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政治哲理模板(10篇)

时间:2023-08-06 10:30:19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高中政治哲理,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高中政治哲理

篇1

高中政治哲学知识包含极为复杂的理论知识和基于实践的经验的总结,因此,在高中政治哲学课堂中,要提高学生的整体的哲学素养,就必须深度地剖析政治哲学知识中的重难点,科学地运用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加强学生对抽象的理论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能够用所学的理论知识在生活中分析和解决一些实际的问题。

一、深度剖析哲学中的重难点

高中政治哲学知识中包含有很多的重难点知识,这些知识就需要教师在课堂中进行反复的讲解,进行深度的解析,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吸收。在引导学生进行重难点知识的掌握时,首先,应该让学生在头脑中形成完整的哲学知识理论体系,即哲学包含有三大部分,分别是唯物论、辩证法、认识论,并对三者的关系有准确的认识,其中唯物论和认识论相对于辩证法的知识来说是比较好理解的,因此,高中政治哲学知识的重难点就集中在辩证法这一大块知识点上,这一知识点包含有联系的原理、发展的原理、矛盾的原理、整体与部分的关系原理以及量变和质变的关系原理以及内因与外因这几大知识点。在这一阶段,重难点主要集中在矛盾分析法这一哲学知识点上,因此,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就要对矛盾这一知识点进行深度的剖析。首先,要引导学生掌握矛盾的原理、矛盾的特殊性原理、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原理、主次矛盾原理、矛盾的主次方面原理、两点论与重点论相统一的原理。在了解这些原理的基础上,教师要着重对引导学生辨析矛盾的主次方面和主次矛盾原理。首先,引导学生从内涵上进行区分,主次矛盾是存在于复杂事务中的,而矛盾的主次方面是同一矛盾中的两面;其次,从作用来看,在事物发展进程中起决定作用的是主要矛盾,决定事物性质的是矛盾的主要方面;第三,要认清办事情要抓住主要矛盾,想问题要抓住事物的本质即抓矛盾的主要方面。

二、哲学理论紧密联系实际生活

哲学知识是来源于实践的,因此,学习哲学知识的最为主要的目的就是用所学的哲学知识指导实践,在课堂中,教师就要积极地将哲学理论知识与生活实际紧密联系起来。教师可以选用生活中的小故事进行讲解,也可以选用一些寓言故事进行相关理论的分析,或者是联系形势与政策中相关的知识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哲学理论知识点。如教师可以就最新一期的地质学报刊载封面文章(英文版)介绍到的我国科研人员首先在自然界中发现金属铀,这一发现对核能原料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长期以来,人们认为在自然界没有金属铀,最新一项研究打破了这一惯常认识,教师可以结合这一时政信息,来引导学生掌握相关的认识论知识。此外,还可以结合我国提出的要打造中国制造2025,实现制造业由大到强的转变,创新是关键,质量是根基。这一时政新闻让学生掌握要用发展的观点来看问题。同时,还可以用讲故事的方法来帮助学生理解哲学知识,如,古时候有一位父亲,买了一只猫来解决鼠患,但是鼠患缓解的同时,猫也偷吃了鸡,他的儿子很生气,父亲告诉他,没有鸡我们不会挨饿受冻但是没有猫却会,他的儿子就不再抱怨了。通过这个故事,让学生理解矛盾的相关知识。

三、引导学生用哲学的观点解决问题

哲学是关于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学说,学生是否掌握了一定的哲学知识不是学习哲学最为重要的目的,学习哲学的最终目的就是可以用所学到的哲学知识紧密地联系生产生活实际,能够分析和解决生产生活中出现的问题。这就需要教师在政治哲学课堂中进行多角度的引导,让学生树立起用哲学的观点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思想,同时要不断地训练学生的思维品质,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能够学以致用。首先,教师可以在课堂中进行相关问题的提问,尤其是要以分析论述题的形式进行,让学生对材料或者问题用哲学的观点进行科学地分析,同时运用正确的方法论提出解决问题的意见和建议;其次,可以鼓励学生进行实际的训练,如鼓励学生观察学校的布局,班级规章制度的设置,学校整体的管理制度等这些生活中的事物,对这些事物进行分析,找出合理的与不合理的地方,说出理由,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通过这样的训练,可以培养学生用哲学的观点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结语:总之,高中政治哲学课堂的高效构建需要教师和学生共同的努力,在教学中,教师要针对学生难以理解的知识进行深度的讲解,同时要注意讲解的方式,让学生真正地理解,并能够在需要的时候进行灵活地运用。要明白,哲学是来源于生活又能够指导生活的,只有能够在生活中进行合理地运用,才是真正高效课堂的体现。

参考文献:

[1]张满顿.政治哲学思想在高中政治教学中的运用[J].学周刊,2011,18:46-47.

[2]郭强.以哲学思想引领高中政治体验式课堂[J].教育实践与研究(B),2014,12:5-8.

篇2

一间蜂蜜工厂的仓库里洒了很多蜂蜜,吸引了许多苍蝇飞来吃,因为蜂蜜太香了,它们都舍不得离开。不久这些贪吃的苍蝇都因脚步被蜂蜜粘往而飞不走了。当它们快溺死时,很难过地说:“我们真是太贪心了,为了短暂的快乐却赔上了宝贵的生命。”

说明:对立是指矛盾双方相互排斥、相互分离的属性,统一是指矛盾双方相互吸引、相互联结的属性,矛盾双方相互依存,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矛盾双方的对立和统一是始终不可分割的。 贪婪是一切祸乱的根源,不论做人处事,都必须谨慎。与人相处,若好贪便宜必将受人唾弃;经营事业,若好高骛远,不能本着诚信原则慢慢扩张,事业也难以长久。

二、合营前的思考

因为狮子的力量大,而野驴跑得很快,狮子野驴便合作一起狩猎。有了收获后,狮子把猎物成三等分,说:“因为我是万兽之王,所以要第一份;我帮你狩猎,所以我要第二份;如果你还不快逃走,第三份就会成为使你丧命的原因了。”

说明:主次矛盾和矛盾主次方面关系原理,要求我们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两点是有重点的两点,重点是两点中的重点。要求我们应该把两点论和重点论统一起来,看问题办事情既要全面,又要善于抓住重点和主流。知己知彼,百战百胜。公司经营,若因为想兼并财力微弱的公司而联合比自己财力雄厚的公司,最后通常是得不偿失的。

三、能力与待遇

主人将货物分成两份,平均分给驴和骡。驴看到自己驮的东西和骡一样多,很气愤地说:“人们给骡吃的食物比我多一倍,却让我和它驮负一样重的货物。”

走了一段路以后,主人看到驴支持不了,就把它身上的货物移一部分到骡背上。再走了一段路以后,驴更没精神了,主人又把货物移过去一部分。最后驴身上空无一物。这时骡瞪着驴说:“你现在还会认为我不该多吃一倍食物吗?”

