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8-04 16:47:53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茶艺礼仪的概念,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批评所产生的裂缝已进一步丰富了我们对于国家所面临的问题的理解。国家很希望确保社会公共生活当中所表达的规范与目标是最重要的东西,通过表达这些规范与目标,国家成员表达了他们之为人的同一性。[2]我们已经更清楚地看到,为什么国家在明确表达要求和义务——这些要求与义务构成了据称是平等的自由——的时候,必须考虑到公民之间的差异。在设计这一观点的变换时,一些作者倾向于假定,在政治领域,差异、平等与自由产生了联系,构成了联系。他们在很大程度上聚焦于对国家的起源、对国家在创造与保卫政治自由方面的作用进行契约论与自由论的说明。他们还阐明道,所谓国家通过给予公民相同的权利和保护,使其在某些方面更为相似,从而就能使他们更为自由,这种观点存在着局限性。
也许由于强调了上述观点,相对而言人们很少注意对于相同问题进行探索的另外一条线路,即利用平等、差异和自由中的同一套联系,却将国家通过施加某种统一性而保证自由这一主张建立在一种为克服差异而对自由进行更深的、前政治的阐释之上。这种路径以斯宾诺莎为例,也由斯宾诺莎提出。他的自由概念贯穿于他的形而上学、伦理学和政治学说,也将这些学说统一起来。[3]斯宾诺莎相信,常人因情感或者激情而彼此有些差异,因为激情而不自由。变得自由的过程就是学习依照理性来生活,从而超越激情,同时这也是各个体在某些方面变得更为相似的过程。
这种解释区别于契约论和自由论,它们招致近来的很多的批评,相同和差异的界限区别于前政治和政治社会之间的划分,也不同于公民和非公民之间的划分。相反,斯宾诺莎认为公民主要地是富有激情的从而是不自由的,他们向自由转化——当这种情况发生时——的过程,就是向理想的公民转化的过程。然而,在斯宾诺莎的著作中,国家和自由有重要的联系。一个好的主权者的任务,就是鼓励其统治下的人们,只要是自由的,只要他们比实际情况(实际情况是人与人互异)更为互相一致,就依其愿望行事。这样国家虽然不能通过使人们有相当的相似性而使得其自由,但是可以致力于形成次好的情形,即形成一个自由的共同体,在其中差异是存在的,但是可以在能够提高共同的利益这一点上被承认。此外生活在这种国家中的公民,比他们争取单纯的自由更具有优势。依自由而行事是通向自由本身的一条路径。
斯宾诺莎对于这个问题的探索,给我们以指导性的、令人惊叹的背景,在此背景之下,我们可以进一步探讨我们对于差异、相同和自由的内在联系的理解。尽管关于他对自由的分析学界已经作过广泛和富有成果的讨论,但是这些讨论通常是从模糊和扭曲的角度进行的[4]。在本文中,我将对于斯宾诺莎的观点,即随着人们越来越自由,彼此也变得更为相象,进行明白无误的阐释,并认为这个观点适合于对自由作更为广泛的分析。虽然这种分析在很多方面对于我们来说是陌生的,但是起码有两个理由支持我们做这种分析:首先,对于斯宾诺莎观点的研究可以使我们明白,在我们所继承的哲学传统中,在几个层次上自由的理念和差异的排除联系在一起。这种联系不限于自由政治理论,也不仅仅局限于刻画公民的政治自由。为了作出尽可能建设性的评价,我们需要意识到它的不同表达。其次,国家通过帮助社会集团认识赖以界定其同一性的种种自由,在将公民之间的重大差异边缘化方面大胆地实现对政治自由的界定,这被证明是能给人力量的。同时,这也使得一些温和的民主国家的任务变得更为困难。一个国家若是希望以使公民获得更大自由为名,而要求其承担义务的话,这种做法很可能受到反对。反对者认为这种做法会妨碍一种富有竞争性的自由。特定群体的公民认为自由的扩大是极端重要的,如果他们要求给自由的扩大以保护和支持,就会增加对国家的压力。综合起来,这些约束就会威胁和动摇国家的权力,使其不能保证甚至最基本的自由。
对于差异在政治层面内进行重新估价既可增加又可动摇我们的信心。如果我们所指的公民的平等的自由在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国家都是海市蜃楼,那么打着差异的旗号也可能带来丧失自由的危险。面对这种窘境,政治哲学家已经对于区分各种相似与差异的需要变得敏感,他们探索这些概念现在和过去遭到反对的各种方式,以及这些概念与各种自由观念的交叉之处。[5]这样,理解斯宾诺莎的理论对此就不无裨益。因为它为我们提供了关于许多信念的新鲜和有价值的看法,而这些信念在目前的争论中起着关键作用。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分析斯宾诺莎的作为能力的自由概念,然后探讨由于克服了差异而获得的自由的程度。从斯宾诺莎的有激情的人是不自由的这一观点出发,在第一部分我提出富有激情的人缺乏自由,在第二部分我继续讨论斯宾诺莎的观点,就是知性可以帮助我们在增加自由方面更加有力。在第三部分我讨论在一个自由社群的生活中所涉及到的统一性的种类。最后两部分探讨作为私德的自由和政治的自由之间的联系,阐明无论是作为私德的自由还是作为政治上的自由,对斯宾诺莎来说,二者都依赖于克服差异,而今天差异却被人们广泛地认作自由之质料。
一、激情和束缚
斯宾诺莎分析自由及与之反对的束缚,根据的是能力这个单一概念,这个概念在斯宾诺莎的哲学中占有重要地位。[6]他告诉我们任何事物的本质是它的天然发生力——一物保持自身的存在,使自己保持自身所属的种类的能力或企图[7]。对于除上帝之外的所有事物——对上帝而言,存在是上帝本质的一部分[8]——来说,这种能力都是有限的。因为任何单一的事物本质上都可能被一个更为强大的事物所摧毁[9]。就象天然发生力一词所意味的那样,有限事物有一种能力,这种能力企图保持事物在自身之中而不是超越于自身之外。人类是有限的,是自然的一部分,象其他的事物一样追求自我保存,也象其他事物一样易受伤害和易于毁灭。但是由于他们的复杂性,他们的努力在身体的功能和思想两方面都表现得很明显。就象身体的变化会削弱或者增强我们自我保存的能力一样,我们也会碰到各种各样的障碍物或有用的东西,这些东西会影响我们的天然发生力的心理作用。实际上斯宾诺莎认为身体和心理的影响交织一起,无论什么东西,只要增加或者削弱了我们的体力,也就会增加或削弱心灵的思考力[10]。这种主张和我们所说的一些道理是一致的,比如我们说有时应该经受身体能力的变化,有些情况下应该经受心灵能力的变化,斯宾诺莎对自由和束缚的分析主要是针对后者的。
要理解人类的能力的限度,从而理解人类的自由,按照斯宾诺莎的观点,我们必须牢记的事实是,我们的身体被其它种类的事物所包围,并依赖于这些事物[11]。我们也不能忘记,我们在我们平常的经验中得来的对于自己和世界上其它事物的观念,大部分是不确当的。它们碰巧是人们和外在物体接触中获得的,这样它们就是混乱的、不完全的[12]。然而,他们是我们所拥有的观念,而因为我们的天然发生力是我们的本质,所以我们不得不要努力保持自身的存在,我们注定得根据我们对世界的一鳞半爪的掌握,尽可能地努力。
我们的天然发生力的作用没有止境,这在三种情感或者激情中表现最为明显:一种是欲望,它包括所有那些自觉的努力,与我们的身心相连的努力,而另外两种则依赖于这一事实,即我们保持自身存在的努力也许成功也许不那么成功。如果这些努力获得成功,我们就变得力量更强,引起喜悦之情。相应地,如果努力未获成功,我们的能力就受到削弱,就觉得悲哀[13]。这样的激情或者情感有多种形式,比如,爱、钦佩、希望、自信,都是欢乐类型的,而恨、嫉妒、害怕、哀伤是悲伤类的情感。尽管这些感情表现为情感是互异的,但就它们都能转化成更大或更小的能力这一方面而言,它们却是一致的[14]。
因此,激情是我们努力保持自身存在的倾向之经历。个体所经验到的每一种情感是他们能力水平的记录,与其以前所拥有的能力相关。这样,某人的能力从高水平向低水平转移,就体验到悲哀,相反体验到快乐。从这个意义上说,个体的激情反映着个体的历史。它们依赖于我们曾经所拥有的能力的大小。
虽然激情的形式千变万化,我们还是可以对斯宾诺莎的探讨有一些粗浅的认识,快乐是能力的增加,悲哀是能力的减少。就欢乐而言,我们可以从例如对爱的理解上懂得。爱能够使情人心中充满力量、决心和信念。而且情感的相互影响会产生进一步的能力,当我们试图爱和被爱的时候,我们希望周围的人支持、安慰、保护我们,这样给我们信心安全,以达到我们的目标,经受住失望。[15]更为明显的是,悲哀中的很多类型情感表现为倦怠、厌恶,实际上可以解释为对于我们自我保存能力的减弱。悲伤中的麻木、盛怒中的盲目使得我们丧失了理解和反思的能力,使我们相当无助和无能。
每一天我们产生欲望,并通过实现它们增加我们生存的能力。我们追求那些我们认为会带来快乐的事物,避免那些我们认为可能会带来悲哀的事物。这些追求充满着不确定性。因为我们的判断建立在我们那不充分的观念上——它们是从经验中被粗劣地连缀在一起形成片面的概念——这些观念很容易导致误解,因此,尽管我们尽了最大的努力,我们常常以削弱我们能力的方式行事。因为我们保存自己,需要他人关注我们的利益,使我们免于悲哀,所以我们能力的水平取决于他们的行为,不全在我们的控制范围之内。而且,我们的生存努力贫乏无力,这往往被一些心理的的事件所加重,这些心理的事件对我们的情感影响很大,而且从无休止。
其中最为简单的是和观念联系着的两种情感。第一,如果一种激情和一种观念一旦相互联系,那么观念的重现会导致激情的重现;第二,对于对象的激情会导致相似的客体在观念中的再现,比如,我对一个妇女产生一种感觉,因为她使我回忆起我的母亲[16]。这样的一种联系给我们的激情一种任意性,尽管是扭曲的,而且随着我们对于世界接触,引起相互的不断影响。如果要修正他们,就模仿周围人的情感,依照斯宾诺莎的观点,如此是非常不易的,而且会引起我们情感上的冲突,使得我们产生嫉妒或者悲悯。其源头在于,当我们面对那些快乐或者悲哀的人时,我们对于他们并没有特别的情感,但是我们会受到他们情感的影响。当一个人路过街头听见一个小男孩大哭时就会同情他;一些人路过他人窗前,听见里面的快乐的歌唱时也会心旌荡漾[17]。这种情感的模仿特征会交织在我们增加保存自我的能力的努力中,产生更长的因果链条。为欲望而工作,我们和别人产生对抗,我们欲他人之所欲。当我们欲望的对象是稀缺物品时,我们发现是我们和别人竞争,于是嫉妒之情油然而生[18]。在随后的冲突中,败者注定要忍受悲哀的不幸,胜者的快乐也受到了威胁。次要的和平等情感建立在这样的假设之上,就是我们的激情可以得到证实,并会因为得知人们同样具有这种情感而得到加强[19]。事实是你爱我所爱的人,使得我更爱他们,这样就增加了我的能力。认识到我们身上的这些特点,我们每一个人就会尽力确证自己,尽力提升能力,以使得别人按照自己的脾气生存。但是在追求与别人相同的欲望时,我们希望他人的欲望遭受挫折。如斯宾诺莎所言,我们变得嫉妒和易于仇恨。
生存努力是我们的本质,这使得我们每一个人对权力无厌地追求,也使得我们的激情本质上是自私的。无论它们表面上看起来如何,我们的欲望都在于增加保存自己的能力,如果我们的能力能够保持,我们就能够满足欲望,快乐就在延续。比如,和朋友们做伴时很快乐,但是当他们不能完成我们所指定的任务时,嫉妒和怨恨就会产生;爱情也只有在被爱的人接受或者满足爱人的对于力量的追求时才延续。同时我们的安排和周围情形使得我们的能力不能保持稳定。我们前撕后扯,倍受折磨,如斯宾诺莎所言,宛如浪在海上[20]。
这种情况下我们何来自由?如果象斯宾诺莎所言,自由在于能力,我们就期望斯宾诺莎认为自由随着我们保存自我和享受快乐而变化。我们越是具有爱、自信这些快乐的情感,越是能够避免嫉妒、怨恨一类的悲哀的情感,我们就越自由。但是斯宾诺莎不同意这种观点,他认为我们对世界的不充分的理解(这些理解来源于我们的经验)作为对付世界的基础,我们依然是情感和激情的奴隶,只要我们是富有激情的,我们依然在束缚之中[21]。作为情感性的存在物,我们天性是反对自由的,我们的情感使得我们的能力经常处于动摇之中并无益于我们的自由。
这种主张在现实中,在我们反思情感的等级时变得非常明显,有些人性格反复无常,对于他们环境中的每一种变化有相当的情绪反应,有些人小心翼翼,不会从他们精心选择的目标上转移注意力,他们可以有一种合理水平的快乐与能力。反复无常者为欲望所困,醉心于某事、大怒、绝望,他们没有保护自己从悲哀中摆脱的能力。他们容易被误导,很难抓住机会。对于小心翼翼的人来说,他们经历过战胜激情可能带来的毁灭性的诡计,一般来说有能力抵挡各种去追求对于自己来说过于危险的对象和机会的诱惑,但是他们应该有多小心、有这种能力吗?他们相对于那些性格上反复无常的人来说,有更大的能力获得快乐和保持自己吗?他们是否更为自由呢?
斯宾诺莎的观点是他们并不自由。他在这儿拒绝了自由的自我决定的所有可能。从已有观点我们可以得出结论,想象一个人特别小心,对于自己所欲非常明确,仔细考虑了各种前因后果,对于所有增加他的快乐的事物有明确的自我意识。他们不会被充满激情的幻想所控制,他们的欲望随着人格的整合与敏感而变化。这样的人也许习惯于小心翼翼、周详严密地决策,面对高风险,如果失败他们就不可能面对现实,免受悲哀情绪的折磨。再来看这个例子,他们也许是精心考量了环境,但是仍然在此环境中,他们自我保存的能力被削弱了。这种行为自由地进行,显得没有什么明显的意图。我们假设的人没有被有些强制性的激情所困,没有欺骗,懂得风险,以相当的小心决策。还有比这更自由的吗?
