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8-08 16:45:17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工程机械市场占有率,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随着国民经济的不断发展壮大,对工程机械的需求也是突飞猛进, 市场上的需求已发展到目前高质量全方位的竞争, 迫使厂商不断的提高产品质量, 改变经营方式,各个工程机械制造企业所采用的营销方式不尽相同。工程机械制造企业立足于市场,除了要重视产品质量、售后服务等因素外,还要重视营销。
一、不同营销模式特点
工程机械企业主要采用以下几种营销模式:直销、一般销售、授权销售、区域独家( 专营)销售、融资销售和租赁销售。
1.直销。直销方式就是企业自身建立营销机构、设置办事处,在所属区域内开展营销工作,与终端客户面对面交流沟通,由企业与终端客户直接签订最终的合同。由于工程机械产品的专业性、复杂性及工程机械技术的快速发展,营销和售后服务人员具有较高的综合素质。在国内,对于经营规模较小且产品专业性较强的一些工程机械产品适合采用直销方式营销。
2.授权销售。授权销售被定义为“ 执行联系生产者和用户,以完成营销任务的活动的组织机构网络”。工程机械产品的终端客户较为分散,产品价值较高,销售过程需要特别的服务,销售周期较长。一般来讲,授权商无权独立制定销售政策,如价格、折扣等。
3.区域独家(专营)销售。区域独家(专营)(以下简称区域总)销售是企业在一个界定的营销区域内仅仅授权一个商,这种制具有排他性和唯一性。区域总以其特有的经营方式,在制的发展过程中,表现出强有力的优势和巨大的发展潜力。
4.融资销售。融资销售是利用社会资本进行销售的一种运作方式,也是企业拓展市场的有力措施之一。融资销售的主要优点是:较好解决了终端客户资金不足的问题,终端客户在购买工程机械产品时,仅仅需要支付部分货款,就可以取得设备的使用权,降低了终端客户资金运营成本,解决了客户资金短缺而又急需设备的难题;制造企业可以快速回笼资金,加速资金周转,扩大再生产,避免了其他营销方式中的经营风险;商可以在短时间内获取利润,完成资本积累;有利于企业、商拓展市场。
5.租赁销售。租赁营销是生产企业或商为了拓展市场,提高产品的市场占有率或将新产品尽快推向市场,为用户提供的具有金融服务性质的销售。租赁销售建立在高度诚信基础之上的分期付款销售的一种特殊表现形式。
6.教育营销。教育营销就是在市场营销理论的指导下,系统、全面地向目标消费者进行相关知识宣传、教育和引导,以服务为平台,致力于满足顾客对产品或服务的需求,实现企业价值交换的活动过程。工程机械营销具有产品知识性与专业性强、消费者购买行为复杂、口碑传播效应较强、客户对售后服务的要求较高、目标客户特定、品牌忠诚度较高等特点,因此教育营销这一新型营销模式非常适合在工程机械的营销中。
7.整合营销。舒尔兹教授认为,整合营销是一种适用于所有企业信息传播及内部沟通的管理体制。这种传播与沟通就是尽可能与其潜在的客户和消费者及其他一些公共群体保持一种良好的积极的关系。整合营销的关键在于真正重视消费者行为反应,与消费者建立良好的双向沟通,双方建立长久的一对一的关系营销,以满足消费者需要的价值为取向,确定企业高水平的营销策略,树立品牌竞争优势,达到提高市场占有率的目的。整合营销是21世纪最有发展潜力的营销模式。
8.联合营销。联合营销其实质就是具有优劣势互补的企业,共同开发新产品、公享人才和资源、共同提供服务等,从而降低风险,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二、营销方式的选择与运用
选择哪一种营销方式,关键要与企业的经营规模和产品特点相适应。
1.按照企业经营导向方针选择不同的营销模式。(1)以生存为导向的营销策略。面对企业产能过高,激烈的竞争,市场突然变化,终端客户的价格敏感性较高等状况,宜采用直销、教育营销、和授权相结合的模式,以加大营销网络的密度。(2)以利润为导向的营销策略。为追求当前利润、现金流量的最大化,宜采用直销、授权的营销策略。(3)以销售为导向的营销策略。为了追求市场占有率的领导权和长期的利润,增加销售量,维持或增加市场占有率,宜采用直销、授权和授权总相结合的营销策略。(4)以现状为导向的营销策略。企业具有产品品质的领导权,稳定的市场价格,研究开发成本较高,为了应对竞争对手,宜采用直销与区域总相结合的营销策略。(5)部分技术复杂的工程机械产品,专业性很强,单台套价值较高,不具有大批量生产的市场需求,可优先采用直销模式或教育营销更有效。
2.按照市场开发程度考虑。随着市场开发程度不同,在不同阶段采取相应的营销模式。如在某一市场运作初期,采用制营销与企业直销相结合的营销方式,比较容易被市场、企业和商所接受,这种方式要求制造企业的营销负责人需要具有较强的市场控制能力,掌握并适时协调商与企业、商与终端客户的利益关系,必须具有一定的原则性和灵活性。我国由于地区经济、历史文化,人文背景差别较大,加上产品种类的不同,而不同的产品有不同的导向目标,单一的营销模式并不完全适用,因此,要根据企业的特点和产品种类对营销模式综合考虑运用。
总之,营销模式的选择的目的是:在调查市场的基础上选择合适的目标市场,了解客户在价格、质量、功能上的要求并提供比竞争对手更有效的方式,以期达到在市场竞争中处于不败之地。
参考文献:
中国版的“马歇尔计划”援引于美国版的马歇尔计划,是美国二战结束后对被战争破坏的西欧各国进行经济援助、协助重建的计划,期间西欧各国获得美国包括金融、技术、设备等各种形式的援助合计130亿美元。所谓中国版马歇尔计划,核心战略是将4万亿人民币投往海外,路径则是国内往国外担保投资港口和公路以及铁路,消耗国内过剩产能;中国国内做运营,税收留在国外,国内港口以及高速公路公司有望成为对外投资的主体,建筑公司作为承建主体。4万亿,占到中国57万亿GDP的7%,体量比当年美国马歇尔计划还要大。这就是为什么最近期间“中字头”建设公司走强的原因。
中国版马歇尔计划中,基础设施建设将作为重中之重,而基建最需解决的便是资金问题。在周四就在中央财经工作会议当中指出:设立“丝路”基金是要利用我国外汇储备资金实力直接支持“一带一路”建设。这个重大举措越来越显示出,这个计划是可行的,远远比沪港通的实效大的多。
那么,我们看看整个工程机械板块哪些在未来会是牛股呢?
