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8-04 16:47:56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城市园林与景观设计,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中图分类号:TU986文献标识码: A
一、城市园林景观建设的作用
1、发展民族文化特色的要求
园林更贴近人的生活,承载着历史文化的积淀,反映当地的自然和人文景观,建造园林所用材料,因而更有利于产生具有民族化、地方化的效果。中国园林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传统和特点,在发展过程中又产生了许多不同的地方流派和民族风格,这些传统特色要很好地继承和发扬。随着时代的前进,创作具有时代精神,符合现代人生活需要,是时代对园林工作者的呼唤。
2、能够极大地改善城市环境
改善城市面貌,美化环境,增加城市居民幸福感,这是城市景观园林建设的首要任务。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导致众多的工业企业把大量的有害气体排放到大气之中,对空气造成了严重的污染。绿色植物可以调节城市温度,吸收有害气体、释放新鲜氧气、净化空气,减弱噪音,对人居环境有着极大的改善。城市景观园林不仅体现物质文明,同时也象征城市的精神文明。人们生活在生态环境和谐、景色美丽的这种城市里,有利于保持居民的身体健康,充满精力,带有旺盛的创造力。可以促进经济的发展和社会文明的进步,使城市变为最适合人类居住的地方。
二、城市园林景观设计
1、倡导基于生态理念的园林景观设计
生态设计应是所有的景观设计中的一个普遍原则,即遵循生命的规律,强调人为过程与生态过程相协调。生态理念已成为园林景观设计师内在和本质的设计理念,因为它符合人们企盼亲近自然和返回自然的愿望。这就告诉我们:以可持续发展为准则的生态园林设计将成为未来园林景观设计的发展趋势。因此,在景观设计中,景观设计师应注重将生态科学技术和景观美学原则相结合,创造出在尊重自然基础之上的完美景观作品。在进行生态景观设计时,我们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加强对不可再生资源的保护,尤其是对特殊自然景观元素或生态系统的保护。第二,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减少对自然资源的使用。第三,废物利用。我们可对废弃物进行利用,大大节约成本,降低自然资源消耗,从而来实现资源的有效利用。
2、明确园林景观设计主题,突出设计特色
有人认为园林景观设计等同于种花种草、挖湖堆山、置石理水,客观上造成了千城一面的结果,多同而少异,缺乏内涵和特色。对此,明确园林景观设计的主题,突出园林的特色极其重要。每一个园林都应该具有自己的特色,只有与众不同,才能被众人记住。具体而言,园林景观设计的主题主要分为自然生态美和文化生态美两个方面。自然生态美是指自然生态系统所表现出来的美,它是自然界长期演化的结果,是一种原初的美和直接性的美。将自然生态美作为主题的园林,一定要注意尊重自然,顺应自然,遵循自然规律。文化生态美是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文化能够融合共生,为园林景观设计带来独特的美感。此外,要立足现代城市整体发展要求规划长期目标,做到生物多样性、科学性与艺术性相结合,兼顾经济、生态与社会效益,讲求多学科的高度综合应用。
3、注重园林景观设计中民族文化的表现
因此,在园林景观设计过程中,我们要重视民族文化的渗透工作,加强文化内涵的应用,使园林发展同民族文化紧密结合。(1)要了解民族历史文化。所谓了解民族文化,是指园林景观设计过程中,首先要确定园林景观所希望表达的民族文化内容,在确定内容之后,要认真对相关历史文化内容进行挖掘,从而筛选最能作以表达的文化精髓。(2)要了解民族传统文化。民族传统文化是指随着我国历史发展而不断改进和发展,最终得以传流下来的文化艺术形式,它没有历史时期的限制,也没有历史阶段的不适应性。(3)重视自然文化的利用。我国园林景观建设和发展时间较长,古代园林具有非常悠久的历史,因此,现代园林景观建设过程中,也应该重视对自然文化的引用,促进我国园林景观的发展。
4、大力培养城市园林景观设计人才
鉴于当前城市园林景观设计人才紧缺的现状,应当从历史悠久的园林企业或者大专院校、科研院所中聘请骨干专业人才为我所用,或者从高等院校中招聘应届毕业生,通过以老带新等形式建立起技术团队。但是,无论是用高薪聘请的专业技术人才,还是刚毕业的高校毕业学生,重点是必须给予其提供施展自身才华之舞台,让其充分地展示出聪明和智慧,同时还应当在薪酬待遇上尽可能地满足每一位设计人员的要求,激励其以更加饱满的热情全力投入到工作之中,而不是成天琢磨着怎样跳槽。
三、城市园林景观养护管理
1、制定详细养护计划合理安排工作
制定合理有效的养护计划是顺利开展各项养护工作的前提。工作人员需要根据地域的气候特征,以及各类园林植物的现场立地条件和生长特点,都应有针对性地制定年度养护计划,这样就从总体上把握一年的养护工作,接下来要制定月计划及周计划,还需要对养护任务进行具体化,对实施做出具体的指导和参照。根据在实施过程中不断的实践、总结、分析、审核、调整,使得养护作业计划更合理、更全面、更实际的开展。
2、建立健全考核标准并加强监督
各个地区根据地方不同的绿化养护标准,并结合实际制定本地区的绿化目标及分解项、考核标准与具体实施细则。再进行完善的日常养护巡查制度,日常的考核与月度、季度、年度考核相结合的形式,并对检查出的问题进行详细记录,对存在问题的责任部门要及时告知,在规定的时期内进行整改,然后进行有效地跟踪验证。考核这一手段是制度落实到位的关键措施。坚持工作监督考核,从员工劳动纪律、服务态度以及技术操作规范、养护管理质量等方面进行细化分解,要从细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保证绿化日常养护管理措施到位,并制定分级考核的制度,这样能够促进各项工作的有序开展。由于绿化养护工作性质是相对持久的工作,因此在日常管理中,需要对地块养护人员要保持相对稳定,进而能够便于进行考核,同时也对地块内植物的习性有更多了解,对存在的问题也便于纠正。
3、制定完善制度并加强规范化管理
园林绿化的养护管理工作作为一项专业性很强且持续时间久,对于工作人员的要求较细致的工作。因此要求参与日常养护管理的工作人员必须具备相应的园林专业技术与实践经验,同时为了确保绿化养护管理工作规范、安全、有序与高效的运行,进而使园林绿化养护能够更精细且具有展现良好的景观效果,因此我们必须从专业化、规范化以及量化的角度来不断完善城市园林绿化工作,加强管理。
4、制定相关养护规范要求严格执行
对于国内一些较发达的大城市地区,需要根据当地气候特点制定园林绿化养护的地方规范和标准,而且养护管理者要结合地区的实际情况,制定和实施相关的园林绿化养护规范,进而使日常的养护工作,如移植、施肥、浇水、病虫害防治、除杂草、防寒等,具体内容还需要相关的规范技术指导和标准的操作流程,只有这样才能加强目标控制、协调配合,使各项工作有序衔接,进而使养护工作进行的更专业、更规范地进行绿化维护。
