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在线咨询服务,期刊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期刊咨询 杂志订阅 购物车(0)

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研究模板(10篇)

时间:2023-08-06 10:30:27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研究,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研究

篇1

目的 探讨回族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的状况及其特征;研究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团体咨询及个别咨询等不同方式结合的不同干预模式对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方法 采用整群抽样法,选取某市中学、小学各两所学校中各五个班的381名回族学生,以班级为单位随机分为四个实验组及一个对照组。入组时经不同模式的心理辅导干预半年后,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进行心理评估及比较。结果 回族中小学生心理问题检出率为28.6%,人际关系等七个因子分显著高于全国中学生常模,女生在精神病性、恐怖、抑郁及人际关系四个因子上显著高于男生;采用不同模式进行心理干预后,对照组干预前后各项因子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模式二、三、四各因子分及总分在干预前后得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模式一干预前后各项因子得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 回族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课程讲授、团体心理咨询和个别心理咨询结合的方式具有良好的干预效果。

【关键词】 回族;中小学生;心理健康;干预模式

当前,中小学生的心理问题和心理障碍已引起人们的全面关注[1-2]。研究者一般采用文献分析、问卷调查等方法报告不同地区、不同民族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及影响因素,而关于心理健康的干预性研究尚处于探索阶段,尤其是针对回族地区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干预研究尚未见文献报道。本研究将探讨回族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并比较不同干预模式对回族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的干预效果。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采用整群抽样方法,选取回族聚集的某市中、小学各2所学校,每所学校选5个自然教学班,共383名回族学生作为研究对象。以班级为单位分别将每所学校的被试学生随机分为5组,即对照组和4个实验组。每组在人口学变量及学习成绩上具有可比性。干预后被试381人(其中一人辍学,一人转学),其中男生193人(50.7%),女生188人(49.3%),干预前平均年龄(11.72±2.31)岁,干预后平均年龄(12.15±2.82)岁。

1.2 研究方法

1.2.1 工具

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3]对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评价。该量表的每个条目采用5级评分制:无该项症状反应评1分、很轻评2分、中度评3分、偏重评4分、严重评5分。学生一般情况调查采用自设问卷,包括年龄、性别、民族、学习程度、家庭情况及学校所在地等。

1.2.2 测试方法

采用集体测试的方式,以班级为单位,填涂格式统一的答题卡。由各学校的班主任经统一培训后任主试。分别在入组前及干预施行半年后统一实施测查。小学生由调查员宣读一题回答一题,遇到难以理解的题目加以解释;中学生自行回答。当场发卷,按照要求填完后立即收回,回收率为100%,且全部有效。问卷回收后将数据录入计算机进行统计处理。

1.2.3 干预模式

4个实验组分别采用四种心理咨询模式:模式一,讲授学校心理健康课程、实施团体心理咨询和个别心理咨询;模式二,讲授学校心理健康课程、实施团体心理咨询;模式三,讲授学校心理健康课程,实施个别心理咨询;模式四,仅实施个别心理咨询。以上模式均定期举行,讲授课程内容参照材,每2周1次,每次2学时;团体咨询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和需求采用自愿报名式(8~12人)就某些专题进行系列辅导,每月1次,每次2学时;个别咨询由学生主动预约或班主任推荐进行,每月1次,每次4学时。对照组不做任何干预。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1.5统计软件,将所得资料建立数据库,并使用描述统计、t检验进行数据处理。

2 结果

2.1 回族中小学生心理问题的检出率

以总分大于160分为异常,心理异常检出率为28.6%(109/381)。以阳性均分≥3分作为存在心理健康问题的标准,各因子异常发生率(%)均在0.5%~2.1%之间。其中检出率排在前四位的因子依次是躯体化(2.1%)、敌对(1.6%)、人际关系(1.3%)以及焦虑(1.3%)。其中,得分最高的前七项条目依次为:容易烦恼和激动(2.14±1.04)、忘记性大(2.05±0.99)、当别人看着您或谈论您时感到不自在(2.02±1.14)、难以做出决定(1.95±0.96)、自己不能控制地大发脾气(1.93±1.08)、不能集中注意力(1.93±1.07)、同异性相处时感到害羞不自在(1.92±1.12)。

2.2 回族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状况

由表1可见本研究被试组各因子得分及总分与常模[4]比较,除躯体化、强迫症状及偏执三个因子与常模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外,其余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且抑郁、焦虑、恐怖及其它四个因子分与常模的差异极其显著,但总分显著低于全国常模(P<0.01)。女生在总分及各项因子的得分均高于男生,在人际关系、抑郁、恐怖及精神病性方面的得分和男生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表1 回族中小学生与全国中学生常模组及男、女生各因子分及总分的差异比较(略)

2.3 不同干预模式对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 (表2)表2 对照组及四个模式组心理干预前后SCL-90各因子均值及总分比较(略)

对照组干预前后各项因子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模式二、模式三、模式四各因子分及总分在干预前后得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模式一干预前后各项因子得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

3 讨论

3.1 回族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发生率及特征

目前SCL-90作为心理健康水平测试的工具被广泛应用,在筛查有心理健康问题的学生方面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国内对少数民族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有少量报道,一般结果均为少数民族学生较汉族学生或全国常模的心理健康状况差[5-6]。本研究中,以总分大于160分为异常,回族中小学生心理问题的检出率为28.6%。人际关系、抑郁、焦虑、敌对、恐怖、精神病性及其它七个因子分显著高于全国中学生常模,躯体化、强迫症状、偏执略高于常模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这与其他研究结果基本一致;但研究发现总分显著低于全国常模,这一结果在其他文献中未见报道,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比较不同性别回族中小学生各因子分及总分发现,回族女生在总分及各项因子的得分均高于男生,且在人际关系、抑郁、恐怖及精神病性四个因子上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这可能与当地重男轻女的传统观念给回族女生造成的压力有关,应引起有关部门的重视。将各条目得分由高到低排序可见,得分最高的前几项条目与情绪、人际关系、自我意识等有关,而这些问题正是由儿童向青少年过渡时期比较突出的一些问题,也是心理健康教育与干预的重点。

3.2 不同干预模式对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

目前对中小学生心理辅导与干预的研究中,多见单一形式,如仅以个别咨询或团体咨询或心理健康课程教育其中之一为干预方式。而对以上三种方式综合运用的模式所进行辅导与干预的效果报道较少。本研究所用干预机制方面的考虑为,心理健康课程教育可以普及心理学知识,增进对心理现象的了解、改善对己对人对事的认知;团体咨询可使学生感受团体氛围、提供人际互动场合,在团体中相互观察、相互学习,促进成长,学会利用社会支持;个别咨询则可有针对性地深入探讨和解决个体问题。

本研究结果显示,对照组干预前后各项因子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模式二、模式三、模式四各因子分及总分在干预前后得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模式一干预前后各项因子得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说明模式一,即课程讲授+团体辅导+个别咨询对提高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具有显著的效果和意义。模式二和模式三也有所改善但未达到显著变化,可能正是团体咨询和个别咨询的局限所致—团体咨询能够利用团体的动力解决一些比较有代表性的问题,但难以照顾个别差异,难以涉及到深层次问题;个别咨询能够处理个人深度问题,但不易获得他人的支持和反馈[7]。使用模式四进行干预的结果中有七个因子较干预前有所升高,虽然未见统计学意义,但这一现象出乎研究者预料。进一步访谈发现,很多同学对心理咨询并不了解,甚至存在一定的认识误区,采用由班主任推荐学生接受咨询的方式,会给咨询者本人产生一定的压力,同时也会让其他同学产生一定的困惑,他们更加关注自己,却不知道如何解决自己的困惑,可能造成了模式四组内各症状分数有所增加的现象。需要说明的是,由于人力物力的限制,本研究仅进行了半年,除去寒假及其前后各两周的时间,实际辅导时间、频率都远远不足,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干预效果。

参考文献

[1]杨洪猛,高松,傅金芝.少数民族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研究[J].健康心理学杂志,2003,11(6):416-418.

[2]袁国桢,程灶火,杨碧秀.不同地区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J].中国临床康复,2006,10(34):50-52.

[3]汪向东,王希林,张弘.心理卫生评定量表手册(增订版)[M].北京:中国心理卫生杂志社,1999:31-35.

[4]王极盛,李焰,赫尔实.中学生SCL -90 信度、效度检验与常模建立[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9,13(1):8-10.

