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立学校的财务管理模板(10篇)

时间:2023-08-07 17:05:51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公立学校的财务管理,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公立学校的财务管理

篇1

江苏省在义务教育方面的领先发展,致使政府的教育经费补助不断扩大,然而,因为严格执行义务教育收费制度,特别是“两免制”和“一费制”的实施,实际上公办学校的发展经费反而比原来显得更加不足。因此,如何加强学校内部财务管理,提高经费使用效益、减少浪费和损失,已成为当前公办学校财务管理的迫切问题。

一、增强校长理财意识

一般情况下,很多校长存在一些错误观念,比如有的校长只想把工作抓好,从不计较花费问题,把财务管理工作简单地理解为单纯的后勤服务工作。实际上,作为学校法定代表人的校长,更是财务管理的第一责任人,必须全面掌握本校财务管理工作的状况,结合学校实际,采取有效措施,及时解决本校在财务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切实加强财务管理工作。有句关于校长的戏言是“公办学校只要不出安全事故,不出财务问题,校长有得干。”这句戏言是有道理的,不仅道出财务管理的重要性,也透出源头预腐的重要性。学校领导不能把财会工作理解为记个账、报个账,而要视为是整个学校教学科研工作的保证,是重大经济事项决策的基础。校长必须把握好经费预算关,必须知道学校的经费存量,必须带头遵守财务制度,必须保证收支平衡有度。

二、完善财务管理制度

在中小学内部管理方面,多年来一直存在总务主任和财会人员职权不清的实际情况,出现财务、资产、基建、后勤等诸多经济活动互相脱节,没有形成一个有机体,使之能够互相联系、有效制约、相辅相成。

例如学校资源配置浪费问题,表面看是管理不严的问题,实质还是机制问题,到底是“财务”地位大还是“总务”地位大?在实践中如何操作这两个部门?正是由于学校内部的领导之间和部门之间在职、权、责上混淆不清,才出现各种各样的经济问题或人际矛盾。

要从源头解决这个问题,必须建立起一个科学、高效、严密的管理体制和组织制度,从内部财务管理制度上明确岗位职责和权限,建立内部牵制制度和财务处理程序,做到钱、账分管,收支审批和稽核分离,明确审批和稽核的权限、程序、责任,建立公物入库验收和财产清查制度。目前需要健全的制度与规定有:公物购买制度、资金管理制度、固定资产台账制度、票据审批及管理制度、结算及转账制度、专款专用制度、收支两条线制度、收费许可证制度、财务公开制度、审计制度、民主理财制度等。

三、提高财会人员素质

加强财务人员队伍建设是一个长期的课题。要对各个岗位的财会人员加强培训工作,提高财务人员的素质,力求通过财务管理人员能力的提升,带动机构职能,优化管理和服务水平的快速改善。只有使机构、人员、岗位和职能真正符合新形势下财务管理的要求,建立起一支能应对挑战的财务专业队伍,才能提升财务管理能力,提高财务管理水平。教育局在加强对财会人员的继续教育的同时,还应结合实际,制定行之有效的办法,定期对财会人员进行综合考核,并实行奖优罚劣办法,充分调动会计人员爱岗敬业,当家理财和工作创新的积极性,并增强他们的事业心、责任感。

四、建立财务监督机制

目前,宿迁市义务教育事业发展的需要与经费投入不足的矛盾仍然十分突出,而且将长期存在,因此,公办学校既需要得到政府不断加大经费投入,也需要社会各方面给予积极的支持。与此同时,作为财务管理部门和财务工作者,也要面对新形势、新挑战、新要求,赶快行动,积极进取,努力工作,认真地抓好财务管理工作,不断提高财务管理水平,使公办学校成为一个资源配置合理、资源充分利用的节约型、效益型单位,为提高教学质量、办成优质示范型学校做出贡献。要做到这一步,需要从两个方面加强工作力度:

(一)加强对学校的财务检查和内、外部审计

教育局要定期和不定期地组织专业人员对公办学校的资金往来、资金管理情况进行了专项检查,加大对学校主要负责人的离任经济责任审计。在实施的审计检查中,将资金安全管理作为评价财务管理状况的主要指标列入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的范围,加强了对基建工程、修缮工程项目的审计。

为客观地反映教育部门的财务管理和财务收支情况,教育局还可以聘请审计部门、物价部门、财政部门或会计师事务所对公办学校财务工作进行审计检查。

(二)进一步创新学校经济活动的检查监督方式

对学校领导经济责任审计情况要与干部监督管理相结合(即任职、提拔结合),把内部审计与外部审计相结合,把主管部门监督与校内师生和社会监督相结合,并形成检查监督和整改的长效机制,使可能发生的问题得到预防、已经发生的问题及时发现、发现的问题及时纠正和整改。

(三)发挥会计结算中心的职能

篇2

财务管理工作是中小学各项工作顺利进行的基础性保障[1]。近年来国家进一步规范了中小学财务管理活动,在此情况下,国内很多中小学财务管理水平得到了显著提升,但是不得不承认依然存在一些问题有待进一步解决,使得财务管理整体水平不高,从而严重影响了教学工作的开展。而当前义务教育免费全面推行,学校的财务管理状况出现了改变,学校必须加强对财务管理工作的研究,切实审视其中的问题,进而采取积极的措施加以改进。

一、中小学校财务管理的特点

(一)以财政为主要的资金来源

作为义务教育,中小学教育自身具有一定的公益性,在国家整体教育占据一定的战略地位,学校的资金主要来源于政府财政。这些年来,教学体制得到了显著改革,中小学教育划归财政保障范畴,相应的教育资金有政府直接拨付。在此背景下,中小学财务管理工作逐渐开始引起更多的关注和重视,为保障学校自身财务管理工作的效率和质量,必须提高经费的利用效率,构建完善的预算制度,并将收支划归预算管理中,保障资金高效、安全。与此同时,对于经费的使用进一步强化监督,积极的组织绩效评估,由此是财政资金发挥出更好的效益。

(二)财务管理对象繁杂

国内中小学相应的办学主体和类型复杂,各种学校之间相应的财务管理对象存在差异。学校的财务管理工作采用的管理方式为集中管理,其中含有两种实现形式,其一,对于农村学校经费,可以采取“校财局管”的模式,对其会计行为进行有效的规范,切实规避违规行为的出现[2]。其二,独立设立财务部门的学校,可以采取统一领导与管理的形式,接受校长的领导,学校财政机构对其进行统一管理[3]。而我们地区的中小学普遍采取的是独立核算形式。

二、审视中小学财务管理工作各项问题

(一)欠缺较为雄厚的财务基础

在财务改革实行之后,国内的学校加强自身的财务管理,很多学校依然采用的是独立核算的方式,但是相关工作人员自身的职业素养和业务水平都存在一定的问题,中小学校大多没有专业的会计人员,特别是乡下学校一般都是老师兼职由此很多财务人员缺乏扎实的会计基础,没有明确的理解财务管理工作,会计科目的选择不合理。其二,在固定资产管理方面存在漏洞,部分学校账实、账账严重不符。其三,部分财务工作者并不能确定财务相关原始单据的真实性和合法性,所以无法对原始单据加以严格的管理。

(二)资金管理较为松散

因为学校的财务工作人员较高的专业知识水平,所以在财务管理当中,对于收支两条线没有加以严格的管理,资金流动以及非税收入没有明确的区分开,严重的还出现了坐支行为;支出管理欠缺反映在支出过程管理没有切实根据国家相关法规规范进行,费用的使用已经超过了一定的范畴。比如,关于修缮基建采购这一类的支出,特别是涉及大额资金的修缮资金,学校大部分修缮项目料工费都采取分开核算的方式,将工程项目进行分解,从而可以有效规避资金限额规定的局限。工钱大都也都用白条支付现金,但是这部分资金支付并没有得到很好的管控,导致资金的支付过于随意,常常出现超支问题。工钱白条支付的方式这不仅降低了资金管理效率,同时也不利于资金的安全,这在很大程度上加大了学校资金管理难度。

(三)预算管理不规范

其一,没有充分认识到规定本身的重要性,缺乏科学、有效的监管机制。其二,学校的预算编制不合理。有关法规明确的规定了中小学预算,对于预算范畴进行了明确的规范:计划中需要含有所有的收支,学校一切可能出现的会计科目所有都需要归纳到预算中,同时对其进行统一管理和预算,继而构建统一的监督机制。但是根据现实情况的分析,很多中小学并没有预先开展科学的预算,常常都是财政拨多少款学校就花多少钱,这种行为严重的影响了学校的稳定和长远发展,对于学校的长足发展规划也十分不利。

三、探寻改进中小学财务管理工作积极的措施

(一)夯实会计基础工作,提高财务人员素质

因为中小学普遍对于财务管理工作缺乏正确的认识,也没有对其引起足够的重视,学校的财务人员常常都是由学校行政部门或者一线教师担任,具体的财务工作量较大。同时学校也没有组织较多的机会参加培训,部分人员缺乏较高的专业素质。所以学校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积极的组织培训活动,或者直接外派相关的财务人员外出进行学习和进修。假如学校自身欠缺充足的条件组织财务人员进行学习,可以采取一定的激励措施。鼓励财务人员主动的进行学习,切实提升自身的专业素养。与此同时,需要切实增强财务人员以及学校领导的财务意识,需要认真学校各项财务管理工作法规,并坚持予以执行,杜绝任何违反财务管理规章制度的行为,确保所有的财务行为合理合法,由此可以很好的保证学校财务信息的真实性和有效性。财务人员应当了解各项财务制度,及时掌握新的财务内容,了解准确的使用会计科目,这是财务人员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

(二)增强预算意识

学校进行自身的财务管理过程中,必须切实加强自身的财务观念,充分认识预算工作的积极意义。中小学领导以及管理者,特别是学校的财务管理人员必须努力增强对财务预算的重视,明确预算管理在学校财务管理工作中所起到的积极作用[4]。科学的组织预算编制工作。通过预算科学的反映收支,它涉及了中小学费用支出的各个层面,其综合性较强。所以需要有学校的校长牵线,学校内部财务人员、教务人员、总务人员全面参与的,确保财务工作公开性和透明性。

