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信息化管理模板(10篇)

时间:2023-08-09 17:16:45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工程信息化管理,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工程信息化管理

篇1

1概述

公路工程的档案管理工作是一项非常繁琐并且需要很强责任心的工作,该管理包含了公路建设的设备、材料、耗能等等记录,对公路工程的档案管理工作必须要符合工程建设的脚步。公路工程的资料在管理上非常的复杂,还需要用以多样的信息化技术进行辅助,只有这样管理的效率才能得到提升。

2公路工程档案管理的现状

公路工程的档案管理对于一个公路建设项目来讲非常的重要,并且和一个企业能否获得长久的发展有着直接的联系。虽然路政部门对于档案管理明确了很多的规定还有指标,使得档案管理的工作取得很大的跨步与发展,但不能否认,在公路建设的过程中,档案管理的工作还有很多的弊端,例如没有被足够的重视或者是没有一套完善的管理体系,这些都会造成工程企业对资金以及人力等浪费,拖住了公路工程的建设脚步。通常一个公路工程的建设项目所使用的管理方式多位多元化管理,这样的管理方式将信息的传输线路无限的延长,导致内部的管理出现的反应脱节等故障,这给档案管理的信息传输工作带来了很多的麻烦。由于公路工程的项目所涉及的领域非常广,对与施工的技术还有管理等要求极其的苛刻,如果不对其进行完善,将很难提高档案管理的效率。信息化技术在应用到档案管理中后,档案管理工作得到了迅猛的发展,尤其是数据的传输在速度上有了突飞猛进的提高,这无形中使得公路工程在项目的决策上变得更佳的合理准确。经过这些年信息化技术的完善,公路工程的建设在档案的管理上取得了傲人的成绩,但对于信息化技术的应用还是时间的掌控上还需要不断的去完善。

3如何完善公路建设档案信息化管理

3.1信息化管理系统的完善。公路工程档案管理想要实现信息化管理,就必须将计算机技术以及网络技术等揉捏进档案管理的工作中,使得档案管理更佳的科学。如何揉捏到一起?第一步就应该对公路工程的管理者在审时度势的能力上加强,根据档案管理的实际情况及其能力一个高素质专业化的信息化管理部门,并聘用专业的管理人员,之后建设完整的档案管理体系,对公路工程的进度还有资料等进行统计并记录,工程的规划以及控制还有最后的检查一点点的形成一种有效合理的现场资料,并进行审批检查最后导入相应的编制系统当中,但在存储信息时,必须保证信息的准确性,而且档案资料与公路建设的脚步必须相通,而公路建设的档案资料也要一步一步的转为智能化的计算和网络化的审批,并对公路工程建设中的资料进行分析和统计,有效的提高档案资料的系统性以及完整性;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档案管理系统的安全问题,除却基本的防火墙和权限设置之外,还要对其硬件进行检查,在发现任何问题之后即使的解决。

3.2档案管理人员的素质提高。无论是什么单位,对于高素质的人才需求都是供不应求,对于档案信息化管理工作来讲,管理人员素质的提高,就是档案管理质量的提高,这对于公共建设企业的发展有着无法估量的作用。档案信息化管理工作的相关人员要有规律的参加培训,例如一些主题性的扩展训练还有相关的会议,相关专家的讲座等等,其目的就是在员工的不断培训过程中,对自己的视野有所开拓,有效提高员工的知识,进而使得员工可以更加从容的面对工作中的各种挑战和任务。档案信息化管理工作从某种程度上来讲,就是员工思维上根本性的信息化转变,所以说对员工要树立起档案信息的艺术,除却对员工督促也就是更合理的使用信息化技术去对档案管理之外,还要将信息化管理技术与传统的管理技术相结合,进而使得信息化管理中的工作可以被有效的落实;对新的效率高的管理模式进行探索,并培养员工的责任心,使得其对自己的工作有一种使命感,最终使得公路档案信息化管理可以有效的提高。对员工的工作考核力度进行加强,也就是对工作的业绩还有态度,当然更重要的是对计算机操作的技术以及信息化的认知等等多反面的考核,并且将考核的结果与员工的工资福利等等进行挂钩操作,进而使得员工工作的热情不断的提高,最终使得财力以及人力等在有效的调配下,将档案信息化管理系统有效的运转。

4对基础设施建设的加强

随着当今社会各行各业与信息技术的结合,使得其运行的速度得到了提高,准确度也是越来越趋向完美,而储存的容量也是越来越大,这些不仅仅是信息化技术融入各行各业中的优势,也是信息化技术的特点,总的来说基础设施的能力提高不光可以促使档案信息化管理运行效率得到提高,还可以使得公路建设的发展提供了跨越性的跳板作用。所以说,在公路工程建设时,基础设施的建设必须得到扶着人的重视。

其一就是档案文件的管理上,首先要合理的使用信息化技术,对档案的查找以及收发还有存档等工作进行落实并将信息化管理技术与传统档案管理技术相结合,保证档案的完整真实,当然对于赢家设备的完善也要给与足够的重视,除了基本的电子计算机意外,还要不定期的对计算机的机房进行检查,无论是在卫生方面还是消防以及安全等,其二就是对员工落实相应的责任管理制度,对计算机的权限进行设置,最大化的防止数据信息被人为的篡改甚至是销毁等现象的发生。

其三就是确保信息化管理技术在档案管理中可以有效的发挥出其决定性的作用,使得整套信息化管理的系统始终可以持续正常的工作,并对相关的数据进行严格的把关,也可以将实际情况建设一套必要的数据管理机制,在对系统输入数据的时候一定要经过严格的审核,并对资料进行对比,必须要有负责人的签字才可以将数据进行输入,有效的保证数据的准确和全面,只有这样才可以保证档案数据的真实有效,而且还可以提高档案信息化管理的工作。