徐工机械(000425):公司是我国工程机械行业的排头兵,在国内工程机械行业主营收入排名前三位,是全国工程机械制造商中产品品质和系列最多元化、最齐全的公司之一,也是国内行业标准的开发者和制定者。2013年中报披露,移动式起重机继续保持销售规模和市场占有率世界第一位;履带式起重机市场占有率在国内行业是第一位;其产品的出口额及主导产品出口额保持位居国内行业前茅。所以,在这次“马歇尔计划”当中一定不会少了这样的上市公司。
一、营销环境分析
由于国家对基础建设的固定资产投资力度不断加大,工程机械行业是当前我国各类行业中发展趋势最快的行业之一。从2001年至今,中国的工程机械行业产值平均每年以30%左右的速度发展。尤其以混凝土机械和路面机械两个工程机械板块发展速度最快,产业回报率也最高。2003年,全国工程机械行业的总销售额为1700亿人民币。
沥青转运车作为黑色路面机械之一,已成为国际上高等级沥青路面智能化施工中不可或缺的设备。为与国际道路施工标准接轨,中国道路施工协会倡导使用沥青转运车以彻底解决沥青混凝土摊铺施工中的离析问题。采用沥青转运车作为必备的黑色路面配套摊铺施工设备,已成为未来3年~5年内现实的需求。
二、市场容量分析
截至2004年5月,我国共有1500家一级道路施工资质的施工单位,而拥有沥青转运车的路面施工单位不到5家,总体设备市场拥有量不到10台。从现有施工单位拥有的沥青转运车数量来看,不到当前市场总需求量的10%。而据行业专家及业内人士分析,中国的沥青转运车市场将在未来3年~5年内发展起来,估计每年将以500辆~800辆的需求递增,约25亿~40亿。
三、市场风险分析
1.政策风险对于沥青转运车作为黑色路面的新增配套设备,国家当前仍未制定相关的强制性行业政策约束。故尽管沥青转运车在路面沥青摊铺施工中的使用有利于提高路面质量与路面使用寿命,但由于施工方会考虑购置此设备施工会增加施工成本而对此种设备抱观望的态度,从而造成潜在而非现实需求。
2.行业风险。由于沥青转运车的市场前景完全基于对工程机械行业的乐观预期,故在国家相关宏观政策发生变化的条件下,将会对整个工程机械行业产生巨大的影响。工程机械行业连续3年以“井喷”的速度在高速增长,未来3年~5年内中央政府是否仍大力推进固定资产投资与基础建设,前景仍不太明朗。
四、主要竞争对手分析
1.竞争策略。针对当前的沥青转运车市场处于起步阶段。路太克公司可与国内任何一家初步具备黑色路面成套设备生产能力的厂家(要求其拥有较完善的销售渠道与营销网络)合资,利用其强大的生产制造能力与产品分销能力即可一举打开市场,成为沥青转运车市场的领导者。
2.核心竞争力。路太克转运车的核心竞争力在于其技术优势和品牌优势。路太克沥青转运车广泛应用于世界各国的路面工程中。该车自带动力,并且具有独特的专利防离析设计。在连续摊铺的过程中,可保证摊铺工作连续进行,既加快了施工速度,又大大提高了路面质量。主要优势及特点:可成功地解决沥青混合料的离析问题,对SMA(沥青马蹄脂)路面效果犹为明显;能将同一断面各点的温差控制在6℃之内;提高路面的平整度;延长路面的使用寿命;增强路面使用的舒适性;美国过半的州规定其为沥青混合料施工的标准配置。
五、价值链分析
1.进货及后勤:路太克公司拥有完善的配件仓库与物流系统,可满足年产量500台的沥青转运车所需配件与零部件的供应。
2.研发方面:路太克公司拥有成熟的生产技术与强大的研发能力。
3.生产作业:可利用与国内某大型工程机械制造企业的强大制造能力,完全有能力保证年产能达到500台。
4.发货后勤:完善的物流系统可移植到中国市场,并结合中国当地的物流公司打造完善的物流系统,保证发货及后勤的正常运转。
5.市场营销:利用国内合作企业的产品分销渠道与营销网络,可达到货畅其流的效果。
6.服务:路太克公司可为国内合作厂家的售后服务人员提供技术支持与培训。国内工程机械制造厂家的售后服务人员在人员数量上同样可满足客户的需要。
六、市场准入模式
1.独资。此模式优势在于将整套路太克沥青转运车的研发、生产与管理程序完全原版复制过来,有利用保证产品质量和防止优势技术外泄。但劣势在于用在营销与售后服务方面的成本过高。
2.贴牌生产。优势在于最大限大地发挥品牌优势,取得最大限度的投入产出比。但劣势在于由于其生产技术难度大,对重型机械制造能力的要求非常高,故难以找到合适的合作厂家。另外,可能出现国内合作者由于技术消化吸收能力不够而导致产品不过关,对路太克沥青转运车品牌造成负面影响。
3.中外合资。采用技术入股的合作形势,路太克公司可为国内合作者提供技术与设备支持。国内合作者可提供人力及场地和营销网络,实现双赢的机会很大。
七、投入产出分析
1.投入成本:固定资产:按中外合资模式核算,第一期投入一条年产量为150辆沥青转运车生产线成本为1760万美元,折合15000万人民币。其中,若按平均5%的固定资产折旧率,第一年的生产折旧为88万美元,折合750万人民币。
(1)技术与人力资源成本:现有技术的估价约(假设1000万),研发设备与人员成本1000万。
(2)其他成本:20000万。
总设入成本=固定资产成本(含折旧)+技术与人力资源成本+其他成本-技术估价。总投入成本约35750万人民币。
2.产出:销售收入:第一年的产能按计划产能的30%即150台计算,按平均500万人民币每台计算。假若第一期实现零库存,则销售收入为:75000万元。除去增值税后为63750万元。
如何实现自身的快速发展,沈阳北方交通重工集团公司副总裁、工程建设机械总裁夏秀峰将重心放在了品牌建设方面。他认为,与成熟的外资巨头品牌相比,当前中国工程机械企业鲜有较为科学和系统的品牌建设思路,多年的工作经验使他深刻意识到企业在品牌建设方面的不足,以及开展这些工作的急迫性。
2012年,北方交通进一步明确了总裁负责制,同时这一年又是北方交通走上高一层台阶的关键年,因此落在夏秀峰身上的责任显得倍加重大,然而,如何统筹发展并通过多方努力提升企业竞争力,他已经有着较为成熟的思路。立足产品率先树立产品品牌
夏秀峰说,建设企业的品牌地位,第一步是要树立在拳头产品方面的品牌形象。
北方交通的产品种类非常鲜明,现已形成筑养路机械、工程建设机械、工程车辆和煤炭矿冶机械“3+1”的产业格局。
树立产品的品牌形象,最重要的就是提升产品的品质。以高空作业车为例,北方交通的KFM5220JGK型混合臂架式高空作业车参与了国内引进的首架A380大飞机的制造。虽然该项目并未对高空作业车产品提出太多独特需求,但是能够参与大飞机制造,夏秀峰认为,这不仅意味着用户对北方交通产品的认可,也意味着北方交通在这一领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品牌实力。在过去的一年,北方交通工程建设机械多项工作创历史新高,清障车出口量大幅度提升,高空作业车产品4年连续增长超过25%,起重机U型臂系列产品实现大批量生产和销售,养护机械产品更是稳抓市场占有率,成为行业强势品牌。
立足营销强调全面管理提升
营销方面,北方交通近年来始终在强调的是“全面管理提升”。
由于产品类别使然,北方交通目前所依靠的主要是分公司和办事处营销的模式。夏秀峰说,2012年,营销网络的结构设置进一步完善将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他们将做好分体系的营销规划,将营销重心下移至分公司和办事处。2012年,北方交通将建设2家分公司和9家办事处。
