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产业化发展水平模板(10篇)

时间:2023-08-08 16:45:21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农业产业化发展水平,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农业产业化发展水平

篇1

农业产业化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充分利用地方农业资源优势,发展农业生产,并把它和加工、流通、服务等环节紧密结合起来,进而实现农工商贸、产供销服务一体化的新型经营方式。目前,各级地方政府已把农业产业化作为本地区实现农业现代化的战略措施和增加农民收入、扩大农副产品有效供约束、提高农村经济效益的有效途径。当前在推进农业产业化过程中,农业生产者(主要是农民)、农副产品加工企业(主要是龙头企业)、农业产业化发展的调控部门(主要是农业和乡镇企业管理部门)迫切需要有信息支持系统来提供有效信息服务与支撑。本文对农业产业化中政府部门的信息需求特征进行分析,并对提高政府部门信息化管理水平提出建议,以利政府部门对农业产业化发展作出科学决策和止确引导。

1政府部门信息需求的特征

信息是指事物运动的状态和方法以及关于这种状态和方法的表述,信息是决策科学化的重要基础。正确认识农业产业化中政府部门信息需求的特征,是加强农业信息管理和引导农业产业化健康发展的前提。农业产业化的基本特征和政府部门的管理职能决定了农业产业化政府部门的信息需求具有如下特征:

1.1综合性

从环节上看,农业产业化是生产、加工、销售等多环节相互制约、相互作用构成的综合体;从行业来看,它是农业、加工业、运输业、服务业等多行业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的综合体,其中每个行业也是一个综合体,如农业是小农业、林业、牧业、渔业等有机结合的综合体;从地区上来看,它是各乡、各县、各市、各省横向之间和乡、县、市、省纵向之间立体交义、相互作用构成的综合体。总之,农业产业化是多环节、多行业、多层次、多因素相互联系、有机结合的系统整体,政府部门作用农业产业化宏观决策,迫切需要有关这个系统的总行信息。

1. 2战略性

农业产业化是实现白给农业向商品农业、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一种新型经营方式。能不能顺利实现这个转变,是事关农业长远发展的战略问题。政府部门对农业产业的总体布局和发展走势方面的信息需求特别迫切,以利制定农业产业化发展的战略方向、战略目标、战略重点和政策措施等。

1. 3动态性

一切事物都是在运动着的,农业产业化系统的运动性和可变性,就是其动态性。动态性特征要求政府部门在把握农业产业化系统运动和变化的情况下,如何调整、实现整体目标,并重视改进和完善信息系统,注意信息反馈,随时进行调节和控制。政府部门密切关注着农业产业化系统可能发生的变化情况,以便有效地对农业产业化发展进行动态管理。

1. 4区域性

由于各地区自然资源状况、经济发展状况、经济发展水平、科技教育程度、社会环境条件的差异性,使得各地区的农业产业化发展具有自己鲜明的区域特色。区域性特征要求当地政府部门侧重收集、掌握与白身特色农业产业化发展密切相关的信息。

1. 5层次性

从农业产业化系统来看,可分为系统、分系统、子系统等多层次。从农业产业化发展的管理部门来看,可分为中央、省级、市地级、县市级、乡镇级政府部门。各级政府部门对农业产业化发展信息的需求,具有明显的层次性。乡、县市级政府部门对微观、中观层次的农业产业化发展信息的需求比较强烈;市地级、省级、中央政府部门对中观、宏观层次的农业产业化发展信息的需求比较强烈。

1.6开放性

农业产业化系统是个开放系统,不但要从系统外输入资本、技术、人才等,而且要把农副产品及其加工产品等向系统外输出。开放性特征要求各纺政府部门不仅要收集农业部门的信息,而且要收集科技、经济、财政、金融、税务、工商等部门有关支持农业产业化发展的信息:不仅要掌握本地区农业产业化发展,而且要掌握外地区、全国乃至世界农业产业化发展特别是国内外农副产品及其加工产品的市场动态信息。

1.7实践性

政府部门收集、处理、传递和利用与农业产业化发展有关信息的目的性是很明确的,就是要提高农业产业化宏观决策的科学性、止确性和引导农业产业化发展的针对性、有效性。因此,政府部门的信急需求具有强烈的实践性。实践性特征使得政府部门密切关注农业产业化的现有条件、农业产业化发展水平的综合评价方法、龙头企业与农户之间的合作方法与利益关系、农业产业化中的信息支持系统建设等农业产业化实践中遇到的难点与热点问题。

1.8多样性

政府部门信息需求的上述特征决定了其还有一个重要特征即信息需求的多样性。这主要表现为:一是从信息需求形式上看,有文字、图像、声音、动画等;二是从信息需求范围上看,有部门的、行业的、地区的、国家的、国际的信息:三是从信息需求内容上看,政府部门的信息需求包括政策信息、科技信息、经济信息、市场信息和管理信息等。

2关于提高政府部门信息化管理水平的建议

2. 1加强农业产业化数据库建设

信息资源的拥有量和开发利用水平是农业产业化决策的基础;数据库资源的拥有量和开发利用水平是农业产业化科学决策的重要基础。各级政府及职能部门应协调有关部门和单位建设农业资源数据库、农业生产信息数据库、农业市场动态信息数据库、龙头企业数据库、农业产业化人才库、知识库、思想库等。农业产业化数据库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上程,需要统筹规划,有序发展。省级政府及其职能部门在规划、协调、指导各地建设具有各自特色的农业产业化数据库方面发挥着重大作用。目前,江苏各地在政府统一规划下,建成了各具特色的数据库。如,宜兴市陶瓷批发市场动态信息库、张家港市羊毛衫批发市场动态信息库、吴江市丝绸批发市场动态信息库、灌云县棉花主副产品深加工及产业化数据库、邳州市银杏产品深加工及产业化数据库等。

2. 2加快政府部门计算机信息网络建设

铁路和公路是工业社会发展的命脉,信息高速公路是信息社会发展的命脉。当今,建设信息网络,上网信息,并利用网络获取信息已成为政府、企事业单位以及个人的大事、实事。首先,农业和乡镇企业管理部门要加快办公和信息系统建设,并与上下级农业和乡镇企业管理部门的信息系统连通。江苏省2000年将现代农业住处体系建设作为为农民办的20件实事之一,江苏省农业信息网从无到有,在农业生产管理、技术市场信息收集等方面作了大量工作,目前已成为国内一流的农业网站:其次,要逐步实现与经济住处网、科技信息网、教育科研网、电信网、广电网、因特网的互联互通,以便动态地反映各国、各地区的农业产业化发展情况,及时对农业产业化发展趋势进行监测、预警,提高政府部门的办公效率、管理能力和决策水平。

2. 3明确各级农业信息管理机构的职责

各级农业信息管理机构除为本级政府农业产业化决策提供信息服务,制定本地区农业产业化信息发展规划、计划和有关政策法规,组织、协调、引导下级农业信息管理机构开展业务工作外,在收集、处理、传递、利用信息方面又有所侧重。国家农业信息管理机构侧重于收集和国内外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宏观信息:省、地市级农业信息管理机构侧重于收集和省内外、市内外农业产业化发展的中观信息;县市、乡镇级农业信息管理机构侧重于收集和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微观信息,特别是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典型经验与教训。

2. 4积极开展农业产业化信息咨询服务

篇2

二、围绕区域,专业合作,发展经济组织

围绕着已规划的区域布局,建立农业专业合作经济组织,这种组织是一个新生的农村组织资源,具有较大的魅力和生命力。合作经营组织是实施农业产业化的主体,是连接政府与农民之间的纽带和桥梁,按照“自愿、互利”和“民办、民营、民受益”的原则,围绕农产品的生产、加工和销售,积极引导和支持发展多种形式的农业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充分发挥它们组织、生产和销售,提前、产中、产后服务的主体作用。比如:中药材产业,按区域布局,它可以包括木头凳镇、凤凰山乡、龙王庙乡、三星口乡、干沟乡、大巫岚乡、平方子乡、安子岭等几个乡(镇),兼并原有小的协会、合作社,重组一个比较大的由能人组成的专业合作社经济组织,必要时可将科技人员选派到合作经济组织中,实行责、权、利挂钩,也可吸收大中专毕业生进入经济组织,施展才华,利益共享。具体参与龙头企业的经营、标准化基地的建设、农产品的加工与销售。

