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8-06 10:30:04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健康知识小课堂,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1课堂教学改革的必要性
1.1教育工作者的责任
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不仅要懂得教育基本理论,还应掌握一定的教育教学方法。教育方法不仅要适应时代的发展,同时也要适应受教育者的心理要求。据学情分析,现今的高职在校生,大部分都是“90后”大学生。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要思考如何更好地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以适应“90后”大学生的心理特点,最终实现教育的目标,就必须得改变以前的传统的教学模式,用新颖的形式、灵活的方法,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励他们自觉地去发现自身的心理健康问题,调节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热情,完善自己的人格,面对身边的挑战,体验自己美好的人生。
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应根据高职生的群体特性、个别差异,采用不同的教
学模式,讲授不同的教育内容,采取小班制分班教学,让学生感受到时代的要求,以他们喜欢的、轻松愉快的方式学到真正有用的东西。进一步运用杜威的教育理念到实践中去,在“做”中学,在“游戏”中学,在“体验”中学,真正实现教育的目的。
1.2高职生不同的心理求知需求问题凸显
由于新媒体时代的到来,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师课堂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提出了新的挑战。现今的在校高职生大部分都是“90后”大学生,不管是教学模式还是教学方法,都必须适应“90后”大学生的心理需求,其心理特点有以下几个方面:
(1)喜欢展示自我,不适应传统的教学模式。大学生个性张扬,喜欢表达自己的想法,对于不喜欢的课程或教学模式不愿意去主动适应,而是要求教师改变教学模式或方法,否则他们就会表现出自己的不满或厌学情绪。敢于追求自己的愿望,不强迫自己做不喜欢做的事情。
(2)喜欢走捷径,不喜欢没有成效的学习。“90后”大学生对于讲授式教学模式不感兴趣,对于深奥的学科理论不愿花费很大力气去研究。喜欢急功近利,希望自己的努力或学习能够马上见成效,对于需要付出很多艰辛劳动的活动不感兴趣,希望教师的授课能够直奔主题、形象生动、快速见效。
(3)不满足于现状,对自己期望过高。“90后”大学生对于功成名就非常渴望,很希望能够在短时间内实现自己的愿望。希望能够在自己的幻想里生活,羡慕那些功成名就的人士,只看到他们的成功,而对于其付出的努力却不屑一顾。对于教师传授的理论知识不愿深思,而是希望教师能给出一条成功的捷径。
(4)求知欲望强,但不掌握科学的方法。大学生希望自己是强于别人的,希望自己的未来是成功的,对于知识技能的渴求很强烈,希望自己成为一个有地位、有能力的人。但他们对于成功之道却很模糊,总抱着侥幸心理,祈求自己的运气好一些、路途平坦一些。对于现在的学科学习不重视,不愿下工夫学习,希望教师能够将全部知识塞给自己。
(5)不喜欢有压力,“90后”喜欢学习自己感兴趣的知识。大学生很大一部分是独生子女,从小就受到整个家庭的照顾和爱护,在家里没有受过委屈或挫折。他们不喜欢有挫折的事情,也不善于面对挑战。外界的一点风吹草动或不适合自己的地方就不能忍受,或郁闷或呼吁,喜欢学习自己感兴趣的东西。
(6)追求新鲜刺激,“90后”接受新事物的能力强。大学生是在网络影响下成长起来的一代,他们喜欢新奇的东西,喜欢寻求刺激、追求新鲜感,对新事物的接受能力强,思维活跃,创造性强,求新求变,对于一般的说教听不进去。
2课堂教学改革模式探析
2.1角色扮演或情景表演
心理剧是现在流行的心理治疗方法之一,其魅力在于当事人能够重新体验冲突情境,在冲突情境中实现自己未了的心愿,解开自己的心结。同样,简单的情境表演或角色扮演也能让学生体验自己内心的冲突,使旁观的学生看清楚问题所在,重新整合自己的认识,调整自己的行为模式。如讲解人际交往心理健康时,可以设置一个简单的宿舍情境,然后让几个学生分别扮演。在扮演的过程中,慢慢进入角色,把自己的内心想法通过角色投射出来。之后大家一起讨论,发表自己的观点和看法。通过互动,学生对人际交往模式会有进一步的了解,会关注自己的交往模式、反思自己的人际交往问题。
2.2团体体验活动
学生对于心理健康教育课的期望很高,也感到很神秘,他们希望通过学习了解自己的心理状况,解决自己内心的一些困惑,因此,体验式教学模式可以满足他们对于自我探索的心理需求,满足他们的好奇心。用于团体体验的方法很多,其中不错的方法是沙盘游戏。这种在“游戏”中学习的方法很适合当代大学生,它看似轻松,要求用不同的玩具展示自己想表达的内容,不用教师灌输,也不用学生费脑记忆。但是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游戏学生们会对自己的内心有所觉察,对自己的困惑有初步的了解,从而使下一步的感悟与改变成为可能。比如,有学生在体验沙盘游戏时,把一个“超人”放在了屋顶上,并且还自言自语地说“超人飞吧”。做完沙盘后在教师的引导下,他明白了自己与“超人”的链接,了解到自己内心的感觉与力量。在大家谈论沙盘游戏的感悟时,他兴奋地说:“这东西真神奇,它让我感觉到自己是个完整的人,好像把内心的我与现实的我统一了起来,我明白了自己的困惑,我知道下一步该如何做了。”