说明:矛盾着的事物及其每一个侧面各有其特点;不同事物的矛盾各不相同,同一事物矛盾在发展的不同阶段各不相同;矛盾的每一个侧面也各不相同。要求我们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反对不对事物作具体分析,搞形而上学的“一风吹”、“一刀切”。

判断一个人的能力,一定要长期观察,不可马上下评论。一个组织的工作,可分成“例行”工作及“解决问题”的工作。通常是愈富有解决问题性质的工作,工资愈高,但所承受的压力也愈大。有些专做例行性工作的人,却埋怨工资比不上其他人。但他若有机会尝试解决问题性的工作时,就会了解别人的能力比他强多了。

四、未雨绸缪

一只山猪在大树旁勤奋地磨獠牙。狐狸看到了,好奇地问它,既没有猎人来追赶,也没有任何危险,为什么要这般用心地磨牙。山猎答道:“你想想看,一旦危险来临,就没时间磨牙了。现在磨利,等到要用的时候就不会慌张了。”

说明:世界上任何事物的变化都是量变与质变的统一,量变是质变的前提和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要求我们不失时机促成飞跃;重视量的积累,未雨绸缪,善养天机,日后便有用处。书到用时方恨少,平常若不充实学问,临时抱佛脚是来不及的。也有人抱怨没有机会,然而当升迁机会来临时,再感叹自己平时没有积蓄足够的学识与能力,以致不能胜任,也只好后悔莫及。

五、应万变的能力

鸟儿们聚在一起推举它们的国王。孔雀说它最漂亮,应该由它当,立刻得到所有鸟儿的赞成。只有穴鸟不以为然地说:“当你统治鸟国的时候,如果有老鹰来追赶我们,你如何救我们呢 ?”

说明:在事物内部居于支配地位、起主导作用的矛盾方面,叫做矛盾的主要方面;处于被支配地位、不起主导作用的矛盾方面,叫做矛盾的次要方面。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关系是对立统一的。事物的性质主要地是由取得支配地位的矛盾的主要方面所规定的,次要方面对事物的性质也有一定的影响。二者在一定条件下也是可以相互转化的。 在实际工作中,要分清主流和支流,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一个企业经理,应当储备多方才能,不只在才识方面要有过人之处,更当有应万变的能力。如此不但可服人,还能对付不可预知的意外事件。做任何事一定要深谋远虑,才不至于害了自己。

篇3

但人们在规律面前不是无能为力的,人们可以通过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来认识并利用规律。

方法论:这就要求我们办事情时既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又要尊重客观规律,把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尊重客观规律结合起来。

【小 结】

一、“四个一”:

一个核心概念---物质;

一个根本观点---世界的本原是物质;

一个基本问题---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

一个对子---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对立

二、“两个二”(两对辨证关系和方法论):

物质和意识的辨证关系---------一切从实际出发、意识的能动性

客观规律性与主观能动性的辨证关系--------按规律办事、实事求是

三、主干知识与热点联系:

篇4

DOI:10.14163/ki.11-5547/r.2016.33.093

Investigation and analysis of constitution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in 221 patients with asymptomatic hyperuricemia CHEN Jia-na, XIAO Yong, WU Xiao-yun, et al. Department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Guangdong Dongguan City Hengli Hospital, Dongguan 523460,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constitution features of asymptomatic hyperuricemia patients and constitution factors of hyperuricemia pathogenesis. Methods A total of 221 young and middle-aged patients with asymptomatic hyperuricemia as study subjects were taken as medical cases in accordance with constitution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Evaluation of constitution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was made by questionnaire survey. Results Constitution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in asymptomatic hyperuricemia patients showed distribution from phlegm-dampness constitution, dampness-heat constitution, qi-deficiency constitution, blood-stasis constitution, qi-depression constitution, gentle constitution, yang-deficiency constitution, yin-deficiency constitution, and special-talent constitution, accounting for 27.60%, 22.62%, 14.03%, 10.86%, 7.69%, 6.79%, 6.33%, 3.62% and 0.45%. Conclusion Main constitution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in asymptomatic hyperuricemia patients include phlegm-dampness constitution, dampness-heat constitution, and qi-deficiency constitution.

【Key words】 Hyperuricemia; Constitution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逐渐提高, 饮食结构及生活方式也发生了变化, 特别是广东地区居民进食肉食、海鲜等高蛋白食物过多, 过量饮酒、吸烟, 户外运动减少, 以车代步增加, 工作压力大、劳累等, 都可以导致尿酸增高。无症状高尿酸血症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 然而受到无症状即不予理会的观点影响, 无症状高尿酸血症一直未得到重视[1]。中医体质是一种客观存在的生命现象, 是个体生命过程中, 在先天遗传和后天获得的基础上, 表现出的形态结构、生理机能以及心理状态等方面综合的、相对稳定的特质[2]。在很多疾病的发生发展中体质因素起着重要作用, 不同疾病中医体质分布会有所差异, 这也为高尿酸血症的病机研究提供了新方向。现选取本院221例无症状高尿酸血症患者中医体质分布规律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4年5月~2016年5月门诊、住院及体检中心发现的221例中青年无症状高尿酸血症患者, 年龄25~55岁;其中男126 例, 占57%, 女95例, 占43%。

1. 2 诊断标准

1. 2. 1 西医诊断标准 正常嘌呤饮食状态下, 原发性高尿酸血症诊断标准参照2011年中华医学会风湿病学分会颁布的《原发性痛风诊断和治疗指南》[3]中血尿酸的测定标准制定:男性>416 μmol/L, 女性>356 μmol/L;非同日2次空腹血尿酸水平:男性>416 μmol/L, 女性>356 μmol/L;o关节炎、痛风石、关节畸形、慢性间质性肾炎和尿酸性尿路结石等其他临床表现患者。

1. 2. 2 中医诊断标准 中医体质分型: 根据《中医体质分类与判定(ZYYXH/T157-2009)》[4], 以体质辨识问卷采用现场调查法, 收集数据后, 使用“炎黄东方中医体质辨识软件”对收集的数据进行量化评分, 根据评分结果及主治中医师对体质分析分型。

1. 3 纳入标准 ①根据量表计分及中医体质辨识软件(专业版3.0)分析, 结合主治临床中医师诊断, 确定体质类型者;②2014年5月~2016年5月内本院门诊及体检中心发现尿酸升高患者, 年龄25~55岁;③发现尿酸升高, 无关节炎、痛风石、关节畸形、慢性间质性肾炎和尿酸性尿路结石等其他临床表现, 愿意接受调查患者。

1. 4 排除标准 ①不符合无症状高尿酸血症的诊断标准者; ②不符合《中医体质分类与判定》规定者; ③未进行血尿酸项目检测者、继发性因素或药物原因引起高尿酸血症者;④检查不能合作者。