三、兴办龙头,加大投入,增强发展后劲

实践证明,哪个地方的农业龙头企业办得好,哪个地方的农业产业化水平就高,农民就富得快。要用工业的理念发展现代农业,要像抓工业那样抓农业,要像抓矿业那样抓农业龙头企业。举全县之力,加大招商力度,农口的招商目标要盯在农业龙头企业的招商上。同时,要加大对龙头企业的支持力度,一方面积极向上争取资金,使全县几大产业都能更好地得到上级的支持;另一方面政府也要逐年加大对龙头企业的投入,使每个龙头企业真正发挥它所具有的带动力和辐射力。龙头企业的壮大,必将推动基地规模的扩大,基地规模的扩大势必驱动农民生产积极性。这种“龙头+基地+农户”的产业格局也就自然形成了,农民增收的目标也就实现了。

四、突出特色,生产精品,打造系列品牌

众所周知,品牌的效应是巨大的,这是由农产品供应短缺到供应过剩的必然产物,现在已不是物以稀为贵的时代了。生产精品,打造品牌是我们每个干部每一个经济组织甚至每一名农民都应该增强的意识。县委、县政府提出实施品牌战略,但收效不大。建议政府组建“农产品系列品牌”班子,制定出台加强品牌建设的扶持政策,专题研究,专题部署,专心实施,专款专用,尽早见效。同时,要专门制定农产品无公害标准,出台相应操作规程,为打造精品,争创优质品牌,奠定良好基础。真正把我县建设成京津唐秦绿色无公害有机农产品基地。

篇3

二、培强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

要综合运用行政推动、市场带动、利益触动等手段,建立完善农业龙头企业与农民的利益联结机制,通过深入开展农业龙头企业“五个一”示范创建活动,进一步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加快转变我市农业发展方式。要充分发挥农业龙头企业资金、技术和市场优势,推动龙头企业与全市各类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加强合作,狠抓农产品生产基地建设,大力发展特色农业,努力形成相对稳定的产供销关系。要出台政策,鼓励农业龙头企业通过引进开发新品种、新技术、新工艺,参与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建设,使农业龙头企业成为发展现代农业、带动农民增收致富的重要力量。要促进各类农产品加工企业与农户加强合作,引导农民以土地承包经营权、资金、技术、劳动力等生产要素入股,实行多种形式的合作经营,推动“小农户”对接“大产业”、“小生产”连接“大市场”,有效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三、推进农产品市场体系建设

要根据农业产业发展形势,规划新建一批本地农产品批发市场,满足本地农产品销售需求,增加农民收益,维护农民利益。对现有农产品市场,要对照国家级或省级农产品专业市场建设标准,实施改造扩建工程,配套完善农产品检测、结算、仓储、物流、污水废弃物、监控等公共平台,促进农产品市场提档升级。要大力发展专业批发、订单农业、连锁专卖、网络销售、直供直销、农超对接等现代农产品流通业态,减少流通环节,降低流通成本,促进农业产业的发展,提高农产品现代流通率。要切实加强农产品展示展销,创新农产品营销方式,动员和组织农业龙头企业广泛参加各级农洽会、农交会,帮助农业龙头企业做好网上宣传、产品展示、网络销售等工作,进一步拓宽农产品销售渠道,提升农业企业知名度,扩大品牌影响力,

篇4

(一)支农资金增长较快与财政资金引导的瓶颈

数据显示,这十多年是支农力度最大、农业形势转好、农民增收较快的时期。依据2001—2011年的《中国统计年鉴》,中央财政用于“三农”支出占财政支出比重在7%—9%之间。相对近几年我国农业的产业贡献率在3%—8%之间,中央财政对农业的支出应该说是力度强劲。江西在用地、用电和投入等方面也给予了大量政策倾斜。省财政逐年增加投入,省级农业产业化专项资金由2006年的2500万元增加到了2008年的1亿元,2009年再增至1.3亿元,主要用于扶持龙头企业扩大规模、提高水平、提高附加值。但相对于整个农业产业化和规模以上龙头企业的资金需求来说,财政资金引导作用还是非常有限的。

(二)农业产业化起步晚,自有资金积累薄弱

与中部和发达省份比较,江西农业产业化起步较晚、数量少、规模小、资金积累慢。2010年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山东有66个,江苏有43个,江西只有27个;规模以上龙头企业山东省有8120家,河南省有近6000家,江西省仅有2500家;规模以上龙头企业实现销售收入山东省有1.2万亿元,江西省只有1303亿元。这说明,龙头企业靠自有资金积累来推动自身发展,难以获得充足的发展资金。另外,农户收入低,参与农业产业化自有资金不足。国家统计局江西调查总队数据显示,2010年全省农民人均纯收入为5788.56元,低于全国的平均水平。与土地、劳力、技术相比,资金是农民参与农业产业化面临的最大难题。

(三)从资本市场和外商投资获得资金能力还不强

近年来,江西推进龙头企业上市工作卓有成效,但证券化率低于全国水平,亟须快步跟进。目前,农业产业龙头上市公司只有煌上煌、正邦科技、仁和药业等几家企业,在数量和融资规模远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在利用外资方面,相比沿海发达省市,如2010年江苏省新批外商投资农业项目311个,实际利用外资16.99亿美元,是江西的5倍多。

二、金融支持农业产业化的现状及融资难点分析

(一)金融支持江西农业产业化发展的现状

随着农业产业化的大力推进,江西围绕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引导全辖银行业金融机构积极创新金融新产品、培育金融支持示范主体、打造特色金融服务模式,切实满足农业产业化发展多元化金融服务需求,有力地促进了农业产业化发展。2011年末,江西省涉农贷款余额为3337亿元,比年初增加618.7亿元,同比多增98.29亿元。从服务网点和贷款规模看,支持农业产业化发展的金融机构主要有农村信用社、农业银行和农业发展银行,且各行间加强分工合作。农村信用社主要是提供农户小额贷款为主,2010年涉农贷款余额达1002亿元,贷款占比达79.6%。农行江西省分行以省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为重点,从基地建设、技术改造、季节性收购等方面加大信贷支持力度,已与江西180家龙头企业建立了合作关系,累计发放贷款38.9亿元,贷款余额达31.7亿元。在成绩面前,我们还清醒地看到,金融支持还存在诸多不足。

(二)金融支持农业产业化发展的不足和原因分析

1、服务农业产业化的金融体系尚不健全

一是近年来国有银行和地方商业银行实行大规模的改革,发展战略明显向新型工业化、城镇化和文化等第三产业转移,本来大量的农村存款应该用于支持农业产业化发展,反而抽调用于城镇化、工业化建设,支持农业产业化逐步减弱。二是农村信用社服务农业产业化过程中,由于自身实力有限,且与商业银行执行基本一致的风险控制要求,导致农户因不符合银行风险控制要求贷不到款。针对龙头企业快捷性、全国性结算要求,结算模式无法满足其结算需求。三是以支持“三农”发展而设立小额贷款公司和政策性农业保险机构,由于资金短缺,一些已偏离了支农方向。以小额贷款公司为例,县级以下小额贷款公司贷款投向大多为经济开发区新设立的新兴企业。

2、涉农贷款政策制约金融机构对农业产业化的支持

一是涉农贷款由于缺乏抵押物。对于农户而言,宅基地上的房产是最值钱的资产,但这些资产,在银行的风险评估中占据的比重极低,几乎不构成抵押。龙头企业的自有资金大都投向了机械设备等固定资产,以租赁方式取得的土地经营权又不可抵押。二是涉农贷款利率普遍上浮。涉农贷款机构出于效应和风险考虑,信贷额度逐步减少,且利率上浮。据了解,江西涉农贷款利率在基准利率基础上普遍上浮了10%—30%,使农户和龙头企业贷款成本大幅增加。三是涉农金融产品期限短,反担保手续费高昂,抑制了农户的贷款需求,增加了农户、龙头企业的财务成本。