篇2

二、研究方法

1.被试

本研究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法,选取甘肃省酒泉市等6个地区32所中小学校的寄宿和非寄宿学生共3600名,发放问卷3600份,回收问卷3480份,其中有效问卷3446份,问卷有效率为99.02%。

2.研究工具

本研究主要采用问卷调查法和访谈法获取研究数据,然后使用SPSS11.5和Excel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

(1)儿童孤独感量表

由Asher,Hymel和Renshaw于1984年编制的儿童孤独感量表,是用来评定儿童的孤独感与社会不满程度的量表,适用于3~6年级学生。该量表有24个项目,可用于评定3~6年级学生的孤独感与社会不满程度。其中16个条目评定孤独感、社会适应与不适应感以及对自己在同伴中地位的主观评价(其中10条用语指向孤独,6条指向非孤独)。经反复使用,有很好的信效度。

(2)情绪-社交孤独问卷

情绪-社交孤独问卷是由Vincenzi和Grabosky于1987年为区分R.S,Weiss(1973)提出的孤独四种类型所设计的,属多维量表,包含15对描述。问卷内部一致性系数为0.80,效度较高,为0.76。本研究中,主要采用此问卷测量中学生的孤独感[1]。

(3)中小学生心理健康量表

中小学生心理健康量表(MHT)是华东师范大学心理学系教授周步成和其他心理学科研究人员根据日本铃木清等人编制的《中小学生不安倾向诊断测验》修订而成的,可用于综合检测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量表在全国二十多个省市(除港、澳、台之外)几千所中小学得到了广泛使用,普遍认为符合测量学的要求。全量表的折半信度系数为0.91,说明该量表测题之间具有较高的一致性,重测信度为0.667~0.863,证明该量表具有较高的稳定性,与MMPI(明尼苏达多项人格测验)的相关系数为0.59,是全国较好的心理测量工具之一[2]。

三、研究结果与分析

1.寄宿和非寄宿中小学生孤独感现状调查

(1)寄宿和非寄宿中小学生孤独感现状

以孤独量表总分≥46分为存在孤独感者作为划分标准,本研究中选取寄宿和非寄宿小学生共1312名,其中存在孤独感者176名,占总人数的13.4%。

表1 寄宿和非寄宿小学生存在孤独感人数和比例

表1显示,5.8%的非寄宿小学生存在孤独感,41.8%的非寄宿小学生不存在孤独感,9.6%的寄宿小学生存在孤独感,44.8%的寄宿小学生不存在孤独感。说明寄宿小学生和非寄宿小学生的孤独感都较低,但寄宿小学生孤独感高于非寄宿小学生2.6个百分点。

(2)寄宿和非寄宿中学生孤独感现状

以孤独量表总分≥46分为存在孤独感者作为划分标准,本研究中选取寄宿和非寄宿中学生共2360名,其中存在孤独感者226名,占总人数的9.5%。

表2 寄宿和非寄宿中学生存在孤独感人数和比例

表2显示,3.8%的非寄宿中学生存在孤独感,58%的非寄宿中学生不存在孤独感,5.7%的寄宿中学生存在孤独感,32.5%的寄宿中学生不存在孤独感,说明寄宿中学生和非寄宿中学生的孤独感都较低,但寄宿中学生孤独感高于非寄宿中学生1.9个百分点。

2.寄宿和非寄宿中小学生孤独感和心理健康状况的比较

(1)寄宿和非寄宿小学生孤独感和心理健康状况比较

表3 小学生孤独感和心理健康状况在是否寄宿上的

差异(df=1310)

表3显示,学习焦虑、社交焦虑、孤独倾向、自责倾向和心理健康总分在是否寄宿上不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过敏倾向、身体症状、恐怖倾向、冲动倾向、孤独总分在是否寄宿上存在显著性差异(p

(2)寄宿和非寄宿中学生孤独感和心理健康状况比较

表4 中学生孤独感和心理健康状况在是否寄宿上的

差异(df=1962)

对寄宿和非寄宿中学生孤独感总分、心理健康各维度和心理健康总分进行独立样本T-test,结果如表4所示,情绪孤独、社交孤独、学习焦虑、社交焦虑、孤独倾向、过敏倾向、身体症状、冲动倾向和心理健康总分在是否寄宿上不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自责倾向和恐怖倾向在是否寄宿上存在显著性差异(p

四、分析与讨论

1.寄宿和非寄宿小学生孤独感和心理健康状况分析

本研究结果显示,学习焦虑、社交焦虑、孤独倾向、自责倾向和心理健康总分在是否寄宿上不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过敏倾向、身体症状、恐怖倾向、冲动倾向、孤独总分在是否寄宿上存在显著性差异(p

2.寄宿和非寄宿中学生孤独感和心理健康状况分析

本研究结果提示,寄宿中学生的情绪孤独、社交孤独、学习焦虑、社交焦虑、孤独倾向、过敏倾向、身体症状、冲动倾向和心理健康总分与非寄宿中学生均不存在显著性差异;自责倾向和恐怖倾向在是否寄宿上存在显著性差异,寄宿中学生得分均显著高于非寄宿中学生。寄宿中学生的自责倾向高于非寄宿中学生,所谓自责倾向,就是指中学生比较自卑,常怀疑自己的能力,常将失败、过失归咎于自己。寄宿中学生相对于非寄宿中学生,由于很少回家,有时候父母给的生活费往往不足以应付学校的花费,因此,很多时候寄宿中学生都要从朋友或老师那借钱,这就使得他们比较自卑;同时,某些寄宿学生的家庭经济状况不太好,在中学生攀比心理的影响下,也会造成自卑。寄宿中学生的恐怖倾向高于非寄宿中学生,恐怖倾向和自责倾向相联系,如体育竞赛时,有些学生会认为是因为自己的加入才会输的,而一直放在心上;在受到责备、打架之后或成绩不好时,常会认为是自己不好。这样,就对自己所做的事失去信心,阻碍自己的行动。当发生不如意的事情时,不认为是他人的问题,而经常认为是自己不好,对自己所做的事抱有恐惧倾向。

五、建议

寄宿制学校在日常的教育教学管理中应把对寄宿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纳入教育范畴,大力加强对寄宿学生的心理辅导,减轻学生的孤独感。

寄宿制学校应加强心理教育,对刚寄宿的学生进行摸底,对不同家庭,不同民族,不同性别的学生在心理方面给予针对性的心理辅导。加强对学生人际交往技能的训练,并引导学生有效利用社会支持,减轻孤独感。

要加强学校与家庭的联系,及时了解学生在校、在家的表现情况。建立家长委员会,定期召开家长例会或进行家访,通过协调、沟通了解学生的心理状况,使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有机结合。同时,针对农村家庭思想观念落后的情况,学校应积极引导家长注重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为学生的心理变化提供宽松、民主的家庭环境。

学校应大力开展学生课余生活方式、兴趣爱好与身心健康发展的活动,拓展学生的兴趣,并引导学生在团体游戏中提高交往能力,发展同伴关系。此外,学校还应探讨如何为学生营造朋友式师生关系的方法和途径,以增强寄宿生的社会支持系统。

父母从小就应有意识地培养孩子独立生活、交往、合作以及竞争的能力,提高孩子适应集体生活的能力。同时,寄宿学生家长应关注孩子的生活和学习状况,不仅要给孩子提供足够的生活、学习费用,而且在日常生活中要多鼓励孩子,关心孩子,尽可能地多看望孩子,以降低孩子的孤独感。

参考文献

[1] 谢华,苟萍.近十年来我国儿童青少年孤独感本土化研究综述.当代教育论坛,2007(11).

[2] 刘朝军,田素英.寄宿制和非寄制学校高中生心理健康状况比较.中国临床康复,2004(8).

[3] 李传银,许燕.孤独心理研究的回顾.社会心理研究,1999(3).

[4] 胡云霞,董正旺.福建省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现状.体育成人教育学刊,2009(6).

[5] 程龙.安徽省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中国校医,2009(4).

篇3

二、对象和方法

1.研究对象

采用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广西某市小学三年级至六年级各50名学生、初中一年级至三年级各50名学生共350人进行团体测试,获得有效答卷305份,有效率为87.14%。

2.研究方法

采用目前心理健康调查研究广泛运用的SCL-90量表为测查工具,然后将所得数据用社会科学统计软件SPSS10进行数据处理和分析。

该量表有90个评定项目,包括感觉、思维、情感、意识、行为、人际关系、饮食睡眠、精神状态等内容,能较为准确地反映被试的自觉症状、存在的问题及其严重程度。90个项目共含10个因子,每一因子代表某一类情况,通过因子得分可了解受检者的症状分布特征及其病情的具体演变过程。各因子如下:F1(躯体化),F2(强迫症状),F3(人际关系敏感),F4(忧郁),F5(焦虑),F6(敌对),F7(恐怖),F8(偏执),F9(精神病性),F10(其他项目)。它们反映了受检者睡眠及饮食情况。为更详细地反映受检者的情况,我们将F10(其他项目)分别归为F11(睡眠)和F12(饮食)两个因子。

三、结果

在各因子上呈阳性症状的人数及其在总人数中的百分比,结果见表1。

结果表明,在学生中症状出现最多的为F12(饮食)、F2(强迫症状)、F3(人际关系敏感),人数均占总人数的40%以上;其次为F6(敌对)、F8(偏执)、F9(精神病性)、F4(忧郁),人数均在30%以上;再次为F11(睡眠)、F5(焦虑),人数均在25%以上;症状出现较少的为F1(躯体化)、F7(恐怖),人数占总人数的20%以下。

为进一步考察呈现阳性症状的具体表现,将90个项目每一单项的阳性出现率(即2分的项目)进行了统计,结果见表2。

表2的结果表明,学生中的阳性项目有28项,按所属项目多少排列分别为:F2(强迫症状)有7项,占阳性项目数的25%;F4(忧郁)有6项,占阳性项目数的21.43%;F3(人际关系敏感)有5项,占阳性项目数的17.86%;F8(偏执)有3项,占阳性项目数的10.71%;F5(焦虑)、F6(敌对)、F9(精神病性)各有2项,各占阳性项目数的7.14%;F12(饮食)有1项,占阳性项目数的3.57%。

四、原因分析

从上面的统计结果可以看出,学生在强迫症状、忧郁、人际关系敏感等方面存在较多的问题,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因学习压力等因素产生的倦怠心理

随着社会的发展,学校、家庭、社会紧密联系在一起,很多社会问题反映在家庭和学生身上,比较突出的是就业问题。一方面,就业问题比较突出,学生家长都希望孩子通过“读书—就业—幸福”的路径达到目的,有的家长对子女要求过高、过急,使孩子造成压力过大。另一方面,学校之间竞争激烈,有些教师采用的方法欠当或教育水平不能适应学生的实际情况,更加大了学生的学习压力,倦怠心理随之产生。

