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8-04 16:47:45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金融专业类别,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2)20-0248-03
一、独立学院与传统本科院校、职业技术院校应用型人才培养要求的区别
(一)独立学院与传统本科院校应用型人才培养要求的区别
以山西某传统本科大学金融学专业与独立学院——山西大学商务学院金融学专业为例,分析独立学院与传统本科院校人才培养的区别。通过对两院校金融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比较可以看出独立学院与传统本科院校在金融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设置上的诸多区别。
1.专业设置的方向不同。山西某传统本科大学和山西大学商务学院都设置了金融学专业,但商务学院在此基础上重点突出的是金融理财师方向。设置金融理财师方向不仅避免了独立院校专业与传统院校强势专业竞争(金融学专业是山西某传统本科大学传统且具有很强实力的特色专业),而且更好地满足了中国金融市场中金融理财新兴行业对人才的渴求。
2.实践环节在教学计划中所占比重不同。通过教学计划内容可以看出,山西某传统本科大学金融学专业教学计划中的“通识课程组群”、“学科共同课程组群”、“科研训练与素质拓展组群”、“专业综合训练组群”分别与山西大学商务学院金融学专业教学计划中的“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第二课堂”、“实践教学环节”意义对应一致。为了便于比较,本文以后者名称为准。
由于两所院校计算学分的方法一致,简单起见,本文以各课程类别学分多少及占总学分比重进行对比,如表1。
从表1中可以看出,实践教学环节学分分别在两校金融专业中占20、6个学分,在总学分中所占比例分别为11.6%、3.3%,前者高出8.3个百分点;而第二课堂学分分别为20、8,所占比重分别为11.6%与4.5%,前者高出7.1个百分点。
(二)独立学院与职业技术学校应用型人才培养要求的区别
以山西某职业学校金融学专业为例比较独立学院与职业学校金融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区别。通过两校人才培养方案可看出区别如下:
1.人才培养定位不同。 职业技术学院着力于培养“技师”型的实用型、应用型、技能型人才。这类人才的特点就是以某一职业岗位要求为培养出发点,要求熟练掌握操作技能以及必要的专业知识,重点是具备较强的操作能力,能够胜任社会经济建设各类生产第一线的工作。与职业技术学院不同,独立学院属于本科层次的教育,金融学专业培养的人才既能胜任商业银行、保险公司、证券公司、信托投资公司等金融机构和其他相关企事业单位的金融理财业务工作,又能具备个人自主从事金融理财服务职业的基础与技能,实现就业与创业多元化。独立学院培养的学生应该具备较强的理论基础、一定的知识广度和深度,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技术创新和二次研发,因此属于相对高端的应用型人才。
2.培养要求不同。职业院校金融管理与实务专业培养的学生要求具有很强的从事金融业务工作的能力、具有较强的市场经济意识和社会适应能力、具有较高的情商等可以看出职业院校金融学专业以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为重点,培养过程注重学生的业务技巧及熟练能力。而独立学院培养的金融人才要求不仅具有本专业必需的文化基础理论和技能,还要熟悉中国进行金融理财服务的相关市场运行规则,了解国内外金融理财市场的发展动态既掌握金融理财的基本理论与方法,熟悉证券、期货、外汇、房地产、黄金、保险等市场的交易流程和分析方法,又具备熟练运用多种投资理财工具进行金融投资、理财实务操作的分析、决策的能力。总之,职业院校与独立学院在培养中都注重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但在培养层次上独立学院高出一筹。
蛋糕很大,私人投资者的机会也很大。新兴市场基础设施项目规模估计高达1万亿美元以上――其中1500亿美元预计将来自私人资源。在成熟市场,基础设施投资预计将在2017年达到4万亿美元。
我们对过去18个月中投资交易的分析表明,公私合作日益依赖资本市场为资金源,银行在控制贷款以符合《巴塞尔协议》第三版的监管规定。由于2008年金融危机,流动性仍然受限,其后果包括不利于长期投资的监管机制。尽管公共基础设施融资已经回到2008年水平,但流向新项目的资金极少。大部分资金的目标是已有基础设施――这类投资被认为相对安全。
为了克服投资障碍,我们建议设立我们称之为“买入―持有股份”(BHE)的资产类别。这一资产类别介于传统股权和债务之间,投资者可以持有15年或更长时期。它将提供接近于股权投资的回报,并用长期性抵消部分风险。
风险将通过有影响力的大型投资者的参与进一步降低,包括财富基金、养老基金,也许还包括国际金融机构。公共出资者(可能由多边贷款人兜底)将为基础设施项目提供类似于风险的风险概况。最后,现金流受监管的性质将产生比传统私人或公共股权所能提供的更好的事先确定的回报结构。
BHE的开发需要新型私人部门投资平台,其结构应该能够为不同的参与者提供预先确定的回报。私人部门将给基础设施投资带来专业性,而基金和国际金融机构可以提供大部分资本和稳定性。自然地,这一平台将专注于获得20-30年担保期的现金流和合同条件(可以包括相应的风险遏制战略)确定的项目。