斯宾诺莎并不同意我们的推导。第一,他认为所描述的人物进行选择或者决定,有自由意志的含义,这就模糊了宇宙决定论的特征,从而也就模糊了动因的作用之决定性特征[22]。斯宾诺莎的决定论并没有阻止他认为,激情之间有现象上的差别,这样我们的一些欲望对于我们而言似乎是由我们自由选择的,而相对地其他一些情感如渴望酒精、复仇,则是我们不顾一切地处于它们的制约之下[23]。他自己关于情感和观念关联的讨论是建立在这样的假设上面,即我们经历过的一些激情是恰好发生在我们身上的(比如我发现自己注意到一位妇女,而实际上是因为她让我回忆起我的母亲),有些则是更多的对于自己情感进行控制的经历。他强调说这些明显的差异是由于我们缺乏知识。因为所有事物的状态,包括人类的情感和行为,是被因果规律所决定的[24],对自由的令人满意的解释不能诉诸自由意志或者自由选择的概念。这样上述例子中的小心翼翼的人并不能根据他已经自由地选择其所欲为而变得自由。
第二,斯宾诺莎坚持认为人们是富有激情的——也就是说他们增加其能力的努力是建立在对自己和世界的并不充分的理解之上,他们并不自由。也许这种情况是真实的,有一些不确实的观念比另外一些更加不确实,那些小心翼翼的人们所坚持的观念相对要有一些确定性(少一些片面和扭曲),这样他们相对于那些个性反复无常的人,在维护自我的能力上就能保持相当的成功。但是这种不确定性的差别,虽然影响我们的情感和行为,但是并不能保证我们有自由。为了了解自由和奴役之间的区别,我们必须进一步探讨那些任由激情驱使和按照理性生活的人之间的关键性的差别。如果能力与激情和理性的联系不甚紧密,两种人之间的差异无足轻重,那么两种人同样处于被奴役的地位。
二、理性和自由
我们处于束缚的状态中具有的观念是不完全的,实际上它们来源于我们的经验,是片面的。但是它们也是对我们身体产生影响的事物的作用所产生的;[25]如斯宾诺莎所言,那些观念是我们所拥有的据以行为的观念[26]。更通俗地说,关于蜥蜴,我们认为它绿色、有攻击性,这些观念是因为蜥蜴的某些特征和我们人的身体的某些特征相互作用,我们能够获得这样的观念是我们和世界相互作用的结果。这样斯宾诺莎就主张我们依照“一些事情遵循着我们的特征而发生,我们仅仅是其中的部分原因”[27]。这种相互影响的状态的确立——据以行动、体验感情或者激情、不自由——勾画出我们所面临的有限和容易受到伤害的情况。但是斯宾诺莎将它和用来确定人类是否自由的一种差异状态并列。
我们大多数的观念是不充分的,但是有一些是明确的和自明的,斯宾诺莎称之为充分的[28]。我关于一事物的观念是完全的、知道该事物的原因的时候,就是充分的(例如,当我知道所有属于三角形的定义和基本性质的时候,我就有了关于三角形的充分的观念)。(进一步讨论这个例子,我并不需要知道为什么有一个特殊的三角形存在;我仅仅需要知道一个关于三角形的本质的观念。[29])但是一旦我拥有了一些清晰的观念,就能推导出什么是他们的后续情况,斯宾诺莎认为当我们从一个充分的观念进行推导时,我们在作为[30]。作为之时,心灵有从自身产生观念的能力,这种能力不依赖于我们在世界上连续地体验对象。它所依赖的是心灵中的充分观念,它无须借助充分观念以外的东西,就能够对于我们所达到的任何观念作出解释。当我们独立开始自己的思考时,“在我们之内和之外的一些事情就随着我们的思考而进行,通过充分观念就可以清晰地理解事物。”[31]无论如何当我们进行这样的思考的时候,我们是在推理或者理解。
在此我们把握了斯宾诺莎对于束缚的反对和什么是自由的探索。我们有了能使我们行动的充分的观念,我们就是自由的。到我们能够行动的程度,我们就在推理或者理解。用这样的尺度来衡量,我们前面所提到的反复无常的人或者小心翼翼的人都是不自由的,因为他们没有充分的观念[32]。他们之间的区别,在激情和理性、奴役和自由这些更为广大、重要的区分面前,就显得很不重要了。这种解释同时也可以说明斯宾诺莎何以定义自由,但是仍然需要说明为什么理性使得我们有自由。他对于思维类型的分析,即对于理性人和激情型的人的思维类型的分析,可以给我们以启发,理性的人较激情型的人更为积极。这也指向这样的一种认识(虽然并不熟悉),在这当中理性的人是作为者,是动因,激情型的人的思维和行为则依赖于、在结果上受制于他们从实践中得来的片面的观念,而理性的人处在一个控制和推进他们的思想过程的位置。这些分析是一些理论的碎片,需要整合为一种综合的分析。为了构建一种令人满意的说明,我们必须返回到理性和能力的关系问题,问一下:我们的理性或者知性何以使得我们更加具有能力?
斯宾诺莎将知性作为一种能力,在几个层次上加以使用:第一,理性包括一种理智的独立,一种进行思考而不需要依赖于外界发生的事物的能力,一种出自一个人本身的法则而进行思考的能力,是我们自我保护的能力的一个方面。但是这样的一种能力容易被认为是有限的,因为它是从对日常生活中威胁着我们的某些事物的理解当中分离出来的。为了明确理性何以增加我们自我保存的实践能力,我们需要考虑,我们的充分观念是不是真的。当我们基于不充分的观念,企图变得强有力时,我们常常被我们的无知所困,为周围的世界和我们自己所限制。例如,一位作家也许因为近来的作品受到很高的评价而兴高采烈。但是如果她低估了自己对于阿谀的怀疑能力,如果她对表示赞扬的评论家的动机知道得更多的话,她的快乐也许就变成耻辱。斯宾诺莎相信我们经常处于容易丧失能力和容易悲哀的境地,他从来不认为充分的观念能够帮助我们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我对自己的理解越是充分和全面,我就越是能够在努力自我保存中考虑我的力量和弱点。我对周围的事物理解越是全面,我就越是能够将他们的性质考虑进我的生活计划和构成我的欲望。从充分观念,我们获得一种重要的能力,在面对威胁和障碍的时候保持自己的力量,能够保持快乐的能力而不因外物的变化而转移。它们帮助我们自我保存,拥有一种更为坚定的有效行为的能力。
斯宾诺莎对知性和能力的还有更加形而上学的维度。人们进行理性思考的时候,他们在充分地行使作为其心灵之本质的一种能力,同时从一种充分的观念推导出另外一种充分的观念,他们也思考一些上帝之所思。从这种意义上说,他们就进入到上帝的无限的力量中,变得更加有能力[33]。这种主张是重要的;因为斯宾诺莎将推理的概念认作一种神圣的思考,这与他赋予推理的其他特征相联系,这些在一种更为世俗的意义上解释人们何以能够有力量。这也暗含着这样的意思,斯宾诺莎倚重于这一熟悉的观念,即推理对于我们有某种特别的影响。充分的观念自己向我们展示其真实性,这样我们就会发现很难将这样的观念赶走。而且,当我们从一种思想向另一种思想推理时,推论也是可信的。他的论点部分地有这样的意思:当我们推理时,我们得出真理,真理对于我们的认知有一种控制力。充分观念和真理之间的联系使得它们具有很大的强制性:我们不能否定它,很难忽视它。推理使得我们的心灵集中于真理。
进而言之,这种认知上的强制力因伴随理解而来的情感而得到加强。推理为欲望所导引,产生了我们所能经历的最强烈的快乐。而因为快乐的增加就是我们的自我保存的能力的增长,推理就增加了我们的力量[34]。这种观点可能并不是很具有说服力的,但是比仅仅作为一种约定或者假设要好;因为它建立在力量和快乐的结合上,这种结合是斯宾诺莎的哲学之关键。我们已经知道,每当我们的能力增加时,我们经历某种形式的快乐。这样当我们从事最能增加能力的推理时,我们经历一种最高层次的快乐。然而,这种快乐的随意历史使得斯宾诺莎能够将之与相应的激情分开。这一点是十分重要的。由于欢乐的激情来自于不充分的观念,当我们和一些其它的事情相互影响时,这种情形就很典型地发生。相对而言,伴随着推理而来的欢乐来自于我们的充分的观念,这些全面的观念仅仅来自于我们的本性。虽然理性和快乐有相同的感觉,但是推理者在和其它事物的关系中所享有的快乐,没有在增加保存和提升自己的能力中的快乐大。
最后,理智使得我们能够躲避不利的竞争关系而激情肯定使我们落入圈套。由于知性不是一种稀缺的利益,事实上一个人拥有它,并不意味着他人就很难获得它[35]。富有激情的个体在自我保存中连续受到其他人和事物的威胁,而理性的人所拥有来自理智的力量是安全的。应该明确知性不是一旦获得,完全不会受到损害的,它能够丢掉。(斯宾诺莎详细叙述了一位西班牙诗人在一次疾病后离开世界,‘他是如此健忘,以至他不相信以往的生活中的故事和悲剧是他自己所写的[36]’)。但与作为我们的欲望之客体的其他事物不同,知性不容易受到持续不断的竞争性的追求。
总而言之,这些论证是为了说明斯宾诺莎的主张:知性就是力量。但是这种力量何以使我们自由?考虑到刚才所提出的的理性能力的特点,有两点相关的回答:第一,理性是自我决定的:它可以使得我们摆脱生活中激情对周围环境的应答式的反应,使得我们能够控制自己的思想和行为。第二,理性增强我们抵挡周围世界强加于我们的不利影响的能力,尽管与对于世界的不充分的把握相随的力量有失去的可能,充分的观念却能创造持久而安全的力量。我们在这儿发现了常常和自由相互联系的一些观念——自决、抗争、安全。我们能够明白斯宾诺莎将这些当作只有知性才能提供的那种自由的核心特征。但知性如何能够做到这一点,依然十分难懂。
这儿的问题是如何理解知性如何能够增强我们决定自己的思想与行为的能力,以一种增大自由的方式来抗拒悲哀。首先,有些理性和我们的自由无关。比如,理解欧几里德证明的过程,如何能够让一个人更为自由?看来斯宾诺莎必须让一些知性与自由的联系比另外一些知性与自由的联系更为密切。其次,如果一种环境中到处是比自身更为强大的事物,抵挡不幸的能力也许仅会产生一种非常有限的自由。一位入狱的圣哲通过忙碌地进行几何学证明而使得自己摆脱失落。但是这样也许会被认为是对自由做了非常有限的解释。斯宾诺莎对于这些问题的解决办法,走到了这样的观点:理性需要一些实在的真理,在我们变得自由的过程中发挥重要的作用。尽管所有的知性都间接地有助于我们的自由,但是如果一个人要想将自由增加到有意义的程度,那么,理解有些观念是至关重要的。在本文的第四节,我们将看到这些观念也是知性产生的自由的范围之第二个问题探讨的关键。它们使得我们超越入狱圣哲的自卫的宁静主义,而进展到更为积极的和政治的自由概念。
三、理性的成果
在斯宾诺莎看来,获得知性的途径是一个激烈的转化过程,彻底改变我们关于自己和世界的观念,和日常的信念和态度相反对,这些日常的观念和态度来源于狭隘的不正当的宇宙观念。尤其是知性能够使得我们抵消对世界进行目的论的解释的倾向,克服我们那普遍存在的自由信念;它引导我们认识到,世界不会迎合于我们人类的目的,我们对于自己的思想和行为的控制最多只能算是有限的。如此一来,就将我们重新定位在盘算我们具有什么样的能力上,并盘算在条件给定的情况下,如何能够最大地获得这种能力。
也许像我们所期望的那样,斯宾诺莎在对于自由和能力的解释中,充分观念问题的解释在《伦理学》中有充足的展开。就像善于吸收这本煌煌巨作的读者一样,理性人终于理解宇宙是一个独立的系统,既是自然的又是神圣的,是永恒、完善和因果决定性的。人虽然只是这全体的一部分,但是和自然的其余部分是连续的。像所有的其他事物一样,人企图努力保全自身,但是由于他们自然地倾向于充满激情地做努力,所以往往是没有结果的。他们只有在知性的指导下才可以避免——至少只有人类才可以拥有这种能力。为了说明知性、能力和自由的关系,斯宾诺莎进行了形而上学的建构,诉诸于他认为已经被最终证明的命题。这些充分的观念进行组合然后形成远离日常经验的观点,从这一有利位置,理性的人就会明白何以保持和增加能力。
人们获得知性,他们的注意力经历了从不充分的观念到充分观念的转换过程,前者是他们日常判断的标准,后者则来自理性。这种提升的过程,开始于欲望的变化;为了变得更为理性,一个人要懂得比激情下所经历的痛苦和欢乐更多的东西。[37]一旦开始着手,那么获得知性的事业就如此吸引人,有这样多的欢乐,激情和事物的不充分的观念就不再是强制性的。它们还会存在但是不再具有紧迫性。这些使得激情黯然失色的充分观念是什么?理性的人,认识到物质的运动过程同时是上帝的思想中设计出来的。与这种认识相随,知道上帝是完美的,理性人会发现在自然的范围中所发生的事情没有一个是不完善的[38]。斯宾诺莎认为这种洞察对于人们对的反应有重要的影响。比如,设想一个人的最为亲密的朋友去世了——不充分的和神人同性论的观念会将这个事件看作自我保存能力的减少,也会带来悲伤。但是充分观念将会使得他认为失去密友这件事是过程的一部分,全面地看来,这一过程是上帝的完善之举。如果到此还是处于激情之中,由于失去了爱的支持,也不再能象原来一样从密友处获得忠告,他的自我保存的能力将会降低;当一个人是理性的时候,他就会理解自己是整体的一部分这个大的图景,从而减弱自己的悲伤。
通过理解宇宙的完善来抗拒能力的丧失,这种抗拒是有限的。然而,斯宾诺莎认为,即使是面对极端的不幸,理性的人也会在其他的充分观念的支持下保持其自我保护的能力。此事的关键是明白:宇宙是因果决定的,不幸难以避免,悲哀是不合适的。[39]这种斯多葛式的主张建立在这样的基础之上:灾难性事件的发生是有原因的,所带来的悲哀会沿着导致不幸事件的因果链条传播,只要这么一想,本身所引起的情感就会减弱[40]。为什么这样不会使我们感到普遍的悲观?在这一点上,斯宾诺莎再次诉诸于这种有安慰性的知识:宇宙作为一个整体是完善的。也许他更具有说服力地主张,理性的人明确知道他周围的事物比他要强,它们不能被完全控制。当不幸来临时,他们已经尽了力去扭转不幸事件的发生,对此他们已经感到满意,一般不会感受到悲哀。因为他们知道自己本质上只能尽力增加自己的能力而不能取得胜利,他们知道,在能力给定的情况下,不幸是不能避免的[41]。
通过以知性指导生活,理性的人能够抗拒能力的丧失,不易感受到悲伤的情感。因为他们能够将世界解释为完美的和决定论的,这种观点会塑造他们的经验,产生一种稳定的能力以抗拒命运的变化,保存自我。托尔斯泰对于这种心灵的状态有很著名的描写,临死的安德鲁·布尔肯斯基王子:
“他明白地发现很难理解对于这个世界的关怀;同时发现不能理解,不是因为他没有这个能力,而是因为他理解了其他的东西——这些东西活着的人没有理解,不能理解,这些东西完全吸引住了他。”
于是他全神贯注从另外的很远的距离理解他的妹妹的悲痛:
“他用了很大的努力醒过来,企图从她们的观点来看待这个事情。”
“是的,在她们看来肯定很伤心”,他想,“但是,这一切是多么的简单啊……她们不能理解她们长期以来所形成并存储起来的所有情感——这些对于我们显得很重要——实际上无关要紧。实际上我们彼此不能理解。”他沉默不语。[42]
在这个场景中,就像在斯宾诺莎的《伦理学》中那样,知性能够使得我们从无关要紧的干扰上转移开我们的注意力,这就会带来情感上的调适。安德鲁王子没有对玛利亚和娜塔莎作出很激情的回应。他能感觉到她们的悲伤,但对于激情的理解使得他没有对她们的悲伤情感作出回应。
也许从斯宾诺莎的知性的理解,去分析安德鲁王子的临死时情况并非毫不相关的——确实,托尔斯泰将他的心态和活着的人进行比较,似乎他已经离开了这个世界。在活人中,这种超然的态度是以社会的孤独(理性人对于他人的激情无动于衷势必将他们自己和别人分开)和连续的小心谨慎(理性的人必须阻挡非理性的诱惑,以免落入激情所必然具有的圈套中)为代价的[43]。自我保存的能力被小心翼翼、不知疲倦地进行保护,难道这样的生活能够解释为自由吗?在一种意义上可以这样讲。我们可以认为斯宾诺莎的理性人是那种产生了内在自由的人,这种内在自由使他们免于激情的侵入。人们的自我保存的能力,一方面是抵挡情感和欲望,避免丧失知性能力;另外一方面是抵挡和激情情感相互伴随的悲伤。这样就能够产生摆脱二者的相对自由的生活。这种对世界的普通方式的脱离与抵抗,为我们勾画出一种奇怪的脆弱的自由的图景,并描绘了一种自保的能力,其中知性常常面临竞争,有时会被他人的激情打败。这很难说是一幅诱人的自由生活的图景。 四、自由与社群
