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事业管理的研究方法模板(10篇)

时间:2023-08-06 10:30:21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公共事业管理的研究方法,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公共事业管理的研究方法

篇1

1.知识应用的综合性。专业电算类课程涉及到的知识主要包括计算机基础知识、常用软件操作知识、管理信息系统方面的知识、专业综合知识等,专业软件应用和专业应用设计往往是以实际问题为向导的多学科知识的综合应用。因此,它对学生的素质要求及综合应用能力要求较高。

2.知识体系的系统性和逻辑性。相比一般文科专业课程,专业电算类课程具有更强的系统性和逻辑性。按照其系统性与逻辑性,传统教学方法往往是由浅入深,从基础知识的教学到局部综合再到整体综合应用。这种方式的优点是知识体系介绍比较完整和系统,基础比较扎实;其缺点表现为学习耗时长,基础部分学习带有较大的盲目性。

3.知识体系的继承性和创新性。在相近的知识体系中,新知识的演变常常有它自己的“源”。继承性就是“源”知识与新知识的桥梁。要快速地理解和掌握这部分新知识,利用其继承性进行对比学习是一条有效途径。专业的软件大都是由高级程序语言设计而成。软件系统在设计过程中,其形成的知识体系具有较多的创新点,表现为概念、操作方法与流程的改变。这些知识的掌握与灵活应用很难通过传统学科知识的推导和联想来学习,因而成为教学中的难点。

4.知识应用的偏向性。从应用的角度而言,知识体系中各知识点的应用频率并非相等,有些应用频率较高,而另外一些则应用较少。知识点的应用呈现一定的偏向性,在相应的教学中,掌握其特点,有助于有选择、有重点地进行教学。

5.知识的可操作性。在专业电算类课程中,知识的可操作性显得格外突出。由于这类应用学科发展快、历程短,多属创新性知识结构体系,对其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有些无法追根朔源,只有通过实践操作,才能快速地掌握其知识点,积累相关经验和技巧,运用逻辑推理和形象思维的方式去扩展自己的知识。因此,实验的条件与环境的好坏对这部分知识的掌握显得十分重要。

二、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教学的时限性问题。在高校教学改革中,提高学生的素质与能力是首要任务,同时提倡学科之间的交叉,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其结果是压缩单科学时量,增加学科课程门数。传统的系统教学方式根本无法胜任,更谈不上学生素质与能力的提高。时限性问题从表面上看给教与学都带来了一定的困难,但给教与学两方面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教的方面,教学的思路及教学方法是改革的重点;在学的方面,除了合理地组织课堂教学之外,更重要的是发掘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学生课外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2.软件应用的相关基础知识普遍欠缺。与理工科各专业学生相比,管理类专业的学生基础的计算机软件的应用与设计普遍较差。在专业阶段的应用软件学习中,会遇到大量的概念与原理。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快速地了解这些基本的概念和原理,掌握其基本的应用,教学方法改革的关键是提高教学效率。

3.学生思维方式不同。工商管理类专业的学生平时习惯于抽象思维,其形象思维与空间思维能力训练不够。在专业应用软件的学习过程中,不能通过表象联想和推理掌握其本质和原理,在实践中表现为一部分同学缺乏自信,认为自己学不会,学习动力不足;另一部分学生则只会依样画葫芦,主要表现为变通能力差,不会灵活应用。

三、理论教学方法的改革

理论教学改革是要以提高学生素质与能力为基本出发点,在传授知识的同时,重点强调学生学习方法和能力的培养,提高学生对新事物、新知识的接受能力和对知识的融会贯通能力。课程改革的核心应以学生对未来社会环境适应为向导,重点传授学生更新知识的理念和方法,以培养学生将来能根据社会和工作环境的要求快速完成知识的自我更新能力。因此,必须从传统的教学中吸收有益的东西,结合时展对高等教育提出的新要求,通过观念创新与方法创新,使学生的素质与能力得到最大的提升。

1.索引教学法。如图书索引一样,课程知识体系索引是按知识点的特征、功能及内在的逻辑关系,将其归纳分布到一颗“索引树”上,以帮助学生明确学习的重点,增强学习的针对性。对于一个新的课程体系,索引教学法有助于学生从整体上把握课程知识体系的框架结构及各部分的逻辑关系,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根据自己的需要,有的放矢地搜集和学习其相关知识。通过“索引树”可将整个体系结构形象地展示出来,能引导学生快速掌握各知识点的功能作用、应用条件,基本的操作方法及与其他知识点之间的关系。

2.概念转换法。概念转换法是一种让学生快速理解基本知识点并掌握其原理的有效方法,也是一种利用已掌握的知识推导和解释新知识的方法。这种方法基于两点:一是知识的继承性,即人类的知识是一个不断积累与继承发展而来,因此,可利用已掌握的“原知识”对“新知识”作出解释与推断;二是新知识的原型模板或类比物。很多新知识可以在工作与生活中找到原型模板或类比物,通过模板、类比物的特征对新知识对象作出合理的解释,以帮助学生理解与掌握这些新知识。

3.实例驱动法。以具体的实例作为向导与目标,从相关的基本概念和知识入手,直到实例目标的实现。其优点是目标明确,教与学都有足够的动力,掌握的知识更加实用,技能更具实战性。由于知识应用的偏向性,实例中出现的知识往往也是实践中应用最多和最为基础的知识。本方法重点是如何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通过实例的设计以反映知识的重点与一般,并确定一个合理的由简到繁的实例教学顺序。

4.现场演示法。现场演示教学法是把知识的讲解与实例现场演示交叉进行。演示对知识的讲解起着验证与巩固的作用。现场演示有别于预置实例演示教学,即动画实例演示。现场演示法其难点是课程进度不易控制,演示中常会出现“败局”。通过收集学生在实验中易犯的错误,有意以“败局”的形式体现在现场演示中并现场加以纠正,这样会加深学习的印象,纠正学生对知识理解的偏差。

四、实验教学方法的研究

1.实验设计原则

第一,实验与理论讲授保持同步。这类课程体系的逻辑性强,在内容上的同步是要求学生学习的内容必须在对应的实验单元中得到体现;在时间上的同步是实现实验与理论授课的互动,为后续的理论讲授打下良好的基础。因此,理论教师参与实验设计与指导是关键一环。

第二,实验内容难易适度。每一实验单元的内容一般要分为基础实验项,提高实验项和扩展实验项。基础实验项是验证基本知识掌握程度的必做实验项;提高实验项是根据本次及之前应掌握知识和技能而设计的实验项,其综合性更强,灵活性更大;扩展实验项是在学生掌握基础知识的基础上,通过主动查阅相关知识,自我学习与独立思考才能完成的实验项,实验设计要有充分的自由度,主要考察学生的创新能力。整个实验内容的设计做到难易兼宜,有利提高不同层次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第三,按需设置实验。实验素材要不断更新,并且与生产实践和现实需求紧密结合。如教师可将科研素材或生产实践任务某一环节抽象出来编入相近的实验项目。这样才能极大地激发学生学习的动力与积极性。

2.实验管理方法

第一,目标管理法。实验前只对实验项的目标与完成要求进行详细地说明,对实验的实施思路不作或只作粗略地说明,让学生根据自己掌握的知识自由发挥,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能力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尤其是在提高性实验与扩展性实验中,必须强调这种方法的应用。

第二,实验评点法。实验评点法是在下一个实验开始前对上一个实验最优方案、典型的问题进行评点,以清除其观念和知识上的“瑕疵”。这对专业应用软件中的接力性实验尤其重要。

第三,应用引导法。以某一项实践生产任务为向导,将生产任务分解成几个子任务,并嵌入相近的实验项目中,将几个实验项目合并成一个大的实验项目。这样学生实验的目的更明确,并有一定的动力与压力,在实践中学生可学到更多的实际工作经验与技能,将来能更好地适应社会的需要。

篇2

经济管理是房屋施工企业一切经济活动的最终出发点,提升经济管理水平,对于企业市场竞争力的增强具有重要意义。而企业要想持续健康的快速发展,就必须减少实际劳动消耗量,用少的投入获取大的效益。唯有如此,才能够真正的站在市场的最前沿,良好的生存与发展下去。

1、房屋施工企业内部控制的创新

1.1创新内部控制观念

当前,我国多数房屋施工企业内部控制存在问题缺陷,未对其有足够的认识,依旧仅仅局限在内部控制牵制制度、内部控制制度等阶段中,更有部分房屋施工企业将内部控制当做了内部监督,这种认识完全脱离了现代企业的实际要求。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应创新内部控制观念,以企业财务监控为核心,构建一套高效、切实可行的企业效益控制体系。将企业经营成果当做内部控制的主要依据。

1.2创新内部控制制度

内部控制制度不仅是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还是现代企业管理中不可或缺的一项核心手段。由于内部控制属于动态行为,所以,其在企业中的作用会被主观因素与外部环境不同程度上影响。要想将内部控制具有的作用在房屋施工企业制度中全面发挥,就必须创新内部控制制度,以确保其的完善与规范,适应于现代房屋施工企业的发展需求。进行制度的创新是内部控制制度与企业实际需求相符的前提,是创新思维的结果,是创新管理的初步阶段,是现代房屋施工企业进行制度建设时必须实现的目标。

