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的影响力模板(10篇)

时间:2023-08-07 17:05:43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传统文化的影响力,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传统文化的影响力

篇1

【中图分类号】G812.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3)27-0181-02

黎族人是海南岛上最早的土著居民,黎族的历史是中华民族悠久历史的一部分。海南的经济、政治、文化的迅速发展与古代黎族先民是有着密切联系的,他们传统的生活方式和古老的都构成了海南的民族文化,是我国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 海南黎族传统文化

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黎族是祖国民族大家庭中的一员。据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统计,全国黎族人口共有124.78万人,其中海南省有117.22万人,占全省总人口

从表1可以看出黎族人口从1996年的第二次全国人口普查开始到2000年平均每年增长5.21%。其实在3000年以前,黎族人民就生活在美丽的海南岛上,他们辛勤劳作,努力耕耘使这个小岛更加有活力,黎族人从古至今就生活在这片土地上,因而黎族有着悠久的历史,特别是丰富多彩的黎族文化,如民歌、舞蹈、乐器、黎锦、民族传统体育等,黎族的这些文化使我国的民族文化更加靓丽、光彩夺目。

1.黎族的

原始社会由于人们不理解和恐惧自然现象,曾认为万物是有灵的。他们最初崇拜图腾,氏族公社时期崇拜祖先,到了奴隶社会就发展成为一种巫教,这就是黎族人的。黎族的堆沙活动最早源于对祖先的崇拜,之所以能流传至今并得到很好的发展,与宗教文化密切相关。黎族人虔诚的信奉小乘佛教,使堆沙这一拜佛的形式得以继承和发展。

在崇拜的时候人们会跳不同的舞蹈来表达对神灵的信奉。黎族最古老的“敬祖武”就是向神灵祷告,祈求保佑庄稼丰收,家人平安。群众性的古老舞是在每年的春节期间,由巫师带领着人们成群结队的走过村村寨寨相互祝福时跳的一种舞蹈,也是人们祈求神灵庇佑家人平安,牲畜兴旺,五谷丰登的一种舞蹈。

2.黎族的生产劳动

在黎族人的历史长河中,黎族人民经过了母系氏族和合亩制等制度的磨炼,慢慢地形成了以农业生产为主,狩猎和采集为辅的生产方式。由于受自然条件、地域特点、生存手段和生产方式等先决条件的影响,黎族人在以农业生产为主的同时,慢慢地开始对手工业进行研究,虽然手工业还处于萌芽状态但给黎族人的生活提供了保障,如黎锦、编织、纺织等手工业在当时是普遍存在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以后,尤其是改革开放政策实施以来,黎族的生产活动方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并迅速形成了较为完整的近现代农业、工业体系。

黎族的舂米舞是最具有代表性的生产劳动舞,这种舞蹈反映了黎族姑娘辛勤劳动、勇于奉献的美德,同时还体现了黎族姑娘的忙碌和婀娜多姿的舂米动作,是劳动美的具体体现。以钱铃双刀舞表现出了黎族人的英勇善战和对当时统治阶级的一种反抗,具有很强的英雄主义色彩。串藤圈和登山比赛也是黎族人民在日常的生产生活中比较常见的体育活动。

3.黎族的娱乐活动

黎族的娱乐活动是黎族人民喜闻乐见的群众性活动。每当夜幕降临,黎族人(特别是黎族的青少年)就成群结队,在自家门口、小溪边、树林中,伴随着欢快的歌声激越清凉的哩咧(黎族竹管乐器)声,节奏欢快的竹木敲击声欢呼跳跃起来。每当春暖花开的农历三月初三,黎族人就会用竹竿舞来庆祝,表达他们对祖先的敬意,而且,在当天黎族的姑娘、小伙也会盛装出席,找出自己心仪的对象并邀请其一起跳竹竿舞,他们在舞蹈中表达爱意,在舞蹈中培养感情,竹竿舞是在黎族地区最受青年男女欢迎的一个体育活动。也有一部分青年男女会用踏青舞来表达对对方的爱意。

二 黎族传统体育

黎族传统体育文化历史悠久,是融娱乐和竞技为一体的体育活动。这些体育活动都是起源于黎族人民日常的生产劳动、娱乐活动,既带有黎族人民浓厚的生活气息,又有民族特色。

1.黎族传统体育的种类

根据文献资料法查阅和实地考察结果统计,海南黎族传统体育项目共有47项,共计分为竞赛类、力量型、射击类、击打类项目、田径类及其他、娱乐游戏六大类,见表2。

2.黎族传统体育的特点

第一,具有民族性。民族性为某一民族或某一些民族所有,而非某一个民族的,这是某一体育项目必定经历的过程。黎族传统体育历史悠久,又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是很受人们欢迎的一种体育活动。如摔跤、拔河、粉枪射击、射箭等体育活动都很好地展现了黎族的民族特色。这些活动给黎族群众带来了欢乐、祝福,同时还被人们看做是民族兴旺和幸福的一种象征,所以这些项目在黎族地区比较普遍。

第二,黎族传统体育是体育与音乐、舞蹈的紧密结合。跳竹竿、钱铃双刀等项目,既可锻炼人的灵巧性,又可锻炼人的节奏感,整个过程都是在变化的音乐节奏中和欢快的舞蹈动作中进行的,是技巧性和艺术性的紧密结合,所以场面热烈,节奏分明,深受广大黎族青少年的喜爱,后来一些项目经过挖掘、丰富、提高,不但成为全国少数民族运动会的表演节目,而且还成为闻名中外的黎族舞蹈。

第三,竞技性、娱乐性与趣味性相结合。荡秋千、打陀螺、拉乌龟、攀藤摘花等项目,这些传统的体育活动,不但能提高人的力量和灵敏性、耐力、爆发力,而且使人们寓娱乐于体育锻炼中,在体育锻炼中增加生活的乐趣。由于这些项目便于开展,容易组织,所以在黎族人聚居的地方,无论是学校、政府和农村,人们都积极、踊跃的参加。

三 黎族传统文化对黎族传统体育的影响

1.生产劳动对黎族传统体育的影响

生产劳动是原始社会主要的生活方式,体育因素就此而萌发,生存技能和生产工具推动了体育活动的向前发展。原始氏族部落由于生产力低下,生活艰难、简陋,饱受病饿折磨和野兽袭击,必须依靠狩猎、采集和捕鱼等活动来维系各自的生存和繁衍。在长期的生产活动中总结了一系列的经验,其中的一些生产活动演变成了后来的传统体育项目。这些传统体育活动内容直接反映了当时人们生产、生活以及生存的需要,是生存能力的具体体现,是生产生活的组成部分。

在远古时期,在深山里居住的黎族人常以石块、长矛、飞镖猎食,射箭就是重要的狩猎手段,由于地域的特点和长期的迁徙,人们都是在不定期的搬迁,所以没有固定的农耕形式,狩猎和采集成了主要的生存形式,靠射箭来维持生计,逐步演变成现代人们流行的一种体育活动。狩猎也慢慢的由射箭发展到以藤制的圆圈套走野兽,慢慢的也演变成了串藤圈游戏。射弩、粉枪射击、打狗归坡、荡秋千等的体育活动都是与当时的打猎相关联的。这些射猎手段也演变成为黎族人民的休闲活动,人们把这些活动作为日常的一种娱乐活动而延续至今。

现在,这些体育活动仍在黎族地区流行着,只不过是随着时间的发展,黎族人民对这些活动进行了一些改良,不但吸取了其他民族体育活动的优点而且还添加了更加适合现代人玩耍的体育形式。

2.民俗、宗教文化对黎族传统体育的影响

中国的节日很多,最具有代表性的就是我国的春节、元宵节、端午节、中秋节等节日,这些都是一个国家的象征,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和重要意义。在黎族地区也有一些很有代表性的节日,如三月三、小年、牛节、禾节。同样,这些节日具有一定的内涵,也是黎族文化的象征,这些节日使黎族的体育活动起到了传承的作用。