2.3心理测试
心理测试是了解自我的有力工具,适时运用一些测试,不仅有助于学生了解自我、反思自己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而积极地自我调节与完善,而且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更加积极、主动地探讨内心世界,提高自我心理保护意识。如讲解压力管理与挫折应对时,可以让学生先进行心理测试,了解自己的心理压力指数。有些学生开始并不知道自己的心理压力到底有多大,也不了解自己处理压力的模式,但在心理测试后,他们会突然明白自己原来还有不了解自己的一面,并希望进一步分析自己的心理特点,希望教师再讲解一些压力处理的方式,以便使自己获得成长。在这种背景下,教师可以用案例作引子讲解一些压力处理的方式,通过生动的案例,使学生了解压力的防御机制,了解面对压力与挫折时该如何应对,从而提高他们的认知能力与实际操作能力。
2.4影视案例材料的分析与讨论
大学生是伴随网络“90后”发展而长大的一代,他们对于影视、动画、多媒体很感兴趣。在讲解理论前,让他们观看一些有针对性的影视或动画材料,然后分组讨论,发表自己的见解与看法,这会提高他们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最后,教师再把理论知识提炼出来,加深他们的印象,形成理论沉淀。如讲解大学生恋爱与性心理健康时,可以先让学生看一段“幸福魔方”之“我的男友变心了”,看后让学生分组讨论,学生以旁观者的身份来看别人的故事,往往会很清楚问题在哪里,以后自己也会避免同样的问题,这样不仅使其认识提高了,处理问题的能力也提高了,我们的教育目标也实现了。再如,在讲解大学生学习心理健康时,可以先让学生观看心理访谈“大六男生”,然后讨论其中的主人公为什么上了六年大学,大学的学习应该注意什么,以及大学学习的目标与方法应该如何等。这样学生不仅学得轻松、有兴趣,而且能够发挥自己的创造性与能动性,发现自己的潜能,反省自己身上的问题。
2.5理论传授
大学生的学习不仅要有感性的认识,还要有理论的沉淀,关键时刻的理论提炼是非常必要的。因此,教师要时刻记住自己的责任,抓住机会,简要概述地提炼理论并呈现给学生,加深学生对问题的认识,完善学生的知识结构与知识框架。比如,在讲解人格健康时,不仅让学生通过心理测试了解自己的个性特征,了解人们心理活动的丰富多彩,更重要的是要适时地把一些理论知识提炼给学生,如著名的人格理论、人格要素、人格健全的途径等,让学生在完善人格的过程中有理论指导,从而少走弯路。
2.6团体训练
体育实践课要成为学生练习的主阵地,在“健康第一”的思想指导下,应采取两点关键的措施来促进学生体质的发展:第一要树立大体育课程观,除了开足开齐正规的体育课外,还需积极开展大量的包括大课间活动在内的课外体育活动,这与目前提倡的“阳光体育运动”是完全相符的。第二要学会科学的体育锻炼方法,教育界有这样一句话:教是为了不教。同样在体育课上,学生在进行体育锻炼的同时,更要学会如何去锻炼,在课间大活动、乃至校外都要去锻炼,养成锻炼的好习惯,受益终身。
2.安全教育
“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如果学生安全都得不到保障,何谈锻炼身体呢?所以在任何时候都要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体育教师、班主任要认真组织好学生进行体育活动,要提示学生所进行的体育活动中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注意的事项、解决的办法。如在进行“跳山羊”等器械练习时,教师一定要教会学生保护的方法。在课外锻炼时更要把安全放在第一位,例如夏季学生在野外游泳,一定要掌握游泳的常识,先做准备活动再下水,不要到深水中去,溺水时知道自救及如何救人的方法。除了运动安全外,还应对学生进行生活安全常识的教育,例如如何防火,防灾,防中毒,防暴力等等,知道急救电话:120、119、110。使学生自我保护的能力得到进一步的提高。
3.心理健康教育
影响学生心理发展的因素有两个,即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有人认为体育课从事的是身体练习,而不是心理发展,或者认为智力因素的发展是体育学科的弱项,上述认识都是片面的,而事实上是学生在进行身体练习时不仅促进了身体的发展,智力也得到了发展,因为学生掌握运动技能从其本质来看是人类认知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需要学生多种感官的参与,因此对学生智力水平大有促进。在非智力因素方面,体育课堂是学生优势心理发展的领域,其主要表现在情感、意志、态度和价值观四个方面。现在大多数孩子都是家中的独生子,由于家长的宠爱,大多养成了自私、懒惰、畏惧、怕吃苦、缺乏审美观等不良心理,对孩子的成长极为不利。因此当学生在体育活动时,特别是游戏、参加一些竞赛类的体育活动时特别能培养孩子的优良品质,如团结同学、勇敢、勇于拼搏,使学生的心理得到健康发展。
4.社会适应能力
