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健康心理教案模板(10篇)

时间:2023-08-08 16:45:10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大学生健康心理教案,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大学生健康心理教案

篇1

关键词: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主题式案例教学;“五度”取向

当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成为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主渠道。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不同于高校中的其他公共课和专业课,因其研究对象的特殊性,使其具有更强的实践意义和应用价值。为了更好地落实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的课程目标,主题式案例教学越来越受到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青睐。主题式案例教学,是教师根据教学目标要求,编写以某一主题贯穿课堂教学始终的案例并作为情境,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学习和研讨,从而帮助学生理解知识、建构意义的一种教学方法。[1]主题式案例教学所具有的情境性和形象性使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愈加的生活化和实用化,更容易被大学生所接受和认可。因此,主题式案例教学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中的地位日益凸显。然而要想充分发挥主题式案例教学的作用,必须把握其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中的“五度”取向。

一、主题选定的适切度

(一)正视存在的问题,走出主题选定的误区

主题式案例教学的首要任务是选定主题。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中,关于主题的选定一直存在着来自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自上而下的“自命题”式的误区。有些心理健康教育教师按照自己的主观臆想来选定主题,有些教师高举“经验丰富”的大旗,全靠自己的所谓“主观经验”来选定心理健康教育课的主题,甚至还有教师完全以自己的专长和兴趣点来确定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的主题,完全忽视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和心理发展的实际需求。可想而知,通过这些完全来自教师的“自命题式”的主题来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教学活动,无法实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的应然目标。

(二)宏观上定方向,微观上选主题

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中,主题式案例教学要真正走出“自命题”式的误区,主题选定需要把握好适切度,即主题的选定既要适合大学生的实际心理发展特点,又要切实满足大学生的现实心理需求。教师要真正做到主题的适切,可以通过心理普查、问卷调查、访谈等形式了解大学生的实际心理需求。众所周知,大学生在不同的年级有不同的发展任务,在不同的发展阶段也会遇到不同的问题,而问题本身就意味着一种选择。有选择就可能会有迷茫和困惑,如大一学生的心理适应问题,大三或大四学生的择业心理问题,且不管是适应问题还是择业问题,都只是宏观层面上的。如果心理健康教育课中主题的选定只从宏观上泛泛而谈,不关注不同群体学生的微观需求,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就无法扎根到细处,落到实处,其结果最终导致心理健康教育课处在“高高在上”的位置和被“束之高阁”的境地。需要指出的是,这里的微观指的是主题选定的内容上,而不是数量上,更不是大学生群体的人数上的。因此,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既要在宏观上定准方向,更要在微观上选好主题。

二、案例选取的积极向度

(一)积极:案例选取的应然取向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的目标之一就是培养大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促进大学生身心健康协调发展。然而,纵观当前的心理健康教育课堂,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在主题式案例教学中选取案例的关键词往往是“问题大学生”“心理问题”“心理疾病”等消极词汇,甚至有教师在呈现教学案例时的引导语也已经高度模式化,脱口而出的就是“来看这样一个有心理问题的学生”。很多教师已经将心理健康教育课上成了“心理问题呈现课”或“心理疾病诊断课”,也难怪有大学生抱怨“上完心理健康教育课感觉整个人都不好了”。如果学生每次在心理健康教育课上都被“问题”“障碍”“疾病”等消极词汇所包围和浸润,其课堂教学效果可想而知,这样的“消极”取向的课堂教学显然是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的目标背道而驰的。当代积极心理学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的课程目标的实现提供了更广阔的视角,积极心理学矛头直指传统的“消极心理学”,主张研究人类积极的品质,充分挖掘人固有的、潜在的、具有建设性的力量,促进个人和社会的发展,使人类走向幸福。[2](P2)为了更好地实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的课程目标,“积极”应为成为案例选取的主导词汇。

(二)积极案例:引领学生的积极发展

《教育部、卫生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意见》中明确指出“要充分发挥课堂教学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重要作用,要不断丰富心理健康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通过案例教学、体验活动、行为训练等形式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积极心理学认为,每个人都有积极发展的无限潜力。心理健康教育教师也应充分认识到大学生群体所具有的积极特质,在课堂教学中坚持案例选取的积极向度。教师坚持案例选取的积极向度,就是要在课堂上增强学生积极的情绪情感体验,培养学生积极的人格,营造促进学生积极发展的氛围和环境,充分调动学生自身积极主动发展的无限潜力。当然,坚持案例选取的积极向度并不意味着在心理健康教育课堂上就要完全抛弃对心理问题的阐释。大学生作为发展的主体依然很有必要了解个体发展中可能会出现的各种心理问题和困惑,只是问题和困惑不应再成为心理健康教育课堂上的主旋律。如果学生在心理健康教育课上真得了解到自己可能存在某方面的心理问题的话,可以向校内或校外的专业心理咨询与辅导机构寻求帮助。

三、问题设置的开放度

在主题式案例教学中,随案例呈现的是教师设置的一系列问题。在主题式案例教学中,如果说科学选编案例是前提,那么恰当科学地设计问题就成了重中之重,是主题式案例教学的关键环节,不可或缺、不容忽视。[3]在心理健康教育课中,要实现问题与主题式案例的无缝衔接和有效搭配,问题设置应当具有一定的开放度,使问题能真正的启发学生思维,引导学生参与。用问题引导学生走进案例,用问题启迪学生思考案例,通过问题的解决来实现对教学案例的总结和升华。

