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标准模板(10篇)

时间:2023-08-08 16:45:10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语文教学标准,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语文教学标准

篇1

从教育的时代特征来看,研究性学习将成为知识经济时代占主导地位的学习方式。素质教育呼唤对人才的创新意识和能力的培养。研究性学习对于培养学生科学精神和实践能力,开辟探究空间和营造创新氛围都有着极大的促进作用。

所谓研究性学习,就是在教学过程中创设一种类似科学研究的情景或途径,让学生主动地探索、发现和体验,学会对大量的信息进行收集,分析和判断,从而增强思考力和创造力。它具有学习内容的综合性与开放性;学习过程的主动性和自主性;学习结果的创造性;学习形式的灵活性;学生参与的全员性及实践的多样性等特点。真正地能体现了新课改的基本理念。作为“百科之母”的语文教学活动,引入研究性学习,其动态发展的探究活动将使新时期的语文教学具有无穷的生命力。尤其是研究性学习活动开放而富有创新活力,可以满足不同学校、不同学生的需求,并能根据社会和时代的需要不断自我调节、更新发展。这是符合语文课程标准中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理念的。实践证明,在初中阶段的语文教学中开始研究性学习活动的探索与研究,不仅是必要的,而且是可行的。

1 语文教学中学生研究意识的培养和探究氛围的营造

传统的语文教学,无论是采用了何种独特新颖的启发式教学,无非都是在师生一问一答的方式中进行着,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始终受制于教师的主导性。不管学生的个人兴趣,爱好差异,也不管知识水平、能力层次的高低,个性气质的不同而异中求同。更有甚者,用所谓的“标准答案”去制约和束缚学生的思维发展,让学生苦于应付老师布置的作业和各种考试而身心疲惫,教学效果也是事倍功半。研究性学习活动是以学生的自主性,探索性学习为基础,从学生生活和社会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专题,主要以个人或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通过亲身实践获取直接经验,养成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掌握基本的科学方法,提高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由于初中生的知识、能力等因素的制约,单独个人开展研究性学习的能力尚不具备,我们应该重点指导小组合作式的研究性学习方式。因此,这就要首先考虑教室内学生的座位应怎样摆放更有利于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单人的课桌已不适应集体探究、合作的需要,多人一桌的方式更有利于共同研讨。同时,由于研究性学习活动中教师的角色发生了转变,从传统的管理者、解释者、评判者、讲授者,转变为服务者、咨询者、合作者、协调者、组织者、支持者、指导者和促进者。我们也建议取消教师的讲桌,或是与学生同桌,让学生真切感受到课堂与讲台是他们的展示舞台,教师是他们研究性学习活动中的一分子。

2 营造和创设“探究、创新”的校园和课堂氛围

我们要努力营造陶行知先生所倡导的“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的校园和课堂氛围。在教学组织活动中,教师应创设具有一定挑战性的问题情境,给学生以主动探究、自主学习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感受、理解知识产生和发展的过程。同时,创设一种给学生以心理安全的教学氛围,让他们乐于去探究,并在适当的时间和条件下,以适当的方式组织探究活动,在探究学习的过程中,无论是对于学生何种方式的问与答、说与写,都应多给予肯定与支持,鼓励其思维向纵深及科学性、逻辑性和周密性、完备性的方向发展。作为教师,还应主动参与到学生的研究性学习活动中去,以身作则,亲身实践,带动学生探究的积极性与热情。

3 处理好语文教学中读书与研究的关系

语文的阅读教学强调要重视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和读书方法的掌握。要求学生在读中析文、读中悟情、读中求知、读中求乐。研究性学习活动的教学模式是以学生产生需要研究的问题开始,以学生发现新问题为终结。在语文研究性学习指导教学活动中,我们应将读书方法的指导融入探究活动中去,以读为探究的基础,在读的基础上提问,以读的方式研讨、交流和发现新的问题,以读的方式来解决问题。由于研究性学习活动的自主性和开放性,决定了读的方式的灵活性和多样性。总之,在读中探究、在探究中读;以读促探、以探助读的这种新的语文阅读教学方法必然会使语文阅读教学事半功倍,从而使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得到地全面提高。

篇2

(一)目前,语法学界对汉语实词和虚词的划分存在分歧,有人主张把副词归入实词类,从理论上看,这不无道理也未尝不可,但它却给中学语文教学带来了严重困难(详述见后文)因此,从方便教学的角度考虑,副词不宜归入实词类。

(二)汉语词类划分的标准,从理论上讲,结合能力是最重要的,但对于缺乏理论知识的中学生来说,词义标准更为重要。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当因势利导,以词义标准为主,其它标准为辅,逐渐过渡到结合能力标准上,这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也是一个必然的过程。

                                  

要给汉语实词分类,首先。必须要把实词和虚词区分开来,在此基础上,实词的分类才成为可能。

那么,什么是实词呢?

实词是具有实在意义的词,它可以单独充当句子的任何一个成分。这就是说:第一:这类词在不与其他任何词发生语法关系的情况下能够单独表达一个意思或反映某种意象。第二:这类词具有成为句子的潜在能力,或者说,一旦有了语调,它就有可能成为句子而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

运用上述定义,我们很自然地可以把前人总结出来的十二类词中的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代词看作是实词,因为它们都具有实在意义。值得注意的是,黄伯荣先生把副词也归入了实词类,这不够妥当,第一:尽管副词具有语法意义,可以帮助造句,而且较之其它虚词它还更具有实在性,但从整体上看,既使加上语调它仍然无法单独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只有当其结合在句子中时,其意义好像才具备了某种程度的实在性,如:他很忙。“很”表示程度,乍一看,有意义,但这时已借助于语法了。类似的“太、极、越、推、更加”等等,只要不出现在句子中,不借助于语言环境,我们对它们的理解就永远是模糊的。第二,汉语进行词类划分的主要目的,是为了以此作为手段,确定句子的结构规律,从而更好去掌握和运用语言,尤其是作为中学语文教师,我们的根本任务就是教会学生正确无误地使用语言——用语言交际,用语言表达思想。这样,我们就不得不借助于词类去阐述语言的结构规律或语法意义。如果我们不顾中学语文教学的实际而单纯从理论上把副词归入实词类,就会给语文教学带来极大的不便。首先,我们面对的第一个问题就是无法切实有效地把实词给学生讲懂,因为他们较之于我们更注重实践知识,只要实践上稍有点问题。再完美的理论他们也不会接受,因此,从有利于中学语文教学的角度出发(从实用角度),副词不归入实词类为宜。

