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8-07 17:05:51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公共管理优秀案例,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电力设备在其运行过程中,会受到各种各样外部因素的影响,包括外部环境的变化、人为的破坏等,电力设配正常运行也受设备本身的影响,设备本身可能出现故障。因此,在电力设备运行过程中,必须要对设备的检修与维护进行管理,做好相关管理工作。电力设备的检修,要按检修的程度进行分类,依次是大修、小修与临时检修,这三种检修的范围不同,且大修与小修都是定期进行检修与维护的,而临时检修则是依据机器设备发生故障临时进行检修,对电力设备进行检修施工必须严格按照相关手续与规程,认真对电力设备及其有关内容进行维护与检修。
1 电力设备检修施工安全管理的现状
虽然电力企业在电力设备的检修与维护工作上投入大量的时间与精力,但电力设备的检修与施工安全管理上还存在诸多问题。电力工程在施工过程中遭遇许多重大安全事故,这些安全事故可能是由客观因素造成的,但是安全措施落实不到位、工作人员安全意识不强也是造成安全问题频发的原因。电力工程在施工过程中,将很多安全问题浮于表面,没有认真将安全管理工作落实到位,很多安全管理制度也只是口头宣读,工程规划得不到落实,安全管理工作没有做细。管理工作不能有效落实的原因是管理人员只是为了应付上级检查而管理,因此,安全管理工作流于形式,安全生产意识缺乏。此外,电力安全管理施工过程中,管理人员素质不高,整体管理队伍的素质有待提升,安全管理人员缺乏创新意识,对新知识与新思想的接受能力弱,安全管理人员凭工作经验处理问题,缺乏系统平台以及系统有效的理论知识为支撑。管理体制存在误区,现阶段,电力设备检修以及安全管理体系与电力设备的整体发展不相匹配。电力设备检修施工安全管理单位缺乏对员工的培训意识,很多一线职工平时都缺少安全教育,且培训内容缺乏针对性,在现场进行设备检修的同时宣传安全教育,具有良好的宣传效果。
2 电力设备检修施工安全管理
对电力设备进行检修,采用存在专门的组织指挥机构,这是组织机构负责检修计划的设定,以及安排各项管理工作,例如人力、运输、物力等工作,安全管理工作需要贯穿于设备检修的整个过程,保证整个检修过程顺利进行。设计检修计划,是一项系统完整的工作,设定需要考虑各个部门、各个专业之间的联系,将部门之间连成一个有机的整体。检修需要设定有一个全盘计划,检修工作需要明白每个专业之间都是相互联系的,专业排列也有先后顺序之分,只有明确检修工作的内容,才能有效进行安全管理工作。安全教育是提升全体检修人员责任意识与安全意识的好方法,因此,在进行检修时,有必要对全体检修人员进行安全教育,保证工作人员在进行检修时严格遵照相关制度,按照电力安全工作的规程行事。进行安全检查,需要对检修现场进行巡回检查,此外还要对机具与项目进行检查。检修项目的制定需要明确检修方案,了解安全技术措施,进行有效安全的检修。检修器具时,要检修所有有用的器具,包括安全器具、起重机具等。整个检修过程,都需要安全检查人员进行检查,及时发现问题、纠正问题并解决问题。
3 电力设备检修施工安全管理工作的进行
3.1 检修前的准备工作
为了做好电力设备检修施工的安全管理工作,必须要做好检修前的准备工作,在进行设备检修前,保证充足的材料的配件的供应,对配件的质量与数量进行严格检测,以此满足工程需要,且对工作负责人与工作操作员的选择要依照客观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人选。材料与配件都是按照国家指定标准,严格按照出厂顺序,选择合格产品。部分配件与材料需要长期存放,对于该类材料,需要定期进行检查,防止存放过程中的损坏。加强管理人员与操作人员的素质培训,以此满足工程管理需要。确保施工现场的安全,检测脚手架、栏杆、起重装置等是否牢靠。施工现场的所有装置与设备必须严格按照安全条例,以此保证施工的安全。检修前还需准备必要的工具、材料,严格对其进行检查,确定符合操作要求。工作负责人与管理人员要对工作的危险点进行分析,并认真研究与学习,了解工作程序,严格执行。检修前的准备工作包括对存在问题的分析,严格制定组织措施、制定安全检修规定、明确施工要求,确保工作人员能相互合作、相互配合,层层落实分解目标,对工作内容、工作进度、安全标准等进行划分。
3.2 检修的实施
状态检修(Condition Based Maintenance,简称为 CBM)是一种以设备实时运行状态为检修依据的检修方式。状态检修建立的基础计算机技术、检测技术、电力技术、在线诊断技术等多学科技术的融合,其核心是在线监测和分析诊断技术。状态检修的目的是在不影响设备正常运行或尽量减少影响的前提下,通过在线精确测量得到电力设备相关技术参数,经过状态检修专家系统的分析,提炼出设备发生故障时的早期征兆和特征,对设备发生故障时的故障点、故障深度以及发生故障的发展趋势做出准确的判断,指导检修计划的制定,使得设备能够得到更好的维修以及保养。检修的实施必须要办理工作许可手续,工作许可手续需要工作许可人向工作负责人证明电力设备已进入检修状态。这一过程涉及到施工场合进行一系列的交待、证明等工作程序,工作许可人要向检修人员表明设备周围的带电部位,强调工作的相关注意事项,交待完毕,并得到工作负责人的认同之后,并可在工作票上签字。办理好工作许可手续之后,工作负责人还需向工作班成员交待具体的检修施工的情况,让检修人员明确工作范围,掌握安全技术措施,指明设备周围的带电部件。工作负责人宣读任务方案、工作票,让工作班人员明确了解工作的任务与内容,确保工作内容的有效执行。工作负责人对工作全面负责,落实安全措施,交待注意事项。因此,工作负责人要维持施工现场的安全,设置安全界,定期派专员清理施工现场,保证施工道路的通畅。做好相关记录工作,对设备的缺陷状况、检修的内容、更换附件等做好详细记录。对于电力设备检修的关键过程,相关部门要做好监督工作,操作人员严格按照规章制度,进行相关操作,工作负责人及时纠正检测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给予必要的技术性支持。
比如,油浸式电力变压器的故障常被分为内部故障和外部故障两种。变压器运行管理人员主要关注变压器的内部故障,因此,故障诊断的重点也是针对起内部故障,内部故障主要类型有:各项绕组之间发生的相间短路、绕组的线匝之间发生的匝间短路、绕组或者引出线通过外壳发生的接地故障等。从性质上来分,内部故障一般又可以分成热故障和电故障两大类。热故障通常为变压器内部局部过热、温度升高。
4 结语
电力设备检修安全管理工作对电力设备的安全运行意义重大,为了维持电力系统的稳定,促进经济生活正常运行,必须要采用安全有效的方式对电力设备进行检修,不断提高设备的安全管理质量与水平。
参考文献:
[1]赵宪忠.国电蓬莱电厂作业生产现场安全管理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11.
[2]李文福,赵柏涛.配电线路设备检修应实行标准化[A].2010.
石油化工企业生产装置的检修有它的特殊性,它的生产介质基本都是易燃、易爆、有毒、易腐蚀的油气、烃类、酸类等化学物质,而检修的时间往往是每年的6―8月份高温季节,检修的时间紧迫,刚停车的塔类容器、设备、管道内温度都较高,且经吹扫过的设备管道都可能有残余的易燃气体存在等。它与其它行业的检修相比,具有专业性强、生产工艺复杂、工期紧迫、施工操作的危险性大等特点。石油化工及机电设备施工企业在进行石油化工装置施工过程中,每年发生的重大安全事故中,检修过程中发生的占50%左右。因此,加强装置检修过程的安全管理,是石油化工及机电设备施工企业安全生产的重要环节。
一、加强组织领导
石油化工装置中修和大修时,施工企业应当成立现场检修指挥部,以对装置检修实行集中领导、统筹规划、统一指挥,形成一个信息灵、决策快的指挥核心。检修指挥部要设立安全组,负责安全规章制度的宣传、教育、监督和检查,督促落实各项检修施工安全措施,把好动火、进设备、容器等危险性作业的审批关,协调处理检修现场的各项安全工作,确保装置检修安全顺利进行。装置小修时也至少要成立检修现场工作小组,指定专人负责安全工作。其次,要根据装置检修内容,合理调配人员,明确职责。检修期间,施工单位应派专人与检修车间协调配合,落实检修设备等的交接手续、施工动火证的开取情况、车间现场监护人员、、残留气体的检测情况及检测时间间隔等工作。
二、制订切实可行的检修方案及安全措施
石油化工装置检修必须制定停车交接手续、检修方案、开车应急方案及其安全措施。检修方案除了应包括检修时间、检修内容、工期、施工方法等一般性内容外,还要有设备和管线吹扫、置换、蒸煮、抽加盲板方案及其流程图,以及重大项目清单及其安全施工方案,重大起重吊装方案等。在制订检修方案之前,必须对检修装置进行全面系统的危害辨识和风险评价,然后根据辨识和评价结果,参照以往的经验和安全,制定包括检修安全措施,紧急情况下的应急响应措施等方面内容的检修方案。为了避免出现差错,方案必须详细具体,对每一步骤都要有明确的要求和注意事项,并指定专人负责。方案编制后,施工单位必须组织有关技术人员反复讨论,不断修订和完善,确认无误后送工程、技术、安全等部门逐级审批,进一步补充完善。重大项目或危险性较大项目的检修方案及其安全措施,必须由施工单位总工程师批准,报总监理工程师或车间(厂)主管领导审批,严格执行。
三、做好检修前的现场安全技术交底和安全教育工作
检修前,方案编制人应向参加检修的全体人员进行检修方案技术交底,使其明确检修内容、步骤、方法、质量标准、人员分工、注意事项、可能存在的危险因素及由此而应采取的安全措施;组织检修人员到检修现场,了解和熟悉现场环境,进一步核实安全措施的可靠性。针对检修的难易程度、可能存在的危险因素、可能出现的问题和工作中容易疏忽的地方,结合企业的安全规章制度和典型事故案例,对参加检修的全体人员进行安全技术和安全思想教育,以提高他们执行各项安全规章制度的自觉性和落实安全措施重要性的认识,为安全检修创造条件。对参加重要关键部位或有特殊技术要求项目的检修人员,还要进行专门的安全技术教育和考核,身体检查合格后方可参加检修施工作业。
四、把好装置停车处理及交接关
1 配合车间操作人员把好装置停车安全关
装置停车时,操作人员要在较短的时间内开关很多阀门和仪表,密切注意各部位温度、压力、流量、液位等参数变化,劳动强度大,精神紧张。为了避免出现差错,停车时必须按确定的方案进行,并做好记录。同时注意:
(1)把握好降温降量速度。降温降量的速度不宜过快,尤其在高温条件下,温度骤变会造成设备和管道变形、破裂,引起易燃易爆、有毒介质泄漏而发生着火爆炸或中毒。
(2)开关阀门的操作要缓慢。开阀门时,打开头两扣后要停片刻,使物料少量通过,观察物料畅通情况,然后再逐渐开大,直到达到要求为止。开蒸汽阀门时要注意管线的预热、排凝和防火击。