2.因与他人的关系问题引发的逆反、对立、妒忌、敌视心理

现在的学生独生子女多,在家比较孤独,在学校除了上课,集体活动较少,学生之间的伙伴关系比较淡薄、互相关心不够。一些学校进行集体主义教育较少,学生之间互相尊重不够,更没有建立良好的友谊关系;鉴于小学、初中学生正处在生长发育阶段,社会阅历少,加上经常看一些电视、武打片,打打斗斗,家庭、学校教师没有很好地引导,往往会因为一点小事就吵闹不休;一些家长文化水平不高,或是缺乏教育知识,教育方法不当,使学生心理发育不健全,不能正确对待自己,也不能正确对待别人,很容易产生逆反、对立、妒忌、敌视心理。

3.青春期的影响

随着社会文化的发展,特别是社会文化多元,有主流文化,也有不少非主流文化,学生家庭生活改善,有的营养过剩,学生生长发育快,青春期提前到来,心理与生理发展不协调,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都没有及时跟上,没有及时正确引导。非主流文化负面的影响更不可忽视,一些学生特别是女生,追求个性化、现代化,好奇的年龄特点加上个性化的追求,而往往理想与现实生活又没能完全一致,学生在现实生活中就容易出现诸多问题。

4.中、小学生的个人行为

中小学生的生理和心理发展都比较快,处于人格发展较快阶段,与社会接触较多,得不到及时而正确的引导,个人的心理需要得不到满足,学生教育和家庭教育没能及时引导,容易引发多方面的问题。特别是小学生乃至初中学生的是非判别能力还是比较低的,加上社会非主流价值观的影响,中、小学生或者不现实地追求,或者不分是非地模仿,以此展示自己的个性,往往容易偏激。

5.学校教育改革滞后

我们的教育受传统教育影响较深,教材比较单一,教育方法也不能因生施教,学生个性得不到正确的引导和充分发展。多年来教育改革步子很小,最突出的要算“应试教育”,高考指挥棒一直指向初中、小学和幼儿园。学校教育不能完全根据人的成长特点和遵循教育规律,加上学校教育中没有很好安排或渗透心理教育内容,因而出现诸多心理问题。在学校教育中,没能很好地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教育者没能很好地引导学生发展多元智能,没能因材施教。

五、建议

1.提高认识

学校应充分认识到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改变管理重心,制定措施,完善过程,以培育身心健康的人为根本目标,切实加强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学校不仅要把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作为学生德育工作的重要内容,更要把它深入到学校工作的各个领域,从整体上营造心理健康教育的良好环境。

2.健全制度

建立心理咨询制度,开展经常性的心理咨询活动,聘请心理卫生专家对障碍性心理问题进行个别咨询和治疗。多种形式进行心理教育,如学校生活学习中的心理教育,课堂上渗透心理教育,校园文化生活中的心理教育,利用多媒体进行的网络心理教育,像南宁市第二十六中学那样建立“网上心灵之家”,等等。

3.丰富实践活动

要积极组织开展健康活泼、丰富多彩、积极向上的课余科技、艺术和娱乐活动,努力营造宽松、和谐、民主的学习、生活氛围,让愉快、积极的情绪情感充满生活,使其成为推动学习、思想进步的力量。

篇4

1894年,法国比纳创立了“儿童心理研究社”,制订了“比内西蒙智力量表”,专门用于鉴别儿童智力发展水平,首开心理健康实践的先河。此后历经“心理测验”、“心理治疗”、“心理辅导”等三个发展阶段,至20世纪30年代,“心理健康”终于作为一重要命题进入西方学术界的视野。到20世纪90年代,心理健康研究在世界各国再次掀起热潮,并获得教育学、心理学、文学、社会学等多学科的支持。至今,有关研究已经呈现出纵深发展、流派分立、趋向整合的发展态势,主要人物有考温、凯普莱,凯勒姆、伯林、德莱福斯、普莱斯、马蒂亚斯等。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我国学术界开始高度关注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经过20年的研究,本土的心理健康理论基本形成。目前,中、外理论成果已涵盖心理健康的各个方面:包括心理健康的概念与标准、心理健康的影响因素、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与内容,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与途径等。

1.心里健康在三个方面的不同表现

在标准上,我们倾向于我国心理学教育专家林崇德教授的看法,下面从学习关系、人际关系及自我发展等三个方面给以具体的描述:

1.1 在学习方面的心理健康表现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从学习中获得满足感;从学习中增进体脑发展;能够保持与现实环境的接触;排除不必要的恐惧;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1.2 人际关系方面的心理健康表现为:能了解彼此的权利和义务;能客观地了解他人;关心他人的需要;诚心地赞美和善意的批评;积极地沟通;保持自身人格的完整性。

1.3 自我发展方面的心理健康表现为:善于正确地评价自我;通过别人来认识自己;及时正确地归因;扩展自己的生活经验;根据自身实际情况确立抱负水平;具有自制力。

2.心里健康理论的实践意义

心理健康理论涵盖了有关儿童及青少年心理发展的各个方面,并与学生心理问题的分析及对策研究的关系最为直接和密切,对转化的具体实践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 有助于我们充分认识学生心理问题转化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心理健康理论的产生及系统化始终与儿童、青少年心理问题的整体情况相对应,是为满足儿童、青少年心理问题解决之需,是将心理学、教育学等理论研究成果具体应用于学校教育的产物,其理论的进程折射出的确良好的发展态势,当前儿童及青少年心理问题存在着多重性与复杂性,这不得不提醒我们:应时刻将学生心理问题的研究和对策工作视为教师的重要职责。

2.2 有助于我们树立正确的心理健康观,科学地指导学生并做好转化工作。

心理健康理论的核心问题是健康观问题,该问题由心理健康的概念及标准研究直接支撑,学术界的有关理论成果提示我们:

2.2.1 应整体地衡量中小学生的身心发展状况。权衡一名学生的发展,不能只看他的学习表现和学业成绩,还要关注其他方面;面对一名学生,我们更不应只抓住问题不放,而应同时看到这个学生身上健康的一面,从而使其健康的方面带动问题的转化。

2.2.2 应宽容地看待问题学生,主要是不求责备。没有十全十美的心理健康,同样,也没有十全十美的学生,因此,我们转化的目标具体指向现实的、可以达到的最佳功能状态即可。

2.2.3 应周备地考察学生心理问题个体和外部环境的关系及互动状态,从而为学生的心理问题转化找到工作的着眼点。

篇5

区别于普通中学的教育,无论是从教育对象,还是教学内容、教学目的来讲,中职教育有它一定的特殊性。中职教育的目标是为学生的终生教育打下基础,要始终贯彻“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学生为中心”的目标,做好教学工作。当前中职学生在学习方面存在着不容乐观的现象,学生对于学习常常存有一种畏惧的心理,甚至有些抵触情绪,主要表现为在学习过程中具有“困惑”、“恐惧”或“排斥”等消极心理。很多中职学生在学习上自信心不足、具有一定的心理恐惧和心理压力,在学习中没有充分发挥主动性,主体意识不强,影响了教与学的效果。

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在未来人才的综合素质结构中,心理素质越来越重要,人的乐观开朗、积极进取、坚忍不拔等个性心理品质对人的健康成长和事业的成功起着重要作用。由此可见,对中职生心理的特点进行分析研究,对于他们的学习是很有必要的。教育心理学的研究进一步表明,任何知识的学习过程都包含着一系列复杂的活动,学习效果究竟如何,与这些心理活动的发展水平有很重要的关系,师生教与学的双边活动只有符合教育心理的规律,才能获得良好的效果。

一、当前中职生学习的心理状态分析

就当前中职生学习的障碍而言,笔者认为大致存在下列几方面的心理因素:

1.缺乏目的性和持久性

就当前中职学生中的多数而言,还认识不到学习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学习只是为了应付差事和免受教师家长的责备。他们的注意力不易集中,外界的微小刺激都会对其产生极大的干扰,使之大大地减慢完成学习的速度和增加错误的数量。正因为学习没有成为他们的内在需要,因而未能形成自觉求索的执着信念,造成他们学习的毅力和耐力均较其它普教学生要差。兼之学习信心不足,目的性不明确,学习无计划、无恒心,意志力薄弱,缺乏自制力,对问题不愿做长期艰苦的钻研。所以,一遇挫折很可能一蹶不振,而不是积极克服,结果使成绩越来越差,出现了恶性循环。

2.从众心理和逃避心理

中职的大多生,在初中阶段由于成绩差而成为“被遗忘的角落”,弱点与不足一次次暴露,而又丝毫得不到改正的机会,而师生关系的疏远和陌生更使他们对完全失去了兴趣。由于大多数中职的教师没有充分认识到这一点并采取相应对策而导致了这一现象的延续。此外,由于在这一群体中缺少优秀带头人物,缺少比、学、赶、帮、超的氛围,以致形成彼此相互都不思进取的从众心理。同时坦白说,很多中职学生很多是应试教育的失败者,所以他们自卑心理较重,认为自己是被淘汰的部分。由于他们对于的学习缺乏正确的认识和足够的心理准备,再加之长期的角色地位,久而久之,他们对的学习就会产生抗拒感,这会使学生怀疑自己的智力和学习能力,对学习产生自卑情绪和恐惧心理,有意无意地厌恶与逃避。

3.期望过高带来的情感压力

不可否认的事实是,当前中职学生中很多人的基础差,知识缺漏严重。但是教师或家长有时却没有正视这个客观现实,而要求他们和普教优秀学生一样,在相同的时间内,接受同样多的知内容。事实上,这些东西中恰有许多是他们接受不了的,超出了他们的知识能力之外。由于这种过高的期望脱离了他们的能力实际,所以造成他们的心理负担过重,认为自己有负父母的期望,抵触情绪由此萌生,进而导致了他们怕,厌恶,最终逃避的学习,产生了情感压力。

二、中职教与学的心理引导和对策

面对中职学生学习的种种心理问题,只要积极加以引导和梳理,是完全能够克服和改变的,具体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给予信任感,消除自卑感