在三月三的时候,人们会跳竹竿舞、舂米舞等体育活动来庆祝节日,同时都穿着黎族特有的服饰盛装出席此类活动,在黎族人民眼里三月三比春节还重要。由于时代的变迁,黎族人也不是每天都穿着传统的服饰,只有在婚庆、丧礼或者很大的节日才着盛装参加活动。而宗教祭祀舞是在远古时期人们为了超度亡灵、驱除鬼怪或者为了给病人看病、消灾解难而跳的一种舞,反映了传统的黎族社会的宗教特征,具有浓厚的迷信色彩和远古巫风特点。在乐东、昌江一带,只要家中有人做了噩梦或者生了大病,人们必会请娘母、道公来做法,用《捉鬼舞》来驱除病魔,赶走噩梦。在陵水、三亚一带,“哈应”土语的黎族群众,他们认为人死后,死者的灵魂可以保佑家人也可以迫害家人,因此他们会有一种“作斋”仪式,而在“作斋”时要跳《五风舞》为其召回亡魂。无论是民俗还是宗教活动都在不同方面延伸出体育活动,都是通过体育活动达到想要达到的目的,因此他们对体育活动的影响是不可磨灭的。

大多数体育娱乐活动都是从古老的黎族文化中发展而来,也正随着文化的不断被人熟知体育活动也逐渐的普及起来。民俗和宗教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它们对黎族传统体育具有促进作用而且能使部分传统体育项目普及化、民族化,它还能促使部分传统体育技艺难度提高,原始宗教的特点对开展民族传统体育有很大的功利性。

四 结束语

随着文化一词的不断普及,民族传统体育也渐渐地被人们所关注,学校体育也逐步地把黎族传统体育纳入所学课程当中,如国兴中学就把板鞋竞速、竹竿舞、踢毽球等不同的体育活动作为重要的体育项目来学习。另外,每年的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都使传统体育活动慢慢地进入人们的视线。与此同时,人们能通过黎族传统体育活动更好地了解黎族的文化,而黎族文化中黎族人的生产生活和民俗、宗教等因素对黎族传统体育的影响最大。

参考文献

[1]张新定、黄光志、黄良镇.海南黎族传统体育现状及其发展思路的研究[A].全民健身科学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

[2]宗雪飞.黎族传统体育的起源以及发展中对黎族文化传承的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5(9)

[3]张新定、黄光志.海南黎族传统体育现状与发展对策研究[J].课题成果,2008(12)

篇2

2中国传统文化对旅游管理的影响

2.1在旅游管理中加强运用儒家思想的管理方式

儒家思想也称为儒教或儒学,是由孔子创立,以爱人、仁爱为主要的核心思想。在对旅游管理中同样可以应用儒家学术的理念,首先“仁爱”理念,仁爱的管理方式首先要做到的是对自然界存在一种博爱的胸襟和情怀,仁意味着达至对自我与天地万物为一体的观照与觉知,由此而能“视天下为一家,中国犹一人。”这种“成于中,形于外”的“博爱”情怀恰如日光一般永久的普照大地、泽被万物。要达到人与自然界的和谐统一,供求发展,在对旅游企业的发展中秉承着儒家思想的“以人为本”注重人对自然的共同生存。

2.2在旅游管理中加强运用道家思想的管理方式

道家是中国春秋时期战国时期诸子百家中最重要的思想学派之一。道家主要的代表人物是老子,其思想核心为“自然无为”既提倡与自然和谐相处,无为指的是不轻举妄动,这种观点正适用于现代旅游管理之中,在管理中管理者首先要运用这一理念组织人员学习,小到不任意破坏旅游环境的风貌,大到对风俗习惯的敬畏和保护,老子核心思想中的“清静”就是体现这一说法,在这里主要指的是心神宁静,在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中正是表达这一特点。

3中国传统文化与旅游管理相融合策略研究

3.1在旅游地区融入传统文化进行合理规划

在旅游地区进行合理规划,是与中国传统文化相融合的第一步。我国国土广阔,无论是从文化还是环境方面,南北差异都较大,所以就要根据我国旅游资源因地制宜,在发展旅游中对传统文化思想进行传播,突出文化对当地旅游业发展的重要性,当地政府应该加强管理,合理安排规划,为旅游业的发展起到主导的积极作用。

3.2在旅游中传播中国传统文化

做好在旅游中传播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础工作,是旅游管理在与中国文化相结合中更好的为旅游业服务的基本目的和产物,旅游管理中要对导游进行相关内容的培训,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学习,以便在服务中做到文化和风景完美融合,做好中国传统文化的宣传和对游客价值理念的引导,当面的民情风俗是传统文化的具体展现,旅游管理中要重视对当地风俗的解读,这样也能使游客愿意了解传统文化,同时也强化中国传统文化在旅游文化发展中的重要性,最大程度的促进了文化与自然完美融合。

3.3对旅游形式合理发展,利用文化资源丰富其内涵

在原有旅游形式的基础之上,加强融入中国传统的文化精髓,开展多样性的旅游方案,例如游孔子故乡山东曲阜,让游客在游玩的过程中感受儒家文化,从中受到感染,使心灵得到净化。或者重走路,也是一种文化和精神的洗礼,这些都可以在旅游中渗透着文化,在旅游中丰富内涵。中国的文化思想是世界上最先进的文化思想之一,要善于利用先进的文化对旅游业进行更深层次的发展、创新。利用不同的文化形式合理开展旅游文化活动,是当前旅游管理中新的发展模式和方向,也是全民参与互动的有效途径。

篇3

一、传统文化与课程

教育作为一种传承传统文化和教育人的活动,与传统文化有着密切的关系。我国的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演化而汇集成的一种反映民族特质和风貌的民族文化,是民族历史上各种思想文化、观念形态的总体表现,是中华民族世世代代所继承发展的、具有鲜明民族特色、历史悠久、内涵博大精深、传统优良的文化。要传承这种文化必然要通过教育。在教育具有稳定的形式以前,文化主要是依靠人们世代口授相传得以保存和积淀;当教育以某种明确稳定的形式展开时,一直发展到现在的学校教育形式,课程便成为实现文化传承的主要媒介。所以,课程是文化传统得以实现的重要机制。另一方面,传统既是历史又是现实,它不仅作用于过去,而且成为一种强大的现实力量,对人们的思维及方式、行为、习惯等产生影响。因此,课程计划的制定、实施等都会受到传统文化的影响。研究表明,传统文化对课程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传统文化影响着课程的价值取向。西方文化强调人与自然的对立,强调人的独立自主性和积极的探索精神,受其影响,所以西方课程体系经常是处于变化和超越之中,出现了学派林立,众说不一等现象;在课程实践体系上,课程改革一轮接一轮,一波未平一波又起。而中国传统文化强调人与自然、社会的和谐,受其影响,课程发展整体上表现得平缓、缺少变革,很少有新的价值取向的课程出现。

(2)传统文化影响着课程内容。由于受儒家文化的影响,"四书"、"五经"等内容在课程内容中占据绝对地位。而在西方哲学、神学等知识占据了学校课程的主要内容。

(3)传统文化影响着课程的管理。西方国家的课程管理集中在各地方政府,各地方政府可以依据自己当地的情况,颁布课程体系和课程标准,同时由于很多私立学校的存在,大多数学校管理者和老师都具备一定的课程管理权力。在中国,由于推崇整体与统一,推崇权威,所以长期以来,很少考虑地区经济文化的差异,全国各个地区一刀切地使用统一的课程标准、课程内容,甚至统一的教材和评价标准,国家具有绝对的课程权力,地方政府和学校及教师都是在忠实地实行国家统一的标准而已,几乎谈不上课程权力。

