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8-09 17:16:25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合理化建议案例,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中图分类号】R197.323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4-4949(2014)04-0510-02
医院的病历档案属于中国国家档案局所列出的档案目录中专门档案的民生档案,是医务人员在医务活动过程中所形成的与医疗有关的文字、图表、符号、影像、切片等资料的总和,包括门(急)诊病历和住院病历,并经过病案管理科进行病历档案的收集,整理加工,并装订成册。病历档案的载体可以是纸张、磁盘、硬盘、光盘或其他设备。随着医疗卫生事业改革的推进,社会卫生事业的发展,医疗资源的共享,与国际的接轨,医院病历档案信息化建设就显得尤为的重要,病历档案的利用价值也就尤为凸显出来。
1 医院档案信息化建设的必要性
党的十七大报告中就明确指出,加快推进改革以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养,住有所居,推动建设和谐社会。为了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大的精神,为了满足医院管理的现代化发展,医院病历档案信息化建设就要与时俱进,实现病历档案从采集、存储、传递和服务利用过程中全面信息化,不断提高病历档案的利用率。
2 病历档案信息化建设的优点
2.1 实现了病历档案资源的共享 是应用现代网络信息技术,利用网络优势充分实现资源共享。医疗机构之间的医疗信息实时共享,实现医疗服务从疾病诊治为中心向以病人为中心的全程转变,医疗服务的组织从院内合作向区域协统转变,医疗资源的配置从单个医院向区域统筹转变,提高了医院的管理服务水平,使远程会诊变得实际可行,因此医疗机构也从共享中获得利益。(1)
2.2 使病历档案的重要性得到体现 医院肩负着“救死扶伤”的重要使命和责任,医院的宗旨就是“一切以患者为中心”但是医疗的过程是一个复杂的、多样化的,而且是不可预知的,因此医院的病历档案信息也是复杂而多元化的。这使得医院的病历档案信息显得尤为的重要,使得它的利用价值有着更高的期待,因此医院病历档案信息在医院的管理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那么医院病历档案的信息建设使病历档案信息的使用,利用价值,及其服务社会的作用得到了巨大的提升和延伸。
2.3信息数据传递速度快 医院信息系统(HIS)、电子病历系统、临床路径等医院个信息系统的数据交换,查阅,利用等,在电子计算机网络和通讯设备的支持下使海量的数据从收集、存储、处理、提取和通讯上,都能很快并及时的满足各方面授权用户的使用需求。使医院病历档案信息的利用价值得以充分应用,让各个层次的信息使用者能够及时的调取,利用病历档案资料,
3 建立严格的医院电子文件归档制度,加强监管 根据国家档案局先后印发《全国档案信息化建设实施纲要》和《电子公文门档管理暂行办法》,制定了档案信息化信息化建设的标准和纲要,并结合卫生部颁发的《全国医院工作条例、医院工作制度与医院工作人员职责》规定:“医院必须建立病案室,负责全院病案(门诊、住院)的收集、整理和保管工作。”及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颁发的《医疗机构病历管理规定》,建立健全相关的医院电子档案归档制度,并有专门人员进行监管。加强档案意识,加强档案的管理,经常与立档的科室沟通,做好档案的收集、整理、保管工作,使电子档案能够及时的归档。及时保证医院病历档案信息的及时性、完整性、真实性,可靠性。医院档案工作人员要把被动服务转变为主动服务。变被动接受各科室文件归档为主动上门指导科室开展指导档案立卷整理业务,主动与立档者或档案利用者建立联系,按照档案管理的要求,随时收集档案材料,并积极为档案利用者提供服务。(2)
4 医院病历档案信息的利用 一份病案可谓集医疗信息之大成,一些病案资料本身就具有信息的特征。(3)为了满足医疗、科研、教学服务;满足院内、院外及社会的需求提供一下信息服务:
4.1 医疗作用 医院病案信息的医疗作用主要是备忘。没有那个医生可以永远记得住每一个患者的健康状况,例如他们做了些什么检查?检查结果是什么.最终确诊的是什么疾病,等等。但是这些诊疗计划、方案、记录对医务人员却很重要。
4.2临床研究与临床流行病研究的作用 对疾病在家族、在人群流行、分布的科学研究。病案信息可以为临床研究与临床流行病研究提供有计划的进行相关收集和建立相关索引的作用。
4.3医院的病历档案信息还具有教学的作用被称为活教材,记录了人们对疾病的认识、辨析、治疗的成功与失败的过程;还具有医院管理作用,医疗付款凭据作用,医疗纠纷和医疗法律凭证作用,历史的作用。
总之,医院病历档案信息化建设和利用是医疗改革的需要,是国家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需要,是社会的需要。要作为一名合格的医院病历档案管理人员就要掌握多方面的知识,要有档案管理的知识、医学知识、病案信息知识、计算机知识,才能应对复杂的医院病历档案管理,要不断的学习和参加知识培训。
参考文献
铁路建设对于我国的经济发展具有重大意义,因此,必须加强我国的铁路建设和对既有铁路线路的改造。但发展经济的同时并不意味着就要伴随着事故的高发。因此,我国铁路轨道施工必须采取安全的施工措施,确保铁路轨道施工人员的安全和行车的安全。杜绝重大伤亡事故的发生,避免一些不必要事故的出现,确保施工安全的宗旨和目标,做到安全施工,这才是我国铁路轨道建设的最终目标和目的所在。
2铁路轨道施工安全控制措施