1. 5 研究方法 对所有患者进行研究方案和操作标准培训, 由专业人员通过中医体质辨识软件(专业版3.0)系统录入调查问卷相关信息, 建立中医体质辨识档案。采用问卷调查方法对患者进行中医体质评估。

2 结果

痰湿质占27.60%, 湿热质占22.62%, 气虚质占14.03%, 血瘀质占10.86%, 气郁质占7.69%, 平和质占6.79%, 阳虚质占6.33%, 阴虚质占3.62%, 特禀质占0.45%;痰湿质、湿热质及气虚质3种体质占体质类型分布比例最高。见表1。

3 讨论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逐年提高及生活方式的变化, 中青年体检发现无症状高尿酸血症的发病率越来越高, 已成为临床常见的疾病, 高尿酸血症不仅与痛风有关系, 还与血糖及血脂的代谢有密切联系, 成为高血压病、冠心病、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因素[5]。中医对体质的论述最早记录于《黄帝内经》, 体质是一种生命现象, 在生活中客观存在, 建立在先天遗传和后天获得的基础上, 包括身体形态的结构和生理的机能以及心理状态是比较稳定的特质。临床上研究人们的体质分类, 必须对一些复杂的体质现象来进行综合分析、比较, 再进行体质分类, 得出个体的中医体质[6, 7]。关于中医体质的内容, 长期以来没有专门学科体系的形成。直到上个世纪70年代, 北京中医药大学的王琦教授开始对中医体质学说的基础、理论及实践进行研究, 在研究的基础上对中医体质理论体系逐步确立, 提出了9种体质类型的辨识分类法, 不同的体质类型在机体的形体状态、生理状态、心理状态以及病理反应, 包括疾病的发病倾向等其他方面的特点各不相同。各种中医特质决定了人们对于某些特定疾病的易感性和发病的倾向性[8]。体质的共性是相对的, 往往表现出的是体质的绝对性差异。研究各种疾病的体质的分类, 就必须通过比较、分析, 通过复杂的体质现象来把握每个个体的体质类型。随着中医特色的健康保障服务模式的逐渐形成, 以“治未病”为理念核心体系得到人们的广泛推广及临床应用, 中医的体质学说通过个体化的诊疗, 研究个体的体质类型与一些疾病的发病关系, 从改善个体的体质着手, 并针对不同的体质特征采取不同治疗方法及预防措施, 通过改善个体的体质, 调整机体的功能状态, 为预防疾病的发生提供了理论及方法[9-11]。

本研究结果显示, 痰湿质占27.60%, 湿热质占22.62%, 气虚质占14.03%, 血瘀质占10.86%, 气郁质占7.69%, 平和质占6.79%, 阳虚质占6.33%, 阴虚质占3.62%, 特禀质占0.45%;在这些患者中, 所占比率较高的中医体质类型为:痰湿质、湿热质、气虚质。在现有的高尿酸血症管理方法基础上融入中医治未病的健康管理方法, 通过调查获得中青年无症状高尿酸血症症状、证候、体质规律, 并通过无症状高尿酸血症中医体质特点及与并发症、中医证候证型的相互关系的研究, 说明中青年无症状高尿酸血症及其证型与体质的密切相关性, 为建立高尿酸血症规范化的辨证标准提供依据, 探讨适宜可行的高尿酸血症中医治未病预防保健干预方案, 在患者体质特征的基础上寻找发病规律, 通过体质的辨识, 得出患者的体质辨识类型, 根据体质辨识结果, 来调整气血脏腑阴阳的失衡, 为从中医体质方面预防和控制中青年无症状高尿酸血症提供新思路, 可防止和减少高尿酸血症给中青年身心健康带来的巨大危害[12-15]。

参考文献

[1] 杨建芬. 云南藏族地区体检中无症状高尿酸血症者的健康教育. 中国社区医师( 医学专业), 2011, 25(26):320.

[2] 王琦. 中医体质学.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5:2245.

[3] 中华医学会风湿病学分会. 原发性痛风诊断和治疗指南. 中华风湿病学杂志, 2011, 15(6):410-413.

[4] 中华中医药学会. 中医体质分类与判定( ZYYXH/T157-2009) . 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 2009, 4(4):303-304.

[5] 李莉, 安冬青, 李凯利, 等. 新疆地区高尿酸血症患者体质类型调查分析. 中医临床研究, 2012, 4(15):100-103.

[6] 乐文君. 无症状高尿酸血症的中医体质分布及危险因素研究.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13.

[7] 芦环玉, 黄鹂, 原嘉民, 等. 无症状高尿酸血症与中医体质关系的研究. 时珍国医国药, 2014(2):441-444.

[8] 翁思颖, 周建扬. 无症状高尿酸血症伴2型糖尿病中医体质特点的研究. 浙江中医杂志, 2014, 49(1):18-19.

[9] 潘嫦敏, 欧阳北江生. 高尿酸血症分型与中医体质类型的相关性研究. 辽宁医学杂志, 2015(4):216-219.

[10] 成杰辉, 吴芷兴. 原发性高尿酸血症人群中医体质调查研究. 亚太传统医药, 2014, 10(11):44-46.

[11] 张海艇, 沈维增, 孙莺, 等. 原发性高尿酸血症人群的中医体质类型调查. 国际中医中药杂志, 2013, 35(7):577-579.

[12] 陈明伟. 原发性高尿酸血症. 广西中医药, 2013(1):62.

[13] 杨倩春. 中老年人群高尿酸血症及常见体质类型的代谢组学特征.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13.

篇5

我国步入老龄化社会后90岁以上的超高龄老年人逐年增加。高龄老人慢性病患病率超过70%,且多伴有多个器官的疾病〔1〕。本文通过对2年内(2006~2008年)在我科住院的28例年龄超过90岁的超高龄危重症患者的救治进行总结,为提高临床救治水平积累经验。

1 临床资料

1.1 对象 75例次(28例)超高龄的老年患者,年龄90~96〔平均(91.5±1.9)〕岁,男39例次,女36例次。其中慢性阻塞性肺病,重症肺炎,呼吸衰竭39例次;冠心病,心肌梗死(陈旧性+急性),心功能不全29例次;严重心律失常12例次;慢性肾功能不全17例次;脑梗死15例次;肝功能衰竭12例次;应激性溃疡并消化道出血8例次;重症胰腺炎3例次;肺栓塞1例次;严重营养不良9例次。

1.2 治疗 针对不同的病情,进行不同的治疗,所有的患者均行锁骨下静脉置管,进行中心静脉给药,静脉营养,实时监测中心静脉压,调整液体入量,深静脉置管保留时间从7~90 d,均未发生感染。所有患者均使用微量泵,可以严格控制给药的剂量。根据不同的病情应用不同的药物治疗及采用永久起搏器、呼吸机辅助呼吸、机械震动排痰、血液透析等。