(一)通过开放的问题体现对学生的有效引导

问题设置的开放度影响到学生课堂的参与度。同一个案例,如果从不同角度分析,可能会带给人截然不同的信息。因此,在案例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开放的问题引导学生沿着教师预设的心理通道走进案例,帮助学生实现对案例的深入解读,完成对案例的剖析,领悟案例呈现的意义。如,在“情绪的调控”主题中,笔者曾设置过这样一个案例,案例的大意是一位女大学生在生活和学习中产生诸多复杂的情绪和压力,面对自身产生的各种不良情绪,通过各种途径和方式不断实现对自身情绪的调节与控制,凭借不屈的意志,最终实现自己的理想,考入高一级学府继续深造,在个人发展上由量变达到了一个新的质变。针对这一案例,可以有不同的解读,就其涉及到的心理活动来说,既有情绪也有意志。人的情绪和意志本身就具有密切的关系,所以很有必要设置相应的问题来有效引导学生围绕主题对案例进行解读。当然,问题也必须具有开放性才能真正达到引发学生思考,启发学生思维的目的。比如,针对这一案例,教师可以向学生提出这样的问题:“案例中的学生都有哪些不同的情绪表现?为什么会有这些情绪出现?”“案例中的学生使用了哪些方法来调控自己的情绪?谈谈你对这些情绪调控方法的认识。”“你还能想到哪些情绪调控的方法?”

(二)通过开放的问题实现对案例的高效使用

在分析案例的基础上,为了使教学案例的作用最大化和最优化,教师可以通过开放性问题的设置让学生结合自身实际对案例进行分析和总结,在弄懂案例所阐释的显性价值的基础上,探究教学案例内在的隐性价值,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的实现对案例的高效使用。同时,开放的问题也为学生课堂上的小组学习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为学生的合作探究提供了更好的现实条件。学生以教学案例为依托,以开放性问题为引导,通过组内合作、组间交流,真正振荡心灵的共鸣,激发自身内在积极发展的动力,获得自主发展的力量。

四、师生互动的倾心度

心理健康教育课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是心与心的碰撞、心与心的交流,课堂上师生之间互动的倾心度是影响心理健康教育课教学效果的重要因素。倾心意味着用心,代表着真心。教师与学生只有在课堂上倾心互动,教师倾心去聆听,学生倾心去表达,才能实现心理健康教育课的预期目标。

(一)教师倾心去聆听

聆听是一门技术,倾心聆听则是一门艺术。在主题式案例教学中,当学生在问题的引导下走进案例去感悟、走出案例来阐述时,教师要学会倾心聆听,用心聆听学生的体会,真心聆听学生的心语。教师通过倾心聆听,鼓励学生去探究,引导学生去表达;教师通过倾心聆听,更深入地走进学生,了解学生的心理需求;教师通过倾心聆听,有效地反馈教学效果,不断地反思课堂、醒悟教学,实现教学相长。教师的倾心聆听不仅体现了对“人”尊重的价值取向,更是一种实践策略。只有通过倾听了解学生的所思、所想、所感、所悟,才能知晓他们心底的真实呼声。[4]从某种意义上说,教师只有倾心去聆听,也才能对学生产生相应的“同理心”,才能够站在学生角度去看待他们的困扰,体会他们的喜悦和悲伤,倾听他们内心真实的声音,准确敏锐地深入他们的内心世界,理解和反映他们的情感状态。[5]

(二)学生倾心来参与

理想的师生互动,不仅要有教师的积极主动,更需要有学生的倾心参与。学生的倾心参与是指学生能够用心地走进课堂,真心地融入师生互动中,用心参与、真心表达。在心理健康教育课上,学生的倾心参与将有力地推动师生互动的顺利进行,从而影响到教学效果。在心理健康教育课中,学生的主体地位更为突出,心理健康教育课是为学生的心理积极健康发展而开设的,离开了学生,尤其是离开了学生的倾心参与,那心理健康教育课也将成为摆设,也就失去了其存在的价值。

五、教学活动的效度

教学活动的效度即教学活动的有效性,也就是教学活动效果是否达到了教学目标的要求。教学活动的效度是衡量主题式案例教学质量的重要指标,是评价课程教学效果的重要因素。因此,教学活动的效度也应该成为教师在心理健康教育课上的价值追求。

(一)丰富学生体验是提高活动效度的关键

当前,主题式案例教学之花已在心理健康教育课堂上悄然绽放,但不同的教师对其运用和掌握的水平却参差不齐,教师对主题式案例教学的使用情况如何,关键看教学活动的效度。心理健康教育课的特殊性决定了其课堂教学主要通过师生之间及生生之间的互动活动来进行。教学活动的效度影响到心理健康教育课的效果,教师在充分准备专题相关知识的基础上,更多采取参与式的教学,授课的风格也尽量幽默、轻松,避免简单枯燥的讲授,让学生通过更多的实际体验进行学习。[6]

(二)提升教师水平是增强活动效度的根本

教师的教学水平是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教学效果的重要因素。教育部颁发的《普通高等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基本建设标准》中明确指出“高校应建设一支以专职教师为骨干,专兼结合、相对稳定、素质较高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队伍。高校应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师资队伍建设纳入学校整体教师队伍建设工作中,加强选拔、配备、培养和管理。”为响应政策号召,学校首先应该加强对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从教资格审核,严把入口关,同时加强对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职后专业培训,并为教师职后专业培训配备专项经费,做到专款专用。心理健康教育教师通过职后培训不断学习最先进的心理健康教育理念,更新自身专业知识,不断提升自身专业素养,从而提高在心理健康教育课堂上的教学胜任力。

作者:王福臣 单位:淄博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团委

参考文献:

[1]张春燕.主题式案例教学在思想品德课中的运用[J].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13,(10).

