后未能进行验收;对于巷道皮带运输系统、安装轨道运输系统进行拆除后也不进行验收,随即开始生产;另外在事故发生的地点存在多个队伍交叉作业的现象。这给人们深刻的教训:如果能够对生产过程进行有效的组织协调并加以验收,及时发现安全隐患并加以消除,能否将安全事故予以消除?倘若遵守安全生产管理的规章制度不进行多个队伍平行交叉作业是否也能够将此次事故与以避免?失去的生命无以挽回,但是我们必须进行深刻的反思,认真总吸取教训,对安全生产进行科学合理的组织,严格遵守相关规定章程和方针政策,确保生产的各个环节进行能够稳定、健康的开展下去。
3.2上传下达所谓的“上传下达”简单地说就是指的将上级的要求或者指示传达给下面的各个部门,以及将相关的部门的一些情况直接向上级有关领导进行汇报。对于煤矿调度来说是非常常见的,但是它与安全生产管理的联系是非常紧密的。通过“上传下达”可以将现场的的具体情况让相关部门或者领导所熟悉,这将为制订排查措施、处理隐患产生积极的意义,可以将上级领导部门的应对措施进行贯彻落实,这样有效的对安全隐患予以消除,最大限度的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或者将其极易予以消除。例如20世纪80年代,山西省太原市某矿出现了一起严重的瓦斯爆炸事故,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其中48人死亡,数人受伤,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时候的调查分析显示,这起事故之所以会发生,原因是事故的前天员工在进行回风顺槽工作面拆运30型耙斗机的过程中,车辆行驶时候将棚腿撞歪,随后棚梁脱落将左帮风筒从接口处砸断,事后也未进行修补,也并未进行汇报,随后巷道内瓦斯超限遭遇火苗发生了爆炸酿成惨剧。之所以会导致此事故的发生,原因就在于工现场出现安全隐患后未及时上报给调度指挥部门,未能采取到位的防范措施,导致事故的发生。
3.3应急处置应急处置通俗的说指的就是对于煤矿的井上或者井下所突发的一些列的事故或者对现场人员的生命和健康、财产产生严重危害的时间发生之后所采取的应急处理措施或者行为。做好应急处置应把控好2个主要环节:第一,及时将灾害能够危及到的范围内的人员进行疏散或者撤离。第二,立即通知相关单位,例如:救援队伍、医院,迅速制定救援方案,科学合理的组织实施。我国以往的煤矿中曾多次出现重大灾害事之中,在初期因为能正确的进行应急组织处理,使得救灾时间受到了延误,造成灾害所带来的损失严重扩大。
0.引言
传统煤矿企业在管理方式上存有一定的弊端因素,其中包括煤矿企业安全基础薄弱、特种工作人员安全意识差、机电设备型号种类复杂繁多、人员流动性强,这些弊端因素加大了施工安全的风险性。而现代工艺流程中,采用多模式的管理方式,改善了原有的施工进程,降低了施工人员存在的风险性。
1.煤矿机电运输常见事故原因分析
1.1煤矿企业安全基础薄弱
导致煤矿企业安全基础薄弱的因素有多种,其中在煤矿机电投入方面便存在一定的弊端。传统煤矿企业没有重视机电设备的长期效益,没有定期进行排查检修,造成机电运输设备线路的老化,在正常工作运行环境中,难以达到额定功率的使用。例如煤矿机电运输设备中,发电机组在正常工作运行条件下的额定功率在30000W,机电转子的转速为2500rad/min,皮带的传送速度为4m/s,静负荷载重为1.2t。在等效运行环境中,煤矿机电运输设备能够满足实际现状的需求,但是由于长期处于高额定功率的工作运行环境,部分线路出现老化,随着传输距离的延长,造成部分传输功率的损耗(表1)。
表1传输距离与功率损耗的等值关系
煤矿企业安全基础薄弱还与企业员工的工作调度不合理有关,由于煤矿企业人员流动性大,参与的人工数较少,在轮班换岗调整方式上没有明确的规定,导致一部分员工每天的工作时间超过12个小时。在国家劳动合同法明确规定每天的工作量保证在8个小时,由于煤矿企业在人员调度没有进行合理性的安排,导致大部分员工都进行加班,造成了员工过度的疲劳。煤矿企业的员工没有足够的时间来参加技术培训,给企业在加强员工技术培训力度上加大了操作难度,从而导致在技术安全层面上存在隐患。
1.2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意识薄弱
