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8-06 10:30:02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健康教育的理论模式,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中图分类号]B8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3)05-0256-02
一、协同学原理及其基本观点
协同学是20世纪70年代,由联邦德国斯图加特大学的赫尔曼·哈肯教授创立的一门以多学科知识为基础的新兴学科。协同学的主要研究原理:利用远离平衡态的开放系统与外界进行物质交换的过程,进行的自发的空间、时间与功能上的非线性协同作用。协同学理论的研究基础是系统信息论、控制论及突变论,并汲取耗散理论的丰富成果,来描述系统由无序到有序的转化规律。协同学原理的基本观点如下:
(一)役使原理
遵循的原则是慢变量服从于快变量,序参量决定子系统的行为。其本质在于“缓慢增长的组态决定并影响了快速衰减组态”,组织系统当接近某个临界的不稳定点时,其突现结构及动力学特征通常由序参量根本决定,且系统内的其他变量行为则由序参量规定且支配。
(二)协同效应
协同效应是指开放系统中各子系统间的作用达成的整体效用。在开放系统中,各外部力量的相互作用,使得物质聚集态达到某个临界点后,系统内部的各子系统之间就会产生协同作用。此种特定阶段的协同性,使系统在特定临界点发生质变,产生协同反应,系统结构由无序转向有序,并产生稳定的物质结构。
(三)自组织原理
他组织与自组织是相对而言的概念。组织能力及组织指令来源于系统外部的是他组织。当系统在没有外部力量的环境下,其各个子系统之间仍能够遵循特定规律定向形成某种功能域结构。在有效输入物质流、能量流及信息流的条件下,基于子系统之间的协同效应,就会形成空间及时间上的新的稳定结构。
二、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局限性
高校现行的心理辅导一般可分为障碍辅导、适应辅导、发展辅导三种模式。障碍性心理辅导是为各种有障碍性心理问题的咨询对象提供心理援助、支持、干预、治疗,以消除咨询对象的心理障碍,促进其心理朝着健康方向发展。适应性心理辅导则是在生活环境发生改变或是遭受日常生活的不良刺激,而且具有易感个性,加之适应能力差,导致适应性问题或障碍的人群所进行的适应性心理疏导,以便于辅导对象更快、更好地适应学习、工作、生活。发展性咨询则是根据个体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和特点,帮助不同年龄阶段的个体尽可能的圆满完成各自的心理发展课题,妥善地解决心理矛盾,更好地认识自己和社会,开发潜能,促进个性的发展和人格的完善。
有效整合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资源,由无序向有序转化,形成一个极大发挥整体效力的心理健康教育系统,是协同模式建构的主导。同时,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协同模式的建构,需要社会各个子系统的有机协作与通力配合,即在辅导模式、工作队伍、教育力量、实施途径等方面的协同努力。
(一)辅导模式协同
大学生心理辅导的三种基本模式为适应性、发展性和障碍性,但每一种模式又有其各自的局限性,就需要我们对之进行必要的协同与整合,同时,这种整合不是简单的叠加与拼凑,而是分清主次的有序整合。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教育的最终目的,然而,大学生群体中有17%的学生具有心理问题,也就是说,绝大部分大学生的心理是正常发展的。发展性辅导是最符合高校教育规律及大学生身心发育特征的辅导模式,因而,在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应着力进行发展性心理辅导模式,辅助以障碍性辅导及适应性辅导方式才能优势互补,发挥最大心理健康教育效能。
(二)工作队伍协同
心理教育工作者、德育工作者以及医务工作者,是当前我国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队伍的主要依靠力量。这三个方面,既有其各自的特点,又存在自身的缺陷。所以,只有综合利用三方力量,相互协作,互为补充,融合学习,才能共同打造出一支高素质的专业化心理健康教育队伍。努力做到三点:加强理论学习、进行实践操作、以科研为指导。在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要进行科学研究,善于发现、分析并解决问题,可参加各种学术会议、经验交流会等活动,不断开拓视野,增强科研能力。当然,高校心理健康教育队伍除这三支力量之外,还需学校各类社团力量、管理人才及各学科专业教育人员的通力合作与配合,真正做到人人有责,个个参与。
(三)教育力量协同
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是以专业的心理咨询教师及心理教育工作者为核心的全员参与式活动。同时,在校外还需要社会及家庭的有效整合,协同建构以高校为主体,家庭与社会协同构建的整体教育网络。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优势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高校拥有严密的组织领导机构,良好的育人环境,专业的心理教育工作者,有特定的受教育群体等,这些有效的前提条件都为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了良好的工作基础。二是高校心理健康教育都是有系统、有组织、有目的、有计划的。三是高校心理健康教育都遵循大学生身心发育特点及教育教学规律,而安排和开展各种心理健康知识的宣传及普及活动。四是一般高校心理教育面向全体大学生,以每一个独立的学生个体的发展为己任。所以,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项艰巨而又系统的工程,高校是进行心理教育的主阵地,同时,应与家庭和社会相互协同合作,共同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
(四)实施途径协同
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施途径有学科渗透、课堂教学、课外活动以及环境熏陶等多种方式。课堂的渗透教育是主导方式,其他方式则是辅助作用。多渠道多途径相互合作,协同作用,共同促进。通过课堂教学的方式给大学生普及心理健康知识并传授基本的心理调节方式,更需要将构建规范化、课程化的心理健康教育新模式,构建一种选修、必修与活动三结合的课程体系,以心理健康教育为主,辅以各类教育活动,协同构建全新的教育模式。学科渗透也是有效的教育途径:一方面,是由于学科教育在高校教育中的独特作用,更是因为学科课程自身蕴含丰富的心理教育的广泛资源。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心理教育,需要广大教师根据大学生的身心发育特点设计教学过程。另一方面,需要广大教育工作者挖掘学科教材中的心理教育因素,融心理教育与学科任务于一体,熏陶与培养大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作为课堂教育的补充方式的课余活动,一方面,可以弥补课堂教育在时间、空间、内容、模式上的不足,促进大学生的主动参与性。另一方面,还可以更好地发挥大学生的主动性与参与性。课外活动的方式可通过开设各类心理素质培训班、心理讲座、设立心理俱乐部以及进行各种心理知识竞赛等活动展开。通过丰富多彩的社会活动,提升大学生的沟通与写作,并不断增强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及应对挫折的能力。
【参考文献】
[1]H.哈肯.协同学:太自然构成的奥秘[M].凌复华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5.
[2]哈肯.远离热平衡态和非物理系统中的合作现象[J].自然科学哲学问题,1986(4).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2)10—0056—02
大学的教育对一个人的成长具有深远的影响,在大学里学生不仅要学习专业知识与技能,进行社会实践,更重要的是实现情感、毅力、抗压力等各方面心智的成长。随着外来思想的侵蚀,以及大学在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不足,导致当代大学生的心理健康不容乐观。基于朋辈互助的心理健康教育是一种重要的心理教育方式,它的模式的构建则显得势在必行。
一、大学朋辈互助模式构建的必要性
(一)完善大学心理健康教育体系的不足
现在越来越多的学校开始重视大学生的心理教育,不断创新教育方式,但是我国的心理教育从业人员的专业化与职业化还很不足。据教育部有关文件规定,高校专职心理咨询人员与学生的比例应为1:3000,而我国高校通常每1万名学生中才有1名专业心理咨询教师,远远不能满足学生需求[1]。由于专职心理咨询人员的严重不足,导致高校学生有心理问题不能及时得到疏导,影响了大学生的心理健康。为了弥补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体系的不足,基于朋辈互动心理的健康教育模式构建则能更好地通过学校、系与学生三者,对学生进行及时完善的心理辅导。
(二)促进大学生的心理健康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经济的快速发展,使大学生面临的挑战与压力与目俱增,他们不仅要面对升学压力,还要面临求职压力。由于现在很多大学生都是独生子女,心理承受能力弱,导致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不断增多。如果大学生心理有问题,却得不到有效的疏通,就会导致严重心理障碍或精神疾病,甚至一些心理严重的大学生都需要专门的心理咨询人员进行沟通调节。大学生的心理问题分不同层次,除了严格的心理问题外,大部分的学生的心理问题主要是不同程度的心理困惑,或在激动状态下较短时间的心理紊乱,这些问题是需要经过相关的培训与心理辅导才可以解决。构建朋辈互动心理模式,能满足大学生多层次的心理援助需要,能有效地确保大学生心理健康,提高大学生的心理素质。