并非所有基础设施项目都适合作为这一新资产类别。最适合的基础设施项目要数无法取代的或对一国经济具有核心重要性的实体资产。
经济师专业有工商管理、农业经济、财政税收、金融、保险、运输经济、人力资源管理、旅游经济、建筑与房地产经济、知识产权十个类别。
经济师考试分为初级、中级、高级三个级别,列入国家职业资格目录,实行全国统一组织、统一大纲、统一命题的考试制度。初级、中级经济师考试均设《经济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和实务》两个科目,《经济基础知识》为公共科目,《专业知识和实务》为专业科目。高级经济师考试设《高级经济实务》一个科目。
初级、中级经济专业技术资格考试专业科目和高级经济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均设工商管理、农业经济、财政税收、金融、保险、运输经济、人力资源管理、旅游经济、建筑与房地产经济、知识产权等10个专业类别。考生在报名时可根据工作需要选择其一。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会同有关行业主管部门根据经济社会发展、职业分类要求和从业人员队伍情况,适时调整经济专业技术资格考试专业设置。
(来源:文章屋网 )
二、职位供需分布特点
2015年第一季度,广西人才网联系统中毕业生职位总体竞争压力同期相比基本持平,供求比为1.59,将近八成的职位竞争比较激烈,冷门职位依旧存在较大缺口,结构性矛盾突出。具体情况见表1。
(一)销售类职位需求人才数继续以绝对优势位居需求榜首位
2015年第一季度,广西人才网联系统中毕业生总体需求人数为10612人,销售类职位依旧以绝对优势稳居需求榜首位,该类职位的毕业生需求人数为2704人,占比达25.48%,但是该类职位与2014年同期相比需求量减少109人,同比下滑3.87%。
(二)财务/税务/审计/统计类职位位居求职榜首位
2015年第一季度,广西人才网联系统上的毕业生总体求职人数为12606人。与2014年同期相比基本持平,财务/税务/审计/统计类、行政/文职/后勤类、建筑/工程类等三个职位类型依旧稳居求职榜前三位,求职人数均超过1000人。其中财务/税务/审计/统计类职位跃居为本季度最受毕业生青睐的职位类别,其毕业生求职人数达到2395人,占比达19.00%。毕业生求职人才数前十名见图1。
(三)证券/金融/投资类职位供应出现大幅增长
2015年第一季度,广西人才网联系统上的毕业生证券/金融/投资类职位求职人才数为405人,同期相比增长了114人,增幅达到39.18%,该职位毕业生供应量由2014年同期的第十五位跻身于本季度的第十位。
(四)将近八成的职位竞争激烈
2015年第一季度,在广西人才网联系统的44个主要职位类别中,有35个职位类别毕业生供求比大于1,将近八成的职位竞争激烈。
其中,广西人才网联系统中毕业生供求比排名前十位职位类别的毕业生需求人数仅为560人,占比为3.33%,而毕业生求职人数达到5555人,占比达到33.02%,合计毕业生供求比为5.34,即超过5人竞争1个岗位。化工/生物/医药/医疗器械类、法律/法务类和环境保护类职位竞争程度最高,由于这些类别对毕业生需求较少,其毕业生供求比达到17.59、17.22和15.45,位居前三位。
另外,传统管理类职位中,财务/税务/审计/统计类、人力资源/人事类和行政/文职/后勤类职位合计毕业生求职人数达到5009人,需求人数仅859人,其人才供求比分别位列第七位、第十一位和第十六位。
(五)服务和销售等类型的职位稳坐“冷板凳”
2015年第一季度,毕业生供求比后十位职位合计毕业生需求人数达到4591人,占比为43.26%,而合计毕业生求职人数仅有1957人,占比仅为11.63%,其合计毕业生供求比仅为0.43。百货/连锁/超市/零售类、美容/保健类和餐饮/娱乐类等服务类职位类别依旧不受待见,其毕业生供求比分别仅为0.14、0.79和0.94,百货/连锁/超市/零售类职位人才缺口达到441人,是本季度缺口位居第二的职位类型,而美容/保健类和餐饮/娱乐类这两个职位类型求职人数相对2014年同期增长幅度较大,虽然供求比依旧位居后十位,但竞争压力相对2014年同期略有增长。另外销售类职位依旧是本季度毕业生缺口最大的职位类型,其毕业生供求比为0.41,需求缺口高达1596人。
三、用人单位特征、产业和行业人才供需分布特点
用人单位主要集中在第二、第三产业中,其中第三产业的用人单位占比达57.89%。用人单位性质分布见表2,具体企业类型见表3。
(一)毕业生供需在各行业分布情况
2015年第一季度,在三大产业中第三产业是毕业生供需主要来源,其毕业生求职人数和毕业生需求人数占比分别为69.72%和77.10%。
其中,在毕业生求职方面,金融业、制造业、建筑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教育业等6个行业的毕业生求职人数分列前六位,合计占比达到71.09%;而在需求方面,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批发和零售业、制造业、房地产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金融业等6个行业是毕业生需求的主要来源,其合计占比达到77.46%。具体情况见表4。
(二)各行业竞争状况
2015年第一季度,第一产业毕业生供需水平依旧较低,毕业生求职人数合计仅为151人,需求人数仅为206人,供求比仅为0.73。
第二产业的毕业生供求比为2.22,总体竞争压力同比略有增长,供需主要集中在建筑业和制造业。