综上所述,通过对影响城市园林绿化景观设计及养护管理的因素进行分析,提出了具体的措施,对于提升绿化景观设计及养护管理水平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 概述
1.1城市美学概述
1.1.1 城市美学概念
城市美学是一门内容涵盖面十分广泛的学科,它涉及研究城市、建筑、大地景观等领域的美学规律。
1.1.2 城市美学的分类
前面提到城市美学所包含的范围非常广泛,依据不同,分类也不同,下面我将城市美学大概分为两个方面的内容。
第一是城市形态。城市形态指的是城市的空间形态、建筑景观、环境与人所共同形成的整体的构成关系。它是一座城市的结构和类型特征的直接表现形式,同时也反映了生活在其中的人们的历史习俗,反映了该城市的文化特性。
第二是城市精神。城市不是简单的建筑物的组合,更重要的是人的集合,是历史文化的载体,每个城市都有其独特的深厚的历史背景,城市里的每寸土地都承载着这个城市的文化。历史不仅仅只出现在教科书中,更反映在有生命、有形体、有质感的城市中。
美的城市除了可以为人们创造连续的、能够使人感受到历史变迁和生活场景变化的文化背景之外,还要为人们创造一个可以从容应对生活的功能背景。大众既是城市生产和生活的主体,也是城市审美活动、审美关系的主体。他们不但参与城市形态美的欣赏,从优美的城市环境和生活中得到美的享受,而且也参与美的创造。
1.2 城市园林景观设计概述
1.2.1 城市园林景观设计的概念
园林景观设计是在传统园林理论的基础上,由具有建筑、植物、美学、文学等相关专业知识的人士对自然环境进行有意识改造的思维过程和筹划策略。
具体的讲,就是在一定的地域范围内,运用园林艺术和工程技术手段,通过改造地形、种植植物、营造建筑和布置园路等途径创造美的自然环境和生活、游憩境域的过程。通过景观设计,使环境具有美学欣赏价值、日常使用的功能,并能保证生态可持续性发展。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当时人类文明的发展程度和价值取向及设计者个人的审美观念。
1.2.2 城市园林景观设计的产生发展
园林景观的产生与中国自古以来崇尚“天人合一”的思想密切相关。随园林景观设计艺术的概念,随着经济建设步伐的加快,人们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日益丰富,不断发展和更新。能否创造温馨的意境之美,是21 世纪园林景观设计艺术的主要原则依据,同时也是衡量外部空间环境中的“精神家园”是否优雅的标准之一,其审美性显得日益重要。
1.2.3 城市园林景观设计的重要性
园林景观设计是具有时代意义的学科,是集艺术美、科学美、社会美为一体的学科。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城市人口不断增多,对城市景观的精神需求会更加广泛,良好的城市景观会提升人们的精神状态,并产生凝聚力,而且对于外来务工人员来说,可以增强他们的归属感,对城市居民的品格、行为、情操的陶冶将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城市景观的质量对一个城市乃至该城市地域范围的影响是极为现实和深远的。
1.2.4 城市园林景观的特点
现代城市园林景观特点在于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园林作为一种特殊的自然、人文景观,艺术性和功能性的集合,园林景观对于人们的身心都有很大的影响。园林景观也可以作为游览区,这就要求其具有观赏性和艺术性。
园林设计是为了创造人类理想居住生活的家,不管是人工建造的园林,还是大自然中天然的美丽景观,都可以看成是一种生命的存在,能够借助大自然的力量来自自我调节、自我控制、自我循环。人类在园林景观的设计中应该越来越多地考虑园林的这一生态特性,园林建设成以后,人工建造的与自然环境融为一体,与古时的“天人合一”的思想相统一。
2 城市美学与城市园林景观设计的关系
城市美学与城市园林景观设计之间是密不可分的,城市美学的研究范围广泛,其中城市园林景观设计就包含其中,城市园林景观设计中处处体现美学的要求,可以在城市园林景观中发现其美学特征,城市园林景观的设计受美学的发展变化的影响。
2.1 城市美学研究范围中包含城市景观设计。
城市美学的研究首先是有关城市形态方面的研究,城市形态的设计建设等很多都是园林景观设计的内容。例如,城市与区域规划,也就是区域的景观设计,就是在几百几千上万平方公里的区域尺度上设计,梳理它的水系、山脉、绿地系统以及交通等;花园、公园和绿地系统的规划和设计;景观与区域规划和自然景观的重建;城市广场和步行街设计滨水区设计等。
2.2 城市园林景观设计中离不开城市美学
2.2.1 对于城市园林景观设计有美学要求
一、美与审美
美与美的概念
1.美的认识
人类从原始蒙昧状态发展到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都极大丰富的今天,创生了无数美的事物,美的文化。人们都谈论美、知道美、追求美,但是现代人在现代生活中,在“美”这个维度上却存在问题:“美”日渐变得单一、绝对、普遍,缺少个性的丰富,缺少差异性,美的丰富内涵被削弱,也失落了其真实的意义。其原因在于美学和艺术的理论和生活中的美相互脱离,人们在美的理论中找不到美的要求;中国人所一直接受的片面的审美教育;各色审美文化的冲击和中国人长期以来对感性生命的压制,从而导致美的生命力、活力以及带给人的愉悦、丰富的感觉没有了。
2.美与审美的关系
人对于“美”如何理解,他也就如何进行审美。审美何以作为人性丰富与完善的根据,为什么要用“审美”去审视人的发展与完善?原因应该在于审美能够体现人的本质的丰富性,能够使人超越有限并给人以自由。接着,提出审美观是怎么样的,决定了人如何去完善自身,如何去创造生活。在人的依赖性阶段,将人的审美观概括为“崇拜型”的审美观,它所反映的是人们对于自然、对于“天”、“神”及封建等级制度的崇拜,是对人性的压制;在人的独立性阶段,将人的审美观概括为“感受型”的审美观,是一种“物化”的审美观,更多的是人为的、对人为之物的感受。人要对自身的发展有所超越,要向着能够实现人的全面自由发展的“自由个性”阶段迈进,就要形成真正能够 满足人性的生成和完善的审美观。
二、建筑形式美与审美的发展
建筑形式美与审美的表现
1.对称与均衡
处于中心轴两侧的形象相同或相似称作对称。对称是美的法则之一。
我国的古建筑造型形式中常用对称的构图。例如北京故宫的房屋、大殿、天安门城楼及金水桥均采用对称的形式。对称是我国建筑和民居布置中传统的手法。
对称形式包括反射、平移、旋转、扩大四种。
均衡是在一定的空间范围内,使构图的各方面保持平衡关系,它在视觉上产生形态的安定感。
2.建筑形式美与审美的时代变迁
