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8-07 17:05:39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数字化采购管理,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二、数字化管理将改变什么
数字化管理更加支持Y,强调要给员工授权,要激励员工各种能力,相信员工能做得更好,要让他们充分掌握智能化工具。
数字化管理改变了传统的金字塔型的组织结构,形成一些扁平型和网状型甚至无中心组织形式,管理与被管理者的界限越来越淡化,更加强调他们之间的沟通与交流,从而提高管理效率和效果。
数字化管理更加强调管理是一种服务,管理要创新,要面向未来。优秀的管理者,就是能利用好数字化管理工具,与全体员工成功地走向未来的人。
数字化管理强调竞争,但更强调合作。日本人创造了“竞合”这个词,实在是一个很好的管理理念。知识要分享,才能更有效率,大家只有合作,才能得到更多的回报,才能拥有更多的知识。
数字化系统将是一个速度快、效率高的数字神经系统,管理手段更加现代化。员工不再是机械工作者,而是知识工作者、信息和知识共享者。工作作风将更加务实,更加强调运用数字事实的力量。
数字化管理是使数字化的重要保障,是知识经济的重要标志,是使知识资本成为共识和可能的前提。数字化管理的本质就是更加强调要尊重人的价值,确认知识资本的存在,并最大限度地发挥出知识资本的能量。知识资本等于人的能力乘以人的激情。数字化管理时代是实现以人为本的管理时代,是人的价值充分实现的时代,是使员工基本上都能成为知识工作者的时代,人将得到更加全面的发展。人们将有更多的时间进行思考、交流、战略设计和决策,人们将得到更多的机会和满足。
数字化管理是通过改变组织的神经系统,从而达到全面改变组织的物流系统、资金流系统、决策指挥系统,全面改善循环系统,提高企业素质。
数字化管理将改变管理和决策的速度,使组织的运作更加稳健和有效,对危险和机遇都能迅速作出反映,信息能快速传递给需求者。
数字化管理可以打破个人和组织固有的边界,把他人甚至全世界的智慧都集中起来,以快于思考的速度管理好组织。
数字化管理将使那些单一和机械性工作全面被淘汰,管理者和员工将自主地、创造性工作,最大限度地增加工作的附加价值。让生产部门、其他管理部门和服务部门的员工利用好财务、成本数据,主动增加收入,降低成本,提高资金周转速度。
数字化管理对于改善企业产品品质和服务质量将起到很重要的作用,能大大扩展企业业务空间,使用商务系统,可以实现及时生产,实现零库存境界,减少中间商,降低营销成本,加强与客户的交流与沟通。
三、我国财会管理工作与数字化管理时代的差距
经过20年的改革开放,我国财会管理工作已经有了很大发展,数字化管理思想已经在一些先进的企事业单位的财会管理中初见端倪。他们已经开始建立自己需要的数字神经系统,单位成员开始融入到数字资讯流当中,快速、准确、广泛地接受、传递、反馈、数字信息,初步实现了财会工作过程整体的计算机信息化和计算机处理化,比较高效率地开展各项财会管理活动。
但我们也应该看到,从整体上来看,我国财会管理工作距数字化管理时代还有一大段距离,需要我们加快速度,缩短差距。
我国财会管理工作现代化标志之一是许多企事业单位实现了的电算化。但我国电算化会计信息系统表面上虽然与手工会计信息系统有很大的不同,但本质上只不过是传统手工会计信息系统的翻版,仅仅是信息处理手段有了改变,并没有实现数字化管理的转变,没有实现用现代信息技术所提供的功能来改造传统的手工会计信息系统这一宏伟目标。目前我国会计软件的最大缺陷是财会工作参与管理的功能不足,不能满足现代管理的需要,离数字化管理的要求还很远。1989年,我国了《关于会计核算软件管理的几项规定(试行)》是为了规范商品化会计软件而对会计核算软件提出的基本要求。1994年又了《会计核算软件基本功能规范》,对会计核算软件提出了更全面的要求。1998年又进一步提出会计软件应当由核算型向管理型转变的要求。金蝶2000在财会软件上有较大突破,但我国财会工作电算化总体格局并没有根本改变。
制约我国会计电算化事业进一步发展,企事业单位数字化管理进程的主要因素是专业人才的缺乏,管理人员中精通计算机的人才实在有限,财会人员中真正懂电脑的也不多,需要大力培养复合型人才。
另外,我国企事业单位的会计电算化系统往往都是一些“孤立”的子系统,没有能够真正融入本单位的管理信息系统中去。比如ERP(企业资源计划的缩写)目前在我国国有企业中还没有一家全面成功地实施过。ERP作为企业管理思想,它是一种新型管理模式;而作为一种管理工具,它同时又是一套先进的计算机管理系统,是目前数字化管理的象征。90年代初期由美国GartnerGroup公司提出,很快掀起一股ERP热潮,也很快超越MIS(管理信息系统)和MRPII(制造资源计划),并为许许多多企业带来了丰厚的收益。
从1998年以来,ERP在我国也正红极一时,国内许多软件厂商推出自己的ERP软件,很多企业也跃跃欲试,纷纷上马。这是我国企业初步进入信息的必然要求。许多企业已经意识到知识与信息是企业最重要的资源,而且是人、财、物等基本资源的表现形式与载体。企业需要综合管理人、财、物、信息、知识等资源,ERP系统正是在这种情况下应运而生。
我们的电算化系统也只有融入ERP系统中去,才能发挥出更大的作用,也才更有价值。但也应该看到ERP的实施绝非一件易事,国际上实施ERP的失败率高达60%以上,80%~90%的信息投资没有取得相应的回报!对于广大而言,更是困难重重,而且还要面对一系列特殊的具有中国特色的难题,如不成熟的市场环境,特殊的企业机制,管理不规范,基础薄弱,人才缺乏等。
我们必须看到,如果没有先进的信息系统,企业将无法实现数字化管理理想,无法真正提高管理水平,无法抢占经营管理的制高点,无法与国际上先进的企业进行竞争。ERP将成为企业决战市场的通行证。我国许多新兴企业正在准备应用ERP系统。虽然我们面临许多困难,但不能等待,必须迎头赶上。
四、数字化管理重构我国的财会管理
首先,应当转变财会管理观念,紧跟数字化管理潮流。传统的财会管理观念认为财会工作是企业的一种具体的资金管理工作和帐务处理工作,重复性的工作较多,执行性的、创新性工作较少;主要目标是提高资金的使用效果;管理的组织结构是金字塔型的;财会管理者是监督者;财会管理手段主要是人工模拟系统。数字化管理则认为财会管理工作不仅仅是一种资金管理工作和帐务处理工作,而是企业综合资源的运筹帷幄工作;不是仅仅变动地去执行某项工作,而是创造性地去开展各种工作;财会管理工作者要掌握更多的智能性工具,全面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益。财会管理的组织结构更加扁平化和化,财会管理人员可以更加容易和企业内外部的各种人士进行沟通。财会管理人员不仅仅是监督者,而是服务者、创新者,是知识工作者,要与全体和企业有关的财务关系人共同分享知识,形成良性互动,实现更高的回报并获取更多的知识和智慧。
其次,加强统一领导,制定数字化管理的财会管理工作规划。数字化管理时代的到来,是人类管理的一场伟大变革,必须充分发挥政府的重要作用。政府应当制定数字化管理时代财会管理工作的发展规划,建立国家创新体系。国家创新体系包括数字化管理时代的财务知识创新体系、技术创新体系、知识传播体系和知识应用体系。规划应当有目标、有重点、有方针政策和实施办法,并且组织落实,按期完成。另外,政府部门还要加强这方面的基础设施建设,创造良好的环境。主要包括国家信息基础设施、数字化管理科研基地、数字化管理基础设施、数字化管理技术中心等。要完善数字化管理的保障体系,制定合理的支持政策,如政策、人才培养政策等。创造良好的社会氛围,形成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紧跟时代潮流的社会风气。同时,政府还要搞好协调工作,加强数字化管理的学术、经验交流与合作,建立起分工明确、步调统一、团结协作的政、产、学、研之间的新型关系,促进各种要素之间的有机结合和有效结合,创造我国数字化管理的新时代。
总校要求我们必须在今年的12月1日之前完成分校区校园系统工程一期的建设工作,这是一个硬性的指标,并在合同中做出了明确的约定。合同一签订,关于设备采购的各种问题随之而来,由于该系统工程的工期是固定的,而且时间相当的紧张;我们与承建方签订的付款方式为除合同签订后预付款之外,其他的付款全部是支付相应的进度款。更为致命的是因为接近年底,由于承建方财力原因,能够用于支付数字化校园系统工程项目采购的资金不是太充足;大多数的目标合作设备厂商的付款条件一般是款到付款;系统分包商一般要求必须支付合同预付款等等。可以说,项目采购工作如果不能顺利的完成的话,势必会造成工程施工进度进程中的无米下锅的窘境,以至于造成整个工程实施的失败。本人作为该项目的项目负责人要为整个工程的实施过程负责,面对项目采购面临的种种困难,必须逐一克服。“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项目采购计划的制定便是第一要务。考虑到上述制约项目采购计划的各种因素,制定该项目的项目采购计划必须权衡诸如采购时间、采购方式、工程进度、当前价格、市场供求状况等各种因素。由于,施工进度计划是必须严格执行的,所以发生在施工进度关键路径上的采购工作必须按照时间严格执行,即便是损失采购过程的某些局部利益;没有发生在施工进度计划关键路径上的项目采购工作,我们计划采用各种技巧和策略与设备供应商展开洽商,力图最大限度地降低项目采购的成本。这样项目采购便基本满足了施工进度的要求。
2.策略的把握好项目采购的时机和方式