1.2.1 药物治疗 本组患者中,重症肺炎、呼吸衰竭病例数量最多,占所有病例数50%以上,说明感染在高龄重症患者中发生率非常高〔2〕。39例次肺部感染患者均做了痰细菌培养,其中50%以上的患者为两种以上细菌的混合感染,细菌多为耐药菌,包括: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孢菌、全线耐药的鲍曼不动杆菌、洋葱伯克霍尔德氏菌、弗氏柠檬酸杆菌、阴沟肠杆菌、产气肠杆菌、嗜麦芽窄食假单孢菌等等,20%患者合并真菌感染,最常见的为白色念珠菌,2例次患者培养出曲霉菌。对于重症肺部感染的患者,反复进行痰细菌培养和药物敏感试验,根据结果选用敏感抗生素,同时加用静脉丙种球蛋白和胸腺肽治疗,提高疗效。29例次心功能不全的患者,给予服用标准的抗心衰治疗,包括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或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ARB)类药物,β受体阻滞剂,利尿剂,醛固酮拮抗剂等口服药物。在心衰加重的情况下,给予应用硝酸甘油、乌拉地尔或硝普钠静脉泵入扩张外周血管,减轻心脏负担,部分重症患者仍不能有效缓解心衰,加用小剂量的多巴胺。其中15例次患者经过上述治疗仍不能有效缓解心衰,给予应用新活素(冻干重组人脑利钠肽)治疗,开始给予80 μg负荷剂量,其后以0.007 5 μg·kg-1·min-1持续静脉泵入,共应用7 d,在用药第一天即明显增加尿量,明显改善临床症状。4例次患者消化道出血均因为早期发现后立即给予云南白药、洛赛克等药物治疗有效止血。另外4例患者消化道出血量大,均超过800 ml,最多1例患者出血量达2 000 ml。经过大量补液,输血,应用质子泵抑制剂和生长抑素持续静脉泵入,给予静脉应用凝血酶,胃管内给予应用胃黏膜保护剂和云南白药,冰肾水等药物治疗后无1例患者因为消化道出血死亡。

1.2.2 呼吸机辅助呼吸 39例次肺部感染合并呼吸衰竭和10例次心功能不全的患者,接受了无创呼吸机辅助呼吸。效果不满意者,行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接呼吸机机械通气支持。其中34例次患者应用无创呼吸机辅助呼吸效果满意,应用1~30 d,呼吸困难有不同程度的减轻,经皮血氧饱和度监测显示血氧饱和度均可维持在90%以上。因为无创呼吸机不需行气管插管和气管切开,患者耐受性良好。对于病情过于危重或者意识不清,无创呼吸机不能有效控制呼吸衰竭或患者不能配合无创呼吸机治疗的患者,需要行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接呼吸机辅助呼吸。

1.2.3 机械振动排痰治疗 5例次患者采用机械震动排痰治疗后肺病感染明显好转。某些患者因疾病而处于被动仰卧位,不能翻身侧卧,人工排痰护理不能正常实施,但振动排痰机对于处于坐位,半卧,侧卧或仰卧患者均能进行排痰,且振动刺激时多数患者能够接受。还能够通过变换使痰液潴留部位高于气管,此时配合叩击、振动和摇动胸壁等物理治疗方法,可使附着在支气管内黏稠分泌物脱落,借重力作用流入较大支气管,便于痰液排出。

1.2.4 透析、血滤治疗 有19例次的患者合并肾功能不全、少尿或无尿以及电解质紊乱等。8例次肾功能严重不全和5例次心功能不全的患者行床旁透析治疗。急慢性肾功能不全,出现少尿或无尿,尿毒症及高钾血症等代谢紊乱等患者,需要接受透析治疗。本组1例患者血钾水平明显升高,可达7.6 mmol/L,出现心率减慢,窦性停搏,交界区逸搏心率。患者肾功能不全,利尿剂效果差,立即给予透析治疗,使血钾及时下降到正常范围,心律失常得到有效控制。本组另一重症肾性高血压患者,血压最高可达220/140 mmHg,应用多种降压药物均不能有效控制血压,血肌酐入院后持续升高,最后采用透析治疗,血压逐渐下降,逐渐减少乌拉地尔的剂量并停药,患者行动静脉造瘘术,长期透析,病情稳定。

本组1例90岁老年患者,长期高血压,冠心病,陈旧性心肌梗死,心功能不全,糖尿病,糖尿病肾病,肾功能不全,肺部感染导致心衰,肾衰加重。应用大剂量利尿剂效果欠佳,经及时血液透析单纯超滤脱水后病情逆转,显示该项抢救难治性心衰的有效技术应用于高龄老年患者的良好疗效。

1.2.5 安装临时心脏起搏器治疗 针对3例严重缓慢性心律失常并血流动力学改变的患者,在药物效果不佳或无效的情况下,分别成功安置了临时心脏起搏器。合并严重缓慢性心律失常患者,如病态窦房结综合征、二度Ⅱ型以上房室传导阻滞、房颤伴严重传导阻滞等,暂时不能接受永久性心脏起搏器安装术的患者,药物效果不佳或无效的患者。行床旁经颈静脉穿刺,漂浮电极置入右心室,临时起搏发生器维持心脏起搏。本组病例中一男性患者,92岁,冠心病,陈旧性心肌梗死,心功能不全合并肾衰、肺部感染,呼吸衰竭,窦性停搏,交界区逸搏心律,心率30~40次/min,使用盐酸山莨菪碱持续静脉点滴仍不能有效提高心率,2 d后患者出现心功能进一步恶化,心脏扩大,立即给予临时心脏起搏治疗,使心跳维持在60次/min水平,2 d后患者心脏恢复到原有水平,心功能明显好转。

1.3 结果 该组患者采用综合治疗后疗效满意,多数患者在2年内反复住院,75例次患者有60例次患者达到临床治愈并出院,临床治愈率可达80%,但2年内本组28例患者最终死亡15例,死亡率为53.6%。

2 讨 论

有研究报道多脏器衰竭的救治成功率较低,随着衰竭器官的增加。导致多脏器功能衰竭的众多原因中肺部感染最为常见和发生最早,老年人脏器功能已较低下,多伴有多种基础疾病,各脏器储备能力下降,在此基础上发生肺部感染可使功能下降及受损的脏器功能恶化甚至衰竭。早期进行气管切开,呼吸机辅助呼吸一方面可以利于吸痰,利于感染的控制,另外还可以有效改善患者通气功能,纠正呼吸衰竭,维持酸碱平衡。

