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8-07 17:05:52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传统文化趋势,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中图分类号]G0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 ― 2234(2014)09 ― 0063 ― 02
一、全球化与中国传统文化
若要了解全球化对中国传统文化带来的机遇和形成的挑战,我们必须首先了解全球化和中国传统文化的概念。
(一)全球化
首先全球化这个说法最早是运用于经济学领域的,也就是一体化,后来到了20世纪50年代,西方经济学家对这一概念进行了较为完整的阐释,进入21世纪以来,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既给世界贸易带来了重大的推动力,同时也给各国经贸带来了诸多不确定因素,使其出现许多新的特点和新的矛盾。为此,研究和了解这一问题有着一定的现实意义。但是在文化领域,学者们则认为全球化是指在全世界这个大环境下文化的不断繁殖生长的复杂的过程,尤其指人的思想认识的产生过程。我们都知道文化全球化必然是全球化进程中的一个重要方面和领域,就如同全球化一样,文化全球化业是一种较为客观的现象,它预示着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信息技术、网络技术的发展,文化发展不可阻挡的趋势。
(二)中国传统文化
何为传统文化,不同的国家区域因为不同的传统习俗和地域差异,乃至人的思维方式,产生了不同的文化。中华名族的文化是源远流长的,经过世世代代的传承和发扬,积累了丰富的历史文明。但是我们必须认识的是,传统文化在基于我们积极正面的力量的同时也包含着不可避免的落后和糟粕,约束着时代的向前,阻碍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所以我们必须正视它。在不断地反思中去把握人类文明前进的正确的方向,站在世界的高度,和一些优秀的文明共同成长孕育,以一种追求进步的姿态去学习去借鉴去赶超,去破除障碍,做到共同的和谐与融合。我们都知道事物的发展是运动的不是静止的,新事物必将代替旧事物,人类文明也是如此,中国传统文化必将在时间的流淌中不断发展,只是继承优秀的古老结晶是远远不够的,我们一定要在扎实根基的基础上,走出去,一方面将我们的优秀成果展示给世界,另一方面也要融入这个世界,在时代前进的大浪潮中找到自己的特有的位置,并积极吸取西方优秀的文化,做到为我所用,从而长久的屹立于世界文化的宝塔之中。
二、全球化对我国传统文化造成的冲击
经济全球化带动着文化全球化,世界文化涌入不同的民族和国家,使得越来越多的民族遭受着传统文化的严峻考验,那么在这一大背景下,怎样去实现中国传统文化和世界多民族文化的共同发展,已然是十分紧迫的。西方文化对中国文化的冲击与影响也与日俱增,波及到了我国人民生产生活的各个方面。
(一)外来文化的影响与日俱增
纵观当今世界,西方发达国家凭借其经济政治军事等方面的强大实力,不仅从政治经济上在全球处于强势地位,也从文化意识形态等方面妄图冲击着更多的国家,中国作为当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必然深陷其中。从我们都熟知的可口可乐,肯德基或者麦当劳这些日常随处可见的饮食文化,我们就可以轻易的发现西方文化的渗透痕迹,它们猛烈的冲击着我国传统文化中勤劳朴实、与人为善的一面,带来了一些负面的消极的力量,因此我们在感叹世风日下的通知不得不召唤传统文化的归来和复兴。
(二)民族文化的认同逐渐弱化
我们不可否认是,民族文化的深厚积淀是人们生活生产重要的保障,没有了文化,就没有当今的文明世界。多少年来我们沐浴中华文化之流,感受着传统的洗礼,在这轮回中成长。但是,随着世界的开发,文明的互通,一些外来的文化强烈的冲击着我国传统的文化,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融合了世界人民的交流与沟通,但也给中国传统的古老文明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危机,霸权主义强权政治,以及其他一些与我国文化完全不一样的思想都在一定程度上使得我们迷失了前进的道路,自己民族内部的文化认同感也逐渐弱化。
(三)传统文化产业遭受巨大压力
我们可以看到,今天的西方发达国家毫不费力的打开了中国的文化产业大门,不断涌进我国的文化市场,我们时常在呐喊文化的复兴,却忘记了背后的积淀,加强传统文化产业的建设已经刻不容缓,需要我们去开发去创造。但是面对着强劲的西方对手,无论在产业规模还是竞争力上我们都处于劣势的地位,中国有数不清的报刊杂志电视台却没有可以拿得出手的,在整个世界拥有地位的传播媒介。因为,在全球化的激烈竞争中,中国文化事业面临着极其严峻的考验。
三、全球化下我国传统文化发展的应对策略。
文化是民族的更是国家的,是中国的更是世界的,千百年来我们的优秀传统文化凭借其不一样的风采影响着世界,散发出强烈的光和热。那么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发扬和复兴,又应该抱着怎样的思想报复,规划出怎样的路径呢。当然我们必须承认文化因差异而美丽,很多优秀的外来文化也是值得我们去学习和借鉴的,我们也应当不遗余力的去吸收和汲取,从而发展我们自己的文化。
(一)大力弘扬优秀传统文化
随着世界文化的快速发展,各种思潮交织激荡,我们对于传统民族文化的弘扬和发展已经迫在眉睫,回顾历史,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在历史的长河中继承发展,不断的前进着壮大着,这一过程也包含了对于其他民族优秀文化的吸收与借鉴,文化是一个民族兴旺发达的源泉与动力,是凝聚民心的重要砝码,只有大力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才能不断保持我国文化的创新和生机,才能扎实文化根基。
文化,往往是最深刻的民族积淀,是其生存发展的重要条件,是民族的灵魂和精神追求,是身份的象征,在世界全球化的大潮中,我们一定要牢牢把握中国民族五千年的文化底蕴,并结合时代特色去发扬去传承,在保护中创新,在创新中前进,要坚持中国自己的文化特色,自己的人文内涵,所以,大力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应当是全球化浪潮下我国传统文化发展的第一布。
(二)文化走出去战略的实施
现在的世界史开放的世界,现在的中国是与世界交流融合的东方大国,文化也一样,随着对外开发的脚步,与其他优秀的传统文化碰撞着交流着,在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中延续着,发展着。传统要保护,但禁锢不能有,新的全球化浪潮带给我们的是机遇也是挑战,只要把握好正确的方向,走好正确的路,必然对我国传统文化的发展是有利的,切记不可照搬西方文化的发展形式,否则就会被世界文化大浪潮淹没,失去自身特有的活力。
作为现代文明的发扬与继承者,我们都知道仅仅一味的推崇本民族现有的文化是远远的不够的,还需要在吸收借鉴其他优秀文化的基础之上,海纳百川,相互的交流和学习,让好的东西为我所用,兼收并蓄,从而创新出最具特点的古老文明。传统的文化不仅要保持自己本来的面目,还要接触世界走进世界,在全球化的背景之下,以开放的胸怀博采众长,激发出更大的活力。
(三) 坚持文化创新的脚步
俗话说的好啊,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文化也是如此,没有任何事情是可以一成不变的,时间在流淌,岁月在前进,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也在不断的创新中保持着更为旺盛的生命力,我国文化的发展一点要坚持三个面向,要适应时代和人民的要求,要在坚持中前进,丰富文化内涵,创新文化形式,推陈出新革故鼎新。