[2]任俊.积极心理学[M].上海:上海出版社,2006.

[3]严卫林.思想品德课主题式案例教学问题设计思路[J].教学与管理,2015,(9).

篇2

随着我国高校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和社会竞争力的日益加剧,受高校教育体制改革力度和竞争机制的影响,使越不越多的大学生感到心理压力越来越大。他们在其成长过程中,遭遇到了来自学习、交往、爱情、就业、社会适应等方面的困扰,出现了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如果处理不当或处理不及时,就会出现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乃至发生安全事件。如:“复旦大学投毒案”;“南航学生被室友刺死”;“北京理工大学女生宿舍缢亡”等。接连发生的校园安全事件,多数是由于学生心理出现问题引起的。因此,应大力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以应对各种心理问题,从而杜绝各类安全事件的发生。在高校安全管理工作中,应把心理健康教育内容引入到安全管理工作中去,使其成为安全管理工作中不可缺少的重要部分,以切实发挥其重要作用。

一、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基本因素

影响心理健康的因素是多种多样的,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家庭环境的影响。家庭是一个重要的成长环境,它会对人一生的心理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父母是孩子的榜样,他们的教育方式对孩子的人格影响很大。教育心理学家认为,家庭教育方式有专制式、溺爱式、放任式和民主式四种。这几种方式,有的会导致孩子产生任性、散漫、无纪律和顽皮等性格特点;有的会导致孩子形成盲从、懦弱、胆怯、不灵活和缺乏自尊自信的心理倾向;有的会导致孩子自私、依赖、骄横和情绪不稳定;有的会促使孩子形成热情、诚实、自信等良好的个性。总之,家庭环境的影响尤为重要。因此,应该针对不同的家庭情况,采取不同的方式进行引导,使他们沿着良好的方向发展。2.学习环境的影响。社会发展必然带来社会竞争力的日益加剧,社会发展对学历要求将会越来越高。加之许多家长几乎都“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希望子女将来能找到好的工作,能为其家庭争光。把督促孩子学习放到了不可动摇的第一位上,而疏忽了孩子成长过程中应该给予的心理帮助。从幼儿开始,许多家长就教育孩子不能输给别人,不能输在起跑线上,什么都不重要,只有学习最重要。必须成功,不许失败等。在这样的潜移默化中,孩子一味地埋头学习,甚至只知道学习,失去了很多在其年龄段应有的成长经历。由于对学习的错误理解,使孩子对学习的理解进入了误区,再加上忽视了对他们的心理疏导,从而干扰了孩子创造性思维、破坏了对幸福感、荣誉感的认知等,诱发了个性缺陷、价值观模糊、心理承受力差等许多心理问题。在不良学习环境的影响下,有的学生甚至认为只有学习好,才是人生的唯一出路。学习一旦不令自己满意,就产生不良心理倾向,做出令人匪夷所思的事情。因此,不断加强对学习目的的正确引导,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课题。3.社会环境的影响。社会环境对大学生的影响越来越呈现出复杂性,社会风气、家庭条件等社会环境对学生的影响具有积极的作用,同时也具有消极的作用。积极的作用,在于社会正确的导向。同时受到良好的家庭教育,受到良好的心理疏导,他们在其学习、生活中,易形成良好的心态且易具备各种应对困难的承受能力等。消极的作用,在于社会错误的导向。因良好教育的缺失,使其法律观念、道德观念等淡薄,甚至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发生较严重的扭曲,社会责任感趋于淡漠等,易受社会不正之风的影响,如黄、赌、毒等,从而滑入歧途。总之,在求学的道路上,他们背负着社会责任、家庭责任的重担,却有着不同的人生态度和认知理念。因此,当他们力不从心,在迷茫中前进,在困惑中求胜时,给予及时的心理抚慰是多么的至关重要。

二、齐抓共管,高度重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学校安全管理工作是一项十分重要工作,做好安全管理工作,才能保障学校有一个正常且良好的教学、科研环境,使学校安全且稳定。近年来,在学校中由学生心理问题引起的各类安全事件时有发生,给人员及财产造成了巨大损失,所以我们必须充分认识到问题的严峻性,以及肩上的责任重大。为了确保学校的安全稳定,首先应重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将心理健康教育贯穿到安全管理工作中去,充分发挥其重要作用,切实杜绝或减少各类安全事件的发生。其间,领导要重视、部门要重视、辅导员要重视,要将其作为安全管理工作中的第一要务来狠抓和落实。其二,要认识到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项长期的工作,我们决不能有松懈和思想。必须严肃认真地对待,必须牢固树立起“责任重于泰山”、“安全工作,人人有责”、“严防心理战线,夯实心理大堤”的观念,做到齐抓共管,重在落实,为学校安全稳定保驾护航。

三、认清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安全教育的关系

促成心理健康教育与安全教育有机的结合起来。1.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和安全教育是相辅相成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最终目的,是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形成完美的人格魅力,建立优化的人际关系等,必然带来学校环境的稳定。安全教育工作的开展和深入,离不开心理健康教育作支撑。一味地强化安全教育,用刚性的制度约束人,而不作软性的心理疏导,即使力度再大,也不会达到应有的效果。二者相辅相成,紧密联系。2.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内容溶入到安全教育中去,促成心理健康教育与安全教育有机的结合起来。大学生具有了健康的心理,在很大程度上能够杜绝心理性安全事件的发生,它是保障学校安全稳定的内在因素。因此,将心理健康教育溶入到安全教育中去十分重要,不可小视。