二、传统文化对我国物理课程的影响

中国传统文化基本上是一个以儒家思想为主、佛家和道家思想为辅并杂有其他思想的文化体系,主张知行合一,天人合一,真善合一,重社会轻自然、重综合轻分析、重思辨轻逻辑。由于这种趋势,我国的传统文化严重束缚了自然科学在中国的发展,物理课程作为自然科学的一门核心课程,它必然也受到传统文化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传统文化影响物理课程的内容。比如传统文化影响物理概念、规律的表述方式和方法。由于语言习惯,不同的语言就反映不同的思维方式。我国汉语在讲述一件事情的时候,喜欢从侧面入手,先说外部的环境、条件,最后才点出中心。而英语则开门见山,直截了当,把重要的先列出,再用从句进行补充。由于传统文化的影响,我国物理课程内容上也仅仅是对知识概念、结论的介绍,不注重对知识形成过程的介绍;注重逻辑推演,条理性,缺乏自己的思考、讨论和动手实验;也就是我们所学的知识只是复制别人的,只是对物理知识的识记,缺乏对物理知识形成过程的主动探求,这严重影响了物理学的发展。

2. 传统文化影响了物理课程的教授方式。教授方式包括老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受传统文化的影响,在教授知识时,老师是课程的中心,是课堂教学的控制者和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处于权威的地位,所以在教学中,老师只注重对知识的讲解,而学生只是对所学内容进行识记,很少要求学生动手实验和探究。即使是有学生实验也大多数是安排一些验证性的实验,很少有综合性,设计性实验。现实中讲解实验或者老师做演示实验仍然是许多物理老师在教学使用的主要策略。这严重束缚了学生创新能力的开发和提高,经过一个过程的学习后,学生只会复述物理知识,不懂得知识的来源和应用,毫无创新点。

三、结语

篇4

中华文化传承了几千年,在数千年的传承过程中,我们逐渐形成了爱国团结、勤奋睿智、和平友善、积极进取的民族精神。这些精神成为古往今来无数中国人百折不挠、奋发向上的精神支

柱。随着时代的进步,中华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涵也在不断丰富,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应注重对学生创造能力的培养。传统文化中,有一些不适合现在社会发展的糟粕,教师在教学中应该摒弃它们,让学生接受优秀中华文化的传承。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将传统文化有效和课堂教学结合在一起,就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数学创造能力。

一、当前数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推理和论证的缺失

在我国古代读书人为了读书,要“头悬梁,锥刺股”。而读书的目的是通过科举考试,博取功名,光宗耀祖。在中华传统文化中,儒家文化对中华文化的影响深远。儒家文化提倡读书人“习得文武艺,报与帝王家”,读书的目标很明确,甚至所有人的目标都是一致的,无论有没有兴趣学习,都要去学习。这种文化传统,至今对数学教育有着重要的影响。在传统文化中,数学仅仅是为天文历法服务,少了“推理、证明”。在这种传统教育思维的影响下,学生无法对数学学习产生学习兴趣,从而缺少了数学创造能力。

2.创造因子的缺失

数学是人们生活、生产劳动和学习必不可少的工具,数学能够帮助人们处理数据、进行计算、推理和证明。在中华传统教育中,对数学教育的不重视,让数学在中华历史上得不到发展。在家庭教育中,父母对子女寄予厚望,希望子女严格遵从老师的教导,遵守纪律,刻苦学习。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刻板地要求学生进行大量的数学练习,以期通过“题海战术”来通过考试。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缺少学习热情和学习动力,重复的数学练习让数学这个本来应该充满探究性的学科变得枯燥无味。学生对数学学科产生不了兴趣,导致数学的创造能力得不到提升。

二、结合传统文化发展学生数学创造能力的方法

1.图文结合,激发学生兴趣

我国传统图案种类繁多,内容丰富,有一些图案既能代表中华民族的悠久历史,也是社会发展进步的写照。中华民族的传统图案变幻无穷,丰富多彩。从这些图案中,我们可以看到各个时代的工艺水平和与我们一脉相承的文化传统。例如,在北师大版数学教材九年级上册第一章《特殊的平行四边形》中,这一章主要讲的是菱形、矩形和正方形。在课程开始的时候,教师可以通过课件图片展示战国时期的铜镜、唐三彩上的花纹图案、传统手工艺剪纸图案等,来引导学生学习,让学生发现传统文化中也有许多数学知识在里边。最后,通过教师的讲解,让学生更加深刻认识到几何的魅力,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2.以历史名人故事,传承数学传统

在我国的历史上,许许多多的数学家对数学研究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结合历史名人故事,使学生了解我国不仅仅有古老璀璨的文明,我国的人民也是充满智慧的。让学生以前人为榜样,树立起为国家富强、为民族振兴而发愤图强读书的观念。例如,在北师大版数学教材九年级下册第三章《圆》中,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可以向学生介绍我国南北朝著名的数学家祖冲之,他在刘徽开创的探索圆周率的精确方法的基础

上,首次将圆周率精算到小数点第七位,让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详实了解我国的历史名人,培养民族自豪感。

3.结合传统精神,发展数学创造能力

在数学发展过程中,很多数学研究有我国古代数学家的突出贡献。通过对习题的引申、联想、对比,可以让学生感受数学的独特魅力。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传统问题,鼓励学生积极去探究问题。比如,利用著名的“鸡兔同笼”问题,通过对问题的探索,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从而提升数学的创造能力。例如,在课本北师大数学教材九年级下册第一章《直角三角形的边角关系》中,著名的“勾股定理”就是我国古代人民智慧的结晶。教师通过课堂教学结合传统精神,可以有效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

在课堂教学中利用传统文化中的精髓,培养学生的数学创造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初中教师在教学中面临的重要课题。学生数学创造能力的培养不仅仅是文化的传承,更是社会的需要。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实践传统文化,让学生与传统文化产生共鸣,为今后自身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篇5

中图分类号:B84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1)04-0221-02

伴随经济的高速发展,生活节奏加快,竞争日益激烈,压力从幼儿园开始,求学、求职、下岗、恋爱、婚姻、家庭,各种人际关系,人们无法回避内心的惶惑、焦虑和浮躁。众多因素导致近年来精神病发病率逐年攀升,心理健康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生活在现代,人们需要学会调适自己的内心,维持一个平衡的心理状态,以适应不断变化的形势。近代中国,面对强势的西方文明,错误地把我们的落后归咎于厚重的传统文化,将传统文化和旧的封建制度混为一谈,一起抛弃。然而,在敞开国门三十年后的今天,我们发现传统文化依然是我们心灵的归宿,精神的依托。积淀千年的传统文化,是我们民族的精神家园,有我们心灵渴求的阳光、森林和小溪。中国古代哲学的三大支柱儒、释、道,为解决心理问题,提供支撑。以下从培育快乐心理、积极进取的心态、诚信三个方面分述之。

一、如何培育快乐心理

儒家通过对人性深刻的洞察而提出的克己、中庸、寡欲和豁达坦荡的思想,在今天就成为有效的调节情绪的途径和方法。

传统儒学中适应农业文明所提出的等级制度,愚忠愚孝等陈腐观念早已被“五四”反封建运动所摒弃。它的人道原则缺乏人格独立和个性自由的内涵,往往到后来被演化成亵渎独立人格、压抑个性发展的工具。但同时我们也注意到,孔子对于人的社会本质有着深刻的见解,儒家理想的人格范型即使到今天依然如导航的灯塔,照亮人生之路,培育健康的心理。

