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8-04 16:47:40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儿童电影的发展,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李雅(1990-),女,汉族,河南省邓州市人,现为郑州大学教育系2012级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社会心理学方面的研究。
摘 要:宫崎骏是世界动漫电影界的大师,他的动漫电影以其特有的灵动清新的气息,出神入化的故事情节和深刻的电影主题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世界电影中占据着重要的席位,他的电影多以十二三岁的青少年为主角,描述主人公通过解决成长中的问题,获得心理上的成长过程。文章试图从宫崎骏电影的主题和角色入手,运用文本分析的方法,探讨宫崎骏电影对儿童心理发展的正向影响。
动画是儿童接受信息的重要途径之一,儿童的很多思想和行为都模仿自他们所观看过的动画。近年来,日本动漫大师宫崎骏的电影日渐风靡,其电影虽然数量不多,但主题鲜明深刻,人物生动形象,内容积极向上。青少年处于心理发展的关键阶段,身心发展都不够成熟,不能完全客观地辨别外界信息的优劣,其所接触到的媒体信息对促使其成熟心理的形成具有重要的作用,宫崎骏电影的主题积极向上,对青少年心理发展具有很好的积极影响。
一、 宫崎骏电影简析
1、宫崎骏电影的成长主题
宫崎骏的电影多以十二三岁的女孩为主角,《千与千寻》中的千寻,《风之谷》的娜乌西卡,《猫的报恩》里的春以及《龙猫》里的小月等,她们在成长过程中遭遇到巨大的困境,千寻和父母被困粥屋,娜乌西卡面临亡族危险,担负着拯救族人使命,春整日迷糊以致不小心误入猫王国,几近变成猫;小月妹妹不慎走失,父母都不在身边……,最终她们通过自己的努力与坚持,克服困境,获得自我,实现心理的成长与成熟。
2、宫崎骏电影的主角特征
电影女主角们都纯真、自卑、矛盾,这是十二三岁儿童所共有的心理发展阶段特征。她们刚开始形成自己的人生观世界观,对未来还没有明确的方向,没有建立起完整地自我。但她们在性格特征方面具有共同点:善良、外表柔弱内心坚强、勇敢独立、具有冒险精神,无论遇到怎样的困境,她们都从善良的角度来思考解决问题,首先考虑到自己周围的人:父母以及朋友,她们不吝啬于付出爱,在对困境的解决中逐渐独立勇敢,最终实现了成长,形成了正向的、完善的自我。
电影中都有描述到主人公的初恋,在儿童晚期即将步入青春期,由于性的成熟,他们开始对异性产生好奇和兴趣,电影并未刻意避过这一话题,而是以正面的方式描写了主人公的初恋,两个人在困境中相互帮助,相互信任,结尾也并不以理想化地手段处理,一些电影中,双方最终因为某些原因而没有在一起。比如千与千寻中的白龙与千寻,作者用自然的情节发展来阐述青少年成长中所遭遇到的种种问题,以主人公的行为方式来影响观看者。主人公的积极乐观的处事行为对青少年观看者能产生正向影响。
二、儿童心理发展特征
儿童期是人的一生中发展相对稳定的一个时期,在儿童期,人的感觉、知觉、意识、思维能力都处于稳定的发展中,学习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开始迅速发展起来,儿童从客观世界中学习形成自己的行为,其思维方式也极易受到外界的影响,在外界的影响下形成自己的行为方式和思维习惯。总之小学阶段是促进智力发展、形成和谐个性、培养良好心理品质与行为习惯的好时机。动画是儿童接受信息的重要途径,也是儿童易于接受信息的途径,宫崎骏电影所表达的正向思想,对儿童形成积极乐观的思维习惯行为方式等具有重要的作用,且有助于儿童良好品德的形成。
三、宫崎骏电影对儿童心理发展的正向影响分析
1、对提升儿童解决问题能力的正向影响。儿童解决问题的能力的发展既有赖于学校学习,又包括对成人解决问题方式的学习;既要靠别人的引导,又考靠自己独立思考。宫崎骏电影中的主角在面临困难时,都会虚心请教年老的长者,在别人的指点下,自己面对问题,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如《风之谷》中的娜乌西卡,当面临种族灭亡,父亲被杀的极端困境时,既不气馁,也不放弃,沉着冷静地分析自己的处境,在部落长老的指导下,守护部落,最终度过困境。主人公解决问题时的独立勇敢,面临危难时的沉着冷静,会对儿童产生深刻的影响,促使其在遇到问题时学会独立、沉着地思考问题,分析问题,从而促使其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发展
2、对儿童自我意识形成的正向影响。儿童时期,是获得社会自我、建立角色意识的重要阶段,儿童初期对自我概念的了解侧重于表面外部特征的描述,不能对自己进行深层次的分析评价,自我意识随着儿童的社会化程度加深而逐步建立起来,由于所接受的事物和个人经历等因素的影响,儿童自我意识建立的积极与否有很大差异。电影《猫的报恩》的女主角小春起初像所有同龄人一样,迷迷糊糊,没有自我,当她偶然救了一只猫后,生活出现戏剧的变化,在猫王国的经历使她最终找到了自我,心理真正成熟起来。小春从没有自我到寻找到自我的过程,正是形成自我意识的过程,通过观赏电影儿童能够模糊地了解自我的形成发展,对建立起积极的自我具有重要的影响。
3、对儿童社会性形成的正向影响。儿童的社会认知能力随着年龄的增长不断发展,认知中的自我中心成分不断减少,对他人的认识逐渐趋于客观和深刻。社会认知随着儿童社会经验的增多而逐渐建立起来。慢慢实现社会化。宫崎骏电影《千与千寻》从千寻和父母误入粥屋开始,千寻在未有任何准备的情形下进入成人世界,开始工作,独立生存,并承担着营救父母的责任,在这个陌生的成人世界里,千寻面对各种各样的人物,从懵懂无知到心灵成熟,从胆怯懦弱到独立勇敢,是从儿童世界到成人世界的艰辛过渡。反映出儿童在社会化过程中所遇到的种种心理历程,是对儿童在面临陌生的成人世界时真实的心理刻画。儿童能从中学习到如何面对和融入大人世界,实现社会化,成为一个积极乐观善良勇敢的社会人。
4、对儿童人际关系发展的正向影响。儿童交往对象主要是父母、教师和同伴,入学后,儿童与父母接触减少,同伴关系日益在儿童生活中占据重要地位,良好的同伴关系是儿童发展社会关系的一方面,也对儿童建立健全的人格具有重要作用。《魔女宅急便》中,魔女琪琪离开父母到另一个城市生活,像每个进入学校的儿童一样,任何事情都开始必须自己处理,她开始的时候不认识任何人,随着时间的推进,琪琪认识了蜻蜓等一些好友。这部电影能使儿童学会正确处理人际关系,主动关系他人、帮助他人,这样才能与别人发展处良好的友谊
总之,宫崎骏电影用儿童的视角来理解世界,把握了现实和想象的平衡,符合儿童的审美,能通过富有感染力的人物形象吸引儿童去模仿,角色的行为会潜移默化的影响儿童的行为,帮助儿童建立起自我意识,形成社会性,学会处理人际关系,发展出正确的道德观,以正面的形象积极引导儿童的行为,为以后的学习和社会生活打基础。(作者单位:郑州大学教育系)
参考文献
摘要:童话故事通过其丰富多彩的想象、幻想和夸张塑造某种形象,表现真实生活,给儿童以思想上的启发。本文基于童话的特点来探究童话故事对儿童的发展会有哪些影响。童话的特点表现在具有幻想性、社会性、虚构性、兴趣性。童话在各方面无一不影响着儿童的发展,比如:能够促进儿童记忆、思维、想象等能力的发展;能够培养儿童的阅读兴趣,促进儿童语言的发展;能够丰富儿童的知识;能够促进儿童情感的发展;有利于培养儿童高雅的美感等。由此可以看出,童话与儿童的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它能够在儿童幼小的心灵中留下很深的印记,父母和教师应从教育的观点出发来关注童话,这是对儿童发展的重要支持。
关键词 :童话;幻想性;想象力;儿童发展
DOI:10.16083/j.cnki.22-1296/g4.2015.04.048
中图分类号:G61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1580(2015)04—0101—02
收稿日期:2014—11—19
作者简介:孔冉(1989— ),女,辽宁大连人。辽宁师范大学教育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儿童审美与艺术教育。
对于大多数成年人来说,童年的记忆都是断断续续的、不清晰的,但是在这有限的记忆中,就属对童话的记忆最为鲜明。从大多数人的生活历程来看,儿童时期的生活经验除了来自直接的家庭生活外,主要的来源就是神话故事、童话故事等。儿童的世界是丰富多彩的,在儿童的梦想里有无数的事情可能会发生,有无数的世界可能会存在。人们常说童话是儿童成长发展的养料和摇篮,对儿童来说是有特殊意义的。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曾经说过,教育孩子要从讲故事开始,不要用命令的口吻让孩子做这、做那,童话是一个很好的教育方式。[1]
一、童话的特点
(一)童话具有幻想性
幻想是童话所具备的基本要素之一,也是童话用来表现生活的一种特殊手段。幼儿童话就是一种由各种幻想所组成的艺术,它利用幻想这种奇妙的方式去表达真实生活。换句话说,也就是它所塑造的各种形象其实在生活中都是不存在的,童话故事当中描写的主要是一些虚拟的事物,故事当中的一些人物都是想象出来的,故事当中所涉及的那些事情在真实生活中发生的可能性也是极小的。在童话故事所创造的那种世界里,牛羊会说话,人死能复生,桌布可生出山珍海味,衣服能刀枪不入……[2]这些都符合儿童的幻想心理,而且童话当中那些极具幻想的事物无不吸引着幼儿,使他们感到好奇、有趣。
(二)童话具有社会性
童话故事当中的很多事物都是来源于真实生活的,可能有些童话的内容夸大了真实生活,但是,童话当中的一草一木、一花一树都是儿童所熟悉的,在现实生活中都能找到相对应的形象。童话来源于真实生活,但是,在此基础上会对真实的形象进行演变,变成一种新的艺术形象。童话故事是儿童认识社会的初级方式和途径之一,幼儿的许多知识都是从童话中获得的。比如:儿童能从童话故事中学会勇敢,学会去辨别现实生活中的善与恶等,这些价值观将会伴随其至成年,乃至影响其一生。
(三)童话具有虚构性、兴趣性
童话故事虽然表现的是真实生活,但却不是真实生活本来的样子,是利用想象这一基本元素来展现的。比如:童话故事当中所展现的可能是人,或是某种小动物,或是大自然中的任何一种生物,但是在幼儿的心中,这些童话中的人物像极了我们,他们和我们一样会说话、会交流。幼儿可能会经常想象自己就是其中的某一个人物,以此来实现自己所憧憬的梦想。此外,兴趣与好奇是儿童愿意读童话故事的又一重要因素,他们会随着故事中跌宕起伏的情节时而眉头紧锁,时而开怀大笑,充满了愉悦性。
二、童话对学前儿童发展的教育意义
(一)促进儿童记忆、思维、想象等能力的发展
童话故事中的人物形象丰富多彩,童话能将大千世界中的任何事物通过拟人化变成各种有语言行动和思想性格的人物。童话的基本特征是幻想,幼儿由于其独特的生理和心理特点,对于这种富于幻想的童话故事肯定充满了好奇与兴趣。而且,童话中的拟人手法也特别符合幼儿的生理特征,他们总能把一些小动物和花草想象成会说话的、有感情的人。通常,想象力是创造力的基础,而幻想则是创造的开端。童话故事所营造的奇妙氛围可以培养儿童的想象力和思维能力。
(二)培养儿童的阅读兴趣,促进其语言的发展
童话故事中的幻想、夸张、拟人化的手法能够增加儿童的快乐感受。与此同时,在幼儿阶段语言的发展最为迅速,[3]幼儿除了喜欢听故事,还喜欢给别的儿童讲他们所喜欢的故事,而且通常讲的时候都是手舞足蹈的。随着儿童的成长,其不管是在思维水平还是在语言理解方面都有所提高。在讲故事时,他们需要组织自己的语言,力争使他人听得明白,有的时候还需要用各种形象的语言去形容自己所要表达的事物,这对他们语言的发展都有很大的帮助,尤其是能促进其口语表达能力的提升。
(三)丰富儿童的知识
儿童从生活中获得的直接经验是十分有限的,而童话故事通过其拟人手法,向幼儿展示了千姿百态的世界,开阔了幼儿的眼界,增长了幼儿的见识。[4]童话能把很多复杂的知识融入简洁、生动的故事之中,既能吸引儿童,又包含了深厚的文化内容。儿童通过欣赏童话,能够获得初步的自然知识,还可以通过对童话中人物形象的理解来初步地了解生活中的真、善、美和假、恶、丑,并能够了解社会中的一些行为标准,促进其社会知识的增长。
(四)促进儿童情感的发展
现代社会中不少儿童都表现出自私、缺乏爱心等行为,由此可见,情感教育对于现代幼儿来说是多么重要。儿童时期是情感培养的重要时期,而童话对于儿童情感的培养有很大的帮助。童话故事中有很多儿童感兴趣的事物,因此,他们在欣赏的过程中,情绪往往是愉快而积极的。童话还能帮助幼儿疏导消极情绪,由于儿童思维发展的特点,使其往往不能准确地表达心里的一些迷惑,而童话故事则为其提供了一种相对安全的宣泄消极情绪的途径。
(五)培养儿童的美感
美感是人们根据一定的审美标准对客观事物、艺术品以及人的道德行为的美学价值进行评价时所产生的情感体验,是感知、想象、情感、理解等多种心理功能综合构成的统一体。[5]美感可以帮助人们以美与丑的这种标准去赞扬相应美好的事物或蔑视粗鄙的行为。童话中包含着丰富多彩的审美形象,童话故事中所描绘的那些美丽情景使儿童在欣赏的时候感到温暖、宁静等,这些积极情绪能够唤醒他们爱美的天性,并且对将来他们塑造完善的人格有着重要的影响。童话故事当中那些奇妙的构思、美丽的人物不仅能使儿童沐浴美妙,而且能够提高儿童的审美能力,满足其憧憬的自由状态,促进儿童对永恒的美的追求。
三、总结
童话伴随着儿童成长,往往在儿童的童年记忆当中留下深深的印记,其虚幻的情景和故事无不影响着儿童各个方面的发展。童话是作家对理想世界的描绘,充满了对真、善、美的颂扬,美妙而优美的童话故事有利于儿童积极地面向生活,能够促进其身心全面发展,因此,童话在儿童的成长过程当中有着很大的影响。童话当中那些美妙的思想、精灵般的人物对于幼儿来说都是无与伦比的美妙,因此,不管是父母还是教师,都应该重视童话故事对儿童的教育意义,从教育的角度利用童话促进幼儿的发展。
[
参考文献]
[1]刘晓东.解放儿童[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8.