(三)强化资金管理

严格按照规定和预算实施,构建完备的收支管理制度和方法,寻求财务资金更为理想的效益。坚持履行收支平衡原则,同时需要量入为出,由此确保教育经费的合理运用,学校内部各项活动的顺利进行。比如,关于修缮基建采购这一类的资金需要严格按照学校的项目预算进行资金的支付。由此必须对于需要采购的物资进行深入的调查,进行详细的市场对比,比较各项供应商的价格,选定最为合理的价格制定采购预算,在购买过程中必须严格按照编制的预算组织采购工作,减少资金的消耗。在此需要注意的是,五万以下的工程学校可以自主寻求咨询工作进行预算,五万到三十万的工程,当地市教育局进行监督进行,而涉及三十万以上的工程,必须由当地市招标管理中心进行工程招标,同时施工具体过程中相关信息进行公示,接受社会公众的监督。

四、结束语

综上,中小学对于国家整个教育、乃至整个民族的进步发展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国家在不断加大学校财政投资力度的同时,需要切实关注学校财务管理过程当中出现的各项问题,同时并给予其积极的引导,并协助学校对相关问题进行合理的解决。同时需要采取有效的措施,努力提高财务管理思想,建立健全自身财务管理制度,保障预算编制自身的合理性,由此切实提升自身财务管理水平,推动国家中小学校教育进一步健康稳步发展。

参考文献:

[1]沈颖.中小学财务管理工作的审视和探寻[J].延边教育学院学报,2013,06:90-93.

[2]朱国英.如何构建中小学财务管理机制[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4,15:189-190.

篇3

[中图分类号]G47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1)03-0079-02

在我国教育事业蓬勃发展的进程中,中职教育亦呈急速发展阶段,从办校规模到办学质量都处于快速提升时期。快速发展中的中职教育需要与之适应的财务管理工作来保驾护航。现实是,近年来常有见诸于媒体的因学校财务管理工作或失误或腐败而出现的一些反面典型,影响着学校的健康发展。面对这样的实际情况,可以这样认为,高校财务管理工作是一项政策性、业务性、制度性、纪律性很强的工作,是建立廉洁型和节约型高校的核心内容和突破口。财务管理工作做得好与坏,直接关系到高校的凝聚力、战斗力和工作效率,关系到高校的和谐和科学发展,关系到人心的相背,甚至关系到高校的兴衰成败。因此,科学管理好高校财务,对保证高校工作正常运转和党风廉政建设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中职学校财务管理工作的重要作用

(一)强化财务管理是依法治校的需要

中职学校财务管理是学校内部综合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中职学校财务管理的政策性很强,因其财源主要来自于财政拨款,必须严格执行国家和教育系统有关学校管理的财政规定,收支和开支管理均受相关法规和政策的制约。财务管理是学校运行的命脉,是学校员工关注的管理内容,只有依法行政,依法理财,才会赢得教职员工的信赖,适应建设廉洁型、节约型、标准型学校的必然要求。财务管理水平直接影响着学校的运行质量和整体形象。高水平的财务管理工作,应当是学校教学和科研工作的支撑和保障,最大限度地调动教职员工公众的积极性,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益。

(二)强化财务管理水平是和谐发展的需要

中职学校是我国教育事业中的有机组成部分,作为中职校,必须站在讲政治、讲教育质量的高度,本着为教育事业负责,为学生和教师负责,为学校发展负责的原则,加强财务管理,建立节约型高校,反对铺张浪费。在当前情况下,必须将建立现代学校财务管理制度作为管理目标,从高效能的发挥有限资金的角度出发,合理安排各项开支,不铺张、不浪费、不无计划和盲目地使用资金,始终不渝地发扬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精神。这既体现于缓解学校资金供求矛盾,又体现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维护学校形象,实现学校的和谐发展与可持续发展。

(三)强化财务管理水平是反腐倡廉的需要

强化学校的财务管理,有利于从学校管理的源头上反腐倡廉,有效预防和遏制腐败行为的发生。实践证明,只有建立一支作风过硬、业务过硬的财会管理队伍,制定严格的财务管理制度,并付诸实施,才能对学校的财务管理工作发挥强大的制约力,才能消灭滋生腐败的温床。

二、按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做好中职学校的财务管理

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与强化中职学校财会工作联系起来,就是要坚持以人为本,以制度管人,按制度办事,规范财务管理工作,使得具体财务管理工作有章可循。推进财务管理工作不断创新。重点应建立以下制度:

财务收支两条线制度。高校收入渠道比较多,既有财政拨款、科研经费,又有学生收费等。执行严格的资金使用制度。审批资金使用的多少,应从财务部门主管校长校长党委会,层层界定权限。建立绩效考评制度,将资金使用与使用效果分析同步重视和运行起来,确保每笔资金的高效能使用。严格基本建设财务管理制度。对基本建设立项、使用范围、使用标准、批准权限等明确界定,将损失浪费和违纪腐败现象通过源头控制消灭在萌芽中。强化审计监督制度。现在突出的问题是许多单位的财务部门和审计部门都是两个机构,一套人马。“自己的刀削不了自己的把”,往往使审计监督流于形式。完善干部离任审计制度和责任追究制度。

三、把握环节,切实抓好财务管理的日常工作

(一)抓好经费支出的管理

经费支出是财务管理的重中之重。第一,要规范银行账户的设置。银行账户必须要按国库集中支付的要求,经审批后设置,要杜绝乱设银行账户的现象。第二,要把好经费预算关。坚持“量入为出,统筹兼顾,保证重点,收支平衡”的原则,实行全面预算管理的模式,按照学校制定的战略规划和发展方向,将预算指标层层分解于各预算单位。第三,建立健全各项支出管理制度。提高预算支出的透明度,明确各项支出的管理权限和审批程序,划定支出限额;在中职学校实现民主理财的做法,定期有财务管理部门将财务使用情况公开于教职员工,建立资金效益考核制度和财务人员责任追究奖惩制度。第四,财务支出使用计划明确。通过计划的制定将各项支出列支明确,重大支出要集体讨论拍板。对经费支出实行目标化和分解化。第五,要专款专用。要加强专项资金的使用管理,要对专项资金实行源头控制管理,专人负责,专款专用,严格核算,严禁挪用。

(二)抓好后勤采购工作

要建立健全采购的组织体系。要调整充实人员,归口统一管理。要建立完善的采购岗位责任制体系。规范综合管理、项目操作、监督审核、采购合同执行等内容,对于采购信息、方式、合同、检查等工作要管理到位,不能含糊。严把采购关。从采购制度体系的建立入手,筑牢采购管理不出现问题的坚固防线。采购体系的建立,既包括准确合理的编制年度采购预算,也包括构建采购的实施与监督程序,使得学校的采购管理能够处于规范运作与有效监督的控制之下。

(三)重视和加强固定资产的管理

中职学校的固定资产具有数量大、项目多、流动快、淘汰率大、手续复杂等特点。重视和加强固定资产的管理既体现在思想认识上,更体现于具体操作方面。要从学校集体领导做起,从主管财务工作的领导和部门做起,重视对固定资产的管理工作,建立健全固定资产管理的组织体系,将责任落实到组织管理、制度管理和人员管理。使得学校固定资产管理从计划到实施及至到评估和监控都处于标准的流程之下。学校的固定资产是教职员工的共有财富,分设于各个部门,需要学校所有部门和人员的共同负责和管理,这就要求学校须对固定资产管理实行全员教育,将责任与管理部门及至每位教职员联系起来。管理部门负全责。建立账卡,统一编号,适时对账,情况清楚。对固定资产实行信息化管理,其电算化管理软件要使用得当,会计信息和实物信息对比设置和项目清晰完整,适宜于比对,根据需要及时调适。

(四)切实抓好财务管理人员的培训工作

学习培训,是各行各业各类工作人员永恒的主题,只有学习培训进入常态的、持续性的有计划性和有目的性,承担着具体工作责任的人员才能处于积极的工作状态,适应本职工作的需要。从中职学校财务管理工作来说,既需要专业技能,更需要具有相应的政治思想水平,能够自觉地按照相关财务管理规定严格规范自己,这样的思想和业务素质需要经常性的学习培训和经验积累。而且,鉴于财务管理在中职学校行政管理工作中的重要性,财务人员仅仅接受一次教育是远远不够的,需要有持续性的职业培训作为基础,才能使其适应学校快速发展的需要,才能具备对未来工作的适应性。那么,对于中职学校财务管理人员的学习培训,就应该将政治学习培训和业务学习培训结合起来一并进行。不断提高财务管理人员的思想素养和职业素养,使之能够明确财务管理人员应该具有的思想水平与专业水平,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敏锐的法制观念娴熟的业务能力投入本职工作。还要注意培训财务管理人员的团队意识,使之具有强烈的团队精神,能够在本职工作岗位上,以对学校发展负责的精神,保持旺盛的工作激情和创新力、执行力。

篇4

我国步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伴随对应用型人才需求的不断增大,技工学校的发展和扩建已经成为了必然。而在财务方面,原本建立在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学校财务管理体制,就必须有相应的改革与体制来对其所存在的问题进行优化。

一、我国技工学校财务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财务管理管理理念相对落后

随着国内各项财政改革方案的不断深化,学校收费资金按照收入和支出分别进行严格管理,另外,由于大量会计新制度、新准则及改革策略的执行,技工学校原有财务受到了巨大冲击,同时也对校内财务的管理与运作设立了更高的门槛。这使得原本在计划经济的大背景下诞生的财务制度,无法很好地应对技工学校的财务管理。通常表现为:过于看重对预算范围内资金的管理,而忽略了预算范围外资金的使用和管理;对于工程项目的预算分类及管理较为粗略;资金和预算在投入运作时,缺乏合理、专业的指标进行评估。