人与动物的本质区别在于精神的舒适和,这种精神的享受超越了具体的物质形式,成为人的基本属性,人不能没有自己的精神家园,不能没有一片属于自己的宁静的天空,坚定的信念,良好的修养能使一个人脱离低级趣味,成为一个高尚的人。失去精神家园的人,生活中就只剩下食和色了。儒家高扬超越物质的精神力量,这是一个人能克服现实困难为理想而奋然前行的动力。“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述而》)[1]“衣敝袍,与衣狐貉者立,而不耻者,其由也与。”(《子罕》)[1]吃简单的食物,睡简陋的床榻,艰苦却乐趣无穷;衣袍破旧者与衣着华贵者站在一起,而不觉得耻辱,是强大的内在力量维护了基本的心理平衡和人格独立的。正如孟子所说的“充实之谓美”。现在正处在社会转型期,许多人在无限的物质追求中扭曲了人格。道德败坏,贪污腐化,侵吞国家财产,中饱私囊;不法分子制假贩假,拐卖妇女儿童的现象屡屡发生,,走私贩黄,种种不良现象令人痛心。造成这些社会问题的原因有很多,政治的、经济的、文化的、教育的、历史的、现实的,其他原因且不论,其中一个原因就是传统文化的衰落,导致社会人文素质的低下,乃至精神文明的建设滞后于经济发展。

顺应自然规律的人才有快乐,天、地、万物都有自己的规律,认清自身发展的规律和自己的使命,在不违背规律的前提下寻求发展,否则,如果私欲膨胀,践踏自然规律,必会影响自我的发展,破坏自我内心的安宁。老子道法自然的思想至今对心理学、哲学、环保等诸多领域,依然有着深刻的影响,“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为而不争。”

中庸的心理学意义是很明显的,中庸是一种思维方式,思维方式的偏颇,是心理疾患形成的原因之一。凡事考虑程度,适可而止,才能保持常态,维持和谐,才能具备持久发展的动力,人的心理也是如此,过分执著于某种褊狭的状态,便会失去心理的自然平衡,失去精神的自适感。平静、快乐、放松才是正常的心理状态,过于强烈的欲望必然带来焦虑、不安,久之,导致心理乃至行为的失常。儒家强调中庸,“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民鲜久矣。”(《雍也》)“子绝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子罕》)不要空想、绝对肯定、固执己见、自以为是。这四方面相伴始终,空想是开端,脱离现实的空想必会导致主观臆想,造成绝对肯定,固执己见,最后,自以为是,越发空想,形成恶性循环。为此,经过深刻体察,孔子提出克己寡欲的主张,“以约失之者鲜”(《里仁》)。因为谨严约束而带来失败的时候太少了;“不忮不求”(《子罕》)不嫉妒别人不贪求许多;“不尤不惧”(《颜渊》),不埋怨不恐惧,这种坦坦荡荡的胸怀正是现代人所追求的心理健康的标准。

二、培育积极进取的心态

儒学理想的人格范型,在加强内在修养的同时,充满了以天下为己任,积极进取,高亢昂扬的勃勃生气,有着很强的实践性,对青年人有很强的感召力,无疑是一种心理健康的典范。“发奋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述而》)“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泰伯》)具备了宽广的胸怀和刚毅的品格的人才能担当重任并永不懈怠,死而后已。孔子有强烈的文化使命感,希望自己的学说能拯救天下苍生。桓魁想加害孔子,孔子说上天给了我这样的品格,他能把我怎么样?“天生德于予,桓魁其如予何?”(《述而》)坚毅、顽强、自强不息的优秀品格二千年来铸就了我们民族的灵魂,伴随着一代代优秀的中华儿女为理想舍生忘死。

读到苏轼的铿锵豪迈的词句,“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念奴娇・赤壁怀古》)“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定风波》),和优美清新的《赤壁赋》“浩浩乎如凭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很难体会这是刚刚经历过乌台诗案,几乎丧命,“魂飞汤火命如鸡”的苏轼所写,经历灾难带着悲苦来到贬谪地黄州,字里行间我们读出的是开阔博大的襟怀,羽化而登仙的超脱飘逸。他在《与杨元素书》中说“进退得丧齐之久矣,皆不足道”,进退得失,等量齐观,青少年正处于人格的养成期,苏轼面对挫折的修养,是最好的心理学教材。

当今全球化浪潮中,中华民族站在全人类的高度,在国际上与人为善,具有以天下为己任的社会责任感,这与我们传统文化中的忧患意识、人道精神、克己利群等许多精神一脉相承。

三、诚信是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的基础

人的本质,是各种社会关系的总和,良好的人际关系带来良好的心理状态,与周围的人格格不入,只能破坏自己的心境,反之,也只有良好的心理状态才能建立起和睦的人际关系,选择主流的人生观和价值观,遵循社会共同的行为规范,否则,只能特立独行,脱离社会。良好人际关系的根本是有平和善良的心态,正如《论语・里仁》中所说,“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仁”就是一种心理状态,是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的基础,“贫而无谄,富而无骄”,则更是高贵人格的体现,儒家“仁义礼智信”的思想为人们建立起和谐的人际关系和生存环境。现代心理学认为,行为主义理论忽视思维和意识的存在,而心理学主要研究的是人的心理过程,强调潜意识的作用,认为人的根本心理动机受到潜意识的支配,而这种心理活动决定了人在生活中的行为方式。早在两千年前《大学》就有论述,“心不在焉,视而不见,听而不闻,食而不知其味。此为修身在正其心。”

道德缺失是引发精神病的重要原因,精神分析学派强调人际间的社会关系。而儒家文化强调道德作用,透过人的表面行为直指人性深处,认为真诚才能尽性,化育万物,才能建立起和谐的生存环境,包括社会关系和自然环境。正如《中庸》所说:“唯天下至诚,为能尽其性。能尽其性,则能尽人之性。能尽人之性,则能尽物之性。能尽物之性,则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则可以与天地参矣。”诚信是人性的本质,人们借此来与万物相沟通。

品德可以修养身心,意念真诚才可以品格高尚。曾子在《大学》中说:“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如恶恶臭,如好好色。此之谓自谦。故君子必慎其独也。小人闲居为不善,无所不至。见君子而后厌然。其不善,而著其善。人之视己,如见其肺肝然,则何益矣。此谓诚于中,形于外。故君子必慎其独也。”“富润屋,德润身。心广体胖。故君子必诚其意。”

不真诚的人做不到仁爱对人,是体验不到精神层面的快乐的,单纯物质感官上的享乐,是暂时的,低层次的。仁爱就是要维护人与人之间相互亲爱的关系,这样才能得到别人的信任,一个人,失去了周围人的信任,是做人最大的失败。重承诺,守信用是做人的根本,孔子在《里仁》里说,“古者言之不出,耻躬之不逮也。”不随便承诺,是怕自己做不到。

综上所述,传统文化积淀数千年,只有超越自身,去粗取精,与世界同步,才能焕发新的生命,融入新的时代。传统文化的终极目的是完善人类自身,这决定了它兼容和自我更新的能力,西方文化倡导的个体自由,与改造自然等思想与传统文化中群体和谐、天人合一等思想并不矛盾且相辅相成,在突破中兼容外来文化,传统文化才能得到重构和发展。在传统文化自我道德修养的部分中,培育快乐心理、积极进取的心态、诚信等方面影响了当代人品格的养成,具有心理学意义。

参考文献:

[1]陈戍国.朱熹四书集注[M].长沙:岳麓书社,1998.

