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8-06 10:29:56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地理线上教学反思,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经过这样一连串的设问,学生逐步找到了矛盾的焦点:A、E、F、B四地在不同的经线上,地方时不同,不可能都为6点。
通过这些训练与思考,学生产生了强烈的心理震动,最终否定了他们以前的“晨线上都是6点钟”的认知。
问题解决:
通过以上训练,绝大部分学生意识到:之前的他们,上课时能够跟着老师的思路“听懂”地球运动知识的内容,这仅仅说明自己接触过地球运动的相关内容。而课堂中他们只有通过动手、或动口使思维活动起来,才能真正听懂并运用所学的地理知识。
反思:
对比平常的课堂教学活动,本次训练活动我关注的不是知识或问题的结论,而是学生理解知识或解决问题的具体思路和动手画图的能力。
绘图能够直接让学生的手动起来,而动手可以促进思维的活跃。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建议》中写道“……在人的大脑里,有一些特殊的、最积极的、最富有创造性的区域,依靠把抽象思维跟双手的精细的、灵巧的动作结合起来,就能激发这些区域积极活跃起来……手能教给思维以精确性、工整性和明确性。”在地理课堂教学中,尤其是地球运动部分知识内容复杂、抽象,图形复杂多样。这部分内容无论是学生的学还是老师的教,都是一个难点。本人认为难点的突破口在于对“图像或图形的处理”。借助图形图像,不但可以使知识形象具体起来,更可以让学生通过绘图、读图把相应的知识挖掘出来,不断进行汇总,最终形成比较完整的知识系统。本课训练活动就是借助学生的绘图活动,让学生的思维活跃起来,从而为后面学生认识昼夜长短变化的规律做了充分的铺垫。
中图分类号:G633.5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6)11-0279-02
近年来为加强中学教师解题析题的能力,增强教学的针对性,提高中学教师的教学水平,各学科纷纷举行教师说题比赛。那什么是说题呢?说题是指教师在认真做题的基础上,阐述命题意图、考点及对应的考纲要求;要求详细解答试题,进而对试题进行拓展延伸及变式分析;从而总结出经验性的解题规律及其反思。从说题的要求中不难看出,说题可以促进教师加强对习题、高(中)考试题等的研究,从而更有效地把握命题的方向和方法,用以指导课堂教学,利于改变教师传统的讲课模式,增强课堂教学的有效性、针对性,是一种既有利于学生学习,又可以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途径。
一般说题会有以下要求:①阐述命题意图;②说明考点及对应的考纲要求;③解题过程;④试题的拓展延伸及变式分析;⑤试题的价值、反思及感悟等。那么在实际中我们要怎么说题呢,下面我以具体的案例来说明。
例:读图 ,回答 1~4 题。
(1)如图所示,此时北半球的节气是 ( )
A. 春分B. 夏至C. 秋分D. 冬至
(2)在太阳直射点由图中的A点所在的纬线运动到B点所在纬线的这段时间内,泉州的昼夜长短变化情况是( )
A.昼变短,夜变长B.昼夜平分C.昼长变,夜变短D.昼长夜短
(3)如果甲乙两个人分别从图中A、B两地同时出发(假设地球不运动),向东环绕地球一周回到原点,最先到达的是( )
A. 甲B.乙C.同时到达D.无法判断
(4)图中C点位于A点的哪个方向( )
A.西南B.东南C.正北D.正南
【命题意图】一图两考是本题的特色,本题的第1-2小题是先把此图作为"光照图"来判读,考查学生从太阳直射点入手分析判断有关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进而考查学生的读图分析能力、逻辑推理能力等。而第3-4小题则是把此图作为"经纬网图"来判读,考查学生从经纬网入手分析判断经纬线的特点以及在经纬网上方向的判定,进而考查学生的读图分析能力和综合应用的能力等。
第(1)题:
【考点及考纲】掌握地球公转的意义。
【试题分析】在日照图中,根据太阳直射点,判断其位置,在北回归线时为夏至,在南回归线时为冬至,在赤道时为春分或秋分。夏至,太阳直射点在北回归线,为图中②的位置。就此得出正确选项"B"。
【拓展及变式】
(1)可考查其他点的节气。
例:如果太阳直射点位于A点所在的纬线,那么对应的节气是______。
(2)可考查太阳直射点的位置。
例:如图所示,此时太阳直射点位于_____。
(3)可考查对应的时间。
例:如图,此时正值是一年中______(日期)。
例:我们中考(6月20号)太阳直射点更接近图中______点所在的纬线。
(4)可考查地球公转一些基本概况。
例:请在图中用箭头表示地球自转的方向。
例:地球自转的周期:_______。
例:以下现象主要是由地球自转造成的是( )
A.昼夜更替B.昼夜现象C.四季变化D.五带
(5)可考查五带及特征。
例:图中A点所对应的温度带是( )
A.热带B.北温带C.南温带D. 北寒带
例:图中A、B、C三点可能出现极昼极夜现象的是_______。
【反思及感悟】
在地球运动的知识点考察中,常常需要用到节气的判断方法,下面归纳一下:在日照图中,一是观察太阳直射点的位置,在北回归线时为夏至,在南回归线时为冬至,在赤道时为春分或秋分。二是利用晨昏线及地球上的昼夜状况来判断,如果当北极圈及其以北出现极昼(或南极圈及其以南出现极夜)时为夏至;反之,则为冬至;如果晨昏线同时经过南北两个极点(全球昼夜等),则为春分或秋分。
第(2)题:
【考点及考纲】昼夜长短变化的基本原理的应用。
【试题分析】对于北半球来说:春分日太阳直射赤道,全球各地昼夜等长,都为12小时,从春分日到夏至日太阳的直射点由赤道向北回归线移动,北半球各地的白昼时间逐渐增加,黑夜时间逐渐减少。就此得出正确选项"C"。
【拓展及变式】
(1)可考查昼夜长短的特点。
例:如图所示,此时福建地区昼夜长短情况是( )
A. 昼长夜短B.昼短夜长C.昼夜平分D.无法判断
(2)可考查影子长短变化情况和影子方向。
例:当太阳直射点位于图中A、B两点中的______点所在的纬线时,身处泉州的小明(假设身高不变,在不考虑方向的情况下)一年中身影较短。
【反思及感悟】关于昼夜长短和昼夜长短变化的判断,在实际的应用中很容易混淆,我们来区分一下:昼夜长短的判断主要指的是某个时间点,而昼夜长短变化主要指的是某个时间段。
第(3)题:
【考点及考纲】经纬线特点的判断。
【试题分析】图中的A点位于赤道,B点位于北回归线,甲乙两人从A、B两地向东环绕地球一周回到原点,甲走过的路程相当于赤道的长度,乙走过的路程相当于北回归线的长度。而在地球仪上,纬线圈的大小不等,赤道为最大的纬线圈,从赤道向两极纬线圈逐渐缩小,到南、北两极缩小为点。所以甲的路程比较长,所花时间比较长,先到原点的是乙,就此得出正确选项"B"。
【拓展及变式】
可考查经纬线长度特点。
例:如果从图中A点出发,向东环绕地球一周回到A点,行程大约是多少( )
A.6371千米B.4万千米C.5.1亿平方千米D.4千米
第(4)题:
【考点及考纲】在地图上表示方向的基本方法和应用。
【试题分析】经纬网地图上,按经纬线定方向,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故就此得出正确选项"B"。
【拓展及变式】
可考查其他点的方向。
例:图中B点位于A点的哪个方向( )
A.西南B.正南C.正北D.西北
例: 图中A、B、C点位于南极点的哪个方向( )
A.西南B.正南C.正北D.西北
【反思及感悟】