如前文所述,为使项目采购工作不至于耽误施工进度的进程。我们在进行与项目施工进度的关键路径有关的设备采购的过程中,不得已的牺牲了某些成本利益,为了能够弥补这些损失。我们就必须在进行某些项目设备的采购过程中策略的把握好项目采购的时机与方式。有这样的一个机会,我们在采购系统服务器的过程当中,有着与我们多年合作经历的某设备商透露:近期,我们需要采购的服务器设备将会出现价格的调整,按我们现在的采购成本价计算,采购价格应该会下降10%左右。于是,我们及时推迟了采购计划中关于服务器采购的时间。此举,为项目采购降低了整体成本;为能够顺利完成项目采购计划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对企业来说,物资采购是一项很重要的工作,是指企业汇总各个生产部门申请的采购物资,并对申请采购的所有物资进行分类,从而形成企业的物资需求计划,然后相关采购人员根据企业的物资采购计划进行物资采购,从而满足企业的生产运营需要。企业物资采购管理和企业运营成本息息相关,良好的物资采购管理能够在最大限度降低成本的基础上,确保企业的正常运营,从而提升企业的市场竞争力。企业物资采购至关重要,本文将从以下六个方面阐述企业如何推进企业物资采购管理。
1.充分掌握第一手资料
企业准确制定物资采购计划的基础是充分掌握第一手资料。而准确的物资采购计划是进行企业物资管理的基础。在很多企业,物资管理方式都还比较粗放,处于无序化管理。当今,在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下,成本低的企业能够掌握市场的主动权,具备更高的市场竞争力。要做到物资管理低成本,则需要制定准确性极高的物资采购计划。要制定准确的物资采购计划,必须深入基层开展自习的调查研究,详细了解并深入获取企业未来一段时期内的产品产量、设备运行状态、库存结构等方面的第一手资料,这有助于企业准确核定物资消耗数量。
2.确保合理的库存结构
合理的库存结构也是企业制定准确的物资采购计划的关键。用于实现将来目的在当前情况下处于闲置状态的资源我们称之为库存。根据物资需求的重复程度,库存可以分为多周期库存和单周期库存。所谓合理的库存结构是指以最经济的手段从事的库存活动。要是企业的库存结构达到最合理的状态,需要达到以下三种要求。①用于库存的基础设施配置合理化,能够满足基本的生产和消耗,这就是科学合理的库存结构;②物资库存量不能缺少,否则难以满足企业生产运营的需求,也不能过多,否则容易造成物资积压;③库存结构满足生产力发展的需要,库存物资的品种和规格的比例基本协调,能够保证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3.强化采购人员素质
物资采购管理的重要环节之一是控制采购,控制采购的重要环节便是提高采购人员的的综合素质。现阶段,很多企业的采购人员对生产技术缺乏详细的了解,基本都是管理出生,个人素质显得比较单一,这种情况下,采购人员去和共影响进行采购价格和质量的谈判则会处于容易吃亏的被动地位。所以,要将企业的物资采购管理做到更好,采购人员必须深入了解自己要采购物品的特性和用途,了解每一样采购物资的相关技术,方能在和物资供应商的谈判中处于主动地位,从而做出对企业最优的物资采购选择。基于此,企业应该加强对物资采购人员的生产技术培训,加强采购部门和技术部门的练习,甚至可以考虑在生产空闲的时候让物资采购人员在生产线上实践。
4.加强采购数字化管理
在企业的物资管理加强数字化管理,运用工业自动控制理论,通过规范工作流程,整合管理资源,力求做到物资管理工作透明化。比如在计划控制上,企业的信息系统可以依据年度预算形成月均预算,科学的制定月需计划,对于每个月超过预算的计划部分系统自动锁定;合同控制上,采购人员可以利用库房系统查询库存信息,进行企业物资利库处理;在入库核销上,采购人员可以在网上开具入库单标明采购物资的所有信息,保管员则负责在网络上填写实际交库量,避免没有合同或是超越合同的供货现象。实践证明,企业物资采购管理中强调数字化管理能够在很大的程度上降低企业的成本。
5.明确企业设备运行状况
企业设备尤其是大型设备的日常运行状况对企业的生产成本具有直接和至关重要的影响,而且企业的设备运行状况在很大程度能够影响企业物资采购计划的制定。比如,一部大型生产车的轮胎使用时间大约五千小时,轮胎的价格大约两万元,企业很多不确定因素,如电铲作业后留下的铲窝都会影响轮胎使用寿命。所以,如果不严加控制和分析,不仅会影响企业的生产成本,还会影响企业制定物资采购计划的准确性,给企业造成一定的损失。
6.做好物资采购成本控制
做好企业物资采购管理的关键之一便是控制企业的物资采购成本。做好物资采购成本控制,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①确定采购价格的时候,注重产品市场价格调查,可以利用网络平台,收集采购物资的价格;②熟悉市场情况,建立良好的市场信息机制,掌握有关物资的市场信息;③用统一的信息化管理采购工作,通过充分利用数据、计算机等资源,实现采购信息的协调,提高采购工作效率,降低决策风险;④物资采购管理中的一个重要部分是供应商管理,应给所有符合条件的供应商均等的机会,提高物资采购实施的质量,降低物资采购的成本;⑤在控制成本的前提下,库存的数量是满足生产需要的情况下数量上合理的最小化。
参考文献:
[1]王安平.论现代企业物资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企业家天地:中旬刊.2012年第10期
[2]米绍行.基于ERP系统的物资采购管理应用[J].现代电视技术.2012年第10期
一、数字化校园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一)资金投入存在盲目性,资金使用效果不佳
数字化校园建设所需装备具有特殊性,一是品种层次多、设施设备投资数量大;二是要求特殊、专用电子类设备多;三是非定型、非标准的软件开发费用多;四是高技术类设施设备时效性强、采购的计划性较差。一些学校对数字化校园建设的内容了解并不深入、不全面,数字化建设方面盲目跟风,事先没有进行投资的成本效益分析,在缺少细致的研究论证条件下,就开始草率投资、采购等建设活动,等校园网建成了,却成了面子工程、献礼工程。虽然在形式上符合了高校教育的要求,达到了一定的数量标准,但成本费用居高不下,审计中暴露出了一些财政资金使用不合理的问题。
由于缺乏顶层设计,在系统建设中存在缺乏统一规划,各自为战,自行筹资,自行采购的问题。不同时期由不同人员开发的信息系统采用不同的软件技术,造成应用系统各自独立,缺乏统一规划下的访问接口。由于没有采用统一的数据标准,数据格式各不相同,系统之间无法实现数据交换和互联互通。应用不集成,数据不共享,形成大量的“信息孤岛”,致使投入的资金效率不高。
(二)资产采购重视硬件投入,忽视软件投入与成本控制
数字化校园建设是一项软硬件相结合,建设中存在着“重硬件投入、轻软件应用”倾向,使得投入大,收益小。一些学校在硬件方面不遗余力,舍得投入,采购高档的设施设备,而在软件投入方面极其吝啬。另外,有些髙校政府采购观念淡薄,采购没有按计划和程序办事,采购到货的物质类资产价格高,质量差,难以投入使用。具有了先进的网络系统,拥有了数字化校园环境,但数字化校园的作用不能够充分发挥。如很多部门配备的计算机档次很高,但利用率却不高;一些系统硬件设施高配,但与之配套的软件和设施显得相对贫乏,不能彰显信息化带来的效率和益处。在资产投入方面存在重视硬件采购,轻视软件投入及应用现象;热衷立项开工铺摊子,忽视项目成本分析与控制。
(三)资产采购周期长,手续繁琐,成本增加
高校设备采购一般流程较长,平均下来通常需要6个月以上,除了商品进销直接费用外,还有许多间接费用。釆购周期过长,容易造成学校急需的物品不能及时采购和供应,难以满足高校采购工作的需要。首先学校要有政府采购预算计划,上报主管部门审批后,才能再向财政部门提出申请,财政部门批准后,随后交政府采购中心具体实施。政府采购机构根据批准的采购项目计划确定招标相应程序,通常需要经过确定招标方式,在指定媒体上公告和招标文件。通过投标、开标及评标等程序后,才能在媒体上评标结果,发放中标通知书,中标人与学校需求方签订合同后,双方才能进入合同实施阶段。采购环节多,手续繁琐,势必使成本费用增加,采购成本增加。
(四)资产采购预算编制与执行的准确性差
政府采购预算是政府采购计划执行的前提和依据。数字化校园所需的设施设备的类别和性能,随着技术升级和科技创新的变化,其技术含量、实效性及品种规格具有复杂多变的特点,这些特点本身就给采购预算的编制带来了不确定性。另外,高校政府采购预算计划编制时间早、跨年度,在实践工作中就难以准确预见未来市场价格和需求等方面的变化情况,使得高校政府采购预算和实际执行情况出现较大的差距。加之高校釆购预算的编制本身就缺乏准确性,在实际执行采购计划的过程中,由于种种原因,也存在着随意更改采购用途,没按采购预算安排采购资金等问题,这些情况就会使预算执行脱离计划,造成采购成本难以准确控制的局面。
(五)政府采购价格与高校期望价格存在差距
对于数字化校园建设所需的电子类设施设备和应用软件来说,政府采购的优势会打折扣。特别是根据实际需求专门开发的软件,其技术含量和成本价格的差别较大,尤其是软件开发的报价也很悬殊。政府采购往往选择信誉度好,规模大的供应商,参与政府采购投标的一般都是商,其本身是以赢利为目的,实施政府采购后,也就意味着增加了中间商的环节和费用,价格自然就高了。一些有实力的小公司由于缺乏大公司的信誉和品牌,低价报价不被看好,很难取得中标的机会,大公司或垄断公司中标的机会较大。因而,政府采购到的一些资产价格与高校的期望值存在一定的差距,特别是专用设备和软件类产品,供应商数量有限,采集到的价格信息不全,价格差异较大,给成本分析也带来困难。
二、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一)主观原因
1.思想认识不到位,缺少有效的保障机制。公立高校的经费主要来源于国家的公共财政拨款、科研项目、社会捐赠等,从理论上讲,高校的所有采购都应当纳入政府采购预算范围内。但多年的自行采购方式,对部分高校来说其切身利益之根深蒂固,思想深处不十分接受政府采购的形式。一是有些学校不热心政府集中采购,片面地认为引入竞争机制,实施政府采购实际上是限制和削弱高校的自主权;担心政府集中采购会形成新的暗箱操作,由个人转向集体形成“新的集中腐败”;担心政府集中采购的价格不如自行采购理想,反而浪费了资金和时间;担心政府集中采购保证不了采购项目的需求,把简单问题复杂化了,影响了效率和质量,因而存在认识的偏差甚至存在有抵触情绪。二是一些部门政府采购观念淡薄,不按采购程序办事,有的想方设法将整个项目化整为零逃避集中采购,将应公开招标的不经审批变为擅自采购,或寻找理由尽量采用单一来源招标形式。由于认识的偏差和制度的缺失,在一些高校的自主招标过程中,缺少严格的信息方式和公平的交易程序,使得供应商有限,缺乏有效竞争,造成资产实际采购价格比市场价格高的多现象,在总体上使项目采购成本费用上升。
