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在线咨询服务,期刊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期刊咨询 杂志订阅 购物车(0)

公司的风险评估模板(10篇)

时间:2023-08-06 10:30:24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公司的风险评估,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公司的风险评估

篇1

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企业的生产经营过程面临着各种各样的风险,因对风险认识不足、控制不当不断导致一些企业陷入困境甚至倒闭。如何识别、度量和应对风险就成为企业最难解决的问题。企业要识别出其所面临的风险,就必须进行风险评估。

以股票市场为主体的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经过20多年的发展,已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随着股票市场的发展,上市公司数量不断增加,目前已达到2 500多家,其在经济中的领导地位也不容忽视。股票市场是高风险市场,为了加强上市公司的风险防范意识,规范上市公司的经营管理活动,2008年以来财政部等五部委联合了《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及其配套指引,作为上市公司建立内部控制体系的指导性文件框架。我国的内部控制体系是以风险评估为核心导向,其中包含风险识别、风险评估、风险防范和风险控制,并且风险评估是整个内控体系的关键。上市公司实施内部控制首先面临的问题就是风险评估,这也是上市公司实施内部控制工作的切入点和起点。

风险评估是上市公司对筛选出的主要风险组织公司的管理层、各职能部门负责人以及业务骨干进行风险识别、系统分析,确定相应的风险应对策略;也是上市公司实施内部控制工作、构建内部控制体系的关键和基础。这就要求上市公司在进行内部控制的风险评估时,既要识别、分析和关注阻碍实现内部控制目标的风险(纯粹风险),更要善于发现对实现内部控制目标具有促进作用的风险(机会风险),结合公司经营管理状况科学分析风险、制定切合公司经营管理实际的风险应对策略,达到分散、弱化以至化解风险的目标,实现上市公司整体价值的提升。

由于风险的不确定性以及风险评估过程复杂且不易操作,风险评估就成为上市公司内部控制实施成功与否的关键,如何进行风险评估就成为一个难点。本文结合上市公司实施内部控制的实践,对风险评估操作过程中的难点进行探讨,以期对上市公司的风险评估工作提供参考。

二、上市公司内部控制风险评估的操作解析

在实施、建立内部控制体系的工作实践中,上市公司的风险评估应重点围绕公司经营管理的主要环节进行,通常应将销售、采购、生产和财务等经营管理活动的主要环节作为开展风险评估工作的重点和总纲,在重点和总纲的统领下,抓住各个环节的关键控制点,即实施内部控制工作过程中的风险点。尤为重要的是,在初始风险评估时,对风险环节和关键控制点的把握宜粗不宜细。若开始时对风险环节和关键控制点要求的过细、过于完美,风险评估工作可能会陷于繁琐细微的事务性工作而难以进行下去,甚至导致上市公司风险评估工作的整体失败。因此,进行风险评估时,首先需要建立上市公司内部控制风险评估工作的总体框架,确立风险评估工作的整体思路;其次,充实和完善风险评估内容:一方面结合内部控制工作的深入不断补充、丰富,另一方面应随着上市公司业务发展和外部环境的变化定期、持续改进、完善,为实施内部控制、构建内部控制体系工作创造有利的条件。

由于上市公司所处行业不同、发展阶段及经营环境的差异,加之风险不易识别、量化,所以上市公司在进行内部控制风险评估时应特别注意与本公司经营管理活动的有机结合,切忌为了风险评估而进行评估的形式主义。具体进行风险评估时,主要从以下方面来进行:

(一)设定风险评估和风险控制目标的难点

进行风险评估前,上市公司应先设定风险评估和风险控制的目标,这是进行风险评估的必备条件,也是风险评估的标准。只有明确了风险评估和风险控制目标,才能有针对性、有标准的搜集、整理和取舍相关的风险信息和数据,才能对已显现的和潜在的风险进行识别、筛选、整理和归纳。

风险评估和风险控制的目标设定,主要根据证监会的监管要求来进行。依据《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及配套指引的要求,设定风险评估目标通常从公司经营战略、经营目标、报告目标、资产安全目标和经营合规目标等方面来考虑。首先,经营战略比较宏观,在风险评估中不宜定性操作和定量把握。由于大多数员工只是把经营战略作为公司发展的美好愿景和长远奋斗目标,只有公司的高层管理核心人员对其有比较深入的理解和领悟,因此,上市公司的经营战略在风险评估目标中所占比例通常不能太大。其次,经营目标和报告目标是公司日常经营管理活动的指导,最容易被公司经营管理层和广大员工理解和感知,也比较具体且易于量化和识别,因此,风险评估目标和风险控制目标多从这两方面来考虑和提炼。最后,上市公司只要依法经营,按照规章制度和流程去运作和管理,即可保证经营合规目标和资产安全目标的实现,因而对上市公司风险评估和控制目标的设定,就转化为对公司规章制度和运作流程风险控制目标和风险评估目标的设定,实务中更易把握和操作。

(二)收集风险信息的难点和途径

风险信息收集的主要是与上市公司相关的内外部风险信息。风险信息收集的质量关系到整个风险评估的结果。

从收集影响公司经营外围环境信息的实践来看,上市公司通常对这方面的信息比较困惑:一方面是公司经营外部环境信息的涵盖范围比较广,不易确定应由哪些部门牵头组织和具体实施,并且各部门在收集信息过程中很难把握相关信息对公司经营管理有无影响及影响大小,结果导致收集信息时无所适从,最终难以确定应该收集哪些信息。另一方面,由于日常经营活动多限于具体的事务性工作,上市公司很难准确把握和获得与经营管理活动相匹配的外部环境信息。在收集风险信息时,上市公司应注重外部经营环境与实际经营管理工作的结合、与内部控制关键点和风险点的结合,并在这些交集中寻找切入点和信息点。

上市公司收集影响经营的内部环境信息时,应主要考虑经营战略、经营目标、报告目标、资产安全目标和经营合规目标,并结合各部门的工作职责、制度和工作流程、业务流程,立足于日常的经营管理工作,考虑可能影响经营管理目标实现的内部信息和条件,来收集相关的内部风险信息。

(三)识别经营风险

风险识别是风险评估的重要环节,识别风险更多的是凭借识别者的判断能力、经验积累和识别方法。风险识别是把收集到的风险信息通过对公司高层管理人员、中层管理骨干和基层业务骨干的问卷调查、测试、访谈等方式,经过比较、归类、提炼、组合等方法,并充分考虑国家各部委对内部控制风险评估的具体要求来进行的。风险有多种表现形式,经营风险是风险识别的重点,主要包括核心风险、业务风险和工作风险。

核心风险的识别,主要应从公司的经营目标出发,围绕战略核心,从公司整体及其职能部门层面、经营管理现状层面等方面进行综合考虑,主要通过对公司高层管理人员的问卷调查、访谈等方式,整理出公司的核心风险,这是上市公司高层管理者最关注的风险。

业务风险的识别,主要应从销售、采购、生产、财务等主要业务环节的风险入手,通过对制度、流程的穿行测试及中层管理骨干和基层业务骨干的问卷调查、测试,识别出最主要的业务风险环节和关键控制点,然后再通过穿行测试来检验主要风险环节和关键控制点的收集和查找是否全面,并对测试过程中发现疏漏的风险点和控制点予以补充和完善。

工作风险的识别,主要是通过适用性测试来进行,在适用性测试过程中,识别出主要的风险环节和关键控制点,并予以补充和完善。

从上市公司识别经营风险的实践来看,主板上市公司至少应梳理出100种以上的风险,才可能比较全面的涵盖上市公司面临的风险。

(四)进行风险评估

风险评估是对上市公司经营管理活动中可能存在的各种风险进行分析和估量,其结果关系到风险应对策略的制定。由于风险的错综复杂,要比较客观和全面地反映和衡量上市公司的整体风险,需将各种风险评估方法综合使用。

具体来讲,风险评估主要通过多次循环问卷调查的形式开展,并且应经过至少两轮多次的循环验证,同时要求时间间隔在两周以上,最终使管理层对风险的认知和理解逐步趋于一致。在风险评估过程中,上市公司应根据自身的经营特点,考虑公司所处的发展阶段,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构建其风险评估体系。

1.确定风险评估的范围及参与主体

由于风险存在于上市公司经营管理活动的各个环节,因而,上市公司风险评估应涵盖其主要的生产经营管理活动,各主要职能部门和业务部门就成为参与主体,上市公司高层管理人员、职能部门负责人、主要业务部门负责人和业务骨干人员是主要参与者。

2.确定风险评估的评分标准

风险评估的评分标准是风险评估过程中定性与定量方法衔接的纽带和桥梁,也是风险评估的难点和重点。实务中,风险评估指标体系应结合上市公司的实际情况来设定。具体来讲,主要应结合公司的发展阶段、业务特点、风险发生频率及对公司经营管理活动的影响程度等来确定。

通常,把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和影响程度划分为5个等级。表1和表2分别从定性、定量两方面描述了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及影响程度,并把风险的定性标准定量化,从而实现了定性标准与定量标准的衔接和转换。从表中可以看出,风险的影响程度随着风险发生概率的逐级加大也越来越严重。

3.调查问卷的设计

问卷调查是比较常用和有效的风险评估方法之一。科学、合理的问卷设计关系到风险评估的准确度,调查问卷设计一般从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和风险影响程度两个维度去考虑和设计,一般需要设计200―500个风险事项,力求全面客观地反映上市公司当前面临的主要风险。

4.问卷调查数据的整理

问卷调查结束后,需要对问卷调查的结果进行分类、汇总及处理。理论上,风险评估至少应进行两次问卷调查,要求参与问卷调查的人员基本不变,并且两次问卷调查的时间间隔至少在两周以上,然后再测算两次问卷调查统计结果的离散度。若离散度较低(通常以标准差小于1来认定),则取两次调查问卷的平均值作为问卷调查结果;若离散度较高(通常以标准差大于等于1来认定)时,则公司管理层应组织参与风险评估的人员进行探讨、沟通与交流,努力使大家对风险的认识趋于一致,然后再进行第三次问卷调查,并将这次问卷调查结果作为最终问卷调查结果。

需要注意的是,实务中,在统计问卷时,需将调查问卷分成高层领导、中层干部和基层骨干三个小组,分别进行统计汇总取各组的平均值。对于公司战略层面等较为宏观的风险,运用三组平均值时适当加大高层领导小组数据的权重;对于管理职能类、重要业务类风险,运用三组平均值时适当加大中层干部小组数据的权重;对于具体业务、操作类风险,运用三组平均值时适当加大基层骨干小组数据的权重。权重的调整幅度需要通过开会沟通、讨论,由参与风险评估的主要人员共同做出决定。