地图上辨别方向有三种方法:①一般定向法:面向地图,上北下南,左西右东;②指向标定向法:指向标的箭头指向北方;③经纬网定向法: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在同一经线上只有南北的差别,在同一纬线上只有东西的差别,北极是地球的最北方,站在北极点上判定方向,其四周都是南方。南极是地球的最南方,站在南极点上判定方向,其四周都是北方。
一、明确课改目标,构建和完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
为保证课程改革试验的顺利进行,首先明确三个目的:即验证地理课程标准及试验教材的适应性和可行性;总结推广地理试验的经验与成果;提高地理教师的整体素质,满足学生发展的需要。
其次抓准三个影响因素:即课程本身的科学性、合理性、可操作性;广大教师实施新课程的能力和水平;实施过程的正确指导和科学管理。
再次确定四个工作重点:以加强领导、创设氛围、形成合力为保障,以提高教师素质为首要任务,以加强教育科研为先导,以满足学生发展的需要为出发点和归宿。
二、加强教研培训,提高教师适应课改的能力
教师是新课程实施的主力军,没有广大教师对新课。程的理解、支持和积极参与,新课程的试验推广工作就难以顺利、健康进行,因此搞好新课程教师培训对新课程实施及推广工作至关重要。那么,怎样以课程改革为核心,精心筹划实施新课程所必需的培训呢?我们在实践中就培训目标、培训内容和培训方式进行了以下探索。
(一)精心构建新课程实施时能力标准
新课程改革对教师的教育观念、知识素养、行为方式、教育教学能力都提出了严峻的挑战,根据对〈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和课程标准的学习和理解,构建了新课程对教师的能力要求标准:
l.教师要有关于课程的专门知识。
2.教师要有对地理课程及地理教材进行多学科角度分析评价的能力。
3.教师要有课程建设和开发的能力。
4.教师要有构建开放式的地理课堂,促进学生主动发展的能力。
5.教师要有将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的能力。
6.教师要有对学生进行多元、多维评价的能力。
(二)整体把握新课程教师培训的内容组成
培训了五方面的内容:首先进行“课程”的通识培训,然后走向“学科”的课程标准解读,再深入到“教学”改革与“课堂”重构的研究,最后落实到“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这五方面是一个逐步细化、逐步具体的连续体,为从整体上把握五方面内容,培训思想中我们突出体现了三个坚持:
1.坚持观念培训与操作培训相结合,以课例为载体,在教学实践中体会、反思、改变教学观念。
2.坚持观念更新统领技术操作,注重观念的指导作用和有机渗透,坚持先培训,后上岗,不培训,不上岗。
3.坚持课程理念必须转化并落实在操作性的课程实施中。注重全员参与与合作的教学实践研究,坚持边培训、边试验、边研究、边提高。
(三)认真探索新课程教师培训的多种方式
在新课程的教师培训中,我们为了理清思路,确定的操作原则是:以目标为导向;与内容相配合;发挥教师特长;注重反思调节;追求实际效果。强调的核心概念是:尊重、信任、民主、平等、开放、互动、合作、实践、反思、创新。做了以下几方面的探索:
1.课题研究培训:主要特点是发挥各校教师特长,合作、创新、共事。操作方式是:各校根据特长自选教材的某个课题,教研组共同研讨,完成教学设计、课程资源开发、课件制作等任务,推一人代表学校教研组在全区做课研讨。其突出的优点是每校研究一课、全区研究一册,人人参与开发、相互交流研讨,使学科教学的每一个领域都有创新者、发展者、完善者和继承者,提高了教师对新课程的认识水平和操作能力。
2.跟进反思培训:主要特点是发挥教学联合体的优势,合作、实践、反思、调整。操作方式是:教研员与教学联合体共同备课、听课、评课、研讨、反思、调整、再听课、再评课、再反思、再调整。其突出的特点是加大了培训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教师间彼此支持,促进了教师教学能力的螺旋式发展。
3.案例研究培训:主要特点是案例的运用。操作方式是以演示或故事的形式向教师展示教学实践中教师与学生典型的行为、思想、感情。优点是通俗易懂,便于教师快速掌握对教学进行分析和反思的方法,加深对教育理念的理解和运用。
4.问题研讨培训:其主要特点是总结经验、探索规律。操作方式是:找出教学实践中的典型问题、共性问题,共同探讨加以解决,并概括提升经验、探索规律性的结论。
三、创新课堂教学,促进学生多方面发展
教育的最终目的是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促进学生的终身发展。学生是学习的主人,为把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充满活力;把班级还给学生,让班级充满成长气息;把创造还给学生,让教育充满智慧和挑战,在创新课堂教学中,做了五个方面的探索:
1.教学目标创新:在教学目标的确定上,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强调从社会生活实际和学生的实际现状出发,使学生确立起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可持续协调发展的观念,着重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2.教学内容创新:改变教科书一统课堂的局面,注重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社会、科技发展,即把教材作为教学的依据,又把它作为一个扩展创新课程资源的平台。
3.教学方式创新: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的学习方式,要求教师善于激发学生好奇和探究的天性,让学生自主、自由的讨论和辨析。
4.教学环境创新:把课堂变成师生互动的舞台,师生平等,强调师生之间的交往、对话和沟通,师生共同完成课堂教学的目标和任务。
5.教学评价创新:由以教师评价为主变为开放式的教师评,学生自评、学生互评、师生互评相结合,使教师在课堂上能够更宽容、理解、信任、同情和支持学生,激励学生的创造激情。
案例1“经纬网”一课教学中,在必要的概念介绍以后,教师在学生的座位中规定了两条线:赤道、本初子午线,规定了两个间隔:邻行相差的纬度、邻排相差的经度,然后让学生通过站立辨别东南西北四个方向,辨别东西半球、南北半球的分布(学生站立成面),辨别不同的经线和纬线(学生站立成线),辨别不同的“地点”(学生站立成点),教师又让学生将这一“经纬网”动手画出来,并找到自己的位置。学生在集体活动中学会了经纬网的用途。
中图分类号:G633.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4)09-0039
地理课堂教学是学校深化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由于升学考试的压力和传统教育教学理念的影响,目前地理课堂教学效率依旧较低。改善低效课堂,进行有效教学,保证新课程目标的实现,是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那么,什么是有效教学呢?广义是指能够有效地促进学生发展、有效地实现预期的教学结果的话动;狭义是指为了提高教师的工作效益、强化过程评价和目标管理的一种现代教学理念。新课程强调,教学过程应是师生交流、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核心理念是“一切为了学生,以学生的发展为本”。那么,如何进行初中地理有效教学,使学生获得最大的进步与发展呢?