On the Influence of Tradition Culture to the Current People

JIA Yan-guo,HU Rong

篇6

汉朝期间的思想格局形成了“百家争鸣,独尊儒术”之状态,其中的儒家学说代表人物董仲舒谈道“至于爱民以下,至于鸟兽昆虫莫不爱,不爱,奚足矣谓仁”。儒家学说汲取了道教以“道”为天地本体,“道生万物”的思想,强调“天”、地、人”以人为本,重视人与自然、人与人间的和谐统一。主张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天人相通而立,“天人合一”、“万物与吾一体”。这种贯穿于天人的宇宙和人生哲学的确立,使得了江南文人的艺术心境融合于自然之中。崇尚自然、师法自然就成为江苏州古典园林所遵循的一条不可动摇的造园法则。在这种思想的影响下,苏州园林的设计者将建筑和山水巧妙地融合起来,物我融为一体。在有限的空间范围内利用自然条件,模拟大自然中的美景,经过不断的推敲琢磨、加工提炼,把自然美与人工美相统一,创造出“天人合一”的情境。苏州沧浪亭的一副楹联“清风明月本无价,近水远山俱有情”体现出的就是造园主陶然于自然、与自然浑同一体的闲适易趣。再说苏州古典私家园林中的寓情于景、寓意于物。苏州园林的造园法则深受儒家“比德自然”的审美观念影响,把作为审美对象的自然景物与人格、品德、思想精神所联系,将其作为一种“美”的象征。众所周知,文人爱竹,竹为空心,表达有虚心好学的含义。并且竹有画意,众多画家喜欢哗竹。并且竹有“君子”之美誉。古有典故道:王羲之之子王微之,迁居院中为种植竹子,整天郁闷不乐,后来植竹于庭之中,他就得意了,便说“何可一日无此君”。后来“此君”就成了竹的代名词。纵观苏州众多园林,多数有竹子的种植,并且将竹表现与花窗阁、屏风或者与窗后借景。这都是园主人崇爱竹子的的集中体现。松柏在美学中有着“比德”、“言志”美誉。苏州狮子林的“指柏轩”,取自于宋代朱熹之句“笑指庭前柏”,其中有一株树已有百年之久的历史,取名曰:“腾跤”。清代钱大昕《网师园记》中载道:“网师园,负郭临流,树木丛蔚,颇有半村半郭之趣。居虽近廛,而有云水相忘之乐”。多数园林中有以松柏为主景,例如:拙政园的“听松风处”、网师园的“看松读画轩”、怡园的“松籁阁”。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中写道:“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苏州拙政园“荷风四面亭”,亭中楹联曰:“四壁荷花三面柳,半潭秋水一房山”。并且在“留听阁”前池中植众多荷花。造园主将荷花诗化来增添园林的氛围。综上所述表明,苏州园林的中造园法则中将儒家思想化为精神追求,儒家学说构成了苏州园林艺术的深层含义,其造就的是一种意境,一种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自然升华为诗意的境界。

二、世”与苏州园林

“隐世”词面字义可以理解为“隐居避世”,道家“隐世”思想可以说老子和庄子对其起着决定性因素。老子作为我国古代第一个被尊称为“隐君子”的人,“隐于山林,不知所终”,这也是后人以“回归自然”来解决政治、社会问题和人生矛盾的奠基人。老子对“自然”的阐说使整个隐逸文化有了理论基础。庄子又在此基础上丰富了“隐”的内涵,他的观念认为人在乱世能够“处乎材与不材之间”,则“不避世非,以与世俗处”,是介于山林和闹市之间的隐。苏州园林造园文化所包含的“隐”的思想主要体现了庄子的“隐世”思想。苏州向来是文人的天堂,用“温文尔雅”来形容这座名城是恰到好处。苏州园林以文人园林为巨,其恰巧为外在的物态层面是人类物化劳动的直接体现。园林建筑小巧玲珑,白墙黛瓦,色调以淡雅为主。园主人造园在于规避世间繁杂百态事物,求得闹事中的一片宁静,倡言静寂、清和。走过苏州园林的人士都晓得,园林门庭若市,园中却十分安静。笔者亲身感受而言,苏州“艺圃”深居与巷道之中,寻其可谓百转千回、“耦园”靠于外成河西岸,两面环水、网师园隐蔽于深巷、留园坐落城西北角却又不高大不突出、怡园处于干将路繁华之处却又表现的那么静谧。纵观苏州诸园林,其选址可谓精心推敲,游园者身在闹市之中,心却在山林之间,将“隐世”思想表现的淋漓尽致。就私家园林而言,苏州园林占地面积一般都不算大,园林内空间的布局特别注重。造园者充分利用空间的虚实转换,营造出忽然幽暗忽然明敞、忽高忽低的对比。并且采取连续的手法串联与园中,使得游园者在其中不断感受虚实的交替,从可望不可及到升堂入厅,给予游园者内心物我相融,又游心太玄的两忘境界。拿拙政园的远香堂来讲,其处于园内中心地段的四面枯式建筑。北部月台临池、南部假山花木、东倚绣绮亭、西靠倚玉轩,回廊曲折婉转。园内山石水木相互照应,步步亦景。苏州园林造园者也采用抽象的手法,来表现现实和理想、局部和整体的一种转化。将写意的手法和对自然的模仿这两者之间做到一种张力平衡。把自然景物中最能体现思想情感的要素汲取,再进行抽象以象征性的题材和洗练的法则映衬出俯仰自得,游心太玄。在有限景物中中营造出无限的意境。游园者在感受自然时又发人深思。造园者通过景物来抒发感情,表达志向和乐趣。就拿怡园来历来讲,清代顾文斌在明代吴宽的旧宅上进行扩建,以园自宜,所以起名为“怡园”,同里退思园以“退思”来命名亦是表达园主人的心境和情怀。“步移景异”是苏州园林造园过程中的一条具有明显特征性的法则,此法则可以说来自于“生死不已,行健不息”的运动绝对性。园林意境由实到虚的运动而来。游园者在行进中“一步一景”、“步移景异”不同角度欣赏同一种景物会得到不同的景象,追求在有限的空间有限的景物中得到无限的境界。比如说位于耦园东南假山上的吾爱厅、留园冠云楼、拙政园远香堂等,都有着“一步一景”、“步移景异”的效果。苏州园林作为文人园林,其所体现的内在精神就是审美主体与对象的融合与统一。将现实中虚无的精神和实体的审美对象进行了巧妙的结合和运用,将文人对现实中的政治不满和对理想自然的推崇有机结合,营造出的是一种无穷、幽远的境界。园林是人工技术和自然的完美结合体,造园者以自然为中介,使人在自然中领悟宇宙、历史、人生,达到与其和谐统一的意境,化景物为情思,以心造境。园主人为追求这种意境在现实中通过园林建设来追求、落实和表达。园林可以说是人生仕途的精神寄所,在现实中营造出理想的乐园。仕途不顺退归于园林之中,有东山再起就走出园林登上庙堂,进退自如,表达了园主人隐世但不离于世的情怀。道家学说中的“隐逸”思想在苏州园林中得到了充分的表达。