正如世间万物都是在不断变化中发展的一样,建筑的形式美也经历着一个曲折的发展过程,古希腊的帕提农神庙之所以被誉为人类艺术殿堂中的瑰宝,正是因为神庙庄严典雅的立面,与历经千锤百炼的完美柱式。曾几何时,这些柱子被人们从废墟中重新发掘出来,安放到各类建筑之中。柱式建筑到处享受尊敬的席位,学者们对它孜孜不倦地进行研究,根据它来探索美与和谐的“永恒”规律。但事物不可能停滞不前,人们的审美情绪也无时无刻不在发生变化。
三.当代城市园林景观设计的追求目标
园林城市与城市设计
1.当代园林城市是城市设计的目标
创建园林城市是我国近几年开展的一项有关提高城市总体景观和生态水平的活动,这项活动就是要把各个城市建设成为风景优美、品味高尚、生态健全的现代化城市。而这个目标的实现,离不开城市设计(urban design)的进行。
园林城市之所以是城市设计的根本目标,就在于园林城市这个城市的发展目标是城市文明发展的最高级形态。
2.城市发展的趋势
城市的产生是人类社会分工的结果,是人类努力摆脱自然完全束缚的结果。然而,随着人类文明的进步,人类开始意识到自己与自然密不可分的关系,从而开始"了在自己制造的人工环境中去崇尚自然、追求自然和返璞归真的历程。
3.城市设计的规律
城市设计所追求的情景交融原则、景观集合原则、空间序列原则、环境气氛原则、品味最优原则等都是园林城市所体现的基本要求。这些基本要求反映了包含在视觉艺术之中的空间艺术的创作规律,而空间艺术的表现形式主要是工艺品、雕塑、建筑和园林等。园林又把建筑、雕塑和工艺品等因素囊括其中,形成了综合性的空间艺术。城市设计实质上是把构造园林的这些规律拓展到整个城市,它运用各种空间环境因素、设计符号语言来表达一种文化蕴意和价值取向,表达一个城市的“神韵”,都是在把城市从一般性的功能体和人类聚集体的物质为主的形态,升华到更多地体现人类精神文化的高级形态。
四、当代城市园林景观设计的设计思路
易于居住的城市环境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
1.城市园林景观设计的人性需求
城市园林景观设计的根本目的,是为了方便人的使用。城市环境设计不能只停留在空间形状、体量、比例、尺度、色彩等形式美学的层面上,要了解人的需求,研究人的行为特点.掌握人认知和使用空间的规律。现代城市环境设计应以人为本.以满足使用和功能要求为首要目标,最大限度地满足市民的日常生活需要,创造具有一定空间形态、舒适宜人的城市物质环境。
2.城市园林景观的空间与设计
城市环境设计的主要对象是人们的户外活动.如购物、娱乐、商务、运动、交往等.首先考虑人的行为需要.其次考虑形式上的要求,进而进行空间组织与设计。
五、结束语
园林景观是一个兼具社会、自然、艺术多元功能的综合体。园林不仅依靠形式上的美,还必须具备艺术美,才能从根本具备审美的要求。建设园林城市要求整个城市都园林化――建设城市大园林,这是城市文明发展到高级阶段的必然要求。建设园林城市应该说是城市设计追求的根本目标;而园林城市的建设也必须通过加强城市设计来实现,二者一个是目标,另一个是手段。
参考文献:
一、前言
当前,我国的园林事业蒸蒸日上,出现了很多优秀的城市园林设计作品,然而在此过程中,不可避免的出现了大量的浪费现象,有的城市为了追求景观视觉效果,违背生态规律,大量引进不适合本地生长的外来植物、盲目移种大树,不仅破坏了生态环境,也极大的增加了养护费用。有的地方“重草轻树”的现象普遍存在,相应的建设了一大批不切实际,利用率很低的大广场和草坪,不少城市不惜伐树或不顾当地的自然、气候条件,满足引进价值不菲的观赏性草坪,不仅造成了城市园林景观单调和雷同,而且增加了人力、物力成本。这些现象都不符合当代节约型城市园林设计的需求。所谓节约型城市园林设计就是旨在以最少的地、水、材料以及能源,为城市居民提供最高效的生态保障系统,重在体现其可持续、高效率、低资源成本等方面的特征,从而达到生态、环境和社会效益的最大化。
二、节约型城市园林与植物景观设计
1、倡导多层植配模式节地设计
多层植配模式要求在绿化中应科学配置植物,体现生态优先的原则,避免过度的人工化,这样植物造景的成本自然降低很多。可以将速生大乔木与慢生灌木相结合进行配置,前者成长速度快,短期内就可形成景观,但同时成活期也短。后者则恰恰相反,其造景需要时间很长,但相应的成活期也长,在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形成固定景观,二者的搭配,可以有效的形成稳定的植物群落,同时又节省大量建设成本。另外,鉴于引进草皮成本很高,可以适当引入同样面积乔灌木复合群落,后者不仅节省成本,生态效益也高。具体造景过程中,还要尽量缩小草坪空间,适当补植乔灌木,总之就是在有限的空间内,尽量增加绿色,形成乔、灌、草互相结合的植物群落,不仅增加绿色,而且营造出更加丰富的景观。
2、节水型路面设计
首先,目前,很多城市绿化都采用的是不透水铺装,造成雨水的大量流失,无法渗透地下,经常造成大量雨水进入市政管道,造成市政排水压力巨大。为此,首先,增加透水性铺地面积。绿地、草坪是消纳雨水、增加入渗的极佳场所,是天然的渗透设施,在尽可能多的地方采用可渗透性铺地,如多孔的嵌草砖、碎石地面、沥青路面等。有的可以将天然石材开采、切割、制作成几何形状或不规则形状,在铺砌时留有可种植草皮的间隙的路面。由于块材大小、形状各异、因此就可以形成风格各异的嵌草路面。
3、废弃物改造与再利用
在节约型景观设计中以各种材料的循环利用为原则,充分利用可循环、可再生的材料,减少各种废弃物给环境的压力,并对其进行生态、艺术的处理手法来改造以满足景观的需要,如木材属再生建材,在建材生命周期中,再利用性的可能性高,若能有效再生利用,其废弃物便可相对减少,在减少运输消耗的同时突出园林绿化的地方风格。如建筑物拆除产生的砖、石、混凝土等废料经破碎、筛粉、干燥等工艺处理后,作为道路级配或是添入部分新骨材作为新拌混凝土骨材,代替部分或全部天然骨料和砂石,用于制作砌块、铺道砖、花格砖等建材制品。将园林绿化建设和运营中产生的各种废弃物,如碎石、混凝土、枯枝、落叶、树皮等,做到合理的回收利用。
4、优先选择乡土植物资源,优化植物配置
植物是绿地中的最主要元素,乡土植物更是发挥绿地生态功能的核心植物种群。乡土植物是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很多乡土树种对病虫害有较强的抗性,有些乡土树种几乎很少受到病虫害,植被恢复比较容易成功,乡土植物具有较强的抗逆性,乡土植物不需要特别的投入,尤其是在条件不良的地段,乡土植物可以依靠其较强的抗性来维持正常生长。这不仅可以降低养护管理的成本,节约能源。而且很能体现地方特色。对乡土植物的优先选择利用,是生态设计的基本原则之一。从树种的选择到群落结构的设计,都应该充分借鉴和模拟乡土优势群落结构特征,因地制宜,充分利用乡土植物资源以及选择抗逆性强的植物品种优化植物配置。
三、结语
节约是现代生态文明的客观要求,也是园林设计与植物造景的未来趋势,面对我国资源匮乏的现状,园林设计工作者要将节约理应作为新兴的设计理论,不断加入深化和钻研,从而创造出既美观大方又节约成本的园林作品。
参考文献
文章编号:2095-4085(2015)05-0055-02
1基本概念