1.3创新内部控制管理

我国房屋施工企业制度建设过程中最核心内容就是管理科学。应对企业的管理工作予以高度的重视与不断强化,以严治角度出发,创新管理,这是房屋施工企业与市场相适应以及提升自身核心竞争力的根本要求。从整体上讲,我国房屋施工企业的管理水平与西方国家相比,差距较大。比如经营观念滞后、管理基础薄弱等现象依旧存在;财务账目不实、采购环节与销售环节“暗箱操作”行为屡见不鲜等。对于上述这些现象,笔者认为企业应始终根据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基本要求,不断的强化企业的管理,积极构建一系列的适应于现代房屋施工企业内部控制的管理方式方法。

2、做好房屋施工企业内部经济管理工作的途径以及方法

2.1对内部会计控制行为主体实施有效控制

导致企业内部控制失效、经营与会计风险问题发生的行为主体就是人(涵盖企业领导者与相关业务经办人员)。唯有上下级行为相一致,良好的交流沟通,企业才能够得到及时有效的全面控制。要想做好内部控制工作,就必须及时了解与掌握有关人员的思想、动机以及行为。应从下面几方面入手:一,企业领导者应做好带头作用,严格按照各项规章制度办事,对各级管理者据章办事予以支持,不得有越级指挥行为的发生。二,全面了解会计工作者的思想行为;内部业务工作者与会计工作者之所以会有违法行为的发生,肯定存在着某一动机因素,所以,企业领导者与部门负责人应时常分析核心岗位工作者的思想与行为,看其是否存在不良嗜好,比如赌博、炒股、和社会闲散人员来往密切等,及时掌握会诱使相关人员犯罪行为发生的外因,从而制定有效的措施进行全方位的控制。三,加强会计人员职业道德教育与业务培训;职业道德教育应以正反两面为切入点,着重教育会计人员的法纪政纪、反腐倡廉等,培养他们的自我约束能力,自觉的根据各项法律法规办事,严格遵守财经纪律;另外,还应对会计人员进行继续教育,尤其是业务能力与业务知识水平不高的会计工作者,不断增强他们的工作能力,以防止会计业务处理时出现不必要的技术错误。

2.2财经部门应积极参与进企业经营管理全程

在全面预算标准下,房屋施工企业应不断完善以财务管理为中心的管理体制。将预算管理作为中心,实时有效的监督管理企业日常业务活动、管理活动以及资金流动。切实的把财务管理的事后反映变成事前预算、事中控制及事后考评,将结果控制变为过程控制,这样,企业的经营活动就会一直保持在有效的控制状态下。对项目部应当承担的经济责任加以明确,做到奖惩分明。对于房屋施工企业来说,应编制详细的成本管理的办法与措施,和项目部进行经济责任目标书的签订,确立其实际中应担负的相关责任与义务,同时,还要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有效的监督、检查以及考核,从而实现预期的利润目标。项目部属于成本管理的控制层,必须担任成本中心这一角色,对目标成本加强控制,根据已明确的成本计划,科学合理的分解各项责任目标,加强考核,加大奖惩,以促进目标成本的实现。要想防止资金管理风险的发生,就必须做好资金考核与监督工作。当企业资金预算或者资金计划下达后,应着重考核与监督,因为只有这样,资金预算或者资金计划才会全面的贯彻落实,获得相应的效益。

在资金考核方面,应编制完善的考核指标与办法,比如工程款回收率、资金使用等各方面应有明确且详细的要求,尽量做到量化。关于资金监督,具体涵盖了财务与审计这两方面的监督事项,主要是检查资金预算实际执行情况、资金实际使用效率等,还要准确评价资金使用是否是科学合理的。

2.3培养财务工作者综合素质

财务工作者在房屋施工企业中占有重要地位,其不仅是保证财务制度有效执行的关键,同时,还是会计信息的提供者。所以,要求财务工作者熟知业务知识,遵守相关法规,定期的到施工现场调研,以了解与掌握施工过程,唯有如此,成本核算才会更加的真实性。倘若一味的参照基层项目部所递交的资料,那么,核算工作将与实际相脱离,并且,对于存在的问题也很难及时的发现。应构建一套高效的财务风险预警体系,具体包括财务预警指标、预警指标标准值等内容,以降低企业财务风险。对于房屋施工企业,应将偿债能力指标与盈利能力指标作为财务风险预警指标的基础内容,营运能力指标与发展能力指标辅以补充,并且要将现金流量指标充分的显现出来。

3.结论

综上所述可知,经济管理水平的提高是房屋施工企业经营的直接目的,也是企业经济有效运行的前提保障。所以,房屋施工企业要想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持续健康发展,最为关键的就是积极寻找能够增强经济管理工作水平的有效途径,制定有效的措施,促进企业经济效益最大化。

作者简介:

魏晓洁,1976年11月出生,女,温州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参考文献:

[1]肖燕.《对施工企业成本管理的几点看法》.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08.

[2]毛春华.《强化内部控制防范企业财务风险》.商业会计,2010,(22).

[3]张君辉.《提高中小建筑企业竞争力的对策探讨》.商场现代化,2007(1).

篇3

一、电力施工企业劳动关系管理风险控制的重要性

电力施工企业是我国基础性的产业,对我国的经济发展以及国民生活有着重要的影响。社会的生产、人们的生活等都离不开电力,因此,电力施工企业的运行状态要稳定、良好。要确保电力施工企业的正常运行,必须要加强对企业劳动关系的管理,防范、控制劳动关系管理中的法律风险。我国政府大力扶持电力企业,保障社会各领域对电力的需求,而我国电力施工企业为了提高行业的竞争力,对劳动关系管理进行不断的改善,逐渐认识到劳动关系管理法律风险控制的重要性,从而保证电力施工企业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

二、电力施工企业劳动关系管理的法律风险

1.企业劳动制度的缺失

目前,我国电力施工企业多数缺少规范、完整的劳动制度,导致劳动管理中存在法律风险。虽然,部分电力施工企业制订了一些劳动规章制度,但没有法律效力,当出现劳动争议时难以成为法律依据。也有部分企业制定的劳动规章制度与劳动法相矛盾,导致企业在劳动争议后难以高效的解决问题。另外,一些电力施工企业制定的劳动规章制度不公开、不透明,缺少劳动者的参与,难以得到劳动者的认同,导致劳动规章制度形同虚设,难以发挥约束和管理的作用。

2.劳动合同管理机制的缺失

电力施工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中,劳动合同管理是其重要内容之一,但目前很少有企业能根据实际情况,设置专门的劳动关系管理机制。电力施工企业劳动合同在订立、管理以及变更等方面缺少专业管理人员,导致合同执行、管理存在法律风险。同时,我国电力施工企业多数没有设立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当出现劳动争议时,难以有效的解决争议,加剧企业与劳动者的矛盾,既难以保障劳动者的权益,同时又增加了企业劳动管理的成本。

3.执行力度的缺失

目前,我国部分电力施工企业设置了一定的劳动规章制度,但在企业的运行过程中,既定的劳动规章制度没有发挥出制度的效用,未能够落实相关制度。在电力施工企业的经营管理过程中,当劳动者违反劳动制度时,不能够严格按照规章制度进行惩处。另外,电力施工企业缺少合格的执行主体以及流程,执行力度的不足带来了劳动关系管理的法律风险。

三、电力施工企业劳动关系法律风险的防范策略

1.强化企业人力资源管理

首先,电力施工企业要转变人力资源管理的理念,认识到劳动关系管理的重要性,既要强调劳动者与企业的平等性,同时也要强调两者的隶属性,劳动者要服从企业的安排,构建得到劳动者认可的企业劳动管理规章制度;其次,规范业务外包以及人力资源配置等问题,形成一体化的组织架构。电力施工企业要加强对人力资源管理机构的设置,加强对业务的管理与控制,明确用工主体,规范劳动关系,从而避免用工过程中的法律风险;最后,制定完善的企业人力资源配置,优化企业中各类人员的配比,规范岗位职责以及任职资格。

2.加强企业岗位管理

电力施工企业劳动关系管理中,要加强各个岗位的管理,避免人员交叉混乱的局面。企业要根据实际发展情况,依照劳动法进行人员的配置和管理。招聘时要公开、公平、公正,通过考核的人员,企业要签订劳动合同,并且建立规范、合法的劳动关系。同时,存在外包、出借人员现象的,企业要解决人员问题,做好员工的劳动关系的管理,避免重复管理问题的发生。另外,企业内部要做好岗位管理工作,规范交叉混岗现象。对企业的岗位设置、员工的核定等进行规范,以考核等形式公平竞争,部分优秀劳务派遣员工可转聘为劳动合同制员工。企业中部分临时性的员工,企业要加强人员的培训,通过考核等方式进行转岗,而超过两次转岗不能胜任本职工作的应根据劳动法解除劳动合同。