一、创设良好的情境,营造学生积极的心理状态
新课改需要教师在教学中紧紧扣住教学目标,并以此为依据精心创设情境。这样,不仅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感到学习活动不是负担,而是一种享受、一种愉悦的体验;而且能够启发学生的思维,鼓励学生勇于创新,培养自主学习和探究地理问题的兴趣和动机,养成求真、求实的科学态度,提高学习地理的有效性。
1. 导课激“趣”,激发学生的兴趣
地理的新课导入极为重要,导入的好,可以先声夺人,抓住学生的思维,将学生的注意力迅速、有效地吸引到特定的教学任务和教学过程中,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探究欲望,引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使其进入最佳的学习状态,主动地探求本节知识。导入形式灵活多样,教师可根据教学内容、教学风格、知识特点与学生的实际设计、提出问题或创设情境激发想象,还可以与生产、生活实际联系起来,让学生感到学习它的重要性和实用性,从而激发兴趣。新颖、别致、实用、有效的导入总是一种诱人的力量。如地球公转这节课是整个初中地理中最抽象也是最难理解的一个知识点,对于现在的初中生来说具有相当大的难度,因此在导入时,教师一定要抓住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兴趣。
2. 创设思维情境,培养学生的探究力
创设思维情境,帮助学生理解、记忆和应用,可以让学生在这样的情境中发现问题、掌握相关的知识点,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探究能力。例如在七年级上册“七大洲与四大洋”的课堂上,教师可以给学生带几个地球模型,让学生随意接触地球模型,了解陆地、海洋,南半球、北半球的分布,并让学生在探究中发现:原来整个地球海洋面积远远大于陆地,同时北半球陆地又多于南半球陆地。这样,我们就把陆地与海洋的知识点通过创设活动完成了,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探究能力,比单纯地讲授知识更加有效。
3. 创设问题情景,通过问题来引导学生掌握知识
创设富有吸引力的问题情景,让学生产生探究知识的欲望。初中阶段的学生有着非常强烈的求知欲,通过问题的提出可以很好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如学习地形因素对气温的影响时,教师结合学生的思维习惯,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在讲海陆位置因素对降水的影响时,思考为什么“春风不度玉门关”。教师可以在在适当的时候点拨,给学生创造一种和谐的环境,使学生学会运用相关知识解决问题。
4. 利用丰富的多媒体教学创设情境
信息化的发展使多媒体教学成为现实,可将图、像融为一体,便于学生形象、直观地掌握知识,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如用flas演示地球的自转和公转;学习地震时,播放《汶川地震》片段,配以声情并茂的解说。在这种情境中学习地震知识,相信能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和探究知识的欲望。当然,多媒体不能滥用,过多的图片展示会分散学生的注意力。总之,创设问题情境,可以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激活学生的思维火花;可以提供现代学习平台……从而营造和维持良好的学习气氛和学生积极的心态,创设有效的教学环境。
二、用乡土地理案例活化教学
乡土地理案例是发生在大家身边的有效教学的事例,学生们对这些事例比较熟悉,有一定程度的感性认识,因此乡土地理案例是知识在生活生产中的体现,体现了地理新课程标准的要求,进一步培养了学生对现实地理问题的综合分析和探究能力。当新的知识被赋予鲜活的背景时,学生的兴趣就会被激起,探究心理也会加强,有利于学生掌握地理原理,并将原理运用到实际问题的解决过程中。如教学农业和工业时,教师可联系本地的实际进行探讨。由于我们这里主要以丘陵为主,加上亚热带季风气候使得这里果业的发展条件优越,尤其是脐橙的种植,这是农业的范畴,但是把它们加工成橙汁就属于工业了,一般来说工业的附加值更高,获得的利润也更丰厚。这样,学生就容易对这一学习内容产生兴趣,从而有效地完成教学内容。
三、转变教学模式,注重让学生进行有效活动
新课改要求教师要成为课堂教学的主导者,并结合知识、学生特点等导演每一节课,而学生要成为课堂教学的主角,体现学生的主体意识。所以,教师需要转变教学模式,学生也需要转变学习方式,积极地参与到教学中。
提高学生创造性学习的方式很多,如小组讨论、合作探究等。让学生分组讨论、合作探究的设计也是有艺术、有智慧的。引导学生讨论、合作探究,教师是关键。教师可通过前后6 -8位学生组建一个小组,明确讨论目的,四人轮流担任特定的角色(如主持人、发言人、记录者等),达到优势互补,提高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小组交流中,教师要进行适当指导,尽可能让大多数学生参与到学习讨论的活动中。记录员做好记录,如果小组解决不了的问题需要及时与教师沟通,便于教师点拨、指导。例如学习”太阳直射点移动规律“这个知识点时,学生理解其原理后,教师可引导学生思考并画出“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规律图”,使学生明确:
1. 太阳直射点的范围在南北回归线之间。
2. 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上只有一次,因为只有一个交点;同理,南北回归线之间有2次,而南北回归线外是0次。
(上接第39页)
3. 太阳直射点在哪个半球,说明哪个半球昼长夜短,但是赤道地区无论任何时候,永远昼夜平分。
4. 太阳直射点在哪里,哪里的正午太阳高度角就最大,并且由直射点往南北递减。
针对上述结论,教师可以结合生活实际告诉学生,赣州的纬度大概在北纬24.5°,说明这里没有太阳直射存在,每年的12月22日左右是一年中正午太阳高度角最小的时候,获得的阳光最少。通过教师的正确引导,可以使全体学生参与到学习的活动中来。这有利于对问题的有效思考,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内在需求和动力,满足他们多样化的心理及学习需求。
四、教师要有积极友好的教学情感,同时要加强教学反思
要做到有效教学,教师必须反思。因为反思有利于教学组织能力的提高、教学理论素养的提升,使教师不断更新教育教学观念,改善教育教学行为,是教师成长必不可少的手段。可以说,反思是新课程改革中提出的一个教学环节,是完善自己、超越自己的一种途径。那么,反思包括哪些方面呢?一是教学设计的反思,设计是否合理、是否欠缺及需要完善的方面;二是课堂教学的反思,是否突出了学生的主体性,是否符合新的教育教学理念;三是课后反思,教学效果是否达标,是否是有效的教学。
《西地平线上》以壮美的风景体现了崇高美,而崇高美就富有启示性和震撼性,它触动人们的心灵,引发人们的思考,所以对教学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即教学过程和内容必须找到一个能引发学生思考的切入点,而不是对文章内容平铺直叙的梳理,这个教学过程应该是把学生思维逐步引向深化,从而达到精神境界和审美能力的提高。
二、教学片段
对于第一次落日的解读我采取了这样的问题设计:
师:作者看到这样的落日时,他的感受是怎样的:
生(齐答):惊呆了。
师:惊叹于落日的什么?
生:惊叹于落日的颜色,是柔和的,美丽的,安谧的,像写春联的红纸;惊叹于落日的大,像车轮。
师:这种颜色难道少见吗,竞让作者如此惊叹,难道仅仅是因为落日的颜色和大小的关系,作者才这样的惊叹吗?
生:(沉默,思考)
师:请大家换个思路,思考一下甘肃定西高原的环境特点。
生:这是一个黄土高原。
师:由黄土高原,你会联想到什么?