人们都说,文化是纽带是人与人之间交流沟通的意识架构,同时,也是一个民族优秀智慧的结晶,它是发展的是向前是渊源流动的,在继承传统优秀的基础之上不断地融合,不断地统一,具有更为鲜活的生命力。也只有这样,才能在世界文化长河中始终处于不败之地,好的文化必须是联系广大劳动人民生活中各个方面的,是以民众为载体的,是反映社会积极正面的文明风尚的,从而成为人民的精神家园。
(四)加快传统文化的转型
随着我国现代化的不断发展,对于经济政治文化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时代在前进,思想文化必须跟上步伐,我们应当运用基本原理,并在联系我国现有实际的基础上,不断地推进中国传统文化的转型发展,在吸收和借鉴西方优秀文化的基础之上,坚持本国特色,并将之转化为为我为我所用的形式,从而满足我国社会广大人民群众对于文化的需求,为社会的进步发展,为国家的强大,为人民精神生活的富足提供更为强大的动力。
在加快文化转型的同时也要将我国传统文化的精华发扬传承出去,以独有魅力征服全世界,吸引全世界的目光,文化的走出去是沟通与交流,是传承与创新,是借鉴与吸收,是一种利于世界文化交流的方式方法,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应该得到世界的尊重和仰望,让我们共同期待。
四、总结
经济全球化带来的文化冲击,尤其有利的一面也有其不利的一面,我们在坚持传统的同时也要与世界上一些先进的文化和谐共生,在保留本民族文化传统的基础之上,与世界文化共进步共成长,接受优秀的传统文化并不是全盘否定其他民族的文化,而是在坚持的基础上来开放来创新,来展现自身的优越性,从而发扬光大。同时我们也要以一种更为客观的态度来面对文化的全球化,不能因为挑战就退缩,要看到机遇,抓住机遇,要迎难直上,充分的吸收那些优秀的东西,从而更快更好地加快传统文化的转型,提高我国文化的国际影响力,走出中国走向世界。
在多元坚持本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之中必须牢记的理念,是一种健康的文化心理,好的文化战略,多元是与世界潮流同步发展,本真是牢记本土化气息,让中华文化为全世界全人类共享,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之下,使得中国传统文化发扬光大,让中国思想,中国特色影响着全世界,流传到世界的每一个角落,并被世界人民所接受,在文化全球化的浪潮中,实现中国文化和世界文化的互补与交融。
当然,我们也要以一种更为谨慎的态度来看待文化的全球化,发展的同时时刻警惕西方不良文化的侵蚀和渗透,不能让那狂风暴雨般的冲击动摇了我们中华民族文化深厚的根基,处于劣势的广大发展着中国应该联合起来共同的抵御西方霸权主义文化的冲击,与冷战思想说拜拜,加强民族认同,拿起全球化这把双刃剑,激流勇进,屹立于世界文化之林。只要我们不断地向前,去审视传统文化的优点和缺点,将其中较为禁锢保守的一面去除,同时弘扬能够适应时展潮流,能够满足人们精神生活需求,能够在文化全球化潮流之下任然傲然挺立的那些文化精髓,中国的文化必将更加丰富多彩,也更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综上所述,为了建设和形成更加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我们一定要不断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之中的精髓,并在此基础上积极开展文化的创新与融合,从而更好地促进文化发展与进步。
〔参 考 文 献〕
〔1〕左兰国,王玉政,全球化背景下的中国文化发展 〔J〕.理论学习,2001.
〔2〕孙熙国,陈启智,传统文化在社会主义新到的构建中的地位和作用〔J〕.山东大学学报,1997.
虽然20世纪80年代.国际广告就已经进入中国大陆,但只有在2000年以后,中国大陆的广告才真正进入全球化传播的时代.跨文化才成为广告传播的一个很重要的话题。
一、问题广告
2003年第12期《汽车之友》杂志刊登的丰田陆地巡洋舰、霸道广告,2004年9月国际广告》杂志刊登的一则名叫”龙篇的立邦漆广告,2004年11月下旬,耐克在央视体育频道和地方电视台播出的”恐惧斗室广告片,2005年6月美国快餐巨头麦当劳在我国播出的”下跪篇电视广告等都引起了很大的广告风波。
这些问题洋广告不符合我们的社会道德规范也不适应我们的文化背景和特征引起了中国人的反感。如立邦漆广告拿龙做文章,将作为中华民族的象征的龙滑落成一堆,将其任意解构“霸道”的广告让石狮子向丰田汽车致敬,引发了一种不安的联想:石狮子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古老符号,让石狮子向日本的汽车致敬意味着要中国文化向日本的商业文明俯首称臣石狮子又很容易让人想到卢沟桥于是,霸道的广告就这样被”解读”,从而激发了广泛的愤怒情绪。
二、国际品牌,本土传播
国际广告传播中的问题广告并非只在中国出现这种现象带有一定的普遍性,它也引起了广告的跨文化传播的研究。虽然早在20世纪80年代中国广告批评就涉及到了洋广告和广告的崇洋问题,但真正对跨文化广告传播进行研究则在加入wto之后。对跨文化广告传播的研究主要从两个方面展开,第一是对跨文化广告的制作模式的研究和介绍第二是跨文化广告传播中的中西文化问题。
关于跨文化广告的制作模式.李永、肖建春和陈绚分别做了介绍.他们指出.有三种基本模式:翻译式广告.模板式广告和指导式广告。
翻译式广告是根据在某国使用过的广告,用广告国的语言翻译过来。图像、音乐等部分基本保持不变。这样做不仅保持了广告的原汁原味,而且通过语言上精心的翻译,适合当地的语言特点和美感,更加让人易于接受。例如.可口可乐公司20世纪80年代推出了一个以“can’tbeatthefeeling“为主题的广告,这一口号在我国翻译成挡不住的感觉“,日文的译文大致为我感觉到coke”.意大利的译文为独特的感觉“,智利的译文为”生活的感觉“……电视画面同样都是一群青春活泼的男女在跳舞的情景。但是.由于各国语言表达的差异.有时仅仅靠文字的翻译难以把广告的信息准确的表达出来。
模板式(样品式)广告是公司总部根据消费国市场调查发现的共性,设计出一种广告的模式,最终由广告公司根据各地的情况具体制作。如2001年足球世界杯亚洲区十强赛期间,在中国各地电视台上播出的阿迪达斯公司的广告中,画面是两支由世界各国明星组成的足球队在进行激烈比赛.最后射门的任务是由中国的足球明星完成的。其实在不同的国家播出的这则广告,都是由该国的足球明星完成最后的射门动作,而其余的广告画面基本上是一致的。这种广告的成功之处在于它牢牢地抓住了当地顾客的消费心理通过某种他们所向往事物的表述引起共鸣拉近了与消费者的距离博得了消费者的好感。
指导式广告是由总部对广告的策略、运行.预算及目标提出指导性意见,然后由地区经理或广告公司遵照执行。在执行过程中,这些地区经理和广告公司有很大自由度,他们可以根据总部的要求自主的设计符合当地文化风俗习惯的广告,比样品式广告有更大的灵活性。例如,柯达总公司为它在世界各地的子公司提供一个中心的广告策略,由公司在当地确定媒体,而总公司会一直关注、监视着广告的策划与质量.只是涉及到一些特殊的活动.如奥林匹克运动会等大型活动时总部才会派人亲自出马。如壳牌石油公司曾要求其广告宣传应围绕”壳牌帮助你””壳牌是驾驶员、摩托车手的好帮手”的主题,各地可以依据当地的情形用不同的方式进行广告创意策划、表现。指导式广告为子公司提供了更大余地的自由度,各子公司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创造性和主观能动性制定出更能适合当地需求的广告,最大限度发挥广告宣传的作用,只要不与总公司制定的广告主题相违背。