5.绘制风险地图

为了比较直观地反映风险分类,根据数据统计汇总调整结果,从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及影响程度两个维度绘制风险地图,如图1所示。处于黑色区域的为重大风险,处在白色区域的为重要风险,处在灰色区域的为一般风险。通过图1,可以直观地识别出重大风险、重要风险和一般风险。需要注意的是,风险的认定就高不就低,即处在重大风险和重要风险临界点上的风险,划为重大风险,处在重要风险和一般风险临界点上的风险,划为重要风险,充分体现风险评估中风险就高不就低的原则和理念。

篇2

一 、引言

要进行企业风险管理,首先要找出风险,对风险进行衡量与评价,即风险评估。风险评估是否准确与合理是决定企业风险管理能否成功的关键之一。保险公司作为以一种经营特殊业务的企业,其经营管理的好坏取决于保险公司经营管理风险的好坏,而经营管理风险的好坏取决于对风险识别与评估的确切与否。选择适合的风险评估方式有助于保险公司更好地认识企业存在的风险,从而以最小的风险成本实现企业价值的最大化。

近年来,各寿险公司与保险监督机构都认识到了寿险业进行风险识别、评估,乃至保险整合性风险管理的重要性,而现实生活中我们常常会发现针对保险公司实际的风险并无具体指标可以进行风险衡量。更进一步来看,我国现在已有的很多保险业的监管指标也并不能很好的说明保险公司的抗风险能力高低,不论是IRIS还是RBC,都没有全面考虑到保险公司的经营状况。另一方面,监管部门的指标有限,在判断一个公司综合风险指标方面还不够全面。这些问题的存在就要求我们寻求新的方法解决对寿险公司风险能力的评判方法,模糊分析法正弥补了这一缺点,可以较好地反映寿险公司的抗风险能力。

二、模糊分析的基本原理

模糊分析法是在对一个事物难以考核的情况下,将一个大的系统分解为较小的系统,较小的系统在分解为更小的因子,然后确定各因子的权重与隶属于每个评语集的隶属度,最后推导出整个系统中影响最为重要的系统或因子。具体来说:寿险确定被评价对象的指标集并确定各指标权重;然后建立评语集,获得模糊评价矩阵;最后进行模糊运算得到模糊评价的结果并运用这些结果进行细化分析。

三、利用模糊分析法评估寿险公司风险的步骤

1、确定评价指标及各指标权重

加入WTO以来,我国寿险公司面临的主要风险发生了一些变化,从我国寿险经营经验来看主要有:

U1:定价风险,主要包括费用率风险、死亡率风险和预定利率风险;

U2:销售风险,主要包括产品结构风险、销售决策风险、诚信缺失风险、扩张风险与佣金风险;

U3:运营风险,主要包括承保风险、保全风险和理赔风险;

U4:管理风险,主要包括财务风险、单证管理风险、资产负债匹配风险与资金运用风险。

即模糊分析中评价指标为:

U={U1, U2, U3, U4}

相应的我们确定每个指标的权重集:

其中,权数Ai(i=1,2,3……,n)是对因素Ui(i=1,2,3……,n)应满足的非负归一条件:

Ai≥0(i=1,2,3……,n),

这里我们可以采用专家打分法,头脑风暴法等评分方法赋予每个指标相应的权重数。经过以上的分析我们可以得到下表:

2、建立评语集

评语集:

V={V1,V2, V3, V4}

表示每个评价指标优劣成都的集合。评语集的确定需要有较强的科学性过多或者过少都不利于评价结果的得出。在这里,笔者将寿险风险因素的影响程度分为四个等级,即V={V1,V2, V3, V}={强,较强,一般,较弱,弱},相对应的分值为W=(90,75,60,50,40)。

3、模糊评级矩阵

(1)先对某寿险公司的每一个子指标进行专家打分,得到每个子指标的评语集对应的隶属度。例如在这里我们请到20位专家对某寿险公司的抗风险能力指标进行一次打分,在进行费用率风险的打分中,有4位专家给该寿险公司打分为90,有6位专家打分为75,有6位专家打分为50,有2位专家打分为40,相应地可以得到该寿险公司的费用率风险这项子指标从属于强、较强、一般、较弱和弱的隶属度分别为:0.1、0.2、0.3、0.3、0.1。以此方法可以得到所有子指标的隶属度。如下表所示:

(2)从因素uij出发一个一个进行评判,把对应评语集m个元素的Vm的隶属度记为rij,则将各个单因素评判集的隶属度为行形成的矩阵为:

由此我们可以得到模糊评判矩阵Ri(i=1,2,3,4,5),结果如下所示:

(3)一级指标各自的权重分配为:

A1=(0.3,0.3,0.4) A2=(0.2,0.3,0.1,0.1,0.3)

A3=(0.4,0.1,0.5) A4=(0.5,0.1,0.2,0.2)

则得到模糊综合评估及其评价指标:

B1=A1×R1(0.14,0.34,0.32,0.13,0.07)

……

B4=A4×R4(0.19,0.26,0.35,0.12,0.08)

(4)取为的单因素评价矩阵,其对应的权重为:

A=(0.2,0.2,0.35,0,25),

所以二级模糊综合评价为:

B=A×R(0.187,0.2975,0.311,0.1365,0.068)

(5)最终可以得到该寿险公司的评判结果为:

U=W×BT=67.3475

4、结果分析

(1)根据最大隶属度原则,从综合评价的指标可以看出,该寿险公司抗风险能力“一般”的隶属度0.311最大,抗风险能力“较强”的隶属度0.2975次之,“强”的隶属度0.187第三。总体来看,该公司有一定的抗风险能力,但是不得否认,该寿险公司的抗风险能力并不是绝对的“较强”或“强”。

(2)有评判结果的分值67.3475我们可以看到,还寿险公司的抗风险能力介于“一般”与“较强”之间,所以该公司的管理层对公司的风险管理绝不可掉以轻心。

(3)在得到以上两个结果后,我们可以分析得到致使该寿险公司抗风险能力没有足够强的主要原因。我们对整个模糊分析的过程进行再一次分析可以在一级模糊分析中找到使得该寿险公司抗风险能力没有绝对占优势的因素,由B1=A1×R1=(0.14,0.34,0.32,0.13,0.07),B2=A2×R2=(0.19,0.21,0.29,0.21,0.1),B3=A3×R3=(0.21,0.35,0.29,0.11,0.04),B4=A4×R4=(0.19,0.26,0.35,0.12,0.08)我们可以看到主要是B4的抗风险能力较低导致整体较差,其实是的抗风险能力较低引起整体抗风险能力的不够强,在回归到专家对该寿险公司的评判中我们可以看到主要是由B2销售风险中产品结构风险与销售决策风险以及B4管理风险中的资金运用风险较弱致使整体公司的抗风险能力没有很强,因此公司在今后的风险管理中应该注意对这几方面的加强。

四、对于模型的一些必要说明

(1)模糊分析中有很多权重与指标值是专家打分给出的,而权重与公司的指标值是模糊分析的基础,专家打分有一定的主观性,在这里笔者本想用层次分析法来确定每个指标的权重,但鉴于笔者能力有限,没有找到合适的“准则层”来进行进一步的研究,所以在这里笔者尽量增加专家数量或者尽可能做到客观公正。另一方面,鉴于现阶段我国寿险行业中没有一个可行客观的指标可供参考,笔者暂且用专家打分的方法作为这里的模糊分析指标的来源,相信在以后不断的积累中,笔者会找到更好的方法进行权重的确定,以便更客观可靠的进行分析。

(2)笔者在对寿险公司的风险分类时采用了汪祖杰在《现代保险学疑难问题剖析》中的寿险公司的分类方法。在实务中,寿险公司可以根据自己公司的需要进行不同的风险分类,主要是要对每个细小的风险因素要有很好的归类,要做到各个子指标不重不漏,这才是分类的关键。

(3)笔者在模糊分析中采用了改进的模糊分析综合评判中的改进的加权平均的方法进行对指标的计算分析,这样分析较为中立简单,对于风险不同的管理层,可以采用不同的分析方法。

(4)在专家给出了分值后,我们可以直接用各个指标的隶属度乘相应的权重得出每个子指标在整个系统的权重来衡量指标的重要程度,但是这样做不会很明晰的反应层级之间的关系,也不能明晰的来找出导致整体抗风险能力强弱的因素,所以笔者认为进行模糊分析更合理。

五、结束语

应用模糊分析综合评判的方法可以有层级有条理地对寿险公司的抗风险能力进行很好的评估,一方面从整体上看寿险公司的抗风险能力强弱程度,一方面又可以对各个方面的风险进行评估衡量,还可进一步探究其原因所在。这种方法有较大的优越性,在现今很多方面没有具体指标可以衡量或是指标衡量存在一定不足的寿险环境下,运用模糊分析寿险公司的风险将是一种新的研究趋势。

篇3

资本资产定价模型(CAPM)作为金融学最有价值的理论之一。它表达了资本收益与风险的关系,在金融学领域具有跨时代的进展和突破意义,是现代金融学最重要的理论基石之一。CAPM的核心思想是,所有经济个体在一个公平竞争的资本市场中,经济个体可以采取多元化的投资策略规避非系统风险,而系统风险,用β系数度量,则难以规避和分散,对期望收益产生线性影响。经济个体在投资活动中需要进行决策,在决策过程中对于风险的衡量和控制一被作为核心问题在理论界和实证界中备受关注。由于该模型的简易性和可操作性,被广泛运用于股票收益预测、投资风险分析等许多问题中。CAPM化了一些实际因素,用相对简单的公式来表达风险与收益的关系,计算风险可能获得的补偿。我国证券市场建立不长,已历经了风风雨雨,跌宕起伏。许多中国学者运用西方资本资产组合理论,通过时间序列回归和横截面回归等方法,从不同的时间段、不同的角度对中国证券市场的风险进行了分析和计算。通过大量的实证研究最终发现,虽然该模型简单明确、易于理解和操作,对投资的指导作用很大,但是由于CAPM在假设前提上的局限性导致了实证检验的失效。