2.1施工前的安全控制措施铁路轨道建设是一项庞大而系统的工程,因此,充分的准备工作是非常必要的。施工之前,要对所有施工人员进行岗前培训,尤其是首次参加这种大规模的人员,制定具体周密的施工方法和各项组织措施,并对全体施工人员交底,使其对整个施工过程和施工程序有一个全面的了解,所有施工人员必须在封锁的施工现场进行那个现场的实战演练和工序作业演练,必须做到万无一失。另外,施工前的准备还包括材料的运输和装卸等等,铁路建设的材料和设备一般都是比较大型的,因此,在装卸的过程中确保人员安全的情况下,在保证材料的安全。除此以外,还要对施工所用的设备进行试运行,保证施工过程中的正常使用,这才能确保施工的完全和工期内正常竣工。对于既有线路进行改造时,还要对这条路线的行车进行翔实的调查,更具选定并认可的预铺位置和点内横纵移等作业影响范围,提前与设备产权及使用单位联系,对既有设备采取必要的保护措施或转移;对纵横移就位的道岔,必须进行一次全过程的实地演练,对多有人员的工作和设备都要进行实地的演练。铁路轨道可谓是不动产,一旦建成无法更改,而且建成后的维护也需要很大的费用,因此,在建设前再多的考虑和担忧都是必要的,对于施工人员以及行车安全的考虑更是尤为重要的。
2.2施工中的安全控制措施施工中的安全控制措施是整个施工过程中的关键所在,铁路施工安全隐患多,风险大,因此,在施工过程中必须把握好各个环节,确保铁岭路轨道施工的安全和正常的完成。在施工的前一天,要带领全体施工人员对施工现场进行勘察,包括作业程序、应急材料、安全注意事项等控制点,尤其是安全隐患易发场所,更要重点控制。必须进行预防性的强调部署,做到安全隐患的预想预控,使每个施工人员都能清楚的了解自己的作业内容和作业地点,了解自己的责任,从思想上给施工人员敲响警钟,做到有备无患。现场指挥人员下达封锁施工的命令就意味着施工的开始。铁路施工不是一项普通的施工工程,是关系到国计民生,关系到我国经济发展的一项设施建设,因此,施工人员要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进行施工,确保施工质量和行车安全。开始施工后,各组人员要做到忙而不乱,紧张有序的进行施工,严格按照工程标准和注意事项来执行,切不可投机取巧。另外,作业人员必须要主义防护人员的信号,这是对既有线路进行改造出现的问题之一,火车在行进中的速度是非常快得,一旦防护人员给出信号,作业人员就要马上撤离作业场所,我国在铁路建设中也发生过类似事件,施工人员忽视安全防护,没有注意到防护人员的信号,最后酿成了惨剧。因此,施工人员在施工过程中一方面要严格遵守作业流程和注意事项;另一方面还要时刻注意防护人员的信号,避免重大伤亡的出现。
2.3养护及验收阶段的安全控制措施铁路轨道的修建完成后需要一批专业的人员进行维护,定期检查轨道的状况,及时补充石碴并加强捣固,在这个过程中,也要注意安全的控制,铁路维护人员要时刻将自己和行车的安全放在第一位,切不可为了方便,不按程序规章操作。另外,铁路的维护实行的是24h的巡道养护制度,夜间的维护更要注意安全,必须备齐所有夜间养护必需的设备和各种应急料具,严格巡道检查交接班制度,尤其是应该设专人密切观察每一趟行车后路道岔的变化情况,杜绝暗坑和空吊现象,出现异常要立即向上级部门报告并做出应急措施,确保行车安全。
1 实现医院档案管理信息化的必要性
1.1 飞速发展的社会信息化决定了必须加速医院档案管理信息化的进度。现代信息社会日新月异,人们对各种时效性强、具有高价值的档案信息需求量越来越大,传统的档案管理模式正经受着巨大的冲击和挑战。面对这种冲击和挑战,各级医院只有顺应时势,加快档案信息化建设,尽快实现档案管理现代化,进而使档案管理工作适应新形势发展的要求。
1.2 实现医院档案管理信息化是解决自身存在问题,提升管理水平的根本途径。近年来,各级医院在实现档案管理信息化方面虽然做了一些工作,但总体来看,现代化程度仍不高,有些单位还比较落后,主要是管理意识,设备和技术方法比较落后,档案管理和利用水平较低。解决这些问题的唯一办法,就是不断更新管理意识,改革管理方法,运用先进的技术设备,从手工劳动中解脱出来,提高工作效率,完全实现管理现代化,从根本上提高档案的管理利用水平。
1.3 实现医院档案管理信息化是确保医疗事业可持续发展和自身发展的需要。医疗事业需要发现、培养和造就大批的建设人才,而只有详实全面地掌握人事档案材料,才能合理使用人才,充分发挥人才的作用,确保实现医院事业的可持续发展。实现档案管理信息化就显得十分迫切和必要。实现档案管理信息化不仅有利于发现、培养和造就大批人才为医院事业发展服务,而且将会使档案信息资源得到更加充分的开发利用,同时可以延长档案寿命。
2 医院档案管理信息化的优势
2.1 档案信息化有利于保护珍贵的档案原件。将医院的各类档案进行信息化手段处理后,可以有效地保护档案原件,避免档案原件被过多地直接使用、借阅等造成原件的损坏;可以有效地降低和避免重要资料丢失的风险。医院建设和发展过程中,将重要、珍贵资料进行信息化处理,应用计算机对原件进行电子扫描,之后以电子文件的形式进行收藏、管理和使用,就可以有效地保护档案原件。
2.2 档案信息化使文件的归档方式得到改善。在医院工作中,档案部门要对各类文件进行及时的著录。在纸质文件时代,采用手工操作的方式,档案人员要花相当多的时间和精力埋头于整理档案和登记目录。而将档案进行信息化处理后,可以使档案人员从繁琐的手工劳动中解脱出来,利用计算机软件进行工作,大大改善了工作条件,信息改动时只需输入指令就可以自动完成系统调整,有效地提高了工作效率。
这种智能化检索方法,检索速度快、效率高、范围广,同时还可采用电子加密技术对档案进行机密处理。在档案的使用上,信息化也让用户感受到了方便。 2.5档案信息化改善了档案管理模式。在传统的档案归档方式中,档案资料大多是以纸质化的形式存在的。随着时间的推移,档案资料日积月累,占用了大量的储存空间。另外,由于纸张的特性,档案库房还要按不同季节做好各项温度、湿度控制和防虫工作,在管理模式上存在着管理成本高,使用效率低,原件容易损坏等问题。将档案信息化处理以后,可以提高档案的运行效率,使档案信息更加形象、直观,最大限度地方便了档案检索和利用,并且节省了大量的储存空间,同时又保障了档案的安全备份。
3 医院档案实现信息化管理的内容
3.1 文书处理过程和归档要实现信息化管理。文书工作是档案管理工作的基础,文书处理过程的好坏直接影响着档案的内在质量。为适应新形势下的工作需求,应该把每天收到的文件用计算机登记,按照批办的次序在局域网内传阅,并设定传阅时间和催办时间。发文处理过程也可通过网络进行,大大减少了文书处理部门的工作量,减轻了档案人员的负担。
3.2 病历档案要实现信息化管理。随着医学事业的发展,疾病谱的不断扩大和新技术、新项目的开展,应将各种手术的名称进行编码输入计算机,运用计算机综合查询分析功能,将各类手术及疗效情况一一列出,通过局域网反馈到各临床科室,使医务人员在进行科研活动和撰写论文时能及时查阅。同时,通过计算机对病案信息处理加工后再反馈给临床科室,以便他们能总结经验,找出问题,及时改进,进一步提高医务人员的医疗服务水平。
4 实现医院档案管理信息化的建议