上述”创意标准化.表现当地化或国际品牌.本土传播”的广告制作模式考虑到了两方面的因素,一是广告的传播.即它所负载的使命.二是传播的目标地域的相关情况.包括社会道德规范、文化艺术特点和消费者的利益等。因此.这些模式的选择和运用,实际上要考虑传播者和受传者的不同文化背景.就中国当前的情况来说,是中西文化的差异和如何沟通的问题。
在中国出现的一些问题洋广告,之所以引起中国消费者的反感和愤怒,主要是广告和中国的文化背景及社会道德不相适应。解决这个问题的最好的方法,就是用”国际品牌,本土传播“的传播模式来进行广告的跨文化传播,让国际广告能充分适应当地的文化环境.用能表现当地文化特色的表现方法,将国际品牌的标准化创意表现出来,从而突破文化隔绝之屏障,达到广告传播的目的。
三、文化的趋同化与多元化
在跨文化广告传播的策划和创意中.要充分考虑到两种文化的差异性和共享性,更好地实施”国际标准.本土传播”的方略。但是在实际的广告跨文化传播中,文化的冲突和交流是在所难免的。当代中国的学者们似乎过多地强调了;中突的层面。张殿元《文化宰制辨析一种广告传播的视角》指出.在现代社会中,”经济冲动力”主宰了社会的前进发展.自20世纪初开始的和分期付款、信用消费形式的出现.使享乐主义观念大行其道。他把以消费的行为过程和经验的商品化为代表的资本主义生活方式对全球进行的整编称为文化帝国主义。
霍志坚、夏盼认为文化发展状态的不同,必然导致在文化对话中的强弱关系结构。由于经济、政治、文化的巨大差异与差距.国家之间完全平等的对话并不可能.在国际文化交流中显现着一种不平等关系.制造了一种特殊的知识话语权利.并在以经济和政治为后盾的文化全球化进程中愈演愈烈。跨国传播中的广告是负载了民族形象文化精神和意识形态图景的文化载体.在一定意义上具有文化渗透倾向和攻击性。他们认为.这主要是由其传播的内容所体现的:其一.发达国家已进入后工业阶段.形成了高度发达的大众消费社会.培育了与这种社会经济发展形式相适应的消费主义的商业文化.并通过广告、运用媒体将这种理念向发展中国家倾销。其二.发达国家在倾销商业文化的同时也在改变输入国人民原有的生活形态.改变着他们的生活方式、生活节奏和生活态度.甚至价值观念、意识形态.以达到文化渗透与拆解作用。
孙顺化通过对”跨文化传播学”的历史考察指出.在跨文化传播学形成之初.国家权力和利益都是最受关注的.无论是进行跨文化传播的研究者还是从事跨文化传播的实践家都受国家权力的影响和操纵。在当今经济全球化的时代.政治、经济上的强势更使得以美国为代表的发达国家不仅把经济触角伸向全球.而且通过文化传播输出西方的思想文化和价值观念。孙顺化认为.”恐惧斗室”的广告创意、广告表现有着鲜明的美国特征。基于美国在国际上政治、经济的强势地位.美国人心目中形成了根深蒂固的观念美国要战胜而且能够战胜让它恐惧的所有异类.”恐惧斗室”中勒布朗·詹姆斯的战无不胜即传达了这种观念,由此我们看到隐藏在广告背后的国家权力的作用。
这些对跨文化广告传播中的文化;中突的观念.显然是从文化的角度.特别是站在民族文化的立场上,对跨文化广告传播进行的批评。在他们的批评话语可以看到对我们的民族文化在全球化语境中的命运的深深忧虑:西方广告通过媒体的传播,在无形中输出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对中国的青少年正在进行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当代中国的青年一代个性的张扬、个人主义的思想正在逐步取代中国传统的含蓄和谦逊.青少年正在受到可口可乐和百事可乐.耐克和阿迪达斯.麦当劳和肯德基的同化.在这种形势下,我们的民族文化还能剩下多少?还能保持多久?我们是否应该对于西方广告的文化扩张造成的民族文化的流失给予更多的关注和回应?
这实际上是一个经济全球化和文化全球化的问题,即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能否引起全球文化的同质化.能否引起文化殖民化”和”文化霸权主义”,经济全球化能否消融”民族文化”。
东韩村发展模式现状分析
东韩村概况
东韩村地处西安市邑区北郊,占地面积1.43平方公里,全村人口1000余人,共计250余农户,西户省道穿村而过,28公里直通西安,拥有便利的地理优势和交通优势,对于发展乡村特色文化产业,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1994年,东韩人以“新农村――绿色村庄――农民画庄”为主题,开始东韩新村建设,风格独特的别墅式住宅,依托着浓厚的时代文化信息,以户县农民画享誉中外,被誉为“陕西第一村”,年接待量达40000余人次,其中不乏来自德、英、美、法等各发达国家的游客,打造了中国传统文化对外交流发展的平台。
东韩村发展模式探析
1、因地制宜,大力发展第三产业。东韩村是新时期农民画最早走向市场的发源地之一,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农民画大门因而打开,政府鼓励村民因地制宜发展第三产业,拉动当地经济发展,村民收入显著提高。其中,村中以潘晓玲、王乃良、曹全堂三位画家为代表的农民画销量显著,为拓宽销售渠道、便于交流展览,还建立了多个独立画室,吸引广大艺术爱好者来此参观拜访,如著名画家潘晓玲画室,年访客量达1500余人,年收入约七八万元。
村委会非常重视农民画发展,重新组织绿化和设计农民画宣传牌;组织人力对村口道路进行改造,设置文化墙和宣传画廊;村委会积极为村民谋发展,规范餐饮住宿业标准,通过定时的培训与监管,实现了星级化水准,为更高效地接待游客提供了基本保障,与此同时,也解决了留守妇女、老人的再就业问题,在保护传统文化发展的同时,保证了村民的基本收入水平和生活水平。旅游事业的迅速发展,不但极大地丰富了群众文化生活,壮大了集体经济,成为群众致富的支柱产业。
2、以工促农,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东韩村自有的 “西安旋播机厂”在政府的支持与帮助下,经过不断的科技研发、管理升级、市场推广等,最终发展成为西北地区目前规模最大的复式作业农机生产基地,使东韩村80%以上家庭的农作物喷水灌溉实现“设备化”,“以工促农”,在耕地有所减少的情况下,缓解近年依靠进口补给农产品需要、粮食进口的趋势,一定程度上保障了农业的稳定发展。同时,外资企业不断注入,私营企业不断发展,对外开放水平不断提高,周边以机械制造兴起的企业蓬勃发展,工业园区面积不断扩大,逐渐成为当地经济发展的重要产业,改变了村民原本的仅依靠农业就业的局面,靠天吃饭的自然状态。
3、引进城市新元素,提升村民生活品位。通过引进城市新元素,提升村民生活品味:一是大力治理环境污染问题,由村委会统一管理上下水管网,进行合理资源配置;二是兴建各类基础设施,如建立中心V场,增加各类休闲、健身等基础设施,丰富村民文化生活,满足村民生活娱乐的基本要求;三是提高通讯水平,引进无线宽带业务和数字电视,拓宽村民对外沟通的渠道,通过新兴媒体更有效、及时地接触各类信息。多方位地体现了新农村建设二十字方针“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加快东韩村城市化进程,使村民提前步入城市化的生活,成为新农村建设的一面旗帜。
4、打造O2O平台,大力推广农民画特色文化产业。为迎合时展需要,使“东韩村”更好地“走出去”,以人民群众得实惠为目的,走特色发展之路,致力打造O2O平台。通过大量的市场调研与走访,决定发挥地处城乡结合部的地理优势,已有的农民画文化资源优势,利用村民较强的创新意识和环境幽雅的村容村貌,在有完整经营思想和丰富管理经验干部的带领下,结合东韩村特色文化产业――农民画销售,建立O2O平台发展电子商务业务,随着产业群的不断发展壮大,鼓励O2O平台深入发展到每一家每一户,并集中进行培训和指导,带领更多村民享受信息时代高效便捷的运作方式,拓宽农民画的销售渠道,解决农民画因季节差异导致销售不均的窘境。
制约东韩村发展的主要困境
过度商业化