一、资本资产定价模型的假设

资本资产定价模型的基本假设为:假设一, 投资者都是在期望收益率和方差的基础上选择投资组合。假设二, 投资者对风险证券的期望收益率、方差和协方差有相同的预期。假设三, 完美的市场: 无税收, 无交易成本, 证券无限可分, 借贷利率相等, 投资者可以免费获取信息。 即在资本市场上没有摩擦。 摩擦是指对整个市场上资本和信息的自由流通的阻碍。我们可以看出中国证券市场是无法满足第三条假设的,中国股票市场是一个十分不成熟的高风险市场, 影响市场风险的因素主要是政策、消息、扩容等非经济性因素,市场的有效性较低,对西方资本资产定价模型的实证研究说明了该模型仍无法有效地解释中国股票市场的风险收益关系。

二、β系数与系统风险、非系统风险

贝塔系数(即β)被专业学者和从业者作为模型和控制系统风险的工具。贝塔源自股票收益与市场收益之间关系的风险指标。系数β是某种证券的收益与市场组合收益的协方差与市场组合收益的方差的比率,是资产收益变动对市场组合收益变动的敏感度,它描述了任意一项资产的系统风险。与系统风险相对的就是个别风险(非系统风险),即由公司因素所导致的价格波动。CAPM从理论上说明,那些只影响资产的方差而不影响该资产与市场组合的协方差的非系统风险因素对资产的定价不起作用,对定价惟一起作用的是该股票的β系数。由于收益的方差是风险大小的量度,可以说:与市场风险不相关的单个风险,在股票的定价中不起作用,起作用的是有规律的市场风险。这可以用投资分散化理论来解释,在有效资产组合中,由于非系统风险可以通过分散投资消除掉,故资产组合的期望收益率仅与该资产组合的系统风险相关。我国证券市场为非有效市场,存在严重的信息不对称,指数存在失真,证券价格发生偏离,中国股票市场存在着庄家操纵价格的行为,政策干预等影响明显,而投资者的投资观念不成熟、投资结构不健全。所以这种系数无法在中国的证券市场上可靠的衡量风险。

三、对子公司的风险评估

经过上述分析,由于我国证券市场的不健全和受政治影响较大等特点CAPM在证券市场上的作用非常有限,随着现代经济发展,世界经济格局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经济动荡的表现形式由经济危机演变为金融危机,这就表明世界金融市场的投机活动愈演愈烈。金融危机的发生也从现实的角度出发去质疑这个模型在证券定价与风险评估的可行性。CAPM的关键假设之一是市场公平竞争、信息对等,但是在中国的市场经济中私企在相比国企显然处在竞争劣势,这些劣势在向银行贷款、政策导向及政府内部信息获取上都有所体现。即使是国企与国企之间因为行业的不同,在政府宏观战略的调整上由于国家实际建设的需要,政府政策对所有的行业的支持程度也不会相同,所以在中国这个政府干预如此大的市场上,用CAPM将私企国企或者把各个行业的企业所发行的证券无差别的进行风险评估显然脱离了中国市场的实际。由于我国证券市场存在很强的投机性和政府干预性,所以我们必须为CAPM寻找一个更加合适的环境去应用。

集团总部对所属企业控制的目标,是确保战略协同和集团价值最大化。对所属企业控制过度,一方面可能导致管理成本过高,另一方面则可能限制所属企业的经营灵活性,挫伤其积极性,也会导致企业收益受损。因此,对所属企业的控制必须适度才能够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的目标。在我国的特色是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国有企业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国有企业掌握着我国能源、交通、国防、金融等关乎国家经济命脉的行业。因此国有企业的治理对我国经济发展至关重要。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发展经济改革逐步扩大,国有企业纷纷采取股份制公司治理,大多数央企的股东为国资委,一些国企的子公司和参股公司多达几十个,以中国中铁股份有限公司为例就有四十个子公司和参股公司,对于股东来说如何对众多子公司或者投资项目进行有效管理,不仅仅对公司本身乃至国家经济发展都具有深远意义。风险是资本投资必须要考虑的,所以国企必须对国有资本的投资风险进行评估以便进行有效的风险管理,在对国有资本投资评估风险时就可以利用CAPM模型。由于国企高管决策每一项国有资本的投资,因此所投资的众多子公司就会得到一个比较公平的待遇,母公司很容易收集子公司财务报告进行核算监控也容易对其下达公司政策,信息交流传递比较透明,更不存在投机现象。而且国有公司所投资的子公司一般都属于一个行业,从事相同或相近的经济活动与经营项目,所以子公司彼此之间更具有可比性。母公司可以根据子公司近几年的财务数据和经营状况计算出模型所需要的参数,从而评估每一个子公司的风险

程度。

资本资产定价模型(CAPM)表达式:E(Ri)=Rf+E(Rm-Rf)βi

式中:E(Ri)代表第i种风险资产的预期报酬率;Rf代表无风险资产的报酬率;E(Rm)代表市场组合的预期报酬率;βi=σim/σ2m代表第i种证券的不可分散风险(其中σim代表资产i与市场组合的协方差,σ2m代表市场组合的方差)。集团公司可以根据各个子公司的收益情况分别计算出各个参数,E(Rm)代表所辖子公司平均利润率;σim代表子公司i与所辖全部子公司收益的协方差,σ2m代表所辖全部子公司收益的方差;这样计算E(Ri)代表i子公司的风险报酬。将评估结果进行风险排队,对于风险较高的子公司进行重点分析,系统的调查其各部门运作情况以及该子公司内外经济环境的变化,进行及时有效的风险管理。

对风险较高的子公司,要重点对待,及时分析原因,总体来看,大多数企业集团普遍存在组织结构不合理、管理制度不健全、决策程序不规范、控制模式不完善、控制手段与市场变化不适应等问题,致使对子公司控制乏力,集团资源不能得到有效调控,集团整体发展战略不能得到有效实施,甚至造成“内部人控制”和资产流失。

参考文献:

[1]林琳,马彪,等.资本资产定价模型的理论评价及其在我国证券市场的应用[J].职业圈.现代软科学,2006(02):42-43.

篇4

一、概述

小额信贷因其服务对象主要是中低收入阶层,因此,在丰富社会融资形式,促进三农发展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四川省小额信贷业务近些年来大幅增长,到2015年3月末,四川已有354千家小额贷款公司,有超过660亿贷款余额,位列全国第四,小额信贷业务快速发展的同时,也暴露出来一些问题,为了更好的分析四川小额信贷业务的发展情况,判断影响四川小额信贷公司风险的主要因素,本文采用模糊层次分析法来进行分析。

模糊层次分析法(FAHP)是一种将层次分析法和模糊分析法相结合的方法。这个方法是能够比较好的将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最大限度减少人为因素对结果的影响,解决综合评价中的模糊性问题。

一般情况下我们利用判断标度来设置判断矩阵,判断标度的具体设定见下表:

判断标度含义

二、构建模糊风险判断矩阵

(一)确定测评指标

本文从系统风险和非系统风险两个方面,共选取了七个指标,构建小额信贷风险评估指标体系。其中系统风险包括利率风险(R1)、监管风险(R2)、信用风险(R3)、法律风险(R4);非系统风险包括资金风险(R5)、经营业务风险(R6)以及管理风险(R7)。

(二)构建模糊风险判断矩阵

针对我们选取的7个指标,我们有必要建立模糊风险矩阵来判断这7个因素对整个体系影响程度的大小。一方面,我们可以参考有关专家针对小额贷款公司的评分,另一方面,我们结合针对四川省小贷款公司风险调查的实际数据,最终,我们可以建立如下两个表关于影响小额信贷公司的系统风险和非系统性风险的风险判断矩阵表。

R1、R2、R3、R4模糊风险判断矩阵

R5、R6、R7模糊风险判断矩阵

根据系统性风险和非系统性风险设计指标模糊风险判断矩阵的数值,可以计算得出最终的综合模糊风险判断矩阵。

A-B综合模糊风险判断矩阵

R1、R2、R3、R4综合模糊风险判断矩阵

R5、R6、R7综合模糊风险判断矩阵

(三)计算模糊综合矩阵的重要程度值

设模糊判断矩阵R=(rij)n×n各个元素的模糊综合重要程度值为Si。则:

把代入上方程得:

我们利用公式对影响小额信贷公司的4个系统性风险变了和3个非系统性变量的相关数值进行计算,进行模糊综合程度比较,最终结果如下表

系统风险与非系统风险综合模糊值

(四)权重计算及其归一化处理

首先我们得出系统风险类与非系统风险类变量的权重比较结果,权重计算后,我们再对其进行归一化处理。

其次,得到系统性风险类因素的权重与非系统性风险因素的权重,并进行归一化处理。

最后,按照不同层次上元素相对重要性的排序权重,进行归一化处理,并合成总排序,最终得到影响小额信贷公司风险因素的权重向量,见下表。

影响小额信贷公司风险的因素的权重

三、结论与建议

根据上文分析可以发现,在影响四川省小额信贷公司风险的因素中,管理风险排在第一位,其次是监管风险,第三位是资金风险,第四位是法律风险,第五位是信用风险,第六位是利率风险,排名最后的是经营业务风险。因此,针对排名前几位的风险因素可以采取适当的措施进行防范和控制。

首先,管理风险占整个风险的权重达到20%多,排名第一,应加强对四川省小额信贷公司的管理,建立完善的经营管理制度。作为主要服务三农和中小企业的小额贷款公司,需要建立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参考其他行业的先进管理方法,建立一整套符合实际的管理制度,降低管理风险。

其次,监管风险与法律风险权重之和为33.8%,所以改变现有的监督管理措施是当务之急,作为一种新型金融形式,一方面,应该明确小额信贷公司的法律地位,明确其监管对象,另一方面,应该加快立法建设,完善小额信贷的相关法律法规。

再次,资金风险在评估体系中有不小的比重,权重位列第3,占16.4%,小额信贷公司的业务特点决定其只贷不存,这种情况下,要想保证盈利,控制风险,可以拓展融资渠道,充分利用资本市场与民间资本,增强资金的流动性。

最后,信用风险在整个风险评估体系中占14.4%,作为金融类业务形式,应该加强对贷款对象的风险控制,通过各种方法降低信用风险,将小额信贷风险控制在一定范围之内。

参考文献

篇5

1 引言

信用担保公司主要是在个人或企业向金融机构借款的过程中,通过出借信用资源提供担保服务,以及进行风险控制,从而获得经济和社会效益的职能机构。信用担保公司凭借其规范的业务操作,能够在个人或者企业和金融机构之间起到桥梁作用,为个人和企业提供资金来源。从宏观层面上说,信用担保公司对降低金融机构债权风险,规范信用交易市场,维护社会经济秩序的稳定,促进市场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从微观层面上说,信用担保公司实际上就是承担了金融机构对外贷款可能产生的亏损,其自身要有足够的风险管理能力才能规避或降低风险,换句话说,担保公司经营的是风险,其风险管理能力就是担保公司的核心竞争力。因此,信用担保公司的组织及运行模式决定了其财务比较特殊,而且容易受到风险的影响。