生1:气候干旱,黄尘飞扬,千沟万壑是黄土高原典型的景观。
生2:那里一片浑黄,缺少植被,色彩单一,并且辽阔。
生3:那里的人朴实、勤劳,但是受到自然环境等一些条件的制约,那里经济落后,文化不发达,加之人口稀疏,黄土高原给人一种苍凉的感受。
师:请大家看一段关于定西高原地貌的描述(投影):这里沟壑纵横,是典型的北部高丘陵沟壑区,沟壑残塬地貌,塬面狭小,沟壑纵横,土壤储水条件差,地下水资源匮乏且开采难度大,是标准的黄土高原干旱地带。气候干燥、寒冷,年降雨量在346毫米左右,平均气温15.1摄氏度。全村28户,大约100人左右。群众分散居住在沟畔梁峁上,过去村民用水需到距离村庄4公里外的白崖子沟去驼水或挑水,往返需4小时左右,渴极了的鸟儿也在天空盘旋着,一旦发现拉水的队伍,便朝着驴背上的水囊俯冲而去。特别是下了大雪之后,路滑,只能把雪盛到锅里,融化了之后做饭用。
(作者高建群是一位善于描写西部风光的作家,其创作具有古典精神和史诗风格,因此,他关注的绝不只是自然风景,肯定糅合了对当地风土民情的观照,这里的定西高原落日让他惊呆了,也应该是在对当地风土民情的观照的心理背景之下产生的。所以这段背景的呈现是力图给学生创设一个客观的和心理的背景,以拉近和作者的距离。)
师:现在大家能不能谈谈作者为什么惊叹于定西高原那柔和、美丽、安谧和像春联的红纸一样颜色的落日了吗?
生1:像红纸一样喜庆的颜色为单调、苍凉的黄土高原涂抹了鲜艳、喜庆的色彩,就像是为高原穿上了过年的红棉袄。
生2:那柔和、美丽、安谧的情调使得身处黄土高原苍凉、干旱、寒冷环境中的人感到了温暖、安宁,这样的落日拂去了此地人们的艰辛和疲惫,呈现了田园牧歌式的温馨和安适。
生3:文中有描写“它继续依恋地慈爱地注释着人间,好像不愿离去,或者不愿离开正在注视它的我们。”,我认为,这是写出了人与自然的融合,落日以它的慈爱观照着人间,当地的人们从落日得到启示、温暖和力量,这样的景象不仅让我们惊叹,更让我们感动。
师:是的,定西高原落日的柔和、静谧之美,是一种自然界中生命力的涌动。它充满慈爱和力量。
三、反思和分析
美育当随时展。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信息传播的速度加快,图像识读能力显得非常重要。网络技术推动了线上教学的发展。网络传播的图像直观、具体、快捷,对教学具有积极的作用。图像可以引发学生的思考,图像识读作为美术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内容,是美术教师需要重视的教学方向。
一、核心素养概述
核心素养的总体框架包括一个核心、三大维度、六个核心要素和十八个基本要点,是涉及怎样培养人、培养怎样的人的重要教育理念。核心素养是学生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能够使学生终身受益,适应时展的需要。在美术学科核心素养中,图像识读部分对学生美术学科核心素养的形成尤其重要,但现实中部分学生的读图和思考的能力还有待提高。
二、图像识读的基本特征
图像识读的基本特征表现为四个方面:一是感受造型、色彩、材质及肌理;二是在解读方式上阅读、探索、思考、讨论,其解读有深、浅层次的区别;三是识别类别,具体为形态、材质、技法、风格及发展脉络等方面;四是图像识读的运用,表现在选择、辨析及解读等方面。教师应深入探究图像识读的基本特征,更有针对性地开展教学,培养学生的美术学科核心素养。
三、范例运用
在初中美术教材中,每一课都涉及图像识读,甚至涉及跨学科的一些领域,如生物教学中的生物结构、地理教学中的地理图表等。笔者主要以线上教学活动为例进行解析。1.图像激思,校本转化,深度识图,培养家国情怀。学生在图像识读过程中从局部入手,或尝试把照片转换成绘画的形式,以使学生深层次地理解和运用。如,《艺术源于生活,高于生活》一课通过图像识读引导学生用线条、色彩表现生活情景。学生以生活中的照片为依据尝试构图,感受、识别、解读生活中的图像并加以运用,审视生活图景后生成新的图像。这个图像更加典型、集中,能集中反映社会问题,具有独特的价值。学生把心中之景物化,将人物、景物梳理成线条,分割重组,形成图像,然后逐渐润色,表现人物形象、物象特征,使作品中的人物有表情,细节有动态。这些作品是学生识读图像后深层次的解读、感悟和运用,意义非凡。学生相互品评对方的作品,激发了审美情感,得以近距离地感受并了解他人的生活(图1)。笔者以PPT展示各种图像资料,开发校本课程,让学生在广泛的图像识读中提高创作欲望,以美育培养学生的品格,提升了学生的审美能力,使其人生观、价值观达到了新的高度。2.催思联想,网络孵化,累积识图,形成创意思维。网络直播教学是一种新的课堂模式,使以往的教学模式发生了变革。网络环境催生出一些更为高效的教学模式,替代部分集中教学,如腾讯会议上课、钉钉上课、QQ直播等,使学生分散在家也能及时进入网络课堂学习。线上教学不是师生面对面的互动教学,教师要提前预设可能遇到的问题并准备解决策略。教师要提前录播,精简内容,才有时间管理学生。教学重点体现在图像识读的要点解说清楚、简洁、易懂,学生能够快速理解、消化。学生直观感受图像信息,产生创作欲望,形成独到见解。如,在初中美术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春天的畅想》一课的教学中,笔者收集美术作品的图像,与文学、音乐等艺术门类进行对比,引导学生寻找异同,进而表现春天的图景(图2)。要想将线下教学转为线上教学,教师首先要吃透教材,利用新颖的教学内容加深学生的印象,PPT和微视频要做得精美、易懂、富有情趣。美术学习是由图像识读激发学生的发散思维并加以应用的过程,学生动脑、动手、自主探究,多角度地呈现图像,在观察、分析、思考中吃透所学的内容,进行深度理解,导出新图像以展示技能。读图不是一蹴而就的,是需要不断积累、内化的解读、识别、运用的过程。教师对比线上、线下教学,跟踪管理,让学生自行消化所学知识,及时上传作业,便于教师第一时间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学生解读画面的内容,消化、整合并创造新图像。学生以问题意识为支撑点,自主研究、提炼图像,将生活中的图像分解、转化为绘画中的图像。学然后知不足,学生补足识图的短板,有助于创造性地运用图像。学生进行深度的图像识读,主动吃透图像的内在联系,可以有机整合现有的图像,创造出新的图像,赋予其多姿的线条、绚丽的色彩。教师在线上教学中要采用新的策略,激发学生探究图像的兴趣,培养其创意思维。研究图像识读的有效性,能够让学生真正成为自主学习的探索者、研究者及发现者。3.浓缩视听,微课展现,穿插识图,催生艺术符号。线上教学中的微课制作,反映出教师对教学素材的实际整合能力。教师将大量反映现实生活的图像以短、平、快的形式运用于教学,引导学生直观地感受生活。微课可以从某个具体的点切入,让学生互动探究,扩大了课堂容量,延展了教学空间。线下教学仅停留在课堂空间,有一定的局限性。微课能及时呈现各种各样的图像,丰富了学生的视觉感受,使其了解了大量的课外知识。在《富有活力的运动会》一课的教学中,笔者运用微课提高学生对图像的理解与运用能力,学生完成的作品个性突出、多姿多彩。引导图像识读是一个具体的感知和表现的过程。微课能够在短时间内启迪学生的思维、拓展学生的认识。微课陶冶了学生的情操,以美育润泽学生,学生通过图像识读有效学习和探究,创作出许多生动、有趣、个性化的作品。
四、图像识读的校本转化