[2]宋文翠.试论童话对儿童情感教育的价值[J].德州学院学报,2008(3).
( 一) 童话具有幻想性
幻想是童话所具备的基本要素之一,也是童话用来表现生活的一种特殊手段。幼儿童话就是一种由各种幻想所组成的艺术,它利用幻想这种奇妙的方式去表达真实生活。换句话说,也就是它所塑造的各种形象其实在生活中都是不存在的,童话故事当中描写的主要是一些虚拟的事物,故事当中的一些人物都是想象出来的,故事当中所涉及的那些事情在真实生活中发生的可能性也是极小的。在童话故事所创造的那种世界里,牛羊会说话,人死能复生,桌布可生出山珍海味,衣服能刀枪不入这些都符合儿童的幻想心理,而且童话当中那些极具幻想的事物无不吸引着幼儿,使他们感到好奇、有趣。
( 二) 童话具有社会性
童话故事当中的很多事物都是来源于真实生活的,可能有些童话的内容夸大了真实生活,但是,童话当中的一草一木、一花一树都是儿童所熟悉的,在现实生活中都能找到相对应的形象。童话来源于真实生活,但是,在此基础上会对真实的形象进行演变,变成一种新的艺术形象。童话故事是儿童认识社会的初级方式和途径之一,幼儿的许多知识都是从童话中获得的。比如: 儿童能从童话故事中学会勇敢,学会去辨别现实生活中的善与恶等,这些价值观将会伴随其至成年,乃至影响其一生。
( 三) 童话具有虚构性、兴趣性
童话故事虽然表现的是真实生活,但却不是真实生活本来的样子,是利用想象这一基本元素来展现的。比如: 童话故事当中所展现的可能是人,或是某种小动物,或是大自然中的任何一种生物,但是在幼儿的心中,这些童话中的人物像极了我们,他们和我们一样会说话、会交流。幼儿可能会经常想象自己就是其中的某一个人物,以此来实现自己所憧憬的梦想。此外,兴趣与好奇是儿童愿意读童话故事的又一重要因素,他们会随着故事中跌宕起伏的情节时而眉头紧锁,时而开怀大笑,充满了愉悦性。
二、童话对学前儿童发展的教育意义
( 一) 促进儿童记忆、思维、想象等能力的发展
童话故事中的人物形象丰富多彩,童话能将大千世界中的任何事物通过拟人化变成各种有语言行动和思想性格的人物。童话的基本特征是幻想,幼儿由于其独特的生理和心理特点,对于这种富于幻想的童话故事肯定充满了好奇与兴趣。而且,童话中的拟人手法也特别符合幼儿的生理特征,他们总能把一些小动物和花草想象成会说话的、有感情的人。通常,想象力是创造力的基础,而幻想则是创造的开端。童话故事所营造的奇妙氛围可以培养儿童的想象力和思维能力。
( 二) 培养儿童的阅读兴趣,促进其语言的发展
童话故事中的幻想、夸张、拟人化的手法能够增加儿童的快乐感受。与此同时,在幼儿阶段语言的发展最为迅速,幼儿除了喜欢听故事,还喜欢给别的儿童讲他们所喜欢的故事,而且通常讲的时候都是手舞足蹈的。随着儿童的成长,其不管是在思维水平还是在语言理解方面都有所提高。在讲故事时,他们需要组织自己的语言,力争使他人听得明白,有的时候还需要用各种形象的语言去形容自己所要表达的事物,这对他们语言的发展都有很大的帮助,尤其是能促进其口语表达能力的提升。
( 三) 丰富儿童的知识
儿童从生活中获得的直接经验是十分有限的,而童话故事通过其拟人手法,向幼儿展示了千姿百态的世界,开阔了幼儿的眼界,增长了幼儿的见识。童话能把很多复杂的知识融入简洁、生动的故事之中,既能吸引儿童,又包含了深厚的文化内容。儿童通过欣赏童话,能够获得初步的自然知识,还可以通过对童话中人物形象的理解来初步地了解生活中的真、善、美和假、恶、丑,并能够了解社会中的一些行为标准,促进其社会知识的增长。
( 四) 促进儿童情感的发展
现代社会中不少儿童都表现出自私、缺乏爱心等行为,由此可见,情感教育对于现代幼儿来说是多么重要。儿童时期是情感培养的重要时期,而童话对于儿童情感的培养有很大的帮助。童话故事中有很多儿童感兴趣的事物,因此,他们在欣赏的过程中,情绪往往是愉快而积极的。童话还能帮助幼儿疏导消极情绪,由于儿童思维发展的特点,使其往往不能准确地表达心里的一些迷惑,而童话故事则为其提供了一种相对安全的宣泄消极情绪的途径。
( 五) 培养儿童的美感
【中图分类号】 B8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4244(2014)08-242-1
如今,电子游戏已经成为许多人生活的一部分。然而电子游戏对儿童的发展却是有利又有弊,我们一致认为如果“沉迷”于电子游戏则一定是弊大于利。本文通过对大班幼儿李俊辰为期三个月地观察,同时对孩子的父母及其相关人员进行访谈,尝试解释行为,最后提出几点教育建议。
一、个案的基本情况
李俊辰,男,出生于2009年7月,俊辰从小就很少与父母亲有亲密接触的机会,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然而早期亲子依恋的状况常常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幼儿的性格和情感发展。亲子依恋不足的孩子往往表现得缺乏安全感和自信、内向、自我封闭,俊辰就属于这类型。他缺少与人交往的机会和能力,同时也阻碍了他自理能力与社会性的发展。作为新老师,俊辰给我最大的印象就是比较安静,但他又会常喃喃自语如“游戏――噗!嗤!”,还伴随着笑意和痴迷。早操时间,他喜欢发呆,偶尔动一下,但是动作极不协调。上课时注意力不能追随老师,神情茫然,语言表达能力较差。
二、案例实录
实录一:集中教学活动结束后,俊辰慢慢地从座位上起来,凳子没有归位,一个人手摸着沿途的桌椅和墙壁走进了卫生间。过了几分钟,他光着屁股在卫生间走动,其他孩子笑他,但他并没有什么反应。我给他拿了卫生纸,叫他擦屁股。过了一会,他光着脏脏的屁股走进了教室,裤子在小腿上一扯一扯的,随时都有摔倒的危险,手里拿着卫生纸。孩子们哄堂大笑,我把他牵到一边问“不会擦吗?”他摇了摇头,眼睛瞥着手里的脏卫生纸,沉默着,后来我明白了:不知道把纸仍到哪里。这时候鼻涕也流了出来,长长的,我帮他鼻涕擦了,带他去卫生间清理干净。之后从其他两个老师那里得知,他经常这样,总是鼻涕掉出来不擦,或者在冬天把鞋子脱了光着脚等等,从而引起老师的关注。
实录二:家长开放日那天,我们班大部分小朋友的爸爸妈妈都来了,但俊辰妈妈没有来,婆婆来了。早操时间,在下楼梯时,他躺在地上不起来,家长们路过的时候都说:“这孩子是怎么了呀,怎么不走呢,还躺在地上”,后来我只好用力把他抱到了操场。可是在站队形的时候他又开始坐到地上了,怎么抱都抱不起来,变成了一个软骨头。之后整个半天,都是这样,在地上滚,无论老师用什么办法,他就是不起来,每个人都不知道是怎么回事。
三、个案分析
(一)自理能力较差。俊辰的整体发展水平较同龄孩子是比较落后的,他吃饭的时候会洒得满桌子都是,他不会自己脱衣服,自己也不擦鼻涕和屁股。他不会握笔,写字的时候喜欢乱写乱画,直到把纸划破了为止,最后经常手上,脸上都是笔印,弄得像个花猫。
(二)语言沟通障碍。俊辰不能像一般孩子那样灵活自如地运用语言,他说话声音小而且不清晰,老师往往要让他重复好几遍,才能明白他的意思。在班上很少听得到他的声音,他基本是沉默不语的。但他爱自言自语,常常是游戏里的一些词语和声音。
(三)交往障碍。俊辰喜欢发呆,对许多人的态度是冷漠的。因为平时比较邋遢,其他孩子不爱跟他玩儿,老师也不爱亲近他。班上几个比较调皮的小孩儿总是爱去招惹他,敲敲他的头,捏捏他的脸,一般他都没反应,但有时候又会像火山一样爆发,发生打架事件。因为他没有掌握与人交往的技能,总是做出一些奇怪的事情来引起别人的注意。
(四)注意力分散。由于平时除了在幼儿园,少有和同龄孩子在一起玩耍交流的机会,爸爸妈妈又因为工作忙,很少关注他,而他的兴趣和注意力都电子游戏上,对周围的其他事物就没有关心,也很难提起对外界的关注,以至于在课堂上,表现为注意力不能追随老师。
四、解决策略
(一)创造“团结友爱,互相帮助”的氛围。我在班上选择了几个能力强、人缘好的孩子,让他们有意识地与俊辰建立起玩伴关系,利用同伴互助帮助他提高交往能力。老师起带头作用,首先和他做朋友,真正走进孩子的内心,在小人国里同他们一块儿成长、生活。到最后,俊辰回归到了集体中,他会来向老师报告“老师,欢欢跑到外面栏杆上趴着了”。他不再对任何事情漠不关心了。
(二)学会宽容,让阳光洒满童年。孩子不同寻常的行为可能是为了引起他人的注意,或是对内在压力的一种宣泄等。对于这些行为,教师要做到心中有数,对其宽容一些,不要立即采取严厉批评,但宽容并不意味着不作为,我们要想办法探究孩子行为背后的动机,并帮助他。作为俊辰的老师,帮助他穿衣服,哭的时候安慰他,帮他擦鼻涕,时不时的拥抱他,鼓励他,亲亲他,让他发言或在黑板上涂鸦,多给他表现的机会,最后我看到的是一个内向沉默的孩子开始说话,开始和同伴交往了,我感到很欣慰。
(三)抓住细小契机进行教育。通过每个小细节对孩子进行教育,比如吃饭的时候俊辰喜欢到处洒饭,这个时候老师应该告诉他要懂得珍惜粮食,并教他学习正确的握勺方法。多选择一些好玩的游戏,鼓励俊辰参与游戏。生活中我们要抓住每一个契机,掌握教育的艺术。
总之,父母对孩子过于溺爱或完全的放任自流,都容易让孩子沉迷到电子游戏之中。适当的电子游戏对孩子而言也有一定的好处,但如果沉迷其中,绝对是弊大于利,所以父母对于沉迷于电子游戏中的孩子一定要给予引导,使孩子从游戏中走出来。
参考文献:
[1]刘彪,陈卫东.电子游戏对儿童心理发展的实证研究[J].苏州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02)
以上的观点对于电影媒介教育具有重要的启示。这是因为作为媒介教育之一的电影媒介教育在对象上是全民教育(而不是专门针对学电影的大学生),在跨度上是终身教育(而不仅仅是小学、中学和大学),在渠道上是立体教育(包括家庭、学校和社会等场所,还包括院线观影、学校观影、互联网观影等观影方式),在方法上采取体验教育(因为电影媒介的形象直观性,更容易让受众全身心地浸润其间,实现充分的体验教育),在讲求学习的迁移与意识的启蒙的同时,重在授人以渔,即重在教会受众能够从电影的视听语言等形式分析入手,进而可以理解电影媒介所蕴含的民族文化、国别文化、主题意蕴乃至意识形态,形成理解和批判的能力与方法。