2 信用担保公司财务风险的特征

企业的整个生产经营过程中都存在着财务风险。信用担保公司组织形式和运行模式的特殊性决定了其财务风险既具有一般财务风险特征,又有担保类行业独有的财务风险特征。

(1)一般的财务风险特征

①财务风险的客观性。财务风险不受人的主观意识的影响,人们不能回避风险,但可以利用各种技术手段来降低风险。

②财务风险的普遍性。企业财务管理的各环节都存在着财务风险,融资、投资及分配收益等活动都有可能引发财务风险。

③财务风险的不确定性。在一定的条件和时期内,财务风险的发生与否具有不确定性。

④财务风险的共存性。一般来讲,风险和收益成正比,较大的风险会带来较大的收益,较小的风险带来的收益也会较低。如果信用担保公司只着眼于较高的收益,相应地就需要给受保企业设置较低的担保条件,由此必然会使担保公司面临较大的财务风险。

(2)独有的财务风险特征

①风险与收益严重失衡

一般来讲,信用担保公司面对的服务对象是存在较大风险的中小企业,因为政策扶持及中小企业的现状因素,信用担保公司无法采用完全市场化的收费标准。

②债务比率与财务风险不协调

我国的信用担保公司规模适中,对流动资金以及固定资产没有较大的需求。信用担保公司的财务风险看似不大,但是其大量的或有负债可能会转化为真正的负债。担保业务中或有负债的积累可能会给公司带来很大的财务风险。

③财务风险外部分散机制不健全

信用担保公司财务风险外部分散方法通常有两种,既再担保和与银行共担风险。再担保是因担保公司难以独自承受某些风险较大的担保项目或者资金额较大的担保而寻求其他担保公司为自己设立的担保。与银行共担风险是指当贷款人难以偿还贷款时,银行和担保公司按照约定的比例一起承担风险和由此产生的损失。但是由于银行的垄断性质,他们期待获得收益的权利而不愿承担相应的义务。

3 基于AHP的信用担保公司财务风险模糊综合评价体系的构建

3.1财务风险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原则

(1)科学性原则。科学性原则要求所选用的指标具有代表性,既相互独立,又相互补充,由选取的指标组成的指标体系具有完整性。

(2)整体优化原则。财务风险评估体系是一个多变量输入的系统,比较复杂,局限性较大的单一指标对财务风险的评估不准确,所以需要建立多个评价指标来反映信用担保公司的财务风险状况。

(3)可操作性原则。指标体系的设立既要求具有理论上的科学性,又要求其具有现实中的可行性。所以,在建立评价指标体系时,要保证现有的财务资料以及会计核算数据能够满足指标体系所需的所有数据要求。

3.2财务风险评价指标的选取与分析

信用担保公司财务风险的来源很多,表现方式也有差异,但是财务风险的变动特征一般能够用一些统计指标体现出来。本文从信用担保公司经营安全性、财务持续能力、发展能力三个角度出发,参考已有的关于财务风险的研究成果,在系统性、全面性、可比性、科学性等原则的指导下选取指标,对信用担保公司财务风险的状况进行衡量和考察。

1.经营安全性指标

信用担保公司因目标客户以及业务的特殊性,决定了其会面临较大的风险,所以,对信用担保公司财务风险进行安全性评价具有重要意义。信用担保公司经营的安全性主要是由其资本的充足性以及资产的质量和流动性等因素决定的,此外,还能利用这些因素判断出企业的偿债能力以及营运能力。

(1)资产充足率。资产充足率是企业的资产和加权风险资产总额的百分比。企业主要是通过对资产充足率的管制来监测公司抵御风险的能力。计算公式为:

资产充足率=全部资金/加权风险资产总额×100%

(2)资产负债率。资产负债率是负债总额与资产总额的比值,它不仅可以衡量企业的财务风险,还可以反映出企业利用资金的能力以及债权人出借的资金的安全性。

资产负债率=负债总额/资产总额×100%

(3)担保资产风险度。担保资产风险度是指风险担保责任余额与担保责任余额的百分比,可以反映信用担保公司抵御风险的能力。计算公式为:

担保资产风险度=风险担保责任余额/担保责任余额×100%

(4)代偿回收率。代偿回收率等于已收回代偿金额和己发生代偿支出的百分比。这项指标反映了担保公司可追回的损失金的多少,即信用担保公司处理坏账的能力。计算公式为:

代偿回收率=已收回代偿金额/己发生代偿支出×100%

(5)准备金覆盖率。担保赔偿准备、短期责任准备和一般风险准备三项之和与担保责任余额的百分比即是准备金覆盖率。信用担保公司一般用这项指标来判断其计提的损失准备金是否充足。

准备金覆盖率=(担保赔偿准备+短期责任准备+一般风险准备)/担保责任余额

2.财务持续能力指标

本文选取了营业自足率以及资产回报率两项指标来衡量信用担保公司的财务可持续能力。成本以及营业收入对信用担保公司财务可持续性具有重要影响,信用担保公司的成本主要包括资金成本和风险管理成本。而营运成本也是最主要的成本费用,所以同时选取营运成本比率以及贷款收益率指标来代表信用担保公司的财务持续能力。

(1)营业自足率。营业自足率等于营业收入与营业成本、资金成本和贷款损失率三项之和的百分比。通常,营业自足率大于等于100%。担保公司可以用这项指标来衡量其收入弥补费用的程度。

营业自足率=营业收入/(营运成本+资金成本+贷款损失准备金)

(2)资产回报率。资产回报率是净利润占平均资产总额的百分比。信用担保公司可以利用这项指标对其经营成效进行全面的评价,如果得到的指标值较小,说明企业的财务持续能力越弱。

资产回报率=净利润/平均资产总额×100%

(3)平均担保收益率。本期担保业务收入与本期担保发生额的百分比即是平均担保收益率。信用担保公司用该项指标可以衡量公司信贷业务的获利能力。平均担保收益率越大对公司经营目标的实现越有利。

平均担保收益率=本期担保业务收入/本期担保发生额×100%

(4)运营成本率。操作成本与管理成本的总额占平均资产总额的百分比即是运营成本比率。该指标是从成本费用角度对信用担保公司财务持续能力进行衡量,高比值反映了企业具有较低的成本控制水平。

运营成本比率=(操作成本+管理成本)/平均资产总额×100%

3.发展能力指标

信用担保公司的发展能力一般是其所拥有的资产规模和收益等指标来体现,研究中我们选取了担保业务量增长率、资产增长率、总资产报酬率和净利润平均增长率等指标来体现信用担保公司拓展业务的能力及其发展能力。

3.3财务风险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本文确立信用担保公司的财务风险主要由经营的安全性、财务的持续能力以及发展能力三个层面的因素引起的,并设立风险评级指标体系一级指标A,由以上三个方面确立三个子集,分别为B1、B2、B3。经营安全性B1又包含五个二级指标,为资产充足率、资产负债率、担保资产风险度、代偿回收率、准备金覆盖率,分别用C11、C12、C13、C14、C15表示;财务持续能力B2包含四个二级指标,为营业自足率、资产回报率、平均担保收益率、运营成本率,分别用C21、C22、C23、C24表示;发展能力指标B3包含四个二级指标,为资产增长率、担保业务量增长率、总资产报酬率和净利润平均增长率,分别用C31、C32、C33、C34表示。其层次关系如表1所示:

3.4财务风险的评价方法

3.4.1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体系的权重

1.构造判断矩阵

信用担保公司财务风险由许多因素构成,各个因素对财务风险具有不同的影响。所以,对各个指标赋予的权重也不应相同,影响程度越大,该因素所赋予的权重也就越高,据此处理后得出的各个因素的影响程度存在差异,因而对上层指标体系影响程度大小的描述具有更高的准确度。在此,处理权重时采用了主观赋值与客观赋值相结合的原则。主观赋值由专家打分法和AHP法相结合,客观打分法则是对一些特定的指标选用常见的标准值或者是选用由实际测评得来的数据。

2.层次单排序并计算权重和一致性检验

3.层次总排序和一致性检验

与单排序类似,总排序表也要计算检验量。Cij对Bi的权重乘以Bi对A的权重得到的结果就是Cij指标对A总指标的权重,其中计算得出层次总排序一致性CR=0.018,层次总排序的计算结果具有满意的一致性。

3.4.2综合评价

运用层次分析法构建了信用担保公司财务风险模糊综合评估体系,据此经过横向及纵向的比较,能够系统全面地衡量信用担保公司财务风险的状况。

信用担保公司财务风险组成要素的重要性排序如表3所示,依次为营业自足率、资产回报率、资本充足率、净利润增长率等。可见,财务持续能力和经营安全性至关重要。因此,在财务风险管理过程中应重点考察和衡量企业的财务持续能力和经营安全性。

4 结语

信用担保公司财务风险大小是由许多因素的综合作用决定的,基于AHP模糊评价法对信用担保公司财务风险进行评价时,能够量化模糊的风险指标,从而得到一个具体数值,由其来反映风险的大小。但是AHP评价法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例如,在确定权重时容易受主观因素影响,这就要求在进行风险评价的过程中,要注重和增强评价的客观性以及科学性,使风险得到最大限度的降低。

参考文献

[1] 肖崇霞.信用担保公司财务风险管理研究[D].西华大学,2013.

