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所有化学知识模板(10篇)

时间:2023-08-09 17:16:35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初中所有化学知识,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初中所有化学知识

篇1

中图分类号:TP3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6)30-0095-02

随着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推进,网络信息技术不断进步,一种以互联网为主体的信息化时代正在逐渐改变人们的生活习惯以及学习方式。因此,计算机技术在当今时代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和意义。我国的教育体制中,计算机课程教学一直占有非常占有的地位,从小学开始,计算机教育就被提上了日程。在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中,其教学的主旨是在于培养以创新和实践为核心的、以为人们服务为主旨的、以为就业作为导向的、具备专业性综合能力的现代技术型、创新型、应用型的人才。因此,中职的计算机基础应用教学除了要培养学生的计算机理论知识,还要结合实践进行教学,以保证所培养的学生都具有实际的动手操作能力以及创新能力等,使其能够适应当今现代化社会,满足社会的需求和工作单位的需求。

1 中职计算机课程基础教学应用的现状分析

1.1 课程内容的设置不够合理

就目前中职学校的教学课程安排来说,许多中职学校在进行计算机课程教学的时候,都过多的把注意力放到了计算机课程的理论和过于死板的技术导向上。与中国传统的理论教学问题一样,这种教学模式下,学生看似面面俱到地学习了诸多知识,其实只是填鸭式地接受一些皮毛,而不能做到精通。尤其是自从计算机教学在我国出现以来,我国的计算机的技术教学出现了一种“模式化”的死板技术导向,教学内容和考核内容极度僵化。

1.2 教材选取存在的问题

当今时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和进步呈现一种井喷式的爆发性发展速度,信息量爆炸性增长,各方面的资源更新速度日新月异。计算机作为时代的主体,计算机技术的更新速度也是日新月异。尤其是同某些传统的教学课程相比,计算机技术的更新速度导致了其对于教学的要求非常高,对于教材的要求也非常高。尤其是计算机技术的基础应用教学,其内容也应该根据当前计算机知识的改变所改变。但是目前来说,许多中职学校的计算机教材相对老旧,即使是教材的版本不断更新,但是其内部的知识其实变化并不大。比如,某些教材上的计算机操作步骤的图解仍然是以windows XP 计算机系统为例的,但是实际上的计算机系统已经自Windows XP 以后又推出了多个版本,Windows XP 已经在逐渐的淘汰当中了。所以出现了一种学生在新电脑系统上找不到所学过的内容的问题,导致了一种“学难以致用”的尴尬情况。

1.3课堂教学和实践相脱节

从计算机课程的基础教学的特点出发,其对于综合实践的要求非常高,单纯地依靠教师进行理论性的教学是不够的,更要加强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但是在目前很多中职学校当中,实际情况却是由于经费不足等原因,对于计算机机房的建设存在诸多问题,例如机房环境差、计算机数量少、计算机质量差、计算机损坏后的修复工作滞后等。某些中职学校的学生在上计算机课程时甚至难以做到一人对一机,这样的情况很容易导致学生无法将所学到的理论知识应用到实践当中。纯理论的教学模式下,学生很难真正地理解和掌握知识,更不用说在操作的基础上结合实际解决一些计算机相关的问题。从社会角度考虑,现代社会和大多数用人单位对于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要求越来越高,实践能力较差的学生在社会上很难有立足之地。

2 对中职计算机课程的基础应用教学优化改革措施

2.1 教学理念的改革

在日常教学工作当中,要加强对于教学理念的改革,使中职学生科学合理地掌握一些常用的办公软件,使其具有相关技术维护与技术管理能力。同时,要加强锻炼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使中专学生在当今社会具有相当的适应能力,能够应对各种情况的发生。 为了锻炼学生的综合动手能力,以适应当今社会上用人单位对于人才的需求,转变教育教学理念就势在必行了。首先,必须要改变教学工作中的主体,传统的教学模式中,通常是以教师作为教学课堂的主体的,更多讲求的是“教”,而不是“学”,学生自主性差。要强化学生在日常教学工作中的主体作用,以学生为中心。中职学生在计算机基础应用课程中主要应该学习的部分是计算机的基础知识以及一定程度的深化知识应用。但是在此基础上,也应该多对学生进行常用的办公软件等可以利用到以后工作当中的知识教学。要以目前社会上对于工作岗位的诉求作为培养学生的标准,综合提升学生的素质和操作能力,增强学生的社会竞争力。

另外,要注重以人为本的人文理念教学,全面贯彻科学的教育理念,培B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让学生敢于去想,敢于去打破传统。这样才能使学生将学生工作化被动为主动,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效率。

2.2 教材的改革

关于中职计算机的基础应用教学,其包含的课程信息量比较大,知识更新速度非常快。所以在选择教材的时候一定要保证教材具有实用性价值,以满足中职学校的学生的需求。同时,教材一定要选择最新的,这个最新不是指教材更新的版本最新,而是指更新版本后其中的内容与计算机的发展步骤相一致。有些学校的教材会选择自己编排,如果自己编写教材的话,要打破传统的教材编排习惯,教材的编写一定要有新意,能够吸引学生的眼球,也要符合绝大多数学生的认识规律。另外,教学用的计算机要及时的根据计算机的发展更新软件,以保证学生能够在训练的时候跟上时代的发展。

除了教材以外,教学用的相关案例与项目的选择也非常重要,一般来说,案例和项目的实际应用性较强,包含的信息量很大。所以对于它们的选择一定要考虑到它们的规律性,要根据实际课程的需求与学生的课程安排,进行深入的调查和分析,收集相关资料,对案例和项目进行编写。