2.采购管理机构多样化,缺乏专业性人才。一些高校的采购管理机构大多是挂靠机构,附属于设备、教务、财务或后勤等部门,造成采购管理职责不清,关系不顺。采购人员往往身兼数职,顾此失彼,很难全面掌握高新技术、财务成本、招投标及合同管理等多方面的知识和技能,“隔行如隔山”,采购部门和相关机构之间不能很好的沟通和配合,极易导致交易成本的大大增加。还有一些高校采购机构不熟悉采购成本的控制方法,不能定期对所需产品规格及结构成本进行调查分析,不开展对供应商信息及市场价格信息进行收集,对专用设备、高新技术产品的知识了解甚微,采购中难以避免随意性、盲目性、重复性、资金浪费的现象,使成本控制和资金管理的水平难以达到应用的标准。
(二)客观原因
1.《政府采购法》及配套的法律法规亟待进一步完善。《政府采购法》实施以来,对政府集中采购工作起到巨大作用。由于政府采购的起步晚,采购的经验不多,加之我国《政府采购法》及相关行政法规规定,政府采购信息披露应承担的法律责任仅为各级财政部门给予警告或通报批评,这对于作为采购人的高校,其威慑力并不大,违法成本太低。另外,尽管现行的政府采购法律法规规定了监督的范围及主要内容,但由于缺乏具体的程序规定和可行的监督标准,政府采购的监督工作无法有效进行,在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处理缺乏依据,因此,采购实践的不断深入,有待于法律法规的配套与完善。
2.政府采购电子信息化的程度尚待进一步普及。由于政府采购信息化水平较低,缺少统一的电子化政府采购管理平台和交易平台,极容易出现采购过程不透明,采购信息不对称的现象。在信息不对称的条件下,采购需求双方很难对各种商品价格数量作出合理的判断,很容易受到虚假信息的诱导和欺骗。在政府采购交易信息披露监督薄弱的情况下,采购当事人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倾向于人为制造失真的、虚假的采购信息。由于缺乏规范的信息交流平台,市场交易难以透明,结果导致部分潜在供应商不能入围,而使寻租的供应商极其轻易的获得合同,从而增加了交易风险和采购成本。
三、加强资产采购成本控制的对策及建议
在竞争日益激烈的市场经济中,采购已经不单是个成本的问题,它是当今高校打造核心竞争力,规范公共资金支出,取得竞争优势的重要因素之一,针对实际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下面提出应对策略及建议。
(一)提高思想认识,建立和完善采购管理制度
公立高校在数字化校园建设中,必须强化政府采购观念,围绕国有资产采购成本控制方面的问题,积极开展调查研究和探索实践活动。一是应当按照政府采购要求,健全统一权威的采购机构,合理配备采购人员。在机构组建中,注重吸纳精通业务和法律知识的各类专业人员,组成专职和兼职相结合的采购队伍,形成高层次、高水平的采购运作体系。二是建立完善采购管理制度,实行“管采分离”的管理体制。明确采购决策和执行人员的职责,严格落实采购决策和采购执行的责任制,用制度来保障资金支出管理措施的落实。三是细化和优化采购作业流程,在对采购价格、方式和检验等方面做出具体的规定,这样就有效的规避了暗箱操作的行业,从而有效的降低采购成本。首先,要做好比价采购,按照合理的程序和标准采购,这是降低采购价格的有效手段;其次,进行周密的研判分析,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争取价格最低化采购,以低价格获取高质量的采购指标;再次,建立项目审计监督制度并加大项目检查力度,推行项目责任追究制度,在资产采购和工程服务全过程中实施“阳光工程”,用阳光的防腐剂抑制采购活动中的各种腐败行为,达到对采购成本进行科学控制的目的。
(二)加强顶层设计,构建科学的投资决策控制机制
在高等教育竞争日渐激烈的大环境下,应当从顶层设计入手,开展对数字化校园总体框架的分析,从高层管理者层面做起,建立科学的项目投资决策机制,通过充分的调研和论证,拟定建设目标,提出设计原则、制定设计路线,最终规划出技术路线。通过统一规划、统一标准、统一建设、统一管理的机制运行,才能保证最终完成高水平的数字化校园建设。首先,应根据自身发展规划情况及政策要求,认真进行拟建项目技术和经济上的科学评估,保障项目在达到使用功能的前提下,按分配的资金限额控制投入;其次,无论是资产采购还是设施建设,都应当按照项目计划建设,保证项目不突破总定额,运用科学的投资决策来进行成本控制;最后,通过界定政府采购指标体系入手,分析高校政府采购绩效指标体系的价值取向、对政府采购绩效评估的指标进行优化研究,确保建设资金的利用效果和效率。
(三)强化和细化政府采购预算编制,严格控制采购成本
高校投资管理的核心是立项的合理性与使用的有效性,部门采购预算制定的科学、准确与否是关乎政府采购是否顺利进行的基础,强化和细化政府采购预算计划的编制,则是高校顺利实现政府采购制度的关键药效之一。首先,在数字化校园建设之初,髙校就应当加强资产采购预算编制和规范资金支出的管理程序,在编制资产采购预算计划过程中,要针对不同项目的不同资产,组织相关专业人员研究制定详细的项目需求和完整的收支范围,做到专款专用。其次,在建设过程中,对确因项目需要追加资金的申请,需要建立严格的审批程序和保障措施,确保资金人员和工程的安全。再次,注重从加强高校政府采购的内部控制和审计监督入手,采购活动的失控极其容易滋生腐败问题,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必须建立起全程监督的机制。通过严密的预防控制系统,强化资产采购的制度约束,才可能有效抑制采购活动中的各种不规范行为。
(四)灵活运用多种采购方式,减少采购环节和周期
在政府集中采购活动中,高校应针对项目的具体情况、特点和要求,采用针对性强的,灵活多样的资产采购方式。除公开招标方式外,还应当根据不同的情况,经财政部门同意后,采用邀标招标、竞争性机制、询价或单一来源等采购方式,减少采购中间环节和一些不必要的费用,缩短由于过多程序而导致过长的时间,从而使资产的采购成本大大降低。对技术复杂的数髙,数量较小的固定资产,在取得财政部门同意后,也可申请由学校按照要求组织招标采购,既能缩短采购供应链,同时也能节约采购相关费用。这样能够比较好的解决采购周期与髙校所需货物类资产时间要求紧之间的矛盾。髙校还应当根据采购的实际情况,不断研究和利用降低采购成本的其它有效方法和手段。适度竞争对高校政府采购效益的提升至关重要,关键是如何在竞争中引入、调节和采取有力措施。比如:可以通过付款条款的不同方式选择来降低采购成本;充分把握价格变得的时机,利用货物类资产销售旺季和淡季间的价格波动变化来择机采购;条件具备时,几个学校可以结成同盟实施联合采购,以规模数量来争取更多的价格折扣;在众多供应商中选择信誉好的商家通过签订长期合同,除可得到质量保障和及时的售后服务外,还可得到其付款和价格的优惠,学会利用各种有效的方法来降低采购过程的成本。
(五)积极推广和实施采购网络化的管理模式
10月15~16日,由中国印染行业协会主办,杭州开源电脑技术有限公司协办的“开源第二届全国印染行业管理创新年会”在杭州举办。来自行业内的专家、学者以及企业负责人就管理创新方面的诸多问题进行了探讨,同时还同与会代表分享了企业在管理创新方面的经验。中国印染行业协会会长陈志华出席了本次会议。
信息化管理引领企业创新
“创新不是要打败对手,而是要与明天竞争。”这是马云关于创新的诠释。他认为创新是一个企业的灵魂,是一个企业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毋庸置疑,创新在市场经济体系下至关重要,但企业无论是产品创新还是技术创新,归根结底还是要进行管理创新。
“管理创新是企业一切创新的基石。”浙江嘉名控股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莫荣明认为,企业要想稳步立足于市场,就要持续强化管理创新,使企业适应市场,使产品赢得客户满意。
他认为,要做好管理创新,观念创新是根本,组织创新是基石,文化创新是核心,产品和技术创新是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信息化管理是新引擎,领导力需艺术化。
实际上,一些优秀的印染企业,他们之所以被称之为优秀,似乎在他们的管理创新上可以管中窥豹。
三元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业务领域覆盖着面料、服装、新材料与房产,现已进入多元化发展阶段,这看似机构繁冗的大企业,却在管理方面不遗余力地进行创新,这也许就是该企业一直保持活力的关键所在。
“目前公司在管理上施行的是分享式管理,支撑了企业的持续发展。”三元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李斌介绍说,分享式管理具体做法是调整了法人治理结构调整,理顺股权分配问题,使打工者成为企业成功的分享人。“通过分享式管理让公司在印染行业创造出了不俗的业绩,同时也让企业走出了一条科技含量逐步增高、经济效益越来越好、资源消耗逐步降低、环境污染逐渐减少的新型工业化路子。”李斌说道。
其实管理创新的方法还有很多,比如浙江汇丽印染整理有限公司则是通过信息化来提升企业管理。该公司总经理助理汪志芳在接受《纺织服装周刊》记者采访时就表示,汇丽染整的信息化管理主要应用ERP企业资源管理系统,与传统的手工操作相比,ERP系统能够做到数据的共享以及管理的优化,能够帮助企业提升管理水平和工作效率,让企业尝到信息化带来的甜头。