以下我们就来分析媒介素养养成与电影媒介教育特别是少儿电影媒介教育之间的复杂互动关系。
一
媒介素养养成是近年随着大众媒介崛起而出现的一种新的教育理念,其源在于大众传播媒介的迅猛发展以及与受众产生的复杂的互动关系。鉴于媒介素养不断变化的本质与使用情况,英国伦敦政治经济学院索尼娅利文斯通(Sonia Livingstone)教授认为,媒介素养是在各种媒介语境下近用、分析、评判和创作信息的能力而媒介素养养成不是一朝一夕之事,更不是一种媒介所能完成之事。而本文则侧重从电影媒介素养的养成角度,来探讨少年儿童的电影媒介教育与媒介素养养成。
受到皮下注射论和子弹论等媒介影响论的影响,过去的媒介教育工作者多倡导保护主义的教育模式,美国学者波兹曼提出了著名的童年的消逝,即波兹曼运用他对心理学、历史学、语义学和麦克卢汉学说的深刻见解以及常识,非常有说服力地阐述了一个触目惊心而且颇具独创的论题,即童年的诞生,是因为新的印刷媒介在儿童和成人之间强加了一些分界线,而在电视之类媒体的猛烈攻击下分界线变得越来越模糊,成人的性秘密和暴力问题转变为娱乐,新闻和广告定位在10 岁孩子的智力水平。
但随着研究的深入,新的媒介教育工作者提出超越保护主义。例如英国学者大卫帕金翰在他的《超越保护主义》一文中概括性地指出,上几代媒介教育工作者大多建立于一种保护主义的教育模式,力求通过媒介教育,使学生免受媒介所传播的不良文化、道德观念或意识形态的负面影响。如今,由于这种教育模式缺乏对青年人接触媒介经验复杂性的了解,也没有教给学生如何应对急剧变化的媒体环境,所以,这种模式已经越来越多地受到批评。因此,今天的媒介素养教育更强调多种媒介多元共生的外部生态、媒介与受众复杂互动的关系,不再将少年儿童视为被动接受的一方,同时,强调了面对大众媒介迅猛发展的事实,疏胜于堵。
在这种大的背景下,作为大众媒介之一的电影媒介教育也被纳入到从小学到大学的教育体制中,这在欧美发达国家表现尤为突出。例如在英国和澳大利亚等国的中学也开设有媒介研究课程。例如,在20世纪七八十年代,英国的中学就增设了电影研究和媒介研究课程,这一课程也进入了全国性的考试范畴。此外,媒介研究也已成为澳大利亚部分小学和初中的课程,具体包括摄影、印刷媒体和电视方面的课程。事实上,美国学界也一直注重将电影教育融入高等院校的通识教育体系。20 世纪60 年代初,美国九所大学增设电影专业,而到80 年代,美国开设电影教育课程的高校已经增至一千余所,并且仍然保持增长的势头。值得注意的是,其目的并非仅在于培养专职的电影工作者,而是将电影作为一门人文学科融入大学文化教育的综合体系之中,从而帮助高校学生掌握新世纪影像文化多维的视听思维方式,掌握更为多样的艺术表现手法,提高学生对电影内容的判断、评价能力和运用影视媒体的能力。
而在我国,在1922 年中国少儿电影的开山之作《顽童》以及之后的少儿电影创作,均秉持寓教于乐的传统教育理念。而与之相关的少儿电影理论与批评,清楚地看到少儿电影在教育少儿方面的直观形象的优点,提出了儿童本位的影片、儿童教育的电影片、儿童电影的观众细分等观点。而激进的左翼少儿电影理论与批评家们在学习苏联的基础上,提出了学习苏联儿童电影创作体制保障、儿童电影创作内容所具备组织动员和教育鼓舞之作用、用儿童电影塑造社会主义新人等思想。后,更是在体制、组织和机制上保证了少儿电影的创作、生产,如1981 年儿影厂的设立,以及设立后每年国家在政策、资金和发行等方面给予的倾斜与资助。各级党和政府以及新闻媒介也在不断呼吁重视电影在中小学教育体系中的重要作用,倡导在中小学中实行电影媒介教育。事实上,中国的儿影厂是世界上第二个专门为少儿创作电影的电影机构,在中国少儿电影发展史上做出了不可磨灭的功勋。同时,中国党和政府一直高度重视电影的媒介教育功能,在不同的历史阶段均旗帜鲜明地提倡电影媒介教育,特别是针对少年儿童的电影媒介教育。
二
作为媒介素养养成中的一种重要种类,电影媒介素养教育承担着重要的作用,下面以少年儿童的电影媒介教育为例加以说明。
(一)少儿电影教育的对象主体是少年儿童,要建立适合他们年龄阶段观看的片目库少儿电影教育的对象主体是少年儿童,因此,深入研究和确定少年儿童的内容分层就十分重要。事实上,儿童概念的提出是一个现代性的概念。法国学者阿利埃斯在其《儿童的世纪旧制度下的儿童和家庭生活》中认为,从中世纪末期以来,父母逐渐开始鼓励小孩与成人分离,以儿童及对儿童的保护和教育为中心的新的家庭观发展起来了。将儿童时期视为一个最特殊的人生阶段,这个观念自此扎根于现代西方思想之中,并席卷世界,成为无可动摇的价值观。美国学者波兹曼在《童年的消逝》中认为事实上,如果我们把儿童这个词归结为意指一类特殊的人,他们年龄在7 岁到比如说17 岁之间,需要特殊形式的抚育和保护,并相信他们在本质上与成人不同,那么,大量的事实可以证明儿童的存在还不到400 年的历史。的确,如果我们完全用一个普通美国人对儿童这个词的理解,那么童年的存在不超过150 年。因此,我们可以说,儿童的发现是人类社会走向进步与文明的标志之一。目前,国际和国内的少年儿童的年龄界限的上限为18 岁。首先来看一下联合国和我国对少年儿童的年龄规定。根据联合国《儿童权利公约》规定:第一条为本公约之目的,儿童系指18 岁以下的任何人,除非对其适用之法律规定成年年龄低于18 岁。
而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修订)》规定:第一条为了保护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保障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促进未成年人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根据宪法,制定本法。第二条本法所称未成年人是指未满十八周岁的公民。
陈永明主编的《儿童学概论》中认为我们所说的儿童包括:学前教育的对象---婴幼儿(0-6 岁),小学教育的对象---少年儿童(6-12 岁),中学教育的对象---青少年(12-18 岁)。综上所述,一般认为的未成年人主要是指18 岁以下的人群,而在这一群体中,又因为其生长发育的阶段性不同以及现在全世界主流的学制划分,具体分为三个阶段:0-6 岁称之为幼儿阶段,一般对应为幼儿园阶段;6-12 岁称之为儿童阶段,一般对应为小学阶段;12-18 岁称之为少年阶段,一般对应为中学阶段(包括初级中学:12-15 岁和高级中学:15-18 岁)。
据此标准,国内主流的儿童文学理论界将儿童文学分为三个层次幼年文学是为三岁至六七岁的幼儿(幼儿园阶段)服务的文学。童年文学是为六七岁到十二三岁的儿童(小学阶段)服务的文学。少年文学是为十二三岁到十七八岁的少年(中学阶段)服务的文学。 因此,在进行少儿电影教育之前,一定要将少年儿童对象清楚地分开来。可以学习少儿文学中的读者对象的三个层次和少儿阅读中的阅读分级制度,即针对儿童和少年的不同年龄阶段的认知水平和接受水平,制订不同的阅读内容。在少儿电影界,也应该按照受众对象年龄的差异进行区分,如张之路在《中国少年儿童电影史论》中认为在中国大陆,儿童电影是一个总体的概念性习惯用语,在这里谈到的儿童在实际中包括了幼儿(学龄前、小学低年级)、儿童(小学中高年级、初中低年级)、少年(初中高年级和高中)三个年龄阶段的人群,儿童电影也就是以这三个年龄阶段儿童为受众的电影。显而易见,虽然他们都属于未成年人的范畴,但在这个十几年的年龄段跨度里的未成年人,无论从生理或心理上都存在着巨大差别。他们的知识积累和文化结构,对生活的认识程度、判断能力,对艺术的欣赏趣味等诸多方面都是不同的。除此之外,也有将为3-12 岁儿童观看的影片称为儿童电影,将为13-20 岁青少年观看的影片称为青少年电影。
以上的这些区分的目的是为了满足不同年龄阶段的观众的观影需要。我们今后的少儿电影教育的对象意识要进一步加强,不能笼而统之的只是面对普泛的少儿观众进行电影教育,而要针对少年儿童受众的年龄、接受水平等进行细分,如针对儿童的观影和针对少年的观影侧重点不同。如果将拍摄给儿童看的儿童电影给少年观众看,少年观众会觉得不过瘾,而将拍摄给少年读者的影片给儿童观众看,儿童观众又会觉得看不懂。因此,针对少年儿童观众因为生理心理差异而导致的观影内容的差异,就更加需要懂得电影学、教育学、心理学、社会学的各种专家的共同参与,就不同年龄阶段的少年儿童适合观看的电影进行分级指导和片目确定,最终建立适合他们观看的片目库,然后有的放矢地根据少年儿童不同的年龄层次和需求进行观影片目的选择。
(二)少儿电影教育的内容可以分为狭义和广义两种
少儿电影教育的内容主要是指适合少年儿童观赏的电影资源,正是这些电影资源构成了少儿电影教育的基础,其内容可以分为狭义和广义两种。
狭义是指少儿电影,根据2005 年出版的《电影艺术词典》定义:为少年儿童拍摄的故事片。即从培育儿童的需要出发,从儿童本身的精神需要出发而拍摄的、适合他们的欣赏特点和理解能力的影片。这种影片的创作,一般都充分考虑到不同年龄阶段儿童的心理和智力特点,从选材、构思到艺术表现的整个过程,都注意作品有益于儿童,容易为他们所理解,并为他们所乐于接受,儿童片的儿童,不是指题材范围,而是指服务对象。因此,少儿电影即以少儿为本位的电影,拍摄者以少儿为本位,根据少儿的接受心理、接受水平和能力而拍摄的影片,这样的影片很多,如《小兵张嘎》、《鸡毛信》、《我的九月》、《寻找成龙》等。而少儿电影的数量虽然与拍给成人观看的数量相比较少,但其绝对数字也并不少,截止到2008 年,中国少儿电影已经拍摄了五百余部,有一百五十余部共荣获国内外各种荣誉达五百余项,其中59 部在世界上25 个国家和地区的各类电影节荣获一百二十多项,显示了中国少儿电影的实绩。这些少儿影片中有很多经典之作,可以作为面向少年儿童的电影媒介教育的重要观影材料。此外,除了中国之外的其他国家拍摄的优秀的少儿电影也可以成为中国少年儿童的电影媒介教育的观影材料。