三、佛教思想与苏州园林

佛教自印度传入中国已经有两千年之久,提及苏州园林与佛教必须谈狮子林。众所周知,狮子林最初为高僧建立的寺庙园林。原名为“狮子林菩提正宗寺”。(在佛学我们可以了解到,狮子作为佛之坐处,泛指高僧坐席,佛为人中狮子,林即禅寺,“狮子林”本身即是一个宗教用语。)随之后高僧去世,弟子奔走,寺园日渐荒芜。明洪武五年(1372年)王彝来此游走,并题咏作记。1917年贝润购买狮子林,并且够得园东的民宅,四周建筑高墙,在园东新址建家祠、族校、住宅、燕誉堂、小方厅等。园内旧有指柏轩、问梅阁诸胜,悉循故址,重建新楹等进行恢复。旧额新之,筑真趣厅御碑亭。此外堂庑楼台馆阁,以至亭榭池沼,皆随地点缀布置,随着时代的变迁和流逝,狮子林由寺庙园林化作为私家园林,因此它既有私家园林的特色,又保留了寺庙园林的诸多文化内涵,成就了它苏州园林中禅意园林的特色。再说苏州西园戒幢律寺,该寺处于苏州繁华地段,深居与闹市之中,虽未寺庙,其苏州园林特色显著,西园西部亭台楼阁假山相筑,整座寺园虽于闹市却十分静谧,这也是苏州园林与佛教的巧妙结合。另外说拙政园设计妙处,其借远景与北寺塔,将园中池塘、荷花、建筑与其相对应,构成了一幅意境深远的画面,或多或少表现出园主人对佛家的仰慕的尊敬。受佛教思想的影响,苏州园林中不少景观都是来自于佛教的典故中,宗教色彩颇浓,如园中栽培荷花,设立池塘,以此放生,养鱼、龟等吉祥动物。佛家禅宗一排主张“悟”,即是通过冥想,体会到本性的一种状态。佛教传入中国历史渊源,众多文人士大夫受佛家思想的影响,追求“空”的境界,力争摆脱世俗烦恼。苏州沧浪亭中设有一处闻妙香室,一副楹联挂其中,曰:“灯影照无眠,心清闻妙香”,这就是受佛家思想的影响,园主人静坐室内,遗世脱俗,感悟人生,追求精神达到前所未有的自由。佛家“众生平等”倡导平等自由,并且有着“慈悲为怀,体念众生”的宽阔胸怀。这和儒家所提倡的“仁爱”、“天人合一”“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有着不谋而合之妙。佛家的思想偏向于“舍己”,将个人利益放在最后。这主要体现与苏州园林造园主在造园过程中因地制宜的法则,遵循自然生存规律,在园林建设中原有的植物不会随意处理,并且因此进行推敲设计。

篇7

中图分类号:D9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0278(2013)06-131-01

一、中国传统文化思想及其概述

中国五千年的文明史,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累积了宝贵的精神财富,给我们留下了丰厚的历史遗产那么中国传统的思想主要有那些呢?

(一)民本思想

中国传统文化中,民本思想占有突出性的地位,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精华和关键。民本思想表现在民为邦本,民重君轻两个方面。这两个方面现今都具有重要的价值。

1.民为邦本

《尚书・五子之歌》云:“民惟邦本,本固邦宁”。汉代贾谊在《新书。大政上》中说:“闻之于政也,民无不以为本也,国以为本,君以为本,吏以为本。故国以民为安危,君以民为威侮,吏以民为贵贱,此之谓民无不为本也。”如何实现人心所向呢?姜尚认为统治者要做到“仁”、“义”、“道”,核心是“利”。他说:“天下非一人之天下,乃天下之天下也。同天下之利者则得天下,擅天下之利者则失天下。天有时,地有财,能与人共之者,仁也。仁之所在,天下归之。与人同忧同乐,同好同恶,义也。义之所在,天下赴之。凡人恶死而乐生,好德而归利,能主利者,道也。道之所在,天下归之。”这里强调统治者不能与民争利,而且还要“能生利”,是谓“道”。

2.民贵君轻

儒家政治思想主要是“德政”、“礼治”,至孟子发展为“仁政”。孟子仁政思想的核心是贵民论,他有一句名言:“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犯’这里是说人民、国家、君主三者重要性的排列次序,实际上讲的是三者之间的关系。首先,孟子为统治者总结出一条最重要的治国要诀,即“得民得天下”。他说:“汤以七十里,文王以百里”而成为天下王者,是由于“以德行仁”而得民。相反,“桀纣之失天下也,失其民也;失其民也,失天下矣。”其次,孟子进一步指出,得民的关键是得民心。

(二)和谐思想

儒家关于和谐思想的论述,主要观点有:一是“和而不同”。二是“天人合一”。孔子认为,天道寓于人道之中,天道即是人道,要在人道的统一性中见出天道的统一性,达到天人相知、相通、和谐的境界。孟子提出“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并从心性上解释天人合一,。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天矣”。三是“中庸之道”。

道家以“道”为最高法则,主张遵循道的规律,顺应自然,合乎天道。提出“天人和乐”的思想:“夫明白于天地之德者,此之谓大本大宗,与天和者也,所以均调天下,与人和者也。与人和者,谓之人乐;与天和者.谓之天乐。”二是“无为而治”。老庄所谓的无为并不是无所作为,而是不要以“人为”违拗自然,是人体道、悟道、得道的和谐状态。三是“知足常乐”。老子说:名与身孰亲?身与货孰多?得与亡孰病?是故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

从上述分析可以得知,儒道的和谐思想各有侧重,儒道家的立意和宗旨各有不同。但其二家共同具有“和而不同”的和谐精神,共同建构了中国文化“和而不同”的和谐思想文化,形成了以“和谐”为特质的注重天人、人际、身心和谐统一的中国思想文化传统,对中华文明的生成和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

二、传统文化对劳动法理念的影响

传统的思想理念中,最精华最核心的思想无非莫属“民本思想”和“和谐思想”,这两种思想在文前已经重点讲述。这两种思想对我国的法律文化,产生着深远重要的影响,劳动法理念也同样深深受其影响着。

(一)“民本思想”对劳动法理念的影响

传统文化中的民本思想,爱民重民、民为邦本是中国文化的优良传统、是中国道德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具体方面来说,劳动法侧重保护劳动关系中的弱势一方,注重维护劳生命健康权、人格尊严权、获取报酬权、休息权、平等就业权等权利的保障,并且设计相应法律机制来确保劳动者真正享有这些法定权利。这种既对双方当事人的民事平权主体地位和合同关系给予尊重,又对法律关系中处于弱势一方给予特别关照与倾斜保护的法律思维,而且劳动者是为社会的经济和发展做出贡献的主要力量,这就是传统以人为本的“民本思想“的体现。

(二)“和谐思想”对劳动法理念的影响

劳动法作为一部调整社会关系的法律,基本性质应当是和谐劳动关系的维护法,劳动法侧重倾斜保护劳动者利益,但是倾斜保护不能也不应该打压或减损资本利益而单边增进劳动者利益,而应该以“合作”、“共赢”的时代精神为主线,在倾斜保护中实现平衡协调与劳资共进,只有这样,才能促进实质的正义的实现,实现双方利益的平衡,促进和谐社会关系的实现。劳动合同法通过规范劳动关系双方的行为,达到“构建和发展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的终极目标。这正是劳动法的理念之二,既是促进和谐。这是对传统和谐思想的继承和发展,也是对和谐思想的体现。可以看出,古代的传统和谐思想影响之深远。

三、结语

总之,中国传统的文化深深的渗透在我国现代的各个方面,古代的“民本思想”和“和谐思想”对我国劳动法理念的影响只是在劳动法领域的一个反映,对其他法律领域也具有重要的影响。只有发扬我国的传统文化思想中的优良精神,才能实现百姓安居乐业,促使我国经济社会的健康发展,实现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人民日报[N].1999-10-23.