其四就是公路建设的领导阶层要时常的对几层的工作进行考察,以此来强化基础的设施建设,在考察的过程中,和几层的人员进行沟通并鼓励员工对档案信息化管理的实际状况提出有建设性的建议和想法,在这种集思广益的环境中,有效的提高了基础设施的建设,并且与员工的关系无形中的被拉近,方便日后公路建设的管理工作开展。结束语随着网络技术的广泛应用,还有计算机技术的蓬勃发展,公路建设的档案管理工作越加的完善,但也使得公路建设的档案管理工作需要应对越来越多的压力与挑战。笔者乡音只有不断的对实践的经验还有精华进行总结并借鉴,对更多的有利于信息化管理工作发展的途径进行探索,才可以真正的将人力物力进行节省,并提高公路建设档案管理的水平,最终使得我国的经济得到更高的发展,并提供更为优质的档案信息管理服务。

参考文献

[1]陈舟宇.公路项目的造价管理信息化研究[J].价值工程,2015.

篇2

中图分类号:F272.9 文献标识码:A

工程咨询成果是知识的结晶。从某种意义上说知识管理是工程咨询单位最重要的能力之一。工程咨询单位属于知识密集型企业,提品就是知识利用的体现,知识的不断积累和产品化非常重要。单位在承担咨询服务中形成的文档材料,沉淀显性和隐性知识,如果没有积累,知识就会随着项目的结束而消失,随着员工的离去而流失,正是知识的一点一滴的汇聚,才形成了咨询单位核心竞争力和价值。

1工程咨询知识管理的现状

大多工程咨询企业还是以纸质材料管理为主,这样不仅占用大量的人力、物力,而且查找起来也太繁杂,往往由于个人的因素抄写或计算疏忽,出现项目记录或统计等方面的错误,且工作效率低,工作量大,这样也已不能及时响应用户的需求,会制约咨询公司的发展。

很多企业知识积累多以个人为单位进行,整个咨询过程中产生的大多数知识文档,会导致硬盘损坏等技术故障,还有人员流动,都会造成严重的知识流失。

2工程咨询知识信息化管理的必要性

信息系统对咨询单位的知识管理非常重要,首先,信息系统可帮助咨询公司提高知识收集、整理、更新的速度和效率。笔者现在做的就和这工作有关,但我们还没有建立信息系统。工程咨询服务范围主要包括规划编制与咨询、投资机会研究、可行性研究、评估咨询、招标、项目后评价等,在做这些项目时,最常用到的资料就是大量的中央和地方的各种法律、法规;国家宏观政策;部门和行业的规范、技术标准等,要花大量的时间去搜集和整理。由于没有系统平台,每个工程师在做不同项目时,都要花大量的精力重复着以上的工作。

其次,信息系统可以很好地整合不同个体和不同方面的知识资源,从而产生知识的积累和放大效应。如每个工程师做的项目可通过平台整合,等下次碰到同类的项目时,就可迅速查阅或获取相关资料和信息。

再次,信息系统可以提升知识的使用效率。例如,异地工作的项目组在自己的授权范围内,可以在信息平台查阅或获取相关的资料和信息。

由此看来,工程咨询企业可通过信息化管理,对所有信息进行高效地采集、加工、传递和实时共享,减少部门之间对信息处理的重复工作,共享的信息为管理服务、为项目决策提供可靠的依据。

3对工程咨询知识信息化管理的思考及展望

3.1工程咨询知识信息化管理建设一定要具有清晰的信息化规划

要完成一个工程咨询项目,涉及的知识面很广,过程复杂,一般归纳为三大阶段:项目准备阶段即资料搜集阶段、项目实施阶段即信息处理阶段、项目完成阶段即成果输出阶段,在这期间所要做的工作错综复杂,需要市场跟踪、要签合同,要搜集资料,要参加评审会、要开展编制工作、要收款等等,如果通过人脑记忆就不太容易。利用传统的OFFICE系列生产方式效率也不高,信息之间具有共有关联关系难以被模型化,工程师需要花大量时间去理顺逻辑关系同步数据,而在同类项目中这些工作都是相似的。只有利用信息系统,作为知识管理工具,才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但是真正要实现工程咨询知识信息化管理,关键是要站在企业高度,提出总体规划。清晰的信息化建设规划能够全面系统地指导工程咨询知识信息化管理的进程,协调发展地进行信息技术的应用,及时满足工程咨询业发展的需要,以及充分有效地利用工程咨询业的资源。

3.2企业高导层领导的重视与参与是咨询知识信息化管理建设的重要条件

企业领导应该认识到咨询知识信息化管理建设是非常重要的,它不是简单的信息化技术对知识运作的模拟,而是一种管理方式的变革。对于任何管理方式变革而言,离开了企业高层的重视和推动,都是很困难的,都是难以实现的。

3.3理清认识思路,纠正认识误区至关重要

推进信息化建设需要以管理部门为主,而不在信息技术部门,因为知识信息化建设不只是信息技术的应用问题,而是企业整体对先进管理理念的理解和应用,涉及业务链的诸多环节,只有以管理部门为主,才可从应用角度思考系统需求,推动信息化系统的不断深入。要真正认识到咨询知识管理信息化不是一次性工作,而是一个持续改进的过程,是一种长期的投资,是持续优化的过程。

知识信息化管理的目标不是简单地将手工操作转为电子化,而是咨询知识的管理理念的变革,它必须与企业的制度创新、组织创新、管理创新等结合起来,形成管理制度持续优化和一体化信息系统平台配合建设的良性循环。