第三产业是毕业生供需的主力军,其集中了将近七成的毕业生求职人数和七成以上的需求人数,供求比为1.43,竞争压力同期相比略有下降。其中在供需总量超过2000人的行业中,制造业供求总量稳居第一位,其供求比为1.48;批发和零售业求职人才数为839人,需求人才数为1548人,职位缺口为709人,是本季度缺口最大的行业,其供求比仅为0.54。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由于需求较少,供求比达到8.77。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等行业由于备受毕业生求职者青睐,而需求较少竞争压力也较大,供求比达到11.93,是本季度竞争压力最大的行业。
四、学历分布情况
2015年第一季度,广西人才网联系统中求职毕业生依旧集中在本科和大专学历,其数量占总毕业生求职人数的比例分别为52.00%和44.70%,合计占比达到96.70%。
与毕业生求职情况不同,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学历要求不高,其中对学历未提供明确要求的毕业生需求数量占比为47.96%。
五、专业分布情况
(一)求职毕业生专业分布
2015年第一季度,广西人才网联系统中求职的毕业生专业分布主要集中在管理学、工学、经济学、文学和理学等5个类别,这5个类别的毕业生求职人数合计达到14118人,占比为83.92%,其中管理学和工学专业的毕业生求职人数均超过3000人,分别达到4050人和3768人,占比分别为24.07%和22.40%。
1.管理学专业分布情况。管理学专业的毕业生求职人数合计共有4050人,合计占比达到24.07%,其中工商管理类专业毕业生求职人数最多,达到3087人。
2.工学专业分布情况。工学专业的毕业生求职人数合计3768人,合计占比22.40%,其中土建类、机械类和电气信息类专业类别毕业生求职人数保持前三,分别为1455人、695人和597人。
3.文学专业分布情况。文学专业的毕业生求职人数合计2007人,合计占比11.93%。
4.理学专业分布情况。理学专业的毕业生求职人数合计1585人,合计占比9.42%,其专业分布集中,电子信息科学类专业是主要的理学类毕业生来源,而天文学和大气科学类专业的毕业生求职人数为0人。
5.其他专业分布情况。在其他专业中,经济学专业的毕业生求职人数较多,达到2708人,占比16.10%,但是哲学、历史学等专业依旧比较冷门,毕业生求职人数较少。
(二)毕业生需求专业分布
与毕业生求职分布不同,用人单位有明确专业要求的毕业生岗位数量不多,其中有76.19%的岗位不对专业进行明确要求,而在有专业要求的岗位中,数量最多的是要求工学类专业的岗位,但毕业生需求人数仅为708人,占比6.67%。另外,明确要求哲学和历史学等冷门专业的岗位数量为0。
六、地区分布情况
2015年第一季度,广西人才网联系统中期望在广西区内工作的毕业生求职人数为16184人,占比达96.20%,毕业生需求人数为10530人,占比达99.23%。其中广西人才网联系统中的区内供需来源主要还是集中在南宁市,其供需分别占比达到60.01%和61.48%,毕业生供求比为1.50。
七、性别分布情况
2015年第一季度,广西人才网联系统中女性毕业生求职人数较多,占比达到63.28%,而男性毕业生求职人数占比为36.72%。
而在需求方面,用人单位对性别要求很低,其提供的岗位中有88.97%的岗位对性别无要求。
八、薪酬分析
本报告薪酬数据来源于广西人才网联系统,经去除重复、不完整以及无效数据、违背国家法律法规的不合理数据,限定单个职位样本量个数(行业惯例为7个)等数据处理方式。在统计指标上,同时采用平均薪酬和分位薪酬统计方式(平均薪酬指的是所属职位类别中薪酬样本的加权平均值,不代表单个职位的实际薪酬,例如行政/文职/后勤类职位平均薪酬为2159元,但其有占比10%的职位薪酬在3057元/月以上;分位薪酬水平显示的是该职位中低于一定比例的薪酬水平,便于用人单位和求职者对照和定位自身职位薪酬的竞争水平,例如某职位75分位的薪酬水平为5000元/月,即表示该职位中有占比75%的职位薪酬低于5000元/月,下同)。
(一)职位薪酬
广西人才网联系统中应届毕业生职位提供薪酬水平与上季度基本持平,其总体平均薪酬为2677元/月,比上季度微涨0.83%。
企业类别的变化
咨询业属高端的服务类别,有物流方面咨询需求的企业一般都有三方面的特点:①企业发展进入新阶段,②企业管理层具有利用社会专业资源的理念,③企业物流运营负责人具备物流运营的专业水平,能够清晰界定需要咨询机构帮助的具体工作。目前,有咨询需求的企业在这三方面的特点没有变化,但企业类别发生了较大变化。以前物流咨询项目大多来自大型民企和少部分国企和外企,近两年,大型国企物流咨询项目有明显增长,从2010年下半年起,大型国际企业的物流咨询项目也有大幅度增长,以欧麟为例,在华大型国际企业咨询项目占总项目数量的60%以上。
咨询项目类别的变化
近两年,物流咨询项目覆盖了战略、工程、评估、实施等不同层级的需求,具体类别包括:新物流园区规划、新物流中心规划设计、现有物流中心运营诊断优化、生产物流设施能力优化提升、分销物流网络战略优化设计、物流发展战略规划、物流服务商评估、物流运营KPIs评估优化设计、新的生产物流设施规划设计、B2C零售物流体系规划设计、物流项目建设实施项目管理咨询、物流运营提升管理咨询。
本土企业与国际企业需求的区别
从欧麟接触和开展的咨询项目来看,国内本土企业与国际企业提出的物流咨询项目需求内容有很大差异。国内本土企业的项目内容大多是新物流中心规划设计,以及少部分企业物流发展战略规划,国际企业的项目咨询内容更多在供应链物流体系的优化设计,包括分销物流网络优化设计、物流设施能力提升优化设计、第三方物流服务商能力评估、物流运营KPIs体系设计等。国内本土企业对已经存在的供应链物流运营体系很少请物流咨询机构帮助优化,而国际企业则不断对现有体系进行优化。