夏秀峰认为,制将是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他说,北方交通将在能够充分控制市场的前提下,在产品属性允许的情况下,将在部分产品的销售中进行制与现有营销模式相结合的发展模式。目前,北方交通的绝大多数工程机械产品已经开始了制的尝试。
此外,高空作业车在市政领域应用较广,目前国内许多市政施工机械化程度偏低的城市也意识到专业机械的重要性,因此,政府采购始终是北方交通在营销领域的一大亮点。而且,北方交通还涉足许多救援机械及市政领域产品的研发制造,这也会为其带来政府采购订单。发挥并保持好这一营销渠道是北方交通实现特色营销的重要组成部分。
2012年,北方交通将服务放在了非常重要的地位。事实上,从1月开始,北方交通就已经开始了全国范围内的“服务万里行”工作。夏秀峰认为,开展这样的活动不仅将使用户得到实惠,对于企业来讲,也提高了用户的忠诚度。因此,2012年北方交通在服务领域投入的人员比2011年增加了2倍。此外,北方交通的400服务热线也已经全面开通,为用户提供增值服务。
立足行业 打造核心竞争实力
夏秀峰说,北方交通对于高空作业车产品的定位就是在3年时间内成为国内第一。他认为,相较于土方机械、混凝土机械等产品,高空作业车的市场规模显然是较小的,因此便形成一种大企业不愿做,小企业做不来的态势,而且先进入者存在着较为明显的优势。对于北方交通来说,将这个产品做好、做精,必然会形成自身的产业优势。
市场竞争随之加剧,服务逐渐成为企业制造商和商盈利和获取市场占有率的一种新模式,在大量行业外人士进入工程机械行业的背景下,这些只管投资设备,而不用去了解设备性能的投资客,对商家的服务依赖性愈加强烈和必不可少。
同时,原有大型施工企业已经不在设置设备维修业务部门,因为有保姆式服务的存在,他们不用担心设备的日常保养和维修,这在一定程度上也促使了商家采取了保姆式服务以满足这些客户的需求。为争取用户,提高销售,导致某些商家以低首付、零首付的销量模式争取用户,根本没有去考量用户的成熟度和风险承受力。让一些不懂设备知识,不懂施工工艺的外行人员管理和操作设备,再好的保姆式服务也无济于事。
分析人士指出,随着行业的稳定发展,作为国内重卡发动机生产的龙头,潍柴动力在行业内已经具有垄断地位,同时也形成了一定的行业壁垒,想进入者的门槛已经提高。因此,潍柴动力的优势毋庸置疑,与此同时,公司未来几年的稳定增长仍会持续。
重卡发动机龙头地位难动摇
“价格基本上就是他们说了算,由于潍柴在重卡发动机的龙头地位,因此有很强的定价能力。”2月16日,中投证券分析师邓学向记者表示,在重型卡车的迅速发展时期,潍柴动力是受益最明显的公司。
“过半以上发动机都要到他们那里拿货。”邓学分析师说,随着需求旺盛,2010年上半年,潍柴动力甚至出现了产能紧张。在重卡发动机方面的龙头地位,使得潍柴动力不用担心销售。
光大证券分析师于特认为,2010 年公司销售各种发动机55-60万台,其中重卡发动机40 万台左右,市场占有率近40%;5 吨以上装载机发动机十几万台,市场占有率超过80%;大客车发动机4 万台左右,市场占有率达50%。潍柴动力在发动机领域的龙头地位不可动摇。
近年来,随着中国的消费升级,重卡仍将快速发展。邓学分析师认为,消费带动了物流需求,卡车由于有轻便和灵活的特点,还是很重要的物流工具。
东方证券汽车行业分析师秦绪文表示,从公路货运类重卡需求看,随着国家治理超载力度的逐步加强,运输户将有动力通过更换大马力、大吨位的重卡产品以实现运输效率的提升,实现更多的经济效益。这将带动重卡产品销售结构上移,行业增长模式以粗放式的数量扩张为主开始进入内涵式增长的阶段。
而潍柴动力的大马力发动机、更多挡位变速箱组成的动力总成较好地迎合了公路货运行业的新需求,具有领先技术优势与先发优势,将明显受益于重卡行业技术升级的过程。
随着潍柴动力在发动机领域的垄断地位形成,同时也形成了一定的行业壁垒,后进入市场者很难与潍柴动力相抗衡。尽管近几年竞争对手逐渐增多,但公司已经占据了绝对的领先地位与规模优势,加上产品具有明显的价格优势与使用经济性,拥有最完善的服务网络,秦绪文表示,重卡发动机的龙头地位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无法被撼动。而随着12升发动机、12 档/16 挡变速箱销量比重的进一步提高,公司在重卡产业链中的地位及盈利水平将进一步提升。
工程机械发动机成为新动力
“不仅仅是重卡发动机,工程机械一块也有比较好的增长。”2月15日,潍柴动力有关人士向记者如是表示。
事实上,公司工程机械类发动机占总销量的比重超过20%,主要下游产品为5吨装载机,市场份额达到80%左右。由于需求旺盛,在2010年上半年,甚至出现要不到货的现象。与此同时,2010年上半年由于产能紧张,公司工程机械类发动机的市场份额有所下滑至73.2%,不过公司目前已通过技术改造、工艺规划等多种措施提升产能,有望能满足未来1-2年的生产需求。
东方证券秦绪文分析师认为,2011年1000 万套保障房的开工将很大程度弥补商品房投资的下滑,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及区域振兴规划带来的基建投资将逐步落实,预计工程机械下游需求增长仍将维持在15%以上,产能问题的解决将有助于公司抓住下游旺盛的机会,工程机械类发动机销量比重将进一步提升,为公司业绩提供显著支撑。
与此同时,潍柴动力的产品线将进一步扩充。公司目前产品主要集中在 8-12 升发动机,未来将开发5-7升市场,主要配置中小挖掘机市场和中小客车市场目前已经进入主要客户进行试用。
市场认为,中小功率发动机的的盈利能力相对较低,但可以为公司规避市场风险,进一步大幅提升产销规模,降低公司原材料的采购成本,提升公司的盈利总量。
中金公司认为,潍柴动力的现有业务优势支撑多元化发展,中长期发展值得期待。往后看,公司现有重卡发动机业务能提供强有力的现金流支持,同时管理能力处于行业领先,其向工程机械发动机、船用发动机等领域的多元化以及出口有望取得成功,中长期发展值得期待。
业绩增长有保证
2月16日,中国重汽(000951.SZ)公布1月份产销报告。重型卡车产量同比增加10.70%,销量则同比增长73.83%,超出预期。在此消息刺激下,当日中国重汽大涨7.87%。
在重卡销量大幅上涨,下游需求旺盛的情况下,生产重卡发动机的主要厂商潍柴动力的产销也将大幅上涨。邓学分析师认为,重卡发动机行业的库存一般很小,一般是一个月一定,基本上是“以销定产”,因此,潍柴动力的产销也将超出预期增长。市场分析认为,1月份,在下游需求较旺以及企业和经销商补库存双重拉动下,重卡产销均同比明显增长,销售旺季提前到来。公司凭借较高的议价能力和盈利能力,将成为重卡产销超预期的最大受益者。2月16日,潍柴动力的股价同样大涨4.78%。
2月16日,潍柴动力有关人士向记者证实1月份的产销确实比较好,不过,他以年报即将公布为由,不方便透露更多的信息。
而在之前公布2010年公司业绩预报中,潍柴动力的业绩同向大幅上升。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增长达75%-105%。业绩大幅增长的主要原因是市场需求量攀升,从而带动公司主营产品业绩同步大幅提升。