2.3 教学方式的改革

传统的教学方式通常比较古板,讲求的是知识的急性灌输,一般是在一节课的时间内尽可能的多为学生灌输知识。教学手段的改革要为学生建立一种兴趣学习的课堂教学模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随着科学的发展,多媒体技术逐渐应用到各行各业,也广泛地应用到了课堂教学当中。用多媒体进行课堂辅助教学和传统教学方式相比有着许多优势,其中最直观的优势就是教学的直观性与学习的趣味性。通过多媒体对学生进行教学,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和兴趣,多媒体所展示的知识点与传统知识点相比更加生动活泼,更加能够活跃课堂氛围,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所谓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就一定要应用,单纯的理论知识是无法让一个学生真正掌握计算机的使用方法的。古有赵括纸上谈兵,心中空有兵法却无法应用到实战当中。计算机课程具有很强的实用性,要让学生多自己进行操作,学校主要通过让学生去机房上机来增强实践动手能力。有关数据显示,理论与实践教学结合的综合教学模式对于教学效果更好。所以如何强化教学的实践性是教学方式改革的关键。

2.4 考核方式的改革

考核制度是教学过程中最后一个环节,也是教学过程中最重要的一个环节。古代的科举、现代的中考、高考,都体现了这一点。所以,一个好的计算机教学方案必定包含有好的教学考核制度。因为计算机教学的特殊性,目前所保留的传统的考试制度可以作出适当的调整。其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一定要坚持理论与实践的和谐统一,既不能过度重视理论知识的考核,也不能过度重视实际操作的考核。

3 结束语

中职学校的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在中职教学课程中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能够培养学生对于计算机的使用以及对于信息的收集和分析能力。这些能力不仅仅能够让学生通过本门学科的考试,还可以为学生以后的人生和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计算机应用的相关知识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呈爆炸式增长,所以对于教学的相关环节的要求也是日益提高,要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变革和优化计算机应用基础的教学方案,提高中职教学质量,提高中职学生的学习效率和成绩。

参考文献:

[1]焦铬,范双南,刘辉.基于职业能力提升的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J].新n程研究(中旬刊),2015(12):23-26.

篇2

一、通过创新的教学设计,提高初中化学教学的有效性

1.备课

初中化学教师在备课时还是完全按照大纲和教材的内容进行备课,毫无新意,因此化学教师要结合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和实际生活展开灵活的备课。重点从教学目标、教学过程、习题讲解等方面进行改进,课堂不一定是要严肃的,可以鼓励引导学生活跃课堂气氛,增进师生交流。

2.教学形式

初中化学课程是一门充满趣味性的课程,学习很多知识前都要进行相关的实验,教师就可以很好地利用这一点,遇到实验的时候,让学生自己操作,自己观察现象,自己分析数据,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在课堂上鼓励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敢于表达,大胆发言,说出自己的想法和疑问,从而督促学生更加深入地学习化学。

二、通过加强教学资源的整合和利用,提高初中化学教学的有效性

初中化学中有许多需要学生在课后进一步探究和思考的内容,但是由于上课时间有限,教师往往把这些思考布置给学生进行课后反思。但是学生往往不重视这样的思考,针对这样的情况,教师可以要求把思考的问题以作业的形式上交,或者以提问的方式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对于化学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要做到,咬文嚼字,抓住关键知识点,通过分析、比较、分类归纳等方法整理出清晰的知识网络,理清知识间的联系。要对初中化学教材中所有的概念做到心中有数,理解到位,并且分类掌握。教师要对初中化学课程进行充分的资源整合和利用,从实验、思考、作业等多个方面入手,根据学生的兴趣选择适当的教学内容,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进一步改进教学方式,通过资源整合来提高初中化学课堂的有效性。

篇3

引言

化学作为在目前的教学中的一门基础学科,同时也是最为重要的一门学科之一,在随着学生学习的不断深入的过程中,教学课程的难度也随之进行不断的增加,解题的困难性也已经成为了目前学生最为烦躁和难以解决的问题之一。而随着我国教育课程改革的进行,有关如何更好的进行初中化学的教育教学已经成为了教育界十分重视的问题,为了更好的进行教育改革,让初中生可以更好的去理解化学、学习化学,帮助学生更好的去解决在学习化学中所遇到的问题,本文主要针对新课程化学模块教学来进行分析和研究。

1.应用教材更好的去确定教学内容

在初中教育进行改革的时期,新教材所呈现的内容很多时候是和老教材不相符合的,对于新教材来说,其更注重对于学生能力的培养。在新教材中其主要可以将栏目分为三类:第一类为学习活动性的栏目,从实质上来讲是属于一个教材的基本要求上的,一般情况下教材会要求学生掌握好一些基本的学习内容;第二类为资料性的栏目,这种栏目一般来说都是平时考试中并不做要求的内容,其主要的目的就是帮助学生对于化学知识面进行相关的扩展;第三类则为方法性的栏目,这一栏目是用来帮助学生提供一个可靠的解题思路的,其主要的存在目的就是帮助学生,建立出一个可使用的解题思路。老师则需要根据这三种不同的栏目在课堂上进行不同的分配,确定好哪些内容是最基本要求所有学生全部都掌握好的。然后在这一分析基础之上,来确定授课过程中的核心内容。如人教版这一初中化学教材中对于氧化还原反应这一模块,教师在进行授课的时候,可以使用以下的教学顺序来进行授课:首先教授学生什么是氧化还原反应面,即氧化还原反应的概念,其次是氧化还原反应的实质、在氧化还原反应中什么是氧化剂,什么是还原剂,物质的氧化性、物质的还原性,最后可以对于氧化还原反应在实际的生活生产的应用来进行讲述。

2.通过已经定好的教学思路以及课程教材来进行教学思路的确定

教师需要根据国家所下发的课程标准以及学校所使用的人教版的教材来确定一个准确的教学思路,所谓的教学思路就是需要确定什么是讲课的核心,如在初中的化学教学中,以氧化还原反应这一模块为例,其中最为重点的就是什么是氧化还原反应,如何使用和进行氧化还原反应。而在确定好授课的思路之后,就需要教师针对每一节课学生所需要学会的重点、难点来进行讲述,并且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在课堂中也需要老师尽可能的与学生多进行沟通,提高学生对于化学这门课的兴趣爱好。同时也这是在进行初中改革教育中一个十分重要的环节,只有把这些环节都做好,才能更好的促进改革,也可以让学生们更好的适应新的教育教学环境。