(二)资金与成本缺乏国家援助

从本质上来讲,教育成本就是被教育人员在获得教育过程中所消费的成本。技工学校在财务上的分类依旧根据政府的传统支出分类,包括各种形式的补助以及其它资料支出五个大类,唯独少了成本分类。因为在旧计划经济体制下,学校经费依靠国家的财政拨款,不存在自负盈亏,也就没有成本核算。而随着时代的发展与改革,国家财政正逐步试行将事业单位剥离。因此,如今的技工学校由于资金开销大,且没有国家相应财政的补足,出现了严重的经济危机。

(三)财务管理风险意识薄弱

鉴于学校内部并未设置对于教育成本负担进行平摊的相关机制,而学校自身原有的各项资金也极为有限,无法在满足日常开销的情况下继续对教学质量和各项硬件进行提高、优化。为此,学校想要对自身基本建设做出较大成绩时,就必须通过银行贷款及借款来对学校本身的硬件设施以及客观条件做出提高。然而,部分技工学校对于借贷资金有理解偏差,从而不顾实际情况大量贷款,给学校自身的发展带来沉重压力,为学校未来的发展埋下隐患。

二、完善我国技工学校财务管理工作的建议

(一)转变落后的财务管理理念,顺应国家发展需要

技工学校要对财务改革有正确的理解,即国家进行改革是要更好地符合当今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大方向,从宏观上对国有公共财政体制进行补充和健全,增强各项经费的利用率。总体上来看,相应的改革政策对国家的教育行业稳定、健康地增长有积极作用,同时也利于技工学校自身各项资金的管理,方便学校与学校之间所掌握的会计信息进行对比和核算、评估等。

(二)完善财务管理体制的建设,补足国家援助政策

首先,要对原有“收支实现”的会计制度进行改良,加入“权责发生”的制度,对每一笔资金的支付时间以及支付方向有一个十分清晰的思路,更好地进行成本估算,产生真正的效益。其次,要建立起固定资产折旧的管理制度。学校须在设备与仪器上满足学生的实际操作需求的同时,对数量巨大的固定资产,其运输、管理、维修以及更新等费用必须慎重考虑,从而对不同专业的教学所需要的实际成本进行合理估测,避免资金大量流失。

另外,考虑到成本资金方面缺乏国家援助,学校一方面应对内改革,规划出新的资金成本集成方案;另一方面,要积极进行社会交流,从多渠道、多层次来进行资金的筹集。比如:技工学校可以以自身设备的引进或者人才的输出作为条件,与企业公司等进行资金交易,为自身赢得更多的资金来源。

(三)加强财务管理信息化技术处理

对于技工学校而言,要在信息层面和技术层面上加强其财务的管理,实际上就是学校管理方利用各种信息化技术,把各方面的既有财务信息进行处理和优化,使工作效率再迈上一个新的台阶。技工学校对于自身预算的管理应与外界环境挂钩,一方面,要用实时更新的科学水平以及自身观念等来适应国家政策的不断调控;另一方面,学校存在的各项自主开销也要由相关部门进行严格监控,防止出现乱花钱现象。同时,要注意领会国家政策的精神,适应新制度、新准则,做到能够提前预知经费的分配情况等,加强会计部门的职业水平以及其他相关部门的联系。不断深化校方与负责财政部门之间的联系,从而在根源上对经费的支出进行平衡把握。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面对迅速发展的世界经济对应用型人才需求的不断扩大,我国的技工学校也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但是,如何将原本极为有限的资金尽可能多地利用到位,就需要做到:在观念上,更新原本落后的财务理念,不断学习新的财务管理知识;在体制上,不断完善现有的财务管理体制,并且将预算作为一项重要内容;在技术上,要利用信息和网络等高新技术来解决各项财务问题,保证技工学校在财务管理上获取更多合法利益。

参考文献:

篇5

原国家审计署审计长李金华在第二届计算机审计国际研讨会上表示,目前少数技工学校的财务管理有失控现象。这些年来,技工学校发展很快,存在着内部管理薄弱的问题。他警告说,如果技工学校对财务的管理跟不上,就很容易把技工学校教育在这几年来的增长度抵销。安徽省社会科学联合会副主席程必定说:“制度上的薄弱、管理上的漏洞是技工学校职务犯罪的客观原因,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迫在眉睫”。会计法规、规章制度上的薄弱、管理上的漏洞两个方面的问题是技工学校财务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技工学校财务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财务法律法规、规章制度上存在的问题

1 政府在制定技工学校的财务管理法律法规上存在滞后性,不能适应技工学校高速发展的要求。

譬如,汾煤办发[1997]6号《关于下发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差旅费开支规定的通知》文件一直沿用至今,每天20元的伙食补助,到哪出差,住宿标准都为每天125元,这一标准就目前的消费水平来说。有些城市根本无法食住,出差人员每天都得贴钱食住。影响了出差人员的积极性。消费水平与出差补贴大相径庭,导致财会工作不得人心。有的技工学校为了多发一点出差补贴,少上一点税,合理不合法的情况就出现了。同时为“小金库”的产生提供了土壤。

2 技工学校制定本校的规章制度时存在不完善、不健全,或者合理不合法的问题。

(1)技工学校的内部控制制度存在不完善、不健全的情况。目前,技工学校普遍制定了《单位内部会计控制制度》,但尚不健全、不完善,要么是一些大的框框条条,要么就不完整。譬如,没有制定“防止技工学校的管理发生无效率行为”的条款;对主要业务的控制没有规定“必须经过授权、批准、执行、记录、检查等的控制程序”;对所属各部门没有建立科学的运行机制和有效的内部控制制度,没有明确划分各部门在财务工作中的职责和权限等。

(2)国家先后制定了《会计法》、《会计基础工作规范》等法律法规,为会计工作的规范化提出了要求。但由于有的法律法规是指导性的。比较笼统;有的法律法规制定的时间较早,现在出现了缺乏约束和规范的许多新情况和新问题。各技工学校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就结合自己实际制定了一些规章制度。有的规章制度合理不合法,有的没有具体的标准和要求。《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四十四条规定,“安排劳动者延长工作时间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百分之一百五十的工资报酬;休息日安排劳动者工作有不能安排补休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百分之二百的工资报酬;法定休假日安排劳动者工作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百分之三百的工资报酬。”这里指的工资是全额工资,还是工资的前几项;支付不低于工资的百分比,是“不低于”,那只规定了最低标准,最高标准就没有规定。有的技工学校制定的教职工加班工资:周一至周五加班100元,天;双休日加班200元/天;法定休假日加班300元/天。有的技工学校除国家规定的正常工资津贴外,自己又制定了一系列“岗位津贴”、“绩效津贴”、“管理津贴”、“误餐补贴”、“中餐补贴”等“财务管理制度”来发钱。而技工学校下属的各科室、各部门也制定一些规定来“合理”地发钱,致使各技工学校间、技工学校内各部门问规章制度比较多、比较乱,也进一步拉大了收入差距。

(二)技工学校内部财务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 预算管理不完善,资金的使用缺乏计划性

企业财务处与技工学校的预算编制范围和考核要求都不一致。从范围上看,后者的预算是技工学校的“大”预算,范围包括全校教育教学正常经费的收支、专项经费的收支、预算外资金的收支、附属单位上缴款、其他收入等,预算编制要求细化、具体化。而前者的预算只包括全校教育教学正常经费的收支、专项经费的收支、附属单位上缴款。以及其他收入中技工学校可支配部分。而属于学校或部门的很多预算外收入未纳入技工学校的综合预算。预算编制较粗。从考核要求上看,前者要求以权责发生制进行收入费用的考核,后者却在9月将经费收入一次八账,学期末将各种奖金(代课费、绩效奖、教案奖等)一次入账。

2 资产管理观念淡薄,国有资产的流失和损失突出

由于技工学校属于全额拨款事业单位,教育经费属无偿拨款,技工学校事业支出不要求对培养成本进行核算,购置的固定资产不计提折旧。因此,长期以来技工学校领导及教职员工在教育经费的使用观念上,重视社会效益,忽视经济效益,重视教学、科研等计划任务的完成。忽视对已购资产的管理和充分利用;无形资产、经营性资产有偿使用观念淡薄,资产管理混乱,家底不清,知识产权流失现象突出。在核算方面,有些单位对低值易耗品与固定资产未按规定标准严格分开核算,带来管理上的混乱。如按规定单价在500元以上或者虽然单价未达到500元,但使用期限在一年以上的物品应作“固定资产”处理,学校却作为“低值易耗品”处理,使“固定资产”有实无账、账实不符。又如购买低值易耗品,直接作支出,不入财产账;领用不办理手续,使这部分财产无账无实物,致使领用人领用后或分发给个人或当作礼品送人,造成国家财产流失。

3 会计信息失真比较严重

2004年5月,在云南省第十届人大常委会第九次会议上,云南省财政厅厅长曹建方所做的《关于c云南省会计条例(修订草案)>的说明》中讲到:“会计工作中存在着许多不可忽视的问题:首先就是会计信息严重失真“。技工学校会计信息失真突出。具体表现为:一是不认真执行会计制度,有意混淆会计科目;二是不认真执行“收支两条线”和“收缴分离,足额缴存财政专户”的规定;三是技工学校财务部门未将全部收入纳入技工学校统一管理中,校属部门有的各自为政,自收自支、私设小金库;四是将国家预算资金通过扩大开支范围和提成比例及结余分配不实等手段转为预算外资金使用;五是通过各种手段偷税漏税:六是将收入私自列为暂存款、应付款,在往来款中核算收支,致使收支不实等。2004年11月,新疆自治区审计厅在审计新疆大学、医科大学等7所大中专院校时发现,新疆大学举办的社会力量办学机构,以新疆大学名义招生,利用新疆大学的教学资源,举办

各种自学考试班,用自购票据收取学费2000多万元没有入账,长期失去监控。该校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和继续教育学院与地州技工学校联办专业证书班等,收取的分成学费和教材费等140万元没有计入技工学校账目,而是以个人名义存放,其中用“白条”报账43万元。新疆医科大学以医科大名义开办的10多个医疗门诊部全部承包给个人,部分承包费变成单位的“小金库”。医科大学所属中医院将联合办学和医疗门诊承包费等177万元不入单位财务账。整个学校会计信息失真,成为腐败的根源。