以上我们只确定了实词的范围,接下来,我们再谈谈实词分类的标准。

我们知道,汉语是形态不发达的语言,因此,给汉语的词进行分类,就不能象给英语的词分类那样,主要采取形态标准。鉴于汉语的特殊性,为之分类,我们可以采取以下几条标准:

1、句法特点:

所谓句法特点,包括词在句子中充当句子成分的功能和词与词的结合能力,即句法功能和结合能力。

A、结合能力

结合能力应该是划分词类的重要标准,看哪些词和哪些词进行组合,如何组合,组合以后发生什么关系,哪些词和哪些词不能互相结合,根据这些,我们可以给汉语的实词进行分类:

例如:甲组:    人    牛  玫瑰   同志  老师  作家

学员  山    计算机   拳头  钉子

道德  民族  文化  春天  早晨  现在

刚才   星期六  北京  前头  远处

屋里   阶段  路线

乙组:          批评  保卫  宣传  研究   整顿

                开始  禁止  走     看    听   说

                发生  演变  死亡  消失  依靠

                妨碍  进来  过去  讨论

丙组:          好  坏  聪明  迅速  长久

                大方  平常  冷  硬  清楚  生动

                美丽  黑洞洞  血红  生动  平坦  乱遭遭

甲组词前面能加表示物量的数词或数量词组,如:一朵玫瑰、一位老师、一种文化、一个阶段、一只拳头,同时也可以加上由指示代词“这、那”“这个、那个”和量词组合成的指量结构:这个星期六,那天早晨,这头牛,那间房等。而乙组和丙组一般就不存在这种情况,“一种研究”,“一个聪明”,“那些消失,这些清楚”从逻辑上是讲不通的。当然这两组中的有些词从表面上看似乎可以和数量词组、指量结构结合,如“换了一顿批评”,“这是一种妨碍”,“这种宣传,效果不好”。“那种迅速,真叫人无法想象。”实际上,只要稍作分析,我们就不难发现,这时的加点词在特定的语义场中,其性质和意义都发生了变化,而临时具备了甲类词的特性。

另外,甲组的词一般不能重叠,而且它们也不能与“很,非常,已经,不”这类词结合,而丙组的词都可以和“很”,“非常”结合,很聪明,非常美丽,很主动,很生动,非常平坦。

    这样,根据结合能力,我们完全可以把甲组词和乙、丙组词分开,我们称甲组为名词。

下面,我们再看乙组和丙组:

乙组的词一般不能和“很”,“非常”结合,而C组的词却能,乙组词的前面可以加,“能愿意,应该可以”等词,后面可以加表示动作、数量的词,如:能听,应该批评,可以宣传,愿意讨论,走一趟看一次,整顿一下,禁止一阵,而丙组的词都不具备这些特征。

因此,我们可以说:甲、乙、丙三组词在语法上各有自己的特点,是不同类的,我们分别称之为名词、动词、形容词。

这样,根据上述方法,我们就可以很容易地对词类进行划分,如:

伟大、状大、生动、运动、勇气、勇敢这六个词,有些在词义上具有为接近,初学者往往容易混淆其词性,利用上述标准,我们可以很快将它们鉴别归类,其中的“伟大、生动、勇敢”能受“很”“非常”修饰,这样,我们就知道“伟大、生动、勇敢”是形容词,“勇气”是名词(它不受“不”,“很”的修饰),“状大、运动”是动词。

但是,尽管如此,上述方法也不是完美无缺的,比如对于表示心理活动和意识的动词它

就不再适用。

爱、恨、喜欢、讨厌、想念、感谢、赞成、反对,它们都受程度副词“很”的修饰,因此,我们必须从另一种结合能力上考虑鉴别它们。我们知道,动词中有一类能带受事宾语,这类动词叫及物动词,而形容词词却不能。利用这一点,我们可以把表示心理活动和意念的动词与形容词区分开,尽管它们都于“很” 结合    爱人民  恨你  反对别人

那么,不带受事宾语的动词是否可以和形容词区分开呢?能,这点,我们将在下段提及,此处不再赘述。

B、句法功能

句法功能标准就是根据词在句子中充当的成分来区分词类,例如,作主语、宾语的是名词,作谓语的是动词、形容词,作定语的是形容词等。但是,必须注意,汉语中句子成分和词类的对应关系不是很严格的,因此,句法功能标准只能作为参考标准,而不能作划分词类的主要标准。如充当主语的一般是名词或代词,而名词和代词绝不是只充当主语,有时候,它还充当定语,类似的成分在其它成分里也有。

2、词义标准

利用句法标准尽管可以把大量的词区分归类,但它也有两个明显的不足:

a、初学者(尤其是中学生),由于语法知识有限,不易很快掌握和理解。

b、遇到兼类词,上述标准就不再适用,我们只能根据语言环境确定其词性。

因此,除了句法功能标准外,词义标准也是一个较为重要的标准,尤其是对初学语法的人,这一标准更为重要。如:

桌子、黑板、粉笔、门、钢笔、电话、电视等不用其它标准,只看其意义,对词性就可以一目了然。

再如:a、“下午我们去听报告”

      b、“他报告了一个特大喜讯”

      c、“他代表人民去参加会议”

      d、我们选他当代表

句中的“报告”和“代表”在不同的场合里具有不同的意义,因而就有不同的词性,在这种情况下,利用句法标准就很难判断,采用词义标准就很简单,a、b是名词,b、c是动词。

另外,词义标准对识别词类活用也很有用处。如:“我们也干净干净”,要理解其中“干净干净”的意思并为之归类,就必须要联系具体的语言环境,也就是说要采用词义标准,这比运用其它标准简便易行得多。当然,词义标准也有明显的缺陷,最主要的就是在某些情况下,我们搞不清楚有些词从意义上该归入哪一类,如“兴奋,快乐”等,这时,就不能再用词义标准了,因此,我们在运用词义标准时必须和句法标准结合起来。

3、形态标准

所谓形态,就是表现词的语法意义的形式,分构词形态和构形形态。

a、构词形态

构词形态在构词法上表现词的语法意义的形式,如下例:

A组            老师   考虑  阿哥  阿妹

          儿子  种子  房子  剪子     骗子

                妻子  胖子  锥子  聋子

                花儿  门儿  影儿

                苦头  甜头  拳头  想头  吃头  看头

                

来头  势头  石头  木头  指头

               人性  灵活性  原则性  系统性

               生动性  形象性  警惕性  创造性

B组           固化  美化  绿化  异化  腐化

              形象化  自动化  工业化  机械化

A组词和B组词的语法意义并不一样,从词义标准上看,A组是表示了物的,B组是表示动作或变化的,从结合能力看,A组的词前面可以加数量词或指量结构:如:

一个儿子   一粒种子  一把刀子  一个骗子

一朵花儿  一个影儿   一堆石头  一方木头

那个拳头  这个指头

B组的词显然没有这个特点,但它们后达可以加“了”。

固化了   异化了  工业化  机械化了

这点,A组又没有。

由此可见,A、B两组词是不同类的,A组是名词,B组是动词,名词的构词形态标志是老——、阿——、——子、——儿、——头、——性,动词的构词形态标志是——性,——化。

b、构形形态

构形形态是在词的形态变化上表现词的语法意义的形式,先看例子:

A组:先生   小姐   同学  老师   工人   农民   战士   家长

B组:学习   工作   研究   保卫  打击   跑  骑

C组:漂亮     草   马虎   交   长

只要在A组词后加上“们”这个构形形态,原来的词由单称变为总称了。

先生们、小姐们、同学们、同志们

B组、C组没有这个特性。

B组词后面可以加动态助词“着、了、过”表示动作的持续,完成,过去等:

学习着   工作着   保卫着

跑了      研究了  讨论了

学习过   研究过    走过

A组和C组则不然。

篇3

语文课程是什么?《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重申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人文性着眼于语文课程的教化功能,这是社会和艺术类学科的共性。但文以载道,语文学科人文内涵丰富,从具体可感的审美对象中激起的情感体验,对培养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有着其他学科不可替代的作用。《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也更加突出了这种“政治教育”的色彩。需要注意的是,语文教师不能把语文课上成枯燥无味的说教课,文章解读一味寻找现实性、政治性,陷入机械唯物论和狭隘相对论的泥淖。文章的思想教育功能不是离开语言文字专谈思想政治,必须充分体现语文课程的基本特征,尊重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坚决纠正语文教学活动非语文化的错误倾向,尽可能要做到文与道紧密结合。

工具性着眼于语文课程培养学生语言文字运用能力的功能,是其他学科不能替代的。“课程性质”的开头做了这样的表述: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这句话的核心概念应该是“学习语言文字运用”,即语文课程要把主要精力放在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上,贴近语文本质,突出学科特点,强调让学生通过语文实践学会运用,在听说读写活动以及文学活动中学会驾驭语言文字这种工具,而不只是单纯的知识灌输。热热闹闹的十年课改确实使课堂教学有了很大的变化,但也滋生出不少问题:重人文,轻语言,语文课的语文味越来越少。对于这种语文教学实践中出现的脱离文本、过度解读、盲目发散、肯定泛滥等非语文、泛语文的现象要切实纠正。一是文本内容不等同于教学内容。教师要吃准学段目标,依据文本的自身价值、学生的需要和编者的意图合理设置教学目标,优化教学内容,有所讲有所不讲,不可面面俱到。语文教学不排斥教师讲读,并且我认为是必要的,关键是要讲到点子上,调动起学生的思维。二是要考虑语文课程教学目标中三个维度的综合性。三是要注重听说读写的有机联系,有意识地进行词语积累、句子训练、读写结合等语文活动,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

当前普遍反映语文老师干的是出力不讨好的工作,曾听过北大中文系孔庆东面对学生时的这样一番言辞:“语文教学体系所教给你的‘语文’,是一群中国的弱智人为了他们的饭碗而强加给你们和你们的老师的。”“我这样说不是贬低他们,我也理解他们工作的辛苦,他们也不是故意毁你们,他们是没办法,只能躲在阴暗的角落里用一颗‘善良’的心拼命做野蛮的事。”这些话听起来有些过激,但也似乎有些道理。语文修炼乃是在语文课本以外,提倡学生多读、多写、多练、多积累,嬉笑怒骂,激扬文字,一样能学好语文,说到底就是一个语文素养的问题。

《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课程的基本理念”的第一条就是“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清晰地告诉了我们语文教师的主要任务。语文素养从字面上理解就是“在语文方面平日的修养”的意思,可以从三个维度来把握它:第一点是知识与能力维度,是从我们过去常说的“双基”演变来的。第二点是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维度,相当于我们过去常说的政治思想教育。以上两点轻车熟路,落实起来好像不难。第三点是过程与方法维度,这点都提了十多年了,好像仍不怎么受到重视。吕叔湘先生说过:语文教学主要的任务应该是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不能过分依赖教师的分析和讲解。还有人说语文能力主要是习得的。习惯也好,方法也罢,说到底都属于“过程与方法”范畴。语文老师正是由于忽视了培养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方法、策略、体验这一个维度,才成为诸学科中最累的老师。

怎样理解“全面”呢?光有三个维度融合还不够,还要把课程目标落实到全体学生身上,力争让每一个学生都能获得现代公民必备的最基本的语文素养,这也是素质教育的要求。另外,语文教师要树立起“生活语文”的大语文观,开放教学内容,开放教学方式,开放教学空间,向其他学科延伸,向实践活动延伸,向家庭延伸,向社会延伸,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

《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在“教学建议”中强调:要充分发挥师生双方在教学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

以上表述再次强调了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可实际情况是,现在还有不少教师深受凯洛夫“在教学过程中,讲授起主导的作用”思想的影响,所谓的启发也不过是教师满堂问、学生满堂答罢了。甚至有些教师在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时,在PPT上提出一个问题,紧接着就蹦出一个答案,根本就不给学生思考的时间,用预设取代了生成。这样的课堂,学生就像一只羊,绳子的长度决定了吃草的范围。这种思想根深蒂固,对应付考试好像还很有用。这让我想起了一件事:测试对于一段文字的分析,学生在闭卷考试时能够顺利作答。可这些“奴隶”身上的枷锁一旦打开,让他们接受一场开卷考试,却一个个目瞪口呆,不知如何下笔了。看来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光靠倡导是不够的,我们的民族要想培养出更多的创新型人才,确实需要观念上的彻底改变。

我们强调学生主体作用的同时必须强调教师的主导地位。课改十多年了,现在很多人又在呼唤回归。为什么?有些课堂上老师少讲甚至让学生代替老师讲,表面上看似热火朝天的课堂既没有一个主题,也没有一条主线,严重脱离了教学目标,这样的课堂是低效的,甚至是无效的。学生毕竟是学生,他们的理解不一定成熟,并且有些是错误的。如果我们仅仅追求多元解读的热闹形式,任凭学生在课堂上信马由缰,不及时地予以指正,还给予廉价的表扬,学生就会在陶醉中迷失方向。说到底,教师的“导”非常重要。语文不同于其他学科,是需要才气、灵气甚至生命的投入的,教师要想在课堂上收放自如,必须自身技高一筹,创造性地运用教材,善于从文本里探寻学生视而不见的“宝贝”。