3.实践与教学结合,将教学内容生活化

我国初中化学教学存在的一个重点问题在于我们的课堂教学过于偏向于理论性教学,没有将理论教学与实践进行紧密的集合,这在一定程度上打击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同时一味的理论性的教学也使得化学教学缺乏了生活气息。化学教学的目的不仅仅在于使学生掌握一定的理论知识,更重要的是要将相应的理论知识应用到日常生活中,在这样的前提下就要求初中化学教学能够进一步的创新教学方式,将理论教学与实践进行更好的结合,使学生将课堂所学的知识更好的应用到日常的生活中,这样的教学模式不仅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化学课堂的有效性,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更为重要的是,通过对学生实际应用的一系列检测能够更好的评价和掌握学生的接受程度以及应用程度,同时我们也应当建立相应的评价机制,将学生的课外实践成绩纳入到学科最终成绩,这样的评价机制也能够很好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同时将化学课堂的生活化落实到实处。

4.总结

综上所述,随着新课标改革的来袭,在初中化学教育中所存在的各种不同的问题,都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够解决的,想要真正的解决这些问题,需要广大的教师在教育教学实践中不断的为其付出努力,做好定期的反思、对于新的课程改革进行相关的研究,并且要努力的克服好在进行改革的过程中所遇到的相关困难,对于教育教学模式也应该进行相对的创新,并且努力加大其投入量,对于新的教育教学模式进行管理和督查,让新的课程改革可以更好的适用在初中的教育教学生活中。

【参考文献】

[1]温永华.新课程标准化学必修模块教学实施的策略[J].化学教育,2005.11:24-26

篇4

一、初中化学实验教学研究背景和现状

(一)研究背景

九年义务教育中,小学是没有设置化学课程的。因此对初中生来说,化学课程是一门相对较生疏的学科。但国家对通过学习化学应达到的内容、培养的能力规定得十分明确。初中化学教学要求两方面:一是要求学生学会相应的化学知识;二是培养出中学生的实验能力,让他们在实验中领悟相应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动手能力等。因此,化学实验教学是化学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所有学校应适当开展并重视实验教学,通过引进先进的器材,完善实验方法,在化学实验过程中引导学生学好初中化学。

(二)教学现状

1.初中化学实验教学的课时分配紧张初中化学是在初中九年级开始学习的,只有一年的时间来学习整个初中化学的知识,既包括书本知识,又包括实验时间。明显的,教师的教学时间非常紧张,即使按时完成教学计划都有些紧张,再加上所有演示实验的时间,因此,教师只能压缩实验时间。实验教学的作用对于学生来说非常重要而且有效,对于化学实验时间的压缩,会使得学生不能及时思考实验原理,能够动手做实验的机会很少,自然也就学不到关于实验的相关操作和实验技能了。2.实验设备不够充足学校配备的实验设备不够充足,由于实验仪器和实验药品的缺少,导致教师在进行实验时,总是不能顺利进行。对于一些实验要求低、仪器简单的实验,教师可以寻找一些替代品来代替,但是对于要求较高的实验,教师则无法实施实验。

二、化学实验教学的改进途径

(一)完善实验教学的评价体系

实验教学是一种过程与方法的教学,强调学生的感受、思维与技能习得。化学实验教学中,教师要应用激励手段评价学生,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初中生的竞争意识较强,当看到同学得到教师的鼓励或者奖励时,都希望自己也在班级中得到鼓励或者赞赏。所以,我在组织化学实验教学时,会在恰当的时候评价学生,当学生做题既迅速又准确时就鼓励学生再接再厉、不要骄傲;当学生做题粗心又不重视的时候要鼓励学生不要放弃,继续加油。化学教师的评价会对学生产生一定的影响,所以教师必须重视课堂评价的作用。

(二)因地制宜地激发兴趣

教师要以学生为主体,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并且初中生的好奇心又强,思想又前卫,对于新鲜的事物又喜欢探究,因此教师可以根据这些特点,给学生创造情境,让学生轻松地学习化学。如口诀歌谣记忆法,学生刚接触化学实验的时候,实验操作时的注意事项很多,教师可以编成口诀帮助他们记忆。例如:取用药品的操作要点:“固需匙或纸槽,一送二竖三缓立”“块状还是镊子好,一横二放三慢竖”“液体应盛细口瓶,手贴标签再倾倒”。量筒的操作要点:“读数要与切面平,仰视偏低俯视高”;胶头滴管的使用要点:“滴管滴加捏胶头,垂直悬空不玷污。不平不倒不乱放,用完清洗莫忘记”。对于化合价的知识可以这样记忆:一价钾钠氯氢银;二价氧钙钡镁锌,三铝、四硅、五氮磷,二三铁,二四碳;二四六硫都齐全,铜汞二价最常见。从而让学生在竞争中合作,在合作中竞争,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化学实验是化学教学的重要环节,是提升学生动手实践能力和思维能力的有效措施,很多化学知识和化学现象都要通过化学实验来证实,如果仅靠教师讲解可能使学生难以理解。初中化学实验室的器材完备,教师水平较高,设施齐全,完全符合现代化教学的要求,那么学生进行化学实验的软硬件条件就能得到保证。初中生思想成熟,自制力强,所以在进行化学实验时比较轻松,教师只要适当引导就可以顺利地完成教学。很多初中化学教师可能会忽视实验教学,认为实验课上实验器材和学生都难以管理。但是我却认为实验课必不可少,教学大纲既然规定了实验内容,就必须按照要求进行教学。

(三)转换教师的教学思想

转换教师的教学思想,就要重视学生对实验的动手操作体验。化学实验中各种可以观察到的外部属性,如色、味、态、声、光、热等现象,都依赖着学生的感官,之后还要通过自己的语言准确表达出来,进而推断概括参与实验的物质的相关性质或反应机理。通过化学教师的思想转换,可改变教学中的实验教学策略,加强学生对实验原理、实验过程的理解,促进学生的实验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形成和发展。