对于慢性心衰、肾衰急性加重的患者,心衰引起的神经内分泌改变及直接减少肾脏有效灌注导致原已经降低的肾小球滤过率进一步下降,水钠潴留加重,后者又可增加心脏负荷,使心衰加重;同时,肾衰导致的代谢产物蓄积,电解质紊乱和酸碱失衡以及心肌毒性损害造成心功能进一步下降,形成恶性循环。电解质紊乱严重的患者预后较差〔3〕,通过透析可以维持内环境稳定,有利于患者康复。血液超滤清除大量的水钠负荷,去除多余的肺部水分,减轻心脏前负荷,改善心肺功能,进而有效改善肾脏灌注,阻断恶性循环。血液透析单纯脱水采取等渗性脱水,血浆渗透压稳定,即使对于血压偏低、血流动力学不稳定的患者也有较好安全性。因此,对于伴有肾功能不全的患者应当及早进行血液透析,可以明显改善患者预后。对于高龄危重症患者的救治还需要社会伦理学的进一步讨论。

参考文献

篇6

【中图分类号】R259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6-3798-01

高血压病是最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之一。目前,我国已有超过2亿人患有高血压[1-2],其中老年人占据很大比例。中西医结合治疗高血压比单纯西药降压的优势己得到充分的肯定,对高血压中医辨证分型客观化的研究已成为热门话题。本研究就此入手,选取临床最最常见四种中医证型[3],通过分析接受不同治疗方式的各证型患者的生存质量,来探索针对不同证型高血压患者的最佳治疗方式,并为进一步规范证型分型标准和临床治疗提供客观研究证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诊断标准:根据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修订委员会修订的《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中相关定义,将老年人在未用抗高血压药物的情况下,收缩压≥140mmHg和/或舒张压≥90mmHg定义为老年高血压,其中收缩压140mmHg和舒张压≤90mmHg列为老年单纯收缩期高血压(ISH)。老年患者既往有明确高血压病史,目前正在用抗高血压药,血压虽然低于140/90mmHg,亦应该诊断为高血压。

1.2 调查方法及辨证分型:以2010年1月至2014年3月于我院就诊的符合入组条件的90例老年高血压患者为研究对象(如表1),填写《高血压病中医证候学临床调查记录表》,后参考分型标准,将病人分为肝火亢盛证、 阴虚阳亢证、痰湿壅盛证、阴阳两虚证4型,再由临床两名医师共同判定证型一致后方可入组。

1.3 纳入标准 (1)符合上述诊断标准;(2)排除继发性高血压;(3)年龄范围在60~85岁;(4)患者本人同意参与本次调查研究。排除标准(1)年龄在60岁以下或85岁以上的病人;(2)继发性高血压;(3)虽有原发性高血压史,近3个月未服药且血压正常者;(4)严重心衰、肾功能衰竭、卒中肢体功能障碍、血管性痴呆、类风湿性关节炎等、妊娠期妇女;精神病者或其他原因不能配合者。

1.4治疗方式 将符合入组条件的患者随机分为中西医结合治疗和单纯西药治疗,中西医结合组:肝火亢盛证使用天麻钩藤饮、阴虚阳亢证使用大补元煎、痰湿壅盛证半夏白术天麻汤、阴阳两虚证则用金匮肾气丸;单纯西药组患者服用卡托普利片、复方利血平片或者硝苯地平片,并于至少服药一月后对患者进行随访评估。

1.5 统计方法 数据均利用统计软件SPSS 18系统处理。

2 结果

接受联合治疗的患者在治疗一个月后KPS评分明显优于单纯西药治疗的患者(P0.05)。见下图。

3 讨论

高血压病是老年人的常见病、多发病 , 是一种严重威胁老年健康的疾病。对老年高血压病进行中医证候规律研究,有助于揭示其疾病的实质,指导临床治疗高血压病是老年人的常见病、多发病,是一种严重威胁老年健康的疾病。属于中医眩晕、头痛等范畴,对老年高血压病进行中医证候规律研究,有助于揭示其疾病的实质,指导临床治疗。

本调查采用临床普遍认同4种证型,本研究证实老年高血压患者在接受常规西药治疗同时,服用对证中药治疗可改善生存质量。老年高血压患者均伴随着不同程度的器质性疾病。研究发现,中药在对某些靶器官损害中的逆转及并发症的防治方面有一定作用。现代药理研究表明:钩藤、羊藿、川芎、葛根等中药具有降压作用同时分别兼有镇静、利尿、降血糖、降血脂、抑制血小板聚集、强心、增加冠脉血流量和脑血流量、降低心肌耗氧量及抗心律失常等作用,可在不影响中医辨证施治前提下,根据患者病情,分别选用。本地区沿海人们嗜食海鲜腥味、肥甘厚味之品,使脾胃气机受损,气的升降失调,加上气候影响,导致痰湿内停,闭阻脉道,使气滞血瘀,故本地区老年高血压病的证候分布以痰湿壅盛为主。

临床实践证明,中西医联合治疗对高血压病有很好的防治效果,及良好的依从性。因此,中西医结合防病治病是我们努力实践的方向。但必须分清虚实、辨证准确、施治合理、选药恰当,才能在临床中取得更好的治疗效果。本研究入组样本量较小,应组织大样本多中心的调查,利用科学的医学统计学方法,建立高血压病的中医证候量化诊断标准,以期尽快建立真正符合临床实际的老年高血压病中医证候治疗标准。

参考文献:

篇7

DOI:10.14163/ki.11-5547/r.2016.13.200

重症高血压脑出血具有发病急及致残率高的特点, 就该类患者来说, 由于长期昏迷会提高肺部感染发生率, 严重威胁患者的身心健康和生命安全。因此, 重症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除了得到有效的治疗之外, 实施针对性护理措施也是尤为重要的[1]。为此, 本次研究活动选择本院2014年1月~2015年4月收治的72例重症高血压脑出血患者, 分别给予常规护理和气道管理, 取得了较为明显的护理效果,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择本院2014年1月~2015年4月收治的72例重症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作为本次研究活动的调查对象, 所有患者经临床诊断后均被证实为高血压脑出血[2, 3]。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 各36例。对照组患者中男25例, 女11例, 最大年龄82岁, 最小46岁, 平均年龄(64.7±7.5)岁。实验组患者中男21例, 女15例, 最大年龄85岁, 最小47岁, 平均年龄(62.5±7.5)岁。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 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 给予实验组患者气道管理, 具体内容包括:①首先由本院的相关人员进行气道管理方案的拟定, 其人员包括主任、主治医师、护士长以及责任护士等。待患者入院后1 d, 由该小组成员对患者的病情进行评估, 与此同时密切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 如血压、心电、血氧饱和度以及脉搏等。其后观察患者的肢体活动情况, 并协助患者进行常规检查。待上述操作完成后, 给予患者常规治疗方案, 如吸氧以及禁食等。此外, 护理人员向患者家属详细讲解该疾病的相关知识、病情特点以及治疗期间的注意事项, 获得家属的配合和理解, 进而使治疗得以顺利实