篇3

山东建筑大学新校区于2002年9月动工兴建,占地156.72hm2,分一、二期和续建工程,包括27座单体工程,总工程量约为39.62万m2,持续建设周期为两年,续建工程根据发展需要适时推进。新校区工程档案共分为23项,500余卷,分为JJ11综合、JJ12-1设计基础、JJ12-2设计文件、JJ12-3工程管理文件、JJ12-4施工、JJ12-6竣工验收等六个类目,涵盖了所有单体工程从前期规划设计、中期施工建设及后期竣工验收和管理运行的全过程,如表1所示。山东建筑大学在新校区建设之始,就制定了系统的工程档案建设与管理方案,主动引入物联网理念,着力克服档案载体多样化、建档不及时不系统、档案数据共享差等问题,在工程档案信息化管理方面进行了颇见成效的探索和实践,有效提高了工程档案的归档准确率、完整率和使用效率。

1.2基于物联网的工程档案信息化管理系统功能设计

文章在研究国内外文献及实例的基础上,以工程项目建设的生命周期为依据,针对山东建筑大学新校区工程档案管理的需要,基于物联网的技术,设计了信息化管理系统的主要功能,如图1所示。(1)纸质工程档案电子化功能目前,尚有很多工程档案的管理仍为纸质档案与电子档案分离,并以人工查询检索为主。基于物联网的工程档案信息化管理体系要求全部工程档案以电子化数据的形式存入既定的数据库系统。山东建筑大学在工程档案建档过程中,已对规划设计、管线等功能设计图在存档规划设计蓝图的同时,一并存储CAD文件;验收材料在存档验收报告及支撑材料的同时,一并存储工程建设的实时监测或记录电子数据。(2)工程档案智能识别调取功能工程项目的实施是一个动态过程,从动议报批、立项审批、勘察设计、生产准备、施工建设、监理验收、运行管理等各个阶段都会产生档案信息[9]。工程档案存在于工程项目的整个生命周期内。基于物联网的工程档案信息化管理体系要求对工程项目自始至终的全过程、各阶段、各环节和节点的档案数据进行分类处理,建立电子识别码或二维码标签,在利用档案数据时可以通过直接扫描标签的方式自动调取。山东建筑大学对各单体建筑建设全过程档案进行了数据编码,并分类登记入库,为利用物联网进行工程档案信息管理建立了坚实的基础。(3)工程档案数据全时分析功能在工程项目提出后,关于工程的可行性和必要性、综合设计和建设方案等都要进一步的科学论证。基于物联网的工程档案信息化管理体系通过对国内外相同性质、相近体量的工程进行对比,并运用云数据和相关算法,对工程项目数据进行基于现实环境的分析,得出工程项目建设的前期相关数据预测,从而为工程项目的稳步实施提供技术依据。这是工程档案信息化建设的核心领域[10]。目前,工程档案数据全时分析功能尚处在框架设计阶段。(4)工程档案数据实时更新功能工程项目建设过程中以及在某一单项工程的全寿命周期内,由于方案优化修改、运行维修改造、功能提升等原因,工程档案的数据处在动态变化中,前后数据的更新或实时化显现尤为重要。基于物联网的工程档案信息化管理体系将所有档案数据均存储于服务器中,能够根据项目进展,实时更新数据,特别是当项目复杂、分期任务繁多时,更会根据时间节点和项目进展阶段将档案数据快速调阅,并能够通过编辑插件调入文件等形式统一将同一批数据进行实时更新,有效保证了工程档案数据的即时性、完整性和准确性。(5)工程档案业内数据交流功能工程项目在实施过程中不同阶段产生的档案数据不同,但彼此间又是相互联系、互为一体的。基于物联网的工程档案信息化管理体系将项目进展中所涉及的不同行业的数据进行交流和转换,从而为下一步决策提供有效的资料,并辅助工程项目决策。山东建筑大学在新校区工程建设中,以综合分析工程档案为基础,对新建工程进行设计方案优化,例如运用绿色校园理念,建成了国内第一栋太阳能综合利用学生公寓;而采用B/S+C/S架构,自主设计运行了节约型校园建筑节能监管平台。不同行业和项目间的工程档案数据交流和分析,为学校绿色建筑、节能建筑及监管体系的成功案例提供了重要的支撑。(6)工程档案项目间数据共享功能如今建筑形式越来越多、建筑功能和用途愈来愈呈现多样性,特别是对于商业、办公等相对造价、出售价格比较高的建设项目,在其决策立项、规划设计等进度中,如果可以参照相似位置、类似环境下不同项目的建设情况,其设计、施工过程中出现的各类技术难题也将迎刃而解,项目造价、工程组织等也将更为有序和高效。基于物联网的工程档案信息化管理体系通过建立项目间的数据共享,实现数据比对,建立相同工程项目一体化的施工进度、技术方案和质量控制体系,提高管理效率和水平。山东建筑大学在新校区工程建设过程中,将各项目单体或施工标段分类管理,以工程档案为支撑,提出统一的人员工作规范、技术和施工标准,实现了新校区建设“工程优质、人员优秀、投资优化”的目标。