(四)增强实验中的探究过程

1.注重团队合作在实验时,教师应该鼓励学生自动组成团队,有效的团队合作既可以实现资源的共享,又能够相互监督、相互促进,还能够让学生在实验过程中进行讨论,交流经验。2.实时记录,注重过程所有的事要都是离不开实验记录的,更何况创新性实验。实时记录可以完整有效地记录实验的过程和实验中所产生的数据,从而为后续工作做好充足的准备。3.评价反思,改正不足适时地评价反思是创新性实验中必不可少的,一个实验总会因为操作、仪器误差、理论偏差等多种原因而存在一定的不足,在每次实验之后教师都应该引导学生思考创新实验中的不足,以此令学生更深入地理解实验内容和所要表达的原理。

(五)培养学生的科学素质

科学素质是科学课堂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因此在进行创新实验的过程中,我们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科学素质,由此要做到以下几点: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科学观念,帮助学生深入了解不同的科学原理,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探究能力,结合创新实验增强教师的课堂教学效率。初中阶段是学生真正开始从科学的角度来认识化学社会、了解化学知识、认识化学研究方法的初始阶段。在教学中,科学、有效地完成并进行实验教学,既是从真正意义上履行一名化学教师的教育义务,又是在促进学生各项技能与科学探究能力的形成过程。

作者:祁国伟 单位:甘肃省临泽县第二中学

篇5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化学的许多重大发现和研究成果都是通过实验得到的。化学泰斗戴安邦说过:“化学实验教学是实施全面化学教育的一种最有效的形式。”化学实验教学尤其是探究性实验教学,能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能为学生构建交流与合作的空间及平台,能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严谨治学的科学素养,为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能力提供活的源泉。因此,探究性实验教学符合新课程改革的要求,也为全面实施新课程改革的理念提供实践的广阔平台。

一、探究性实验教学的内涵

探究性实验教学是在教学过程中,由学生独立运用实验的手段,对研究对象在实验过程中所产生的未知现象或数据进行探究,在观察现象得出实验数据的基础上,通过科学抽象总结出结论,以了解它具有怎样的组成,有什么属性和变化特征,以及它与其他对象或现象的联系等的一种实验教学。探究性实验教学是一种强调学生自主积极投身其中的教学模式,突出学生的主体性,可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探索兴趣,教师可创设问题情境,鼓励学生积极思考,自己动手做实验,自由发表意见,开展讨论,使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从而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在初中化学实验课程中如何进行探究性教学

(一)夯实理论知识,奠定探究基础

任何实践都是在理论的指导下进行的,坚实的理论基础是学生进行探究的前提,如果没有相关的理论知识,学生是很难找到探究的切入口的。尤其是初三学生刚开始接触化学,如果不具备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即使对探究活动很感兴趣,也很难参与探究。例如,在教学“灭火的原理和方法”一节中,在“活动与探究”这一栏设计的活动是“:请你通过询问他人、走访消防部门、查阅报纸杂志等方式,了解人们在日常生活和生产中通常采用的灭火方法”。燃烧与灭火在日常生活中非常常见,但如果要探究灭火的原理及方法,那就还需要学生了解物质燃烧的条件,以及不同物质的燃烧对条件的要求。例如,对燃烧的木材和燃烧的酒精的灭火的方法为什么不同等等,这些都需要学生对相关的化学理论知识有所了解,才能参与探索。如果教师在学生还没有了解这些理论之前,就开展对相关问题的讨论和探究,那将是徒劳无获的,而且,还会使学生对化学产生畏难情绪,进而,挫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因此,教师首先要注重学生基础知识的学习,只有掌握了坚实的理论知识,才能奠定探究的基础。

(二)让学生充分经历探究过程,掌握科学的探究实验方法

究性实验教学重在动手,学生只有亲自动手做了、经历了,才获得积极地情感体验,才能掌握正确的实验方法,才能获得知。因而在探究性实验过程中应当让学生充分的经历探究的过,掌握科学的探究实验方法。例如在进行化学实验时可以在学生分组实验中按一下步骤进行。首先,根据实验要求,由各组学生提出问题,大胆做出假设,预测实验结果;其次,根据假设结果设计出实验方案,得出假设结果;复次,各组分别指派一名代表表述本组的实验方案,师生一起对各组的实验方案进行分析、比较,筛选出具有可行性的方案;最后,按照拟定的实验方案进行实验,记录实验数据和现象,分析处理数据,并与实验前的假设进行比较,得出最终的结论。通过这一系列的探究实验活动,不仅使学生亲身体验经历了实验、获得了知识,而且还使他们认识到假设对于实验的重要性,知道了探究可以通过实验和观察获得数据和证据等。

(三)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鼓励学生进行发散思维

探究性实验中,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自己喜欢的实验进行探究,有效地发挥了他们的兴趣和特长。化学实验与我们的日常生活实践联系非常紧密,如果教师引导得当,会使学生产生极浓厚的探究兴趣。例如对充气包装中的气体为何种气体进行实验时,可能学生会提出各种不同的假设和实验方案,教师可以让学生做出详细的实施方案,走进实验室进行实验,做好实验记录,比较哪种方案更简便、易行、可靠,鼓励学生进行积极地讨论和交流。在交流和讨论的过程中,学生的想象力得到了发挥、发散思维获得了训练,从而有利于探究实验活动的开展。

(四)处理好探究性实验中的“放”与“扶”

在探究活动中,教师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让学生自行提出问题、设计方案、进行实验等,但如果教师将所有的事情都推给学生,可能会使学生学到的知识和掌握的技能不全面或不系统。因而,在探究过程中,尤其是学生产生认知冲突时,教师应当适时的扶一把,帮助学生克服思维定势的影响,解决实验时的障碍,做到“放扶适当”,从而有助于探究性实验学习的进行。

(五)加强化学实验教学的评价改革

对学生的实验学习情况与学习效果,要有平时评价和终结评价。教师应该通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来了解学生在情感、科学态度方面的现状,记录学生参加了哪些活动、投入的程度如何、在活动中有什么表现和进步等情况。学生也应该在这些方面反思自己的表现和内心体验。教师还可从学生提出的实验方案和结果中加以评价,对于学生在活动中所提的意义不大的问题和明显不正确的猜想,不要简单地否定,在充分肯定学生积极性的同时还要指出其正确合理的成分,使学生看到自己的成绩,增强参与的勇气,在可能的条件下,应该鼓励学生按照自己的特长和爱好分别在实验、小制作、社会调查等某方面有突出的发展。

总之,新的课程改革的要求,是在培养学生掌握知识的基础上也要培养出学生的能力,而对于初中化学来说,研究型实验教学就是最佳培养学生能力的手段。所以教师要深刻的意识到这一点,并通过积极的研究和学习,为学生设计出好的实验,让学生的知识和能力都得到不断的提高。

参考文献:

[1]葛献峰.化学探索性实验教学的实践[J].中学化学教与学,2002.7.