然而,理性人还懂得其他的事情。迄今为止我们对此还未予考虑。我们自我保存能力有限的充分观念,使得我们能够理解,无论我们拥有多少的知性,我们作为个体依然被那些比我们有力的东西包围着,它们依然威胁着我们的生存[44]。因此我们就会明白对于充分观念的把握,并不能使我们按照理性的欲望而行动。知性所推荐的目标的实现并不能使我们自由,因为我们依然被激情的人或者没有生命的事物所强制和伤害。为了获得更大的行动自由,理性的人必须和他人合作。这儿斯宾诺莎研究了自我保存的能力的一个方面,从表面上看自保能力是个体能够获得的一种能力。我们已经明白,每一个人在不危及他人,不损害我们的安全的情况下可以获得知性。知性自身也会给我们展现出我们的自保能力——这里指控制发生在我们身上的事情的能力——依赖于合作。有两种途径对于自由是必要的,能够使得理性或者知性为我们增加力量。一种情况是知性能够改变我们对日常事件的观察,能够使我们更加容易对付激情。另外一方面,理性通过展示那些与他人的关系,在控制风险、增加安全的意义上增加我们的自由,能够使我们实现目标,增加我们潜在的力量。这种自由是潜在的,因为仅仅理解这些关系是什么不足以产生自由。这对于斯宾诺莎的说明是很关键的,因为它表明,行动是如何从被理解为推理行为延伸至在世界上做事的行为,自由作为理智的活动又是如何与不屈服于某些外在的强迫联系起来。圣哲的清净由于在一个自由的社群中生活的有效性而得以完善,我们自保能力不仅体现在身体的自由,也体现在政治自由方面。
那么,人们怎样减少激情所带来的危险而增加在社群中的自由呢?答案在于要设计出一些方案,人们要真诚合作,彼此能够在共同关心的问题上达成一种均衡的自保能力的增长[45]。不能以别人为代价来增加自己的自保能力,一个人应该努力在增加自己的能力时和别人的能力相当一致地同步增长[46]。但是在什么样的社群中这种情况是可能的?一个理性的人知道何以通过追求知性增加自己的能力,但是他会发现与没有这种认识的人进行合作非常困难:他们不会就他们的目的达成共识,富有激情的人可能会低估他们共同的努力。双方已经开始追求共同的目标,由于知性不是稀缺的利益,每一个人都可能提升它而无丢失之虞[47]。此外,他们将自己的要求强加于别人意志之上的天性导致互利,每一方面都将增进对方的知性[48]。
也许现在我们能够理解相互依赖同时是一种自由,人们共同分享一种观念,产生同样的优势。在斯宾诺莎这种合作是唯一的相互支持增加自保能力的途径。这样做,从消极意义上来看避免了人们之间威胁他人能力的关系,从积极的意义上看形成了一种集体的知性要求,人们从中可以受益[49]。先看消极的方面,在一个理想的合作群体中,人们可以摆脱直接或者间接地产生于人们激情的限制,包括减弱别人的激情所煽动起来的情绪(比如小心翼翼或者恐惧),减弱他人以激情行事给我们强加的限制(恨我的人限制我的机会)。从积极意义上来说,集体对于知性的渴求比个体的追求要更为有效,这样可以加速错误概念的清除,设计一种制度,其中充分的概念得以实现。接着在这样的合作关系中,我们能够加强自保能力而无丢失之虞(我们能够获得对于自由而言是基本要求的控制和机会)。
我们已经明白,按照斯宾诺莎,使我们自由的力量在于知性——拥有充分的观念。但是由于人性的虚弱,我们仅仅能够增加我们的知性能力,从而增加自由,这要在这样的一个社群中才能形成:成员们都渴望一种理想的状态,在这种状态中每个人都能免于力量的削减,每个人都被增加我们力量的知识所武装。作为个体我们拥有一些自由,有一些充分的观念,但是只有在他人的帮助下,我们才能够有效增进自由,全面实现我们的本质。在交往中,我们才能够达到人类可能达到的完善,变得尽可能的自由[50]。
斯宾诺莎对于自由作为人的自保能力的解释,大多数的说明是清晰的。他利用一些力量概念,诸如安全和作用者,这些概念也是现代自由理论的惯常的成分,他将这些概念构筑进对于知性(知性在理性的社群中能够实现)的著名的阐释之中。这样的自由存在于克服个体之间的差异,达到共同向往的一定程度的一致性之中。在斯宾诺莎,这种互相给予力量的关系所产生的是非激情的友谊和爱。[51]理性的人们因其同具知性而相互关爱。每一个人对于他人都是一面镜子,人人在其中反观自己,这种反观中人们保持相互的友谊,一种相互的认可,把单独的自我合并于其中。斯宾诺莎说他们变得“宛如一个灵魂、一个身体”[52]。
友谊和心灵自由所产生的爱建立在一种相似性上[53]。作为朋友,人们必然相互喜欢,在他们所知、所重、所欲的各个方面都是如此。他们因为都有一种去理解、去过一种知性所指导的有价值的生活的强烈愿望而走到一起,这样他们的爱就是平等的,是在很多方面相同的人之间的爱。这样的一致性又可以减弱根于不可协调的欲望的冲突。常人为很多不能协调的目的而争,理性的人则只有一个共同的目标。
在一个充满友谊的社群中,每一个人都有尽可能多的自由,免于在追求知性的过程中所形成的限制。这种自由只有通过对于个人欲望和情感的(作为实际的或者潜在的纷争和悲哀的源头)的屏蔽才能够实现。某些人非常确信他们有能力抗拒自保能力的丧失,他们与各种与已不同的渴望和感情接合,以便更好地理解它们。他们越有力量,越能这样做。但是一个人认识到自己知性的限度和对于他人激情的敏感程度,就不会将这样的差异看作是洞见和可能性的渊源。他们可能会以防御的态度接合,以免召来损害,但是他们不能用一种积极的眼光看到自由的前景,或提供另外一种不同的自由的生活的范例。[54]
也许有人会反对说,对于斯宾诺莎的友谊的解释过于狭窄,不能对这样的假设进行考虑:理性的人能够有一种外向的正常的存在。正如政治家、农夫、战士、哲学家等由于他们的历史、兴趣和气质而不同。然而这种个体之间的差异和每个人的自由是相互协调的,差异和自由没有多少关联。使得一个战士自由,使得战士在一个智者的眼里更为可爱的,不是他的英武志气而是他的知性,这种知性使战士能够适应他的战士生活。理性的人虽然千差万别,但是这并不妨碍他们在形成知性和自由时具有相似性。
但是也许有人会反对说,知性不会像所陈述的那样具有一致性。不同的人理解不同事情,这样每一个人的知识是不同的。比如,一个人对于几何学有充分的观念,另外一个人 通过对于经验的反思,能够获得一种理解,教育学生欣赏欧几里德。难道他们每一个人没有一些知性吗?一个人难道不能因其所知而去爱、去估价他人吗?我们和斯宾诺莎必须对于这个问题作出肯定的回答。理性者之间的合作的观点部分由这样的观点而得到加强:通过集体的努力,每一个人能够获得或者扩大这种观念。这需要劳动分工,结果是不同的人懂得不同的事物。
除此之外,我们应该注意到知性不仅仅存在于拥有一堆充分观念之中的各种情形。斯宾诺莎将知性视为自我保存能力及自由。斯宾诺莎确实说过我们拥有充分的观念而行动,如此行动就有自由,所以可以假定,拥有任何充分的观念将使得我们至少有一点儿自由。但是我们所追求的对于自由的实质性的解释不能只限于此。首先它要求我们拥有一些特定的充分的观念。我们知道我们可以通过获得特殊的形而上学真理(比如人和自然中的其他事物是相连的,所有的事件都有原因)和特殊的关于我们自己的真理(我们的本质是自我保存的能力,这种能力由于激情而减弱,也表现在欢乐中),就能够克服激情。没有这些充分的观念我们就不能驾御我们的激情,这样就不能朝理性迈进,所以,如果人们要和其他的理性人友好相处,就必须有一些基本的充分观念[55];除非他们采取了这一步,否则他们对于自由的追求不会得到太多的实现。另外,只有人们意识到充分观念为什么重要时,一个人才能够提升其知性。他们必须了解掌握一些真理和增加自我保存能力之间的关系,他们必须理解这一点,就是知性能够增进他们的自由。理性者将开始从不同的角度追求知性,只有当他们和共同的知识、与关于它的意义融合起来时,他们才获得了它。在这些方面他们必然相似,在这种程度上,他们之间的互爱是对于他们共性的回报。
即使上面的说法正确,也还会有人争论说,理性的人还是有相互区别的可能。他们共有的充分观念,这些观念所导致的他们共同的行为方式,不能排除他们具有个性,这样每一个人有信念、欲望和情感,这让他们各自具有个性和特征。这也是真的。但是斯宾诺莎认为,个体能够形成对于剧场、饮食、绿色植物的不同的偏好,但是他们的理性保证他们将私人的偏好控制在知性所限定的范围之内[56]。去剧场的愿望不应该以他人能力的损失为代价。理性人不允许自己逃避义务,为自己的嗜好或者坏情绪找借口。
我们已经知晓,理性者只遵从必须的标准,这样他们会意识到也会记得这符合他们的利益,如果他们偏离这些标准,他们的自我保存能力就会减弱。他们有了这样的安排,就会认为偏好是不重要的。他们会努力控制容易导致对稳定不利和由于产生悲伤情绪而富有激情、所拥有的爱,避免财富之不平等或者炫耀引起监督,限制野心使进入更为广阔的知性的创造中。这种自由的追求,有各种形式的自我建构,在二十世纪末,被认为构成了我们个性,也是自由的重要组成部分。性的探索、资本的积累、种族特性的形成,通常被认为是自由生活的核心组成部分。但是这些要素会吸引我们的激情,危害我们的自我保存能力。斯宾诺莎认为这些是自由的障碍而不是自由的表现[57]。自由在他的眼里是知性所赋予的能力,这种能力可以通过牺牲一些个性而提升,个性的东西在富有激情的人那儿很多。
五、政治自由和差异
大体上说,一个彻底理性的社群,可以具有斯宾诺莎所提倡的自由,但是他强调说人只能通过其他的事物而生存,所以他们永远有不充分的观念和一些激情,这样,彻底的自由最多不过是一个理想。难道这意味着斯宾诺莎认为理性人独具的对差别的超越,对于普通的公民来说是过高的要求吗?难道超越差别是乌托邦的渴望,永远也不需要打扰现实的政府和公民吗?是,又不是。斯宾诺莎确信没有社群能够单独依靠理性的指引存活下来,任何一个希望如此的人,必然放弃政治学而沉溺于小说中,那是“诗人的黄金时代的梦想或者童话。”[58]然而我们发现在他的形而上学中植根的自由概念,对于他的政治哲学绝对重要。由于国家的主要目标是安全[59],安全和自由是相互交织的。自由的关键组成部分是保持我们力量、使其免受悲哀的能力。
斯宾诺莎看来,没有理由认为,激情在私人生活中使得人们相互区别、相互竞争和争吵,而这不会影响国家的安全。完全自由的政体免于激情之苦,但是完全自由是童话中的幻想,一个统治者如果想使所统治的国家尽可能自由,必须控制自己和市民的激情。为了作到这一点,统治必须有一些观念,比如一个安全的国家是什么样的,对于自由的充足的概念,将自己限制于理性的旗帜下[60]。在这种有限和也许是间断的知性之下,统治者将设计出制度,来中和激情和超越差异带来的影响,使得这些过程适应于国家和国民。斯宾诺莎指出了在何种情况下这种理想能够实现,在一个贵族政体的国家里由一个国会进行决策,在一个君主国里由一个国王来指定法律,国会比国王在决策时更倚重理性而不是富有激情的欲望。很难阻止国王随心所欲地进行统治。但是议会的成员也可能有不同的意见不能达成一致,但是他们所追求的结果是理性的,“他们似乎由一个心灵指引”[61]。由于理性要求我们做“对每一个人都好的事情”[62],国会的理性的建议易于被它的成员所接受,他们将接受这些。人们不需要恐惧束缚和不自由。这样一种集体性来中和激情和差异,也是对斯宾诺莎所说的民主的保护。
一个统治体系维护安全和自由的能力,不是从它的成员的理性中得来的,虽然成员的理性使得协议容易达成,会有助于统治。制度的规则可以约束具有激情的立法者,他们私人的利益或者差别被控制,其决策与理性或者知性相符合。另外这种设计可以通过一个好的政体来完成,这种体制使得所有市民适应于共同的利益的需要,而不管他们的动机如何[63]。这种法律上的控制和均衡保证了,如果行为者拥有更大的知性,依照他们的意愿行动是符合他们的利益的;如果是自由的按照他们的意愿行动是符合他们的利益的。
可是,如果人们是富有激情的,那么他们就不会是自由的。在这儿斯宾诺莎和那些认为自由的产生是政治行为所致的理论家有了分野,变得自由是个人所采取的一个过程,虽然他们不能单独获得自由[64]。获得自由一方面是获得给我们的自我理解定型的形而上学真理,一方面是社会性事物,在于避免激化冲突、减弱集体自由的行为。因知性能够缓和激情,理性者所要超越的差别的类型也不是固定的:比如两个相互敌对的群体,每一方不能容忍对方的生活方式,如果获得足够的知性理解他们之间的差异,不再将差异作为减弱双方自由的破坏性激情的源头。斯宾诺莎并不乐观,因为激情是必然的不可或缺的人类本性的组成部分,坚持理性的道路如此漫长艰难,激情和束缚永远和我们相伴。变得自由永远将是一种在获得更大的自由下克服差异、舍弃激发冲突的愿望的过程。
这种观点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压缩的或者漫画式的自由概念,自由让我们生活达致完满,这个观点使得我们小心谨慎。在一定意义上说,这种诊断是正确的。但是斯宾诺莎严密周详地回答了那些真正的危险和理论家们要面对的问题。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它建设性地动摇了我们总体上、恰当地和满怀希望地对于差异探讨的进程。进而言之,斯宾诺莎强调自由和束缚的情感经验,使得我们形成一种在理性的相似性和差异间的矛盾心态,当代的著作者却对此视而不见。由于目前对于差异的兴趣,部分地是由于在压迫的和遵从国教的国家中个人的自由常常被否定所激起的,所以我们对于这些做法所引起的失望和忧伤相当敏感。在一个统治和压迫的背景下,差异似乎是解放,是情感的发现和发泄[65]。斯宾诺莎提醒我们,对比可不是如此简单。如果我们遵从他的观点,认为人的自我保存能力是自由的核心构成部分,我们就会发现自足性的激情的追求,常常伴随着政治和情感上的危险。在创造与表达我们的同一性时,我们要冒险挑战集体知性所带来的安全,我们同时免不了悲伤,情感能力和体力也会受到削减。
由于我们几乎不能希望对差异可以视而不见,或者无视我开始所说的论题,我们不可能径直得出结论说斯宾诺莎是很正确的。然而,他阐明一种了横亘于当代正统学说中的自由、差异和情感的幸福之间的关系问题。仰赖于我们的激情,我们能够考虑它,力图对于自由作出新颖而恰当的解释[66]。
注释:
[1] 这一立场有着不止一种血统。卡罗尔·帕特曼(Carole Pateman )清晰地阐述了这一立场的女性主义版本,该版本有着深远的影响。参见《女性的失序:民主女性主义与政治理论》[The Disorder of Women: Democracy Feminism and Political Theory (Cambridge, Polity Press, l 989)]及《性契约》[The Sexual Contract (Cambridge, Polity Press, l988)]。后现代的版本可以从让·弗朗索瓦·刘塔尔( Jean-Francois Lyotard)的《差异:论争中的术语》[ The Differend: Phrases in Dispute trans. Georges Van Den Abbeele (Minneapolis, University of Minnesota Press, l988)]。 本文的探讨吸收并结合了二者。
[2] Chares Taylor, Hegel and the Modern State,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l979). p.90.
[3]在某些地方,伊塞亚·伯林认为斯宾诺莎持有积极自由论,或许促成了对它的忽视。David West 最近表明,将积极自由中的消极含义用之于斯宾诺莎的观点,是多么地不适用。I'Spinoza on Positive Freedom', Political Studies XLI.2. (l993) PP 284-96.