语言环境谁来净化?识字教学强调音形义的统一,回归到汉字本源,倡导造字法教学,更符合教学现状,错别字会大大减少,这一点我表示赞同。可是当今各种媒体网络新语乱用,有些广告为了吸引顾客,故意乱用成语,错别字触目惊心,会让青少年学生产生误解。

笔杆文字被键盘文字取代?随着计算机的普及,目前写字教学现状更不理想。在农村,毛笔书写训练基本上形同虚设,硬笔书写训练也形成低龄化趋势,小学五年级以上就没有了专门的写字训练,到了初中阶段,由于盲目追求书写的速度,训练没有时间保证,规范、端正、整洁、美观的要求很难落实,学生书写质量普遍下降。

知识教学怎么落实?《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特别强调要摆脱对语法修辞等概念、定义的死板记忆,必要的语文知识的学习可以保留,办法是随文学习,不必刻意追求系统性。这种表述不好把握,很容易走向忽略不讲的极端。

研究性学习无所适从。《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要求拓展语文学习和运用领域,注重跨学科的学习和现代科技手段的运用,通过多种学习方式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来开阔学生视野,提高学习效率,也就是提倡积极开展研究性学习。实际问题是研究性学习资源匮乏,特别在农村初中困难重重,即使学校为应付检查而配置了所谓电脑室、图书室,也只是看得摸不得,更不用谈什么网上查询了。许多教师自身素质不高,难当此任。农村孩子大多是留守儿童,根本没有时间也没有能力进行研究性学习。

篇4

引言:教育是一个庞大的系统,需要教师以及学生的密切合作。教育需要与时俱进,需要合作亲民,需要立足国情,需要关怀民生。传统教学模式忽略了教师与学生之间合作的关联性,没有跟上时展及时更新教育理念,更新教育管理模式,导致我们的初中语文教育逐渐落后于时展大潮。教育的目的是为了民生,改革的目的是为了发展。本文对新课程标准下初中语文教学效率的探讨是对新时代初中语文教学方式的辨析,更是对新时代初中语文教学发展方向的思考。改革工作面临众多困难,改革任务艰巨繁杂,广大师生应坚定信念,保持改革的信心和勇气。本文笔者立足教学实践就如何立足新课程标准原则,为提高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效率提供几点可行性建议。

1当前初中语文教学形势背景初探

传统教学模式一大不足即教学缺乏创新性。在传统的初中语文教学模式中,教师往往沿用传统的教学观念,沿用传统的教学方法,疏于对最新教学观念以及新鲜教学方式方法的探究学习,因此教学质量一直得不到有效提升和改善。传统的初中语文教学模式下,语文教学框架和教学体系不清晰不明确。教学违背新课改理念,过于强调成绩以及教训理论对学生学习的重要性。过于关注学生学业的发展而忽略了对学生展开心理健康教育以及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教师队伍缺乏核心人才,专业素质过硬,专业理念突出的人才急缺。部分教师并非文学师范专业出生,教师自身学科教学水平有限,教学管理理念有限。据笔者的调查显示,在当前中国的一些初中学校里,文学师范专业出生的语文教师,只占到百分之六十。一些初中学校的语文任课教师并非出自文学师范专业,他们对语文知识以及教学管理的敏感度大多来自于教学实践,缺乏系统的理论与清晰的条例。另外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疏于对自身教学的回顾,课堂反思不及时,教学反馈不到位。然而,在语文任课教师授课的过程中,教师应当对课堂内容进行及时的整理与回顾,以便对初中语文教学有建立整体的回味与感知。其次,教学过程当中师生地位的不平等也是制约初中语文课堂效率提高的一大因素。在知识的传输过程当中教师通常占据绝对的主导地位。教师是知识的传输者,是知识与学生之间的传声筒。学生是知识的被动接受者,学生的学习缺乏主动性与积极性。学生对初中语文课堂的兴趣并不是很高,对课堂缺乏足够的关注度。师生在课堂上的互助合作交流,少之又少。教师教学方式单一,手段落后。教学脱离生活,并未在学科与生活之间建立足够的关联度。

2对提升初中语文教学质量的几点建议

2.1创新教学方式

教师教学手段要新颖,观念要新鲜。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教师的观点应该得上时代在发展,教学的方式应考虑学生的接受情况。首先,教师需要深入钻研课程,深刻剖析教学方案,寻求最佳教学思路。坚持高效原则,结合教学大纲,立足学生心理和生理特点,实事求是,发展创新,为教学做好谋划与打算。只有教师自身先明确教学内容,形成条理有序的教学策略,学生学习节奏才会跟得上教师思路,与教师合作整齐划一,俨然有序。另外,教师教案课程导入要新颖。如何在一堂课开始的时候吸引学生关注度和对课堂的吸引力,快速带领学生快速进入学习环境考察教师的本领。教师自身要多关注新鲜事物。发掘语文这一学科与生活的关联,善于通过新鲜生动的图片、歌曲、广告发掘语文信息,以引导初中语文的课堂教学。同时,教师也可以研发一些有趣易操作的游戏导入正课。教师需知道,爱玩是孩子的天性,游戏不仅不会分散学生对课堂的关注度,反而可以有效调动学生对学习的精神,增强学生的注意力。再者,教师讲课可以采用多种方式,不要单纯地用讲――听的授课模式要求学生作答,也可以增加提问环节或者讨论环节,引导学生思考发言,逐步让课堂成为学生学习的乐园与天地。

2.2提高学生兴趣

一个人对一件事情如果没有足够的兴趣,做这件事的时候自然不会投入足够多的关注。教师需要努力提高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和关注。可以采用多种方式来凝聚学生的注意力。比如,教师在课前可以播放与本节课内容相关的小视频,以此带入整节语文课的学习,可以通过视频的内容引发学生对当堂内容的关注。开设不同形式的作文大赛,演讲比赛,小记者比赛,普通话大赛等不同方面的活动,吸引学生关注的同时力求通过为学生创设不同条件下的语文实践环境,让学生有效感受到语文与生活的关系,以逐步提高学生对语文学习的热情。教要争当学生的好朋友,加强和学生之间的对话交流,了解学生的想法,努力解决学生的问题和困惑。同时教师也可以就自己在教案设计中的一些假设和学生进行讨论,让学生了解教师的想法。增加师生交流,密切师生关系的同时,让学生感受到教师对于学生语文学习的关心。学生在良好的学习氛围中学习效率会更高,热情会更饱满。教师可以通过增加师生互动来营造活跃的课堂氛围。比如教师,可以多增加一些提问环节,鼓励学生多动脑,发散思维,增加表现力的同时提高自己的口头表达能力。