(3)停炉操作应严格按照工艺规程规定的降温曲线进行,注意各部位火嘴熄火对炉膛降温的均匀性。火嘴未全部熄灭或炉膛温度很高时,不得进行排空和低点排凝,以免可燃气体飘进炉膛引起爆炸。
(4)高温真空设备的停车,必须先破真空,待设备内介质温度降到自燃点以下方可与大气相通,以防空气进入引发燃爆。
(5)装置停车时,设备、管道内的液体物料应尽可能倒空、抽净,送出装置。可燃、有毒气体应排至火炬烧掉。对残存物料的排放,应采取相应措施,不得就地排放或排入下水道中。
2 把好工业下水系统及其它相关系统的安全处理关
在完成了装置停车、倒空、吹扫、置换、蒸煮、清洗和隔离等工作后,装置停车即告完成。在正式转入检修施工之前,还应对地面、明沟内的油污进行清理;封盖装置及其周围的所有下水井和地漏。因为工业下水系统与全厂各装置是相通的,这个系统中仍有可能存在易燃易爆物质。因此,必须认真封盖,防止工业下水系统有易燃易爆气体外逸,也防止检修过程中有火花落入工业下水系统引起着火爆炸。
对于转动设备或其它有电源的设备,检修前必须切断一切电源,并在开关处挂上“禁止合闸,有人检修”警告牌。机泵内的物料应清理干净,并在出入口管道上加上盲板。
五、加强现场的文明施工管理和检查监督
石油化工装置检修具有复杂且危险性大的特点。其复杂性表现为由于检修项目多、检修内容复杂、施工作业量大、任务集中而检修时间又短,人员多,作业形式和作业人数经常变动,为了赶工期经常加班加点,且石油化工设备种类繁多,结构和性能各异,塔上塔下、容器内、外各工种上下立体交叉作业,检修中又受环境和气候条件的限制,所有这些都给装置检修增加了复杂性,容易发生人身伤害事故。中国石油哈尔滨石化分公司通过对检维修装置的现场安全管理,制定出自己的管理模式,有效的控制了事故的发生。
一 严格界面交接
属地单位停工前编制好完整的停工方案。停工时,按照方案对设备、机泵、管线进行吹扫置换、能量隔离,保证对所维修的设备与其他运行或者有危险介质的设备、管线彻底隔断。属地单位和相关职能部门做好界面交接确认,把处理合格的装置交给施工单位。
二 施工单位编制施工网络计划
施工单位根据自己的施工任务,提前编好施工计划。安全管理人员针对每天的施工内容,对危险性较大的作业实行重点管理。
三 检维修现场的票证管理
石油化工装置的检维修作业内容复杂,涉及的危险作业繁多,规范现场危险作业票证既能提高作业效率,又能控制风险。安全管理人员要求各单位根据施工计划,每天下午5点提前填写第二天需要的作业许可、动火、高处、进入受限空间、动土等票证作业内容,次日作业前确认安全措施后,相关人员签批危险作业许可证。安全管理人员每天对现场公示的作业票证,进行检查,对存在问题的及时纠正,对违章作业票证进行审核并及时处理。
四 检维修现场的人员管理
1 配备专职安全员
质量安全环保处要求各施工单位配备有资质的专职安全员。安全员每天在早上要加强安全喊话质量,确保每名作业人员清楚作业中的危险。安全员要在施工现场经常巡视,及时调整和补充各项安全措施,消除隐患,保证安全。
2 监护人的管理
监护人要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切实可行的安全措施。当发现制定的措施落实不到位或遇有危险情况时,可命令停止作业。监护人在作业现场配有明显标志,作业进行过程中,不得擅自离开监护岗位,并时刻提醒作业人员遵章守纪。
3 作业人员的管理
作业人员要遵守规章制度,按照操作规程作业,时刻牢记“作业和操作要受控”。作业中要配备合格的劳动保护用品,做到“四不伤害”。作业人员要清楚作业中的危险因素及防范措施,风险发生变化后,要停止作业,重新制定措施后再施工。
五 检维修现场的工机具管理
1 起重机械的管理
各施工单位进入现场的大型起重机械、塔吊等必须属于完好设备,有关技术资料齐全,并根据国家起重机械安全规程等规定,制定针对本起重机械的安全操作规程和保养制度并组织学习和执行。各施工单位必须按照国家标准规定对起重机械进行安全检查,包括每天作业前的检查、经常性安全检查和定期安全检查。对在检查中发现问题的起重设备,必须进行检修处理,并保存检修档案。
2 电焊机的管理
焊机必须平稳安放在通风良好、干燥的地方,安放于现场的焊机必须有防雨雪的棚罩等设施。每台焊机必须有完好的接地设施。焊机的所有外露带电部分必须有完好隔离防护装置,每台焊机及打磨使用的电缆线应确保完好无损,中间不得有的接头, 并且要具备良好的导电能力和绝缘外层,较好的抗机械性损伤能力及耐油、耐热和耐腐蚀等性能。
3 气瓶的管理
气瓶储存点应通风、干燥。夏季运输、使用时应有遮阳措施,避免曝晒,避开有产生火花的场所。空瓶和实瓶应分开放置,有明显标识,并在附近设置灭火器材,气瓶放置应整齐,瓶帽佩戴齐全、完好。乙炔气瓶在使用时,减压器上应装防回火器。
4 机动车辆的管理
需要进入哈石化公司厂区内的项目建设车辆,必须到保卫处登记、审查,交纳安全抵押金,办理厂内通行证方可进厂作业。入厂项目建设车辆要严格遵守《哈石化公司车辆入厂管理规定》,必须持通行证按规定的门岗、规定的通行时间、规定的路线通行,并在门岗处自觉接受检查。入厂车辆必须配有符合安全标准的车辆防火帽。
5 其他工机具的管理
进入现场的其他工机具,应该完好备用,满足现场安全施工需要。
六 检维修现场作业过程的安全管理
1 施工现场危险作业的安全管理。
(1) 危险作业的票证管理。重整加氢联合装置施工现场必须办理相关的作业许可证,经过书面审查、现场核查,确认所有安全措施落实后,经过批准后方可实施作业。
(2)特种作业人资质的管理。HSE管理组严把特种作业人员资质关,对进入现场的所有特种作业人员都要到HSE管理组备案。现场作业人员持复印件施工作业。
(3)危险作业的安全措施管理。石油化工检/维修现场的焊接作业、脚手架作业、高处作业、起重作业、动土作业等危险作业比较多,施工风险也特别大,安全管理人员把施工现场的安全措施落实情况视为重中之重。
2 施工现场的安全检查
石油化工产品具有燃点低、爆炸极限低等特点,造成其易燃易爆、毒性高、腐蚀性强等危险性。这些危险因素,造成石油化工企业在进行装置检修过程中经常出现安全事故。据统计[1],国内大型石油化工企业的重大安全事故中,约43%都是在检修装置过程中发生的。由此,预防和控制加强石油化工装置检修过程中的危险因素,并加强相关安全管理措施对石油化工企业实现安全生产具有重要意义。
一、石油化工装置检修特点
当前石油化工企业内多数生产设备装置为定做型,而不是常规定型设备,并且其规格大小、种类数量不一,这就对相关检修人员的知识和技术水平提出更高要求。检修人员对不同的设备构造、特性应深入了解和熟练掌握。石油化工装置检修具有复杂性特点,这是由于其检修工序多、工期短、工种复杂以及检修外界环境和气候等因素造成的,此外,检修人员技术能力欠缺、实践经验不足也对石油化工装置检修具有影响。由于石油化工产品具有易燃易爆、毒性高、腐蚀性强等特点,造成石油化工装置检修过程中也存在危险性的特点。
二、石油化工装置检修潜在威胁分析[2]
1.石油化工装置停工前,装置内的压力、温度、液位以及流量等在短期内急剧变化,若停工前未制定全面详细的可行性停工方案或相关操作人员未严格按照停工方案操作规程进行操作,则极易造成安全事故。
2.石油化工装置检修过程是一个控制环节多、工种复杂、不同工种交叉作业的施工过程。进行检修前,需制定详细全面的安全施工规程和事故处理预案。若各工种间工作不协调、过程控制不严格、未严格遵守安全施工规程等,则极易造成安全事故。
3.石油化工装置检修前应针对各检修施工单位和个人进行安全教育培训,将安全责任落实到位,组织施工人员施工技能培训以及相关安全事故典型案例分析学习。若检修前安全培训力度不足,培训要点分析不明确,极易造成施工管理单位劳动组织和分工模糊以及施工单位工作不协调,造成施工现场混乱,无组织性。此外,施工人员安全意识、自我防护意识淡薄也同样造成施工过程存在潜在危险性。
三、石油化工装置检修过程中安全管理措施[3]
1.加强现场指挥力度,提高工作效率。在进行检修过程中,设立临时现场检修指挥中心,对现场检修统一领导,集中指挥,实现各方面信息汇总和反馈、各方面建议集中和处理等工作的高效性。指挥中心设立两级指挥部,一级指挥部由现场施工单位负责人组成,主要负责每天施工进度汇总、现场施工困难情况汇总以及相应解决措施的制定。二级指挥部由各现场施工单位专业技术人员和办公专业人员组成,主要负责现场施工工艺指导、检修过程中物料领取、票据办理等工作,同时还负责施工过程的安全和质量管理。
2.实行区域分工管理模式。在检修过程中,安全管理工作实行区域分工管理模式,将安全管理人员按区域进行各自分工管理,主要负责各区域相关检修方案审定、证件办理、施工安全监督检查以及各种HSE问题。将安全管理人员分为厂级、车间级、施工队伍级别三级管理级别,对施工过程进行全过程、全方位、无死角的安全监督管理。
3.规范各作业许可、票证的管理。检修过程中实行各项作业办理许可证管理制度,规定进行各项作业前,需向安全管理部位申请办理相关作业许可证,安全管理人员对作业方案进行审核,达到要求为施工人员后出具相关作业许可证。安全管理人员办理许可证时,应认真把关,确保施工条件和措施符合安全操作要求,并保证各证件的办理效率。
4.加强现场施工秩序管理工作。检修过程中,应使用较醒目的警戒线对现场进行分区隔离,将不同功能区域区分,保证现场施工人员对施工整体熟悉。对现场中重要操作规程、劳保穿戴规范要求、各类作业许可证办理程序、现场各施工单位主要负责人等情况制作成看板,以方便现场施工人员对各项规章制度熟悉掌握。对现场重点危险源区域进行警告牌标注,提高现场施工人员安全意识。
5.现场设立奖惩情况公示栏,实行奖惩制度。检修过程中,现场安全管理人员在日常巡检时对施工现场进行拍照取证,通过现场办公例会对施工质量和安全管理优质的施工单位进行表彰和奖励,对施工质量和安全管理混乱的施工单位进行通报批评,并视情况严重情况进行现金处罚,若施工违章极其严重,则取消相关施工单位施工资格。
6.加强施工作业过程的监护力度。检修过程中,施工人员在进行管道动火作业、受限空间内作业时,应加强相关监护人员的监护力度。首先,对监护人员进行相应知识技能和安全培训;其次,监护人员应具有高度的责任心,对相关作业进行前期审核,确保防范措施到位;最后,监护人应全程跟踪施工作业过程,对作业环境变化、人员状态以及其他状况进行全程监视,若发现施工环境出现变化或施工人员违章作业情况,应及时采取停工整顿措施。
四、小结
随着国内石油化工行业的不断扩大,石油化工装置的使用和检修也不断发展,优化装置检修措施和提高装置检修安全管理,对石油化工企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检修过程中核心问题是安全管理和控制。在检修前,制定严格检修安全操作规程和安全责任制度,加强求安全管理人员责任意识,并通过培训教育方式提高施工人员安全意识。检修过程中,制定全面、有效、科学、安全的检修方案,同时制定相关的事故应急预案,加强安全管理人员监督管理力度,并严格要求施工人员按照安全操作规程进行施工作业。总之,不断强化石油化工装置检修过程中的安全管理,加强对各施工环节的管理和监督力度,对整体检修工作的顺利完成,实现石油化工企业安全生产具有及其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评委会专家一致认为,入选单位和个人始终注重企业管理创新,坚持以管理促发展,在推动企业管理进步和提高企业管理水平方面成效显著,是我国企业管理发展实践过程中涌现出的优秀典型。