广义是指除了以少儿为本位的少儿电影外,还包括其他适合少儿观看的电影,这些电影未必是创作者专门给少儿拍摄的电影,但因其内容与少儿生活、思想有联系,也会成为适合少儿观影的影片。这样的电影也很多,比较有代表性的是教师电影。有研究者将这类电影称之为教育电影,而我认为将之称之为教师电影更准确。因为这种电影类型的表现主体是教师,反映的工作场所是学校,其中最主要塑造的还是教师形象,这也是教师电影与儿童电影的叙事立足点的不同,即特别突出这种电影类型的电影表现的主体是教师,反映的工作场所是学校。代表作有陈凯歌1987 年导演的《孩子王》,吴天忍1991 年导演的《烛光里的微笑》,何群1994 年导演的《凤凰琴》,杨亚洲2002 年导演的《美丽的大脚》,郑克洪2007 年导演的《我的教师生涯》。除中国外,外国的教师电影有伊朗电影《黑板》、法国电影《放牛班的春天》、美国电影《音乐之声》、《霍兰先生的乐章》、《弦动我心》、《死亡诗社》、《蒙娜丽莎的微笑》、《心灵捕手》等等。除了教师电影外,其他适合少年儿童身心观看的优秀的电影作品,经过把关审核后,均可以成为少年儿童电影媒介教育的重要的观影资源。
可以说,作为少年儿童电影媒介教育的电影本身就具备认知功能、娱乐功能、审美功能、教育功能等四大功能。作为一种形象直观的艺术形式,电影自诞生之初就承担着寓教于乐的重要使命,在经历了上百年的发展后,电影已然由最初的街头小玩意变成了今日的第七艺术,具备了丰富的艺术内涵和技巧,同时也已成为了当今时代的时代话题的主要制造和讨论的场域。如2015 年侯孝贤导演的《聂隐娘》,就引起了社会各界观影者的不同反响,话题围绕着艺术与商业、历史与虚构、看得懂与看不懂展开,挺派和倒派争论的不亦乐乎。除此之外,陈凯歌的《道士下山》、郭敬明的《小时代4》等也均引起了相关的社会话题。电影已经成为了我们今天这个社会的一个公共话题的制造者和生产者,成为了一个时代症候式阅读的样本。作为媒介教育的重要媒介之一的电影在这个时代承担着重要的作用。
因此,作为少年儿童电影媒介素养教育的电影资源,无论是狭义的还是广义,只要是适合少年儿童观赏的优秀之作都可以承担起媒介教育的重任。
(三)少儿电影教育的场所可以形成三个层面的联动互补
首先是最初的家庭。家庭是少年儿童生活和成长的最重要的环境,也是他们最初亲密接触的环境,对他们的影响极为深远。以前我们呼吁家庭中父母要重视亲子阅读,就是强调父母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的陪伴和教育,而阅读主要是针对纸媒介而言。随着电子媒介和数字媒介的发展,我们要呼吁家庭中家长要陪伴孩子亲子观影,也就是在孩子成长过程中,面对汹涌而来的电子和数字媒介,宜疏不宜堵,同时要积极介入,多陪同孩子一起观影,逐步教育和培养孩子对于电影的理解和批评能力。同时,这也要求家长应具备电影媒介素养,这样才能够引导孩子观影并且具备初步的理解和批评能力。
其次是少年儿童生活和学习的学校。首先是教师应具备电影媒介素养,这样才能够科学合理地进行课程设置、组织学生集体观影、观影后教育引导学生具备正确的电影媒介观。因此,可以在师范院校乃至于非师范高校中开设电影媒介教育课程,让未来的教师们自己具备良好的电影媒介素养,才有可能在未来的教学工作中很好地引导学生。同时,我们在过去的教育实践中摸索出来的学生在校期间的集体观影、撰写观后感、老师点评提升的模式不要轻易的弃之如蔽,应该在新的教育环境下有新的发展。如现在随着校园多媒体的发展,校园观影也越来越普遍,教师可以组织学生集体观看适合少年儿童观看的优秀的影片,观后可以各种生动活泼的形式组织学生对于所观影片的反馈,教师在其中积极有效地引导学生,最终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电影媒介素养。
有研究表明,儿童的思维和艺术模式往往更接近原始审美,观察原始的壁画和岩画,会发现原始人群对画面的描述也是简单而直观的,但实际上又是最淳朴和形象的理解。相对于成人来说,儿童似乎更幼稚和单一,他们似乎没有对审美的天赋和渴望,其实儿童对任何事物的理解都是以自我为中心的方式,事物反射到了大脑,经过左半脑的指令和控制,发射到右半脑进行组织和领悟,因为儿童的大脑发育还不完善,所以最后反应到动作上时往往都是朴素的。儿童和原始人一样,内心深处有着共同的原始意象,在其背后又有着赖以产生的共同的心理土壤,正如精神病患者的梦揭示了他们个人童年的经历一样。①儿童的思维更接近于“通过现象而揭示本质”,本质的内容没有繁琐的构架也没有复杂的过程,只是一个单纯的内核。不难看出,儿童世界中的一切事物都不能将其复杂化,而应该尽可能地精简和单一化,达到一目了然的效果。
一、“后儿童时代”的提出
21世纪初,在中国的第一代独生子女中掀起“后儿童时代”潮,其表现形式为“二十一岁的年龄,十二岁的心智”,其外在特征是“动作、表情、神态乃至思维方式的卡通化”,每个人都有回忆自我的意识,因为在没有自我权利的儿童时期被成人所操控,没有独立行使或思维的权利,所以在长成后才会觉得遗憾而从行为上来弥补自我的缺失,作为成人应该反思的是在儿童宝贵的幼年时期是否应该给予他们自身的权利,发展他们独特的思维和爱好,让其永远记得一去不返的时代给他们留下的深刻记忆,而不是一味地批判“后儿童时代”,怀疑这会不会变成“成人社会”。
儿童时代的缺失与成长是相背离的,在适当的年龄应有更多属于儿童的娱乐项目,儿童电影便是其中的形式之一,这类影片的第一观众是儿童,相对非儿童观众来说,儿童观众的审美经验看似单一,却比非儿童观众更具有跳跃性。非儿童观众的审美经验相对稳定,已经形成了一定的固化模式,而儿童观众的审美经验却是流动的,可能因为一些非常细小的因素而毫不犹豫地改变,具有非常大的不可捉摸性。非儿童观众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接受电影创作者通过不同方式和路径的暗示和引导,而儿童观众则有可能对这种暗示与引导无动于衷,或者完全游离于电影创作者的意图之外。②儿童电影就应该是儿童作为主人公或主体的电影呈现,或者是儿童作为电影中贯穿始终的重要线索,对儿童造成极大影响的一类电影。“后儿童时代”就像是警钟在时时刻刻敲打着成人为正处于儿童时期的孩子们创造多一些属于他们生活的方式,以免长大后再来弥补心灵缺失。
二、域以外的儿童
很多儿童都有自我实现的需求,这种需要是十分重要的丰富性动机,从某种意义上说,比起生存和安全为目的缺乏性动机更值得重视。儿童的自我实现不仅是理智的,而且带有浓厚的感彩,不仅是自我性的,而且是社会性的。③普遍的儿童都开始重视自我的时候才会得到成人的关注,作为每一个对儿童负责任的成年人来说,应把儿童的感知需求当成自我的感知需求,随时换位思考儿童的内心。儿童的心理或情绪会因为环境、心情、他人的影响而随时变化,成人在和儿童的接触过程当中应当留心观察儿童的需求。比如爱的情绪,它是儿童心理的不可缺少的部分,成人总是以为儿童不懂得什么是爱,其实儿童随时随地在自己的日常事物中都倾注了自我的爱,因为此爱的感受使儿童对很多事情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与成人相比,儿童的爱比较外露,虽然有时候也会在心底隐藏一段时间,但一旦外露就显得十分激动,眉飞色舞,手舞足蹈,具有儿童特有的那种天真的神态。④
在中世纪,儿童这一定义是不存在的,并且儿童在中世纪是没有任何权利的,都是在他人的掌控之下,人们没有把儿童作为关注的对象,因为社会发展需要以及百姓生活劳苦所迫,连儿童的衣服也是成人改小了再穿戴,更别说儿童精神上的需求了,儿童被严重地成人化,生活的任何细节都是在成人的操控下完成的,也从小变形成了成人化的模式,没有真正儿童的天性和习惯,此忽略儿童的做法被否认,社会逐渐开始重视儿童这个特殊的群体,把其当成社会发展重要的前提,于是“儿童本位”提出可以看做是对人的重视和尊重相连在一起,它们都强调人性的自觉,强调人的主体意识;成人的主体意识与儿童的主体意识同等重要。⑤
三、“儿童本位”的提出以及解决办法
早期电影《水浇园丁》的短片,讲述的是一名调皮的儿童在花园里玩弄水管,最后浇在园丁身上,弄得园丁一身狼狈的简单故事。这是电影的雏形也是儿童电影的最早期的影像资料,成人看完只会去研究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以及技术进步,但是在儿童看来会思考“为什么水管要浇到园丁呢?为什么园丁不跑呢?为什么小孩子要玩水管?”等问题。儿童独特的思维方式是让成人很难捕捉,如何从“儿童本位”出发去探究儿童电影需要走的路以及如何拍摄出一部真正意义上的儿童电影,使得儿童的精神需求得到满足。
早期中国儿童电影出了很大一批优秀的影片,如《泉水叮咚》《小铃铛》《鸡毛信》《小兵张嘎》《三毛流浪记》等,这些影片中儿童是绝对的重要角色,呈现出的是成人与儿童在道德原则取向、生活态度、目标定位、信仰选择等观念方面的基本趋同,这种趋同是以成人与儿童思考内容相接近为基础的。
当代的儿童心理更为复杂,被社会过早感染以至于早熟等,但是儿童的本真是存在的,那么电影工作者应真正以儿童的发展为目的,就必须从儿童的福祉出发,重视儿童的利益,也重视儿童的精神的健全发展,会为儿童筑起坚固的校舍等能为其提供最安全又最能得到教益的环境。“儿童本位”论为很多研究儿童心理的学者们一个很好的思维模式:儿童有自己的世界观与人生观,只是相较于成人幼稚一些,但是必须尊重儿童的人格,重视儿童独特的思维方式。电影中有儿童的呈现是一个良好的载体,只是应该如何利用好这一平台是需要解决的问题。
不要强行加入成人的思维贯彻在儿童电影中,不要将作者的主观愿望和儿童的实际生活相背离。儿童的内心世界里没有成人世界那么多忧愁和烦恼,他们从现实生活和幻想世界两方面的经验中得到满足。欢乐是他们的主旋律、主要思维定式。⑥
四、儿童思维界定下的电影
我们对“儿童”下不了最完整和权威的定义,是因为现代社会发展的速度和时代的变迁已经无法估量现代儿童的能力和潜力,只能不断地去探索儿童内心的真实想法,用自身的能力去弥补儿童的不足,帮助儿童获得他们所缺少的能力并把这些特性变成个人的性格特点。
