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8-09 17:16:34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高中体育教育,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创建完整的教学体系包括对学生的人生观、教学观、学习观的培养和对学生自主教学的训练两方面。在对学生的观念培养方面,我们教师要做到带头作用,主张以人为本,一切为学生服务。创建完整的教学体系,将所有的教学方式建立在自主学习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教师在这方面进行教学时要注重对自身的反省,对出现的问题进行及时解决。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要及时进行解决,给学生支持,对学生进行鼓励,这样才能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和能力。强调学生的主导地位,积极和学生进行沟通,建立和谐自主的学习氛围,这样可以全面了解学生的教学情况,真正实现民主教学。
二、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学习不是毫无热情地把知识从一个头脑里装进另一个头脑里,而是师生间每时每刻都在进行的心灵接触。”只有融入情感的教学才能让学生感受到轻松与愉悦,只有置身于这样的学习氛围中才能强化学生的主体意识与参与动机,引导学生主动地投身其中。在体育学科的教学中,我们要重视良好体育学习氛围地营造,激起学生参与的激情,调动参与的主动性。
理论课大多枯燥无味,学生学习热情不高、动力不足。我们要改变以往以教师为中心的枯燥理论讲述,而是要发动学生,为学生提供更多主体参与的时间与空间,让学生与教师一起展开主动而积极的探究性学习,在互动中学到知识。
体育是一门以室外活动为主的学科,这使得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接触更为直接、更为频繁,这样更利于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情感沟通与互动。因此,在室外活动时,我们尽量为学生组织与开展一些集体类项目,让学生拥有更多交流、交谈与合作的机会。在彼此的交流中来加强联系,沟通情感,从而使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集体活动中来,感受集体的温暖与力量。
三、教师有效的教学方法
“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在教学中,我们必须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特点灵活安排、不断变换自己的教学方法,运用合理、新颖的教学组织形式来调动师生两方面的积极性。
教师、学生、教材三者通过复杂的相互作用使教学成为一个动态的统一过程。在教学中,我们要尽量采用多种多样生动活泼的、能使学生产生强烈兴趣和新鲜感的组织形式来进行教学。例如,分组轮换、小组合作、竞赛、展示互动、探究讨论等。这样,既可以增强学生动脑动手的操作能力,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和学习热情。如投掷实心球练习时,可找出五位体育骨干来到队前,每人相距两臂间隔站成一队,然后侧向学生从第一人到第五人,分别做上前脚体前持球、上左脚头上持球、上左脚背躬头后持球、头上持球在脚跟进下肢充分蹬伸和挥臂投球后体前屈的分解动作造型。
四、加强习惯养成,培养运动意识
兴趣是人类学习、坚持的第一动力。据调查研究,多数能够长期运动的人能够在锻炼上持之以恒的主要原因便是因为其体育锻炼兴趣的培养以及锻炼习惯的养成。由此可见,体育教学大纲中,重点强调这把加强对学生的运动兴趣培养以及运动习惯的养成作为主要教学目标的原因。作为体育教师,我们不仅需要深刻了解其颁布意义,更需要以长远的目光看待其未来的效果,只有深刻了解后才能在根本意识上去实现培养学生学习习惯的目标。因此,教师在进行体育教学中,要加强对学生体育习惯的培养,充分发挥体育的自身乐趣,抓住学生的学习注意力,从而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习兴趣,使其养成终身体育锻炼的好习惯。通过学生在运动中感受到的乐趣,加强对自己的运动锻炼,发现自己本身的运动才能,最终感受体育锻炼对自己的体质加强,从而在实际上对运动产生的动力,提高对体育运动的热情。习惯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实现的,想要培养体育意识,让学生养成终身运动的习惯,除了需要教师的合理引导,也需要科学、合理地锻炼,所以教师也需要建立合适的体育锻炼计划,充分发挥体育魅力以培养学生的锻炼习惯。
五、实施多元的评价体系
2科学合理地选择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对体育教学有效性的提升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因为在体育教学中,教学内容是学生获取体育课程信息的全部,教学的内容必须具备时效性和科学性,并且还要将男女同学分开,教学的内容不易过难,但也不能过于简单。教学内容应该生动有趣,能够引起学生的兴趣,并且起到锻炼的作用,同时必须在教师的能力范围之内,符合实际的气候环境和以及体育器材的情况,进一步优化教学的内容。教师需要掌握学生的兴趣爱好以及教学的效果,结合教学的实际情况和学生年龄特点以及接受的能力等方面考虑。要求教学的内容必须对教学目标的实现有促进作用,因此,高中体育教师必须更加严格地要求自己,合理改造教学的内容。