未来几年,公司仍将受益于市场需求量的攀升。而随着产量的扩张,潍柴动力的利润增速将超过主营收入增长的速度。
要实现高效率和高质量就必须要实现智能化。机械加工行业是一个整体机构严谨、步骤分工明确的行业,智能化就是高标准、高质量、高要求、精细而准确的计算。智能化是高科技代名词,智能化产品普及市场能大大增加企业产品的客户满意度和市场占有率。智能化的实现为提高企业生产水平生产效率以及生产竞争力提供了重要保障。
1、我国机械加工智能化现状
近日,“十二五”国家863计划“智能化农机技术与装备”重大项目启动会在京举行,该项目是截至目前农业装备领域财政投入最大的国家863计划项目,项目经费概算2.758亿元,其中国拨1.138亿元,自筹1.62亿元。该项目也是“十二五”期间继“现代多功能农机装备制造关键技术研究”重大项目第2个由农业装备联盟组织或牵头实施的国家科技计划重大项目。项目由农业装备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牵头实施,实施期自2012~2015年,汇聚相关技术产品领域的57家主要企业、研究院所、大专院校近350名相关领域优势科研人员,从突破关键共性技术、创制重大产品与集成示范等两个层面开展种苗高速栽插与精密播种技术、高效收获分离清选技术、农产品智能分选与节能加工技术与装备等10项任务研究。项目将重点突破智能栽插和高效采收、植物生长过程和环境信息实时监测、种肥水药按需施用控制等智能化共性关键技术100多项,开发智能化种子精细加工、全自动嫁接育苗、瓜菜智能化生产、植物工厂化生产等重大装备与设施50套左右。同时,建成10多处以智能化技术为引领的智能农机装备产业化示范基地。
项目主要技术路线分为两方面。一是对国外技术已经成熟、在国内已经引进试验的高端产品技术,采用联合设计、消化吸收再创新的方式,如全自动嫁接育苗成套装备、瓜蔬自动化收获技术与装备等;二是对国内已具研究基础的智能化、信息化技术等领域采用集成创新方式,集成形成先进适用技术和产品,如智能化种子干燥和精细化选别装备技术、农产品智能分选技术与装备开发等。同时,创新新原理、新结构,与农艺技术有效结合,自主研究适合我国不同种植模式和作物多样化需求的高速栽插与精密播种技术、作物收获高效分离清选技术、植物生产智能监控关键技术与系统以及优质茶生产智能化关键技术与装备开发,以智能化技术引领提升我国农机装备与设施智能化水平,提高产业自主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力。目前,我国农业已经到了提高物质技术装备水平的紧要关头。适应农业规模化、精准化、设施化的要求,必须加强以信息化技术为先导的智能化、自动化农机技术与装备的研究,增强农产品生产的技术集成和标准化应用能力已成必然趋势。
2、工程机械出口向高端智能化发展
目前,亚洲依然是我国工程机械出口的最大市场,以38.27亿美元的出口额位列第一,占全球工程机械出口总额的42.49%,比上年同期增加了24.45%。我国对亚洲的出口价格依然偏低,这既有地缘原因,也有与东盟国家贸易互惠的原因。日本以4.54亿美元位列第一,各项出口指标均稳步增长。印度虽然以3.12亿美元位居第二,但是出口价格下滑22.56%,直接导致出口额同比下滑15.05%。印度基础设施需要大量投资改善,市场潜力巨大,但是作为“金砖五国”之一,或许“含金量”不太足。印尼是个颇具潜力的新兴市场,虽以3.02亿美元的份额仅位居第三,但是出口额、出口数量和价格同比分别增长了64.53%、24.95%和31.68%,市场气息欣欣向荣。韩国虽然以2.57亿美元居于第四位,但是紧随其后的泰国更值得关注,对泰国的出口额、出口数量同比竟然分别增长了127.4%、89.67%。经历了前几年的政权更迭、社会动荡,一个安定、健康、发展的泰国需要稳步建设。
欧洲以17.35%的市场份额居第二位,出口额达到15.62亿美元,同比增加了28.72%。机械出口仍然以传统欧盟15国和俄罗斯为核心市场,其市场份额达到了14.56亿美元,占欧洲市场的93.21%。欧洲国家当中俄罗斯又以5.49亿美元居首,俄罗斯市场出口额同比增长51.61%,虽然出口数量下降了9.76%,但是出口价格却上涨了68.01%,足以说明俄罗斯市场的巨大潜力。事实上,俄罗斯地产价格攀升,投资不断涌入持续刺激着建筑业蓬勃发展。另外,不断攀升的国际原油价格使俄罗斯的国内经济得到极大的改善,同时油气、矿产开发工程设备需求量也大增,产业迅速发展,而俄罗斯建筑及工程机械折旧率已达45%~75%,使用中的机械设备有50%源于进口。德国以1.73亿美元的份额紧随其后,各项出口指标均有稳步增长,说明德国的实力依然雄厚。英国、意大利、荷兰等市场份额均过亿美元,但都有小范围波动。
拉丁美洲市场以13.18%的市场占有率排在第三位,出口额11.87亿美元,比上年同期增加了67.84%。委内瑞拉以4.01亿美元的市场份额雄踞拉美首位。巴西为拉美第一大国,以3.60亿美元位居第二,奥运会、世界杯两大世界体育盛事引来的150亿美元建设投资也是一个极其诱人的大蛋糕,今年对巴西工程机械出口的持续增长也印证了这一点。
非洲是一片亟待开发的土地。上半年我国对非洲工程机械出口11.15亿美元,占全球工程机械进口总额的12.38%。北美洲市场是相对稳定的大市场,上半年出口额为9.74亿美元,同比增长40.9%。北美洲市场以美国为主,美国和加拿大两国的市场份额分别为8.33亿美元和1.4亿美元。上半年我国工程机械对中东出口7.25亿美元,同比增长34.06%,传统市场沙特阿拉伯、阿联酋和伊朗三国就占到了70%的份额,除伊朗外,沙特阿拉伯和阿联酋均有大幅增长。对大洋洲工程机械出口额3.40亿美元,同比增长71.01%,澳大利亚即以2.99亿美元占据了87.64%的份额,澳大利亚市场成长良好,工程机械出口稳步大幅增长。
3、结语
综上,在机械制造智能化过程中要有效运用计算机信息系统发展智能化技术,不断克服传统机械制造中存在的问题,进而提高我国机械制造业的高精密度、高竞争力及产业化发展大势。同时,在新环保的大旗下,减少环境污染,实现低碳经济。
中图分类号:F752;F22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8131(2015)01-0076-10
一、引言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进出口贸易发展迅猛,随着贸易规模的迅速扩大,中国的贸易结构和竞争力是否也相应优化或提升?部分学者,如樊纲等(2006)、傅朝阳和陈惺(2005)、杨汝岱和朱诗娥(2008)等研究认为,中国外向型经济的发展战略很成功,有效促进了经济增长。但也有学者,如胡国恒(2004)、姚洋和章林峰(2007)、平新乔(2007)、刘建丽(2009)等研究认为中国的贸易竞争力严重依赖外商直接投资和加工贸易,本土企业的技术水平与竞争力并不高,因为中国目前的出口商品仍然是以附加值较低的低技术劳动密集型产品为主,整体产业结构和国际竞争力并没有获得太大提升;而且一些技术含量较高的出口商品,主要是跨国公司分散化生产和产业内贸易不断发展的结果,并非由于中国本土企业自身技术水平和产业结构的提升,因此中国仍处于全球价值链的低端。那么,对外贸易对中国产业结构和竞争力提升究竟有何影响呢?
