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8-06 10:30:20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多媒体设计基础,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中图分类号:G423 文献标识码:A
0 前言
随着社会信息化程度的不断提高,计算机在社会各个领域里已经得到了广泛的普及和应用。多媒体教学集声音、图像、视频和文字等为一体,具有生动形象的学习效果,作为一种有效的辅助教学手段,在课堂教学中产生了积极的作用。将机械设计基础实验用多媒体课件的形式展现,利用计算机模拟动画,将机械原理陈列柜的零件和实验室的机构模型制作成多媒体动画,灵活、逼真地展示机构运动状况,使学生可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学习,将对机械设计基础实验课程的学习起着推动作用,教学效果将会上一个新台阶。
1 课件开发设计
1.1 开发工具的选择
PowerPoint的多媒体编辑功能较强大、内置丰富动画、过渡效果和多种声音效果,并有强大的超级链接功能,能直接调用外部文件,制作出集文字、图形、图像、声音以及视频剪辑等多媒体元素于一体的演示文稿。故此,在设计多媒体课件采用微软公司开发“PowerPoint2003”软件。选择“AutoCAD2006”和“Pro/ENGINEER”等软件作为机构的运动仿真软件。
1.2 课件的结构设计
机械设计基础实验多媒体课件结构主要以树状结构为主,如图1示,目录的大标题下是各实验的链接,每个实验都包括实验目的、实验设备、实验原理、实验步骤等。多媒体课件的结构设计主要包括以下方面:节点设计、链的设计以及由此产生的网络和学习路径的设计。
1.2.1 节点设计
根节点是学习者进入系统学习遇到的第一个节点,同时也是其它任何节点都能返回的中心节点。图2的目录页是课件设计根节点。从目录页可以进入课件中的每个实验。
1.2.2 链的设计
链的设计主要涉及节点之间的联结及其表示方式。课件中链的设计除实验一为树性链以外,其他实验的链设计均采用线性链结构。为方便学生在进行学习和实验中快速地查询,浏览各实验内容,在目录页只需点击想学习的实验标题,则可进入各实验部分。为了能使学生和老师更方便地浏览课件的各个部分,在课件的每个分页上加入了一个“目录”按钮、一个“返回”按钮和一个“后退”按钮。如图3所示。
由于实验一层次较多,所以在各页面特意设置了一个“返回上一层”按钮,使学生和教师能更方便地浏览到实验一的各部分内容。动画、外部的文件等由于格式的特殊性及其容量的限制,采用超链接的方式来处理。点击该机构,它就会播放动画页面,如图4a、b示。
1.3 课件主体的制作
课件设计中文字内容的引入采取逐步引入方式,每段文字引入时伴随有动画效果以弓起学生的注意,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1.4 课件脚本设计
制作脚本是多媒体开发人员制作多媒体课件的直接依据。为增强课件的艺术气氛和感染力,采用图形、动画、声音等多种手段进行片头片尾设计。主界面设计采用菜单、图标、热区等方式,使学生对实验内容进行选择。
1.5 素材的搜集
1.5.1 文本素材
课件中文字材料通过自己编辑获得。在机械设计基础实验多媒体课件中,大部分的文字素材由原有的自编《机械设计基础实验指导书》修改筛选。在力求保证课件内容完整的同时,适当地加入一些与机械设计基础相关的知识内容。
1.5.2 图像、动画素材
形象而生动的动画能够提高学习者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对机械设计基础实验而言,一些机构的运动,如果只是单纯的看图形或者口头讲解,学生理解不透彻。通过插入机构运动仿真动画,让学生对对机构运动有感性了解。课件中一些复杂的动画素材直接从网上直接下载,大部分机构用“Pro/ENGINEER”软件先将机构零件画出来,然后组织装配,再使用“Pro/ENGINEER”的动画生成功能,生成该机构动画。
2 结论
机械设计基础实验课件的开发设计主要是对文字、图像和动画等素材进行处理,将原本枯燥的文字以丰富多彩的形式展现,使学生能随时学习实验课程,对激发学生对实验课程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起到积极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1]郭京波,高国生,汪西应,基于Authorware的《机械设计基础》实验CAI课件开发机械设计与制造,2D04,8(4).
一、引言
随着信息时代的来临,课堂早已不局限于简单的讲和听,多媒体教学渐渐取代了单一的课堂。如今,基于PowerPoint、Flash、Authorware等软件的多媒体课件被广泛的应用,其中,Authorware虽然相比之下现在的使用者较少,但其独特的流程图编程和强大的互动功能仍受大众所认可,在实际教学应用中受到了学生的一致好评。Authorware是由Macromedia公司开发的一种专用于多媒体制作的软件,它的最早版本出现于1987年。其独特的流程图编程方式、面向对象的开发方法以及基于图标的设计方式使多媒体开发变得不再困难。Authorware就此成为世界公认的领先的开发因特网和教学应用的多媒体创作工具,被誉为“多媒体大师”,且随着之后的版本不断更新,其功能也越来越强大,至今已更新到Authorware7.0。
二、总体框架
《机械设计基础》多媒体课件基本功能模块主要分为其他模块和课程模块两大部分,每个模块由若干子模块所组成,其总体结构如图1所示。课程模块即课件的主体部分,其中包括教师上课要讲的每一条知识点,和相关的图片、动画等元素。课程模块按照章进行分组,每一章又分为若干个小节,每一小节根据具体内容包含若干页。每一页中,用颜色和字号来突出重点知识点和专业名词。本模块通过合理、清晰的布局,帮助学生加深对《机械设计基础》课程内容的理解。其他模块主要包含视频播放器、游戏部分和实验仿真部分。其中,游戏部分可以让师生在学习之余有适当的放松;视频播放器包含本课程所涉及的机械结构的运动动画,有助于学生理解其原理;实验仿真部分通过程序模拟出了齿轮范成实验和减速器拆装实验,令师生可以随时进行实验,加深理解。这三者都是独立的exe文件,靠Authorware自带的计算图标嵌入到多媒体课件之中。
三、多媒体课件的编译过程
下面以《机械设计基础》第一章第一节的第一页(1-1-1)为例,讲述多媒体课件的具体编译过程。(1)插入一个显示图标,命名为“bj”。为这个显示图标插入准备好的背景图片,并其大小适应全屏。这个显示图标在之后的每一页中都要用做背景,直接复制粘贴即可。(2)插入一个显示图标,命名为“1”。插入文本框“§1-1运动副及其分类”并置于页面最上方的中间,设置字体为“宋体”,字号为“36”;插入另一个文本框“一、自由度、约束”.(3)插入一个等待图标,将属性中的“单击鼠标”、“按任意键”选中,将“显示图标”取消选中,这样可以在单击鼠标或者按任意键的时候才继续播放课件。(4)插入一个显示图标,命名为“2”,插入文本框“自由度构件间的独立相对运动”,并将“自由度”三个字的颜色设置为蓝色,以突出专业名词。再插入一张相关图片作为教学辅助,帮助理解。(5)复制步骤(3)中的等待图标(6)同上步骤交替插入显示图标和等待图标,直到当前页面合理的放置了相关的教学内容。(7)插入一个擦除图标,并在属性中设置“被擦除的图标”,将当前页面中除了“bj”以外的所有显示图标都选中,以防止在页面跳转时出现差错。(8)插入一个导航图标,选择属性中的“类型”为“跳到页”,设置“目的地”为“任意位置”,在“页”中选中“1-1-2”。
四、结语
通过实际教学验证,Authorware制作的多媒体课件在机械设计基础中有非常多的优点:Authorware的生动性,可以让很多枯燥乏味的问题变得生动有趣;Authorware;的交互性,可以很好的带动学生的学习兴趣;Authorware多媒体课件的制作过程中,教学者可以充分发挥现代科技的优势,在课件中加入很多课外知识,更好的扩展学生的知识面。Authorware多媒体课件的应用,可以更好的带动学生对于课堂的期待性,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Authorware可以将抽象的教育内容具象出来,将复杂的编写过程简化起来,它展现在学生眼前的是一套图文并茂的有声教材,这正好符合面向全体、面向未来、面向世界的先进教育理念,在教学中受到了学生的一致好评和高度赞扬。
参考文献:
[1]云红艳,杨厚俊,赵志刚,杜祥军,李琳.基于Authorware实现的计算机网络协议的仿真[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6,35(2).
[2]赖育庭,陈涛威,陶雄武,陈鹏杰.基于Authorware的调度员多媒体学习开发平台[J].通信电源技术.2016,33(2):121-122.