3、农业企业自身的局限使金融支持持谨慎态度

一是我省大多农业企业经营规模小,产品科技含量低、生产周期长、季节性强,受自然和市场约束大,抗风险能力差。二是企业自身管理不规范,制度不健全,管理风险较大。我省相当一部分农业企业管理上往往还停留于传统的家族式管理模式,普遍存在企业决策不规范,内部管理随意性大,制度执行不严格,财务管理混乱,金融机构难以对其进行科学准确的判断和评价,大大制约了龙头企业的融资能力。

4、农业保险试点工作进展缓慢影响投保积极性

目前江西开办的农业保险主要有油菜、花生、棉花、烟叶、能繁母猪、肉鸡保险等险种。相对其他保险险种和保险规模来说,农业保险占全省总保费的比重在0.1%左右,且财政给予的保费补贴比例较少,难以调动农民投保的积极性。

5、信用环境障碍和信用评价体系不健全

早在2001年,江西已经在多地试点开展过无需抵押的小额农贷产品,农户经过信用评级、授信,可获取一定数额贷款。在这段探索过程中发现,部分农户诚信意识缺乏,存在逃避贷款债务的现象,催生了大批不良贷款。对于龙头企业来说,由于具有自然和市场双重风险,且金融机构贷款责任追究终身制和风险控制机制,一定程度上提高了企业获得贷款的门槛。

三、金融服务农业产业化发展的政策建议

(一)健全服务农业产业化的融资体系

一是创新金融支持方式。大力支持国有银行、政策性银行为农业小额贷款机构提供批发性融资服务,解决其无资金可贷问题,同时加强小额贷款公司资金流向和风险控制。二是提高小额贷款公司的融资能力。对经验绩效优良的小额贷款公司,提高其注册资本和融资资金比例。三是对于主要从事涉农贷款的金融机构,建立一套可行的风险控制体系,既要能促进农业产业化发展,又要风险适度可控。如对贷款对象可以适当宽松一些,对金融机构的不良贷款率可以适当提高一些。

(二)建立政府涉农贷款贴息基金

针对部分金融机构涉农贷款利率上浮问题,建议政府加大财政贴息贷款力度,建立农业产业化贴息贷款基金,专项用于政府重点扶持的农业产业贷款贴息,并明确最高贴息额度和贴息期限,使农户和龙头企业贷款利率不高于同期银行贷款利率。

(三)加大农业保险支持力度

一是建议从农业龙头企业入手,选择特色种植业出台江西各级财政保费补贴政策,扩大政策性农业保险服务范围。二是尽快建立符合江西省情的风险分散机制,即设立以保险公司农险经营盈余为主、财政资金为辅的风险准备金,准备金可区分来源渠道,分别由保险公司和省级负责管理和运营,同时实行赔付封顶政策,赔偿责任以保费收入的一定比例为限。

(四)构建农业产业化融资担保平台

一是要继续支持省级非盈利担保公司做大做强,进一步完善其公司治理结构,加强与金融机构和保险公司的合作力度,专门为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提供贷款担保。二是支持地方政府组建不同形式的担保公司,鼓励大型企业集团和城市商业银行参股融资,在市场准入和相关政策上给以优惠,形成多层级的担保体系。

篇5

西部地区是我国传统的农业区,农业是西部地区的基础产业。2009年统计数据显示,西部地区耕地面积44 986.2万公顷,占全国的36.96%,人均耕地面积1.22公顷,略高于0.91公顷的全国人均水平。但是西部地区农业的基础地位却比较薄弱。要想在西部地区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首先必须要加快农村经济的发展步伐,实现农业经济快速发展,农民收入持续提高,走出一条西部特色的农业产业化道路。农业产业化为西部地区实现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提供了制度基础和组织载体,是符合收缩转移、集中发展的农业现代化思路,也是实现西部农业经济现代化的必由之路。

一、 西部地区农业发展概况

1. 生产力水平低下。由于土壤质量品位较低,开发利用难度较大,水土流失,草原退化沙化,自然灾害频发,西部地区农业基础十分薄弱。除关中平原、四川盆地、河西走廊、河套平原和天山南北麓地区外,西部许多地区的农业长期处于原始分散、自给自足的发展状态中。这种以低素质的农业劳动者凭借落后的生产技术经验,以增加劳动力数量为代价的生产方式必然造成生产力水平低下的结果。无论从土地综合生产率还是劳动力生产率水平看,西部地区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根据《中国统计年鉴》(2010),2009年西部主要农产品产量中,粮食产量仅占全国的26.8%,油料产量仅占全国的26.2%。相对于西部耕地面积占全国36.96%而言,西部农产品生产率很低。如果我们把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的省市数用H表示,而把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的省市数用L表示,从H:L的值的大小就可以初步估计出西部地区农业发展水平与全国农业发展水平之间的差距。如果H:L的值等于1,那么表示与全国平均发展水平相当,如果H:L的值小于1,那么表明低于全国平均发展水平,比值越大,差距越小,比值越小,差距越大。如果H:L的值大于1,那么表示超过全国平均发展水平。统计数据显示,这一比值最低的是花生的单位面积产量,高于全国平均产值的仅有新疆地区,其余9个地区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其比值为1:9;其次是谷物,比值为3:9,再次是油菜籽,比值为4:8,最后为棉花,比值为4:5,所有比值均小于1。这说明西部地区在农业发展水平上是低于全国水平的。

2. 产业结构不合理。在西部地区农林牧渔的大农业结构中,传统农业比重过大。畜牧业、渔业、林业对地区农业增加值的贡献率偏低。除、青海外,2009年其余十个省区市农林牧渔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结构均呈现出传统农业独大的现象。而且,传统农业内部也呈现出结构单一,粮食种植比重大、经济作物比重小的现象。多数西部农业产业链条较短,对产品的贮藏、运输、销售等延伸产业主要依靠外地企业。而对产品的深加工,则几乎完全由外地企业在外地进行。许多西部地区的农民,在低价出售初级农产品后,仅能在产品的人力分级挑选、包装搬运过程中赚些辛苦钱。不少西部地区仍然停留在男耕女织、放牧牛羊等传统的农业经济阶段。而且由于历史上西部地区在工业化历程中,过度强调了能源重工业的发展,除去棉毛纺织等少数传统轻工业,农业几乎被排斥在工业化的视野之外。农产品加工业发展落后使西部农产品的商品化率低、附加值低,进一步导致农业总产值低,农民增收困难。

3. 科技含量低。西部地区农业科技投入长期不足,虽然也聚集了不少农业类科研机构,但是西部地区并没有形成产学研相结合的创新发展机制。西部教育基础相对落后,广大西部农民因为偏低的文化素质,限制了其对农业科技成果的接受掌握能力。这增加了在西部地区推广农业科技的阻力。此外,西部农业服务力度不够,服务形式长期局限在脱粒、排灌等基础项目上,产前技术指导、产后信息化等农业支持十分乏力。这导致了西部农产品科技含量低、竞争力不足、经济效益差,产品与市场连接不畅等结果。

篇6

2黑龙江省农业产业化融资存在问题

2.1融资渠道不健全。农业产业化的发展需要有雄厚的资金作为支撑,其对于任何地区来说都是一个庞大的项目工程,如果仅仅依靠单一投融资主体的支撑,就难以实现农业产业化的发展目标。黑龙江省农业产业化的发展,首先必须要解决的就是投融资问题,应努力改变目前黑龙江省农业产业化投融资以政府财政支撑为主、少量的信贷以及农户投入为辅的单一化、分散化现状以及具备较强投融资能力的金融机构、经济实体参与度极低的问题。

2.2信贷受限。高投入、低产出;周期长、保障低是农业产业化项目发展过程中其自身天然弱质性的具体表现。正是农业产业化项目自身所存在的这些特点,直接导致了众多农业经济组织科技贡献率较低、整体发展水平不高,难以满足金融贷款的硬性标准。同时,由于黑龙江省各农村金融信贷机构长期以来的负债业务远超过其资产业务,在我国金融体制改革持续深入的环境下,省内各金融信贷机构为了最大幅度提升其资产信誉度,而纷纷采取限制农业产业化信贷比例的措施,以有效降低长期以来居高不下的不良贷款比例。

2.3管理不科学,资金不足。由于历史原因以及农业自身发展特点等因素的限制,黑龙江省大部分农业企业的发展历程较短,没有经过长期的资本积累。这就造成了省内大量小规模、实力弱、资金不充沛农业企业的存在。同时,由于受到自身发展水平的限制,又导致了这些农业小企业内部管理模式落后、组织结构混乱、权责不清、管理体制不健全等缺陷。