2工程档案信息化管理系统对策

2.1工程档案信息化管理系统的架构

射频识别和无线传感网WSN(WirelessSensorNetwork)是物联网的两大核心技术。射频识别技术是利用无线射频方式对实物目标进行非接触式识别,简而言之,即能够通过读取物品上的电子标签(条形码、二维码等)进行数据识别和相应的处理。而无线传感网技术是由部署在区域内的微型传感节点组成,以无线网络通信的形式,构成一个自组织网络系统,其目的是协作感知、采集和处理信息,发送给网络中枢[11]。通过将物联网的射频识别技术和无线传感网技术应用到工程档案管理中,即构成了一个由无数档案条目节点组成的在线数据库,管理者或用户可以通过远程终端登录互联网,继而实现对工程档案的信息化管理。从技术架构上来看,物联网分为感知层、网络层和应用层[12]。基于这种标准的层次,搭建工程档案信息化管理系统的基本架构,如图2所示。基于物联网的工程档案信息化管理系统的基本工作流程为:每一个工程档案都有一个电子标签,档案库房中有多个传感器节点,这些节点相互组成无线传感网。单一档案条目的插卷、修改、更新都将通过无线传感网在数据库中实时更新,并自主形成一个工程档案云数据平台。

2.2工程档案信息化管理系统的实现策略

物联网为工程档案的信息化管理提供了技术上的保障。但是,为有效利用基于物联网的工程档案管理系统,仍需要从管理上进一步规范相应的管理模式与管理制度。(1)规范档案归档标准规范的档案归档标准是实现档案信息化管理的基础。为了基于物联网的射频识别技术采集到标准的数据,在新的档案入馆前,需要制定档案编目的标准,包括列别、年份、密级等信息,并将这些信息写入RFID条形码或二维码标签。当将档案信息调入系统时,需要设立规范的审核制度,保证入库信息的规范和准确。(2)规范档案使用标准规范的档案使用标准既是实现档案信息化管理的基础,也是实现档案信息化管理的保障。在物联网背景下,实现档案的信息化管理,确定电子档案相关档案的查阅权限范围;当需要借出或还回实体档案时,必须扫描档案的条形码,记录档案的转移情况。(3)强化部门间协调沟通部门间的协调沟通决定了档案信息化管理的深度。相关部门间不定时的进行业务和技术上的沟通和交流,才能扩大档案信息化的范围,全面实现工程档案管理的信息化水平和服务水平。(4)强化档案管理人员技术培训管理人员的技术水平决定了信息化背景下档案服务的质量[14]。要定期对档案管理人员进行技术和理念的培训,提高他们对信息技术和信息化管理理念的理解。

篇4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信息技术在现代社会发展中作用越来越突出,已经成为衡量社会发展的重要标志。信息化发展要求地铁实现网络化管理,地铁工程档案管理的信息化是适应地铁信息化发展而建立起来的,是地铁网络化管理的必然选择。建立地铁工程档案信息化管理,不仅能够减少对人力物力资源的浪费,也能够提高工作效率。

1.地铁工程档案信息化的概述

地铁工程档案贯穿与整个地铁施工过程,从项目开始到项目结束,在这中间产生的各种有价值的、应该实现归档的、具有保存意义的文件资料。在地铁工程中,资料的归档的范围很广泛,包括项目的规划报建、项目招标、土地建设施工、各种机电的安装和维修、轨道的安装及工程设备的安装、设备的购买、对工程的验收,工程监理等。工程档案管理在工程验收和工程维修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是工程日后进行查阅的重要资料凭证。工程档案管理有利于加强工程质量控制、追究质量责任,并且在工程的维修、扩建方面有重要的引导和参考价值,对整个工程的建设和完善都发挥着重要作用。工程档案管理信息化是通过计算机完成的,使档案信息具有再次参考的价值。工程档案管理信息化将档案资料由纸质形式变为微机软件的形式,这一过程的实现,主要是对档案资料进行进一步的搜集,对资料进行一定的筛选并进行不同程度的加工而完成的。工程档案管理信息化的建立能够提高工程的质量和效率,档案信息化的建立和完善也可以加快档案资料数字化和网络化的进程,使档案信息的接收、档案信息的传递和存储融为一体,使档案信息资源的共享成为可能;传统档案信息处理的手工模式,使得整个档案的编写花费时间过长,在最后的检索阶段也不能实现快捷性,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信息的时效性。工程档案管理信息化,通过计算机方便快捷的完成对档案的加工处理及检索利用,提高了工程档案信息的时效性;工程档案管理实现现代化后,可以实现对其文本的多次复制,方便其他部门的使用,同时信息化还有利于提高经济效益,档案管理实行信息化后,能够有效提高档案信息处理加工的经济效率,原因在于信息的充分利用能够有效的节约经费。

2.加强地铁工程档案信息化管理的策略

2.1丰富档案信息资源,加强地铁工程档案管理

在建立地铁工程档案管理的过程中,要首先明确工程档案管理的工作流程,充分利用信息资源,因为档案信息资源建设的好坏直接影响档案信息化管理的水平,是档案信息化管理的重要内容。一是要实现电子文件的准确、可靠,电子文件要与纸质文献同时进行,并严格按照纸质档案数据进行建档。在确保电子文件可靠性的同时,还要加强地铁工程档案电子文件的监督指导,只有确保电子文件在制定过程的准确性、在文件鉴定和文件归档过程中的完整性,才能保证文件的真实性、资料信息的有效性,才能真正为地铁工程建设提供可靠依据。地铁工程管理部门有利的领导也是加强工程档案建设的重要措施,为了确保电子文件在资源上的可靠和准确性,可以建立档案管理网络,使整个工程的建设连成一个整体,使地铁施工各部门进一步了解电子文件,并实现对于电子文件的重视。二是实现电子文档归档,电子文件应当同纸质文档同时归档,同时,电子文件还应该加入到档案数据库和本机数据库中,使工作人员在查阅的过程中,更加便捷,节约时间提高效率,充分发挥电子文件的优越性。三是要想充分发挥信息的积极作用,努力实现档案数据库的建设,同时还要加强件数据库的建立,将数据进行有效整合,为档案的信息管理带来便利,并进一步提高储存的安全性。为了更加方便电子数据的查找,还要积极建立和完善档案目录数据库,使计算机档案目录与档案资料一起进行归档。地铁工程建设复杂,涉及到城市、线网、交通、消防、安全等各个方面,档案范围广阔、数据繁多,因此可以在地铁工程信息化过程中要建立档案目录中心,为档案的数字化做准备。四是为了充分实现档案的信息化,应该制定地铁工程档案管理手册和录入、修订、考核、管理等工作流程,使信息化建设建设有“依”管理有“据”,保证信息资源的充分利用。五是加强档案信息化基础设施的建立,只有建立了完善的档案信息化基础设施才能有效的实现档案信息化,同时,实现档案目录数据也需要稳定的基础设施系统做后盾。建立稳定、可靠的局域网,配备扫描机、打印机等,完善计算机设备,保证网络中的每台计算机都能够快速、便捷的查询文献资料,提高档案利用率。规范的档案管理系统软件,能够更加方便的实现地铁电子档案资料的查阅和浏览,因此,可以通过电子档案信息基础设施的建立来进一步实现信息资源的利用。