二、技工学校财务管理中存在问题的成因分析

技工学校财务管理中存在上述问题的成因是多方面的,主要可以概括为外部因素和内部因素两方面。

(一)外部因素

1 政府制定政策的滞后性

国家相继出台了《会计法》、《高等院校财务会计制度》等法律法规,为会计工作的规范化提出了要求。但是,由于有的管理文件滞后于现实,脱离了实际,致使合理不合法的事情发生,或者给技工学校财务工作的开展带来被动。

2 大环境的影响

省内外各技工学校间相继进行改革,分配制度、奖惩制度的出台,再加上筹资渠道的多元化,技工学校可供支配的资金越来越多。各技工学校之间、技工学校同企业、事业单位之间的个人收入相互攀比。有些技工学校领导和财务人员在利益驱动下,思想意志动摇,顶风作案、违法乱纪。

3 审计部门缺乏审计力度和广度

近年来,教育厅、物价局、财政厅、税务局等部门也陆续开展了对技工学校进行专项检查监督。笔者所指的外部审计主要是审计部门对技工学校进行的审计。近些年确实查处了一些技工学校的违纪违规行为和大案要案,应该说审计工作是卓有成效的。但笔者认为,由于外审人员对技工学校的经济运行情况了解较少,审计起来难度大。而且这些审计人员不是专门审计技工学校财务的。相对缺乏技工学校财务管理知识,在审计过程中,有时只有听取被审计单位意见来进行判断,这就造成审计的偏差。由干时间紧、任务重,在审计中,对有些情况只能做到抽查,以点代面,譬如对各技工学校校内办学、校外办班的情况落实不能深入到每一个班,技工学校自己计划外办学没有列入学校账务的“账外账”就逃出了审计,这样就进一步纵容了违法违纪行为。

4 舆论宣传和执法力度不够

2003年以来,党和政府已将治理教育乱收费列为近几年纠正部门和行业不正之风工作的重要内容,这一问题已经成为群众热点问题之一。教育部每年都在强调,但每年都有技工学校顶风作案。教育乱收费曝光的也不少,但真正受到处分和追究行政责任、经济责任、法律责任的又有几人?

(二)内部因素

1 技工学校领导对财务工作的重视程度还不够

《会计基础工作规范》第九条规定:“大中型企业、事业单位、业务主管部门应当根据法律和国家有关规定设置总会计师”;《技工学校财务制度》第六条规定:“符合条件的技工学校,应设置总会计师,协助校长全面领导学校的财务工作”。技工学校目前基本上都没有设置总会计师一职。随着技工学校改革的不断深化,技工学校面临着办学形式多元化、资金筹集多渠道化、办学规模扩大化的发展趋势,经济业务更加繁琐,内部控制要求越来越规范和严密,对领导学校财经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迫切需要设置总会计师,需要真正懂得系统的财务管理知识的专家来协助校长全面领导技工学校财务工作,真正为领导“当好家,理好财”,以适应技工学校的转型发展、安全发展与科学发展的需要。

2 各级领导对财务管理的认识存在偏差,特别是各二级学院(系部)的领导

这些领导都是在各自不同的专业领域里提拔起来的,没有系统地学过财务知识,对财务管理不甚了解或一知半解。缺乏财务管理意识和责任意识。有些领导认为财务是后勤保障,财务管理是财务部门的事情,我作为领导。没有必要懂那么多财务知识,只要懂得如何抓好生源、抓好教学、妥善协调各部门之间的关系,知道总的收入和支出就行了。不懂得最起码的财务知识。不懂得财务制度、财务法规,看不懂财务报表,对个人所得税的计算深感费解等等。但是,领导又要求财务人员按照他的思维模式去开展工作,给财务工作的开展造成被动局面,成为财务管理问题的根源。

3 目前技工学校财务人员的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普遍不高,职业道德素质参差不齐

笔者曾经遇到这样一个会计,且不说其会计证用何种手段取得,先说其素质,只有初中文化,特别喜欢占小便宜,最基本的会计知识都不懂,就连定期要对账都不知道,票据高兴什么时候入账就什么时候八账,自己可以不通过任何人而越权行事,甚至说:“付不付款我说了算。”其行为没有不与《会计法》相违背的。可想而知该同志所在企业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可靠性有多高,账目的混乱程度会有多大。会计人员本身素质低下、不求进取,是造成会计信息失真、财务管理混乱的重要原因之一。有些会计人员业务不精,法律意识不强。有的会计人员没有受过正规的教育或培训,墨守陈规,不求上进,缺乏钻研业务、精益求精的精神,缺乏职业理想和敬业精神。他们业务知识贫乏或知识老化,专业技术水平低下,无法按照新规定开展工作,同时,他们不学法,不懂法,对会计准则、会计制度也知之甚少。所谓无知者无畏,由于他们不懂业务、不懂法,因此,一些会计人员既谈不上遵纪守法,当然更谈不上依法办事了。有些会计人员品质不好,缺乏职业道德。像上述所讲的少数会计人员其本身就爱占小便宜,所以这些会计人员势『必会在经济上犯错误。尤其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中,社会不良风气给会计人员职业道德造成了重要的影响。人们在追求物质利益时,个人主义、利己主义、享乐主义等不良思想逐步抬头,私欲不断膨胀,削弱了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部分会计人员不顾会计行业实事求是、客观公正的道德规范,利用职务之便监守自盗、大肆贪污、挪用公款,以满足自己的私欲,最终以身试法,甚至走向了断头台。

4 技工学校财会仍以计划经济体制下的“核算型报账制”为主

这种财会工作模式严重滞后于技工学校改革,并与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不相适应,这是造成当前财会工作被动的根本原因。财务部门的任务就是把钱用好。技工学校财务管理还停留在一般意义上的资金的收取、分配和使用上;财会工作的重点还基本停留在记账、算账、报账等方面,过多地强调服务职能,而忽视了内部管理职能。例如对学费的收取、对支出的监督,很大程度上还停留在“账上”,没有落到实处,重核算、轻管理、忽视落实。

5 有些技工学校制定的内部管理制度本身就没有按照国家法律法规的规定来制定,本身就是合理不合法或不合

理也不合法的

譬如有的技工学校由于国家规定的差旅费标准偏低,没人愿意出差,就自行制定了差旅费报销的规定,提高了差旅费标准,笔者认为这样的规定属于合理不合法。有些技工学校虽然制定了符合国家法律法规规定的内部管理制度,但就是不执行或执行不力造成“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的状况。

6 在预算执行上存在没有建立相应的跟踪、分析和评价制度,对各部门的预算经费难以做出准确、具体的分析评价,对资金的使用效益也难以正确、完整地评价的情况

目前,一些技工学校基本上只进行笼统的、总括的分析评价。预算执行中还存在预算内容不实、预算约束不强和预算执行不了的情况。一些技工学校对于各项事业经费在使用上往往事先无计划。缺乏统筹安排,对全年业务开支存在着很大的盲目性;在资金使用过程中无控制,不管对事业发展是否需要,只要领导批字就全部报销。资金的使用缺乏计划性,因而导致资金使用不台理,使一些主要工作因缺乏资金不能按期完成,影响了事业的发展。

7 内部审计人情因素较多

篇6

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确立和高等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高校财务管理的目标和任务发生了重大变化。高校应尽快转换财务管理观念,认真研究财务工作实践中出现的新问题,并有针对性地加以解决,努力提高教育资源配置效益。

一、当前高校财务管理工作面临的主要问题

(一)高校财务管理观念与国家财政管理改革层层推进,不相适应

近几年来,国家财政管理改革逐步实施,高校收费资金施行收支两条线管理,编制部门预算,全面实施政府采购,财政国库集中支付,财政收支分类改革,财政资金使用绩效评价等一系列改革层层推进,这些改革对高校财务工作产生了重要影响,对学校的各项工作提出新的更高的要求。然而,高校的许多财务管理理念和手段是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明显不能适应当前财政改革和高校财务工作的要求。在实际工作中,各部门预算和高校内部预算两张皮,编制预算与执行预算两张皮,重视预算内资金、轻预算外管理,预算项目没有尽可能细化,预算支出没有科学的定额和标准,高校领导层对经费的开支带有很大的随意性,“一年预算,预算一年”的现象仍然存在,经费使用没有系统、科学的评估分析指标,不注重经费使用的效率和效益。高校应重视国家财政改革对财务工作的要求,主动转变管理理念,提高理财水平,这样才能更好地做好各项财务工作。

(二)高校资金筹措的相对困难与高校事业的快速发展不相适应

随着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高等教育迎来了发展的大好时机。从1999年,高校的招生人数逐年大幅增长,2005年全国高校在校生人数已达1562万人,2005年高校招生人数为505万人,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21%。有关学者认为,我国高等教育已从“精英教育”步入“大众化教育”。与此同时,高校之间通过合并等多种形式强强联合,高校的学科建设、师资队伍建设、教学仪器设备购置、新校区建设、教职工福利待遇提高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十五”期间,虽然国家及地方政府不断增加对高校的投入,但国家财政资金投入的增加明显低于高校学生人数的增加,远远不能满足高校事业快速发展的需要。高校应主动摆脱财政资金供给不能满足学校事业发事需要的困境,不断拓宽筹措资金的渠道,增强学校的经济实力,为高校事业的快速发展提供有力的经济支撑。

(三)高校国有资产管理水平与教育资源有效配置的要求不相适应

高校财务工作中对货币资金的管理非常重视,相关的管理制度十分完善。而当货币资金转化为实物资产时,在管理工作中就会出现许多薄弱环节。高校在购置大型设备时,缺乏专家评估认证;学校资产管理体系不完善,管理制度不健全,管理责任不明确;与校办企业、后勤总公司等经营单位的产权关系不明晰;学校资产长期不按规定盘点,学校合并时资产清查、移交手续混乱,资产账实严重不符;许多大型专用仪器设备不能在全校范围内共享使用,闲置资产无法调剂,“重钱轻物、重购轻管”的思想十分严重,形成了非常严重的流失浪费,资产使用效益低下,违背了教育资源有效配置的要求。