XXXXX严格贯彻落实XXX[2016]14号文 关于开展合理化建议征集活动 的通知文件要求,充分利用各种形式,大力宣传合理化建议征集活动的主要内容及重要意义,积极引导广大职工结合自身岗位,围绕创新发展、安全生产、节能降耗、增收节支这一主题广泛提出合理化建议,深入开展“我为企业献一言”合理化征集活动。截止目前,潘集物业管理处共发放合理化建议征集表30份,收回26份,经过认真归纳整理,可行性建议12份,现将合理化建议内容归纳整理如下:
一、在安全管理上存在问题:
1、加强领导安全责任制,“谁主管,谁负责”,杜绝一些领导和职工、干活凭经验,管理凭感觉,老思想跟不上管理的现象。
2、各级管理人员督促检查存在缺项,应勤检查,在要害场所多增加一些安全标识,警示牌,加大安全巡查力度。
3、要坚持对全体职工,特别是对新进职工进行安全教育制度,严格持证上岗。
二、 工作现场存在的安全隐患及需要解决的问题
1、职工劳动保护工具不足,水电职工作业工具缺失,需要购置添加。
2、车间更衣室内物件摆方不整齐,工作场地加工件摆放凌乱,工序不明了,不能做到道路畅通,影响安全生产。
3、新进学员理论知识重组,但实际工作经验不足,部分新职工不听管理,应加强安全教育。
4、由于夏季天气炎热,针对高压变电所内温度较高,应做好集中降温工作,严防因温度过高而引起的不必要的设备设施损坏。
5、对经营用电大户的高压计量箱,可另外加表监控,互相对比,以便更好的考核电量,以防电量流失;
6、建设公司将所有单位的工程设备、用具进行统一管理,印发名细并发放至基层各单位,以便各单位根据工作需要及时向公司申请调用,做到资源共享,提高工作效率。
三、职工安全教育存在问题
1、职工安全教育工作要继续加强,部分职工对安全工作不重视,应付检查,安全意识差,应加强专业性培训,不能出现一职多能不专业的现象。
2、加强宣传教育,及时督查各单位安全学习情况,重点检查基层车间的安全管理记录,督导基层做好安全生产教育,加大安全检查力度,要常抓不懈。
本水利工程是我国“八五”计划重点工程,移民涉及人数总数多,移民项目投资几十亿元人民币,施工区已经搬迁移民十几万人。搬迁后,在自然条件方面,安置区多数位于经济条件相对较好的交通干道和城市附近,生产生活条件相对优越。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每个村都修建了公路,架设了输电线和通讯线,移民从原来的窑洞搬到了采光、通风、卫生条件较好的砖混结构的房屋中。
水工移民工作多年的实践,我们深深体会到,维护移民的合法权益,是移民由非自愿搬迁到自愿搬迁,从而求得移民生产生活的稳定发展和安居乐业的关键。
一、搞好移民安置规划
移民项目设计是移民安置实施的蓝图,是恢复和发展移民生产、生活的重要保证措施。没有科学合理的规划设计,就不可能妥善地安置移民,移民的权益就不可能得到保护。2006年7月7日,自2006年9月1日起施行《大中型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征地补偿和移民安置条例》,其中明确,移民安置规划应与设计任务书(或可行性研究报告)和初步设计文件同时报主管部门审批,没有移民安置规划的,不得审批工程设计文件、办理征地手续,不得施工。由此可见,我国对水利工程移民项目设计工作是非常重视的。要做好移民安置设计首先应有正确的符合实际的设计指导思想和遵循的原则,必须以人为本。
设计工作遵循以下原则:①淹没损失的调查要全面、客观、公正;②安置去向的选择要尊重移民的意愿;安置点的确定以环境容量分析结果为主要依据;③生活、生产基础设施建设要结合当地的经济发展;④移民项目的实施不能造成环境破坏;⑤妇女、儿童等弱势群体的权利在安置后应得到保护。
——农村移民生产安置人口的确定:
生产安置人口是指由于水工淹没失去了赖以生存的生产资料而需要重新安排生产出路的农业人口,包括劳动力和抚养人口。在可行性研究报告阶段一般以村为计算单元,初步设计阶段以村民小组为计算单元,按计算单元内的征用耕(园)地和总的耕(园)地比例确定生产安置人口的数量,通常的计算公式如下:
P’=A’/(A/P)
式中P’——生产安置人口;
A’——基本计算单元的征用耕(园)地面积;
A——基本计算单元总的耕(园)地面积;
P——基本计算单元总农业人口。
——农村移民搬迁人口的确定:
因水库淹没及淹没影响需要迁建房屋的人口称为搬迁人口。搬迁人口包括淹房搬迁人口、淹地不淹房需搬迁人口和水库浸没、滑坡等影响区居住人口中必须搬迁的人口。
规划搬迁人口:B=B1+B2+B3
式中 B——搬迁人口;
B1——淹房搬迁人口;
B2——淹地不淹房需搬迁人口;
B3——影响区必须搬迁的人口。
移民安置持续时间少则几年,多则十多年,考虑规划指标的增长因素,应将各规划指标推算到规划水平年。预测移民搬迁后是否达到或超过未建工程条件下的原规划发展水平,是否与安置区居民经济发展同步。
监测评估在我国尚属新鲜事物,其目的是监测落实该项目贯彻执行国家有关移民政策情况,评估项目移民安置实施规划的执行情况,提出实施单位和项目业主工作中的不足,并提出改进建议。评估内容包括劳动就业、文化教育、公共卫生、经济收入、农业产量以及移民对组织机构、社会服务与社会发展的评价,从而在各方面维护移民的权益。
二、后期扶持工作
水库移民后期扶持方式与规划的编制管理,水库移民后期扶持范围的确定是贯彻和落实后期扶持政策最基础的工作,后期扶持人口的准确核定关系着每一位移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和社会的长治久安。后期扶持范围的界定是一项十分复杂、极为敏感的工作,为了顺利落实后期扶持政策,本着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保障移民的切身利益。
移民自愿选择后期扶持方式,我国采取的水库移民后期扶持方式基本都是项目扶持,虽然有一部分地方采用了困难户移民现金补助、贫困学生上学补助、银行贷款贴息等直接或间接的补助方式,但中央和地方原则上都没有明确扶持
资金可以直接发放到个人手中。
采取了自愿选择的方式,确定了 3 种扶持方式供移民选择:①现金直补方式,后期扶持资金能够发放到移民个人的应尽量发放移民个人手中,直接用于移民生产生活补助。这是一种新的移民后期扶持方式,其目的是为了让更多的移民群众直接受益;②项目扶持方式,以资源调整、基础设施、生产发展、科技培训等项目为载体,通过各种项目的组织实施,达到改善移民区生产生活条件、提高移民文化素质、增加移民收入的目的;③采取以上两种方式相结合的方式。移民后期扶持方式的确定,涉及到移民与安置区原住居民的共同利益,如果处理不当,极易引发社会问题,因此在确定后期扶持方式的时候应充分尊重移民意愿并广泛听取移民安置区原住居民的意见,因地制宜、充分合理地确定,严厉杜绝使用行政命令等方式进行决策。