深受儿童欢迎的电影往往是以单线叙事为基准,简单描写一个故事并且是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来进行叙述,人物的命运走向往往是按照从一而终或者是定向思维的模式进行的。儿童会以自我的思维在电影一开场的时候就添加进自身的想象力,也将自己的美好愿望付诸在主人公的身上,实验表明儿童在一堆各种形状的玩具中,最终大部分会挑选圆形的玩具,这也说明在儿童看来最简单的形状也是最好的,那么在电影中圆形人物也会得到孩子们的认可,命运得到回归或重获自由等,同时叙事结构更应该是以单条线索为宜。
伊朗电影《小鞋子》中在片中极少使用蒙太奇段落,多数是运用长镜头叙述,利用兄妹俩穿一双鞋子为叙述主线,简单地描述了兄妹情,而正是这样的简单才让亿万观众为之感动,孩子的思维能力不及成人,他们更接近原始人类的思维模式,简单且原始的套路能够得到他们的理解,电影中不需要有复杂的人物关系和叙事线索,像电影中“群像电影”“多线电影”以及“三段式叙事结构”这些成人易接受的电影叙事模式最好不用在儿童电影里的,导演不能按照成人对艺术的感悟而强加在儿童艺术上。
儿童面对生活中的一件突发事件,在成人看来应该有各种可能或各种不同的结局,但在儿童看来,一种定向思维的控制使其会认为应该正义战胜了邪恶,丑的东西永远都无法和美的东西相提并论,也就是说儿童更加的具有基本美德,这个时候成人可以循序渐进的方法来引导儿童进行事物的分析和道理的引申,避免儿童一直定向思维造成对成长不利的因素,但值得一提的是这种方法很难掌握,研究表明,活动的影像的方式,比如电影媒介就更容易地使儿童自然地接受某种在现实中只能靠“说教”的思维方式。
关注孩子们独特的生存现状以及思维模式,发挥他们想象的空间,挖掘更多类型的儿童电影,让这个属于祖国未来花朵的影像世界发挥到极致,奉献给孩子们更多有利于他们成长的优秀影片。展望未来的中国国产儿童电影,在这个广大的市场中我们可以看到更加值得关注的作品。
注释:
①③④ 姚全兴:《儿童文艺心理学》,重庆出版社,1990年版,第84页,第32页,第58页。
② 《以社会调研的方式切近少年儿童――美国CTW工作方式介绍》。
⑤⑥ 薛晓路:《少年儿童电影剧作研究》,《北京电影学院硕士学位论文集》,中国电影出版社,1998年版。
[参考文献]
[1] 狄德罗,主编.大英百科全书•儿童文学辞条[M].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7.
[2] 姚全兴.儿童文艺心理学[M].重庆:重庆出版社,1990.
[3] [英]鲁道夫•谢弗.儿童心理学[M].王莉,译.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5.
[4] 薛晓路.少年儿童电影剧作研究[D].北京:北京电影学院,1998.
仅就中国电影而言,翻开厚厚的中国电影史我们会发现有第四代、第五代、女性电影等流派在书上显著的位置,唯独没有关于儿童电影这一块,再看看那些电影大师们,有武侠电影大师、言情大师等,就是没有儿童电影的大师。难道真的是我们的儿童不看电影吗?难道拍儿童片没有市场,没有钱赚吗?随着现代社会的进步我们也应该静下心来为我们的儿童着想一下,拍一点适合他们的电影,他们是社会进步的希望,他们才是未来电影的明天。
儿童电影在电影艺术词典里面的解释是:为少年儿童拍摄的故事片,即从培养儿童的需要出发,从儿童本身的精神需要出发而拍摄的,适合于他们的欣赏特点和理解能力的影片。
从定义中我们能看出真正的儿童电影应该满足最关键的一条就是为少年儿童拍摄的影片,但是我们的儿童电影有时候被赋予另一层含义,我们可以看出主角可以是成人,故事甚至都可以是成人的故事但是你的出发点必须是为我们的少年儿童所拍摄,现在我们的电影儿童能看的是越来越少了,我们的“儿童电影”到底拍出来是给谁看?儿童电影虽然要描写儿童,但是并不是描写了儿童就是儿童电影,现在有许多电影是以儿童为主角为题材来反映社会,有更深层的意义,实际是给成人们观看的,只是借着儿童电影这个外壳,里面却安装着成人复杂的世界,这样的电影不但儿童看不懂,就连大人观众也未必能理解导演的高深意图,如德国施隆多夫的《铁皮鼓》,还有西班牙影片《和月亮》,希腊的《雾中风景》,我国张元的《看起来很美》,等等,这些影片手法技巧十分多,影片长度也很长,是儿童根本不能理解的影片。我们要根据儿童的心理需求和智力状况拍一些儿童能看懂的,喜欢看的。电影是一个大众的艺术,不应该总是为了个人的思想拍一些边缘人物,也让儿童有能看的电影。
根据网站提供的数据中国的儿童有两亿三千多万,如果他们平均一个月看一场电影,一年就有十二场,一场按照一元的价格来算一年就有三十多亿的票房收入,制片方拿回三分之一也有十个亿的收入,这些还不包括后电影的开发,看一看我们的儿童电影空间利润是多么的大呀。
一、国际环境
儿童片在中国一直是一个让人忽视的片种,在中国很少有哪个导演是专门拍这个题材的,更少有哪个导演是用儿童片作为他的处女作,一方面大家都认为儿童片好拍,小儿科大家都不愿意拍,都去拍那些艺术电影或者是有更多利润的商业电影,导致我国的儿童电影很少有人去“关心”。
近几年我国的儿童电影更是少得很。但是在全世界儿童片都是被重视的片种,在同为亚洲国家的伊朗,其电影的崛起恰恰是靠儿童电影,如马吉德·马基迪《小鞋子》《天堂的颜色》《继父》,阿巴斯的《何处是我朋友的家》和他监制的影片《白气球》,伊朗正是用儿童电影打开了通往世界的电影之路,让世界都注意到了伊朗电影。日本的儿童电影则多为动画片,如《足球小将》《灌篮高手》等,欧洲的儿童电影更是走在前面,他们的儿童电影更加艺术化,通过儿童来表达观点,如捷克电影《爱丽丝》《苏菲的世界》《天堂电影院》。好莱坞的儿童片应该说是种类最多最全的。传记片《小约瑟的故事》,童话片《E.T.外星人》,喜剧片《小鬼当家》惊险片等,但笔者认为最主要的儿童片还是动画片这种类型,早期的《白雪公主》到现在迪斯尼推出的《机器人总动员》,都是儿童喜欢看的电影。
二、中国儿童电影的历史辉煌
《黑猫警长》《霹雳宝贝》《小兵张嘎》《闪闪的红星》《三毛流浪记》《妈妈再爱我一次》《鸡毛信》《大闹天宫》《三毛从军记》这些是我能回忆的儿童电影。和那些艺术片、商业大片比起来少得可怜,但这就是我的童年记忆,这些电影几乎我都看了十多遍,因为儿童电影越来越少了,能看的还是那些,现在电视里面放的儿童电影也还是有这些电影的身影,这些电影伴随了很多代儿童的成长。它们也代表了我国儿童电影过去的辉煌。
这些电影不但儿童喜欢看,而且大人也都爱看,同时又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小兵张嘎》里面嘎子走进部队营地的长镜头,《闪闪红星》里面抒情段落在江上划着竹排,唱着《小小竹排》等,还有就是这些电影的经典台词脍炙人口,如《闪闪红星》中的“胡汉三,我又回来”。
崔嵬,北京电影制片厂的大导演,一生导演过许多著名的电影,如《青春之歌》《天山的红花》,他也是中国儿童电影的先驱之一,正是《小兵张嘎》改变了许多人的童年,我开始喜欢上了抗战影片,并且学影片中的人物动作,也学着做了一把木头手枪。他在这部电影中运用的熟练的视听语言尤其是那段长镜头至今在中国电影史上也是少有的,而这恰恰出自于一部儿童电影。
张建亚,第五代导演之一,他和张艺谋、陈凯歌等人走的路线不同,他的影片风格偏向喜剧,他改编了张乐平《三毛从军记》,影片中运用黑白纪录片的方式表现战争,导演用幽默的手法表现了战争的荒诞,用电影语言来表现幽默和调侃。
这些优秀的儿童电影给我们今天的创作提供了宝贵的经验,正是前辈们的努力才让我们的儿童今天能看到这么优秀的儿童电影。
三、中国儿童电影缺失的环节
在苏联没有解体前,全世界一共设有两个专门制作儿童电影的制片厂,一个在莫斯科,而另一个就在我们国家。如今,莫斯科因为经济原因把他们的儿童电影制片厂关闭了,而我们的儿童电影制片厂也变成今天CCTV6了。
难道是我们的儿童不爱看电影?还是儿童电影没有市场?还是我们没有优秀的故事?笔者认为主要有以下几点。
1.创作态度不认真。我想问题是出在我们的创作者身上,我们应该俯下身子听一听我们的儿童的建议,了解一下我们的孩子们都喜欢什么题材的影片,在题材上要亲近儿童,还有一点就是不要说教,别动不动就是大人教育孩子,作品落入这样的俗套,很难得到市场和儿童观众的认同,同时也不要认为儿童电影就一定好拍,相反,儿童电影更不好拍。
2.故事主题沉重。近几年也有不少儿童电影出现,但是我们能记住的电影几乎不多,大家都是想借儿童电影的名义找投资方拍一部用儿童的瓶子装上一些成人世界的思想,思想是越深越好,这样还能够得奖。出发点就没有儿童,完全是为了自己考虑的,这样的拍摄我想是出不来好作品的,比如宁浩《绿草地》,张元《看起来很美》,他们没有考虑观众,都只是考虑到自己的思想。
3.题材陈旧。一谈到中国的儿童片好像只有贫困,上不起学,大家都在学《暖春》《一个都不能少》,都希望无论是得奖还是票房都获得不错的成绩,但是儿童的世界不是仅仅只有这些的,我们还是应该多拍一些儿童感兴趣的题材。《上学路上》又是走的这个路子,还是想用获奖来打开市场。再看看好莱坞《哈利·波特》就为我们上了很好的一课,这说明其实儿童影片的市场潜力很大,如果有好的题材,儿童片就一定能赚钱。
4.投资少,不愿意在儿童身上花钱。儿童是最好赚钱的一个群体,但是我们的投资者总是不愿意在儿童身上花钱,一部儿童电影的投资什么时候才能和《英雄》《无极》一样呢,投资少就意味着片子的质量和拍摄速度,还有后期的剪辑制作有很多的问题,这也是儿童片质量不高的一个主要原因。
5.宣传不够。在贺岁档我们看见的是《梅兰芳》《非诚勿扰》,大人们过年看电影,儿童也想看属于他们自己的电影,很可惜在宣传上就没有听到有哪一部儿童电影。可见宣传和发行体制不畅通,宣传做得不够。老师和家长都抱怨不知哪儿有儿童电影,可见儿童片的宣传少得可怜,当然这和宣传费用也有着紧密的联系。
6.进院线难,电影放映部门不愿意放映。因为儿童电影不赚钱不好看,就不给放映,难进院线。恶性循环,导致好看的儿童电影也进不了电影发行放映部门,放映儿童电影不赚钱,所以电影公司一听是儿童片,想都不想,根本不买拷贝,这样下来,儿童片当然只有靠获奖来摆脱回收投资的困境了。
7.缺失电影教育观念。在学校学习期间应该让学生多了解儿童电视、电影,对儿童电视、电影有一个正确认识,在好莱坞和欧洲艺术片中给儿童电视、电影留一些空间,有利于儿童电视、电影的长期发展。