篇6

0 引言

沪深证券交易所在1998年4月22日宣布,将对财务状况或其它状况出现异常的上市公司的股票交易进行特别处理。本文的研究建立在上市公司财务状况异常的基础之上。ST是Special treatment的缩写,ST股是指境内上市公司连续二年亏损,从而被进行特别处理的股票。实行ST制度是为了保护投资者利益,建立投资者信心,以维护整个证券市场的秩序。

1 决策树和支持向量机的相关理论

1.1 决策树

决策树是一个类似于流程图的树结构,通过把实例从根节点排列到某个叶子节点来分类实例,叶子节点即为实例所属的分类,树上每个节点说明了对实例的某个属性的测试,节点的每个后继分支对应于该属性的一个可能值。

决策树无需假设先验概率分布,具有很好的灵活性和鲁棒性;不仅可以利用离散和连续的数值样本,还可以利用“语义数据”;产生的规则集结构简单,有较强的解释性,计算效率高;能有效抑制样本噪音和属性缺失问题。不足之处:分类规则复杂;具有过度拟合现象。

1.2 支持向量机

支持向量机(简称SVM)的核心思想可以概括为:寻找一个最优分类超平面,使得训练样本中的两类样本点尽量被无错误地分开,并且要使两类的分类间隔最大。

SVM方法的优点在于:适合有限样本或小样本的问题;能克服决策树过度拟合的问题;需要设定的参数较少(2、3个),具有很强的灵活性和可拓展性;具有分类面简单、泛化能力强、拟合精度高等特点。不足之处:计算复杂度是(m^3),难以解决大数据问题;缺乏可解释性,难以依据信息选择核函数。

2 财务风险评价指标及样本选取

2.1 财务风险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一般而言,财务风险评价指标应包括盈利能力、资产管理能力、偿债能力、发展潜力。本文在考虑可操作性、全面性、动态性、可比性原则和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初步选取了以下四大类共21个财务指标,见下表。

表1 各财务比率的定义、分类及计算

2.2 样本选取

考虑到ST公司是连续两年亏损后予以ST处理的,当上市公司被特别处理时(这一年记为第T年),其在第T-1及T-2年已经发生亏损,所以选取公司被特别处理前两年的财务指标来构造预测模型,会高估模型的预测能力。尽早的预测企业财务危机可以及时采取有效的措施预防经济损失,而一旦公司财务报表已经开始出现问题才做出预测,则显然有些为时已晚。因此,我们采用第T-3年的数据来预测企业第T年的情况,这样将更好地判定模型的预测能力和实用价值。

ST公司样本选取标准是2007至2009年被ST(剔除金融行业以及由于其他异常状况被ST的)且具有T-3年的完整财务数据的沪深两市部分上市公司。根据这一标准,选取了74家ST公司。这些样本覆盖了包括机械设备仪表、电子、纺织服装等行业。

非 ST 样本公司选取标准是与这些 ST 公司来自相同的行业、资产规模相当且具有 T-3 年的完整财务数据的沪深两市上市公司74家。样本数量如下表所示:

表2 ST与非ST公司样本选取数量表

3 基于决策树和支持向量机的应用比较

3.1 数据预处理

3.1.1 数据变换

由于数据取值差距较大,在带入决策树和支持向量机模型之前,先对21个指标数据进行极差规格化处理,即

因此, [0,1]消除了数据之间的量纲,便于不同变量之间的比较。

3.1.2 指标筛选

变量的好坏会直接影响分类效果,但是我们事先并不知道哪些是主要的指标。于是,利用随机森林可以在决定类别时,评估变量的重要性这一特性,选取具有较高重要性的变量,结果如下图;综合平均准确性下降和平均基尼指数减少量的情况,选取重要性相对较高的八个指标(见下表),剔除其余变量。由于ST股是指上市公司连续二年亏损后被特别处理,所以公司的财务风险与利润情况息息相关,选取的这八个指标能够反映出企业的获利情况,符合我们研究的要求,于是利用这八个变量的信息进行下面决策树和支持向量机方法对ST与非ST公司的分类预测比较。

图3 随机森林变量重要性测度结果

表3 指标集

3.1.3 样本划分

按照软件中默认的比例,将原148个样本随机分成三部分:training dataset、validation dataset和test dataset,占比分别为:70:15:15。Training dataset是用来训练模型或确定模型参数的数据集;validation dataset是用来做模型选择,即做模型的最终优化及确定的;test set则是为了测试已经训练好的模型的准确性。

3.2 决策树分类应用

3.2.1 参数设置

在用决策树方法时,需要设置一些参数。CP(complexity parameter)即复杂参数,用来控制决策树的大小和选择最佳决策树的大小,如果在现有节点的基础上再加入一个新变量的损失高于cp的值,则停止建树。对于cp的取值,我们关注Xerror—交叉验证误差,从下表输出结果的数据可以看出,随着cp的减小,xerror先减小后又增大了,于是可以找到一个cp值使xerror到达最小,此时cp值大概在0.058左右,于是经过反复测试,最后决定取cp=0.058。同时,为了产生更多的规则,将以下两个参数适当调小,每个节点上的最小样本数Min Split=15,每个叶子上的最小样本数Min Bucket=5。

表4 不同复杂参数cp取值的评价

结合经济背景,考虑到实际是ST公司却被判成非ST公司,相较于实际是非ST的被判成ST公司而言,其不仅对人们投资造成的损失更大,对公司自身运营管理也有很大影响,于是对预测不正确的、风险更重要的这一类定义较大的损失。损失矩阵(Loss- Matrix)定义为(0,FN,FP,0)=(0,5,2,0)。

3.2.2 结果分析

从结果中可以看出,决策树中实际用到的属性有PE(市盈率)、Growth rate of operation profit(营业利润增长率)、Cash ratio(现金负债率)、Growth rate of operation profit(营业利润增长率)。属性“PE”的信息增益率最大,因此将此作为决策树的根节点,对于每个分支根据信息增益率由大到小,建立从根节点到叶节点的决策树(如下图)。

图4 训练样本决策树图

3.2.3 测试检验

利用前文建立模型,用剩余15%的测试数据集进行检验,得到结果整理如下表,错判率为=0.3478。

表5 决策树分类测试结果

3.3 支持向量机分类应用

3.3.1 核函数及参数设置

SVM中不同的内积核函数将形成不同的算法,主要的核函数有三类:多项式核函数,径向基核函数,S形核函数。本文选择默认的径向基核函数。

对于惩罚参数C的设置,其值越大,在分类面附近的样本点会越被看重。调试不同的C,用validation dataset进行检验,得出相应的错判率(见下表),于是选定C=10。

表6 不同惩罚参数C对应的错判率

3.3.2 测试检验

利用建立的SVM模型,用剩余15%的测试数据集进行检验,得到结果整理如下表,错判率为=0.2105。

3.4 决策树和支持向量机测试结果对比

直观地,从两种方法测试的结果看出,支持向量机的错判率比决策树的错判率低,分类效果较好。进一步地,通过做出测试样本的ROC图比较。ROC,即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接收者操作特征,通过描述真阳性率(TPR)—y轴和假阳性率(FPR)—x轴来实现。其应用规则是曲线下的面积越大,则精确度越高。从下图5中可以看出,决策树和支持向量机的ROC曲线下的面积大体相同,而支持向量机的要稍大些,所以从这种方法看,支持向量机分类的准确度也要比决策树高些。

表7 支持向量机分类测试结果

图5 决策树和支持向量机的ROC图

4 结论

本文的财务风险评估模型构造是分别基于数据挖掘中的决策树和支持向量机技术。两种方法都各有优缺点,且有的优缺点可以相互补充,但在本文的研究应用中支持向量机建立的风险评估模型相较于决策树有更好的分类预测功能。今后可以将两种方法结合使用,或者与其他方法结合使用,以此进一步优化模型,提高其对公司财务风险评估的预测能力,使其更具有实际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 杨毓,蒙肖莲.用支持向量机(SVM)构建企业破产预测模型[J].金融研究, 2006 (10):65-75

[2] 邱玉莲,朱琴.基于支持向量机的财务预警方法[J].统计与决策, 2006(8):153-155

[3] 蒋艳霞,徐程兴.基于集成支持向量机的企业财务业绩分类模型研究[J].中国管理科学,2009.

[4] 李玉霜,张维.分类树应用于商业银行贷款 5 分类的探讨[J].系统工程学报,2001,16(4):282-288.

[5] 姜明辉,王欢,王雅林.分类树在个人信用评估中的应用[J].商业研究,2003(21):86-88.

篇7

    1.公司治理组织结构及其运行风险的识别及评估。首先,注册会计师应该对公司治理组织结构健全性评估:股东会的建立及其相应的制度机制是否按照所有股东意愿进行安排,是否代表了所有股东的共同利益。这是公司治理顶级层面的内部制度安排,是公司治理结构中统揽全局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决定着监事会以及董事会的设置与运行,是传递给注册会计师的首要信号。其次,注册会计师应该对公司治理组织运行有效性进行评估。即股东会是否按照制度安排正常运行,股东会在公司治理层面上建立的组织是否有效地管理、监督、制衡了经营者的经营活动。

    2.资金监控风险的识别及评估。资金监控应单独作为一项考查内容,列入公司治理控制风险评估体系。其所传递的信号直接决定了在会计报表审计过程中的审计重点。首先,应该审查企业是否已经建立了必要的资金监控机制,相应的政策和程序是否存在。在决策过程中实施资金监控,将资本性支出决策权、预算审批权、资金调度权在股东会与董事会之间建立制衡机制,形成权力边界,以保证决策的科学性和资金的安全性。其次,对资金监控机制有效性进行评估。检查股东会对董事会以及高级管理层资金运用的监控机制是否有效,近期内的重大投资项目是否经过股东会的通过,可行性论证是否科学。

    3.治理信息传递风险的识别及评估。公司治理信息传递机制是直接影响治理层面控制风险的因素,通过这一机制的评估,可以使注册会计师了解治理层面基本运行情况以及存在的潜在问题。由于董事会信息传达直接关系到最终投资者的利益,所以注册会计师应该把董事会这个信息枢纽中心作为信息传递风险评估的关键环节。会计信息从管理层生成、加工到呈报董事会,使之如实披露报告。监事会应该能够直接检查公司财务状况,并及时听取董事会尤其是审计委员会的报告,监督的信息应及时报告给股东会。

    4.公司治理效率的综合评估。以上所分析的三个方面是影响公司治理层面控制风险的重要因素,三者相互连接,相互作用,构成公司治理层面控制的有机整体。所以在对上述三方面进行评估之后,要对公司整体的治理效率进行综合评估。公司治理组织结构的健全及其有效直接影响了资金监控以及治理信息的传递,同时资金监控机制以及治理信息传递机制体现了公司治理结构的健全有效性,能够促进和推动治理结构的优化和完善。注册会计师只有以公司治理效率的综合评估为基础,才能量化公司治理层面的控制风险,才能纳入审计风险评估体系中。

    二、公司治理基础上风险评估机制完善的基本实施路径

    (一)建立公司治理评价标准体系,实施公司治理评价

    自20世纪90年代提出公司治理概念以来,学术界积极地研究公司治理评价的技术分析。目前,已有众多的研究组织和咨询机构都从不同的角度提出了可行的公司治理分析评价技术模型,并得到了一定程度的运用。这些治理评价手段可以帮助审计师在实施基本审计程序前进行先导性治理分析,从而以治理为导向有效开展审计工作。当前主要的评价标准体系见表1(崔如波,2004)。通过了解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运用公司治理评价标准体系,评价公司治理效果,最终评价公司剩余经营风险和公司治理层、管理层的诚信度等,从而评价相关受托经济责任的全面有效履行状况,以确定公司治理是否影响财务报表的公允反映及影响程度。