[4]在最近的评论者当中, Jonathan Bennett. A Study of Spinoza's Ethics,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84), Edwin Curley, Behind the Geometrical Method (Princeton.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1988), R.J. De1ahunty, Spinoza (London, Rout1edge, 1985) and GH.R. Parkinson, 'Spinoza on the Power and Freedom of Man' in M. Mandelbaum and E. Freeman eds., Spinoza: Essays in Interpretation (La Salle, Open Court, l975)都已主要集中于探讨斯宾诺莎哲学当中自由与决定论的关系。 Heq E. Allison与Bennett and Delahunty持相同观点: Benedict de Spinoza: an Introduction (New Haven, Yale University Press, l987), Don Garrett, "'A Free man always acts honestly and not deceptively:freedom and the good in Spinoza’s Ethics"载 E. Curley and P.-F. Moreau eds. Spinoza: Issues and Directions (Leiden, Brill, l990) 而 Douglas J. den Uyl, Power State and Freedom (Van Gorcum, l983) 探讨了自由与自我利益的相容性。In his important Dawes Hicks Lecture on Philosophy, Spinoza and the Idea of Freedom,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l960), 在我看来,Stuart Hampshire将激情阐释为“幻想、迷乱与蒙昧状态,错置了斯宾诺莎对束缚与自由的区别。与本文主题最为相近的,是 Antonio Negri's L’Anomalie SauVage: Puissance et pouvoir chez Spinoza trans F. Matheron (Paris, Presses Universitaires de France, l982)与 A. Matheron's Inpidu et Communaute chez Spinoza, (Paris, Editions de Minuit, l969). 然而,我认为这两位作者都过于强调了斯宾诺莎的唯物主义与其政治哲学之间的联系,而低估了对自由作了分析的共和主义者先辈,而他们的分析影响了斯宾诺莎对于差异的估价。
[5] 例如,可以参见 Seyla Benhabib, 'Democracy and Difference', Journal of Political Philosoply 2. l (l994) P.3
[6] 要了解力量及其与疏离的关系,可以参见 A. Matheron, 'Spinoza et le Pouvoir', La NouveIle Critique l09, December 1 977, pp.45-5l
[7] Spinoza, Ethics III P7. 所有的翻译均来自Edwin Curey, The Collected Works of Spinoza vol. 1 (Princeton,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l985)
[8] Ethics l. P1 l
[9] Ethics IV. Axiom l
[10] Ethics III. P11
[11] Ehics II. Post. 2 following P l3
[12] Ethics II. P25.
[13] Ethics III. P9, P11
[14] Ethics III. 对于情感的定义,见 II and III
[15] Tractatus Politicus in The Political works ed. A.G.Wernham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l958).Ch.2.7
[16] Ethics III. Pl6, Pl7
[17] Ethics'=v III P27
[18] Ethics III. p32
[19] Ethics III. P3l
[20] Ethics III. P59s
[21] Ethics IV. Preface
[22] Ethics lI. P48
[23] Ethics III. P2s (ii)
[24] Ethics l. P28, P29
[25] Ethics II. P16
[26] Ethics III. Pl
[27] Ethics III. Dftn. 2.
[28] Ethics II, P38c
[29] Ethics l. P1 l
[30] Ethics III. P1
[31] Ethics III. Dftn. 2
[32] Ethics III. P3
[33] Ethics II. P20
[34] Ethics III. P58, P59, V. P20s (v)
[35] Ethics IV. P18s(111)
[36] Ethics lV. P39s
[37] Ethics,v V. Pl0s.
[38] 这一论题的第一步是在I. Pl4将上帝与物质视为同一,接下来的论点是上帝独自依其自然法而行事。 (I. P17)。第二步在于表明,因为上帝有着一定的属性,他因而有比其他任何事物更具实体性。(I P9, Pl l )而将实体性与尽善尽美视为同一,这在第六章序言中十分明确。
[39] Ethics V. P6
[40] Ethics III. P49
[41] Ethics IV, Appendix, XXXlI
[42] L Tolstoy, War and Peace, translated by Rosemary Edmonds, (London. PengUin, l 982) p. l l 6l
[43] Ethics lV. P70
[44] Ethics IV. P4
[45] G Bryckman对这一理想在斯宾诺莎的生活及其哲学当中的位置做了饶有兴趣的探讨G Bryckman 'Sagesse et securite selon Spinoza', Etudes Philosophiques 1 972, pp.307-3 1 8.
[46] Ethics lV. P36.
[47] Ethicsv lV. P37, Appendix, IX
[48]Ethics lV. P37sl. 要了解更为详细的探讨可参见 Etienne Balibar, Spinoza et la Politique (Paris. Presses Universitaires de France, l985). pP.91 -l05
[49] 参见 J. M. Beyssade, 'L'Emotions interieure/ l'affect actif’ in Spinoza: Issues and Directions, op.cit.
[50] Ethics I Appendix, IV.Preface
[51] Ethics lV. P7, lV Appendix XX
[52] Ethics lV Pl 8s(iii)
[53] Ethics IV P31.
[54] 就人们是激情的而言,人们在本质上互不一致。要了解这一主张,可参见Ethics rv. P32: 在我看来,克服差异获得自由与斯宾诺莎在III. P57 上所主张的并不相冲突。在他该处他主张每个人的作用不同,是因为每个人都各有其本质。要了解对于人与其他物种之间的相似与差异程度的深入探讨,可参见A. Mathemp 'L'Anthrpologie Spinoziste'. Revue de Synthdse, III 89-9l (l978) PP. l75-l85. 关于差异与个体性的探讨可参见 Genevieve Lloyd, Part of Nature. Self-knowledge in Spinoza's Ethics' (Ithaca. Cornell University Press, l994) PP. 138-47.
[55] 值得指出的是,尽管斯宾诺莎坚持新科学,但在他关于知性的说明当中起着最为核心作用的恰当观念却与17世纪的科学发明相距颇远。相反,这些观念涉及对于宇宙与人类心理学的纯粹哲学观念,对其进行的定位毋宁说更倾向于将斯宾诺莎与其古典时代的前辈联系起来。参见Susan James, 'Spinoza the Stoic' in T. Sorell ed. The Rise of Modern Philosoply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l993)
[56]Ethics IV. P45
[57]斯多葛哲学对斯宾诺莎产生了强烈的影响,要了解关于斯多葛哲学中的这些主题的有吸引力的探讨,可参见Martha C. Nussbaum, The Therapy of Desire: Theory and Practice in HeIIenistic Ethics (Princeton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l994). Esp. chs. l0, l l, l2
[58] Tractatus Politicus Ch. 1 .6
[59] Ibid.
[60] 要了解对于这种主权权力的限定,可参见 Moira Gaens, 'Spinoze, Law and Responsiblity' forthcoming in.. .(London, Routledge, 1995)
[61] Tractatus Politicus Ch.8.6. See also Ch.3.7
[62] Ethics lV. P35
[63] Tractatus Theologico-Politicus ed Wernham. op. cit. Ch. l7. p. 153.
【关键词】 宁神合剂; 尼尔雌醇; 更年期; 记忆力下降; 韦氏记忆量表
由于卵巢功能减退,女性进入更年期后出现一系列的心理、生理变化,其中就包括记忆力下降。近年来,我们用宁神合剂治疗更年期妇女,着重观察其对记忆力的调节作用,发现其对提高更年期妇女的记忆力作用明显。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收集上海市第七人民医院中医科和妇科2006-06~2008-12门诊收治的病人100例,均为主诉是记忆力下降的更年期妇女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50例,年龄为44~56岁,平均48.5岁;其中大学文化3例,高中20例,初中27例;病程4~12个月,平均6.5月。对照组50例,年龄为45~55岁,平均49.5岁;其中大学文化2例,高中23例,初中25例;病程3~11个月,平均6.2月。各组间年龄、文化程度、病程差异无显著性(p>0.05)。
1.2 纳入病例标准[1]①年龄在40~60岁的妇女,除月经失调外, 记忆力减退是典型的特异性症状,可伴有烘热汗出,烦躁易怒,心悸失眠,胸闷头痛,情志异常,血压波动,腰腿酸痛等。②内分泌测定:雌二醇(e2)降低,促卵泡激素(fsh)、促黄体生成素(lh)增高。
1.3 排除病例标准①原发性高血压病及慢性贫血患者;②双侧卵巢切除,卵巢肿瘤和卵巢功能早衰者;③年龄在40岁以下或60岁以上者,过敏体质或对本药过敏者;④合并有心血管和脑血管,肝,肾和造血系统等严重原发性疾病,精神病患者;⑤不符合纳入标准;未按规定用药,无法判定疗效;或资料不全影响疗效或安全性判断。
1.4 治疗方法治疗组予宁神合剂30 ml,3次/d口服,每3个月为1个疗程。对照组予尼尔雌醇片2 mg,每月1次口服,每3个月为1个疗程,第3个月结束前5 d加服安宫黄体酮20 mg/d,连服5 d。
1.5 治疗疗程3个月为1个疗程。
1.6 测试方法
1.6.1 采用湖南大学修订的韦氏记忆量表(wms)[2],由专人对患者治疗前后用甲乙两套量表进行记忆力测试(共10个亚项),该测验包括:长时记忆(计数1~100、l00~1、累加)、短时记忆(记图、再认、再生、联想、触摸、理解)、瞬间记忆(背数)。测验完成后把测试所得的原始分换算成量表分及记忆商(mq)。
1.6.2 治疗前后测定血清雌二醇。
1.7 统计学处理将所有数据用excel建立数据库,用spss12.0统计软件包进行统计分析,wms量表得分以±s表示,组内、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
2 结果
2.1 不良反应在治疗过程中,两组均未出现严重的副反应,其中治疗组有1例病人出现腹胀、恶心,未进行特殊处理,自行缓解。
2.2 两组治疗前后mq各项分测验评分、量表总分和mq分值比较见表1。两组治疗前各条目得分比较无统计学显著性差异(p>0.05);尼尔雌醇组治疗前后比较,累加、联想、理解、背数、量表总分、mq有显著性差异(p<0.05);宁神合剂组治疗前后比较,记图、再认、联想、理解、背数、量表总分、mq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治疗后各项比较,治疗组记图、再认、mq较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表1 两组治疗前后各亚项分值、量表总分、mq的评分比较(略)
2.3 两组治疗前后血清雌二醇数值比较见表2。两组e2治疗前后有显著差异(p<0.05),两组治疗后比较对照组较治疗组有统计学显著性差异(p<0.05)。表2 两组治疗前后e2数值比较(略)
3 讨论
中年以后,记忆随年龄增加而减退。李静然等[3]对北京市石景山区1 428位40~59岁围绝经期妇女调查发现,有不同程度记忆下降症状者占58.90 %,而且45岁开始记忆能力明显下降。因此记忆力减退的原因,除了与衰老有关外,可能与雌激素的缺乏有关。雌激素对中枢神经系统具有广泛和重要的作用,它不仅作用于脑内与生殖相关的神经回路,影响生殖过程,而且还作用于与认知功能相关的神经回路,产生神经保护效应,提高学习和记忆能力。影响学习和记忆能力。记忆功能的减退,是大多数阿尔茨海默氏病(ad)患者最早出现的认知功能变化[4]。流行病学研究发现绝经后女性比同龄男性ad的患病率明显高,而且早期多数临床研究发现雌激素替代治疗可降低或延缓ad的发生。因此多数学者认为雌激素水平降低是ad的发病原因之一。因而对绝经期妇女进行提高记忆力等预防性治疗,对减少ad发病显得尤其重要。
中国传统医学认为脑主神明,脑为元神之腑,一切记忆力、认知能力、智能活动都与脑的正常功能紧密相关。《医林改错》曰:“灵机记性在脑。” 《灵枢·海论》曰:“髓海有余,则轻劲多力,自过其度;髓海不足,则脑转耳鸣,胫酸眩冒,目无所见,懈怠安卧。”脑与五脏的关系密切,尤其是心、肾,“心藏神”,故心被认为是“五脏六腑之大主,精神之所舍也”。肾为先天之本,肾主藏精,精生髓,髓又上通于脑,脑为髓海。“肾藏志”,故精足则令人体魄坚强,智慧职颖。唐容川说:“事物之所以不忘,赖此记性,记在何处,则在肾经。益肾生精,化为髓,而藏之于脑中(《内经精义》)。”
《內经》云:“女子七岁,肾气盛,齿更发长;二七而天癸至,任脉通,太冲脉盛,月事以时,故有子;七七任脉虚,太冲脉衰少,天癸绝,地道不通,故无子。”女子年届七七,肾精渐亏,天癸将竭,冲任二脉虚损,精血不足,脏腑失于濡养,阴阳平衡失调。肾水不足,不能上济于心,心火独亢 ,心肾不交。李中梓《医家必读》认为:“《内经》之论健忘,俱责之心肾不交。心不下交于肾,浊火乱其神明;肾不上交于心,精气伏于不用……故补肾而使之时上,养心而使之善下,则神气清明,志意常治,而何健忘之有”。《临证备要》则指出:“治健忘者必交其心肾,使之神明下通于肾,肾之精华上升于脑,精能生气,气能生神,神定气清,自鲜遗忘之失”。
我们采用益肾养心法之宁神合剂,反复使用于更年期综合征的病人,临床效果明显。此方是上海市名老中医叶景华主任的经验方,结合其对更年期综合征的临床和动物实验研究,发现有提高更年期综合征妇女雌激素水平,提高机体免疫功能,有改善更年期综合征临床症状等作用[5~7]。宁神合剂由女贞子、桑椹子、夜交藤、丹参、景天三七、制香附及香橼组成。女贞子,桑椹子,夜交藤有滋补肝肾作用,又有安神功能,脑为髓海,所以在补肾同时,脑海也得到充养;丹参益气活血、补血安神;景天三七养心安神;香附行气解郁;香橼疏肝和胃;诸药配合,同奏益肾养心宁神之功。我们通过此研究发现,宁神合剂组和尼尔雌醇组在治疗前后,在联想、理解、背数、量表总分及mq上有显著性提高,提示两组均能改善短时记忆和瞬时记忆;而宁神合剂组在提高记图、再认、mq上与尼尔雌醇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提示宁神合剂组在改善短时记忆及总的记忆能力方面较对照组效果更好。但是从治疗后雌激素提高水平来看,尼尔雌醇组较宁神合剂组有显著性差异,提示尼尔雌醇组在改善雌激素方面优于中药治疗组。因此我们认为宁神合剂改善记忆能力并不单纯是由于雌激素的提高所致,而是具有多靶点、多融合点提高记忆功能的作用,这是否与宁神合剂有提高更年期综合征妇女机体免疫功能有关,有待进一步研究。
总之,宁神合剂对更年期综合征妇女的记忆力有一定的改善作用,以记忆力下降为切入点,从中医治未病的角度,来预防ad的发生,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中药新药治疗女性更年期综合征的临床研究指导原则[s].1997:3.
[2]龚耀先,江达成,邓君林,等.修订韦氏记忆量表[m].长沙:湖南科技出版社,1989:2.