3充分利用教学资源
体育教学要想做到高效,必须具备一个良好的教学环境,这也是体育教学的前提条件。这里的教学资源主要是指教学的场地以及教学的器材。高中体育教学主要有两种形式,分别是室内和室外教学。室内主要讲解体育相关的理论知识,而室外则是以培养学生的身体素质以及运动技巧为主要内容。没有完善的体育器材,不仅使学生得不到锻炼,并且还会给教学的进度造成一定的影响。因此,学校必须及时地引进体育教学的器材,供学生锻炼使用;其次,教师应该充分发挥自身的创新能力,可以自制一些体育的器材和道具,使体育器材发挥巨大的价值。
关键词:高中 体育 改革
一、明确学校体育教学现阶段具体目标
体育教学的最终目的在于培养适应现代化生产和生活的人。即体育育人的宗旨。为此体育教学应注重以下几个方面:
1.全面锻炼学生的身体,增强学生体质。
2.掌握体育与卫生保健的基本知识、基本技术、基本技能和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习惯和能力。
3.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美育,促进身心全面和谐健康发展。
4.提高部分学生的运动技术水平,为国家培养体育人才。
二、明确高中体育课程的任务
为实现高中体育教学的目标,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需要,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高中体育教学的主要任务是:
1.掌握体育基础知识,加深对体育卫生保健知识的理解。
2.增强学生体质,提高身心健康水平。
3.培养学生在社会中生存、竞争意识和适应能力。
4.发展学生个性,养成自觉运动的习惯。
5.对部分有体育运动才能的学生,积极引导,提高他们的运动技能水平。
三、了解新时期高中体育教学的现状
1.教学思想观念落后,缺乏对学生终生学习的培养。目前普通高中的体育教学,还是以竞技运动项目为主,教师和学生只重视以掌握运动技术技能为目的“教”而“练”,忽视以锻炼身体为目的的“学”与“炼”。只重视眼前体育短期效益,轻视终身效益;片面强调增强学生体质,忽视学生体育意识和自我锻炼能力的培养。
2.教学方法单调,学生缺乏兴趣。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是实现教育目标、传授教学内容的重要途径。近年来许多学校体育教育在教法手段上有所改革,但仍存在一些问题。教学方法仍为传统式的传艺式教学,学生缺乏自主性、独立性,所学知识技能严重地脱离体育社会实践,致使学生毕业后社会适应性差。在教学手段更新上缺乏现代化教学技术的运用。表现尤为突出的是对学生实施差异性教学问题。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生理、心理和社会适应性,是体育教学的根本目的。学生的个体差异是客观存在的,所以要保证所有的学生都得到充分的发展,在教学过程中就应充分考虑因材施教的问题。但目前的体育教学,对全体学生基本上采用“一刀切”的教学方式,忽视学生个体的不同兴趣、爱好和特长。目前的高中体育教学存在着:①重育体,轻育心;②强调社会对学生的体育要求,忽视学生自身身心对体育的需要;③实施强制性的体育教学,认为体育教育是社会行为,学生有兴趣得学,没有兴趣也得学;④重视培养刻苦锻炼,不怕挫折和失败的顽强意志,忽视让学生在体育锻炼中得到愉快和成功的情感体验,缺少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和锻炼的自觉性。
四、新时期高中体育教师教学改革的对策
1.确立全面发展的教学质量观。高中阶段的体育教学,不但要使学生在掌握体育与健康基本知识、技术技能的基础上养成锻炼身体的习惯,培养学生体育意识、竞争意识、合作精神和坚强的毅力,而且要特别注意对本门课的新科技、新文化的渗透。一定要使高中体育教师认识到,高中体育教学是基础教育时期体育教育的最高阶段,在健康水平上要有较大幅度的提高,以适应将来的大学教育或走向社会就业工作的需要;在体育保健知识、技术和技能方面要学有所长,并养成体育意识和习惯,为今后的终身体育打下必要的基础。
2.更新教学方法,丰富教学手段。高中体育教师要善于更新教学方法,丰富教学手段,进行教学模式多样化的改革。教师要为教与学的双边活动创造有利条件。在进行讲解示范和辅导时,教师在每个教学环节上要注意启发学生的思维,开发学生的智力,使学生在整个教学活动过程中,积极开动脑筋,把所学知识变成感知。
3.注重对学生体育情感的培养。对学生体育情感的培养,可以让学生从自己原有的运动兴趣爱好出发,在一定范围内自己选择运动项目。这样在较大程度上满足了学生对体育的兴趣需求,激发学习动机,培养体育兴趣、体育意识和特长。通过高中体育学习,使学生能掌握2~3项自己喜爱的运动技术、技能,既发展学生个性,又使学生掌握享受体育活动的方法,为终生坚持体育活动奠定基础。
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体育与健康课程是“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思想道德、文化科学、劳动技能、身体心理素质和社会适应能力,促进学生生动活泼的发展”。面对体育教育的改革,高中体育教师自身要正确领悟到这是新时期的严重挑战,要有强烈的紧迫感,把这种挑战视为发展自己的大好机遇,努力提高自己的素质,用发展的观点来变革自己的工作方式、学习方式和思维方式,提高培养教育人才的质量,努力成为“复合型”体育教师,以此来实现高中体育教学的改革。
参考文献:
[1]许世研,季浏,谭华,等.怎样利用与开发体育课程资源[J].体育教学,2003.
[2]毛振明.体育教学改革新视野[M].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2.