[2]金福华.浅谈初中化学探究性实验的设计[J].化学教育,2002.9.

篇6

对于初中学生而言,化学科目是既有意思又复杂的,有意思在于学生对新科目的好奇,而复杂则是在接触化学后,面对各种各样的化学概念,学生感觉无从下手,每个知识点都是独立的,不能将它们融会贯通。在传统的化学概念教学中,教师往往借助死记硬背的方法向学生们灌输化学概念,这样学生难以深化化学概念理解,容易产生厌学情绪。思维导图作为一种将放射性思考具体化的信息加工与问题解决工具,近几年来日益受到教师们的追捧。在初中化学概念的教学中引用思维导图,不仅能帮助化学教师的改良新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而且能够培养学生收集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逐步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

一、思维导图在初中化学概念教学中的运用策略

转变学生的思维方式和学习方法是运用思维导图教学的基本要求,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应该引导学生自主思考,而不是一味的将书本内容灌输给学生,造成学生学生效率低下,学习积极性不高。那么利用思维导图帮助学生建构初中化学知识系统,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 构建以小节为对象的初中化学知识体系

“小节”代表着某个单元或者知识点的完结,是构建知识中最具体、最小的部分,它既是最基本的又是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教师在讲完本课的知识点时,应该注意运用思维导图进行总结,再将各个知识点充分的联系起来,使其系统化、结构化。以《碳和碳的氧化物》为例,运用思维导图对本小节进行构建化学知识体系,根据本单元的知识点我们可以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总结:物理性质: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主要物理性质;化学性质: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描述实验现象;实验室制取方法:实验室中用石灰石和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解释实验现象,书写正确的化学方程式;这些看似散乱但有相互联系的知识点,在以往的化学课题中,基本上是化学教师的重中之重,每次都会反复强调,课后反复联系,然而在进行初中总复习时,总会被学生所忽略,达不到预期的效果。利于思维导图,在课堂中在使用思维导图形式的板书形式,帮助学生找到相互关联的关键词,让学生积极参与到板书构建中,及时发现和纠正学生的容易混淆的概念点,提高教学效率,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 构建以专题为对象的知识体系

在以专题为对象的知识体系主要用于复习阶段,运用思维导图对某个专题进行具体知识归纳整理建构知识体系,通过这种方法,学生能够通过思维导图将学习过的化学知识点进行梳理,不仅能够加深对知识点的理和学习,而且能够培养学生自身的接收和处理信息的能力,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教师也能够通过思维导图改良自身的教学方式,通过对某一专题的知识建构,将相联系的概念都汇总,整理为一个系统的知识网络,这样既能提高教学质量,又能够使学生在学习中,在脑海中形成一幅清晰具体的化学概念知识结构网。

教师运用思维导图构建化学知识体系,就是将普通的化学概念学习阶段升华为系统学习阶段,使学生将单一的化学知识概念,转变为具体的、系统的知识网络,这充分体现了教学改革的思想,发挥了学生的学习作用,提高了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二、初中化学教学中实施思维导图应该注意的问题

思维导图作为一门新的学习工具,通过对知识点的梳理建构一个完整的知识网络,由中心概念将外散出成千上万个支点,每一个支点都是与中心概念的一个连接点。将思维导图运用到化学教学中,是有利于教师的日常教学和化学复习。但是在日常的初中化学教学中实施思维导图应该注意的问题有以下几点:

1.基础知识掌握牢固

扎实的基础知识的掌握是实现顺利思维导图的基础。只有以牢固的基础知识作为依据,在面相关联的知识点时 ,才能够将它们关联起来,解决相关的问题,明白在解题过程中,需要运用到那些定义、公式等。例如,在学习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自然界的水》时,可将课题1“水的组成”,将上个单元学习的《我们周围的空气》中的课题2“氧气”结合起来,这样不仅仅学习了新的知识,又能够将前面学习过的知识点结合起来,形成一个小型的知识网,帮助学习复习记忆。

2.善于联想和类比

联想和类比都是思维导图的基本要求,根据已知的化学知识点将刚刚学习的化学知识点利用联想的方法相关联起来,化学是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各个部分的知识相互联系,相互渗透、在复杂的化学问题中,利用已知的化学知识对问题进行适当的简化,由此推导出正确的答案。在化学问题解答的过程中,初中化学教师要不断引导学生运用思维导图的方法对问题进行解答,通过对问题的观察、分析,根据题型和相关条件、结构、图形联想到与之有关的概念、公式等相关的问题的知识点解法,不断简化,建立相似点从而找到问题的解题思路。如在学习《碳和碳的氧化物》中“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相关知识点时,我们可以根据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的的相关化学性质,将它们的特性、制取方法、实验结果进行对比,再与我们前面所学的氧气的制取、水的组成相联系,梳理成一个中型的知识网络。这样从知识分支点推出中心概念,逐步了解初中化学知识的网络构造。

初中化学作为一门基础学科,其中所包含的化学概念涵盖了所有单元,作为初中化学教师帮助学生们建构初中化学知识网络,掌握概念学习方法是十分重要的。因此,在初中化学概念教学中,教师要重视思维导图的运用,巧用思维导图,帮助学生深化概念理解,掌握化学概念的本质内涵。