“印染ERP管理系统、工艺和能源的在线采集、中控系统以及各种先进的控制技术和自动化设备,所有这些信息化在管理方面的融入,是企业节能环保工作的切入点和提升经济效益的必由之路。”汪志芳说道。
管理新模式提升企业效益
其实经过多年的发展,印染企业在管理方法和模式上的创新做法不胜枚举,并提出了很多具有建设性的意见。
杭州开源电脑技术有限公司市场部经理许昌元就提出,数字化管理是印染企业转型升级,产业结构调整的有效手段。“数字化能够消减能源成本,促进节能减排,降低对人的依赖性。”许昌元认为,在企业管理中应该充分应用数字化管理工具,企业可以引进一些新型的数字化整体系统,来帮助企业实行精益管理。
厦门市威士邦膜科技有限公司在印染废水处理上也有着丰富的经验。其公司生产的维邦“蛛网”智能控制系统能够有效提高企业污水的管理。据该公司区域经理陈剑平介绍,维邦“蛛网”智能控制系统采用了集中管理、分散控制、资源共享的集散型系统。
中图分类号:F2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4)03-283-02
笔者于2008年年初任浙江景宁畲族自治县广播电视台的财务部主任,至今已历时六年。在这六年的时间里,经历了我台有线电视村村通和广播村村响{1}、数字电视整体转换{2}、播出机房从模拟到数字化的升级改造、虚拟演播室系统等等项目工程的建设,工程建设资金近亿元。我作为财务部主任,负责财务部全面工作,主要负责工程器材设备的采购。回想这六年的工程设备器材采购工作,感触良多,体会多多。采购工作责任重大,如何采购到质优价廉的工程器材设备?采购过程应该怎么操作才更规范?都说工程器材设备采购工作这个岗位是高风险岗位,那么如何在这个高风险的岗位上做好工作,又确保自身的安全?等等诸多问题,在这六年时间里我从没有停止过思考。那么,如何做好工程器材设备的采购工作,我以为关键是要坚持公开竞争、公正规范,同时,还要有一套完整相互牵制监督的工作制度。只有引入竞争机制、公开竞争,才能采购到质优价廉的工程器材设备;只有透明规范操作,才能确保公正;只有完善相互牵制、相互监督的工作制度,才能保证在这高风险的工作岗位上自身的安全。
一、充分利用政府采购中心平台进行工程器材采购
1.强化工程器材设备采购的控制性管理。广播电视工程建设,尤其是实施全县有线电视村村通工程和广播村村响工程的建设及数字电视整体转换工程,跨年度实施,不仅施工期长,且资金投入比较大。所以加强对工程器材设备采购管理是不可缺失的,十分必要的工作。广播电视工程建设,工程器材设备采购是工程物资管理的重点和难题。总结多年来的实际工作经验,对广播电视工程器材设备进行前期用量预测采购、后期工程预测补量采购的控制性管理,既能满足工程建设的需要,不影响工程建设进度,又能合理有效地控制采购量,避免了不必要的浪费,节省了工程建设资金。同时,通过控制性管理进行设备器材采购,还能够及时发现漏洞、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节约工程支出、减少浪费。
2.充分利用政府采购中心这一平台为我服务。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生产力水平不断提高,我国已告别了商品物资短缺的时代,卖方市场已经转向买方市场。市场竞争机制日趋成熟,很多具有实力的供应商,其产品质量可靠,服务体系完善,希望通过规范的市场竞争手段进入市场,扩大自己市场占有份额。与此同时,各级政府为了规范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和团体的政府采购工作,设立了政府采购招投标中心这个工作平台,引入竞争机制,通过公开、公平、公正和规范的招投标操作程序,进行政府采购管理工作。作为我们购买的一方,完全可以充分借用这个平台,利用政府采购招投标中心专家全面,技术力量雄厚,供应厂商资源丰富,供货渠道宽广等方面的优势来为购买方服务。
二、如何借用政府采购平台采购价廉物美的工程器材设备
1.批量化采购价格更廉服务质量更优。在日常工作中,工程器材设备的采购量有大也有少,这很正常,但只有达到一定的采购量,才能纳入政府采购中心平台进行招投标采购。我们通过对设备器材采购的控制性管理,要求对每一个工程器材设备使用量要进行前期预算、测算,使第一批次采购的器材设备量要达到总使用量的百分之八十。这样批量化的采购,不仅能够纳入政府采购中心平台进行招投标采购,而且,由于批量化采购,还有价格优势,在招投标的过程中,供货商为了能够争取到供货权,还能以更廉的价格成交,得到更优质的售后服务。
2.借政府采购招投标中心之力为我服务。各级政府设立的招投标中心,除了规范政府采购行为外,还能为购买方提供技术服务。各级政府采购招投标中心都设有专家库,专家库专业技术人员全面、力量强,能够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持。今年八月份,我台上了虚拟演播室系统项目,这虽然只是一个几百万元投资的小项目,却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新生事物,技术含量高,尽管到兄弟单位进行过学习,但技术方面还是相对薄弱。我台通过政府招投标中心这一平台进行招标采购,由政府招投标中心组织专家,为我们标书的规范性、参数、指标设置合理性等进行审查把关,招投标公告,到了最后阶段进行公开招投标时,又为我台对投标厂商进行评标,弥补了我台专家技术方面的短板,顺利完成该项目的设备器材采购任务。更为重要的是通过这个公共平台,进行公开、公平、公正和规范的招投标,避免了不正当的竞争手段,又确保了自身的安全。
三、规范工程器材设备采购审批制度和程序
对工程设备器材采购进行有效的监管,对节约工程资金支出、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减少浪费十分关键。为了加强管理,我台结合本台实际,制定了一套完整管理制度,将本单位所需的设备、材料、大宗办公用品纳入采购管理范畴,建立设备、材料、大宗办公用品采购的审批制,避免了采购的随意性。设立设备器材采购小组,由纪检、分管领导、财务及专业科室等成员组成采购小组,负责本台设备、材料、大宗办公用品的采购工作,避免谁都可以自行采购的混乱现象。严格采购操作程序,需要采购设备器材的部门,要先填写设备器材申请审批单,相关科室部门负责人签署意见后报分管领导审核、主要领导批准同意后,交设备器材采购小组采购。采购小组根据所需采购材料填报《政府采购申请表》报政府采购管理部门审批。采购小组根据政府采购管理部门审批的采购形式组织采购。一套完整管理制度的制订和落实,为规范我台设备器材采购奠定了基础。
四、有效的监管机制是确保采购岗位人员安全的保证
工程器材设备的采购岗位确实是个高风险工作岗位,如果自身不自律清廉,监管机制不完善,那是很容易走上犯罪之路的,在这类工作岗位上走向犯罪之人不少。如何在采购操作过程确保自身安全?我认为采购人员必须自律清廉,坚守正确的人生观,在花红柳绿、歌舞升平中,要耐得住寂寞、经得起诱惑。人非圣人,因此,必须建立完整有效的监管机制,堵塞漏洞,防范于未然。采购人员要做到自觉接受监督,将采购操作公开化。
零星材料、小设备的采购由于批量少、金额小,不能进入政府采购招投标中心平台采购,需要由本单位进行自行组织采购。零星材料小设备采购有数量少、品种多、使用急、采购频繁的特点,因此,对零星材料设备采购也要加强监管。由于近年来,广播电视部门工程项目建设不断,零星材料设备采购每次看似只有几万元、几千元,甚至只有几百元,数目不大,不起眼,但日积月累,长年累月,数量还是比较可观的,其采购工作也不容忽视。为了确保这部份设备材料的采购也能够公开、公平、公正和规范操作,我台采购小组拿到采购申请单后,根据采购单上所需设备材料的技术要求和参数制作询价单,由采购小组向三家以上的供货或销售厂商进行询价。采购小组再根据供货或销售厂商的报价、信誉度和提供的售后服务,进行综合对比评定,最后确定供货厂商,并对每次采购作相关的采购记录,采购小组成员全体签名。采购小组对零星材料小设备进行询价采购,货比三家,确保采购到的这些零星材料和小设备质优价廉。同时,采购程序公开、操作规范,避免了个人的廉洁风险,保证了自身的安全。
五年的建设,我县有线电视村村通和广播村村响、数字电视整体转换、播出机房从模拟到数字化的升级改造、虚拟演播室系统等等项目工程建设已接近尾声,顺利完成各项工程建设的采购工作。自己的体会是在采购这个高风险岗位上工作,除了自身一定要廉洁自律外,必须完善各项监管制度,规范采购程序。只有引入竞争机制、公开竞争,才能采购到质优价廉的工程器材设备;只有透明规范操作,才能确保公正;只有完善相互牵制、相互监督的工作制度,才能保证在这高风险的工作岗位上自身的安全。
注解:
①有线电视村村通、广播村村响工程:(浙江省新一轮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建设实施办法浙广局发[2006]103号)在“十一五”期间,力争通过前三年的努力,重点推进尚未通有线电视的乡镇(不含海岛乡镇)及95%行政村实现有线电视联网,争取20户以上自然村有线电视联网率达到50%以上;基本实现各行政村建有广播室,有线广播农户收听覆盖率达到80%左右,全面提升农村地区“村村通”工作水平,使浙江省广播电视“村村通”工作继续走在全国前列。
一、引言
当前中国项目型制造业发展势头迅猛,主要得益于两大原因。一是中国城镇化进程的加快,目前中国的城镇化率已从2000年的36.2%提高到了47.6%,但是和国际平均65%的水平还有较大差距,和发达国家70%~80%的城镇化率差距更大,所以未来20年加快推进城镇化将成为项目型制造行业的主战场。其次是国家对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的加大,2009年在电力、交通、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的拉动下建设规模达到了64.7万亿,比上年增长29.8%;而项目型制造业承担了基础设施建设的最重要任务。“十二五”期间,国家仍会在改善民生、基础设施建设、中西部地区开发、战略性新兴产业方面加大投入力度。