附件:
全国十佳企业管理创新单位名单
(排名不分先后)
1.沈阳黎明航空发动机(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2.云南冶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3.盛虹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4.唐山钢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5.南车戚墅堰机车车辆工艺研究所有限公司
6.中煤科工集团武汉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7.上海外高桥第三发电有限责任公司
8.云南沃森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9.宝胜集团有限公司
10. 河南省中原内配股份有限公司
全国十大企业管理创新人物名单
(排名不分先后)
1.唐山钢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董事长 于 勇
2.浙江奥康鞋业股份有限公司 董事长兼总裁 王振滔
3.中航工业直升机所 所 长 邱光荣
4.承德钢铁集团有限公司 董事长 王竹民
5.云南冶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总经理 田 永
6. 道有道(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董事长 周建修
7.上海外高桥造船有限公司 董事长、党委书记 黄永锡
8.大唐山东清洁能源开发有限公司 总经理 杜大庆
9.北方兴业物流集团有限公司 董事长、总经理 王付保
10. 南阳二机石油装备(集团)有限公司 董事长、党委书记、总经理 杨汉立
全国优秀企业管理成功案例名单
(排名不分先后)
1.云南冶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2.上海外高桥造船有限公司
3.中国石化集团中原石油勘探局
4.内蒙古第一机械集团有限公司
5.陕西航空电气有限责任公司
6.山东龙福油页岩综合利用有限公司
7.鞍钢股份有限公司炼铁总厂
8.书香酒店投资管理集团有限公司
9.中国石油西南油气田公司
10.中国兵器工业集团第二二研究所
11.鞍钢设备检修协力中心
12.株洲易力达机电有限公司
13.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天津分公司
14.中盐长江盐化有限公司
15.河北钢铁集团宣钢公司
16.东方地球物理勘探有限责任公司国际勘探事业部
17.株洲时代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18.北奔重型汽车集团有限公司
19.中盐安徽红四方股份有限公司
20.鞍钢股份鲅鱼圈钢铁分公司
21.山东科瑞石油装备有限公司
22.山东阳光矿业有限公司
23.曲阜天博汽车零部件制造有限公司
24.独山子石化公司
25.山西长平煤业有限责任公司
26.湘运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27. 河南省中原内配股份有限公司
28.鞍钢齐大山铁矿
29. 南阳二机石油装备(集团)有限公司
30. 晋城煤业集团成庄矿
2013年度最具影响力管理咨询机构名单
(排名不分先后)
1. 北京仁达方略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2. 北京第一会达风险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3. 汉哲管理咨询(北京)有限公司
4. 北京求是联合管理咨询有限责任公司
5.世纪纵横(北京)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2013年度最受关注管理咨询人物名单
(排名不分先后)
1.北京求是联合管理咨询有限责任公司 董事长 安 林
2.上海天强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总经理 祝波善
3.深圳市华天谋企业管理顾问有限公司 董事长 岳华新
具体讲,强化监事机能的主要措施有:①明确规定了监事的董事会出席义务和意见陈述义务(商法第260条之3第1款);②监事的任期由三年延长为四年(商法第273条第1款);③监事对辞任的意见陈述权的法定化(商法第275条之3之2);④公司外监事人数的增加以及其要件的严格化(商法特例法第18条第1款);⑤新设了监事会对监事选任的同意权以及议题等提案权(商法特例法第18条第3款)。缓和有关减轻董事等责任要件的主要措施是,就董事、监事对公司的损害赔偿责任新设了通过股东大会的特别决议等可以免除的制度(商法第266条第7款~23款,第280条)。作为股东代表诉讼制度进一步合理化的措施主要有以下几点:①监事的考虑判断期间由30日变为60日(商法第267条第3款);②对追究董事责任的诉讼可以和解作了明确规定(商法第268条第4—7款);③对公司为了支持被告董事要求参加诉讼的申请规定了监事的同意权(商法第268条第8款)。
一、监事机能的强化
首先,此次商法修改明确规定了监事的董事会出席义务和意见陈述义务。修改前的商法规定,“监事可以出席董事会,并陈述其意见”(修改前商法第260条之3第1款)。根据这一规定,一般认为,监事作为负有监查公司业务执行义务和善管注意义务者,负有董事会出席义务和意见陈述义务。此次商法修改将监事的这一义务明确化,将第260条之3第1款修改为“监事应当出席董事会,并认为有必要时应当陈述意见”。以此进一步明确监事的责任,从而保证公司业务执行的公正有效。
监事无正当理由不履行这一义务时,作为违反善管注意义务者须承担必要的责任。如果由此使公司或第三人遭受损失,须承担损害赔偿责任(商法第277条、280条、266条之3)。
其次,此次商法修改就监事对辞任的意见陈述权作出了明确的法律规定,实现了此项职权的法定化。修改前商法只规定了监事在股东大会就其选任或解任陈述意见的权利。这一规定也是为了明确和加强监事的地位而采取的措施。但为了防止监事的辞任是由董事强制所致,有必要进一步加强和巩固监事的地位。所以,此次商法修改通过增加新条款明确规定,“辞任监事者,可出席辞任后第一次召集的股东大会,并陈述其辞任的宗旨和理由”(商法第275条之3之2第1款)。并且为了使辞任监事确保这一机会,商法进一步规定,公司应当向辞任监事通知召集股东大会的意旨①(同条第2款)。当然,其他监事同样可以陈述意见(同条第3款)。
再次,此次商法修改延长了监事的任期,增加了公司外监事即独立监事的人数,并对独立监事的要件作了严格的规定。修改前商法所规定的监事的任期为3年,此次修改将监事的任期延长为4年②(商法第273条第1款)。1993年以前,商法所规定的监事的任期为两年,1993年商法修改将这一任期由两年延长为3年,此次修改又从3年延长为4年。这一连贯措施旨在不断加强监事的身份保障,进一步确保监事实施监督的实效性。具体讲,修改前的日本商法特例法,要求本法所规定的大公司③在3人以上的监事中,1人以上应当是就任前五年间未担任过公司或其子公司的董事或支配人以及其他商法使用人者(修改前商法特例法第18条第1款)。此次商法修改为了进一步强化监事相对于董事会的独立性,加强监事监督公司业务执行的机能,将独立监事的人数由原来的1人以上增加为监事总数的半数以上,并且将独立监事的要件由原来的“就任前五年间”修改为单纯的“就任前”,实现了要件的严格化。
最后,此次商法修改新设了监事会对监事选任的同意权以及议题等的提案权。修改前商法只设对监察人的选任,赋予监事会同意权以及议题等的提案权。即“董事向股东大会提交选任会计监察人的议案时,应当取得监事会的同意”(商法特例法第3条第2款),“监事会可通过其决议,请求董事将会计监察人的选任作为股东大会的议题,也可通过其决议提出选任会计监察人议案”(同条第3款)。而对监事的选任只规定监事可在股东大会就此陈述意见(商法第275条之3)。
为了防止董事随意进行监事的人事安排,从而进一步加强和巩固监事的地位,有必要对监事的选任事项采取同会计监察人选任相同的法律规定。所以,此次商法修改通过准用上述有关会计监察人选任之规定的办法,就监事的选任事项同样赋予监事会同意权和议题等的提案权(商法特例法第18条第3款)。④
二、和有关减轻董事等责任的要件
日本现行商法规定,免除董事对公司的责任需要全体股东的同意(商法第266条第5款)。这样一来,在上市公司等大型公司的情况下,实际上免除董事对公司的责任几乎等于不可能。但在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中,许多情况下需要企业的经营者冒着一定的风险作出大胆的经营判断。可是,按照商法的规定,事后经营者只要有轻微的过失行为,须承担高额的损害赔偿责任。经营者考虑到这种后果,必然不敢大胆经营,这对企业经营是很不利的。
为了解决这一现实的矛盾,日本商法通过增加条款的办法,从两个方面采取了适当减轻董事等责任的态度。一方面,此次商法修改规定,董事在执行职务时,只要是善意的,且无重大过失,就以从该董事应承担的损害赔偿额中扣除该董事四年的报酬额后所剩额度为限度,可以通过股东大会的特别决议或基于公司章程规定的董事会决议免除其责任(商法第226条第7~18款)。另一方面,考虑到公司外董事即独立董事①所具有的优势,为了使公司较容易地确保经营人才,此次商法修改明确规定,公司可以通过章程规定同独立董事缔结以该董事不承担双方提前约定的金额以外的责任为的契约(商法第266条第19~23款)。
需要注意的是,此次商法修改除了规定通过股东大会特别决议适当减轻董事责任外,还规定可通过董事会决议减轻董事责任。这是因为在由众多股东组成的股份公司中,仅仅为了免除董事的责任而召集临时股东大会,从费用和召集程序两方面考虑都是相当困难的。如果非要等到定期股东大会来作出决议,董事的损害赔偿责任到底能否免除将处于长期的不明确状态之中,这对公司的经营极为不利,甚至会严重公司的正常经营。所以,为了改变这种不利状况,建立通过随时可以召集的董事会决议免除董事责任的制度是十分必要的。再说,根据公司章程的规定,实质上是根据股东的授权(因为章程变更需股东大会特别决议),由经营专家董事构成的合议体组织即董事会,从承担损害赔偿责任的董事的经营判断是否妥当合理的角度,对该董事是否应该免除其责任首先作出判断具有一定的合理性。