一般来说,学生的生活场所基本上是学校和家庭两点为一直线,学生相对处于一个封闭状态,然而学生最终是要走向社会的,社会适应能力决定着学生将来能否在社会中立于不败之地。有的孩子不敢独自一人出门,有的在公共场所不知道遵守公德,有的随意闯红灯等等。因此在课堂中要融入社会因素,作为体育课堂,它的情景设在操场,因此它是相对开放的,容易把课堂教学设计成一个模拟的小社会,并在这样的小社会中实现发展学生适应力的功能。例如在组织学生做“红旗、绿旗”的游戏时,实际上是对学生进行交通规则的教育。又如在要求学生严格遵守课堂常规,开展队列练习时,实际上是对学生进行遵纪守法的教育。
5.卫生知识行为教育
疾病、特别是传染性疾病现已成为危害学生身体健康的一大因素,究其原因一是因为学生的体质普遍较差,免疫能力不强,容易受病毒侵入而生病。二是因为缺乏基本的卫生常识,没有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特别是学校,学生人数多,教室空间相对狭小,空气不流畅,很容易发生传染性疾病。前不久在安徽阜阳就发生了严重的“手、足、口”病,其它地区也相继发生了疫情,使学生的健康受到了严重的伤害,甚至危及生命。因此对学生进行系统的卫生教育显得尤为重要,一方面向学生传授疾病知识,例如常见传染病的预防,使学生认识传染病的产生原因、发病症状、传播途径、如何来预防等等,另一方面教育学生要养成讲究卫生的好习惯,如平时要做到“四勤”,即勤洗澡、勤换衣、勤理发、勤剪指甲,饭前便后要洗手,早晚刷牙等等,教育学生从小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
二、在对学生进行健康教育时应该注意的事项
1.树立明确的指导思想
学校领导在制定体育工作计划时要把健康教育放在第一位,开设开齐体育健康课,保证学生每天有1小时的体育锻炼时间,定期召集体育教师和保健医生会议,及时了解健康教育情况,掌握学生健康现状,认真总结,完善下一步的工作措施。
2.体育教师要向健康型教师转型
大多数体育教师在体育教学上的业务水平都比较高,研究的也多,但在健康知识的掌握以及教育方法上都是一知半解,特别是卫生知识上的理论是非常匮乏的,而学校又不可能配备专职的健康教师,因此体育教师只有加强学习,与学校医务工作人员加强沟通,尽量去参加各种健康知识的培训,从多方面提高自己的健康知识水平,逐渐向健康型教师过渡。
3.立规范有效的考查机制
通过考查来检验学生掌握健康知识的情况,使学生知道自己的健康水平,使教师能完善和调整今后的教育方向和方法。对学生的考查又可以分成两方面:一方面是身体素质的测试,可以依据《中小学生身体素质测试办法》来操作。另一方面是对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得出班级知晓率、年级知晓率以及学校知晓率。
经过在日常教学实践中一段时间的探讨与实践,我认为,要想在数学学科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主要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提高认识
由于很多教师对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缺乏全面的认识,对学生的素质结构缺乏了解,而使学生出现的心理问题不能及时得到解决。现在学生的心理素质较差,出现心理障碍的人数较多。单单依靠几节心理健康课来解决学生对心理方面知识的需求,是远远不够的,作为教师要在各个学科教学中巧妙地将心理健康知识融入进去,从根本上提升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水平。任何一位教师都要意识到: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刻不容缓。
二、强化知识
在各学科的教师中,有一部分教师缺乏必备的心理健康知识,在课堂上从不渗透或很少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我认为,作为一名数学教师,虽然不一定要具备非常系统全面的心理健康知识,但必须具备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知识和一般能力,才能及时发现并解决学生中存在的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才能培养学生良好的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以及创新精神等,才能够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质。
三、有机渗透
教师应该在有了一定的认识,具备了一定的知识和能力的基础上,了解学生,有机渗透。
(一)挖掘教材,创设情境
在现有的数学教材中我们不难发现很多有关心理健康知识的教材内容和知识情境。如:数学课上经常会涉及一些我国数学家所取得的成就,我就会利用这个契机帮助学生树立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这样不仅可以让他们从小树立远大理想,而且有利于学生建立起积极的人生态度。
(二)创设氛围,潜移默化
课堂学习是学生的主要活动,学生的大多数心理问题也都产生于学习过程中。教师把一堂课讲得是否生动有趣很大程度上会对中小学生心理产生不同的影响。在课堂上,教师应该努力构建一个生动活泼、积极向上、学生间共同合作进步的教学环境,教师应与学生平等相待,做学生的知心朋友,绝不能高高在上,摆师长架子。教师可以让学生互相评比,这种评比用之得法会促进学生进步,但绝不要过分强调这种竞争,致使这种竞争给学生造成过重的心理负担,特别是处于小学阶段的学生,对于这种压力,没有办法很好地承受,反而会产生一些负面效果,甚至患上厌学或考试焦虑的症状等。