篇8

O引言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蕴藏着丰富而深刻的市场营销文化。在我国,长达二千年之久的封建文化对人的影响非常之大,特别是传统思想中以伦理为本位,强调社会需求和集体利益,祟尚道德诚信,对当代市场营销管理起着重要作用,对消费者的影响可以说是根深蒂固的。所以我们在市场营销管理中,如果能注重对传统文化的分析,就能另辟蹊径,在日趋竞争激烈的二十一世纪市场上捷足先登。

1汲取儒家传统文化精华,倡导有中国特色的市场营销道德

儒家文化博大精深,内容丰富。儒家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东方文化的代表,儒家传统文化是我国传统道德的根基,其核心是“仁义礼智信”,是现代营销道德必然继承和发展的传统道德,是当代市场营销之根本。首先,树立以“仁”为内核的市场营销理念。儒家文化把“仁”作为最高的道德理想境界,把“仁”释为“仁者爱人”,重视人的地位和作用。“敬人者,人恒敬之”,不以仁心对待顾客,顾客何以仁回报其次,建构以“义”为特征的市场营销准则。关于义利关系,儒家文化认为应该“贵义贱利”、“义以为上”,强调先利后义。在营销管理活动中,要“义利合一”。“义利合一”追求的是企业、顾客、社会的和谐发展。重义,即避免人们成为“金钱的奴隶”,不搞欺诈行为,不发不义之财,不做不义之事:求利,即对物质利益的追求,通过全心全意地为顾客服务,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来获得。要求在当代市场营销中,既要赚钱又要讲友谊,既重经济交流,又重社会效益。第三,建立以“礼”为基础的市场营销规范。人们崇尚礼仪,能以宽容态度待人,推己达人。孔子说:”不学礼,无以立”。不懂得协调人际关系,就不能立身处世。当代商战更应遵守礼,遵守社会法律和道德规范,实现互利双赢。第四,确立以“智”为动力的市场营销策略。儒家伦理认为“智者,才智”、“待物为智”。强调对万物的认识依赖于智。在当代,在制定营销策略、预测市场需求、开拓国际市场、开展人才竞争等市场营销管理活动中,无处不需“智”。第五,遵循以”信”为核心的市场营销原则。诚实守信是中国传统美德的重要内容之一。儒家伦理认为“人若无信,不知其可也”,“诚者,天之道也。诚者,人之道也”,“以诚为本”是塑造企业形象和信誉的基石,是企业获得效益、赢得市场的法宝。市场只青睐货真价实、真诚对顾客服务、对社会负责的企业和运营者。鄙视那些不诚信行为:产品假冒伪劣、价格欺诈、广告虚假、售后服务质量差。

2软营销超越硬营销。在营销中重视品牌的传统文化

以史为鉴,任何一个企业的兴衰很大程度上源于其品牌的树立和自身形象的设计。企业刨品牌的途径,一半是增加科技投入,另一半则是增加文化含量。过去对中国传统文化在产品的运用上只是处于一个技术和符号层面以物质为基础的硬营销曾经起过决定作用。但随着现代经济的发展,现在上升到一个心理层面,以文化为基础的软营销越来越受到企业的重视。不同的民族有着不同的价值观念、风俗习惯与接受方式.在品牌的设计上可以体现地方文化特色和民族心理。如“红豆”是江苏红豆集团的服装品牌和企业名称,因其丰富的文化内涵、特有的情感魅力而吸引着广大消费者。提起它,人们就想起唐代大诗人王维的千古绝句“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孔府家酒是孔圣人的家乡酒,一句广告词“孔府家酒.让人想家”勾起无数人对家的眷恋,对传统文化的回溯追源。此外,国外企业也在大肆挖掘中国传统文化,把中国元素充分运用到产品当中,而且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值得回味的是,当那些外资品牌利用了中国传统文化元素之后,反过来在中国市场却深得消费者的青睐。以著名手表企业瑞士国际斯沃琪集团为例,去年他们在中国设计的“狗来福”,首次推出以“生肖”为主题的特别款,迎接“狗年”的到来。这款产品,除了生肖外更挖掘了大量的中国元素,整款设计以红色为基调,红色在中国的新年庆祝中具有特别意义,它象征着财富、繁荣、来年红火。

3弘扬优秀的传统文化。调整与丰富现代市场营销观念

在当代市场营销活动中,我们应汲取中庸哲学的精华,随时调整与丰富营销观念,获得最佳经营效益。

第一,儒家“天人合一”观念与现代“绿色营销”思想。中国人自古就追求“天人合一”,看重人与自然之间和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现阶段有些企业仍存在“重市场轻生态”的观念,经销一些不符合国家环境标准的产品,因此,牺牲暂时的经济利益,引导绿色消费是可持续发展价值观的体现。儒家文化价值观是“中庸之道”,反对“过犹不及”,不按规律行事。儒家文化这种以人为中心的天人整体观,促使人们去寻求自然界、人类社会以及人类自身机体的普遍规律,不仅要推己及人,还要推己及物,追求人一社会一自然的和谐。儒家文化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思想,符合可持续发展理论的要求,适应了现代社会发展环保的需要,体现在营销上就是树立绿色营销观念,实行绿色营销(Green Marketing)。

第二,儒家“民本”观念与现代“社会营销”思想。儒家文化强调“民本”、“民心”、“民意”,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这一特点对营销管理的影响,集中体现在企业营销的全局观念上,企业营销不仅要考虑自己的利益,而且要满足消费者和社会利益,企业应为社会作出较大的贡献。即企业在营销中应树立社会营销观念。

篇9

关键词:历史时期 传统文化 民族传统体育 影响

1 传统文化和民族传统体育的定义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演化而汇集成的一种反映民族特质和风貌的民族文化,是民族历史上各种思想文化、观念形态的总体表征。民族传统体育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深深地包含着这种凝聚力的品格:它是一种综合的民俗文化,它重视人的身心需要和情感愿望的满足,不以高超复杂的技艺、深邃的思想和深厚的文化修养诸条件要求对应公众,而是以普适的、自娱自乐的消遣性与游戏性特征迎合民众。

2 各个历史时期传统文化的特点对民族传统体育的影响

2.1 先秦时期――中国传统文化的萌芽期。夏商周的传统体育雏形。夏、商、西周的体育是我国奴隶制建立及发展基础上形成的体育形态。其内容已与生产劳动分野,而进一步与军事、教育、礼仪等社会活动结合在一起。这个时期,战争发展了,军事斗争成了推动体育发展的重要动力之一。因此军事体育活动的内容较为丰富,这一时期,-些有关体育的概念及理论也在逐步地形成和发展,如射、御、舞、拳、搏、寿等。这在某种程度上为后世体育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例如,这一时期发展起来的田猎活动,对传统体育的奔跑、狩猎等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春秋战国传统体育的兴盛。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奴隶制向封建制剧烈转变的时代,奴隶主阶级垄断体育的局面被打破了,民间体育活动蓬勃发展起来。这时刚登上舞台的新兴地主阶级要求改革旧制并付之实践,使很多体育内容在相当程度上得到了发展。同时,“百家争鸣”的各个学派都在不同程度上涉及了体育的思想和实践问题,这对体育发展有推动作用。这一时期,逐渐增长的自然科学知识也为体育发展创造了有利有条件。上述这些原因促成了我国古代体育第一次较全面地大发展。

先秦时期的军事体育活动,民间娱乐体育活动以及各种导引养生活动都出现了崭新的局面。不仅内容丰富多彩,形式多样,而且很多项目,很多体育观点都是新的,一些体育内容走向竞技化的趋势也在逐渐形成。这些都对传统体育发展产生着深远的影响。

2.2 秦汉魏六朝――中国传统文化的奠基期。中国社会处于分裂割据的状态下,不同的地域文化,带有不同的特点,具有明显的差别,尤其是南北文化差异很大,南北民歌风格炯异。秦汉时期体育的发展表现在:体育活动项目增多,内容丰富,开展广泛,规模较大。有些体育活动,如蹴鞠、角抵、剑道、手搏、导引养生法都逐渐形成其技术和理论体系,其中不乏各具有特色的内容。这一时期,体育活动的娱乐表现得比较突出。西晋南北朝时期的民族体育融合,这一时期体育发展也是极不平衡的,就南北而言,体育活动也有相当的差异。这都表现了社会分裂、动荡以及玄学兴起等社会因素对体育的影响。总之,两晋南北朝的体育上承两汉,下启隋唐,处处呈现出汉唐两大盛世间过度时期的风貌,同时也为隋唐时期的体育繁荣作了准备。