3黑龙江省农业产业化融资存在问题分析

3.1农村整体融资环境较差。由于目前我省农村中信息不对称的存在以及农村信用体制的不健全,导致金融信贷机构对申请贷款的农业企业无法做出准确判断。而目前省内农业企业整体发展水平较低也直接影响了农村金融机构对其信贷资质的评级。同时,由于现阶段我省农村公共基础设施还不健全、相应的农业产业规章制度还不完善,难以吸引大量资金的流入。正是由于软环境与硬环境两方面发展的滞后,严重影响了金融投资者的投资意愿,直接导致了大量资金匮乏的小规模农业企业资金周转不畅、无法满足发展壮大的经营需要,从而导致农业企业形成恶性循环的发展状况。

3.2财政资金投入不足。虽然说,近些年来政府逐渐加大了对农业发展的投资力度。但是由于受到整体发展战略规划的限制,政府财政仍是以城市发展建设、工业产业以及高新技术产业的投资为侧重;而且在政策方面也是更倾向于对城市发展的支持。同时,由于受到黑龙江省整体发展状况的限制,有的时候甚至仍然需要以大量农村剩余来支撑城市以及工业的发展。正是由于这两方面因素的共同限制,导致了黑龙江农业产业化项目所获得的财政投入极其有限,难以满足农业产业化发展的需求。

3.3融资主体整体状况较差。由于我省农村发展基础较为薄弱,再加上自然环境相对恶劣,使得农业产业化项目的发展需要应对自然以及市场双重风险的考验,与其他行业相比,农业产业化发展速度较为缓慢。农业生产的发展需要对农业基础设施投入大量资金、农业生产周期较长导致投资回收周期较长、资金周转效率较低;为了稳定物价、维持经济的稳定运行,政府对农副产品一直实行低价收购,直接导致了农业生产总体效益低下。以上两方面的因素是导致农业投资难以获得预期收益的关键因素。

4黑龙江省农业产业化发展融资对策建议

篇7

二、问题分析

1.变量与数据分析

本文旨在研究金融深化、农业发展、农村产业化、农村城镇化之间的关系。农业发展可以理解为总产出的增长、生产效率的提高。我们选择第一产业实际产值与第一产业从员人数的比例来代表农业发展水平(NF);我们选择农村非农业从业人员与农总体业从业人员的比例来代表农业产业化水平(CY)。根据各国城市化进程的统计数据,城市化大致是非城市人口逐渐减少,城市人口逐渐增加的过程,总体呈现“s”型。农村的城镇化水平在一定层度上反映为非农人口在农村总人口中所占比例(CZ)。而对于金融发展水平的度量,各种理论研究存在分歧,大致分为两类:其一,主张避免重复计算,选择经济货币化程度指标(马歇尔K值)。现在广多采用M2与GDP的比率来定义经济货币化程度。麦金龙早期的研究显示金融发展首先表现为经济货币化程度提高。其二,主张完全反映整个社会金融发展规模,采用金融资产总量与社会实体财富的比率,即金融深化指标(FIR)。分析所采用的样本数据取自于1980-2005年的年度数据,来源于有关各年的《中国统计年鉴》和《中国金融年鉴》等。

如图1,1985-2005年间,中国经济、金融高速发展,而农业总产出却增长不大,所占GDP比重不断减小。其中,农业产业化水平有所提高,农村第一产业比重下降,二、三产业比重上升。同时,农村城镇化的人口指标维持在一定波动。

2.单位根检验

首先,为了消除数据中可能存在的异方差,我们对平减过的各变量取自然对数,记为:LOGCY、LOGCZ、LOGNF与LOGFIR。利用Eviews软件对各变量进行单位根ADF检验,通过检验我们发现LOGCY为平稳变量,而LOGCZ、LOGNF与LOGFIR为非平稳变量。将LOGCZ、LOGNF与LOGFIR进行一阶差分处理,分别记为DLOGCZ、DLOGNF与DLOGFIR。再次进行单位根检验,发现在5%显著水平下均为平稳,故三者均为I(1)过程。经过处理,各变量序列在5%显著水平下均为平稳。(具体如表1显示。)

*检验类型中的C、T、0分别表示:包含常数项、包含线性趋势项与常数项、二者均不包含

3.格朗杰因果检验

首先,对LOGCY与DLOGCZ进行格朗杰因果检验,分析农村产业化与农村城镇化变动的关系。由表2可知,在滞后1期时,农村产业化与农村城镇化变动互为因果。在滞后2、3期时,在90%概率下农村产业化单向引起农村城镇化变动。因此,根据格朗杰因果检验的结果,我们可以认为在1985-2005年期间,我国农村城镇化变动短期内是农村产业化得原因,而农村产业化对农村城镇化变动具有当期和长期影响。

其次,对LOGCY与DLOGNF进行格朗杰因果检验,分析农村产业化与农业发展水平的关系。由表3可知,在滞后1-3期时,农业发展水平的变化没有引起农村产业化变化的概率值均在较大水平,即我国农业发展独立于农村产业化进程。二者之间概率值不稳定,说明了我国农村改革过程中,农村产业化进程并不平稳。虽然在滞后1期时,LOGCY的变化没有引起DLOGNF变化的概率值为0.6871。但滞后2-3期时,因果检验结果比较显著,说明农村产业化对农业发展具有中、长期影响。同时,二者之间概率值不收敛,说明了农村产业化对农业发展的影响作用不断扩大。因此,根据格朗杰因果检验的结果,我们可以认为在1985-2005年期间,我国农村产业化对农业发展在中、长期具有单向因果关系,产业化进程并不平稳。

其三,对DLOGCZ与DLOGNF进行格朗杰因果检验,分析农村城镇化与农业发展水平的关系。由表4可知,在滞后1-3期时,农村城镇化没有引起农业发展水平变化的概率值均在较大水平,即我国农村城镇化并未对农业发展产生明显影响。而在滞后1-3期时,农业发展没有对农村城镇化产生明显影响。滞后3期时,在95%概率值水平下,DLOGNF引起DLOGCZ变动,说明农业发展对农村城镇化具有长期作用。因此,根据格朗杰因果检验的结果,我们可以认为在1985-2005年期间,我国农业发展对农村城镇化具有长期作用。

其四,对DLOGFIR与LOGCY进行格朗杰因果检验,分析农村产业化与金融深化的关系。由表5可知,在滞后1-3期时,金融深化水平的变化不能解释农村产业化变化。在滞后1期时,LOGCY的变化没有引起DLOGFIR变化的概率值为0.4783。但滞后2-3期时,因果检验结果比较显著,说明农村产业化对金融深化具有中、长期影响,因此,根据格朗杰因果检验的结果,我们可以认为在1985-2005年期间,我国农村产业化对金融深化在中、长期具有单向因果关系。

其五,对DLOGFIR与DLOGCZ进行格朗杰因果检验,分析农村城镇化与金融深化的具体关系。由表6可知,在滞后1期时,金融深化与农村城镇化之间没有明显的因果关系。在滞后2、3期时,在90%概率下农村城镇化都是金融深化的原因。同时,滞后3期时,DLOGFIR与DLOGCZ的因果检验结果比较显著,说明金融深化对农村城镇化具有中、长期影响。因此,根据格朗杰因果检验的结果,我们可以认为在1985-2005年期间,我国农村城镇化变动在中、长期是金融深化的原因,而金融深化化对农村城镇化具有长期影响。

最后,对DLOGNF与DLOGFIR进行格朗杰因果检验,分析金融深化与农业发展的关系。由表7可知,在滞后1期时,金融深化与农业发展的之间没有明显的因果关系。在滞后2-3期时,农业发展水平变化引起金融深化的概率值均在较大水平,即我国农业发展对金融深化产生长期影响。而在滞后1、2期时,金融深化水平变动不能很好解释农业发展水平变动。滞后3期时,在90%概率值水平下,金融深化引起农业发展。因此,根据格朗杰因果检验的结果,我们可以认为在1985-2005年期间,我国农业发展对金融深化具有中、长期作用。在长期条件下,金融深化与农业发展互为原因。