(三)开展讨论,团结协作
在数学课堂上,我经常安排学生小组讨论。在小组成员讨论中,学生之间是平等的交流,不存在压力和恐惧心理。这一方法不仅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还使学生之间的人际交流能力得到了提升,解决了一部分学生对学习的恐惧和自闭心理。
(四)提供机会,促其表现
在数学学习中,我抓住学生智力因素的开发,鼓励学生大胆尝试,勇于探索,多给学生表现的机会。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收到了很好的效果。我班有一名叫非×的男同学,课堂上不爱主动发言,课后也很少与其他同学交流。我凭一个教师的直觉,感到这孩子一定存在一些心理问题,于是我向班里的学生了解情况。原来,非×由于年龄小,特别好动,不能自主学习,还经常打扰别人学习,同学们都不喜欢他。而且由于成绩不好,班里有的同学嘲笑他。他虽然也曾经极力反驳过,但并没有改变受嘲笑的状况。久而久之,这孩子变得越来越胆小,害怕挫折。我了解到这些情况后,首先找到班干部,给他们摆事实、讲道理,让他们明白同学之间要互相帮助,尤其是班级干部更要有团队精神,对胆小孤僻的同学更要多尊重、多提供帮助。然后,我又找到非×和他谈心,告诉他不怕失败,正视挫折,形成健康的心理。经过大家的共同努力,不再有人嘲笑非×,而是都热心地帮他温习功课。我在课堂上也给他更多关爱,鼓励他多发言,只要他有点滴进步,我就表扬他,这样一次,两次……同学们看到非×的进步,都不由自主地鼓起掌来,非×的脸上也露出了久违的笑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容易出现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作为一名教师,要及时了解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因材施教,一定能够帮助学生解决在学习中形成的心理问题。
(五)培养兴趣,体验成功
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我将课堂的主动权交到学生的手中,让学生获得思想的启迪,享受审美的乐趣。学生在体验成功的同时,自然也形成了健康向上的心理素质。
在数学学科中渗透心理教育,是一项长抓不懈的重要工作。只要教师平时多观察,多思考,提高自身的心理健康教育能力,在数学教学中,根据数学学科的特点,加强心理健康教育的渗透,一定能够收到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效。
开展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既是学生自身健康成长的需要,也是推进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我在近几年的健康教育教学实践中,逐步学会使用现代信息技术,我觉得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在对学生进行健康教育时,有以下好处:可以有效地将抽象的知识生动化、具体化;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使较好地突出教学内容及主题;让单调枯燥的教学内容变得可视听,易于感知。下面具体谈谈我利用信息技术进行健康教育的一些感悟。
一、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增强了学生自信心
针对小学生心理健康容易出现的问题,学校心理咨询老师及班主任共同编写心理健康校本教材下发学生学习阅读。让学生正确认识心理健康的重要性,懂得有问题时主动咨询心理辅导老师。这样对于一大部分学生都会起到心理健康预防作用,让学生不再为心理问题而惧怕担忧。学校每两周安排一节校本课程作为心理健康教育课,班主任主持并召开有关心理健康教育的主题班会。通过具体案例分析引导学生学会判断怎样的心理是不健康的心理。学会互相观察、辨别是否心理存在问题,会用简单的解决办法,以免发现太晚对成长造成一定的影响,让学生童年留下阴影。我在近几年的健康教育教学实践中,我经常借助一些网络教育资源,包括图片、课件或视频影像资料等,并将这些相关资源合理整合应用于教学。多媒体课件与传统教学方式相比,有它自身的优势,其生动直观、感染力强的特性,能很快的将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在课堂教学环境中,最大限度的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我在教学中,主要运用了DVD光碟、U盘或网上相关的动画等信息技术手段,选择合适的音乐,编排韵律操,让学生在喜欢的动画内容和舒缓音乐的感染下,认真参与健康知识的学习。信息技术是代表着当前世界最先进的技术水平。传统的心理健康课程教学手段仍以黑板加粉笔为主。学生主体性难以发挥,而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手段则可以吸引学生的眼球,小学生会对声、光、电等动感的课堂气氛感到更有趣。是使学生愉快地参加知识的形成过程,充分享受获取知识乐趣的心理条件,也是学生主动学习、主动探究的良好方法。比如我教授的是一年级学生,刚入学的他们对教师肯定十分畏惧,上课也不喜欢好好地听,甚至有的会喊“我要妈妈。”“我要回家。”等等。我利用课件放一些优美的乐曲,吸引他们的悦耳音乐使他们慢慢放松下来,愿意听一会,这个时候我在说上课,他们会在自然的情况下,放松的和我交流,不再害怕,大胆而且自信。