进入职业学校的学生往往会感觉自己不如进入普通高中的学生,从心理上低人一等,自认为前途渺茫,有很重自卑情绪忽然倾向,丧失了学习的信心。对此,教师们一定要努力帮助他们克服这种消极的心理状态,形成新的心理定势,要给他们重新树立信心。教师要在这个过程中充分体现出对学生的信心,表现出充分的信任,这样必然在他们的自卑心理上引起强烈的共鸣,这不仅能有效地消除他们的自卑心理,而且也能增强了师生感情,对建立和谐、融洽、活泼的学习气氛大有益处。为了达到这个目的,使学生在心理上形成自信自强的定势思维,从学生的注意力、思维、记忆、性格、情绪、意志力等方面加强培养和引导,使他们从思想和心理上较快地克服种种学习的恐惧心理,让他们充分相信自己有学好的基础,这就要求教师多次的反复强化,并且在以后的实际教学中始终对他们充满热情、信任,将之贯穿到教学的每一个环节。

2.加强与学生沟通,排除厌学心理障碍

作为老师,要全面了解学生对于的厌学心理因素,帮助其克服自卑和自暴自弃的心理,让他们充分认识到,人的智能是可以通过培养和训练得到提高的,使他们对自我有一个新的认识和评估,重树自尊与自信。老师在教学和日常工作中中要多与学生接触,接近学生,增加相互之间的了解与沟通,取得学生的信任和尊敬,使学生逐渐由接近教师而喜欢学。

3.加强目的教育,提高学生学习的自觉性

教学的真谛,即在于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受到学习是一种需要和享受。这种感觉不是单靠我们中职教师的说教所能产生的,更主要地是靠自身的魅力和吸引力。就是说我们中职教师除了对当前的中职学生进行思想教育之外,还要把更大的精力花费在对教材的艺术加工和处理上。把课堂教学的内容转化为切合学生心理需要的课题,把枯燥的知识转变为激发学生求知欲望的刺激物,诱导使、引发其产生“心欲求而复得,口欲言而不能”的进取状态,这样学生学习的自觉性自然就提高了。

4.注重心理激励的重要作用

现代教育学的先进理念认为,“教师的职责已经越来越少地传递知识而越来越多地激励思考……,他必须集中更多的时间和精力从事那些有效果的和有创造性的活动:互相了解、影响、激励、鼓舞①”对中职学生的学习而言,由于学生知识上的薄弱与心理上障碍,他们更需要通过教师的激励,唤醒学习的热情,提高学习的兴趣,增强学习的信心。教师对学生无论抱有何种性质的期望,都会有意无意地以相应的态度和行为方式对学生施加影响,并在学生身上产生不同的教育效果。教育过程中的“期望效应”已被专门的实验研究和教育实践所证实,它应成为教师对学生进行激励的一条心理线索。在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面向全体学生应成为我们的自觉观念,那么对每个学生的发展充满信心并抱有积极的期望,就会把这种信心传递给学生,进而转化为学生自我发展的内部动力。所以,教师应该善于发挥激励作用,以此作为外力对学生学习活动起拉动作用,从而促使学生内部学习动机的形成。

结语:

对中职学生心理进行健康的引导是一个需要教师、家长乃至社会进行多方配合的、系统性的设计和建设过程,一个具体分析学生特点、特色的基础上进行分析、研究的过程,其关键就在于如何使我们的研究和策略与学生的实际要求相适应。对此,需要各方共同努力,以各方合力给学生创造一个健康的心理环境。

参考文献:

[1]鲍曼,《学习策略与成就动机训练的研究》,《课程.教材.教法》,2002年06期:76-78.

[2]蔺云,孙名符,《素质概念及教学方法探究》,《西北师范大学学报》,1999.

篇6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19-008-01

一、问题的提出

近年来的大量研究和调查表明,我国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逐渐下降,学生往往由于自我认知、自我评价、自我体验、自我调控等几个重要有机部分发展不平衡而影响整个自我意识的良好发展。所以提高学生心理素质不仅是教育的必要组成部分,正因为如此,我们要找出提高学生心理素质的方法。心理健康作为学生心理发展的核心部分由于长期以来没能凸显其重要性和紧迫性。通过文献资料法,结合大量的实践经验,我们对学生的心理状况与社会适应的现状进行了调查与研究。希望能对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有所帮助。

二、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根本目的,说到底就是要促进学生个性心理的全面发展。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不是孤立进行的,而是服从于学生素质教育的总目标,即以提高国民素质和民族创新能力为根本宗旨,以培养适应我国经济与社会发展所需要的、数以亿万计全面发展的人才为目的。具体来说主要包括以下三点:1、要促使学生形成健康的心理素质;2、要维护学生的心理健康,亦即减少和消除各种不良因素对其心理健康的影响;3、要增进学生的心理健康,即根据学生成长发育的规律、特点和需要,采取各种形式和方法,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促使其人格即个性心理得到全面和谐的发展。

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它会影响到一个学生的学习、生活和发展的方方面面,帮助学生克服所遇到的困难,增强他们的自信心,也可帮助他们对训练的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培养孩子吃苦耐劳的良好品质,为以后踏上社会成为一个优秀的人才打下很好的心理基础。

三、理论依据

优良的心理素质在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它必将对新世纪人才的质量产生积极而又深远的影响。健康的心理是一个人全面发展必须具备的条件和基础。加强对学生心理素质的教育与培养,全面提高跨世纪人才质量已成为各学小所面临的迫切任务,体育锻炼与心理健康教育是学生素质教育的组成部分,紧密而又不可分,对提高学生体育锻炼成绩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体育锻炼能让学生乐于同他人交往,融于集体中,在社会生活中有较强的适应能力,能做到人际关系和谐。体育能使学生情绪稳定,能培养学生乐观、开朗的性格,促使学生个性全面发展。体育能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和意志品质,从而促进心理健康的发展。随着不断地研究和探索,心理健康教育将突破理论的范畴逐渐运用到实践教育中,并将越来越受到广泛的认可。

为了适应素质教育的需要,拓展课间活动的功能,有必要对传统的课间活动形式进行改革。没有各种体力的发展,就谈不上人的发展,随着终身体育的兴起,各国都非常重视学生终身体育态度的形成与体育能力的培养,通过让学生自主自愿参加适合自己的体育锻炼实践,使学生充分体验体育锻炼的乐趣。

四、研究方法及基本过程

1、研究方法。(1)资料收集:收集同类研究信息、借鉴先进教育教学经验,取长补短。(2)经验总结:运用课堂教学实践,推广并实施。(3)个案研究法:对心理异常的学生进行个案追踪,了解掌握一段时间内学生心理变化,有效的进行心理变化。(4)参考文献法:查阅有关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教学案例,搜集与教学有关的资料,构思研究框架。

2、研究基本过程。2013年3月到4月制定研究计划,以所带班级开展实验。2013年5月到6月根究试验班级的经验,在年级逐步推广。2013年9月到10月阶段性总结撰写研究日志。2013年11月整理实验成果,上传日志。2013年12月梳理资料,准备结题。

五、研究成效

兴趣是激发和保持学生学习行为的内部动力,也是培养学生学习自觉性和积极性的重要因素。新课程特别强调激发和保持学生的运动兴趣。在体育课堂教学中,激发学生良好的兴趣,对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培养学生养成体育锻炼的习惯,树立终身体育的意识,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都有着重要的意义。因此,我们应采用了以学生为主体的快乐教学方法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形成了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教学组织形式,例如游戏和竞赛,让学生辜受到成功的喜悦:.

由于是快乐教学,以学生为主体,一切从学生的利益、要求、兴趣出发,时刻注意学生的安全;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教学中要做到松紧适度,放中有收,收中有放,让学生充分地享受“减负”后的乐趣,真正喜欢上体育课。

学生的自信心、坚强的意志品质、良好的体育道德、合作精神与公平竞争的意识有效提升。学生在体育活动中学会了交往,指导学生掌握了能够自主调节情绪的方法,果敢、顽强的意志品质和团队合作精神随处可见。

六、结论与建议

篇7

[中图分类号] G64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1-5918(2016)01-0019-03

doi:10.3969/j.issn.1671-5918. 2016.01.010

[本刊网址] http://

前言

近年来,“象牙塔”中的天之骄子频频出现抑郁、自残、自杀等行为,引起了社会各界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广泛关注。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不能单靠高校进行简单的灌输式的强制教育,更需要学生家长的大力配合,从根本上帮助大学生矫正心理问题,提高心理素质,培养个体心理品质。

一、家校合作对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必要性

2013年5月,郑州某高校一女生频繁恋爱,每次失恋后暴力自残。学校心理咨询室的心理老师经过了解之后发现,她从小是爷爷奶奶带大的,和父母没有太亲密的接触,当她长到十几岁青春期时,父母才回到她的身边,原本就和父母有些生疏,加上父亲的体罚管教,这成了其日后恋爱关系中最大的心理障碍,也让她产生了自虐的倾向。

2014年4月,河南某大学一名风华正茂的硕士研究生在宿舍内自尽,该生自杀前留有遗书,说明其选择自杀的原因是被父母期望、学习和工作上的压力压得喘不过气,于是选择了不归路。学校面对几代单传、痛失爱子的家庭,给予了极大的同情和支持,尽最大可能地解决该生的丧葬及亲属到校的食宿等所有费用。当事情接近尾声之时,情绪逐渐稳定的父母向学校提出经济赔偿要求。

高校管理者对此类事件已并不陌生。从类似的关于大学生心理健康案例中不难发现,无论是由于生理疾患、学习和就业压力大、情感挫折、经济压力、家庭因素或是其它原因导致的心理问题,其背后都反映出相同的问题:第一,面对危机事件,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遭遇严重挑战。第二,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不仅需要学校高度重视,家长也需要充分发挥其教育者、支持者、监管者的作用,通过加强学校与家庭的合作,共同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进步。