本文试图用1995―2012年的进出口贸易数据,综合运用各类分析指标来系统考察1995年以来中国对外贸易结构与竞争力的演变。 本文研究思路是:首先,根据Lall(2000)提出的贸易产品技术分类体系对所有贸易商品进行分类,分析1995―2012年中国各类出口商品技术的结构变化;然后,根据国际市场占有率指数、贸易竞争优势指数、显示比较优势指数和产业内贸易指数等多种指标,综合分析中国商品贸易竞争力的演变;最后是结论与相关政策启示。
二、出口商品的技术结构分析
本文参照Lall(2000)提出的贸易产品技术分类体系进行分类,该体系在对不同产品生产的要素投入、规模经济、技术活动、学习效应、进入壁垒等方面进行综合考虑的基础上,将SITC三位数的200多种产品按照技术构成分为初级产品(PP)、资源性制成品(RB)、低技术制成品(LT)、中技术制成品(MT)和高技术制成品(HT)等5大类;然后,再将初级产品以外的4类制成品细分为9类(见表1)。其中,RB和LT类产品通常技术水平较低,而MT和HT类产品技术水平较高。Lall的分类很清晰,可反映出口产品的技术构成,进而反映一国出口商品的技术结构演变。
根据表1的分类方法,本文计算出1995―2012年中国各类商品出口额占全国出口总额的比重,具体结果见表2。从表2可知,1995―2012年中国以制成品出口为主,初级产品(PP)出口所占比重很低且逐年下降,从1995年的10.24%降为2012年的3.17%。资源性制成品(包括RB1和RB2)的出口份额较低,近几年约占8%。低技术制成品中,LTI类产品(纺织服装产品)的出口份额较大但迅速下降,从1995年的30.63%减为2012年的15.23%,下降了15.40个百分点;LT2类产品的出口份额较为稳定,在13.9%~16.5%之间波动。中技术制成品中,MT1和MT2的出口份额较低,加起来约8%;而MT3类产品(工程机械产品)所占份额较大且呈逐步上升趋势,从1995年的10.79%到2011年的16.35%,增加了6个多百分点。高技术制成品中,HT1类产品(电子电力产品)的出口份额不断增加,1995年为10.78%,2010年最高达31.61%,并从2002年起超过LT1在10类产品出口份额中占第一位;HT2产品所占比重较小,在2%~4%之间。
整体而言,1995年以来,中国初级产品(PP)、资源型制成品(RB)和低技术制成品(LT)的出口份额迅速下降;而与此同时,中高技术类产品(MT和HT),也就是资本与技术密集型制成品的出口发展很快,出口商品的技术结构不断优化。
三、贸易竞争力分析
衡量贸易竞争力的指标很多,本文选择国际市场占有率(MS)、显示比较优势指数(RCA)、贸易竞争力指数(TC)和产业内贸易指数(IIT)等指标来分析。国际市场占有率(MS)测量一国贸易出口额的绝对比重,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一国的出口贸易竞争能力和地位;显示比较优势指数(RCA)可较好地测度出口商品的竞争力,应用广泛,但它无法反映商品的进口情况;易竞争力指数(TC)则综合考虑到了商品的进出口,可在一定程度上弥补RCA指数的不足。一般的,RCA指数和TC指数较适合于分析产业间贸易,但如今国际贸易中产业内贸易的比重越来越高,因此本文还采用产业内贸易指数(IIT)进行分析国际市场占有率(MS)、显示比较优势指数(RCA)和贸易竞争力指数(TC)是目前文献研究贸易竞争力的常用指标(余道先等,2010;黄满盈等,2010;朱启荣,2013)。目前国际贸易中产业内贸易的比重越来越高,一国出口产品,尤其是高技术制成品中包含相当比例的进口中间投入,特别是在中国出口贸易占比很大的加工贸易更是“大进大出”。而国际市场占有率(MS)、RCA指数、TC指数等没有考虑出口产品中包含的进口中间投入情况,因此我们借鉴杨汝岱和朱诗娥(2008)的做法,选择产业内贸易指数对贸易竞争力来进行辅助分析。例如,中国的HT1类高技术制成品用国际市场占有率、RCA指数和TC指数来衡量具有很强竞争力,但结合我国该产业很高的产业内贸易程度可知,事实上中国只是承接了这类高技术制成品的低技术劳动密集型生产环节,仍处于全球价值链的低端,技术密集的生产阶段,如研发、设计、中间产品生产等仍保留在发达国家,关键的零部件和技术高度依靠进口,并不真正具有竞争力(Srholec, 2007;文东伟 等,2010)。 。这4个指标可从宏观上有效反映中国商品贸易的国际竞争力。
1.国际市场占有率分析
国际市场占有率(Market Share,MS )是指一国或地区某种产品出口额占该产品世界出口总额的比重,其计算公式为:
MSij=XijXwj
其中,MSij是指i国j产品的国际市场占有率,Xij和Xwj分别表示i国和全世界j产品的出口额。表3列出了中国1995―2012年各类商品的国际市场占有率。
由表3可知,1995年以来,我国除PP类产品(初级产品)的国际市场占有率有所下降外,其他9类产品的国际市场占有率都呈上升趋势。其中,LT1类产品(服装纺织产品)的国际市场占有率最高且上升很快,从1995年的12.20%上升到2012年的34.96%,增加了22.76个百分点。其次,HT1类高技术制成品(电子电力产品)的国际市场占有率也上升很快,1995年仅为2.20%,2012年上升到27.04%,增加了约25个百分点,国际市场占有率仅次于LT1类产品,居第二位。此外,LT2和MT3类产品的国际市场占有率也上升较快,1995―2012年分别增加了13.75%和11.86%。而RB1、RB2、MT1、MT2和HT2类产品的国际市场占有率相对较小,低于10%,其上升幅度也相对较小。
总之,中国在保持低技术的劳动密集型产品传统竞争优势的同时,中高技术水平的资本与技术密集型产业迅速发展,出口商品技术结构得到优化。低技术制成品出口仍以服装纺织产品、玩具、塑料制品等为主,国际竞争优势很强,且结构有所优化,不再过度集中于服装纺织产品。同时,某些中高技术水平的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品(MT3和HT2)的出口在此期间获得突破性发展,国际市场占有率上升很快,这说明中国整体出口竞争力在不断上升。
2.显示比较优势指数分析
显示比较优势 (Revealed Comparative advantages,RCA)是指一国相对于另一国所表现出来的出口比较优势,为该国某种商品的出口比重与所比较国家该商品出口比重的比值。若某产业贸易以产业间贸易为主,我们可用RCA指数来衡量一国该产业的出口竞争力。本文研究的是中国出口商品相对于世界平均水平的显示比较优势,因此计算公式为:
RCAij = Xij /Xit Xwj /Xwt