二、增强学生对健康知识的理解
小学的健康知识主要包括:认识各种的常见食物的名称、种类及其主要特征,了解不同的食物的营养成分;认识自己的身体,认识自己身体的主要器官,并了解各器官的主要功能及基本的保护方法,认识青春期的生理卫生;让学生了解快乐的心情对身体健康的影响等多方面内容。现代信息技术中的教育媒体如投影、电视、录像、计算机等具有生动、形象、感染力强、易于激发学生兴趣等优点,合理应用于教学活动,有利于学生多种感官的调动,做到视听结合,讲练结合,动静结合,让健康知识浅显易懂,激发了学生的探究欲望,促进学生对健康知识的理解。在进行《我们的身体》健康教育时,我运用多媒体课件,在课件播放时,教室的电视屏幕上卡瞬间出现一个人的身体形象,引导学生通过视频了解自己的身体,并播放一些人体肌肉、骨额图片,引导学生了解自己的身体构造,增强学生对自己身体的认知和理解。让学生在自我建构中了解“我们的身体”的知识,让他们在自己的正确认知下,自觉地去爱护自己的身体。教学《高矮与胖瘦》,我根据教学需要设计了多媒体课件,通过直观的画面,引导学生观察小亮前后的胖瘦对比,并在教师的提问和同伴讨论中,逐渐增进对体质健康的理解,得出结论:“胖不等于健康,要合理饮食,不挑食、偏食,注意饮食营养的合理搭配,坚持体育锻炼,身体才会健康。”
三、促进学生养成健康的行为习惯
在学校思想品德教育课中,若出现与心理健康教育相关的内容时老师可以穿插情景对学生进行教育辅导。语文课中,一些人物的心理活动也可以和学生探讨,课文人物的想法对心理健康有利还是有害?应该怎样做?久而久之在学校各种学习氛围的影响下,学生会形成健康向上的心理,也就不会出现心理疾病。在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下,可以利用多种形式展开心理健康教育教学。学校心理咨询室的老师可以将一些典型案例利用手机、平板电脑、录像机等设备录制微课,共享到老师、家长和学生QQ或微信群中。这样所有人都可以随时随地观看视频,既方便又具有教育作用。既让班主任学到了解决班级学生心理问题的方法,也让家长在了解更多心理健康知识的同时对自己孩子进行教育,从而在潜移默化的过程中达到对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目的。我在进行六年级健康教育教学时,通常要创设学习感兴趣的教学情境,将学生引入他们喜爱的情境中进行教育,让学生身临其境,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产生一种情感体验,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我可以根据学生好奇、好问,喜欢新鲜事物的特点,将现代信息技术融入小学健康教育活动中。多媒体的立体音响效果,精彩的图片能营造特定的教学情境,学生就能在教学活动中很快进入角色,在快乐的学习中学习健康知识,促进他们健康行为习惯的养成。教学《学会调控自己的情绪》时,教师选择了《阿凡提》的动画影片播放给学生观看,用动画里话泼可爱的阿凡提形象、生动幽默的语言、说唱跳结合的形式深深地吸引学生的兴趣,并结合动画的内容讲解和提问,引导学生明白快乐喜悦的心情在生活中的重要性,知道了怎样消除不良情绪的方法,在舒缓的音乐中体会快乐,激发学生开心快乐的情感。在最后的富翁和阿凡提的对话,体会快乐幸福源自每个人对生活的理解,源自一个人的修养,源自知足。
1. 根据学校的工作要求,结合学生的实际,安排好本学期以下教学内容:
第一章 融入新环境,适应新生活
第一课 一切从“新”开始;第二课 结识新伙伴;第三课 走近新老师
第二章 学并快乐着
第一课 记忆攻略;第二课 专心必胜技;第三课 学习永动机
第三章 与自我对话
第一课 这就是我;第二课 做个最好的自己;第三课 学会整治自己的草地
2. 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备好每一次课、上好每一节课。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是主体,让学生学好知识是老师的职责。因此,在每节课充分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心理需求,保证学生在学习时保持的学习兴趣。
在教学中要尊重学生的感受,有意识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通过各种游戏、测试、问卷等教学形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保证课堂教学的有序进行和和谐气氛,让学生在融洽的师生关系中、和谐的教学气氛中学习心理健康知识,促进自身心理的健康发展。
3. 继续做好心理健康知识的宣传工作。
编辑心理小报,不定期向师生发放,做好心
理健康知识的宣传工作,提供一个师生互动交流的平台,实现资源共享,为建设和谐校园贡献一份力量。初步拟定将心理小报分为教师专刊、学生专刊及家长专刊三部分。学生专刊主要介绍一些心理健康知识、学生中存在的常见心理问题及解决方法、学生在学习生活中的心理体会、心理信箱中有共性问题的解答等。教师专刊主要针对教师自身容易出现的心理问题及在处理学生问题中常出现的情况提供一些简单的测试、应对办法,从而更好地服务学生、健康自我。家长专刊主要针对家长在子女教育方面存在的问题提供一些建议,促进家庭教育的良性发展。