适应个性化需求、解决客户最终目标为导向的EPC模式(设计、采购、生产、建造、安装、维护、服务一揽子解决方案)已成为一种新型的项目型制造模式;项目制造是一种面向订单设计的生产制造模式。项目制造以满足客户个性化需求为目标,其产品(如大型专用设备、飞机、船舶和坦克等)是根据客户要求定制的。项目制造具有产品结构复杂,生产周期长,对资源计划、能力平衡、成本控制与交货期控制要求高等特点。
数字化项目型制造是以信息化为基础、以项目管理思想为核心的项目技术管理、项目供应链、项目生产、项目成本管理和控制问题的综合解决方案,重点支持项目管理与业务的集成、支持多种及其混合的制造模式(如按单设计、按单组装、按单生产、预测生产、预投生产、项目关键件计划等),强化基于项目的计划排程和优化,强调项目驱动的采购和物料控制,从而实现项目成本的管理和基于项目的成本控制。而国内项目制造业的数字化制造水平与发达国家的差距还十分显著,尚未走出传统工业的大量消耗资源老路。而传统ERP管理还无法支撑数字化制造需求。因此,以目标管理为导向、以技术管理为核心、以项目管理为基础、以客户管理为主线的数字化项目制造平台已成为支撑新型现代项目型制造业的转型最重要的手段。
二、数字化项目制造平台的全流程管理
数字化项目制造平台围绕整个项目制造的全程规划、执行、监管和控制,主要适合于合同制造和按订单设计的项目型制造企业,同时在航空、国防、船舶和钢构也需要项目制造的全面解决方案。
首先是项目前期的客户需求管理,包括投标、商务和技术报价、项目可行性论证、客户订单管理;其次是技术设计管理,包括产品配置管理和两层工艺路线设计、工程变更管理和生产准备;第三是项目生产制造管理,包括项目网络进度控制、项目生产计划、外协管理、装配或部装的管理、项目成本控制;第四是项目敏捷供应链管理,包括预采购计划、协同生产和供应计划、发运过程跟踪、项目质量追踪追溯;第五是项目的安装和交付,包括现场安装管理、现场调试管理、产品交付和售后维护服务支持。
因此, 数字化项目制造解决方案重点包括技术管
理(物料主文件ITEMDATA、物料清单BOM、工艺路线ROUTING、参数化产品配置管理、工程变更等)、敏捷询单、主生产计划MPS,物料需求计划MRP、能力需求计划CRP、车间作业控制SFC、支持流水线的重复式生产、制造执行系统、产品质量管理(包括质量检验和试验、过程质量控制、质量的追踪和追溯)、能源管理、敏捷询单、样品管理及协同生产。
数字化项目制造特点决定了信息化解决方案还必须具备以下性能:①快速的市场响应能力,解决方案的敏捷性是项目制造企业的主要竞争能力;②安全性,因为项目制造的产品是以装备、国防、航空航天为主的国家重点行业,因此在这方面都有特殊的要求;③可靠性要求高,对于大型复杂项目,数据量大、数据维护困难,与PDM或PLM系统集成是保证数据同步的及时性、一致性,准确性要求高,减少手工干预并减少错误,从而提高工作效率;④灵活性,项目制造企业的产品复杂,涉及的领域多,因此不可能由一个软件或一家软件提供商解决所有的项目制造问题,所以解决方案必须具备较强的灵活性、可配置性、可操作性。
三、数字化项目制造的关键技术
虽然以装备制造业为代表的我国项目制造企业国际竞争能力正在不断提升,但是仍然面临严峻的挑战,主要问题有自主创新能力较弱,对外存在高度的依赖性,核心技术受制于人;粗放式的管理没有根本转变,片面追求发展规模和速度,尚未走出传统工业化大量消耗资源的老路,整体素质有待提高,产业集中度低、基础薄弱,高新技术与传统装备工业改造的结合度低,制造业信息化程度不高。即使实施了ERP管理的项目制造企业尽管在财务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办公自动化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仍然存在使用不方便、成功率低等现象,抛开企业对信息化不重视、或者实施规范性差等原因,针对采用通用ERP软件的项目制造的信息化解决方案本身的主要问题是:①关键需求缺乏适合的解决方案,例如由于无法事先预测顾客可能要求的所有产品配置,结果造成大量人力输入一些只能用一次、甚至从来没有客户订购过的产品,造成效率低下和过高的维护与管理成本;②软件功能与项目制造企业生产经营特点不匹配,例如缺乏项目进度监控功能,容易造成订单脱期;由于缺乏动态的成本预测,造成产品报价的盲目性;③缺乏熟悉项目制造企业特点的高级管理咨询顾问,无法理解两层工艺路线;④项目制造信息化全面解决方案的实施没有和项目制造企业战略转型接轨,例如向联盟体协同生产和服务型制造的转型。
因此,数字化项目制造的关键技术的技术路线如图2所示。
(1)基于敏捷询单的项目报价管理:敏捷询单(Agile Order Response,简称AOR)技术是面对客户的询单和招标请求时,应用异构环境工作流技术使制造企业能够快速、准确地捕捉客户需求,并对这些需求提出合理的解决方案,提交相关的技术文档并及时回应客户的请求。主要特点是:快速响应客户的需求;快速排产计算来预测交货期;快速的成本估算和报价;使客户能够了解项目订单的生产进度。
(2)支持大规模定制的技术管理:大规模定制(Mass Customization,简称MC,又称为大批量定制)是一种接近于大批量生产的高速度和低成本、满足客户的个性化要求的生产方式。首先它能够生产大量的不同变体产品,其次满足客户做期望的各种可能的、特定的最终产品,第三由于是大量生产,因此制造成本是低的项目制造产品的工程技术管理模型。
(3)支持工程变更的PLM/PDM集成技术:产品数据管理(Product Data Management,简称PDM)是一个用于追踪和管理零件配置、物料清单还有版本和产品设计历史的系统。它设计版本,分发设计数据到多个生产基地,并且以闭环的方式管理对设计的变更。它提供的基础功能来控制设计循环流程和管理变更。PLM/PDM还必须与ERP集成。
(4)支持参数化的产品配置管理:参数化产品配置是
在模块化设计的基型产品基础上,通过变型设计和模块化组件的选配实现满足客户不同需求的最终产品组合的过程。依据用户指定的规则对产品结构进行匹配,生成最终配置产品的物料清单BOM、物料属性、事物特征表、工艺路线等。它把产品定义的全部数据,包括几何信息、技术说明、工艺文件、合同订单和质量文件等,都与产品结构建立了联系,使用户能够很方便地知道某一项变化所造成的影响。
(5)支持两层工艺路线的工艺路线管理技术:两层工艺路线主要是指大型成套装备横跨各部机和设备专业制造工厂生产协作的第一层工艺路线,和各工厂内部各工步组成的第二层工艺路线。从项目管理的解决方案的角度,第一层工艺路线设计实质就是项目工作结构分解WBS的制定,而第二层工艺路线设计就是项目活动的定义。因此,要支持两层工艺路线关键必须实现多项目进度协同技术。
(6)支持多工厂的生产进度计划:项目型制造业的多工厂的协同生产是最普遍的特点,数字化项目制造必须支持两层主生产排程,上层主生产计划重点解决以总成套为主的跨各专业制造工厂之间的协同多工厂生产计划,第二层主生产计划是各专业厂内部的主生产排程。
(7)支持按订单设计的项目合同管理: 按订单设计(Engineer To Order,简称ETO,又称为按订单定制、专项设计)是一种根据客户订单进行产品设计、采购、制造、装配、发运的生产模式。客户在招标或下订单时提出产品的功能和规格要求参数,企业根据客户需求进行产品和工艺设计,设计结果经双方认可,签订合同后才进行生产、采购、装配、发运、现场调试、交付、后期运行维护支持。按订单设计的项目合同管理重点是按照项目各阶段进度实现价值的资金计划、结算、支付、决算的管理。
(8)基于项目看板的项目定义:项目看板是对整个项目生命周期的实时管控,重点支持项目制造现场的视频监控与隐患分析、资源优化配置和制造信息实时公告。
(9)支持WBS的项目资源计划:项目制造中必须实现设备、工装模具、资金、关键工种技工等项目关键资源计划,而基于工作结构分解WBS驱控创新技术是实现项目资源计划的关键,因此必须突破传统项目管理软件无法实现的企业级多项目物资需求、人力资源、费用预算的资源优化和业务流程协同。
(10)支持软/硬追溯的项目MRP:项目MRP(Project Material Requirement Planning)在项目型制造中,创新的提出以单个项目或订单为需求进行物料需求计划计算的方法,主要用于项目报价中的交货期预测,以及频繁插单的项目生产计划安排。可快速响应市场需求,并可对项目中的产品、零部件和原材料进行追踪。这里的硬追溯指所有的库存的物料都必须和项目号联系在一起,软追溯是指每个物料都是为每个项目通过物料需求计划的计算所分配的。
(11)支持高级计划协同的供应链管理:项目制造的供应链管理的关键是高级计划与排程技术(Advanced Planning and Scheduling,简称APS),并通过高级计划系统(APS)生成准确的生产计划和排程来保证按时完成订单。APS与传统的企业资源计划(ERP)不同,它试图在直接考虑潜在瓶颈的同时,找到跨越整个供应链的可行最优(或近似最优)计划。
(12)支持子项目招标的采购管理:项目型制造的采购管理还包括了分部分项工程的专业分包,因此通过信息化实现子项目招标流程选择合格的供应商是关键。
(13)基于BI的项目监控和绩效分析:项目监控和绩效分析是项目风险管理的最重要的手段,因此采用商业智能BI技术建立项目风险监控的指标和模型,可以及时预警报告给风险责任人。
(14)基于灵动项目成本的成本控制技术:项目制造中除了采用赢得值技术实现项目预算和实际项目成本之间的差异分析获得项目成本控制的重要手段以外,更需要的是以目标成本为核心的项目成本控制,而实时成本控制的重要保证。
(15)支持按项目/任务采集的质量管理:按项目的质量数据采集方法不仅包括项目产品和设备的质量的数据采集,更关键的是从材料源头批次号、炉批号的数据采集开始,它是项目质量的追踪和追溯的基础。
(16)支持按项目控制的物流管理:在项目制造中,有时客户和项目制造商对跟踪和转移物料有特殊要求,因此需要对库存的物料按项目进行分配,指定该物料只能用于某个项目,项目经理可以随时查看该项目所有物料的库存情况。按项目分配库存的物料时每个在库存中的物料(除公共物料和未分配的物料以外)都必须记录该物料对应的项目号,同种物料不同项目中不得挪用,除非做借用或转移到另一项目的处理,在项目结束时,可以将按项目分配的物料做批量转移处理。