二、朋辈互助模式的理论依据与现实依据
在构建和谐社会的新时代,在朋辈互助中要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人本主义心理学的理论是朋辈互助的主要理论依据,在该理论中把创设良好的心理环境,提高心理素质放在重要位置[2]。该理论认为应该提高良好的咨询氛围,为心理有问题的学生提供平等、尊重、轻松的环境,使他们更好地放松与交流,更容易进行心理辅导,从而找到心理问题所在。
朋辈互助的现实依据是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的调查报告,它显示当代大学生有心理问题的时候,79.8%的人首先会选择向朋友倾诉,45.5%的人会选择向母亲倾诉、38.6%的人会选择向同学倾诉,30.9%的人会选择向恋人倾诉,22.5%的人会选择向父亲倾诉,只有3.2%的人会选择向心理咨询师倾诉[3]。从以上调查可以看出,朋友、同学等朋辈人物是大学生遇到心理问题最愿意咨询的对象。尽管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但是能获得良好的社会支持的大学,大学生的心理抑郁、焦虑问题的频率明显要低。
大学里的朋辈互助是操作方便、惠及面广、事半功倍的社会支持形式。在大学生的心理援助时,各大学要积极构建朋辈互助模式,创建良好的朋辈互助氛围,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
三、大学朋辈互助模式构建的现状
(一)朋辈互助的工作机制不健全
我国大学的朋辈互助模式的构建还处于起步阶段,工作机制还不健全,还需要在探索中不断完善。现在很多大学都有心理健康咨询机构,但由于种种原因大部分机构的运作还很被动,还没有涉及朋辈互助工作。学校的咨询机构与学校的心理社团缺乏联系,学校的心理社团与各班的心理委员之间沟通也不密切,虽然设有各种工作制度,但是在运行时往往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
相比普通大学的心理咨询机构,高职学校的心理咨询工作则显得更为落后,如很多高职学校的心理咨询人员只有三四个人组成,根本无法应对学生对心理咨询的需求,很多心理问题只能由辅导员完成。由于辅导员的专业水平原因,导致学生的心理问题不能得到有效的调节。
(二)职业生涯朋辈互助薄弱
大学生处于人生的一个特殊时期,当学业结束时,他们就要步入社会,在大学期间他们对未来职业生涯的发展存在很多迷茫。随着社会竞争的加剧,大学生求职成为一个热点问题,如何更好地就业成为大学生的无形的压力。很多学校为了逃避压力甚至选择继续读研,继续在校园生活。面对就业压力时,大学生的迷茫与恐惧不断增加。
据中国新闻网2010年3月4日公布的青少年现代人格、心理和性健康调研分析报告显示,被调查的大学生中有50%的学生对未来没有明确规划;33%的学生与父母不沟通,有25%的学生与父母出现矛盾才主动沟通;50%的学生在社会交往中缺乏安全感,对生活不满意;20%的学生对现实生活感到空虚不安;60%的学生觉得孤独;有80%的学生认为社会不平等[4],其中有些已发展成愤怒情绪。可见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急需加强。
(三)朋辈互助实施效果不理想
尽管现在很多大学在心理健康教育方面都引入朋辈互助模式,但是在具体的运作中,实施效果并不太理想。如一些大学在组织互助形式时采用个别帮扶、群体讲座、团体游戏或相关的拓展活动,或橱窗黑板报的宣传等,由于活动的制定不完善,活动时断时续无法连续进行。加之相应的互助团队管理机制不完善,以及相应经费的不足,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活动开展的效果。由于活动不连续,活动的内容不深入,活动不丰富,使得活动的效果大打折扣,无法更好地发挥朋辈互助的沟通作用。
(四)朋辈互助员的素质需提高
朋辈互助主要是由大学生与老师组成,由于工作的特殊性与专业性较强,对朋辈互助员的素质要求很高。一个优秀的朋辈互助员不仅要品德高尚,具有良好的心态、积极上进、乐观进取,还要具有较强的同情心,亲和力,更要具有一定的心理健康知识和心理疏导能力。只有这样的朋辈互助员才能更好地心理问题学生进行沟通,取得良好的援助效果。
由于各高校的心理人员师资力量薄弱,无法对分散在大学各班的朋辈互助员进行系统与定期的心理知识培训,无法对他们的工作进行有效与系统的监督,使朋辈互助员在进行心理辅导时常常感觉无助。在他们的服务中对健康宣传活动、相关资料的管理参与较多,而对心理危机干预中的筛查、监控等环节参与很少,因为他们感觉不知道如何去沟通,去谈话。只有朋辈互助员的综合素质整体提高,才能更好地使朋辈互助模式发挥作用。
四、大学朋辈互助模式构建的对策
(一)完善朋辈互助工作机制
大学朋辈互助模式的构建是一个系统而长期的工作,只有完善朋辈互助的工作机制,做好人员的科学管理,才能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心理援助。在朋辈互助中,对人员的选拔、培训、管理、督导每个环节都要有严密的制度进行约束,才能保障朋辈互助员科学高效地工作。朋辈互助员的素质要求很高,不是任何有热情的学生都可以担当的,因此,在对朋辈互助员的选拔时一定要严格,要从品德方面、心理学知识、心理素质等方面进行全面考核。
1、选拔机制
(1)要成为朋辈互助员一定要具有良好的人格特质,具有高尚的品格,要充满热情,待人真诚,心地善良,善解人意,只有具有这些品质,才能给予被援助者无尽的关爱,才能建立良好的咨询关系;(2)朋辈互助员作为心理咨询者,他们一定要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具有一定的自我心理调节能力。因为只有心理素质优于他人,才能更好地帮助他人。本文建议大学通过自编调查问卷、“自我诊断表”、“自我效能感量表”等方式来进行人才的选拔。
2、考评机制
朋辈互助员主要是由学生组成,他们的自觉性与自制力还不高,需要由学校的心理咨询机构对他们进行定期的督促与检查。只有通过合理与科学的督导,才能使朋辈互助员认识到自身的不足,不断提升自我,实现快速成长。学校要建立科学的考核与激励机制,通过详细的考核内容,公正的考评方法,对朋辈互助员的工作进行鼓励与肯定,使他们知道不足,在经验中提升自己的心理互助能力。
3、队伍培训
朋辈互助员作为心理咨询的主体,他们的素质与专业水准决定着心理援助的效果与水平。即使大学在选拔朋辈互助员时科学合理,选拔了品德高尚、拥有一定心理知识的学生,但是也需要加强对学生的长期培训。只有建立了科学的培训体系,才能更好地提高朋辈互助员的整体素质。
对朋辈互助员的培训内容不仅要包括理论培训,更要进行实践培训,如对心理咨询基本知识、大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的应对进行详细培训,还要通过咨询示范、咨询实践、情境实践的培训,使大学生掌握基本的咨询技巧,不断提高他们的专业水平。在培训时,一定要注重培训方式的创新。可以在专业老师或指导下开展模拟咨询,使他们感受、体会朋辈心理辅导的具体方法,提高心理咨询的技巧,培养处理实际问题和突发事件的能力[5]。
(二)构建朋辈互助的网络平台
随着互联网与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网络已经成为当代大学生获取信息、进行交流的主要平台之一。任何大学都有自己的校园网站,大学可以在网站上建立朋辈互助的网络平台。网络平台上可以接受同学的心理咨询预约,可以进行网络心理问题的解答与沟通。网络平台可以根据咨询主体的不同,分为专业老师的咨询台与学生的咨询台。网络平台还可以根据咨询内容的不同,将咨询的内容分为人生、情感、就业、考研、升学等各方面的咨询,可以使学生更好地找到疏通心理的方式。由于网络的便捷与匿名性,可以使学生减少咨询的心理抵触,同时可以更好地保护学生的隐私,将会成为倍受学生喜欢的朋辈互助方式。本文建议大学重视朋辈互助网络平台的构建,这样将能更密切地关注学生的心理变化。
(三)建立全面分层的朋辈互助机制
大学生是具有一定文化知识与修养的人才,在朋辈互助中一定要发挥大学生的自助作用,构建“他助—自助—互助”的机制。虽然现在大学心理咨询师,有心理委员会,但是当一些学生有心理问题咨询后,过些时间又有心理问题,就不好意思继续咨询。大学生正处于面对诸多压力的时期,仅仅依靠一两次心理咨询很多完全缓解压力。针对这种情况,本文建议大学要建立“学校——院系——班级——宿舍”基层防线,还要建立“专职心理辅导员——辅导员——学生”等多层次心理网络体系[6],加大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通过这两种模式的构建,就能最快地了解学生的心理变化,能及时了解大学生的心理状态,从而及时通过各种措施,采取有效的干预。这样不仅能发挥渠道沟通作用,还能在大学中构筑有效的社会支持力量,扫除学校心理工作的盲点,能及时地与学生、学校沟通,能对同学进行简单有效的心理辅导,是值得大学推广的一种方式。
随着经济与社会的快速发展,对大学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他们不仅学业有成,而且要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由于高校的专业咨询人员的师资力量薄弱,远远不能满足学生的多层次心理需求。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关系着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的综合素质,因此,本文建议大学要完善朋辈互助工作机制,建立职业生涯规划互助小组,提高朋辈互助员的整体素质,构建朋辈互助网络平台,从而构建科学、规范、高效的朋辈心理互助模式,促进大学心理教育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王萍,梁宇嫣.高校朋辈互助现状及其发展策略[J].山东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12,(2).
[2]张泉,贾楠.朋辈心理模式教育研究[J].沈阳师范大学学报,2007,(2).
[3]芦茜.大学校园中朋辈互助的实践研究[J].高等农业教育,2010,(12).