1.高效调控锤炼语言,把握轴线,形成有效识图。教师要制定合理有效的管理措施。如,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教师要合理安排学生的座位,明确每名学生的任务。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尽量把时间还给学生,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形成合作探究的习惯。教师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用简洁明了的教学语言。教师要引导学生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让学生学会提出问题、围绕教材解决问题,最终讨论、交流。教师加以点拨,让学生有据可依。学生通过图像识读引发疑问,进而了解图像的含义,有针对性地思考,不断追问、累积。学生主动解析图像,锻炼语言表达能力。图像识读是审美的探究和发现,能让学生逐渐深入地学习美术,体验成功的喜悦(图3)。学生在良好的教学情境中学习,逐渐养成有序、高效的学习习惯。教师要把目标锁定在课堂上,善于落实、调控,充分利用教学时间,鼓励学生主动参与。学生准备绘画材料和工具,自主合作探究,在此期间可以提高图像识读能力,并进行跨学科运用,从而深化自身对现实世界的认识。2.汇聚美篇析赏佳作,整合识图,享受成功喜悦。教师要重视评价学生的作品。一是利用课堂反馈,使学生在图像识读中找到自身与他人的差距和自身进步的方向。二是利用微信收集学生作品,进行网络评分,把优秀学生作品以“美篇”App整合,使学生在赏析的过程中受到美的熏陶。教师着重挖掘、甄选有创新特点的作品,然后按主题整理归类,展现每一专辑的特色。许多优秀学生作品在福建省书香好少年文学社、龙岩市综合实践教育基地以及福建省美育和艺术教育研究中心等公众号上发表,获得了良好的反响,激发了学生的创作欲望,鼓励学生进一步学习、创作,陶冶了学生的情操。在教学评价的过程中点评学生的作品,有助于培养学生感受、识别、解读和运用图片的能力。因为年龄结构相同,思维品质相近,学生的作品能代表同龄人的心声,对其他学生产生直接、具体的影响。图像识读重在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使其形成直观感受,让学生在互相影响中感悟、获得启示,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在校园中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教师可以将学生的作品以各种方式在校园中展示,让学生随时随地感受美的魅力。学生的内心世界丰富,情感细腻,学校可以开设艺术工作坊,为学生提供展示自我的平台,让他们在工作坊的作业中学习美、探究美,启迪自身的思维,提高自身的素养。
[中图分类号]G633.5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058(2017)10008402
未来的公民需要具备一定自主学习能力以适应未来社会发展。自主学习能力需要通过持续性的自主学习来培养。现代信息技术为学生自主学习提供了难得的条件。著名的“乔布斯之问”提出:为什么计算机改变了几乎所有领域,却唯独对学校教育的影响小得令人吃惊?微课是现代信息技术带来的一种新型教学资源,理应作为现代信息技术改变中学地理学习方式的一种手段加以有效利用。
一、中学生地理自主学习有效开展的条件及主要障碍
自主学习是指学习者自主选择学习内容、学习方式、学习环境,自主管理学习的一种学习行为,强调学习的自主、自愿、自选、自控和高效。“自主”即独立学习,可以个人或小组的方式;“自愿”即学习动机是内部动机,也可是为了提高成绩的外部动机;“自选”强调自己决定学习内容;“自控”指自己管理学习,包括学习环境、方式、调控措施选择等;“高效”即以最少的时间投入,获得最好的学习效果,以增强学习信心和自我效能感,实现学习兴趣维持和学习习惯保持。
但是,目前大多数中学生地理自主学习动机不足。造成自主学习障碍的主要原因有:受应试教育影响,“小科”地理不受重视,学生学习自主性不强;教师对地理学习统一掌控,学生学习自愿受限;学习材料与学习需求不匹配,内容自选不足;学生地理学习策略模糊,对周围资源(教师、同学)利用程度低,学习自控难;学生缺乏自学指导,学习自我效能感低,动机水平下降,学习效果差等。因此,地理学习材料符合学习需求,学生能在原有认知基础上合理选择学习内容、有自我调控学习的能力和科学学习策略等是学生自主学习有效开展的必要条件。
二、地理微课对自主学习有效开展的价值
“微课”是以地理教学视频为主要载体,反映教师在地理教学中针对某个知识点或教学环节而开展教学活动的各种教学资源的有机组合,其内容类型多样,如“微教案”、“微练习”、“微点评”、“微反思”等,具有针对性、开放性、耗时少、适用性强、方便利用、不受时空限制等特点。以地理微课促进学生地理自主学习应该结合地理学科特点,从满足自主学习有效开展的条件着手,发挥地理微课的有效利用价值。
1.围绕自主、自愿需要,激发学生地理学习动机
地理学科文理兼备,突出区域性、综合性、生活性、实践性、思想性等特征。包含教师详细讲解,配有适量图片、动画或音乐等素材的高质量地理微课,可把地理概念、地理过程、地理规律具体化、形象化,激发学生兴趣,增强学生学习动机。如“锋的形成”微课可出示图片或动画,演示气团移动,对学生理解锋的空间概念很有益。
2.满足自选、自控需求,内容丰富,针对性强
奥苏伯尔认知学习理论认为,新知识习得的关键在于学习者在原有认知基础上能接纳新知识。学生学习的差异实质是认知基础水平的差异。微课多依据知识点和地理学情选取某节重难点的内容进行讲解,能对学生难以理解或教师课堂处理不好的地理问题加以补充解释。如“大气的水平运动――风”一节微课,可更深入地讲解三个力的形成及其是怎样对风产生作用,影响其风向和大小的。这种围绕地理各个知识点的微课,对学生差异性学习针对性强,内容丰富,能满足学生线上或线下自主学习需要,满足学生自选需求,尤其能帮助学困生及时完成学习目标,促使学生自主学习习惯逐渐养成。
3.精悍、高效,便于学生利用零碎时间实现高效学习
微课内容短小精悍,播放时间一般为5-10分钟,恰与中学生注意规律相契合,也便于借用智能终端随时学习。学生可利用课余或空闲零碎化时间安排学习,完成对一个知识点或一类知识的掌握,及时解决地理知识疑难,或浏览生产和生活中的地理时事,拓展视野,学习方式便捷。只要经过一定时间的学习锻炼,学生定会感受学习乐趣和地理学科价值、魅力。
4.帮助学生巩固认知基础,形成地理学习策略
原有认知基础影响后续学习迁移。地理微课中的“微练习”、“微点评”、“微反思”可帮助学生对其认知基础进行自查反思,使所学知识可辨、稳定,迁移灵活,达到认知结构完善,让学生养成自评自查习惯,有助于学生形成自己的地理学习策略。
三、以微课促进学生地理自主学习有效开展的策略
1.根据学生学习需要确定内容和教学方法,设计微课细节
地理微课不等同于地理课堂教学,只是地理教学的辅助资源。设计微课前,教师应了解学情,把握难点,根据学生学习需要选择微课内容和教法,绝非传统课堂视频。如“经纬网”微课,教师可借助工具或动画,注重读图、用图等方法的传授,培养学生空间概念;在进行区域地理的学习时,注重比较法、归纳法等的运用。此外,针对学生理解上的差异,应仔细斟酌细节,化繁为简,以使学生通过课程细节设计,建立新旧知识联系,破解地理学习困惑。对于网络中一些良莠不齐的地理微课,应进行仔细挑选并加以合理改进。
2.选取生活化地理实例,提高微课趣味性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地理研究对象广泛,微课必须与生活化地理紧密结合,联系生活和生产实际,从中选取教学实例,提高微课趣味性,帮助学生理解地理概念、地理原理、地理过程及地理规律,摆脱死记硬背、机械记忆。如“多变的天气”的教学,可结合当地近期天气和气候设计微课教学,让学生感受生活中处处有地理。
3.实施教师合作,以教学设计及多媒体教学理论保证微课质量
微视频制作软件很多,Camtasia Studio、格式工厂、会声会影等,为自制微课提供了技g手段。优质微课需以教学设计及多媒体教学理论来保证质量,而一个地理教师能力有限,有的教师微课制作经验甚少,且微课内容与课堂教学进度并行更有实效性,因此,教师合作完成每章节重要内容的微课制作很有必要。地理教师应在熟练掌握多媒体技术、教学理论、学习理论和传播理论等的基础上,研究教材,结合教学实践经验,商讨微课内容、教学方法、教学素材和实例,制作出优质的地理微课。
4.加强地理微课资源开发,完善地理微课结构,提高微课适用性
微课教学应面向全体学生,满足学生自主学习的不同需要。完善微课结构类型,加强微课资源开发,能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对于学困生,可设计难易程度合理的地理微教学、习题练习、习题讲评、学习反思等,帮助他们尽快形成地理学习策略。对于学习水平较高的学生,可为其设计探究类、合作类、实验类等微课类型,教师予以指导,培养学生地理问题意识和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
·内涵:学生没有无缘无故的错,但结果错了,因而,在试卷讲评中,学生互相观摩、师生切磋琢磨,致力于寻“缘”找“故”。