3.VAR模型分析

经过单位根检验与数据修正后,格朗杰因果检验可以确定:在

中、长期条件下(金融深化、农业发展、农村产业化、农村城镇化)这四者之间具有相关性,因此我们可以对农业产业化水平、金融深化比率、农村城镇化与农业发展水平进行VAR分析。检验结果表明,在滞后2阶的情况下,VAR模型不存在异方差和自相关性,残差服从正态分布。所以VAR(2)模型为最优模型。

由于,VAR模型是一种非理论模型,它无需对变量作出任何先验性约束,因此在分析VAR模型时,往往不分析一个变量的变化对另一个变量的影响,而是分析模型受到冲击时对系统的动态影响。首先,分析金融深化对农村城镇化与农业发展的冲击。金融深化对二者总体呈正向冲击,即随着农村金融产业的发展,农业会不断发展、城镇化水平不断提高。目前,我国农村发展资金主要由镇府提供,而政府投资的增加造成FIR在农村的扭曲。而宏观经济与金融的矛盾,政府政策的不连续性就造成了冲击的波动性。

其次,分析农业产业化对金融深化、农村城镇化与农业发展的冲击。农业产业化对农村城镇化、农业发展带有正向的冲击,即农业产业化推动农业发展与农村城镇化。农业产业化对金融深化前期的负面影响可以理解为,在政府投资主导的模式不能满足农村经济对于金融的“内生需求”――政府投资比重下降与市场融资比重上升,资本利用效率与流动性加强,带来总体平均利润水平上升。而这些与现阶段宏观金融发展所强调政府信用(主要是投资)的现状相矛盾。

其三,分析农村城镇化对农业产业化、金融深化的冲击。农村城镇化对农业产业化带有正向的冲击,农村城镇化推动农业产业化进程。农村城镇化是农村基础设施改善过程,而诸如交通、能源、教育、卫生等条件的缺失,长期制约我国农村的工业化与服务业化。农村城镇化对金融深化总体带有的负面影响。这集中体现在政府主导投资与金融深化“内生需求”之间的矛盾。

最后,分析农业发展对金融深化、农村城镇化与的冲击。农业发展对农村城镇化总体带有负面的冲击――前期农业发展促使农村城镇化,后期农业的发展又制约农村城镇化进程。农业发展对金融深化前期呈现负面影响,后期带有正面影响,总体程负面影响(滞后5期内)。前期体现了产业转型的经济“阻滞”,但这种转型会提高农业生产效率,逐步吸引私人资本与正常信贷,从而推动金融业在农村的发展。

篇8

中图分类号:F320.1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0)10-0042-04

收稿日期:2010-01-08

作者简介:范昕昕(1981-),女,山东诸城人,硕士研究生,从事农业经济研究;高乐华(1985-),女,山东济宁人,博士研究生,从事农业经济与渔业经济研究。

一、引言

经过十多年的建设与探索,农业产业化与农业信息化在中国已经取得了骄人成绩,对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提升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然而,目前国内关于农业产业化与农业信息化的相互关系,以及它们是如何共同促进农业发展的研究尚处于初始阶段,且已有研究成果多是理论方面的定性探讨,很少有在定量模型基础上进行的分析。因此,本文将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中国农业产业化和农业信息化水平进行综合定量测评,并建立两者的灰色关联模型,试图发现中国农业产业化与农业信息化之间是否确实存在良性互动机制,从而利用该机制促进两者在彼此推动的作用下实现长久稳定发展,并为中国农业健康持续发展提供新途径。

二、农业产业化评价指标选择与测度

1.农业产业化评价指标体系及评价模型构建。在构建农业产业化评价指标体系时,应从规模、结构、一体化和市场化程度等多个方面进行考虑。构建出一套农业产业化评价指标体系,该指标体系由4个一级指标和8个二级指标构成,各评价指标实际值计算所需数据主要来源于1996―2007年《中国农业统计年鉴》和《中国统计年鉴》,其余则根据官方网站公布数据整理计算得出。根据各三级指标的实际值结果,运用无限方案多目标决策方法确定有限方案多目标决策权系数的客观赋权法 [1],进行权重计算。首先得到8个二级指标权重,进行加权,得到各一级指标权重,而后根据各二级指标权重比例重新分配权重,得到调整后的二级指标权重。各指标说明及权重(见表1):

对各指标实际值进行标准化处理,确定中国农业产业化水平评价标准分为差、一般、良好、优异四个等级,实际值0.75为优异。

进行中国农业产业化综合评价,i年中国农业产业化一级指标的评价值可记为:D i(W)=■z i j w′j,进而i年中国农业产业化综合评价值可由以下公式计算得出:D=■βk■w′jz i j。D为中国农业产业化综合评价值,βk为第k个一级指标的权重,w′j为第k一级指标中j二级指标的权重,z i j为第k一级指标中第i年j二级指标实际值的标准值。

2.中国农业产业化水平测度。根据以上评价模型,计算得出1996―2007年中国农业产业化评价结果(见图1)。

从评价结果可以看出,1996―2007年4个一级指标中,农业生产规模化与农业生产结构性评价值呈现明显上升趋势,到2007年均达到“优异”水平,但农业产业一体化水平却急剧下降,农业产业市场化程度也表现出不稳定变化状态。由此导致中国农业产业化综合评价值从1996年的0.59略微上升至2007年的0.65,基本维持在“良好”状态。详细分析评价过程可以发现:(1)在农业生产规模化方面,评价值由1996年0.70上升至2007年1.00,表明中国农业产业规模不断扩大,尤其是人均农业总产值从1996年的0.26万元/人增长至2007年的0.67万元/人,增加了近两倍,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农业产业化进程的加快;(2)在农业生产结构性方面,评价值由1996年的0.14升高到2007年0.86,增长态势良好,表明中国农业生产结构正在日益完善,高附加值产业所占比重不断提升,其中养殖业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由1996年35.95%上升到了2007年的42.1%,国家重点农产品加工项目由最初的547个/年增加至828个/年,由此促进了中国农业产业结构不断合理化,产业化水平有所提高;(3)在农业产业一体化方面,农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与农业从业人员占社会从业人员比重持续下降,导致该指标评价值由1996年的1.00急剧下滑至0.00,表明中国农业产业一体化发展相对滞后,农业在国民经济体系中的基础地位有所变化,制约了中国农业产业化的进一步发展;(4)在农业产业市场化方面,评价值由1996年的0.64略微下降至2007年0.62,12年来变化不大,反映出中国农业市场化程度仍然滞后,尽管外贸依存度由15.11%上升到了22.09%,但农产品综合市场绩效却由24.53%下降至11.5%,市场化经营程度过低,严重制约了中国农业产业化程度的进一步提升。

三、农业信息化评价指标选择与测度

1.农业信息化评价指标体系及评价模型构建。鉴于农业信息化发展较快,尚未建立起规范、系统、全面的农业信息化统计体系,因此,在构建农业信息化评价指标体系时受到了较多限制。综合中国农业信息化发展现状和前人关于中国农业信息化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成果,设计出一套农业信息化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该指标体系共有4个一级指标,18个二级指标。各评价指标实际值计算所需数据主要来源于1996―2007年《中国农业统计年鉴》、《中国统计年鉴》和《中国信息产业年鉴》,其余则是根据官方网站公布数据整理计算得出。需要说明的是,由于统计数据限制,农业电子信息产业工业总产值、农业电子信息工业增加值和农业信息化固定资产投资额三项数据,是由全国电子信息产业工业总产值、全国电子信息工业增加值和电子信息产业固定资产投资额分别乘以农业产值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计算得出。根据各三级指标的实际值结果,运用无限方案多目标决策方法确定有限方案多目标决策权系数的客观赋权法进行权重计算(见表2)。评价标准与模型同农业产业化评价,综合评价值记为C。