2.小学心理健康课程定位
作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基本途径,目前世界上许多国家已将心理健康课列为学校教育的核心课程之一,我国大部分地区也逐渐效仿。陈家麟认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教学设计是指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在进行教学活动之前,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和社会需要,依据团体动力学原理,结合课程的性质和目标要求,综合运作系统方法,对参与教育活动的诸多要素进行分析和策划的过程。”《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指出:心理健康教育的形式在小学可以以游戏和活动为主,营造乐学、合群的良好氛围。因此,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开展必须以活动和游戏为主,提高学生的参与度,激发学生的思考,在活动和游戏中充分体验和感悟。此外,还可以是主题辩论,也可以是角色扮演,只要是有利于学生心理素质提高的方式,都可以尝试。
3.发展性心理健康教育模式下的小学心理健康课程教学设计
对心理健康课程进行科学设计,无疑是提高课程效率的有效途径。以发展性心理健康教育模式为视角,本文对小学心理健康课课程设计进行了以下探讨:
3.1教学目标上,重在全面培养学生积极的心理品质
心理健康课程应该充分挖掘学生潜能,助人成才,培养一批全人格、高德学、新智慧的新时代少年,关注学生课堂上和生活中的积极面,关注学生的积极感受和良好状态,同时也关注学生对未来的乐观和希望,关注学生积极独特的个性,如爱、勇气,并且促使学生的潜能最大发挥。
3.2教学对象上,以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特点为原则
小学阶段处于儿童期,这是一个身体和智力发展的重要阶段,更是个体从天真烂漫的幼儿走向具有社会化标志的青少年的关键时期。尤其是小学高段年级的学生身心发展具有显著特征:青春期身体发育的急剧性;情绪变化的波动性;自我发展的矛盾性。小学生正处于长身体、心理成熟的关键时期。同时,他们也是社会中最脆弱的群体。近年来,由于小升初的竞争愈演愈烈,五六年级的学生学习压力与日俱增,学习焦虑、单亲家庭、离婚家庭、独生子女的家庭环境、应试教育下导致竞争意识超前移入和枯燥的学习生活等引起的心理问题逐渐增多。在教学设计上,一定要根据各年级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有针对性的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3.3教学内容选择以学生的心理需求为基础
教学内容的设置依据小学各年龄阶段学生不同的身心发展特点而定。小学低年级课程内容主要包括:适应新环境、新集体、新的学习生活与感受学习知识的乐趣;乐与老师、同学交往,在谦让、友善的交往中体验友情;树立规则意识、纪律观念和时间意识。小学中、高年级课程内容主要包括:品尝解决困难的快乐,调整学习心态,提高学习兴趣与自信心,正确对待学习成绩,克服厌学心理,体验学习成功的乐趣,培养面临毕业升学的进取态度;培养集体意识,在班级活动中,善于与同学交往,健全开朗、合群、乐学、自立的健康人格,培养自主参与活动的能力。
3.4教学方法多样化
发展性心理健康教育模式下以学生的主动体验为核心的体验式教学,高度关注学生的积极参与和身心投入,引导学生自我探索,激发学生主动参与,小组讨论,朋辈群体互助,以提升学生的生命质量,促进学生和谐发展。
3.4.1角色扮演法
角色扮演式体验教学指教师提供一定的主题情境和表演要求,让学生扮演某种人物角色,演示某种行为方式、方法与态度,达到深化学生的认识,感受或评价“剧中人”的内心活动和情感体验的目的。角色扮演的具体形式有相声表演、哑剧表演、角色互换、小品表演等类型。
3.4.2价值观辨析法
这是一种在教师的安排下,学生通过讨论、辩论等方法利用理性思维和情绪体验来检查自己的行为模式,将自己的行为模式与他人对比,解决价值冲突,进而调整自己的价值观符合社会要求。主要种类有小组讨论法、两难故事法和头脑风暴法等。这种教学方法更适合于小学高年级学生教学。
3.4.3案例法
案例式体验教学主要是指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将有关案例提供给学生,组织学生阅读、分析、思考、讨论,让学生在思想的碰撞中进一步理解心理健康知识,学会处理生活和学习中遇到的问题,达到提高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目的。
3.4.4行为强化法
行为强化包括正强化和负强化,正强化是孩子在做出一个好的行为以后,呈现一个对其而言愉快的刺激。比如孩子作业认真按时按质量完成,奖励他去楼下玩30分钟。负强化是在孩子做出一个期望的行为以后,去除一个对其而言的愉快刺激。比如,孩子上课说话,教师不表扬他。批评是一种惩罚。
4.教学过程要完整
一般来说,心理健康课程包括三个环节:暖身活动,导入课程;情感体验,展开课程;总结深化,结束课程。暖身活动的方式既可以通过身体放松、拍掌活动、投影、录像、新闻报道、小游戏等引出课题,激发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将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课堂中来。情感体验,展开课程环节是教学实施阶段,可通过角色扮演、小组讨论,引导学生在参与中感受、体验并掌握解决问题的策略。最后总结深化阶段,对本节课进行巩固与小结,让学生畅谈感受,通过经验分享将他人的体验与自己整合,提升认识的高度。
中图分类号:G44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48-0037-02
一、研究现状
近年来,不同的专家学者结合自身教育实践活动和理论探索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途径、目标、指导思想、内容等方面进行了相关研究,并构建了不同模式,有效推动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向科学化、专业化方向的发展。沈德立、林崇德、梁宝勇等人着力打造了高等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创新体系,通过编写心理健康教育规范培训教材,组织骨干教师专业培训,编写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学生读本,编制《中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测评系统》等工作,构建了心理健康教育新模式,有效提升了心理健康教育的科学化水平。
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有关主体问题的探讨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是心理健康教师、学生共同参与的互动过程,良好的师生关系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顺利开展的必要前提条件。在心理健康教育中明确教育主体,有利于有针对、有计划的开展活动,因此对主体性教育的理论研究受到了广泛关注,并相继提出了以教师为主体、以学生为主体、双主客体论、三主体论等观点。但是无论是单纯以教师为主体还是单纯以学生为主体,都忽略了二者之间的互动,打破了教育者与接受教育者互相依存的关系。在双主客体论中,“潜在主体”说将学生看作现实的客体和潜在的主体,教师是教育的现实主体,需要通过教育促使学生成为现实主体;而“轮流主客体”说、“主体移心”说等,将教育和接受教育简单的割裂开来,打破了教学双方面的有机联系。在“三体论”中,将教育者、受教育者和第三方面因素看作教育活动的三个主体,共同作用于教育实践。例如于光远将环境与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相并列,认为其同一般的认识过程不同,在教育过程中,教育者、被教育者、客观环境共同发挥作用,将教育者看作第一主体,发挥着主动的因素,受教育者是教育者施加影响的对象,外界环境是教育者和被教育者认识的来源和对象。
三、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内涵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是指在特定的心理健康教育思想的指导下,为实现心理健康教育目标,促进教育功能的发挥,而构建的具有一定可操作性的工作范式,主要包括“生理―心理―社会―教育的整合模式”、“多维立体的心理教育模式”等。各领域专家学者结合自身教育实践活动,从心理学、教育学、医学等学科角度出发,围绕教育的目标、主体、内容、途径、组织结构、管理机制、评估方法等方面,构建了不同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在提高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塑造优良心理品质上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无论哪种模式都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目前还没有形成一套在各个高校可以广泛借鉴的模式。
四、以“三体论”为基础构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新模式及分析
在以“三体论”为基础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新模式中,既要重视教育者的主导作用,受教育者的主体地位,也要重视师生关系的主渠道作用。
1.发挥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教师的主导作用。在实际教育过程中,教师必须遵守心理健康教育的道德要求和职业要求,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确立以满足学生心理发展需求为基础,引导其积极、健康成长为目的的心理健康教育目标。首先,坚持以学生为本,促进全体学生全面发展为原则,构建普及性、拓展性、专业性心理学课程体系,保证全体学生必修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等普及性课程。科学设置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教学内容,不断完善教学大纲,创新教育教学方法,在教学过程中将案例分析、角色扮演、小组讨论和团体训练等内容穿插其中,更好地普及心理健康知识。其次,坚持以学生需求为出发点,不断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组织开展符合学生心理发展规律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根据不同年级、不同专业学生特点,开展新生心理适应、自信心培养、阳光心态、考前心理调适等专题讲座,解决学生普遍存在的共性心理问题。以积极心理学理论为指导,以提高学生心理健康水平为出发点,积极组织开展相应的团体辅导活动。通过组织校园心理情景剧展演大赛、趣味心理运动会、心灵书签设计大赛、心理健康教育月系列活动等,分层次、分阶段的优化学生心理素质。最后,要设立专门的心理咨询机构,建立健全心理咨询中心职责、辅导教师工作职责、预约流程、普查流程、危机干预流程和心理咨询值班、预约、反馈等制度,重视心理咨询记录与档案管理工作,定期开展信息反馈和个案分析、研讨,不断提高心理咨询教师的专业水平和业务能力。