2.2健全信息管理制度,加强地铁工程档案管理

传统的档案管理制度主要是适应于纸质档案管理,要想进一步跟上信息化的步伐,完善地铁工程档案,就要建立新的地铁工程档案管理制度。为了确保工程档案资料的有效、准确性,就要对工程过程中产生的各种工程文件资料进行及时的记录、整理。建立各种管理措施,使文件的接受、采集、保管等环节得到进一步的完善,使电子档案在移交的过程中能够得到完整的保护,使资料在过程中得到充分利用。还要建立操作技术管理制度,使操作技术规范化,档案信息化处理要建立在规范、统一的标准之上。网络化的建立都要以一个标准为前提,只有按照标准进行构建才有可能实现操作的规范化,地铁档案信息化的建立也要有一个实行标准,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地铁工程档案建立的可靠性、有效性。要想实现档案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可以建立统一的档案管理制度,为信息的输入和输出、工程项目的进一步管理、规范做好基础。要想实现电子档案的安全,就要加强档案安全管理,完善档案安全管理体系。进一步监督电子文件归档工作,实现文件资料的真实性;为了确保档案数据库的安全,还要努力实现计算机档案管理系统的管理,为档案数据安全提供有利的环境;为了实现地铁档案数据库的安全,可以加强对地铁内部局域网的管理,同时还要严格控制外网,对两者实行严格的分离。在实现设施安全管理的同时,档案信息化安全还要提高工作人员信息安全意识,同时防止人为的信息外露。为了实现人员的安全管理,在档案的管理中要严格遵守法律规范,执行《档案法》的有关规定,切实做好安全保密工作。

2.3提升档案人员素质,加强地铁工程档案管理

地铁工程档案管理实现信息化,这就需要打破以前传统的管理方式,在管理中加强信息技术要求,不管是档案信息的搜集、接收、整理还是归档,都需要工作人员具有较高的计算机技术。要想实现高水平的档案信息化,档案人员应该充分实现档案知识与计算机技术的结合,实现两者的优化组合,充分体现档案信息化的优势。在档案信息化的管理中,管理人员应该具备网络安全保护技术,保护网络安全,防止档案信息外泄,同时防止外界恶意的黑客攻击,从而实现档案信息的安全。工程档案信息化还需要培养档案网络服务、数据库分析和软件开发等方面的人才,实现档案在管理、检索中的信息化。要想改变传统的档案管理方式,还需要加强建设工程档案信息化管理培训,为档案信息化培养高素质人才,不仅实现对现有员工的培养,还可以从外引进档案信息化管理方面的人才,优化管理人员的知识结构,实现人员内部的互相学习,进一步提高管理水平。地铁工程档案管理部门还要加强对地铁公司一些专业部门的培训力度,实现一些二级单位档案管理人员的信息化培训,使他们增强档案管理理论和技能以及地铁工程建设的相关知识,同时也要加强计算机技术的培养,进一步实现地铁工程档案知识与计算机知识的融合。同时还要实现档案管理人员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经常带领他们到地铁施工现场,进行一些实践知识的讲解,帮助他们理解档案管理中的一些理论知识,使其在工程档案检查中具有独立判断的能力,真正履行其职责,实现档案信息化的有效管理。在提高知识能力的同时,还要加强档案人员的工作责任感,增强档案信息的保密性,在信息的搜集、整理过程中认真负责,实现档案信息的完整、有效。在培养、引进人才的同时,还要经常进行经验的交流,实现经验互补,弥补自身知识的不足,共同探讨工作规律,实现信息化管理的不断创新。

3.总结

在我国城市建设在急速发展,城市规模也在不断扩大,地铁成为城市化建设的重要标志,地铁工程档案管理是保证地铁质量,进行日后地铁修改、整顿的重要依据。随着信息化的发展,地铁工程档案管理也在不断与时俱进,档案管理信息化已经成为档案管理的主要发展趋势,它不仅具有节省人力、物力资源的优势,也能够实现档案查阅的快速、便捷,更有利于档案信息的储存,加强地铁档案信息化建设,提高电子文件的归档质量,实现档案的信息化管理,是信息时代档案现代化管理的需要。

参考文献:

[1]邓代先.工程档案信息化之路[J].科技档案,2008(1):18220.