对于煤矿机电传输任务中的特种作业人员存有的安全意识薄弱,这种现象在施工人员施工时较为突出。例如在机电传输作业任务中,一些特种工作人员为了简化操作流程,在切断电源的操作工艺流程中,没有进行自身的防护,直接用手关闭电源开关装置。煤矿机电传输设备额定功率较大,在正常施工时,一般都设有隔离线,防止施工人员在不知情的情况下发生触电事故;机电传输人员对设备的安装位置也没有进行安全的设定,高压逆变器悬挂在高空作业环境中,这种现象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在遇到阴雨天气时,便有遭受雷击的可能,甚至可能出现施工人员触电身亡;在接地布放工艺中,特种施工人员也存有一定的安全隐患。一般在机电传输设备附近安装避雷针或者引入一些导电装置,将地线中存有的电流引入大地,但由于煤矿运输环境较为复杂,煤矿传输机电设备在接地方式上没有进行严格的处理。有些机电传输设备在接地处理上没有与大地进行有效的连接,甚至有些设备在接地过程中,无法与大地连接,若电路发生短路故障,电流将直接引入附近的导体部分,给施工人员造成安全隐患。
1.3机电运输设备种类繁多,导致事故多样化
随着煤矿机电设备的不断更新,机电传输设备种类越来越复杂繁多,致使出现事故的频率也大大增加。机电传输设备种类的多样化表现在多方面,其中在额定功率上便存有较大的差异性,传统煤矿机电设备采用统一的额定功率,这样便于统一管理控制维护。但现在随着施工环境和传输工艺的多样化,传输装置在配置功率型号上也发生了改变。例如在距离中心变电站较近的地点采用功率较小的配电装置,随着距离的增大,机电传输装置的功率也逐渐增大,这种排布方式会导致事故频繁出现。
1.4岗位作业人员文化素质参差不齐,流动性大
煤矿企业员工文化素质偏低并且人员流动性大,这种弊端因素也加大了安全隐患的存在。多数煤矿员工受教育水平程度不高,在施工过程中大部分人员容易忽略安全因素,一味地注重实际效益;人员流动性较强,由于煤矿传输多分布于偏远地区,雇佣的人员不能进行长期施工,所以企业每间隔一段时间便会流失一部分员工,在招收员工时,大多没有实际的工作经验,加大施工操作中的风险。
2.煤矿机电运输事故控制途径思考
2.1加强人员思想教育
加强人员思想政治教育,采用典型的具体案例进行强化员工的思想,例如在接地处理方式上,如果没有正确处理好接地防护装置,便会造成电路的短路现象,可能对造成人员的意外事故。利用实际的案例对员工进行分析,这样才能加强自身的安全防范意识;采用说教的方式强化员工思想教育,查看日常工作环境中,施工人员的操作,对存有典型错误的员工要明确指出,并指明错误所带来的严重后果,让员工切身体会到因疏忽可能造成的危害。
2.2加强特殊工种用工制度管理
不断完善特殊工种的用工管理制度,制定属于企业自身发展需要的管理制度。煤矿企业在机电传输管理制度上也要进行定期强化管理,对考核不合格的员工不能安排上岗;在用工时间分配关系上制定严格的管理制度,严格规定用工工作时间为8小时,减小因长时间工作而出现疲劳所引起的安全隐患。
2.3做好运输设备日常检查与维护
定期对机电传输设备做好日常检查与维护,例如定期检查机电设备线路老化的现象,若出现老化现象要及时更换。线路的老化极易出现触电事故,每年由于机电设施线路老化造成的伤亡事故就有上千起,表2为近几年我国由于设备线路老化造成的伤亡人数,说明在机电运输设备日常检查和维护中,一定要做好定期的检查,以保证机电运输设备时的安全性。
表2线路老化伤亡人数统计表
2.4引进先进设备技术,加快自动化发展步伐
引进先进的设备技术是改善煤矿机电运输常见事故的根本途径。采用机电一体化控制装置,一方面可以简化设备操作流程,减少施工人员劳动强度;另一方面也能检测其他机电设备的运行情况。机电一体化控制装置采用的是计算机远程控制方式,对机电设备运行参数的调整设定,可在终端控制系统完成,这样在发生故障时,便会采取报警装置,及时通知技术人员做出故障排查工作。
3.结语
通过对煤矿机电运输常见故障的分析和控制方式的探讨,在煤矿企业在机电运输管理方式上有了重新的了解,能够改善原有煤矿企业在机电运输管理方式的弊端,这种模式不仅适用于煤矿企业,在其他企业机电设施管理上也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科]
【参考文献】
[1]杨波,惠磊磊.煤矿机电运输事故产生的原因与控制措施分析[J].内蒙古煤炭经济,2013,12(6):17-18.