中图分类号:TP391.4
现代教学的手段中,多媒体技术已经成为一种优化课堂教学效率的重要工具。在多媒体课件的辅助下,教学活动能够冲破时空的制约,让教材上静止的知识以形象、生动、直观的动态方式展示给学生,使学生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观察力,增强学生求知的欲望,提升教学的趣味性,提高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正面引导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在愉快、轻松的环境下,快速有效地获取知识,激发思维,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从而达到优化课堂教学效率的目的。
1 多媒体课件的制作原则
多媒体课件是一个教学的辅助工具。具有高效的教学辅助功能,是以服务教学目标为目的的,所以,多媒体课件在制作时应该首先思考学生的需求和教学内容的需要。设计制作课件时,应符以下列原则为依据:
1.1 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多媒体课件的设计与制作要符合学生心理的特点、年龄的特点和学习习惯,同时综合教师本人的哲学观、系统观、方法论,合理的筛选、组织教学信息,制作的多媒体课件要有特点并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同时,还要考虑学科的特点、教材的内容、教学的目标,要有选择,有针对性地高效使用多媒体课件。多媒体课件的设计与制作一定要符合课程的要求,紧紧围绕教学目的去设计、使用,多媒体素材的选取应同步于教材的内容。
1.2 整体性原则
据相关调查统计:在传统教学的过程中,如果学生只是凭借听能够记住的教学内容仅为20%,如果同时用眼看能够将比例增加到30%,眼耳相结合后掌握的内容可高达65%。由此可以看出多种感官相结合,能够大大提升课堂教学的效果,多媒体课件就是因其自身的生动、直观、形象且内容丰富,能够更好的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眼、耳、脑等感知器官对教学的信息同时进行处理,从而让学生能更好地吸收教学内容。所以,课件的制作应该综合考虑视听效果,合理选择素材。综合学生的多种感官的调动,有机的结合课件形式与教学内容,达到课堂效率的整体最优化效果。
1.3 直观性原则
多媒体课件的设计与制作是综合多种计算机技术及多媒体素材之长,形成图文并茂且具有动态效果、学生互动的环境,此时传递的信息富有极强的直观性和真实感,能够将学生的各种感官充分调动起来,发挥学生的各种思维能力;而且多媒体教学还能够充分展现计算机的强大互动性、重现力和表现力,这是传统教学中“一支粉笔、一块黑板”所不能达到的效果。课件服务于多媒体教学,因此课件的制作要侧重于常规教学中的重、难点,或使用单一电教媒体难以直观表达的内容进行多媒体教学。
2 多媒体课件设计的主要阶段
2.1 课件制作过程
2.2 选取教学章节,明确教学目的。选取教学章节是开发研制CAI课件的重要环节。选题应该从CAI使用的必要性以及可行性等方面来进行,选取授课内容中较为抽象、不好理解、难于通过语言描述、难以捕捉的一些规律、需要反复练习才能掌握的内容等,通过借助CAI课件能够达到事半功倍的成效。选则课题的同时,还应该分析并明确所选课题实施后能够达到的教学目标。
要认真分析并研究计算机基础课程的相关教学文件,包括教学大纲、教材及其他教学文件等,要从学科领域的整体性出发,思考怎样才能满足教学的基本要求,怎样才能更好的实现课程质量标准,怎样才能更多的培养学生的能力,明确教学目的。从最基本的实现教学目标出发,将课件的设计与制作完成。
2.3 教学设计的阶段。教学设计的阶段,我们的指导思想就是:一切以教学大纲为前提,结合学生的具体情况,把教材中教、学的结合点体现出来。目前计算机基础课程是各高校中非计算机专业的新生入学后接触的第一门的公共基础课。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目的就是为了让学生在能够更好的在信息化社会里学习、生活、工作,在这些阶段中应该具备的各种计算机基础知识及计算机的基本操作技能都是我们的教学目标,同时也要给学生后续课程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前几年,我们学校在学生的入学计算机基础教学中采用了上海市教委的计算机等级考试的一级考试大纲,内容是计算机文化基础的相关知识,教学内容的安排主要是讲授OFFICE办公软件、动画的制作、图像的处理、网站的制作等。同时学校还要求所有参加过计算机基础课程学习的学生参加一次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同时,结合学生的心理、年龄、个性等特征,预测学生在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及表达等方面的情况,以此为依据来确定课件制作过程的难易度。总之,本阶段就是要预先勾划出课件的基本框架并且确定要实现的教学效果。
2.4 脚本设计阶段。针对每页的对象,如文本、图形、动画等,分别建立脚本设计卡,卡片内容应包括内容:(1)卡号。卡片的标注,自然数序列,方便文档的管理;很多人不重视卡片号,这对卡片的排序也很不方便;(2)内容。各类页内对象的标注:1)文本:指出文本的内容,字体的大小、属性等。如需应用“热字”,则另行说明。2)图形:总图和按需要而拆开的局部图,分别画在不同的卡片上,编以不同的卡号,尽量线形线色,函授曲线要注明表达式。3)动画:绘制出动画的初始状态,包括背景;对每个动画体现出它的典型位置。4)图象:指明资料来源,尽量说明文件格式。5)视频:描述其内容,并指明来源。6)音效:说明其内容,来源;(3)对象的控制以及流程控制。在课件中进行流程控制的部分全部由页编号卡号的接续链及其相应的控制符实现,控制的内容有控制页内对象,控制对象之间、页之间、入口和出口等项目。
计算机基础课程中多媒体课件的开发是在结合本校及其他院校的《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活动实践的基础上,结合众多任课教师的任课经验,针对学生在学习中遇到的难点、重点知识进行详细的演示和讲解。课件的制作具有非常鲜明的特点,能够给各高校作为计算机基础课程的辅助工具,帮助教师教学并让学生能够进行参考学习。教学的过程中有了多种媒体的参与,大大提生了课堂的教学效果,这已经变成现代教育的特点。各高校的教师越来越多的应用多媒体教学,变为研究开发CAI课件的生力军。
参考文献:
[1]陈命家.科学利用多媒体技术提高课堂教学效果[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3(5).
[2]朱训玲.妙用多媒体课件,提高课堂教学效率[J].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0(1).
引言
生物学是医学的基础课程,与医学密切相关,由此看来学好医学生物是非常重要的。但是事实上很多中职学生对生物课堂并不重视,这给教师的教学带来了很大困难,三年来,我一直在对医学生物的课堂教学问题进行探究,后来结合医学生物教学的特点采用多媒体技术。使用多媒体技术进行教学有利于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1.多媒体教学的优势
1.1将复杂的知识简单化
医学生物学课程是让学生科学地认识生命的现象,认识生命的本质,认识生物、人、自然环境三者之间的关系,包括从构成生命的物质基础到细胞到生物的生殖和个体发育及生物的遗传和变异等。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仅仅要了解精细的细胞结构,还要看个体是怎样出生和发展的,以及与环境之间的关系。多媒体教学能够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帮助学生理解知识[1]。
1.2将抽象的知识形象化
在学习生物的过程中,学生会遇到许多抽象的知识,理解起来比较困难,很容易产生厌烦的情绪,教师通过板书画图虽然能帮助学生理解但是无法表现动态的过程,通过多媒体技术把静态的图转化成动态的图甚至做成动画给学生播放,比如通过细胞膜进行物质交换、细胞增殖各个周期的变化等,这些抽象的知识被制作成动画展现出来之后有利于学生理解和记忆,同时能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
1.3模拟实验
生物课学习会涉及实验,我们可以通过多媒体技术制作一些动画对实验的过程进行模拟,学生在做实验之前可以通过这些实验动画进行预习,熟悉操作的过程,从而提高实验的成功率。
2.多媒体教学应用于医学生物学基础教学存在的问题
随着时代的发展,多媒体技术被广泛应用,教育行业也不例外,多媒体技术的应用改变了以往的教学方式,提高了教学效率。在新课改的理念下,实行教学的改革是必然的,教学改革不仅仅包括教学内容的改革,还包括教学方法及教学手段等的改革。多媒体技术的应用,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模式,教师不再只利用黑板和粉笔进行教学,与此同时促进了教育的现代化发展,但是在多媒体教学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