文章编号:1005-6629(2010)09-0022-04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B
1 背景与意义
学生在学习某一项化学知识之前,头脑里并非一片空白。这些“未经专门教学,在同其他人进行日常交际和积累个人经验的过程中掌握的概念,其内涵受狭隘的知识范围限制,往往被不适当地扩大或缩小”,这就是所谓的“前概念”。学生正式学习某一学科前形成的前概念,有些与科学概念一致,有些与科学概念相悖,这些偏离或背离科学概念的观点与认识即为“相异构想”。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是学生主动地将原有经验和新信息进行对比、分析、批判、选择和重建知识结构的过程。教学是为了促进学生从旧观念向新观念转变,教师的任务则是选择能有效促使学生发生观念转变的教学策略。学生原有的相异构想不但是教学要改变的对象,而且是概念教学的起点。建构主义的“概念变更”学习观,是把学生原有的知识经验作为新知识的生长点,引导学生从原有的知识经验中生长新的知识。因此,研究学生原有的观念和思维方式,弄清其对学习和理解新知识会造成什么样的障碍与影响,是实现概念转变的前提。
在选修模块《化学反应原理》学习之前,学生通过日常生活的观察和体验以及初中和必修2课程的学习,已积累了有关化学反应原理的初步概念,这是我们进行教学设计的起点和基础。在学生已有的概念中,有的与即将学习的新概念相容,这将有利于新概念的“同化”;而有的是错误的或者虽正确但停留在认识的表象或局部,这对新概念的“顺应”带来冲突和障碍。了解这些“前概念”中的“相异构想”,将有利于提高新概念教学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2对象与方法
本调查对象为我校2008级高二选修化学的学生,分别选取一个理科实验班和一个理科普通班学生为样本,在选修模块《化学反应原理》学习之前,根据《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和《化学反应原理》教材教学内容以及学生生活经验和学习经历,选取十二个核心概念,设计调查问卷,并进行问卷调查和回收,通过计算机作结果统计,对照问卷内容和统计结果作分析研究。共回收有效问卷96份。
3内容与结果
3.1关于对键能与反应热、键能与物质能量关系的认识
20.9 %的学生认为“生成物键能越大,反应热越大”。这一片面认识可能是由“反应物分子断开化学键后的原子重新组合成生成物分子放出能量”得出,未能全面理解反应物键能与生成物键能和反应热的关系。30.3 %的学生认为“键能越大,物质的能量越高”,误认为键能是物质本身含有的能量,对键能与共价分子的稳定性关系认识模糊。
3.2关于对石墨与金刚石稳定性的认识
25 %的学生认为“金刚石比石墨稳定”。这与“金刚石硬度大”、“石墨质软”两者巨大的硬度反差给学生产生的强烈印象有关。
3.3关于反应热与反应途径关系的认识
高达88.5 %的学生已认识到反应热只与反应的起始状态有关。但仍有9.4 %的学生认为“相同条件下,使1 mol碳先燃烧生成一氧化碳,再将一氧化碳继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放出的热量比1 mol碳直接燃烧生成二氧化碳放出的热量多”。这可能与“二步反应放出的热量比一步反应多”的想法有关。
3.4关于对催化剂的认识
13.6 %的学生认为“催化剂在反应前后质量和化学性质没有变化,表明它在反应过程中没有变化”。说明这些学生对催化剂定义中“反应前后质量和化学性质保持不变”、“改变化学反应速率”印象深刻,而对催化机理知之甚少。
3.5关于对化学反应限度(化学平衡状态)的认识
13.5 %的学生认为“化学平衡状态就是化学反应停止的状态”,表明这些学生对化学平衡状态的认识还停留在宏观层面。另有13.5%的学生认为“化学平衡状态就是反应物和生成物一样多的状态”,说明这些学生对化学平衡状态各物质的浓度关系还缺乏认识。
3.6关于对盐酸和醋酸的认识
高达63.5 %的学生认为“盐酸的导电性比醋酸强”,说明相当多的学生将电解质溶液的导电性强弱与电解质的强弱等同起来。36.4%的学生认为“盐酸和醋酸分别与等物质的量的氢氧化钠中和后,溶液呈中性”,说明较多的学生认为“酸碱中和所得溶液呈中性”,对“中和”的本质以及盐溶液的酸碱性规律缺乏认识。
3.7关于对溶液导电性的认识
13.5 %的学生认为“在其他条件相同时,相同浓度的稀盐酸和稀硫酸溶液的导电能力相同”,表明这些学生将电解质溶液浓度与电解质溶液离子浓度混同起来。8.4 %的学生认为“在其他条件相同时,分别溶解10 g食盐的1 L溶液和10 L溶液导电能力相同”,表明这些学生错误地认为溶液导电性强弱决定于溶液中离子数目的多少。
3.8关于对溶液酸碱性的认识
50 %的学生认为“中性溶液就是pH=7的溶液”,这主要因为在初中学生就熟悉用pH判断溶液的酸碱性,但忽视了这一标准的温度条件。
3.9关于对碳酸钠溶液的认识
虽然学生都知道Na2CO3溶液显碱性,但23.9 %的学生认为“碳酸钠溶液中钠离子和碳酸根离子浓度比为2:1”,表明这些学生对Na2CO3溶液显碱性的原因即CO32-的水解还不理解。
3.10关于对溶液中复分解反应的认识
45.9 %的学生认为“只有生成水、沉淀和气体的反应才能进行”;另有35.4 %的学生认为“难溶于水的盐和碱之间不可能发生复分解反应”。表明初中归纳概括的复分解反应条件和规律已成为学生头脑中的“铁律”,而并不理解这些条件和规律的实质。
3.11关于对原电池的认识
11.4 %的学生认为“原电池就是实用的化学电源”,表明这些学生对原电池和化学电源的关系并不清楚。21.9 %的学生认为“原电池中阳离子向负极迁移,阴离子向正极迁移”,表明这些学生将原电池中离子的迁移方向与电解池中离子的迁移方向相混同。36.8 %的学生认为“原电池的电极必须是两种不同的导电材料”,表明教学中归纳的有关原电池的构成条件对学生认识不同电池形成了思维定势。
3.12关于对电解的认识
20.8 %的学生认为“电解质溶液导电时,电子从电源负极通过溶液回到电源正极”,另有33.2 %的学生认为“电解质溶液导电的过程就是阴阳离子定向移动的物理变化”。表明这些学生对电解质溶液导电的机理、通电后电解质溶液发生的变化并不理解。
4原因分析
4.1源于生活经验的直觉推理
学生头脑中相异构想概念的形成首先来源于自己的生活经验和直观感受,以生活常识先入为主。其次,来自通过自己单凭直觉的推理,对名词、规律、定理进行错误推广。如“金刚石比石墨稳定”,“盐酸和醋酸分别与等物质的量的氢氧化钠中和后,溶液呈中性”,就是这样的典型。
4.2囿于表象或局部的认知
认识过程同个体的生理和心理发展过程是有很强的相关性,个体认识事物的过程也是有阶段性的,学生学习化学概念也是一个渐进的、递进式的过程。由于教学要求的阶段性、学生认知能力的限制性和学生知识背景的局限性,学生对化学概念的认识,往往停留在表象或局部,未能深入到概念的本质。溶液中复分解反应“只有生成水、沉淀和气体的反应才能进行”,“难溶于水的盐和碱之间不可能发生复分解反应”;“中性溶液就是pH=7的溶液”;“化学平衡状态就是化学反应停止的状态”,就是概念表象化的体现。
4.3不恰当的类比迁移
类比是推理的一种重要方式,是人们认识新事物或做出新发现的重要思维形式。但类比的结果是否正确,还需要经过实践检验。学生在学习一些化学概念时,运用类比思维可得到很大帮助,但有时用其他概念来类比推理一些化学概念时,会导致错误的结论。“原电池的电极必须是两种不同的导电材料”,“原电池中阳离子向负极迁移,阴离子向正极迁移”,就是因为未能把握概念间的本质属性而导致的错误迁移。
此外,教学中教师迫于应试需要,为利于学生掌握和应用,过分地突出某一现象和结论,而忽视了其他方面和条件,也是学生产生相异构想的重要原因。
5转变对策
5.1充分了解和揭示学生原有的观念和思维方式
了解学生知识、经验的状况以及思维习惯,尤其是了解学生已有概念中那些不全面甚至错误的想法与观点,是进行科学教育的基础和前提。
可采用各种诊断措施,如学前调查、课堂提问、讨论交流、课后谈话、作业和练习批改等,主动搜集反馈信息,有针对性地了解学生的这些相异构想,对我们在教学中有的放矢地设计教学是至关重要的。
学前调查主要基于教师教学实践经验积累的把握,因而调查的内容和结果并不全面和准确,只能帮助我们大概了解学生的相异构想。从建构主义的角度看,由于不同学生的原有经验和建构方式不同,对相同内容所取得的学习结果也不尽相同,以积极的态度对待这种差异,可以丰富我们的教学资源。教学中设计针对性问题,通过交流讨论,让学生有机会表述自己的思想和见解,这样不仅可促进学生更全面地理解知识,还可诱导学生暴露相异构想。随着概念的不断建构和发展,已有的相异构想转化的同时又有可能伴生或衍生新的相异构想,教师要通过作业、练习、考试等各种反馈渠道,及时监控学生相异构想的变化,并不断调整和优化教学策略。
5.2设置开放教学情境,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
从心理学角度看,凡经过否定质疑的知识,在学生中才有较高的确信度,所以,转变相异构想的有效教学策略之一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创设能引起学生产生认知冲突的教学情境,以其无力解决的“冲突”动摇其顽固的相异构想,感到必须修正原来的错误观念或模糊认识,以此为契机和动力,指导学生进行认知顺应,形成与科学观念一致的新概念。
例如,在原电池原理的教学中,可设计以下问题:请以反应2H2+O2=2H2O 为基础,设计一个原电池。由于问题的开放性,学生在头脑中检索、再现原电池的形成条件时,必然涉及电极材料、电解质溶液、电极反应、电池电流回路等问题,接着,再设计以下系列问题进行追问:如果电解质溶液是KOH溶液,电极反应如何表示?在导线构成的外电路中电子流和电流的方向如何?在电解质溶液构成的内电路中“电流”的方向如何?如果电解质溶液是H2SO4溶液,情况又将如何?可以从哪些角度判断原电池的正负极?通过学生自主思考、讨论乃至争论和教师的评价,可有效地转化“电极材料必须是两种不同的材料”、“电极反应就是电极自身的反应”、“原电池中阳离子向负极移动,阴离子向正极移动”等相异构想。
5.3通过实验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
感性认识是对事物的直接反映,是心理活动的基础,也是学生实现相异构想转变的基础。相异构想转变过程中丰富学生感性认识的主要途径是观察和实验,学生通过观察可获得更丰富、更生动、更能反映事物共同特征的感性认识。建构主义重视旧经验在构建新知识过程中的作用,而很多相异构想的形成,恰恰是因为学生缺乏建构新知识所必需的感性经验。这时,如果我们仍仅按知识的逻辑进行教学,则学生往往难以真正理解,充其量会觉得“似乎有些道理”,可自己原来的认识也是“有道理”的,于是兼收并蓄,可能记住了科学概念的定义,但并没有真正理解和接受新的概念,同时也保留了原来的“合理内核”,形成一种模糊混乱的认知结构。一旦面临一些特定的情境,“相异构想”就会自然地成为学生解决问题的依据,这就是相异构想的隐蔽性和顽固性。教学实践证明,增加让学生观察或自己动手做实验的机会,通过实验为学生提供必要的感性材料,是纠正相异构想的关键之一。例如,向醋酸溶液中滴加KOH溶液,溶液的导电性如何变化?有同学认为醋酸和KOH中和生成了醋酸钾,弱电解质转化为强电解质,溶液的导电性应增强。也有同学认为滴加KOH溶液可使溶液中的离子浓度降低,溶液的导电性应减弱。更多同学认为,生成强电解质与稀释两个因素共同影响,究竟结果如何不能确定。显然,这样的问题仅从学科逻辑解释,各有各的道理,最终仍旧莫衷一是,而实验则是化学问题的最高法庭。实验结果表明溶液的导电性增强,说明中和生成强电解质效应大于溶液水稀释效应。
5.4让学生学会科学的思维方法
按照建构主义的观点,学生实现相异构想向科学概念转变的主要机制是顺应。教学实践表明,只有在学生认为新概念比旧概念包含更本质的内容,学生才能完全接受新概念,实现相异构想向科学概念的自觉转化。这时,教师应以分析、比较、归纳、推理等科学的思维方法指导学生自主建立新概念。在教学中不仅要紧紧抓住概念的本质特征,同时也要注意引导学生理解概念的外延。让学生感知新概念可靠的科学基础,认知顺应才能顺利进行。例如,盐酸和醋酸强弱电解质的比较,可设计以下系列问题:
(1)盐酸和醋酸的组成和性质有哪些异同?
(2)为什么说盐酸是强酸、醋酸是弱酸?
(3)如何设计实验证明盐酸是强酸、醋酸是弱酸?实验设计包括药品(浓度、用量)、仪器(规格、数量)、操作步骤、观察现象、记录数据、处理结果等。
引导学生从电离程度(概念的内涵)、酸溶液的性质表现如c(H+)、 pH、 导电性、与金属反应产生氢气的速率等差异以及对应盐溶液的性质表现差异(概念的外延),深刻理解电解质强弱的意义。从中学会分析、比较、归纳逻辑推理方法以及变量控制等科学实验方法。
6 结束语
学生的相异构想,既可以作为学生学习化学知识的感性知识基础,提供化学知识建构的情境,又可以作为化学概念表征的原型,更重要的是学生的相异构想可以作为化学问题解决的对象。建构主义认为,学习在本质上是学习者主动建构心理表征的过程,是主体以已有的经验为基础,通过与外部世界的相互作用而主动建构新的理解、新的心理表征的过程。教学设计必须了解学生原来具有的知识、技能、态度等,必须与学生原有知识水平和心理发展水平相适应。在此基础上,通过教学加强新旧知识的联系,才能把新知识纳入学生原来具有的认知结构中。通过设计各种促进学习的过程和资源,促进学生的学习与发展,即通过对教学起点的重构,实现对学习的重构,这是教学设计“学习者中心”和“生本化”的体现,是对原有课程与教学的突破和超越。
参考文献:
[1]沈金林,霍万林.从建构主义认识论谈相异构想的形成及纠正策略[J].中学物理教学参考,2005,(7):1~4.