2.中国农业信息化水平测度。根据以上评价模型,计算得出1996―2007年中国农业信息化评价结果(见图2)。

从评价结果可以看出,1996―2007年4个一级指标均呈现明显上升趋势,除农业信息化环境评价值外,其余3个一级指标到2007年均达到“优异”水平。由此促使中国农业信息化综合评价值迅速从1996年的0.06上升到2007年的0.86,达到“优异”状态。详细分析可以发现:(1)在农业信息化基础方面,评价值由1996年的0.00急剧上升到2007年的0.92,表明经过12年的努力中国农业信息化基础建设已取得良好的成效,农村居民户均拥有电视机台数从1996年的87.97台/百户增加到2007年的106.5台/百户,户均拥有电脑台数则由0.00台/百户上升至3.7台/百户,户均拥有电话部数从5.78部/百户增加至68.4部/百户,农业技术人员比重也由0.17%上升到了0.24%,为中国农业信息化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2)在农业信息化环境方面,评价值由1996年的0.21上升至2007年的0.61,达到良好水平,相对于其他指标来讲较为滞后,表明中国农业信息化发展环境仍然不甚理想,有较大空间亟待改善,尤其是互联网普及率至今未达到10%,每百人订阅报刊数有所下降,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中国农业信息化的快速发展;(3)在农业信息化应用方面,评价值由1996年的0.02迅速上升到2007年的0.99,特别是户均拥有手机部数由1996年的0.00部/百户急速增加到2007年的77.8部/百户,卫视频道普及率由6.5%上升到79.2%,农村网民比重由0.00%提高到24.06%,表明经过近几年的发展,信息技术已在农村逐步得到了广泛应用,极大地促进了中国农业信息化的发展;(4)在农业信息化效益方面,评价值由1996年的0.00急速上升到2007年的0.94,表明中国农业信息产业有了较快起步,经济效益良好,已成为未来一段时期内中国信息产业新的增长点,对农业发展起着不可估量的促进作用。

四、农业产业化与农业信息化相关性分析

1.灰色关联模型构建。灰色关联就是使信息不完全的系统因子量化、序化,应用灰色关联度描述系统发展过程中,因素间相对变化的情况,即变化大小、方向和速度等的相对性,如果两者在发展过程中,相对变化基本一致,则认为两者关联度大,反之,关联度就小 [2]。应用灰色关联模型能够较好地估算出农业产业化与信息化发展进程中的相互关系,反映彼此间的促进或制约作用,因此采用该模型对中国农业产业化与信息化的关联程度进行测算。计算步骤如下:

(1)将中国农业产业化综合评价值作为参考序列,将中国农业信息化综合评价值作为比较序列。

(2)由于综合评价值差异较大,为便于处理,首先对两个数列进行初值化处理,公式如下,得到新数列。

D0=■,C0=■

(3)计算关联系数,记初值化后参考数列即农业产业化综合评价值数列为D0,记比较数列即农业信息化综合评价值数列为C0,称ε0,0(k)=■

为D0和C0在第k年的关联系数,ζ为分辨系数,在0~1之间取值,一般取ζ=0.5。

(4)计算关联度,将比较数列C0与参考数列D0各年的关联系数加和平均,即得关联度r=■■ε0(k)。

(5)针对关联度r的大小,判断相互关系,r取值范围为0~1,越接近于1,表明农业产业化与信息化关联性越强。

2.中国农业产业化与农业信息化相关性计算与互动关系分析。按照以上灰色关联模型,计算得出农业产业化与农业信息化的灰色关联度r=0.75,表明在建立的指标体系基础上,1996―2007年中国农业产业化与农业信息化之间存在着较强的相互促进的互动关系,且就综合评价结果来看,中国农业信息化发展水平目前略高于农业产业化。下面将系统阐述农业产业化与农业信息化相互促进、推动的内在机理。

(1)农业产业化对农业信息化的影响。农业产业化与农业信息化都是推动农业发展的手段,但农业信息化发展离不开农业产业化的发展,农业信息化发展要以一定程度的农业信息化水平为基础。农业产业化进程不断推进,促使农业产业化机构个数逐渐增多、农业产值迅速提升、农民收入越来越多、农业产业内各环节更加紧密、农业产业化链条不断延长、农产品流通愈加便利,导致农产品在生产、加工、流通过程中对信息资源与信息技术的需求持续增多,因此促进了农业信息化进程的开始。随着农业产业化进程不断深入,尤其是农业生产规模持续扩大、农产品市场更加广阔、农业产业化经营机构继续增加,农业内部各个领域、环节联系日益密切,均为农业信息化发展提供了绝佳的条件。例如,农业内部各主体间协作,必然需要农业信息化所提供的硬件设备――电话、电脑、光缆等,农业结构越合理,内部分工越细,协作越紧密,对硬件设备的要求越高,农业信息化发展就越迅速。同时,农业产业化发展必然能使农民收入大幅度提升,从而促进对信息设备购买力的增强,使得农业信息化发展更为迅速。此外,农业产业化的发展进程决定了农业信息化未来的发展方向。例如,一些地区主要生产季节性较强的农产品,需要借助市场信息化设备,提高农产品流通速度,加强生产与市场之间的信息沟通,降低市场风险;而着重发展加工业的农业区域,对加工技术、仓储设备和信息更及时的工厂化作业模式要求较高,需要借助信息手段,增强对每一生产环节的控制,以提高生产效率。因此,伴随农业产业化的发展,其对农业信息化的促进作用在逐渐增大,促使两者向着良性互动方向发展。

(2)农业信息化对农业产业化的作用。农业产业化顺利发展同样离不开农业信息化的支持,农业信息化水平的不断提升必然也会促进农业产业化的持续推进。农业产业化的实质是农产品生产、加工和流通产业链一体化,而农业信息化是信息技术与设备在农业各个方面得到广泛应用。首先,借助农业信息化的发展,利用信息网络可以调查各类农产品的市场需求,加快农业市场化运作,确立区域农业经营的主导产业,依靠主导产业的关联效应,充分发挥地方优势,将资金与基础投入主导产业项目中,实施产业化经营,从而推动农业产业化纵深发展;其次,依靠农业信息化能够提高农业社会化服务水平,为农户提前、产中、产后的技术服务、信息服务、管理服务等,使得农用物资系统、生产系统以及加工流通系统形成持久稳定的关系,促进整个农业运转过程中形成有序的链条,为农业产业化进一步发展打下坚实基础;再次,农业信息化可以使农户、企业等市场主体拥有更多信息,使他们具有公平的讨价还价能力,培养出自由竞争的市场环境,进而使农产品更接近真实市场价格,促进农业市场化,从而使农业产业化更为顺利地发展;最后,农业信息化能够带领农业产业融入到全球经济中,拓展农产品市场,延长农业产业链,吸引更多国外农业产业化参与者,引发更多市场需求,进而扩大农业产业化范围,提高农业产业化水平。

五、启示与建议

经过实证检验与理论探索,本文得出农业产业化与农业信息化之间存在明确的互动关系,即农业产业化推动着农业信息化持续演化,农业信息化也在促进着农业产业化不断向纵深发展。利用农业产业化与农业信息化的良性互动关系,可以促进中国农业持续、健康、快速发展。当然,这需要政府有力的引导、农业经营主体的努力以及其他各类组织的配合与参与。首先,政府部门应当为农业产业化和农业信息化发展提供良好的环境,增加资金投入,提供配套服务,加强政策支持,通过二者相互作用促进农业发展;其次,农业经营主体尤其是学历相对较低的农民应当加强自我信息技术培训,努力提高自身文化水平,改进农业耕作方式,使农业信息技术与设备得到充分的运用,并使农业市场化、产业化优势得到有效利用,从而加强农业信息化与产业化发展程度;最后,其他组织特别是信息机构,应当有计划地促进信息技术及设备在农业日常运作中得到广泛应用,推动农业信息化进步的同时,加速农业产业化发展。

篇9

20世纪80年代前后以中国生态学家马世骏教授为首的一批科学家和以农业部边疆部长为首的一批农业领导干部提出了“中国生态农业”概念,组织推动了不同规模的试点、示范和理论研究,积极吸收西方生态农业的优点,并根据中国国情又不完全排除化学物质的使用,而是强调适量、适时使用,强调经济、生态、社会三大效益的有机统一,中国生态农业具有综合性、兼容性、多样性、高效性和可持续性等特点。由于中国生态农业符合我国国情,很快受到国家各级领导的重视和农民的欢迎,1984年国务院作出“积极推广生态农业”的决定,国家“八五”计划提出要扩大“生态农业示范工程”,“九五”计划又进一步要求“保护国土生态资源,大力发展生态农业”。生态农业在各级政府的推动下得到迅速发展,全国生态农业试点县、试点乡镇、试点村(场)数量迅速增加,规模迅速扩大,发展水平逐步提高,这些试点均已取得明显成效,主要表现为农业资源得到合理开发利用,农林牧副渔业并举,种养加相互配套,农村产业协调发展,生态环境改善,抗灾能力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明显提高,首批51个国家级生态农业建设试点县全部通过国家级阶段性验收,并启动了第2批50个国家级生态农业建设试点县。