2.1教师缺乏相关的计算机应用的知识
在对课件进行制作的过程中并没有进行认真的思考和设计,这样就阻碍了多媒体教学的发展,使其只能停留在表面的水平,课件内容大部分都是从教材上抄下来的,这样看来,多媒体教学优势并没有体现出来,教师只是把教材通过幻灯片播放出来,实质是不变的。
2.2学生很难捕捉多媒体重点元素
对于学生而言,采用多媒体教学还是很新鲜的,多媒体教学会出现许多的声音和图像,学生把大部分的注意力都集中在它们上面,而忽视教学内容,并且由于幻灯片播放的速度比较快,学生往往跟不上做笔记,把注意力都集中在动画效果上,根本不去对教学内容进行思考,课堂效率降低。
2.3多媒体教学存在其自身局限性
对于实验课的教学来说,多媒体教学还是有自身的局限性的,学生只能通过多媒体进行观察,不能亲自进行操作,这样他们就无法感受到实验的结果,所以印象也不会深刻。
2.4学生的学习主体性得不到充分发挥
多媒体教学虽然丰富了教学的形式但是依旧没有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教师在上课前提前设计好课件,然后在课上利用幻灯片给学生讲解,学生只能被动地接受教师所讲的内容,学生的主体性得不到发挥,在这个过程中师生之间的沟通比较少,并不能很好地实现教学目标,造成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就是教师把多媒体看成一种传递教学的载体,但事实上多媒体主要是为了创设意境,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3.如何在医学生物学基础教学中加强多媒体教学的应用
3.1重视硬件设施的投入
要采用多媒体教学必须拥有相应的教学设施,在这其中多媒体计算机是核心,然后我们把其他的教学媒体有机地组合在一起,然后就构建了教学应用系统。在此基础上我们再安装一些教学所需的软件,多媒体应用系统也分很多种,我们可以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采用不同的应用系统。
3.2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
传统的教学模式都是以教师为主体,采用填鸭式的教育模式,学生只能被动地接受,新课改更提倡让学生主动地学习,教师通过一定的方法给学生创设一些情境,然后利用一些教学资源对学生进行教学,在适当的时候给学生一些指导[2]。在利用多媒体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该积极地参加计算机知识的相关培训,努力提高自身的计算机专业水平,并且多了解一些与课件制作有关的知识,提高自身的综合素养。要使用多媒体教学,教师自身的计算机必须过关,对那些经常使用的软件必须足够了解。比如在制作课件的时候必须首先掌握多媒体创作工具的使用方法,并且熟练地使用素材的制作软件。教师只有提高自己的计算机操作水平才能让多媒体教学发挥它最好的效果。
3.3重视教学软件的开发
现在有许多的多媒体制作软件,比如director等,教师可以利用它们制作教学课件,但是它们还无法实现很高的智能化,只能完成一般课件的制作,虽然也存在一些其他的软件能够实现高智能化,但是在制作方面难度比较大,并且程序设计的过程很难掌握,对于教师而言是有很大的难度的。如果能开发出一种软件既容易掌握又能实现很好的性能,通过这个软件能制作出高智能化的课件。
结语
多媒体教学能够增大教学容量,拓展学生的视野。生物教学为多媒体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多媒体教学与医学生物教学相结合有利于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应该充分发挥他们的创造力,积极地配合老师的教学,以实现他们综合学习水平的提升。
中图分类号:G42 文献标识码:C DOI:10.3969/j.issn.1672-8181.2013.17.104
1 强化效益,体现价值
效益与价值是多媒体课件创作中必须坚持的最重要的原则,是多媒体设计的出发点和归宿。应用教学多媒体课件的指导思想必须是为了提高素质教育的教学效果。可是,课堂实践中部分教员常常没有从实际出发,对多媒体课件的制作脱离了教学目标,对素材的使用有重复、繁琐的问题,不仅达不到提高教学水平的目标,反而成为了绊脚石,这样的教学多媒体课件显而易见的是没有效益和价值可言的。
前不久有位教员在一次信息安全防护专题讲座中,列举了一个上互联网而失密的真实案例,虽使用了多媒体手段,但效果却令人失望。原因是他应用的多媒体表现形式单调,素材内容过于简单,没有达到多媒体教学应该起到的辅助效果,多余的动态设定严重扰乱了课堂教学秩序(多媒体的左上角始终有个标志在不停地旋转),影响了学员的注意力。如此应用多媒体不但不能起到优化教学的目的,而且还会影响课堂教学秩序。如果选择同样的多媒体形式,只将表现形式与内容稍作调整,其教学效果就大不一样。把原来的图片换成当事人的影像及对当事人的处理过程的视频资料,再通过二维动画演示其个人信息被盗过程,这样一来起到的教育作用就会大大增强。所以,前面不当的图片与动画的使用就是一种多媒体价值的缺失,它只能干扰学员的学习,对提高教学效果没有任何积极作用。
多媒体设计要想体现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一定要根据学员的理解思维、深入理解教材的高度进行架构和设计。如:本次授课内容所要达到的目标是什么,在本次课中课堂内容的层次和构成又是什么等。必须做到层次分明、易于理解,使繁杂的课堂内容通过多媒体的表现实现简单化、清晰化。从教学内容和目标出发,紧紧结合授课主题,活跃课堂气氛,让教员和学员在轻松和活跃的课堂气氛中授课和学习,真正达到课堂教学的高效化。
2 有效整合,理念创新
课堂多媒体的设计工作,至关重要的是折射创新理念。教师在设计时,设计者要明白多媒体在课堂中使用的目的是:融会授课内容、指导授课方法。为了达到这一目的,面对教学中繁杂的文本、视图、动画、音像等多媒体资源,就需要多媒体设计者细心、深入地进行整合和应用,由此设计出的多媒体课件才算是成功的,由此才能更好地为教员和学员服务,使得教和学更加轻松和易懂。
先进的教育信息技术只有为先进的教育思想和教育理念服务,才具有广阔的创作天地。有些教员在教学中应付思想严重,备课流于形式,穿新鞋走老路,换汤不换药,无非是把过去的教案换成多媒体,还有个别教员偷懒成性,不愿吃苦,不认真备课,对多媒体依赖严重,每次简单制作完成设计工作后,就原封不动地搬到课堂上,没有从课堂的实际情况出发,不懂得变通和灵活使用,缺少独立思考空间,不利于思维扩展,出现以上的问题和现象,都是因为缺乏先进理念的指导和科学合理的设计,使得课堂授课既耗时又低效。
即便相同的资源环境,由于多媒体设计表现形式和运用手法不同,所达到的教学效果也不一样。教员在设计多媒体课件时要勤于用脑,既不要过于简单,又要把枯燥乏味的课堂知识表现得简单易懂。
3 和谐圆融,适度有序
和谐圆融、适度有序,是多媒体在设计和课堂使用中要始终贯通的指导思想。和谐圆融的意思是要营造便于师生交流和融通的气氛;适度有序是设计者要根据教学内容和目标在使用上做到适可而止,缺了不行,过了也不行。正确利用教学信息资源,注意其呈现顺序,教学实效力求最优化,最忌喧宾夺主或画蛇添足。
选择媒体必须遵循“低耗高效”原则,很多教员在进行多媒体教学设计时,过分夸大功用,无论上什么样的课,不从实际出发,课堂上整个授课过程全由多媒体呈现完成。殊不知,凡事都有个尺度,过分依赖、滥用多媒体就有损教育技术改革的初衷。所以,对于多媒体要适度使用。
前不久,消防总队某教官来我院举办《消防安全知识讲座》,讲堂上教官对多媒体的应用,可以说取材恰当,引用巧妙,效果显著,至今难忘。开讲前,教官一改过去那种大讲消防安全的重要意义的套路,而是充分发挥多媒体的优势,让事实说话。利用多媒体教室投影系统,首先让同志们观看近几年国内所发生的重大火灾的实况录像,一幕幕重大灾难的实情实景,无数生命在无助、痛苦中死去,让人不寒而栗,再次向人们敲响了防火防灾的警钟,使到场的人们无不感受到心灵震撼。
总之,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课堂教学也在发生着巨大变化,效益、创新、适度等多媒体设计要点也会在多媒体的使用上得到越来越广泛的认可,这三个要素之间的关系是紧密融合和相辅相成的。广大教学工作者既要作为知识的传播者,又要不断学习和提高多媒体制作和设计技术,有效利用多媒体技术完善课堂教学,提升教学水平,也就能更好地弥补传统教学的缺点和不足,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优势互补,最终实现优化课堂结构、发展学员学习和创造能力的目的。
参考文献:
[1]李康.论教育技术的价值取向和发展周期问题[J].中国电化教育,2006,(7):5-6.
[2]颜士刚.论教育技术化是技术教育价值的实现和彰显[J].教育技术学报,2008,(4):19-20.