传统文化村落发展的初期,由于当地政府对传统文化的重视程度极高,农民画得以快速有效的发展。然而在东韩村发展的过程中,由于旧的农民画作品内容形式陈旧,表现技法单一,缺乏创新意识,无法紧跟时代潮流以致被市场淘汰,从而使农民画的宣传和发展进入瓶颈。为追求市场利润最大化,农民画作者开始迎合消费者的喜好进行创作,农民画风格发生巨大的变化,逐渐走上“装饰画”的发展道路,一些作者不再仅仅依靠个人主观及艺术感受作画,导致农民画艺术水平有所下降,对农民画价值的发掘也逐渐减弱。如用丝网印刷来批量制作冒充手工绘制的农民画,盗用他人名义作画卖画等,将农民画创作活动过度商业化,丢失传统的艺术特点。致使作者们根据市场需要不断重复现有作品或减弱对艺术的更高探求,作品也就因此失去了艺术的独特性与自主性。违背文化带动产业经济发展的初衷,转变为单一地追寻经济利益最大化,传统文化的发展未能与村落发展同步。
未充分发挥传统文化优势
农民画作为具有当地特色的传统文化,应在联系和发展其他行业具有重要作用。无论是对当地文化、旅游、相关衍生品行业的带动和辐射,对当地经济发展和村落建设的贡献,还是农民画本身的传承和发展,农民画应该是重点和中心。但东韩村当前农民画的发展与其他产业,如农家乐、技能培训、电子商务村等并无明显的联系。农民画已不再是促进经贸、餐饮等各行各业的融合与发展主力,甚至与其他行业的发展相脱离,使其市场价值和巨大的潜力没有得到有效的发挥,农民画的传承与发展也存在较大的问题,处于落后趋势,老一辈原创作者越来越少,新一代鲜有人继承,因此农民画思想内容过于老旧,无法融入新鲜血液,无法紧跟时代潮流,违背了传统文化村落发展的初衷。
传统文化村落发展模式的局限性和单一性
作为以农民画兴起的传统文化村落,仅仅围绕如何扩大“画”的销量,并未提到如何保护与传承特色“农民画”文化,且至今村中知名画家仅有3位,导致农民画产业的发展具有局限性,无法深入到其他产业推动其发展。其次,画的生产、销售、宣传、培训等仍处于单一模式,农民画的创作缺乏创新性和市场适应性,导致农民画难以发挥更大的整合能力。由于传统文化村落的发展尚处于摸索探寻阶段,面临巨大的挑战和无限的未知,并无优秀的、成型的模式得以借鉴,传统文化村落的发展之路尤为艰难,东韩村目前也仍未对此现象想出具体的具有创新性的有效解决方法,传统文化村落的发展模式还有待探索。
解决东韩村发展困境的对策建议
严格规范农民画商业化发展
农民画在商业化发展过程中,缺乏专业引导、组织、管理,尚未形成完整的市场体系,也缺乏详尽的产权保护体系,从而导致农民画复制品、盗用品、残次品丛生。不仅扰乱了市场秩序,挫伤了农民画家创作的积极性,还降低了农民画质量水平。
在今后的发展中,政府应加强引导、给予扶持,建立健全市场机制,完善应有的规章制度,普及相关知识产权信息,为农民画的发展创造一个良好的市场环境。统一规范农民画的制作销售渠道,严格控制农民画销售点的开发数量,提高可售出的农民画标准,杜绝粗制滥造、成品大量复制的行为。与此同时,实行“创作”与“销售”的分离,为画家提供良好的创作环境,画家只专注于农民画的创作,保证作品的特色与质量;借助专业机构进行销售,由机构进行市场调查、文化宣传、产品销售等工作,增加农民画的宣传力度,拓宽销售渠道,扩大农民画的销售数量。合理分工,增强效率,实现效益最大化目标。
因地制宜,大力发展特色文化优势
作为三大画乡之一,拥有大量优秀传统文化资源的东韩村,应在原有资源上加以利用和创造,将传统农民画与手工业、制造业相结合,如手工制品、工艺制品、纪念品、传统家居等,打破二者之间的壁垒,将传统文化精髓融入现代工业当中,创造出具有当地文化气息的产品,打造特色品牌,形成完整的产业链。加大文化宣传力度,开展各类以文化为主题的特色活动,如文化艺术节、农民画创作交流等,邀请全国各地的不同文化代表进行沟通和学习,提供与全国乃至全世界优秀文化交流合作的机会平台,在交流与融合中创新,同时对当地特色产业起到宣传推广作用。开设特色旅游专线,如展馆参观、农民画村庄农家乐体验等项目,完善集餐饮、旅游、休闲、购物、娱乐为一体的综合设施建设,吸引更多游客到来,将传统文化融入特色产业之中,拉动第三产业的发展。
多元化发展模式并存
在科技信息飞速发展的今天,只依靠单一的发展模式无法实现长期的发展。第一,a品多元化。以农民画为中心,在已有基础上开发创新同类产品,淘汰守旧落后的产品,推陈出新,创造市场活力,并开拓新的产品市场,满足不同领域消费者需求。第二,人才多元化。重视人才培养体系。现有的文化积淀大多过于陈旧,现有的艺术家也多以上一辈老艺术家居多,因此文化村落的传承与发展跟不上时代的要求,要为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注入新鲜血液,培养新一代农民画画家继承者,使之更具有竞争力。第三,技术多元化。加大电子商务发展力度,创新传统宣传模式,改革商业活动发展模式,利用互联网的便利,进行有效宣传,扩大市场需求,优化网络销售渠道、服务渠道。
要在物质文化资源充足的条件下,充实人力资源并在此基础上创造价值,以技术创新为辅助,为其开辟宣传发展之新道路。使三者有效结合,多元化发展。
结 语
西安邑区东韩村农民画作为极具当地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其特色优势对当地的经济文化发展的地位不可替代,对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具有重大意义,对传统文化村落发展也具有重要影响。尽管在创新文化村落发展过程中,经验还尚为欠缺,模式还尚不成熟,发展道路还存在各种问题和弊端,但无法否认的是,传统文化村落的发展之路,是农村发展的必由之路。在国家各项传统文化保护政策的支持下,各级政府的扶持下,当地村民的努力下,传统文化村落必定会闯出一条创新之路。
东韩村应该在坚持中国特色文化产业发展之路的基础上,对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积极加强文化交流,在学习和借鉴世界优秀文化的同时将农民画推广出去,做大做强农民画产业,创新农村发展模式,这对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对加快当地文化经济的繁荣、对促进城乡发展都具有重大的意义。
参考文献
[1]杨光.传统村落[D],2013.
[2]农业银行市场营销缺陷及改进策略[J].中国商界,2010.
作者简介
二、戏曲服饰中的传统文化
中国历史经历了上下五千年的发展,在中国历史发展的过程中,中国民族文化和民族艺术的发展,也经历了长久的沉淀,具有中国特色和中国艺术风格。随着中国戏曲的发展,在其表演的过程中,对戏曲舞台表演的要求也越来越严格,受到封建社会的影响,中国戏曲服饰也具有封建等级制度的特色,戏曲表演中,不同的角色有不同的服饰,在戏曲表演的过程中,宁可穿着破旧的戏曲服饰,也不能出现穿错戏曲服饰的情况。戏曲服饰的不同分类,体现着不同的身份,其中蕴含的传统文化、民族文化非常浓厚。从戏曲服饰的样式上进行分析,戏曲服饰的样式有限,为了呈现出不同的表现力,需要加用不同的图案、花纹、色彩,而形成不同的戏曲服饰,呈现出丰富多彩的戏曲艺术,将戏曲艺术完美的呈现出来。例如褶子,褶子是戏曲服饰中最为常用的样式,其中采用不同的颜色、不同的纹饰、不同的布料,将贫富、老幼等在戏曲中的角色呈现出来。戏曲中文生这个角色的褶子一般是梅、兰、竹、菊,而武将的褶子多为虎、豹等兽纹,将武将的勇猛体现出来。不同的戏曲服饰呈现出不同的戏曲人物,同时将戏曲人物的性格体现出来,有效的将戏曲的表演艺术呈现在观众的面前。戏曲服饰上的花纹、色彩、图案,和戏曲演员的角色有密切的联系,在戏曲表演中,身着合适的戏曲服饰,加上相应的舞台妆容,就可以呈现出很强的艺术表现力。在戏曲服饰中呈现出来的传统文化,除了戏曲服饰的纹饰、角色文化之外,还具有服饰设计的搭配文化艺术,在戏曲服饰设计的过程中,基本的色调是相同的,服饰的造型和色彩是同线型,戏曲服饰其他方面的设计,也具有相互映衬、相互搭配的特点。
二、道家教化观对大学生价值取向调适的启示