2.发挥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受教育者的主体作用。在心理健康教育实施的过程中,教育者要积极搭建学生心理自助与互助的朋辈教育平台,通过构建宣传网络平台、打造学生自助组织、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实现学生自我教育、自我成长的心理健康教育目标,最大程度激发学生的内在成长动力。首先,教育者要积极推进心理健康教育网络平台建设,建立专门的心理健康教育网站、微信公共平台,普及心理健康知识,传授心理调适方法,并实现心理咨询的预约、测评、普查的网络化。利用展板、广播、宣传单等媒介,发放心理健康知识宣传手册,营造心理健康教育氛围,提升学生对自身心理健康的关注度。其次,要积极打造以班级心理宣传员和寝室长为主体的学生骨干队伍,切实发挥其在班级、寝室的“心理活动员”、“心理观察员”和“心理关怀员”的作用。不断强化学生骨干队伍的培训和指导,定期开展理论培训,提升学生心理素质和朋辈心理辅导的工作水平与互助水平。最后,要建立并科学指导学生自助组织,通过印刷发放心理健康辅导报、朋辈咨询热线、班级心理活动、心理沙龙、心理知识竞赛、心理电影赏析等活动,充分发挥朋辈互助优势,实现自我教育的目的。
3.发挥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师生关系的主渠道作用。师生关系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之间一种独特的人际关系,良好的师生关系即在教育者的理解、尊重和信任的情况下,促进受教育者逐渐学会正确认识自己,促使自我意识的健康发展,有助于学生心理需要的满足和心理压力的缓解,因此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施过程中必须重视发挥师生关系的主渠道作用。首先,教师要加强个性品质修养,增强对学生的吸引力。优秀教师应当具备积极热情、乐观稳定的情绪状态,真诚关心学生的需求;知识渊博,具有卓越的才能;正确的角色认知和角色期待;待人真诚,尊重学生的观点与想法。其次,要构建平等对话互动型的师生关系。建立新型的教育者与学生互动模式,鼓励教师参与指导学生社团实践活动和科研学习,通过问卷调查、个体访谈、网络、微信平台等途径,结合移情体验、换位思考等方式,真正了解学生的所思、所想、所感,在互动的过程中听取其内在的情感和思想;建立教育者对学生的鼓励和关注的新模式,教育者应对学生的行为采取及时合理的回应与关注,既要尊重学生的观点与想法,又要避免空洞赞赏夸奖现象的出现;建立教育者对学生期待的新模式,通过提出合理的期望,激励学生追求成功,不断激发学生对取得成绩的向往和抱负水平;建立尊重共情的教育新模式,不仅需要理解学生的心理特征,还需要掌握其心理动态变化,尊重学生观点、想法,学会宽容与接纳学生的失败与缺点。这些模式的建立有利于促进师生相互沟通,塑造敞开、接纳、理解、包容的良好师生关系。
一、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现状
(一)我国高校心理健康服务体系不够完善
根据笔者对全国各地一些高校的调查发现,在各高校中普遍存在着心理健康服务体系不够完善的问题,工作人员一般身兼数职,心理咨询老师可能同时也是辅导员、校领导,这会使得他们混淆工作。之所以会出现这种问题,是因为缺少专业的大学生心理辅导工作者。
由于各种原因,在我国各高校中辅导员一般是充当着心理辅导老师的角色。这使得辅导员的工作量极大,不能做到对每个学生都能进行深入及时了解。还有就是对一些没有学习过心理咨询相关知识的辅导员来说,对于学生出现的心理问题会产生困惑,不懂得如何处理,造成一些不好的结果。
(二)学校对心理健康教育关注度不高
笔者还通过调查发现,当前我国的很多高校对心理健康教育都不够重视。尽管我国的高校基本都有大学生心理咨询服务,但是学校不愿意花心思去经营,学生愿意去进行咨询的也是少数,甚至还有许多人表示不知道学校有这个服务,去进行咨询的学生就更少了。对心理健康的认识不够,重视程度不高,使得高校的心理健康服务形同虚设,对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起不到任何作用。
二、如何创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
(一)学校要加大心理健康服务体系建设
高校应重视对心理健康服务体系的建设,建立一套完整的心理咨询体系,加大对一些硬件设施的投入,例如发泄室、心理测评室、治疗室等,这些硬件设施在帮助解决学生心理问题的过程中能起到很大的作用。学校还应对心理健康工作进行定期检查,监督工作人员的工作,建立奖惩机制,对在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表现优异的人员进行奖励,提高工作人员的动力,让他们在心理健康工作中做得越来越好。
(二)加大师资队伍建设
高校的教师是和大学生相处最为密切的成年人,这些老师可以与学生直接接触,并帮助学生解决心理健康问题。所以,高校要加强心理健康服务体系中师资队伍的建设。除了引进专业人员之外,学校也可以鼓励本校心理专业大学生及研究生参与其中。对刚开始进行心理辅导工作的老师进行一些专业培训,提高整个师资队伍的素质与能力,也就可以提高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水平。
(三)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心理健康教育
很多大学生怕受到外人异样的眼光或不想承认自己心理有问题,对心理教育工作有所抵触,这使得许多高校的心理辅导工作展开得并不顺利。然而,我们要让学生知道,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不代表自己就有心理问题,许多成年人也会进行心理咨询。所以我们要让学生认识到:只要在日常学习生活过程中有困惑,都可以进行心理咨询。
为了让学生认识到这点,高校的心理健康辅导中心可以定期举办心理健康讲座,组织心理健康知识竞赛等活动,让学生对心理健康教育有个正确的认识。
(四)丰富心理健康教育方式
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方式一般都是通过开设心理健康公共课的方式,但仅仅靠一门课是远远不够的,而且随着学生心理问题不断增多,很多情况下,仅仅这一种方式已经不能满足需要,这时就需要高校在心理健康教育方面进行创新。例如:开展心理健康讲座、心理健康知识竞赛、网络咨询、案例分析、游戏等活动,去营造一个轻松愉悦的氛围,在这样的氛围下,学生更容易敞开心扉,从而有利于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进行。
三、创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意义
【中图分类号】G710
一、中职生目前常见的心理健康问题
作为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中职生正处于一个心理与生理逐渐成熟的过渡期,在这个过渡期里,他们敏感叛逆,充满着自己特立独行的想法,并且极易受到周围环境的影响,随着社会各方面压力的增大,给予中职生的冲击更是双倍的。据调查显示,他们心理健康问题主要存在于以下几个方面:
(一)学习问题。中职生普遍成绩相较普高生而言,学习成绩较低,具体体现出来就是成绩上的吃力。成绩虽然不是判断优劣的唯一标准,但作为学生,大家首先会想到的都是学习成绩,学习上的不自信极易造成中职生出现心理健康问题,情节严重的将出现极大的行为偏差。
(二)对于未来感到渺茫。中职生恰好是一个心理成熟的过渡阶段,对于未来并没有比较切实可行的计划,如果在这一过渡的过程中没有得到适当的引导,学生将会由于压抑或者是压力过大造成心理健康方面的问题。
(三)家庭方面的压力。中职生普遍以初高中生为主,年龄较小,但是中职生的教学内容却是针对性较强的职业技能培训。中职生在这个年龄阶段的承压能力一般都很有限,家庭本来是动力的来源之一,如果这种动力变成压力的话,极易造成中职生心理的扭曲或者变形,对其价值观将发生严重的改变。
(四)社会方面的压力。随着人才市场竞争的加剧,在许多重点院校本科毕业生都认为就业难的社会形势下,中职生所面临的压力是显而易见的。
(五)对自我认识不足,自我肯定不充分。正处于青春期,中职生容易对自己的定位通常比较模糊,无法正确的看待自己,自我肯定的不充分,会让处于青春期的中职生产生安全感的缺失,且易出现盲目攀比的现象,虚荣心的膨胀。
二、"三位一体"模式的特点
"三位一体"指的是在学校,家庭,社会的配合下,多方位多渠道的对中职生的心理进行疏理与引导,使其走上健康发展的道路。基于传统的仅在学校通过公开心理课程的心理疏导模式上,"三位一体"具有开创性的意义,且在试点中取得了不同凡响的效果,它的特点总结来说有如下几点:
(一)心理知识普及的速度快。在"三位一体"模式中,对于知识的快速普及能够让学生尽可能多的了解心理方面的知识,进而对自我的心理状况进行评定,在自我调试都不能解决的情况下,会自动的寻求帮助。
(二)渗透性强。"三位一体"模式采用多角度渗透,多渠道实施的方式,在不同层次发生作用,不仅在横向拓展,也不断的进行纵向的深入,对中职生心理健康问题的解决及预防,产生了积极的效果。
(三)有效性强。心理问题的出现一般都是时间积累的过程,这个过程或长或短。传统的心理教育知识停留在表面,导致学生的心理问题没有得到解决,而"三位一体"模式是在学校家庭社会三方的密切合作下,对学生进行疏导与过程态势的掌控过程中,问题都能得到及时有效的解决。
三、三位一体模式的具体内容
(一)对于教师进行的相关的心理教育培训。中职生心理健康教育"三位一体"模式中,教师在这个网络体系中起着串联的作用,教师对于心理健康方面的知识储备也应得到相应的更新,通过培训活动,不仅是为学生以后的心理健康提供相关的支持与帮助,对于教师的职业道德与敬业精神也是一种提升,在培训中,潜移默化的影响着教师的教学出发点或者其教学意图,净化思想。
(二)心理教育环节环境及条件的创设。软件的具备需要具体硬件设施建设的配合,否则软文化在某些情况下是难以完全发挥作用的,校方应该和教师一起,携手努力,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生活环境,让他们能在学校中感受到一种安全且舒适的环境氛围。同时,建立健全学校相关的心理教育中心,创造有效的渠道和捷径,为心理健康教育的全面开展提供全方面的资源支持。
(三)对于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对于学生的心理教育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
1、对于学生的生命教育。
2、学生自信心的建立。
3、对于家长相关心理知识的普及以及培训。
4、和社会相关部门进行的合作。
四、中职生心理健康教育"三位一体"模式构建的相关建议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三位一体"模式的构建并非一朝一夕就能顺利到位的,在构建过程中,我们会碰到各种各样的情况与问题,就可能出现问题的情况,对于"三位一体"的构建,有如下几点建议:
(一)学生的大部分活动都是在学校进行,就学校方面来讲,在"三位一体"模式中,应该是居于主导地位的,首先,学校领导的重视程度很关键,应该让领导明确认识到"三位一体"模式对于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重要性。其次是心理师资力量的建设。最后是对于心理教育的调研科研工作。取得一定成效并不意味中职生"三位一体"模式的成熟与完善,应该及时的进行样本采集,对于个性和规律的探寻以及进行相关的评估,是教研工作开展的主要方向。
(二)家庭心理辅导。家庭环境对于一个人性格的形成以及后天习惯的养成是具有重大影响的,可见家庭是教育的第二课堂,心理教育也是同样。中职生的"三位一体"模式中,居于中间环节的家庭心理教育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更多强调的是家长和校方的沟通与合作。需要注意的一点是,由于这个时期的中职生心理正处于叛逆期,在沟通的过程中,一定要尽可能的根据学生的具体性格特征,尊重学生的个人隐私,否则将会事倍功半的局面。
(三)社会心理工作的配合与加强。社会相关的心理教育机构或者部门应给予中职生心理健康教育相关的支持,作为中职生心理教育工作取得有效成果的保障,社会有关部门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由于社会性的加强,当部分中职生作为成年人的身份参与到一些社会活动造成心理健康问题的,超出学校控制范围的,社会相关心理教育部门应积极配合工作,使得"三位一体"模式的作用得到有效发挥。
五、总结
总的来说,中职高校对于三位一体模式的构建实施,应结合学校家庭社会的通力合作,争取做到方向明确,持之以恒,并且在此基础上不断创新,对于中职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我们任重道远。
参考文献:
[1]郭淑芹.关于中职生心理健康问题的研究[J].学苑教育,2013(3):20-20.