[3]杜明福.体育教育现场理念的重大突破-体育教学大纲给人们的启示与思考[J].体育教学,2002.
在教育资源整体失衡的大环境下,体育教育资源的不合理也就愈加明显,无论是在教师资源、教学器材,还是教学管理、课堂规划上,都存在着此类问题。体育教师是完成学校体育任务的主导因素,体育教师的素质决定了体育教学的质量和效果。在课堂规划上,城市更加注重教师的培养和选拔,通过教学研讨等方式促进和督促教学,而乡村则无力顾及,缺乏必要的支持和监管。
1.2传统教学模式有待创新改善
体育教育是否能达到应有的教育目的,教育过程至关重要。传统教学模式很有市场,但学生在传统的学习模式下固守成规,机械模仿,无法适应新的社会变迁。在城市教育中,存在活动时间过长,教学环节不完整,过于单一的现象。陈旧的体育教学思想更是造成这一现象的主因。在文化课和体育教学中,只注重学生的运动技能培养和体格素质的练习是片面的,因为他们忽略学生身体的全面发展。应加大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在教师的积极引导下,让学生自己本身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从而摒弃传统教育模式的弊端,达到应有的体育教育目的。
1.3体育课时间被随意占用
体育课是副科,这种想法在极力倡导素质教育的大背景下依然被广泛认同,因此,素质教育掩盖下的应试教育变得更加可怕。在很多学校,体育课程经常被挤占,用于文化课程的学习。高中学生文化课成绩决定着未来的一切,无论是学生家长还是高中老师都对学生的文化课分数有过高的要求,甚至很多高中院校对体育课都极其忽视,部分占用体育课时间,减少学生体育课时,已经成为个别院校默认的应试突击方式。因此,尽管体育课程被排到相应课程里,但还是经常被占用。体育课的随意占用,直接导致高中体育的不能实施教学,高中学生的身体素质得不到全面的培养锻炼,致使身体素质下降。
1.4师资队伍应该加强建设
经调查发现,体育教师中有很多非体育专业毕业的教师兼任,这同样是对体育教育不够重视造成的。很多学校不愿意再拿有限的编制招聘专职的体育教师;而且,体育教师缺乏有效的时间、精力和机会得到应有的培训和指导,教师没有时间学习及科研,个人能力得不到有效提高。同时,体育教师的数量和质量都不能满足现有教学要求。体育教师数量不足,教师的学历层次不高,知识结构单一陈旧。压力大、待遇差是造成这一现象的另一原因,大部分的高中体育教师每天至少有3~4节课,待遇却远比不上主科教师,在此种情况下,教师容易产生情绪,如果再缺乏监管和有效应对措施的话,就会导致体育教育效果较差。从体育教育的意义方向上来看,高中教育体教育在高中阶段,能促进学生的体质,磨练它们的刻苦意识,促进高中生的身体形态,体能素质以及身体机能的发育,对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存在不可忽视的作用。因此我们应当注意根本意义,针对问题与现状,对其进行根本改变。
二、高中体育未来发展方向
2.1摆脱应教模式
体育是人类锻炼自身本能,帮助意志力成长的有效运动,在国外,对于体育教育的重视程度远远大于其他科目教育,在国外体育教育的思想意识当中“,身体才是革命的本钱”这一理念深入人心。比如美国的体育教育,不仅纳税人花大量的金钱进行设施建设,政府同样出资赞助优秀项目,并且在社会上兴起围绕体育活动的各种项目,比如橄榄球、篮球等都是从各个学校当中选取学生进行种子培养,因此良好的投资教育加上良好的社会环境给予了体育发展极大的生存空间。而我国体育发展的道路坎坷正是因为“前途渺茫”,既没有良好的训练环境,更没有针对体育所形成的社会投资,这就导致体育教育培养的范围极度缩小,最终只能依靠国家进行补助,而我国在体育教育补助方面也并不重视,最终导致体育沦为了高中教学过程当中的一个“名词”这正是体育教育的悲哀。因此在其发展过程当中,如何紧密的联系社会,如何将其形成“产业”就成了体育教育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
2.2摆脱传统思想
如果说高中体育教育是耽误学生学习,或者是浪费时间的教育,那么包括语文、数学、英语在内的所有教育都是浪费时间。我们人类之所以生存就是因为有着良好的身体以及行为规范,如果这些都没有了,又何谈“好好学习”。社会调查科显示,我国2013年城市人口生活状态低迷,62%处于亚健康状态,青少年居然占据了比白领工作者还大的比例。在此提出两个疑问(:1)白领工作压力较大,时间并不富裕,所以容易产生亚健康状态,但是作为青年学生为何也会出现这种状态。(2)学生在学校每天都应当得到锻炼,但是为何亚健康状态是以伴随着所有高中学生。这两个问题归根结底是因为学生在学校并没有得到全方面的体育培养,要知道处于亚健康状态下的人群平均寿命不超过55岁,即使在学术上、商业中再有成就,短暂的生命并不能带来任何的意义,因此注重体育教育不仅是对学生的现在负责,还是对学生的未来负责。所以对于体育教育未来的发展方向,提出的理念是,应当以学生的健康为主。
2.3摆脱枯燥的学习氛围