(一)依道施教,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重在“导”而不在“堵”价值取向既是习得的过程,也是生成的过程,对大学生网民的价值调适,思想政治教育扮演着大学生与网络之间的中介与桥梁作用。《老子》五千言,通篇贯穿一个“道”字,道就是规律、法则。庄子继承老子的核心思想,继续教给我们如何正确认识道、认识规律。这启发我们要顺应规律,提升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科学化水平。通观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现状,存在对于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整体认知水平不高、解决深层次问题的能力不强、教育方法和手段滞后、教育管理者处于强势地位等问题。面对各种复杂的网络事件,简单地依靠删帖、锁定IP、关停论坛等方式进行堵控,效果往往适得其反。鉴于目前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中呈现的时空分离、管教分离,必须健全网上舆论引导机制以及信息搜集和反馈机制,变单兵作战为深层联动,更好地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协调、导引功能。同时教育管理者要改变传统的师者强势形象,努力与大学生构建一种平等的交往话语方式,学会尊重学生,做真朋友。
(二)返璞归真,重建网络公共空间道德应注重道德情感紧密贴近现实的博客、QQ以及各种论坛伴随着宽松的政策和多元文化等因素影响,形成了各种社区性的公共空间。在诸如此类的公共平台上,大学生网民的活动历经自娱自乐、工具理性等阶段后,走向了公共空间发展方向。面对虚拟的网络社区,大学生们愿意在网上表达和倾诉对学术、生活以及社会热点问题的看法和评价,展示他们所认同的公平与正义。而各种看法的推出,会引起关注;各种建议的面世,会有人呼应,且很少关注这些信息是否有悖于法律和道德的关切。这恰恰是大学生网民价值取向冲突的一个重要原因,重建网络公共空间,形成公共舆论的正能量势在必行。老庄道家肯定道德情感的重要意义,老子从“道法自然”的角度强调人的自然情感,老庄认为道德善恶标准源自人的内心,相对于善行,道家更看重善心。道家提醒我们“与自己要安,与别人要化,与自然要乐,与大道要游”[5],这种朴素的自然人性论观点契合了当代大学生网民的德育教育强调主体内在的知、情、意与外显的道德实践相统一的观念。因此,借鉴老庄道家思想,注重内心道德情感,培养大学生网民在公共空间里“不止于现象,更要深入到背后本质”的思维习惯。
一是“道理”层次。儒释道作为中华文化的代表,其与中华民族的契合点究竟何在?比如,“孝”作为一种传统文化和传统美德,其道理何在?教师要先有透彻的认识,以便能从“道理”层面给学生讲明传统美德的意义和价值,如父母生我养我很辛苦,我应该以孝心相报;又如“礼”,“不学礼无以立”,是讲道理,礼仪、礼貌、礼节的要求则是道理在社会生活中的行为体现。
二是“规范”层次。这是“道理”在社会生活中得以落实的制度与规则方面的体现。制度与规则的特点是明确规定应该怎样做、不应该怎样做。如“慎终追远”是道理,“供奉祖先”就是制度和规则;又如,“礼”是道理,“三纲五常”就是规范。尊师敬师是道理,遇到老师行礼就是规范。
三是“仪式”层次,这是“规范”变成每个人的具体行为的有形环节。人们认识一个民族的文化和美德,首先就从形式与行为中来感受。如家中最高长辈没落座,大家就不能动筷子;又如,鞠躬要先“双脚并立站稳,双手紧贴裤线,上身前倾75度,保持两秒”,都是“礼”的道理在形式或仪式方面的表现,严格照着做,就是规范行为要求,养成习惯就是践行了“道理”。
文化与美德要通过形式和行为来体验和实现,要通过制度和规范来固化和评判,要通过明理来入心,从而得以继承和弘扬。
今天,有些人常把明明是优秀的传统文化视为腐朽,绝大多数情况是因为把文化和美德的道理与具体的形式和行为混同了。比如,经典本来是优秀文化的代表,读经典就是弘扬文化。但当人们看到读经典还被要求穿汉服时,就会觉得“读经典”未免太过时、陈旧、落伍,与今天的社会毫不相干了,不过只是一种表演而已。在这里,真正的问题不在于所读“经典”是否过时、陈旧、落伍,而在于经典被“读”的“仪式”确实过时、陈旧、落伍了。
因此,对传统美德我们要汲取其精华,创新其形式。
在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现代传播技术迅猛发展、跨文化交流交融交锋更加频繁、社会思想观念日益活跃的今天,究竟应当如何在现代与传统的交互过程中把握其立场和理念?中小学传统美德教育究竟需要做什么?应该怎样做?
在今天,必须以世界眼光、全球视角和现代化理念来看待传统问题。好的东西,如孝悌、节俭等,我们不仅要继承,还要向世界宣扬,通过我们的榜样传播全球。
在中小学开展传统美德教育,特别需要研究的问题有:首先,哪些“道理”应该被提炼出来经课程化加工变为教育内容?其次,哪些旧有的“规范”需要被改造为符合当今社会形态的新型规则?哪些规范是多余而需要剔除的?哪些规范是残缺而需要完善的?第三,哪些陈腐的“仪式”需要被彻底放弃,代之以全新的现代仪式?仪式具有很强的教育价值,是实施德育的重要途径之一,但什么样的仪式既能让学生感受到庄严肃穆,又不至于让学生感觉太过虚幻?
仪式和行为是学校可尽情发挥的层面。每所学校的独特文化,往往都是在这个层面反映出来的。从道理层面看,所有学校都是一样的;从制度和规范层面看,部分学校具有自己鲜明的特色;从形式和行为层面看,每一所学校都可以并且都应该拥有自己的特色。所以,每所学校都可以并且应该在弘扬传统文化方面创造自己独特的稳固仪式、独特的行为要求、独特的文化氛围。
电视戏曲出现不久,目前一直处于艰苦的创业阶段,虽然我们现在对戏曲与电视联姻后的屏幕形式的多元性还很难作出明确地描绘,但是其广阔前景是可以预见的。目前我们在各大电视台可以看到的电视戏曲主要形式有:舞台戏曲实况录像节目、戏曲专题节目和戏曲电视剧。它们分别代表电视戏曲不同发展时期的状况。在此值得一提的是,早在1959年由长春电影制片厂出品的蒲剧《窦娥冤》在戏曲与电视结合方面就进行了大胆尝试,全剧采用舞台布景与实景结合,从戏曲电视的发展历史来看,电视戏曲艺术片并不仅仅是简单的回归,而是更高阶段上发挥电视的优势。为后代学者研究电视戏曲提供了借鉴的榜样。
中国戏曲的核心,不是模仿而是传神。传统的戏曲演出,观众只能从一个角度观赏全景式的表演,演员之间的关系一目了然,演员的舞台活动无需交代。另一方面,绝大多数观众只能远距离地观赏,演员的动作往往是高度夸张的,这些特点都是由舞台演出所决定的。而屏幕中,这些特点都发生了变化。首先,现在的戏剧电视节目都是多机拍摄、自由切换,观众在屏幕上看到的是多角度多侧面的演员表演,这无疑扩大了观众的视角,尤其是俯仰拍摄,给观众不同于剧场的视觉感受,增加了表演的表现力。但另一方面,它又限制了观众,观众只能随着镜头的推、拉、跟、摇、移去观赏,看到的只是摄像者想看到的,再加上近景镜头的频繁运用,容易造成演员关系的混乱,缺乏彼此的呼应,尤其是戏剧电视剧中的搭景使空间显得有限,人物活动易乱。在这一方面,蒲剧片《窦娥冤》避免了这样的缺点,片中窦娥前往刑场的路途上,整个画面以窦娥为中心,其他人物不上场,人物关系明朗清晰,主次分明。在舞台上人物活动都有一定的规律,人物虽多而不乱,所以说在屏幕上就一定要注意剧场观赏时的整体性特点,全景与中近景的合理交叉,否则多视角的优势可能会变成缺点。其次,电视的小屏幕决定了观众与电视的距离一般在二至三米之间,在镜头运用上也多中、近、特写镜头,由此使得舞台的远距离观赏变成了近距离的审视,这就增加了演员表演的难度,表演上的一点问题就会清晰地呈现在观众面前。如何在实景环境中把握戏曲美的要素,就必须要求戏曲演员有扎实的戏曲表演功底,才有可能使电视戏曲艺术得于日臻完美成热和发展。在戏曲舞台上能产生效应的“明星”的容貌、体态处于次要位置,但在电视屏幕上可能上升到主要地位。这些艺术家可能因为年龄、容貌、体态等原因,一个中近镜头往往使得观众的美感尽失。这就要求在这一问题上多用全景镜头,或者由年轻演员表演,艺术家退居幕后配音。因为艺术追求的是尽善尽美,而电视又是视听结合的艺术,追求画面美感,是其自身规律的要求。蒲剧《窦娥冤》从舞台演出本到电视分镜头拍摄剧本的创作过程中更是大胆地想象,情景交融,既充分展示电视艺术技巧的运用,又着力塑造鲜明的人物形象,尽力体现戏曲表演艺术的特征,把握住戏曲审美艺术性与电视审美艺术性、构建出鲜活的、有机的艺术整体,使电视戏曲艺术片《窦娥冤》更好听、更好看……《窦娥冤》的创作人员热悉戏曲艺术的时空转换关系、把握电视艺术场景写实、时空转换关系、充分利用镜头切换突出简洁,贴切地保持与剧情、人物内心情绪、唱词时空关系的一致、使电视艺术的镜头运用得到了发挥。剧中处,窦娥行刑后,白练瞬间变成红练渐渐消失于漫漫大雪中,紧接着连续几个空镜头,被雪覆盖的台桌以及柱子等等,这一组空镜头将窦娥的冤屈形象地告诉了观众,画面的构思胜过了很多言语唱白的表达,实乃妙不可言,而窦娥在临死之前舍性命含冤情的大段唱腔,丰富的面部表情,戏曲化的技巧身段,又保留并发展了戏曲的精华。既有影视的写实,又丰富了戏曲的写意;既有影视的叙事特点,又有戏曲写意的意境;既保留了戏曲大段唱腔又具备了民族歌剧咏叹调的意蕴堪称电视戏曲的精品。