[2]王芹.提高中职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实效性探析[J].课外阅读:中下,2012(23):277-277.
[3]师苗伟.中职生心理健康问题及对策分析[J].广东教育:职教,2012(10):85-86.
1.
问题的提出
随着体育与健康课程的不断深化,特别是素质教育大潮的冲击,给体育与健康教学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根据一种先进的教学思想,寻求最佳的教法、教材、组织与之“匹配”,已经成为当今优秀体育与健康课的重要特点之一。但是,我们不少的体育教师对什么是体育与健康教学模式,什么是学生的主体性,主体性教学模式的概念、其教学“程序”、变式及其运用条件等存在着相当的困惑。这些都需要我们去研究、去归纳。本文将对此进行理论探讨,希望对中小学体育与健康教学有所裨益。
2.
研究方法
本文运用了调查的方法、资料的方法和观察的方法
3.
素质教育特征与启迪
素质教育是当前课程改革的主导和主流。认识素质教育的特征对我们研究体育与健康教学模式有重要意义。
当前,我国对素质教育的基本内涵有相对统一的认识。杭州大学的张定章先生认为:“素质教育作为提高民族素质的基础工程,是在教育要“三个面向”“的战略方针指导下,发挥每个学生的主动性,促进学生在德、智、体等方面生动活泼地主动地全面发展教育”。也有些学者认为,素质教育实际上就是理想人格的教育,其目的是使受教育者学会做人,学会学习、学会生活。由于受篇幅的限制,在这里不能一一举例各种观点。但是,可以看出素质教育应具备的基本特征包括:①素质教育弘扬人的主体性,注重开发人的智慧,是注重形成人的精神力量的教育。这一点正是相对“应试教育”缺乏人格教育而言的。②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它要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在他天赋的允许范围内得到充分的发展。③素质教育要求人的全面发展。如前所述,它要求学生德、智、体、美、劳、并重,全面发展人的生理、心理和文化素质。④素质教育一般是指基本素质教育,素质教育即不是“英才”教育,也不是“升学”教育和”就业”教育,而是“为人生作准备”的公民教育,这种理论无须要求学校教授越来越多的学习内容,而是注重教授最基本的知识点,将来使学生能够以不变应万变。
素质教育对我们教学的影响是深远的,素质教育作为我国现代教学的基本特征,它即表现为一种思想,也表现为一种教育方式。素质教育对教学的影响概括起来有四个核心概念。它们是:参与、合作、尊重差异和体验成功。突出一个主题——主体性,即教育为了孩子,而不是孩子为了教育。
4什么是体育教学模式
当代首次系统研究教学模式的是美国教育学者乔伊斯(B.Joyce)和韦尔(W.We I L)。他们在《教学模式论》(M odel of teaching )中认为,“教学模式是构成课程和课业、选择教材、揭示教师活动的一种范型或计划"。
吴志超等先生在《现代教学与体育教学》中进一步指出,教学模式是按照一定原理设计出来的一种具有效应结构和功能的教学活动的模式和策略。教学模式可以看作是教学系统——教学过程——教学方法的中介和桥梁。是教学系统和教学过程的引申,但与前者不同的是,它是提供如何最有效的达成既定教学目标的程序和策略,更具有实践意义。
对比教学论中对教学模式的定义和我国学者对教学模式的定义可以看出,体育与健康教学模式的定义应关注如下几个要点:①任何教学模式首先都应以现代教育思想为理论依据,把理论与实践、观念与行为结合起来。②任何教学模式都应有它的上位概念,这个概念可能是思想,也可能是规律或原理:③任何教学模式都应该是为完成某些教学目标的系统的、相对稳定的、典范的形式;④任何教学模式都为教学结构的设计,教学方法的实施提供指导;⑤ 教学模式应是一个历史的概念。因此,我认为,体育与健康教学模式的基本定义应该是:是体现某种教学思想的或规律和原理的教学单元或教学课的程序,它包括相对稳定的教学群体、独特的教学过程结构和相应的教学方法体系 .
5体育与健康课程主体教学模式
5.1关于主体概念的讨论
教育中的主体是指影响教学过程的主要原因。教学中的主体性是对立于主导性的一个概念,它是指学生自主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的总合,它是人的全面发展的核心问题。其中,学生的自主性主要指学生自我意识与自我能力,包括学生的自尊、自爱、自信、自决、自理、符合实际的自我判断、积极的自我体验和主动的自我调控等。主动性是指学生对外界的关系问题,其中包括:成功动机、竞争意识、求知欲、身心健康欲、主动参与社会的适应性。创造性是指学生在主动性和自主性发展到高级阶段的表现,它包括创造的意识、创造的思维和动手实践的能力。
我们知道,学生是认识或学习的主体,学生认识的发展同其它一切事物的发展一样,内因是根据,外因是条件。教师的教是外因,学生的学是内因,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学习是对知识的能动的智力加工活动,尊重了主体,学生才可能发挥主动性和积极性,才可能举一反三,触类旁通,深刻理解知识,善于运用知识,从而适应社会的发展。教学中尊重差异,才能使教育恰到好处地施加于每一个学生,才能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在这方面,运动处方的制定过程是最典型的。
主体式体育与健康教学模式的学习,实际上也是学生自我监控的学习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习的主体与对象合二为一,促进了学生对自身体育与健康学习过程的自我意识的形成,促进了人的个性的发展/这个过程包括:①学习前根据学习任务和客观条件,确定自我目标,安排学习步骤和选择学习方法:②学习中监控学习进程,反馈和调整学习行为;③学习结束之前的检查和评价学习效果和补救措施。④学习结束之后的综合性评价和为今后学习提出的建议。即,自我计划、监督、检查、评价、反馈和调控过程。在自我监控的学习过程中,学生的能动性发挥是最重要的。我们的体育教师应注意培养和强化学生自我锻炼和学习的潜意识,促进学生能动性的发展;在学习中,促进学生寻求成功的感受,对学习中的不足学会正确的归因分析;还应该注意教师主导的适时、适量、准确和个性化。
学生的反馈意识、调节意识的技术要不断培养使之形成。在实践中可以发现,发挥学生主体性的教学,特别是自我意识的形成,总是从他控到自控、从单维到多维、从不自觉到自觉、从缓慢提高到自我监控的数量飞跃。这种过程能力的培养,一般应首先使学生有基本的体育、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知识的积累,没有知识的积累,就失去了自我监控的“技术”基础。在学习的过程中,教师应引导学生学会树立自己的明确而可行的学习目标,帮助学生制定切实可行的学习计划,控制学生学习、反馈和调整计划的行为,使之成为自觉,创造条件提高学生自我检查和评价的能力。
在体育与健康教学的领域内,强调根据学生的身心健康特点,发挥学生积极性,促进学生主动参与已经成为教学中的新趋势。在我国学校体育较发达的地区,教学中的学生参与教学,学生主动自我发展的教学范例已经屡见不鲜。现试定义如下:主体式教学模式是指在体育教师提出问题或启发之下 ,突出学法,学生主动参与教学的一种教学形式。这种教学模式的作用是能够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提高学生主动参与体育活动的意识与能力。其特点是师生共同参与教学,师生之间互动互评,教学生动活泼。这种教学模式的教学应注意根据教材特点,学生具有一定的体育、身心健康保健知识储备和技能储备,师生关系融洽,身体练习的危险性不大。
主体性体育与健康教学模式中比较成熟的形式有快乐体育模式,发现式体育教学模式和体育小群体教学模式,下面将分述如下。
5.2快乐体育教学模式
我国的快乐体育源于我国80年代的愉快教育与日本的快乐体育,是针对学生的体育厌学而提出,为了适应终生体育思想而发展起来的。
5.2.1快乐体育的基本内涵
什么是快乐?从教育心理学的观点看,快乐是一种心理体验,是人类情绪中的重要正情绪。需要的满足是激起快乐体验的源泉。苏霍姆林斯基认为:“你任何时候都不要急于给学生打不及格的分数。请记住:我们的快乐是一种巨大的力量,它可以促进儿童好好学习的愿望。请注意,无论如何不要使这种内在的力量消除,缺少这种力量,教育上的任何巧妙措施都是无济于事的。”快乐的心理体验因人、因事、因时、因地而异。对于社会的人来说,来自生物性的、游戏和玩笑性的快乐体验固然重要,但是,对人有建设性、有社会意义的活动更显得重要。如果从系统的角度出发,快乐体育应包括得到人体健康发展体验的快乐,得到成功、兴趣体验的快乐,以及得到尊重和信赖体验等的快乐。
试定义如下 :快乐体育教学模式是指以运动为基本手段并采用适宜的教法,增强学生身心健康使学生得到理性的快乐体验的一种体育教学方式。这种教学模式的作用是能够较好的提高学生体育学习的兴趣,养成锻炼的习惯。其特点是通过教师的指导使学生在乐中学,在学中乐。这种教学模式的适应条件是:根据教材特点,初中及小学学生。其基本教学程序是:
初步体验运动的乐趣——理解运动的乐趣——再学习——得到赞许(理性)和运动成就感
在快乐体育模式的实践中,成功体育教学与情景教学最典型,他们是快乐体育模式的变式
5.2.2情景教学模式
情景教学是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通过设置相关的故事情节、场地器材和情感氛围,提高学生体育学习的情趣,从而发展学生基本活动能力,发展学生体育兴趣的一种教学形式。这种教学模式通过理解、尊重、参与的作用能够有效的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其特点通过情景设计使学生产生优势兴奋中心,获取最佳的注意力。教学论认为,这种教学模式多用在语文教学、外语教学,社会科学教学。情景教学用潜意识调节意识,用情感和审美来调节意识。情景教学模式的作用是能够有效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其特点可以使学生身心在不知不觉中得到发展,情操得到陶冶。这种教学模式适应的条件是:小学中低年级且有适宜的教材:其基本教学程序是:
设置情境——引发运动兴趣——体验情节——运动乐趣——还原
5.2.3成功体育模式
成功体育是毛振明先生倡导的一种体育教学模式。在教育学领域里认为,成功教育的宗旨是对每一个学生负责,积极创造条件,让每一个人都能获得身心成功的体验,都成为学习上的成功者。其实践的突破口是对教学评价的改革。
素质教育认为,传统的统一考试是强制性的,学生没有选择的余地,它对于基础较差的学生尤其是冷酷的,因为,他们在这种考试中常常只能得低分,被认为是差生。他们也由此觉得低人一等,丧失自信心。实际上,所谓优秀生在这种考试中也是被动的和无奈的。这一切对学生们同时也是不可回避的。因此,素质教育认为必须创造一种评价方式,这种方式是不带强迫性的,是每一个学生乐于参与的。就象节日的猜灯谜一样,融自愿性、竞争性和激励性为一体。当前,这种评价的方式就是在教学的过程中,只要学生有积极的表现和进步,教师就应及时给予奖励(一般称为奖励分),而不论其在班上同学中实际所处的能力水平如何。在学期终结的时候,教师把统考分与奖励分按照一定的权重合成,给出学生的终结性评价。这种评价的特征是:
⑴奖励性评价是为了提供更多的机会,促使学生发现自己,发展自己,建立起学习的信心。
⑵奖励性评价的标准是个体参照标准。
⑶奖励性评价的范围是广泛的。只要有教育价值的因素,不论是知识、能力、情感、态度、创造性、独特性,都可以进行评价并把奖励性评价毫不吝啬地送给学生。