另外,作为上述董事责任免除制度的担保保障措施,此次商法修改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了强化和完善。
首先,此次商法修改规定,通过股东大会特别决议免除董事责任时,对提出的相关议案应当取得监事(会)的同意(商法第266条第7~11款)。同样,通过董事会决议免除董事责任时,首先必须对此在公司章程中作出规定。为此需向股东大会提交的公司章程变更议案,以及向董事会提交的相关决议议案,在正式提出时应当取得监事(会)的同意②(商法第266条第12~18款)。此外,公司同独立董事缔结旨在减轻其责任的契约时,对此也需要由公司章程作出规定。为此,向股东大会提交公司章程变更议案时,应当取得监事(会)的同意(商法第266条第19~23款)。
其次,此次商法修改规定,通过股东大会特别决议免除董事的责任时,应当在股东大会上公示作为责任发生原因的事实,免除额度的测算根据以及理应免除的理由等事项(商法第266条第7~11款)。由董事会对董事责任作出免除决议后,除上述事项外,还要公告或通知股东若对免除有异议可在一定期限(不低于一个月)内提出的宗旨。并且,如果拥有全体股东表决权的3%
以上的股东提出异议时,董事会不得通过决议免除董事的责任(商法第266条第12~18款)。此外,此次商法修改规定,独立董事按照同公司缔结的契约承担了相应的责任后,在最初召集的股东大会上也应当公示作为责任发生原因的事实,免除额度的测算根据以及理应免除的理由等事项(商法第266条第19~23款)。
三、股东代表诉讼制度的进一步
合理化日本商法所规定的股东代表诉讼制度,是一项股东追究董事对公司责任的重要制度,近年来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为了使此项制度进一步合理化,此次商法修改根据日本司法实践经验以及商法学的理性思考,从以下几个方面对股东代表诉讼制度进行了修改完善。
首先,随着经营活动的日趋国际化和多样化,经营者的经营判断也越来越复杂,越来越专业化。因此,为了使受理了股东请求并代表公司通过诉讼追究董事责任的监事,有足够的时间对日益复杂化和高度专业化的董事的经营活动作出慎重判断,此次商法修改将监事的考虑判断期间由原来的30日延长为60日,即明确规定,公司自股东提出请求之日起60日内不提起诉讼时,提出请求的股东为了公司利益可直接提起诉讼(商法第267条第3款)。
一、要严格执行国家关于企业职工退休年龄的规定,坚决制止企业违反规定为职工办理提前退休的行为国家法定的企业职工退休年龄是:男年满60周岁,女干部年满55周岁,女工人年满50周岁;因病或非因工致残,依照劳动鉴定程序经市、区、县劳动鉴定委员会鉴定达到完全丧失劳动能力的,退休年龄为男年满50周岁,女年满45周岁;从事高空和特别繁重体力劳动工作累计满十年、从事井下和高温工作累计满九年或从事其他有害身体健康工作累计满八年的,退休年龄为男年满55周岁,女年满45周岁。
曾从事过两个以上提前退休工种工作的人员,其从事某一提前退休工种的工作年限达不到提前退休的工作年限,可以将从事两个以上提前退休工种的工作年限相加,并按从事提前退休工种要求工作年限长的年限执行。
对于国家规定企业职工的退休年龄和条件,各单位必须严格执行,不得随意降低,不得弄虚作假,严禁扩大适用范围。今后,凡是违反国家规定办理提前退休、退职的企业,要追究有关领导和当事人的责任,已办理提前退休、退职的职工要清退回企业,并追回已由社会保险基金支付的这部分人的基本养老金。
二、规范退休审批程序,健全审批制度加强企业职工退休审批工作的管理,明确审批权限,规范审批程序,统一审批标准,认真做好企业职工退休的审批工作。
(一)企业职工退休的审批工作,按照养老保险费的缴拨渠道实行市、区、县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审批制度。未实行养老保险费缴拨属地管理的企业和中央在京11个行业、16个系统的企业,职工退休由市劳动保障行政部门负责审批;已实行养老保险费按区、县属地缴拨的企业,职工退休由其所在区、县劳动保障行政部门负责审批。
(二)对于职工出生的时间难以确定的,以居民身份证与档案相结合的办法进行认定,当本人身份证与档案记载的出生时间不一致时,以本人档案最先记载的出生时间为准。
(三)企业在申报职工按因病或非因工致残完全丧失劳动能力办理退休、退职时,须持有市、区、县劳动鉴定委员会出据的完全丧失劳动能力的鉴定结论(《职工劳动鉴定表》),否则不得批准其办理退休、退职。
(四)提前退休工种的范围,要严格按照劳动和社会保障部1999年8号文件规定的“原劳动部和有关行业主管部门批准的特殊工种,随着科技进步和劳动条件的改善,需要进行清理和调整。新的特殊工种名录由劳动和社会保障部会同有关部门清理审定予以公布,公布之前暂按原特殊工种执行”要求进行认定。经批准的行业提前退休工种和适用范围,只适用于本行业所属企业,其他行业和企业不得参照,任何单位不得擅自扩大提前退休工种的范围。
企业应根据原劳动部或行业主管部门确定的提前退休工种标准,将适用于本企业的提前退休工种的岗位名称列出明细,经行业主管部门和企业局、总公司劳动处汇总确认后报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的职业安全卫生监察处和养老保险处审核。经确认后,按养老保险缴拨关系报区、县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备案。
企业对从事提前退休工种的人员要建立档案管理制度,统一填写《提前退休工种岗位登记表》(表样附后),严格记载职工从事提前退休工种的工作时间及变动情况。
企业在申报职工按提前退休工种办理退休审批时,要按照北京市劳动局《关于加强对提前退休工种审批工作的通知》(京劳险发〔1998〕89号)的要求,填写《职工提前退休审批表》一式三份并提供职工的档案。各级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在审核时,要对照职工从事提前退休工种的名称和档案记载的从事该工种的工作时间,经审核完全符合条件的方可批准其办理提前退休;在职工档案中没有《提前退休工种岗位登记表》或表中记载不全的,不得按提前退休工种办理提前退休。
(五)对于按因病或非因工致残完全丧失劳动能力和按提前退休工种退休的职工,企业要严格把关,必须履行民主、公开、监督的程序,接受职工监督。对于在申报、办理提前退休中弄虚作假的企业,一经发现除将违规办理提前退休的职工退回原单位,还要追回由社会保险基金支付的这部分人的全部基本养老金。
三、严格按照国家规定,认真核定提前退休人员的基本养老保险待遇根据国办1999年10号文件和劳动和社会保障部1999年8号文件,对于部分提前退休的人员适当减发养老金的有关规定,按国务院确定的111个“优化资本结构”试点城市的国有破产工业企业中距法定退休年龄不足5年办理提前退休的职工和按三年内有压锭任务的国有纺织企业中,符合规定条件的纺纱、织布工种的挡车工办理提前退休的职工,其基本养老金按本人距正常 退休年龄(男年满60周岁、女年满50周岁)的年限(计算到月,保留一位小数),每提前一年减发基本养老金2%(不含个人帐户养老金),即提前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全额基本养老金-个人帐户养老金)×(1-提前退休年限×2%)+个人帐户养老金;当基本养老金低于本市基本养老金最低标准时,按基本养老金最低标准发给。
企业核定职工退休条件和基本养老金待遇时,要严格按有关政策及标准执行。各级劳动和社会保障行政部门要依据政策严格把关审批。各级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在退休职工待遇纳入养老保险基金时要进行复核,对于按因病或非因工致残办理退休的,要有劳动鉴定委员会确认的完全丧失劳动能力的《职工劳动鉴定表》,对于按提前退休工种办理退休的,要有经批准的《职工提前退休审批表》方可纳入统筹基金支付范围。
四、本通知自发文之月起执行 附件一:提前退休工种岗位登记表
-------------------------------------
|姓名| |性别| |出生年月| |参加工作时间| |职务| |
|---------------|-------------------|
|工种名称|列为提前退休工种依据| 从事的时间 |单位负责人签名盖章|
|----|----------|---------|---------|
| | | 年 月至 年 月| |
|----|----------|---------|---------|
| | | 年 月至 年 月| |
|----|----------|---------|---------|
| | | 年 月至 年 月| |
|----|----------|---------|---------|
| | | 年 月至 年 月| |
|----|----------|---------|---------|
| | | 年 月至 年 月| |
|----|----------|---------|---------|
| | | 年 月至 年 月| |
-------------------------------------
附件二:提前退休工种的确认和职工退休的审批程序一、提前退休工种的确认程序提前退休工种的确认,要按照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关于制止和纠正违反国家规定办理企业职工提前退休有关问题的通知》(劳社部发〔1999〕8号)中规定的“原劳动部和有关行业主管部门批准的特殊工种,随着科技进步和劳动条件的改善,需要进行清理和调整。新的特殊工种名录由劳动和社会保障部会同有关部门清理审定后予以公布,公布之前暂按原特殊工种名录执行”进行确认。经批准的行业的提前退休工种,只适用于本行业所属企业,其它行业和企业不得参照,任何单位不得擅自扩大提前退休工种的范围。具体认定程序是:
(一)各企业局、总公司劳动部门要提供上级对本行业提前退休工种的有关文件,并确定本行业企业的适用范围。
(二)企业根据上级主管劳动部门认定的提前退休工种的适用范围,将本企业提前退休工种的岗位名称,报上级主管劳动部门审核。
(三)各企业局、总公司劳动部门,将所属企业上报并经审核的岗位汇总后,按属地原则分别列出企业名单和适用范围报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职业安全卫生监察处和养老保险处确认。经确认后,分别送各区、县劳动和社会保障行政部门。
(四)企业隶属关系发生变更的,由企业现在的上级劳动主管部门与企业原上级劳动主管部门联系,企业原上级劳动主管部门应提供该企业提前退休工种的确认件并对其提前退休工种的岗位给予认定,由现企业上级劳动主管部门将有关材料报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职业安全卫生监察处和养老保险处确认并送企业所在区、县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