四、中国儿童电影现状分析
中国电影现状:商业电影最重要的特征之一,就是电影在主题上对社会主流道德价值观的覆盖;商业电影的创新性体现在,外在表现形式和达到叙事目的的过程中略有不俗之处即可——这样的电影是最安全的电影。观众不必为大团圆结局担心,而主要是欣赏故事走向大团圆的过程和经历。儿童电影本身就意味着安全。
然而从近两年的中国影视动漫形象来看,现实题材、传统低幼题材、传统古代题材依然占据主流,如《快乐东西》《真功夫》《风云决》《葫芦兄弟》等,甚至像《麦兜响当当》《喜羊羊与灰太狼》这样低幼的影视作品成了儿童电影的主流。
当中国电影人沉醉于《喜羊羊与灰太郎》近一亿的票房和《唐山大地震》6亿票房的时候,《变形金刚2》《2012》这样超现实主义题材的电影在中国拿到了8亿票房,《阿凡达》更是拿到了近13亿的票房,可见中国电影的潜力市场是非常大的,只要你拍出好的电影,观众还是愿意给你买单的,但像《三枪拍案惊奇》《梅兰芳》《非诚勿扰》等电影只是靠大导演、大制作、大明星等手段来换取票房的手法是不可行的,最关键的还是故事和创意。
观众尤其是青少年观众,他们更希望看到有小学、初中年龄段对未来科技、外星生命有可能性观照的影像。
现在的孩子们觉得看动画幼稚,他们不知道宫崎骏是谁,不知道《花木兰》这个中国的民族英雄影片是出自迪斯尼。现在迪斯尼和皮克斯合并了,越来越少的人知道迪斯尼的二维动画当年是那么的叱咤风云,《白雪公主》《狮子王》《千与千寻》《龙猫》这些经典的二维动画正在消逝。
五、中国儿童电影的明天
笔者是十分看好儿童电影的明天,首先儿童是一个十分庞大的群体,有很大的潜力,我们知道电影的观众主体是35岁以下的年轻人,其中,18岁以下的观众占了40%。这是儿童电影的优势所在,是真正的市场化电影。其次儿童片并不应该是只给儿童看的影片,一部好看的儿童片也应该是商业上和艺术上都突出的电影。
同时编剧也不能用我们小时候的成长经验来揣测今天的儿童复杂心理,我们应该接近孩子,走进他们的世界了解她们。我相信未来不止是只有六一儿童节的时候能看见儿童电影,而且看到的是我们中国自己的儿童电影。
[参考文献]
电影与文学是两种截然不同的艺术类型,二者之间存在着明显的差异,这就意味着把文学作品改编成电影绝非易事。作为视觉艺术的电影主要通过直观的影像画面来讲述故事,具有强大的艺术感染力。而小说则依靠文字来塑造人物形象,描写主人公的心理活动。所以,将文学改编为电影实质就是将文字语言转换为视听语言的过程。但电影改编并不是简单照搬复原,而是要在忠于原著的基础上进行二次创作,这样才能获得成功。为数众多的英美儿童文学的电影改编就是通过这种方式被搬上大银幕,引起了轰动。
首先,叙事内容的转换是英美经典儿童文学作品改编成电影的重要手段。电影和儿童文学都是典型的叙事性艺术,以讲述故事作为自己的叙事基础,这种共通的特点为把文学改编成电影提供了可能。删增与改动是电影改编的主要手段,是把文学转化为电影的必经之路。[2]以经典童话故事《灰姑娘》的电影改编为例。灰姑娘的故事在欧洲流传久远,很多电影制作者都对这个童话进行过改编,其中影响较大的是迪士尼推出的《仙履奇缘》三部曲,即《仙履奇缘》《美梦成真》和《时间魔法》。1950年上映的动画影片《仙履奇缘》基本上延续了原著的叙事模式,讲述了处境凄惨的灰姑娘在神仙教母的帮助下成功地参加了王子举办的舞会,并最终获得幸福的故事。除此之外,影片也保留了小说中的经典元素,如水晶鞋、南瓜车、魔法等,这体现了影片对原著继承的一面。但灰姑娘的故事内容相对简单,无法满足电影74分钟的片长要求,于是在改编的过程中,电影增加猫鼠追逐等情节,丰富了影片的叙事内容。而《美梦成真》和《时间魔法》作为续作,它们对灰姑娘的故事则进行了全新的演绎。2002年推出的这部《美梦成真》由三个故事连缀而成,讲述了灰姑娘成为王妃后的生活。身为王妃的灰姑娘无法适应自己的新身份,这令她感到十分难过。在经历了挣扎与纠结、痛苦与迷茫之后,灰姑娘终于意识到了只有做回自己,这样的生活才会完美。2007年的《时间魔法》讲述了继母利用魔法将灰姑娘打回原形,但坚强的灰姑娘通过自己的努力打败了邪恶的继母,重获属于自己的幸福。由这三部影片可以看出,它们都以灰姑娘的故事作为叙事基础,同时又根据影片需要进行了改编,将灰姑娘的故事进行了全新的演绎,令人眼前一亮。
其次,在改编的过程中对人物形象进行重新塑造,这是电影改编的另一策略。英美经典的儿童文学作品为电影改编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同时它们也通过电影的传播而焕发着新的生机与活力。在电影史上,为数众多的英美儿童文学都被改编成电影,如《查理与巧克力工厂》《精灵鼠小弟》《冰雪奇缘》《驯龙高手》等。这些影片在忠于原著的基础上,对人物形象进行了重新塑造,这大大增强了电影的艺术表现力。在蒂姆?伯顿执导的影片《爱丽丝梦游仙境》中,导演对女主人公爱丽丝这一形象的刻画可谓用心良苦。这部影片是根据英国童话大师刘易斯?卡罗尔的两部儿童作品――《爱丽丝漫游仙境》和《爱丽丝镜中奇遇记》改编而来的。电影通过爱丽丝掉进兔子洞展开叙事,讲述了她在仙境的种种遭遇。在爱丽丝形象的塑造上,影片与小说相比大有不同。小说中的爱丽丝还是一个孩子,对未知世界充满了无尽的幻想,天真活泼;而电影中的爱丽丝是一个19岁的少女,遇到事情有着自己的看法。小说对于爱丽丝形象的刻画较为单薄,没用凸显出人物在经历困难后的心理变化;而电影则通过爱丽丝击败红皇后、解救疯帽子、大战恶龙等情节细腻地表现了爱丽丝内心的波动与选择,由此将一个丰满、立体的人物呈现在观众眼前。
二、改编效果
将经典的文学作品改编成电影是目前电影创作的主要手段,是沟通电影与文学的纽带。一般来说,电影与儿童文学属于不同的艺术形式,有着各自的创作规律与特点,这就决定了将儿童文学转换成电影是一项复杂的工程。因此,在对文学进行改编的过程中要遵循一定的原则。在文学基础上进行改编的电影作品无论是在叙事节奏上,还是人物形象的塑造上,抑或是故事情节方面,都与原著不尽相同。
首先,根据儿童文学作品改编的电影在叙事节奏上更显紧凑。文学与电影毕竟存在着不同:文学作品可以用洋洋洒洒的几十万字来讲述故事,但电影需要在有限的时间里通过激烈的戏剧冲突、明快的叙事节奏来完成叙事,以此来吸引观众的目光。因此,改编自文学作品的影片与原著相比会呈现出极大的不同之处,这突出地表现在叙事节奏上。儿童文学以儿童作为阅读主体,多以平铺直叙的单线叙事为主,故事情节相对简单,人物之间的矛盾冲突并不激烈,这符合儿童的认知能力和接受水平。[3]但是电影在受众群体的定位上并不局限在某一个群体,这影响着电影的改编策略。跌宕起伏的故事情节、饱满立体的人物形象、引人入胜的悬念设置是电影改编的主要特征,呈现出强烈的艺术感染力。根据同名儿童文学名著改编的电影《夏洛的网》在清新自然的镜头语言下,讲述了小猪威尔伯与蜘蛛夏洛之间发生的一系列故事。电影为了使叙事更加紧凑、人物形象更加丰满,于是在原著的基础上进行了大量的改动。如删减了夏日、家庭谈话、蟋蟀等章节,增加了老鼠、蜘蛛、乌鸦等动物的戏份。这样的改编策略使得整部影片的故事情节更加流畅、紧凑,给人一种一气呵成的感觉。
其次,从文字到电影的改编效果还体现在叙事主题的继承与深化上。在英美经典的儿童文学作品中,赞美人性的善良与美好是其主要的叙事内容。如《夏洛的网》中对纯真友谊的歌颂、《动物农庄》中对动物反抗精神的赞美都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同样,以这些文学作品为蓝本改编而成的电影在主题思想上也体现着明显的继承性。但是儿童文学以通俗易懂为主,这必然会影响作品的思想表达深度,给人一种浅显、简单的感觉。因此,电影制作者在进行改编的过程中,会通过各种方式深化原著的主旨,以影片《爱丽丝梦游仙境》为例。电影突破了原著的故事情节,在二元对立的叙事模式下,讲述了主人公爱丽丝的成长历程。电影延续着小说中爱丽丝对自我身份的寻找与确认这一主题,“我是谁”成为困扰爱丽丝的一个难题。除此之外,影片还深化了电影的主题,将成长的主题融入爱丽丝寻找自我的过程中,这样的处理使电影更耐人回味。从表面上看,爱丽丝在仙境所做的一切是命中注定,因为“预言书”中早有记载。但是,影片着重刻画了爱丽丝在遭遇困难时候的点滴成长轨迹。当她回到现实世界,勇敢地拒绝了豪门公子的求婚时,一个独立自信的女性人格由此树立。
三、影像表达
在电影发展史上,涌现的许多经典儿童影片都是由文学作品改编而成的。改编为电影的发展注入了活力,同时文学作品也通过改编焕发了新的生机。文学是语言的艺术,它主要借助文字来描绘形象,留给读者巨大的想象空间;而作为直观艺术的电影则是通过镜头语言来表情达意。改编成为沟通文学与电影之间的桥梁,实现了两者之间的转化。从文字到影像,改编电影赋予了原著新的生命。
动画电影主要面向的观众是儿童,他们在观看影片的同时也会留意到那些让人印象深刻的音乐,并接受各种不同风格的音乐元素,对儿童后天的音乐教育起到了铺垫作用。笔者作为一名基础教育的音乐教育工作者,试析一下动画电影《麦兜响当当》里的音乐元素。
一、《麦兜响当当》中的中国民族音乐元素
(一)广东童谣――《月光光》
广东童谣最早由内地流入香港,并发展成了现代歌曲,香港是发展广东童谣最活跃的阵地,这也正是动画电影《麦兜响当当》选用了《月光光》这首广东童谣的原因。在电影中,《月光光》被填入了新的歌词,伴奏配器运用了纯中国民族乐器,旋律明快优美,琅琅上口,而歌词又短小精悍赋予儿童容易接受的内容,正好与影片中小麦兜与妈妈坐轮船去武汉时的心情相呼应。《月光光》以新的形式在电影中出现,使小朋友观看后对这样风格的音乐有了最初的印象,甚至被一些小朋友效仿继而得到流传。
(二)安徽民歌――“凤阳花鼓”
动画电影《麦兜响当当》中应用的安徽民歌《凤阳花鼓》不是传统的曲艺表演和歌舞表演为一体的表演形式,而是进行了改变,是由扬琴作为主旋律的演奏,以锣、鼓为伴奏,其旋律欢悦明快,给人一种热闹的感觉。电影中麦兜和妈妈到武汉闹市区小吃街时用了安徽民歌“凤阳花鼓”这首曲子,能突出武汉这座城市的喧闹和繁华,从侧面表现了中国人民平静祥和的生活。在这里引用更加深了大家对安徽民歌的印象,特别对儿童,这样的旋律一旦响起,大家都会在脑中形成一种安乐祥和的城市生活的画面,也能使小朋友对音乐的魅力有所了解。