(四)高校财务人员的自身素质与财务工作任务的复杂性不相适应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高校财务管理的内涵与外延不断扩大,财务工作的任务也日趋复杂,主要表现在:高校办学经费来源多元化,年资金总量少则千万元,多则上亿元,甚至几十亿元,管理起来很复杂;财务工作要转变理财理念,加强会计核算,解决实际工作中不断出现的新问题;要及时为学校领导决策提供准确、详细的会计信息,促进学校行政管理水平不断提高;要充分运用现代技术手段,加快会计信息化建设进程;要加强对校内各单位(部门)经费使用的绩效评价;财务部门要善于和财政、审计、物价、银行、社会中介机构等打交道,应对各种检查、审计、评估等工作。然而,高校中某些财会人员法律法规观念淡薄,职业道德较低;为学校“当家理财”的主动意识不强,为师生员工的服务意识不够;部分人员学历和业务水平偏低,高级会计专业技术职务的人员较少,特别是在财务工作领导岗位上的高级会计人才更少,许多学校的财务处(科)长是非财会人员;部分财会人员计算机知识掌握得不够,计算机使用能力较低,影响了高校会计信息化建设进程。综合以上这些存在问题,高校财会人员自身素质与高校财务工作任务的复杂性的矛盾日趋尖锐。

二、解决高校财务管理工作面临的问题的对策

(一)转变高校财务管理观念,主动适应国家财政管理改革

国家推行的财政管理改革,是为了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建立和完善公共财政体制,提高财政资金的配置效益。这些改革政策符合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的要求,有助于提高高等教育经费的使用效益,有助于加强高校经费使用的管理,有助于不同高校会计信息的比较和评价,有助于与国际高校会计信息接轨,也有助于提高高校自身管理水平。由此,高校应积极应对国家财政改革政策,主动转变财务管理观念,提高资金使用的效益意识,节约意识,成本意识、风险意识。

一要及时组织包括学校领导在内的相关人员学习国家财政改革的政策文件,加大舆论宣传力度,切实转变过去普遍存在的财政改革是学校财务部门的事的错误思想;要在学校各部门统一思想认识,使教职员工认识到财政改革对学校工作的重大影响,认识到应支持学校内部的各项配套改革措施。二要按照财政改革的政策规定,研究学校的财务工作,调整财务工作思路,制定和完善财务规章制度,明确工作职责,落实工作措施,做好各项工作。三要进一步强化预算管理,预算管理是高校财务工作的核心。高校要按照财政改革要求,严格预算的编制、上报、执行、调整、监控以及分析评价等工作环节,达到预算管理的目的。四要按照责、权、利相结合和财力集中、财权下放的原则,认真处理财权与事权的关系,落实学校各层面的经济管理责任,使做事者有财权,有财权者要做事。高校财务工作的管理者和决策者,应适应财权和事权的统一,适时适度下放财权,当好管理者,做好监督和检查工作。

(二)依法多渠道筹集资金,适度举债办学,满足高校事业快速发展的资金需要

《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规定:“国家建立以财政拨款为主,其他多种渠道筹措教育经费为辅的体制,使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同经济社会发展的水平相适应。”《高校财务制度》规定高校财务管理的第一个主要任务是“依法多渠道筹集事业资金。”因此,高校作为事业独立法人,依法多渠道筹措教育经费,已成为保障学校教育教学工作顺利开展的重要条件。高校应在国家财政拨款的基础上,以市场经济为导向,充分发挥自身办学优势,主动适应广大人民群众对高等教育的渴求,开办多层次学历教育、非学历教育来增加学校的办学收入;高校要利用自身的科技优势、人才优势,广泛开展科技服务、科技咨询及向社会有偿转化科技成果等方式,争取收入。此外,高校的校办企业收入,企业和个人的捐赠收入也是办学资金的重要来源渠道。

由于政府对高等教育投入的不足,加上近年来高等院校招生人数大幅增加,高校基础设施老化、教学条件不足已成为制约高校快速发展的“瓶颈”因素。举债办学成为现阶段加快发展高等教育事业的重要筹资方式。向金融机构借款,其风险是客观存在的,它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高校应正确处理事业发展与举债规模的关系,防范财务风险。高校要对贷款项目进行科学分析和论证,谨慎测算项目投入使用后给学校带来的效益;财务部门掌握好贷款进度和资金的使用方向,要把沉淀资金减少到最低限度,降低资金使用成本;要根据高校自身的发展规划和远景目标,科学测算学校的还贷能力,建立财务危机预警系统,控制财务风险。高校财务部门要充分利用当前举债的大好时机,全方位地加强“银校”合作,获取建设资金,为学校事业的发展提供有力的财力支持。

(三)科学配置学校资源,加强国有资产管理,促使国有资产管理纳入规范化,制度化的轨道

当前,随着高校事业的快速发展,高校的国有资产多则几十亿元、几亿元,少则几千万元,管好这部分资产,是关系到优化配置高校教育资源、发展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大事。高校领导要对国有资产管理工作予以充分重视,加强领导力度,广泛宣传,使人人能自觉维护国有资产的安全、完整,防止国有资产流失,提高国有资产的使用效益。

高等学校要设立专门的国有资产管理机构,在主管院长的领导下,选派政治思想素质高、懂技术、业务能力强的同志负责国有资产的管理工作。国有资产管理部门的工作任务主要有:根据有关政策和法规,制定校内国有资产管理的规章制度、办法;会同有关职能部门组织专家对国有资产的购置或建设进行论证;强化各部门、院(系)对国有资产使用保养等的监督、检查;进行国有资产产权登记;对国有资产的变动、变卖、调配使用、出租、评估、合作经营等日常管理工作,对非经营性国有资产进行定期清点、核实,严防流失。

为最大限度发挥高校国有资产的经济效益,对国有资产要定期进行全面清查盘点,摸清家底,明确产权。对教学科研的仪器、设备设施要统一配置,减少重复购置,使高校的国有资产“物尽其用”,节约资金,提高办学效益。

(四)建设一支高素质的财会队伍,建立良好的财务工作环境,为促进高校事业的发展提供优质高效服务

按照《会计法》和会计人员职业道德的要求,加强高校财会队伍建设,是做好高校财务工作的重要保证。高校应按照“三个层次、三个方面”打造一支政治思想过硬、职业道德高尚、业务素质精良的财会队伍。

篇7

随着目前,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在各行各业的财务管理中运用到了许多处理和分析财务的专业软件。学校也不例外,很多的小学在财务管理工作中也都使用到了这些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技术成果。目前小学阶段的财务管理工作已经成为了义务教育阶段校园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面对信息化的大环境,小学的财务管理工作具备哪些特征呢?只有我们从根本上了解这些特征,才能更好的去提升小学财务管理的水平,做好这一工作。

一、小学财务管理工作引入信息化的意义

1.促进了现代化管理理念在小学校园中的推广应用

现代化的管理理念指的是基于会计核算的基础,对核心的财务管理工作进行落实,采用现代化的技术手段对资金的具体流向进行合理的控制。现代校园已经构建起了较为完善的信息网络系统,在很大程度上为财务的信息化管理提供了技术支持,对于财务工作的信息化持续推进有着重要作用。财务管理信息化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能够有效地实现财务管理工作的信息的共享、对于财务管理的方式、手段以及反馈机制的全面改革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财务管理工作的信息化建设的推进与完善是促进小学财务管理工作改革、实现强化学校管理工作,控制资金流向的有力手段。

2.有助于促进小学财务管理工作的技术更新

在此之前,小学的财务管理往往使用会计电算化技术进行财务管理。目前来看,会计电算化的方式随着社会的发展渐渐显现出了信息整合力度不够、信息缺乏专业分析等不足之处。而小学财务管理信息化的建设,综合的运用了各种先进的信息技术,能够对涉及面较广的专业数据进行精确的处理分析。经过这样的过程,能够对财务管理的相关技术进行提升,促进财务管理工作的高效性。信息化背景下的财务管理,将会计电算化与信息化进行了有机结合,能够对大量的财务数据信息进行排列组合和精确分析,使信息按需进行合理配置,极大地节约了在数据传输、分析等环节投入的人力物力,提升了小学财务管理工作的可行性和实效性。

二、信息化背景下小学财务管理的工作特点

1.财务信息除了的主要工具是互联网和计算机

传统的财务信息处理工具是算盘和计算器这些手动工具,这些工具的使用是沿着财务管理工作的历史进行延续的,虽然其较为落后和陈旧,但是还部分的存在于财会工作中。随着信息化技术的发展,小学财务管理信息化体系的建设使得互联网和计算机逐渐成为了财务信息处理的主要工具。互联网和计算机的使用加快了数据的处理速度、能够快速的将原始数据进行分类、汇总以及累计等综合处理。除此之外,互联网和计算机技术的应用还大大的提高信息处理的准确性,节约了由于反复核算而浪费的人力物力。

2.数据保存的载体建立在电子媒介上

传统的财务管理中,相关的财务数据是保存在纸质载体,纸质载体的数据需要有专人进行保管维护,极易受到外部环境的影响而发生丢失和损坏,此外纸质信息在传递过程中难免会发生一定的误差,非常不利于后期工作的开展。信息化背景下的财务管理,其数据是保存在电子媒介上的,以光电介质、磁介质以及多样化的电子介质作为财务数据的保存载体,利用移动硬盘、光盘以及USB设备等进行数据的存储、转移,实现了海量数据长期存储的目的。此外,利用电子载体存储数据还有一个重要的好处就是能够避免人为传递造成的数据失误,实现多次无差别的数据复制,增强财务数据的准确性。

3.增强了数据传输的时效性

一直以来,小学的财务管理工作没有得到该有的重视,在财务数据传输方面使用的是手工绘制的表格,表格做好之后一级一级的向上传递,这样的工作形式浪费而来大量的时间。引入信息化手段之后,财务数据的传递不再依赖手工绘制的表格,而是通过互联网进行,大大的节约了数据传输的时间,提高了工作效率。与此同时,还能够使各部分负责人形成互动,一旦发现问题能够得到及时的交流反馈,避免了人力物力的浪费,使财务信息传输的时效性大大提高。

在信息化不断深入发展的环境下,小学的财务管理工作唯有及时的引入新的技术手段,优化财务管理的信息资源配置,才能促进小学校园财务管理工作的良好发展。

参考文献:

[1]华晓平.关于中小学校财务管理信息化的思考[J].现代教育科学(普教研究),2008(05).