3.建立完善的劳动合同管理制度

电力施工企业劳动关系管理中,要制定完善的规章制度以及劳动合同管理体系。在制定规章制度时,企业要严格按照我国劳动法制定,保证制度的合法性,同时要进行民主公示,得到劳动者的认可,从而保障后续的执行。另外,规章制度要能够根据法律进行及时的修改和补充,建立招聘、试用、录用以及教育、考核、奖惩等人力资源管理制度。在建立规范化的劳动合同管理体系时,企业要根据岗位、工种以及员工层次等差异,制定出针对性的劳动合同文本,合同的内容要合法、严谨,避免模糊不清等问题;劳动合同中期限的选择要根据企业的特点设置,例如以一定工作任务为期限的劳动合同期限,能够降低劳动成本,预防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带来的法律风险。

4.规范管理劳动用工

电力施工企业要构建完善的薪酬激励机制,根据岗位、员工的贡献情况,设置适应各个岗位的奖惩机制。在构建绩效考核管理机制时,企业要面向全体员工进行考核,以员工的贡献来设置奖励机制,将业绩考核成效与员工的培训、个人评价以及物质、非物质奖励相结合,激发员工工作的积极性。

四、结束语

电力施工企业与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生活紧密相连,其稳定运行能够保障我国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因此电力施工企业要加强对劳动关系管理的法律风险防范,将风险意识融入到企业的日常管理中。完善劳动关系管理的法律风险控制,既能够降低劳动成本、规避劳动风险,同时还能够有助于企业人才队伍的建设,提升企业的竞争力,保证企业的正常运行。

参考文献:

篇4

doi:10.3969/j.issn.1673 - 0194.2017.06.170

[中图分类号]D6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194(2017)06-0-01

目前,对于公共事业管理与行政管理的概念和内容依然存在分歧。笔者认为公共事业与行政管理的现行管理范围不同,但无本质上的区别。公共事业管理多作为管理内容出现,而行政管理多作为一种管理手段存在,认清公共事业的本质,如何采取必要的行政管理手段促进我国公共事业的发展是本文研究的重点,也是公共事业单位应该重点关注的问题。

1 公共事业管理的概念与内涵

公共事业管理概念在我国出现的时间并不长,但实际上,公共事业管理无处不在,目前对公共事业管理尚无完整统一的定义。但可以肯定是,公共事业管理是政府管理的核心,笔者认为,公共管理就是以政府为核心,以公务员所涉及的项目管理为内容,实现政府利益与社会整体利益的共同发展。政府有权力与职责对公共事业单位进行必要的协调与管理,公共事业管理的效率和效果涉及民众的生活质量,甚至经济的整体发展形势,即公共关系管理是社会为公众生活质量提供保障的一种手段,公共事业管理是一种服务体系。在我国大学专业教学中,公共事业管理的设置处于发展阶段,很多高校已经开始开设这一课程,但由于对管理概念的认知不清,因此在专业设置上存在缺陷,另外对公共事业管理与行政管理专业的异同区分不清,造成公共事业管理人才缺失,影响公共事业管理单位的发展。近几年,高校公共管理事业发展迅速,但对于公共事业管理人才的输送上,必须弄清一些问题,比如公共事业管理与行政管理的关系,二者之间的差别,以及如何实现二者之间的统一。为了进一步研究公共事业管理,促进公共事业的发展与稳定,笔者对公共事业管理与行政管理之间易混淆的内容进行分析,确定公共事业管理的范围、性质及内容,在高校中设置合理的专业内容和教学方法,培养公共事业管理人才,确保我国行政事业单位的稳定发展。

2 公共事业管理与行政管理的异同

公共事业管理具有整合性,包含了管理技术、管理方法和管理目标,而行政管理则主要是一种管理方式。笔者将行政管理作为公共事业管理的一个子领域进行研究。当然,二者都是以政府事业为中心,以提供公共服务体系和促进公共事业发展为目的。另外,公共事业管理与行政管理都采用现代化的管理手段与管理技术,都具有动员社会力量的能力与义务。当然,要确保二者的和谐发展,还需要对二者的差别进行研究,笔者对其具体差异做了分析与调查,并阐述如下。

2.1 管理的范围不同

公共事业管理是我国大学广泛开设的专业,一般认为公共事业管理的范围更大,而行政管理则主要涉及政府机关的管理项目与管理方法,与公共事业管理之间并不冲突。目前,我国对于公共事业管理的范围具有相对明确的规定,包括体育、教育、文化、卫生事务及保险行业,另外物业、邮政、电业局等都属于公共事业范畴。总之,公共事业管理主要是以服务性质的国家行政单位为主,涉及范围广。行政管理主要是政府部门,是公共管理范围的一个分支。管理范围小于公共事业管理,但是行政单位在公共事业管理中具有模范和引导作用,加强公共事业的管理需要必要的行政管理支持。值得一提的是,军事与国防也是公共事业管理的一个范畴,并且对于管理手段具有较高的要求。

2.2 管理的主体不同

从公共事业管理与行政管理不同的管理范畴可以看出二者之间的管理主体不同。公共事业管理是我国经济、政治和行政发展中不可缺少的项目,公共管理具有更广泛的主体,涉及项目涵盖了大部分的领域。上文笔者分析了其涉及范畴,凡是涉及的范畴均属于公共管理范畴。行政管理的范畴则相对固定,主要是以独立的行政机关为主。公共事业的主体为以公共事业为主的公益性组织,在我国,公共事业组织主要为事业单位和不具有政治色彩的团体组织。

2.3 管理手段不同

公共事业管理结合了宏观和微观上的管理概念,涉及管理中的具体问题,管理方法以树立榜样,影响民众价值观和说服为主;研究方向以综合性的基本理论为主。近年来,随着管理的不断发展,开始增加了行政管理手段,也就是实现了公共事业管理与行政管理之间的交叉。事实上,二者之间在管理手段上也无明显的差别,主要是行政手段强调强制性,而公共事业管理手段强调服务性,法律是行政管理与公共事业管理共同遵循的规则。在国家相关法律的基础上,实施行政管理与公共事业管理,将柔性的管理手段与刚性的管理手段结合在一起,突显出公共事业管理的政策以及行政管理的手段与方法,促进二者的共同发展。

3 结 语

公共事业管理与行政管理在内容、形式上有一定区别,但二者在目的上是相同的,即都是促进我国公共事业单位的发展,为社会提供优质的服务。因此,理清公共事业管理与行政管理之间的关系是必要的,但要以和谐发展为主。借助行政管理手段,Y合公共事业管理的柔性管理,达到二者之间的统一,使公共事业管理具有高效性。对于公共事业管理部门而言,要承认行政管理的重要性,认识到公共事业管理的服务型特征,并且具有创新精神,逐渐实现我国公共事业管理的改革与发展。

篇5

1公共管理理论概述

 

19世纪末期,马克斯•韦伯创建了传统公共行政学的核心理论——官僚制。官僚制是建立在法理性权威基础上的一种高度理性化的组织机构,其特点是:在职能专门化的基础上进行劳动分工;严格规定等级层次结构;运用规章制度清晰明确划分责权;人际关系非人格化;遵守严格的系统工作程序;以业务能力作为选拔提升的依据。管理效率是官僚制的核心价值观念。

 

传统公共行政学获得了极大成功,为世界各国政府广泛采用。20世纪60、70年代,以美国行政学家弗雷德里克森为代表的新公共行政学派对官僚制行政理论的效率至上原则提出质疑。他们认为传统公共行政学只重视效率,将公民当作实现政府目标的工具。他们提出的改革主张是建立政府与公民对话、沟通、互动的机制,使政府能对公民的需求积极地做出响应,从而实现公共行政的社会性效率。

 

20世纪70年代全球石油危机以后,伴随着信息化及全球化时代的来临以及公民社会的兴起,公众对政府官员和公共机构管理人员的服务品质要求更高,于是在世界范围内掀起了一股持久不衰的政府机构改革潮流,出现了以市场机制逐渐取代政府干预;减少政府开支、鼓励私人投资;缩小文官队伍的规模;鼓励公司竞争及公共事务向私营部门转移为特征的“新公共管理运动”。新公共管理运动对传统的行政管理进行了反思,强调调整政府和社会管理公共事务职能之间的关系,重塑政府管理自身和社会事务的手段、过程和模式。基本的做法是为了提高政府提供公共服务的效率,将政府的“掌舵”职能和“划桨”职能相对分离,将后者转移给非政府组织,实现公共服务的市场化、社会化、民营化。[2]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关于西方政府改革的研究报告总结了新公共管理的核心内容:关心服务效率、效果和质量方面的结果;高度集权、等级制的组织结构为分权的管理环境所取代。在分权的环境中,资源配置和服务提供的决策更加接近第一线,并为顾客和其他利益集团的反馈提供更多的余地;灵活地选择成本效益比更好的方法,如市场的方法,来替代政府直接提供和管制;更加关心公共部门直接提供服务的效率,包括生产力目标的设定,在公共部门组织之间建立竞争性的环境;强化国家核心战略能力,引导国家变得能够自动、灵活、低成本地对外界的变化以及不同的利益需要做出反应。