二、《麦兜响当当》中的西方音乐元素
(一)钢琴曲――《土耳其进行曲》
在动画电影《麦兜响当当》中,当时正风行“莫扎特效应”,麦太想通过后天的努力让麦兜把先天的不足给挤出去,让麦兜去大学恶补莫扎特,影片采用的是莫扎特的作品中最耳熟能详的《土耳其进行曲》的插部一,a小调主题。此段欢快明朗的钢琴独奏,与电影中的所谓“莫扎特效应”相呼应,同时与影片中让人捧腹大笑的画面联系在一起使影片拥有了更大的趣味性,也可以激发小观众对《土耳其进行曲》有最初步的认识,由此引发对西方浪漫主义古典音乐的启蒙。
(二)丹麦民歌――《丰收之歌》
动画电影《麦兜响当当》中,麦兜是一个不聪明但是很上进善良的好孩子,整部电影的主题就是让家长对不聪明但上进的孩子给予鼓励,平等对待。在不同于《土耳其进行曲》的音乐风格之外,《丰收之歌》(丹麦民歌,是庄稼获得丰收后,农民为了表达丰收的喜悦之情,他们一起编创的民歌)更具有北欧人民的性格,他们热情勤奋,为自己的劳动成果而欢呼雀跃,创作出贴近生活的音乐。影片中麦兜在武当山经历了成长开始认真学习太极时,《丰收之歌》以悠扬轻快的背景音乐的方式导入,贯穿了他学习的整个过程。麦兜虽然不聪明,但他克服各种困难,一直坚持到最后,毅力超过了比他聪明的小朋友,这对他来说,就是一种很大的进步,是一种收获,而这时引用丰收之歌正好与麦兜的收获相符合。
三、中西方音乐结合的意义
(一)对儿童的影响
1.激发孩子们学习音乐的兴趣。电影中运用的童谣、安徽民歌,都用的恰到好处,不仅增加了影片的喜剧趣味性,而且对民族音乐的改编让成人都叹为观止。尤其是麦太去拍广告时根据安徽民歌《牧羊姑娘》的曲子重新填上了令人爆笑的歌词,加上滑稽的画面,让孩子在观看影片的同时就能和音乐互动起来;在麦兜去大学接受补习莫扎特时,孩子们一定会对这些画面以及轻快的钢琴曲产生兴趣,远比单纯去听这些音乐有兴趣的多。
2.提高整体音乐素养。影片《麦兜响当当》抓住了动画片的配乐会提升孩子们对音乐的认识这一特点,结合了中西方的元素,运用了安徽民歌《凤阳花鼓》、广东童谣《月光光》以及舒伯特的钢琴小曲《音乐瞬间》、莫扎特的《第二十一号钢琴协奏曲》等,使小朋友们在观影时不仅了解我们中国的音乐,同时也了解西方的音乐。如舒伯特的《音乐瞬间》在影片中被改编成了麦兜的主题歌《麦兜吃鸡》,看过影片的人都知道麦兜最爱吃他妈妈麦太做的“快快鸡”。当儿童对这首作品耳熟能详的时候,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就可以把电影等儿童感兴趣的情节加入到课堂之中,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那么舒伯特和《音乐瞬间》就不难被学生记住了。
(二)对中国动画电影的作用
1.避免中国动画电影音乐向两个极端方向发展。我国过去动画电影音乐太过民族化,没有注意吸收国外动画电影音乐的优点,如电影《葫芦娃》、《三个和尚》等的音乐走向了全民族化的极端,后来中国动画电影又都仿照比较成功的美国迪士尼动画音乐的特点,使我们中国的动画电影音乐又走向了完全西式的另一个极端。而《麦兜响当当》的配乐不仅应用了我们中国本族的元素,还加入了西方的古典音乐、浪漫主义音乐、西方民歌等等。这种中西方音乐结合的形式,也会为中国动画电影音乐的发展起到了引导作用,避免会向全民族化和完全西方化的两极端发展。
2.有助于中国动画电影更好地走向全球化。一个动画片要想推向世界,其音乐元素是很重要的。动画电影音乐要在多元化发展中凸显出我们民族的个性,这样才能迎合世界的发展趋势,只有这样中国动画电影才能更好地面向世界,才能在世界动画电影音乐中占有一席之地。动画电影《麦兜响当当》里的音乐元素正符合多元化的发展,并凸显中国的民族元素,受到了电影界的一致好评,为中国动画电影的发展起到了很好的典范作用。
四、结语
在动画电影日益发展的今天,我们应该注重电影音乐元素的多元化发展,避免其走向全民族化或全欧美化的两极化发展趋势。作为音乐教育工作者,要注重音乐多元化的教育,培养儿童对音乐独特的兴趣并提高儿童的音乐素养。
参考文献:
1930年,大萧条中的美国人一边在街上领取救济面包一边疯狂抢购梅兰芳《汾河湾》的戏票――5美元的戏票被炒到十五六美元。1930年的冬天,梅兰芳用卓越的唱腔横扫阴霾,为自己赢得一个低谷年代的追捧,也创下萧条年代百老汇的天价……
电影《梅兰芳》用生动的电影语言诠释了经济学中著名的“口红效应”:这本指经济不景气时,口红的销量反而上升,这是因为口红是一种比较廉价的消费品,人们通过购买廉价商品来寻求心理安慰。同样,看一场不算昂贵的电影也可以带来两个小时或者更长时间的持续满足感。在过去几十年中,美国遭遇了7次经济不景气,但在这7次中,有5次让当年的电影票房强烈攀升,因此,电影业一直是“口红效应”的受益者之一。
80年后,当又一场大萧条从美国蔓延全球时,中国的电影市场也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繁荣:北京的电影院开始排起了长队,因为有那么多带劲的贺岁片要看。就连电影院里10元一杯的爆米花,5元一杯的可乐也畅销红火。仅2009年一月,万达影院的票房记录就达到8000多万。好像是突然之间,电影市场有了一份让人情不自禁的感动――电影市场又开始风光了!
与此同时,记者从电影局了解到的数据显示:过去几年,中国电影票房一直保持近30%的增长率;2008年,中国电影产量406部,300多家多主体的投资商,年票房从2002年的不足10亿元跃升到2008年的43亿,电影综合效益显著增强,从2002年的不足20亿元,提升到2008年的突破80亿元。影院建设方兴未艾,全国城市影院从2002年1400余块银幕,迅猛增长到2008年的超过4000块银幕。
电影里,邱如白苦苦维护着梅兰芳的孤独,而在今年的贺岁片市场上,飘红的《梅兰芳》并不孤独:《非诚勿扰》,《叶问》,《赤壁下》等30部影片轮番上阵,为抓住更多票房使出了浑身解数。据记者发稿前了解到,从最新的统计数字来看,《赤壁》上下部票房总额已经达到了5.8亿元人民币,创华语电影历史票房之最。其重要投资方――北京春秋鸿投资有限公司总裁刘岩介绍,他们公司投资《赤壁》也获得了很高的收益。
“《叶问》目前国内的票房收入超过1.2个亿,如果算上二级城市和农村的票房收入会更多。”接受记者采访时,《叶问》投资方――北京今典集团董事长张宝全不无遗憾地对记者提到,如果《非诚勿扰》推迟一周上映的话,《叶问》的票房会更好。“《非诚勿扰》上映后,放映《叶问》的影院下降了,而票房却在上升。张宝全尤其提到《叶问》创造的两个经典现象:每场观众鼓掌1-3次:每场100%满座,甚至有倒票的现象。这是我没想到的。”
在这个冬天,很多行业都瑟缩在金融风暴的寒流中,电影圈却一派繁荣和憧憬,这让不少人联想到好莱坞神话与上世纪30年代大萧条之间的关系。
产业化进程是大势所趋
许多分析师认为全球经济衰退
即将到来,当然如若其所断,消费者消费支出将普遍缩小。但是在低成本消费比如电影等娱乐项目上,则会增加。他们预测接下来两年全球电影业将以7.5%的速度增长,接下来5年将是12%。电影持续增长主要归功于新兴市场的增长,不断发展的技术与发行渠道。
北京度华国际投资顾问有限公司首席分析师王建龙告诉记者,他认为当前电影业逆势而上并非得益于经济危机,而是中国电影发展的必然趋势。“目前中国电影业盘子基本不大,对金融和资本依赖性比较小,因此受此次金融风暴的影响甚微。而从目前电影投资来说,从来不缺乏房地产、金融等其他领域的资金以非市场行为的方式进入。”
采访中刘岩也提到,说“逆势走强”不如说是“大势所趋”。张宝全认为,本次危机对中国电影产业化发展将是一个很好的机会。“中国电影产业还没有产业化,目前只有中影集团有产业化趋势。尤其是终端市场,仍然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据记者了解,在美国有4万多块银幕,而中国只有3000多块,尤其是盗版屡禁不止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内容产业化发展。而随着数字化放映的普及,业内人士认为,这会是中国电影产业化非常重要的一步。数字放映的一个标志是:大量高端影院出现。比如,国外电影收入一般票房收入占三分之一,票房以外的发行收入占三分之二。目前中国只有票房收入。中国电影一旦实现产业化发展了,市场有多大,潜力就有多大。”
王建龙表示,中国电影产业链上诸多环节都存在问题,比如电影产品生产缺乏社会化分工,专业化程度不高,定价体系不合理等。而过去中国一般都很重视电影产品的制作,在这个环节上形成了以导演为核心的怪圈,把电影产品的生产放在首位,很少去考虑这个产品是否有市场,是否值得去推广营销,导致中国电影陷入一个巨大的怪圈:无法做到以销定产,按照产业发展的规律来生产电影产品。“导演负责制在电影圈里被形容为:中国大部分导演只顾生儿子,不会养儿子。”不过他也表示,如春秋鸿这样专注于电影行销公司的出现,对中国电影产业链的完善来说,是一个值得肯定的现象。
“目前中国电影的产业链各环节开发还不完善,比如电影行销就未能深度开发。随着新媒体日新月异的发展,娱乐行销的机会将越来越多,这个市场的价值也会越来越大。”采访中刘岩就提到,他们公司在投资《赤壁》和《长江七号》的过程中,就对电影产业全面市场化进行了有益的探索与尝试:他们通过电影作为介质,为一些品牌客户提升其品牌形象做了很好的探索,此次《赤壁》单条30秒贴片广告就卖出了350万的价格。“除了票房收入,《赤壁》还可以有商务开发和贴片广告收入等多种渠道的收入来源。”刘岩告诉记者,电影以及其衍生品能够创造惊人的市场利润。在国外,娱乐行销和周边产品销售占据着电影业大约70%的收益。有了这些资本支持,才能保障电影产业发展的良性循环。