“境随情迁,时由心变”是中国传统戏曲独特的时空观。其自然环境往往是由剧中人物带出场的,如《窦娥冤》中的大部分情节,就是在写实的景物当中展开的,荒郊野外、庭院、花草、衙门、墙头、夜色等都是客观存在的实物。尤其在牢房,窦娥一个人痛苦地回忆过去美好时光,电视戏曲真实地插叙再现了窦娥与相公、婆婆、父亲的美好场面。在真实景物的氛围中,再通过电视画面的着意渲染,使得离别格外令人伤感,且戏曲演员确实流出了眼泪,更让电视观众不能不为之动容。因而,这种写实手法不仅没有破坏舞台戏曲的诗化意境,相反使意境更加优美、深邃,其想象空间更加耐人寻味。
显然,舞台戏曲唱腔的脸谱化和一板一眼的节奏显然己不适应现代观众的欣赏要求。现代观众更乐于接受贴近现实的生活化的表演。于是《窦娥冤》中在表现窦娥迎接婆婆时,画面是她焦急表情以及迎接婆婆快步,这本是戏曲舞台的表演身段,但辅之电视镜头的处理技法,既逼真又形象。再如婆婆说道“坐堂招夫”时,窦娥满脸复杂的表情,然后紧接着切到灵位的画面,表现此举对相公的不敬,有预示的作用。这里主人公的表情与灵位紧密联系,推动故事情节发展。
电视镜头的技术化处理,戏曲音乐的歌唱化及念白的口语化,以及字幕的运用等,在戏曲电视中都有所尝试,并不同程度地丰富了电视戏曲的表现手段与艺术内涵,在《窦娥冤》中明显可以看到。当然,并非戏曲电视就完美无缺了,有时因其过多压缩传统戏曲的唱词和舞台剧精湛的表演动作,使得戏迷观众感觉在唱腔与演技上不过瘾,且在戏曲与生活化的结合方式上有时也显得生硬。也就是说,戏曲电视作为传统戏曲嬗变的一种表现形式,既要充分运用现代化的电视手段,又要保持和发展传统戏曲独特的美学风格。
参考文献:
[1]孟繁树.戏曲电视剧艺术论.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1999.
[2]戏曲艺术,2000,(2).
[3]黑格尔.美学(第1卷).商务印书馆,1979.
[4]苏国荣.戏曲美学.文化艺术出版社,1999.
[5]焦菊隐.焦菊隐文集(第3卷).文化艺术出版社,1900.
[6]黄克保.戏曲表演研究.中国戏剧出版社.
[7]斯坦尼斯拉夫斯基全集.中国电影出版社,1962.
[2]马庆国,楼阳生.区域软实力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
[3]秦琴.区域软实力研究述评[J].商业时代,2012(31):126.
[4]谈新敏.中原传统思想文化的现时代意义[J].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4):2.
[5]骆玉安.论中原传统文化的传播机制和特征[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5):186.
[6]王凤玲.中原传统文化传承三路径[J].求索,2010(4):72.
[7]新浪新闻中心.2011年全国图书版权贸易分析报告[EB/OL].(2012-08-29)[2013-02-15].http://.cn/m/2012-08-29/121325059691.shtml.
[8]谢华.跨文化交流中文化误读的合理性与不可避免性[J].江西社会科学,2006(1):186.
[9]包通法.论汉典籍哲学形态身份标识的跨文化传输[J].外语学刊,2008(2):120.
Abstract:Lead new features into the old traditional architecture can not only meet the new demands of social reality, but also change the current process of urban development ,then people will find the hope to resolve the contradiction between traditional architecture and new demands. Modification and utilization of ancient architecture in Pingjiang history and culture street in suzhou is a successful attempt .This article will put forward the renovation of traditional architecture and function replacement in Pingjiang history and culture street as an example to study about the principles and forms of function replacement between traditional and new Buildings. In the end recommend practical measures to solve these problems.
Key words:History and Culture Street, Traditional Architecture, Functional transformation, Reform measures
中图分类号:TU-02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144(2011)-12-52(4)
“拆迁”、“新建”常被认为是解决历史街区普遍存在的居住质量偏低、城市道路不畅等城市弊病的惟一途径。但随着对传统建筑认识的不断深入以及保护意识的逐渐增强,人们开始尝试改变“拆――建”模式,期望以另一种视角来审视我们已经熟悉的传统建筑,以便发现尚可利用的价值,从而让这些建筑继续服务于社会。苏州平江历史文化街区的改造利用,正是这一构想的尝试和努力。
1传统建筑的价值
传统建筑特殊的构造体现了过去的技术,建筑的兴衰演变在其上刻下了历史烙印。保持着小桥流水、江南风情的苏州平江历史街区其实是在为今人讲述着它的过去,承载着苏州悠久的历史,体现着古城的特色。
平江历史街区有自身的特点。它除了用做展示、陈列或旅游景点之外,还可以恢复原有的居住功能或者利用传统建筑精致的造型、装饰及其包含的文化内涵,置换为特色餐饮、服务行业。由于街区的卓越区位,原有价值得到提升。而精心的整修设计可将原有风貌保留,街区的历史文脉大幅度地得到展示。
2传统建筑的现状
苏州平江街区位于苏州古城东北部,其范围东至外城河,西至临顿路,北至白塔东路,南至干将东路,总用地面积116.5公顷。包括古城21、22、23、28、29、30号6个街坊。这一区域内拥有世界文化遗产耦园、10处省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以及64处苏州市控制保护古建筑等众多历史文化遗存。其中包含了城河、城墙、河道、桥梁、街巷、民居、园林、会馆、寺观、古井、古树、牌坊等历史遗存所构成的街区历史风貌集中体现了苏州古城的城市特色与价值,堪称苏州古城的缩影。