家校之间的合作对大学生的全面发展有着重大意义,在对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中更需要家庭和学校两个教育主体的通力协作。健康的心理是大学生综合素质的一个重要方面,对其科学文化素质、身体素质、审美素质等方面都会产生重要影响,健康的心理也是大学生适应社会、成就事业的基础。家校间的良好沟通便于及时有效的采取针对性措施,有的放矢地处理大学生各种心理问题。大学校园学生人数众多,由于家庭文化背景的不同、智力和能力倾向的差异、价值观念的差异等因素,使得不同学生表现出不同的个体特征,其所面临的心理问题类型、程度、成因复杂多样,教师在对学生个体心理变化的把握上有一定困难,如果加强家校之间的沟通,校方可以更便捷、更深入地全面了解学生。高校可以利用家庭的教育资源建立心理健康教育网络,便于老师和家长沟通,适时洞察学生心理变化,在学生心理危机事件的预警阶段,就能通过家校双方合力予以干预,从而避免危机事件和严重结果的产生。

二、家校合作的现状及问题

通过对河南地区十余所高校的调查,发现各高校在家校合作方面都采取了不同措施,有的高校将心理健康教育中家校合作纳入到高校心理教育工作体系中,如在《致新生家长的一封信》中邀请家长参加学生毕业典礼;向家长赠送《没有上锁的保险箱――写给大学生家长》;邀请家长畅谈新生培养计划,家长主动提出对学校专业培养方向的修改意见;有些学校寒暑假给学生家长布置“家庭作业”,作业内容是假期里至少主动找孩子深入交谈一次,包括三项内容:一是告诉孩子他(她)做的哪件事最让父母感动,二是告诉孩子父母曾为他(她)付出了什么,三是父母对孩子的将来有什么期待或要求,然后假期过后通过信函的形式将相关信息反馈给辅导员……一系列的措施得到家长的积极配合并取得了良好效果。但是,调查显示,在家校合作中仍存在一些问题。

(一)重视程度较低

较多的家长参与意识薄弱,他们更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与学校的合作仅限于学习方面,而大学期间考试次数较少,平时对学生的关注不多,对于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往往忽视。更有家长认为教育和疏导学生的责任全在学校,忽略自身在包括心理健康教育在内的责任和义务,忽视了言传身教的力量,使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在童年或青年时期就因家长自身的言行、不良的家庭教养方式或是家长自身的心理健康状况(如父母的消极情绪和心理障碍)等受到影响。有些大学生认为学校在家校合作方面做法比较单一,只是在新生入学时发些宣传单或是发本《新手入学手册》,主要关注的是学校管理和学业成绩,对家校合作只是流于表面、做做样子,起不到实质性作用,更无法将心理健康教育真正的融人到家校合作中。

(二)沟通贫乏,流于表面,推进困难

在为数不多的开展家校合作的高校中,经费投入少,没有专门负责实施的机构,这就使家校合作在活动以及沟通方式上受到限制。高校在与家庭的合作中重在自我宣传,如新生入学时的家长会、校园开放日和日常一些简单的信息沟通,这种合作比较注重形式和对外宣传效果,缺乏实质性作用,往往很难引起家长主动配合的热情和积极参与的兴趣。由于大学生人数较多,大多数学生离家较远,高校往往只有在出现危机事件后临时通知家长,只要少数家长对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事先了解或对危机事件能客观理性对待,多数家长到校与教师共同面对危机问题时往往带有消极负面情绪和抵触心理,甚至会有极端情绪,这种情况下有效的家校合作就难以顺利开展。

(三)缺乏严密计划性,难以形成完整体系

科学严密的活动计划不仅是家校合作活动开展的指南,而且对活动有效开展和取得实质效果起到促进和保证作用。然而过半数的被调查高校对家校合作在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活动内容缺乏一套整体的计划,即使有也多是纸上谈兵,没有严格的实施。高校大多数只是为了解决已经出现的危机事件而临时通知家长到校,在危机预警阶段没有充分发挥家校合作的作用,家长对学生情况的漏报瞒报、高校忽视与家庭的沟通等,都会造成学生信息分析不到位,延误缓解或是消除危机的最佳时机,最终导致危机的进一步发展。

三、对家校合作提出相应的建议

(一)加强心理健康教育者的培训,充分重视家校间沟通

1.可以借鉴现有的家校合作方面的经验,建立从事推动家庭、学校和社会合作的专门组织,致力研究、改革家校合作。学校开办家长学校,举办内容丰富的专题讲座,传播先进的教育理念,以提高家庭心理健康教育质量,使家庭的教育资源得到了充分的挖掘和利用。

2.对家长进行短期心理健康教育知识培训。每个家庭的文化背景、经济情况、家庭结构以及心理教育文化的不同,影响着家长参与教育的行为,自然就关系到家校合作的进行,进一步影响大学生的身心健康。针对大学生不同的家庭教育中所存在的问题差异,高校利用新生入学或寒暑假时,采用研讨班或工作坊等方式对其家长进行短期培训。内容涉及帮助子女更好适应大学生活、更好与人沟通、大学生涯的规划、情感困惑和心理问题的面对与解决等等。

3.高校教师是家校合作中的另一主体,所以高校要注重对教师专业素质的培训,建设一支具有高理论水平和实践水平的心理健康教育教师队伍,以充分发挥其在家校合作中具体策划人、组织者、参与者、指导者、咨询者等不同身份的作用。

(二)建立内容多样、方法灵活、全方位的长效沟通机制

1.充分利用书信等传统通讯方式。书信作为传统通讯方式已遍布我国各个地区,高校可以充分利用这一传统通讯方式将辅导员、心理教师对学生在校学习生活情况向家长通报,使家长能了解学生的心理状况,向家长了解学生家庭情况,给出家庭心理教育和援助的针对性方案和措施。这一方式对偏远贫困地区的大学生尤为适用。

2.与时俱进,采用互联网、手机、微信等现代信息技术。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推进信息化时代的到来,家校合作的深入推进也要跟随时代的步伐,电话、手机、微信、互联网等现代信息技术的利用也逐步融人到家校合作中。互联网的灵活性、便捷性、开放性、高效性、信息量大等特点使心理健康教育的家校合作方式更加多样、覆盖面积增大、交互性增强、对话更方便,短信、QQ、MSN、博客等网络技术手段逐步受到重视,不懂的家长可以接受短期的培训或者由子女教授使用方法,及时与教师取得联系,能快速了解到大学生在校平时表现和心理健康状况,虽然因经济、地域等条件限制,有些偏远地区或贫困大学生现在使用这些方法有些困难,相信不久的将来,随着经济发展,这些问题会迎刃而解。

3.进行家访或开家长会等方式面对面的交流。家访和家长会也是传统的家校合作方式,通过教师与家长面对面的交流,可以更具体、真切地了解到学生所处的家庭环境,所受的家庭教育,便于高校为家长和学生“量体裁衣”,给出有针对性的建议。虽然大学生来自不同地区,但是对于学校所在地区的大学生、个别贫困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经济援助等活动进行家访,还是十分必要的。

(三)整合多方资源,建立完善保障机制

1.法律和制度保障。健全和完善的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是家校合作的重要保障,只有建章立制才能构建家校合作的长效机制,才能保障家长的知情权、参与权及监督权,才能从制度上保障心理健康教育家校合作的顺利开展和有效落实。

2.组织保障。我国目前高校中家校合作多处于松散的状态,缺少专门的组织对其进行指导和规划,针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组织更是少之又少。高校应充分利用学校现有资源和社区资源,建立持久性组织,保障家校合作的连续性、规范性和长久性。在此可以借鉴国外相关经验,例如在美国,从幼儿园到大学不同的年龄阶段都建立有相关组织。

篇8

通讯作者:王翔南

【摘要】 目的 探索和建立适合于目前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实际心理健康状况与危机状况的干预模式。方法 采用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方法,不断改革和实践。结果 初步形成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危机干预模式。结论 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危机干预模式能够增强中职学生心理保健的自我意识,有效提高他们的心理健康水平,培养良好心理素质,降低心理障碍的发生,促进他们身心健康协调发展。

【关键词】 中等职业学校学生; 心理健康教育; 心理危机干预

Investigation on the construction of mental health education and crisis intervention model of secondary vocational school student WANG Xiang-nan, CHENG Yi-bo, ZHOU Ling-juan.Guangxi Pharmaceutical School, Guangxi 530023,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and establish a suitable mental health education and crisis intervention model for currently secondary vocational school student.Methods Combination of theory and practice, for the more reform and practice unceasingly.Results The initial formation of mental health education and crisis intervention model of secondary vocational school student.Conclusion The secondary vocational school student's mental health education and crisis intervention model can enhance self-awareness of mental health of students, improve their mental health level, foster good psychological quality, reduce the incidence of mental disorders and promote the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of their physical and mental health.