    (二)利用业务循环进行风险因素的分析

    审计风险源于会计报表存在重大错报,而审计人员发表了不恰当的审计意见的可能性。审计人员通过对各报表项目的审计来发表对整个财务报告的审计意见,审计的起点可以是从内控制度评价开始也可以直接从重大错报风险评估开始。因此只有将风险评估的结果具体落实到账户的认定层次,才能发现风险(因素)同认定层次可能发生的错误相联系的关键原因。同时,新的审计风险理念要求审计人员从企业自身及环境等较为宏观的视角出发寻找可能的风险因素。基于上述分析,利用业务循环作为风险评估的“中观”环节,建立起从较为宏观的风险因素识别到微观的认定层次重大错报风险确定之间联接的桥梁。在引入业务循环评价重大错报风险时,首先,审计人员在准则的指导下了解了企业及其环境的信息后,可以考虑某一因素是否会对该企业某一个或几个业务循环产生影响,怎么影响,程度如何。即先将各风险因素分配到业务循环中,在业务循环层次上筛选和分析风险因素,由此将风险具体化,进行初步的风险评估。再深入到该具体业务循环的各个相关、对应账户(即账户群)中,进一步分析该循环受到风险因素的影响会如何具体作用在循环中的各相关账户和认定上,是否会造成某几个账户的重大错报风险。最后,由于每个业务循环包含的账户可能交叉重叠,因此在穷尽了每个可能对业务循环造成影响的风险因素,并分析了各循环受到的影响对于具体账户和认定的作用之后,我们需要再以各单独账户为对象,综合该账户可能受到的来自各业务循环的相关风险因素的所有影响,从而最终得到认定层次上重大错报风险的评估结果。

    (三)基于审计风险分析,评估财务报表重大错报风险

    注册会计师为了对财务报表发表审计意见,在评价公司治理时,应着眼于与财务报表公允反映相关的公司治理。根据公司治理评价,评估财务报表重大错报风险时,应侧重于考虑以下方面:

    1.剩余经营风险。剩余经营风险代表公司治理没能实现预期经营目标的可能性,当存在较大的剩余经营风险时,公司管理层甚至治理层将存在较大的财务舞弊动机和压力,被审计单位将存在较大的财务报表重大错报风险。

篇8

[中图分类号]F2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432(2010)49-0127-02

1 引 言

在供应链质量管理的研究方面,许多事件都说明供应链的某些风险因素对供应链的绩效产生巨大的负面作用,供应链中的大多数风险因素都表现为产品质量大幅波动。Robinson和Malhotra给出的供应链质量管理的定义是:对供应链的合作组织商业流程的协调和整合,以此来度量、分析和持续改进产品、服务和流程,目的是创造客户价值,提升客户满意度。而传统制造模式下,质量管理的重点集中于企业内部,注重内部过程、要素、部门之间的管理与协调,而对于外部过程以及外部关系则较少关注,在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乃至最终用户之间尚未形成一条连续、畅通的质量链,而是被一系列相对封闭的质量“黑箱”所割裂。本文在将供应链质量风险管理的研究视角放在合作组织内部和合作组织之间的质量管理上,而在质量管理中质量风险的管理也至关重要,本文研究的主要问题是供应链质量风险的识别与评估。从文献目前的研究中可以看出目前对供应链质量风险评估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定性的分析上,并且注重风险产生后的管理和控制。质量风险的相对重要程度,以及动态的、预测各指标值的对于导致供应链质量风险事件发生因素的识别和评估的有效方法的研究目前还不成熟,缺乏定量的预测方法。从管理角度看,风险最重要的方面就是引发的原因,只有通过控制这些因素才能预警和管理风险。本文将研究重点放在识别供应链质量风险的关键诱因、确定描述供应链质量风险的关键风险指标、评估供应链总体质量风险以及供应链质量风险诱因对于供应链总体质变动等方面。

2 供应链质量风险的识别

通过风险识别的工具――关键风险指标和关键风险诱因分析,得出供应链质量风险的关键诱因和关键指标,它们是管理者对风险进行监控和管理的基础,同时也是针对供应链质量风险建立贝叶斯网络的依据。

2.1 供应链质量管理关键风险指标的确定

关键风险指标是对某些特定业务活动和控制环境进行监控的关键指标体系。Starbird S.提出了最佳合格质量的概念,认为质量可以用合格率表示。本文研究的主题是供应链质量风险,所以将产品的不合格率作为关键风险指标,当不合格率到一定的范围时,必须识别出风险产生点并采取相应的风险控制措施。

2.2 供应链质量风险关键风险诱因的确定

关键风险诱因就是一些风险特质或风险特性,是引起特定风险的随机因素。本文从供应链上各参与主体以及供应链总体的协作的角度分析了供应链质量风险,并提出导致供应链质量风险主要的诱因,即供应链的构成、企业间的协作、供应商的运作风险、核心企业运作风险、销售企业运作风险和为整条供应链服务的物流服务提供商的运作风险及相应的二级指标。供应链结构的主要影响因素有供应链长度、数量、供应商选择标准、与供应商的关系。供应链的运作风险的影响因素有:供应风险、需求风险、制造过程风险、信息风险信息技术的运用情况、设备的完备性、员工的结构与素质、先进质量管理技术的应用。

2.3 供应链质量风险的识别结果

由上一节的分析,并结合供应链各成员的特点得到供应链质量风险关键诱因与衡量风险程度的指标,即产品不合格率。如下页表所示:

3 供应链质量风险评估模型的构建

3.1 贝叶斯网络用于风险评估的可行性

贝叶斯网络(Bayesian Network)实质上就是一种基于概率的不确定性推理网络,其定义如下:B=,一个贝叶斯网络主要由两部分构成,分别对应问题领域的定性描述和定量描述,即贝叶斯网络结构G和网络参数θ。第一部分贝叶斯网络结构(G),由一个节点集合和一个有向边集合组成。有向边表示变量之间的依赖或因果关系,有向边的箭头代表因果关系影响的方向性(由父节点指向子节点)。贝叶斯网络的另一部分θ是反映变量之间关联性的局部概率分布集即概率参数―条件概率表(CPT),该表列出了每个节点相对于其父节点所有可能的条件概率。本文所研究的是供应链质量风险的评估,供应链质量风险事件的发生需要各种风险诱因的累积和一定的风险发生条件,而贝叶斯网络提供了一种自然地表示因果或者影响信息的方法,能够建立一个表示风险诱因导致风险事件发生的贝叶斯网络拓扑结构,并且能够动态的预测供应链质量风险的大小,以及诊断影响供应链质量风险的因素。

3.2 风险评估模型的构建

(1)模型的基本假设

①假设忽略外部环境的影响(市场需求的变化、大的自然灾害等),供应链质量管理的影响因素主要来自两个方面,即各企业自身的运作以及与供应链其他成员的协作,所以将从这两个方向分析供应链质量风险的关键诱因;②将研究对象设定为以制造企业为核心的三级供应链;③研究供应链上各参与主体对供应链的运作风险的作用时,将各节点假设为相互独立的,即各节点对于供应链运作风险的影响不受其他节点的影响。

(2)网络结构的确定

在构建的供应链质量风险评估模型中,供应链结构对供应链上协作风险影响比较大,因为供应链结构决定了企业间沟通和协作的难易程度以及供应链成员之间的关系。同样地,各企业的运作风险影响供应链的运作,但供应链的运作风险并不一定会影响各企业的运作风险,所以,各企业的运作风险是供应链运作风险的父节点,是导致供应链运作风险的原因。根据上述的方法进行判断,确定各指标之间的相互依赖关系,得到供应链质量风险评估的贝叶斯网络拓扑结构,如图1所示。

(3)参数θ的确定

θ代表用于量化网络的一组参数。对于每一个Xi,存在如下一个参数θXi /Pa(Xi),它指明了在给定发生的情况下事件发生的条件概率。

即θXi /Pa(Xi)=P[Xi/Pa(Xi)],i=1,2,…,8(1)

其中,Pa(Xi)表示在图G中Xi的双亲变量的集合,无双亲节点的变量概率分布用边缘概率表示。参数θ的确定方法主要有两种,即专家法和数据法。专家法是通过专家的经验给出各变量的概率分布,而数据法是通过对数据的分析和学习得出变量的概率分布。

在图1的基础上加入各变量以及各节点的概率分布(CPT)后得到如图2所示的供应链质量风险的贝叶斯网络拓扑结构。

(4)目标函数的求解模型

本研究的主题是确定在各节点概率分布确定的条件下供应链综合的质量风险以及各供应链质量风险诱因对于供应链综合质量风险的相对重要程度,所以目标函数为确定除根节点之外其余节点各状态下的边缘概率,即P(Xi),i=1,2,…,8,下面针对确定条件下的概率分布和有信念更新的概率分别采用不同的算法。

①无信念更新的算法

各节点的联合概率为

P[Pa(Xi)×Xi]=Pa(Xi)×P[Xi/Pa(Xi)],i=1,2,…,8(2)

任意的非证据节点X各状态下的边缘概率的计算

P(Xi)=Pa(Xi)P[Xi×Pa(Xi)],i=1,2,…,8(3)

由供应链质量风险的贝叶斯网络拓扑结构图知:

Pa(X8)={X6,X7},Pa(X6)={X1},Pa(X7)={X2,X3,X4,X5}

②有信念更新的算法

给定证据E后任意的非证据节点排他性X的后验概率分布P(X/E)称为该节点排他性的置信度Bel(X),根据贝叶斯网络推理模式的特点,一个节点排他性的信度可以分解成两个参数:诊断性参数λ(X)和因果性参数π(X),从而节点排他性的信度Bel(X)=aλ(X)π(X),(a为归一化常数),诊断性参数λ(X)根据子节点排他性X的第j个子节点传播的信息,π(X)根据子节点排他性和父节点排他性传递的消息进行计算。

λ(X)=λj(X)(4)

λj(X)为节点X的第j个子节点传递的信息。

π(X)=U1,U2,…,UiP(X/U1,U2,…,Un)πx(Ui)(5)

P(X/U1,U2,…,Un)是专家知识或数据学习后的概率化表示形式,πx(Ui)为节点排他性X的父节点传递给其的信息。

4 结论及研究展望

在供应链质量风险管理的过程中,关键风险指标是适用于风险评估和监测的重要工具,所以供应链各企业往往设置一些关键的风险指标来评估和监控供应链质量风险。本文利用关键风险诱因和关键风险指标分析法,得出供应链质量风险的关键诱因和关键指标,在此基础上建立了贝叶斯网络结构模型,通过模型的应用表明了:在风险管理中,一些风险标指值的变化影响其他指值的变化,企业可以依据过往的经验设定各节点指标值的取值范围,从而定位导致风险产生的首要因素。所以本方法的应用有利于供应链风险动态的监控和管理。本文没有考虑风险的另一个要素――风险产生的后果,仅从预测风险产生的概率入手,所以在贝叶斯网络结构模型中加入风险产生的后果这一要素是未来的研究方向。

参考文献:

[1]Robinson,C.J.and M.K.Malhotra,Defining the concept of supply chain quality management and its relevance to academic and industrial practice[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roduction Economics,2005,96(3):315-337.