 

2西方公共事业管理学科的产生与发展

 

科学意义上的公共事业管理起源于20世纪早期的美国,美国前总统威尔逊把科学管理的方法运用到政府的公共部门,形成了公共管理,它的理论基础来源于泰勒的科学管理和马克斯•韦伯的“官僚制”。公共管理的发展是迅速和曲折的,1887年伍德罗•威尔逊发表了《行政学之研究》的论文,是美国公共管理教育开始的标志。1911年,纽约市政研究局创办“公共服务培训学校”,美国公共管理教育正式启动。1924年,“公共服务培训学校”迁到了锡拉丘兹大学,并与新成立的“马克斯维尔公民与公共事务学院”合并,面向公共管理领域创办了综合性的教育与培训课程。大学开设公共管理教育的目的是为公民社会的管理培养专职的优秀管理和研究人才,以便他们能够智慧地与公众打交道和在现代公共组织中有效工作—不论是在地方、州、还是中央政府。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西方国家普遍掀起了对公共事务研究的热潮,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已成为很多国家培养高层次、应用型公共管理人才的主要途径之一。这可以从国外许多知名高校设置公共事务专业得到证明,如哈佛大学的公共事务专业;纽约大学的公共、非营利事业管理专业;康奈尔大学的公共事务专业等等。

 

公共管理的一个重要理念是对公共精神和社会责任的推崇。美国的许多大的公共管理院系都鼓励教师和学生通过做项目参与社会实践,或到政府挂职,或鼓励边工作边学习的学生结合工作实际写策论,还聘请在管理岗位上的市政经理和部门领导为学生开课。美国公共管理教育的培养目标通常是培养从事公共事务管理和公共政策研究与分析等方面的高级应用型人才,为政府机关和非赢利组织培养具有现代公共管理理论和公共政策素养,掌握先进分析方法及技术,精通某一具体政策领域的专业化管理者、领导者和政策分析人才。在培养过程中,注重实际能力与素质的培养,教学内容面向公共领域中所面临的实际问题。目前,美国开设公共事业管理课程的学校有220多所,在读学员达3万多人。到目前为止,根据彼德森大学指南,美国有312个公共管理院系,其中244个重公共管理方向,81个有公共政策方向。美国公共管理的学科原则和传统有三大重要理念:培养专业化管理人才(Professionalism),注重公共服务精神(publicservice),强调实践和操作(practice)。例如,作为美国最早的公共管理专业化教育课程体系,美国锡拉丘兹大学马克斯韦尔公民与公共事务学院的公共管理课程,注意培养学员的四方面技能:量化统计方面的技能、经济分析方面的技能、预算和公共财政方面的技能以及公共管理知识技能。为此,该学院为学员开设了五类核心课程,分别是公共行政与民主类、统计分析类、经济分析类、预算和公共财政类、公共管理类。美国哈佛大学的肯尼迪政府学院的办学目标是培养高层次的公共管理人才和从事高质量的公共政策分析人员。在其研究生教育中,要求学生掌握三方面的基本知识:即政策和制度分析、公共组织的战略管理、政治主张和领导艺术。

 

3我国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学科建设基本情况

 

1996年,东北大学娄成武教授和云南大学崔运武教授,到国外考察公共事业管理发展情况后开始酝酿在我国高校建设公共事业管理专业。1997年东北大学、云南大学分别向教育部报告,申请将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列入本科专业目录。1998年原国家教委(现为教育部)在新的普通高等学校专业目录中,设立了公共事业管理本科专业。1999年在云南大学和东北大学首开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以来,该专业发展迅速。到2000年,全国有57所高校招收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本科大学生。2001年全国招收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本科大学生的高校发展到132所,2002年迅速增加到180多所,2007年已有322所。对这个专业的招生,教育部原本是想由东北大学、云南大学两校通过四年的专业建设,取得经验后再在全国推广,但由于各高校自主办学,特别是教育部对各省属高校难以控制。如此增长速度,可称得上中国教育史上的一大“奇观”。

 

虽然在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建设的过程中已经取得了较大成就,但公共事业管理在我国仅有十年的发展过程,作为一个有发展前途的新兴专业,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本应具有极强的生命力和发展空间,可现实的遭遇和形势却使该专业陷入了尴尬的局面。主要表现有:专业的社会认可度差、专业方向不明确、人才培养目标模糊、学生就业难等不少问题。其原因是各高校对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认识不足,造成专业课程设置散乱甚至混乱;教学内容死板,教学方式单一,实践教学环节薄弱;专业教材建设滞后、师资力量相对缺乏等。该专业目前的办学规模和发展速度已超出了我国公共事业发展的速度和公共管理体制、公共事业单位改革的步伐;专业缺乏明显特色,就业方向不明确,所培养的学生缺乏不可替代性,社会对该专业的认识和了解也比较少。因此,作为一个新兴专业,如何构建更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推进专业建设,进而提升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竞争力,成为当前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建设面临的棘手问题。

 

4公共管理理论视角下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学科建设的改革途径

 

4.1变革专业意识,塑造服务意识。新公共管理理论和善治理论指出,公共事业管理的主体除了政府这一核心之外,还应包括非政府组织。公共管理的职能除了政治统治、社会管理之外,还需强调社会服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服务除了面向于政府和事业单位,还应包括企业和相关社会团体。因此,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要强调公共事业管理主体的非政府性和职能的服务性。

 

4.2以社会需求为导向确定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公共事业管理是社会组织为了满足社会全体或部分成员的共同需要和协调发展,采取各种形式,对社会的公共事务进行生产、调节和控制的过程。针对当前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多样化和模糊化的问题,在培养过程中注重实际能力与素质的培养,教学内容面向公共领域中面临的实际问题。培养目标要强调注重公共服务精神,强调实践和操作,使之与当前经济社会的需求紧密结合起来,从而也保障了本专业学生更好的就业前景。以需求为导向,结合自身的教育资源优势,灵活制定培养计划。进一步加强对社会人才需求的调研,结合自身的教育资源优势,灵活的确定培养方案。另外,人才培养方案是动态变化的,在实施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过程中,要进行全程就业信息管理工作。要依据就业市场、用人单位对人才的评价结果,检验专业方向人才培养方案,对不符合社会需求的人才培养方案及时修改完善。

 

4.3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培养学生各项技能。公共事业管理人才必须具有广博的知识面,具备较高的办事效能、实际策划、运用理论及操作能力,必须具有良好的思维创新能力、自我学习能力和研究能力,必须具有动手操作能力和实际应用能力。主要包括以下几项技能培养:一是社会调查技能。公共事业管理作为实践性应用性学科,其理论来源于社会实践,其理论也必须适合于并应用于社会实践。能熟练应用社会调查的方法步骤,使学生了解社会、熟悉公共管理的实际,市场运作技能熟练。二是社会适应技能。社会是不断发展变化的,这就要求公共管理专业人才能够应付各种社会变化,具有应对各种困难和挫折的心理素质。三是熟练的表达技能。包括语言讲述能力和应用写作能力,这也是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必须具备的能力。公共管理专业人才作为社会管理的决策人员和主要参与者,其设想、方案等要通过语言和文字准确、顺畅表达出来,否则就会限制能力的发挥,无法履行管理职责。公共管理工作是对人的工作,只有通过有效地表达才能与人沟通,否则不会得到他人的配合,工作也将无法开展。

 

4.4强化实践教育环节。由于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具有明显的跨学科特征,因此综合的知识结构和管理素质是从事公共事业管理工作的先决条件。公共事业管理面对的问题涉及社会发展、公共利益、个人利益等不同的层次,涵盖领域广泛。这就要求公共事业管理人才具有全面的综合素质,具有较强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因此,学校要为本专业的学生创造各种时间平台。除建立相关的实习基地为学生提供锻炼机会外,还可以开设电子政务、案例分析等课程,邀请公共事业管理单位相关人员为学生提供讲座和培训;不仅要充分利用现有的实验室、实习基地等开展好相关社会实践,学校与当地政府部门和有关公共事业管理部门合作,建立专业见习、实习基地,并在学生见习、实习期间组织教师不定期进行指导、检查、考核,保证专业见习、实习有场所,有人指导,有人监督,不走过程,不搞形式;在学生中大力提倡各种形式的社会实践和学术研究活动,鼓励学生利用假期、周末参与进行社会调查和实践。通过参与社会调查、科研能力培养和论文撰写,使学生社会调查与理论知识相结合,进一步扩大他们的知识面,培养他们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5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特点要求教师既要专又要博,既要通理论又要懂实践,因此必须采取措施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一是针对师资缺乏的状况,可采取多元化的师资引进模式,采用全职、兼职、访问、荣誉四种师资任教形式,建立一支理论与实际并重、专兼职结合的多元化师资队伍。二是加强教师的公共管理实践经验,通过人才交流、挂职锻炼等形式提供专业教师到政府部门、公共事业单位挂职实践,提高社会实践能力和社会公共政策分析能力,促进课堂教学与社会实践结合。同时要提供条件鼓励教师走出去,通过进修或参加各种专业培训、学术研讨会,提高教师自身的水平;三是加强科研水平,实现教学与科研的有机结合,形成教学与科研的良性互动。