在近期制定的《全国生态环境建设规划》中,又将生态农业建设列为重要内容,这将进一步推动我国生态农业的发展。我国生态农业发展势头良好并取得一些成就,但也存在一些问题,一是一家一户分散经营的体制使生态农业难以形成规模化生产,也影响了物质、能量、信息的多级转化利用。生态农业与其他农业一样,只有具有一定的发展规模才有较高的效益,而我国目前实行的以家庭联产承包为单元的生产经营形式,很难使生态农业形成规模生产。家庭分散经营在一定程度上也很难使物质、能量、信息多级转化循环,往往使物质流、能量流、信息流中断,只能使生态农业局限在小生产的循环中,影响了生态农业整体综合效益的提高。二是技术支持系统不过硬叫,生态农业强调的是对现有技术的优化组合,即生态农业的技术创新,但目前缺乏有效的具体的优化组合新技术,多为传统技术的简单叠加。由于受农业系统复杂多样性的影响,如何在实际生产中实现技术的有效组合是关键问题之一。三是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薄弱,影响了生态农业的整体效益。生态农业建设强调各要素、各部门的有机联系和密切配合,需要一定的社会化服务体系作支撑,而目前我国生态农业建设中的中介服务组织、咨询机构等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十分薄弱,影响了生态农业整体效益的提高。四是保障体制不健全,制约了生态农业的发展。生态农业是一个包括科研、管理、应用等多个部门参加的社会化大行动,必须有一个良好的保障体系才能确保其顺利进行。但我国长期以来部门内部和部门之间条块分割,各行其是,部门之间缺乏相互融合的配套保障机制,限制了生态农业建设的发展。

2中国生态农业发展总体构思

针对当前我国生态农业的发展动态和存在的问题,结合我国农业产业化经营的经验,我国生态农业建设必须走“产业化经营”之路。中国生态农业产业化经营是指生态农业建设的一体化、规模化经营,即指农业生态环境改善与农业生产的一体化、规模化经营;不同层次生态农业部门(如生态种植业、生态养殖业、生态加工业等)之间的一体化、规模化经营;对生态农业实行区域化布局、专业化与规模化生产、贸工农和农工商一体化经营。生态农业产业化经营是生态农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是生态农业发展的最佳经营模式。生态农业产业化经营是农业产业化经营的重要内容之一,即农业产业化经营包括生态农业产业化经营,农业产业化经营的一般理论、方法也同样适用于生态农业产业化经营。

但生态农业产业化经营有其独特性,即突出农业生态环境改善与农业生产的一体化、规模化经营;强调水土保持、林草建设的产业化经营和绿色食品、有机食品、无公害食品的产业化经营,在生态农业产业化经营中要求资源高效利用、产品无污染且品质优、实现各环节的良性循环,并在生态农业产业化经营实践中有其独特的理论(如生态经济一体化理论、利益共同体理论等)作指导。中国生态农业产业化经营的理论基础、指导作用及基本思路。根据中国生态农业产业化的特点,生态农业产业化经营的理论基础一是生态经济一体化理论,生态农业产业化发展以水土保持、林草建设等生态环境建设的产业化为前提,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农业生态环境建设的经营者如若得不到一定的经济利益,就不可能实现农业生态环境建设的产业化经营;若无农业生态环境建设的产业化,也就没有整个生态农业的产业化。生态农业产业化经营既要考虑生态效益,更要考虑经济效益,应以生态经济一体化理论作指导。

生态经济一体化理论以整体系统观和生态价值观为基础,包括相宜论、循环转化论、增值论、平衡论、协调论等,它是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有机结合、相互促进、一体化发展的科学理论。按照生态经济一体化理论,生态农业产业化的经营者既要有以追求生态效益为目标的公益事业管理部门(如各级政府),又要有以追求经济效益为目标的农民群众和企业、集体等,要在生态农业产业化参与者之间通过生态补偿税、费征收等方式进行利益的重新分配,实现利益分配的合理化,促进生态农业产业化发展。二是利益共同体理论,由农民、企业、政府等参与者结成“风险共担、利益共存”的利益共同体是生态农业产业化经营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各参与者对生态农业产业化发展的投人(如劳力、资金、技术、机械动力等)以及他们在其中的资产产权得到承认并得以回报和利益,是激励其积极性和创造性的动力源,通过利益共同体与市场关系相结合的利益调节机制高效率的运作,使生态农业产业化的共同目标和各参与者的个别目标实现最佳结合,所得利益实现合理分配,是生态农业产业化健康发展的必备条件。

生态农业产业化系统内“非市场安排”与系统外市场机制相结合,是一种特殊的资源配置方式,也是利益共同体理论的基本点,利益共同体的核心是“利益”,围绕该核心,由组织保障、制度保障、“非市场安排”、市场与利益分配机制、营运约束机制等要素形成利益共同体的基本框架。三是市场机制理论,市场机制是当前一切经济活动的重要动力,只有以市场机制理论为指导才能促进生态农业产业化发展。与生态农业产业化密切相关的市场机制理论主要有比较效益理论和市场竞争理论,按比较效益理论,生态农业产业化应正确选择各种农产品生产的最佳区位,建立农业商品基地,实现品质优、产量高、成本低、比较效益高,根据市场竞争理论,生态农业建设应积极开发生产竞争力强的名、特、优绿色产品和有机食品,大力发展种养加、贸工农一体化的企业集团。四是科技与政策联合驱动理论,科技与政策联合驱动是促进生态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动力源。

积极研究、开发、推广可持续性农业技术,是协调解决生态农业建设中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矛盾问题的根本途径。生态农业是一个“弱质”产业,生态社会效益大,而微观经济效益相对较低,需要政府部门在政策上大力支持,只有科技与政策有机结合,联合驱动,才能迅速推进生态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发展。中国生态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基本思路一是根据中国生态农业产业化经营的特点及面临的问题,把农业生态环境改善与农业生产能力提高、绿色食品与有机食品及无公害食品的规模化生产作为我国生态农业产业化经营的重点发展领域;二是把生态农业产业化经营的配套技术体系、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和政策保障体系建设作为我国生态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核心;三是从不同区域的实际出发,形成具有区域特色的生态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

3中国生态农业产业化经营的配套技术体系

中国生态农业产业化经营配套技术体系的基本模式即形成以市场与科技信息获取及分析决策技术产业化为龙头、生产过程中的技术优化组合及高新技术的产业化为主体、动态监测评估与信息反馈技术产业化作后盾的中国生态农业产业化经营配套技术体系。

一是市场与科技信息获取及分析、决策技术,要充分利用计算机网络、电视、报刊等多种传播媒介大量获取有关生态农业方面的产品市场信息、科技发展信息等,并通过认真分析、去伪存真,得到有实用价值的信息,为生态农业产业化经营的科学决策提供充分依据。在生态农业产业化经营中要以市场与科技信息为基础,并结合区域实际采用科学的决策技术和方法来制定决策方案。应积极引进“集出点子、想办法和评估优选为一体”的可拓决策技术方法,其基本方法步骤为明确生态农业产业化经营的目的物元与条件物元;确定限制物元,建立矛盾物元系统;根据物元的可拓性,通过物元变换生成决策策略集;对生成的决策策略集进行评估优选,确定满意的实施方案。

二是生产过程中的优化组合技术与高新技术,应把生态农业生产过程中的资源高效利用、提高转化效率、改善生态环境、节约用水、高品质食物生产等方面的优化组合技术与高新技术作为研究、开发和推广、应用的重点。主要抓好土壤培肥与作物平衡施肥技术、控释肥料生产技术、沼气及其发酵残余物的综合利用技术、蛆绷养殖与资源利用技术、食用菌生产与秸秆综合利用技术、小流域综合治理技术、污水净化和综合利用技术、旱作农业高效用水技术、蔬菜保护地生产与育种技术、绿色食品与有机食品生产综合技术以及基因工程技术等。