1煤矿机电技术管理概述
煤矿机电技术是整个采矿工程中的基础性项目。机电技术影响着采矿过程中的多个环节,对最终的采矿质量也有决定性的作用。同时,煤矿机电技术还会对煤矿井下安全产生造成极大的影响。煤矿的开采设备复杂多变,要做好煤矿机电技术的有效控制并不容易。此外,机电技术涉及到的技术范围也十分广泛,对控制手段的要求也十分严格,因此,要做好煤矿的机电技术管理必须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和先进的技术手段作为保证。我国当前的机电技术管理模式还需要很大的调整和规范,才能满足日益扩大的煤矿生产需求。
2煤矿机电技术管理存在的问题
2.1机电设备生产负荷重且设备老化现象严重
我国的经济建设对能源的需求量进一步扩大,而煤矿作为我国的传统能源,其产业规模和开采量也在进一步扩大。许多煤矿企业为追求更大的经济效益,经常使采矿设备长期处于超负荷运转的状态中,而忽视了对设备的日常护理和维修,从而导致设备老化情况严重,在生产的过程中产生了很大的安全隐患。事实上,对于一些使用频率较高的设备必须做到定期的检查、维修和保养。尽管有些设备本身安装了一定的防爆装置、风扇和超负荷断电装置,但当设备长期处于超负荷的工作状态下,这些装置的功能和有效性将会明显下降,在故障发生时难以起到应有的效果,从而导致设备的运行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1]。
2.2机电设备隐患较多
机电设备属于大功率机械,在使用过程中本身就容易受到磨损,再加上一些煤矿企业没有对设备做好日常的养护,导致机电设备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给操作人员带来了一定的生命危险,同时还会影响采矿工作的正常进行。根据相关调查和总结,机电设备中常见的安全隐患有以下几点:第一,系统缺乏应有的缓冲装置和保护装置。大多数设备的制动系统中没有相应的保护系统,导致事故发生时难以做到缓冲,从而造成严重的安全事故。第二,装置的腐蚀现象严重。由于设备的使用操作不当导致设备出现腐蚀现象,而对这些现象没有进行及时处理会导致腐蚀问题进一步恶化,严重影响设备的使用寿命。第三,设备的超负荷运行。有些煤矿企业为了赶进度,经常使设备处于超负荷运转的状态,导致设备的损坏情况严重。第四,没有及时进行电表的检查和校正。煤矿开采过程中需要使用多种电表对相关数据进行检测,若电表的读数出现问题将会对整个采矿工作的质量产生根本性的影响。第五是电气试验操作的不规范。许多矿井中的电气实验都没有按照标准和规范来操作,在材料的选择上也存在很大的随意性。第六,综合保护系统的不完善。煤矿的综合保护系统一般由照明系统、通风系统、供电系统、瓦斯闭锁系统、漏电保护系统等共同组成。综合保护系统若存在漏洞,将导致整个矿井的安全系数明显降低。第七,连线问题。许多矿井中的连线也不符合行业的规范要求,在材料和连线方式的选择上没有进行合理的考虑,从而导致线缆间存在严重的相互影响和相互干扰问题。
2.3机电技术落后
煤矿的机电设备操作、使用等都需要专业的技术人员进行管理,但在许多煤矿企业中,专业人才严重匮乏,在技术的应用上也存在很多的问题。一些煤矿企业尽管进行了机电技术的设计,但在实际工作过程中没有对这些技术进行合理有效的应用,对于施工现场的状况也没有进行有效的监控和管理,相应的保护措施和装置并没有落实到位。许多矿井中的设备都已经严重老化,但相关管理人员仍没有进行更换和维修,给煤矿的开采带来了很大的难度和安全隐患。
2.4煤矿的深度开采增加了煤矿机电管理难度
在煤矿的深度开采过程中,随着开采的深度增加,矿井内部所承受的压力和温度都在不断升高,这将会对矿井内部的环境产生极大的影响,甚至会造成巷道、电缆的变形。一些管道受到了挤压或高温的作用,将会发生泄露的问题,给煤矿的机电管理带来了更大的难度。