[中图分类号]G643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 — 2234(2013)03 — 0139 — 02
《小学多媒体课件设计与制作》课程是现代教育技术专业师范技能课程体系中的一门核心技能课程。本门课程主要是为了提高学生制作小学的教学课件能力,使教育技术和信息技术相结合,培养学生的师范技能,增强学生的市场竞争力。课程在教学内容方面不再过多的介绍理论基础,而是以Flash、Authorware、几何画版为主要软件进行项目教学,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原则。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增强了学生项目分析和设计能力的培养,为学生今后将多媒体技术应用于教学、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打下良好的基础。因些,本课程对教学目标的实现、预期人才的培养,起着重要的作用,是整个课程体系的综合体现,是不可缺少的一个组成部分。
一、职业岗位分析
现代教育技术专业学生的主要职业岗位是小学信息技术教师、电教管理人员及课件制作人员。
在对以上的职业岗位的深入分析基础上,我们确定了“现代教育技术”专业学生应掌握的核心技能是: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学能力、电教设备的使用与维护能力、小学机房的维护能力、编程与数据处理能力以及多媒体课件设计与制作能力。
二、课程设置
本门课程就是针对学生的多媒体课件设计与制作能力设置的一门专业核心课程。本门课程以提高学生设计与制作小学教学课件的能力为目标,把教育技术和信息技术相结合,培养学生的从教技能,为学生今后将多媒体课件制作技能应用于教学打下良好的基础,增强学生的职业岗位能力。
本课程是现代教育技术专业的核心技能课程,是具有现代教育技术专业特色、理论实践一体化的课程之一;其前置课程有《信息技术基础》、《图形图像处理技术》、《Flas制作》和《小学信息技术教学法》等,是以上前置课程的综合应用,是后续的毕业设计、教学实习等教学环节的基础。
三、教学设计
本课程的设计以?“教精学实,够用、适用、能用、会用”的教学原则为指导,将《小学多媒体课件设计与制作》课程有关教学内容进行整合,按照项目导向、任务驱动的思路重构课程内容体系。本着“来于教学一线用于课堂教学”、“难易结合层层递进”和“项目划分与职业技能相对应”的思路,以工作过程为主线,精选了四个项目,作为本课程的教学的实训项目。四个项目囊括整个课程内容。每个项目按照项目分析、项目所需知识、项目所需技能、项目小结、知识与技能评价、思考题几个方面进行编排。
这四个项目分别是:小学美术课件《树的装饰画造型》、小学语文课件《黄山奇石》、小学数学课件《认识钟表》以及一个综合的实训项目。这些项目均是从小学课堂教学实际需求出发,通过“四进课堂”、教育见习、教育实习等活动,与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师共同商讨后确定的。
这四个项目在内容、工具和方法上从简到繁、从易到难,循序渐进。小学美术《树的装饰画造型》课件制作,主要让学生掌握多媒体课件制作的基本流程,熟悉课件制作所需素材的收集与处理方法。通过该项目的训练,学生可以编写小学多媒体课件脚本;能使用基本的多媒体设备采集课件素材;能利用软件处理所需素材。
第二项目《黄山奇石》和第三个项目《认识钟表》在内容上更加丰富,同第一个项目相比无论在脚本的编写还是素材的处理上,都更加复杂,通过这两个项目的完成,学生的课件制作技能基本形成。
前三个项目都是通过模仿已有的课件来完成的,学生并没有真正实现自主设计与制作教学课件,为此我们设计了第四个项目。这个项目我们只为学生提供教材、教案、设计要求以及基本素材,这一阶段的学习以学生自主开发为主,学生可以通过各种途径借鉴成形的资料和作品,制作符合小学教学新课程改革要求完整的多媒体课件,通过提交脚本、展示课件和现场答辩三个环节来检验学习效果。通过这个项目使学生技能得到提升,实现本课程的终极目标——形成课件设计与制作技能。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
1.教学方法
课件制作是一门与实践结合紧密的专业核心课程,根据师范教育的特点和毕业生就业岗位的要求,综合考虑本课程独特的教学规律和特点,在教学过程中以项目导向教学法为主多种教学方法灵活运用。在所需知识、技能训练时,根据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将问题法、示范法等多种教学方法有机结合起来。
采用问题法,如在第一个项目制作之前,向学生提出“目前比较流行的课件制作集成工具有哪些?各有哪些优缺点?”,通过提出问题引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学习兴趣和好奇心,引导学生独立解决问题,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示范法,在形成性评价中,教师注意到部分学生擦除图标的使用达不到理想的效果,在背景切换时经常会出现白色的空缺,于是就在班级中找一名擦除图标使用得比较好的学生作示范,分解步骤和操作要领,这既为学生提供了观察、学习和模仿的机会,也潜移默化的训练了学生传授知识的从教技能。
2.教学手段
(1)电子教案与多媒体课件的使用。在课程的教学过程中精心准备了电子教案并制作了多媒体课件,采用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
(2)校园网、互联网的使用。建立了精品课程网站,大量的课程资源上被共享,学生可以通过网络进行学习,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教学质量。
五、教材建设
目前图书市场上涉及多媒体制作、课件开发工具使用的教材和参考书种类繁多,但针对小学教学的以项目作为载体,贴近小学教学实际的教材却没有。为此我们从专业建设、课程建设出发,结合教改理念、教学实践,总结成果、总结经验,以校校合作为基础,与教学一线教师合作开发了《小学多媒体课件制作案例教程》,该教材的使用促进了课程教学质量的提高。
六、实践条件
实践教学是整个教学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学生技能的主要方法和手段。为此我们建立了与工作岗位相一致的真实的实践教学环境。利用校内的多媒体实训室、校外实习实训基地完成多媒体课件制作基本技能的训练、进行理论和实训一体化教学使学生不管在哪一种实训场所,都能接触到与将来就业岗位一致的工作环境,实现学习与就业环境的无缝对接。
七、教学评价
在评价过程中关注发展过程,将形成性评价与总结性评价有机结合起来,使学生、教师及课程的发展过程成为评价的组成部分。
1.评价主体多元化,从单向转为多向,增强评价主体间的互动,强调被评价者成为评价主体中的一员,建立学生、教师和一线教师等共同参与、相互作用的评价制度,以多渠道的反馈信息促进被评价者的发展。
2.评价内容综合化,重视知识以外的综合素质的评价,尤其是创新、探究、合作与实践等能力的考核。
3.评价目的多元化,改变将考核学生作为评价的唯一目的,强化评价在教学反馈中的作用。通过课堂讨论、个别指导、项目展示和与实践教师交流等方式收集相关的教学反馈信息,及时的分析、归纳找出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不足,并在第一时间做出调整,以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八、课程特色
结合专业和课程的特点,在课程的整体设计中改变了传统的形式与内容,形成了自己“双师、双元、双能“的特色:
担任本课程教学的专任教师均具有双师素质,同时,本课程还聘请了来自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一线的教师以及齐市教育信息中心从事多媒体制作的老师为兼职教师,担任实践教学的指导老师,这些教师都具有丰富的一线工作经验,可以将自己的教学设计经历和课件制作的实践体会传授给学生,使学生的技能训练工作更贴近职业需求。
为使课程教学更加贴近职业岗位需要,教学中我们采用了双主体教学,即“双元”教学。“一元”是指学校,主要以奠定课件制作的基础、培养学生素材收集与处理和媒体开发工具的使用能力为主;另“一元”是校外实训场地,主要包括实践教师所在的学校和学生的教育实习单位,在这里学生可以了解小学课堂教学的实际情况,转变自身学生的角色,更加深入体会到课件的开发过程和课件的使用过程。
强化“双能”培养,即从教技能与操作技能。在训练学生课件制作技能的同时,注重学生从教技能的训练,使学生不但“会做”还要“会教”,因此该课程在培养和训练学生多媒体课件设计与制作能力的同时实现了对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学能力的培养的延伸。
学生通过《小学多媒体课件设计与制作》课程学习,多媒体设计与制作能力、电化教育设备使用及计算机综合应用能力得到了明显的加强和提高,掌握了同类软件的操作技巧,建立了自主学习的信心、兴趣,培养与提高了学生自主的意识与方法。多媒体制作已成为我校现代教育技术专业学生的特长技能和就业的优势。
〔参 考 文 献〕
〔1〕姜大源.职业教育学研究新论〔M〕.北京:教学科学出版社,2007.