篇8

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为高等工科院校的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高素质的复合型、具有创新性的人才培养催生了学科交叉融合加快。“十二五”期间各高校都根据社会对人才需求的特点,提出了切实提高教学质量的具体举措,其中优化学生整体知识结构,培养复合型人才已成为各高校的共识。我所在的北京工业大学就提出了要按照“面向前沿、突出重点、强化特色、鼓励交叉”的思路建立与研究型大学相匹配的学科布局和学科水平的目标。在此过程中相关教学计划的修订以及与其对应的课程教学大纲的制定就成为各校需要及时关注和解决的问题。

一、《财务管理》课程与工科专业学生素质要求的相关性

财务管理学作为一门独立的经济管理学科,以企业资金筹集、使用、耗费、收入和分配为基本框架,以财务预测、决策、计划、控制和分析为基本环节,重点讲述企业筹资、投资、收益分配的有关问题。包括企业筹资管理;对内、对外投资管理;营运资金管理;利润及其分配管理以及财务分析等内容。《财务管理》作为会计、理财以及管理学专业学生的必修课已经成为共识。但根据复合型人才培养的需要,笔者认为还有许多工科专业有必要增开《财务管理》课程,将其列为必修课或选修课。《财务管理》课程与工科专业学生素质的要求具有一致性。

财务管理是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企业管理大系统中,财务管理是其子系统之一。财务管理的对象是企业的资金及资金运动。有资金的地方就有财务管理的问题。其根本任务是使资金产生最大的效益,以实现企业的发展目标。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财务管理对企业变得越来越重要。但是,企业的财务管理决不仅仅是靠财务人员就能做好的。首先,从资金周转运动过程来看,企业的资金虽然在财务部门统筹管理, 但从产品的设计到原材料的采购,再到产品的生产、销售等都要依靠技术、采购、生产和销售等相关部门的协调工作。好的产品设计必须要考虑相关成本费用问题,独特的设计一定更要为公司多增加销售收入。可以说降低成本,增加销售收入与这些部门的工作息息相关。其次从财务管理的环节来看,许多企业的财务决策 (如投资决策) 都具有很强的技术性,不仅在决策过程中必须有生产管理人员和工程技术人员的直接参与,在决策的实施过程中,更要依靠各部门正确、有效和协调的工作。例如在对公司生产的产品采用何种材料的决策中,既要考虑技术上的可行,还要考虑经济上的因素,有必要从资金投入的角度分析研究材料的合成和替代。由此可见,企业中不管是经营管理还是技术管理,学校中无论是学习机械工程、电子信息工程专业还是学习工业设计、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的学生都需要具有较强的理财观念, 具备一定的理财知识,并将理财贯穿在各自的工作中。美国著名的财务学家加布里埃尔·哈瓦维尼曾指出: “如果缺乏对现代财务原理和惯例的清楚认识, 就不是一个称职的管理者。”

从另一个角度看,《财务管理》课程虽然是财会专业的主要专业课,但对于非财会专业的学生来讲,在掌握自身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基础上,学习财务管理的基本理论和主要方法,对于增强公司和个人的竞争能力,无疑也是十分重要的。实际上,高等教育已经进入普及阶段,作为一个普通的社会人,学生步入职场以后马上也涉及一个个人理财的问题。将《财务管理》课程作为工科院校的统开课或选修课之一,使学生树立新型理财观念,如:资金时间价值观念、风险观念、资金成本观念、投资理财观念等,不但可以使学生相关的知识结构不断丰富,对提高学生自身素质也是很有意义的。

二、合理安排《财务管理》统开课的教学内容

从国际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看,本科教育是高等教育的主体与基础,抓好本科教育是提高整个高等教育质量的重点和关键。但目前我国普遍存在对教育科研重视不够的问题,且即使对《财务管理》课程进行研究也多集中在对财会专业《财务管理》课程教学研究上。虽然有些经管及工科类等本科其他专业已将《财务管理》作为必修课或选修课开设,但对其教学内容的系统研究较少。

《财务管理》课程作为统开课一般院校只安排32学时,而财务管理的内容又比较多。由于课时较少,教学内容的安排存在困难。但另一方面应该注意到财务管理课程内容中经常涉及经济学、会计学、管理学和统计学等相关学科知识,可能造成课程内容的交叉重叠,导致学生重复学习有关内容。因此要研究把握好课程内容的深度和广度,综合考虑各种因素,确定《财务管理》统开课的授课内容,使学生的知识体系更加完整、科学与合理。

财会与非财会专业《财务管理》课程的教学目标不同。《财务管理》对财会专业的学生来说是一门专业课,这就要求教学有完整的知识体系,使学生具备扎实的理论功底和熟练的操作技能。而非财会专业教学目标主要是完善学生的知识结构,拓展其知识面。这样可以从财务管理的知识框架结构出发,了解财务管理基本的原理,掌握理财的基本方法。在教学安排上则要对广度更为重视。

笔者认为对非财会专业的学生应重点讲授如下内容:①财务管理基本理论。主要让学生了解财务管理的概念、财务管理的目标及理财环境。②财务管理的基础观念。包括资金时间价值观念以及风险观念。这部分内容是理财的基础,应让学生充分理解和掌握。③筹资管理。了解筹资渠道与方式,掌握资本结构决策的思路。④项目投资管理。这部分内容对许多非财会专业的学生来说会在工作中经常涉及。项目投资的现金流量分析、项目投资决策的评价指标及其运用等都应该详细讲解并辅助实践。⑤证券投资管理。包括股票、债券、基金投资。这部分内容较多,学生也比较感兴趣,但由于课时所限,教学中宜从介绍的角度涉及的面广些,使学生具备一些常识性的知识,更深入的东西可在今后学生有需要时再自己进行研究。⑥营运资金管理。包括现金、应收账款及存货的管理。这部分应围绕各项资金的运动规律,抓住核心问题阐述。⑦收益分配管理。重点掌握影响股利政策的因素以及股利政策的制定,并对股票分割、股票回购有一定了解。⑧财务分析:了解财务分析的目的,重点掌握财务分析的一般方法。

总之,《财务管理》课程的教学内容应符合本科教育的培养目标,教师在教学中因根据所授课专业学生的不同素质要求,在统开课基本教学大纲的基础上适时调整教学内容,以适应当前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和复合型人才培养的需要。

三、采用先进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率

科学技术的发展,为使用现代化教学设备提供了可能。在《财务管理》教学中利用多媒体等先进教学手段可以大大提高课时的利用率,有效解决内容多、课时少的矛盾。近年来,不少院校都使用多媒体课堂辅助教学软件授课,这样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教师板书和学生笔记的时间,教师教学便于形象生动、深入浅出地讲明课程的重点、难点,学生也可以更加集中精力听课和思考,充分的利用了教学时间。另外,《财务管理》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学科,教学中必须正确处理好知识与能力的关系,在讲解好基本理论知识的基础上,教师应积极引导学生自主地分析问题,鼓励学生创造性思维。现代案例教学模式是财务管理教学的必然趋势。我们可以充分发挥互联网的作用,利用互联网提供的上市公司的财务信息,指导学生进行案例分析,加强对理论知识的理解,丰富其所学内容。同时利用网络搭建师生在线交流平台,加强教师对学生的辅导。

以学生的理解为基础,以学生掌握知识的规律为导向做到深入浅出、循序渐进,可以有效的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效果。《财务管理》教学应当注重寻求在具体条件下采用或者结合使用多种教学方法的最佳途径。不同的教学方法有其自身的特点。教师可以利用启发、对比、归纳、推理等教学方法,增强教学内容间横向及纵向的联系,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较大程度地提高教学效果。例如资金时间价值观念是《财务管理》的重点,项目投资中净现值及内部收益率等的计算、股票和债券的估值等也都是以资金时间价值的计算为基础的。教学中就可以充分发挥工科学生的优势,通过对公式的推导帮助学生对公式的理解和记忆,要在夯实基本概念和公式理解的基础上,启发学生灵活运用所学基本公式处理相关决策问题。对于经营杠杆、财务杠杆和复合杠杆这类有密切联系的内容,就可以采用对比的方法,除了让学生明确计算的区别外,还要注意它们在经济意义上的差别以及在确定资本结构中的应用。此外,教学中还要善于归纳。内插法在《财务管理》中的应用非常广泛,如在资金时间价值计算中对利率和期限的计算、在项目投资评价指标中内部收益率的计算以及债券投资中到期收益率的计算等等,教材在讲解中对它们分别列示了相应的公式进行计算说明,但如果利用数学方法,根据其对应关系来求解,就可以把这些内容统一起来,按照相同的方法处理,这样会省去许多记忆公式的时间。

教育家波利亚曾经讲过:“学习任何知识的主要途径即是由自己去发现,因为这一发现,理解最深刻、也最容易掌握其中的内在规律、性质和联系。”针对《财务管理》统开课课时紧的特点,我们可以引导学生自行阅读教材和网络、学术期刊等相关资料,教师在课堂上只讲解学生感觉困惑的普遍性问题,以此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我在“基金投资”这一部分就采用了这种方法。针对近年基金投资、股票投资普遍受到关注、这部分内容资料容易获得、甚至有些学生就有实际操作经验等特点,通过预置问题,要求学生在课前有针对性地对基金投资、股票投资进行资料收集和整理,并以小组为单位模拟投资,并在课堂上进行演讲。这样课下资料收集和整理锻炼了学生的查阅资料及分析问题的能力,课堂上进行演讲则充实了教材的内容,同时对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以及表达能力的提高也很有意义。实践证明,通过学生部分内容自学以及有效的教学活动完全可以很好的完成教学任务,而且,学生的印象更加深刻。