2.5人员素质较低
煤矿的机电管理是一项综合性和复杂性都较高的项目,管理人员必须具备良好的专业技能及素质才能有效应对工作过程中出现的各种意外情况。但在实际中,许多煤矿企业的机电管理人员缺乏应有的专业素质,文化水平也较低,因此在学习能力上明显不足,不能及时接受想、吸收新的技术手段。为了扩大产业规模,一些企业还聘请了一些缺乏实际工作经验的机电管理人员,造成了严重的操作事故。一些企业尽管组织机电管理人员进行培训,但在培训方式上缺乏针对性,培训的效果并不明显,管理人员的实际能力没有得到有效提升,反而浪费了时间和资金[2]。
3煤矿机电技术管理的建议
3.1严把三关
所谓三关是指检修关、验收关和入井关。首先在检修上,煤矿企业必须制定定期定量的机电设备检修计划,对设备各部件和功能进行全面的检查。一旦发现设备存在问题,就应当对故障部位进行及时的检修和更换。在检修完成后还需进行设备质量验收。机电设备的验收应当根据相应的标准来进行。此外还需要做好相关数据的记录,并保存好数据。煤矿企业还应严格入井的检查和规范,只有当人员具有入井证件时才能下井,严禁无关人员在矿井周围逗留。
3.2加强现场管理和检查
煤矿企业应当设置专门的现场检查人员对施工现场的电器、设备、电缆等进行全面的检查,检查的频率应当保证每周至少2次。在检查过程中发现问题要及时上报给检修部门,并做好故障情况的记录[3]。
3.3提高设备的安全保障性能
提高设备的安全保障性能可从几个方面入手。首先需对机电设备进行定期的调试,最好每月都能调试一次。其次,对设备中的开关也要进行全面检查,并对其安全性做出一定评估。最后,对启动器内部的保护装置要进行合理的选择,限定值的设定不应过大也不能过小。煤矿机电设备的具体管理系统如图1.3.4加强职工的安全教育和培训力度许多矿井中的安全事故都是由于作业人员的安全意识不够而引起的。为了有效杜绝安全事故的发生,企业必须做好相关操作人员及管理人员的安全教育,使他们树立起良好的安全操作的意识,增强自我保护的能力。
关键词:煤矿机电;影响因素制;防范研究
1 前言
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发展,技术不断技术,我国煤炭工业由传统的劳动密集型逐渐向综合型过渡,产业链得到转化。煤矿生产过程中,煤矿机电设备是矿产作业重要设备,是安全生产重要保障。根据调查发现,我国重大煤矿事故发生,最为重要的事故是煤矿事故。从中看出,煤矿生产安全保障至关重要,加强机电安全管理,不仅能保障煤矿企业安全生产,还能提升经济效益。
2 分析煤矿机电设备安全影响因素
2.1 安全生产制度不完善
煤矿企业安全生产制度是为了更好的保障煤矿安全生产,煤矿安全生产需依靠我国制定的规章制度。但是,在当下我国很多煤矿企业安全生产制度不过关,存在诸多缺陷。对于安全生产而言,危害及其大。生产岗位责任制有漏洞。在生产进程中,出现相互推卸责任现象发生,问题的发生得不到有效解决。安全制度在执行进程中,执行力度不够,考核不过关。安全事故发生时,没有得到合理的处理。对事故导致原因一笔带过,对事故责任处罚也比较随意。事故责任者以及所有职员处罚也比较随意。整个防范措施非常松散,事故再次发生变得在所难免。
2.2 人为因素导致的事故发生
人为因素导致事故发生主要表现在生产人员安全意识不强,作业时违规操作。井下作业的人员安全生产意识淡薄,没有根据规范要求作业,出现违规操作,不规范作业等等。不正当的操作是安全事故发生重要诱因。井下作业人员素质普遍较低,他们的安全技能以及操作技能不达标,进行井下作业时,隐藏安全隐患。煤矿企业的安全培训进程中,培训针对性较差。这同企业技术、设备的引入相关。安全培训无法落实到位,使得安全生产出现了脱节。另外,企业的基础安全措施没有落实到位,日常的检测和维护不按时进行,使得机电安全得不到保障。同时,也会存在自然因素,一般而言,在井下作业,作业空间和环境都非常小,设备的正常运行受到限制。当遇见恶劣的天气时,井下作业温度、湿度也会增强,最煤矿安全作业影响不利。