〔2〕姜大源.工作过程导向的高职课程开发探索与实践〔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1前言
伴随当今多媒体技术的日益发展与完善,将多媒体技术直接应用于教学,能够将教学内容化隐为明、化静为动、化难为易,可直接揭示事物的内在联系及本质内容,已然在学校课堂教学中引起广泛热潮[1]。并且多媒体技术凭借其动静皆宜、声像俱佳及图文并茂的内容表现方式与形式,将原本枯燥、乏味的物理课堂带入多彩而又全新的境界。结合多年的初中物理教学实践,笔者谈谈应用多媒体技术设计课堂的几点体会。
2运用多媒体技术开展情境教学
在物理课堂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技术可以创设符合各节教材内容的教学情境,通过氛围的渲染,教师可将学生引入形象、直观、虚拟化的场景之中,让学生有种身临其境之感,学习物理的热情与情绪会因此而倍增,学习态度也会从以往的被动状态转化为积极主动。如在“温度”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首先运用多媒体分别展示几幅相同季节具有强烈温差对比的图片,如吐鲁番盆地的“早晨穿皮袄、中午穿纱,晚上抱火炉吃西瓜”的图片,北国万里雪飘、千里冰封的图片等。通过展示这些图片,能够使学生享受美的熏陶,联想冷热感觉,进而加深与强化对温度这一相对抽象概念的理解与感知。又如在对“重力”内容讲解过程中,当讲到重力伴随地理位置的变化而改变时,教师可在课堂中运用多媒体技术播放航天员景海鹏、陈冬在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工作生活的场景片段。这样不仅能够增加学生的知识量,开阔其视野,而且可以体会失重的感觉,感受遨游太空的情境,在不知不觉中便会加深对重力的理解与认识。
3利用多媒体突破传统媒体教学的重难点问题
多媒体课件具有教学信息媒体交互性、集成化及多维化等特点,能够极大丰富与提升事物表现力,不仅对信息加工具有较好的辅助作用,而且可以更好地培养学生的个性与思维创造力,易于对物理学中重难点问题的有效突破。从事初中物理教学工作的教师都知道,初中物理知识架构中,折射定律与光的反射乃是其重难点,如果采用传统形式的教学媒体就光的折射与反射等难点进行揭示,往往难以收到理想的效果。学生在对这些内容进行理解时,通常会感觉比较抽象与难懂。为了能够更好地解决此类问题,促使学生对这些重难点知识更好地理解与掌握,笔者在课堂教学中运用Flash及Powerpoint等课件,通过创设逼真情境,营造情境,渲染气氛,对光的传播以现场实际操作与多媒体结合方式进行演示,演示光从不同方向射向界面所产生的折射与反射现象,使学生通过细致观察演示过程,总结其中所内藏的规律。最终反馈结果可知,运用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大部分学生均能掌握光的折射定律、反射定律以及光路图的绘制难点等,还能综合化运用所学知识,对一些与光的折射与反射相关的问题进行解释[2]。在教师讲解电路断开之后,电路中有电压而无电流时,许多学生对此表示难以理解,而运用计算机所具有的“虚拟现实”的特点,对此进行模拟,将这些原本抽象、繁杂的物理现象,以一种形象、生动的方式逼真地展示在学生面前,促使学生从中认识到断开电路时,导体当中依然存在电力,只不过是未发生定向移动,所以无电流,这样在无形中便将物理教学中的难点问题成功突破。运用多媒体为教学提供辅助,能够将物理现象当中许多不可见因素及其内在规律,以一种切合实际而又逼真的方式展现在学生面前,发挥出其化抽象为形象及化无形为有形的作用。另外,还可起到降低思维难度及转换思维模式的作用,最终获取传统教学方式无法比拟的教学效果。
4运用多媒体技术对物理实验进行模拟
实验与观察乃是物理学基本而又核心的方法,诸多定律、定理均基于实验与观察经总结与归纳而得到。将物理实验做好,对于培养学生实验能力,实现学生物理兴趣的提升,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与现实意义。生动有趣、丰富多彩的物理实验是物理课程重要的内容构成。因各种客观因素限制,许多物理实验难以分析与判断其过程。利用多媒体技术,能够对实验进行模拟,并控制实验的速度,对教与学的进度实施调整,在计算机与教师的协同配合下,能够达到培养学生实验能力的目的。此外,对物理实验进行模拟,能够帮助学生抓住对象的变化过程及主要特征,就对象变化的现象与条件进行细致观察,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认真度[3]。如“凸透镜的成像规律”实验,此实验是整个初中物理教学中的重点实验内容,过程较复杂。在学生实验之前,教师可运用多媒体,以图文并茂的方式将操作要求与步骤展示出来,然后要求学生依据步骤与要求进行实验。而对本实验结果的切实理解,乃是光学中的知识难点。至此,在对这节课进行总结时,教师可运用多媒体技术再现学生实验过程,找出两个凸透镜成像的重要转折点,即二倍焦距处于焦点,物体移动至焦点,则像越来越大,像距也随之越来越大。这样便可帮助学生更为详细地理解此规律。又如在“通电导线在磁场中的作用”教学过程中,整个教学内容略显单调,学生对知识点较难理解。在演示实验过程中,磁感线的方向与分布不会体现出来,学生对此往往无计可施,因此,教学效果就不太理想。教师如若运用课件进行演示,先将少许铁屑放置于马蹄形及条形磁铁上方位置处的玻璃板上,然后对玻璃板轻轻敲击,此时画面便会呈现出有规律的磁感应线图形;运用电子投影仪将其放大,这样便更加形象与直观,学生对此也会一目了然。教师基于实验,对磁感线进行绘制,便可帮助并引导学生较好掌握“左手定则”的规律。如此生动的实验教学,不仅能够实现学生视野的开阔,而且可以陶冶学生的情操,丰富学生的知识。
5巧设悬念,促进探究
悬念乃是由学生不满足于解决的问题而形成的一种思维方式。在初中物理教学中,适时、适当地创设悬念,能够让整个教学过程形成一种学生对新知渴望的探索,激发学生追求知识的内在需求[4]。创设悬念能够促使整个课堂充满活力与生机,产生凝聚力与吸引力。教师在课堂中恰当、巧妙地提出内涵丰富而又耐人寻味的物理问题,能够唤醒学生对物理知识探究的兴趣与热情,进而发挥出学生的能动性与主体作用,增强其发现欲与好奇心。利用多媒体技术创设悬念,营造氛围,能够把教材知识以声音、动画及图像的方式向学生展示,学生在此种虚幻般的学习环境中对物理知识进行学习,会更有兴趣。教师依据学生在学习中对某些知识的理解与掌握存在的不深入、片面的状况,故意让学生在本以为正确答案的回答中暴露出存在的问题,然后以推理或实验的方式使学生恍然大悟,悟出其中的真理与规律,使学生对此能够有一个更加深刻的印象,进而推动教学的深入开展,让整个物理课堂更生动、多彩。比如在“机械运动”教学过程中,当将参照物概念引入时,教师可运用课件,展示某广场在建一栋高度达396.4米的大楼,工人们正在紧锣密鼓地忙碌着。突然天空中飘来一片彩云,正好位于此高楼的上方,位于广场不远处的许多人高声喊道“大楼要倒了”,引起在大楼附近的许多人都惊慌失措,纷纷狂奔而去。工程人员通过细致查证之后,指出此大楼一切正常,无倒塌迹象。看到这里,学生在下面开始小声议论:“大家为什么都认为这栋大楼要塌了呢?”教师以这一现象为开题,引入参照物概念,当给出出乎意料的答案之后,学生都为之一怔;然后是再深入启发学生,使其对参照物的意义进行理解,这样学生对此概念的认识便会进一步加深,进而为新课教学的开展奠定基础,激发积极探索、自主学习思维,达到“未成曲调先有情”的教学境界。
6在课堂教学中应用多媒体技术需要注意的问题
在课堂教学中,不能只注重知识的灌输,也不可让学生脱离教师,一味地与机器进行交互学习。多媒体教学需将学生在学习当中的主体作用及教师教学的主导性充分体现出来,这样方能更好地体现出多媒体辅助教学的积极意义。总之,在课堂教学中应用多媒体技术,需要注意下面两个问题。不能代替物理实验物理是一门实验内容丰富的学科,物理实验不仅是得出物理理论的基础与前提,而且是支撑生产实践的核心要素,物理实验并不能因多媒体技术的运用而被取代。物理实验需要让学生亲自观察与操作,让学生从实验中获取一手资料。当然,针对一些受到客观条件限制而不能进行的实验,可以运用多媒体技术对其进行模拟辅助,加深学生的认识。酌情使用多媒体教学多媒体的辅助教学作用,需以教学质量提升为前提与基础,需与教师教学紧密配合。多媒体教学需将传统教学的优秀部分发挥出来,不能使用多媒体后,便忽视了传统教学的优势部分,不可顾此失彼、摆花架子。由于各种教学手段有其专属的特点与功能,在教学过程中需取长补短、相互补充。在初中物理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技术为其提供辅助,能够让整个课堂教学变得更为生动、有趣,还能够有效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使学生从物理学习中感受隐藏的快乐,通过挖掘探究,体会成功的。物理实验需要多为学生营造优质、和谐的探究氛围,释放学生的个性与创造性,提升物理课堂教学的适度开发性与活跃度,从而取得更理想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王风山.多媒体技术在物理课堂教学中的合理运用[J].技术物理教学,2012,20(1):24-25.
[2]葛玲玲.如何充分发挥多媒体在初中物理课堂教学中的作用[J].考试周刊,2013(21):159.