2.3增强教学反思

篇5

一、传统的教学模式下高三语文教学存在的问题

1.照搬原题,缺少原创

老师手里有很多资源,以往各届的高考题以及考过的周考、月考各种小检测的试卷,在教学过程中,老师把这些试卷反复讲解,并没有根据原题作出任何的改动,这样的教学模式使原本就会的学生产生了厌倦,使原本不会的学生也只是加深了记忆,并没有学会变通,在这种情况下,老师手里的资源并没有得到有效的利用。那么,课程改革之后老师应该怎么做呢?老师可以把试卷整合,在原来的基础上对题目进行改进或加深,再让学生去做,针对学生出现的问题进行针对性讲解,这种方法的教学效率要比照搬原题高得多。

2.机械性教学,湮没了语文的个性

传统的语文课堂充斥着机械性的语文训练,缺少语文个性的发展,基本上都是一堂课学生一直在做题,或者老师一直在讲解,枯燥乏味。我们不可以否认的是高三不同于高一和高二,高三需要大量的习题进行训练。但是,语文毕竟是一门人文性的学科,老师不应该把全部精力放在这道题到底是选A还是选B上,新课改之后,教师在课堂上应该拿一部分时间让学生渗透、理解知识,这样的教学模式比机械性教学更加有效。

3.训练无序,缺乏效率

在传统的高三语文复习训练中,随意和散漫的现象很严重,老师只关注高考和考题以及学生的考试成绩,反复地将各类试题印发给学生,让学生反复地做,然而这种急功近利的方法并不是行之有效的,因为语文学科的特点并不是多做几道题就能立竿见影的。老师不要总是强迫学生做题,可以将同一类型的问题分门别类,进行专项性训练,不要一会儿跳到这个知识点上,一会儿又跳回来。

二、新课程标准下实现语文良好发展的策略

1.要研究考纲,真正吃透考纲的精神

每个高三教师的手里都应该有一本考试的大纲,老师应该认真地阅读并吃透考纲所要表达的中心思想,同时适应国家新课程的形式,对国家新课程的标准予以理解,再将大纲上所涉及的知识点分类总结,然后下发给学生,让学生分门别类地理解参透这些考纲的内容,而不是老师一味地出试卷,讲试卷,忽视了知识点的渗透。

2.立足于学生的终身发展

语文的教学不应该只是为了让学生在高考的语文试卷上有一个漂亮的成绩,更应该注重学生的文化素养,立足于学生的终身发展。教学是一门艺术,艺术追求的是活力和创造力,如果把我们的学生都培养成考试的机器,那么对于学生将来的发展都是不利的,教师应该在教学的过程中注重学生语文文化素养的培养。语文是一门博大精深的学科,我们不要求学生都能成为一名文学爱好者,但是我们有义务让学生了解语文的魅力。

3.改革训练的模式,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在传统的教学中,人们对于素质的衡量偏重于智力,对于学生个性的彰显不够,任何教学如果少了学生的兴趣和意志,结果都是老师空忙。所以,老师要改变自己传统的教学模式,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例如,对于疑难问题不是直接灌输,而是采取小组讨论的方法,在小组给出的结果中进行分析,这样,学生也能融入教学过程中,对于学生的学习,老师的讲授也起到了帮助作用。

三、新课程标准的实施对于语文教学的好处

在新课程标准下,语文教学模式的改变也获得了显而易见的效果。首先,教师在讲课时更加注重学生的感受了,在讲课过程中老师很注意学生有没有听懂,有没有参与其中,课堂效率提高了;其次,学生对语文的学习兴趣增加了,之前语文课上总是老师在不停地讲课或者学生在不停地做试卷,学生和老师都感到很疲惫,而课程改革之后,老师将考纲总结出来,择其优而教学,并且采用小组讨论的形式激发学生思考的意识,提高了学生的语文成绩,而且课堂和谐了很多;最重要的是,学生不再是只会应试的机器,老师将学生自身的发展融入课堂中,充分注重学生将来的发展,为我们国家培养了有独立思考能力的人才。

基础教育的改革始终面临着传统教育观念的严峻挑战和应试教育所带来的压力,而新课程改革的出现缓解了传统应试教育对于语文的压迫感,新的课程改革并不是反对考试,而是将考试换一种形式,讲知识分类汇总选择优而精的考试进行教育,这样的效果要比之前做十份试卷的效果好得多;新课程改革也不是不让老师讲课,而是先让学生在小组内进行消化总结,老师起辅助补充的作用,这对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也是行之有效的。新课程改革下,我们的语文教学也一定是朝着好的方向发展的,至于在这个大环境下究竟要怎么做,这也需要老师在长期的实践中总结一套方法。

篇6

有这样一道语文试题:“一个春天的夜晚,一个久别家乡的人,望着皎洁的月光不禁思念起了故乡,于是吟诗一首。这首诗是什么呢?”学生回答:“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结果被老师判错,因为标准答案是:“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诸如此类的现象在日常的语文教学中比比皆是。不知何时起,语文教学异化成了机械的寻找标准答案的试题训练。语文是什么?语文教学是要教会学生说自己的话,教会学生写自己的文,而不是为了背诵或猜测别人的标准答案。语文是语言和文字,其实质是人们交际的工具,它只是忠实地记录人的真实想法或思想。由此,语文教学的真谛就是让学生学会用语文这个工具自由地表达真实的自己,并不存在标准答案。

关键词:公正 透明 权力

像清理高考加分一样清理中考加分

某地七万人参加中考,其中就有一万多人加分;某省投资五百万可降低一个分数段录取;还有艺术类加分、体育类加分……中考后,不少地方的加分乱象已招致舆论批评。在高考加分逐步“瘦身”、日益规范的背景下,中考加分依旧臃肿,项目多、分值高、范围广,且缺乏公开透明,这显然有悖教育公平的基本原则。五花八门的中考加分背后,是一些地方部门的权力之手伸得太长。教育公平关乎社会公平,经不住任何附加的“挂靠”。不能再任由中考加分肆意膨胀下去,必须将其拉回到符合教育发展规律的轨道上来。从目前来看,清理中考加分应先管住从各处伸来的权力之手,严肃清理不合理、不合规的各类加分政策,增加透明度并接受社会监督,切实维护教育公平。