另外,相当一部分本土企业的咨询项目开展过程并不顺利,特别是国企的项目,其原因包括对咨询服务内容界定不够清晰、决策过程时间长等,项目很难按时结案。而国际企业的咨询项目任务界定清晰,重点明确,决策流程合理,容易实现既定目标。
趋势分析
从近两年的趋势看,物流咨询的市场需求正在快速增长。供应链已成为企业发展战略的核心部分,物流也已成为企业运营成本和服务水平的核心运营体系,供应链物流经理人也更加专业、成熟。这些都是物流咨询需求的市场基础。
报考学科门类 政治 外语 业务一 业务二 总分 01哲学 50 40 90 90 320 02经济学 55 55 90 90 330 03法学(不含理论) 50 50 90 90 330 0305理论 50 40 90 90 320 04教育学 60 45 180 295 05文学(不含艺术学) 60 55 90 90 350 0504艺术学 40 30 85 85 305 07理学 55 45 80 90 310 08工学(不含照顾专业) 50 50 80 85 325 工学照顾专业(0801、0807、0815、0824) 40 40 70 70 300 12管理学 50 50 90 90 345 专业学位类别 政治 外语 业务一 业务二 总分 0251金融硕士 55 55 90 90 330 0255保险硕士 55 55 90 90 330 0351法律硕士 50 45 80 80 310 0551艺术硕士 40 30 85 85 305 0552翻译硕士 60 55 90 90 350 0851建筑学硕士 50 50 80 80 310 0852工程硕士(不含软件工程领域) 50 50 80 80 310 085212软件工程 采用教育部一区工程硕士线 0953风景园林硕士 50 50 80 80 310 1251工商管理硕士(MBA) 50 100 175 1252公共管理硕士(MPA) 45 95 155 1253会计硕士 55 55 110 70 330 1256工程管理硕士 40 90 145
(二)参加全国统考、面向行业委托培养的考生
通过可控应计利润进行盈余管理涉及所有需要进行会计专业判断的项目,包括各种资产减值、固定资产折旧、收入的确认标准、资本性支出与收益性支出的划分、计量属性的选择、公允价值和现值的确定、资产类别的划分、预计负债的确认与计量等。具体分析如下:
1、资产减值。根据我国财政部2006年2月2007年1月1日开始实施的企业会计准则,资产减值包括适用22号准则的金融资产减值、适用1号准则的存货类资产减值、适用8号准则的各种资产减值、适用5号准则的生物资产减值等。在这套准则之前,我国除金融企业之外的企业普遍适用的《企业会计制度》要求企业对应收款项、存货、短期投资、长期投资、委托贷款、固定资产、在建工程和无形资产计提资产减值准备,即通常所说的八项资产减值准备。《企业会计制度》规定计提的各项资产减值准备确认为当期损失,价值回升后,转回资产减值也计入当期盈余。2007年1月1日开始实施的新会计准则除按第8号准则计提的各项资产减值准备不得转回外,其他资产减值准备均可以在产生资产减值的因素消失后,转回资产减值准备并计入当期盈余。
由此可见,资产减值准备的计提一方面为反映公司真实经营成果和财务状况提供了可能,另一方面也为公司进行盈余管理提供了机会。资产减值的确认和计量涉及到的专业判断主要是可变现净值、公允价值与处置费用和资产未来现金流量现值的确定,可变现净值主要适用存货,需要确定市价和变现费用;公允价值减处置费用与资产未来现金流量现值两者较高者为可收回金额,确定这些量涉及公允价值、未来现金流量和折现率的最佳估计,折现率的确定涉及对特定资产风险的判断和风险溢价的估计,可以依据模型如CAPM、APT等必要回报率确定模型。正是这些估计的因素为盈余管理提供了空间,因为准则要求的最佳估计不是一个明确的标准。
赵春光(2006)进行实证分析也得到如下暂时结论:减值前亏损的公司会以转回资产减值进行盈余管理来避免亏损;减值前亏损并且无法以转回资产减值避免亏损的公司,会以计提资产减值进行big bath,为下一年盈利做准备;减值后盈利的公司会以资产减值进行利润平滑化的管理;减值前盈利的公司会以转回资产减值进行盈余管理来避免盈余下降。
2、固定资产折旧。固定资产折旧涉及对资产使用寿命、资产分类和预计净残值的判断,这些判断需要根据资产的性质、结构、使用环境、使用强度以及性能等进行综合判断,要求还是最佳估计,企业可以通过对预计资产使用寿命、固定资产分类和预计净残值的调整实现盈余管理,包括在盈余下降或达不到融资标准及其他相关契约约定时调低折旧,利用折旧平滑盈余等,我国上市公司调整折旧年限和折旧率的情况时有存在,这种调整是否就是盈余管理的目的,不能一概而论。
赵选民和陈岳芬(2006)实证研究表明在亏损的年份有利用折旧改变调整盈余的情况,而且在亏损的第三年更倾向于变更固定资产折旧来操纵利润。亏损上市公司如此,没有亏损的公司也是如此,宝钢股份2002年和2003年都有改变折旧比率的情况,南方航空在上市时曾经出现过因折旧率不一致导致控股子公司的报表披露的盈余与合并报表呈现的盈余不一致的情况。
3、收入的确认标准。不论是我国过去执行的《企业会计制度》,还是2007年1月1日以后实施的企业会计准则,在收入的确认方面都涉及对资产所有权相关的风险和报酬的转移、是否拥有继续管理权、相关的现金利益是否能够流入等方面的会计专业判断。这种专业判断也可能成为企业进行盈余管理的手段,特别是在跨期确认收益方面,存在很大空间。企业在依据收入确认的基本原则,根据其自身交易特点确定收入和确认的会计政策时可以留下操纵的空间,在依据收入确认会计政策对交易进行会计确认时可以根据盈余管理需要操纵是否确认收入。