施[4]。②患者入院1周后, 对患者进行相应的护理措施, 首先协助患者进行定期翻身, 并给予雾化吸入治疗, 其使用的药物为沐舒坦, 剂量为15 mg, 2次/d。与此同时, 对患者的口腔以及呼吸道进行护理, 选择适宜的漱口液, 2次/d。定期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 如呼吸、意识以及体温等, 必要时给予患者气道吸痰;若患者出现严重的意识障碍或肺部音较为严重, 切开气管, 选取痰标本, 并进行培养。若患者的气管切口后, 给予患者气道湿化和雾化液, 2次/d。与此同时, 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 并对气囊压力进行定时监测, 避免发生内容物反流。③患者入院2周后, 护理人员指导患者进行吞咽功能训练, 主要内容包括:让患者练习咀嚼动作, 训练时间25 min/次, 2次/d。与此同时, 将冰冻的水放进患者口腔, 刺激舌根以及软腭, 让其练习吞咽动作, 训练时间为10 min/次, 3次/d。④患者入院3周后, 指导患者进行康复功能训练, 如肢体功能锻炼以及语言功能锻炼等, 就气管切开的患者做好拔管护理[5]。⑤待患者出院后, 护理人员协助患者办理出院手续, 并告知正确的饮食习惯和生活习惯, 同时告知患者如何预防并发症的相关措施, 嘱咐患者坚持进行神经功能锻炼。

1. 3 观察指标 对两组患者护理后的肺部感染发生率和死亡率进行统计与对比。

1.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

2 结果

实验组2例患者发生肺部感染, 感染发生率为5.6%;

1例患者死亡, 死亡率为2.8%;对照组7例患者发生肺部感染, 感染发生率为19.4%, 3例患者死亡, 死亡率为8.3%;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高血压脑出血是较为常见的疾病, 且具有较高的致残率和死亡率, 如果不能得到及时的治疗会对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和生活质量。与此同时, 由于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长期卧床, 加之吞咽功能和自身免疫力下降, 使肺部感染发生率得到明显提高。因此, 重症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不仅要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 在治疗期间实施相应的护理措施也是极其重要。结合本次实验数据结果可以看出, 实验组肺部感染发生率和死亡率均低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综上所述, 对重症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实施气道管理, 治疗效果显著, 不仅降低肺部感染发生率, 同时死亡率也得到明显降低, 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 陈施清.气道管理在预防重症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肺部感染中的应用.中国基层医药, 2014, 21(12):1912-1913.

[2] 马红芳, 安霞娟.重症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气管切开护理.中外健康文摘, 2012, 9(21):294-295.

[3] 陈红梅.重症高血压脑出血术后护理.医学信息, 2014(39):137.

篇8

1.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本次选取我院2015年2月~2016年1月住院部收治的120例尿毒症患者,将其按照简单随机的方式分为2组,观察组―60例,对照组――60例。

观察组:男性尿毒症患者:女性患者=30:30;年龄18~70岁,平均年龄(55.20±6.30)岁;平均住院时间(32.41±6.50)天。

对照组:男性尿毒症患者:女性患者=31:29;年龄19~70岁,平均年龄(55.21±6.10)岁;平均住院时间(32.42±6.55)天。

120例患者均符合尿毒症的诊断标准,并同意参加研究,签署知情同意书,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分别在性别、年龄、住院时g的跨度范围等基本资料方面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

1.2 护理方法

1.2.1 对照组尿毒症患者进行常规护理措施(遵医嘱用药、病情监测、合理饮食、健康教育等)。

1.2.2 观察组患者给予护理安全管理模式,具体如下:

(1)加强临床上的带教工作,重视医务人员的技能操作,对医务人员进行理论考试、技能操作训练,制定针对性的培训计划,培养绝对的责任心,以此提高护理人员的自我管理意识,杜绝医疗事故的发生。

(2)加强对患者、家属之间的沟通,在沟通的过程中认真倾听,并加强语言和行为安抚,从而和患者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并且根据患者的临床症状为患者制定针对性的健康教育和护理指导,以此提高患者和家属的护理安全意识。

(3)由于长期患病,会导致患者的抵抗力下降,发生感染等情况,因此在护理过程中为患者实施保护性隔离措施;对患者进行静脉输液时,坚持无菌观念,保持无菌操作,并对穿刺部位进行保护;病情较重的患者长期性卧床,会导致身体出现水肿、压疮等现象,并且主动翻身会出现困难,此时医护人员应加强对患者的卧床护理,协助患者定期进行翻身,并为患者进行按摩临。

(4)引导患者的不良情绪进行发泄,叮嘱家属多关心、陪伴患者,分散患者的注意力;定期对病房进行消毒和通风,对桌面和地面做好消毒工作;对患者和家属指导安全用氧的注意事项;对病房用电、用氧应定期进行维护工作,保证患者的生命安全。

1.3 观察指标 对2组尿毒症患者的护理质量安全隐患发生率、护理满意度进行观察和评价。

1.4 统计学标准 本文数据使用了SPSS20.0系统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护理质量安全隐患发生率、护理满意度用(%)表示,采用卡方进行检验;当P

2.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护理质量安全隐患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P

3.讨论

尿毒症在临床上又被称为慢性肾衰竭,会导致患者的肾功能出现不可逆性的减退,最后丧失一系列的功能[2];病程长,治疗费用高以及家庭压力均会给患者带来抑郁、焦虑等负面情绪,最后导致患者出现自杀、伤害他人行为[3]。

确保患者的安全,是护理高质量的基础,优质服务的关键;对尿毒症患者进行护理时会产生许多不安全因素,这些因素会直接影响治疗效果,运用护理安全管理可以促进患者的疾病愈合,减少护理过程中的差错事故,让患者提前痊愈出院[4]。

本研究中对2组患者进行不同的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护理质量安全隐患发生率1.67%、护理满意度98.33%均优于对照组数据(P

总而言之,应用护理安全管理对尿毒症患者的意义重大,可以有效的提高护理满意度,临床上值得应用及推广。

参考文献

[1]吕春燕.陈嘉凤.吴华芬.血液透析后患者安全隐患的原因分析与对策[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2,28(15):56-57.