其中,RCAij 表示i国j产品的显示比较优势指数,Xij和Xit分别表示i国j产品出口额和所有产品出口总额,Xwj和Xwt分别表示世界j产品的出口额和所有产品出口总额。一般的,若RCA > 1,则认为一国在某产品方面具有比较优势;反之,若RCA < 1,则认为该国没有比较优势。RCA 指数值越大,说明竞争优势越大。
表4是中国10大类出口商品的RCA指数。1995年以来,中国的低技术制成品(LT1和LT2)的RCA指数一直大于1,具有较强的竞争优势,尤其是LT1类产品(服装纺织产品)的竞争优势最为突出,其RCA指数大于3。HT1类高技术制成品(电子电力产品)和MT3类中技术制成品(工程机械产品)的RCA指数均呈逐年上升趋势,分别在1998年和2005年进入大于1的区间,竞争力由弱变强,尤其是HT1类产品的竞争优势上升更快。而初级产品(PP)、资源性制成品(RB1和RB2)、MT1和MT2类中技术制成品、HT2类高技术制成品的RCA指数均小于1,处于竞争劣势状态。
3.贸易竞争力指数分析
贸易竞争力指数,即TC指数,是一国某产业净出口额与总贸易额的比重,可反映出该产业由引进到发展成熟再到向外出口的不同阶段。其计算公式为:
TCij=Xij-MijXij+Mij
其中,Xij和Mij分别为j国i产品的出口额和进口额。TC指数处于-1与1之间,-1表示该产业处于完全引进阶段,出口为0;1表示该产业已发展成熟,不断向国外出口产品,进口为0。TC指数小于0,表明该产业进口大于出口,国际竞争力较弱;TC指数大于0,则表明该产业出口大于进口,国际竞争力较强。
表5是中国10大类出口商品的TC指数。1995―2012年,中国初级产品(PP)、资源性制成品(RB1和RB2)、中等技术制成品(MT1、MT2和MT3)和HT2类高技术制成品的TC指数在大部分年份小于0,进口大于出口,国际竞争力较弱;但其中的MT3中技术制成品(工程机械产品)的TC指数不断上升,从2005年开始由负转正,表现出较强国际竞争力。低技术制成品(LT1和LT2)的TC指数一直大于0,具有较强的国际竞争力。HT1类高技术制成品(电子电力产品)的TC指数在大部分年份为正,基本呈现上升趋势,具有一定的国际竞争力。
4.产业内贸易指数分析
产业内贸易是指一国或地区在一段时间内进出口同一产业产品的现象,产业内贸易程度是指一国生产的某种产品中进口中间品所占的价值比重如果要精确地衡量产业内贸易程度,需要知道每种产品生产的中间投入品构成,并计算所有中间投入品中进口部分的比重。但现实中,只有在投入产出表中才可能区分出中间投入品的详细来源,而投入产出表对商品的分类非常粗略,远远不能够满足对外贸结构进行分析的需要。因此,在衡量一国产业内贸易程度时,一般采用比较简单的处理方法,对进口商品不区分作为中间投入的部分和最终消费的部分,均作为中间投入品计算(杨汝岱 等,2008)。 。目前衡量产业内贸易程度比较权威的指标是Grubel 和Lloyld(1975)提出的产业内贸易指数,其具体计算公式为:
IITi=1-Xi-MiXi+Mi
其中,IITi表示第i 类产品在一定时期的产业内贸易指数,Xi和Mi分别为第i 类产品的出口额和进口额。IIT指数在0和1之间,数值越大,说明该类产品的产业内贸易水平越高。若IIT小于0.5,则表明该产业以产业间贸易为主,比较优势是该产业国际贸易发展的主要原因,可用RCA指数作为基本的竞争力分析方法;若IIT大于0.5,则表明该产业以产业内贸易为主,传统比较优势理论已不适合用来解释该产业的贸易形式,需要运用以规模经济和产品异质性为核心的新贸易理论对其进行分析。
根据表6的数据,1995―2012年,10类产品中有7类产品(RB1、RB2、MT1、MT2、MT3、HT1和HT2)的IIT指数一直大于0.5,说明资源性制成品、中技术制成品和高技术制成品是以产业内贸易为主要贸易形式。而初级产品(PP)和低技术制成品(LT1和LT2)的IIT指数在大部分年份小于0.5,贸易格局以产业间贸易为主。其中, LT1(纺织服装类低技术产品)的IIT指数一直小于0.5,且逐年下降,产业间贸易特征最为明显;LT2(陶瓷、金属铸件、家具、珠宝、玩具、塑料制品等低技术产品)的IIT指数逐步下降,一开始大于0.5,以产业内贸易为主,从2006年开始降到0.5以下,贸易格局转为以产业间贸易为主;而初级产品(PP)的IIT指数也快速下降,1995―2006年大于0.5,以产业内贸易为主,但从2007年开始降到0.5以下,产业间贸易特征越来越突出。
总之,IIT指数分析表明,中国低技术产品的产业内贸易程度较低,其对外贸易的出口单向性表现突出。事实上,纺织、服装、鞋靴、陶瓷、玩具、塑料制品等低技术劳动密集型制成品长期以来都在中国出口商品中具有很重要的地位,这些低技术制成品的生产主要依靠自然资源、劳动力等禀赋,产品生产过程无需太高的技术水平和团队协作,可用传统比较优势理论来对其国际分工进行解释。而资本和技术密集型的中高技术制成品,其生产与低技术劳动密集型产品的生产存在很大差异,规模经济、不完全市场竞争和产品差异化等是这些产业国际分工的主要原因。特别是在现代国际贸易体系中,跨国公司的作用越来越重要,产品内分工越来越明显,一种产品的不同零部件或生产环节由不同企业甚至不同国家或地区生产,这种生产模式使得中高技术制成品以产业内贸易为主。
此外,IIT指数还显示中国初级产品的产业内贸易程度较低,其对外贸易的进口单向性逐渐明显;RB2类资源性制成品的IIT指数虽然在0.5以上,但也是逐年下降,产业内贸易特征逐渐减弱,对进口贸易的依赖逐渐增加。这主要是由于中国长期以来的高速经济增长是高能耗粗放式增长,从而造成了对能源、土地的大量消耗,需要大量进口能源和粮食。
5.贸易竞争力的综合评价
前文分别根据国际市场占有率(MS)、显示比较优势指数(RCA)、贸易竞争力指数(TC)和产业内贸易指数(IIT)等指标对中国10大类商品的贸易竞争力进行了分析,但不同竞争力指标的含义和侧重点存在差异,因此我们需要把这几个指标综合起来,对中国商品贸易的国际竞争力进行全面评价,具体结果见表7。
由表7可知,综合来看,中国在传统劳动密集型的低技术制成品(LT1和LT2)方面具有很强的竞争优势,其国际市场占有率最大,RCA指数大于1,TC指数大于0,贸易格局以产业间贸易为主,对外贸易的出口单向性表现很突出。事实上,纺织服装、鞋靴、陶瓷、玩具、塑料制品等低技术劳动密集型产品长期以来都是中国出口商品的主体,这与中国目前劳动力资源相对丰富的要素禀赋状况相符合。