通过上述关键技术的攻关,重点解决项目制造快速投标报价方法、项目制造产品的工程技术管理模型、PLM/PDM与ERP集成技术、产品配置的自动生成工具、两层工艺路线的维护与应用模式、项目合同管理体系、项目看板的运用技术、项目资源计划的方法、项目MRP的计算、项目制造的供应链管理、多工厂生产计划排程问题、子项目招标的采购管理、项目监控和绩效分析手段、以目标成本为核心的项目成本控制,按项目的质量数据采集方法、交期控制下的发货管理、基于预防性/预测性维护的设备维护管理等关键需求,从而提升项目制造企业的资源整合能力,提升项目制造企业服务价值和客户满意度,提升企业快速响应市场能力、项目成本控制能力,从而扩大项目制造企业的盈利空间。
四、结语
目前该解决方案已在特威盾门业、河北宏业、华鹏集团、音飞货架、捷森成电机和六维物流设备等企业得到了推广应用,重点解决了以下问题。①客户化设计要求高,生产准备周期长,传统的企业为不同的客户提供相同的产品,而项目型制造企业的产品都是客户定制的,每个客户对产品都有着比较独特的个性化需求。因此,项目型制造产品的可重复性利用性很低,客户化设计工作量大,生产准备周期长,制造过程中不可预测的因素多。因此,项目计划和任务的调整和变化、工艺路线的细化、工程变更、订单拆分、例外情况发生是经常性的。②精细化管理与项目型制造企业生产经营特点不匹配,例如缺乏项目进度监控功能,容易造成订单脱期;由于缺乏动态的成本预测,造成产品报价的盲目性。③项目型制造的产品很多需要在客户现场完成安装,以每个部件组装为小节点,安排各部件、零件、毛坯的投入/产出数量和时间;同时还可能采用预投、库存计划、外协、提前采购等手段保证交付,由此配套成为生产最大的瓶颈。④单项管理无法支持项目型制造企业战略转型接轨,例如向联盟体协同生产和服务型制造的转型。
其中江苏六维物流设备有限公司信息化实施实现了面向客户需求的敏捷报价系统(创新地提出了快速技术响应、基于动态成本的快速报价、交期评估功能)按项目的精细化合同管理、全程项目制造的进度跟踪、支持大规模定制的参数化产品配置、项目派工单、与立体仓库软件的ERP集成,使得企业实现了销售增长83%、利润增长139%、成本压缩60%及订单兑现率提高75%。
参考文献
数字化服装设计是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发展的产物,众所周知,服装设计是最具实用性和面向受众较广的艺术门类之一,在服装设计中大量应用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能够提高设计人员的设计能力,创造独特的设计理念,满足不同客户的越来越多样化和专业化的需求。
一、版型款式设计
服装是否具有合理的版型和一定的修饰衬托身材的效果直接影响到客户的着装体验。为此,服装企业必须重视服装款式的设计,以提高产品在客户中的受欢迎程度。过去,在计算机技术还不成熟的年代,服装款式的品类不够丰富,款式的更新速度也比较慢。随着计算机技术的成熟,硬件和软件设备性能得到提高,能够为服装设计提供强大的技术支持,传统的低效率的手绘图纸逐渐被淘汰。目前,服装企业的服装样板基本上是通过服装CAD来实现的。CAD软件具有灵活性、高效性和可储存性的特点,服装的款式图和规格尺寸都能够借助于CAD用点、线、面来呈现,大大提高了服装样板的设计效率和品质,特别适合在目前款式变化多样、批量小的服装产业背景下使用。数字化技术不仅能够提高服装版型尺寸设计的效率,同时还能为服装版型的研究提供服务,提高服装企业的竞争力。品牌服装企业能够通过提供线上服务,获取客户对于服装款式喜好的数据,并借助于计算机技术对数据进行分析,获取更加精准的客户基本信息,实现对品牌服饰的精准定位,从而确定服装的风格、版型,使服装设计更具装造性和自由性。
二、样衣制作
服装版型设计完成后,设计人员需要采购面料、辅料,用实物来反映面料图。在采买原材料之前,设计人员可以通过互联网获取丰富的面料信息,结合自己的实际需求,组织采购人员到现场完成采购工作或通过互联网购买。采购完成制作样衣的面辅料后,将由样衣制作部门进行样衣的制作,在制作的过程中,设计人员可以对样衣制作的流程进行监控,以便及时发现不合理的制作手法和需要改进的制作流程。样衣制作完成后,通过研究试穿效果,设计人员对版型、色彩、面料进行进一步的修饰和改进,保存修改图纸,并制作样品,样品确认无误后确定样衣。在样衣制作的过程中,设计图纸还需要进行更改,借助计算机辅助制图工具能够减少图纸修改的工作量,同时样板能够得到妥善保存。样衣制作有时需要沿用过去的款式或客户提供的版型,在这种情况下,样衣制作部门可以将过去使用的纸质图纸或客户提供的版型扫描进电脑中去,修改后储存并制作样板。在没有可扫描样板的前提下,也可以使用数据库中原有的版型进行版型制作,并分类储存,便于后期管理。
三、服装订单
数字化背景下,服装行业服装签订订单的流程也得到优化。服装订单主要包括:款式图、面辅料、规格表、工艺说明、交货期、成本说明等几大部分。生产企业在样衣确定之后,制作样衣图片,便于客户挑选样衣,确定样衣种类后确定订单,制作电子工艺单,接收订货款。在订单签订的过程中,计算机技术的存在能够将样衣制作成电子文档,由于拍摄和扫描可能会使样衣存在色差,可以使用修图工具进行颜色修正,为客户提供更为真实的样衣图片。如果客户不能到现场进行挑选,也可以通过远程交流的方式,实现网络样衣的选择。在制定服装订单之前,服装生产企业可以通过对数据资料的收集建立产品的销售数据库,对销售的服装种类、主要面向的客户及客户资料进行管理,对生产的数量、成本、利润、生产能力等进行全面的分析,借助于计算机技术实现对服装订单的管理,进而确定企业可签订订单的数量,避免订单内容超过企业生产能力现象的发生。
四、生产及物流管理
数字化背景下,品牌服装的生产及物流管理均应用了先进的ERP系统,该系统依托于计算机技术,其内部整合有会计模块、财务模块、生产控制模块、物流管理模块、采购管理模块、分销管理模块、库存管理模块、人力资源管理模块,能够实现对品牌服装生产整个供应链的有效管理。1.生产管理服装的生产涉及大宗面辅料的采购及成品的制作,为了更好的对面辅料的数量、种类以及订单的数量、完成进度进行跟踪管理,需要引进ERP系统。在大宗面辅料的采购中,ERP系统能够根据订单需求确定订货量,并根据现有的供应商资源确定具体的采购计划,同时对采购过程进行跟踪,提供实时验证信息,催促相关供应商尽快提供物料,保证面辅料能够满足服装生产的需要。此外,该系统还具有价格分析功能,能够根据现有供应商提供的报价和库存管理成本,确定最优的采购方案,提高服装生产企业的运行效率。在企业的生产管理中,生产控制管理模块帮助实现服装生产各个流程的沟通,在提高服装生成效率的同时使库存量保持在合理的范围内。此外,ERP系统能够制定生产计划,并对生产情况进行监督,详细记录服装成品的合格率、出库量和入库量,并结合人力资源管理系统,实现对工人工作情况的管理,为服装企业赢得更多的利润。2.物流管理根据记录的订单详情进行服装成品的装箱并配送同样需要ERP系统的帮助。ERP系统中的物流管理模块中详细记录了成品配送的流程,能够分析物流的构成并跟踪具体的物流活动。物流管理不仅能够提高配送工作的高效性和准确性,同时能够科学分析物流各要素之间的关系,实现对物流成本的控制,减少配送成品的消耗,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五、结束语
总的来讲,数字化技术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国内外服装企业的竞争点开始向高效率、高科技方向转移。借助于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服装企业能够更好的把握当今服装市场的流行元素,更好地管理生产流程和整个供应链,为自身发展注入强大的动力。
作者:沈海生 单位:南通赛晖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中图分类号:TM6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9416(2015)09-0000-00
1 工程企业在信息化时代背景下的思考
工程设计企业作为知识密集型、人才密集型的高技术企业,在技术发展和新技术应用上一直走在前列,信息基础设施的建设一直在不间断地进行,基本实现了设计、采购、施工、运行和管理的信息化,部署了企业门户、OA系统、文档管理、采购管理、施工管理等多方面的软件系统,成为日常办公的手段支撑。
在已经取得的成绩基础上,我们发现工作过程中还有很多需要提高的方面,从大的方面说,信息化进入到数据时代,我们工程公司的产品就是以数据为根本的,如何提高数据的规范性、数据的质量、数据的可利用性、数据的流转效率、数据的再利用价值,让数据链贯通,改变现在的各种数据资源都以自有的形式存在于个人电脑和大脑中,数据“孤岛”现象严重的情况,整合数据资源,形成完整的企业知识资源,势在必行。从小的方面说,逐步推进信息化和工程规范的结合,使之成为工程师的有力助手,把工程师从繁琐的传统工作模式中解放出来,更进一步提高生产力。
从公司领导层到执行层,大家都在思考,面对不同方面的挑战,信息化如何应对。
对内,从企业自身管理需求考虑:
工作的现状是什么?加班加点的干还是不能满足进度的要求,能不能改变这种情况呢?难道我们的高层次的工程师团队就一直这样工作吗?工程师是全能的,全流程的工作,有没有改变的可能呢?传统的设计手段,传统的专业配合,传统的校审流程,会不会因为信息化的应用对生产关系带来改变呢?设计质量引人而异,企业没有更好的手段统一设计质量标准。效率需要提高,负荷需要降低,质量需要提高,如何解决矛盾呢?现在的管理手段,还是企业知识、资源散落在工程师的个人电脑里,没有统一在企业的知识库里。在同行业中的地位,是不是就决定着我们一定要跟着别人走,我们能不能创新应用呢?