我国人口基数过大,教育投资却仅仅占据整体国民生产总值的1.5%,那么体育投资又能占据多少。通过观察现代社会,我们不难发现,体育投资恐怕只是学校装点门面的“手段”,已经连投资都算不上了,在这种学习氛围下如何能产生高效率。但是摆脱这种学习氛围又谈何容易,这是一个国家总体政策决定,所以想要发展体育教育就应当从基础的商业化入手,任何妄谈教育模式的言论都只是空话,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只有发展了经济,才能大力发展教育模式、培养教育人才、塑造教育对象。欣慰的是中国现代社会当中还是有很多企业家有战略眼光,他们能够摆脱社会舆论的压力,将体育真正的商业化,比如少林寺在2013年投资大量资金注入“少林足球”当中,在自身赚取大量社会财富的同时,也为体育训练以及体育爱好者打开了一扇有经济基础的大门,从而直接触动了经济与教育模式的同时发展。一些学者每天都在大谈特谈学习氛围,但是却从来也说不明白什么是真正的学习氛围。众所周知,知识就是力量,但是如果知识纯粹只是摆设,那么一点利用价值都没有,真正的知识是用于生活当中、用于经济当中、用于危难当中的,而这些才是衬托知识伟大的重要氛围,没有了对比参照,一切的一切只是空想。知识如此,体育更是如此,在此之前听到过许多专家都会说的一句话“不要让孩子陷入社会当中,不要出卖知识”。人是社会组成,更是社会属性,而知识是社会当中的应用工具,如果不融入社会我们怎么生存,如果不出卖知识我们怎么生活。体育当然可以看做成商业化,体育教育也当然可以引用民间资金,只要这一切有助于学生的发展,有助于社会经济增长,那么不是比所谓的“空谈”要更切合实际吗。因此我们对待培养体育氛围大可不必墨守陈规,对待培养高中生体育学习也不用觉得耽误了学生的前途,因为只要有良好的制度与应用模式,任何教育与学习都能够找到用武之地,前提在于我们真的去“做”,而不是“说”。
高中体育专业教学与现代教育整合主要从教学理念上整合,不断强化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老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不仅要通过原有知识来构建新型的教学方法,还需要将教育应用于实际的教学之中。当前的教学要以学生作为主体,老师则作为教学的引导者,通过先进的教育技术牵引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和探索。体育专业的教学中老师将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使得他们可以在学习过程中寻找出属于自己的学习节奏。现代教育技术要求体育专业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要不断的进行实践操作,老师可以通过选择的案例来促使学生们对案例准确而全面的理解。
(二)现代教育对高中体育专业教学的策略分析
通过现代的教育可以实现学生进行自主学习、自主寻求问题的解决方法。现代教育主要使得学生建立起自主学习的流程,使得学生能够认同高中体育教学中的动作分解,然后再由学生进行自我锻炼学习,从而达到学习的目标。最后学生再进行学习的目标反馈评测,即学生对学习到的体育动作进行矫正完成正确的体育动作学习。另外学生在学习体育专业时,不断学会解决动作学习过程中的技能难题,确保学生能够学习到准确的体育动作,从而解决学生在体育学习过程中动作不规范的问题。所以现代教育可以在体育专业教学中实现两种目的,一种是完成任务目标,另一种则是对基础学习问题的解决。
(三)教学评价上的整合
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要对体育动作要领进行教学评价,检验动作的掌握程度以及教育应用水平。可以通过网络、虚拟计算机来模拟比赛竞技场景,对学生学习的体育动作进行检验,从而形成对教育效果的评价。运用网络可以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评价进行第一时间通报,使得学生在平时的学习时可以对自己的动作进行及时反馈,然后采取纠正措施不断提升自己的体育成绩。老师在进行评审作业的时候可以根据教学的评价进行自动的生成、输出评价的结果。
二、现代教育对高中体育教育专业生教育的对策
(一)提高对同学们专业思想教育的关注程度
学校有必要预先针对不同年级的同学,有目的地通过调整课程安排、改革专业教学方法等途径强化同学们的专业思想意识,倡导全体师生共同参与,转变同学们的专业观念,提高学生们对于高中体育教育工作重要性的认识,让专业思想教育渗透同学们高中校园生活的各个方面,以帮助更多的同学树立坚定科学的专业思想。
(二)制定系统科学的学生专业思想教育服务机制
学校可以通过在同学们中间开展新生入学专业思想教育、人生职业规划讲座、专业教育实习、日常心理与就业辅导等工作,并设立相对系统、专业的专业思想教育服务部门,为培养同学们的专业思想提供切实的支持。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要对高中体育动作要领进行教学评价,检验动作的掌握程度以及教育技术应用水平。可以通过网络技术、虚拟计算机技术模拟比赛竞技场景来对学生学习的体育动作进行检验,从而形成对教育效果的评价。