【Key words】 Secondary vocational school student; Mental health education; Crisis intervention

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年龄一般在15~18岁之间,正处在身心发展由动荡期逐渐向成熟和稳定过渡的重要时期。随着学习生活由普通教育向职业教育的转变,中职生在自我意识、人际交往、求职择业以及成长、学习和生活等方面会产生各种各样的心理困惑或问题。因此,迫切需要在中等职业学校有针对性、实效性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但当前中等职业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状况和进展参差不齐,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还存在许多问题和困难[1]。从近年中职学生就业率、退学率所作的统计表明,心理危机等心理健康不良因素,成为学生辍学的一个主要原因。一些学生出现心理不适应、反常,甚至选择自杀,说明在部分中职学生身上存在某种程度的心理危机。其中的极端行为,更让人感到悲痛和惋惜。笔者注意到,不论是对自杀者事前反常心理的关注,还是自杀后的救助,有关方面的行动并不到位,这反映了部分中等职业专科学校在学生心理危机干预方面尚有某些缺憾。

四年来,笔者针对中职教育特点、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和心理危机特征,构建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危机干预的新模式,初步形成了具有本校特色,适合于目前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实际的心理健康状况与危机现状的干预模式,并在实践工作中取得了显著成效。

1 心理健康教育与危机干预模式介绍

在学校开展具体工作中,笔者发现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与心理危机干预工作二者不是截然分开的,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前者是后者的基础,为后者服务,而后者是前者的一个工作目标。同时,二者又存在着工作重心的不同。前者是依据中职学生的生理、心理发展的特点和规律,有计划、有组织、有步骤地对他们施加影响,旨在培养他们良好的心理素质,促使他们身心协调健康的发展。而后者则是依据中职学生的心理危机特征,帮助处于心理危机境遇的学生化解危机并告知如何应用较好的方法处理未来的应激事件。下面笔者分别对这两个模式进行详细介绍。

1.1 心理健康教育模式 本校心理健康教育模式主要由心理健康教育课、心理健康教育讲座、心理健康活动构成。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做到,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相结合,课内和课外相结合,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在学校其它活动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1.1.1 设置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增强心理健康知识的系统性 以《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为指导思想,根据中职教育的特点和学生心理发展的规律,从学生的实际需要出发,把心理健康教育纳入学校的课程体系,增强心理健康知识的系统性,面向全体学生,分阶段,有层次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笔者选择适当的教材,内容包括良好道德观念的培养、学习心理、自我意识、人际交往艺术与技巧、情绪调节、心理压力与应付、青春期性心理、择业心理等,帮助学生了解一些心理健康的基本知识,并掌握自我调节情绪和克服心理障碍的方法,优化个性心理品质,增强心理平衡能力和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

2006年及2007年,笔者使用自编并公开出版的教材《临床医学心理学》按系统理论教学,授课人数800余人,2006年总课时为117学时,2007年为88学时。2009年,笔者在全区职业学校内率先开设《中等职业学校实用心理干预技术》必修课程。全校共有55个班级2440名学生接受了本课程教育。上半学年总计完成总550个学时的教学任务。2010年下学期开设了《心理学基础与应用》选修课,课时为28学时,共有180余人参加,为全校选修课目中选修人数最多的课程。

1.1.2 举办心理健康讲座,为面对不同人生问题的学生指路导航,为教师维护心理健康,笔者除了不定期举办专家心理健康讲座外,每学期都针对各年级学生的具体情况定期举办大型专题讲座。一年级新生主要针对如何适应新的环境、如何有效进行学习等问题开展讲座;二年级的学生主要针对青少年情爱、人际交往、网络成瘾等问题开展讲座;三年级即将实习的学生主要针对职业生涯规划、职业选择、如何成功面试等问题开展培训。教师的心理对学生心理的影响是多维度的且具有很大的权威性,所以本校把教师心理健康纳入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体系,定期举办全校职工心理健康自我维护专题讲座。

如2008年笔者根据国外媒体的报道,收集有关视频资料,主讲了《中国行走学校所带来的思考》,给大家上了发人深省又富于教育意义的一课。从2008年开始,应学校招生与职业指导科的邀请,笔者分别对全校即将毕业的大、中专学生进行了实习、实训前的培训,累计课时为57个学时,授课人数达3750。2010年本校举办全校职工心理健康自我维护专题讲座,向职工介绍了心理健康、心理问题、心理疾病三种状态的鉴别知识,传授了心理健康自我维护的方法。

1.1.3 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开展心理健康活动,营造良好氛围,促进人格完善。环境给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在培养学生品德、陶冶学生情操、完善学生人格等方面发挥着独特的作用。四年来,笔者定期或不定期地举办各种各样同学们喜闻乐见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如在学校内开展了“心理漫画展览”、“心理行为教育协会工作图片展览”、举办了四场由全校心理协会会员及心理骨干参加的“迎新春联欢晚会”、“迎七、一红歌会”。笔者还积极主动加强与外界的沟通,如参观孤独症儿童学校,协助老师对自闭症儿童进行指导;又如参加外校心理协会周年庆典、心理知识抢答赛等等。笔者坚持编办《心理健康报》扩大心理健康科普知识的宣传,它是学校心理行为教育协会主办的一份科普报纸,主要报道学校心理行为教育与心理干预系统运行的情况及心理协会的各项工作并反映学校校园心理文化氛围等。

1.2 心理危机干预模式 根据前人模式的原理及优点,针对中职学生心理危机的特点,笔者建立了的中职学生心理危机干预的新模式(见图1)。

1.2.1 新模式将干预按危机的形成、危机的处理与危机的重估分为以下三个阶段。

1.2.1.1 危机的形成 这一阶段是危机干预的基础。当心理危机发生后,当事人的应激反应系统开始调动起来。此时,需注意观察存在这类心理健康问题的学生可能出现一系列的症状,如抑郁、急性反应性焦虑、情绪紊乱等。通过这些症状,可以对心理危机的存在情况进行诊断,并确定危机的类型、性质等。

1.2.1.2 心理危机处理阶段 它是危机干预的核心。在这一阶段,自我作用要大于外界的干预作用。笔者认为,归根结底是要靠自己去摆脱危机,干预只是起辅助效果。在危机产生时,注重支持技术与解决问题技术两种干预方式的结合使用,相互补充,从而使危机干预达到最佳效果。

1.2.1.3 危机的重估 它是危机干预的产物。在这一阶段,通过有效的干预,能使心理危机得到合理的处理和化解,即使一次处理不能化解危机,通过及时重估和再处理,多次干预,最终使危机得到较为合理和满意的解决,危机的重估也可能成为危机干预的新的起点。

1.2.2 心理危机干预模式的特点。本校建立的危机干预模式的特点是通过干部、教师和学生心理工作者,在学校招生就业科、学生科、教务科、团委、教研室和学校所有班级设立多层次的心理危机干预网络。四年来,本校依托心理行为辅导中心建立,逐渐完善了学校危机干预体系,形成了以学校心理行为辅导中心、校办心理行为教育协会(会员包括教师职工代表和学生心理骨干小组)构成的心理健康教育与危机干预的纵向网络,以心理咨询室、学生心理(电话)热线、心理行为广播、《心理行为健康报》、构成的心理健康教育与危机干预的横向网络。纵横交错的心理危机干预立交桥保证了本校对每一个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及时了解以及心理健康相关信息的及时传达与反馈。同时,本校制订了《学生心理危机干预实施办法》,以早发现、早判断、早预防、早报告、早控制为主要内容的预防教育制度和早期预警制度以及危机干预制度、后期跟踪制度、常规工作制度等。在早期预警中,建立宿舍、班、专业、学校四级学生心理问题信息网络、学生心理健康汇报制度、学生心理健康普查和排查、学生心理危机评估等制度。

1.2.3 新模式的主要工作任务是普及青少年心理健康知识,开展个别咨询、团体咨询,运用国际国内科学性较高的心理量表,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普查和心理测评。四年来,本校具体开展的工作有以下几点。

1.2.3.1 建立完善的组织机构 2006年5月,本校引进心理专家王翔南硕士,成立心理行为辅导中心――这是自治区中等职业学校编制内第一家心理健康教育机构。心理行为辅导中心下设2名专职心理辅导员和4名兼职心理辅导员。依托心理辅导中心的建立,2006年6月2日,广西首家学校心理行为教育协会在本校成立,学校程一波校长等主要领导分别担任协会正副理事长或常务理事。其成员来自于学校内热心于心理学、行为医学及相关学科事业的教职员工和学生代表。

学生心理工作骨干小组是心理行为教育协会的组织,全校每个班级选拔5~8名学生担任心理骨干工作,全校心理骨干的人数保持在500人左右。每个班级设一个心理工作骨干小组,每个小组设正副小组长或班级负责人各1人,全校设总组长2人,总组副组长4人。每年新生入学结束后,心理行为教育协会随即通过心理测试、心理讲演和面试等三个程序完成心理骨干的选拔更新工作。

并且,笔者坚持每周一次的心理辅导员与学生心理骨干负责人的工作例会,全面掌握学校师生心理动态,及时发现心理事件与危机的萌芽,果断处理、消除隐患。

1.2.3.2 坚持普查,为学生建立心理档案 学生心理档案是反映学生素质的一种科学记录。建立心理健康档案的目的之一就是甄别学生心理特质,以便制订相应的预防措施。因此,本校每年都有组织、有计划地开展学生心理健康的问题的调查研究,在心理测验时采用SCL-90(症状自评量表)。在进行测验后,建立《学生心理危机预警对象库》,对进入《学生心理危机预警库》的学生或突发心理危机的学生,学校根据其心理危机程度实施心理危机干预。此外,笔者采取两度测查的形式,即在新生入学及学生即将毕业时对同一批学生进行心理测验,以了解心理健康教育与危机干预工作的成效。

如2008年9月,笔者对08级新生55个班级的学生采用精神症状自评量表SCL-90[2]进行了一次心理健康状况调查,随机双盲抽查1000人,结果发现抽查人数的21%,总均分大于2分,可考虑为有意义;抽查人数的8%,总均分大于2.5分,考虑有疑似症状;抽查人数的4 %,总均分大于3分,考虑有肯定的症状。2010年4月,笔者对即将实习的08级学生再次进行心理健康状况调查,结果发现,总均分大于2分、2.5分、3分的学生分别占抽查人数的18.2%、5.45%、1.82%,与2008年的普查结果相比,总均分平均下降了2.5%。这一调查结果充分显示本校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普遍得到了提高,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与危机干预工作取得显著成效。