4、资本性支出与收益性支出的划分。合理划分收益性支出和资本性支出是会计准则的基本要求,也有很多规定,涉及研究与开发的区分。开发成本是准则要求的资本化条件的判断、借款费用资本化、自建资产过程中的各种费用支出等领域。但由于这些规定很多都是原则性的,具体应用需要根据交易实质确定,企业可以利用资本性支出和收益性支出的模糊界限进行盈余管理。如开发成本的资本化问题,开发项目是否具有可行性、企业是否有技术资金方面的能力、管理层是否有意愿继续开发项目以及开发项目未来的经济利益流入的判断都具有很强的主观性,这些都为企业进行盈余管理留下了空间。
5、计量属性的选择。《企业准则―基本准则》规定了历史成本、重置成本、可变现净值、现值和公允价值五种计量属性。有学者认为现值不能作为计量属性,即使将现值不作为会计计量属性来理解,也还有四种。在具体准则中,具体会计计量也规定有选择项,如投资性房产,准则规定可以选择公允价值计量,也可以选择历史成本计量,企业需要从这两种模式中选择其中一种。除此之外,生物资产也有类似的规定,尽管准则规定了选择的条件,如选择公允价值计量需要满足相应资产存在活跃市场,且其公允价值能够可靠地取得,但在实际操作中,对这些条件的判断具有很强的主观性,这同样为盈余管理留下了空间。
6、公允价值与现值的确定。除企业根据准则规定选择公允价值计量外,有些具体准则本身就规定对相关资产只能用公允价值计量,特别是金融工具,如交易性金融资产、套期工具以外的衍生金融工具、可供出售金融资产。资产减值是指账面价值高于可收回金额的情况,可收回金额又是公允价值减处置费用与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两者中的较高者,可收回金额的这种计量以理性人假设为前提,同时还需要获取资产的公允价值和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虽然第8号准则对这两个会计变量如何取值有明确的规定,但公允价值的取得仍需要主观判断,如通常情况下公允价值只能按第8号准则第8条第三款的规定以最佳信息为基础估计资产的公允价值减去处置费用后的净额。
何为最佳信息,不同的人会有不同判断。现值同样需要很多估计和判断,如未来现金流量的预测、折现率的确定,这些量的估计具有很强的主观性,客观性标准相对很少,这一方面可能使财务报表能够更好地反映企业的财务善和经营成果,另一方面也为企业进行盈余管理提供了很多方便。除确定可收回金额需要判断现值外,其他如固定资产准则涉及的分期付款价值的确定、弃置费用的计价等都需要确定现值,同样需要确定折现率,理论上的折现率仍然是货币时间价值和资产特定风险溢价,但资产特定风险溢价涉及很强的主观判断。
7、资产类别的划分。需要进行划分资产类别的基础上再进行计量的主要有固定资产的分类、资产组的划分、生物资产的类别划分、金融资产的类别划分。不同类别划分会出现不同的计量方式和计量结果,会计处置和列报也有差异。因此,虽然准则通常都规定涉及类别划分的,需要先履行内部控制甚至公司治理层面的各种程序,且规定一经确定不得随意变更。不得随意变更毕竟不是不得变更,管理仍然可以通过一定的程序操纵资产类别划分达到管理盈余的目的,在我国企业普遍存在公司治理和内部控制需要进一步完善的情况下,资产类别划分会是一种比较隐形的盈余管理方式。
8、预计负债的确认与计量。企业会计准则第13号―或有事项对预计负债的确认和计量都有规定,但这些规定同样需要依据或有事项的具体情况进行主观判断。在确认方面,虽然准则明确规定了三项条件,由于或有事项本身固有的不确定性,对一项或有事项是否满足应当确认预计负债的三项条件,需要进行分析判断。这样,除明显具有确定性的事项如已生效的法院判决外,其他是否应当确认预计负债企业管理层有很大的操纵空间。
除确认外,在计量方面也是如此,需要对其金额进行最佳估计。何为最佳估计,并没有具体的标准,而且涉及到对风险和未来现金流的判断和估计;从内容上看,应当确认预计负债的事项涉及对外担保、未决诉讼事项、亏损合同和重组义务几大方面。这些事项大多比较复杂,对其经济实质作出判断通常会超出会计人员和注册会计师的专业范围,这些都为企业管理层进行盈余管理提供了相当大的空间。
现金流利润操纵
一、金融?R邓妒颗嘌?模式改革的必要性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人才是金融发展的关键。而在我国金融改革和发展的实践中,高层次应用型金融人才的短缺现象正日益严重,依据《金融人才发展中长期规划 ( 2010-2020年)》,未来金融人才需求的重点将逐步从数量转向质量,拥有研究生以上学历人才占比、拥有高级专业技术资格或职业资格人才占比将大幅提高,而那些同时具有扎实的金融学理论功底和对金融市场实际运行有深刻理解的高层次应用型金融人才将成为相当长时期内市场追逐的焦点。金融专业硕士理应存在着广阔的市场需求。
但从现实看,金融发展创新步伐的加快正和高层次金融人才的供应之间出现日益严重的结构性错配,国内高校培养的金融专业硕士并不能有效满足金融机构对高层次金融人才的实际需求。这不仅反映于实际教学内容往往与金融市场操作实践相脱节;也体现在无法更好映射不同地区不同方向金融专业硕士培养的独特性,无法培养出能够真正立足于本地实际需求、符合现代金融业发展要求的人才;更体现在无法围绕金融市场创新加速和互联网化的新趋势,无法培养出涵盖金融产品研发、金融风险管理、金融分析与理财、信托与资产管理等不同领域的高层次应用型金融专业技术人才。所有这些,实际上都已经成为制约金融专业硕士教育发展的重要障碍,并成为国内金融学高等教育的重要瓶颈。