三、引入社会监理监测机制人们的合法利益
社会监理及监测评估机制的引入,是我国水工移民走向正规化管理的最重要标志之一。在过去的50年中,我国经济发展比较迅速,因水利工程建设造成的移民有上千万人,通过政府坚持不懈的扶持,目前,大部分已得到了妥善安置,但是,还有一部分移民生活水平仍然处在贫困线以下,存在许多遗留问题。分析其原因,除了政府在当时对水库移民的复杂性和艰巨性认识不够、投资偏少外,管理体制不健全、不科学,缺乏有效而公正的监督机制,也是重要的原因之一
3.1水工移民存在的问题
从政府层面来看,政策宣传落实不够,部分移民对者政策不理解、不配合,甚至抵触,政府行为与部分移民行为不高,对后扶政策的期盼等产生过高的心理预期;移民对政府存在着依赖心理,使移民处于消极、被动和等待的状态,增收致富的自觉性难以发挥出来;部分移民对政府存在着不信任心理,从而影响了移民搬迁安置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影响了移民同政府的合作态度,进而阻碍着安稳致富的实现。
3.2解决措施
移民最终能否安居在当地,最根本的成功因素就是要符合人生存的基本条件。 移民大部分都是就地后靠,移民和当地居民在血缘、历史、文化等方面并没有大的差异。真正意义上的移民只有十几多万,因此移民不是强势移民,不要期望它会在移民史上发挥很大的作用。移民更多还是一种解决生存的移民,不会带来大量的资金、人才,作用是极其有限的。能否安置好,是否出现回流,才是移民面临的最重要的问题。
3.3移民政策的完善
完善土地合理流转制度,将移民的土地经营权相对集中,为移民就业和转业提供配套政策支持;调整补偿政策,出台城镇商贸流通企业迁建改制和关破的优惠政策,以促进商贸流通企业的搬迁,确保商贸流通企业的安置稳定;建立移民综合性社会救助体系,对城镇居民移民实行基本医疗保险和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其参保费用由中央、市财政共同承担。
3.4政府工作的改善
移民是政府了解移民情况的主要方式,也是移民向政府反映社会问题的主要途径,可是实际情况表明,县政府在对待移民的问题上存在一定的缺陷:例如对一些难解决问题的推卸,对某些长期问题的拖沓,机构接待速度过慢等。移民向县政府反映问题,这是对政府工作的信任,提高工作的质量是及时解决移民问题的重要前提。
3.5提高移民各方面素质
提高移民的培训和教育质量,保证多元化,同时结合当地的情况进行合理的人力资源分配。最好的移民模式是有进有出,吸引外来高素质的移民的同时,也要鼓励本地居民走出去。能在外地能够找到更好的发展环境的,应该鼓励他们外迁。高素质人才的引进也可以促进当地经济政治等各方面的发展。
参考文献:
本文结合国际标准化组织推行管理体系标准化的发展趋势和建筑企业的特点,提出建立质量、环境、安全一体化综合管理体系的观点,为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一点思路。
一、质量、环境、安全三种管理体系的发展和联系
ISO9000 系列标准的颁布和实施。打破了ISO以往单一制定技术标准的格局,不仅把标准化活动同国际贸易紧密地结合起来,引起产业界乃至政府对标准的重视,而且把系统理论引进了标准化,提出了建立文件化管理体系和管理体系认证等一系列概念。这不仅是标准化发展史上的一个创举,而且在管理领域也引起了极大反响。
1993年6月,把国际标准的目标指向了人类最为关切的环境问题,开始制定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标准,到1996年10月ISO已颁布了ISO14000系列主要的5个标准。
ISO14000颁布后,引起世界各国工业界的重视和广泛兴趣,抓起了环境管理体系认证的热潮。我国早在1997年2月即等同采用为国际GB/T24000-1SO14000,目前我国电子、化工等行业约有50多家的企业已获得了ISO14000证书。
除已颁布的ISO9000和ISO14000标准外,ISO下一步还要制定和颁布一套职业安全与卫生管理体系标准(暂称为ISO15000),该标准将参照英国1996年颁布的职业安全与卫生管理体系标准BBS98800,要求企业建立职业安全与卫生管理体系(OHSMS),改善生产条件,加强安全管理,保证职工健康和安全。
质量、环境和安全三种管理体系标准的产生,是为了适应世界经济市场一体化的格局,强调了企业组织的社会责任。质量管理体系(QMS)保证生产出的产品合格,使顾客满意;环境管理体系(EMS)保证在生产过程中节约资源,保护环境,使社会满意;职业安全和卫生管理体系(OHSMS)保证在企业内部文明组织生产,加强安全保障,使员工满意。三种管理体系的对象不同,但目标一致。三种体系均作用于企业组织的生产过程,存在密不可分的内在联系。在指导思想上,三种管理体系都遵循相同的管理思想:(1)从注重技术解决发展到从组织上和管理职责上解决;(2)从注重终端控制发展到全过程控制;(3)要求制定管理方针,针对管理体系的总目标做出承诺;(4)要求建立并保持分层次的文件化体系;(5)强调记录和可追溯性; (6)强调“预防为主,不断改进的思想”;(7)要求采用适当的管理技术;(8)体系的实用性和有效性原则;(9)自愿性原则等。在体系运行方式上,三种管理体系都按照:制定目标方针、计划、实施和运行、检查和纠正措施、审核及管理评价,即戴明模式(PDCA循环)来实现管理体系的持续改进。
二、建筑施工企业与三种管理体系
1.建筑施工企业与质量管理体系。建筑施工企业的生产特点和质量管理现状使得ISO9000的作用在建筑企业中得到更加突出的体现。ISO9000标准于 1994年被我国等同采用后,立即得到我国建筑施工企业的积极响应。如今,越来越多的建筑施工企业已通过ISO9000认证,这是企业提高质量管理水平和保证工程质量的现实需要。
2.建筑施工企业与环境管理体系。与ISO9000相比,建筑施工企业对悄然兴起的ISO14000现象则表现出认识不足和热情不够。建筑施工企业应该认识到:
(1)环境保护涉及每个企业。当今环境保护已成为全球的主题,环境保护不只是意味着控制污染,而与节约资源和可持续发展联系起来。因此,环境保护涉及所有行业,ISO14000认证并不只是电子、化工、造纸等“排污”企业的事,而是面向所有企业和组织。