篇9

中图分类号 G718.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3219(2014)10-0025-05

一、引言

高职院校管理活动日益复杂化,使学校对中层管理者的素能要求更加着眼于干部的优秀绩效和整体绩效,而非资格要求;在能力开发层面迫切要求能够通过关键行为确认岗位要求,使管理者能清楚地觉察到自己的情形和与其他干部的差距,从而采取有针对性的培训与开发措施。传统的人力资源管理一直比较重视知识、技能等显性胜任力的培训与开发,而对影响工作绩效的深层潜能与素质开发尤显不足。以胜任力理论为指导的人力资源管理在寻找组织绩效卓越者方面有明显优势。这个理论形成的依据之一是弗洛伊德的“冰山”理论。在弗洛伊德提出的“冰山模型”基础上建构的胜任特征(胜任力)模型中,把各种胜任特征描述为在水中漂浮的一座冰山,知识、技能只是呈现于水上部分的“显性胜任力”,在个人工作过程中容易被看到,也容易被改变和衡量;而水下深层部分的潜能与素质,如个人的态度、社会角色、价值观、自我形象、个性、品质、社会动机等,才是决定人们行为及其表现的关键因素,称为“潜在胜任力”,其既难以测量,也不容易改变。

引鉴该理论及模型工具于高职院校中层管理者能力开发实践,不仅可以有目的地选拔和培养更多优秀干部,还能够按照胜任力模型要求重点培养中层管理者的关键能力,帮助管理者弥补自身的“短板”;逐渐把干部的工作行为和胜任力水平纳入整体评价之内,从而由内而外激发中层管理者的工作潜能和创造力。本文以高职院校中层管理者实证研究的结论为依据,试图从开发理念和实施策略两个方面,为高职院校中层管理者的能力开发提供参考。

一、基于胜任力特征的高职院校中层管理者能力开发基础

(一)理论模型基础

基于胜任力模型的高职院校中层管理者能力开发必须首先建构或选定一个可适用的模型。鉴于“高职院校中层管理者胜任力模型研究”[1] 成果已经产生,为避免重复研究,笔者对与高职院校中层管理密切相关的四个模型进行了系统分析[2],综合比较了四个模型的建构方法、胜任特征及胜任特征指标体系、效度与信度、模型的操作性,研究认为:“高职院校中层管理者胜任力模型”比较符合基于胜任特征的高职院校中层管理者能力开发所需的应用模型要求,并确定选择该模型作为高职院校中层管理者能力开发的工具模型,试图在高职院校中层管理者能力开发及管理实践中推广应用。

(二)实践基础

表1 高职院校中层管理者胜任力模型

“高职院校中层管理者胜任力模型”采用穷尽法吸纳了以往研究涵盖的所有胜任特征,最终获得高职院校中层管理者胜任力模型所需的9个胜任特征及29个胜任特征指标,见表1。项目组以“高职院校中层管理者胜任力模型”为工具,以武汉职业技术学院中层管理者为研究对象,于2012年5月对该校中层管理者胜任特征及胜任特征指标发展水平进行调研[3],筛选出该校中层管理者在9个胜任特征及29个胜任特征指标方面的优劣项,以及胜任特征与中层管理者性别、工作面向间的相关性数据,为该校中层管理者能力开发提供科学依据。

二、基于胜任特征的高职院校中层管理者能力开发的理念选择

(一)胜任特征与高职院校中层管理整体绩效的关联性分析

高职院校中层管理者的工作绩效有三个特殊性:其一是隐含性,中层管理者的工作产出不能像教师和基层管理者那样量化;其二是多因性,管理者的工作绩效是技能、激励、环境、机会四个变量的函数[4],技能、激励归类为主观性影响因素,环境和机会归类为客观性影响因素,在客观因素相对一致的状态下,管理者主观性因素成为工作绩效差异化的主要原因;其三是多维性,绩效是管理者个人知识、能力、态度、动机、行为、结果及人际交往等多维因素共同参与的结果,其既反映管理者潜在的形态劳动,亦反映了管理者流动形态和凝固形态的劳动。由于传统德、能、劳、绩考核标准比较笼统,侧重于对显性、量化结果的评价,比较容易区分合格与不合格业绩,但不能甄选合格与优秀业绩。而按照穷尽、独立、平行、适度等原则建立的胜任模型遴选产生的胜任特征能够关照到高职院校中层管理者工作绩效评价的三个特殊性[5],胜任特征及胜任特征指标几乎涵盖了中层管理者工作绩效多层次、多维度、隐含性的影响因素,因此,以此为基础的能力开发,才能实质性地促进学校中层管理整体绩效的提升。

(二)以能力“开发”为导向的整体设计有别于传统的教育培训方案

能力开发有别于教育培训。在传统的人力资源管理中,培训是管理者能力培养的主要路径。诚然,“培训”是有组织、有目的地传递知识、技能、标准、信息、信念的活动,但其内容主要针对管理者现有组织和工作岗位所需要的知识与技能,其目的主要是为了使管理者具备与组织目标和现有岗位相匹配的知识素质和业务能力。“开发”则有别于“培训”。“开发”意即“开拓新的领域”、“发现并利用新的资源”,在胜任特征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中,能力开发囊括了教育培训的全部内容,而且更加强调对管理者潜在素能的挖掘,这些潜在素能重点指向那些隐藏在“冰山”底下的个人态度与价值体系。

(三)高职院校中层管理者胜任特征的层级分类

在“高职院校中层管理者胜任力模型”中,王坤采用因子分析法和主成分分析法归纳出了高职院校中层管理者9个方面的胜任特征及29项胜任特征指标,这29项指标均是高职院校中层管理者的“关键要素”,这种分类虽然全面而准确,但目录过于琐碎。为了便于实践操作,这里综合借鉴罗伯特・卡茨(Robert L.Katz)的管理能力分类[6]、综合管理能力的人格特质研究法(Trait Approach)、功能研究法(Funct ional App roach)等研究成果[7],把高职院校中层管理者9个方面的胜任特征整理归纳为人格特质和管理技能两大类,见图1。

图1 基于胜任特征的高职院校中层管理者管理能力的

层级分类

三、基于胜任特征的高职院校中层管理者能力开发策略

管理活动是复杂多变的,管理者需要有特定的技能才能胜任和履行其职责。之所以对高职院校中层管理者提出技术技能、人际技能、概念技能及人格特质方面的诸多要求,也是顺应高职院校管理工作复杂化、专业化发展的必然要求。对于高职院校的中层管理者而言,技术技能是必要的,熟悉和精通与管理直接相关的专业领域知识、职业教育知识是其履行高职教育管理职责的基本前提;人际技能最为关键,因为中层管理者的大量工作贯穿于部门与层级间的协调、贯彻与执行,人际关系绩效占据工作绩效的很大成分;从管理者专业成长的视角看,概念技能更是高层管理不可或缺的稀缺才能。根据图1呈现的高职院校中层管理者胜任特征层级分类,建议按照“系统论”的整、分、合原理,分别从学习型组织建立(整)、有针对性地确定能力开发项目(分)、组织管理课程培训(合)三个方面组织开展高职院校中层管理者能力开发。