(五)企业对从事提前退休工种的人员要建立档案管理制度,依据档案记载和职工实际从事特殊工种的工作时间,及变动情况如实填写《提前退休工种岗位登记表》。对于以前职工档案记载不全的,本着实事求是的原则,查找原始依据,不得弄虚作假,要民主、公开、接受职工的监督,企业填报《提前退休工种岗位登记表》时,要由单位负责人和企业劳动部门签名并加盖公章后报局、总公司劳动部门确认。
对于曾经在原企业从事过提前退休工种工作后调离到其它企业的职工,其从事提前退休工种档案记载不全的,由现企业劳动部门和原企业劳动部门按上述办法给予认定。
二、职工退休的审批程序
高校的公共管理专业主要是培养高层次应用型公共管理人才的。由于我国的政治体制和经济体制的特色,决定了高校公共管理专业的教学要为社会服务,为政府服务,为公民服务。如何做好本学科的教学,为社会培养更多、更好的公共管理人才,是高校教师所面临的重要课题。
一、我国高校公共管理专业的沿革
近年来,培养高素质的公务员,为公民提供高质量服务的呼声,使得解决公共管理部门问题的专业学科得到了空前的发展,公共管理学科专业应时代需要出现在高校的教学计划中。
1998年,我国建立了管理学门类,有五个一级学科,其中包括公共管理学。1999年,公共管理专业被国务院正式批准,并且设置公共管理硕士学位。从2000年开始,我国首批24所公共管理硕士(MPA)专业学位培养单位开始招收政府机关在职公务员,研读公共管理硕士。公共管理学科正式在高校教学中展开。
二、搞好公共管理教学的措施
1.将学科队伍建设放在首位
做好高校的公共管理教学,是关乎人才培养质量的大问题,拥有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提高本学科教学质量的关键。没有优秀的教师,难以培养出优秀的学生。所以,把师资队伍建设作为公共管理学科发展的重要前提是非常必要的。优秀的师资队伍,是本专业生命力的保证,可以给学校和专业带来良好的声誉,同时,也影响着本专业的发展和进步。因此,配备一支较高素质的专业教师队伍,打造一支结构合理、经验丰富、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师资队伍,对于本专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MPA人才的培养,得力于一批教学技艺精良的专业教师队伍的存在。
目前的情况是,合格的MPA教师并不多,与专业需要相差很远。由一大批能力强、熟知公共管理内容的专业人士执教,可以发挥案例教学的优势。所以,从学院角度讲,要对师资建设给予应有的重视,对现任教师要进行继续教育和岗位培训;或者派教师到国内外著名的公共管理院校进行深造,加强校际之间的交流;或者聘请优秀人才进学校,特别是聘请那些在职的优秀公共管理人员参加教学。
2.优化公共管理的教学内容
公共管理专业和其他自然科学知识不一样,对教学内容的选择非常关键。在高校内,教学内容被认为是学科发展的基础,它的选择要具有科学性和前瞻性,充分体现学科发展的方向。公共管理专业尤其是要体现公共管理的应用特点。教学内容的选择,还应该注意与时俱进,跟上时展的脚步,侧重对具体的动态行政行为的分析和研究,侧重对公共政策的研究,尤其是对一些公共管理中的典型案例进行分析和研究。教师根据社会实际选择教学内容,在教学中不断积累经验,做好社会主义特色下的社会公共管理工作。
3.优化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
针对专业的学科特点,恰当的选择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可以促进公共管理专业的发展。
第一种可以选择“案例分析”教学法。这是一种对实际案例进行分析研究,从而得出相应解决方案的教学模式。教师提供案例,学生针对案例进行具体的细节分析,找出问题所在,提出解决办法。这样做可以加强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和具体的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案例的解决中,方案可以是多种的,以培养学生的多元化思考能力。还要建立案例库,丰富案例内容,为教学提供更大的辅助。
第二种是敞开办学,实施“开放式”教学法。公共管理是一种强调实践能力的课程,在教学中,可以进行多种形式的开放教学。比如:走出去,到单位内进行具体的采访,了解公共管理问题;或者是进行角色定位式的模拟案例分析,学生根据自己在案例中所扮演的角色,进行角色的设计,提出角色的问题和解决方案。
第三种是进行专题讨论,采用“专题讨论式”的教学法。教师在这个过程中要发挥主导作用,从教学内容中确定教学专题,组织学生进行全面的、深刻的讨论。这样的专题讨论,可以是单独进行,也可以是分组进行。针对一个专题,大家发表不同的见解,说出自己的想法。在这种教学模式中,要求教师和学生都要有扎实的理论功底,可以根据自己的经验,提出具体问题的解决办法,培养学生养成独立思考、独立判断、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还能够在小组讨论中培养学生利用集体的智慧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我国高校的公共管理学科是一门新兴的学科,和国外相比成立较晚。但是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和社会民主文明的不断发展,社会对公共管理工作所需人才有了更高的要求,这是时展的必然。做好公共管理专业的教学于国、于民都有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8381(2016)02-0103-08
案例教学法最早是在医学、法学、工程技术学等教学实践性特别强的领域中创造出来的[1]。20世纪20年代,美国哈佛商学院倡导在管理学科大学生教学培养过程中广泛使用案例教学法。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实践发展,案例教学法在许多高校逐渐受到重视,并从美国迅速传播到世界许多地方,被认为是代表未来教育方向的一种成功教育方法[2]。1986年美国卡内基小组提出《准备就绪的国家:二十一世纪的教师》报告书,特别推崇案例教学法在师资培育课程中的价值,并将其视为一种相当有效的教学模式[3]。中国教育界在20世纪90年代以后开始引进并积极推广案例教学法。21世纪初以来,我国越来越多的高校在公共管理教学中采用案例教学法,取得丰硕成果。一些高校相继成立了公共管理案例中心,自主建设具有时效性、本土性和典型性的公共管理案例库,致力于公共管理案例开发、案例写作和案例教学方法研讨[4]。2014年,全国公共管理硕士(MPA)专业学位教育指导委员会在全国200多所公共管理硕士专业学位教育培养单位开展教学案例评选,首批入库案例400多个。大量真实、鲜活、典型的案例带来了以问题为导向、突破传统、批判性思维的学习模式,提高了公共管理人才培养质量。可以说,案例教学已经成为当今中国公共管理教育的显著特色。然而,在公共管理学科专业案例教学法改革不断深化的实践过程中,遇到的困难或矛盾仍然很多。加强对案例教育规律和案例教学法的系统性研究,对于提高中国公共管理教学水平、促进中国公共管理教育事业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价值与实践意义。
一、案例教学与教学案例
案例教学是一种通过模拟或者重现现实生活一些场景,让学生把自己置身案例场景,通过讨论或者研讨来进行学习的一种教学方法[5]。在公共管理案例教学中,学生既可以通过分析、比较,研究各种各样成功和失败的管理经验,从中抽象出一般性的管理结论或管理原理,也可以通过自己的思考或者从与他人的研讨中来拓宽自己的视野,从而丰富自己的知识。在大数据弥漫校园生活、网络技术覆盖大学课堂的当今,大学生获取知识的途径更广、速度更快、效率更高。大学教室中随处可见“低头族”挑战课堂权威的现象,不仅反映出传统教学方法日渐式微,也从另一个方面体现出大学生对丰富的知识更加渴求、对新知识新方法的掌握更加自觉。面对日新月异的“知识创新”,大学生借助现代化信息技术了解知识更加容易,因此实践应用知识技能的获取则显得更加重要,但也非常困难。案例教学可以将学生置身案例场景,师生互动,以案说理、以案说规(规程)、以案说效,将公共管理实践中发生的包括管理原则与原理、操作规程或方法、管理效果和效率在内的真实“故事”,用案例陈述或演示的方法生动地反映出来。教师采用案例教学使抽象的道理具体化、形象化,疑难、困惑的解决明了化、可操作化,有助于激发学生公共管理兴趣,使学生深刻理会公共管理知识,增强公共管理实际技能,这便是案例教学的好处。案例教学的基本工具是教学案例。教学案例是公共管理实践中真实、典型、矛盾突出的事件提炼。真实性是公共管理教学案例的首要特征。公共管理教学案例不能杜撰,也不能用从抽象、概括化的理论演绎出的事实来替代。在案例教学实践中我们或经常进行案例模拟,但对基本案例事实却是不可“假设”的。典型性是公共管理教学案例的又一个重要特征。案例教学是通过对教学案例的个别解析,从具体到抽象概括提炼出案例故事中所包含的公共管理原理、原则或方法等,是一种归纳思维方式。由于受教学课时计划所限,教师无法在课堂上采用大量案例来说明同一个道理。因此,案例教学中采用的教学案例特别强调其典型性。实践中,我们往往要求教师制作、选择那些能够“一案明理”的案例,让学生对案例中包含的公共管理原理、原则或方法产生强烈印象和深刻理解。矛盾性是公共管理教学案例的技巧要诀,更是案例教学的魅力所在。案例教学与传统的举例教学不同,举例教学中的“例子”往往可以对照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方法进行仿照叙说讲解,举例教学清晰地反映出演绎推理的逻辑过程。案例教学中的教学案例表现出明显的矛盾性,教学案例中的故事事实是清晰的,但故事的结果却充满想象空间。更具体地讲,一个公共管理教学案例就是一个包含有疑难问题的实际情境描述,案例故事的结局往往在“意料之外,情理之中”。公共管理教学案例虽然源自公共管理实践,案例故事中的难题在现实中已有解决结果,但是,对解决问题的方法、途径、效果等却非众口一词,人们仍然可以广泛深入地加以讨论,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这正是公共管理教学案例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吸引学生融入案例教学的基本条件。公共管理教学案例强调坚持问题导向、突出矛盾冲突、重在解难之道,充分体现出其在教学实践中改进教学效果的工具价值。在案例教学实践中,教学案例的类型、表现形式及其来源十分丰富。按照案例使用对象来说,教学案例可分为面对本科生的案例和面对研究生的案例两类。按照教学案例的形式其又可分为文字案例和视频案例。通常情况下,视频案例中也有一定的文字叙述,但其展现主要案例故事以视频表达为主。按照教学中使用的方式,教学案例一般可分为评述型教学案例和讨论型教学案例。讨论型教学案例并不在案例材料中直接给出故事结果。按照案例的知识容量和撰写规模大小,案例可分为微案例、小型案例和大型案例。按照案例的来源,教学案例可分为原创案例、改写案例和引用案例三类。原创案例通常由案例教学者根据实际调研材料创制而成。2014年在“黄浦江浮猪”事件调研基础上撰写的“黄浦江浮猪事件的痛与思”案例,即属于此类案例。该案例被收入全国公共管理硕士教育指导委员会首批优秀案例库。改写案例是在收集大量二手资料的基础上,整理案例素材、编写案例故事、提炼案例教学知识点。引用案例为直接将他人在相关教材和著作中的优秀案例、经典案例使用于课程教学之中。值得特别注意的是,针对不同的教学对象、教学目标、教学形式和教学环境,我们应当选用不同类型的教学案例,才能保证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二、科学把握案例教学重点