篇6

【关键词】国外公共管理理论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建设

1公共管理理论概述

19世纪末期,马克斯•韦伯创建了传统公共行政学的核心理论——官僚制。官僚制是建立在法理性权威基础上的一种高度理性化的组织机构,其特点是:在职能专门化的基础上进行劳动分工;严格规定等级层次结构;运用规章制度清晰明确划分责权;人际关系非人格化;遵守严格的系统工作程序;以业务能力作为选拔提升的依据。管理效率是官僚制的核心价值观念。

传统公共行政学获得了极大成功,为世界各国政府广泛采用。20世纪60、70年代,以美国行政学家弗雷德里克森为代表的新公共行政学派对官僚制行政理论的效率至上原则提出质疑。他们认为传统公共行政学只重视效率,将公民当作实现政府目标的工具。他们提出的改革主张是建立政府与公民对话、沟通、互动的机制,使政府能对公民的需求积极地做出响应,从而实现公共行政的社会性效率。

20世纪70年代全球石油危机以后,伴随着信息化及全球化时代的来临以及公民社会的兴起,公众对政府官员和公共机构管理人员的服务品质要求更高,于是在世界范围内掀起了一股持久不衰的政府机构改革潮流,出现了以市场机制逐渐取代政府干预;减少政府开支、鼓励私人投资;缩小文官队伍的规模;鼓励公司竞争及公共事务向私营部门转移为特征的“新公共管理运动”。新公共管理运动对传统的行政管理进行了反思,强调调整政府和社会管理公共事务职能之间的关系,重塑政府管理自身和社会事务的手段、过程和模式。基本的做法是为了提高政府提供公共服务的效率,将政府的“掌舵”职能和“划桨”职能相对分离,将后者转移给非政府组织,实现公共服务的市场化、社会化、民营化。[2]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关于西方政府改革的研究报告总结了新公共管理的核心内容:关心服务效率、效果和质量方面的结果;高度集权、等级制的组织结构为分权的管理环境所取代。在分权的环境中,资源配置和服务提供的决策更加接近第一线,并为顾客和其他利益集团的反馈提供更多的余地;灵活地选择成本效益比更好的方法,如市场的方法,来替代政府直接提供和管制;更加关心公共部门直接提供服务的效率,包括生产力目标的设定,在公共部门组织之间建立竞争性的环境;强化国家核心战略能力,引导国家变得能够自动、灵活、低成本地对外界的变化以及不同的利益需要做出反应。

2西方公共事业管理学科的产生与发展

科学意义上的公共事业管理起源于20世纪早期的美国,美国前总统威尔逊把科学管理的方法运用到政府的公共部门,形成了公共管理,它的理论基础来源于泰勒的科学管理和马克斯•韦伯的“官僚制”。公共管理的发展是迅速和曲折的,1887年伍德罗•威尔逊发表了《行政学之研究》的论文,是美国公共管理教育开始的标志。1911年,纽约市政研究局创办“公共服务培训学校”,美国公共管理教育正式启动。1924年,“公共服务培训学校”迁到了锡拉丘兹大学,并与新成立的“马克斯维尔公民与公共事务学院”合并,面向公共管理领域创办了综合性的教育与培训课程。大学开设公共管理教育的目的是为公民社会的管理培养专职的优秀管理和研究人才,以便他们能够智慧地与公众打交道和在现代公共组织中有效工作—不论是在地方、州、还是中央政府。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西方国家普遍掀起了对公共事务研究的热潮,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已成为很多国家培养高层次、应用型公共管理人才的主要途径之一。这可以从国外许多知名高校设置公共事务专业得到证明,如哈佛大学的公共事务专业;纽约大学的公共、非营利事业管理专业;康奈尔大学的公共事务专业等等。

公共管理的一个重要理念是对公共精神和社会责任的推崇。美国的许多大的公共管理院系都鼓励教师和学生通过做项目参与社会实践,或到政府挂职,或鼓励边工作边学习的学生结合工作实际写策论,还聘请在管理岗位上的市政经理和部门领导为学生开课。美国公共管理教育的培养目标通常是培养从事公共事务管理和公共政策研究与分析等方面的高级应用型人才,为政府机关和非赢利组织培养具有现代公共管理理论和公共政策素养,掌握先进分析方法及技术,精通某一具体政策领域的专业化管理者、领导者和政策分析人才。在培养过程中,注重实际能力与素质的培养,教学内容面向公共领域中所面临的实际问题。目前,美国开设公共事业管理课程的学校有220多所,在读学员达3万多人。到目前为止,根据彼德森大学指南,美国有312个公共管理院系,其中244个重公共管理方向,81个有公共政策方向。美国公共管理的学科原则和传统有三大重要理念:培养专业化管理人才(Professionalism),注重公共服务精神(publicservice),强调实践和操作(practice)。例如,作为美国最早的公共管理专业化教育课程体系,美国锡拉丘兹大学马克斯韦尔公民与公共事务学院的公共管理课程,注意培养学员的四方面技能:量化统计方面的技能、经济分析方面的技能、预算和公共财政方面的技能以及公共管理知识技能。为此,该学院为学员开设了五类核心课程,分别是公共行政与民主类、统计分析类、经济分析类、预算和公共财政类、公共管理类。美国哈佛大学的肯尼迪政府学院的办学目标是培养高层次的公共管理人才和从事高质量的公共政策分析人员。在其研究生教育中,要求学生掌握三方面的基本知识:即政策和制度分析、公共组织的战略管理、政治主张和领导艺术。

3我国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学科建设基本情况

1996年,东北大学娄成武教授和云南大学崔运武教授,到国外考察公共事业管理发展情况后开始酝酿在我国高校建设公共事业管理专业。1997年东北大学、云南大学分别向教育部报告,申请将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列入本科专业目录。1998年原国家教委(现为教育部)在新的普通高等学校专业目录中,设立了公共事业管理本科专业。1999年在云南大学和东北大学首开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以来,该专业发展迅速。到2000年,全国有57所高校招收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本科大学生。2001年全国招收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本科大学生的高校发展到132所,2002年迅速增加到180多所,2007年已有322所。对这个专业的招生,教育部原本是想由东北大学、云南大学两校通过四年的专业建设,取得经验后再在全国推广,但由于各高校自主办学,特别是教育部对各省属高校难以控制。如此增长速度,可称得上中国教育史上的一大“奇观”。

虽然在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建设的过程中已经取得了较大成就,但公共事业管理在我国仅有十年的发展过程,作为一个有发展前途的新兴专业,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本应具有极强的生命力和发展空间,可现实的遭遇和形势却使该专业陷入了尴尬的局面。主要表现有:专业的社会认可度差、专业方向不明确、人才培养目标模糊、学生就业难等不少问题。其原因是各高校对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认识不足,造成专业课程设置散乱甚至混乱;教学内容死板,教学方式单一,实践教学环节薄弱;专业教材建设滞后、师资力量相对缺乏等。该专业目前的办学规模和发展速度已超出了我国公共事业发展的速度和公共管理体制、公共事业单位改革的步伐;专业缺乏明显特色,就业方向不明确,所培养的学生缺乏不可替代性,社会对该专业的认识和了解也比较少。因此,作为一个新兴专业,如何构建更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推进专业建设,进而提升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竞争力,成为当前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建设面临的棘手问题。

4公共管理理论视角下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学科建设的改革途径

4.1变革专业意识,塑造服务意识。新公共管理理论和善治理论指出,公共事业管理的主体除了政府这一核心之外,还应包括非政府组织。公共管理的职能除了政治统治、社会管理之外,还需强调社会服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服务除了面向于政府和事业单位,还应包括企业和相关社会团体。因此,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要强调公共事业管理主体的非政府性和职能的服务性。

4.2以社会需求为导向确定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公共事业管理是社会组织为了满足社会全体或部分成员的共同需要和协调发展,采取各种形式,对社会的公共事务进行生产、调节和控制的过程。针对当前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多样化和模糊化的问题,在培养过程中注重实际能力与素质的培养,教学内容面向公共领域中面临的实际问题。培养目标要强调注重公共服务精神,强调实践和操作,使之与当前经济社会的需求紧密结合起来,从而也保障了本专业学生更好的就业前景。以需求为导向,结合自身的教育资源优势,灵活制定培养计划。进一步加强对社会人才需求的调研,结合自身的教育资源优势,灵活的确定培养方案。另外,人才培养方案是动态变化的,在实施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过程中,要进行全程就业信息管理工作。要依据就业市场、用人单位对人才的评价结果,检验专业方向人才培养方案,对不符合社会需求的人才培养方案及时修改完善。