(2)建筑施工企业面临越来越大的环境压力。随着公众环保意识的提高,建筑施工企业也面临来自环保团体、业主、居民、社区和政府部门各方面的压力。建筑污染已是人们关注的话题。事实上,目前在国内和国际工程的招投标中,已要求承包商的标书中包含环境保护的内容。
(3)防止环境认证成为新的“绿色贸易壁垒”。早在ISO14000颁布之初,ISO就宣布对这一新的认证标准只给予2-3年的缓冲期,缓冲期过后国际市场就可能会对未获证企业和产品作出若干限制,发达国家就可能籍此对第三世界国家构筑“绿色贸易壁垒”。那时,国内的建筑企业要在国际市场上通行无阻,除要持有“1SO9000的通行证”外,可能还需要持有“ISO14000的绿卡”。
(4)建筑施工企业同样可以享受 ISO14000的成果。在当前形势下,按ISO14000建立EMS,对建筑业同样具有重要的意义:树立“绿色企业”形象,扩大CIS成果,增加无形资产;帮助企业树立永续经营和可持续发展战略;促使企业节约资源,降低成本,增加效益;促进企业进行技术创新,加快科技进步;规范程序,强化管理,提高企业管理整体水平;为企业创造良好的外部社会界面;可见,建筑施工也应该研究和关注ISO14000标准,甚至考虑建立环境管理体系,这不只是解决施工企业的现场文明施工问题,而且有可能给企业带来巨大的市场机会和经济效益。
3.建筑施工企业与职业安全管理体系。对于建筑施工企业,安全管理与质量管理具有同等重要的地位,安全保证甚至是企业进入市场的一项强制性条件,安全管理的复杂性和系统性决不亚于质量管理,已有一些企业曾偿试按照质量管理体系的模式建立企业安全管理体系。因此,OHSMS标准一旦经ISO颁布,必将立即被政府和企业所采用,建筑施工企业更会以积极的态度接受OHSMS标准。
三、建立一体化综合管理体系的必要性
质量、环境、安全是企业管理不可分割的三个方面,都有必要建立系统化、文件化和按照持续改进的戴明模式运行的管理体系来支持。然而,这并不意味企业要分别建立多套独立的管理体系来平行运行。从ISO9000和ISO14000贯标认证的实践和管理体系标准的发展趋势看,企业建立一体化的综合管理体系是可行和必要的。
1.一体化可避免工作重复和效率低下。按三套标准建立三套管理体系,意味着企业要设置三套组织机构,编制三套体系文件,势必造成职责和权限的交叉和混淆,使得工作重复,资源浪费,也不利于文件的控制。这样,实际上增大了企业管理系统的复杂性和无序性,降低了系统功能和管理效率。
2.一体化是管理的系统原理的要求。企业存在三个平行的相互独立的管理体系,违背了管理的系统原理。根据系统的观点,为达到组织的管理效果最佳,其所有管理活动必须纳入一个整体考虑,这就意味着任何管理子系统都应该成为组织管理系统的一部分运作,从而达到节约管理资源,提高整体效益的目的。
3.一体化反映了三种管理体系的内在联系。质量、环境、安全三种管理体系具有相同的指导思想,在体系运行方式上也体现了相同的管理学原理。三套管理体系同时作用于产品的生产过程,三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密不可分。如影响质量的因素5MIE中就有人员和环境的因素,在施工项目的现场管理中,管理者很难把质量、文明施工和安全生产割裂开来,建立一体化综合管理体系,正体现了三者的内在联系。
4.一体化也是管理体系标准的发展趋势。ISO已认识到建立多套管理体系和实行多重认证会给企业带来沉重负担和管理上的不便。如果不是单纯为了认证,完全可以把ISO9000和ISO14000标准结合起来实施,这样既可以减轻企业负担,又可以统一考虑企业质量和环境管理体系的一致性和完整性。也有国内学者提出制定综合管理标准体系(GMS),也就是:QMS+EMS+OHSMS—GMS,对这样的综合管理体系,只须由综合管理体系认证机构进行一次审核认证。事实上,ISO正积极为管理体系的一体化创造条件。即将颁布的新版ISO9001:2000把原ISO9901:1994的20个要素分布4个方面,使其与IS014000相兼容。在ISO9000标准2000新版的说明中也强调了与ISO14000的相容性。在今后颁布的其他管理体系标准,ISO也将使它们在结构、术语、技术和运作方式上都尽可能接近,以形成一致并共有的结构方式来实施不同标准要素的要求,从而为企业最终实现管理体系的一体化创造条件。
四、建立一体化综合管理体系的途径
建筑施工企业如何建立质量、环境、安全一体化的综合管理体系,可以根据企业的不同情况,选择不同途径:
1.从头开始,建立新一体化管理体系。如果原来的管理体系很不完善,或根本没有,则可参照质量管理体系的成功模式,结合环境管理体系的标准和安全管理的要求,逐步建立适用的一体化管理体系。这种做法一次到位,为企业长远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但缺点是过程复杂,难度很大,前期效果不明显。
2.先分别建立单独的管理体系,然后再一体化。例如,可以先建立质量管理体系并获取ISO9000认证,运行一段时间后,再借鉴ISO9000贯标的成功经验建立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获取ISO14000认证,然后再把二体系逐渐整合。这种做法的特点是先简后繁,简单易行,前期效应大,但缺点是费时较长,成本较大。
3.在成功管理体系中加入其他管理要素,逐步发展成为一体化的综合管理体系。比如,已建立了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并已成功运行的企业,则可在此基础上纳入环境和安全管理的要素,这样可把质量体系的成功经验运用于各种管理要素的运作之中,做到平稳过渡。这种做法切实可行,但要避免一体化深度不够或出现主次体系。
无论采取何种一体化途径,都是先通过体系文件的通用化和共享,来逐步达到一体化文件的形成。因为不同的管理体系都要通过程序文件进行运作,管理体系一体化的标志就是各层次体系文件的有机结合,做到体系手册、程序文件和作业文件的一体化。然而,文件一体化并非指一定要构成单一的一套金字塔文件结构。由于各体系的目标不同,也考虑到当前体系认证的现实,各体系手册可以形式上分开,但要保证在结构形式、组织目标和运行模式上的一致。对于程序文件的一体化,可以通过用参考表格形式来说明程序文件与每个部门及要素之间的关系,并处理好接口的协调和优化;对于作业文件,则必须做到完全一体化,不但要做到文件内容、格式和编号的一致,而且要实现作业和执行过程的一体化。
尽管各体系目标存在相互促进的一面,整合不同因素在管理逻辑上是可行的,但在实际工作中,会有一些因素在特定条件下影响一体化的进行,如:
1.不同体系目标客观上存在冲突的可能。例如,业主提高某项质量上的要求,则可能增加对公众的环境影响;为了防止施工扰民而采取夜间施工,则增加了工人的安全风险。这是整合过程中面临的基本问题。
2.不同体系要素实现各自目标的具体措施和技术手段存在各自的特点和差异。
3. 各体系受不同的外界影响。如果相关方的团体或上级机关强加于某一体系的重要性,远远大于另一体系,企业受这种外来的压力,甚至外部资源的影响,则可能会妨碍一体化的进行。
当前拆迁安置房建设的主要弊端:
一是规划布局不合理。在城市化建设中,拆迁的主要目的是为城市发展拓展更多空间,让城市发展更好,但在拆迁前,往往因缺少科学性、前瞻性的规划,导致安置房的选址不科学、不合理。有些地区拆迁后仍然实行就地安置,拆迁后在原址新建,仅仅为翻新式地建设,或者将棚户区进行改造,由“旧”变“新”、由“低”变“高”,这一原址就地安置的模式,能改变城市面貌,却不能较好地拓展城市发展空间,较好地拉动城市经济发展。南京市已逐步改变这一模式,规划了四大保障房片区,主城区拆迁后均进行集中建设、集中安置,为城市发展腾足空间,而这一模式的缺点是安置地址一般较为偏远,配套设施不够完善,群众的满意度较低。
二是安置方式较为单一。从现状来看,由于住房保值增值的空间较大,所以货币安置较少有人选择。货币安置方式,即根据拟拆迁安置房屋面积测算成货币,由被拆迁户自行解决住房问题,或购买商品房,或其他用途,但更多被拆迁户选择安置房。当前各地推行较广的企业建设、政府回购,委托建设、政府回购,政府搭台、部门操作等方式,无论是代建、收购,还是由开发单位自建等方式,其最终都是由政府买单,难以解决资金等建设中存在的相关问题。
三是建设进度普遍滞后。从安置房建设工程本身来看,就地安置必须待该地块拆迁完成后、相关手续办理好后方可建设,而手续办理的时间一般需近一年时间。因此,项目建设周期从手续办理到建成交付通常需要3到5年,拆迁过渡时间较长,政府要承担起繁重的超期过渡费,仅一年的超期过渡费足以建成一个中等体量的小区。其他类型政府回购等建设模式,往往因规划滞后、资金难以落实等原因,导致建设进度滞后,安置不及时等问题。
四是建设量与需求量不匹配。一般来说,安置房建设量要与需求量基本吻合,但由于被拆迁户往往选择房屋安置,较少选择货币安置,而现有的拆迁政策,按照房屋安置有利于被拆迁户,一般家庭能分配二到三套住房,甚至更多。安置房分配房屋多,导致两种现象,一则被拆迁户分得住房过剩,多用于出租,经济效益难以提高;二则增加了政府的建设成本,加大了政府负担。
拆迁安置问题是重要的民生问题,当下依靠政府手段进行安置房建设和管理,已难以有效解决安置房建设的资金、品质、效益等难题,应以社会化手段多元化推进安置房建设与管理工作。
一是将安置房与商品房建设规划联姻。根据城市发展需要,调查摸清未来二到三年或更长时间的拆迁量,根据拆迁量提前做好安置房建设规划,研究在商品房建设中留置一定比例的安置房,其优势,第一,可以克服安置房选址方面的难题。第二,可以克服建设品质方面的缺憾。第三,可以有效避免超期过渡费问题。其操作模式是,政府部门核定拟拆迁区域的拆迁量,在房屋未拆迁前就提前将拟拆迁地块安置房的需求量、套型等进行全面调研汇总,与开发商对接,将其纳入整体规划、设计。根据市场可调整价格,政府测算好补助方案,以减免部分土地出让金,减免相关税费、规费等方式补助开发商。通过这一方式,解决安置房建设资金、质量、进度等问题,开发商也可避免商品房开发可能存在的市场风险。
二是将安置房独立选址与合作开发相结合。一方面,政府以异地安置的方式开展规划选址后,由开发商开发建设,土地以划拨的方式,建设地块的部分土地由开发商按照要求提供一定数量的安置房,部分地块由开发商自主开发建设商品房或者进行其他商业开发,用于平衡资金。另一方面,通过将本地开发企业的工业用地转变为商业用地,开发完成后移交部分房源作为安置住房,鼓励社会资本以多种方式积极参与安置房开发建设。
医院的档案管理见证着这个医院发展的历史,对医学研究起着重要的作用,对这个医院的宣传和教育更是具有重要的说服力,医院的档案管理,不光是为医院进行服务,更是为人民服务,医院里的档案管理作为医院重要的一部分,把医院档案管理做好了,有利于提高这个医院的工作效率,是为这个医院着想,更是为广大民众着想。医院的档案是各种医疗数据的收集和汇总,然后加以分析,对医疗的诊治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⒈医院的档案管理
1.1医院里的档案在工作中常以几种形式存在,有文件、相册、图表、录音、录像、光盘等各种载体记录着档案,是医院里的一笔宝贵财富,所以要对医院档案进行强化管理,把握好医院的发展之路,对于一个医院的未来发展,档案的管理又是极其重要的,档案不仅涉及到医院本身的发展,更关系到人民群众的就医看病等。人民群众的健康和医院未来的发展,医院档案管理在其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因此要对医院档案加强管理。
1.2医院的档案事关重大,关系到人民群众的健康和安全。通过档案的内容可以认识到,有利于医学应用的发展,要充分的去发挥档案在医学中的贡献。它是一笔无形的资产,档案作为知识的结晶,它是历史遗留下来的,所以我能们要充分的发挥它和利用它。
1.3医院里的档案工作是一项比较复杂的工作,医院的建设和发展也正处于关键时期,所以档案管理面临着许多问题,档案管理对医学的发展和医院的研究,都起着重要的作用,它是指导着这个医院协调发展的重要资料。
⒉存在的问题
2.1档案管理作为医院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例如病案是临床实践的记录,它记录了医疗过程中病人的所有数据和资料,是医生诊断病人的重要依据。而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档案在医院中的地位也越来越高,但是目前各个医院对于档案工作仍存在不少问题,医院档案工作要适应新时代的要求,发挥它的作用。 2.2好多医院对档案管理意识不强,对于档案的利用率也较低,档案工作对于社会上的各种工作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档案的信息资源只要有效地去利用它,就会取得巨大的资源和效益。近几年来,好多医院对档案进行了广泛的宣传,但是对于档案的利用效率还是少之甚少。