公共管理案例教学改革总体设想是围绕提升学生能力这一根本目标,编选精彩教学案例,设计教学互动场景,吸引学生融入案例情境,激励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教学质量提升。因此,编选教学案例、设计互动课堂、准备教学场景是实施案例教学计划的三大重点。
(一)编选教学案例
编选教学案例重在编,难在选。一个优秀的公共管理教学案例应当具备“4个1+”的基本元素,即一个主题、一个故事、一个道理、一个冲突,所谓“+”就是在故事结局里应包含一系列问题,围绕这些问题的案例拓展应提出至少一个或多个思考作业题。每个公共管理教学案例都要把主题集中在一个中心论题上,如果一个案例出现多个主题,案例叙述就会显得杂乱无章,难以把握住事件发生的主线。与一般教材、学术论文或著作所不同,案例教学重在启发学生思考、提高学生的观察与判断能力,因此,在编写教学案例时,不宜过度直白地对案例主题“点题”,也不宜过分地渲染案例编写者的个人情绪或情感。不论属于何种类型的案例,哪怕是一个微案例,都应当有一个完整的事件描述,我们称之为故事。在描述事件的过程中,我们应当交代清楚事件发生的背景,包括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演变、结果;要对事件发生的情景进行必要描述,包括影响事件进程的人物心理、社会环境、物质条件、历史因素及必要的法律法规和政策制度等。需要指出的是,编写教学案例时,对事件结果的描述可以不直接编进案例材料而放在教师的教学手册中,这样更有利于教师组织课堂讨论,更有利于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公共管理案例教学是用案例事件的模拟再现或叙述回顾,吸引学生置身案例情景并主动参与公共事务模拟处理的教学互动过程。因此,每个教学案例都应具有以案说理、以案说规、以案说效的功能。通过一个案例的教学实践,教师要使学生懂得一个公共管理原理或原则,或掌握某种公共事务处理的规程或规则,或明白不同的管理决策与操作方法所获得的不同管理效果。实践中,教师通过一个教学案例的教学,也许可以让学生获得多方面的知识和能力。但是,我们在编写教学案例时一定要有一个明确的目标,或者说,一个教学案例必须讲清楚一个主要的道理。教学案例中包含的矛盾冲突是案例的“灵魂”,没有矛盾冲突的案例不能算一个真正的案例,当然更谈不上是一个好的案例。案例事件呈现的故事演变一定会使你既然如此入不能确定怎样解决的进退两难境地,至少解决这个问题的途径或方法可能有多种,而每个途径、每种方法都各有千秋。案例事件需要你做出困难的选择,事件的处理总能使你感到有能力决断但又不很熟悉。如果参与案例学习讨论的学生完全没有相关知识支撑,对案例事件的处理束手无策,案例教学就无法深入。相反,如果所有的学生都能“一眼看透”解决之道,并且都有相同的处理结果,那么,这样的案例就失去了讨论价值,也没有必要采用案例教学法,由教师直接讲述更有效果。正是基于上述要求,公共管理教学案例在故事结局里就应当提出思考的问题,案例拓展就应当提出思考作业,这样才能帮助学生在自我学习、知识内化和深层次理解方面实现更高的教学目标。公共管理教师除了自己编写教学案例外,选用别人编写的案例也很重要。在公共管理案例教学实践中,并不要求教师采用的全部教学案例都由自己编写完成。事实上,我们应当鼓励教师根据教学计划安排,精选他人撰写的优秀教学案例开展教学活动。教师如果对某些问题缺乏深入的研究,没有掌握丰富的案例事件资料,就不能匆忙撰写教学案例。教师在选用他人教学案例时,应注意所选案例要紧扣教学内容。案例教学的目的是使学生加深对特定理论知识的理解并增强运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因此,所选案例必须是针对课程内容的。需要指出的是,即使选用他人撰写的教学案例授课,也应当做好充分的课前备课,这是一种基本的教学规范。
(二)设计教学互动场景
如何教好案例是摆在教学方法改革上的一道难题。除了要有一批优秀的公共管理教学案例、一支优秀的公共管理案例教学师资队伍、一个优秀的案例教学计划并严格实施之外,合理而巧妙地设计案例教学互动场景则是打开案例教学这扇大门的一把“金钥匙”。可以说,教学互动是实现案例教学目的、达到教学效果的根本措施。公共管理案例教学重在互动、难在互动、妙在互动。作者通过长达十年的案例教学实践发现,有三种互动演绎模式常见于案例教学课堂。不同的互动演绎模式其教学目的有一定差别,教学实践中采用不同类型的教学案例,课堂教学设计的内容、程序、要求都有所不同。第一种互动演绎模式是分组辩论型。这是在公共管理案例教学中最常用的一种教学互动模式。案例教学分组辩论课堂设计的基本流程如下。第一步,教师根据教学计划规定的教学目的,在课前将教学案例资料分发给学生们认真阅读。学生阅读案例材料,查阅指定的资料和读物,搜集必要信息并积极地思索,初步形成关于案例中问题的原因分析和解决方案。第二步,教师在课堂上对案例故事进行简要陈述后布置案例模拟进程。教师陈述案例故事可根据实际教学情况讲清概念、点明问题、介绍政策背景,但对处理结果不作提示、不亮观点。第三步,学生们在课堂上随机分组后对案例资料进行讨论,并形成案例资料提出的公共事务处理(决策)意见。通过随机分组,使得同一小组内部本身就有多种意见冲突,经过民主集中过程,最终形成小组内占主导观点的意见。第四步,教师组织学生讨论,由每个小组的代表在全班发言阐述小组意见。代表小组发言的学生主要讲解小组的主导观点,亦可根据实际情况对非主导观点进行必要的介绍。发言完毕后发言人要接受其他小组成员的讯问并做出解释,此时本小组的其他成员亦可代替发言人回答问题。第五步,教师进一步组织学生小组进行论辩。教师在学生论辩中可根据情况适时归纳出集中的问题以引导讨论方向。学生们在各种观点碰撞中逐步认清分歧所在,力求找到合理的解决办法。第六步,教师进行点评。教师在案例教学最后阶段进行点评,既可点明案例的基本论点及其价值,又可对同学们的讨论结果给出新的讨论空间,教师的评价要为新的决策提供参考点,通过点评达到学生加深知识理解、提升实际处理能力的目的。当然,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还可以对案例教学实际效果进行测评,并对教学案例做进一步完善,为今后继续使用该案例提供宝贵经验。第二种互动演绎模式是教师主导型。这种模式以教师讲解为主,师生互动讨论为辅。教师在课堂上展示案例资料,对案例故事中公共事务的处理提出多种决策方案,并且采取提问方式征询学生们对不同决策方案的意见,然后组织其他学生对这些决策意见进行质疑、评价或修改,从而达到加深知识理解和提高处理问题能力的目的。这种模式虽然强调教师主导,但是“互动设计”仍然是课堂教学中最重要的要求。本科教学受课时计划所限,适合于采用教师主导型模式,许多微案例也适合采用这种互动演绎模式。第三种互动演绎模式是学生表演型。学生通过表演方式将公共管理案例故事搬上讲堂,教师主要是组织案例演示实施,帮助学生加深对案例知识的理解。采用这种互动教学模式必须有充足的课前准备。教师不仅要在课前将案例资料提供给学生,而且还要组织学生在自愿分组的基础上,对案例资料进行充分阅读理解,并根据兴趣选择好自己所扮演的角色。在课堂案例教学中,学生们事先并不了解其他小组同学的“相应对策”,学生们只能在各小组集中表演过程中根据公共管理案例故事的实际演变做出相关决策,并从中学习和研究相关的公共管理知识与处理公共事务的管理技能。多元化结果是学生表演型案例教学的显著特点。这种案例教学法非常适合于风险型管理决策,也有利于对学生所掌握的综合管理能力进行评估。但是,激发学生的参与兴趣至关重要。学生必须在课堂表演之前对教学案例有深入的学习和理解,在课堂上愿意并且能够分析案例,然后进行沟通并坚持自己的立场,否则,就会大大降低案例教学的效果且容易使其变成极少数同学的个人表演。
(三)准备教学场景
案例教学的根本目的在于培养和提高学生解决公共管理实际问题的能力。其与传统教学方法的区别在于,传统的课堂教学注重“要学生如何做”,而案例教学的课堂则着力于培养“学生要如何做”的兴趣与能力。案例教学的生命力在于将学生融入案例之中,定格于案例故事中的角色之位,让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模拟知识应用,从而强化对所学知识的认知。因此,布置好吸引学生融入案例的教学场景显得特别重要。在公共管理案例教学中,学生的参与度是直接决定案例教学效果的根本保障,没有基本的课堂场景布置必然导致案例教学失败。首先是案例故事背景的场景准备。公共管理教学案例故事背景不仅需要交代清楚案例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等,而且需要交代清楚故事发生年代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背景。案例故事背景介绍虽然不需要面面俱到,但对引发故事发生的特殊原因或条件环境等要做必要的介绍。教学案例可随带附件,诸如该故事涉案的有关法律法规、政策制度、文件决议等,还可以有有关报表、台账、照片、曲线、资料、图纸、录音录像等与案例分析有关的图文资料。对于案例故事背景的场景准备。我们可以将其制作成场景剧的背景布局,也可以用电影、MTV、投影、幻灯片等形式进行影像演示,还可以用画外音进行介绍,课前应做好相应的教学场地和教学仪器设施准备工作。其次是案例矛盾冲突的场景准备。虽然案例教学强调吸引学生融入案例情境,扮演案例故事中的角色,但案例教学毕竟不同于话剧,我们无法将整个案例故事的全部情节一一展现于课堂之上。一个优秀的公共管理教学案例中一定包含有戏剧性的矛盾冲突。在案例课堂教学中,学生们可以围绕某个讨论的中心问题表达他们的不同见解,从而形成波澜起伏的矛盾冲突过程。