篇9

中图分类号:F276.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3890(2010)03-0067-05

一、企业价值评估对象的相关情况

东软集团是中国领先的IT解决方案与服务供应商。除此之外,集团在大连、南海、成都和沈阳分别建立三所东软信息学院和一所生物医学与信息工程学院;同时拥有一家专业的风险投资公司(以下简称A公司),A公司依托东软集团的行业优势地位,从事与集团主业相关的软件行业风险投资业务。

B公司为A公司投资的一家专业提供ERP高端咨询业务的软件服务类公司,公司成立以来经过近两年的发展,业务与人员规模均有了显著的提升,已经挤进国内专业ERP实施顾问咨询公司排名的前三位,在高端ERP咨询服务领域占有一席之地。

笔者有幸通过参与B公司的年度企业价值评估工作,得以了解A公司的企业价值评估方法,并且在对此案例进行研究、总结、分析与评价的基础上,提出自己相应的改进建议。

二、A公司选用企业价值评估方法说明

(一)企业的估值方法概述

传统的企业估值方法一般是基于现金流折现的思想,在理论上又分为内在价值法和相对估值法。虽然内在价值法在理论上是科学的,但是它过分依赖不确定的预期因素,因此实际操作性不强。在实际操作中,企业估值可以分为:资产负债表估值法、损益表估值法、基于商誉的估值法、现金流量折现法和价值创造法。

与传统企业相比,高科技企业具有特殊的估值特点,主要表现在高投入、高风险、高收益的特点,发展的阶段性与决策的动态序列性以及无形资产的重要性,并且部分高科技企业缺乏传统估值方法所需要的数据。

因此,A公司对于高科技企业一般采取改进后的传统评估方法与实物期权法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评估,以便尽可能保证评估结果的合理性。同时,笔者认为在高科技、高风险企业的价值评估方法的使用中,普遍表现出一种从众性的特征。

(二)对B公司采用评估方法说明

因B公司成立时间不长,缺乏较长时期的历史财务数据资料。同时,由于公司有良好的盈利状况,建议在此次年度价值评估方案中主要采取相对估值法中改进后的市盈率比率估价法来对其进行初步的价值评估,同时辅以期权定价法对企业的评估价值进行修正,以期获得更为合理的估价区间。

在此次企业价值评估中,选用具体估值方法如下:

1. 修正后的市盈率比率估价法;

2. 实物期权模型估价法。

三、被投资公司(B公司)企业价值评估过程

(一)市盈率法中标准公司的选择

在国内从事ERP实施咨询服务及行业解决方案的企业有很多,其中用友软件在ERP行业的品牌知名度排名中一直位居国内公司的前列,是国内ERP行业的领军企业。因此,笔者决定以用友软件为标准参考公司,对B公司进行财务等相关数据考量。

东软集团作为B公司的关联企业,同时也是国内最大的软件外包企业。在对B公司进行定性考量时,以东软集团下属各子公司和事业部作为考量标准。

(二)市盈率法中修正系数的确定

修正系数的确定采用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B公司与用友软件、东软集团分别进行对比分析,得出相关系数值。

公式为:修正系数=定量指标评分×50%+定性指标评分×50%

根据B公司的2008年度财务报表数据计算相关财务指标,然后与用友软件2008年的相关财务指标进行比对,计算得出对比后的相关财务指标的相对分值,加权平均后计算得出B公司的定量指标,评分结果为71.78%;

同理,根据东软集团内相关事业部的定量考核指标对B公司的相关定量考核指标进行比较评价,经过加权平均计算后可以得出定性评价指标评定,B公司计算出得分为70.5%;套用修正系数的计算公式得出B公司的修正系数为0.71。

(三)修正后的市盈率法估值计算

市盈率计算公式为:

市盈率=普通股每股市价/普通股每股收益 或

市盈率=公司总体价值/(净利润-优先股股利)

根据公式,B公司的总体市值=0.71×用友软件市盈率×B公司的税后净利润。B公司2008年度公司的税后净利润约为278万元;在2008年1年内,用友软件的平均市盈率大约在24倍左右,套用公式计算得,B公司的总体市值大约是4 737万元。

(四)对B公司拥有的期权进行分析

从单一期权的角度来看,一家公司所具有的期权分为三类,即增长期权、延迟期权和放弃期权。其中,增长期权指公司通过预先的投资作为先决条件或一系列相互关联项目的联结,获得未来成长的机会,而拥有的在未来一段时间进行某项经济活动的权利。对于B公司而言,这部分的期权主要指扩大规模期权和范围拓展期权。

延迟期权指延迟投资以获取更多的信息或技能,当产品的价格波动幅度较大或投资权的持续时间较长时,延迟期权的价值较大,较早投资则意味着失去了等待的权利,对于B公司而言,由于A公司是一次性投资款到位,所以,A公司丧失了这方面的期权价值。

放弃期权,指在市场环境变差时可以提前结束项目的权利,相当于一种看跌期权。对于B公司而言,则包括缩小规模期权和转向期权两种。

同时,对于B公司而言,由于其是非上市公司,因此对比上市公司而言,采用市盈率估价法从方法上来看存在着高估或低估公司总体价值的必然性。因此,必须采用实物期权法对B的公司价值进行一定程度的修正,以便发现B公司比较真实的价值范围。

(五)实物期权法估价过程

A公司选用Black―Scholes模型作为B公司增长性期权的定价模型。

1973年,Black和Scholes提出了最著名的期权定价模型,该模型既被专门从事期权交易的投资者使用,也被研究人员用来探索期权价格的发展。模型的一般形式如下:

C=SN(d1)-Xe-rtN(d2)

d1=[ln(S/X)+(r+0.5δ2)t]/δt1/2,d2=d1-δt1/2,

δ=[■(Si-S)2/(n-1)]1/2

式中,S为期权协定中金融工具的市场价格;

X为期权约定价格;

t为期权年限;

r为短期利率;

δ为市场易变性;

N()为累计正态分布函数;

C为期权价格。

根据以往A与B的相关企业投资协议等资料,确认了A公司为此所支付的期权价格,其占B公司总期权价值的60%。

因此,套用B-S模型进行相应计算,S=公司当时价值=2250万;X=期权的实施价格=公司目前的价值=未知量;t=1年;r=2.6%(2009年1年期国债利率);δ=年度标准差=14.43%(用友股份的价格标准差);C=支付的期权价格=未知量。

根据公式,代入相关数据进行试算,A公司收购时支付的溢价款(期权价格/价值)为1 400万元,得出公司目前的整体价值(X)约为3 593万元。

(六)B公司企业价值评估结果

经过以上各步骤的分析与评价,B公司以2008年度经营情况为参考,进行评估后的具体价值为3 593万元(实物期权法估值结果)和4 737万元(修正后的市盈率估价法)。

综合考虑到估值方法中的主观不确定因素,以及采用的评估方法本身的局限性等客观因素,此次评估给出B公司的估价范围为4 000万元~4 500万元。

四、B公司评估结果分析

此次对B公司的企业价值评估方案从设定到开始实施以及最终提交成果报告,前后历时20多天。此次评估结果,虽然得到了A公司领导的肯定与赞扬,但事物的两面性仍然决定了此次价值评估中有许多的不足之处。笔者在事后对评估工作的总结以及对此论文的整理过程中,确实也发现了许多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下面就将这些问题中比较有代表性的作一列示。

首先,由于受到时间及物力等客观因素影响,笔者进行的价值评估工作的资料来源大多数为二手资料,虽然笔者曾经努力通过各种途径获得最为准确的一手资料,或者试图努力通过其他途径对第二手资料进行验证,但仍然避免不了有许多未经验证的二手资料,因此,可能导致笔者在对此次价值评估方案进行论证时的基础数据就是有缺陷的。

其次,对于B公司而言,市场上的可参照公司(标准公司)很少。作为一家专业化的高科技咨询服务公司,想在国内的上市公司中找到类似的公司几乎不可能,我们只能在大的行业范畴内寻找可以比较的参照公司,这样势必导致标准公司的参考数据与B公司的实际数据之间缺少一些相关性。举例来说,用友公司的年销售收入中有很大一部分来源与软件产品的销售收入,而B公司的收入全部为服务性收入,软件产品的销售收入为0,这样比较也增大了最终评估结果的误差范围。

最后,在此次评估中,笔者是从B公司的整体角度进行价值评估,但是从选择的方法来看,对B公司的评估中容易忽略掉其中最有价值的一部分资产的价值――人力资源的价值。我们在对其他的公司价值评估中发现,在最极端的情况下,公司的人力资源价值可能会高出公司整体价值很多。因此,笔者建议在今后的年度评估方案中,除了从整体角度进行评估之外,在可能的情况下,还应当对被投资公司的无形资产、人力资源价值进行单项资产评估,以弥补对高科技企业进行总体资产评估时可能导致的被投资公司资产“缩水”情况的出现。

五、评估方法的改进与蒙特卡罗模拟计算分析

在此次评估过程结束后的一段时间内,笔者试图通过运用蒙特卡罗模拟方法对B公司的此次评估结果进行验证,以改进在高新技术企业价值评估中一直以来存在的采用现金流折现方法无法估值的问题,希望能够进一步完善对中小型、成长期的高新企业的价值评估方法。

由于B公司成立的时间较短,在缺乏长期财务数据支撑的情况下,很难采用传统的现金流折现方法对其进行估值计算,运用蒙特卡罗模拟计算恰好可以从某些方面弥补传统方法的不足,可以将现金流折现法引入到此类型的企业价值评估中,取得较为可信的计算结果。