苏州平江历史文化街区的确定,依据了《苏州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1996-2010)》。2004年同济大学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研究中心为此作了《苏州古城平江历史文化街区保护与整治规划》,将平江路以及与之联系的周边河街定为核心保护区,总用地47.4公顷。核心保护区之外设为建设控制区,以确保核心保护区的风貌、特色完整性,总用地面积69.1公顷[1]。
这一地段中传统的木构建筑占到了总量的80%以上,尚有少量民国时期的砖木混合结构建筑和上世纪六十年代以后的砖混结构公房。
3传统建筑优化整治原则
平江历史文化街区作为古城苏州的组成部分,应该成为城市居民的生活、工作的境域,而不能将其改造为旅游景区或巨型的陈列博物场馆,因此街区中传统建筑优化整治需要依据《苏州古城平江历史文化街区保护与整治规划》以及古城整体可持续的发展而选择与之相适应的利用形式,以保护好街区整体历史环境及风貌,即在依法保护好街区内现存的空间格局、街道水系、文物古迹、传统建筑、历史环境要素等物质文化遗存的前提下,激活和复兴历史街区。
历史文化街区传统建筑优化整治应重点保护不同历史时期能反映特定历史文化背景的建筑,在体现街区真实历史文化价值的基础上尽可能完整地保留其所遗存的全部历史信息,以实现社会、环境、经济和文化效益的统一发展。
基于对历史风貌与空间格局的保护原则,街区内的传统建筑需要分别采取不同的对策予以优化、整治。对于文物保护单位应该进行定期的修葺和长效的管理,若有毁损,则应依据《文物法》有关“恢复原状”和“保持现状”的原则,力求反映历史的真实。部分控制保护建筑及其他有一定历史文化价值的旧建筑,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也可以遵循文保建筑的方法,而更多的则需整治优化。
首先是以动迁或置换的方法分流建筑中过多的居住人口;其次是拆除原建筑中的杂乱搭建物,以尽可能地恢复建筑原有的面貌;第三是根据新的用途引入必要的设施,以改善和优化使用功能。对于使用功能有较大调整的,也可以采取局部改造的方式,但需要考虑与周边建筑乃至整个街区风貌的协调。而那些质量极差且与传统风貌冲突较大的一般建筑,或临时及违章搭建则应考虑予以拆除,以扩大庭院空间和公共空间。
4传统建筑的利用形式
根据平江历史文化街区传统建筑的现状,其利用形式应予以区别对待。
4.1文物建筑的利用
各级文物建筑因其历史价值、艺术价值以及科学价值,应该成为世人了解过去,探究或欣赏其技术和艺术的场所。从苏州的城市特点以及平江历史文化街区的范围来看,散布在街区内的10处各级文物建筑可以也应该成为公众的参观、游憩场所而加以利用。目前耦园、全晋会馆已向公众开放,而其余几处大多已修葺,虽然有的归属问题还待解决,但逐步对现在的使用单位予以土地置换,使之成为面向大众的陈设、展示场馆,已经为相关主管部门所认可。
4.2控保建筑的利用
控保建筑数量较多,所以并不宜于将他们全部辟为展示、陈列场馆。由于它们不象文物建筑那样具有显著的历史、艺术或科技价值,但其存在对于整个街区乃至苏州历史文化名城整体风貌的延续具有积极的意义,因此对于它们的再利用可以在不破坏甚至是不改变原有形象的前提下予以改造,经过功能置换,能满足新的社会需求。
从目前情况看,这种功能置换的尝试已有人开始实践,前面提到的仓库、厂房、里弄的置换改造应该说就是此类成功的实例。苏州传统木构建筑虽然不同于上海等地的近代建筑,但也同样有效地采用这样的方式。
钮家巷方宅是利用旧有建筑改造成旅店的实例[2]。这是一座旧式中型邸宅,属于传统的居住类建筑。由香港西北拓展有限公司承租,将其用作旅馆即“平江客栈”(图1)。从新旧功能的关系看,旅馆与住宅虽然存在着功能空间的差异,但两者最基本的共同点就是“居住”。依据承租者的理念,希望让远道来的游客在对空间形式、建筑风格以至室内陈设的接触中体验苏州地区的居住传统,感受到与普通宾馆、酒店不同的文化气息。因此这样的功能置换能够最大程度地保留原有的建筑风貌。
另一改造的典范是平江路29号联萼坊内的一处具有时代气质的“概念书店”(图2)。该建筑是一座典型的庭院民居,中部天井连接前后两进主要建筑,形成庭院深深的静谧氛围,加上建筑内留下的斑驳墙体、古色古香的家具,是个适宜读书写作的绝佳地方。概念书店经营项目广泛,其中最为独特的是一面“未来墙”,顾客只需要将写好的信件放入墙上与日期对应的格子里,店主人就会在指定日期寄出这些信件。古老的建筑,未来的信件,正是寓意着时空的对话,别有一番风味。
控保建筑大多规模较大,如果将建筑组群修复后整体推向市场,往往会因面积过大而不能适应今天的家庭,而总价过高也会使人望而却步。整修后的“葑湄草堂”推出后经过了较长的时间才找到买家,也说明了占地2000平方米左右的传统建筑其市场面较为狭小。相对而言,对于数百平方米的传统建筑却经常有人寻价,因此在不影响控保建筑风貌的前提下,进行可逆性的分割,有可能使这一问题得到解决。
在我国古代,具有一定规模的传统建筑大多采用“前堂后室”的布置,前后之间往往界限明确,以区别内外[3]。利用这样的布局特点,可以将前面的厅堂部分可用作餐饮、公共活动类的场所,因其临近街道,使用会较为方便。而后部的每一进楼厅改造为一套住宅,出入口布置在备弄之侧;底层设为客堂、起居室,两厢可安置厨房、厕所;楼层为卧室、书房。这样的居宅建筑面积大约为200平方米左右,前面有独立的天井,基本可以达到城市“别墅”的水平,也与传统的生活起居习惯相吻合。
4.3普通“老房子”的利用
在平江历史文化街区拥有64处控保建筑,为数较多的是普通民居。其中大多为传统的木构建筑,也有上世纪30-40年代建造的砖混结构建筑,还有60-70年代构筑的“公房”。从历史的“原真性”来说,这些建筑应有选择地予以保留。因为每一历史阶段的建筑属于这一时期经济、文化、社会时尚的具体物化形式,所谓历史文化街区就应该尽可能全面地保存不同时期、不同风格的建筑,以反映街区的历史演进。如果仅仅依据人们一时的审美标准,将一些特定时期的建筑进行拆除,就可能在未来研究这一时期建筑时,无法找到实证材料,所以采用适当方法加以修葺利用具有积极的意义。
未被列入控制保护的传统木构建筑构架较为简朴,规模通常也都较小,沿河或临街的建筑往往只是单幢楼房或平房;稍大的则在两侧加厢房,并前面加墙、门,围合成三合院,或前面加墙门间形成四合院;更大的也仅限于三到四进楼房。在此类建筑中,沿河或临街的原来就被用于各类商铺,因而可将其修葺,恢复原先的功能,以形成临街的各类店面。那些庭院式住宅可按上述控保建筑那样,以一进改造为一户的方式予以修复分隔,使之与今天的家庭结构、今天的生活方式相适应。
上世纪30-40年代建造的砖混结构建筑布置紧凑,独立性较强[4]。在当时主要供小型家庭的居住用,如今仍可用于住宅。由于今天家庭结构变得更小,房间的数量就显得更为富裕,所以这样的建筑似更适宜于中小型公司、机构、团体的办公楼。
至于那些“公房”,保存的目的在于不让这一时期的建筑实例彻底湮没,因而需要进行慎重的甄别,且留存不宜过多,因为要使其满足今天的需求,内部结构须作较大的调整。
5平江历史文化街区传统建筑的整治与优化
近年来平江历史文化街区传统建筑的整治主要采取了以下措施:1、疏散过多的居住人口;2、拆除建筑组群内部杂乱的搭建;3、整修已多年未予修葺的各类建筑;4、引入便于使用的生活设施;5、逐步进行建筑的功能置换。
人口过多是当今旧街区传统民居中最为突出的矛盾。过去的住宅通常只是为一家一户而建,但在晚清的数十年中大量的住户被安置进入,为改善生活条件他们不得不自行搭建以扩充使用面积。由于建筑的使用者众多,但日常的养护维修却无人问津,这就使建筑迅速破败。而建筑空间的混杂又影响了必要的市政管线的通达,使建筑内部无法使用今天已经十分普遍的各种生活设施,所以疏散过多的使用人口应该是建筑整治的关键。虽然疏散属于置换,而非拆迁,但应该也完全可以遵循现今的动迁政策。经过疏散,那些杂乱的搭建物的作用已经消失,可以进行彻底的清除。