中国HT1类高技术制成品(电子电力产品)和MT3类中技术制成品(工程机械产品)的竞争优势也越来越明显,其国际市场占有率快速上升,RCA指数和TC指数均显示由劣势转为优势,但IIT指数均小于0.5,其贸易格局以产业内贸易为主。这说明中国1995年以来以市场换技术的策略取得了明显成效,但也不可盲目乐观。资本和技术密集型的中高技术制成品的生产模式与低技术制成品存在很大差异,其产品的不同零部件或生产流程往往分散在不同企业乃至不同国家或地区进行生产,因此产业内贸易特征突出。中国之所以在HT1类和MT3类产品方面逐渐拥有竞争优势,相当一部分原因在于承接了这些中高技术制成品的低技术劳动密集型生产环节,因为相比于其他中高技术制成品,HT1类和的MT3类产品的生产链中低技术部分的生产能力比较容易实现国际转移(Lall,2000)。
此外,中国在初级产品(PP)、资源性制成品(RB1和RB2)、MT1和MT2类中技术制成品以及HT2类高技术制成品方面竞争力较弱,其国际市场占有率较小,RCA指数小于1,TC指数小于0,进口明显大于出口,处于明显的竞争劣势。
四、结论与启示
本文的分析表明:1995―2012年,中国出口商品技术结构得到优化,贸易竞争力不断提升。部分资本和技术密集型的中高技术产品出口取得突破性发展,以市场换技术的发展战略基本成功;纯粹依赖原材料的初级产品和资源性产品出口规模已很小,传统劳动密集型的低技术制成品出口不断增加,保持很强的国际竞争力;同时,资本和技术密集型的中高技术制成品也有所突破,HT2和MT3类产品的发展态势良好,贸易竞争力不断提升。但我们在研究中也发现还存在一些问题,需引起高度重视。
第一,我国商品贸易的竞争力仍主要来自传统的劳动力成本优势。中国人口众多,廉价劳动力仍是最大的比较优势,这决定了低技术的劳动密集型产业仍是出口的主导产业。今后我们的产业发展政策应注意差异性,在发展传统低技术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同时,还需在某些中高技术产业重点突破,以提高整体国际竞争力。
第二,出口商品的产业集中程度过高,主要集中于低技术的劳动密集型产品和部分中高技术制成品,而技术含量较高的出口商品基本集中于工程机械和电子电力产品(HT2和MT3)。出口产业过度集中并不利于整体产业结构升级,而且中国之所以在HT1类和的MT3类产品方面拥有竞争力,主要在于承接了这些中高技术制成品的低技术劳动密集型生产环节,仍处于全球价值链的低端。因此,我们应充分利用现有的资本和技术积累,大力促进各类高技术产业的发展,努力抢占其价值链的高端。
第三,进出口贸易很大程度上是由外资企业主导,中国本土企业的技术水平和竞争力还有待进一步提高。因此,以市场换技术的战略可能并没有表面上看的那么成功。今后的发展中,我们必须认真思考如何提高本土企业的技术水平和竞争力,使其成为对外贸易的主力军。
参考文献:
樊纲,关志雄,姚枝仲.2006.国际贸易结构分析:贸易品的技术分布[J].经济研究(8):70-80.
傅朝阳,陈煜.2006.中国出口商品比较优势:1980―2000[J].经济学季刊(2):579-590.
胡国恒.2004.外商直接投资与我国出口部门的二元结构[J].国际商务(3):51-55.
黄满盈,邓晓虹.2010.中国对美国出口的商品结构、比较优势及其稳定性分析[J].世界经济文汇(5):75-90.
刘建丽.2009.中国出口贸易结构、竞争力变动与贸易政策分析[J].经济体制改革(2):12-17.
平新乔.2007.市场换来了技术吗? [J].国际经济评论(5):33-36.
文东伟,冼国明.2010.中国制造业的垂直专业化与出口增长[J].经济学(季刊),9(2):468-494.
姚洋,章林峰.2007.中国本土企业出口竞争优势和技术变迁分析[R].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工作论文,No. C2007012.
杨汝岱,朱诗娥.2008.中国对外贸易结构与竞争力研究:1978―2006[J].财贸经济(2):112-120.
这个有趣的现象并不仅仅发生在电子数码这样的小件商品上,大到冰箱彩电也都是如此,就连工程机械这样的大件资本品也照样。二手市场,或许可以算作一块儿检验品牌含金量的试金石。
最近,记者去采访二手挖掘机市场,发现众多个体用户对进口二手挖掘机青睐有加,二手挖掘机市场上也多是像卡特彼勒、小松这样的国际大品牌。记者遇到一位要出售一台二手小松挖掘机的王某(这里就不指名道姓了)。王某那台挖掘机准备卖十几万,他买的时候也是别人转手卖给他的,也才花了十几万。现在,这台旧挖掘机帮他干完了活,买挖机的成本已经收回了,他准备把这台旧挖掘机再放回二手市场,卖得的钱完全是净挣。这生意做的还真是稳赚不赔。那些个体挖掘机用户,恐怕也都打着同样的算盘,这也是外国品牌的二手挖掘机需求一直不错的原因之一。
在工程机械行业,竞争早已不再局限于新机与新机之间。据山河智能董事长何清华2012年“两会”提案中披露的数据显示,2011年,国内市场挖掘机总销量不超过18万台,外国品牌的二手挖掘机占比就达到约14.25%,而自主品牌挖掘机新机销量仅占39.11%。可想而知,外国品牌二手挖掘机甚至对国产自主品牌新机销售都有比较明显的影响。
尽管随着实力的不断增强,咱们国产自主品牌的竞争力确实大大提升,以装载机为例:2012年国产装载机的市场占有率就已经超过了70%。但如果把目光转移到二手市场上,恐怕又是另一番光景。
关键词:工程机械行业;融资租赁;厂商
1工程机械行业融资租赁应用现状分析
1.1业务开展尚处于起步阶段
面对国内工程机械市场的激烈竞争,制造企业为了扩大自己产品的市场份额,采用了“分期付款”、“以租代购”或“先租后购”等灵活销售手段,有点类似融资租赁,但还不是具体的融资租赁业务。融资租赁进入我国虽然时间不短,由于各方面的原因,其发展一直滞后于我国的经济发展,在工程机械领域的应用就更少。对目前具体业务的开展更是很少,基本上处于理论认知与实践探索阶段。除卡特彼勒(中国)融资租赁有限公司依托其全球融资租赁经验在中国市场为客户提供融资租赁服务外,国内现有的融资租赁公司涉足工程机械融资领域的并不多,而国内制造厂商开展融资租赁的更是很少。这与国外发达国家相差甚远。在融资租赁发展的比较成熟的国家,租赁公司中的大部分是有银行或厂商背景的。
1.2工程机械融资租赁的前景广阔
我国实行的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以及南水北调、西电东输、西气东输等重大工程,需要的大量的设备投资,单靠银行贷 款、直接购买,既行不通也不现实。通过融资租赁,即可满足上述地区、工程的投资需要,又能盘活东部发达地区的闲置设备、存量资产,促进中国设备制造业的发展。在新经济环境下,为数众多的中小企业由于贷 款的相对困难,对生产设备的融资租赁,对库存商品和闲置资产的租赁,表现出高度的热情。当下,对大多数中小企业来讲,贷 款、上市这两条融资渠道尚难走通,融资租赁是中小企业解决融资难的现实选择。