4.3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培养学生各项技能。公共事业管理人才必须具有广博的知识面,具备较高的办事效能、实际策划、运用理论及操作能力,必须具有良好的思维创新能力、自我学习能力和研究能力,必须具有动手操作能力和实际应用能力。主要包括以下几项技能培养:一是社会调查技能。公共事业管理作为实践性应用性学科,其理论来源于社会实践,其理论也必须适合于并应用于社会实践。能熟练应用社会调查的方法步骤,使学生了解社会、熟悉公共管理的实际,市场运作技能熟练。二是社会适应技能。社会是不断发展变化的,这就要求公共管理专业人才能够应付各种社会变化,具有应对各种困难和挫折的心理素质。三是熟练的表达技能。包括语言讲述能力和应用写作能力,这也是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必须具备的能力。公共管理专业人才作为社会管理的决策人员和主要参与者,其设想、方案等要通过语言和文字准确、顺畅表达出来,否则就会限制能力的发挥,无法履行管理职责。公共管理工作是对人的工作,只有通过有效地表达才能与人沟通,否则不会得到他人的配合,工作也将无法开展。

篇7

    一、公共事业管理体制的涵义

    我国的公共事业管理体制,是一个以政府为核心的有非政府组织参与的统一的多层次的、中央与地方相结合、集中管理与分散管理相结合、管理环节与实施环节相统一又分离的管理系统。

    公共事业组织内部治理体系主要包括三个层次的内容:即文化层次、组织层次和管理方法层次,其中,文化层次包括观念文化和制度文化两方面的内容。而在组织层次中,涉及行政体制、组织结构和运行机制三方面的内容。最后一个层次,也是公共事业管理体制的最低层,包括管理人员、管理手段和管理方法。(其具体的层次结构如图1所示)

    二、我国公共事业管理体制创新所面临的疑难问题

    1.公共事业管理体制改革相对滞后。自1985年起,我国先后了一系列有关事业单位改革的决定,进行了大量有关的探索和试验。但由于事业单位改革的深度、广度和难度较大,触及的利益也千头万绪,致使改革的步履维艰,进程颇为缓慢,成果仍在期待之中。

    2.缺乏明确的改革目标和路径。由于我国公共事业管理体制的创新属于开拓性的事业且无现成的经验可资借鉴,因此,在改革初期的探索阶段,基本上采取了大胆进行实验性改革的方针,并没有提出一个明确的目标模式。由于改革模式不够明确,无法科学界定、合理划分和重新调整政事双方的权责关系,因此很难做到周密策划、有计划、有步骤的简政放权。而公共事业组织自主进行的改革,既不能触动传统事业的根基,也不能解决发展中的问题,更没有实现政事分离、反而还更加混淆了各种不同性质社会组织之间的职能界限,造成了体制混乱和体制冲突。

    3.缺乏改革的整体配套条件。由于事业单位的体制改革在前期是分头并进、各自为政的,所以不仅各类事业单位的改革进展不同,而且也未能与其他方面的改革相互配合。而公共事业管理体制改革实际上是一个巨大的系统工程,其面临一系列的难题,需要各方的配合解决。尤其是资金来源与人员分流问题,更不是仅仅单个部门独立所能够处理好的。不解决这些问题,事业单位管理体制的改革就难以继续推进。

    三、公共事业管理体制创新策略分析

    1.善于利用科学的管理方法

    进行公共事业管理体制的创新,离不开其具体管理方法的创新和优化。只有运用科学合理的管理方法,才能够提高组织的运行效率,做到物尽其才,才尽其用。近年来,在公共管理领域,出现了许多新的管理方法,如目标管理方法、市场检测法、环境扫描与基准比较技术、政府服务承诺制度、绩效评估方法等等。这些方法许多是从企业特别是跨国公司管理的实践中产生出来的,经过一番加工改造之后应用于政府行政部门和公共事业组织中,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在新的经济体制下,要健全、完善现有的公共事业管理体制,必须要进行公共事业组织管理方法上的创新,从而使公共事业组织能够在新的环境下高效、公平的运作,实现其为发展市场经济服务的宗旨。

    公共事业组织在信息化发展的新时代,必须要建立一套相应的信息管理系统,实现各部门之间的有效沟通,保证信息渠道的通畅、及时和高效。信息化的发展主要是改变公共事业组织传统的管理模式,使之以消费者主导,发挥公共事业组织在横向和纵向两个联合中的作用。在管理方法上,除了制定一系列相应的法律法规,对网络中现存的各种社团进行分类管理,还要建立一个完备的成员资料数据库,利用职能信息检索、智能化网络监控等技术手段,对网络社团进行规范化的科学管理,使得网络社团作为当代公共事业组织的一部分,充分发挥其应有的良性作用。

    2.积极运用多元的管理手段

    公共事业管理手段多元化是管理手段发展的一种趋势。由于公共事务随着社会的发展变得越来越负责,公共事业管理手段很难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这是因为,传统的公共事业组织由于行政依附性较强,在管理上也沿袭行政管理的方法,对于准公共事务大部分采用行政型命令的直接管理手段。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这种直接管理的手段不利于分权,不利于发挥其他系统的作用,横向沟通困难等缺点日益显露出来。因此,这种管理方式必须进行改进、创新,更多的采取间接管理的手段。对于公共事业的管理可以运用经济、法律规范的间接手段,同时发挥情感教育管理手段在组织管理的作用。在组织中建立完善的制度体系和规范体系,加强道德约束机制,发挥主体的能动性,努力创造良好的管理环境,运用各种管理手段对公共事业组织进行综合的治理。

    3.努力培养高素质的管理人才

    由于公共事业组织涉及到科、教、文、卫、体等各个领域的方方面面,对于公共事业管理体制人才的培养,也要求管理的人员一方面应该具有广博的知识面,能结合具体的专业和职业特点,既懂得政治,又懂得经济;既认识自然,又认识社会;既熟悉科技,又熟悉人文;既深知中国,又了解世界。另一方面,也应该具有较高的办事能力,理论联系实际,善于创新,善于接受新型事物。它要求公务员具有过硬的政治品德素质、知识素质、能力素质、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培养知识复合型、技能复合型人才。尤其是网络经济的到来,更要求公共事业组织的管理人员除了其他的专业知识外,还要具备一定的网络和计算机操作能力,熟悉现行的各种法律法规政策,从而对公共事业组织进行规范、科学的管理。

    参考文献:

篇8

考核评价失范,缺乏科学性。实践教学的评介体系包括评介的依据、目标、原则、方法、标准、实施、监督、反馈和采用等多方面内容。综合多所院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的评价体系,突出问题表现在:实践项目的能力、技能和素质等目标要求不具体,教学活动缺少可靠的理论依据,评价方法欠科学、操作性不强致使评价结果信度和效度受到质疑,重目标轻过程、监督失控,评价结果不反馈或反馈不即时,等等。

原因分析

(一)跨越多学科的专业特点导致实践教学难度大。一般认为,公共事业管理起源于威尔逊将泰勒的科学管理思想和韦伯的“官僚体制”理论运用到政府管理中。因深陷政府规模扩张、机构臃肿、财政赤字加剧、行政效率低下等困境,20世纪80年代开始,英、加、美、澳、新等西方国家掀起了以私有化、市场化、社会化、地方化为特征的新公共管理改革运动。与此同时,我国的改革开放也把变革政府机构,转变政府职能,提高政府管理水平,实现公共事业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提上了议事日程。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正是在这种背景下引进和创办起来的。该专业把培养掌握现代管理理论、技术与方法的理论知识和应用这些知识的能力,能在文、教、体、卫、环保、社保等公共事业单位及行政管理部门从事管理工作的应用型高级人才作为其培养目标,要求学生主要学习管理学、政治学、经济学、法学、社会学等学科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并受到一般管理方法、基本素质和基本能力的培养和训练,同时还要兼顾人文、自然科学、文理工交叉边缘学科的学习,以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可见,跨越多学科既是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显著特征之一,又是实践教学难度较大的原因之一。

(二)专业快速发展与政治体制改革推进较慢的矛盾。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政治经济生态原本是西方议会民主制和高度发达的市场经济环境,其理论与实践的价值取向以效率为主,旨在打造一台高效、廉洁和简政的政府机器。该专业于上个世纪90年代末引入我国的初衷也正是为了满足我国经济政治体制改革的现实需要。然而,30多年改革开放,虽然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取得显著成就,但政治体制改革步伐比较缓慢。行政机制、人事制度、领导体制等变革的力度有待加强,政府、事业单位和第三部门的关系没有理顺,良性的政治决策体制、行政体制和监督体制尚未完善。这在一定程度上导致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理论与方法同我国政治经济的生态环境脱节,如何将舶来的理论与方法同我国本土的公共管理实践有机结合起来,这对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实践教学来说确实是一个不小的挑战。

(三)教育观念不能与时俱进。一是部分教育管理者没有充分认识到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实践教学对培育公共管理人才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没有足够重视组织机构建设、基地平台建设和实验实训平台建设等。二是部分教师对实践教育的意义、目标、方法、内容、方式、评估、监控等一系列问题缺乏清楚的认识与深刻的理解,其教学思维始终停留在单纯的课堂授课环节上,理念落后,方法简单,对学生的监督控制不力。三是学生对实践教学的重要意义认识不足。