茶艺的表演具有非常悠久的历史, 茶道的出现最早是在魏晋南北朝时代, 因为当时的文人墨客很多, 崇尚潇洒的魏晋风骨, 文人骚客喜欢在茶坊饮茶, 自然而然也就带动了茶文化的发展, 茶道的兴盛是在唐朝时期, 唐朝是盛世, 经济繁荣, 人们生活安居乐业, 物质生活得到满足后, 人们就慢慢开始追求起精神文化生活, 于是饮酒茗茶读诗等一系列精神文化活动, 在唐朝都得到了快速的发展, 在宋代, 茶文化的发展更是登峰造极, 在卖茶人之间也会形成一种竞争, 卖茶人之间也会互相比试技艺高低, 这样就慢慢形成了茶百戏[1], 既然称为戏, 当然就可以看做是一种表演比试高低的形式了, 这说明茶艺表演在中国古代的茶文化中已经出现苗头。
1 茶艺表演的分类和茶艺表演的特殊要求
1.1 茶艺表演的分类
茶艺表演的按照不同的标准可以分为不同的类型, 但在学术界普遍认同的一种分类是, 茶艺表演可以分为民俗茶艺表演、仿古茶艺表演和其它茶艺表演, 民俗茶艺表演主要来自于民间, 来自于民间的老百姓当中, 民俗茶艺表演主要取材各个民族和各个地区的风土人情, 取材于特定的民俗和民风, 将各个地区的饮茶习惯, 饮茶方式加以总结加工, 在通过艺术的形式表现出来, 如西湖茶礼、彝族茶舞和白族茶道等等一些茶艺表演都是在民族风情的基础上进行加工提炼, 最后也是以表达民族风格为主, 仿古茶艺表演的艺术源泉主要来自于历史资料, 通过查阅相关的茶艺文化的资料, 在脑海中还原古人饮茶的神态和行为举止, 在经过艺术家们的修饰和加工, 形成了现在呈现在舞台上的茶艺表演, 如唐代茶道表演和韩国仿古茶艺表演等, 其他的茶艺表演虽然没有特定的主题, 但也都是选取于特定的文化背景, 经过提炼和艺术的加工美化, 也是为了表达出一种特定的民族主题, 这三种茶艺表演的分类可以说是总的概括了茶艺表演的形式[2]。
1.2 茶艺表演的要求
茶艺表演和其它形式的表演有所不同的是, 茶艺表演所需要的, 东西是非常多的, 需要的东西列举起来主要有茶水, 茶道具, 演员的服装, 音乐, 场地和其它的辅助道具等, 我们先从表演服饰谈起, 茶艺表演的服饰是多种多样的, 不仅款式形式多样, 风格也是多变的不同的表演主题要选择不同的表演服饰, 同时, 也要求服饰大体得当, 端庄美观, 符合大众审美的要求, 例如唐代茶礼表演中, 就要选择唐代的服饰, 彝族茶道中, 就要选择彝族的服饰, 再然后, 茶艺表演场地的选择和环境的布置也是茶艺表演能否表演好的关键和前提, 表演的环境要做到安静, 无杂乱喧嚣的声音, 同时, 窗台室内要干净和明净, 环境要有情调, 适合人们饮茶, 例如, 日本茶道在表演时, 要打扫庭院, 在室内悬挂简单却又有意境的书画, 为茶艺表演营造出一个良好的环境, 再者就是表演的音乐了, 表演中的音乐起渲染气氛的作用, 所播放的音乐要和茶艺表演的主题相匹配, 就想服装要和茶艺表演的主题相契合一样, 优秀的音乐可以提高人们对茶艺表演的认可, 可以给观赏人一个更美好的体验和感受, 比如, 西湖茶礼要用江南的温婉的音乐, 道教茶艺要用道教独有的音乐一样, 最后就是表演的礼仪了, 中国向来都是文明古国, 是礼仪之邦, 所以在表演过程中, 礼仪是必不可少的, 在茶艺表演中, 茶就是礼仪的载体, 表演者可以通过一些茶礼仪, 以小见大, 向人们传达礼仪之邦的礼仪, 受茶艺的影响, 中国到目前为止, 仍然有给客人敬茶, 来表达尊敬的意思, 在茶艺表演中也要特别重视茶的摆放, 顺序和位置。
2 茶艺和茶艺表演的区别
茶艺通常是指泡茶和品茶的技术, 是一种高雅的娱乐活动, 在古代多是一些文人士大夫或者文人骚客的娱乐活动, 在如今, 也是一些文化人或者具有高雅情操的人所进行的一种活动, 而茶艺表演是一种艺术形式, 它将茶文化和表演艺术紧密的结合了起来, 既可以提现自己的修养, 也可以起到一种教化作用, 早在魏晋南北朝时期, 茶艺文化已经开始慢慢出现, 并逐渐的发展起来, 在唐代甚至出现了茶坊、茶宴和茶会等形式, 文人墨客在喝茶时也会作诗, 所以, 茶文化上也沉淀了中华民族深厚的文化底蕴。通过茶艺表演的形式, 也引起了人们对茶文化的认知和兴趣, 传达出了茶文化的美, 唤起了人们对茶艺的兴趣, 这也有利于茶艺文化的继承与发展, 也有利于茶艺表演走向更大的舞台, 走向世界。
3 茶艺表演和民族服饰
3.1 民族风格服饰的概念和产生背景
服饰具有非常丰富的风格, 民族风格是相较于其他风格的服饰而言的, 比如说, 都市风, 古典风, 嘻哈风等, 民族风格的服饰主要是因为它具有民族的印记, 服饰上汇集了整个民族的特色元素, 使人们能够一看见这件服饰, 就可以很直观明显的感受到这是哪种民族哪个国家的服饰, 具有很明显的标志性, 从形式上看, 民族服饰常常借助的元素主要有:民族符号, 结构特征和造型特征等, 民族风格的产生与经济社会的发展、科技的发展和信息的流通脱不了关系, 正是由于经济的发展和科技进步加剧的信息流通, 使得人们的民族意识越来越淡薄, 对本民族的文化越来越缺乏认同感, 人们受外来文化的冲击, 渐渐忘记了本民族优秀的文化, 所以, 为了加强本民族文化的认同感, 弘扬中华民族的文化, 使各个不同民族之间相互了解, 加强各个民族之间的认同感, 增强各个民族之间的团结力和凝聚力, 在服装中加入民族的印记, 可以使人们不忘民族文化, 同时, 民族风格的服饰体现的也是一种情怀, 当然也是一种时尚, 因为现在在服装界和设计界很流行复古风和民族风[3]。
3.2 民族风格的服饰在茶艺舞台中的应用
舞台服装是舞台表演艺术中的关键, 与生活中人们所穿搭的服饰不同, 舞台表演所需要的服饰要注重整体性, 要和所要呈现的舞台效果相匹配适应, 就茶艺舞台来说, 在茶艺的表演中运用到民族风格的服饰的地方非常多, 在民俗茶艺的表演中, 表演者必须穿特定的民俗服饰来进行表演, 这样才能传达出表演相关民族的民俗民风和民情, 例如在表演傣族人民敬茶这一动作时, 除了礼仪的要求之外, 还要有特定的服装相配合, 才能最大限度的还原傣族人民在茶文化上面的风土人情。在仿古茶艺表演中, 表演者也要穿特定朝代的服饰, 因此, 在进行服装设计时, 也要充分了解表演朝代的历史信息, 不能在表演中出现历史知识的错误, 要将服装的设计与当朝的历史文化结合起来, 在服装设计时加入能充分表现当朝特点的元素, 让人可以分辨出舞台表演所表演的朝代。为了充分展示舞台的表现力, 就需要在服装面前多下功夫, 舞台服装设计也包含着其他设计的原理和理念, 比如在比例, 色彩和平衡等方面可以借鉴一下其它艺术的美学元素。舞台服装的美源来自于各个方面, 比如面料, 款式和结构等方面, 在进行服装设计时要从中国传统文化中寻找灵感, 并且加入一下现代元素。舞台服装与其他服装最大的区别在于, 舞台服装是属于精神范畴的, 是以审美为第一目的的, 在整个舞台的作用是十分重要的, 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4 结语
纵观整个茶艺文化的发展历史和服装的演变历史, 茶艺舞台表演和民族服饰一直都是密不可分的, 茶艺表演与民族风格的服饰相辅相成, 相互促进, 民族服饰为舞台表演提供效果支持, 使表演者的表演效果能够发挥到最大, 而茶艺表演也使民族服饰得到充分的发挥, 使人们能够直观的感受到传统服饰的美, 扩大了传统民族服饰的流传范围, 在茶艺舞台表演中加入民族风格的服饰, 是一种创新, 它的作用是非常巨大的。由于民族风格的服饰的加入使得舞台表演服饰也越来越丰富, 同时, 由于茶艺舞台表演的不断发展, 也对民族风格的服饰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这就迫使设计师们不断的进行研究创新, 不断的设计新的具有民族风格的服饰, 总而言之, 民族风格的服饰在茶艺舞台表演中的应用还是非常广泛的, 可以充分发挥民族风格服饰的价值。
随着人民物质生活水平提高,人们开始追求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方式和精神层面的满足。品茶作为一种健康、时尚、高品位的生活艺术和文化现象,受到人们的关注。茶艺师作为茶文化的传播者、茶叶流通的“加速器”、高雅且富有品味的新兴职业受到了人们的追捧。越来越多的职业学校将“茶文化与茶艺”作为一门课程纳入常规教学。一方面,为使学生获得一项职业技能,另一方面为让学生在中华传统文化熏陶中,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提升综合素质。但是课程开设过程中出现了一些问题,如教学方法单一、理论与实践脱节、以茶育人的力度不够等,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教学效果。因此,结合课程和中职学生实际,改进并应用合适教学方法对增强教学效果具有重要意义。笔者结合教学实践,拟对该课程的教学方法进行分析总结。
一、直观教学法
“百闻不如一见”。直观教学法指利用和借助实物、图片、模型、标本、动作、语言和电化教学设备等进行具体形象的教学方法,这种教学方法可使学生在感知基础上形成某种形象和概念,使抽象的知识变得鲜明而实在,激发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如介绍宋代点茶法时,由于宋代的茶叶和茶具都与现代差距很大,如果仅靠语言描述,学生恐怕很难想象也很难理解这个“点茶”到底是怎么做的,通过一段点茶演示视频则可以一目了然。看完视频后,学生对这种与现代迥异的饮茶法充满好奇和兴趣,教师再对视频中看到的茶叶和茶具进行详细介绍,加深学生理解和记忆。介绍茶树形态时,对于北方几乎没有见过茶树的学生来说,如果仅靠语言描述灌木型、小乔木型、乔木型茶树的特征会显得枯燥乏味,很难吸引学生注意力,但在课件上放几幅不同类型茶树或茶园的图片会让学生眼前一亮,有的学生情不自禁地说,“原来茶树是这样子的呀!”看着图片,学生一起说出几种类型茶树的区别,教师引导并进行总结,就这样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获得知识,也收获成就感。
二、引导探究法
引导探究法,是教师把教学内容设计为若干问题,从而引导学生进行探究的课堂教学方法。这种教学方法在于充分调动师生积极性,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使学生获得新感受,树立清晰的观念,在掌握新知识的同时培养独立思维能力和探究能力。
如讲授红茶分类时,向学生展示小种红茶、工夫红茶和红碎茶样品,让学生看到它们的形状、色泽,闻到它们的香气,喝到它们的味道,从而调动学习主动性,教师再引导分析总结三类红茶的特点。教学实践发现,相对单纯的讲授法,引导探究法不仅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体现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还能培养学生思考、解决问题和语言组织的能力,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
三、陶冶教育法
陶冶教育法,指教育者有目的地、有计划地运用情感和环境因素,以境陶情,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熏陶和感染,使其在耳濡目染中心灵受到感化,进而促进身心健康发展。中职学生在以学习成绩论高低的学校中,往往处于“弱势群体”的状态,常常表现出基于自卑下的“自负”,缺乏正确的审美观和良好的行为习惯[1]。因此,让学生在熏陶和耳濡目染中接受美育是必要的。
在茶艺课上,每个学生都要做到仪表美、仪态美和语言美。茶艺表演开始,学生都静静地观看,在备具、涤器、投茶、冲泡、奉茶、品茶的过程中感受中国茶道讲究的六美,即人美、茶美、水美、器美、艺美和境美[2]。幽雅的环境、轻柔的音乐、袅袅的茶香、甘醇的茶味,让人感受到自然之美、淡泊之美、简约之美、虚静之美、含蓄之美,潜移默化中陶冶性情,训练得体的着装、常见的礼仪、规范的言语,形成良好的仪容仪表、礼仪和言语习惯,逐渐提升个人的审美情趣。
四、项目教学法
项目教学法是通过完整的项目进行的教学活动,目的是在课堂教学中把理论与实践教学有机结合起来,充分发掘学生的创造潜能,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及团队合作精神。茶艺课程的知识体系主要包括茶叶基础知识、茶叶冲泡、茶艺表演和茶事服务等内容,以实践操作部分为主要内容。项目教学法的应用,主要以茶事服务的工作流程为主线,通过具体的实践过程,学生将所学理论知识在实践操作中灵活运用,从而提高综合素质和岗位适应性,通过学习达到岗位资格要求[3]。
例如,将乌龙茶茶事服务作为一个项目,首先教师要进行项目设计。此项目让学生进行完整的乌龙茶茶事服务流程演示,内容主要包括乌龙茶基础知识、乌龙茶茶艺表演、茶事服务等。通过项目训练,学生熟练掌握所学乌龙茶知识,并将理论灵活应用到实践中。然后将学生划分为若干团队,团队由8名学生组成,分成两个小组,A组负责乌龙茶主泡、茶艺解说、茶叶基础知识介绍,B组学生作为茶事服务中的顾客品饮乌龙茶,提出疑问并给出评价。这一环节主要训练学生对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技能的掌握,有助于学生通过模拟训练适应岗位寻求。接着,进行项目计划制订。团队内两个小组双方商议创设的情境,要求项目过程全面涉及项目目标。接下来,开始实施计划。A组学生负责乌龙茶的冲泡、茶艺解说及解答关于乌龙茶知识的疑问;B组学生负责品饮、评价、提出和乌龙茶有关的知识问题。这一环节主要训练学生对所学知识掌握和运用的熟练程度及与他人沟通、协调、解决问题等综合能力。最后,采取小组互评和教师点评方式对本项目进行检查评价。
参考文献: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职业学校将“茶艺”作为一门课程纳入到常规教学中来,其原因有二:一是继承和发扬传统茶文化,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迎合东方人文明的生活追求;二是茶艺教学能促进学生修身养性,有助于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我从2006年以来一直任教茶艺这门学科,在这五年来不断学习和探讨茶艺知识,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在长期教学实践中,发现茶艺专业中存在着丰富的人文元素。
一、茶艺教学中存在的人文素养元素
茶艺是“茶”与“艺”的融合,从广义上讲,是研究茶叶的生产、制造、经营、饮用的方法和探讨茶叶原理,以达到物质和精神享受的学问;从狭义上讲,是研究如何泡好一壶茶的技艺和如何享用一杯茶的艺术。在教学中主要从狭义概念着手,学生把茶的色、香、味、形泡出来,以及懂得如何去品尝、去欣赏一杯好茶,就达成教学目标了。我们在茶艺表演时特别讲究的是茶艺表演的形象及气质要求,“茶艺表演是一门高雅的艺术,它浸润着中国的传统文化,飘逸出中国人所特有的清淡、恬静、明净自然的人文气息”。
我在茶艺教学实践中发现,茶艺教学中存在很多人文素养的元素,如学习者仪容仪表、行为举止、待人接物等文明礼仪;融音乐、插花等艺术形式于一身的审美修养……茶艺因其博大精深的文化背景,使得学生在茶艺学习中获得深刻的人文素养的体验、感悟与内化。茶艺教学中所注重的内在气质的培养,如自然和谐、从容优雅、清神稳重都是人文素养不可或缺的内容。特别是茶艺生命力所寄寓的文化土壤,能使茶艺学习者逐渐形成深厚的文化底蕴,传达出茶艺的“精、气、神”,这些人文元素可以丰富学生的人文情怀,提升学生的人文品位。
二、在茶艺教学中渗透学生人文素养
师生同在茶艺教室这一清静的处所,斟上一盏清茶,看茶汤的透彻,观杯中茶叶的沉浮舒展,沉下心来细细体味那始涩而后甘的滋味。茶里氤氲着做人的超然、含蓄、执著品德,人们通过饮茶来领悟哲理,感悟人生。具体到茶艺教学中,我认为可以通过泡茶、品茶、茶艺表演渗透学生多方面的人文素养。
(一)渗透审美情趣
审美是一种高层次的精神需求,在茶艺教学特别是茶艺表演的过程中,要求学生学会发现美、欣赏美并且创造美。进入茶艺教室,每个学生要做到仪表美、仪态美和语言美,当表演茶艺的学生款款走上讲台时,整个教室顿时鸦雀无声,学生都只是静静地观看和品味。涤器、投茶、冲泡、敬茶,表演者动作利索大方,礼节谦和恭让……静寂的处所,轻柔的音乐,袅袅的茶香,甘醇的茶汤,让人似乎进入一个空明宁静的世界。一杯茶所烘托出的千山绿意,让人随和、随缘,此种意境和美感能对身居茶室之人产生一种积极的心理暗示与行为约束,并在潜移默化中使自己的性格情操、思想境界等都得到陶冶。久而久之,学生会把茶艺课作为一种美的享受、美的提升来对待,从而达到培养审美情趣和陶冶性情的目的。
(二)渗透团队精神
在茶艺教学中,有许多学习内容的协作性很强,在茶艺表演中表现尤其突出。茶艺表演是在泡茶技艺的基础上,对泡茶的各项程序进行艺术加工,将生活中的泡茶技艺上升为一种表演艺术,使客人得到一种美的熏陶。茶艺表演在一般情况下要三人同台合作,在整个过程的进行当中,要求主泡手、助泡手和解说员在同一时间内有良好的协调与配合,不能因为个体的独立而破坏整体的和谐之美。另外,泡好一壶茶不仅需要有好的泡茶技艺,而且需要有优质的茗茶、上好的水质、恰当的冲泡时间、合适的茶具、良好的心境等,缺一不能品出茶之真味。茶艺表演是培养学生和谐美感与团队精神的过程,通过这个过程可潜移默化地陶冶学生的群体意识与团队精神。
(三)渗透节俭意识
茶出自深山幽谷,得益于山野自然之造化,秉性朴素高洁,不入俗流。在茶艺教学中,以茶为载体,茶性的俭朴可以培养超然、淡泊的雅趣和恭谦俭让的精神涵养。“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崇尚节俭是个人优良素质的一种体现,更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而节俭并非吝啬,它是一种自我约束,是以一种简朴的生活态势达到一种精神快乐的境界。弘扬节俭美德有利于学生在学习上保持旺盛的精力,磨炼意志,锻炼吃苦耐劳的精神,同时也有利于培养学生适应艰苦环境的能力,培养他们克服困难的信心和勇气。
(四)渗透科学精神
饮茶能促进身心健康。茶圣陆羽认为茶有解“热渴、凝闷、脑疼、目涩、四肢烦、百节不舒”等多种功效。中、日、美、英、法、俄等国的科学家研究表明,茶叶确实含有与人体健康密切相关的生化成分。茶叶不仅具有提神醒脑、清热解暑、消食化痰、去腻减肥、解毒醒酒、降火明目及止痢除湿等药理作用,而且对辐射病、心脑血管病、癌症等疾病有一定的药理功效。新的功能使茶由最初低级的药用转向饮用后,再回归到更高级的药用状态。我们在茶艺课中传授这些知识,使学生明白喝茶有益于健康的道理,有利于他们养成科学的、积极的生活态度。
(五)渗透创新精神
学校开展多种竞赛活动(如开化龙顶茶茶艺表演、茶艺知识抢答赛、自创茶艺比赛),促使学生动脑筋,勇于创新。将茶德、茶知、茶艺等教学活动和鲜活的、多彩的、学生乐于主动参与的实践活动相结合,并有专业教师带领学生走进茶山、茶厂、茶馆见习,使学生感受职业氛围,充分调动学生的自主性、互动性、发现学生的闪光点,鼓励学生的实践性和创新性精神培养,促进学生健康成长。茶艺专业可以使学生在泡茶、品尝中获得自我心态的调整,尽快发现自我、发挥自我、创造自我,为学生终身学习、生活、工作和可持续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总之,在茶艺教学中潜在着丰富的人文素养元素,有待于茶艺教师带领学生一起积极发掘。茶艺教学的魅力不仅在于泡茶、品茶、茶艺表演等动作本身,而且在于这一过程能使人获得极高的人文素养的品悟,内化为纯正的人文信念,培植成健康的人文情怀。
参考文献:
[1]林治.中国茶道[M].北京:中华工商联合出版社,2000.