(一)整:建立管理者学习型组织

表1、图1中所涉及的高职院校中层管理者9个胜任特征及29个胜任特征指标,有显性的,有隐性的,有人格特质方面的,也有管理技能方面的。无论哪个层级管理能力的提升,学习是基本路径,也是管理者适应岗位变换、自我调适行为的重要手段。但个人所具备的“主动学习能力”对整体管理绩效的正面影响力是有限的,为了使组织从整体上具有学习和自我更新的行为能力,有必要建立管理者学习型组织,从而以组织的形式实现有目的、有层次、有规章的“学习”。在此,可以借鉴彼得・圣吉在《第五项修炼》(The Fifth Discipline)中提出的管理观念[8],特别是关于学习型组织所倡导的“终身学习”、“全员学习”、“全过程学习”、“自我管理”的观点及方法,努力提高组织成员学习的速度、能力、才能,改进组织的思维模式及行为能力;该理论关于心智模式的改善和系统思考的训练,对于提升管理者“潜在胜任力”也有效用,如决策判断、全局思维、人文关怀、压力承受、情绪控制、冲突管理、危机管理等,实质上都需要通过改变管理者的心理素质、思维方式和心态,最终实现管理者观念和行为的修正;此外,学习型组织中提倡的“深度汇谈”更是团队学习的关键所在,借助“深度汇谈”,让每个管理者都有接受询问、主动汇报、专心聆听的机会,通过对大家共同关注的问题的交流、研讨、磋商与共识,彼此结为工作伙伴。总之,以“学习”活动贯穿的“五项修炼”,能够深层激发管理者的内在创造力,从而提高组织的整体造血功能。

(二)分:根据中层管理者胜任模型证实结论有针对性地确定能力开发项目

首先,选定武汉职业技术学院校中层管理者胜任特征的劣势项目作为中层管理者能力开发的重点项目。武汉职业技术学院中层管理者胜任力模型实证调研数据显示,该校中层管理者9个胜任特征中,领导管理能力、个人影响力、敬业精神及个性品质整体得分较高,这3个胜任特征下属的胜任特征指标――诚信正直、责任意识、执行力得分最高,因此可以确定,诚信正直、责任意识、执行力3个指标是该校中层管理者胜任特征的优胜项。适应性与灵活性、创新能力、主动学习能力3个胜任特征得分较低,因此,可以将与这3个胜任特征对应的压力承受、情绪控制能力、冲突管理、危机管理能力、全局思维、战略制订、开拓创新、专业知识、筹备管理、学习能力等10个指标确定为该校中层管理者能力开发的重点选项。

其次,根据武汉职业技术学院中层管理者胜任特征性别差异项确定男、女中层管理者能力开发的侧重项。实证调研数据显示:女性管理者与男性管理者的信息与时间管理能力中值完全相同,得分都比较高,说明该校中层管理者此项因子平均发展水平较高;而女性管理者在主动学习能力方面均值得分明显高于男性;男性管理者在沟通协调能力、适应性与灵活性、人际洞察力、创新能力、敬业精神及个性品质、领导管理能力、个人影响力等7个因子的得分均高于女性,尤其是适应性与灵活性,男性得分明显高于女性管理者;因此,信息与时间管理能力没有明显性别差异;考虑到男性管理者在沟通协调能力、适应性与灵活性、人际洞察力、创新能力、敬业精神及个性品质、领导管理能力、个人影响力等7个因子上的优势,建议学校在干部任用时适当考虑岗位对性别的特殊要求,着重加强对男性中层管理者主动学习能力训练,以及女性中层管理者适应性与灵活性能力训练。

第三,根据武汉职业技术学院中层管理者胜任特征的岗位差异建立中层管理者轮岗制度。实证调研数据显示:武汉职业技术学院中层管理者9个胜任特征中协调沟通能力、适应性与灵活性、主动学习能力、敬业精神与个性品质4个胜任特征上存在工作岗位面向上的差异。协调沟通能力对教学管理工作绩效有明显影响;这4个胜任特征中以教学管理岗位的管理者得分均值最高,其次是综合管理岗位,其他5项没有岗位工作面向上的差异。建议组织建立常态化的轮岗机制,把主动学习能力、敬业精神与个性品质、协调沟通能力、适应性与灵活性等素能作为培养和选拔教学管理岗位中层管理者的必要及重要选项。

篇10

【关键词】定位抢救情景演练;护理工作;护理质量。

我院是一所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拥有1500张床位。我院为了提高各科护士面对危重症患者时是应急能力,提高抢救的成功率,针对危重症患者抢救情景演练护理工作流程的实施,培养具有较高理论水平和实践技能的专业护理队伍,改进护理质量,我们组织了多科室参与各科危重症患者定位抢救情景演练,使护士相互的配合,医护间的沟通与配合更默契,提高抢救效率,培养了护士的应急能力。

1 方法

1.1 确定演示的主题

由各科室根据科室的情况,确立要演示的主题。以科室危重症患者,有专科特点。例如:急症部成人心肺复苏五人配合定位抢救情景演练;创伤外科成人大面积烧伤四人配合定位情景演练;心内科左心衰四人配合定位抢救演情景演练。每个科室轮流承担演练工作,如遇特殊病例随时安排,由科室护士长选择,护理部进行指导,明确演练的目的,要求,侧重点。时间安排在科室业务学习时段,避免集中治疗护理时段,在每月最后一周星期三下午,时间控制在1h内。

1.2 演练的流程实施

各科室危重症患者定位抢救,由护理部主任和承担演练任务的科室护士长组织与实施,相关科室成员共同准备演练资料。选择有专科特点的病例,由几位护士和医生参与演练。演练科室的护理人员根据标准工作流程和病例特点,相关角色进行分配,每个人所作的工作内容,细化具体处理流程,相互间的配合。具体的演练以急症部成人心肺复苏五人配合定位抢救情景演练为例,介绍演练的流程。

(1) 首先由组织者讲成人心肺复苏五人配合定位抢救情景演练的目的。

(2) 科室护士长讲解危重病人发生的场景:

(3) 五人配合心肺复苏区域分配:a b c d e

(4) 整体操作流程。

2 效果

2.1 注重细节,切实提高了护理质量

通过危重症患者定位抢救情景演练,让护士在遇到危重症患者抢救时,知道该如何处理,具体做什么,下一步该怎么做,有了程序。使护士面对危重症患者的抢救更沉着,冷静,不慌乱。使护士的业务素质,工作能力不断提高,使危重症病人的抢救成功率大大的提高,医护间的配合更好。

2.2 定位抢救情景演练,提高护士的业务水平

多科室的危重症患者定位抢救情景演练已成为一个共享知识和经验的平台,危重症患者定位抢救情景演练是结合患者将理论与实践,工作流程与实际情况相结合的过程,演练活动形式活泼,护士参与性强。相关科室成员共同准备演练资料,每一步都要认真筹划,精心准备,组织实施。培养护士根据不同患者实际情况需求实施护理的工作方法和思路。护士的表达力也得到锻炼和加强。

多科室的危重症患者定位抢救情景演练,也提高了护士长是组织能力和管理能力。护士队伍的学历,年龄,工作能力参差不齐,在一定程度上使护理质量存在一定的隐患。通过危重症患者定位抢救情景演练,护士长可发现每位护士的业务水平,表达能力,沟通能力,分析判断问题能力,可发挥其优点,改进其缺点。

2.3 共同交流,提高团队合作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