四、采取多种形式和方法,切实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应采取普遍教育和个别疏导相结合的方法,构建“一对一的心理健康疏导机制”,促成心理健康教育与安全知识教育有机的结合起来。学校可开设心理门诊、心理信箱、心理热线电话等,有针对性地对他们进行人际关系和谐教育、环境适应教育、健康人格教育、心理卫生知识教育以及心理疾病防治教育等。采用的形式可以可灵活多样,如:广泛利用板报、广播、宣传栏、网络等媒介进行心理健康知识宣传,并在“5.25全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月”以小品、话剧等多种形式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针对不同的心理咨询对象,因人而宜,对症下药。如:通过心理咨询对有违纪行为或思想上有轻生苗头的学生及时进行疏导和教育,使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下认识到自己的错误,使之心悦诚服。还可以在学校每个班级确定一名学生作为心理小辅导员,建立起信息收集反馈机制,随时可以掌握学生中的思想状况。如:同学间发生的矛盾、可能激化的苗头、影响安定的隐患及存在的心理问题等。这样一来,就可以打破被动局面。主动去让他们打开心扉,减轻他们内心的紧张与压抑,帮助他们消除心理困惑,增强克服困难、承受挫折的能力,使他们能“看得清、想得明”,促使其珍爱生命、关心集体、善待他人等。及时掌握学生的思想状况,并及时开展心理疏导,就能把严重事态处理在萌芽状态。正确地处理各类心理问题,是管理者应该做的和必须做好的工作。总之,优化大学生的心理素质,提高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促进大学生的人格全面发展,努力营造和蔼的校园环境,已刻不容缓。

心理健康教育已经成为学校安全工作中的一项重要的工作,也是我们进一步研究和探讨的重要课题。大学生通过对心理健康知识的学习,正确认识自我,才能解决好各种问题与矛盾,才能调节好自己的情绪,才能更好地释放心理压力。寻求切实可行的有效方法,及时疏导和教育,不断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不断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是我们亟待解决的问题。解决得好,才能促使他们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走上成才之道。在高校安全管理工作中,要充分利用各种心理健康教育平台,大力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有效的提高大学生的安全意识。总之,要充分发挥心理健康教育在安全工作中的作用,使其功效最大化。

篇3

2013年4月,上海复旦大学医学院研究生黄洋遭到他人投毒,最后不治身亡,而最终此案的凶手竟然是黄洋的室友林浩森。悲剧发生之后,举国震动,公众媒体的目光都聚集在了这件人间惨剧上,一时间,校园、大学生、投毒、心理健康等关键词一度约上各大新闻报纸的头条,可悲剧已然发生,悲剧的背后,我们迫切的需要拿出一套行之有效的预防和教育方案,杜绝此类悲剧的再度发生。于是,对于大学生社交心理方面的一系列探索和研究就成为了时下大学心理教育的重中之重。

一、深入剖析案件本身暴露出的大学生社交心理障碍

第一、宿舍集体生活中存在的社交心理隐患。现今大学生的大学生活,除了学习之外,大多数时间都在宿舍里度过,宿舍生活实际上是由各种不同生活理念和不同生活习惯穿插交织而成的,期间难免发生行为和思想上的碰撞,处理不当就会埋下祸患,加上现今我国大学生独生子女居多,本身在与他人沟通上就存在些许障碍,就造成了沟通没有效率,而无效率的沟通必然导致不和谐的行为,加之宿舍是一个相对私密的空间,各个成员的心理问题难以暴露出来,就极易诱发各种暴力冲突事件。

第二、群体交流生活中隐藏的交际障碍。很多大学生都性格内向,而内向的性格也直接导致了他们言辞不畅,与他人交流不和谐,难以融入集体生活,内向的性格又会使他们行事孤僻,长期以往,就会使他们愈发独立,陷入自己建造的心理牢笼里,进而对事物产生认知障碍,对他人的言语不能准确理解,对他人的行为不能正确认识,对他人的一些小的错误和纠纷耿耿于怀,总是以自己过激的思维来衡量他人,单方面为自己树立了潜意识里的敌人,就极易引发日后的祸患。

第三、异性社交中容易形成的情感纠结。嫉妒心理和自卑心理在大学生异往的心理障碍中属于常见的情感障碍,大学生处于一个对世界认知还不成熟的微妙阶段,容易在异往中产生强烈的嫉妒心理,长期沉浸在妒忌的苦海中,就会使自己产生痛苦、忧伤、攻击性言语和作为等不良现象,最终导致人际关系矛盾和交往心理障碍,比如有的同学在恋爱竞争失败后容易自我消沉、一蹶不振。

二、加强心理教导工作重点破除大学生社交心理问题

第一,重点优化大学生的认知心理。大学生的社交出现障碍和矛盾,最为主要的问题就是大学生对社交没有全面良好的认知,没有良好的认知,就对社交中出现的突况不能很好处理,不能理解他人的社交行为和语言含义,进而导致严重的误会和冲突。心理工作者要着力于教导在校大学生积极认知事物,培养他们健康的认知模式,重点灌输给他们认识事物“多元化”,认识问题“相对化”,认识矛盾“乐观化”,防止他们消极化的认知和过于绝对化的认知,进而从社交伊始就杜绝心理矛盾的出现,先入为主,有效防止其走入心理的阴暗面。