⑷奖励性评价的主体是师生双方的,奖励性评价坚持评价的民主性,应变传统的教师一言堂为师生共同参与,体现学生的主体性,提高学生的自我责任感,提高学生的自我评价能力,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
实践证明,在体育与健康教学中,通过自我目标的设立,通过自我的超越,学生可以获得成功的感受,得到了快乐的心理体验。试定义如下:成功体育模式是运用运动的手段和组织措施,是每一个学生树立个体目标,通过自身的努力,达到自身满意的效果,使其获得成功感,促进学生身心发展的一种体育与健康教学形式。这种教学模式的作用是能够有效提高学生学习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其特点是学生通过努力不断产生自我超越感,使身心得到发展。在这种教学模式中,教师可以根据学生个体差异选择和设定场地、器材和规则等。这种教学模式的适应条件是:根据教材特点,初中及小学学生。其基本教学程序是:
教学诊断——设立自我目标——超越自我——体验成功
5.2.4关于快乐体育功能的有限性
快乐体育固然讲求愉快的学习气氛,旨在强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发良好的学习情绪,使学生转被动接受为积极自觉的渴求。但是,以“乐”激趣也并非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唯一良方和途径。这里存在着教学形式与教学内容的统一问题。实际上,学生的兴趣即受影响于施教的方式,也受影响于施教的内容。当教学方式创设的精神与教学内容所描述的情景相辅相成,相得益彰时,便能够激发学生的强烈兴趣。在当前快乐体育教学模式中,不论教材等条件,盲目“引导”学生“一乐了之”,忽视学生主动寻找乐趣的能力的培养,忽视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的现象,应根据素质教育的思想予以修正。
情景教学模式则不适应于小学中高年级以上的学生。因为小学低年级的学生对客观世界与幻想的区分能力较差,经常把猫啊-、狗啊的生活认为是现实的生活,而小学中高年级的学生则对客观现实生活更感兴趣,所以对猫啊、狗啊的问题的兴趣明显降低了。
对于成功体育的评价方法,我们应该全面的理解。对它的作用不能盲目拔高。研究表明,通过奖励分数,通过自我的超越使学生体验到成功的方法在低年级比高年级更有效:长期效应不如短期效应好。可见,这种方法也不是万能的,根本的还是使学生的学习从外在的动机尽快过渡到内在的动机。
5.3发现式体育教学模式
发现式体育教学模式是以发展学生创造性思维为目标,以解决问题为中心,以结构化的教材为内容,以再发现为学习方法(亦称假设法、探究法和创造式)的一种教学过程,发现式学习由60年代布鲁纳提出。他曾说:“发现并不限于寻求人类尚未知晓得东西,确切的说,它包括用自己头脑亲自获得知识的一切方法"(比较教学论P280)。这种模式是防止把学生的头脑当作一个小型图书馆,而是要让学生经历事物发生发展的全过程。在传统教学中,教师一般是演示一个实验,证明一个结论,教学过程就完成了。发现学习模式的教学,教师一般要求学生观察实验,自己得出结论。看起来,一样的教学过程,演示实验,但是教学的策略是不同的,是相反的教学观念。一种是接受式,一种是引导式。
发现式体育教学模式在体育教学中的运用也是成功的,例如,在短跑教学中,我们的教师首先对学生进行速度跑的教学诊断,然后向学生提出影响跑的速度的因素有那些?有的学生回答,“步长”。教师就请这个学生用加大步长的方法“试一试”,其结果不如教学诊断的成绩。又有同学提出“步频”更重要。教师就又请这个同学用加快步频的方法“试一试”,其结果当然不如教学诊断的成绩。最后,教师请同学们在注意加快步频的同时适当加长步长,同学们的成绩都有了不同程度的进步。在教学的结束阶段,教师请同学们总结出步长与步频的意义及其相互关系。
试定义如下:发现式体育教学模式是以发展学生创造性思维为目标,是学生在教师的鼓励与启发下,通过主动参与各种运动实践,以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为中心的体育教学方式,
发现式体育教学模式是以人对事物的认识规律为依据,其教学程序为:
教师提出问题(其难度适合学生现有水平且稍难的假设)——组织提问或演示——实验性验证——得出结论或评价——在运动实践中体会练习
发现式教学模式的条件是,学生必须有一定的科技、心理、保健、体育知识和技能的储备。
5.4体育小群体教学模式
体育小群体教学模式也是主体式体育教学模式的重要形式
自从16世纪,夸美纽斯系统总结及其基本特点,到19世纪的赫尔巴特把教学过程分为几个基本的阶段,后进一步发展到几个教学中心环节,即整顿教学、导入新课、讲新课、巩固练习和布置家庭作业,成为一种教学的典范。这种模式,它可以在短时间内,高效的完成教学任务。但是,自课程改革以来,为了发展学生的社会性,提高教学效率,“典型”的班级教学形式越来越受到“批判”。由此产生了小群体体育教学活动的模式。研究表明,学生在学习中有希望结友,交流感情,讨论问题的需求,这实际上是学生发展社会性的需求。我们还看到,一堂好的教学课,教学中学生所接受的信息不完全来源于教师,还来自于伙伴,学生得到的信息量要大于教师的输出量。如果教师启发得当,课堂气氛活跃,师生都会进发出很多闪光的思维火花。
体育教学中的小群体活动模式把学生(自然)分成若干小组,在教师的指导下,教师与学生之间,同组学生与学生之间,小集团与小集团之间通过运动,相互切磋与观摩,从而提高教学效率的一种教学模式。在这里,教学的分组既是坚持从实际出发原则所采取的组织措施,也是小群体教学模式中学习集团的基本形式。
体育小群体教学模式的小集团是指根据学生的实际,按照区别对待和有利于集团学习的要求所采取的组织分组。体育小群体教学模式的基本教学程序为:
教师提出要求--------小集团组成------小集团学习----集团间活动-----集团解散
这种教学存在一些不能处理好的关系。例如集体教学和个别教学的关系,教师与学生群体的关系,集团“领导”的产生与能力等。
体育小群体教学模式的主要变式是合作竞争教学模式。
重视竞争与协同并重是素质教育对全面发展教育的发展,为了使学生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素质教育重视现在竞争的意识,同时注重协同意识的培养与评价(见图1)竞争——协作
从发展趋势来看,社会的组织和企业越来越趋势于大型化、社会化、国际化。作为一个社会的人了解周围的世界协调工作,是个人生存的必不可少的意识和技能。
在这里,我们不是仅颂扬协作,而忽视竞争。实际上,竞争与协作对工作效率的共同影响是不言而喻的。在实际工作中,有些人倾向于竞争,有些人倾向于协作,从工作的性质来看,有些工作适合于成员进行竞争,有的则必须通过彼此的协作共同的完成。研究者通过综合分析认为,若工作比较简单,群体成员都能够独立完成全道工序,则个人竞争比群体协作有更好的工作成效;若工作比较困难,切一部分成员不能独立完成全部工序,则协作更优些;若团体成员的态度与感情属于群体定向,且组织目标明确,也适于协作,若成员的态度与情感属于自我定向,且工作本身缺乏内在兴趣,则个人竞争更能激发工作热情。可见,竞争和协同是有一定“条件”的。
素质教育不仅有培养人的竞争和协作的意识,同时要培养人对竞争与协同的选择,甚至方法与技巧的选择与运用,以适应未来社会的需要。对于了解和善于协同者来说,人们经常用“集体情商”的能力来描述。这种观点和实践在体育与健康教学中越来越被广大教师所理解和接受。
试定义如下:合作竞争教学模式是指在教师的指导和学生的参与下,通过运用运动的手段,利用适宜的条件,创造一种较为复杂的运动环境,使学生们通过个人的努力或与同伴进行协作,克服困难,完成任务,促进学生合作与竞争意识双重发展的一种教学形式。这种教学模式的作用是能够促进学生合作能力与竞争意识的发展。其特点是师生共同参与,使学生在运动中学会合作与竞争。这种教学模式的适应条件是:根据教材特点,低年级更适宜强调合作,高年级更适宜强调竞争。其教学基本程序是:
分组------设置问题-----寻求解决方案(可以多个)-----协调合作----竞赛-----体验合作乐趣
竞争与合作模式的不足是:不利于技能教学,教师不容易控制教学的方向。
6.实践体育与健康课程主体教学模式应注意的问题
如前所述,同一般教学模式一样,各种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模式应有最适合的条件和内容:相反,也应有它不太合适的条件与内容。教学模式是一个系统工程,不是一个模式就可以“包打天下”。从教学方法来说,不同教学模式的成立必定依赖于一系列相应教学方式的开发和重组。表象练习对技术的学习就比较有效,在快乐体育的教学中教师的讲授与暗示比较重要,而在成功体育教学中教育评价的方法就十分关键。
在认真研究体育与健康教学内在规律的同时也应该认识到,体育与健康教学模式中所讲的体育与健康教学依赖的规律不是一条,也不应该是一条,而是若干条,是“复合”式的。之所以称之为某种体育与健康教学的模式,是指以某种教学规律为“中心”。
研究教学模式的最终目的是提高教学的艺术水平和提高学生的身心健康水平。但是,能够站在全新的教育理论和观念的高度,能够达到较高艺术水平和提高学生身心健康水平的教学课并具有鲜明个性的并不多。这种水平是培养不出来的,因为必须有自己的教学观点和实践的磨练。因此,我们在对体育老师指导学习模式的同时,不要把青年教师的个性和特色磨平。有特色对学生也是十分有意的。
这里归纳的体育与健康教学模式都是一些独立的有特色的模式。这些模式是为了更有利于实现某些教学目标。实际上,各模式之间存在着一些相关的要素。因为,体育与健康教学本身是学生和一种综合性的身心活动,我们不可能抛开学生的心理体验去谈技能的学习,也不能抛开体能的问题去谈技能学习。
当前,讨论和建立体育与健康教学模式是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发展的需要。但是,同时也应看到,这里建立的模式不是改革的“终极”模式。它应该随着我们对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研究的深入而不断发展。
主要参考文献
1.吴立岗, 教学的原理模式和活动
广西教育出版社 1998年
2.吴出显 教学模式研究法 教育研究 1992(2)
3.甄德山 教学模式及其管理浅谈 天津师范大学学报1984(5)
4.吴志超等 现代教学论与体育教学 人民出版社 1993(6)
社会的不断发展促使着各方面竞争不断增加,当代大学生在学习生活及社会适应等方面面临着越来越多的挑战,促使着大学生心理问题事件频发,大学心理健康问题成为学校教育过程中新的难题[1]。
1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意义
对于大学生来说,传统的心理教学相对来说重理论轻实训,影响着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功能及作用的发挥。理清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现实意义,才可教育指导学生在观念、能力、知识及心理素质上获得实质性的提升。
1.1心理健康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
我国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中,大学担负着培养高素质、高技能专业性人才的重任。大学生应具备良好的科学文化素质、思想道德素质及良好的心理素质。心理健康教育作为大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大学生在院校学习过程中,不仅应具备较强的专业实践能力、创造力及学习能力,还需具备健全的人格、抗挫能力及稳定的情绪等心理素质。对于大学生专业能力及学习能力的提升具有重要的作用[2]。因此,心理健康教育是学校全面推进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