1.2.3.3 开展心理咨询,为有心理困扰的同学提供服务 学校心理行为辅导中心定期开放心理咨询室,遇到急需时,可随时接待求助者。在咨询过程中,心理老师对有心理困扰的学生,耐心细致对其进行情感支持和学习生活指导。对心理问题特别严重的,如神经症、重性精神病的学生,在密切关注的同时,及时通知学生家长建议将其转送医院精神科治疗,同时只要学生在校园生活学习一天,心理老师就随时准备对他的一些危机行为实施援助。四年来,笔者共接待校内师生心理咨询与治疗300人次,校外人员咨询180人次。后经追踪回访显示远期疗效良好,有效地解决了师生员工及社会群众在此方面的强烈需求。笔者还坚持开办校园心理广播,公开回复学生的各种关于心理健康方面的问题,坚持开放心理咨询信箱,通过直接回信、广播和在《心理健康报》公开解答等多种形式进行回复。

1.2.3.4 开设“心理行为健康教育与心理干预技术”的专业培训,提高心理骨干的专业技术水平和敬业精神。为创造一支有较高素质的心理工作骨干队伍,提高心理危机预警机制的预警能力,2008年~2010年,笔者利用双休日2天的时间,对心理工作骨干免费进行了五期“心理行为健康教育与心理干预技术”的专业培训,主要讲授心理咨询与危机干预技术,使心理骨干在日常生活中能够帮助同学解决一些简单的心理问题,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受到参加培训的全体同学的热烈欢迎,每期培训班42学时,参加人数为100余人,最多的一期达250余人。

2 心理健康教育与危机干预工作成效

2.1 更新观念,增强了心理保健意识 四年来,笔者坚持在师生中广泛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广大师生心理保健意识明显增强。不少学生过去不愿到心理辅导中心咨询,认为这样别人会以为自己有病,现在他们不但有问题自己来,而且还主动介绍有心理困扰的学生来咨询。不少教师过去轻视心理健康教育,认为中职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与进行思想政治工作差不多,现在他们不但重视自己的心理健康,而且主动在学生中宣传心理健康知识,并且深刻地认识到心理健康教育不仅可以帮助学生了解心理健康的基础知识,而且可以优化学生个性心理品质。

2.2 调查访谈,取得了学生的满意 为了了解学生对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意见和建议,笔者进行了心理健康教育满意度调查,结果令人满意。许多学生都把心理咨询室当成一个躲避风雨的港湾、心灵的憩园、情绪调节的放松室。常有学生在接受咨询后,情不自禁地说:“我心里轻松多了,我知道该怎么做了,谢谢老师!”,“老师,我以后也要学心理学,去帮助别人!”。笔者在心理健康教育课与心理健康活动后进行调查,认为心理健康教育课对自己有帮助的学生占抽查人数的61.6%;认为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对自己有帮助和有一点帮助的学生占抽查人数95.3%。

2.3 心理健康水平明显提高,心理障碍的发生率下降 为观察心理健康教育与危机干预的实际效果,笔者对同一批学生在新入学及结束在校生活之时,都使用SCL-90进行心理测试,结果显示第二次测量的结果的总均分比第一次平均下降2.5%,说明本校心理健康教育与危机干预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效果,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明显提高。笔者针对学生们在考试前后及考试过程中出现的种种心态和特征,制作了“学生考试心理行为调查问卷”,对同一批学生进行时隔1年的大面积随机抽查,结果显示,能够以宽松、从容的心态看待和应对考试,并且对考试作弊行为、上课迟到等不良现象持批评态度的学生人数在第二次抽查时增加了10%。这说明在开展心理教育工作后,本校校园文化氛围得到优化,厌学情绪减少,心理健康状况提高。

长期以来,本校女学生占全校学生人数的80%,男女学生的正常交往明显不足。据调查,在本校有同性恋倾向的学生占到全校学生总数的3%~4%,所以在进行心理健康知识普教育时,笔者特别注重传授青少年性心理方面及同性恋及相关知识。以往每学年均有2~3例有同性恋问题学生前来咨询,近两年,就同性恋问题来咨询的学生只有1例。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与危机干预工作之初,每学年患严重心理问题及精神疾病来咨询的学生为3~4例,近两年下降为1~2例,现在前来咨询的学生以情感问题、人际交往问题及适应不良为主。以往存在自杀行为及冲动的学生为每学年4~6例,现在四年来没有出现一例恶性自杀事件。这说明本校大多数学生人格完整、心情舒畅、生活幸福。

2.4 服务社会,赢得了认可和好评 目前,本校心理健康教育与危机干预工作基本做到了科学化、规范化、系统化。心理健康教育与危机干预不仅成为了学校的优势和特色,对学校整体工作起到了带动和促进作用,而且得到了周边学校和社会的认可和好评。多年来,贵港江南中学、南宁市第三中学、市十四中、十三中等15所普通中学和的学生以及新闻媒体单位、武警部队、军区部队、交警支队、市委及市政府机关等其他系统其他单位的一些人都慕名来到本校心理辅导中心寻求帮助。笔者将自编的《心理健康报》邮寄赠送全区所有大、中专院校,以及广西行为医学会全体委员、卫生厅和教育厅等行政、业务主管部门,向领导和教育战线上的同事们汇报了笔者的工作内容及所取得的成绩,受到领导和同事们的充分肯定与赞扬。

在教育部和区教育厅心理健康教育有关文件精神指导下,在校领导的大力支持下,本校心理健康教育与危机干预工作已踏踏实实走过了四个年头。四年来,笔者在自治区首创建立的中职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与心理危机干预体系,在实践中不断得到充实和完善,并在维护师生心理健康,改善学生们的适应能力,提高大家的心理素质水平,防控与治疗心理和精神疾病方面做出了卓有成效的贡献。

参考文献

篇9

中图分类好:G71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9-4156(2011)11-110-03

中小学校长作为学校的核心人物和特殊的教师群体,不但承担着教育教学工作,同时还担负着学校管理工作,面临着较高的社会期望和职业压力。研究表明,中小学校长具有较高的工作压力,但其身心健康状况良好,高于教师的心理健康水平。这与中小学校长的人格特征、社会支持、应对方式和成就动机等因素有一定关系。社会支持作为个体从社会中所获得的来自他人的各种支持,可以帮助个体应对生活中的问题和危机。社会支持对心理健康具有积极的作用,个体所获得的社会支持越多,心理障碍的症状就越少。大量研究表明,社会支持与身心健康存在显著正相关。

一、对象与方法

1.对象

以贵州省某地区中小学校长培训班的培训学员为研究对象,利用培训学员上课时间,采取整群取样的方式进行问卷调查。共发放调查问卷180份,回收有效问卷160份。其中男性校长156人,女性校长4人;正校长86人,副校长74人;专科学历122人,本科学历36人,2人学历不详;小学校长110人,初中校长42人,完中(初中和高中)校长7人;1人不详;乡镇和农村学校校长152人,城市学校校长8人;35岁以下校长96人,36 45岁校长54人,46岁以上校长10人。

2.工具

(1)中小学校长工作压力问卷。共9个条目,分别反映校长的总体压力及考试升学、工作负荷、社会监督、人际关系、主管领导、问题学生、生涯发展和社会地位等多方面的工作压力。采用5级计分(没有压力、有点压力、中等压力、较大压力和压力很大,分别记1-5分),分数越高表明压力越大。本研究中问卷内部一致性为0.87。

(2)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共10个条目,包括主观支持、客观支持和支持利用度等三个维度,分别反映被试主观感受到支持、实际得到的支持和对社会支持的利用度,以总分反映被试社会支持的总体状况。本研究中问卷内部一致性为0.61。

(3)自测健康评定量表。由于总量表条目过多,因而选取该量表白测心理健康子量表正向情绪和心理症状与负性情绪2个维度,共12个条目。其中正向情绪正向评分.心理症状与负性情绪反向评分,每个条目从0到10共11级计分。分数越高表明心理健康水平越好。本研究中问卷内部一致性为0.80。

(4)调查同时获取被试的人口统计学变量,主要包括性别、年龄、学历、职务、学校性质和学校所在地等被试一般情况。

3.统计方法

数据运用SPSS11.5软件进行录入,进行相关分析、独立样本t检验、方差分析和回归分析。

二、结果

1.中小学校长工作压力和心理健康的整体状况

中小学校长总体工作压力平均分为3.14±0.96(理论范围1 5分),在考试升学、工作负荷、社会监督、人际关系、主管领导、问题学生、生涯发展和社会地位等方面,考试升学的压力最大,平均分为3.03±1.00,人际关系的压力最小,平均分为1.99±0.89,排在压力前3位的分别是考试升学、问题学生和工作负荷压力。由于工作压力各方面得分在中间值3分左右,因此,从结果来看,中小学校长工作压力处于中等水平。中小学校长心理健康平均分为84.29±14.28(理论范围0-120分),从结果来看,中小学校长的心理健康水平处于中等偏上水平。

2.中小学校长总体工作压力和心理健康状况的人口统计学变量分析

对中小学校长的总体工作压力和心理健康水平进行的独立样本t检验发现,中小学校长在总体工作压力和心理健康水平上不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在学历方面,本科学历中小学校长的总体工作压力显著高于专科学历中小学校长的总体工作压力(P0.05)。在学校性质方面,由于完中校长人数较少,故将完中校长并人中学校长类别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发现,中学校长的总体工作压力显著高于小学校长的总体工作压力(P0.05)。对不同年龄阶段中小学校长的总体工作压力和心理健康水平进行的方差分析表明,不同年龄阶段中小学校长的总体工作压力不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但在心理健康方面,36-45岁校长的心理健康水平显著高于35岁以下和46岁以上校长(P

3.中小学校长工作压力、社会支持和心理健康的相关分析

对中小学校长工作压力、社会支持和心理健康所作的相关分析发现,总体工作压力、考试升学压力、工作负荷压力、人际关系压力、生涯发展压力与心理健康水平具有显著性负相关(P