第二,教导大学生善于经营自身情绪。社交中控制自身情绪极为重要,优良的社交情绪能带给人非同一般的社交体验和社交成就感,但情绪失控就必然导致社交失败,严重者甚至可能做出极具攻击性的行为。大学生的情感处于稳定与波动并存阶段,外显性和内隐性并存,针对其情绪特征,要引导他们对自己进行合理的自我定位,找到社交中自己应处的位置,不过分自卑也不过分高傲,在社交中给自己一个客观公正的自我认识与自我评价,有助于社交中良好情绪的形成。

第三,着力培育大学生的耐挫能力。“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有坚忍不拔之志。”这句古语充分表明了意志力在生活中的重要性,优秀的耐挫能力在交往的过程中也能起到极其重要的作用,可以让大学生在社交过程中始终保持积极向上的心态,不会轻易的由于社交中遭遇挫折而是自己自尊心严重受伤,不会因为社交挫折而在心中埋下仇恨的种子。日常生活中要灌输给大学生化烦恼为乐趣的理念,教会他们看淡社交中的挫折,形成对社交中挫折的正确态度,不怕社交失败所带来的烦恼,遇到社交困境和打击时,能够不灰心,不悲观的看待社交的失败,摆脱社交失败所带来的心理阴影。

三、着力改革大学生社交心理健康教育体制

深化改革大学生社交心理教育体制可由以下几方面入手:

第一,开设专项于大学生社交心理健康的选修课程。公选课是高校教育中的重要部分,一方面,公共选修课程依据学生的自主选择意向而吸纳学生,就能在课程的伊始激发出大学生的求知欲和探索精神,促使他们对于自身的社交心理做一定的反省和排查,找出自身社交中存在的各种问题和不良心理,自我改善的同时积极向心理老师求助,就能逐步的掌握心理疏导方法,体会更和谐的社交理念,进而消除自身存在的社交心理问题。另一方面,通过专项的社交心理教育课程,也能在一定程度上培养出一批具有优秀心理疏导能力的学生,这部分同学在经历课程的专项学习后,不仅仅能处理好自己的心理问题,同时也能为自己的朋友、同学等提供排除社交心理障碍的理论指导,教给他们调节自我心理的方法,最终达成大学生和谐社交的终极目标。

第二,通过多种途径为大学生提供社交心理咨询平台。高校中的心理教育工作者数量逐年增加,心理工作者们的专业性也逐年提升,但是面临的一个重大问题在于,心理咨询的模式依然停留在一对一、面对面的老套谈心模式上,导致了接受心理健康教育的在校生数量低下,很多学生碍于这种与老师一对一的形式,不想进行心理咨询,就直接导致了一些不易被发现的社交心理问题慢慢转化为严重的社交心理障碍。

第三、将社交心理健康程度列入大学生个人综合素质测评。新时期的大学生个人综合素质评测已不能仅仅局限于学习能力、思想品德、身体素质上的简单评比,更多关注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也同样关乎学生的综合素质高低,而社交心理健康更是心理健康中极为重要的一部分,对大学生今后的人际关系发展,学术合作交流都有重大的影响。将社交心理的健康程度纳入综合测评指标,就能在很大程度上调动大学生对自己社交心理健康的关注热情,激发大学生更深入的了解自身心理发展状况,同时也为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建设程度提供了一个有力依据,有助于促进高校各项心理健康教育科学化和系统化。

参考文献:

篇4

二是拓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方法和途径。该校充分发挥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形成的特色和优势,结合大学生生理、心理发展特点,运用有关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和手段,有目的、有计划地开展多种形式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该校教务处、思政部等部门结合实际,组织力量,开设了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有针对性地讲授心理健康知识,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在学生日常教育、管理和服务中学生管理部门开展了以“心理健康教育”为主题的宣传教育活动。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通过个别咨询、团体辅导、心理行为训练、书信咨询、电话咨询、网络咨询、心理测试等多种形式,认真开展心理辅导和心理咨询工作。该校团委等部门积极扶持大学生成立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社团组织,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大力开展有益于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第二课堂活动。通过这些教育活动的开展既宣传和普及心理健康知识、传授心理调适方法、了解维护心理健康的途径,又提高了大学生的心理保健意识,增强了大学生心理耐挫能力,推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全面发展。

篇5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2)31-0273-02

当前,艺术类院校招生规模呈逐年的扩大趋势。艺术类大学生作为高等学府中的一个特殊群体,大部分学生追求个性、特立独行、想方设法突出自我。一方面,这是艺术专业学习和对艺术创新不可或缺的优秀品质;另一方面,这也对高校德育教育提出更高的要求。如何准确把握艺术类大学生的人格特质,有的放矢地加强德育,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形成符合国家和社会需要的理想人格,成为了艺术类院校德育教育的焦点。

从字源上讲,我国古代没有“人格”一词,与“人格”相近的词有“人性”、“人品”、“品格”等。孔子在《论语》中曾谈到人性,说“性相近也,习相远也”。孔子认为人的本性本来是相近的,由于习染不同才相互有了差别。《辞海》中,也对“人格”从三个角度进行了解释。从法制层面讲,人格是个人的尊严、名誉、价值的总和;从心理学角度讲,人格即个性;从道德品质来讲,可分为卑劣的人格和高尚的人格。综合古今中外对“人格”一词的解释,笔者认为所谓“人格是个体在行为上的内部倾向,它表现在个体适应环境时在能力、情绪、需要、动机、兴趣、态度、价值观、气质、性格和体质等方面的整合。”[1]