多媒体教学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根据教学目标、教学大纲、教材和教学对象(学生)等各方面特点,通过教师精心备课,设计、探索、合理选择和运用现代教学媒体,并与教学方法相结合,共同运用于教学全过程,以多种媒体信息作用于学生,形成合理的教学过程与结构,达到最优化的教学效果。多媒体教学集声音、图像、动画、模拟等手段为―体,尤其适合用于初中语文教学。现行的初中语文新教材,内容新颖且知识覆盖面广,由于学生的年龄较小,好奇心强,理解力有限,要进行探究性学习和很好地完成教学任务,达到较高的教学目标,传统的教学手段并不能完全胜任。由于多媒体教学可以弥补传统教学的不足,对优化语文课堂教学有很大帮助。那么,语文教师应如何将传统的教学方式与现代化技术手段结合起来,强化课堂教学效果?下面笔者就多媒体教学谈谈看法。
一、初中语文多媒体教学的优势
多种媒体教学使学生在充分感知的基础上,实现了视、听、思的有机结合,从而使知识能多层次、多角度、直观形象地展示在学生面前,既活跃课堂气氛,又大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1.使教学内容更丰富
在传统教学中,教师只能通过书本、挂图、模型等有限的手段向学生传授信息,这样的信息来源是非常有限的。而在多媒体课件的制作过程中,需要搜集大量资料信息,这些资料信息的获取途径是多种多样的,有的从书本、图片获得,有的从视频、网上、声音或自制动画获得。这些多方位的信息使得教学内容丰富多彩,增大了信息量,使得教学方法更加灵活多样。如学习《济南的冬天》一课时,学生在没有课件的情况下会觉得乏味,如果利用多媒体让学生观赏有关济南冬天风景的视频材料,学生仿佛置身于冬天的济南,这样就可以让学生深刻体会老舍笔下特有的冬景,听得轻松自如,津津有味,真正达到寓教于乐的理想境界。
2.使教学过程轻松愉快
语文教学是一门艺术教学,在教学中,我们应该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进行艺术再创作完成教学任务。在传统语文教学中,教师每上一节课,除了携带教案、挂图及模型等烦琐的教具外,还要书写大量板书,教学任务繁重。而多媒体课件能图文并茂、声像结合,将它应用于语文课堂教学,它那生动形象的画面和问题情景的设置,不仅可以吸引学生的无意注意,而且可以激发并维持学生的有意注意。
3.使学生学习更主动
语文是丰富多彩的。教材中枯燥的内容及在教学中无法实践的难题,通过利用多媒体的模拟,以具体、形象、生动的形式展现在学生眼前,能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从而使学生更自主地探讨知识,使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
4.使教学难点更易突破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由于学生的年龄较小,认识能力和思维有限,因此教学过程中出现的教学难点较多。例如教学《听潮》一课,主要特点是用文字塑造声音的形象,学习的重点之一就是通过朗读领略大海刚柔相济的美。这对内陆的学生来说,是难以理解和体会的。在教学中,通过播放自制的潮起潮落的VCD及以潮水声为背景音乐的范读录音,使学生充分调动自己的视觉、听觉等多种感官参与学习,并将获得的信息在大脑中汇聚成对大海的立体感性印象,起到化抽象为形象,变深奥为浅显的作用,从而突破重点、难点,进而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在这一过程中,将书本知识化静为动,化无形为有形,化抽象为直观,所以对教学难点的突破就变得比较容易。
二、初中语文多媒体教学的设计
根据语文教学结构,合理应用多媒体教学是一个系统工程,由教师、学生和媒体三要素构成。多媒体是一种崭新的教学形式,根据教学环节和呈现时机,合理应用媒体,应做到以下几点。
1.根据教学目标和媒体的功能选择、应用多种媒体
在教学中设计多种媒体,必须根据教学目标和媒体的功能选择,充分发挥多媒体存储信息量大的特点,尽可能提供大量阅读材料。语文教学的重要环节是阅读。在传统教学中,阅读教学的目标是通过预习、讲解、默读、朗读、总结等环节实现的。由于班级集体授课、课时及授课进度的影响,教师让学生默读、朗读的时间很少,加上农村初中能提供的阅读物很少,更谈不上大量、有效阅读。而计算机储存阅读材料等大量教学信息,可随时让学生检索相关有用知识,还可提供标准的读音。计算机储存的教学信息具有生动、形象、直观、感染力强等特点,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在课堂上,可将多种媒体在目标导向下协调配合、各展所长、互为补充,运用各种手段方法向学生传递知识信息,使学生感知全面、理解深刻,既掌握知识,又培养能力。
2.根据不同课型的教学结构和学生的认知过程组合媒体
在教学中,多种媒体的组合并不是随意地凑合,一般来讲,背景设置的格调应与课文文本内容相呼应。如:设计《爸爸的花儿落了》的背景,可以采用最简单的紫色系列作为背景色衬托作者因爸爸去世而表现出的平静而成熟;制作《木兰诗》等文言文课件时,应选用使课件整体呈现古典沉稳风格的底色;另外,在设置背景时需要根据教学步骤选择相应背景,同时要注意避免各页的背景风格反差太大,应尽量保持课件的整体风格的一致性。
1.引言
目前,在高校以计算机技术为核心的辅助教学已得到广泛使用。在高校多媒体教室控制中,目前一般采用两种模式:单机控制和网络集中控制[1]。但是,由于教室计算机大多采用胖客户机模式,这样就会带来使用和管理方面上的数据冗杂、维护困难和使用不便等问题。
在多媒体教室授课的老师需要在教室计算机上存储数据,安装所需软件,而且老师每换一次教室,都得重复进行数据的存储和相应软件的安装。最终可能使得许多教室的计算机都有同一位老师的重复数据和软件,而针对全校每一位老师使用到的任何一专业软件及通用软件,都要在每一台教师机上安装,以防止课表调整后又要重新装软件。教师上课要随身携带U盘、光盘等存储设备,并需计算机保证对其应用的软硬件全面支持。同时,为了加强系统防护,都采用了硬盘保护卡,这就要求针对某一批次的同型号配置的计算机,先制作样机,再通过硬盘对拷或网络发包进行复制,这会造成大量的数据冗余,一旦遇到某计算机中病毒或系统被破坏,就必须重新恢复或硬盘对拷,不仅会影响教学,还会给技术人员增加大量的维护工作[2-3]。
2.云存储及结构模型
2.1 云存储概念
随着云计算的飞速发展,云存储的概念就应运而生了,其是在云计算基础上进行的一个延伸[5]。云存储是一个虚拟化的技术,其依赖于网络而存在,客户可以通过网络将自己的资源上传至云里并保存,同时只要有网络的存在,用户就可以对其进行访问。云存储将服务器、存储设备如U盘等视为一个数据源,并支持多种工作模式,可以根据需求自动合理地分配资源[4]。首先,云存储将庞大的数据进行拆分细化,然后将细化后的小数据模块交给计算机集群系统,由该系统对小数据模块进行分布式存储。云存储的核心是实现存储设备和应用软件的完美结合,从而实现对存储设备的自由访问。
2.2 结构模型
云存储是一个相对复杂的系统,其组成部分包括网络设备、存储设备、服务器、应用软件、公用访问接口、接入网和客户端程序等。其中,存储设备在系统中的每一个部分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存储设备中的数据和业务访问都是通过一应用软件来实现的。系统的结构是由访问层、应用接口层、基础管理层和存储层组成,其自上而下进行排列。
3.云多媒体教室虚拟化管理平台设计
3.1 平台设计思想
云多媒体教室虚拟化管理平台是应用云存储和虚拟盘存储技术[10],主要解决操作系统的启动和终端用户数据的存储问题,具有便于维护管理和低成本的优势。基于该平台,老师可以在自己课程的需求下,存储数据信息和安装相关软件,解决了在每个教室都重复安装软件的问题。更不需要每次上课都带U盘来拷贝课件,通过云存储系统提供的服务,教师不用考虑自己在哪个校区,哪间教室上课,他们可以通过网络访问到自己的资源和教学环境。因此,解决了因为软件安装出现错误或病毒感染而耽误授课的问题。终端的操作系统通过PXE服务启动,本地可以有盘,也可无盘,本地操作系统采用软还原模式启动,解决了因用户操作的数据而影响系统运行的问题。在该平台上,在工作站上操作一次,所有客户机都可使用,无论是安装系统还是软件。维护人员可根据教学需求,随时进行软件安装或更新,大大方便了系统与应用软件的维护。
3.2 关键技术
平台软件结构设计如图3所示。管理服务器业务逻辑是整个系统的核心,PXE启动引导和数据回写服务是系统的两个引擎。
1)PXE启动引导
PXE启动引导部分主要用于客户机加电启动时,网卡初始化完成后,通过网络从服务器端下载操作系统并启动。PXE启动服务模块负责客户端的开机引导,主要由客户机加电、初始化网卡后与服务器端的DHCP服务和TFTP服务组成。服务器的DHCP服务主要负责工作站IP地址的分配、回收等管理操作,并向客户端提供相关信息。TFTP服务可以向工作站发送一个文件,用于引导工作站的开机操作,然后通过网络下载操作系统并启动的过程。
2)数据回写服务
终端运行所需要的数据全部存储在服务器端,通过网络采用TCP/IP协议来获得。针对木地有盘或无盘,数据实时回写在本地或服务器。在软件设计上采用靠近硬件的思路,一般来说本地存储比网络存储效率更高。在本地存储中设计了不回写、实时回写和事后回写等三种数据回写服务器的策略。
3)集中管理平台
在集中管理平台上用户可以进行系统启动基木参数的设置,获取客户机在线状态和网络实时流量,执行针对客户机的远程重启、远程关机、远程运行等操作,也可以对操作系统镜像进行有效管理。
界面上通过不同颜色反映了数据服务器启动、跨网段及超级工作站等状况。
a.多系统启动