关键词:理性

不加辨别地转发微信可能获刑

用于熟人间交流的微信已成为网络谣言的集散地之一,微信造谣者多是有意为之,但转发者就在无意中变成了谣言扩散的帮凶。无意的具体表现是看了某条微信之后,不假思索,更不加辨析,只凭感觉用指头轻轻一点就转发了。需要提醒的是,如果编造和不实信息、不良信息,都必须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例如《治安管理处罚法》对散布谣言等故意扰乱公共秩序的行为做出了罚款或拘留的规定。如果违法行为造成更严重的后果,还可能被追究刑事责任。已经通过的《刑法修正案(九)》对此作了更详细的规定:“编造虚假的险情、疫情、灾情、警情,在信息网络或者其他媒体上传播,或者明知是虚假信息,还故意在信息网络或者其他媒体上传播,严重扰乱社会秩序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此,对数亿微信用户来说,既要提高法律意识,自觉遵守法律,还要自觉提高科学素质和理性辨识谣言的能力。

篇7

我国目前正开展新一轮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随着《九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标准》)的制订实施,课改的新理念、新要求也随之深入到了课改的教学实践中。《标准》告诉我们:语文教学过程是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建构和探究的过程,要重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正确导向,让语文课程开放而有活力。通过对课改的学习以及在教学中的实践,笔者深刻地感受到语文教学体现新课标必实现“三转变一体现”。

一、努力实现三个转变

1.教师内涵的转变:教书匠教育家

著名语言学家吕叔湘先生说过:“教学,就是教学生学,主要不是把现成的知识教给学生,而是把学习的方法教给学生。”但在语文实际教学中,人们往往走入单纯“教师教,学生学”的误区,采用“一刀切”“齐步走”大运动量的办法“孜孜乐教”,固守着一套陈旧的教学观念。教师架空分析教材,照本宣科,成了教材的奴隶,成为为教而教的机器,毫无艺术性可言。这貌似对学生的关心负责,实则是对其身心和智力的极大压抑与摧残,是严重违背教育初衷的。新形势下的教师,应成为科研型、专家型的教师。他不仅要“能”教,而且要“会”教;不仅要精通本专业知识,还要了解相关的边缘知识;不仅要钻研新的理论、新的思想,还要善于总结在教育实践中获得的经验与体会,并力求将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从而指导自己更好地实践。正如马卡连柯所言:“离开教育理论我是不能工作的。”这一精辟见解,启示我们要认清时代赋予我们的重任。

2.教学模式的转变:课堂教授型指导策划型

孔子曾说过:“学而不思则罔。”古今中外的大学问家都十分强调思考在学习中的作用。在旧的模式下,语文教学大都采用“保姆式”教学方式,其最大的特点就是“不放手”。大到篇章,小到字词,全是教师说了算,“满堂灌,满堂问,一言堂”的局面随处可见。学生毫无独立性可言,只是一个个记忆的机器,严重束缚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因此在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我们必须打破旧的传统模式,让学生自己去掌握材料(包括教参书),省去机械传输所造成的大量时间的耗费。“课下自己吃,课上谈味道”,课上应该成为学生各种理解碰撞、质疑、创新的一方舞台。“随文成形,随课成形”,可以是“启发式”“自学式”“讨论式”,也可以是传统的“讲授式”,但完全可以让学生轮流过把“教师”瘾。当然学生准备必须充分,教师指导、集中小组智慧更是少不了的。

3.教学思维的转变:机械模仿创造性思维

作为学习的主体,学生不是被动地机械复制,而是积极地对客观世界能动“反映”。这就决定了学生的学习应该是一种满足内在需求的主动探索过程,而不是简单地把学生视为加工对象,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与创新意识。“授人以渔”,把学习知识的规律和方法教给学生,通过学生动脑、动口、动手的方式获得知识。语文教学无非要提高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然而这几种能力的提高,无一不是靠学生自己的反复实践活动。教师要推学生一把,让他们下水自己游,教师要告诉学生要领,还要随时把握水中情况,以便指导;学生之间互相纠正,彼此丰富,更有广阔的发展空间。

篇8

Abstract: in an era of diversified values, ways of evaluation is not required to achieve a consistent understanding, this will only take the way of dialogue or negotiation, on the basis of the full communication and exchange views, to achieve mutual understanding and the basic identity. Under the new curriculum standard of Chinese teaching evaluation, and needs on the basis of rethinking traditional, in the process of implementation of the evaluation, the evaluation mechanism of creation is characterized by dialogue.

Key words: the new curriculum standard; Chinese language teaching.

中图分类号:C4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2104(2013)

在一个价值多元的时代,许多评价领域是不能以强制的方式达到一致的认识,这就只有采取对话或协商的方式,在充分交流信息和交换意见的基础上,达到相互理解和基本认同。新课程标准下的语文教学评价也是如此,需要在反思传统的基础上,在实施评价的过程中,创建以对话为特征的评价机制。

一、评价的实质是课程价值标准的评价

从评价的角度看,课程标准中关于课程性质的定位、课程理念的阐述、课程目标的确定等等,都是对该课程的一种价值诉求;课程标准中入选的内容,是这些价值的载体;所表述的内容标准,是对这些价值尺度的刻画与描述;还有具体的教学建议和评价建议等等,其作用则在于力图保证这些价值诉求在课程实施中尽可能地得以实现。制订课程标准的专家,是特定“利益群体”的代表,他们通过标准的书写所表达的固然是群体的共同价值追求,但有时也不排除因个人教育背景、学术素养而产生的价值倾向在制订过程中有意无意起作用。各科课程标准实验稿试用的一年多时间内,其所内涵的这些价值诉求已经在实践中被众多使用者(包括教材编写者、教师、学生,还有地方教研人员)有意无意地体会、揣摩和考量。显而易见,课程标准的评价,实质上就是一种关于课程价值的对话,是多个主体之间的价值商谈。由于参与这次“商谈”的主体处于不同的生存处境,甚至处于人生发展的不同阶段,那么,他们之间价值追求的差异性不仅存在而且显著。

课程标准评价有多方主体参与,每一个人(包括课程标准制订者)的价值标准的合理性和有效性都要受到他人的价值评判。例如,“让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这样一个价值诉求,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理解,会表达不同的态度,并且对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是否实际体现了这一诉求有不同的判断。

二、课程标准评价应建立对话机制

课程标准的评价不是一次性解决问题的行为,它应当成为多方价值主体沟通的经常性渠道,但是,关键是建立起一种恒久有效的对话机制。

从教育评价的发展历史看,不同时代有不同的对话机制。第一代以“测量”为核心的评价,试图建立科学客观的评价规范系统,评价意味着考察被评价者的行为表现是否符合“客观”规范。第二代评价以“描述”为特征,以评价者和评价系统为对象,从而得以正确地描述和选择评价模式。第三代教育评价强调判断,既面对客体又面对主体,融合了前两代评价的特征,但它自身又有明确的要求:评价的客体是尚存疑问的;判断要求标准;判断必须是一种裁判,是决定正确与错误的标准,也是人们认识和行为的规范。[1]