对外,从市场需求角度考虑:
工程设计行业竞争激烈,我们的企业地位,决定着我们必须主动突出重围。在工程全生命周期服务的其它阶段,大家都在同一起跑线上,我们要做先入者,要做坚定的开拓者。国内市场已经被列强瓜分,我们需要向国际市场要份额,需要与国际竞争者在同一平台上竞争,需要满足国际标准、达到国际工程咨询公司的设计深度要求、培养国际化的团队。目前我们存在于电力行业市场,是否有能够进入其它行业市场的可能?
对于未来,从信息化时代带来的变化考虑:
互联网的发展,为异地协同,SOHO办公,未来数字化时代的工程设计会是什么样呢?互联网+能带给工程企业什么变化呢?
2 对数字化工程应用平台的需求
挑战就在眼前,目标是明确的,公司把数字化工程应用平台的建设列入了企业信息化建设计划。
找到符合基本需求,具有发展潜力的,开放的软件平台是前提。
如何去找,需要有可行的方法。我们确定了三个步骤,首先梳理需求,形成判断条件;第二步是调研,了解国际国内的先进经验,应用发展趋势;第三步是确定依托平台,确定技术方案。
需求的几个要点如下:
支持多专业应用,采用唯一的数据库,管理多专业的数据;开放性好,支持用户二次开发,定制用户功能,可开发第三方软件接口,支持ISO15926实现数据交换;支持KKS编码系统;支持PDMS双向数据交换,支持二维指导三维设计,管理三维数据;支持异地协同,多团队协同,支持互联网应用;支持工程多阶段的应用,支持数据化移交;支持建立企业级标准数据库和项目级数据库,支持多种编码体系;支持多种标准体系;能够建立各类工程对象,并能建立对象间的关联管理,形成结构化的数据管理;能够从系统、三维、文档、材料等不同管理视角管理数据;数据库能够定义各种工程对象的各类参数,各阶段参数;支持自定义各类图纸和报表的格式;支持用户管理、角色定义、权限分配;有国际先进工程公司应用部署经验的,经过项目验证的,支持国际团队协同的软件。
3 依托平台的确定
公司在信息化建设上一直处于同行业的先进行列,一直关注同行业信息化应用的发展趋势,在信息化项目决策上积累了大量成熟可靠的经验。在这个项目的决策过程中,在需求明确的基础上,经过多平台调研,最终选择在西门子COMOS软件上构建数字化工程应用平台。
4 COMOS简介
西门子COMOS是全球领先的工厂全生命周期解决方案,从概念设计到工厂运营管理,基于唯一的数据平台,保证工程设计阶段各专业和上下游之间,从工艺规划、工况管理到工艺流程设计、仪控工程设计、电气工程设计到二三维协同设计的数据唯一性。同时在工程全生命周期过程中,支持数据从设计到采购、施工、调试、运营的扩展应用,面向工程公司COMOS是一个一体化设计集成平台和数字化工程协同应用平台和知识管理平台,面向业主COMOS是一个一体化资产管理平台。开放的系统架构,提供了工程企业延伸服务价值链的可能。
COMOS软件由五个产品系列(COMOS Platform、COMOS Process、COMOS Automation、COMOS Operations以及COMOS Lifecycle)组成,可在工程各个阶段中提供一致性的跨专业的工程协同应用和数据管理。
5数字化工程应用平台的实施
结合工作中的实际情况,我们确定了先搭建一体化工程设计平台,再搭建EPC材料管理和采购管理平台,最终建成数字化工程应用平台的策略。所以项目第一阶段的总体目标就是实现工艺设计、热控设计到电气设计的集成设计应用,贯通系统设计和布置设计,建立工程数据中心和企业知识库。
(1)项目实施的步骤和方法。根据先易后难,先主体后功能的原则,采用迭代开发的模式,项目的实施分成以下几个关键节点:
开工会、软件部署、需求分析、基本需求开发定制、高级需求开发定制、扩展需求开发定制、应用培训、项目测试、项目验收。
(2)项目团队。通过项目的实施过程,最大的收获是项目团队。项目成功与否,关键在于人,也就是关键在于项目团队,应该包括内部团队和外部团队,内部团队就是我们自己为配合项目建立的团队;外部团队就是承包商的项目团队。
内部团队,有最高领导层的强力支持是必要的,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避免目标风险和管理风险,目标定位清楚,领导方向明确,职责清晰,执行力才有保障。执行团队细分为专家团队和应用团队,专家团队负责需求分析,能够将专家经验和知识在提需求时考虑进去,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应用团队负责软件维护、开发和测试,一定要和专家团队分开,这样能避免即是球员又是裁判员的问题出现,使开发成果得到多层次的检验,也能最大限度的避免推广风险,专业工程师的参与打消了软件的神秘感和陌生感,推广应用更加容易。
外部团队的选择是另外一个关键要素,此项目不比一般通用软件实施,要求具有一定基础的专业知识背景,能够和内部团队畅快的沟通,理解专家的需求,同时还能提出合理性的建议,双方之间能够在此基础上建立信任,避免专业工程师有对一个隔行人说事的感觉。另外就是外部团队的响应效率,是否能够按照计划执行,并充分考虑客观因素的影响,不拖延时间,避免进度风险。专业工程师很难保障完全脱离工程项目,专心投入到信息化项目中来,这样就容易造成双方配合时间不一致,从而导致计划的拖延,这就要求外部团队能够做到见缝插针式的利用时间,要做到这点就要提供大量的现场工作时间。
6项目基础成果
经过细致的项目执行过程,项目取得了令人满意的初步成果。成为了国内第一家采用COMOS最新版本,最新工业数据库iDB实施建立的一体化工程设计平台。
在开发工作开始时,已经规划了整体框架思路,即以电厂热平衡数据为源头,汽机、锅炉为主的工艺专业实现智能系统图设计,设计数据管理,热控专业实现热控全流程设计的数字化,电气专业实现厂用电的数字化设计,实现与三维布置设计的协同。经过各专业的努力配合,已经实现并超越了总体框架的构想。工艺专业,除汽机和锅炉外,化学、水工、暖通、上煤、除灰,也全部实现在平台上集成设计。
(1)多专业协同应用功能模块(如图1所示)。
图1 多专业协同应用功能模块
(2)工艺一体化设计流程(如图2所示)。
图2 工艺一体化设计流程
(3)热控一体化设计流程(如图3所示)。
图3 热控一体化设计流程
(4)电气一体化设计流程(如图4所示)。
图4 电气一体化设计流程
7 结语
通过项目的实施,在进度控制和质量控制方面达到了项目的设定目标。过程中最大的保障就是沟通管理,基本上做到了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良好的沟通,成为项目顺利运行的剂,避免了消极情绪和抵触情绪,使内外团队协调一致。
在目前的开发成果基础上,工程项目的应用已经铺开。有了统一的设计数据,为后续开展EPC总承包提供了坚实的基础,使数字化移交成为可能。以一体化工程设计平台为起点,最终建成数字化工程应用平台,工程公司为业主提供工程数据库,真正做到以数据为基础的数字化工程移交,这是我们努力的方向。
参考文献
[1]张培华,俊刚,铁苍.数字化电厂设计与分析[J].电力,2007(12).