(四)教师自身实践教学能力较低。“作为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教师,不仅应具备较高的公共管理的理论知识,还应包括较强的公共管理的实践能力等。”实践教学是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培育人才的关键环节,欧美等发达国家均把公共事业管理的教学目标确定为培养具有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新一代公共领域管理人才,并把实践能力的培养与训练确认为公共事业管理教育的基本特征。在我国,由于理论教育与政治经济生态环境的不协调、大多数院校公共管理学科发展历程短、专职教师缺乏管理实践经验等原因,公共管理教师自身实践教学能力不足,从而限制了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实践教学工作的开展。

解决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实践教学问题的原则

要解决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尽可能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应坚持以下原则。

(一)实用性原则。实用性原则要求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的目标设计、方法选择、形式组织、活动安排、质量评估等不能囿于理论,而应考虑教师的教学特点、能力水平和学生的专业层次、能力需求与能力水平等其他因素,同时还应兼顾社会政治经济生态环境。

(二)能力本位原则。能力本位教育是以全面分析职业角色所必须具备的能力为出发点来确定培养目标、设计教学内容、方法和过程、评估教学效果的一种教学思想与实践模式。开发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实践教学课程的内容和教学模式时,应充分分析职业角色的能力需求,对相关能力需求进行细分,并按一定规律和逻辑关联进行科学整合,这样,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目标定位才有针对性和科学性,实践教学才能做到有的放矢。

(三)本土化原则。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实践教学坚持“本土化原则”的具体要求是:秉持教育“国际化”理念,以中华民族优秀的管理文化传统为依托,以具有中国特色的决策、行政及人事体制的政治制度环境为基础,坚持中国公共行政的教育实践路线,移植国外的先进公共行政理论与方法、借鉴外国的公共行政的实践经验,使之与本民族的教育实践相沟通、融合,并在此基础上进行自主创新和实践,创生出具有中国特色的、原生性的公共行政理论与方法,培养出符合中国特色的公共行政管理人才,以便更有效地为中国公共行政管理服务。

改进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的策略

(一)成立管理机构,制定管理规范,为实践教学提供组织和制度保障。学校应由教务部门牵头,协调各相关职能部门,成立由二级院系负责组织实施工作的实践教学领导小组,全面负责本院实践教学工作,起草实践教学相关各类文案规章、统计评估、协调、督导和归档工作;小组成员由本院系全体专职教师和实践教学老师组成,各相关人员应分工明确,责权清晰。小组负责人应高度重视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一是及时组织小组成员研究、讨论和制定各项规章制度;二是研究、设计、完善或深入学习公共事业管理人才培养方案,确定开展实践教学的课程和课时,制定基地实践或专业实践教学的原则、内容和方法;三是制定相关的成绩评定方法和标准;四是遵循实用性、能力本位和本土化原则编制实践教学课程大纲。

(二)加大经费投入力度,为实践教学提供物质保障。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是应用性和实践性很强的专业,为社会培养的是高素质的复合型、应用型人才,实践教学是该专业教学过程中不可或缺的环节。高校是组织开展实践教学的重要主体,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实践教学需要学校的高度关注和较大投入;同时,实践教学本身又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方方面面,各相关部门只有在学校统一领导和协调下,齐心协力,共同努力才能确保实践教学取得实效。

篇9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3)02C-0049-03

在我国,相较于其他成熟专业,公共事业管理还是一个新兴专业,主要培育掌握现代管理理论、技术与方法及应用等知识的能力,能在科教文卫体等公共事业单位和行政机关从事管理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具有公共性、应用性、实践性和跨学科性多个特征。该专业不仅要求学生掌握管理学、政治学、经济学、法学和社会学等多学科的基本理论和方法,更强调学生具备过硬的实践操作能力。实践教学是高校培养复合型人才的关键环节和必要手段,在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提升学生综合素质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近年来,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发展很快,但其实践教学环节普遍较为薄弱,因此,探讨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环节存的问题及其原因,并提出相应对策,对于提升该专业学生的综合能力与促进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建设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能力培养目标定位不明,针对性不强。综合多所大学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培养方案和实践教学大纲不难发现,大多数高校均把“坚持宽口径、厚基础、强能力、高素质、重应用的前提下,努力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知识、能力、素质结构优化,具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适应能力和竞争能力,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应用型人才”写进方案之中,并原则性描述了公共管理人才所应具备的能力、技能和素质的基本要求。这种表述存在几个问题:一是对公共事业管理人才的行业需求和岗位群定位缺少规定;二是公共事业管理人才所应具备的能力、技能和素质没有被细分;三是对认知、知识、管理、技能等能力和素质的具体要求未被量化;四是能力培养目标从结构上看逻辑混乱,主次不清,重点不突出。

(二)组织不规范。随意性明显。一是部分院校尚未建立实践教学组织机构或未赋予机构实践教学管理功能,普遍存在重理论轻实践、重课堂轻课外教学现象。二是实践教学普遍缺少制度规范和保障,表现在教学学时占总课时比重普遍偏低;实践教学课可上可不上,实践教学活动可开展可不开展,实践教学成绩可多可少、标准不一;教学环节缺少监督、考核方式实用性不强、评价缺少依据等方面。

(三)流程管理失控,形式主义突出。目前,各高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实践形式主要有课程实训、假期见习、专业实习和毕业论文等,但是在这些实践项目的实施上都存在不同程度的问题。一是大多数学校尚未建立电子政务、公共部门人力资源、公共部门财务、地主政府行政、政府绩效管理与评估、计量分析、公务员考试等模拟系统与实训平台,课程实践教学流于形式。二是多数学校规定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学生专业实习时间为一个月左右,但学生基本处于放任自流状态,无基地实训、无导师指导、无过程监督。三是假期见习与专业实习雷同,无统一部署。四是毕业论文从选题、开题、写作到答辩,虽然也安排了指导老师,但学生迫于就业竞争压力或要准备考研,很少真正用心独立构思和创作,抄袭现象普遍存在,指导老师有苦难言。

(四)体系紊乱,缺少系统性。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是一个新兴专业,多所高校虽然开办该专业时间不长,但大都建立了完整、系统的理论教学体系,从设立组织机构、设计培养方案、编制教学大纲到教材建设、教学制度建立与完善、质量评估体系构建与实施,从专业、学科、课程、教学团队建设到教研、教改和科研项目,相关院校均做了大量工作进行探索和创新,成绩显著、效果突出。同理论教学相比,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实践教学无论是软环境还是硬条件的差距都还很大,更无法同其他如工商管理、师范类专业相提并论。存在的问题表现在:一是实验中心、实践基地、经费支持、平台建设等硬件建设滞后;二是制度、规章残缺不全或流于形式,软件建设没有跟进;三是已有资源整合度差,缺少有效统筹和整合,效率较低。

(五)考核评价失范,缺乏科学性。实践教学的评介体系包括评介的依据、目标、原则、方法、标准、实施、监督、反馈和采用等多方面内容。综合多所院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的评价体系,突出问题表现在:实践项目的能力、技能和素质等目标要求不具体,教学活动缺少可靠的理论依据,评价方法欠科学、操作性不强致使评价结果信度和效度受到质疑,重目标轻过程、监督失控,评价结果不反馈或反馈不即时,等等。

二、原因分析

(一)跨越多学科的专业特点导致实践教学难度大。一般认为,公共事业管理起源于威尔逊将泰勒的科学管理思想和韦伯的“官僚体制”理论运用到政府管理中。因深陷政府规模扩张、机构臃肿、财政赤字加剧、行政效率低下等困境,20世纪80年代开始,英、加、美、澳、新等西方国家掀起了以私有化、市场化、社会化、地方化为特征的新公共管理改革运动。与此同时,我国的改革开放也把变革政府机构,转变政府职能。提高政府管理水平,实现公共事业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提上了议事日程。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正是在这种背景下引进和创办起来的。该专业把培养掌握现代管理理论、技术与方法的理论知识和应用这些知识的能力,能在文、教、体、卫、环保、社保等公共事业单位及行政管理部门从事管理工作的应用型高级人才作为其培养目标,要求学生主要学习管理学、政治学、经济学、法学、社会学等学科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并受到一般管理方法、基本素质和基本能力的培养和训练,同时还要兼顾人文、自然科学、文理工交叉边缘学科的学习,以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可见,跨越多学科既是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显著特征之一,又是实践教学难度较大的原因之一。

(二)专业快速发展与政治体制改革推进较慢的矛盾。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政治经济生态原本是西方议会民主制和高度发达的市场经济环境,其理论与实践的价值取向以效率为主,旨在打造一台高效、廉洁和简政的政府机器。该专业于上个世纪90年代末引入我国的初衷也正是为了满足我国经济政治体制改革的现实需要。然而,30多年改革开放,虽然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取得显著成就,但政治体制改革步伐比较缓慢。行政机制、人事制度、领导体制等变革的力度有待加强,政府、事业单位和第三部门的关系没有理顺,良性的政治决策体制、行政体制和监督体制尚未完善。这在一定程度上导致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理论与方法同我国政治经济的生态环境脱节,如何将舶来的理论与方法同我国本土的公共管理实践有机结合起来,这对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实践教学来说确实是一个不小的挑战。