1.2心理健康教育是学生成长的客观需要
对于大学来说,重视和强化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目前高校培养优秀人才的必经之路。良好的心理素质是社会对大学生提出的客观要求。目前心理健康问题已成为困扰大学生健康成长的重要因素。在大学校园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关注并重视学生的心理健康,可促使学生培养良好的心态,进而妥善处理生活及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心理困惑,促使心理素质的全面提升[3]。强化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有助于大学生调节、疏导及解决心理健康问题,是大学生健康成长的客观需求。
2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创新的基本原则
2.1坚持以学生为中心全面系统的原则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高校全面素质教育提升的重要组成单元,同时也是高校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重要基础。高校学生作为社会的新生力量,代表着未来希望。所以大学生学习能力、人生价值观、思想素养的培养与社会的发展有着紧密的联系。高校作为人才培养的基地,需坚持学生主体地位,以学生为中心,尊重学生的发言权,主动关心学生,不断创新心理健康教育模式,不定期和学生开展交流沟通,进而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与此同时,高校需从不同角度,依据学校实际情况,结合本校学生的自身需求进行全面的创新[4]。不断发挥自身独特功能,结合其他教育系统及社会系统进行协同工作,实现良好的优势互补。
2.2理论联系实践,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对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创新,需理论结合实践,结合二者的特点,充分利用其优势实现可持续发展。理论和实践具有紧密的关联性,单独存在时其作用将大打折扣。只有二者相互结合,才可明确目标,不断分析教学过程中的问题并总结,充分利用理论指导实践,发现并分析问题,才可实现不断完善发展。大学心理健康教育作为一个长期的教育,需将其作为长远的目标,坚持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理念中,明确规定需采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大学生,结合其身心发展进行科学合理的教育,进而促使大学生整体素质的提升[5]。
3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创新的途径分析
3.1进一步转变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理念
对于高校来说,其心理健康教育的理念为高校教育工作者对心理健康教育的总态度及认知,对于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施具有导向作用,是一种稳定性及理想性的范型。高校教育者具有何种心理健康教育理念,直接决定着其教育工作的价值追求及取向。与此同时,也会影响着其教育措施及理论的选择,从而制约其教育实践的效果。因此,对于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来说,其工作模式的创新首先需转变心理健康教育理念,改变传统心理健康教育重心理咨询,轻心理教育的工作模式,重视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性及预防性功能,注重大学生健康人格的塑造[6]。
3.2进一步构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模式的理论基础
一种有效的教育实践模式离不开理论的支撑,目前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构建正向着整合的方向发展,注重高校和相关部门多角度、多层次的合作,通过多模式的工作机制及实施途径,合理调动学生、家长及教师的参与度[7]。所以,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模式的理论依据需突破心理学范围,需进一步引入社会学、教育学、管理学等多种相关学科的理论知识,进而构建适应实践要求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创新理论基础[8]。
3.3探索立体式、多元化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
在实践中,需根据现展的需要进一步拓宽心理健康教育的实践渠道,借助多样化的活动方式,将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到学生生活的各个空间。首先,可将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设置为大一学生必修课,以教材为核心,教学模式多元化。例如结合新闻、社会热点开展课堂讨论、电影赏析等形式,引导学生进行分析讨论,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热情,将心理教育的主动权教给学生,教师对学生意见进行分析,了解学生对心理知识理论认知的不足,同时评估其典型的心理问题,以更丰富、更能契合学生需要的理念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其次,通过多样化的宣传模式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宣传,例如,通过宣传栏、校园广播及“5.25”心理健康月系列活动等形式进行心理健康知识普及。第三,可通过强化虚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环境的优化,将现实生活中行之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内容及形式传到网上,到校园网、微信推送等方式促使学生获取同等质量及数量的心理健康教育。
3.4多渠道推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3-949X(2015)-01-0040-02
一、建构主义教育思想及其对当下教育的要求
(一)建构主义教育思想的主要内容
一是建构主义的知识观。建构主义教育理论主张和提倡一种建构式的知识理念,认为知识是人类主动建构而形成的,不是客观产生的。
二是建构主义的学习观。建构主义教育理论主张和提倡一种重视建构的学习理念,重视学习者本身已经拥有的经验和知识,也重视学习者现有的知识体系,主张以学习者为中心,尊重学生的思想和话语权,力主开展对话式的学习模式与方式,重视各种学习环境的创设。
三是建构主义的教学观。建构主义教育理论主张和提倡一种建构式的教学理念,注重学习对于知识与意义的积极主动建构,主张学生的主动参与和各种实践教育活动的开展,主张学习者之间、学习者与教育者之间的多向互动交流的教学模式与方式。
(二)建构主义教育的思想对当下教育的要求
一是要求教师具备建构主义的理论和思想能力。这对于当下我国高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师们具有很大指导意义,那就是不断用新的哲学理论来发展建构自己的心理教育理论体系。
二是要求创设师生互动的环境与氛围。这对于当下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具有很大的启发意义,那就是要要创设学生喜欢的环境和场域去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三是要求教学务必要以学生为心,关注关心学生的学习过程、学习效果和学习基础、学习方法与手段。这对于当下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具有很大的启发意义,那就是要求整个教育工作务必要坚持和贯彻以学生为中心的科学理念,让之成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持久信念。
四是要求教学坚守建构主义教育理论要求的相关原则。对于当下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开展具有很大的启发意义,那就是要求当下高校教师在开张心理健康教育时务必要遵循心理教育的建构主义原则和高等教育发展的规律。
二、当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实效不高的成因
一是教育理念与价值取向落后陈旧。这种主要体现在当前高校在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时科学化的教育理念坚持不够,导致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体系和课程体系、教育模式与平台等的科学化设计与建设 不够;协调整合的理念坚持不够,这就导致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与专业学科教育、与学校的校园文化建设等整;国际化与信息化教育理念不强,导致心理健康教育对外开放不够,吸收发达国家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经验不够。
二是教育内容与课程体系上滞后落伍。这主要体现在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没有很好地根据学生的变化和诉求来调适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体系和话语表达方式、课程构建;同时与当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各个学科的专业教育的内容体系衔接不够,显得很封闭单一,这就导致了当今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对大学生缺乏吸引力和亲和力。
三是教育模式和方式上创新整合不够。这主要体现在高校心理健康教育选择的教育模式很多不符合学生的特点与需求,比如互动性教育模式没有真正广泛开展起来、学校与家庭协作教育模式没有形成、网络心理教育模式开展乏力等等,严重影响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效果和质量。
四是教育的师资建设上质量不优良、数量不足。这主要体现在从事大学生心理教育的教师专业性和科学性不够,尤其那些非心理专业的教师们;教师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理论研究和精力投入不够;另外真正做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专职教师非常稀少。据笔者调研,一些二本院校几万学生,就那么十来位心理专职教师。