参考文献

[1]杨凌:概念图、思维导图的结合对教与学的辅研究[J],电化教育研究,2006年06期

篇7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2)09-0114-02

初中化学框图推断题具有考查知识容量较大、综合性强、化学特色突出等特点,在近几年河北省中考试题中已成为固定题型,主要考查学生对化学基础知识掌握的程度,运用分析、推理解决问题的能力,是比较好的一类考试试题,区分度高。通过对此类题型的分析,我们不难发现,试题常以四到五个化学反应为基础进行框图设计,由此考查学生对物质的性质与变化、组成与结构、用途与制取的理解及掌握情况。这要求学生不仅要熟练掌握基础知识,而且还要能将其有效的联系起来,运用严密逻辑思维和知识迁移的能力将框图中的物质推断出来,最终得出题中所设问题的准确答案。笔者在指导学生提高框图推断题的解题能力过程中分三步走:

第一步:总结常用“题眼”,降低解题难度。解答推断题,关键要找准突破口。学生必须对常用题眼做到心中有数,如常见的有色物质(包括黑色固体、红色固体、黄色固体、白色沉淀、蓝色沉淀、红褐色沉淀、蓝色溶液、浅绿色溶液等)、有特殊性质的物质(包括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有毒气体、密度最小的气体、参与光合作用的气体、能被磁铁吸引的物质、常温下的无色液体、能与水以任意比例互溶的液体燃料等)、有重要用途的物质(包括常见的食品干燥剂、常见的溶剂、重要的催化剂)、重要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包括硫酸、碳酸钙、二氧化碳、水)、有特殊反应条件的化学方程式(包括反应条件为通电、加热、高温、有催化剂的化学方程式)。经过对已学知识的系统总结,学生可以轻松从题干中找到解题突破口,并能准确判断题干中涉及哪种物质或哪个化学反应,解题的难度就大大降低了。需要强调的是在解题过程中切忌顺着一条线推断,可根据实际题目前后左右呈放射性推断。

第二步:总结常考知识点,提高解题能力。在学生准确记忆常用“题眼”的基础之上,限时让学生对一道典型例题进行解答,结果至少仍会有大约三分之一的学生是无法得到满分的。主要原因就是对常考知识点掌握的不牢固。那么推断题中的常考知识点是什么呢?这就需要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总结,以引起学生的重视。方法如下:教师为学生提供四至五道典型的框图推断题,要求学生只需审题,不需作答。审题过程中,教师要求学生关注每道题中的四个问题考察的知识点分别是什么。经过对几道题的对比分析,学生会发现推断题中的常考知识点为:①框图中某物质的化学式;②物质中某元素的化合价;③框图中某化学反应的化学方程式;④框图中某化学反应的化学反应类型;⑤框图中某化学反应在生产、生活中的重要应用。此时,教师应提醒学生框图中涉及的任意物质的化学式或任意化学反应均有可能成为考查对象,只有认真分析判断出框图中的所有物质,才能拿到高分。于是笔者要求学生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将以上几道典型例题涉及的所有物质的化学式在框图中标明,并请同学将框图中涉及的所有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及其反应类型写在黑板上,然后师生一起逐个分析每个化学反应在生产、生活中的重要应用。当这项工作完成以后,学生对以上几道例题的答案早已心知肚明。不仅如此,学生还会发现有些化学反应在框图推断题中经常出现,需重点记忆,如:Ca(OH)2 + CO2=CaCO3?邬+ H2O;3CO+Fe2O3=2Fe+3CO2;Fe+CuSO4=FeSO4+Cu;CaO+H2O =Ca(OH)2;Fe2O3+6HCl=2FeCl3+3H2O;CaCO3=CaO+CO2?邙;2H2O=2H2?邙+O2?邙;CaCO3+2HCl=CaCl2+H2O+ CO2?邙;2H2O2=2H2O+O2?邙。在对几道例题的分析总结的过程中,学生明确了常考知识点,复习了化学式、化合价、化学方程式及化学反应类型的相关知识,掌握了推断题的解题思路及方法,解题能力大大提高。

第三步:实战演练,增强信心。最后当然要检验一下教学成果,限时让学生解答一道典型例题,解题过程分三步:①找准解题突破口;②分析判断出框图中涉及的所有物质及反应化学方程式;③明确反应类型及应用价值,准确作答。

下面笔者用一道典型例题加以说明:

【例题】:A~H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A和C的组成元素相同、在常温下均为液体,B为单质,D为常见的碱,E为一种常见的建筑材料。它们的相互转化关系如图所示(反应条件、部分生成物已略去)。

(1)C的化学式为______。

(2)E中金属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__价。

(3)反应③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4)反应⑤在实际中的应用是______。

【解析】:通读全题,本题题干提供了大量的信息,根据“A和C的组成元素相同,在常温下均为液体,D为常见的碱,E为一种常见的建筑材料”及各物质间的相互转化关系可推出A为H2O2,B为O2,C为H2O,D为Ca(OH)2,E为CaCO3,F为CO2,G为CaO,由此就可进一步确定框图中设计的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基本反应类型及其重要应用。以上问题全部明晰后,学生对于根据题意设计的问题均能准确作答。

经过教师的指导,学生解答框图推断的能力和得分率普遍提高,师生均感受到收获的快乐。

参考文献:

篇8

初中化学由于学科特点,要用上按课程标准编制的教材,而新的形势要求初中化学教师在现行初中化学教材教学中必须渗透新课程理念。为此,我们这些初中化学教师不得不思考:现行初中化学教材在教学中,如何渗透新课程倡导的以科学探究为主的多样化的学习方式?探讨这一问题对初中化学教师在面对现在的学生,能够在新课程理念下,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自如地进行初中化学课堂教学,具有深广的意义和价值。

下面就现行初中化学教材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探究学习谈一些体会和反思。

一、“初中化学探究学习”教学模式

“初中化学探究学习”的教学模式分为5个阶段:关注、参与;实验、探究;解释、推论;整合、精致;反思、评价。现以初中化学《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为例,说明“初中化学探究学习”教学模式:

1、提出问题。首先向同学们提出:如何在实验室里制取一瓶二氧化碳气体?提示同学们可找出课本中所有能得到二氧化碳的方法,参考课本内容,探究课本中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气体的方法是否是最好的方法。要求同学们写出实验方案、实验过程、现象、结论及体会,每位同学都要参与其中,分工合作,用家中的小实验室制取出二氧化碳气体,下星期三各“科学小组”进行展示。

2、实验探究。周末的两天里,各科学小组都行动起来,我用电话摸底,并提出相应的建议,对较弱的小组,到现场辅导和鼓励。

3、成果展示与交流,上课前要求各“科学小组”先把设计的实验方案先交上来。

上课开始后,各小组开始展示其制取二氧化碳气体的实验装置,并进行实验,一边实验一边陈述探究的过程。八个小组实验方案各不相同,甚至有的小组有多种方案,实验的用品更是五花八门,酒精灯有小药瓶做的,有玻璃胶水瓶做的;反应容器却用医用吊瓶、各式各样的玻璃食品罐;导气管用水笔芯、圆珠笔芯、自行车气门芯、细软管代替;而橡皮塞只有这些具有原创力的、可爱的学生想得出:用橡皮擦、捏成小动物的橡皮泥、小木块加橡皮筋代替。实验过程中针筒、衣服架、风钩、回形针、瓶盖等,都成了同学们手中的实验仪器,家里的醋、食用碱、装修用剩的大理石、蜡烛、泡沫、雪饼中的干燥剂等成了同学们实验用的药品,他们的实验橱更是哪个国家实验室也找不到的,用各种粘粘纸、彩笔画装扮得漂漂亮亮。

曾有一位科学院的院士说:能用最简陋的实验设备做出实验来是最了不起的。我们的学生不正是用最简陋的实验设备做出实验来的了不起的人吗?而且有的实验跟教材中的实验原理完全不同,当然不一定更好,但都是他们通过查资料想出的,这不仅使他们理解了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装置和原理,而且回顾了实验室制取氧气、氢气的装置,还掌握了制取气体的一般思路。

4、反思与评价。当一个“科学小组”展示完毕后,先由小组成员自我评价,后其他小组对展示小组进行评价,最后由教师对整个活动进行总结、反思,包括知识技能、过程方法和态度情感的总体评价。

经过前期的准备,学生已完全具备进行科学探究学习的思维能力,并对知识技能、过程方法和态度情感的自我反思和评价能力。

二、体会

(一)学生探究的内容要视教学内容的价值性。本次课程改革以科学探究为突破口,但我们不可能也没有必要将所有的内容都设计成探究性的。哪些教学内容让学生自己探究,哪些内容要教师给出相关信息或启发讲授,我的体会是:分析和挖掘教材知识的价值,选择具有核心地位和基础地位的、规律性的内容让学生探究。因为学生通过探究活动真正理解了这样的知识,就等于掌握了化学知识的主干,形成了扩充和扩展自己知识结构的能力。

(二)帮助学生建立进行探究的条件。在学生刚开始学习化学时,尽量利用传统的讲授、提问、讨论、实验等方法引导学生探究,并有意识地向学生渗透探究学习的方法,如把探究学习的5个基本阶段印成小册发给学生,让学生具备进行科学探究学习的思维能力,帮助指导学生用家里的废弃物、儿时玩的玩具和少量化学药品建立小实验室,以便为开展完全的科学探究学习做好准备。

篇9

中D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7)01-0029

2014年教育部等六部门联合印发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4-2020年)”中明确中等职业教育的地位和意义,我国作为化工发展大国,中等职业教育化学教学将直接影响化工发展。所以,不论从个人发展还是民族振兴的角度讲,实现全民知识化,增强个人创造能力,都已经成为一种内在需求。因此,在中职化学教学中,更要求教师着重于学生基本能力的培养,而有效教学将直接把知识和技能融会贯通,提高了课堂有效性。在此,笔者就依据多年的经验来谈谈自己的几点体会。

一、现状分析

1. 学生分析

近年来,随着普高招生范围的扩展,中职学校录取的学生中考分数较低,有的学校甚至为了争取生源,不参加中考的学生都能进校,导致相当一部分学生学习目的性不明白,对理论学问的学习不感兴趣,还存在一部分学生任性骄横,以自我为中心,缺乏耐心,脾气暴躁,做事马马虎虎缺乏自信心,影响正常的教学效果。

2. 化学专业设置分析

由于长期以来的化学专业设置、教育形式、课程体系、教学内容等,都深受传统的职业教育影响,例如重理论教学,注重符号、性质、方程式、现象记忆,侧重书本教学,联系实践不够;理论教学内容多,职业技能训练缺乏,适用性教学少,由于教学与实际的严重脱节,使教师教学法举步维艰,也让学生学习味同嚼蜡,学习积极性得不到提高。

职业教育的培育目的是培养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型人才,因而应当突出其技能性和实用性。所以,如何探究一条真正适合中等职业学校化学教学实践的教学之路,就显得特别重要。

3. 化学教学分析

初中化学教学是化学教育的启蒙阶段,而中职化学的教学位置相当于普通高中化学的阶段,化学教材在学问体系上依然采用学科体系编排,学问内容偏难偏深。再加上选择就读中职学校的学生普遍化学根底很差,所以很多学生连初中化学都没曾学完,连最根本的化学元素符号都不记得。因此,在中职学校的实际化学课堂上不可能和高中学校化学课一样,应从注重理论的细致解说、刨根问底的教学形式转化为注重实践、满足专业需求的教学,注重考虑动手操作的培养。

二、应对策略

要做好中职化学教学,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着力点在于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从以下几点开展化学教学工作,可以取得很好的效果:

1. 做好从初中到高中的过渡教学

在初中,学生只学了一年的化学课程,有的学生以至于都没有入门,就毕业了,而且学生掌握水平也大不一样,因而,到了中职学校后,先不要急于讲授新课,而是经过测试的方式,了解每个学生对初中化学控制的状况,然后因人而宜采取不同的教学办法,稳固初中化学学问。尤其是化合价、方程式书写等基础性知识要强化提高。