此次危机对电影产业的影响将是正面而且积极的,北京正略钧策管理咨询有限公司总监郝士岩表示,经济危机会对电影需求产生部分影响,比如院线和电影生产投资受抑制,他认为上亿投资的大片将会谨慎,而电影业重组和分化将加剧,一些竞争力不足同类型的小企业将会被淘汰或组合,这些泡沫被挤出对优化电影行业结构来说是一件好事。“经济不景气时候,人们对娱乐产品的要求更高,人们的挑剔眼光将推动更具创造力,附加值更高的产品发展,缺乏创造力的作品将退出市场。刘岩认为危机除了让电
影业得到来自票房方面的收益之外,
对电影投资成本的控制,也会让电影人更注重在内容上下功夫。相对应的,观众对影片内容的满意程度也会直接反映在票房上,好票房,好口碑才能让投资人对这个创作团队――包括导演,演员有信心,进而再度投资,形成一个良性循环。“危机创造了电影业一个挤泡沫的机会。”
最重要的是,刘岩表示,这对中国电影与欧美合作是一个很好的机会。以往欧美片商很少会降下身段来中国合拍电影,但在这个国际性经济萧条时期,外国片商为了节省资金,会降低影片的拍摄成本,这对合拍片来说是一个很好的机会,会推动它的发展,从而令中国电影的制作与质量都能与国际资本接轨,会带动中国电影业的整体发展。
一般来说,从投资的角度讲,实现产业化才是电影产业发展的方向。目前电影投资有几种收益:第一,电影产品的单一销售,第二,电影产品的综合开发,第三,产品所带来的产业链整体收益,而电影产业化将实现电影产品所带来的产业链整体收益,实现电影产品收益的最大化。
“我认为中国的影视产业发展首先是从法律、资金、人才、组织等建构完整高效的影视市场体系基础,其次是重点扶持发展面向国际市场的企业和产品,最后是进行影视产业布局调整,形成影视业的集约化、规模化严业经营。按照产业结构,打造不同的产业环节,制定产业的整体目标,最终生产出产业化电影,这个正在成为资本方共同的目标。”王建龙总结认为,实现产业化才是中国电影的必然出路。
将电影制作转为电影投资
长久以来,投资者并没有把电影作为一种投资,加入其投资组合中去,玩票、试水者倒比比皆是。然而投资者,基金及机构投资者对电影产业的兴趣与日俱增。 王建龙提到,电影属于高风险高收益行业,一年超过50%的收益率,在当前传统投资市场不稳定的情况下,投资电影市场会是一个出色酌机会。这不仅因为电影圈子是一个缤纷的世界,更是因为电影也是一个出色的投资工具,电影与证券或地产等传统投资工具的相关性很小。
“危机到来,一些影视公司借资本急速扩张的步伐会有所放慢。虽然当下中国电影业热钱涌动,但这并不意味着整个电影产业的升级,因为这些投资有些盲目,基本来自房地产和矿业,以提升自己的生活品牌和文化素养为目的。”
对此,张宝全感同身受。采访中他坦言,对于拍摄“大电影”来说,要实现产业化,必须有充裕的资金,否则只能视为“玩票”。张宝全提到,过去几年,今典影视的发展一直是靠今典地产的利润在支撑,如今已颇成气候,他认为,从今年下半年,才可算作今典电影内容产业的起点。
“以前都是电影制作,今后今典要做的是电影投资。”
“2009年我们计划投资4亿人民币,与往年相比投资是大大增加了。主要投资两方面:一方面与韩国,日本,美国等公司共同在香港成立亚洲电影基金,预计针对中国大陆合作拍摄7-8部影片:另外今典影业公司预计拍摄5部片子,最高的《意面辣面》投资过亿,其余的几部片子投资均在3000万-6000万之间。另一方面我们投资约2亿与中影公司成立中影今典数字影院投资公司,合作开发数字院线设备,今年今典的中小影院发展将超过30%的增速。”此外,张宝全提到,从今年开始,今典的产业化开始启动,2010年他们计划拍摄5-10部影片,2011年10-15部,以后逐年增加。
对2009年电影投资市场充满憧憬的还有春秋鸿公司。刘岩透露,今年他们公司将投资拍摄一部都市浪漫爱情喜剧片《爱情36计》,计划在明年的情人节档期全国公映。在电视剧方面,将拍摄30集电视连续剧《再过把瘾》。目前,他们在电视剧市场已订立了人民币6000万至8000万的投资合同,再加上在电影方面的投资计划,未来一年的投资规模将突破1亿元人民币。
一般来说,当前电影投资分为三个层次:一是项目投资,也就是投资方傍大导演的做法,投资大导演的影片。华谊兄弟等公司早期采取的就是这种做法。在自身还不具备市场开发能力的时候,看哪个导演有名就投资他的电影,这种投资方式有成功也有失败。第二个层次是对产业的某个环节进行投资。比如院线投资,投资制片公司,投资演员经纪公司。但这种投资方式会出现产业链无人调节的现象,如果其中一环出现拖欠和短板,整个产业的水平都会掉下来。中国电影产业的发展是一个系统工程,投资想要规避风险,只能从结构上去找原因。第三个层次是打造产业环节,如投资院线并形成全国规模,投资票务公司,弗形成完整的网络;投资电影设备的租赁,形成全国规模。
郝士岩认为,在最近几年,各种资本之间的联合投资会是一种趋势,并会逐渐走强,联合投资有利于降低风险。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当前北京一些影视公司正在积极设立各种电影基金,这种联合投资形式暗流涌动预示中国电影投资已经开始趋于成熟。
按照国外经验,基金是由于当前电影融资市场缺乏有效性而成立的,旨在通过不同形式向一些低成本高质量电影提供资金。王建龙认为,电影基金的涌现将使电影投资市场更趋于规范。比如基金会通过对电影全球销售做精确预测,对电影资产进行抵押等形式保护客户的投资,因为基金会将投资风险进行拆分(如政府或区域退税,电影版权及知识产权,信用证,销售台同和发行权或合同等),因此可以减少对投资者的下跌风险。
王建龙认为,在当前的市场环境下,基金投资是一种比较理想投资模式,可以提供不错的投资回报,并不承担太大的风险或波动。
2009年投资亮点院线投资
近来的经济形势让我们看到:虽然个别商业地产项目进展缓慢,但对于电影院线的扩张与运营,我们依然有着很强的乐观心态。
接受记者采访时,万达电影院线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叶宁就表示:当下对院线发展而言应该是逆势而上。目前万达的电影影院有两种:一种是万达商业广场内的影院,在万达物业中发展中,影院的发展扩张速度没有减慢。另一种非万达物业中的影院,受危机影响,开发商推迟开业或者项目存在问题,影响市场中物业可供应量。也就是说万达院线建设发展的核心竞争力,依然是万达集团的商业地产优势。
采访中记者发现,除了国有影院开始斥巨资投入到院线基础设施建设中以外,社会资本也开始踊跃加入:今典,金逸,保利等纷纷搭上了院线投资的快车道,大大加快了影院建设的速度。
张宝全提到,在美国每8600人拥有一块银幕,而在中国每12万人才拥有一块银幕,中国的电影院投资领域才刚进入发展阶段,市场远远没有饱和,还有着很大的市场终端缺口。他认为尤其是数字放映普
及以后,只要一个商业项目有足够大的体量,并处于一定的消费能力,交通便利的商圈或社区中,都应该有相应的电影院的规划。
“在北京,除了大影院的投资,我认为社区影院也会是一个趋势。”张宝全提到,在他们开发的今典花园里有一个社区影院,以前一直使用胶片机播放2、3轮的影片,处于半死不活的的状态。今年换了数字放映设备,与全国同步播放《叶问》,其中一天票房近1万,全部票房收入达到7万!因此他认为,随着数字放映的普及,北京的社区影院应该会有很大的发展。“全北京有2000多个小区,平均5个小区一个电影院,那将拉动多大的消费!”
“这种社区影院投资在200万人民币左右,投资回报率是很高的。”他特别提到,在韩国,大影院35元一张票,社区影院70元一张票,远远高于大影院的售价。此外,他认为院线发展将给人们带来一种全新的电影生活文化空间。
叶宁认为,今后与资产连接型影院的发展会是主流,而加盟型影院将会式微。此观点王建龙也认可,他认为资产连接型影院由于有品牌的统一管理,院线的发展与管理水平挂钩。此外他认为北京院线将有大发展是需求推动的选择,即使没有金融危机。也会由需求推动。
儿童影片
“你不会死的!”
儿童片《夏洛特的网》中,小蜘蛛夏洛特对绝望中的小猪威尔伯所说的这句话不知感动了多少成年人。在没有上帝的猪圈里(这个故事发生在猪圈里),小蜘蛛夏洛特答应威尔伯,她一定会想办法拯救他的生命。夏洛特说了一句我们每个人应该记住的话:“我会做你的朋友,你醒过来,睁开眼睛,就会看见我。”这部由美国影视大腕派拉蒙公司拍摄,诠释生存与包容的电影屡看不腻,创造了数亿美元的票房收入――在美国的院线收入中,儿童电影当仁不让地占据了一席之地。
据说自2008年9月份华尔街变得惨不忍睹以来,美国各大媒体都开辟专版,向公众推介适合危机观看的“疗伤电影”:30年代的微笑天使秀兰,邓波儿与卓别林的小人物电影,亦敌亦友的《猫和老鼠》并列排在疗伤推介榜的第一位――当年罗斯福总统曾说:“只要我们有邓波儿,我们的国家就会没事。”
不过,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社区文化部部长刘敏认为,与美国儿童电影(美国没有儿童电影之分)风靡全球,创造了可观的上座率和票房记录相比,中国儿童影片其实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儿童电影市场具有很大的市场潜力,由于没有大明星,它的制作成本相对比较低廉,做好了它的影响力和票房绝不会低于那些大片。关键是我们如何去撬动它。”
刘敏认为当前中国儿童电影发展的障碍主要有以下几方面:一个是创作理念和题材过于陈旧,基本是反映现实生活,主要是以说教为主,而国外的儿童片大多是寓教于乐,想象丰富,题材丰富多彩,吸引力大。如《海底总动员》、《精灵鼠小弟》、《狮子王》,《马达加斯加》等无不是在娱乐中使孩子明白很多道理,真正做到了“寓教于乐”。第二是国内儿童片的资金来源渠道有限,除了一部分国家支持资金,其余就来自于企业投资,“目前民营企业投资比较多,这两年投资也有增长的趋势。”刘敏认为国内儿童片发展受到的另一个限制是不能上院线放映,这样就不能打入主流电影市场。如果这三个问题都解决了,中国的儿童片也会成为院线收入的有力一极。
“中国的儿童片做好了也会同国外的儿童片一样成为风靡世界的热销影片的,这就要求我们在创作的时候要考虑到,儿童片不仅仅是给孩子看的,它面对的同样是所有的观众。”采访中刘敏也提到,这两年儿童片也有了一些好的发展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