为了进一步实施高中体育新课程改革,满足高中生的需求,探究新的教学方法和教学形式已是当前高中体育教学迫在眉睫的问题。传统的体育教学,理论教学相对匮乏,体育欣赏教育作为一个全新的教学方法,能够有机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使高中体育教学进入了一个全新的环境。
体育欣赏教育是指学生对体育教学项目这一客观存在事物进行的审美活动。而体育审美教学是通过体育欣赏教学将体育项目的基础知识传授给高中生,使其具有欣赏体育运动所表达出来的精神文化和体育运动内在魅力的能力,进而激发学生积极学习体育技能,热情参与体育活动的兴趣。体育欣赏教育作为新的教学形式,营造了一种以欣赏为主的教学氛围,与新课标的主要思想相符。
1.高中体育教育现状
高中3年对学生的身心发展非常重要,但由于应试教育的影响,学校的教学以高考为核心,教学方面片面的追求升学率,造成了体育课时被压缩,以至于学生的锻炼时间减少;学生自身也不愿意参加体育锻炼,担心受伤或影响学习;高中学校体育环境相对较差,体育器材不足,活动形式相对单一,严重影响了高中生的身体素质,同时也出现了很多的心理问题。
虽然“阳光体育”的提出,在社会上具有一定影响。但高中学校没有好好的去具体落实。特别是到了高三,体育课已几乎被挤占。学生学习任务的加大。使其很少从另外的途径获得体育知识。所以很多高中生缺乏欣赏体育运动的能力。
2.体育欣赏教育在高中体育教育中的意义
2.1提高高中生体育审美能力
审美活动是德育、智育、体育和美育的有机结合。在观赏体育表演或比赛时之所以能够动情,是因为体育表演或比赛淋漓尽致地表达了人的本质力量。充分彰显了人类的智慧、坚毅。观赏体育表演或比赛的过程是人们通过感知、表象和想象有机结合的过程,有助于高中生间接地学习和改进动作技巧。高中期间的学习非常紧张,主要的任务是文化课的学习,爱好体育的学生没有太多的时间通过体育方面的书籍掌握更多的体育方面的知识;即使能抽出时间去参加体育锻炼,但顾及锻炼后会疲劳而影响次日的学习,大多数学生还是不愿意参与体育锻炼。因此,体育欣赏教育在体育教学中的应用能满足学生对体育的需求,进而激发学生们的参与意识。体育教师可依据学生各自的兴趣和爱好,通过多媒体教学或现场观看等教学方法,将体育运动的项目图文并茂的教授给学生。这不但能满足不同高中生的知识需要,而且也能满足高中生体育审美教育的需求。
2.2辅助体育实践课教学
体育实践课的教学存在着许多教学盲区,教师难以将快速、连续复杂的体育项目动作和技术配合加以有效讲解。很难让学生掌握体育项目动作和技术配合的重点和难点,学生难以得到直观的信息,教学效果不好。体育欣赏教育在体育教学中的应用,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对快速、连续复杂的体育项目动作进行反复示范,对重点和难点进行详细讲解,使学生熟悉和掌握体育项目动作;在体育实践课教学中,体育运动的技术配合的教学更难,学生难以通过教师的讲解领会技术配合的目的以及发生的环境。而通过体育欣赏课教学,不但使学生熟悉了技术配合的各个及全部过程,还能使学生掌握到技术配合的目的和环境。通过体育欣赏课与实践教学的有机结合,强化巩固了学生的体育运动项目的知识,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到,提高了教学效果。
2.3提高高中生心理素质
体育运动是有效的调节心理,是很好的运动疗法。高中生学习压力大。学习非常紧张,经常有紧迫感和不同程度的压抑感,存在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在高中体育教育中开设体育欣赏课程,尽情享受体育带来的美,能有效缓解高中生地学习和精神压力。学生可以通过呐喊、鼓掌、唱歌等形式来宣泄自己的压抑和困惑,释放学习和精神上的压力。学生可以通过体育项目的欣赏,陶冶情操,明辨真善美。当前,高中生的心理问题和社会适应方面的问题日益严重,要促进高中生身心健康、全面和谐发展,就需要学校、家庭和社会全面的关注。通过体育欣赏教育在高中体育教育中的应用,就能有效地促进高中生的身心健康、全面和谐发展。比如,通过竞技体育的欣赏。可以深深地感受到运动员拼搏的精神;通过家庭体育项目的欣赏,可以从祥和欢乐的氛围中增强家庭归属感;不仅如此,学生们还可以了解更多的体育文化,进而推动体育事业的不断发展。
2.4培养高中生的道德素质
体育项目竞技比赛的魅力不仅在于在竞技比赛中不断追求和不断超越,运动员挑战生理极限和心理极限。还在于运动员不断的自我超越,进而达到更快、更高、更强的奥林匹克精神。体育欣赏教育是体育教学的一种手段,能有效培养学生的道德素质。在体育欣赏的过程中。通过对运动员顽强拼搏精神的学习,能有效培养学生克服困难的意志品质;体育项目的竞技比赛是在公平、公开、公正的原则下进行的,通过体育欣赏课,学生能够树立良好的竞争意识,增强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新课标下高中体育教育非常注重学生个性的培养,体育欣赏教学能增加学生的自主性和创造性;学生们通过运动员在竞技赛场上通力协作的团队精神,能有效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道德观和世界观;通过体育运动项目的欣赏,可以加强学生的个人修养,在进行体育项目的文明欣赏过程中,学生能够养成自觉遵守和维护体育道德。