充分做好教学案例的中心矛盾冲突场景准备,既有助于案例故事在课堂上的演示,也是教师向学生传达教学案例所包含的基本问题的一种教学暗示,有助于保证教学效果。再次是案例讨论的场景准备。公共管理案例教学的重点不在于对案例故事的叙述,也不在于对故事中的矛盾做简单交代,而在于吸引学生身临其境,让学生们以一个亲历者身份参与故事中矛盾的处理。一个好的案例要能够诱导学生从各个方面深入观察事务,并根据自己的理解自主做出判断。案例教学现场需要为学生们展示自己解决问题的主要思路、具体措施以及详细过程提供场景支持。因此,公共管理教学案例需要针对面临的疑难问题提出多种解决办法。如果一个问题只有一种包治百病、普遍适用的解决问题的办法,那么案例教学就失去了其存在的价值。在这种案例教学过程中,我们不能事先强调哪种解决方法是最合理的,因为那样的话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只有在有多种可能的场景中参与讨论、深入探究,才能通过案例教学得到内化了的知识积累,并可在更大程度上整合以往教学中那些“不确定性”的知识,理解公共管理实务中出现的两难问题,从而大大缩短教学情境与管理实践情境的差距。最后是案例结果的显示场景准备。虽然说案例教学强调引导学生对案例故事结局做引申拓展,或者说,案例故事可能有多种结局,但是,任何一堂公共管理案例教学课都会有一个明确的案例讨论结果,因此,必须做好案例结果的显示场景准备。通常情况下,教师可以采用简便方式展现案例讨论结果,但案例教学并不是一堆事例、数据的简单罗列。教学案例的真实固然是前提,案例结果显示中可以将案例故事真实结果做简要介绍,但对案例讨论中得出的重要假设性结果,仍然应当通过场景描写、情节叙述、心理刻画等形式尽量生动地加以再现,甚至可以加些议论和对比,以加重气氛,充分展现学生们参与案例的实际教学效果。案例教学场景布置十分重要,它是案例教学质量的重要保障。案例教学场景布置也是案例教学中经常遇到的实际困难。有条件的情况下,学科专业可以加强案例演示教室建设,如果能够积极推动地区性案例教学资源共享,则是解决这一难题的最好捷径。
三、积极实施公共管理案例教学的应用与推广
十多年来,我国许多高校十分重视公共管理案例教学,不少高校把案例教学改革纳入公共管理人才培养的总体实施计划之中,展开对公共管理案例教学法改革创新的理论与实践研究。这些研究工作取得了五个方面的突出成效。一是坚持开展公共管理实践活动调查研究。公共管理教学团队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调查研究中搜集了大量公共管理案例故事,同时也极大地丰富了公共管理教学团队的理论和实践知识。二是积极开展公共管理教学案例库建设。收集入库的案例既有本校教师编写、修改的原创教学案例,也有采用同行编写的优秀教学案例。一些高校还在公共管理教学中建立了案例教学网络,网上案例面向其他高校的公共管理学生开放[6]。三是加强公共管理案例教材建设。目前由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等编辑出版的公共管理案例教材有数十种之多,公共管理案例教材初步形成体系,“十三五”期间将进一步扩大与完善。四是逐步建立完善公共管理学科专业案例教学制度。有些高校的公共管理学院建立了教学案例采用制度、案例教学评价制度、教学案例网络管理制度、案例教学方法推广制度等基本制度并认真加以落实;有的还建立了案例教学实施与推广计划,在本科教学、研究生教学中全面开展案例教学方法改革创新。五是广泛交流与大力推广案例教学方法。全国公共管理硕士专业学位教育指导委员会2013年在全国220多所公共管理硕士培养单位推动优秀案例评选活动,首批入库的400多个案例被各培养单位广泛采用。清华大学公共管理案例中心也在全国开展了优秀案例评比。全国公共管理硕士教育指导委员会还举办过多次案例教学师资培训,积极推广案例教学法。湖南农业大学也于2015年上半年举办了湖南省首届高校公共管理硕士案例大赛,使得地区性的案例教学成果在全省乃至全国得到较好的交流与推广。案例教学有助于达到激发公共管理学科专业大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和提高该专业学生实际管理能力的效果。然而,公共管理案例教学毕竟是一种只有十几年实践经历的教学方法创新,全面理解案例教学规律、娴熟把握案例教学规程、有效组织案例教学课堂,仍然是摆在广大公共管理教师面前的一项艰巨任务[7]。当前,我们要加快深化高等教育体制机制改革,坚持把满足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作为公共管理人才培养的主要方向,坚持把人才培养质量放在公共管理学科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体系的首位,坚持把增强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作为公共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重中之重,加强教师案例教学能力建设,广泛采用公共管理案例教学方法并大力推广。在公共管理教育教学改革中,我们要充分认识案例教学地位、提高案例编写水平、掌握案例教学技巧,积极推进公共管理案例教学制度化、规范化。
(一)充分认识案例教学地位
公共管理案例教学需要事前做大量准备,包括案例教材和教学场景等。案例教学过程花费的时间较多,合理处理个别案例的“专”与学科专业知识的“通”之间的矛盾经常成为两难命题。案例教学的目的不只是通过课堂教学传授知识,而是通过激发学生的课堂参与热情,唤起潜藏在学生身上的求知欲望,激起学生主动自主学习的兴趣,并通过课堂讨论方式针对同一问题的不同观点进行互相交锋和彼此互动,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从而提高其判断能力、分析能力、决策能力、协调能力、表达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所以,案例教学往往不得不延伸到课后,给学生一定的知识内化时间,让学生们去反思、反问。这样,其更增大了教师的教学工作量和教学难度。这些理由都使得案例教学法在实践中受到一些限制。有人甚至认为,在大学教学体系中,案例教学方法更适用于研究生教育,本科教育适用案例教学方法的空间十分狭窄[8]。事实上,在大数据时代网络技术浪潮冲击下,大众教育的“能力本位”变革要求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强烈,现代大学教育愈来愈重视教学方法改善,案例教学法在教学方法体系中具有特殊的地位,并有着相当大的发展空间。作者曾经在37所高校的公共管理学科专业中对超过一千名大学生进行过调查,调查结果显示,课堂教学中学生对老师讲课有八个不满意:一是不满意课堂讲授的知识旧;二是不满意讲课进度慢;三是不满意讲课内容知识面窄;四是不满意讲课内容知识浅;五是不满意课堂讲课的内容“空”,理论与实际脱节不接地气;六是不满意教师传授的方法“虚”,很难接触到真正的实际操作;七是不满意教师课堂教学语言“僵”,缺乏生动性;八是不满意教学效果的评价方法“死”,对学生学习效果的评价只看考试分数。如何消解这些“不满意”,调查结果显示:学生依赖现代网络技术自行消解前四个“不满意”,网络能够帮助学生快速、全面、深入地掌握许多新知识,解答许多疑惑难题。这也解释了为什么现在许多大学课堂会大面积出现“低头族”现象的原因。但是,后四个“不满意”则是大学生渴望解决而无能为力的。案例教学为解决这些问题、消除八个“不满意”带来了新机遇。案例教学不仅能够达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吸引学生融入案例故事而成为课堂真正的主体,充分发挥学生自主学习、网络学习所潜在的一切优势功能,使课堂教学内容更加丰富和饱满,而且还能够增强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操控感,并且在模拟实训中检验学生掌握知识和能力的综合水平,使课堂教学方式更加生动和灵活。
(二)积极提高案例编写水平
每一个公共管理教学案例都是为一定的教学目的编写的,编写教学案例一定要考虑案例教学的具体教学目的。与传统教学方法不同,案例教学强调发挥课堂教学的综合功能,教学案例不局限于对单个概念、原理或方法进行讲授,而是通过一个案例的教学,让学生们综合掌握一系列相关知识与理论,培养一系列相关能力与技巧。在编写教学案例时,案例教学目的对教学内容的规定宜放宽些。有的案例则着眼于过程推理,有的案例着眼于故事情节,有的案例着眼于方案选择,不同的着眼点反映编写者以案说理、以案说规、以案说效的不同意图,服务于不同的教学目的,自然也会带来不同的教学效果。加强公共管理社会实践的调查研究是教师编写公共管理教学案例的一门必修课,也是提高案例编写水平的重要途径。从日常繁多的公共管理事例中发现典型,需要有敏锐的观察能力。撰写教学案例、讲述案例故事需要体现典型、具体、生动、形象、直观等特点,让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教师必须将案例故事形成逼真的表象,也需要进行认真的观察。加强对公共管理实践活动的调查研究,可以帮助教师大大提高这种观察能力。中国公共管理学科专业教育发展较晚,师资队伍建设至今仍存在着一些明显的先天不足。与发达国家公共管理教育师资队伍不同,中国公共管理学科专业教育师资队伍中具有公共管理实践经验的教师比重非常低。我们要重视公共管理教学中的理论教育,发挥教师队伍在理论教育方面的重要作用。但是,完全没有公共管理实践经验的教师为公共管理学科专业的学生“传道、授业、解惑”的确也是一件非常困难之事。在公共管理教学中积极采用案例教学方法,无疑是解决这道难题的一个好方法。我们可以鼓励广大教师深入公共管理实践,不断提高教师自身观察与分析公共管理实践活动矛盾的能力,增强教师将公共管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以解决公共管理问题的能力,通过加强公共管理实践活动的调查研究,发现具有很强典型意义的事例,撰写教学案例。提高案例编写水平还须掌握一定的教学案例编写技巧。一个优秀的公共管理教学案例,必定体现出三大特点,即问题意识、矛盾冲突多元解决方案。把握好这三点就奠定了案例教学的基础。案例教学的目标是启发学生对现实问题的思考、争论和进一步探索,突出问题导向是这种教学方法的核心特点。一个好的教学案例,问题不应浮在案例故事的表面,它不是公共管理实践活动中一般表象的罗列,而是公共管理实践过程中具有普遍意义的带规律性的本质反映。因此,发现问题与分析问题都要以一定的理论背景为支撑。不同主题的教学案例强调不同的理论背景,也体现不同的理论方面要求,有的可能旨在应用理论观点进行决策判断,有的旨在阐发理论的应用价值,有的则旨在理论质疑并引导学生发散性反思,以给学生进一步深入学习理论展开思考空间。写好教学案例中的故事矛盾冲突,是编写教学案例的又一个亮点。公共管理教学案例中所富涵的鲜明、强烈和错综复杂的矛盾,是引发学生争论与思考的焦点。多元解决方案成为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催化剂,每种方案都有其“情理之中、意料之外”的可能性。任何一种解决方案都要言之有理、言之有物,都要有相应的理论背景,唯有如此,才能实现较好的教学效果。