云存储平台优先设置为网络虚拟启动,只有当网络出现故障时,为了保证系统的正常运行,系统可以切换为从本地硬盘启动,避免了教学事故的发生。网络启动支持Windows XP,Windows2003及Win7等。这里要求教室机BIOS设置支持远程唤醒功能,且CMOS中设置为网络启动优先选项。
b.数据服务器设置
数据服务器及工作站软件安装之前,要将本机的QS协议删除、防火墙等关闭,以防止过滤掉DHCP包导致操作出错。客户端与服务器如果不在同一个VLAN,要在交换机上做DHCP中继。对要使用的数据服务器,在服务器基木参数选项卡中设置默认的工作目录。其中映像文件目录和还原文件主要是读的操作,一般放同一磁盘分区下,临时文件主要是写的操作,该目录放另一分区。随后在磁盘管理选项卡中,添加一个5-15G大小的无盘启动盘。
c.镜像文件上传
数据服务器建立完成后,要对工作站参数进行设置,工作站无盘第一次启动时都会按这个工作站默认参数启动。使用一台服务器上设定IP段中的一台工作站,有盘启动此工作站把FLCLIENT文件包拷贝到硬盘,执行后安装相应服务文件,配置启动配置网卡型号,关闭计算机。在服务器端,设置这台工作站的默认设置中IO服务器为当前数据服务器的具体IP地址,然后设置这台工作站为超级工作站。此时有盘启动这台超级工作站,执行FLCLIENT客户端程序,选择系统上传,上传完毕后关闭此工作相应的SERVER端关闭此工作站的超站功能。然后所有的工作站选择网络启动,就可以实现无盘启动了。如果以后要安装程序,重复此过程,在其上进行所需软件的安装后,再上传系统镜像,所有工作站再次启动的就会是新安装程序文件后的镜像。
d.穿透还原技术
云存储平台获取管理员同步命令的时候,会自动将虚拟系统与本地系统的差异数据穿透进入本地硬盘系统里。所谓穿透,通俗地说就是用无盘系统更新有盘系统。
e.服务端多机热备
云虚拟化管理平台具有多服务器热备功能。在此,服务器可以是云中的任何一个节点,通过云存储,可以把学校所有多媒体教室纳入到云多媒体教室虚拟化管理平台中。多服务器热备是结合多台I/O服务器来使用的,当一台I/O服务器停机后,客户机会自动切换I/O服务器以实现热备,从而避免了当一台I/O服务器出现故障时,影响到整个I/O的服务。
3.3 性能分析
该平台与原有多媒体教室集中控制系统可以实现无缝集成。在原来多媒体集控中,一般是总控机发出指令,讲台电控锁开启,讲台内中控机依次给计算机、投影机、电动幕、无线功放供电,这些设备相继开启[11-12]。和该平台集成后,计算机启动后自动从无盘启动,通过网络访问云服务器,读取镜像文件,从而启动系统。由于总控机发送指令通过的是专门网线,与计算机本身不是同一根网线,因此二者不存在冲突和争用带宽问题。
4.结论
目前,云平台已在多所高校得以应用。平台运行效率高,客户机不需逐台单独维护,通过服务器统一设置即可。有盘、无盘兼容,用户随时可通过帐号访问到云存储中的私有文件,系统不必安装杀毒软件,应用软还原技术分别对有盘的PC进行有效病毒防护。对安全性来说,是主动安全防御、事前防御,不用安装硬还原卡,基木的操作系统文件被安全保护,不会因为客户端的操作而修改。本地系统可全新还原,实现彻底防护,不影响机器的运行效率,程序应用一段时间后始终保持流畅。整个系统保存于云服务中,方便管理,安全性高,具有个人网络磁盘,数据加密保存,更安全。
在高校教学资源中引入云存储的概念具有一定的创新性,同时也必将成为一种趋势。云存储可以实现资源的合理分配与自由访问,存储成本也较低,在未来高校资源建设中也必将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徐笑宇,黄磊.虚拟化技术在高校信息化建设中的探讨[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34(4):818-822.
[2]宋雨,易璐,王凤霞.基于云存储的重复数据删除架构的研究与设计[J].计算机应用,2013,22(1):208-211.
[3]Murtazaev,Aziz;Sangyoon Oh.Sercon:Server Consolidation Al gorithm using Live Migration of Virtual Machines for Green Co-mputing[J].IETE Technical Review,2011,28(3):212-231.
中图分类号: TN711?34; TP39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373X(2017)04?0057?04
Design and implementation of information monitoring and processing system for multimedia network
JIA Xiaoting, XING Jieqing
(Qiongtai Normal University, Haikou 571127, China)
Abstract: As the multimedia network information is updated increasingly and the existing multimedia network information monitoring system cannot get promoted reasonably in monitoring level and processing power, a multimedia network information monitoring and processing system is put forward to solve the problem. The system is composed of monitoring module and processing module. The monitoring module is used to cololect the multimedia network information, and convert it into digital multimedia network information. The processing module is adopted to process the digital multimedia network information through TM320DM368 processor based on the technology of Leonardo Da Vinci. The generated monitoring result feeds back to the monitoring module. The users query the treatment process and monitoring results of system through the client provided by the monitoring module. The system provides a variety of processing algorithms for multimedia network information, mainly including the frame difference algorithm and background decrease value algorithm.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 the system has hifg monitoring success rate and strong processing ability, and can quickly and accurately display the content that the users require.
Keywords: multimedia network; monitoring system; Leonardo Da Vinci technology; TM320DM368
0 引 言
S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壮大,多媒体网络信息以其便捷性、完整性和通俗性,在各行业的安保领域中被大量使用[1?3]。由于多媒体网络信息的不断更新,多媒体网络信息监控系统在监控水平、处理能力等方面无法得到合理提升,因而被逐渐淘汰,取而代之的是多媒体网络信息监控与处理系统。这种新型系统在传统系统的监控基础上,更加侧重于对不断更新的多媒体网络信息的有效处理,以更好地对用户需求进行响应[4?6]。
由于我国科研组织对多媒体网络信息监控与处理系统研发正处于初级阶段,因此,曾塑造出的系统均存在一些弊端。如文献[7]塑造远程控制多媒体网络信息监控与处理系统,其利用多功能监控机对多媒体网络信息进行监控,并通过无线网络对监控信息进行处理和控制。该系统的集成度较高且安装较为方便,有效节约了人力和财力。但其处理能力过于依靠系统硬件实现,一旦硬件出现问题,其监控成功率和处理能力都将大幅度降低。文献[8]塑造嵌入式控制多媒体网络信息监控与处理系统,该系统将PC机作为多媒体网络信息的处理平台,并通过其内置的多媒体切换功能,实现多方监控信息的高效率查询。该系统的性能虽高,但其硬件的成本过高,市场竞争能力较弱;文献[9]塑造信号模拟多媒体网络信息监控与处理系统,该系统利用“信号模拟”这一相对完善且成本低廉的技术,将多媒体网络信息存储为画质更清晰且更易管控的模拟信号,全面提升系统的监控水平和处理能力。但其功能过于简单,信息查询操作复杂,仅适合进行小型多媒体网络信息的监控与处理;文献[10]塑造数字多媒体网络信息监控与处理系统,该系统的数字化程度较高,处理能力强,且使用更为方便,能够实现多媒体网络信息的准确监控。但该系统太过受限于网络传输能力,且其传输安全性能不够好。