医院的根本任务是对人民群众的医疗服务,长久以来,各个医院对档案的管理没有严谨的态度,在正常的工作中对档案管理也是可有可无的认识,尤其是高层干部,他们对档案管理的态度没有高的认识,所以档案管理这方面也是受到约束,在经费、人员方面也就受到冷的待遇。这是对档案管理工作的不够重视,致使大量资源得不到利用,档案的利用率低。
2.3档案管理的机构和管理的范围不明确,医院档案管理一般是由综合档案室负责,由于悠久的历史原因和医院对行业管理的要求,像文书档案、科技档案、会计档案、音像档案等都是由综合档案室负责的,像一些医疗病历单位档案是由病案室管理负责的,由一个单位内分支形成多个部门来管理格局。各个科室没有专门的档案员来负责管理,是对档案的业务管理的缺乏。到现在为止,医院的档案管理没有形成统一的管理制度,随着社会的不断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各种档案的内涵都在发生着变化,各级医院还没有自己统一的档案管理制度,应该制定一个标准统一的档案管理方案,根据自己的理念和行动去进行管理。
2.4对于档案管理人员的素质不一,但是在目前我国档案管理人员对于各个方面的能力也是不同的,档案专员的人现在很少,知识不够、学历不够,在这种情况下,不适合档案管理的发展,档案管理人员的素质和态度决定着档案管理的质量,在各个医院只重视对医疗人员的培养,忽略了档案管理人员的培养,造成对档案管理人员的管理能力缺乏。
⒊ 档案管理的解决策略
3.1加强对档案管理的学习,提高各个干部对档案管理重要性的认识,特别是高层领导,只有他们重视了才能带动低层的干部对档案管理的认识,这是一件很重要的事,让各个员工有这个意识,才会使得档案管理的工作进行的顺利。
3.2要有一个相应的制度去管理,建立档案管理的管理体系,和健全的规章制度,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档案管理也在不断的提高,所以要不断的去学习,提高到相应的水平,跟上社会的节奏,对于医院的档案管理,要明确各个部门的职能,于此同时需要去扩展档案管理的范围,去收集有关档案管理的知识。
3.3对于人才的培养,不光是对医疗人员的培养,也要对档案管理人员进行严格的考核,按规章制度去执行,要全面的提高人员的素质,通过专业的培训,知识的增长学习的进步,去发展档案管理人员,来带动档案管理的水平。
3.4资源的利用,档案是一笔很好的财富,你去开发利用它,就知道它存在的价值,不光是记录东西,通过开发,你会发现意想不到的价值,对临床医疗、教学和研究会起到重要的作用,会提供大量的信息资源,所以档案管理给医院带来的不仅是社会效益,还有经济效益。由此可见档案管理对于一家医院来说是存在很好的地位和重要的作用。
3.5制定严格的制度,和相应的考核,档案管理不是一时半会就可以做好,要长期的投入到其中,所以必须有相应严格的制度去考核。
3.6创新档案管理的模式要与科学发展同步进行,改变以往的传统观念,设立专门的档案管理部门,专业的档案管理人员去进行集中管理,使得医院的档案管理更完善,全面的去发展医院,用一种创新的管理。注重管理的一些细节,结合现代化技术,去开发去档案管理。
一、目前事业单位档案管理信息化的任务
事业单位档案管理信息化中,建立信息资源的过程中存在两大任务:①建立目前事业单位档案目录的数据库与部分全文的数据库。把全部储存的信息都深入的挖掘出来,提高事业单位档案管理的工作效率。目前最主要的是要不断的完善数据库的建设,让计算机的检索功能的用处得到充分的发挥。在建设数据库之前,要求工作人员将事业单位目前的资源进行整理入库,方便档案资源的审核。对特殊的资源信息需要加强管理。②在数据库建立之后,对事业单位档案管理的信息资源进行入档便于信息化的管理。目前随着信息技术不断的发展,事业单位的管理软件也早就运用在管理大量的信息档案中。因此要保证文件入档的规范和完整性。需要对文件在电子入档的时候的,对储存、核对、录入等一些工作进行监督,要求工作人员按照其规范来进行。对电子档案管理的安全和保密性加强,对电子档案管理做到全面性的防护工作。
二、目前事业单位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和发展的问题
所以的事业单位都把档案管理渐渐的信息化了,从专业的角度来看,信息化的建设速度还是达不到要求的,不同的事业单位在档案信息化的建设上存在着差异。以下几点将分析档案信息化建设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①事业单位中对档案管理的人员对管理档案的工作还不够充分的认识。事业单位档案管理信息化在不断的完善中,档案信息化已经步入正轨了,需要加强事业单位档案的管理者的管理意识。在目前的管理工作中,很多的管理者对于档案的管理工作不够重视,经常会以经费不足或者是其他借口,来推迟对档案信息化的建设工作,管理者的片面认识,是阻碍档案信息化发展的主要原因。②事业单位对于档案管理信息化的建设投入的力度还不够,阻碍着档案信息化的发展。一些单位因为资金短缺,无法添设很好的硬件和软件上的设施,对于档案管理的信息化建设只发展到口头和书面上,没有办法把档案信息化进一步的实现,最终对档案管理工作一直存在传统的管理中,工作效率会因此受到影响。③ 在对于档案管理的人员,素质不高。最近几年中,出现了一个普遍的现象,就是在事业单位档案管理的专业工作人员出现了紧缺。一些事业单位对档案信息化的建设中投入了大量的资金,但是对于管理人员很少有是专业的,不具有计算机软件这些方面的专业知识,也无法把新技术很好的吸收,在管理档案的过程中对信息技术运用的不够专业,导致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只存在简单的录入和查找一些功能上。④在档案管理信息化中,拥有功能全面办公软件的事业单位不多。目前单位的档案信息化管理已经是事业单位中的主流,很多的事业单位却没有操作简单、功能全面的办公软件。一些拥有全面软件的事业,都不能在短时间内很好的掌握运用,也将影响着档案信息化的建设工作。
三、事业单位档案管理信息化的建设和发展的建议
一、移民综合监理主要工作内容
移民综合监理是在参照工程监理的理论和方法的基础上,结合水库移民安置的特点,对移民工作管理方法体系的创新,是水库移民工作的进一步延伸,是移民综合监理单位根据现行移民法律法规、经批准的移民安置规划和各项合同、协议等对移民搬迁进度、移民安置质量、移民资金拨付使用情况以及移民生活水平恢复情况等进行的监督管理活动。