相对于法律和会计等专业硕士,金融专业硕士培养面向的是瞬息万变的金融市场,其创新速度明显高于其他领域,对学生培养模式的动态调整也提出了更高要求。无论是投融资模式的创新、互联网金融的发展,还是金融机构的融合与变迁,都会深刻影响其教学培养内容,也使得其培养过程需要与外部资源进行更加广泛、深入、积极的互动,更由此使得相对于其他专业领域,金融专业硕士和学术型硕士培养在目标、原则和方法上存在着更加显著的区别。如何基于金融市场的创新变化以及应用导向的内在需求,使金融专业硕士的培养模式既符合金融业创新趋势,又符合金融发展的现实目标,无疑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二、现行金融专业硕士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
我国金融专业硕士学位教育始于2011年,总体仍处在探索阶段,所以现有的对于金融专业硕士培养模式改革的相关研究成果相对较少。王琦(2011)对中外金融专业的课程设置和教学方式进行了比较;曹伟(2011)对高校如何培养高素质金融专业硕士进行了初步探讨;吴晓求(2012)对我国金融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进行了初步思考;孙龙建和辛清(2014)发现金融专业硕士培养尚无法对接新兴服务业发展;周春喜(2014)以浙江工商大学为例对现行金融专业硕士培养过程中的问题进行了总结和概括;李国义(2015)认为我国的金融专业硕士培养尚未与学术型学位研究生培养进行清楚明确的区分。
由于长期以来高校研究体系和金融实践体系的相对隔离,使得当前国内学术型硕士和应用型硕士的培养存在着较为明显的趋同现象,而因为金融学本身的应用性学科特征,上述缺陷在兼具较强专业性和较高变化性的金融专业硕士培养过程中体现得尤为明显,也造成当前的金融专业硕士培养模式无法匹配不断创新的金融市场,无法适应金融领域变化的新趋势,也由此无法满足现实的人才培养需求,甚至导致供给和需求的错配,问题主要体现为以下几点。
一是课程设置与教案更新滞后于实践变化,且存在较为严重的同步性问题。虽然针对金融专业硕士培养的独特要求,现有培养方案都进行了相对差异化的课程设置,但各培养单位在师资使用上基本都和学术型硕士存在明显重叠,由此导致相应的教案更多是基于较长时间前的通用教材,不仅无法满足金融专业硕士培养本身的实践要求,也与金融市场最新情况存在较为明显的脱节或滞后。
二是培养方案的体系性存在着较为明显的欠缺。相对于学术型硕士,专业型硕士理应在基础理论学习之外,重点突出以下实践性内容:第一,涵盖股票、债券、商品等不同类别的金融市场介绍;第二,对商业银行、投资银行、对冲基金、共同基金等不同类型的金融机构进行全面比较分析;第三,对ETF、REITS、场外期权、结构化产品等不同的创新金融产品进行全面梳理和总结;第四,让学生能够真正有效地学习了解资产配置和资产定价的方式方法,并具有一定的微观市场结构认知。但是,现有培养方案在这种整体性设计上存在明显不足,既缺乏对金融市场、金融机构、金融产品的介绍总结,也无法通过DDM模型、有效市场假说、微观市场结构理论等金融学基础理论知识的融会贯通让学生真正了解金融运行的本质,进而掌握理论到实践的基本技能。
三是教学的互动性和实践性存在明显的不足。受制于师资力量的背景约束,现有的金融专业硕士教学更多聚焦于单纯的理论知识传授,而针对实际案例的具体分析和介绍存在明显不足,或者是引用的实际案例与金融市场最新实践存在明显的时间差,也缺乏组织学生形成有效课堂互动的形式和方法,而所有这些都会对学生的兴趣培养和实操能力的提升造成一定的拖累。
四是外部资源的整合流于形式,实际利用明显不够。虽然目前国内多数的培养单位均已在金融专业硕士培养的过程中引入了外部导师制度,但现有的外部导师选聘更多只是考虑声誉因素,而没有考虑其对硕士生培养过程的实际投入能力;外部导师在培养过程中的作用多数限于面上的一对多交流或是偶尔的公开讲座,在教学环节的融入度明显不够,且缺乏明确稳定的机制保障;外部导师的领域配置与专业培养的目标和方向的实际契合度并不高,更多是为了选聘的门面工程,由此影响到外部专家资源在金融专业硕士培养过程中的实际利用效果。
针对以上种种问题,部分培养单位已开始进行相关的积极探索,比如在课程设置上更多考虑我国金融体系的特色及金融实务的创新方向,通过开设更多的讲座,着力于培养学生的综合从业能力;同时也引入“双导师”制度,为学生同时安排校内导师和外部导师进行同步指导,并依据教学过程的互动需求设置导师和学生的“双向选择”机制,以此来满足个性化培养目标等等。但总体看,这些探索仍没有从根本上解决金融专业硕士和学术型硕士培养的趋同性问题。完善金融专业硕士培养模式,仍需要进行整体性的架构设计,并进行有针对性的安排。
三、金融?R邓妒颗嘌?模式改革的目标方向
综合以上分析,相对于其他领域,金融专业硕士培养模式的改革研究具有更强的时效性和综合性,需同时考虑金融市场的现实变化以及培养体系的完整性和差异性。就时效性而言,金融市场变化和金融创新速度远快于其他领域,因此金融专业硕士的培养方案应当有更高的更新频率,在培养过程中动态反映金融市场、金融机构和金融产品的最新变化尤为必要。就综合性而言,强化金融专业硕士培养的应用型特征,就必须在教案的及时更新、教学组织形式的创新、外部资源的导入优化等方面进行全面优化。金融专业硕士培养模式的改革应依据金融市场实际情况变化,在时效性和综合性两方面对金融专业硕士的培养模式变革进行全方位探索,通过重塑专业硕士的“应用型”内涵,使金融专业硕士的培养更多地与金融市场的最新变化相对接,更多地与学术型硕士培养相区别,进而推动金融专业硕士培养过程与实践需求变化的真正互动,全面提升金融专业硕士的培养质量。
具体而言,金融专业硕士培养模式改革应致力于完成以下几项目标:一是依据金融专业硕士的培养方案和培养目标构建一个更加契合于现代金融市场实践变化的课程体系,使得金融专业硕士的培养课程能够及时动态地反映金融市场、金融机构和金融产品的最新变化,并与学术型硕士培养相区别;二是依据金融市场的最新变化对相关教案进行及时动态更新,完善实践性课程的教案内容,依据学生兴趣和课程教学实际寻找到能够有效提升师生互动的方式方法,使学生的实践能力能够在课程教学过程中得以迅速提高;三是依据人才培养的实际需求对金融专业硕士的外部导师资源进行有效整合利用,防范金融专业硕士外部导师选聘过程中的门面工程,使外部导师能够更多参与到培养的过程和实践当中,并对整个教学培养过程形成良性驱动。