(一)对2007-2008年之间的季度利润采用统计检验,测算其分布是否符合正态分布特征(因统计期较短,采用季度数据增大样本总量,见表1)。

运用EXCEL简易统计分析插件6SQ对各季度的净利润数据进行正态分布性检验,根据检验结果,确认公司的各季度利润分布特征符合正态分布,可以采用蒙特卡罗模拟的正态分布模型对B公司未来的净利润数据采用模拟方式进行概率预测。

(二)对公司顾问人数按时间进行一元回归分析

公司的顾问人数按照季度进行数理统计分析后,得出人员的增长规律满足一元线性回归模型的假设条件。一元线性函数为:y=7.2x+30.444,相关系数R2=0.7509(见表2、表3)。

然后,根据一元线性回归方程推算自2009年后开始的各季度末顾问人数,运用算术平均法,计算各年末的顾问人数及年平均顾问人数。

(三)对B公司的员工负荷进行正态分布性检验

随后,对B公司的员工负荷率(按照薪酬统计计算)按照月份进行数理统计分析,员工负荷率的分布符合正态分布的特征,员工负荷率的均值为68%,偏度为0.23(见表4、表5)。

(四)构建蒙特卡罗模拟模型及计算分析

根据B公司的盈利模式及其相关主要因素,构建B公司的蒙特卡罗模拟模型(见表6)。

其中的顾问人数为外生变量,数据根据一元线性回归统计分析得出;自变量为人均负荷率、人天单价、人均年费用。在这里由于公司每年的净利润数据与公司每年的净现金流量数据差距不大,所以用净利润数值代替净现金流数值进行模拟计算,根据折现法的计算公式,公司未来净现金流的折现价值就是公司的目前价值(未知量)。

在此模型中,我们假定东软集团会在2013年末按照投资价格的1.5倍进行股份收购,所以B公司的价值除了截至2013年的净现金流折现价值外,还包含股份收购价格的折现价值。

对模型中的员工负荷率已进行了正态分布特征检验,结果证明符合正态分布特征。再对公司的人天单价、人均年费用进行相关检验,获得其概率的分布的特征,结果证明人天单价、人均年费用的概率分布都符合正态分布的特征。

在采用CRYSTAL BALL蒙特卡罗模拟计算前,按照之前的检验结果,对相关自变量进行分布特征设定,现举人均负荷率为例简述,对其中的人均负荷率进行设定,其符合标准正态分布,其均值为68%,偏度为0.24,按照设定其分布形态如图1所示。

同样,对人天单价、人均年费用各因素也设定其分布特征。其中,假设人天单价在2010年时平均为2 800元/人・天的情况下每年递增3%,其数据符合正态分布的特征;假设人均年费用在2008年的基础上每年递增5%,其数据符合正态分布的特征。

对现值和(折现期望值)结果进行置信度为95%的模拟10 000次蒙特卡罗计算,计算结果范围从-5 059.66万元~12 643.86万元,其平均值(折现期望值)为4 392.34万元。其80%的取值范围集中在1 501.51万元~7 322.77万元(见图2)。

考虑股份收购的折现价值,B公司的价值大约在5 800万元左右。

此后逐渐减少自变量个数,然后重新计算B公司的价值,发现有如下规律:(1)随着自变量种类的减少,模拟运算的结果范围在迅速的变小;(2)平均值(期望值)的减少较为有限,说明结果的集中性较好,符合正态分布的特征;(3)随着变量种类的减少公司的价值在逐渐递减,这点说明考虑的相关因素越多,B公司作为成长性公司的价值越会体现出来。

参考文献:

[1]杨大楷.中级投资学[M].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4.

[2]王少豪.企业价值评估(观点方法与实务)[M].北京:中国水电水利出版社,2005.

[3]王少豪.高新技术企业价值评估[M].北京:中信出版社,2005.

[4]刘芍佳,从树海.创值论及其对企业绩效的评枯 [J].经济研究,2002,(7).

[5]彭斌,韩玉启.企业并购价值的期权评估模型研究 [J].经济经纬,2004,(2).

[6]冯春丽.企业价值评估:从企业战略视角的理论探索[J].经济经纬,2005,(1).

[7]刘晓纯,沈浩.论有限合伙在我国风险投资领域的制度价值 [J].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09,(11).

Study of Venture Capital Firm Valuation based on Neusoft Venture Capital Firms

Zhang Hongxia1 ,Chen Quan2

(1. Northeast University of Finance & Economic, Dalian 116025, China;

篇10

中图分类号:F2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3)15-0034-03

0 引言

大型工程项目结构功能复杂、投资额巨大、建设周期长、建设规模庞大、实施地域广阔、参与方众多,从而使大型工程项目采购面临巨大的挑战和风险。现阶段对大型工程采购管理主要集中在施工阶段采购的成本控制,对风险的考虑较少而且风险管理者更多的是在应对风险而不是防范风险。本文在采购风险管理理论的基础上,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TOPSIS评价方法对大型工程采购风险进行管理,对采购风险的影响进行分类,针对不同采购风险进行不同的风险应对措施,从被动应对大型工程采购风险变成主动控制采购风险。

1 大型工程项目采购风险管理过程

大型工程项目由于涉及范围广、运行管理复杂,具有一次性的实施经历、不确定性的实施环节。在项目的全生命周期中,必须对工程项目采购中的风险进行科学管理,风险管理过程主要包括:风险分析、风险应对、风险监控三个方面。

1.1 大型工程项目采购风险分析

风险分析过程主要包括风险的识别和评价两方面。风险识别是风险分析的基础,大型工程项目采购风险的识别是指项目负责人运用风险管理的方法,对项目采购活动中的可能发生的客观风险加以判断归类,同时对风险的性质进行评估。风险识别的工具和方法比较成熟,主要有文件审查、图解技术、风险检查表、专家判断法等,这些方法可以确定大型工程采购风险的范围以及类别,而且可以通过图解技术编制风险检查表快捷、简便的识别采购风险。

风险评价是对已识别风险后果的评定过程,并按照风险对项目目标潜在影响进行分类。另外在工程采购风险管理过程中,重复进行风险评价还可以获得风险后果的发展趋势。本文主要采用定量与定性相结合TOPSIS评估方法对工程采购风险进行分析评估。首先采用熵权法确定风险各评价指标的权重,然后基于TOPISIS评估方法,同时考虑已识别的风险与最好期望和最差期望之间的距离,对已识别的采购风险影响进行轻重缓急进行分类,具体步骤

如下:

1.1.1 评价指标值的归一化

设工程项目采购过程中,风险共识别出m个风险因素,使用n个评价指标对风险进行评价,以xij表示第i个风险的第j个指标的评价值,则相应的指标评价矩阵A为:

1.1.2 运用熵权法确定指标权重

在数学方法中,熵是利用概率论来衡量信息不确定性的一种测度,它的值越大,表示数据的分布越分散,数据本身的不确定性越大。由于工程采购的风险具有明显的随机性,本文将采购风险指标的评价信息用熵值ej表示,ej的值按(3)式取得:

计算Ti的值即为各个已识别风险的TOPSIS的评价值的大小,其中0?燮Ti?燮1,Ti值越大表示与最好评价集合越远,离最差评价集合越近,风险越大。然后工程项目采购风险团队就可以对潜在风险进行分类,进而可以对项目采购风险进行应对。

1.2 大型工程项目采购风险应对

工程采购风险应对是根据TOPISIS评估分析的结果,提出采购风险的处理意见和办法的过程。根据工程采购风险分析的结果,可以采用不同的方法来进行采购风险管理,风险分析的值,具有类似正态分布的特点,Ti的值主要分布在0.5附近,结果有三种可能:一种可能是风险评价值Ti>0.9,这个概率极小,可以认为这个风险因素对工程采购影响极大,造成的损失一般会大大超出项目业主的容忍程度,或者业主无论采取任何措施都无法避免可能发生的重大的损失,应主动考虑改变物流目标和采购方案,从而规避风险;一种可能是风险评价值Ti?燮0.1,这个概率也极小,可以认为这个风险因素对工程采购影响极小,可以忽略不考虑;另一种可能是评价值1

1.2.1 当0.7

此时识别的工程项目采购风险发生的概率低,但导致的损失比较大。风险分担的目的就是在不降低风险发生概率的前提下,工程采购团队很难应付这种风险时,借助一定的工具将一部分风险损失转移给第三方物流企业或者保险公司,第三方企业必须要有能力控制和处理其所承担的风险。在转移风险的过程中,必须让第三方物流企业获得所承担的风险相匹配的利益。

1.2.2 当0.5

风险减轻就是通过使用成熟的运输、仓储系统等降低风险发生的概率或者设立意外开支准备金减少风险造成的损失。对于已知风险,采购团队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加以控制以减少风险;对于可预知风险,可以采取迂回策略,将每个风险减少到项目利益相关者可以接受的水平;对于不可预知的风险,应尽量使之转化为可预知或已知风险,然后加以控制和处理。

1.2.3 当0.3

也称为风险自留,此时识别的工程采购风险后果不是很严重。这时采用风险所产生的费用可能大于不采用风险应对所造成的损失。这时工程采购团队可以自己承担风险导致的所有后果。

1.2.4 当0.1

此时的风险较小,工程采购团队可以在确保工程项目采购目标得以实现的前提下,可以分配更多的资源以保证风险成为项目获得利益的机会。这是面对风险的积极策略,利用风险的目的在于确保采购目标肯定实现而消除与风险有关的不确定性。

1.3 大型工程项目采购风险监控

大型工程项目采购风险监控是指在项目整个生命周期期间,根据采购管理计划,对采购过程中的风险事件实施的控制活动。具体措施是定期将工程采购计划工作和实际已经完成的工作进行比较,从而找出两者之间的偏差,然后对风险发生的概率和影响程度进行再次评估,分析偏差发展的趋势,对偏差较大的采购子项目制定进一步的风险监控程序,进行风险的动态控制,进而确保大型工程采购计划的顺利完成。

2 结语

大型工程项目的采购风险管理渗透到工程建设工作的方方面面,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因此,建立和完善大型工程项目的采购风险动态控制体系,十分必要。本文在TOPISIS评价分析的基础上对大型工程项目进行采购风险的分类,对于最大限度的降低采购过程中的风险,保障工程项目进度目标的实现,提高项目决策科学水平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李峤.大型工程建设项目招标采购机制的风险研究与对策[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