3 煤矿机电设备安全管理的思路和对策
3.1 加强煤矿企业机电设备的质量监管
煤矿企业引进了机电运输技术,对煤矿开采的速度和效率都有很大提升。购买煤矿机电时,需遵守煤矿质量标准管理进行购买。机电的采购理当做到认真仔细,每个配件都需进行深入分析。选择质量有保障,价格相对合理的设备,这是保障设备质量之有效措施。给操作设备设置起安全质量保障准则,杜绝出现设备受到损坏问题发生,科学、合理使用设备。防止一些小型企业为了获得更多利益,而对设备进行改造。设备投入使用安全检查至关重要,保障设备安全运行。
3.2 做好安全生产工作
煤矿企业理当提升安全生产,加强作业人员安全意识,将安全放置在一个重要的位置上,凸显经济效益。制定出严格的奖惩制度,保障机电运行安全可靠。煤矿井下生产安全性较高,它关系到作业人员的生命安全,关系到诸多家庭的和谐、幸福。煤矿企业充分井下安全作业的重要性,综合使用多种管理方法,加大机电安全管理,投入大量的资金、设备以及人力。运用先进技术,加强安全试验,定期开展检查工作,保障设备处于安全操作状态。井下安全措施要加大投入。必要时,建立起预警系统、抢修系统,从根本上保障机电设备安全生产,使用先进的安全生产设备,采用最好的材料,保障硬件设施质量高超,确保安全生产。同时,需对井下作业人员进行安全培训,提升员工对机电设备操作能力,加强操作技能。井下作业人员的知识培训和安全知识培训至关重要,当他们都掌握了基本的解除安全隐患技能之后,能够在生产中有效避免不必要的损失发生。
3.3 建立起通风系统,加强机电设备检修,做好用电管理工作
众所周知,煤矿井下作业最大的安全隐患是易燃气体,井下有大量的易燃气体。当通风时,很小的摩擦都会产生火花,容易引发保障。该破话程度是及其大的。在矿井下建立起通风系统,实时监测井下瓦斯密度,一旦出现异常情况,采取有效方式应对。此外,井下固体尘埃含量非常大,加速了机电设备的摩擦,从而引发安全事故。这些固体尘埃是导致气体保障之关键,是重要的诱因。因此,需加强设置,做好必要的除尘装置清理工作,给机电营造出良好的工作环境。用电管理工作至关重要,完善电路设置,做好井下机电设备电路检查和维护工作,保障井下作业供电要求,确保机电设备安全使用。煤矿企业针对煤矿用电情况,进行日常的维护和管理,一旦发现电路设备存在问题,及时检修和保养。设备长时间使用,对机电设备检修工作是非常必要的。煤矿机电长时间使用之后会出现老化问题,如果不做好检修工作,就容易导致安全事故发生。因此,需要加大对煤矿机电设备的检修,尤其是正在使用的机电设备。检修发现磨损,需加快重点检修,关注安全隐患是否达到临界值,加快对其检修和更换。使用先进的检测手段,对机电设备做好检修,保障设备安全生产运行。在检修进程中,一些已经损坏的设备,相关部门要及时报备,做到定期检查,重点检查,排除安全隐患,保障安全生产。
4 结束语
煤矿机电设备对煤矿企业安全生产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煤矿企业应当充分认识到其重要性,结合其主要影响因素,有针对性的加强机电设备安全管理,预防机电事故的发生,确保煤矿企业的生产安全有序进行。
参考文献:
[1]靳传梅.浅谈煤矿机电事故发生的原因及预防措施[J].魅力中国,2011(17).
[2]张安辉.刍议制约煤矿机电运输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中华民居,201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