篇5

中图分类号:TV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0引言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与科技的不断进步,水利工程将朝着信息化管理方向迅速迈进,充分利用先进的通信技术与计算机技术,实现信息传输过程的数字化及网络化,及时有效的采集和传输信息;提升自身决策支持能力;通过诸多的先进的加密技术,提升自身信息的安全性。当前,信息化已被广泛应用于各行各业,成为了现代社会发展中的必然趋势。

1.小型水利工程建立信息管理系统的必要性

随着科技的迅猛发展,促进了小型水利工程信息化管理,通过先进的技术手段进行信息的采集、分析、传输,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不过,还有一些技术需要不断的完善。比如,水利信息化发展水平有待进一步增强;信息化普及程度不够;未认识到信息化工作的重要性等等,对于这些问题的存在,笔者认为当务之急应是构建完善高效的信息管理系统,以推进小型水利工程信息化管理进程。

1.1对共享资源的要求

水利工程实际建设中存在着诸多的文件,这些文件全部都是项目法人、设计、监理、施工相互往来过程中而产生的,实际下达或者上报的信息具有多样化特点且十分复杂,怎样才能对这些资源进行良好的共享,科学合理的整合,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便于及时有效的查询和利用,要想做好这些,就必须建立一套完善的项目信息管理系统。

1.2对管理决策实效性提出的要求

主要要求信息传递过程中要有较快的速度以及时间间距要短。构建系统的根本性目的在于使其能够很好的汇总,并且,对现阶段发生的信息进行分析,以及时有效的统计数据与科学安排各项任务。另外,还要求水利工程项目相关人员应按照系统所提供的信息做出正确合理的决策,解决好实际中存在的问题,以全方位的监督和控制原材料、工程进展速度、安全生产等诸多的环节。所以,增强系统的实效性是非常有必要的。

1.3对管理决策提出的科学性要求

要想确保决策的科学合理性,就必须有相应的有效数据作为支撑,及时的搜集、加工以及整理工程各环节重要资源,对工程全局进行综合性考虑,及时找出存在的问题,采取有效措施加以解决,从而做出正确的决策,实现预期的建设目标,逐渐朝着科学化管理、流程化管理方向发展。对于小型水利工程,实际构建管理系统时应始终遵循着实用、易用的基本原则,在建设企业现有的工作流程基础上,根据企业提出的管理电子化与信息化要求,树立良好的项目管理思想,确保工程管理的规范化、科学化。信息系统能够很好的推动工程各项数据以及工作流程向信息化与电子化方向发展,同时,其还能够按照实际中已经明确的工程进度计划与阶段目标,对所有资源进行跟踪、比较分析以及合理配置等,这对于工程管理的有效性赋予了良好的决策支持,使得工程进度、成本与质量得到了全方位的控制,而且,还促进了管理的科学化、现代化。

2.小型水利工程信息化建设

2.1制定防汛抗旱决策系统

这一系统的主要目的是构建良好的防洪调度、灾情评估、汛情监视与旱情监测、抗旱信息处理的一个决策系统,加强监视力度,以第一时间发展汛情、旱情,对防汛抗旱的动态加以全面的了解与掌握,认真细致的分析受灾的具体程度以及汛情和旱情实际发展趋势,以便于相关人员决策过程中有相应的依据,制定有效的能够降低水旱灾害损失率的措施。

在构建防汛抗旱决策系统过程中,应充分利用诸多的预测预报模型以编制出完善的方案,并提供会商,指出对防汛抗旱的意见或者建议,从而帮助相关领导者做出科学合理的决策,实现现代化管理目标。

2.2构建水情和雨情预警系统

应构建完善的卫星云图接收系统,实施自动化的水情、雨情预报预警。对于城市保护堤防区、河道险工险段等诸多的位置处进行水情水位测报装置的安装,及时的搜集、整理以及分析实际反馈的信息,从而做好水情预报预警工作。

2.3构建水资源配置系统

该系统主要是根据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与水资源可持续利用而进行的,有效结合本区域中经济发展情况与具体的发展规划,通过已有的水资源供需平衡模型以及水资源优化系统,在各水平年下,全面详细的分析和准确计算不同的水资源开发利用方案,对各水利工程实际供需影响社会经济发展的因素加以分析,根据本区域经济发展情况,制定出相应的水资源优化配置方案,以帮助政府部门与水行政主管部门做出正确的决策。始终遵循着有效性、可持续性的水资源优化配置原则;针对地表水、污水处理回用水等各方面,建立完善的洪水系统模型;确保能够对供需不同的水资源进行均衡计算;进行水资源合理配置模型的构建,以模拟和不断优化一系列的供需方案,制定出具有较好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水资源优化配置方案,为相关领导者与决策部门的工作提供有利的依据。

2.4构建梦龙管理系统

梦龙管理系统的开发商主要运用了Link Works协同工作平台,使得工作者实际工作中可按照具体情况进行模块的增减,很好的实现了全方位的功能设计,尤其在进度管理上,效果极为显著。采用该系统,对于绘制与修改网络图及进度图提供了极大的便利。具体的操作过程中,梦龙管理系统呈现出了先进性、灵活性、高效性、功能显著等优势特征。这对小型水利工程施工给予了良好的技术保障。然而,由于存在较大的建设困难性,所以,其实际应用的不够普遍。

2.5构建PMS工程建设管理系统

这一系统主要是由北京化科软件公司自行研制的;其实际涵盖了质量管理、物资管理、施工管理、进度管理、计划管理、安全管理、统计管理、合同管理、结算管理等众多方面。该系统可以灵活的结合各工程具体情况实施合理的改造,所以,其普遍应用于各水利工程系统建设中,另外,在该系统基础上研发出的系统也投入到了实践中运用,像广西百色工程、黑龙江尼尔基工程、黄河公伯峡工程等都有使用。不过,该系统同样存在不足之处,即不具备较高的数据整合能力、操作界面难以达成一致,所以,还需要不断的整改与完善。

3.结论

综上所述可知,在构建水利工程管理信息系统过程中,应可续合理的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对国际上一些新技术成果予以及时的关注,借鉴国内外成果经验,在本国国情的基础上,进行整体规划的编制,实施创造性劳动,唯有做到这些,水利工程才能够朝着信息化方向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殷勇.信息技术在水利工程建设管理中的应用[J].现代经济信息,2011(O1):52.