2. 优化整合课程构造

中职学生较普高学生文化素质低,没有升学的压力,对化学普遍不感兴趣。我们应以顺应学生实际、满足社会需求为目的,突出中等专业技术应用才能和创新才能,科学合理地处置好学生的学问、才能、素质之间的关系。因而,我们既要关注人才培育的对口性、应用性,又要让学生具备一定的自主学习的才能,特别是创新才能的培养。

首先,我们在教学中除了使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外,还要非常注重培育和努力提高学生乐学、自学、剖析、探究、创新等基本素质方面的培育。

其次,学生在校的学习时间毕竟只有两年,不可能在有限的时间内传授所有的课本学问。因而,我们在对教学内容进行增删、取舍,要以本专业学生应该具有什么样的基础和才能素质为出发点,教材需要进行必要的优化,删除相对较难的章节,在课堂教学中要降低难度,分散难点,铺设合理的教学台阶,引导学生层层深入,以到达教学目的。

第三,与生活联系密切的知识多讲、拓展讲,如讲述金属钠及其化合物、含氯化合物的消毒性、含硫化合物(二氧化硫)对空气的污染等,并且多找实例、视频辅助教学;理论性太强的就少讲或是不讲。

3. 改革课堂形式,丰富教学手段

传统的化学教学,教师是课堂的教学主体。教师凭借一本教材,一支粉笔,一块黑板即可完成课堂教学。策略一:借助于实验学习能够让学生深刻地识记实验过程和现象,进一步理解物质的化学性质及反应原理;策略二:运用多媒体进行课堂教学,能够放大化学分子构造,洞察化学反应过程,提高了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丰富了课堂教学环节;策略三:引申课堂讨论环节,增加互动环节,激发学生的自学、合作能力。

4. 重点利用化学实验培养学生参与意识,促进教与学的统一

在教学设计中,教师可以利用中职学生动手能力强的特点,将演示实验改为学生实验的形式。教师应适当调整实验内容,尽量创造条件,让学生自己动手做,让他们在实验中摸索出实验成败的关键;然后,由学生回答现象,分析结论。这样,既有利于对教材的理解、记忆,也大大提高了实验技能,提升了学生思考的能力。

5. 理论联系实际,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篇10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号:1673-9132(2017)07-0054-02

DOI:10.16657/ki.issn1673-9132.2017.07.031

一、我国现阶段农村初中化学教学现状问题分析

通过对我国农村初中化学教学现状调查分析发现以下三点问题。

(一)教育教学基础设施落后,忽视化学学科的意义

我国农村许多地区都不重视化学学科的教学,教育教学所相关的实验室以及设备缺少。这会间接导致农村学生理解知识困难,课堂效率低下。除此之外,许多农村教师认为初中化学仅仅是学习基础知识,没必要涉及太多的实验等。更有甚者认为只要会做题解题就可以了。这样就会形成误区,不利于学生全面发展,更不利于学生在初中化学方面的成长。

(二)农村初中化学教师专业能力低,教学方法老套

因为农村地区环境较为偏远,工资待遇水平较低,导致了农村初中校内的师资力量较为薄弱。初中化学虽是一门注重实验的学科,但农村教师在教学中很容易会忽略我国的新课程改革要求与精神,进而造成教学方法老套传统,使得学生掌握知识的方式就只有“死记硬背”一条路。这样会导致学生在化学课上积极性不高,课堂参与程度低,最终会导致课堂效率低下,不利于我国素质教育的实行。

(三)农村学生综合素质不高,新课程改革难以实施

农村的初中生因为会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而导致与大城市的同龄学生相比,在知识能力、动手能力和思维能力等方面都有一定的差距,这样导致了学生接受新课程改革时效果不明显。

二、任务驱动教学法的解读以及融入农村初中化学教学的意义

(一)任务驱动教学法的解读

任务驱动教学法主要是指的一种实施探究式学习的方式。这种教学方法对于学生而言能够快速有效掌握各种实践性较强和有一定动手能力的知识或者技能。教师通过对学生学习情况的系统分析,结合之后所要教学的内容帮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建立正确的学习动机。之后布置合适的教学任务,让学生在完成一个一个任务的过程中掌握知识和巩固知识。这个学习过程之中,教师要做好引导者的作用,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总结。而学生则是这个学习过程的主体。

当任务驱动教学法融入农村初中化学教学时,教师需要根据一些客观条件来做出改变,以更加适合学生的发展。教师需要将初中化学知识结合一定的情境,之后通过布置若干任务的方式来让学生完成。学生是通过自主探究和实践来进行学习。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一定要注重给予学生合适恰当的指导和建议,并对他们完成任务的效果做出合理的评价。这样,学生就能够在完成任务过程中自然而然的掌握知识。

(二)任务驱动教学法融入农村初中化学教学的意义

1.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课堂学习效率。

2.能够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

3.能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三、任务驱动教学法融入农村初中化学教学的策略

(一)利用任务,提高课前预习效率

学习化学之前,一定要做好课前预习。学生要对即将所学的内容以及课程目标有一定的了解。课前预习工作能够让学生在后续学习之中更加容易理解知识,同时还能够通过预习发现问题,之后在课堂之中对此部分认真听,进行重点学习,这样就能够极大提高学习效率。但是如果按照传统的预习工作,即让学生进行独立预习工作,很少有学生能够达到理想效果,其原因是因为学生在课前积极性不高。因此,教师在初中化学预习工作中应运用任务驱动教学法,对学生进行合理的分组,以组为单位来进行课前预习工作。例如,在进行九年级上“质量守恒定律”教学时,课前我让学生以组为单位,针对质量守恒定律设置两个基本任务:(1)快速浏览本节课所学内容发现自己不懂的问题。(2)尝试发现其中所蕴含规律。通过学生课前预习,小组内各成员当遇到问题时可以集中探讨并相互监督,并由小组长自行安排任务,如果遇到解决不了的问题就需要加以记录。这两个任务就能够对本节课有一个初步的了解,进而能够更好地开展后续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