(三)熟练掌握案例教学技巧
编写出好的教学案例之后,如何灵活地把握课堂案例教学技巧,则是上好案例教学课的成败关键。上好一堂案例教学课,教师首先要进行科学的课堂教学设计,要从全局上把握一门课程的总体教学目标,对案例教学过程进行整体设计并加以控制,充分考虑整个教学计划的进度与案例部分的安排及其效果,考虑案例部分和理论部分、实践部分必要的平衡。上好一堂案例教学课,教师必须学会在课堂上当好配角。案例教学不仅要传授知识、诠释理论、解释政策,发挥好老师对学生“教”的作用,更重要的还要着眼于老师和学生、学生和学生之间彼此互动的“学”的功能。教师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已有知识结构、社会经验、实践能力及学习需求,有效发挥学生在“学”的过程中的主体作用,而教师自己却要尽力回避直接置身于案例故事之中。上好一堂案例教学课,教师必须充分把握教学案例内容,对教学案例的理论与现实背景、案例涉及的所有知识点进行全面分析,并根据案例故事的发展对案例涉及知识的连贯性要求,让学生在课前做好教学案例前置知识的回顾或预习,夯实案例教学课堂“活起来”的基础。上好一堂案例教学课,教师必须全面了解教学对象的基本情况和特长,并根据不同学生的知识与能力背景,在课堂讨论活动中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进行分组,帮助每一个学生积极融进案例故事的角色当中,使整个案例教学课堂“动起来”。上好一堂案例教学课,教师必须准确把握案例故事中的矛盾冲突所在,帮助学生尽可能对解决问题的多种方案进行风险分析,并为学生课后深化学习和开展验证性实践提供引导,让学生在案例教学课后“忙起来”。上好一堂案例教学课,教师还要不断增强公共管理实务经验。完全没有公共管理实务经验的教师,很难想象其教学活动能达到培养学生具有较佳管理能力的效果。在公共管理案例教学活动中,从编写教学案例到组织课堂案例教学,教师既是行动者,又是研究者。作为行动者,教师要积极、主动地参与实际的公共事务管理活动,在实践中产生深刻的认识、独到的见解,丰富而生动的教学语言也会相伴而生。作为研究者,教师经过大量的实践观察后,对公共事务管理现象经过一番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深刻分析,从而加深对科学管理规律的认识,在课堂上运用公共管理基本理论指导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也会变得更加游刃有余。大学教育教学方法改革是一道永远难解的方程式。公共管理学科专业是一个新兴学科专业,案例教学在我国高校更是一种崭新教学方法的实践。我们虽然历经十余年努力探索,但是,实践经验仍然非常不足,理论认识更有待于不断深化。公共管理学科专业案例教学这样一个重大命题,理论研究博大精深,实践研究方兴未艾,只要我们坚定“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的毅力,努力克服摆在我们面前的重重困难,不断学习、不断研究、不断实践、不断创新,就一定能够认识并把握公共管理案例教育教学规律,成功实现从必然王国走向自由王国的伟大飞跃。
参考文献
[1]邱选兵,齐美山,魏计林,等.案例教学法在工程类创新型研究生实践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大学教育,2004(18):135137.
[2]薛澜,彭宗超.国外MPA教育模式的比较分析[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1(Z1):4651.
[3]郑金洲.案例教学:教师专业发展的新途径[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2,22(7):3641.
[4]薛澜,刘军仪.建立现代大学制度改革高校人才培养体制与机制[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11,32(5):18.
[5]吴高臣,刘爽.实践导向:案例教学法研究[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1(12):178181.
[6]李变兰,田琳,肖荣,等.案例教学法的支持系统———案例库建设[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8(10):108-109.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10-0107-02
一、引言
公共管理课程的教学需要大量的案例做以支撑。案例教学需要教师对案例进行精心策划和处理,在学生掌握相关基本知识的基础上,通过教师的指导,将学生引入特定案例现场,再通过学生对案例的独立思考和集体协作共同完成案例分析,从而起到提升学生识别、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案例教学法能够对提升公共管理课程教学效果起到重要作用。本文针对现阶段教师在对公共管理课程教学上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探讨,使之通过案例教学的方式来提升公共管理课程的教学水平。
二、公共管理课程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公共管理专业是为政府部门和其他重要企事业单位培养高层复合型人才的专业,开设的课程种类较多。公共管理课程的学习具有较强的实践性要求,尤其对于一些抽象性较强的知识点需要倚靠大量的实践课程帮助学生吸收理解。但是,但是,在公共管理课程的教学过程中仍存在重理论、少案例、轻参与的现象,使得公共管理课程教学没有达到最佳效果。比如,学生参与机会较少,独立思考及案例讨论少;案例选择不恰当,偏离学生实际生活,学生难以在案例教学中积极地代入角色。除此之外,虽然在教学方式中采用了案例教学方式,但是由于教师没有在教学前对案例进行精准的编写和分析,案例在教学应用中缺乏可行性与代表性。为实现对公共课程的实践性教学,需要对这一课程进行教学方法改良。
三、公共管理课程案例教学应注意的问题
案例教学的成功应用需要教师在教学前进行精心准备,不仅要做好备课过程,更需要在选择案例时对案例进行有效分析,从中找到典型的案例应用于教学当中。
1.案例的选择和编写
有效的备课是提升教学水平的首要条件。虽然案例教学方式是作为以案例为基础的教学方式存在的,教师在其中扮演的角色不再是传统的灌输知识的角色,需要学生自己对教学内容进行分析和探讨,但是案例的选择和应用是由教师来完成的,也就是说案例教学的成功与否归根结底还是要根据教师对案例的选择和对学生自主探讨的积极引导作用,这种方式较过去的传统教学方式而言,对教师的要求更高,需要教师在备课过程中能够精心的准备教学案例。
(1)案例选择需注意的问题
教员要掌握足够丰富的案例来源,从各种书籍、学术刊物、统计资料上“下载”案例,只有储备好一定数量的案例,才能在选取时做到“游刃有余”。选择案例可以参照三点,一是时代性。所选用的案例在内容上具有时代精神,在时间上是新发现或新产生的信息或经验。二是真实性。在教学中所运用的案例,必须是高校现实情况的记录。案例教学就是让学生以某种角色进入实际情景之中,建立真实的感受。三是针对性。案例的内容必须针对一定的教学目标。案例必须包含需要探讨的问题,具有典型性和说服力。
(2) 案例编写需注意的问题
教师在对公共管理教学内容的案例准备上,需要教师拥有实际编写案例的能力。一方面要符合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内容上尽量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相贴近,在案例场景选取上可以适当征求学生意见,在案例的写作中注重对案例的趣味性搭配,在对学生任务的分配方面尽量选用非固定搭配,非固定性的伙伴搭配更有益于提升学生的合作能力,在增强学生对案例的学习兴趣基础上实现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另一方面通过深入了解学生的学习生活编写更贴近学生生活的案例,便于学生接受和代入角色。通过教师对学生生活和相关课程的实地调研工作,使教师在案例编写中能够更具有实践性和可行性,有助于教学工作的开展。为实现案例教学的成功进行,需要教师秉承还原案例事实的精神对教学相关的内容进行长期观察、归纳和总结。
2.案例的讨论和总结
(1) 案例讨论需注意的问题
案例讨论是案例教学的关键环节,是影响案例教学成功的关键要素。组织实施案例讨论应做到以下几点:
1)案例讨论要准备充分
教师引导学生在案例讨论前预先思考一些问题,对于营造案例讨论的气氛是至关重要的。要让学生知道怎样学习案例,怎样为案例讨论做准备。从学生的角度看,讨论不仅需要知识上的准备,同样需要心理和情感上的准备。
2)案例讨论要结合重点
教师通过组织学生演习案例,从中发现问题并予以讨论,在这一过程中应当结合公共管理课程的教学要点来讨论,以帮助学生消化吸收新学习的知识点。从学生的角度看,及时对所学知识学以致用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从中获得收获感。
(2)案例总结需注意的问题
教师总结已有的见解或者提出讨论中学生未发现的问题的解决方案。如果案例提出的根本问题是发现新的、独创性的或创造性的解决方案,那么在结束讨论时,教师应当强调学生提出的新观点或其他方案的效果。如果案例提出的根本问题是有关实质性问题的分析和解决,教师可以采取重新回顾这些问题以及总结归纳学生对这些问题的看法来结束讨论。
3.案例教学评价体系的改革
通过教学改革,建立和完善合理的教学评价体系。一是对学生的考核方式进行改革。将实践性的环节纳入到考核方式中,并加大分值比例,按形成性考核的思路进行考核制度的改革,将学历需求和实践需求结合起来,促进案例教学的推广;二是加大对教师的激励力度。对案例教学进行教育评比,将教师总结的优秀案例作为案例教学模板加以推广,并赋予奖励。三是加大公共管理课程案例教学的科研,努力获取政府支持以及公共管理课程案例教学的研究经费,增强教师对案例教学研究的积极性。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