[2]魏飞.海虞镇海虞工业水厂工程管理模式分析[J].中国水运:下半月,2009(08):109一l10.

[3]陈凯.浅谈水利工程管理与关键技术[J].农业科技与信息,2009(02):41—42.

[4]刘音.水利工程建设管理的问题及对策[J].水利科技与经济,2009(05):387—388.

篇6

工程项目作为一个系统性、复杂性的工程,包含了工程质量、工程进度、项目合同、工程材料、项目财务与计量等内容。按照现代工程项目特点,项目管理面临严峻挑战。在工程项目管理中,必须按照以往经验,加强事前分析预测。在管理过程中,必须以定性数据、动态眼光,对工程实际状况进行预测与分析,重点分析成本与进度,加强质量控制与监督管理。而信息化管理,是依靠软件技术、计算机技术,对企业生产与经营活动进行整合管理,为企业决策提供准确、真实的数据信息,信息化管理主要为提升企业管理水平。在信息化建设作为系统性工程,包含了人才培训、网络建设等内容。

1 工程项目信息化管理现状分析

近些年来,随着信息技术不断发展,计算机属于新型辅助工具,严重影响着社会发展。计算机管理系统作为可行性、先进性的工程辅助管理方法,通过计算机系统,可提升数据采集、信息沟通效果,将繁杂、庞大的数据信息进行归类、组织。若误解计算机,在工程信息化管理过程中,必然会付出巨大代价。采取计算机系统进行工程管理,是按照高投入、高风险与高收益原则,若低估信息化能力,或夸大计算机效能,必然会影响企业发展。

对于传统工程项目管理,存在诸多类似误区,对项目管理难度的低估、夸大。所以,在信息化管理过程中,必须结合工程项目实际特点,认真分析信息化特点。在工程建设中,不能任何事情均依靠信息化管理系统,而是依靠新工具,改进我国的工作水平,提升我们的工作能力,通过新管理手段,树立创新管理思想。目前,提升管理水平,是工程项目的更高要求。例如,实现业务、财务管理一体化,必须有效管理各类信息,而传统管理方法,不可能实现庞大数据关联。所以,需寻求更为有效、科学的管理手段与管理工具。

现阶段,对于工程项目管理,市场上出现了许多信息化软件,产品质量、系统效能也各不相同,价格存在较大区别。对于国内软件公司,所产生产品的管理理念较为落后,系统水平总体不高。国外产品的成本较高,采购环节、采购成本远远高于国内产品。国内的水利建设、电力建设等行业,由于接触国外监理较多,国外产品应用远远好于公路建设行业。目前,在公路建设行业中,也逐渐采取信息化管理系统进行工程项目管理,特别是某些公路建设项目,涉及了国外资金,在信息化管理方面的要求相对较高。

2 项目管理的难点分析

首先,沟通。通常而言,管理人员的重心在于项目管理成本、管理效益、工程进度、项目质量等管理,而其管理实质在于信息沟通。在项目管理过程中,所涉及部门、机构较多。在传统项目管理中,主要采取发文或开会方式,其信息传递效果明显不好。因此,在项目管理中,诸多问题出现于沟通环节。

其次,数据。对于项目管理而言,关乎着工程进度、项目成本、工程质量与项目合同等问题,数据量庞大、复杂,动态化掌握信息数据存在一定难度。同时,对于项目图纸与竣工资料,通常采取纸质形式归类保存,保存、查找存在一定困难。

第三,不确定因素。在工程项目建设过程中,存在诸多不确定因素,而不确定因素不仅影响了工程进度,而增加了项目建设成本,使得施工计划与动态变化不相适应,增加了管理难度。

3 工程项目的信息化管理要求

首先,业务化。在信息化管理过程中,计算机作为辅助工具,必须发挥其作用,有效整合实际业务,结合管理模式,开展信息化业务管理。

其次,电子化。实施信息化管理,必须建立数据库,储存相关工程数据,而工程图纸、项目文件通过相关软件进行生产。对于传统纸质文件资料,以扫描方式,进行电子化保存,进而提升工程管理的信息化水平。

第三,网络化。在工程管理中,必须依靠网络环境,方可实现信息化管理。借助网络环境、网络条件,方可实现数据共享与信息沟通。通过计算机硬件,搭建网络工作,作为信息化管理载体,实施工程项目的信息化管理。

第四,规范化。项目工程的规范化管理,不仅要规范工作流程,还需规范输入系统信息,对于凌乱数据,计算机是无法处理的。

4 工程项目信息化管理的影响因素分析

首先,管理模式。在项目管理过程中,企业管理模式是信息管理的前提,计算机技术只是辅工具。开展项目管理,需处理大量信息。例如工程成本、项目质量、工程进度等,为快速处理这些系想你,必须加强各部门沟通、协作,打破传统部门间隔。在我国项目管理方面,信息化管理尚未成功经验。同时,按照我国国情,不可能完全模仿、招办国外企业的管理模式,必须结合我国国情,借鉴现相关先进观念、成功经验。