五是教育地位的边缘化与面上重视的不对称对等。这主要体现在学校重视的落实不够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地位处于一种边缘化的状态,从学校领导层、学工系统与一般教师,虽然口头上重视,其实在行动上没有真正得到重视。这些都彰显了高校各个层面的工作人员对大学生心理教育工作的认识和认同不够,导致没有形成一种真正齐心协力的共识和行动。
六是学生本身的复杂性和社会环境问题也是当前高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实效性难以提高的一些原因。任何一种教育的效果都受到一定环境和教育对象的影响,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也一样受到教育对象和教育环境的影响。当前的大学生群体个人主义与功利主义心态、就业心理与网络心理问题异常严重,加之社会转型下的一些负面影响造成高校学生的不平衡心态复杂,这些都严重影响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效果提升。
三、从建构主义教育理论视角提升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效果的路径
建构主义理论及其教育思想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供了一种很好的视角和思路。
一是重塑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推动高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科学发展。坚持学生为本的价值取向,要求高校在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时,围绕学生的需求和实际成长情况去构建更新从教育观念、教育内容、教育模式与方式、教育评价体系等各个层面;坚持科学化和系统化的价值取向和教育理念,要求高校在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时,务必要遵循大学生心理发展规律、成长规律和高等教育规律,力求科学化运行。同时,要把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作为一个系统去处理,力求其内部系统和外部系统的整体协调运行;坚持国际化和信息化的教育理念,要求高校在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时,一定要始终放眼全球,努力吸收世界各个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成功做法和经验;同时,要求高校将信息化理念贯窜于整个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推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网络化信息化运行。
二是注重教育内容设计要切合学生实际,不断增强大学生心理教育工作的生活性和吸引力。这就要求高校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时,要注重根据新形势下大学生的心理新特点、新要求,不断调整和重组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体系和课程体系;同时,注重这些内容的话语系统要切合当代青年学生的用语习惯。
三是充分利用现代网络教育技术,不断创新,努力构建师生对话互动的教育模式与方式,推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更加富有朝气。这就要求高校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时,要充分采用现代网络系统,开展网络教育,做到心理健康教育移动式发展;将大学生心理教育纳入到整个学校专业教育体系和思想政治教育体系的视域中,推行一种宏大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积极从教育内容、教育目标、教育模式与方式、教育评价体系、教师队伍等进行科学整合创新;多方设计和创设学生喜闻乐见的活动和形式,推动体验式教育模式不断行进;注重校园环境、网络环境和课堂环境、家庭环境等的建设和开发利用,充分构建一种心理健康教育与学习的互动平台。通过这些不同的模式和形式,以此形成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合力,不断增强其实效性。
四是抓好高校教师的心理教育能力与学生的自我心理调适能力,不断增强大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主体性。这就要求高校要抓好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双师型能力培养,通过各种渠道和方式,大力提升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师资队伍的专业能力;同时,高校教师也要注重引导大学生养成一种自我调适、自我排解心理问题的良好习惯。
总之,建构主义理论为解决当前我国高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问题提供诸多的思路和框架,从理论上丰富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论体系,从实践上对提升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实际运行具有诸多的操作性和可行性。但是我们将用建构主义教育用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时,还要注意克服建构主义思想的一些负面东西,这样才能更好地提升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效性。
参考文献:
[1]付先全. 美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特色启示[J]. 教育与职业2014年7期,102-103.
[2]郑太年. 知识观、学习观与教学观――建构主义教育思想的三个层面[J]. 全球教育展望,2006年5期,32-36.
[3]张宏远. 建构主义理论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学中的应用[J]. 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社科版),2009年5期,100-101.
母乳是婴儿最为理想的天然食品,母乳喂养是最科学的育儿方法,能够保障儿童健康成长,而且母乳喂养能够增进母子感情,促进产妇产后恢复[1]。但是,在产妇知识缺乏、产妇缺乏信心等因素作用下,我国母乳喂养状况不甚乐观。健康教育在促进母乳喂养中的作用已经得到普通认可,但传统健康教育的效果有待提高[2]。本研究中应用产后家庭化护理模式健康教育在促进母乳喂养中取得了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2016年1~12月于我科住院分娩的180例初产妇作为观察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90例。所有产妇为初产妇,无妊娠合并症,无其他影响母乳喂养的器质性疾病。对照组年龄22~36岁,平均年龄(27.6±8.2)岁;分娩方式:自然分娩52例,剖宫产38例;文化程度:初中及以下14例,高中20例,大学及以上56例。观察组年龄23~37岁,平均年龄(27.1±8.5)岁;分娩方法:自然分娩54例,剖宫产36例;文化程度:初中及以下12例,高中24例,大学及以上54例。两组患者基线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2方法1.2.1护理方法对照组给予传统健康教育,即由责任护士对产妇进行随机分散的健康教育,向产妇讲解母乳喂养的相关知识及技巧。观察组给予产后家庭化护理模式健康教育,具体如下:(1)产后当天给产妇及家属详细讲解母乳喂养的优点,指导母乳喂养。(2)给产妇及家属详细讲解疼痛、胀痛的原因,有效减少疼痛的措施,并对产妇及家属进行示范及指导。(3)给产妇及家属讲解休息、保持心情愉悦对母乳喂养的重要性,指导均衡饮食,保持乳汁冲着,并指导防治奶胀、皲裂、人工挤奶等方法。(4)给产妇及家属讲解产后随访的重要性,详细解答产妇及家属的问题。(5)产后每周通过电话或家庭访视等方式随访1次,了解产妇母乳喂养情况,解决新出现的问题。1.3观察指标随访6周,比较两组产妇母乳喂养情况,包括纯母乳喂养率及混合喂养率。并于出院时,通过问卷调查比较两组产妇母乳喂养理论知识及操作技巧掌握情况,其中母乳喂养理论知识满分为150分,操作技巧满分为100分。1.4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母乳喂养情况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产妇纯母乳喂养率升高(97.8%vs90.0%),混合喂养率降低(2.2%vs1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讨论
母乳喂养对婴儿健康成长及产妇的产后恢复均具有积极促进作用,但是,在哺乳时出现奶涨、疼痛、皲裂等现象,剖宫产产妇出现伤口疼痛,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部分产妇没有充分认识到母乳喂养重要性等因素作用下,母乳喂养状况不甚理想[3]。因此,如何提高母乳喂养率仍然是产科关注的焦点问题。健康教育是通过信息传播及行为干预使个人掌握卫生保健知识,建立正确健康观念,自愿采纳践行有利于健康的行为及生活方式[4]。目前健康教育在促进母乳喂养中的作用已经得到普遍认可[5],但健康教育模式尚无统一标准。家庭化护理模式是一种新型的护理模式,以家庭为中心,重视家属的参与,已经在产科护理中逐渐推广[6]。本研究中,与常规健康教育相比,产后家庭化护理模式健康教育组产妇的纯母乳喂养率升高,混合喂养率降低,母乳喂养理论知识及操作技巧评分升高。结果表明,产后家庭化护理模式健康教育能够提高母乳喂养率,促进产妇掌握母乳喂养理论知识及操作技巧。分析原因,与常规健康教育,产后家庭化护理模式健康教育注重家庭成员的参与,通过家庭成员的支持,营造和谐家庭氛围,能够有效提高健康教育效果,从而提高母乳喂养率,并促进产妇掌握母乳喂养理论知识及操作技巧。
参考文献
[1]盛夕曼,洪静芳,王维利,等.社区初产妇母乳喂养自我效能调查及影响因素研究[J].中国全科医学,2015,18(2):191-195.
[2]汪新菊,舒新莲,王乐霞,等.规范化健康教育对剖宫产术后母乳喂养的影响研究[J].中国全科医学,2012,15(34):4009-4011.
[3]聂含竹,李文平,田利平,等.早期母乳喂养护理研究进展[J].护士进修杂志,2011,26(24):2251-2254.
[4]徐旭东.健康教育路径在肺癌患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健康教育,2016,32(6):547-5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