以古巴和林肯为代表的第四代评价,批判了以往各代评价对价值多元性的忽视、评价者高高在上的姿态、以及“过分依赖科学范式”等弊端,抛弃了“价值中立”的信念,也不认为众多价值中有哪种价值特别地值得推崇,因而主张,评价在本质上是一种通过“协商”而形成的“心理建构”,评价过程即是一个协商对话、多方参与的过程,而非一方控制另一方。第四代评价使评价活动成为人们解释和选择范式的活动,为多种价值的共在和价值的自主选择提供了充分的可能性。显然,这类解释和选择的活动需要建立一种新的机制加以保障,否则,难免回到前三代的价值裁决老路上去。

然而,难题在于,课程标准本质上就是一种标准,就是规范,它本身就是第三代评价的产物,因而课程标准文本很难消除它在人们(尤其是教师)心目中的权威面目。在我国中小学课程实施中,人们早已习惯了教学大纲的权威作用,如果不从心理上去除“标准是大纲的替代物”的观念,就会像过去遵从教学大纲那样去遵从课程标准。不言而喻,建立平等对话机制的责任十分急迫和重要。

三、对话机制的重建及其前提

人们常说新一轮课程改革要导致学校逐步形成探究的文化、对话的文化和合作的文化,这种文化氛围正是新的课程机制建立和发展的必要条件,课程标准的评价也需要建立起一种平等商谈的对话机制,由于这一机制正处于形成之中,所以只能在此作一个大致的描述。

建立对话制度。既然评价是一种通过“协商”而形成的“心理建构”,评价过程是一个协商对话、多方参与的过程,为了防止对平等对话产生压制或干扰的因素出现,有必要建立一系列对话制度,通过这些制度,保证对话的渠道畅通、保障对话双方自由言说的权利,并督促对话的成效落实到文本和实践操作层面。当然,这些制度的形成过程,本身也是对话和商谈的过程。

搭建对话平台。在本项目研究之初,曾设想从报刊上搜集对各科课程标准的意见和建议(尤其是不同的意见甚至是反对的声音),结果发现几乎没有不同观点的文章。近期查阅相关数据库,这种现象已大为改观,甚至有的文章通篇都是与已经公布实施的学科课程标准商榷,如有的文章公开批评某课程标准太抽象概括、不具体,对课程的性质定位不准等等。这其实是十分正常的现象,价值多元时代,不同的声音总是存在的,这些声音不在正式的平台上、交流,就会在广阔的“田野”上游走。与其回避事实,不如公开讨论,在互联网上、学术期刊上、相关报纸上展开讨论、笔谈或与专家等有关人士展开对谈、问答等等。相信这会使人们的思路更为开阔、创意更能涌流、参与的意识也会更加强烈,更为重要的是,平等对话的机制将更快地建立和不断完善。

篇9

随着课程改革在我省的实施,“守正出新”的教科书更适应新时代的特点和高中教学的需要,传统的应试教育模式已完全不适应新时代的要求,一种新的教学理念正在逐步形成:汉语文教学以人为本正成为一种基本趋势。新课程在模块、结构、内容等方面都进行了较大的改变和创新,在新一轮汉语文课程改革中,强化了对学生汉语文素养的培养,形成与发展学生的汉语文素养,要求教师在教学中更为关注激发学生的主动性。新一轮课程的改革,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教学观念,注重学生个体的发展,提高学生的科学和人文素养,它把教学由过去注重知识和技能两方面扩展到注重知识、技能、情感态度、学习策略、文化意识五个方面。这就对教师提出了更高、更新、更全面的要求。作为新课改的实践者,就此谈谈自己在新课改教学中的一些体会。

一、教学模式的转变

我国传统的教学模式,主要以教师讲课为主,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占据主导地位, 教师在上面讲,学生在下面听,是一种“填鸭式”教学方法。这种教学方法的优点是可以传播大量的理论知识,且理论知识的系统性比较强。但缺点在于学生始终处于被动学习的状态, 而且教学模式过于单一, 学生一般都不会进行主动学习,缺乏创新性与独立性, 不利于培养学生主观能动性, 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很难符合创新型人才的标准。因而探究新的教学模式以提高汉语文教学的质量势在必行。创新模式是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模式,与传统的教学模式相比,创新模式教学模式更强调的是培养学生主观能动性,让学生自己参与学习管理,提出问题并独立解决,学生可以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查阅书籍、观看网络资料等来进行自主探索,这样不仅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独立自主、大胆创新的思维方式。创新的教学模式不仅与我国新教育理念相吻合,而且还有利于进行教育体制的改革,帮助中国学生走出教学壁垒。但这种教学模式需要学生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来学习相对较少的知识点,对于目前我国的教育现实来说不能完全用这种模式进行教学,因此,应该将传统的教学模式与这种创新的教学模式相结合,既能使学生掌握必需的理论知识,又能有主动学习的机会,使其向创新型人才更快更好地转化。

二、给学生一个开放的课堂

一切以学生发展为本,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彻底解放了一个个鲜活的生命体。课堂上,学生已不再是简单的储存器,而是一个个有强烈的表现欲望的个体。学生相互之间的关系是种良性的竞争关系,有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这也是一种潜移默化的德育教育。学生主动参与,充满了自信,这种教学模式加强了师生的互动与学生自学的能力,有利地活跃了课堂教学,培养了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得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课堂教学要适应学生不同潜能和发展的需要,不同的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在提供的课程中间,按照自己的兴趣爱好选课。这种人性化的的教学方式体现了“以人为本,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充分满足了学生发展的多样化需求,为学生发展个性、走向自立提供一个良好的平台。

三、激发学习兴趣,培养探究能力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有了兴趣,才有学习的毅力和意志,教师可充分利用现代教学手段,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巧设情境,通过声像并茂、动静结合、情景交融的感官刺激,使学生如临其境、如闻其声,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在课堂教学中,强调学生的自主性,启发引导,帮助学生设计正确的学习线路,选择正确的学习方法,让学生在课堂中始终处于一种积极、兴奋的状态,为学生提供学习、实践的机会,使汉语文教学有一个民主、宽松、和谐、愉悦的氛围,在整个学习过程中,交流、互动、给学生一个展示自我的机会,让学生有自己的空间去探究、合作、创造,完成各种教学活动,使学生在这种快乐的学生环境中逐渐提高汉语文素质,形成适合自己的学习汉语文的方法。