本文设计了一种监控水平高、处理能力强的多媒体网络信息监控与处理系统,解决以上系统弊端。该系统由处理模块和监控模块组成。实验结果表明,所塑造的系统监控成功率高,处理能力强,能够快速且准确地显示用户所需内容。
1 多媒体网络信息监控与处理系统设计
多媒体网络信息监控与处理系统包括监控模块和处理模块两部分。监控模块进行多媒体网络信息的采集和实时监控工作,处理模块对数字多媒体网络信息进行处理。系统的处理流程和监控结果将实时反馈给用户,便于用户掌握多媒体网络状态。
1.1 监控模块设计
多媒体网络信息监控与处理系统利用监控模块进行多媒体网络信息的采集工作,并对其进行实时监控。监控模块主要由网络摄像机、云镜解码器、服务器和客户端组成,如图1所示。
由图1可知,监控模块经由WiFi技术实现多媒体网络监控信息的传递工作,WiFi技术的使用不限制终端,使用户能够随时随地获取多媒体网络信息监控与处理系统的监控信息。网络摄像机进行多媒体网络信息的采集工作,即将多媒体网络信息传送到多媒体网络信息监控与处理系统中,以对其进行处理。系统选用的网络摄像机是SCZ?2250PD网络摄像机,该网络摄像机可在[-20 ℃,40 ℃]的温度范围内正常工作,并具有25倍光学变焦能力,其内置的日夜转换功能可提升系统对监控信息的采集能力和处理能力。
SCZ?2250PD网络摄像头将采集到的多媒体网络信息传送到服务器中,由于监控模块中的信息传输主要通过WiFi技术,在服务器的选择上,应重点考虑服务器的安全性能和传输效率,并兼顾其购买成本和运行成本。为此,多媒体网络信息监控与处理系统选用我国某公司生产的ME5000多媒体服务器。ME5000多媒体服务器的价格较比国外同功能产品更低,且运行安全稳定、传输效率高。其支持标准多媒体编码协议,与用户终端兼容性较高。ME5000多媒体服务器通过分析多媒体网络信息参数,对多媒体网络信息进行编码,并将编码后的信息传送到云镜解码器和客户端中。客户端的位置位于用户终端中,用户可经由客户端实时查询多媒体网络信息,以及系统对信息的处理流程和监控结果。用户也可通过客户端进行多媒体网络信息的处理,其处理工作较为复杂,应经由专业人员获取到处理许可,方能实现多媒体网络信息的自主处理。
云镜解码器主要进行已编码信息的解码工作,并将解码后的多媒体网络信息转换为数字信号。数字信号中包括多媒体网络信息的地址和相对应网络摄像机的地址。多媒体网络信息监控和处理系统能够通过数字信号操纵网络摄像机行为,同时,数字信号也将被传输到处理模块,进行多媒体网络信息的处理工作。
1.2 处理模块设计
多媒体网络信息监控与处理系统选用达芬奇技术作为处理模块的核心技术。达芬奇技术是为数字多媒体网络信息量身定制的处理方案,其能够在保证处理能力的基础上,对处理流程进行简化,并为数字多媒体网络信息提供多种硬件和软件的技术支持,以提高系统处理效率。达芬奇技术不仅拥有超强的控制能力,其对大型多媒体网络信息的处理同样具有优良的表现能力。达芬奇技术在对多媒体网络信息监控与处理系统进行实时控制的同时,也为用户提供了自主编程接口。其配备的各种内置算法知识库,增强了系统的灵活性,为系统后期整改工作提供了便利。监控模块基于达芬奇技术,选择了TM320DM368处理器进行多媒体网络信息的处理工作。TM320DM368处理器的处理频率高达432 MHz,且ARM性能较为强劲。图2是TM320DM368处理器的工作原理D。由图2可知,TM320DM368处理器先后根据用户数据报协议和实时传输协议,解析监控模块的工作流程并生成服务质量控制反馈,对数字多媒体网络信息进行解码和显示等预处理。解码后的信息会传输到TM320DM368处理器内置的子处理器进行处理,图3是TM320DM368处理器中子处理器工作原理。
由图3可知,子处理器将首先进行多媒体网络信息监控与处理系统的环境解析工作,为数字多媒体网络信息选取最优处理方案。当多媒体网络信息输入到子处理器,计时器便开始对处理工作进行计时。子处理器在达芬奇技术的控制下,将已处理的多媒体网络信息生成监控结果,并对其进行加密和信号增强,以保证监控模块对信息进行安全接收,并提高网络摄像机的显示效果。
2 多媒体网络信息监控与处理系统实现
多媒体网络信息监控与处理系统为多媒体网络信息提供了多种处理算法,主要包括帧间差分算法和背景减值算法。系统能够为多媒体网络中的不同信息自动匹配适合的算法。帧间差分算法通过分析多媒体网络信息中相互临近的帧差数值,确定出其中待处理信息。图4是帧间差分算法处理流程图。根据图4分析帧间差分算法的处理流程:将图4中的帧数设为,用代表多媒体网络信息的帧值,代表信息坐标点,代表相互临近的帧差数值,对多媒体网络信息二值化,则其二值化表达式为:
(1)
(2)
式中,代表标准阈值。多媒体网络信息监控与处理系统利用帧间差分算法,将阈值小于帧差的多媒体网络信息设置成辅助信息,这样便能够准确地将目标信息提取出来。经由二值化处理后的多媒体网络信息,将依次进行形态学滤波排除干扰,以及拓扑连通性测试,保证系统能够对用户所需内容进行快速显示。同时,帧间差分算法为多媒体网络信息监控与处理系统提供了中断控制,以应对黑客入侵、系统信息泄露等突发状况。
背景减值算法同帧间差分算法的处理流程较为相似,其数学表达式为:
(3)
(4)
式中,代表多媒体网络信息中的辅助信息帧值。背景减值算法将多媒体网络信息中某一帧值与辅助信息帧值做差,构建辅助信息帧值模型。该模型的优点在于其能够进行实时更新,更适用于处理动态类型的多媒体网络信息。
由于动态信息中的影响因素较多,背景减值算法需要对其进行算法消除,提取出影响因素中的辅助信息。背景减值算法主要通过与平均分配算法或自适应算法相结合的方式,对影响因素中的辅助信息进行提取。
平均分配算法对影响因素中的辅助信息的提取原理,主要是对影响因素信息进行复制,通过对所复制信息的总阈值进行平均分配,将影响因素覆盖掉,求得辅助信息阈值。平均分配算法的用法较为简单,效果较为理想,但不能用其进行过于细致的影响因素的消除工作。假设多媒体网络信息中影响因素信息的长度为,则有:
(5)
式中:
(6)
自适应算法对影响因素中的辅助信息的提取流程为:首先假设某帧为辅助信息,将多媒体网络信息中的其他帧与其进行对比,并对不同帧的辅助信息进行排查和整改,进而得到真实辅助信息。假设为辅助信息响应速度,则自适应算法的目标函数为:
(7)
3 实验分析
本文所设计的系统所需达成的目标是:塑造一种监控成功率高、处理能力强的多媒体网络信息监控与处理系统,实现用户所需内容的快速、准确显示。
由于环境温度的改变会对多媒体网络信息监控与处理系统的硬件性能造成影响,导致系统性能变化。因此,实验在温度为20 ℃,40 ℃和-20 ℃的环境下,分别对本文系统的监控成功率和处理能力进行验证。实验还选取数字多媒体网络信息监控与处理系统与本文系统进行对比,以便能够更加直观地了解本文系统性能。图5、图6是三种温度下两系统监控成功率变化图,图7、图8是三种温度下两系统处理能力变化图。两种系统的处理用时统计表如表1所示。
从图5中可看出,数字多媒体网络信息监控与处理系统在温度为20 ℃,40 ℃和-20 ℃的环境下监控成功率变化较大,表现在成功率数值的波动和下降幅度明显增大,其在20 ℃,40 ℃和-20 ℃温度下的监控成功率平均值分别为97%,90%,88%。
从图6中可看出,本文系统在温度为20 ℃,40 ℃和-20 ℃的环境下的监控成功率平均值分别为100%,98%和95%,即本文系统实现了常温下对多媒体网络信息的完美监控,其在高温和低温环境下的监控成功率,高出数字多媒体网络信息监控与处理系统8%和7%,且监控成功率非常稳定。验证了本文系统具有较高的监控成功率。
由图7、图8以及表1可知,本文系统的处理能力变化几乎不受温度影响,其处理时间一直在[3.8 ms,6.0 ms]范围内变化。而数字多媒体网络信息监控与处理系统在常温20 ℃下的处理能力较高,但在高温和低温环境下处理时间明显增大,系统整体的处理能力较弱。经由对以上结果的对比分析,验证了本文系统具有较强的处理能力。
4 结 论
由于多媒体网络信息的不断更新,多媒体网络信息监控系统在监控水平、处理能力等方面无法得到合理提升。因此,本文塑造的多媒体网络信息监控与处理系统,由监控模块和处理模块组成。监控模块进行多媒体网络信息的采集工作,并将其转换成数字多媒体网络信息。处理模块利用基于达芬奇技术的TM320DM368理器,对数字多媒体网络信息进行处理,所生成的监控结果将反馈到监控模块。用户经由监控模块提供的客户端,对系统的处理流程和监控结果进行查询。系统为多媒体网络信息提供了多种处理算法,主要包括帧间差分算法和背景减值算法。由实验结果可知,所塑造的系统监控成功率高,处理能力强,能够快速且准确地显示用户所需内容。
参考文献
[1] 宋路露,刘治.图书馆多媒体信息资源网络的自适应传输控制方法[J].工业控制计算机,2014,27(3):34?36.
[2] 秦贵和,陈吉龙,王洋,等.车载多媒体网络技术综述[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2015,32(1):1?4.
[3] 李厚业,李浩宇.多媒体网络环境下大学英语生态化教学原则探究[J].哈尔滨学院学报,2014,35(5):109?111.
[4] 张煜,陈晓梅,李明星.多媒体网络课件在超声医学教学中的探讨[J].临床超声医学杂志,2014,16(6):419?420.
[5] 朱忠梅.多媒体网络条件下写作教学理性分析[J].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37(1):161?162.
[6] 宋阳,张颖.多媒体网络环境下基于建构主义理论的大学英语写作教学模式[J].卫生职业教育,2014,32(13):9?10.
[7] 胡晓锋,孟利民.远程多媒体网络实验平台的设计与实现[J].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学报,2014,34(3):50?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