一、艺术类大学生人格特质及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

艺术类大学生,虽然大部分与一般专业大学生一样都具备共同的一些优良品质,但无可否认,由于所学专业的特殊性,形成了不同于一般大学生的人格特质。“根据华东师范大学心理学专业孔克勤等教师修订的Y-G人格测验调查表的调查研究结果显示,艺术类大学生群体有着与普通大学生相同的人格特质,譬如大部分学生自信、乐观、积极进取、对新事物充满兴趣等”[2]。但“从循环性方面来看,艺术类大学生气量小、情绪波动大、易惊慌等特征明显多于一般大学生。从攻击性方面来看,艺术类大学生较之一般大学生,攻击性强,不爱听别人意见。”[3]从非合作性、主观性方面来看,艺术类学生崇尚个性,追求标新立异,但缺乏集体主义精神,容易受到不良行为的诱导;思想活跃,但理想信念淡薄;纪律意识差,组织纪律性不强;内心渴望在追求艺术的道路上不断进步,但对挫折的承受能力较差。

以上研究结果表明,艺术类大学生群体中的部分学生的人格特质存在明显的不足和缺陷,因此,只有找到形成这种人格特质的原因,才能对症下药地进行德育教育,以达到因材施教,引导艺术类大学生形成国家、社会需要的理想人格的德育目的。

二、目前艺术类学生人格特质及在思想道德方面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1.教育环境因素

艺术类大学生气量小、情绪波动大、易惊慌等特征明显多于一般大学生。这主要是因为艺术类大学生大多重视艺术专业,大部分时间都用在了艺术学习上,忽视了对文化课程的学习,甚至有部分学生认为文化课只要考及格,应付学校考试就可以了,艺术专业才能决定个人发展的前途。这种不正确的认识,客观上造成了部分学生忽视个人文化的修养和对品格的培养。文化修养欠缺,造成部分学生气量小、情绪不稳、易惊慌的特征。

2.家庭教育因素

艺术类大学生较之一般大学生,具有攻击性强、不爱听别人意见的特征。造成这一人格特质的主要原因是因为艺术类学生大多家庭条件宽裕,从小养尊处优。长大后更容易仍然以自我为中心,听不进别人的话,也不太在意别人的感受,在学习、生活中遇到不顺时,攻击性高于其他同龄人。

3.教育模式的独特性

艺术类大学生崇尚个性,追求标新立异,但缺乏集体主义精神,容易受到不良行为的诱导。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艺术类学生所受教育模式的独特性。由于艺术考试的特殊性,许多学生从初中、高中时就住校学习,艺术类专业学习环境较为宽松,接触社会的机会较多,有不少学生在酒吧驻唱或到艺术培训学校兼职,以此来积累艺术表演的舞台经验和专业经验。这一方面,造成艺术类学生较之普通大学生独立性更强,个性突出;另一方面,对个性的追求,使他们不太具备集体主义的概念。相反,个人奋斗,比别人更具备个人风格,则成为他们常常想到的字眼。

4.艺术专业学习的局限性

艺术专业学习要求思维敏捷,联想丰富。长期的艺术学习,使大部分艺术类大学生思维活跃,是所有大学生中最有激情和创造性的群体。但艺术专业的学习也有它的局限性,艺术要求完美,这种思维定式使得部分学生在生活中往往也是一切从理想化状态出发,忽视客观现实基础。此外,受艺术无国界等思想的影响,艺术类大学生对时事政治方面关注较少,理想信念淡薄。

5.社会转型期多元价值观冲击的影响

目前我国正处于社会经济转型期,改革开放无可避免地带来了西方不良文化如拜金主义、极端个人主义、实用主义、享乐主义等。艺术类大学生思维活跃,比普通大学生更容易接受西方不良文化的影响。比如在是否认同“理想理想,有利就想。”“前途前途,有钱就图。”的调查中,认同比例高达41%;在“你对未来职业选择的最主要因素是什么?”的调查中,将经济收入、社会地位等放在首位的达到76%。这充分说明艺术类大学生受思想多元化影响,自制力不够,纪律性不强,在对待专业课和文化课上存在功利心态,学习艺术专业课程时刻苦、认真,但一到了思想、文化课程学习时,课堂纪律较差,迟到、早退、旷课现象频繁,这也导致了部分艺术院校学风较差。

6.挫折教育缺失,没有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失败是成功之母。人类社会的发展,无论是科技、文学还是艺术,每进一步,都是建立在无数次的挫折和失败之上。然而,有部分学生无法辩证地认识挫折。艺术类大学生对挫折的承受能力较差,这有几个方面的原因。一方面,艺术类大学生不重视思想品德课的学习,不易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另一方面,艺术类专业的基础内容较为枯燥,需要有足够的耐性。学生对专业的造诣,需要用一段时间去感悟,往往达到一定程度后,很难再进一步。这也使部分学生在无法提升自己的水平时失去方向。艺术类专业学生因学业退学、休学比例普遍高于一般大学生。再者,部分艺术类院校没有系统对学生开展挫折教育,这也是学生无法正确认识,容易形成“鸡蛋壳”心理的重要原因。

三、艺术类大学生德育策略分析

1.加强爱国主义教育

大学阶段是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重要时期。艺术类学生崇尚个人奋斗,强调自己专业的发展,虽然这与社会发展进步是一致的,但当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发生冲突时,往往会忽视社会责任感,甚至不惜损害社会公共利益,实现个人价值。因此,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引导学生辩证认识个人理想和社会理想,成为德育教育的重点。为此,可以组织学生以各种他们乐意接受的方式,参与到爱国教育中去,广泛开展社会实践。