“紫藤庐”30岁了,做为台湾茶文化发展最重要的“活古迹”,这一次为自己举办“繁花再开忆故人”系列展览与讲座活动,见证台北文化人与茶人共同携手留下的鸿爪雪泥,台北“光点电影院”也特别放映由刘嵩执导的历史纪录片共襄盛举。
阳光穿透紫藤的绿荫,洒落的光线像透明的鱼一样游入小巧的水池庭园,石桌上沸腾的茶壶正轻轻抖落残留的水珠,这是不少台北人熟悉的一处风景,上世纪50年代财政部的日式宿舍,在70年代中期变成了作家口中的“艺术家的”,到80年代初期则成为台北茶馆文化的先驱――“紫藤庐”。“紫藤庐”以庭院里几株90岁的老紫藤为名,它不仅仅是一座茶馆,也是全台湾第一处市定古迹,更是台北市第一处以“人文历史精神”及“公共空间内涵”为特色的活古迹,30年来,不知陪伴过多少文艺青年在此成长。多少新锐艺术家在此发表或舞蹈或剧场或绘画新作,多少民主人士在此凝聚理念,甚至还有不少老外在此领会茶艺的生命。与其说主人周渝是茶艺馆鼻祖,毋宁说他以艺术家的浪漫打造了台北茶馆的传奇要来得更为恰当吧!
4只留有沉船凿痕的天目黑碗,分别置入4枚约莫巴掌长度的大叶种青普,再注入滚沸的开水,在兔毫轻烟升起的淡淡茶香中。周渝用最简约的方式阐述他对茶艺的看法。茶做为养身,是“清”而非“补”,强调东晋以降对茶的俭朴素养。“文人雅士喝茶讲究茶具、火候等条件,但茶要先养身才能奢谈茶文化,这是基础。”对周渝来说,茶文化可以免谈,假若茶会伤身,就根本不能谈修养了。
周渝说茶艺离不开俭朴,过于经营茶具并不符合茶性,构成茶艺的机制在于自我反省与创造。反省是一种修养,现代文明则需要快速的创造,创造可以带来商业,少了这两样,文化可能只是一种包装,内容就会单薄。因此尽管社会不断变迁,炫丽的声光正逐渐取代传统的朴实风貌,但紫藤庐30年来始终如一,坚持作为“一间会呼吸的房子在喧嚣急促的台北城中缓缓吐纳着茶气”。
周渝说:“在一个茶艺世界中,没有一样东西只是工具,它们都具有自身的气质与美感。茶人与每个存在物发生对话,同时寻求物与物间,或物与环境间和谐、优美甚至有时令人惊奇的关系。置放一个老瓮、一些枯枝、一盆花或盆栽、一张桌子、一块石头、一幅画……欣赏光影的变化、气息的流动等,正是“紫藤庐”屹立台北30年的最佳写照。
不同于16世纪日本茶道大师千利修提出的“和、敬、清、寂”四字作为日本茶禅的精神指导原理,周渝以一个文化工作者在茶艺世界中真挚地摸索了15年所升华的理想,提出了“正、静、清、圆”四字。他说“虽是寄隅于一个小世界,相信对大世界会伸延出一种意义深远的影响”。
周渝认为修养与养生是茶艺的出路。而泡茶的水质尤其重要,“紫藤庐”的用水全部取自于燕子湖,每隔三天就用20公升的水桶一次载个20桶回来,从20年前无意中的发现至今,从未改变。
【中图分类号】G712;TS971-4
1、引言
茶艺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茶艺专业必修的核心课程,主要传授我国茶文化的基本知识、茶叶鉴赏及其冲泡方法等相关茶艺服务流程与技巧。这门课程着重对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依据本课程的特点,在教学过程中引入体验式教学法。
2、体验式教学法及其特征
2.1什么是体验式教学法
体验式教学法是指以中职学校教学实际情况出发,在教学中创设与教学内容相适应的具体场景,通过学生的实践体验,帮助其构建知识体系、拓展其实践能力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爱好的教学方法。
2.2体验式教学法的特征
1)学习成为体验的过程
体验式教学是指在教学过程中学生通过自己的亲身体验、感受、操作等形式,来获得感性材料,在经过思维活动的加工去认知抽象的概念。体验式教学强调学生在实践中获取知识,在实践中调动其全部感官、思维,在通过“尝试”,“对比”等方法来比较观察、动手实践,整个学习过程主要以体验方式展开。
2)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
学生是体验式教学的主体,而老师只是起到引导作用。老师通过设定一定的情景,帮助学生来体会,从而实现知识的传授不再是传统的填鸭式教育方式,使得学生通过亲身的体验和经历来构建其自身的知识体系。
3)关注情感体验,注重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体验式教学方法区别于传统的教学方法最根本的要素是能够更加有效的激发学生的情感。传统的教学方式多为老师机械教,学生接受多为被动的方式,教师与学生在学习之间的情感投入较浅。在体验式教学中,教师与学生之间可以有效的实现互动,在这种互动式教学中,对于相关问题可以实现情感与体验的有机结合,激情与明理,指导相互融合共同的促进学生的学习。通过体验式教学帮助学生体会到学习快乐,激发其学习的情感,有利促进其思考以及思维的发展[1]。
2.3体验式教学法的应用意义
对比体验式教学与传统式教学可以看出,体验式教学传授的知识较传统教学方式有着较为明显的优势。传统的教学方式属于填鸭式教学,过分的强调记忆,教师在课堂上很少与学生进行交流,基本都是以自我为中心的标准化学习模式,过分的强调理论系统化。而体验式教学注重实践,在实践中感受体验、领悟获取知识,注重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在学习过程中将学生感受放在第一位,凸显学生是教学主体。茶艺课程是一门具有着很强的实践性课程,在教学中应用体验式教学法有着如下的意义:
1)实践性和趣味性有机结合,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体验式教学实习了将理论知识与一定的技术能力相融合后达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在茶艺课程体验式教学中通过构建模拟环境,让学生能够在模拟的环境中赏色闻香、开汤品饮和动手操作,通过自身的亲身体会来体验到茶叶的品尝与鉴别以及冲泡过程,这样的教学方式是一种寓教于乐的教学模式。采用体验式的教学方法可以有效的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有效的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体验式的教学基本实现像娱乐节目一样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教师在教学过程通过实践来与学生进行互动,将学生由原来的被动接受变成参与者,使学生在参与中获得知识,并体验到学习带来快乐。
2)强调能力为本位,培养学生职业核心能力
体验式教学法是以锻炼学生能力为主要目的的教学方法,这种教学方法实质是不再以传授理论知识为主,强调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实现自己来获取答案的途径,最终实现知识的获取。学生在这个过程中经过实践的锻炼,其鉴赏能力、动手能力、团结协作能力、自我学习能力等多方面得到了锻炼,为其日后学习就业打下坚实的基础。
3、体验式教学法在茶艺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3.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体验的产生主要源于体验者对体验对象有着亲身的经历,因此,这样的切身感受对于体验形成有着特殊的意义。在实际的教学中教师通过设计一定教学场景和活动,来将学生的注意以及思维方式吸引到教学中来,在活动中“以自身体会,用心去检验”,从而达到体验的目的。兴趣是学生学习的主要动机,通过兴趣来引导学生去探索事物,思考问题,动手实践。在茶艺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模拟运用多媒w技术、音乐等手段,创设一个和谐、愉悦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参与到课程中来。
3.2强调动手,培养能力
在茶艺课教学过程中,茶艺技能的掌握是这门课的重点内容,为此要着重对学生的能力的培养。教师通过收集相关的茶艺资料根据茶艺师日常工作方式、内容等做好接待、准备、演示等,组织学生做好课堂上的礼仪接待、操作模仿、组织实施等相关环节,学生可以亲身的体验茶艺师的日常工作,其严格的按照茶艺师日常工作流程来培养学生,从茶艺师具体工作开始,将茶的历史、利用、发现等相关的茶文化引入到教学中,通过对茶叶相关知识的了解,有助于学生茶艺方面的学习与体验、实践,在回到茶艺师日常工作中,利用在日常积累的茶相关知识、礼仪、文化等集中表现出来,实现对茶艺各方面知识的熟练掌握,既体现了对我国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学习,又能掌握茶艺基础知识[2]。
4、体验式教学法在茶艺课堂教学中的环节设计
本文以绿茶茶艺教学为例,结合体验式教学对课堂进行相应的设计和组织。将茶艺分为如下几个环节:1)茶叶的鉴赏2)泡茶技巧的学习3)茶艺的表演。具体的操作如下:
首先在课前做好准备,学生按照老师的要求穿着相应的服饰,再配以古典音乐,让学生体验到传统茶室的氛围。老师通过图片、视频以及实物引出体验式教学的主题――绿茶。首先老师展示西湖龙井茶、洞庭碧螺春、六安瓜片、信阳毛尖、太平猴魁等绿茶名品,引导学生对茶叶的外形、色泽、香气、匀整度等特征对茶叶进行鉴赏,然后一起品饮这些绿茶。继而让学生自己总结出绿茶的品质特征及不同绿茶品种之间的区别。其次,对于泡茶环节老师要依据主题来选择合适的茶具和用水,结合绿茶的冲泡特点与学生进行讨论,确定最佳的泡茶方法。最后,在老师的示范讲解后,学生自行编排茶艺表演内容,自主参与、体验,从中掌握相关茶艺技能。
通过体验式教学,建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更好的激发了中职学校学生学习茶艺课程的兴趣,并通过亲身体验来熟练掌握茶艺服务流程与技巧。
茶文化蕴含深厚的民族传统文化内涵,承载着我国长久发展形成的文化基因,是我国最为宝贵的文化遗产。在新时代背景下,如何传承和保护茶文化,是当代社会管理者和教育者思考的问题。而借助教育这一重要的渠道,以校园文化建设为契机,促进茶文化在校园文化中的融入,不但可解决文化传承发展的问题,还能充实校园文化内涵,利于茶文化在学生群体中传播,对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审美观念、文化传承意识,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1茶文化教育和校园文化的内在关联
我国作为茶文化发源地,在悠久的制茶和种茶过程中,通过与其他文化内涵的相互融合,形成具有我国传统文化特色的茶文化体系。而这种以茶叶这种物质为载体的文化类型,有着物质和精神层面上双重意义。在物质层面,茶叶作为一种保健食品,通过饮茶和品茶促进茶多酚的吸收,有效的预防和控制人体疾病的产生,并加快新陈代谢,促进人体机能的恢复。而在精神层面,茶文化作为我国传统文化的代表,在长久发展中没有被其他文化所取代,反而吸收各类文化优秀要素,形成更为完善的文化内涵。茶文化倡导的仁爱、宁静、淡泊等思想,可净化人的心灵,给人以温暖和舒适的感受,促进人更加主动的修身养性。可见,茶文化不仅是一种传统,更是一种特殊的文化象征。从这一角度来看,茶文化可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具体而言,校园文化使学校在长久发展中形成特有的精神风貌,可真实反映着学校办学理念,还可展示着学生的道德素质和修养水平。在全面落实立德树人育人目标的背景下,各大院校开始重视传统文化教育,而距离学生较为久远的传统文化内涵,难以符合当代教育的理念,无法满足学生认知上的需求。为此,以更加贴合学生现实生活的茶文化为特色,将茶文化引入到校园文化中,可利用潜移默化的方式影响学生的思维、品质、思想等,使学生了解茶文化内涵的同时,缓解精神压力,在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中修缮身心,促进自身道德素质和个人修养的提升。
2茶文化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作用
2.1茶文化引导健康价值观,利于增强学生道德修养
随着经济的高质量发展,社会开放程度的不断提升,学生所处的学习环境和生活环境发生较大的变化。网络信息传播平台的构建,为西方文化和价值观的入侵带来机会,而对于大学生而言,由于自身辨别力不足,容易受到西方文化的影响,出现错误思想观念,挑战学生的品质和文化素养,也影响校园文化的建设。面对这种普遍存在的现象,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根本目的,就是促进校园精神文明的发展,平衡学生的心态,提升学生整体的文化素养。借助茶文化教育这一渠道,向学生介绍茶文化的概念、内涵、特色,以及对人身体和生活的促进作用。并向学生展示茶艺、茶诗、茶道涉及到的礼仪规范,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社会公德。可通过茶文化倡导的价值观念,来影响学生的思想和意识,同时将茶文化中蕴含的“仁、爱、真,怡”等精神,上升到哲理的高度,使茶文化形成更高的文化层次,对学生理想和目标进行深刻的启迪。另外,面对当前校园文化氛围不浓厚,学生对校园文化理解不深刻等现状,高校以茶文化为载体,开展与茶文化相关的茶事活动,不但可改变以往校园文化内容单一刻板,还能够陶冶学生情操,引导学生树立健康的发展观念,并受到传统文化深刻的影响,形成坚定的文化自信,促进和谐校园的构建。
2.2茶文化具备的美学功能,提升学生审美情趣
新时代下的育人工作,除关注学生知识水平和技能之外,还需要了解学生的精神状态,确保学生在未来的生活和工作中,保持良好的精神风貌和热情,这需要高校以校园文化建设为手段,将更多具有艺术美感的文化和艺术活动带到学生面前,使学生有着较强的审美能力,并在美的熏陶下实现人与内心的相互和谐。茶文化作为一种怡情文化,在长久发展中茶文化与艺术的联系日益密切,在高校校园中开展茶文化相关的活动,对提升学生的审美意识和情趣有着一定的促进作用。首先,古代茶相关的书画和诗歌,为世人描绘一个清幽淡雅的世界。而茶艺表演所形成的优美律动和独特造型,可为人们展示着肢体美和艺术美,可大大的提升学生对美的感悟能力,对于提高学生审美品味有着积极的意义。其次,在饮茶和品茶活动中,在茶文化营造的宁静悠远的环境里,深刻体悟人与自然和人与社会的关系,并使茶营造的意境美对学生产生积极的心理暗示,潜移默化的使学生性格更为稳定,思想也得到陶冶。最后,茶叶自身具备的养生功能,可使学生了解到自然世界的淳朴,逐渐达到返璞归真的境界。不但利于学生良好人际关系的构建,还能够促进艺术美和环境美的传播,在塑造良好校园环境,提升学生思想境界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2.3茶文化传承传统文化知识,丰富校园文化内涵