4. 开设心理健康专题讲座。
利用月末或考前时间,有针对性地进行心理健康专题讲座,让尽量多的学生接受心理健康教育的大课资源,对心理健康小课形成补充和充分发挥师生互动性,解决学生目前面临的心理困惑与问题。
5. 进一步建立健全学生心理档案。
建立完整的学生心理档案,无论对于学校的管理还是对于学生自身的发展来说,意义都十分重大。档案主要包括学生基本情况,平时心理课的测试问卷以及学生心理素质发展综合报告单等内容。
6. 进一步完善心理咨询和辅导工作。
做好日常的心理咨询工作,接待好来访的每一位学生,努力解决其心理问题
,促进学生心理的健康成长。
根据孕产期保健规范的要求,我们在二楼每月开展一次计划免疫课堂,每周开展1-2次孕产期基础课程;每月九楼一次大型授课,每周一、二、三、四开展孕期拉玛泽分娩课堂,随着二孩政策放开,高危孕妇数量增加,每月一次的瘢痕子宫健康教育课堂。
由于全区加强了高危儿的统一管理,儿保业务量在2018年有了大幅度增加,健康教育和行为训练也随之增加,引进了高年资的儿科儿童保健医师骆红梅,每周1-5上午和下午均开展婴幼儿早期综合发展训练课。
我们的课堂内容通俗易懂,将孕妇最想知道的和最应获得的知识以及自我护理技巧及时告诉孕妇。孕妈妈及家属们通过学习,收获丰富,及时学到了实用的技能和知识,为自身及宝宝的安全、健康做好了储备。
2018年,我院免费孕妇学校小课堂开展共70次,周末大课11次,家长学校160次,瑜伽课150次,共计391次,听课的孕妇人数约4755人。健康知识的知晓率为67.4%,自然分娩知识知晓率为98.6%,满意度调查为98.1%。
引言
随着素质教育在我国全面推广与普及,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也在紧锣密鼓地开展,各地学校纷纷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例如通过开设心理辅导课、建立学生心理档案、成立心理咨询室等多条途径促进学生心理健康。这些方式虽有一定的补救作用,然而却是“杯水车薪”,并不能彻底实现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培养学生乐观向上的心理品质,促进学生人格的健全发展。大部分学校在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时还存在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教育工作者对心理健康教育的定位存在偏差—重诊治,轻预防,大多停留在事后问题补救的层面上,面向全体学生的发展性辅导不够。
其次,心理健康知识枯燥乏味,学生被动接受,主动性不强。
再次,教学内容针对性不强,远离现实生活,导致学生不感兴趣。
学生对“说教式”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已经感觉厌烦,而且这种心理健康教育很大程度上有一种课程化的倾向,这样会使学生的心理负担加重,进而心理压力也会加强。因此迫切需要一种新的心理健康教育手段的出现。
一、现代教育技术在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优势
现代教育技术的多元性、互动J性、多媒体性等优势决定了其对心理健康教育将产生不可估量的影响,在教育方面的独特优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现代教育技术使知识信息来源丰富,内容充实,形象生动且更具吸引力。
(2)现代教育技术使教学内容由抽象变直观,便于观察和认识,激发了学生参与的热情,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3)现代教育技术将声音、动画、图形、字幕、视频等信号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营造良好的课堂气氛,激发受教育者的学习兴趣。
总之,现代教育技术让枯燥乏味的心理健康知识变得生动形象,大大提高了学生对心理健康知识的注意力,使他们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进行心灵的沟通与交流,因此将现代教育技术应用到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中是当前学校教育方式发展的新趋势。
二、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促进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案例分析
笔者在实践的过程中发现,现代教育技术手段把复杂的东西变简单,把抽象的事物具体化,能达到对学生进行心理疏导与健康教育的目的,有效促进学生的个性形成及心理素质的提高。
1运用Flash动画培养学生的责任心
Flash动画具有体积小、互动性强、兼容性好、无限缩放不变形等诸多优点,教师利用形象、生动、有趣的Flash动画将枯燥乏味的心理健康知识以图文并茂、声像结合的方式展现给学生,营造活跃的课堂气氛,这样大大提高了学生对心理健康知识的注意力,对心理健康教育的体会也会深刻而强烈。