2.倡导“德艺双馨”艺术家的价值标准

“德艺双馨”是1995年同志在中国戏曲学院院庆题词中提出来的,这也是党和国家对人民的艺术工作者提出的期望和要求。做人民的艺术家,就要求艺术类大学生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艺术创作从思想上扎根于人民,树立为人民服务的理想,从而逐渐破除西方不良思想的影响,将成为“德艺双馨”的艺术家作为自己终生的奋斗目标。

3.充分发挥“两课”教育的德育主导作用

“两课”教育不同于艺术专业教育,理论性较强,艺术类大学生重专业,轻理论。因此,如果按照传统德育方式进行教学,很容易造成他们对纯理论教育产生抵触情绪,无法对“两课”教育产生兴趣。针对这一特点,应采取不同的教育方式,比如可以采用专题讲座的形式,使教学内容更加形象生动,组织学生积极思考,相互讨论等,调动学生对“两课”教育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习兴趣。

4.积极推进情感教育

教育家夏■尊曾说过“教育不能没有情感,没有爱。如同池塘没有水一样,没有水,就不能成为池塘;没有情感,没有爱,也就没有教育。”[4]艺术类大学生普遍存在情感丰富,但同时情绪波动较大的特征。这就要求艺术类院校的教师和学生工作者在日常对学生的教育过程中,与学生交心,真心诚意地帮助学生,在彼此交心的过程中,真切感受学生内心情感和思想状况,引导学生建立健康、积极的内心情感世界,从而为德育教育打下良好的心理基础。

5.将挫折教育作为德育的重点内容

挫折教育即抗挫折教育,是指为提高学生面对挫折的应对反应,主动克服情绪低落、意志消沉,甚至怨天尤人的不健康心理状态,较快恢复正常心理状态和斗志的教育方式。艺术类大学生大部分家庭条件优渥,生活磨难少,这样的家庭背景造成部分学生不能辩证地看待成功与失败,一遇到困难和挫折便意志消沉。心理学研究表明,榜样的力量对面临挫折的人犹如一支强心剂,有助于学生树立不畏艰险、克服困难的信心。教师在和学生谈心时也可以将自己或他人曾经遇到的挫折和克服困难的经验与学生分享,这样会让学生感受到更加真实、温暖,从而克服惧怕挫折的心理障碍。达到挫折教育的目的。

综上所述,艺术类大学生不同于一般大学生的人格特质,决定了艺术院校应制定适合艺术类大学生的德育策略,事半功倍地达到德育目的,培养学生形成理想人格,造就国家和社会需要的人民艺术家和人民艺术工作者,为社会输送“德艺双馨”的优秀艺术人才。

参考文献:

[1]黄希庭.人格心理学[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2.

篇6

大学之“大”乃是全面、普遍、高深、超越之意;大学之“学”乃是精神、思想、探索、创造力之旨。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一个民族要发展进步,就必须敢于走新路,走有自己特色的路,而不能按部就班、人云亦云、亦亦步趋。这就需要培养出一大批不畏权威、敢于开拓、富于创造性的创造型人才。所谓创新型人才,就是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并能取得创新成果的人才。西安财经学院在培养创新型人才方面进行了许多有益探索,积极构建创新型人才培养的长效机制,培养出一批批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优秀人才,为陕西乃至西部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一、深化教学改革,创新人才培养机制

长期以来,西安财经学院坚持以育人为中心,以创新型人才培养为根本任务,以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树立育人和育才并重的教育价值观,推进办学类型定位与人才培养目标定位转型,实施人才培养“质量工程”,注重对学生思想品德、人文素养、科学精神、创新思维、健康心理的培养,塑造和谐人格,将学生培养成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人。

深化教学改革,构建与学校定位相适应的人才培养模式。积极实施教学质量工程,全面开展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和教学管理改革,修订人才培养方案,构建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体系。以精品课程建设为突破口,设立“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改革”专项研究课题,深化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改革,不断强化基础课程和主干课程,扩大选修课程,突出专业特色,以能力培养为导向,建立应用型创新人才模块化的课程体系,提高人才适应能力。进一步明确人才培养体系的内涵和外延,把学科建设和专业建设、思想政治教育、素质教育、教师管理和队伍建设、校园文化和校风建设等全部纳入人才培养体系;加强辅修专业建设力度,扩大学生知识面,提高学生专业适应性;建立班级导师制,由各二级学院向本专业学生班级指定有一定威望的教师,对学生的学业设计、成才规划、选课、生活等进行指导;根据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目标要求,创建与之相适应的人才培养评价标准和评价体系;建立健全用人单位、教师、学生共同参与的学校内部质量保障与评价机制,逐步建立保证教学质量不断提高的长效机制。