·案例1:图1为我国某地阴天和晴天时的温度变化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此图表示的曲线(日变化或年变化)
(2)A、B两条曲线表示阴天日变化的是,形成这种变化的原因是。
(3)A、B两条曲线的夜晚,可能产生霜冻的是曲线,原因是。
测试后,对第(2)问错误答案的统计,学生答案主要有:①阴天昼夜温差小。②阴天云层多,温差小。③阴天多云,大气保温作用强,温差小。④阴天云多,大气逆辐射强,温差变小。
笔者分析:四个答案中,都说出了阴天温差小的判别理由,此时如果从表面看,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已无问题。但学生答案①的形成,不知是对类似题目答案的记忆,还是答案表述上的粗枝大叶,难以确定,根据前面对B的选择,表明它对该结果的现象是知道了,但对原理的掌握可能要个别交流才清楚。答案②的形成与前面答案的形成有很大的共通之处,只是把关注点较为明确地体现在云层的作用,因此,至少让教师明白其分析对象是正确的,但云层到底如何起作用则无法体现。③④两个答案应该对该题的原理有一定的理解,而且能很好地提出大气的保温作用,尤其是④还具体提出大气的逆辐射概念,所以从答案的分析上看,学生对大气保温作用的过程原理是理解的。但该答案也反映了学生审题中对“日变化”等关键词的把握,因而也导致他们对(2)(3)两题原因分析上缺少比较。
因此,教师不仅要关注学生的错误率,并通过错误率的统计,分析存在的知识和能力欠缺之处,还要从学生答案产生的基本过程仔细分析,关注学生错误答案的产生过程,对师生进行交流学习是有很大帮助的。
·反思
首先要求讲评效果的好坏取决于反馈信息的准确与否。教师要及时批阅,收集卷面各种反馈信息并进行统计分析,特别是对各种典型错误应进行分类统计,记录哪些是知识性失分,哪些是技巧性失分;哪些是普遍现象,哪些是个别现象等;讲评时,学生先诊断自己错在哪里?为什么错?教师明白学生需要何种帮助,师生合作找出错误症结。
其次要求讲评时应对错误原因、类型进行深入分析和反思。对于错误类型不难归纳,但分析时教师要善于顺着学生的思路,“将心比心”地分析学生出错根源,而且有的学生出错原因和教师所主观臆想的原因不相吻合,多问几个为什么学生会在这道题上出错?有否因自己的教学而导致学生产生的错误?学生要思考错题是怎样形成的,是在理解基本概念、基本规律上存在的问题,还是在思维方式上存在的缺陷?
再次要求师生关注地理学科的三个视角。从时间动态来观察世界,认识地区(地域)特征及人类和环境的发生、发展及变化过程,即动态观察世界的思想方法;从空间来观察世界,认识区域特征、人类和事物的空间分布和地域组合,即从空间表述人类与地理环境关系和从空间分布上观察认识世界的空间观念,把握分析问题的空间尺度;从相互作用综合地来观察世界,认识人类与环境在特定地点和位置的相互作用,即综合的思想方法。
思想Ⅱ——长善救失,藏息相辅
·内涵:让学生明了自身的优劣,学习要藏之于心应用在外,在自主探究学习过程中能为自己开出“良方”,避免再犯同样的“病”。
·案例2:读我国华北某地地形图(图2), 实际调查发现乙坡植物生长好于甲坡,其原因为乙坡的:
A.日照较强,辐射收入多
B.蒸发较少,土壤水分条件较好
C.气温较高,且日变化大
D.降水较多,水源充足
由于学生无法解答,教师给出的所谓“迎风坡降水多;阳坡光照强,温度高”等“原理”都用不上。而真正的地理原理是“高大的山地对气流有明显的阻挡作用。在暖湿气流的迎风坡,气流受地形抬升,气温下降,水汽凝结,成云致雨;在山地的背风坡,气流下沉,气温不断增高,降水很少,成为雨影区”。而教师的原理正是来源于自身多年的教学经验或试题归纳出来的假原理,如果是学生第一次接触迎风坡,是归纳不出这样的“原理”的。
因此,试题讲解一定要避免牢记习题的现象,应启发学生将其发现的思路表达出来,这样更有助于分析问题所在。在许多知识原理讲解中,最好是让学生从题目入手,注重题中信息,归纳出地理原理。
·反思
首先着重学生的反思,避免通过多次重复训练而生成技能。一堂试卷讲评课,教师应给予学生表述自己思维过程的机会,增加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的交流时间,允许学生对试题自我评价;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激活思维:释疑——让学生自己说出错误的原因,为什么错?是不会、没有审清题、还是笔误等;质疑——接下来对自己的错误有没有怀疑,对正确答案是否理解;答疑——如若自己无法解决就求助其他学生来解释回答。
其次要求教会学生由此及彼地联想,提升抽象思维和逻辑思维能力。试卷讲评时要注意一题多解的训练或是多题一解的训练,以问题的形式引导学生尝试归纳,不要陷入考题中的陷阱;形成学生对问题的探究,在探究中理解的知识最深刻。
再次要求“使获得的知识能在超越原来学习情境的思维中运用(布鲁纳)。”通过学生的反思、联想,感悟高中地理必修模块中地理学科观念:自然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自然环境有其自身的发生、发展和变化规律;地理环境各要素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有机整体;人类从事各种活动,都应协调好与环境的关系,尊重自然规律,讲求环境伦理道德;地理环境有明显的区域差异,人类的生产活动应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区域之间是有联系的,一个区域内地理因素发生变化,会对其它主区域产生影响,用以指导具体地理问题的分析。
思想Ⅲ——善学善问,和易以思
·内涵:学生不是流水线上的操作工,不能靠大量做题训练出来,许多时候“做的多”,还不如“想的多”,自主获得的知识,往往印象是最深的。
·案例3:读图3,判断四地气候的类型。
A.①温带海洋性气候;②亚热带季风气候
B.②热带草原气候;④温带季风气候
C.①温带季风气候;③亚热带季风气候
D.③地中海气候;④温带海洋性气候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读图及解读信息的能力。平时习惯于用柱状图表示降水量的变化,曲线图表示气温变化,而本题恰恰相反,图的表现方式与平时教学的常用图表现方式发生巨大反差。学生在读图时能发现这一变化,则本题从知识角度分析应该是简单题。根据图示可知①图雨热同期,且7月是高温期,1月最低平均气温低于0℃,因此是温带季风气候,②图降水集中于7~9月,全年各月平均气温均在15℃以上,因此是热带草原气候,③图雨热同期,降水集中于高温的5~9月,且最冷月的平均气温0℃,因此是亚热带季风气候,④图7月平均气温最低,而降水是最丰富时期,1月气温最高,降水却最少,所以是南半球的地中海气候。因此选项C正确。但考后的得分率来看仍非常低。
因此,学生逻辑思维的培养和训练是地理空间记忆和地理因果推理的关键,通过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如答问、质疑、讨论等),由点及面,举一反三,提高综合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反思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讲评课的目标不只是弄清一次测试的得失,因而,不可就题讲题、就题评题,要从具体内容中“跳出来”,师生共同探讨如何审题、如何思维、如何答题等,由例及法、由例及类,提炼、形成观念性认识;要让学生总结经验,掌握方法,少走弯路;形成对地理知识、方法、规律的一种本质认识。
目前,学生对于学习数学,由于数学认知结构水平的限制,表现出对知识不求甚解,热衷于做大量题,而不善于解题后对题目进行反思. 而数学的反思性学习这一环节,却是数学学习活动的最重要的一个环节. 不善于反思,缺乏解题后对解题方法、数学思维的概括,致使掌握知识的系统性较弱、结构性较差,解题能力得不到提高. 为了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效率,必须培养学生的反思意识,使他们有时间、有机会对自己的解题过程进行反思. 荷兰著名的数学教育家弗赖登塔尔指出:反思是数学活动的核心和动力. 因此,加强解题反思教学,提高高考复习效率,训练学生进行有效的解题反思势在必行. 本文拟从以下几个方面作些探究.