(三)教育观念不能与时俱进。一是部分教育管理者没有充分认识到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实践教学对培育公共管理人才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没有足够重视组织机构建设、基地平台建设和实验实训平台建设等。二是部分教师对实践教育的意义、目标、方法、内容、方式、评估、监控等一系列问题缺乏清楚的认识与深刻的理解,其教学思维始终停留在单纯的课堂授课环节上,理念落后,方法简单,对学生的监督控制不力。三是学生对实践教学的重要意义认识不足。

(四)教师自身实践教学能力较低。“作为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教师,不仅应具备较高的公共管理的理论知识,还应包括较强的公共管理的实践能力等。”实践教学是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培育人才的关键环节,欧美等发达国家均把公共事业管理的教学目标确定为培养具有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新一代公共领域管理人才,并把实践能力的培养与训练确认为公共事业管理教育的基本特征。在我国,由于理论教育与政治经济生态环境的不协调、大多数院校公共管理学科发展历程短、专职教师缺乏管理实践经验等原因,公共管理教师自身实践教学能力不足,从而限制了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实践教学工作的开展。

三、解决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实践教学问题的原则

要解决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尽可能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应坚持以下原则。

(一)实用性原则。实用性原则要求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的目标设计、方法选择、形式组织、活动安排、质量评估等不能囿于理论,而应考虑教师的教学特点、能力水平和学生的专业层次、能力需求与能力水平等其他因素,同时还应兼顾社会政治经济生态环境。

(二)能力本位原则。能力本位教育是以全面分析职业角色所必须具备的能力为出发点来确定培养目标、设计教学内容、方法和过程、评估教学效果的一种教学思想与实践模式。开发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实践教学课程的内容和教学模式时,应充分分析职业角色的能力需求,对相关能力需求进行细分,并按一定规律和逻辑关联进行科学整合,这样,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目标定位才有针对性和科学性,实践教学才能做到有的放矢。

(三)本土化原则。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实践教学坚持“本土化原则”的具体要求是:秉持教育“国际化”理念,以中华民族优秀的管理文化传统为依托,以具有中国特色的决策、行政及人事体制的政治制度环境为基础,坚持中国公共行政的教育实践路线,移植国外的先进公共行政理论与方法、借鉴外国的公共行政的实践经验。使之与本民族的教育实践相沟通、融合,并在此基础上进行自主创新和实践,创生出具有中国特色的、原生性的公共行政理论与方法,培养出符合中国特色的公共行政管理人才,以便更有效地为中国公共行政管理服务。

四、改进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的策略

(一)成立管理机构,制定管理规范,为实践教学提供组织和制度保障。学校应由教务部门牵头,协调各相关职能部门,成立由二级院系负责组织实施工作的实践教学领导小组,全面负责本院实践教学工作,起草实践教学相关各类文案规章、统计评估、协调、督导和归档T作;小组成员由本院系全体专职教师和实践教学老师组成,各相关人员应分工明确,责权清晰。小组负责人应高度重视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一是及时组织小组成员研究、讨论和制定各项规章制度;二是研究、设计、完善或深入学习公共事业管理人才培养方案,确定开展实践教学的课程和课时,制定基地实践或专业实践教学的原则、内容和方法;三是制定相关的成绩评定方法和标准;四是遵循实用性、能力本位和本土化原则编制实践教学课程大纲。

(二)加大经费投入力度,为实践教学提供物质保障。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是应用性和实践性很强的专业,为社会培养的是高素质的复合型、应用型人才,实践教学是该专业教学过程中不可或缺的环节。高校是组织开展实践教学的重要主体,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实践教学需要学校的高度关注和较大投入;同时,实践教学本身又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方方面面,各相关部门只有在学校统一领导和协调下,齐心协力,共同努力才能确保实践教学取得实效。

(三)加强课程建设,完善实践教学课程体系。一是增加实践教学课时比重。强调实践教学的重要性,采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适当减少理论教学课时以增加实践教学比重。二是优化实践教学内容。针对职业能力需求结构和知识水平层次的不同,依照循序渐进原则,规划课程及其内容和教学方法,制定评估方法与标准,优化毕业论文(选题)的形式和操作规范。三是坚持目标管理与过程管理相结合的原则,强化监控力度,做到任务具体、目标明确、流程清晰、全程跟进。四是注重考核公正、合理、规范。五是改进教学方法。根据实践教学环节和各阶段的不同特点和不同要求,选择和创新不同的教学方法,注重案例研究教学、管理游戏教学、情景模拟教学等方法的综合应用,完善团队式案例研究教学过程的组织与管理。

(四)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学水平。在新公共管理视野下,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教师应该顺应变革,实现能力和角色的转换,变单一理论型师资为理论与实践兼备的复合型师资。为此,一是要将现有的专职教师纳入到实践教学改革的体系中,通过交流、沟通、讨论,统一大家对实践教学的认识,确实转变教师的教育观念。二是专职教师可在暑期参加适当的管理实践活动,提高教师本身的实践能力。三是聘请一批公共事业管理单位学识水平高、业务能力强、公共政策娴熟、理论基础扎实的领导和公务员、事业单位干部,参与实践教学的指导。四是鼓励专业教师参加各种专业培训班、学术研讨会及向名牌高校输送访问学者。

篇10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是公共管理的下属学科,也是社会发展的产物。1998年,是我国公共事业管理体制改革的关键时期,为了满足政府社会管理体制转型需求,教育部决定在新的普通高等学校专业目录中增设公共事业管理本科专业。1999年,东北大学、云南大学招收了第一批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本科生,此后,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正式在各大高校落地开花。我国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具有综合性强、学科基础扎实等特点,但是,作为一个新兴专业,它还存在许多亟待完善的地方。

一、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危机

1.专业定位模糊

从学科角度来看,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属于公共管理学科,关于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教育部普通高校专业目录是这样定位的:培养具有公共事务管理理论和应用能力,能满足国家文体卫等事业单位公共管理需求的复合型、应用型人才。这一培养目标看似没有任何问题,但是培养目标发展渠道狭窄,而我国公共事业单位在用人上具有一定的封闭性,加上事业单位用人名额有限,因此,许多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毕业生很难通过事业单位招聘实现就业,这也势必会引发人才需求、供给矛盾,给专业发展带来不良影响。

2.课程设置不合理

课程体系不完善是我国高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存在的主要问题。许多高校在课程设置中都错误地认为,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就是经济、政治、管理、社会学科的综合,只有将与之相关的专业课程都涵盖进去,才能体现该课程大而全的特点,如某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共设置了12门课程,这12门课程有行政管理专业的课程,又有社会保障专业的课程,这些课程虽然具有一定的关联性,但是都是以理论性课程为主,学科相容性不强、价值也不高,根本无法显示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特点。

二、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发展出路

1.合理定位,科学发展

科学定位专业发展方向,是高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健康发展的前提。因此,教育部应明确高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发展规范与要求,并结合我国国情和事业单位实际情况进行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需求预测,然后以此为依据合理调控高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教学规模和专业布点,要求各高校适当控制办学规模,科学招生。在此基础上,教育主管部门要加强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评估工作,根据评估结果要求高校进行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调整,调整专业办学规模、发展速度、发展方向,以促进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良性发展。

2.优化专业课程体系

要想彻底解决高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课程体系设置混乱的问题,在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课程体系建设中,高校要注意以下几点:首先,以经济学、政治学、社会学为基础,进行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课程体系建设,将新公共管理知识、科学的管理方法等都吸纳到课程体系中去。其次,结合专业要求,加强专业主干课程与教材建设,在专业口径、基础上进行积极探索,体现专业特色。最后,将教学内容分为公共基础课、专业理论课、实践技能培训三大模块,科学分配各模块的课时,在教学中突出实践教学,通过学术论坛和各种社会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专业适应性。

3.加强教学管理改革,提高学生就业能力

近年来,我国公共事业管理体制改革步伐不断加快,事业单位人力资源配置开放力度与社区、少数民族地区、基层管理人才需求都不断加大,这也为高校毕业生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高校要把握好这个机会,加大教学改革力度,以提高毕业生就业能力。这就要求高校结合我国事业单位改革方向,完善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知识结构,合理调控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课时和人才培养模式,同时结合学校现有学科优势,增设针对城市社区管理的“社区管理与服务”专业,并结合社会就业环境,培养更多面向民族地区、基层公共事业管理领域的专业人才,以满足我国公共事业管理需求。

4.加强教学队伍建设

我国高校的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大都是在高校行政管理学科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专业教师也大都有管理学、经济学背景,但是也有一部分教师没有接受过系统的公共事业管理教育。在今后的发展中,高校要加强公共事业管理教学队伍建设,引进更多具有专业素养的年轻教师,充实教师队伍,并从公共事业管理部门聘请专业人员来校讲座,以优化教师队伍的职称结构、知识结构,实现教学队伍优势互补。在此基础上,高校还要加强教师培训与管理,通过选派优秀教师到国外进修或参加培训、教学队伍绩效考核和激励机制等手段,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水平和工作热情。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