2.5培养终身体育意识,提高运动技能
我国体育教育事业的目的是终身体育,学校体育教育是从学到用、造就终身体育的关键环节。在高中阶段更应该重视培养终身体育观念。
关键词:
快乐体育;教学方法;学校体育
众所周知,体育运动的主要价值就是其能够对人们身心发展起到一定促进作用。在实际体育教学过程中,快乐体育的体现主要就是使学生对运动特性进行学习,对于运动过程中所产生乐趣能够充分体验,在此基础上使运动习惯形成,使学生能够在体育运动过程中能够真正得到快乐。
1快乐体育的特点
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充分调动教和学的积极性,使学生在乐中学,在乐中乐,在乐中将体育基础知识及技能掌握,从中得到愉悦情感体验,使学生能够在良好氛围中快乐参与,并且使其在学习体育知识及技能过程中能够对体育运动乐趣充分体会,能够从中获得成就感。
2快乐体育教学的作用
对于快乐体育而言,其比较关注学生个性,注重多向交流信息,主张在教学过程中实施启发性教学,同时注重教学方法的多样性以及学习方法的实效性,积极营造宽松、愉悦且具有趣味性的课堂教学氛围。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但要对学生进行体育知识及技能教育,同时要对学生实施人格教学,从而使学生能够具备浓厚学习兴趣,使其能够具备顽强意志,能够通过适当方法来对自身体育学习及体育锻炼行为进行适当调整。达到身心健康的目的。例如,教学“三人三绳三角形同步内摇跳法”时,在学生将第二个环节“协同教学,自主探究”完成之后,教师可通过提问方式进行引导:第一,“同学们在进行内摇跳法训练过程中是否遇到困难呢?”通过教师提问,学生对回忆自身训练情景,并且能够对学习中所遇到障碍深刻体会。第二,“同学们是否知道其中原因呢,是否能够沟通在此练习找出答案呢?”这些问题能够使学生在探索中不断尝试,在教师引导之下,可准确把握相关技巧,从而能够不断改进自己动作,最终可使其将相关技巧及动作较好掌握。第三,“三人内摇跳得不错了,下面我们能不能把它稍稍变化发展成另一种摇法或跳法呢?”对于这一问题而言,其与学生实际学习需求及创造新动作需求相符合,可促使学生积极进行尝试。第四,“同学们,你为其他同学表演你发明的动作吗?”这一问题与学生好胜心较强的特点比较符合,并且能够创造空间使学生创新,学生三人同上同下,一次跨越和两次穿越,一人跨越两绳。一方面,学生在实际学习过程中能够具有明确指向;另一方面,对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十分有利。依据“疑问-假说-实验-探索-验证-认识”这一顺序掌握及理解技术,可使学生在实际学习过程中具备较强主体性,可使学生主导性及学生主体性两者之间实现有效融合,其结果就是能够使学生主动进行学习,能够对知识及技能真正理解及掌握,将学习方法掌握,同时在学习过程中体会到乐趣,最终完成教师预期教学,并且能够使教学大纲要求及教学技术要求能够得以较好满足。
3快乐体育的心理学依据
在实际体育教学或者体育训练过程中,若运动性质与享受心理相背离,或者运动比较单调及乏味,则必然会使学生有厌恶感产生,使学生感觉比较压抑,最终导致学生在运动训练中行动迟缓,而选择快乐体育教学形式,可使运动性质与学生心理特点更加符合,可使学生保证情绪高涨,使其心理需求得到满足,从而使教学目标得以更好实现。
4培养体育兴趣
就当前实际情况而言,快乐体育教学理论正在快速发展,并且得到广泛应用,其注重在学生实际学习及实际生活中运动乐趣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就心理学角度而言,兴趣爱好属于运动的重要动力,在某种行为中能够体会到快乐,则必然会有兴趣爱好产生。
5激发体育动机
第一,目标设置。学生在体育活动中参与属于具有目的的一种行为,所以可通过设置学习目标有效激发学生学习动机。比如,在立定跳远训练过程中,由于其动作相对而言比较简单,小学阶段便出现在达标项目中。对于高中学生而言,可能会对其缺乏新鲜感,若能够依据学生心理特点对教学目标进行合理设置,使教学目标能够转变成为学生内在需求,则能够在自我意识控制下实行体育训练,从而使学生主动性及能动性增强。第二,创设情境。在实际体育教学过程中,在不改变教材内容及教学大纲要求前提下,可将教学方法改变,使体育活动能够更加新颖,从而可使学生猎奇心理得以较好满足。另外,创设问题情境也能够激发学生认识内驱力,可激发学生积极进行探索,增强其主动性,同时也可适当组织体育竞赛,使学生能够更加主动参与其中。第三,积极反馈。在获取学生反馈信息之后,教师可及时分析学生学习实际情况和体育教学目标之间所存在的差距,从而可对教学计划及教学方法及时进行调整,从而使学生能够更好进行学习,同时学生在体育运动中也能够获得喜悦感及快乐感,促使学生在体育运动中能够自觉主动参与。
总而言之,快乐体育能够面向所有学生,以学生未来发展为着眼点,以学生兴趣爱好及体育需求为着手点,通过合理进行课程设计对学生自主体育锻炼意识及能力进行培养,可对体育锻炼必要性较好理解,逐渐形成科学健身良好习惯。