所谓节约型的城市园林是指用很少的土地和资源对城市环境进行绿化。总的来说,这种节约的城市园林主要是生态化的城市园林,也可以称之为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园林。通常,节约型的生态园林主要有以下几点的意义:第一,设计出来的城市园林具有可欣赏性,让观赏者赏心悦目:第二,符合我们国家可持续发展的目标,能够产生改善环境的生态效应,保护生态的平衡。陈旧的植物景观概念与含义已经不再适合现代的生态要求,如何把生态的含义在植物的造景里去表达,如何建设具有生态效益的生态园林,已经成为园林景观设计者们不断研究探讨的课题。
2城市园林景观设计要点
构成我们国家城市园林景观设计内容的要素有很多,主要有园林中设施的配置、绿植的配置、景观道路、停车场和相关的公共服务设施等。
2.1园林景观类型
通过对城市中园林景观的设计进行分析,园林景观通常分为四种,这几种不同特点的景观设计体现了城市中园林景观设计的几个阶段,分别是点缀型的园林景观、绿化型的园林景观、观赏型的园林景观和参与型的园林景观。
2.2设计中考虑的问题
(1)根据绿化面积的标准,小区的绿化要保证百分之三十五以上的绿化效率,而绿地的绿化率则要大于百分之七十,包括道路、地坪、建筑小品、喷水池、还有雕塑等,占地面积控制在百分之三十以内。绿化面积对园林的绿化质量至关重要,设计师们要认真的进行设计。
(2)现在有些园林在开始建设的时候,通常只是简单的对地形进行考察,将地推平,任意的在平地上去进行绿化建设,当地的风貌往往会遭到破坏。在进行建设的时候,对当地的风土人情和文化古迹进行保护和利用,展现园林特色,对提升居民的环保意识有很大帮助。在对景观道路、雕塑和健身设施等一系列户外空间进行景观设计时,要把建筑物的面积及树木的尺度进行全面的量化考量,增加绿化面积以满足人们对户外空间的需求,园林建设以人为本的理念。绿地要具有公众性、开放性及参与性,满足居民在小区中聚集的需求,这就是常讨论的人居和人聚。对景观道路和健身设施等进行合理布局,正是人聚需要的体现。
3景观植物资源配置
节约型城市生态园林景观中的植物配置,是对城市风情的保持和塑造,还是对城市文脉及特色的体现,以自然生态条件为基础,把民俗风情、传统宗教和历史文物等融入到城市园林的绿化中,使城市的绿地系统有着地域性和文化性的特征,体现园林的识别性特色。实现园林在功能、形式及意义上的统一,满足城市居民休闲栖息的需求,丰富并提升植物景观的内容。
3.1植物配置
城市节约型园林的景观植物配置,需要考虑植物的类型、组合、构图和色彩。园林的意境和园林植物及其他园林要素,如山石、水体、建筑等要相互组合,进行植物选择并搭配,搭配的色彩要协调。
3.2打造特色城市园林
1.园林景观设计施工存在的主要问题
1.1园林景观设计存在问题
1.1.1设计人员未考察材料市场
因在景观园林中使用大型苗木可以有效提升园林的景观美化程度,从而受到园林设计师的喜爱,并在设计中大量应用大型苗木,既没有考虑市场供应是否充足,也未考虑施工资金能否承受大型苗木高昂的价格,导致施工单位为了完成工作,在施工中大规模减少大型苗木数量,改用其它苗木取而代之,不仅改变了景观设计,也大大破坏了景观园林的美感。
1.1.2设计与施工单位缺乏配合
园林景观施工程序复杂,包含项目众多,要想尽可能达到设计预期效果,就必须要园林设计师亲自到施工现场进行指导,然而当前大部分园林设计师对于施工现场不是不情愿去,就是缺少主动性,导致施工单位在施工过程中无法与园林设计师就景观设计进行充分交流,致使园林景观的最终效果往往由于与景观设计相差过大而不如人意。
1.1.3设计人员专业水平不足
由于行业竞争激烈,导致当前园林设计单位中存在诸多问题:一是部分园林设计单位为承接更多项目,让设计者使用远远超出景观后期实际效果的效果图提供甲方参考,存在欺骗嫌疑;二是项目中标后,为了提高设计速度,园林设计师往往直接采用过去的工程作参考来进行图纸设计,而未到现场进行考察工作,致使施工单位难以根据图纸在现场进行施工。
1.2工程施工中存在的问题
1.2.1施工前准备不足
景观园林是一项综合性极强的工程项目,需要施工单位在施工前做好充足的准备工作,但部分施工单位为了赶施工进度,一方面没有根据施工现场实际状况合理安排人力与物力资源,也没有就园林设计思想与设计师进行交流,导致最终效果未能将设计意图充分表达出来;另一方面,部分施工单位由于在施工前未规划好施工顺序,比如采用先种植物后埋管线的施工顺序,致苗木反复遭受破坏。
1.2.2绿化队伍存在素质缺陷
绿化工程相对建筑工程而言技术性不高,也由此导致绿化施工队伍整体素质偏低,部分施工人员既不懂得栽培技术,也无法区分植物种类,甚至有个别人员不能看懂图纸所示,导致绿化工程实际效果与施工图纸相差甚远。
1.2.3绿化苗木质量监管力度不足
土球过大或过小、虫害、长势不良等问题都会对苗木的成活率造成影响,不仅不利于营造良好的绿化效果,还会降低绿化工程的整体质量。当前部分苗圃为了追求即时利益,贩卖成活率低的苗木,既造成了资源浪费,也使建设单位蒙受经济损失[1]。可见,加强苗木监管力度势在必行。
1.2.4未严格遵照施工图施工
当前由于部分施工人员主观意识过强,使得工程最终效果没能完全体现图纸的设计意图,影响园林美观程度。比如一些施工人员在配置植物时未按照施工图纸进行配置,而是仅任自己个人喜好进行随意配置;还有施工人员在施工过程中只根据自己的想法与经验进行施工,全然不顾施工图纸的规范要求。
1.2.5后期养护工作缺乏管理
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管理者对园林绿化重视度不高,聘请的养护人员整体专业素质偏低,技术水平也不甚理想,既影响了景观效果,又给施工单位造成了经济损失;二是缺少后期管理,绿地一旦完工便遭搁置,时间一长将导致杂草丛生,虫害问题严重,极度影响观赏性。
2.园林景观设计施工的相应对策
2.1加强施工前与施工期的控制
2.1.1施工前控制
材料不充分以及设计人员水平不足导致的问题,归根结底都是由于施工前未重视施工图纸合理性所致。为此,应做好施工前控制措施。设计师如在设计中需要运用大量材料,应先到市场调查该材料是否充分,工程资金是否可承受其价格;选择具备专业素质的施工单位;图纸设计结束后应进行反复审核,确定每个设计的合理性并要求设计师与施工单位进行技术交底。
2.1.2施工期控制
施工期控制主要为加强工程所有参与方的交流与联系,要求园林设计人员必须亲自到施工现场进行指导,保证施工最终效果达到设计期望。此外,建设单位还应定期在施工现场如开交流会议,就当前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
2.2加强园林景观施工管理
2.2.1加强施工前准备工作
施工单位在施工前必须与设计师就设计意图进行交流,而在充分掌握设计意图后,施工单位需将图纸拿到施工现场,一是核对图纸与现场是否相符;二是根据图纸和现场情况进行材料、机械、场地以及队伍的合理分配;三是按照工期要求规划好工程进度,划分好各项施工内容的施工次序,确保施工顺利进行。
2.2.2提高绿化队伍人员素质
要加强绿化队伍专业素质,应定期组织业务培训活动,提高施工人员的职业技能,对于自学深造并有一定成果的人员给予经济奖励,同时还应为具备专业素质的施工人员与新进的施工人员提供互相交流的机会,以从整体上提高绿化队伍的专业素质水平[2]。