总之,在高等院校工科专业中开设《财务管理》有很好的现实意义,作为教育工作者应对其教学内容及其教学方法进行深入的研究。

[参考文献]

[1]姚旭东.加强课程设计强化创新能力培养.中国大学教学[J],2011;6:

[2]谢华,朱丽萍.浅议“财务管理”课程建设及教学方式改革.中国电力教育[J],2010;12:97-98

[3]邓尚华.非会计专业《财务管理》课程教学效果的探讨.内江科技[J],2010;7:149转183

篇9

笔者在技工院校中从事多年财务管理类课程教学工作,经过潜心研究和钻研,不断将人文关怀渗透到专业课程教学工作中,得到了各届学生的好评,充分将“匠人精神”用在课堂教学研究上,做到财务管理类课程教学工作精益求精,化单调枯燥的知识和技能教学为学生开心愉悦的自主学习,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也真正达到了教书育人之目的。

一、在财务管理课堂教学上,营造舒畅的师生心理环境

师生良好的心理状态会相互影响,给教学效果带来不可估量的收获。教师有良好的心理环境,会直接感染到学生,让学生在舒畅的心理环境中学习;学生有了良好的心理环境,也会反过来影响教师的教学活动,促进教师的思维和自信。

1.教师具有优良的个性品质、人格魅力和渊博的知识,可以让学生赏心悦目

财务管理类课程涉及的知识面很广,有数学、会计、金融、外贸、经济学等相关学科,从而要求教师在这些方面的知识要较为全面,不能照本宣科,否则会导致学生学得一头雾水。笔者学院生源主要为初中毕业生,学制五年,而财务管理类课程一般在第四学年开设。技工教育以实操教学为主,往往导致学生在理论方面的知识较为缺失,甚至不足,其中学生属严重缺失的是数学知识。如学习年金的现值和终值时,基础好的学生,如果知道等比数列的求和,就很容易得到年金的现值和终值公式,而无需去死记硬背。但对于相对基础较差学生,如果教师不想办法去解决该问题,将会导致该层次学生越学越糊涂。在年金的现值和终值学习之前,教会学生巧妙运用等比数列的求和原理,即在等比数列求和等式两边同时乘以公比后得出另一等式,再将两式相减,即可求出等比数列的和,无需记忆公式,即可直接求出年金的现值和终值。如果要求学生死记公式或根据等比数列求得公式来求年金的现值和终值,则导致学生感觉上课是在听天书,无法做到让学生“知其然,知其所以然”。笔者通过启发、引导学生用此法解出年金的现值和终值时,学生们茅塞顿开,给予了响亮的掌声,并为之感叹,不愧是学数学专业的财务老师。通过此案例,学生在舒适自如的心理环境中学会了年金现值和终值的求法,不需要记忆书上看起来繁琐而复杂的公式,而且忘记公式后,也可以算出正确的数值。

2.教师言传身教、榜样示范,用思想、言行去愉悦学生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教师在传道授业过程中,言传身教,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也要做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身正为师,学高为范”。在财务管理类课程教学中,要让教师之爱充分在学生中起到示范作用。只有教师对学生表达出真诚的爱心,才能激发起学生对周围人群的爱心。只有教师的一言一行和高尚的思想才能感化学生,让每一个学生心情愉悦。如在财务管理类课堂教学中,有的学生偶尔会出现精神萎靡不振,甚至睡觉的现象。如何对待学生上课睡觉的现象,是摆在技工院校任课教师前面的难题。学生上课睡觉,有的是因为晚上睡觉太晚,有的是因为身体不舒服,有的是因为家庭有特殊原因等等。针对不同的原因,要采取不同的教育方法,特别是针对学生身体不适或是家庭特殊原因,教师应该了解情况,并给予关怀,让学生充分体验到教师对学生的爱心,不能笼统给予严厉的批评。不然,给学生的感觉是教师没有爱心,不关心学生,久而久之,学生在教师潜移默化地影响下,变成冷血动物。教师要求学生要着装整齐,没有不良习惯,教师也应该做到。教师经常要求对待周围的学生要抱以宽容之心,那么教师对待学生也要宽容,不怕学生犯错误,关键要教会学生正常对待错误。只有教师真正用言行去愉悦学生,学生在课堂上跟教师互动,才是一种真正的快乐学习,是一种享受。

3.教师用阳光积极的情感、丰富的表情、和蔼的态度、幽默的语言和亲切的目光,让学生产生心理共鸣,创设轻松的心理环境

财务管理类课程教学过程,知识性强,涉及的数学知识多,如果教师只是一味地灌输知识,并且整堂课的表情是铁板一块,导致学生身在曹营心在汉,上课变成一种煎熬,如热窝上的蚂蚁,等着下课铃声,教学效果可想而知。久而久之,学生会对财务管理类课程产生恐惧感。基于财务管理课程的特点,首先教师在课堂上,运用阳光积极的心态,抑扬顿挫的语言,和蔼可亲的态度,幽默的语言,并同时投以亲切的目光,让学生充分沐浴在一种多维度的课堂氛围中,不知不觉地就可达到教学目的。教师要做到以上几点,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完成的,必须自觉养成修身的习惯,具有良好的心态,有扎实的教学基本功,不断学习、不断进步,方能成就。

4.赏识学生,让学生充分感受成功的喜悦

在财务管理类课程中,要在作业讲评和课堂提问等环节中做到充分赏识学生,让学生真正感受到成功的喜悦,从而让学生爱上财务管理类课程,虽然知识方面比较难,但学生跟教师互动良好,有一种成就感,寓教于乐,也就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课堂中,作业点评是必不可少的环节。针对学生在作业中好的表现,如有的学生字写得很漂亮、工整,有的学生逻辑思维很严密,有的学生作业态度很好等,笔者都一一予以表扬,特别针对每一个学生的作业,分别有哪些优点,也做到一一点评,让学生充分感受到教师对他的关注和赏识,心里美滋滋的。再如,请学生回答问题时,鼓励学生大胆开口讲,不要怕讲错,只要开讲,就肯定有正确的地方,针对正确的知识点,给予足够地肯定和表扬,让他们能够自由表达自己的想法,发挥个性,必然导致学生爱上财务管理课程。因为只有这种课程,学生才能充分体会成功的喜悦。

二、在财务管理课堂教学上,营造最佳的生理环境

财务管理类课程涉及的知识较难,要学好学懂该门课程,对初中起点的技工院校学生来讲,有很大的难度。为此,在课堂上,教师应该充分掌握学生的身体规律,合理安排和引导学生将身体状态调适到最佳状态,以获得最佳的学习效果。

1.讲、练、议等时间安排要尽量合理,让学生张弛有度

根据权威调查的数据,只有58.8%的学生自认为上课时能集中注意力,仅有39.7%的学生表示课堂上持续集中注意力达30分钟以上,大部分学生能够集中注意力听课的时间集中在20分钟左右。这是中国青少年注意力的现状。技工院校一堂课的时间约为45分钟,满堂灌是最大的禁忌。这将会导致课堂鸦雀无声、睡成一片,学生学不懂、跟不上以后,只有放弃,长此以往,恶性循环,教学效果等于零。笔者一般安排讲授或播放微视频的时间不多于20分钟,再安排15分钟学生练习或讲练结合,最后安排10分钟给学生、结合日常工作的财务知识讨论所学知识、并提出自己的见解,最后教师总结。根据学生身体特点,合理安排教学时间,让学生在课堂上张弛有度,以求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2.要求学生合理安排饮食,保证在课堂上有充沛的精力

根据调查,有40%的技工院校学生由于各种原因不吃早餐上课,上课处于严重饥饿状态,不能集中精力或没有精力,昏昏欲睡。教师应该教会学生如何合理安排自己的饮食。根据营养专家的建议:一日之计在于晨,早晨是一天的开端,吃一顿好的早餐对于学生一整天的学习是至关重要的。从营养学的角度看,一日三餐的饮食,也是以早餐要求最高。经过一夜的酣睡,人体机体中储备的葡萄糖已经消耗殆尽,激素分泌已进入了低谷,大脑很难为无米之炊,记忆机能处于迟钝状态。这时,一份营养早餐犹如雪中送炭,能给嗷嗷待哺的脑细胞提供渴望得到的能量。这对于脑力消耗极大的考学生来说,无疑是至关重要的。其次,对于一日三餐的安排,学生要遵循“早餐要吃好,午餐要吃饱,晚餐要适量”的基本准则。最后,除了一日三餐科学合理之外,学生要适当增加富含铁元素的食物如猪肉、兔肉、牛肉,特别是动物内脏,如肝脏、血制品的铁含量特别高,再辅之以富含丰富维生素C的新鲜蔬菜和水果,特别是深色蔬菜,如菠菜、苋菜、胡萝卜、洋葱等。教会学生合理安排后,让不吃早餐的学生重视早餐,吃早餐的学生也要注重营养,这样可保证学生在课堂上有充沛的精力,为良好的教学效果奠定物质基础。

3.要求学生理解财务管理课程,减少学生的机械记忆量

财务管理类课程涉及的计算公式很多,如复利终值(现值)、普通年金终值(现值)、先付年金终值(现值)、债券估价模型、普通股估价模型、优先股估价模型、各种财务比率的计算、经营杠杆、财务杠杆等,全部都是利用公式或模型进行计算。如果教师只是教会学生死记硬背公式,学生到最后只会一塌糊涂,越学越难,将所有财务管理知识搅成一锅粥。在教学过程中,所有公式要求学生理解,掌握公式的推导过程,万一不记得公式,也可以在很短时间内通过推导计算出来。如普通年金终值公式为FVAn=R×FVIFAi,n=R×([(1+i)n-1]/i),认真学习成绩好的学生,可以直接利用公式,用查表或计算的方法根据已知条件求出普通年金终值,但此类方法长时间后容易忘记或身边没有系数表可以查询,导致学完后,学生很快又将知识还给了教师。而期数为n年、金额为R元的普通年金终值的数学实质是:FVAn=R+R×(1+i)1+R×(1+i)2+R×(1+i)3+…+R×(1+i)n-1(称之为式1),即为等比数列的求和,而技工院校的学生也记不住等比数列的求和公式,根据等比求各公式的原理,只要将上式两边同时乘以公比(1+i),得出(1+i)FVAn=R×(1+i)1+R×(1+i)2+R×(1+i)3+…+R×(1+i)n-1+R×(1+i)n(称之为式2),将式2减去式1即可得出FVAn=R×([(1+i)n-1]/i),将R、i、n的值代入公式即可计算出结果。