4.中小学校长工作压力、社会支持对心理健康的回归分析

以中小学校长工作压力各方面、社会支持各维度为自变量,以中小学校长心理健康水平为因变量进行线性逐步回归分析。结果发现,只有生涯发展压力、总体工作压力和主观支持进入回归方程,可以预测中小学校长的心理健康水平。具体结果见表3。

5.中小学校长社会支持在工作压力与心理健康间的调节作用分析

根据温忠麟等人的观点,我们利用分层回归分析方法检验了社会支持在工作压力和心理健康之间的调节作用。按照以下步骤进行:(1)将总体工作压力、社会支持总分和心理健康第三个变量的总分标准化。(2)生成乘积项“工作压力×社会支持”。(3)将心理健康总分作为因变量进行分层回归分析。在第一步引入主效应项,第二步引入乘积项,通过新增解释量(R2)或乘积项的回归系数是否显著来判断主观支持的调节效应是否显著。从表4看,社会支持的调节效应显著(RX2的变化为0.04,社会支持×工作压力乘积项Bela=0.16.P=0.04)。结果表明,社会支持在工作压力和心理健康的关系中存在调节作用。

三、讨论

本研究以贵州省中小学校长为对象,通过问卷调查方法,

对中小学校长工作压力、社会支持和心理健康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结果发现,中小学校长总体工作压力处于中等水平,心理健康水平处于中等偏上水平,这与廖传景等人的研究结论比较一致。这种结果应该与中小学校长自身心理素质较好有着密切的关系。中小学校长在多年的个人奋斗中培养了良好的性格,同时也善于利用来自于社会、家庭和同事的社会支持调整自己的工作压力,间接地提升了他们的心理健康水平。在工作压力的具体方面,本研究考察了中小学校长在考试升学、工作负荷、社会监督、人际关系、主管领导、问题学生、生涯发展和社会地位等八个方面的压力情况。结果显示,考试升学的压力最大,而人际关系的压力最小。在我国,社会评价学校、校长和教师工作成绩的最主要标准就是学生的升学和考试成绩,很多教育主管部门也将学生考试升学的成绩和校长的任命、晋级直接挂钩,考试和升学成绩直接影响到校长的生存发展,关系到其荣誉和地位。同时,人际关系的压力最小也反映出,在我国西部地区中小学校人际关系的氛围比较和谐。此外,从本次工作压力的调查结果来看,地处西部地区的贵州省中小学校长工作压力水平普遍低于地处中东部地区的湖北省中小学校长的工作压力水平,这一结果反映出不同地域的中小学校长的工作压力存在一定差异。

本研究发现,中小学校长总体工作压力、考试升学压力、工作负荷压力、人际关系压力、生涯发展压力与心理健康水平具有显著性负相关,社会支持总分、主观支持与心理健康水平具有显著性正相关。也就是说工作压力越大,个体心理健康水平越低;社会支持水平越高,其心理健康水平也越高。回归分析结果也表明,中小学校长总体工作压力和主观支持可以预测中小学校长的心理健康水平,验证了以上结论。心理学一般认为,适度的工作压力可以提高工作绩效,过高的工作压力会使人焦虑、紧张,产生生理和心理的失调反应,导致产生心理疾病。而社会支持作为一种支持性资源,可以帮助个体应对工作和生活中的问题与危机,提高个体身心健康水平。个体主观感受到的社会支持尤为重要。因为虽然感受到的支持并不是客观现实,但是“被感知到的现实却是心理的现实,而正是心理的现实作为实际的(中介)的变量影响人的行为和发展”。本研究结果验证了此观点。

社会支持对身心健康的影响模式目前主要有四种。缓冲效应模型认为,良好的社会支持可以调节和缓冲压力事件对个体的消极影响;中介效应模型认为,社会支持是介于压力和心理健康之间的媒介;主效应模型认为,社会支持独立于压力之外对个体的心理健康产生影响,具有普遍的增益作用;动态效应模型则统合了主效应模型和缓冲效应模型。本研究通过分层回归分析检验了社会支持在工作压力和心理健康之间的调节作用。结果发现,社会支持在中小学校长的工作压力和心理健康之间起调节作用,这一结果与邓远平和罗晓对中小学教师的研究结论比较一致。也就是说,当面临相同工作压力时,高社会支持的校长能够获得更多的信息、物质和精神支持,从而避免负性情绪和心理问题的产生;低社会支持的校长孤立无助,负面情绪难以宣泄和释放,容易产生各种心理障碍和问题。因此,提高中小学校长的社会支持系统,可以有效地降低工作压力对他们身心健康的负面影响。

参考文献:

[1][6][11]汪颖.湖北省中小学校长工作压力与工作满意度的关系研究[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0

[2]马雪玉,王景芝.中小学校长工作压力与心理健康关系[J].中国公共卫生,2010,(5):581-582

[3]汪小琴,任春亮.中学校长心理健康状况与人格特征的调查研究[J].中国行为医学科学,2006,(6):564

[4]闻吾森,等.社会支持、心理控制感和心理健康的关系研究[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0,(4):258-260

[5][13]王雁飞.社会支持与身心健康关系研究述评[J].心理科学,2004,27(5):1175-1177

[7][12]肖水源.社会支持评定量表[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社,1999,(S):127-131

[8]许军.自测健康评定量表(SRHMS)[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社,1999。(s):35-45

篇10

1.活的教育

生活教育的精髓是活的教育,按照学生的需要,在读懂学生心理需求的基础上灵活地展开教育。 “教育儿童和承认儿童是活的,首先就要能揣摩儿童的心理”。因此,若想教导好学生,就应该打开学生心灵,树立正确的心理思想,因材施教。

2.“教”与“育”和谐发展

生活教育的最基本原则是要在教育过程中要充分尊重儿童的心理、性格、年龄特点及身心发展规律,在此基础上注重学生身心双重发展,依据儿童的天性和特点,给予适宜的成长环境,“教”和“育”和谐发展,施行适当的教书、育人。

3.培养知、情、意

用现代心理学的概念来解释陶行知主张对学生知、情、意培养可理解为:科学的认知能力和精神,是使学生学会“观察、知疑、假设、试验、实证、推想、会通、分析、正确等种种能力”。让我们的学生具备科学的创新意识和能力,坚强的意志和品质,独立的思想和人格。

二、考量:小学生的心理认识水平

1.皮亚杰认知发展阶段论

小学生的年龄普遍处在7到12岁之间,在瑞士儿童心理学家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论中,应处在具体运算思维期(7~11岁),该阶段的心理操作着眼于抽象概念,属于运算性(逻辑性)的,但思维活动需要具体内容的支持,即能根据具体经验思维解决问题。

2.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阶段论

从美国心理学家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阶段来看,小学生处在第四阶段(6~12岁):获得勤奋感而避免自卑感。这个阶段的儿童智力、逻辑思维能力、探索能力得以迅速地发展,好奇心、求知欲大大增强。对他们心理影响力最大的已经不仅仅是来自家庭父母的教育,更多的是学校的教师,社会的环境,以及生活中的朋友等。

三、探讨:运用“生活教育理论”指导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策略

1.生活即教育:让生活成为心理教育的不竭源泉

生活决定教育,教育要通过改造生活来发挥其力量。因此,我们在小学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时,一定要紧密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情况,把握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和年龄、性格特点,从生活中选取素材,创设情境,让学生在生活实践中得以感悟,心灵得以升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2.社会即学校:打造广阔的教育课堂

陶行知主张“社会即学校”,内涵在于扩大教育的对象和内容,打破课堂教学的局限性,建立广阔的社会大课堂,让学生从社会实践中吸取知识和养分,把接受知识和道理的途径扩展开来,增加教育的方法、工具、环境和材料。心理健康教育更应抛弃理论的枷锁,开阔学生的视野,拓展思维,启发学生的创造力和创新能力。社会包罗万象,是最好的教材。

3.教学做合一:培养学习过程中的意志品质

“教学做合一”是“生活即教育”在教学方法上的具体化。它强调了学生的主体地位,重视在学习过程中学生的意志品质所起到的关键作用。陶行知先生将其总结为“一、集、钻、剖、韧”的五字诀。在实际教学中,应把“做”当成桥梁和核心,教与学都以作为中心,在做上学,在做上教,把理论与实践、知与行有机统一,促使学生的能力、素质、知识体系全面协调发展,从而从不同方面和角度实现教学目标,促进每一个学生都能得到丰富的体验,推动认知水平和认知能力向前发展,最终获得心理健康成长。

对小学生进行说教式的心理教育很难取得良好的效果,教师可以在心理健康活动课的设计中,将教育的内容与活动融合起来,让学生参与进来。

4.知行合一:让学生乐学、会学,学以致用

陶行知先生对“知行合一”认识的深入,推动了其生活教育理论的创立,生活教育理论是他在对“知行合一”的发展和继承中而产生的。“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重视的是知行结合,实践与认识的统一。渗透到心理健康教育中来,应该在做中学,学中做,让学生学以致用,乐学、会学、好学,主动探求新知识,并积极解决实际问题。以用促学、化学为用,活学活用。

5.营造多重环境和氛围:让心理健康教育无处不在

有了详细的教育理念和方法,我们更需要的是创设多种有利于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环境,让学生时时刻刻都在接受健康心理成长的熏陶。陶行知先生积极倡导从学习态度、学习兴趣和学习方法等方面加强有效的心理指导,学生应该具备专心、虚心、留心的主观品质,具备观察、推想、分析、验证的学习能力和态度。对学习要有浓厚的兴趣,方能激发更强的求知欲。掌握良好的学习方法,方能事半功倍,达到好的教学效果。因此,教师要以学习动机、学习态度、学习兴趣为切入点,营造良好的家庭、校园、文化环境,让心理健康教育无处不在,时刻帮助学生塑造健康的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