■指导学生反思,培养学生反思意识
反思就是从一个新的角度,多层次、多侧面地对问题及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进行全面的考察、分析和思考,从而进一步深化对问题的理解,揭示问题的本质,探索解决的一般规律,进而产生新的发现. 反思的目的也不仅仅为了回顾过去,或培养元认知意识,更重要的是指向未来的活动. 尤其是今天,当我们以创造性意识和解决新问题的能力,来作为衡量和评价学生数学学习成绩优劣的主要标准时,更应该重视引导和激励学生在数学活动中进行反思性学习.在学习过程中,反思是必不可少的一个重要环节. 它有助于学生对客观事物中所蕴涵的数学模式进行思考,从而帮助他们从题海中解脱出来,更加清晰地认识问题、理解问题.通过反思可以提高数学意识、优化思维品质;通过反思可以沟通新旧知识的联系,促进知识的同化和迁移,提高学习效率;通过反思可以拓宽思路、优化解法、完善学习活动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促进学生的学习活动成为一种有目标、有策略的主动行为,不断地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从而有效地培养学生勇于探索、勇于创新的精神. 平时,教师应该积极地指导学生反思,培养学生反思意识.
■通过反思,提高学生解题能力
1. 反思解题的思路,从而培养学生审题能力
解题思路就是将理解题意时所获信息和头脑中的信息结合起来,进行加工、重组与再生,使思维向目标靠近,实现问题解决的过程. 因此反思解题思路的形成过程就是对信息加工、重组与再生的反思,探索如何实现从初始状态到目标状态转化. 反思自己是否很好地理解了题意,是否弄清了题干与设问之间的内在联系,这个题求什么?知道什么?知与求之间有什么内在的关系?一开始自己是怎么想的?走过哪些弯路?碰到了哪些钉子?为什么会走这些弯路,碰到这些钉子的?之中有什么规律性的经验可以吸取?我的思考与老师或同学的思考有什么不同,其中的差距是什么?其原因是什么?解这样的题目要用到哪些知识?有什么样的常规方法?有没有特殊的方法?这个题的有效的突破口在哪里?如何较快地找到解题的突破口?选择哪条途径?……等等. 通过这样的反思,解题思路就会比较自然、有条理,从而大大地提高了解题观点和思维层次,审题能力也会跃上一个新的平台.
2. 反思解题的过程,从而理清头绪
在平时讲题和做题过程中,引导学生养成解题后积极反思解题过程的习惯. 这不仅仅是解题的回顾或体验,而是深究数学解题活动中所涉及的知识、方法、思路、策略等,分析解题的过程中有没有思维回路,哪些过程可以合并或转换,有没有更好的解法,积极寻求其他可能的解,拓展思路,优化思维方式,更好地理清解题头绪,提高解题能力.
案例1:从圆(x-1)2+(y-1)2=1外一点P(2,3),向该圆引切线PA,PB,切点为A,B,求直线AB的方程.
大部分的学生都是直接从条件入手来做的.
方法一:根据直线与圆相切,圆心到直线的距离等于半径,先求出两条切线的方程分别是x=2和3x-4y+6=0,然后将切线方程和圆方程联立,求出切点A(2,1),B■,■,从而可以求出直线AB的方程为x+2y-4=0.
这种解法是大部分学生所采用的,因为它符合学生的思维特点,学生比较容易掌握,但是其中求切点的运算量比较大. 因此,引导学生反思解题的过程,有没有更加简洁的求切点的方法?学生马上发现A,B两点原来可以看成两圆的公共点.?摇?摇?摇?摇?摇
方法二:设已知圆的圆心为C,根据平面几何的知识可知:切点是以PC为直径的圆与圆C的交点,以PC为直径的圆的方程是x-■2+(y-2)2=■①,又圆C方程是(x-1)2+(y-1)2=1②,两式相减可得x+2y-4=0③,将③代入②,求得切点为A(2,1),B■,■,从而可以求出直线AB的方程为x+2y-4=0.此法充分运用平面几何的性质,减少了运算量,简化了解题过程.再进一步引导学生将所求直线AB的方程与③式比较,发现仍有值得改进的地方.
方法三:设切点坐标为(x,y),由方法二知,切点坐标满足方程①和②,则也满足③,说明了A,B两点在③式所表示的直线上,因此,方程③即为过切点A,B的直线方程.
此法避免了求切点,过程更简洁.通过这一改进过程,学生更好地掌握了两圆的相交弦问题,开阔了学生的视野,使学生的思维逐渐朝着灵活、广阔的方向发展,使学生在解题过程中迅速寻找出最佳解题方案,提高了学生灵活解题的能力,更好地理清了解题头绪.
3. 反思解题的方法,探求一题多解,从而提高综合解题能力
数学知识有机联系,纵横交错,解题思路灵活多变,解题方法也是途径繁多的,但最终都能殊途同归. 在解题训练时要求学生不能仅仅满足于一种解法,应该鼓励他们进一步思考有没有其他的解法. 即使一次性解题合理正确,也未必能保证一次性解题就是最佳思路,最优最简洁的解法. 不能解完题就此罢手,如释重负,应该进一步反思,有没有其他的解法,探求一题多解.从中鉴别各种方法的作用与最佳方法,认识解题的核心问题与共同本质. 一题多解可以提高思维的灵活性,拓展学生的思路,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从而可以提高解决数学综合问题的能力.