高校校园文化的建设,主要以传递正确的思想和观念,向学生展示学校办学风采为主。虽然大多数高校在长久的发展过程中,形成具有本校特色的校园文化,但是以理论为主的文化内涵,学生难以在其中获得深刻的感受,使得校园文化氛围不够浓郁,使学生思想和行为的引导力不足。而面对新的发展目标,高校需要借助校园文化这一宣传渠道,不但进一步充实校园文化内涵,还增加校园文化的生动性,以更加符合学生审美需要的内容,来增加学生传播文化的自主性,促进良好校园文化风气的形成。鉴于此,茶文化这种有着物质和精神两方面特性的文化形态,可借助茶德、茶道、茶艺、茶礼仪等更生动具象的内容,向学生展示校园文化的特色,并促进传统文化的传播,开阔学生的文化视野,极大程度的提高学生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主动承担文化传播和传承的重要责任,推动我国传统文化在新时代的发展。
3茶文化教育融入校园文化的策略分析
3.1以茶文化教育为导向增设校园特色文化课程,促进茶文化传播
以茶文化教育为导向,增设校园特色文化课程,需要秉持着以学生为中心的思想理念,立足学生需求确定课程主题,围绕学生发展实际选择课程内容,组织多学科教师积极参与其中,一同研发校园特色文化课程,进而保证校园特色文化课程开设的规范性和科学性。在具体实践中,相关学校首先可通过成立专门的茶文化教育课程研发小组,利用线上线下混合调查模式、面对面交流访谈等形式,深入调查学生学习诉求、家长期望以及学校与地方可利用的茶文化教育资源,围绕多方主体合理定位查文化教育课程。同时,校园特色茶文化课程的开发,应当以培育学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茶文化素养等综合能力为主,将当地茶企业、茶园、茶馆以及茶文化研究机构等作为资源依托,为校园特色文化课程中的实践环节实施提供支持与保障。其次,为构建以茶文化教育为导向的校园特色文化课程,还需要结合地方茶文化特色与学校办学特色,积极设定茶文化传统、茶艺知识、茶联创作等专项板块,完善茶历史、茶分类、茶文化、茶健康等几类主题内容。应从提升学生查文化素养与能力的角度出发,丰富课程活动方式,开展形式多样的课程实习、实践活动、校园文化活动,多组织学生开展校园茶文化演讲、茶礼仪演绎、茶文化小品等活动,引导学生进行自我教育、自主学习。除此之外,还需要聘请专职研究员每年在校内对全体教师进行专项培训,为其传授专业的茶文化知识与实践技能。并组织教师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带领教师参观学习茶馆、茶厂、茶园等地,引导其通过观摩学习、调查研究,逐渐形成良好的茶文化素养与知识储备,为校园特色文化课程的开展奠定坚实基础。
3.2以茶文化教育为引领构建多方协作育人机制,创设茶文化氛围
在校园文化建设中融入全文化教育,不仅有利于提高学生个人修养、文化水平与审美趣味,还可有效激发学生民族自信心和爱国热情,使之形成坚定的文化自信,更有利于建设和谐社会,早一步实现“中国梦”。虽然学校担任着传播和推广茶文化,开展茶文化教育工作的职责重任,但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需要获得全社会关注和重视的。尤其是在文化多元发展背景下,茶文化的传播与推广更是重中之重。面对这一发展形势,政府部门作为延续茶文化传播工作的主力军,更是要注重发挥自身职能作用,加大茶文化宣传教育力度,重点关注茶文化教育在青少年群体中的有效开展,努力为茶文化教育进校园文化提供良好外部环境。基于此,政府部门应发挥自身引领和带动作用,协同教育部门积极出台相应政策、制度与帮扶措施,为学校校园文化融入茶文化教育提供充足的资金、政策、制度支持与保障,带动学校积极开展茶文化教育。同时,媒体作为弘扬茶文化,为社会公众普及茶文化历史与专业知识的重要载体,应重视发挥自身作用与优势,积极参与到茶文化教育融入校园文化工作进程中。通过发挥传统主流媒体公信力与影响力优势,利用电视新闻传播,制作茶与青春主题栏目,研发茶文化视频节目等多种途径,对茶文化教育的优势、价值及作用等加以宣传普及。还可通过联手地方学校一同举办茶知识讲座活动,协同茶企业与茶馆举办多样化的校园饮茶活动,通过邀请学生参与制茶、泡茶、饮茶等活动,为学生赠送优质茶叶,让更多人了解茶、喜欢茶,从而达到宣传普及的目的。除此之外,还应当鼓励学生结合自身专业特点,在茶文化教育的基础上,进一步开展科学研究工作。比如旅游专业学生可研究茶园旅游专业课题;外语专业学生可研究中国茶文化向海外传播专业课题;历史专业学生课研究茶文化起源与民俗等课题。并将课题成果上传至校园网站,供其他学生观看、点评、讨论,既有利于发挥学生在茶文化教育中的主观能动性,又有利于营造浓厚的校园茶文化氛围,达到最佳效果。
3.3以茶文化教育为核心开设相关学生社团活动,传播茶文化知识
学生社团是开展茶文化教育,丰富校园文化体系,传播茶文化知识的关键手段之一,对于达到茶文化教育目的具有一定帮助。因为社团通常是基于学生共同兴趣、爱好及目标而自发成立的组织,是校园文化建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而组建茶文化社团,可为学生进一步了解茶文化提供平台和契机。因此,学校应围绕茶文化教育开设相关学生社团组织,将志趣相同的学生组织在一起,成立茶文化社团,定期开展茶文化活动,引导学生相互切磋茶艺,交流彼此对茶的看法和心得,进一步加强学生对茶文化的了解和掌握。有利于提高学生社交能力,为学生今后人生发展奠定坚实基础。在具体实践中,学校应加强此方面的资金投入力度,加大资金支持购入先进的设备设施与信息技术,优化茶文化社团软硬件环境,满足茶文化社团线上线下交流、学习、互动等切实需求。同时,还应当定期邀请专业茶艺师到社团内开展茶艺培训、专题演讲、茶艺座谈会等活动,为每位社团成员传授专业的茶道礼仪、茶道精神与相关手法。当学校在重大节日中举办节庆活动或接待活动时,便可鼓励茶文化社团自发组建茶艺队进行专业表演,不仅有利于烘托节庆气氛,为学生了解茶文化并对外展示茶文化提供契机,还可宣传学校形象,提高学校知名度。除此之外,还可鼓励茶文化社团定期在校园内组织开展校园征文、手抄报、茶文化知识竞赛、茶文化教育主题班会等活动,带动其他学生积极参与其中,有利于促进茶文化知识的普及,营造浓郁的校园茶文化氛围。
3.4以茶文化教育为目标积极搭建宣传教育平台,加大茶文化融入
以茶文化教育为目标,积极搭建专业的宣传教育平台,首先可通过围绕学生个性特点、文化知识水平与学习需求的个体差异情况,结合各专业教学内容和目标,积极开设茶文化选修课程,丰富学生茶文化知识,为完善学生茶文化知识储备提供支持与保障。比如,在茶文化传播背景下,我国教育部门已有50多所学校开设茶道课程,并适当融入了专业学科知识,深受学生欢迎。其中最为常见的便是《茶文化概论》、《中国茶文化》等课程。此类课程传授的内容,主要以中国茶叶分布和种类,教会学生如何鉴别不同茶叶,掌握茶叶外观、味道与品茶技巧等为主。还有少数课程以培养学生个人修养、文化水平与道德素质为目的,开发了专门的茶礼知识内容,将儒家理念和理学融入其中,引导学生在学习相关知识的同时形成良好礼仪、修养,达到培养学生审美情趣,陶冶情操的目的。另外,为了保证这些课程内容的高效传授,学校可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在互联网平台中搭建专门的茶文化教育平台,开发教育教学、教学资源库、教学监督管理、聊天室、反馈系统等功能。监督线上茶文化教学效果与进展,更有利于激发学生参与茶文化的学习兴趣,让更多学生参与到茶文化教育当中。最后,还可通过在校园网站中开发独立的茶文化传播板块,定期发送茶文化相关文章,来实现茶文化教育目的。
志同道合的两位学者侃侃而谈,妙语连珠。他们的对话,充满了睿智,也体现出了他们对中华茶文化的独到见地。
陆:您认为茶艺与茶道有区别吗?
范:茶道与茶艺是“体”和“用”的关系,可以用方法论来清楚区别。“道”是无形的,看不到、摸不着,是形而上的;“艺”是有形的,表现于外的,是有形的器物、制度等,是形而下的。在茶中,能表现出来的就是艺。只有艺才能真正表演,道是无法表演的。茶艺偏向科学,茶道偏向哲学。
我把茶艺的界说分为广义和狭义两部分:广义的茶艺是研究茶叶的生产、制造、经营、饮用的方法和探讨茶业原理、原则,以达到物质和精神全面满足的学问;狭义的茶艺,是研究如何泡好一壶茶的技艺和如何享受一杯茶的艺术。
如何泡好一壶茶是属于科学,是一种技艺。泡茶的方法有千百种。但要泡好一壶茶一定有个公式,一个最好的方法。虽然条条道路通罗马,其中有一条是最省时、省力、最便捷的路,最适合您走的路。这条路就是我们茶艺学要寻找、探讨的目的。
我常举例说“以茶道为圆心,茶艺为半径,画一个圆即茶文化。”圆心是生命的定位、是生命的立足点。有立足点才能决定方向,才能选择目标。有了方向、目标,才能创造生命的价值。才是人生之道。学茶艺的目的,为的是追求人生之道。圆心定位在此,半径愈长,画出的范围就愈大,茶文化的范围也越大。
茶文化包括茶道和茶艺,其中包括有形的和无形的。故茶文化中有行为、有物态、有思想、有制度,必须是物质加精神才是完整的茶文化。茶文化的形上与形下以茶艺来贯穿,茶道与茶艺的总和才是茶文化。
中国茶文化发展的历史悠久,但因没有做科学的整理,用词不准确、规范不明确,所以不够有深度和高度,无法提升,也就不能形成茶道。中国人向来喜欢以茶会友,在品茶之余,谈天说道,意兴遄飞,人人自以为离“道”不远,但曲终人散后,则依然故我。似这般的清谈聊天,哪能把“道”聊出来?“道”可以自由地表达,但需要“悟”,没有悟的道未必是真道。道要传达给别人理解,一般庶民需要有工具、载体和过程。茶艺即是这个部分。
日本茶道之所以能成为世界茶文化中的一种典型,那是因为他们的茶中有规矩、有礼法。中国人则一向不喜欢守规矩,所以我认为现阶段如果要提升中国茶文化,应该先强调“艺”,以艺来自我约束,规范自己,当艺表现得炉火纯青了,就自然入道了。就是孔子也要到七十岁以后才能“从心所欲而不逾矩”,我们一般人在初学阶段更应遵循规矩而行。所以,学习茶艺是为了修习茶道。艺是助人进入道的工具、载体,是过程,同时艺也是道的形式、道的呈现。《庄子》中有“庖丁解牛“的故事,解牛的刀法是艺,但解牛于无形是道,运刀能如此神妙靠的是艺中有道。
陆:现在的茶艺表演,表演者年纪很轻,应该没有太深的茶道修养,但他“艺”的表现非常完美。这中间的“道”和“艺”又有什么样的关系呢?
范:艺的表现需要有道,才会有深度的美;而道的体会是需要悟。悟。是积累起来的。人的聪明智能是修行来的,不断地学习,不断地实践,学习实践的功德来,累积得越多,聪明智慧就越高。年纪虽然轻,有悟性,聪明智慧高,表现出来的艺是有深度的美,自然就完美,因为它是有道的艺。
陆:“茶艺”这名词,古人为何没有想到?
范:茶文化发展已经几千年了,过去的人,或说古人,并没有把应用茶和对茶体会的哲学、思想,清楚地、系统地以科学的方法表达出来。思想的表达或表现是需要方法的训练和学习。现代人提出“茶艺”,是领悟到茶文化的核心,且能准确完美地表现出来,能表现出来才能传承,才能普世接受。茶艺可以说是实践、务实的茶文化表现。针对事物用准确的语词来表达。这代表我们现代人的进步吧!
陆:当年娄子匡先生提出的“茶艺”是何意义?
范:基本上是等于“茶道”,是茶道具体的一面,也就是说要把茶道让人实践,务实地享受茶的生活。茶艺是茶道的具体实践,走向茶道的一步一步过程,就是“艺”,就是“茶艺”。茶道和茶艺,可以说是同一件事物,在不同的时间、不同的空间、不同的角度,以不同的语词的一种表达。但是,在表达一种事物时必须具体,表示一种技能、一种职业时。更应该具体清楚。“茶艺”是一种具体的生活应用,是一种技艺。可以拿来表演,让人欣赏的技艺,那就应该是“艺”了;“道”是无形无相的,怎么表演?所以“茶艺”这个名词才是较准确的,“茶艺师”的称呼才是较正确的。“茶艺师”这名词是我提出来的,是经官方认定的,这就是正统。如果说“茶道师”或“泡茶师”,那是不准确的。茶艺师还要懂得茶性,懂得与之相关艺术的运用;泡茶师只是泡茶,那是不够的。
陆:您所阐释的“茶艺”和陆羽当年提出的“茶法”有没有区别?
范:是相通而不相同的。茶艺的理论建设是一个巨大的工程,我只是一个开拓者,提出一个方向,可能要经过弟子、再传弟子的努力,才能有一个完整的学理、一个坚实的理论架构。所谓“人能弘道,非道弘人”,当茶能彰显道时,道就寄托在茶中;当茶不能彰显道时,道又会寄托在别物中,或许寄托在咖啡为咖啡道,或许寄托在餐饮为餐饮道……而茶为何能彰显道,适合道寄托?因人类发现和应用茶已有数千年,经过数千年来前贤、大德不断的从各个方面探讨研究应用茶,建设茶的技艺、礼法,使茶中有艺,而艺可入道。
“茶艺”和“茶法”是相通而不相同的。“茶艺”、“茶法”、“茶道”,甚至于“茶技”,都有所不同,例如黄种人中有中国人、日本人、韩国人,而中国人中有张三、李四、王五、赵六。技、艺、道、法,古圣先贤早已诠释清楚,为什么到了茶,就含糊不清呢?这是商业的结果。中国的茶商业是很落伍的行业,茶文化、茶学术没有尽到责任,一直让茶商业在含糊中取得利益。
陆:日本在1868年的明治维新时,把欧洲的艺学引进,并与中国的道成功结合后有了今日的茶道。台湾看起来已走了一半,应该会走向成功。
范:在这一点上,台湾领悟到了修道要有方法,大陆现在也有些领悟了。我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中国茶艺将进入艺道的领域,将是世界人类的幸福。
陆:中国文化元素很多,但还没有整合,需要有人来做整合的工作。
范:茶文化是东方文化的精华。日本人的一切生活面都受茶道的影响,他们生活的规矩是从茶道中来的。学茶并不是学大道理,就是学习注意生活小节、注意细微的地方,果真如此,一生行事必定失误少,累积的成就自然就比较大,从茶艺的规矩中学习成就大事的能量。
陆:大陆在改革开放以后。开始发展经济。虽然经济起来了,但也失去了很多东西,例如文明礼仪、道德规范的缺失,我也是因此才进入茶文化圈的。
范:我认为依人类思想的发展进程来看,未来应该是要以人为本的。而以人为本的就是茶,茶人是社会上的君子,有一点使命感、有一点作为、有一点绅士风度,像一个人的样子。而人能成为一个人的特质,就是有个“礼”在,而礼就是规矩。喝茶有规矩,把规矩表现出来即“茶艺”。如果不提茶艺。喝茶用塑料杯、纸杯就好了。为什么大家会不满足于塑料杯、纸杯?
英国著名的文学家汤姆士・德昆西说:“茶永远是最聪慧人的饮料”。我们茶人对建立社会规范这件事,是可以有贡献的。
陆:我认为中国茶中,道家的成分是不是占得比较重?
范:道家讲修道,非常讲究阴阳调和。现在中国人讲泡茶是“道”,近年来又流行起茶席设计,但却没有把道家的思想理论阴阳五行的元素考虑进去,那么茶中所谓的道就没有了根据。现在许多人讲茶道,是自己凭空想象出来的。
陆:范先生您能不受意识型态左右,客观、科学地评论观念性的东西,这是我很敬佩的。您的“道”是很自然地引导人改变。我们大陆现在也在改变,人们的观念逐渐往客观方面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