如果教师抓住每一个公式的推导过程,教会学生最简单的推导办法,减少机械记忆量,将会使得该课程教学效果显著,并在学生脑海中打下深深烙印。其实,这也是教育专家所强调的教育本质,把教师教授的知识忘记后,留下的东西,才是学生真正学到手的东西。

三、以人为本,不断创新教学模式

高品质的课堂教学应该是充分体现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师生良性互动。这也是教学模式设计中尊重学生主体性的重要体现,是对学生人文关怀的直接载体。

1.以人为本,充分体现学生为主体的活跃课堂教学活动

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财务管理类课程教学一定要构建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模式,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兴趣,给学生以足够自主的空间和活动的机会,使学生“自主”地进入到学习的过程中去,促使他们达到求知的最佳境界,激发学生去自学、去设疑,然后用查资料、探讨等方法去自行解决问题,逐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如在进行年金现值和终值的教学设计时,笔者结合学生实际情况,首先提出两个问题:一是假如某学生五年后需要出国留学,所需资金30万元,银行年利率为3%,需要每年年初存入银行多少钱才可以达到要求; 二是假如某学生今后连续五年每年末要支取1万元,银行年利率为3%,需要现在存入银行多少钱才可以达到要求。这两个问题很切合学生实际需求的问题,问题提出来后,学生一定想知道如何解决此类问题,从而激发了自己的求知欲望。其次,将全班学生分为四个组,每组推荐一个组长,负责所在组的讨论和交流工作,大家一起努力用已经学过的知识去解决问题。第三,每组推荐一个代表对讨论结果与全班同学进行分享,从而在自主学习中得出知识和真理。第四,教师在最后环节进行画龙点睛,总结出年金的现值和终值公式,从而加以运用。第五,巩固练习,将所总结出的知识拿到实践中去检验。通过自主、合作、探究和实践的教学环节,充分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团结合作精神,充分体现学生在课财务管理课堂中主体作用,也充分渗透了自主发展的人文怀。

2.以人为本,重视课堂情境教学设计,充分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

篇10

国库集中支付是指政府将所有财政资金统一纳入到国库或国库指定的银行单一账户中进行管理,由预算单位提出申请,经过相关部门审批核准后,再由国库单一账户负责对财政支出进行集中拨付。在学校实行国库集中支付制度,对于推进学校财务管理改革,提升预算执行管理水平具有重要作用,但是在国库集中支付制度的执行过程,仍然存在一些不足之处,需要进一步予以完善。

一、国库集中支付制度对学校财务管理工作的积极影响

(一)有利于强化学校预算管理

学校实行国库集中支付制度之后,使得财政资金的拨付更为规范化、程序化,同时也对学校的预算编制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预算单位不仅要在预算编制的用款计划内区分财政性资金和非财政性资金,还要根据资金使用方式的不同确定财政直接支付和财政授权支付,并将用款计划层层分解为季度和月度用款计划。如此一来,在国库集中支付制度下,学校既提高了预算编制、执行水平,又增强了资金使用的合理性、计划性。

(二)有利于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实施国库集中支付制度后,政府由原本对学校财政资金的事后监督,转变为对学校财政资金的全过程监督,有效地杜绝了学校私设小金库、多头开设账户、账外设账等腐败现象。财政部门通过对学校用款计划进行严格审核,对学校的支出行为加以规范,从而实现对财政资金流动的全程监控,防止资金闲置,提高学校资金的使用效率,同时也增强了政府财政资金活动的透明度。

(三)有利于提升财务管理水平

现阶段,实施精细化财务管理是推动学校内涵式发展的必然选择。国库集中支付制度下,学校财务管理工作在管理职能、管理理念、管理范围以及会计核算等方面均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使得财务管理面向信息化、规范化、高效化方向发展,从而推动了学校业务支出、会计核算、资金运作等方面的科学管理,有助于实现学校精细化财务管理目标,提升财务管理水平。

二、国库集中支付制度对学校财务管理工作的不利影响

(一)增加了预算编制的难度

学校在实施国库集中支付以后,则需要按月进行用款计划编制,然后再将编制好的计划上报给有关财政部门审批,这就要求学校的财务预算应完整、准确、具体。然而,由于我国现阶段的部门预算内涵不够明确,从而导致多个会计主体将预算汇集在一张预算表上,重复和遗漏的情况时有发生,很难保证预算的完整和准确。特别是在进行一些专项预算时,由于未采用零基预算的方法进行编制,造成实际工作中专项资金经常被混用。当前,我国大部分学校采取的基本都是一级财务管理,而实施国库集中支付后,为确保预算编制更加准确,这就要求学校各部门中都要设有专人进行预算管理,这样必然会使各部门的工作量有所增大。

(二)导致学校资金紧张

长久以来,各所学校均十分重视对教学硬件设施和软件建设的投入,从而致使教育资金投入不断加大。但是,由于政府给予学校的财政拨款明显不足,致使学校会在一定程度上背负债务,在经费使用方面存在拆东补西的现象。而在实行国库集中支付制度的过程中,学校的每项支出必须按照预算编制来执行,使得所有财政拨款必须做到专款专用,导致学校丧失了自主支配使用财政资金的权利,从而造成了学校资金使用紧张。此外,在实施国库集中支付制度之前,学校的财政经费通过是按月拨付,并且可以自行掌握使用未动用的财政经费。而在实施国库集中支付制度之后,禁止学校使用未上报用款计划的财政资金,使这部分资金只能留存在国库内,致使学校无法对财政经费进行合理调度。

(三)对会计核算提出了新要求

由于国库集中支付制度下的会计核算模式与现行学校财务制度和会计制度存在矛盾,致使学校的会计核算工作增加了难度。学校会计核算既要满足国库集中支付的要求,又要遵循学校会计制度和财务制度的相关规定,使得原本简单、易操作的会计核算工作变得繁琐、复杂,导致会计人员不仅要负责各项业务的正常处理,还要遵守国库支付程序,提高会计信息的传输效率,才能避免财政支付到账不及时的问题发生。

(四)项目经费滞后

学校在未实施国库集中支付以前,垫付资金的问题一般可以采用各账户之间划拨资金的方法予以解决。然而,国库集中支付实施以后,不再允许由零余额账户向其他账户进行资金划拨。致使学校大量垫付资金沉淀在零余额账户当中,而实有资金的账户却因垫付过多的财政资金,严重影响了学校其他项目的正常开支,从而造成项目经费严重滞后。

三、完善学校财务管理工作的建议

(一)健全财务预算编制,加大预算执行力度

就我国的国库集中支付制度而言,其主要是以科学规范的财务预算为前提和基础制定的。完善学校财务预算编制,能够有效的将预算支出细化,即按部门及项目进行预算支出,从而为国库集中支付的贯彻落实提供强有力保障。学校应在传统综合财务预算的基础上,建立健全预算指标体系,借此来区分业务、项目以及人员等支出,并按照不同的支出性质,采取不同的资金支付方式。同时,学校还应服从国库集中支付及政府采购中相关的要求。此外,学校在巩固部门预算改革成果时,应当将国库集中支付改革作为其主要的保障机制来贯彻实施。学校可以通过国库集中支付的实施,对用款计划及预算指标进行控制,进而确保部门预算的严肃性,以此来杜绝各种无预算支出的情况发生。

(二)强化学校财务管理内部控制

学校在实施国库集中支付时,必须使会计工作人员明确自身的自责,并且还要进行合理的分工协作,以此来确保国库集中支付用款计划的各项工作能够真正落实到位,如录入、审核以及申报等。此外,学校还应根据实施国库集中支付过程中发生的问题,有针对性地采取相应的解决措施。较为有效的方法是建立并完善内控制度及内审制度,同时学校还应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制定行之有效的制度,以此来使国库集中支付工作的开展有章可循、有制度可依。

(三)完善学校会计核算体系

实行国库集中支付制度之后,对学校的财务管理体系、资金支付方式以及银行账户管理等方面带了巨大影响,所以学校应结合自身财务管理目标和会计核算的特点,合理增设各级会计核算科目,制定具体的规章制度强化收入、支出核算和零余额账户的管理。同时,学校还应将责任制落实到国库财政支付审批、执行、记录、审核等各控制环节中,明确各部门所应履行的职责,力求学校在完善的会计核算体系基础上,建立科学、细化的预算管理体系,合理安排年度、季度、月度的各项财政支出。

(四)提高国库集中支付的工作效率

学校在实施国库集中支付后,支付环节必然会有所增加。因此,必须加强各个环节之间的协调和沟通,这样才能确保学校运作正常。各环节间的协调及沟通可从以下两方着手:其一,参与国库集中支付的各部门之间应做好及时协调和沟通工作,这些部门相互之间应尽可能密切配合,借此来简化实际工作流程,以便有效地提高工作效率,确保国库集中支付能够顺利开展;其二,对于实施国库集中支付的学校而言,应在实际工作过程中,进行合理安排、精心组织,并积极协调学校各部门之间的关系,做到用款计划编制及时准确,账务处理、项目实施以及新款支付等及时。

四、结束语

总而言之,国库集中支付制度的实施有助于政府加强财政资金的统一管理和调度,增强学校使用财政资金的透明度,提高学校财务管理水平和预算执行水平。学校应当正确认识到实行国库集中支付制度对自身财务管理工作带来的影响,并积极制定应对之策以适应国库集中支付带来的新要求和新变化。

参考文献:

[1]张彦.国库集中支付制度对学校财务管理及会计核算的影响[J].科技资讯.2006

[2]陈红玲.学校实施国库集中支付制度的现状分析[J].河南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

[3]覃丽.学校国库集中支付制度论析[J].沿海企业与科技.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