教师作为学生成长的引导者、组织者,要彻底改变权威灌输的做法,教师要和学生进行平等的语言情感交流,改变学生由被动的接受学习,转变为主动的探究学习,倡导合作学习,通过互相启发、共同探究,不仅有所发现,学有所得,而且要培养合作精神和协作能力。

四、提高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

学生能在朗读过程中和作者进行情感的交流,产生思想的碰撞。教师要不断提高自身的朗诵水平,在语音、语调、语速等方面对学生的朗读加以悉心指导,让学生领略语言文字的优美,激发朗读的热情,形成阅读的快乐。鼓励学生说话时有中心,有条理,清晰地表达自己的观点。扩大学生的阅读范围。鼓励他们积极进行课外阅读中外文学名著、文化名人散文、优秀报刊等,从中汲取营养,提高汉语文素养。在广泛阅读基础上让学生自由选择感兴趣的作品,谈自己的理解,或读书笔记,或片段练笔,或心灵感悟等等,养成勤动笔的好习惯,注重观察,写真情实感,不断提高写作水平。

篇10

关键词:新理念;语文教学;评价便准

就小学语文教育来说,传统理念的弊端尤其明显地表现在:教学目标过分追求知识性,教学手段过分讲求灌输性,检测手段过分偏重记忆性。它的后果是:教师教学手段的僵化和学生学习热情的丧失,并最终导致这种模式孕育的人才缺乏工作急需的实际运用母语的能力和生活中享受与欣赏本民族优秀文化的能力。这一后果的严重性导致上个世纪90年代教育界人士对现行教育的全面反思,并开始了新的尝试。新时期对语文教学的评价应重点考虑以下几方面。

一、注重知识能力的评价

语文有其特有的知识,学习这些知识是语文课程自身的基本任务。以往的课堂教学评价标准,往往只在“学习理解”上下功夫,诸如理解字、词、句、内容等,这是不够的。重要的是“学习表达”。怎样知道“学习理解”透彻了,怎样才能把“理解”升华为“运用”,主要看“学习表达”,这就是“能力”。表现在课堂上,主要包括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和口语交际能力等等。因此,课堂教学评价要在“学习理解”和“学习表达”两方面下功夫,即,知识与能力两方面的评价。

二、注重“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评价

新《课程标准》规定:“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按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人文教育是课堂评价的重要内容。所谓的人文教育在小学语文课堂上主要看三个方面。一是看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二是看学生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的正确态度。主要包括尊重祖国语文的态度,关心当代文化、尊重多样文化、吸取人类优秀文化营养态度、养成实事求是崇尚真知的态度、主动学习语文的态度、敢于对自己的语言行为负责的态度。

三、看学生的良好个性和健全的人格

良好的个性是指良好的性格和气质良好的语文品质。健全的人格包括社会主义道德品质、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等。三是注重习惯与方法的评价。习惯指养成良好的识字、写字、读书看报、观察积累、阅读、质疑问难、使用工具书等习惯。方法是指通过大量的语文学习实践、学生自己“悟”出的、带有明显个性特征的方法,是反映学生对语文学习规律的真正掌握。四是注重实践与创新的评价。课堂教学中,主要看学生对课文的理解程度和对课文的独特理解,其目的是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想象力和创造潜能。

四、评价学生的群体参与度

首先要看一堂课中学生是否全员参与学习。从人数上看,如果课堂上只是一两名或三五名优生不时举手发言,大多数学生处于被动状态,“两耳不闻他人事”,不动脑,不动笔,不张嘴,尤其是所谓的“差生”无动于衷,这样的课不是一节好课。其次要看参与学习的质量。这里指得是,反对那种形式主义、表面热热闹闹的虚假主体性,反对那种在课文的表层徘徊、语言和思维水平低下的肤浅主体性。求得既参与学习,又能够实实在在学点东西的局面。

五、评价学生的学习态度

学生的学习态度主要表现在学习的兴趣上,如果学生在课堂上索然无趣,(可以从语言、表情、动作上看)或者是“不是来自本身内在的兴趣,而是在教师的奖励下所获得的暂时的满足感和压力感”,这都不是确保了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因此,评价要以学生学习的兴趣为基点,调动学生满怀兴趣深入到学习中去,让学生在学习中享受到教材内容固有的乐趣。

六、评价学生的学习方式

新《课程标准》顺应时展的需要,强调了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重要性,如何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学习方式则是完成这一任务的最佳途径。评价时首先要看学生的自主性,如果学生是在自主的学习,这无疑是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其次要看学生的合作,看学生愿不愿同他人合作,合作的效益怎样。其三要看学生的探究,看学生探究的欲望,看学生对教材是否能有创造性的学习。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学习方式也是被动、封闭、接受性的学习方式的一种替代。

七、评价自学能力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这就是说,儿童急于成为学习的主人,急于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评价要把自学能力作为重要的内容之一。评价自学能力一要看学生自学机遇、时间和方法。学生能否在课堂上自学,前提是教师须提供恰当的自学机遇和时间。所谓的机遇,就是教师要解放思想,千方百计想方设法把一切能让学生自学得知的内容放手让学生自学的机会。教师要舍得留有充裕的时间,让学生不走过场,真心实意放开手脚去自学。在此基础上,还要对学生进行学法指导,使学生按科学的方法进行自学。二要看学生的自学效益和创新意识的培养。就小学语文讲,自学 益包括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具有初步的听说写能力,具有一定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尤其要看求异、发散、思维能力),养成热爱祖国语言文字和中华优秀文化的思想感情。

八、评价教材处理能力

任何一种教材都有它的编写目的和编写体系,落实到每一册、每一单元或每篇课文都有着相对独立的教学任务。课堂教学评价首先要看教师对教材(每篇课文)是否有透彻的理解,所设立的教学目的、要求是否与《课程标准》相符合,是否与学生的实际情况相吻合。教学中,要评教师引导学生学什么,达到怎样的学习目的。其次要看教师的教学设计是否合理科学,对教材的重点、难点处理是否得当,整个教学过程是否完整,教学环节、结构、时间分配是否合理。

九、评价教师的基本功素质

这里的素质是“狭义”的素质,主要表现为“外在”和“内在”两方面。“外在”的素质包括读、写、算、画。主要看教师的语言是否规范、亲切,有感染力;写画是否美观、实用,能否起启示、点精、梳理作用。内在的素质主要看课堂调控能力,是否能创造性地组织教学,恰当的引导自学,正确的处理突况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