例如在讲述责任心的重要性时,教师导人《东北人都是活雷锋》的Flash动画,并让学生在观看动画的同时思考以下几个问题:①到底谁该为这起事故负责;②那个肇事司机是一个怎样的人;③为什么说东北人是活雷锋;④你是怎么理解“向雷锋同志学习”的
这个Flash动画创意新颖,生动形象,学生在观看动画的同时思考问题,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参与性,使他们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得到了健康心理氛围的熏陶和知识的加强,明白了“责任心不仅是一种习惯、一种素质,更是一个优秀的人所必备的品质”的道理。
2.运用多媒体影片帮助学生磨练意志,培养自信心
英国心理医生弗德尔发明的“电影疗法”目前在全国300多所高校已经先后应用,多媒体影片通过画面、镜头、音乐、色调等来解释影片人物的心理问题,潜移默化地对学生进行心理引导。每 一次欣赏电影的过程既是师生共同经历的情感体验,也是教师对学生的一次心理健康辅导。这种形式伴随着轻松愉快的情境,可以起到“润物细无声”的作用,具有其他任何心理健康治疗活动都无法达到的效果。
《阿甘正传》这部电影的主人公阿甘幼年腿有残疾,受到同伴们的iJ L讽与嘲笑,而他却凭借坚持不J解、屡败屡战的精神,跌倒了继续挣扎着爬起,最终达到丁奔跑如飞的速度,写下了人生中的第一个奇迹也正是凭着惊人的奔跑速度,阿甘在越南战场上成为唯一幸免的人。其实,在生命的每一个阶段,阿甘都脚踏实地,坚定不移地为某一个日标而奋斗,他的信念坚定,目标清晰,即便先天不足,他也以平常心视之,并最终一一跨过,获得成功、
将“电影疗法”应用到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当中,学生们在观看影片的同时,心灵深处也伴随着剧情发展,像阿甘经历的那样获得坚强的信念和坚定的意志,进而激励学生克服生活磨难,激发对生命的信心。 “电影疗法”作为课堂教学的新尝试,不仅在选片上要严格把关,还要求教师能够熟练使用多媒体,这样才能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自我、评价自我,通过观赏电影体验不同的人生经历,最终达到心理健康教育的目的。
3.利用UC提供课外辅导,解决学生厌学心理
远程教育正以一种全新的多媒体网络教学形式呈现在学生面前,是教师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进行教学的又一途径。UG聊天工具是新浪网推出的一个功能相对强大的信息交流_L具,集文本、声音、视频为一体,既提供语音聊天方式,又提供视频聊天功能,还可以自行选择进入不同类型的聊天室,与网友畅所欲言。将其应用于远程教学,可以优化学生学习方式,对学生的学科知识起到辅导作用。
据调查,大部分学生因为对知识消化不良,思维总是处于被动状态而产生厌学心理。我们可以利用UC交流平台为学生提供课外辅导,促使他们反复学习,提高学习兴趣,使厌学心理最小化。具体实现过程如下:①学科教师在学校网络中心申请UC账号。②教师将教学内容使用流媒体技术做成视频教学材料③学生在课余时间有选择地登录学科教师的UC房间,选科目、选内容,对欠缺的知识进行二次学习。
学生无论是在家里还是其他能上网的地方,只要登录到UC上,就可以通过UC音频或视频听到教师讲课,还可以在线交流讨论,培养学生相互合作的品质,这样便促使学生由厌学转化为乐学,彻底改变学生不良的学习心理,提高学习兴趣。
4.建立校园心理健康教育网站,增强学生心理健康意识
制作独立、美观、实用的心理健康教育网站,以便加大心理健康教育的宣传力度、促进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广泛展开。一方面将心理健康知识上传,如自我认识、自我评价、个人气质与性格、学习动机、学习能力、亲子关系、师生关系、生活和社会适应能力等,鼓励学生根据个人需要,选择不同内容进行学习,提高自我认识水平。另一方面在网页上开辟心理健康教育专栏,如心理测量、心理咨询、心理论坛等模块,鼓励学生将自己遇到的不解与迷惑呈现出来,通过网络进行交流讨论,教师对其在线解答,为学生提供更为快捷、个性化的服务。
网站的建立,使心理健康教育的开展更为广泛,学生获取心理健康知识的途径更为丰富。学生通过网上学习、互动交流,变以往的被动接受为积极主动地获取,这样便能提高自我认识、自我评价、自我监控的水平,对解决自己的个性化心理问题更有成效。
现代教育技术中的多媒体打破了时间、空间的限制,弥补了直接经验的不足,为学生提供良好的情感体验环境。学生的学习方式由单一的听觉型转变为视听复合型,有助于学生积极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
“人生感悟”是同学们自己的人生经验和教训的总结,通过与他人分享促进共同的发展。心理健康手抄报比赛提高广大同学参与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在收集资料的过程中更多的接触,了解心理健康。开展“心灵之约”交友会,“心理小课堂”比赛。每一项活动都为同学们提供一个平台了解,关注,参与心理健康。
“人生感悟”是同学们自己的人生经验和教训的总结,通过与他人分享促进共同的发展。心理健康手抄报比赛提高广大同学参与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在收集资料的过程中更多的接触,了解心理健康。开展“心灵之约”交友会,“心理小课堂”比赛。每一项活动都为同学们提供一个平台了解,关注,参与心理健康。