2.2.3实行科学化施工管理
施工人员在施工中主观意识强,随意性大,主要是由于缺乏管理所致。为此,应加强管理措施,通过实行科学化施工管理来端正施工人员的施工态度。科学化施工管理主要包括以下五个要点,(1)施工前。应确保所有施工小组都清楚了解施工图纸的设计意图,并将施工内容及条件落实到各个施工小组;(2)施工期间。为避免个别人员出现随意施工的现象,应对施工现场情况进行跟踪检查并及时反馈,同时严格控制施工质量与施工成本,保证材料供应,确保施工安全性;(3)竣工验收期间。完成预检、隐检与签证程序,撰写工程施工技术及管理的总结资料,并将所有相关资料交工验收。(4)减少工程造价。调节和制约项目成本在形成过程中所耗费的资金和资源,实现开源与节支同时进行,在确保园林质量的基础上尽可能降低成本。
2.2.4做好养护管理工作
针对当前养护管理中存在的问题,现提出以下相应对策。一是将城市园林景观绿化管理朝规范化推进,通过提高绿化宣传教育,将保护环境、保护绿地与遵守法纪结合起来,加强大众对园林绿化的重视程度。二是构建健全的园林绿化养护管理制度,分级养护管理方式,依据实际的养护工作量计算养护经费,并采取经济奖惩制度,以激发养护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促进养护管理水平的提升。三是提高养护人员专业素质,定期展开培训学习活动,并经常性联系兄弟单位,通过增加单位间的交流,不断提高技术能力,学会新的绿化知识,从而培养出一支具备高素质、高技术的绿化养护队伍。
3.结语
综合上述,我国目前的城市园林景观部分地方仍待改善,但只要提高绿化重视程度,做好施工流程的各项细节工作,协调设计单位与施工单位间的关系,加强养护管理工作,即可打造出优美的园林景观,为城市增添一抹亮丽的绿色。
1、城市园林景观设计存在的问题
1.1城市园林景观设计存在利益驱使现象
在现在城市园林景观设计和建设中,有些园林的设计规划和相关建造均为一家单位或个人,这就必然会导致一些与利益有关联的问题。有些园林景观设计师为了博得领导好感或者推销某些高利润的植被而肆意设计,导致城市园林不能正常合理生长。近几年来,很多园林景观中的常青树木覆盖率较低,而有些植被的设计规划密度比较大,就属于这种情况。在我国城市园林景观设计中,设计者们往往不考虑当地的实际状况,而是着重考虑所得到的经济利益来进行园林景观规划,这就导致建设的城市园林不符合设计原则和科学规律,对于改善城市生态环境是不利的。
1.2 城市园林景观设计缺乏人性
城市园林景观设计与建设就是为了使人感到舒适,能够陶冶人们的情操,因而其在设计时要着重考虑到的一点就是以人为本。无论怎样的城市景观最终都是为人服务的,然而人的需求并不是全是对美的需求,要做到真的以人为本就需要满足人作为直接使用者最根本的需求。园林景观设计也应该如此。然而在有些城市中,设计者们为了吸引大众眼球而标新立异,常常将大众的基本生活需求于不顾,植物景观的设计缺乏人文气息,走上了以我为中心的歧路。就当下而言,一些城市在建设宏大广场的时候,其地面往往是铺设地砖或者铺以草坪,只有很少的树木栽植于道路两边,这就导致很多供人们休息的设施在烈日或雨水之下,即使园林景观再美丽,也不会有多少人会久留于此。对此,人们只能抱怨设计者们的“短视”与“自我”。
1.3城市园林景观设计中植被搭配不合理
在大自然中存在各种各样的植被:形态特征不尽相同,生态特性与生理状况存在显著差异,物种间存在相生相克。因而在进行城市园林景观的规划时,需要尊重所用植物的生态特性和生长规律,这样才能使得城市园林朝着有利于城市生态环境的方向发展。然而在实际情况当中仍然存在不切实际的对植被进行栽植。例如,在立交桥下栽植喜阳的灌木、草本类植物,甚至是高大的乔木。又比如,在城市园林景观的规划建设中,为了达到层次的整齐美,往往在空间结构上忽略植物的群落分层,通常是单一的植被或者相互孤立的栽植,对于生态稳定性较强的乔灌草类结构并不多见。
1.4 缺乏历史文化底蕴
城市园林景观设计并不仅仅是简单的植树、栽花或者配草,而是一种源于自然并高于自然的有着丰富历史文化底蕴的植树、造景活动。因此,城市园林的景观设计是保持和塑造城市风情、文脉与特色的重要方面,应在以自然生态条件与地带性植被为基础的同时,将民族风情、传统的文化、宗教以及历史文物等融合在景观设计之中,烘托出城市环境的文化氛围,从而可以体现出城市独特的历史文化底蕴。不同的城市有着不同的历史文化背景,但是近些年来,很多城市在园林景观设计都往往偏离了城市自身的文化特色,偏离了城市自身的历史文脉,因此使人们难以从城市园林景观设计中品味出不同城市的人文风格,更难以从中读出不同城市的历史文脉,因而失去了其独特的个性与吸引力。
2、我国城市园林景观中解决存在问题的策略
2.1要彻底避免我国城市园林景观规划中存在的那些由利益所驱使的设计
在实际情况中,那些为了迎合领导意思或者为了自身利益而进行的园林景观设计方案应当尽量不予采用;可以的话,最好直接删除,并给予相关设计师警告。为了确保城市园林景观设计方案不被利益所驱使,因而需要在采用相关设计方案之前对其进行综合评估,科学合理地进行分析,考虑是否适合植被生长、是否会破坏城市生态等,并预计其建造成本。尽量避免设计师不经周全考虑而随意更改设计方案,同时最好要确保园林景观的规划与建设不是同一个人或者单位承包的。
2.2应坚持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
对于城市园林景观的设计要坚持以人为本,科学合理地进行规划。符合人们心理、感性、理性与生理需求的园林景观才是有意义的,才能让人们能够健康且舒适地生活着。因而就需要在设计园林景观时,展现出人文关怀性,使得人们感受到最大的自由度与开放度;设计师们在设计时,要站在普通居民的角度看待设计,使得设计方案符合大众心理,且在规划建设时,一定要科学合理的进行,不可盲目毫无章法的进行。
2.3将生态学理论用于园林景观的设计之中,改善城市生态环境
2.3.1选用本地带野生或栽培的植被做建群种
实现城市园林景观的个性和特色是城市园林设计的一个重要目标。各个城市由于所处的地域、气候、地质等的差异,导致植被在种类上存在差异; 因而本地植物是展示一个城市园林个性的重要载体之一。一方面,使用本地植被比较廉价、可靠和安全。它完全可以适应本城市的自然条件,抵抗环境污染的能力比较强,能够较为快速地形成相对稳定的城市园林结构 。
2.3.2 优化城市园林的布局结构
城市园林的结构如果优化布局得合理将会提高城市的绿化程度,可以使得有限的城市园林景观发挥极大的景观效益和生态效益。在城市园林的布局上最好采用复合式结构,这样可以实现物种多样性,并且能够使得城市的生态环境朝着健康的方向发展。具体来说就是乔木层适用常绿阔叶树种为主,平均高度最小为7米,冠幅指数不应低于0.8m;灌木层应该稀疏配置;地被层的覆盖度要高,形成较为良好的地被景观和最优的生态效益。
2.3.3 根据植物群落的生态规律,科学搭配植被
不同的植物在自然界中都有其自身的作用,相互之间不能替代。因而在城市园林景观的设计中,需要遵循植被的生态规律,恰当地安排乔木、草本植物、灌木和藤本植物之间的搭配,尽量克服现在普遍存在的求洋心理。
2.4体现地方特色及历史文化特色