二、以科研促教学,形成人才培养合力

以教学为中心、不断提高教学质量是学校工作永恒的主题,而科研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推进器,以科研促进教学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科学研究是学科建设的核心,只有高水平的科学研究,才能提高现有学科水平和学校的国内外地位,丰富现有学科内涵,开拓边缘新兴学科,造就高水平学术带头人,培养出创新型学生。没有科研的支撑作用,教师便不能及时深入地掌握学科前沿、动态,难以提高旨在培养创新能力的教学质量。基于这种理念,学校在狠抓教学质量的同时,特别强调科研对教学的促进作用,全面深化课程内容体系和教学方法改革,围绕教师的教学积累设计科研课题,每年根据教学实际提供50余项教学研究课题,大力支持教职工参加校内外教学改革研究活动;鼓励教师活跃教案教学,随时补充科研最新成果,把科研与教学有机结合,把科研成果带入课堂,把最新知识和信息传递给学生,使学生通过实实在在的项目、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加深对课本理论概念的理解及应用,并将有关研究论文作为课外阅读资料。这种做法丰富了课堂教学内容,提高了课程质量;同时科学研究也使广大教师更充分地掌握学科发展前沿,给学生以前沿的引导和培养。如陕西省级教学名师周作斌教授、王佐仁教授、刘小冬教授,陕西省“三五人才”铁卫教授始终坚持在教学一线,为学生授课,开设学术讲座。名师走进课堂,不仅使学生掌握了深厚的专业基础知识,了解了学科发展前沿,激发了学习兴趣,而且名师的师德风范、教学艺术带动着广大教师潜心从教,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而由公共管理学院郝耕教授主讲的《哲学案例分析》课,更是一个成功尝试。这是一门选修课,郝耕教授把案例教学引进课堂,使枯燥乏味的哲学变得生动有趣,深受同学们的喜爱和欢迎。

三、强化实践教学,提高学生创新能力

近年来,为更好地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更高需求,学校秉承优良的办学传统,进一步加强实践教学,努力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根据专业培养目标、人才培养方案和专业技能规范要求,遵循构建实践教学体系的基本原则,按学生的认知规律,将实践教学活动各环节——实验、课程设计、各类实习、社会实践、毕业论文 (设计)等,组成一个贯穿于学生学习的全过程;完善基础实践、专业实践和综合实践三个层次的实践教学体系,增加对本科生实践教学经费投入,加快教学实验室改造和建设步伐;加强实习基地建设,构筑校内外实习基地群,设立“实践教学建设与改革”专项研究课题,加强对实践教学内容、方式和方法的研究与改革;积极组织教师和实验室人员编写反映我校办学特色、专业特色、课程特色及最新科学技术发展的实验(实训)教材、指导书和辅助教学资料。

学校鼓励和引导学生参与科研创新活动,制定了《大学生从事科学研究活动管理暂行办法》等规章制度,对学生申请的科研与创新活动在人、财、物上给予大力支持,并指派教师进行指导,为学生开展科技创新活动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和环境。学校每年举办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大学生数学竞赛、大学生英语竞赛、大学生科技活动月和各类学术征文、科技作品竞赛等活动;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中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全国大学生室内设计大赛、“CCTV杯”英语演讲大赛、“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作品竞赛等学科竞赛,取得显著成绩。近五年来,学生在国家和省级各类学科竞赛中获国家级一等奖1项、二等奖6项、三等奖2项,省部级奖20余项,学校大学生足球队代表陕西高校多次进入全国八强,曾取得全国第四名的好成绩。值得一提的是,2011年首次组队参加最具竞争力的国际性学科竞赛——第27届美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和第13届跨学科建模竞赛,取得2个一等奖、3个二等奖、2个三等奖的优异成绩。

四、丰富校园文化平台,发挥第二课堂的育人作用

学校进一步丰富校园文化平台,充分发挥第二课堂的育人作用。学校大力加强学生社团建设,逐步形成涵盖理论学习、学术科技、公益实践、体育艺术、人文教育等各类别协调发展的学生社团建设格局。积极引导学生社团发挥“三自”功能,自主开展校园文化活动,努力形成具有学校特色和时代特征的精品活动项目,引领和推动校园文化活动的开展。目前,学校依托学生社团,推出的校园科技文化艺术节、英语文化节、高雅艺术进校园等系列活动已成为有较大影响的品牌项目;学生社团发挥自身优势,自主开展的“校园之星”风采大赛、模拟招聘大赛、flash网页设计大赛等系列活动,贴近实际、贴近校园、贴近学生,引起学生广泛参与;学生社团自筹经费,创办的《蓝风铃文学报》、《区域财经论坛》、《管理论丛》、《经济新视野》等刊物,已成为学生综合素质拓展教育的重要阵地。学校举办的以提高学生文化素质、丰富学生知识结构、引领学生健康成长为目的的“名人名家进校园”等高层次讲座,拓展了学生的社会和文化视野,提升了学生的文化品位;积极推动的“高雅艺术进校园”活动,培养和提高了学生的艺术品位和鉴赏能力;组织的社会实践团队,利用寒暑假奔赴延安、商洛、宝鸡、安康等全省各地进行社会实践,开展社会调查、环境保护、支教扫盲、法制宣传、社区援助等多种形式的社会实践活动,五年来,参加学生人数达4万余人次。

学校还积极促进教学相长与网络文化建设,搭建网络互动平台。依托校园网,积极整合教育资源,开通西财教育在线、英语在线、财务管理教学网站等网络教学平台,开展网络教学答疑辅导;有计划地引进大量具有较高权威性并适合学校特点的网络课程、精品课程资源,开设网络必修和选修课程,为师生教学提供互动平台;开设“网上报告厅”,正面引导学生,牢牢把握网络教育主动权;整合并开发教学质量评价监控系统、就业信息系统、图书管理系统等多个信息系统,有效发挥网络传播得快捷作用,实现师生沟通交互化;学校职能部门和二级学院网站设置网上党校团校、理论辅导、学习交流等栏目,融思想性、知识性、服务性于一体,形成网上网下学生教育工作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