移民综合监理的主要职责可概括为“三控制、三管理、一协调”,主要工作内容包括:①根据审定的移民安置规划及进度计划监督移民安置实施工作,检查移民搬迁安置工作总体进度,跟踪移民重点工程建设进度和重要工程的实施进度,保证移民搬迁安置工作全面按进度计划要求进行。②根据移民安置规划确定的移民安置目标,监督检查移民安置规划方案的实施效果,评估移民安置综合质量,对移民工程的建设进行技术监管,参与移民工程建设质量评估,参与移民工程阶段性验收和竣工验收。③参与委托方移民资金使用计划编制,审核移民实施机构的移民资金使用申请,监督检查移民资金的合理使用。④协助委托方起草移民安置合同或协议,对移民安置实施中补充合同或协议的签订提供技术支持与服务。参与移民实施方案设计变更的审核及移民工程的招标活动,监督检查移民工程变更,对移民安置工作协议的执行与变更提出监理意见。⑤建立移民监理信息服务、收集、整理各类移民安置和移民工程建设信息,定期汇总和编制移民监理工作报告,及时向委托方报告重大问题;⑥监督检查移民安置实施过程中环境保护、安全文明施工与管理,协助做好移民搬迁过程中的安全管理;⑦协调移民安置协议双方的关系,协助移民实施机构调解移民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与矛盾,组织召开监理例会,为移民实施机构开展移民安置实施工作提供必要的技术支持。
二、移民综合监理过程中所发现的常见移民安置规划问题
(一)移民安置规划前期工作不扎实
移民安置规划是移民搬迁安置的蓝图,是移民搬迁安置工作成败的关键。但在移民综合监理过程中发现,部分项目的前期移民安置规划工作不扎实,移民安置规划没有达到相应的设计深度。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①前期规划部分工作未严格按移民规划程序进行,如未进行移民意愿调查或移民意愿调查仅仅走过场,未对移民安置规划进行有效对接,移民参与程度不够等。如四川某水利项目,规划了两个居民点,因未进行充分的移民意愿调查和移民安置规划对接,其中一个居民点新址建设完成后,移民不愿意搬去该新址;而另一个居民点因距离省道较近,移民又争去该居民点,导致该居民点环境容量不足。②移民政策法规宣传不到位。前期工作过程中,因对移民政策法规的宣传工作重视不到位,移民对政策不了解甚至产生误解,致使对移民工作不理解、不支持,甚至引发。③专业项目规划没有达到相关行业设计深度。前期工作过程中,受投资控制、设计周期、设计单位的设计水平及担忧该项目是否能够核准等原因的影响,部分专业项目没有达到相关行业设计深度要求,致使移民安置实施过程中专业项目设计变更较多。
(二)移民规划方案与实际情况相差较大,实施阶段规划方案变化大
经审批的移民安置规划是移民安置实施工作的依据,部分项目因前期工作不扎实、历史原因、政策变化、社会进步及其他因素的影响,移民规划方案与实际情况符合度低,实施过程中,原规划标准无法实行、规划方案无法实施。这种情况在建设周期较长、移民安置任务较重的水利水电工程项目中尤为突出。如某大型水电站建设征地涉及广西、贵州两省(区),移民安置工作跨度时间长达13年,规划时采用的是有土安置方式,但因时间跨度长,移民的意愿发生了较大改变,且部分地区土地开发难度较大,生产安置问题未能妥善解决,实施阶段,部分地区生产安置方式不得不调整为长期实物补偿方案。如重庆某水电站,可研阶段未进行充分的移民意愿调查,规划了6个居民点。实施阶段,移民安置去向与原规划相差较远,最终仅实施了1个居民点,其余均选择了分散安置方式。
(三)移民补偿费用概算不足,实施阶段移民费用难以控制
为争取项目立项,部分地方政府和业主只顾及眼前利益,在水利水电工程前期工作过程中,有意压低移民补偿费用,移民补偿费用被严重低估。如某航电枢纽,地方政府为争取该工程立项,刻意降低库区专业项目投资概算,压低移民补偿标准。实施阶段移民补偿费用成倍增长、专项建设项目数量和费用明显增加。
水利水电工程移民安置工作时间跨度往往较长,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物价水平和生活水平的提高,移民维权意识的增强,地方政府和移民主体的期望值提高,以及移民安置政策的完善和移民安置水平的不断提高,导致实施阶段部分补偿标准、实施方案与可研阶段成果相去甚远,从而导致建设征地移民安置补偿费用变化较大,其中在土地补偿、搬迁安置、专业项目等方面的费用增加幅度较为明显。
三、从移民监理视角对如何做好移民安置规划工作的相关建议
(一)移民安置规划应切实履行规划程序
移民安置规划应依法依规进行编制,充分研究落实移民政策法规要求。近年来,国家和各省(区、市)均颁布了相应的移民政策法规,逐步规范了移民安置规划程序,有力促进了移民安置规划工作的有序开展。
移民安置规划应切实履行移民安置规划相关程序,在移民安置规划过程中应充分做好前期调研、调查和资料收集工作,结合工程实际情况,制定科学合理的移民安置规划方案。移民安置规划既要满足移民安置的近期需求,也要有一定的前瞻性,留有长远的发展空间。
同时应加强移民政策法规的宣传,让移民及时了解国家的移民政策、法规,引导移民通过正常的途径、合法的渠道反映其诉求,保障移民的合法权益。征求移民意愿及相关方面的意见应做到实处,使规划方案符合实际情况、具有可操作性。
(二)夯实实物指标调查和移民规划工作内容
实物指标调查事关移民群众和相关单位的切身利益,是移民安置规划的基础性工作。在进行实物指标调查时,工作人员应该细致、耐心,大到房屋面积测量,小到零星树木统计,都要清楚无误并由权属人的签字认可。实物指标进行公示期间,移民群众提出异议的,要认真进行复核,确保无误,以免为今后的移民实施工作带来被动局面和隐患。扎实做好实物指标调查工作,是确保实施阶段移民工作顺利开展的基本条件。
在移民安置规划编制过程中,要充分听取移民意愿和当地各级政府及相关部门的意见和建议,移民规划方案要符合实际情况,具有科学性、前瞻性和可操作性。移民安置规划应遵循因地制宜、有利生产、方便生活、保护生态的原则,并与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以及城市、集镇和村庄的总体规划相衔接。
(三)加强设计变更的预控工作
批准的移民安置规划在实施过程中会因实际情况的改变而发生变化,使得移民安置工作难以按原规划设计方案实施,重大和一般设计变更一定程度上均影响移民安置工作的进展。如金沙江某水电站项目,2015年收到的设计变更就多达58条,大部分均是增加投资。如何做好设计变更的管控工作,对地方政府、业主、设计单位、监理单位等参建各方而言都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