每个城市都有其自身的地域特征与地方历史文化特色,因此,应充分的挖掘城市植被特色、主题文化以及环境等重要的潜质,进而营造城市独特的历史文化、艺术氛围以及绿色环境背景。将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要求的地方文化运用到城市园林规划建设之中,充分体现城市园林的个性。园林景观是保持和塑造城市风情、文脉以及特色的重要方面。园林的景观设计首先应理清城市历史文脉的主流,重视景观资源的继承、保护与利用,以自然生态条件与地带性植被为基础,将民俗风情、传统文化、宗教以及历史文物等融合在园林景观之中,因而增加园林景观的地域性以及文化性,使其具有独特的个性与吸引力。
3、结语
城市园林的景观设计是一项长期而且巨大的工程项目,只有充分的对景观进行规划设计才能真正的发挥其生态效用与景观价值,为人们的生活、工作创造良好的环境。
参考文献 :
[1] 黄少辉.论城市园林建设的问题及对策.[M].林业建设.2009(5)
中图分类号:TU986文献标识码: A
前言
城市园林化作为城市建设的重要部分,在加快城市生态建设,保障城市生态安全,构筑城市生态文明,促进经济发展,推动社会进步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城市园林的建设是提高环境质量的重要途径,也是展现物质与精神文明的重要窗口,对于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只有充分的对景观进行规划设计才能真正的发挥其生态效用与景观价值,为人们的生活、工作创造良好的环境。
一、中国现代景观园林的现状
1、传统园林
传统的园林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是中国人对园林审美的一种集中发展,我们既要保护也要改造.在相对自然的地理位置上,以情感的和主观想象结合进行设计。以风景名胜、官员官邸、有文物保护价值和纪念意义的寺庙、历史遗迹等作为设计概念.满足人们观赏价值的同时,也深化了历史熏陶。它在形式上有别于西方的landscape(指从事景观美化或园艺工作),更接近于scenery(更强调自然景观)。在建设上遵循“虽由人造.宛自天开”的指导思想。(传统的中式园林如图一所示)
图一:传统中式园林
2、现代园林
现代园林是从西方传入的.与中国传统的造林方式有很大区别.主要采用与现代建筑相匹配的对称和几何形状等方式.注重对环境整体进行科学分析和理性规划以现代城市广场、道路、公园和居民住宅小区对现代建筑物为服务对象。重视人工改造和建设。
二、园林景观设计理念
随着现代园林景观从业人员构成的日趋复杂,各种设计理念层出不穷,我们应该更多地关注那些主流设计师的理论与实践,而不要片面地追随“先锋”、“前卫”的设计理论,或者只留意那些具有很强视觉冲击力的作品。
1、主景与配景
各种艺术创作中,首先确定主题、副题,重点、一般,主角、配角,主景、配景等关系。所以,园林布局,首先确定主题思想前提下,考虑主要的艺术形象,也就是考虑园林主景。景物能通过配景、陪衬、烘托,得到加强。
2、对比与调和
对比与调和是布局中运用统一与变化的基本规律,也是景观的具体表现形式。采用骤变的景象,以产生唤起兴致的效果。调和的手法,主要通过布局形式、造园材料等方面的统一、协调来表现。
3、节奏与韵律
在园林布局中,常使同样的景物重复出现,这样的同样的景物重复出现和布局,就是节奏与韵律在园林中的应用。韵律可分为连续韵律、渐变韵律、交错韵律、起伏韵律等处理方法。
4、均衡与稳定
在园林布局中的静态要依靠动势来取得均衡,或称之为拟对称的均衡。对称的均衡为静态均衡,一般在主轴两边景物以相等的距离、体量、形态组成均衡即和气态均衡。拟对称均衡,是主轴不在中线上,两边的景物在形体、大小、与主轴的距离都不相等,但两景物又处于动态的均衡之中。
三、园林设计在城市景观规划中的应用策略
1、园林设计理念在城市景观规划中的应用原则
(1)多样化原则。园林景观多样性是指描绘生态镶嵌式结构拼接的多样性,环境上的差别能保持植物类型的多样性。另外,园林景观多样性也包含垂直空间层面的差别导致的景观镶嵌复杂度。这一多样性多是通过不同生物学制度配备来完成。
(2)综合性原则。景观为文化生活与自然的系统性载体,对景观生态规划需要使用多个学科的知识,考虑到多个方面的因素,很好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基本需求。
(3)景观个性化原则。每一个景观都具备与其它景观不一样的个性特点,也就是不一样的景观的结构以及功能存在差异性,这也是地域差别造成的客观要求。按照不同的环境条件,选取合适的个性动态景观,将会呈现多彩性景观。
2、强化城市公园规划和建设,科学布置植物
(1)强化城市公园的规划与建设。积极开展生态保护是为了更好的治理环境污染,为此,需要不断加强绿地建设,以绿色植物为主的城市生态系统,通过光合作用,进一步改善当地的小气候,达到冬暖夏凉的目标;适当增加城市内空气的湿度,制造天然扬弃,吸附空中的有害物质与浮尘,有效抵御风沙侵袭,大大降低城市噪音,涵养水源,保持城市的生态平衡。
(2)科学布置植物。城市内性质不同的用地中,都需要做好植物的布置工作,需要从用地的性质、景观营造的要求、建筑物的基本功能以及气候变化的基本特点出发,选取绿地设计的整体风格加以规划,进而有效控制城市绿的发展与建设。实现城市绿地规划与城市整体规划的同步实施,进一步加快城市园林绿化。
3、适当增加绿地面积,保护好原来的自然地貌与植被
(1)适当增加绿地面积。城市内的规划为系统性规划,为城市整体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城市绿地的进一步发展提出整体目标以及要求,对城市内的各个类型的绿地加以布局规划,进而有效控制城市绿地的发展与建设。积极开展系统性规划与城市整体规划,以此为契机,不断发展城市园林绿化。
(2)保护好原来的自然地貌与植被。当前在某些地方,尤其是城乡结合的地区正在大力搞经济开发,进行移山造地、大面积推土,这严重破坏了原来的地貌,建设了大面积绿地广场、商品住房等。从生态学的视角来看,这一做法是不可取的。在城市内或者城市近郊,需要保持好原来的植被,因为它们是当地物种的典型代表,这对研究当地生态环境、生态变迁等将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4、构建丰富园林景观
城市景观规划需要全面考虑到观赏价值,所以,需要建立丰富的园林尽管,开展科学植物造景,充分利用植物本身的色调以及植物层次来构建观赏性的园林景致。此外,在开展园林景观设计的过程中,不能只突出设计建筑,还需要充分依托城市的特色,设计大量的自然景观,将当地独有的特色物种、古老树木作为设计主元素,真正实现绿化城市与游览观赏的目的。
5、创建现代园林绿地衡量标准
从生态系统基本理论出发,园林工作人员在开展城市的规划以及建设的基础上,对能体现城市环境质量的园林具体数据加以衡量,这对城市景观规划来讲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1)功能标准。以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身心健康,作为现代城市园林功能进行评价;