案例2:(2010全国大纲卷理10)已知抛物线C:y2=4x的焦点为F,直线y=2x-4与C交于A,B两点,则cos∠AFB=_____.
解法一(向量法):
y=2x-4,y2=4x?圯A(1,-2),B(4,4),而F(1,0),于是■=(0,-2),■=(3,4),故cos∠AFB=■=-■.
解法二(抛物线定义法):
由y=2x-4,y2=4x?圯A(1,-2),B(4,4). 由抛物线定义,有AF=2,BF=5,又AB=3■. 由余弦定理得,cos∠AFB=■=-■.
解法三(数形结合法):
如图1,由y=2x-4,y2=4x ?圯A(1,-2),B(4,4). 因为F(1,0),所以AFx轴. 因为BF=5,过点B作BDx轴于D,所以sin∠BFD=■=■,所以cos∠AFB=cos(90°+∠BFD)=-sin∠BFD=-■.
■
图1
解法四(面积法):
如图1,SAFB=SFBC+SFAC=■FC・(FA?摇+BD). 容易求得AF=2,BF=5,FC=1,BD=4,
所以■FA・FB・sin∠AFB=3?圯sin∠AFB=■,
所以cos∠AFB=-■(∠AFB为钝角).
一题多解的教学价值不是单纯为了让学生知道这道题有多种解法,而是促使学生再思考,学会从不同角度、不同的方法去审视、去思考,进而沟通知识之间的纵横联系,开阔学生的解题思路,训练和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提高综合解题的能力.
4. 反思错题的原因,从而帮助学生弥补知识漏洞
心理学家盖耶认为:“谁不考虑尝试错误,不允许学生犯错误,就将错过最富成效的学习时刻.” 错误是正确的先导,错误是通向成功的阶梯,学生犯错的过程应看做是一种尝试和创新的过程. 做错题目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没有从错误中找到原因,一错再错. 在平时的作业和考试中,学生总会有不少题目做错,在这些错题的背后,往往隐藏着学习知识过程中产生的漏洞.
笔者所在学校的一次高二月考中有一道填空题,有一半以上的学生出现了错误.
案例3:若平面上的动点P(x,y)到定点F(1,0)的距离比到y轴的距离多1,则P的轨迹方程是________.
答案是:当x≥0时,y2=4x;当x<0时,y=0.
1 问题的提出
类比是依据两个对象之间存在着某些相同或相似的属性而找出它们存在其它相同或相似的属性的思维方法。
数学上的类比是指依据两类数学对象的相似性,有可能将已知的一类数学对象的性质迁移到另一类未知的对象上去的一种合情推理。它能够解决一些看似复杂困难的问题。从迁移过程看,有些类比十分明显、直接,比较简单,而有些类比需建立在抽象分析的基础上才能实现。
类比的作用机制可以用如下的框图来表示:
目标问题 联想 原问题 类比 目标问题
一个类比包括目标问题和原问题两个部分。目标问题是需要解决的问题,原问题是已经解决的,并且是已经掌握的、比较常见、比较熟悉、比较形象具体、比较容易明白的问题。原问题与目标问题之间是平行关系,类比原问题解决目标问题,通过类比学会目标问题。
初中数学教学中存在很多可以类比的知识与方法。比如:一次函数、反比例函数、二次函数之间的学习思维的类比;一元一次方程与一元二次方程之间的解法类比,分式概念、计算与分数概念、计算的类比等等。
著名教育家玻利亚曾形象地说过:“类比是一个伟大的领路人。”在初中数学学习中,类比思想是理解概念,锻炼思维,构建知识网络的重要手段。为此,教师在教学中应加强类比思想和方法的渗透与引导,强调类比的作用和意义,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数学,促进自主学习与创新意识的培养,建构完整的数学知识结构,形成知识网络,提高数学学习的有效性。
2 初中数学教学中渗透类比思想的具体实践
2.1 概念类比,理解本质辩异同:数学概念是数学思维的细胞,是形成数学知识体系的要素,是基础知识的核心内容。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数学概念的教学是重要的一环,对于概念本质的理解是学生学习数学的一个难点,如何有效的进行突破呢?进行概念的类比教学不失为一种有效的途径与方法。
(1)概念定义形式类比:在初中数学学习中有大量的概念,如果孤立地去理解与记忆这些概念,会成为学生学习的一个负担,但从概念的定义形式上看,有一部分概念的定义形式是相似的,通过这些概念之间的类比,进一步理解概念的本质。例如:
三角形、四边形、多边形概念分别为:
由不在同一条直线上的三条线段首尾顺次连接所组成的图形叫做三角形。
由在同一平面且不在同一条直线上的四条线段首尾顺次连接所组成的图形叫做四边形。
由在同一平面且不在同一直线上的多条线段首尾顺次连结所组成的图形叫做多边形。
从概念的定义形式上来看,是对一类图形条件的限制,形式上是一致的,不同之处,一是三角形定义中没有“在同一平面”,二是组成线段条数,其他都是相一致的。通过这样的类比,学生能从一个新的角度与高度对这三个概念进行认识与理解,进一步理解概念的本质。
(2) 概念形成过程类比:著名的学习理论家奥苏贝尔指出:要进行有意义的学习必须知道学生已经知道了什么。在教学新浙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三章实数3.3立方根时,考虑到“平方根”与“立方根”两节在内容与知识展开顺序上是平行的,内容主要是研究立方根的概念和求法,知识展开顺序是先从具体的计算出发类比给出立方根的概念,然后研究立方根的特征。而在本课中,平方根的概念、表示方法等都是学生原有的知识。为了建立立方根的概念,充分“借用”平方根的有关概念的产生过程进行类比,新旧知识通过类比联系,既有利于复习巩固平方根,又有利于立方根概念的理解和掌握。具体教学过程如下:
实物归类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感受生活中存在分类现象,并且通过实物分类,让学生明确分类的标准与方法,事实上学生通过准确的实物分类理解了分类的意义与标准。
再出示多项式,让学生进行分类,学生一定会与实物分类进行类比,也会有不同的分类方法,比如对于-2x+8y-4z+x-y,有的学生利用系数的正负来进行分类,而同类项只是分类中的一种特殊情况。
数学学习要充分利用学生所熟悉的生活背景,把数学知识的学习融入到学生的生活中,通过类比,获得数学本质和模型。象上面生活中的分类方法与标准是原问题,是学生所熟悉的、具体的,由实物分类类比到数学分类,学生觉得数学并不是那样的神秘与抽象,离学生的生活是那样接近,把日常生活中普实的方法移植到比较抽象的数学中,从而更容易、更切实地理解数学思维,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降低了数学学习的难度,加强了数学与实际的联系。
(2)由简单类比复杂:在初中数学学习中存在较多的难题,但通过思维方法的类比,由简到难,也就变得容易解决了。
反思教学过程,进行类比教学时,不但要多找对象的相同点,而且应找本质的相同点,既要注意问题的共性,又要注意问题的个性。对学生在类比过程产生的想法,能确定正误的要及时评价,不能确定的要给予方法的指导,要求学生重新去研究。同时也要善待错误、用好错误,要反思错误、变错为宝,提高思维的深刻性。
为培养高素质的人才,除了使学生能“学会”之外,更重要的还应当使学生“会学”,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类比就是这样一种学生能掌握的重要的学习与思维的方法。类比思维方法的运用能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有利于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有利于学习效率的提高。
参考文献
[1] 李桂荣. 类比的作用机制[J].哈尔滨学院学报,2004.10. 中国知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