目前,中国工程机械的租赁需求量仅占全国工程机械设备需求量的10%左右,与高达80%的相应的国际水平相距甚远。2004年,美国租赁业对GDP的贡献已接近2%,而我国仅为0.17%。比例低正说明市场空间大。市场经济有一定的共性,对比发达国家,面对全国供、求市场都非常巨大的工程机械设备,工程机械租赁业发展前景是十分广阔的。
2工程机械企业融资租赁模式比较分析
2.1直接融资型厂商租赁
直接融资型厂商租赁指融资租赁公司和厂商达成合作销售产品总意向,当用户需要租赁设备时,融资租赁公司则向厂商直接购买设备,然后租给用户,用户再分期向租赁公司缴付租金的租赁形式。
一般情况,直接融资型厂商租赁中的承租人大都对其自身承担的责权利有清楚了解,采用租赁形式也是以解决分期付款的融资需求为主,而金融租赁公司则以收取租赁手续费或租金价差为主要目的。这种模式虽然具有参与各方角色明确、操作程序简单的优点,但是已经不适应租赁业“专业化、规模化、多元化”的发展趋势,若不予以操作模式创新,不适合融资租赁公司提高综合服务水平,加强市场竞争力的经营需要。
2.2转租赁
转融资租赁是由出租人从另一家融资租赁公司或厂商租进设备,然后租给下一个承租人使用。转融资租赁与其他融资租赁的主要区别在于转融资租赁是从租赁公司或开发商取得融资便利,其他是从银行或非银行金融机构取得融资便利。转融资租赁的关键在于多了一个第三人充当转租人,其功能可以通过最终承租人和转租人两方面以体现。对转租人而言,当租赁公司在其借贷能力较弱,融资技术也不发达,资金来源有限的情况下,为了利用别家租赁公司条件优厚的融资便利,往往会采用转租赁的方式。
转融资租赁在租赁中引进了转租人这样一个中间人,解决了承租人信用额度不足的缺陷和贸易壁垒的障碍,使承租人通过转租人完成融资,使承租人在直接融资租赁成本的基础上,还要增加转租人的成本利息、转租人承办租赁业务的费用、转租人向承租人提供租赁服务所赚取的利润,这样就不可避免地增加了租金,使融资成本远远高于其他融资租赁方式。
2.3委托租赁
委托型租赁指厂商作为委托人,将产品委托租赁公司分别给其指定用户达到销售目的的租赁形式,而租金额等租赁款项则由厂商与用户事先约定。
在委托型厂商租赁中,融资租赁公司一般不承担风险,只是担当租赁中介角色,以收取委托租赁手续费为目的。租赁物的所有权归厂商。这种方式一般适用于拥有较多闲置资产的工程机械厂商、综合实力较强的大型设备制造厂商、能控制用户租金归还风险的厂商等。在当前租赁市场,该模式的创新现实意义也很大,融资租赁公司也可以打破常规,在承担部分租赁风险、代为寻求承租客户、增加中介经纪或二手设备供应商参与合作等诸多方面进行创新构想。
2.4杠杆租赁
对于建设和运营中所需的一些购置成本特别高的大型设备的融资,利用直接融资租赁的方式难以实现,杠杆租赁则为此提供了一个较好的解决办法。杠杆租赁指租赁公司以现金投资设备成本费的20%~40%,其余购置费用通过向银行或保险公司等金融机构借款获得,然后把购得的设备出租给承租人。租赁公司要把租赁物的所有权、融资租赁合同的担保受益权、租赁物的保险受益权及融资租赁合同的收益权转让或抵押给贷 款人。对于隧道挖掘的专用机械设备等购置成本特别高的大型设备,采取杠杆租赁方式可以分担资金风险、解决融资困难。
在杠杆租赁中,对于出租方而言主要体现在债务杠杆作用。出租方自有资金投资利润率的提高,出租方的收益由两部分构成:一部分是出租方使用权益资金所获得的收益。另一部分是出租方使用负债资金所获得的收益负债对权益资金收益能力的放大效应,称为财务杠杆正效应,财务杠杆正效应的条件是:息税前全部资金利润率高于债务资金的利息率;税收的屏障效益,负债筹资可以给出租方带来税收上的优惠,因为按照规定,生产经营期间的负债利息作为出租方的财务费用可以在当期或以后若干期内的税前利润中扣除,从而减少应纳税所得额,表现为国家财政少收了税款而给出租方带来价值的增加。企业的负债越多。利息抵税效用就越大。
3工程机
械企业融资租赁的可行性分析
3.1融资租赁对工程机械企业的功能优势
工程机械制造商投资融资租赁公司,有着企业长远的战略考虑。因为现阶段相当多的制造商销售受到了很大的外部力量牵制,随时会有来自银行的不确定因素。尽管有了银行的介入,其风险控制的专业手段和给客户的心理压力确实有助于项目的风险控制;但当银行亦要求厂商、商提供回购担保时,信用风险的最终落脚点仍然落在了厂商和商身上。因此,当工程机械企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时候,用自己的融资租赁公司改善销售产品的风险控制、降低销售门槛、提升产品市场占有率更为有效直接。
对于工程机械企业来说,融资租赁在法律上明确地界定了所有权问题。银行按揭是一个抵押担保问题,但是如果涉及到承租人破产及三角债问题,从法律上来讲没有清晰地界定物权。而融资租赁过程中,法律已经十分清晰地界定了物权,只有当承租人缴纳完全部租金,并付清最后的设备残值费之后,设备的所有权才转移到承租人手中。融资租赁将所有权和使用权分离,一旦承租人不还租金,一可以收回物件;二可以保留债权,避免三角债;三可以处置担保资产。法律上,租赁物件不参与承租企业的破产清算,一旦承租人经营不善、企业破产,租赁物件不会灭失,债权不会全损,避免了许多不必要的纠纷促销租赁创新模式的探寻过程,实际上就是金融租赁公司和厂商之间不断寻求共同创利方法的过程,厂商租赁创新必须服从于获取利润的需要,否则就失去了现实意义。
3.2应对国外厂商的冲击
中国的工程机械市场和金融租赁市场都是世界上最大的潜在市场(《2004年世界租赁年报——中国分报告》)。从2000年以来,外国工程机械厂商、外国金融机构和投资者纷纷抢滩进入中国工程机械金融租赁市场。近年来,一些欧美大的跨国公司及其工程机械厂商开始进入中国租赁业。这些大公司介入中国融资租赁业的首要目的就是为推销他们产品提供金融服务,以扩大市场占有份额。因此,国内企业要想在市场上保持并提高自己的市场占有率,必须结合实际借鉴国外制造商发展融资租赁业务的经验,引入融资租赁业务,抢占先机。
结语
在我国国民经济快速发展的新形势下,我国工程机械行业在拥有巨大市场的同时也将面临整个行业竞争加剧的问题。我国工程机械企业一直采用厂商销售模式来销售产品,但是目前这种方式的局限性日益突出,因此,我国工程机械厂商引入融资租赁业务是其发展的当务之急。
参考文献:
[1]屈延凯.发展厂商融资租赁业的探讨[J].财政研究,2006,(5).
[2]延鑫年.工程机械设备租赁服务营销策略研究[J].现代商贸工业,200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