三是动态监测评价与信息反馈技术,搞好生态农业产业化经营方案实施中的动态监测评价与信息反馈,是进一步调整实施方案的重要技术手段。要通过布设动态监测网点、调查访问及计算机信息处理等环节形成生态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动态监测与信息反馈技术体系。

篇10

近年来,虽然全国农业产业化经营得到一定发展,但大部分县的发展水平依然较低,存在许多不容忽视的问题。以井陉县为例,这些问题突出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思想认识不够到位。对于农业产业化关乎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全局性和方向性认识不足,对农业产业化经营在发展农业和农村经济中的重要性、必要性认识模糊,对新阶段、新形势下发展农业经济的方向不明,对农民持续增收的路子不清。习惯于传统的农业模式,跳不出就农业抓农业、就生产抓生产的圈子。对开发市场,发展农产品加工、流通、贮运等增值环节重视不够。

(二)小而散、弱而低的问题依然突出。目前县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整体发展水平处于起步阶段,企业数量少,规模小,经济实力和市场竞争力弱,辐射面小,带动能力弱,科技含量低,经营水平低。井陉县在探索标准化生产新路子的同时,初步形成了红小豆、中药材、脱毒甘薯、冷水鱼、奶牛、柴鸡等农业产业,涌现出金柱奶牛养殖场、南沟设施蔬菜等十大农业典型。但该县现有龙头企业存在的共性问题是,现代科技要素比较少,农产品生产、加工、销售各环节上的技术含量普遍不高,对农产品初加工多、精深加工少,产品附加值低。由于缺少在国内外市场上有影响力的名、特、优产品,导致企业市场竞争能力和带动农户能力不强。

(三)企业布局不够合理。由于缺乏对全县优势资源及县城特色产业的科学论证,缺乏对市场前景的调研分析,企业结构趋同和低水平重复建设现象依然严重。由于每个企业没有“亮点”,缺乏“卖点”,形成产品结构雷同,低水平竞争比较突出,不仅限制了企业本身发展,也难以形成产业特色优势和产品规模优势。目前该县现有龙头企业以养殖业居多,尤以养猪业比较突出,有的乡镇甚至多达几十个,而加工蔬菜、畜产品、干鲜果、粮食等农产品的企业却寥寥无几。

(四)利益机制不够健全。该县的龙头企业与农户的“利益共享,风险共担”利益联结机制目前尚未真正形成,基本上处于简单的市场买卖关系。虽然部分企业与农户签有订单,但双方履约率不高,彼此缺少诚信,掣肘扯皮,经常出现纠纷,裁决难度很大,从而导致龙头企业与中介组织和农户之间难以形成比较稳定的“产供销、贸工农”一体化关系,难以形成抗御市场风险的合力。

(五)管理体制不够顺畅。随着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发展,客观上要求农业生产、加工、销售必须形成一个有机的统一整体,但现实存在的问题是农业的产、加、销诸环节分属不同的部门管理,受经济利益的驱使,不同程度存在着国家权力部门化、部门权力利益化,甚至出现部门利益私人化的现象,导致部门之间难以协调配合,甚至力量相互抵消,不能使政府的扶持政策落到实处,不能及时有效地解决企业在发展中存在的矛盾和问题,制约了企业的健康发展。

(六)产业基础不够牢固。受自然条件和社会条件的影响,农业产业基地普遍存在着规模小、规范化程度低和标准化水平低的突出问题,导致生产出来的农产品难以实现由产品到商品的稳步跨越,形成了农产品质量差、商品率低、生产效益低。同时,造成企业加工成本高、附加值低、利润低的连锁反应,影响了企业收购乃至加工农产品的积极性。

二、思路与对策

目前发展农业产业化工作的指导思想已经明确,即以国内外市场需求为导向,以农业结构调整为重点,以农业“三增”为目标,以科技创新和体制创新为动力,以强化龙头企业建设,强化优势产业开发,强化龙头企业与农户之间的利益联结机制为途径,积极实施“一化促两化”的产业发展战略,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提高农业产业化经营对农村经济发展的贡献率。笔者认为,为了实现上述思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必须认真抓好五个方面的工作。

(一)强化思想认识,切实提高对加快发展农业产业化重要性和必要性的认识。要用长远性、方向性的发展战略眼光来认识农业产业化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突破小农经济思想束缚,跳出传统农业的思维制约,实现从单一生产过程向产前、产中、产后一体化服务的跨越;要克服计划经济体制弊端,由“条块分割”、“行业制约”变为按市场需要集合多种生产要素;要纠正各种“左”的思想影响,打破行业所有制,融资界限,实现生产要素按现代化方式的优化重组;要按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的需要,重新构筑农村经济模式和实现途径;要清除不适应市场经济的陈旧观念和思维定势,创新体制与机制,达到指导农业经济实现新的突破,从而真正形成全社会重视农业产业化,支持农业产业化,推动农业产业化发展的新格局。

(二)强化龙头企业建设,倾力培育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排头兵”。要充分认识龙头企业的作用和意义,积极发挥龙头企业对提高农业产业化经营“四两拨千斤”的作用。当前,必须倾力培养和扶持一批高起点、大规模、带动力强、外向型的重点龙头企业,切实克服县级龙头企业数量少、规模小、带动力弱、辐射面小的现状。要念好、用好政策经,切实做到按政策办事,按市场经济规律办事,按龙头企业发展的要求办事,使龙头企业不断发展壮大。要积极深化农业企业改革,使企业真正做到产权清晰、责权明确、政企分开、科学管理,建立具有法人治理结构的现代企业制度。要因势利导,积极引导一些大型工商企业介入农业领域,充分发挥其带动力强、高效益、强辐射、外向型的优势。把大户经营引入农业产业化领域,利用大户机制增加龙头企业发展的活力,增加龙头企业的数量,扩大龙头企业的规模,提高龙头企业的效益。对参与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大户,要从政治上肯定,政策上扶持,经营上帮助,环境上放松。要培养一支高素质的“龙头”企业家队伍,在借外力发展壮大本县龙头企业的同时,鼓励支持县内“能人”及工商私营企业老板投资种植加工等农业生产,逐步培育一批辐射能力强、带动作用大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

(三)强化优势产业开发,创建农业产业化发展平台。要按照“因地制宜,发挥优势,突出特色,壮大规模”的原则,坚持“区域种养特色化,特色种养规模化,规模种养高效化”,充分发挥区域优势,突出特色开发,总量上水平,规模上效益,不断提升农产品的市场份额与产品竞争力的产业发展路子。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改变产业规模小、规范化程度低和标准化水平低的突出问题。当前农业结构调整的重点必须放在培育壮大特色产品产业上,构筑农业优势产品、优势产业,发展规模生产基地和优势区域,逐步达到产业布局调优,产业规模调大,产品质量调高,产品市场竞争力调强。为此,要做大做强产业基地建设,积极推进产业化布局,稳定农村家庭土地承包经营。

(四)强化龙头企业与农户之间的利益机制,提高农业市场化水平和农民组织化程度。要引导龙头企业进一步完善委托生产、订单农业、入股分红、利润返还等利益分配方式,密切与农户的经济联系,形成更加紧密的利益共同体。要通过整顿市场秩序,规范龙头企业和农户的经济关系,提高诚信程度,属于合同契约关系的要规范合同行为,提高合同履约率,切实保护农民利益。要大力发展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坚持“民办、民管、民营、民受益”的原则,不断增强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凝聚力和经济实力,发挥其对农户产前、产中、产后的各项服务职能,同时也要监督龙头企业按合同办事,维护农民的利益。行业协会要在市场准入、信息咨询、价格协调、规范经营行为、调解利益纠纷、行业损失调查等方面发挥应有的作用,切实维护和保障行业内农户和企业的合法权益。

(五)加强领导,搞好协调,形成发展农业产业化的强大合力。首先,要运用科学发展观指导农业产业化经营。要坚定不移地解放和发展农村先进生产力,把适应市场经济要求、聚集多种生产要素形成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作为先进生产力的典型去关心、支持和发展;要解放思想、与时俱进,以产业化方式发展农村经济,以产业化经营方法领导农业和农村工作;要靠产业化龙头企业带动农业结构调整,提高农民的收入,更好地实现农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