作者:秦贤美 单位:南宁市隆安县隆安中学
在高中体育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如若在其中渗透赏识教育,则能够有效的满足学生的心理,让其体会到来自于教师的肯定与赞赏,进而能够更为清楚的认识到自身的优缺点。同时,当高中学生体会到赞赏之后,将会更加积极的投入到高中体育课当中,从而能够实现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良好沟通,实现师生关系的和谐发展。因此,高中体育教师应正确的认识到赏识教育的重要性,从而能够在高中体育课当中自觉的将赏识教育的理念渗透到教学当中,合理的组织相关体育活动,以赏识教育的相关要求改变自己的言行,为赏识教育模式的实现提供良好的开始。因此,高中体育教师应在日常教学的过程中,积极的对先进的教育理念进行学习,提高对赏识教育的认识程度,把握赏识教育的真正含义,从而能够更好更快的实现赏识教育。例如,在高中体育课篮球项目的教学当中,由于兴趣爱好的差异,部分学生的篮球技术相对较好,而部分学生则对篮球技术不甚熟悉。在投篮训练的过程中,部分学生的数据相对较差,这就进一步加重该类学生对篮球的反感。此时,如果教师采用赏识教育的方式,对该类学生的进步大加赞赏,从而能够帮助其树立信心,提高教学的效果。
二、营造高中体育课赏识教育氛围
在高中体育课的实际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不仅应提高赏识教育的教育理念,将该模式渗透到日常教学的当中,同时还应致力于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为赏识教育的实施提供环境基础。对于高中学生而言,当学习环境较为轻松、愉悦时,则其参与体育活动的热情将被大大激发,使其能够积极的投入到体育课堂教学当中。对于高中时期的学生而言,其正处于培养体育兴趣爱好的黄金时期。当教师能够在良好的教学氛围当中,毫不吝啬的对学生所取得的进步表示赏识,则不仅能够有助于课堂教学任务的完成,同时还能够激发高中学生的浓厚兴趣。当学生对体育课程的学习有着积极、乐观的情绪时,则将会使得学生对其他学科的学习产生积极的影响。例如,在实际教学的过程中,笔者曾遇到几名身材占优,而技术、兴趣却相对较差的高中学生。此时,笔者将会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要求几名技术较好的学生首先进行简短的篮球比赛,使得这几名学生能够体会到篮球比赛的精彩。这时,笔者首先对几名同学的身材进行赞赏,指出其在篮球项目当中将会拥有一定的优势。当其对篮球项目有一定的信心之后,则将会自觉的投入到篮球的学习当中。
中学生的健康教育是家长、学校甚至是社会所关注的问题,这个问题涉及到每一位学生、每一个家庭、每一个社会人的一生。作为孩子的监护人,我们每一方有权也有责任来为孩子的健康教育负责。不管是小学生,初中生,还是高中生,健康教育万万不可忽视。
一、对健康教育的认识有待提高
世界卫生组织(WHO)对健康的描述是“一种在身体上、精神上、社会上的完善的良好状况,而不是没有疾病和衰弱的现象”。这说明健康不仅是生理的,而且还是心理的、行为的。良好的心理素质和社会适应能力对健康具有重要意义,也只有健康的精神寓于健康的身体之中才能称得上健康者。
为此,我国提出了“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并以此设置了新的课程目标,实施了新一轮课程改革。但是调查发现,目前高中学生普遍对健康的概念缺乏全面认识,还片面认为没有病就是健康。呈现出对体育和健康教育缺乏学习兴趣和动力的状况。同时,繁重的学业负担和巨大的升学压力、电视、计算机游戏、网络情结、饮食习惯、运动条件限制、生活环境变化等,使得高中学生体质健康状况不佳,心理脆弱、社会适应能力不强。
二、重新审视体育和健康教育的结合
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实验实施和推广,2001年到2003年国家教育部颁发和修订了《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和《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课程标准》将不同性质的学习内容划分为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五个领域,这五个领域由两条主线构成,一条是运动主线,另一条是健康主线,包括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健康主线的三个领域符合世界卫生组织对健康下的定义。同时在课程名称上,小学叫《体育》,初、高中叫《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中指出,初中的体育与健康课程,不是“体育+健康教育”,是“对原有的体育课程进行深化改革,突出健康目标的一门课程”。而高中的体育与健康课程却是“以体育为主,同时融合健康教育内容的一门课程”,是“体育+健康教育”,并规定了高中学生必修1个学分,一般18学时。因此,课改后的高中阶段,体育与健康教育紧密地结合在了一起。