医院临床护理健康教育,将健康教育与系统的护理行为相结合,贯穿从患者入院到出院的各个环节,帮助患者形成正确的行为和观念,促进身心健康。我科自2001年正式开展临床护理健康教育以来,不断探索有效健康教育方式,完善健康教育内容和手段,取得较好成效,现将体会汇报如下。
1全面提升护士开展临床护理健康教育的能力
护士作为医院临床护理健康教育的主体,对健康教育的认识和责任感以及自身对临床护理健康教育的知识、方法及技巧的掌握程度都影响到实施临床护理健康教育的质量。
1.1引导护士正确认识临床护理教育 我科通过理论灌输、行为引导、案例分析等各种方法的结合应用,积极引导护士充分认识到医院临床护理健康教育是一种解决患者现存的或潜在的健康问题,增强整体护理效果,提高医疗护理质量的有效手段。作为医院临床护士,不仅要给患者提供治疗和护理,还要为促进患者的健康提供服务,教给患者及家属有关的护理知识和技能,使其对疾病防患于未然,正确对待疾病,减轻心理负担,调动主观能动性,自觉配合医疗、护理,减少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和避免疾病复发,增强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提高生活质量[1]。
1.2督促熟练掌握临床护理健康教育知识 要达到预期健康教育的目的,护士自身应熟练掌握临床护理健康教育知识。我科在充分完善健康教育资料的同时,通过理论授课、查找资料、现场提问、试卷考核等形式,督促护士认真掌握相关知识,才能正确指导患者。
1.3在实践中引导护士逐步掌握健康教育的方法及技巧 健康教育是一种有计划、有目标、有评价的系统教育活动。教育方式有正式的护理健康教育活动,即按教育程序,有目的、有计划地安排时间和必要的工具对患者和家属进行专题的健康教育;也有非正式的护理健康教育活动,主要以语言教育方法为主,比如在进行护理活动时,对患者或家属进行简短的说明和指导。教育方法有语言教育、图文宣传、电化教育、实践教育等。常用的教育技巧有基本沟通技巧(如谈话、提问、非语言沟通等)、组织小组讨论或座谈会、组织专题讲座等。护士只有熟练掌握并运用这些方式、方法和技巧,才能不断提高护理健康教育的水平,确保护理健康教育计划的有效落实。我科在临床实践中,通过以老带新、言传身教;制作健康教育临床路径;经验交流、总结提高等方法,引导护士逐步掌握健康教育的方法及技巧。
1.4 制作健康教育临床路径表,指引护士规范、连续、完整地为患者进行健康教育。护理健康教育路径是依照标准护理计划,为某一类患者制定在住院期间进行健康教育的路线或表格[2]。我科将科室常见病多发病,分别制定相关健康教育临床路径表,将患者围手术期的健康教育内容标明,护士可根据路径表的要求有计划、有目的、有时间性,循序渐进、分期分段地对患者及家属进行健康教育,从而提高了患者对疾病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3]。
2丰富临床护理健康教育资料
2.1制作常用健康教育的影像资料 我科拍摄了如术后基本活动方法、甲状腺功能锻炼方法、乳腺癌根治术后功能锻炼方法等影像资料,结合语言教育、现场指导等,有效地加深了患者及家属的印象,使其能尽快掌握并应用。
2.2 制作健康教育小卡片 俗话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在常规做好口头宣教的基础上,我科还实施为患者发放健康教育小卡片为模式的健康宣教方法,受到患者及家属的广泛好评。健康教育小卡片设计小巧、精美、便于携带,将疾病知识、用药指导、检查注意事项、出院指导等内容用简洁的话语,配合形象的漫画图案,使患者或家属愿意阅读,利于掌握。同时也方便护士随时持卡宣教,不易出现遗漏或错误。
2.3开设健康知识小课堂 随着医院结构和服务功能的不断扩大,护理健康教育得到不断的发展,其内涵也由狭义向广义扩展。狭义的护理健康教育,其目标是针对患者个人的健康状态和疾病特点,通过健康教育,促进身心健康;广义的护理健康教育,是以健康为中心,为改善住院患者及其家属、社会成员以及医院职工的健康相关行为所进行的教育活动。我科从2012年开始,每月开展四次健康知识小课堂,通过幻灯普及常规健康知识及本科相关疾病预防保健知识,同样受到患者及家属的广泛好评。
3完善评价措施,确保健康教育取得实效
3.1实施护理组长评价、护士长抽检制度 我科采取护理组长评价、护士长抽检制度:护理组长对本组护士所进行的健康教育内容必须逐条进行评价,了解患者是否真正掌握,宣教内容是否齐全,还存在哪些问题需要进一步指导,督促责任护士进一步做好相关临床护理宣教工作;护士长每周抽检部分患者接受健康教育情况,了解护士的健康教育工作是否执行到位,组长是否认真进行效果评价,健康教育工作还有哪些需要改进的地方等。通过上述制度,促进本科健康教育知晓率达100%。
3.2问卷调查 为了确保健康教育的效果,每月对患者及家属进行一次问卷调查,从中了解这段时间来临床护理健康教育存在哪些问题,患者及家属有哪些意见建议,从而积极寻找解决方法,认真满足患者及家属合理的意见和建议,进一步完善健康教育。
4增强法律意识,避免法律纠纷
进行临床护理教育过程中所有教育指导内容均应来源于正规出版刊物,做到有据可查,有法可依,方能有效避免法律纠纷。
我科通过上述措施,提高了护士进行临床护理健康教育的能力,丰富了健康教育的方式、方法,完善了临床护理健康教育资料,有效提高了健康教育的知晓率;许多护士受到患者的表扬,护士的职业认同感、责任心和与患者沟通的能力明显提高。
参考文献:
[1]化前珍.社会护理学概论[M].西安:第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