四、金融专业硕士培养模式改革的具体内容
依据前述培养模式改革的背景和目标,基于应用导向的金融专业硕士培养模式改革应当立足于以下四点:第一,依据金融市场、金融机构和金融产品的创新变化完善现有课程设置,使其更加符合现实需求;第二,让教案更充分反映金融市场的最新数据和案例,更好地满足应用型需求和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第三,更好地在课堂教学的生动性、趣味性和有序性之间实现动态平衡,提升课堂教学的效果和质量,也进一步增强学生学习的兴趣;第四,让外部导师资源真正融入金融专业硕士培养的实际过程之中并发挥更大作用,避免外部导师更多充当门面工程而无法发挥实际作用的问题。
从实践角度出发,金融专业硕士培养模式改革应当重点包含以下几个方面的具体内容。
(一)对金融专业硕士培养的课程体系进行梳理并进行课程设置的补充
依据金融市场的最新变化以及金融机构业务类别的动态调整,对现有金融专业硕士培养的课程体系进行系统性梳理,对专业必修课和共同选修课进行相应的优化,同时对目前课程体系设置中的空白或薄弱环节进行补充。建议增设《金融研究方法》的基础课程,重点介绍金融学相对于其他学科的独特性以及资产定价和资产配置的基础原理和方法;增设《微观市场结构》的必修课,了解微观市场结构变化以及交易制度设计对于金融体系运行的影响;增设《现代金融市场》《现代金融机构》《现代金融产品》三个专题课,让学生能够真正了解和掌握金融体系的现实变化,并由此提升实践能力。
(二)对金融专业硕士培养重点实践课程的教案进行及时更新
为满足金融创新提出的新要求,金融专业硕士培养模式的改革应当对当前培养环节中涉及金融市场、金融机构和金融产品的重点实践课程进行相应的教案更新,使理论传授更符合现实变化。建议对金融市场的历史变迁和未来趋势进行重点介绍;对金融机构的具体类别及其角色差异、金融机构的混业分业模式、金融机构的具体业务模式进行重点讲解;对金融产品创新的背后逻辑、基础方法论、现实变化趋势进行专门深入的探讨。
(三)推进教学组织形式的创新,寻找提升课堂互动性的方式方法
针对金融专业硕士培养的应用性要求,可以尝试通过情景模拟、案例剖析、专家讲解等方式创新教学组织形式和提升课堂互动性,使学生能够提前熟悉机构路演、公司交流、投价分析等金融实践的日常情境,并能够基于课程教学的时间设置,适当安排对应实务界人士的对流,包括到对应金融机构的实地调研观摩等活动,通过教学组织形式创新真正提升学生的现实理解和应用能力。
(四)强化外部导师在培养环节的配置,优化其参与教学的方式和方法
现有金融专业硕士培养中的“双导师”制度多流于形式,核心问题在于两个方面:第一,外部导师的筛选环节过多注重岗位和职位,而缺乏对其覆盖领域的配置研究,使得外部导师的领域配置不尽合理;第二,外部导师更多只是挂名,而缺乏对实际教学过程的具体参与。建议依据金融专业硕士未来的就业方向和潜在岗位,对外部导师资源的配置进行系统研究,并由此进行合理配置。同时积极探索外部导师参与教学过程的有效路径,在外部导师选聘过程中不仅关注岗位和职务,更多关注实际的参与程度。
五、金融专业硕士培养模式改革的路径方法
(一)国内金融争议的类型。近年来,金融领域及专业的分工日益细化,一方面是由于金融知识领域的延伸更加精细化,另一方面是由于社会文明的发展进程推动着金融行业的发展,令金融专业领域的分工协作不得不更上一层楼,让专业更为细致,服务内容更加广泛与人性化。从革新后的各项领域来区分金融争议的类别,按照专业类别可将金融争议分为:证券、银行、保险、基金、信托等行业内纠纷与争议;按照金融形式内容的不同可将争议分为:借款合同纠纷、担保合同纠纷与保险合同纠纷等形式;按照金融衍生工具的差异化,可将金融争议分为:现金类金融争议、衍生类金融争议,其中现金类金融争议又可细分为证券与其他,另外,衍生类金融争议亦可分为交易所衍生的金融产品以及柜台产品。
(二)金融争议的解决途径。随着金融领域各项环节的细化,金融行业内部各方的权责利益较为纷繁,从而致使解决途径呈现多元化特征,才能使金融市场各主体维系基本的平衡。在实践中,金融争议的解决方法有很多种。除了通过法律诉讼以外,以非诉讼的方式来解决争议的机制发展较为迅猛,例如:仲裁、调解、协商等,在现实社会中应用极为广泛,且取得了明显的效果。
无论哪种金融争议的出现,都需要当事人从事实的角度出发,合理维护自身的法律权利,并且尊重对方当事人的身份及位置,提出适当的解决方案,以便在未来的金融领域有着更多的合作机会。这对于国内金融环境的和谐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二、我国金融争议多元化解决机制的完善策略
针对我国金融争议的解决机制所存在的问题,笔者通读关于国内金融争议解决机制研究的各大文献主要内容及思想精髓,在金融领域专家与学者的先进思想意识的提示下,提出几点关于解决我国当前金融争议的策略。主要针对我国仲裁与调解机制的内容展开。
(一)我国金融争议解决机制概述。在我国当下,除了极特殊的金融争议采用法律民事诉讼的方式解决以外,其余的大多数金融争议多采用较为缓和的非诉讼手段来处理。在涉及问题较为单一前提下,解决方式的选择对问题的处理进度有着重要影响。这就是为什么当事人倾向选择非诉讼的方式解决金融争议的原因所在,同时也导致金融争议各方当事人对于各类解决机制的依赖程度各不相同。在目前国内市场经济的条件下,争议解决机制与策略的多元化已然是大势所趋,符合各方主体利益。