三、体育教师在健康教育中面临的新要求
体育教师要认识到提高健康体能的重要性;要积极指导学生掌握促进健康的行为;要创设一个有利于健康学习的环境;要客观地评定健康资源并提出一个合理的健康教育计划。
体育教师应理解学生学习方法的不同,并创造教育机会以适应不同学生的要求;体育教师要能深入了解不同学生在学习方法上的个体差异,并能根据他们的差异创造适应这些差异的相应教学指导。
一、前言
社会调查显示,我国近些年城市人口生活状态低迷,处于亚健康状态的人群比例较高,其中,青少年所占比例比白领工作者还大。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就是体育锻炼太少,也从中映射出了我国目前中学生体育教育面临很大的问题,需要改革和创新。作者有十年的高中体育教学经验,根据工作中的体会认为,体育教育的创新改革主要体现在教育理念的改革、教学内容的多样化、特色体育项目的建设、注重全民健身精神、人格塑造、教育去功利化几个方面重点改革。
二、体育教育理念创新改革
体育教育理念是体育教学方法与体育教育管理的根源所在。体育教育理念主导了体育教育的大方向,我国现行的体育教育理念过多的关注教育结果,长期受教育大纲、基础课程等制度的限制,忽略了体育教育中的感情因素。科学的体育教育理念应该更加注重体育意识、体育习惯、体育能力的培养。通过对学生个性差异与个性需求的满足,将健康教育融入到学生的生活习惯中去。体育教育通过让学生建立科学的体育认知,引导学生自主的进行体育行为,使学生的身体和身心同时得到培养和锻炼。另外,体育教育中应该更加强调人格的塑造。这种人格塑造将影响学生一生。
三、多样化的体育教育
针对高中阶段学生行为习惯,这个阶段的学生还有非常强烈的探索欲望和尝试欲望,这就要求我们在进行体育教育的过程中,尽量通过多种丰富的体育形式来吸引和满足不同学生的个性化需求。比如,通过举办体育协会、课外俱乐部等团体,让学生在体育课之外也能接触到更多的体育活动。另外,通过校际友谊赛、田径运动会、冬季长跑等活动。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竞争意识,克服心理障碍,养成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生根据自己的能力参与比赛项目在运动中体验运动的乐趣和成功的感受,从而表现出良好的体育道德和协作精神,正确处理竞争与合作的关系。还可以通过一些专题性的体育主题活动,体育知识讲座、结合讲座内容及各种报刊杂志内容,组织班级甚至全校性的体育知识竞赛活动,以提高学生对体育文化知识的积累和参与体育活动的积极性,培养发展学生个性,增强集体荣誉感,更有利于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
另外,在教学内容方面,除了开展现有的田径、足球、篮球、乒乓球等传统内容,也应该加入一些新鲜的项目。如:空竹、蹴鞠、射箭、散打、拳击、舞蹈、桥牌等等内容。使得学生更加具有可选择性。
四、特色体育项目建设
学校在体育教育过程中,结合地域、学校特点、学校传统、校园文化等方面因素,有针对性的进行凝练并形成适合自己学校的特色体育项目。目前,在高考升学率的压力之下,学校更愿意投入精力放在文化课程中。然而,从长远的教育发展来看,形成几项自己特色的体育项目有助于提升整个学校的素质教育水平,为未来给学校增加一张闪亮的名片。
五、体育教育的人格塑造
在体育教育的过程中,通过诱导、启发、参与等多种形式方法,能够对人的人格的塑造起到重要的作用。人格是气质、性格、情感、意志、兴趣/爱好、知识智力、意向、经验、态度、抱负、观念、理想等方面的综合特征。比如,通过长跑可以锻炼学生的毅力,通过足球能够锻炼学生的团队配合意识。体育活动中的竞争与对抗,能够锻炼学生正确处理胜利和失败。拥有健康人格的人会在遇到竞争与对抗时做到客观的分析问题、正确的评价得与失,能够及时的修改或者放弃那些不切实际的计划并且善于平衡自己与外界的关系,做到不贻误时机。
六、体育教育去功利化
尽管教育部门倡导对学生体育锻炼的重视,但在各种对学校的考核和评价中,文化课考试成绩依然被放在最重要的地位,体育则“无伤大雅”。在这种情况下,体育教育走向了两个功利化的极端:第一,高考加分的诱惑,为了能够在高考中获得更多的加分,不是按照自己的兴趣,而是绞尽脑汁的通过体育荣誉来获得加分,忽略了体育教育的本质;第二,被排挤边缘化,体育课程往往在高三阶段就不断的为其他的高考科目让路,成了被忽略的对象。
七、结束语
在全面推动和开展全民健身的大背景下,通过体育教育理念创新改革、开展多样化的体育教育项目,形成特色体育项目来对高中体育教育创新改革具有重要的意义。在体育教育的过程中真正做到去功利化,同时有注重体育教育过程中的人格塑造。将体育教育回归到体育的本质中来。
参考文献
[1] 李秉德.教学论[M]. 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