(2)循环和再生标准。注重充分利用好生态系统本身的再生与循环功能,建立城市园林的绿地系统,禁止过度使用非可再生资源;
(3)经济和高效标准。注重使用最少的经济投入来完善自然生态,进而能充分满足人的身心健康,注重科学使用有限土地资源,减少施用农药与化肥。
(4)地方和风土精神标准。注重每一个地方的文化与自然的历史发展过程,形成独有的地方特色。园林绿地对体现地方精神起到一定的作用,能从内涵上更加注重表达地方精神。
结束语
当前我国城市园林正处于全面建设阶段,但其园林景观设计中存在的诸多问题已严重阻碍了其发展,我们应本着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尊重自然,以人为本,不断创新,适应市场,通过城市园林设计理念的改变,现代化管理手段的运用以及专业人才的培养等手段,从本质上改变城市园林设计的现状,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达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目标。
参考文献
中图分类号: TU986 文献标识码: A
1.园林景观的价值及作用
园林景观具有满足人们生活活动、感官愉悦的价值,即园林景观的功用价值。园林中的景观是中国园林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它的作用可概括为三个方面:1)功能:园林景观是为了满足人们的休憩及各种游览活动而设置的,即使点景和游息类的亭、榭,可供人们观赏,同时赏景是其最好的功能,而且还可以按需要结合其他功能,如水榭可兼做游船码头,亭可做小卖亭,茶水亭等。2)组织游览路线:园林常配合园内风景布局形成游览路线的起、承、转、合,而沿着这条游览路线,在人们视线所达不到之处,园林景观往往以它有利的位置和独特的造型,为人们展现出一幅幅或动或静的自然风景图画。在一景观为主的内部空间,常以廊、墙、路、栏杆等组合成一条内部活动路线,这时景观明显表现出它们的观赏与被观赏的双重性。这就是说园林景观所提供的空间要适合游人在或动或静中观景,并要力求使观赏到的景色富于变化,达到步移景换的效果,使游人在有限的空间中有景物变幻莫测的感受。3)园林建筑是体现园林意境的重要手段:我国园林通常在园名、题咏、匾额、楹联中反映出其意境来。
2.园林景观设计的原则
2.1保护多样性原则。保护本地区的生物多样性,包括原有生物生息环境的保护和新的生物生息环境的创新,保护城市中具有地带性特征的植物群落,包括有丰富乡土植物和野生动植物栖息的荒废地、湿地、自然河川、低洼地、盐碱地、沙地等生态脆弱地带,保护乡土树种及稳定区域性植物群落组成,有节制地引种,在发展人工草地的同时,保护野生草花与杂草,保护湿地生态系统等。
2.2应用生态学原理的原则。只有应用生态平衡原则创建的生态系统才可能稳定,要着眼于整个城市的生态环境,协调绿地系统与自然地形地貌的关系,应用生态位原则,充分考虑物种的生态位特征,合理配置植物种类,避免种间直接竞争,形成了结构合理,功能健全,种群稳定的复层群落结构,应用互惠共生原则,尽可能将共生植物栽植在一起,而将生化相克的树种分开种植。
3.改进现代城市园林设计的对策
3.1临摹山水,追求自然情趣。自然山水气势磅礴,天地一线间的绝美景色,曹操的《观沧海》已能够说明大好河山美丽景色,在广阔无边的中华大地上的锦绣山河都是园林设计最好的模板,大自然形态万千,变化无穷,千奇百怪,园林设计不可能也无法将自然景象一一照搬照抄,一方面在有限的空间内无法也没有必要将自然场景尽收眼底,另一方面也失去了园林的灵活性与延展性,因此有意识、有重点,有针对性地对自然中的某一构成要素加以突出表现,在并不违背自然规律条件下,改造、修正、完善、创新。
3.2建筑美与自然美完美结合。花、草、树木、山林、流水都是园林设计不可或缺的重要元素,而这些元素都是从大自然中提炼出来的精髓,园林建筑之所以流传至今仍被借鉴与效仿,就在于形制独特、丰富多彩的园林建筑小品,绵延曲折
的内廊,潺潺流水、造型奇异的小桥。自然界的山水多呈现柔美曲线,这也在园林设计发挥的淋漓尽致,多半是经过羊肠小路,而后便是“柳安花明又一村”,小河、流水、亭阁映入眼连。连踏步、台阶也常用自然柔曲的异形山石铺砌,使建筑能够和周围的自然环境结合在一起。园林设计手法多表现在园林布局、水面处理与叠山置石三方面。其中园林布局表现为主题多样、欲扬先抑、曲折萦回、尺度得当、余意不尽、远借邻借;水面处理有聚分之别,小园池水以聚为主,以分为辅。聚则水面开阔,有江湖吹波之趣;分则曲折萦回,可起溪涧探幽之兴。水是整个园林画龙点睛之笔,园无水则不活;叠山置石,假山创作来源于对大自然山川的理解与模仿,是中国园林追求自然山林意境的本意。
4.中国现代园林景观设计的发展趋势
4.1风格中的个性化显现
当今园林景观设计都提出了既要符合现代景观风格,又应具有个性化的要求。笔者认为主要从两个方面去理解。一方面是景观构成形态形成的可视空间达到某种抒情的“景观图式”,即如中国园林中的“空间抒情意味”。在以“一勺代水、一卷代山”的富于人文意蕴的造园形象中突现出来。另一方面是现代绘画结构形态形成的“平面图式”,侧重于水平方向的心理体验表达,在平面与框架中去寻求“趣味的中心”的形式运用。这两种风格形式在不同的园林景观空间设计方式中迥异于传统的观念,无论是其平面形态还是垂直轮廓的变化,其处理形式不仅仅是追求单一的绿地覆盖率,来达到城市绿地设计最终目的。生态学的多样化原则应体现在完美的整体风格的和谐之中。从这个意义上能确切地说,园林景观设计不是简单地用材料来进行组合,而是通过园林景观设计美的构成要素和构成法则来实现的。园林景观的构成要素即地形、植物造景、建筑与环境艺术小品、水体等要素。设计美的构成法则运用节奏与韵律、尺度与比例、和谐与统一、调和与对比等一般形式美的构成法则去满足实用功能与审美的双重要求
4.2空间中的视觉变化的愉悦
园林景观设计艺术的美学问题,可以概括地解释为园林景观设计的视觉艺术和审美观问题。环境是人们活动的物质环境,同时又以其艺术形象给人以精神上的愉悦。那么作为第二自然的外部空间环境就必须具备一定的使用功能和精神特征。众所周知,绘画是通过颜色和线条来表现物体形象,音乐是通过节奏和旋律来表现物体形象,园林景观的艺术形象生成是在其各种构成要素和空间之中,具有自身的形式美法则。不同构成要素的交织融合所构成的园林环境、形式等却都具有不同的艺术形象,不同的艺术形象具有不同的意境。形式的变化、构成要素中材料肌理对比和形象特征等通过人的视觉信息传达,最终目的都是使园林景观空间的艺术形象更加和谐统一,在人的情感世界之中产生审美情趣。综上所述,任何一件设计作品都是功能实施和审美鉴赏的结合体,使物质主体的满足升华到美学的精神价值层面,对其空间造景现状的审美特性加以分析,并在其中做深层的、积极的思索,在整合中如何体现自己独特的民族性,具有现代意味的地域特色,造就人们的审美意识,使人们的生活更富有审美情绪。
5.结语