(二)我国仲裁机制的完善。我国现行的金融仲裁机制存在多项问题亟待解决。国内金融仲裁制度的效率尚缓,会导致金融争议解决过程拖延了大量无意义的时间,从而可能会令争议情况恶化,对金融争议双方当事人都可能造成一定的损失。另外,我国金融仲裁机制的具体规则细节有待完善,应在国内形成一个覆盖全国金融领域的统一网络,借助计算机网络信息技术,加强对我国金融各领域服务的监督与执行,且将金融争议问题的解决流程透明化,可以对其他未发生金融争议各方做以借鉴与予以警示。要从根本上加强仲裁方式解决金融纠纷的力度,合理的强化其执行规则,尽可能将可能出现的潜在问题扼杀在萌芽之中。
对精确营销的理解可借用现代战争中的“精确制导”概念,其包含两重含义:首先是精准,其次是成本更低。精确营销的精髓同样是精确投递,用最精确、最经济的方式把产品投递给既定的目标消费者;最大限度地降低不必要的成本,尽量减少投放广告费用的浪费。
传统的大众化营销模式主要面对一般消费者,很难有效区分真正的目标消费群,因此,很容易造成广告资源投放的严重浪费。如在单向时代,针对年轻消费者播出的薯片广告,较准确的广告投递手法,只能根据某热门青春偶像剧播放的黄金时段,进行广告轰炸。因为观看此类内容的收视人群,必然与该商品的目标消费群落有所重叠。
由于单向组播的技术所限,在没有实时回传信号的情况下,无论是电视台还是网络运营商,均无法清晰知道广告的实际宣传效果,只能通过打电话进行抽样调查的方式了解该电视剧的受众情况,根据大概的收视率评估相关的广告价值。
但是,随着消费者信息获取渠道(无论是新媒体还是传统媒体)的大量增加及媒体竞争的不断加剧,这种广告投放模式的宣传效果将会大打折扣。
精确营销即根据已覆盖或者将来需要覆盖的特定目标人群,进行目标消费群体细分,再根据相关结果,制订价格策略,通过特定的精准渠道及传播、促销方式,进行产品或业务的销售。
其中,如何对目标消费群体进行充分细分是决定精确营销能否成功的基本前提。
正确实施三步骤
首先,分析业务对应的目标人群。锁定目标消费群体,将其根据年龄、收入、爱好、生活习惯、职业等类别进行细分。并具体了解用户的消费习惯、消费行为及消费心理,为下一步实行“分众式营销”做好前期准备。
其次,对应不同类型的目标群体进行需求提炼。通过提炼出不同用户对业务及产品的差异化诉求,或开发各种差异化,个性化产品,或对现有产品进行混合打包,以套餐的方式提供给消费者,满足目标用户的不同需求。
第三,建立用户体验模型数据库。理查德・韦伯教授(英国直接营销学院研究员、Experian微观行销部门行政总裁,在2009年上海“行销新主流”会议上,首次将其多年的研究方法“地域人口统计细分系统”引入中国――编者注)根据中国的地域情况,将用户细分为34个马赛克群落。虽然这份设计涉及的样本仅包括北京、上海及广州的部分资料,在分类上并不能完全覆盖中国的所有地域,但对于互动业务来说,在建立用户体验模型数据库时,可参考其中一些分类模式。
根据目前国内数字互动电视的推广及运营情况,笔者对韦伯教授划分的34个用户群落情况进行了一些修正,目标是如何对应这34个用户群组,开发相应的用户体验产品及服务。
类别一:国之精英
1 金融干部:受过高等教育的行政人员,绝大部分在政府相关部门或大企业工作。22%以上从事金融业且50%以上属“新移民”。良好的经济状况允许他们购买较好的住房,每月有足够的娱乐消费贮备。
2 外地贵族:受过高等教育的专业技术人员或企业高管,30%以上是专业技术人员且50%以上属新移民,70%拥有商品房或公房,分布于整个城市,冲动型消费居多。
3 科研专家:30%以上工作在科研领域,大部分居住在国家或当地科研机关和研究中心。每月有足够的消费贮备,对娱乐类消费不抵触。
4 高档社区:受过高等教育,服务于众多领域,以医疗卫生为首。50%以上是政府机关、事业单位常规人员或专业技术人员。90%以上居住在空间较大、设施较好的住房内。很容易接受新型消费,家庭型消费较多。
5 文教学者:大多数生于上世纪六十年代且受过高等教育,50%以上拥有大学学历,居住在离大学较近的自购房中。生活节奏慢,娱乐消费多,惯性消费居多。
类别二:中产阶级
6 年长福足:40岁以上受过良好教育的公务员或公共服务专业人员,68%的人拥有公房。由于生活习惯和生活节奏比较慢,惯性消费居多。
7 安享晚年:60岁以上的退休人士,受教育程度和职位最高。由于生活习惯和生活节奏比较慢,惯性消费居多。
8 小康之家:社会中层,从事各种白领或文员工作,有稳定的职业收入,60%的人购买工作单位的公房,分布于整个城区。家庭型消费、惯性消费居多。
类别三:老区风貌
9 中级干部:中等级别的中老年公务员。高密度居住于市中心,66%租住公房。娱乐性消费较少。
10 旧城旧巢:教育水平参差不齐,没有工作的人相对多一些。通常是中老年夫妇。高密度居住于城区内历史文化中心,商铺众多,90%建于上世纪五十年代,无基本设施,面积较小。由于现金收入较少,娱乐性消费也较少。
类别四:长者旧房
11 简单生活:高于平均水平的教育程度,老年人口最多(65岁以上),居住在上世纪五十年代老城区内建造的陈旧的房屋内。由于现金收入较少,娱乐性消费也较少。
12 落地生根:大多是长者,14%的人年龄大于65岁,居住在上世纪六十年代建造的一居室或二居室内。由于现金收入较少,娱乐性消费较少。
13 众口基层:人口年龄偏大,常与子女居住在一起,多属工人阶级,租住在上世纪五十年代老城区建造的一居室中。由于现金收入较少,娱乐性消费也较少。
14 中年势弱:40岁以上,教育程度较低。10%失业,20%购买了一居室住房,27%居住在自建房屋中。由于现金收入较少,娱乐性消费也较少。
类别五:新区中年
15 丰衣足食:40岁以上,教育程度较高,多是专业人士或商务人员,有较高收入,大多居住在交通便利的新城区内。冲动型消费居多,有足够消费储备。
16 追求生活:40岁以上,平均教育水平,资历较浅,有些购买了经济适用房,但一般远离城区。冲动型消费居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