[2]李臻,崔利.数字化电厂设计中应注意的一些问题[J].热力发电,2009(10).
[3]张伦.数字化发电厂的设计与应用[D].华北电力大学,2014.
doi : 10 . 3969 / j . issn . 1673 - 0194 . 2014 . 17. 076
[中图分类号] G27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 - 0194(2014)17- 0126- 03
2008年,“职工书屋”建设工作电视电话会议由全国总工会组织召开,会议对建设职工书屋给予了高度的重视,并提出了相关的意见和建议。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多媒体技术的应用,在建设职工书屋的过程中,我们应当运用多媒体技术,充分利用企业资源的优势,为提高员工的综合素质、丰富员工的业余文化生活做出更多的努力。
1 数字化职工书屋的发展
1.1 职工书屋的定义及其发展现状
所谓“职工书屋”实际上是全国总工会为了保证广大职工的文化权益,尤其是一线农民工、职工等的基本权利而实施的一项重要的文化工程,同时也是一项重要的公益工程,在丰富基层员工的精神文化生活以及提高员工的综合素质等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由全国总工会统一命名的“职工书屋”一般将工业园区、企业、重点建设项目工地等作为主要的建设场所。其图书配送以及书屋办公室建立和管理等都是由全国总工会主管。另外,中国工人出版社在全国设立了全国工会职工书屋的图书配送中心,主要负责对各个企业书屋进行图书配送,同时还要负责《职工书屋》专刊的编发、图书馆业务的指导和服务等日常相关工作。
全国总工会在2012年年底之前建立了1 000家全国工会职工书屋示范点,并几乎完成了对所有的职工书屋示范点的图书配送,并在全国多个省市和企业建立了职工书屋。
1.2 数字化技术对职工书屋建设的影响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数字化职工书屋建设成为了提高效率、完善职工书屋管理的重要举措。
数字化职工书屋最为突出的特点在于实现了图书查询、使用、阅读等方面的信息化管理,其中包括资产登账、读者注册、图书查询、借阅管理、图书入库等一系列环节。数字化职工书屋建设需要一套专门的信息化软件以及配套工具,并且不断改进,成为提高管理效率和水平的重要工具,有效实现职工书屋的数字化升级。
另外,在传统的职工图书馆管理过程中,图书采购、资金运用、还书过程等会出现诸多问题。尤其是对一些条件较差、规模较小的职工书屋来说,如果采用传统手工管理的模式,会给职工书屋的运转带来很多问题,管理员会十分忙乱,容易出问题。因而,数字化技术有助于企业形成高效、科学的数字化管理系统。
2 建设数字化职工书屋的重要意义
近些年来,数字化管理技术不断发展、应用手段不断改进,职工书屋的管理水平和运行效率也大大提升,为企业员工提供良好的文化氛围。
2.1 有效消除传统管理模式的弊端
传统管理模式下的职工书屋由于信息处理的速度缓慢、人工审核效率较低等原因,通常会在图书采购、账务、借还手续等方面存在大量的问题。
首先,在图书采购的过程中,企业会为职工书屋提供大量的图书。但是在这个过程中,使用传统的图书采购管理模式,采购人员就不能有效获得职工书屋中的藏书状况,容易发生采购人员重复购置相同图书的状况,最终导致同一图书的复本过多,降低了资金的使用效率。其次,在图书的借还过程中,由于图书和借书人的数量过多,图书管理员无法获得相关有效信息,容易出现差错率高、手续繁琐等状况。另外,由于传统的借书证通常都是一样的,图书管理员在管理、登记以及时间、书名等记录方面容易出现纰漏,最终引发矛盾,导致资产的流失和读者的投诉,图书管理工作造成了很大的影响。第三,传统的图书馆模式对于读者借阅图书等也造成了很多不便。由于图书数量和种类众多,读者对图书的检索也十分麻烦。很多读者找了半天才发现书已经被借走了。而在数字化职工书屋当中,图书管理员可以对图书进行数字化管理,在图书馆的数字化系统中对图书进行统一录入,并对借阅情况等进行管理,以此提高图书管理的效率和准确率。
2.2 充分保障职工的学习权,提高其综合素质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知识的作用越来越来重要。如今一个企业是否能得到持续、健康的发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这个企业能否获得生存和发展的能力。而决定生存和发展能力的重要因素就在于职工的综合素质是否能适应市场的变化。提高员工综合素质的重要方法之一是利用职工书屋,让员工在学习中工作、在工作中学习,不断地更新自己的知识,增加自身的知识储备量,增强自我学习的能力。
在建设企业数字化职工书屋的过程中,职工的综合素质不仅仅可以在知识储备量上得到明显的提升,而且有助于其知识系统和知识结构的更新,以此满足职工更高层次、更多方面的需求。在运用数字化图书管理系统的过程中,职工也可以提高自身学习的效率,不仅仅能在较短的时间内获得专业知识,在专业上有更为深刻透彻的理解,而且还能获得更多的学习机会,拓宽自身的知识广度。
2.3 创造企业文化,为企业培养和谐高效的氛围
在当前知识经济的背景下,企业在长期的生产经营和建设当中都会形成自身的文化特征,代表了企业的道德规范、经营理念、企业形象、企业精神等。企业文化在向社会展现企业的信誉、影响力、整体形象等方面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并对日后企业的发展形成巨大的推动力,成为企业巨大的无形资产,有助于企业的长远发展和持续进步。企业职工书屋在建设的过程中,在提升企业员工综合素质的基础上,还可以帮助企业进一步创造和构建自身的企业文化,并形成更具活力、更具特点的企业精神,并让企业文化成为连接企业和员工的文化枢纽,让企业在激烈的竞争中实现自我突破和自我发展。
3 如何建立与管理数字化职工书屋
数字化职工图书馆在企业发展过程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也受到了越来越多管理者的关注。数字职工图书馆在近几年已经较为成熟,其使用范围也越来越广。职工书屋数字化建设成为提升企业员工素质、构建企业文化、促进企业长期科学有效发展的关键因素。
3.1 确保正常的职工书屋投入是建立数字化图书馆的基础
要建立数字化职工书屋,首先要进一步完善职工书屋的设施,更换旧设备、增加新设施,确保对于书屋建设的总体资金投入。这一过程中,最为重要的一点就是要注重对书籍的补充。随着当今社会日新月异的发展,新的科技和知识层出不穷,涉及新的领域、新的思想、新的方法的图书也是不断推出。如果职工书屋无法提供全面、多样的书籍,尤其是部分专业知识的书籍较少,那么就不能满足员工学习和阅读的需求,无法丰富职工的阅读生活,更不利于他们专业能力和专业素养的提高。
3.2 提升职工书屋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
对于职工书屋的投入还涉及对管理人员的培训。图书馆管理人员的素质直接影响到数字图书馆整体的服务能力和业务水平,甚至影响到职工书屋能否获得更好的发展。因此,企业需要对自身的图书馆管理人员进行定期培训,不断提高他们的业务素质。
首先,管理人员应当注重对于管理软件的学习。一般情况下,图书馆管理软件都是单机版,这就要求管理人员在一台电脑上完成对图书借阅、图书编目、资料检索的管理工作。另外,数字书屋的管理人员还需要通过软件来帮助读者注册。第二,数字化职工书屋建设还涉及软件的维护,而这是一项十分艰巨的工作任务,这就需要数字化图书馆的管理人员具有维护系统的能力,以此来应对各类突发性事件。
3.3 构建长期有效地数字图书馆管理系统
企业职工书屋由传统的手工管理发展到单机系统管理,再逐步发展至网络系统管理,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企业应该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和条件,选择适合自身发展的图书管理软件,以此来提高管理人员的工作效率和员工的满意度。
一方面,企业职工书屋应当综合各方面的因素,与专业软件公司合作,明确提出该软件需要具备的功能,定制网络版的图书管理系统。例如,职工书屋中的图书信息可以通过网络实时更新,便于员工检索;通过对员工借阅图书的信息进行分析和统计,帮助不同需求的读者查阅图书,并可以让读者通过图书书号来进行查询等。
另外,管理人员还可以通过软件的逾期提醒功能,找到长期借书不还的员工,以此避免图书馆的资源和财产损失。另外,数字职工书屋的软件还应当提醒管理员对数据进行定期清理或备份,大大提升软件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3.4 利用条码扫描等技术,提高管理效率
随着企业规模的不断扩大和生活节奏的加快,数字化职工图书馆的建设需要通过更加便捷、更加科学的方式让员工去感受企业文化、了解企业文化,并且将企业文化融入到日常的工作学习中,提升自身的业务能力和综合水平,从而让企业的发展空间得到进一步的延伸,营造和谐、高效的工作氛围。
因此,在具体操作上,图书管理者可以利用单机版本的图书管理系统,实现对程序的不断修改和扩展。另外,不干胶条形码等也可以应用到馆内所有图书和借书证当中,并且输入图书和读者的信息,这样还书、借书时,管理员只需要扫描一下条形码,避免了读者排队的状况,使管理效率倍增。
4 结 语
总而言之,构建数字化职工书屋不仅能够更好地服务于职工,而且对于企业来说也是一项有利于长久发展的大计。企业需要通过多种形式来开办职工书屋,提升职工的知识修养和阅读能力,从而提升整个企业的文化素质,构建和完善企业文化,从根本上增强企业的竞争力和凝聚力。与此同时,企业在建立数字化职工书屋的过程中,还应当不断适应当前的社会竞争环境,完善数字书屋的管理手段和方式,保障数字化图书馆实现更为长远、科学的发展。
主要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