现代园林设计应该汲取古典园林建筑艺术的精华,通过色彩、材料、质感、造型等种种因素,结合相应的场所、环境、文化等要素,与植物、山水、建筑等统一起来进行综合设计,给人们带来不同的环境景观感受,满足人们不断发展变化着的要求和愿望,适应人和社会心理因素的变化,充分利用新材料、新结构、新技术、新工艺的优势,创造出具有时代印痕的建筑艺术。
引言
多元化时代的到来,会给人们的生活方式带来怎样的影响,或它对生活的环境有怎样的要求,是设计师关心的问题。如今,我国住宅建设和居住小区的规划设计进入了一个新的活跃期,特别是20 世纪90 年代以来,随着住房供需矛盾的缓解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及景观投资费用的增大,现代人的意识从“生存意识”进到更高层次―“环境意识”,居民对居住的环境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1 城市园林景观设计存在的问题
1.1 人工植物群落设计简单
目前的园林规划设计和方案审查过程中,往往只注重方案规划的构思和立意,忽视植物的生态功能,设计的人工植物群落结构简单,配置种类少,往往主要的几种植 物就占了总量的70%以上,导致生物多样性低,群落稳定性差,给以后的管理增加了难度。一个稳定的群落中很少存在生态位相似的物种,即占有相同生态位的物 种不能共存。城市在模拟自然植物群落时,除了应遵守上述生态学法则外,还应注重植物群落本身的景观效果,特别是林冠线的外型,群落色相、季相等景观因素, 同时还应以人为本,注重生态功能和绿色理念。
1.2 城市园林建设的意识普遍不高
城市园林景观的建设对于城市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但是在很多城市中,由于受到城市发展水平或者观念的影响,没有意识到园林景观建设的重要性,对于功能性没有充分的理解。所以在园林景观设计方面只是单纯的注重形式,并没有考虑到园林景观的生态效益与社会效益,只是看到眼前的利益,缺乏长远的规划,不利于城市建设的发展。
1.3 园林景观设计缺乏人文关怀
城市园林园林景观设计应该从人的需求出发,切实满足人们的需求,为人们提供一个舒适的休闲娱乐场所,既能够充分的放松身心,又能够陶冶情操。但是在目前的园林景观设计中却缺少这种以人为本的理念,人文关怀缺失,只是注重硬件设施的设计,却没有从实际出发,考虑到日常所需,比如遮阳防雨设施,绿化植物的搭配等等,缺少人性化的特点。
2 现代城市园林景观设计的发展策略
2.1 使用现代材料
材料的选用是住宅区景观设计的重要内容,应尽量使用当地较为常见的材料,体现当地的自然特色。在材料的使用上有几种趋势:(1)非标制成品材料的使用;(2)复合材料的使用;(3)特殊材料的使用,如玻璃、萤光漆、PVC 材料;(4)注意发挥材料的特性和本色;(5)重视色彩的表现;(6)DIY材料的使用,如可组合的儿童游戏材料等。当然,特定地段的需要和业主的需求也是应该考虑的因素。环境景观的设计还必须注意运行维护的方便。常出现这种情况,一个好的设计在建成后因维护不方便而逐渐遭到破坏,因此,设计中要考虑维护的方便易行,才能保证高品质的环境日久弥新。
2.2 线面相结合
环境景观中的点,是整个环境设计中的精彩所在。这些点元素经过相互交织的道路、河道等线性元素贯穿起来,点线景观元素使得住宅区的空间变得有序。在住宅区的入口或中心等地区,线与线的交织与碰撞又形成面的概念,面是全住宅区中景观汇集的。点线面结合的景观系列是住宅区景观设计的基本原则。在现代住宅区规划中,传统空间布局手法已很难形成有创意的景观空间,必须将人与景观有机融合,从而构筑全新的空间网络:(1)亲地空间,增加居民接触地面的机会,创造适合各类人群活动的室外场地和各种形式的屋顶花园等等。(2)亲水空间,住宅区硬质景观要充分挖掘水的内涵,体现东方理水文化,营造出人们亲水、观水、听水、戏水的场所。(3)亲绿空间,硬软景观应有机结合,充分利用车库、台地、坡地、宅前屋后构造充满活力和自然情调的绿色环境。(4)亲子空间,住宅区中要充分考虑儿童活动的场地和设施,培养儿童友好、合作、冒险的精神。
2.3 在设计中要讲究错落有致,层次分明
在公共空间环境设计中要注重中心地带的景观以及轴线,节点上的层次。除了再设计公共空间时,也需要注重一些私密隐蔽的空间在中间的点缀,各个层次之间注意平缓的过度以及衔接,做出一种密而不闭,疏而不透的空间环境。
2.4 注重可持续发展与生态原则
为实现现代城市园林景观设计的科学性、合理性,促进城市建设的可持续发展。设计工作者必须将生态规划设计理念融入到设计中,在充分尊重自然及景观园林地域性的前提下,寻找与当地自然环境、城市发展相适应的设计方式,并在设计中对当地文化特色加以利用,以此提升景观园林的功能性与审美性。
2.5 向多元化、科技化发展
现代城市发展中的一个重要特色就是多元化,随着生活水平的提升,人们的审美观与生活需求也向多元化的方向发展,对园林景观设计提出了更高地要求。基于此,现代城市园林景观设计中必须对景观个性化设计不断追求并向精细化方向不断发展,对人们口益增多的需求进行最大限度地满足。伴随现代城市结构的完善,作为一项规模较大的综合工程项目,景观园林设计在城市发展中也面临着诸多问题,为此,设计工作者必须不断对园林设计的理念加以更新,注重生态园林设计,并不断进行有效创新,这都为景观园林设计的合理化提供了可靠地依据。目前,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速度的不断提升,科学技术水平也越来越高,这都为现代城市园林景观设计的发展提供了科技保障,选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先进的机械设备实现优化绘图设计,并进行模拟城市景观园林的构建,这也是今后城市园林景观设计的发展趋势。
2.6 体现城市的特色
植物是体现地方特色的要素之一,在不同的地理区域,不同的气候带,不同的土质、水质上生长着不同的植物种类,它是地方环境特色的有机组成部分之一。同时,不同的地方植物常常还是该地区民族传统和文化的体现,大量地引种外来植物易对地方文化特色造成巨大冲击。因此城市的植物景观设计也要体现当地的气候环境与植被特色。在植物种类选择上,采用当地特有的乔木、灌木、花草等不仅可以大大降低经济成本,而且对强化城市景观特色也具有重要的作用。
3 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城市化发展速度的不断加快,城市建设己经逐渐成为推动生产力发展的重要因素,城市绿化、景观园林设计对生态环境改善、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作为景观设计工作者,必须对自己的努力方向加以明确,将改善与提高城市环境质量作为发展目标,以此加大城市园林绿化及生态建设的力度,为国民经济的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参考文献:
[1]苏绍全.住宅区生态园林规划设计[J].江西建材,2012(03).
[2]韩磊.住宅区环境景观设计的发展与沿革[J].美与时代(上),201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