2.3 唐宋时期――中国传统文化的繁荣时期。隋、唐、宋时期活跃的传统体育。隋、唐时期,中国封建社会出现了空前繁荣的景象,当时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宋代在文化方面也实行了较为开明的政策,所以宋人思想活跃,敢于思维,敢于创新。因此在导引、棋类、武艺、蹴鞠、捶丸等资料的收集、整理、编纂;创编简便易行的活动套路;从不同角度研习体育和发挥体育健身、娱乐功能等方面都是有相当成就的。宋元时期一些项目的发展也逐渐出现了衰亡的趋势,如蹴鞠由直接对抗转向间接对抗,马球由于骑兵落后,儒臣的反对,重文轻武之风的影响,习者渐少。这些现象一直到明清无多大变更。但从总的趋势看,宋元体育是有相当发展的,它在中国体育发展史占有重要的地位。

2.4 明清时期――中国传统文化的转向期。明清时期传统体育的定型。明代是中国封建社会后期占有重要地位的一个朝代。这一时期,封建社会各方面都有重大的发展,同时出现御倭战争等明以前不曾有过的情况。因此体育的内容在沿袭前朝的基础上有多方面的发展变化。武术已演变成为表演多种作用的运动项目了,武术的体育化进程此时基本完成。继明之后,清人进一步应用导引养生术健身治病。他们在辑录前人导引之说的同时,注重了内外兼修,简便易行功法的推广和应用,以及其保健祛病的理论研究,把我国导引养生术的发展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清廷入关后,注重本民族的体育活动,提倡骑射、摔跤、滑冰等项活动,使这些活动出现了兴盛的景况。而对其他则不重视,因此清代球类活动进一步衰亡,宫廷府第球类活动少见,民间的球类活动也多为节日活动。此时,棋类活动有了新的发展,棋坛名手辈出,棋着丰富,棋谱亦大量涌现,有很多创新和发展。之后,一些近代体育项目传人中国,并与中国古代延续下来的传统体育项目并行发展了。当然,明清保留的一些传统体育项目在中国健身史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它所继承和发展的一些传统体育项目使中国传统体育,特别是武术、养生等健身方法对现今民族传统体育仍有重要的影响。

3 结束语

民族传统体育是伴随着五千年的中华传统文明的发展紧密联系的,文化的发展同时也促进了传统体育的演变。不同的时期的传统文化氛围影响着当时的社会上的体育项目,以致形成了当今的各种各样的民间传统体育项目。中华民族是由多民族凝合而成,文化的历史就是人类共同性不断张扬的历史。文化选择的目标,是价值目标的实现,民族的交汇和融合是民族的更新与发展。同时,各个历史时期民族文化的更新与发展承接了中华民族伟大的文化积淀,为其共同缔造华夏文化发挥独创的精神。各个历史时期绚丽多姿的传统文化,正是这一疆域的优势和文化资源,为民族传统体育的形成提供了肥沃的土壤。

参考文献

篇10

一、人力资源管理在中国的发展

上世纪80年代初,美国率先开始研究人力资源管理,这也是当时管理研究的前沿领域之一。然而在当时,中国人还未接触到“人力资源管理”一词,企业的人员管理是传统的行政式管理。人事管理部门的工作仅仅是如人事考核、工资发放、人事档案管理等日常的事务性工作。到90年代中期,中国开始探索人力资源管理在实践中的运用,人力资源管理实践已开始应用到企业和政府的人事管理工作中,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试图从招聘、培训、绩效考核、薪酬等方面完善人力资源管理实践的各项职能。企业的激励力度也大大加强,如年薪制、绩效薪酬等措施。90年代末至今,人力资源管理改革得到了系统性的深化,人力资源管理部门的职能正在由传统的人事行政管理职能转变为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职能。而随着基础管理模式的深刻变革,人力资源作为核心资源,以人为本的思想得到了广泛的认同。在此背景下,以人才测评、绩效评估和薪资激励制度为核心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型得以确立。

二、中国传统文化对人力资源管理的启示

90 年代后期, 国内开始大量引入西方的人力资源管理理论与技术: 如工作分析法、工作评价法、360度考核等。然而,人力资源管理的研究和实践表明, 先进的人力资源技术的引进与推广常常是流于形式, 实际的管理成效甚微。人力资源管理不只是一门学科, 还是一种文化, 有它自身的价值观念、信仰、工具和语言, 具有强烈的人文精神继承性,这种文化是不可完全复制的。

无论是美欧还是日韩,他们的人力资源管理的基础都是由其科学文化奠定的。同样,与之相对应, 中国传统文化也势必对中国的人力资源管理理念产生重要的影响。比如,在对人的态度上, 中国传统文化是将人看作群体的一份子, 注重群体利益, 强调的是集体、和谐的管理。越来越多的实例证明, 在我国的人力资源管理中,西方的理性管理难以解决所有问题, 必须与中国传统文化相联系, 必须借鉴东方的伦理哲学和观念。所以人力资源管理虽然产生于西方, 但在引进的过程中必须结合东方传统文化使之完善, 脱离中国传统文化的人力资源管理理论在中国情境下是行不通的。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中的合理性因素, 对于我国人力资源管理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具体表现在:

(一)在重视人才方面,中国的传统文化有“礼贤下士”的做法,所谓“士” 主要指掌握知识技能的群体,类似于今天的知识型员工。他们在历史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中都发挥了重要作用。因此历代的君王国主都非常重视人才的作用,把人才问题作为治国、安邦、立业、管理的首要问题来对待。这种“礼贤下士”的用人理念和做法对于今天的中国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仍然有很大的借鉴作用。当“贤士”感觉到企业的重视、感觉到自己的价值被企业和主管认可的时候,他们能更投入为组织奉献,从而提高工作绩效。

(二)在选拔人才方面,我们的传统向来是崇尚德才兼备的选人标准。中国改革开放20 年,人本主义逐渐传播开来。但是这种转型条件下的人本主义, 没有经过西方社会宗教意识的熏陶, 没有已经内化的职业素养、敬业精神、法律意识等价值体系的保证, 造就更多的人格不统一, 或缺乏独立人格的极端利己主义的经济人。正是在这种由传统价值观向现代价值观转变过程中存在的价值观的真空,造就了今天极端利己主义的流行。基于这一现实, 因此我们今天的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对人本身“德”的要求就十分必要。

(三)在激励方面。激励是人力资源管理的难点和重点, 而且也是人力资源管理中最具有文化特色、组织特征和个体特点的部分之一。在不同文化影响之下, 人们的价值观念、心理活动和行为方式的差异性会带来激励的个性化。中国古代儒家思想主张把家庭伦理推广应用于社会管理, 任何时候都应该先建立一个和睦的大家庭, 从而实现整个社会的和谐。历史上,中国成功的统治者、管理者非常注重情感投入, 以赢得人心。中国员工的忠诚很多时候是忠诚于领导,而非工作或者组织。如果认为领导者、管理者对他好, 他就会忠心耿耿为其效劳, 不会去计较物质利益上的得失。

人力资源管理是对人能力的培养和对人的管理, 而人生存和发展最重要的环境是文化环境, 因而文化的因素在人力资源管理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企业在进行人力资源管理时, 要利用文化因素, 实现人与文化的融合, 必须使企业文化成为员工、公司与社会之间的纽带, 做到在进行人力资源管理时, 实现企业文化与员工心理需求的紧密结合。

三、总结:继承优秀的传统文化,借鉴欧美的先进经验

结合前文所述,我们在借鉴西方国家的人力资源管理方面的先进经验的同时,也应该继续保留很多优秀的中国传统文化,如德才兼备、以人为本、注重家庭观念等这些文化精髓也值得现代企业学习,并在人力资源管理中实施这些理念。中西方文化的共同之处都是以人为本,因此中国的企业应该做到以人为本,实施符合中国企业情境的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

参考文献:

[1]黄静.中国传统文化对人力资源管理的影响[J].经济论坛,2006,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