旧有建筑的修葺需要依据“恢复原状”和“保持现状”原则。目前传统建筑的修复存在着动辄落架,大量更换构件的倾向,这除了一些施工单位不熟悉古建修复工程的施工做法外,主要还是由于他们希望以提高工程量来达到获利的目的,结果是造成了传统建筑修复成本的居高不下。其实传统的古建维修讲究尽可能多地利用原构件,在原有构件存在开裂、朽烂时,在不影响承载的前提下,采用挖补、墩接等方法,让老构件继续发挥作用,即便是有些构件已经完全不能使用时,也可以用于需替换的小构件以做到物尽其用。所以,传统建筑的修葺需要考察施工队伍的素质,以便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降低成本[5]。
对于传统建筑因功能的置换而需要进行空间的分隔、附属建筑物的添加,同样需要本着以不伤害原有建筑结构、风貌的原则进行,而且需要考虑具有可恢复性。因为当这幢建筑在功能再次变更时,有可能方便地去除添加恢复原状。
随着生活方式的改变或功能的转化,各种新的生活设施需要不断地进入每一幢建筑。为保证生活质量,改造后的传统建筑中能发挥它们的作用,需要对建筑中各种管线进行合理的安排。与传统建筑相邻的小巷建筑内部的备弄其实是置各种管线的理想场所。由于疏散了过多的居住人口,传统建筑变得规整,将公共管线排布于备弄,可以方便地通往各家各户。如果建筑内部布置合理,那么管线的分布也不至于十分复杂。
传统建筑再利用中,最为棘手的可能要数防火问题,因为木结构易燃,而火灾一旦发生往往会造成重大的生命、财产的损失。其实在传统建筑中古人对于防火已有考虑,如备弄、前后建筑间的高墙、相邻建筑间的封火山墙等等。众多建筑能留存至今,这些建筑上的处理是功不可没的。今天备弄、高墙等依然具有防止火情蔓延的作用,当然为进一步防范可以将城市消防用水系统延伸到传统建筑集中的小巷、甚至备弄之中。在建筑内部梁架的隐蔽处设置喷淋装置。通往各处的电线,外加金属套管。另外在一定的范围内安放手提灭火器。有了这一系列的防范措施就不一定要拘泥于消防通道(主要指建筑外部道路系统)、防火涂料等的限制。
此外停车场地也是一个值得商榷的问题。现在有些人以为车辆不能停在家门口,甚至居宅内就不能体现生活质量,其实这是一种误解。因为如今即使在一些所谓“高档居住小区”大多采用集中式的停车库,而非一家一户都有自备车库,所以解决停车问题可以采取在一定的街区范围内建设内部的地下停车场的方法。将停车场建于地下可以不妨碍整体的历史风貌,集中停放也便于管理,而让这里的居民,外来的访客适当的步行,也会增进健康[6]。
自平江历史保护街区确立以来,这一老苏州“缩影”经历了一轮又一轮的改造,目前已经形成了完整的健全的保护改建模式,旅游开发也已经逐步成体系。街区内无论是文物保护单位,还是控制保护建筑,或是一般民房都能各得其用。从整体来看,苏州平江历史街区是保护与改造的典范。近几年,平江历史保护街区在延续过去的保护开发策略外,更加注重街区内原住民、留住民生活条件的改善,从市政、交通等各个方面解决居民实际问题,避免平江历史街区的开发给普通居民的生活带来不便,同时也通过这一方式留住居民,使得平江历史街区成为真正“有人气的”生活化的“活”的历史街区[7]。
参考文献:
[1]同济大学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研究中心.苏州平江历史文化街区保护与整治规划[Z].同济大学,2004.
[2]雍振华.旧建筑功能转换设计方法与问题探讨――钮家巷方宅改造设计[J].苏州科技学院学报,2005,18(1):26-27.
[3]王建国.城市设计[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1999:75-76.
[4]阮仪三.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与规划[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1995:27.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851(2013)-12-0299-01
一、室内装潢传统设计模式的分析
1.室内装饰设计模块中的传统文化因素
在我国室内装潢设计系统中,传统文化模块是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我国建筑室内装潢设计经历了一个比较长久的过程,比如从古代的半坡遗址,到皇宫、庙宇建筑等,都体现了我国的传统文化特色。比如现代圆明园建筑、故宫、乔家大院等遗址更是集中了我国传统装潢设计的精华。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我国现代室内装潢设计体系不断得到健全,一系列的传统文化因素也在不断更新应用,被时代赋予了新的设计含义。比如传统室内装潢环节中,对室内装潢设计的视觉整体效果的优化,进行我国传统文化精髓的应用,确保其天花板、墙面、地面等的精心装饰,实现与室内装饰的家具、地毯、灯具等的协调,从而满足现代社会的人民群众对于传统室内装饰文化的需要。
在传统的室内装饰环节中,我们经常可以看到被彩绘的木质方格天棚,一系列的木质图案花格窗户,其体现了室内装饰设计的空间布局对称性、装重性、优雅性等,这都是传统建筑装修风格的具体体现。在现代室内装潢应用过程中,是可以借鉴这些传统建筑装潢文化的可取之处的,进行中式装饰装修风格的应用,实现与现代装饰材料的搭配,确保其装饰装修风格的整体美的呈现,确保中式装饰装修风格更加的美观、人性化。
2.室内装潢设计的“古为今用”
在人们的日常起居生活中,室内设计是一个重要的应用部分。中式传统风格的设计模块体现了我国独有的传统文化特色及其传统的心理结构特点,其应用于我国的文化生活语境,具备一定的价值及其建筑美感。需要我们进行“古为今用”,实现现代室内装潢设计的“传统美”、“古典美”。当然,无论任何时代的室内装潢设计都是与当时的社会生产力、文化背景等密切相关。总而言之,室内设计的各个模块都来自于人们的生活实践,这与现代室内装潢设计的理念有异曲同工之妙。即使是最时尚的室内设计师,为了让国内的装潢设计更具美感,也要进行传统室内装潢设计精髓的吸取,从而符合我国人民的居住文化需求、心理思维需要等。
在现代室内装潢设计模块中,我们要进行传统文化设计意识的贯彻,无论是其居室、住宅还是庭院等,都要实现不同的设计环境的融合,确保其良好的传统文化氛围的营造,实现其生活环境的艺术性。这又涉及到我国建筑室内装潢设计的“浑然天成”概念,也就是天人合一理念,人与自然的协调等。从传统的室内装潢设计特点来看,汲取传统文化因素的设计风格,需要更加强调居住的形式及其居住功能的协调,这需要进行创意性、实用性的控制,从而实现其设计环节及其功能应用环节的协调,进行现代室内文化设计与传统文化的结合,以满足现代社会的居民起居需要。
二、现代室内装饰设计模块的“取其精华”
为了满足当下室内装潢设计的应用需要,进行传统文化设计精髓的汲取是非常必要的。这需要我们掌握一系列的住宅装饰设计原则,比如实用性原则。在传统文化设计因素的汲取过程中,要确保设计的实用性,要按照设计的具体需要,进行起居空间的布置,以满足人们日常的居住应用,实现居住者的良好空间环境的提供。在日常设计模块中,也要进行生活模块、娱乐模块等的协调,确保活动功能性的体现。在传统文化设计因素的汲取过程中,设计人员要与居住者进行良好的沟通,进行建筑物的布局及其居住特征的优化,以满足居住者的需要,确保设计色彩、材料、造型等环节的协调。总而言之,设计人员要进行传统文化因素的艺术性、实用性等模块的结合。
在现代室内装潢设计应用过程中,我们可以将传统文化元素与现代的室内装潢表现手法相结合,进行中国传统文化内涵的积极表达,确保其应用的更加简练化、符号化,实现现代简约主义的应用。比如在中式装潢设计模块中,我们可以进行方桌、书桌等的传统文化形式内涵的展现。传统室内装潢中的案,指的是书案、供案等。案出现在神圣的场合,后来出现的画案、书案则是案类家具的生活化,供案通常在厅堂中陈设,多采用雕刻作装饰。很能体现中国文人的审美特点。每一件中式家具就像一首经典的老歌,在每一个流动的音符中都蕴涵着深深的韵味,只有细细品味,才能悟出一些哲理来,它独特的魅力也会吸引很多的视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