其次,信息化管理认识。对于工程项目管理,信息技术十分专业。近些年来,随着计算机技术迅猛发展,各种新技术、新概念日益更新,若非信息领域专业人才,难以把握信息化管理重点。而各部门站在各自角度,提出一些模糊需求。因信息化管理作为系统性、复杂性工程,各部门具有信息共享、数据交换的需求。所以,按照业务需求,制定整体框架,解决各部门实际需求。若缺乏整体框架意识,各部门之间无法达成共识,存在较多意见分歧,进而难以推进工程项目的信息化管理。

第三,人员素质。不论是何种工程项目,在管理过程中,需注重以人为本,企业员工素质、观念,对项目管理模式具有直接影响。开展信息化管理,更需依靠人员素质。若不开展员工培训,企业员工信息技术、计算机技术应用水平难以提高,难以适应新管理手段、新管理方法。立足管理角度,信息作为基础性原始资料,通过信息管理,为人科学分析、合理决策服务。而信息化系统是知识重复使用、信息共享而服务。

5 结束语

综上所述,我推动我国各类工程事业的不断发展,必须引进信息化管理系统,提升信息化管理水平。在企业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必须考虑项目管理难点与信息管理要求,分析各类影响因素,创新管理模式,提高信息化管理认识,提升企业人员素质,促使工程项目信息化管理更加科学、合理。

参考文献

篇7

工程造价信息化管理建设是一个系统的工程,其中涉及到多个管理部门、市场主体、软件开发企业、造价信息用户等,对此,需要进行统一的规划和布局,分布进行实施。但是,目前全国工程造价信息化管理建设规划体系不够完善,各个地方工程造价信息化建设规划不统一、发展不平衡,实施进度不统一,市场培育也存在较大的差异性,还未形成统一的体系。

1.2对信息化管理在工程造价控制中的应用重视程度不够

部分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的领导认为最重要的工作是对工程造价的合理确定和有效控制,而信息化管理技术在工程造价中的应用可有可无,不必追“风”,没有将工程造价信息化管理工作作为提升工程造价管理水平的重要手段。有部分造价管理机构认为信息化管理技术在工程造价控制工作中的应用很难在短期内推动工程造价管理工作水平的提升,不愿进行投入,缺乏利用信息化手段对工程造价管理工作进行改造的紧迫感和危机感。因此,全国目前仍然存在部分地区还未从当地工程造价管理发展战略的高度出发,制定切实可行的工程造价信息建设规划,信息化建设的投入严重不足,信息资源的开发明显滞后。

1.3相关法律法规、标准规范的建设过于滞后

工程造价信息化管理具有系统性、高集成性以及技术更新快等特点。在信息化的过程中,对信息的规范化以及标准化具有严格的要求,否则难以实现工程造价信息网络的互联互通以及对信息资源的大规模集成。而过去对工程造价的规范化、标准化建设重视程度较低,工作滞后,导致工程造价行业内部各自为政,对资源造成了大量的浪费。由于缺乏对工程造价信息的传输、共享以及安全等方面的管理性法规,部分单位不愿将造价信息共享出来,而另外一部分单位,将信息在网站上之后,难以得到有效的保护,对其积极性造成了较大的打击。

1.4缺乏专业人才

虽然在过去的工程造价信息化建设工作中培养、锻炼了部分人才,但从目前的总体情况来看,工程造价行业从事信息化管理方面的专业技术人才严重缺乏,难以有效满足工程造价信息化管理工作的需求,同时人才结构分布也不合理,素质也有待进一步提高。高端技术人才严重短缺,创新体系尚未真正建立,创新能力与实际需求还存在较大的差距。目前尤其缺乏同时精通工程造价和信息技术两方面专业知识的人才。另外,规范化、普及新的工程造价信息制度还未建立,大部分在岗人员对信息技术掌握的能力还相对较低,严重影响了工程造价信息化管理工作高效、高质的开展。

2信息化管理在工程造价控制中的应用建议

2.1制定统一的建设目标

根据《建筑业信息化发展纲要》的内容,进一步加强工程造价信息化建设工作,不断提高信息化技术在工程造价工作中的应用水平,促进建筑行业技术的不断进步以及管理水平的不断提高。同时,工程造价信息化建设工作需要建立统一的目标,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门的总体思想为主要依据,按照政府引导、多方参与、资源整合、信息共享的原则,实现统一规划,分布实施。

2.2加强相关法律法规的建设工作

法律法规及规范标准是工程造价信息化管理工作健康发展的基础,需要以国家信息标准为主要指导,建立建设工程造价行业信息标准体系,制定工程造价信息基础通用标准以及专用标准,建立工程造价信息安全保障技术规范以及网络设计技术规范。同时还需要加强对工程造价信息化软件环境的建设,监理公平、公正、公开的市场竞争秩序,规范市场建设工程各方主体的行为,保证工程造价信息化管理工作健康有序的发展。

2.3建立完善的工程造价信息化管理工作机制

为了进一步提高工程造价信息化管理水平,需要建立完善的工程造价信息化管理工作机制,明确各级工程造价管理机构造价信息管理的具体职责,理顺各方工作关系,建立协调合作的工作机制,实现资源的共同开发、利益的共享、建立考评制度,落实工程造价管理信息化建设的专项资金,全面推动工程造价信息化管理工作的规范化发展。

2.4加强工程造价信息化专业人才的培养工作

工程造价信息化管理工作需要专业的人员进行,同时随着信息系统专业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对工作人员的专业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此,需要将工程造价信息化技术培训工作列为各个单位及各个专业执业资格培训的重点内容,建立多层次、多渠道、多形式的工程造价信息化人力资源培训制度。在造价工程师、造价专业人员的职业资格评定中需要加入有关工程造价信息技术方面的技能考核内容,确保从业人员的专业水平。另外,还需要进行广泛调研,在对国内外成功经验进行借鉴的基础上,建立相关的管理办法,全面推进工程造价信息化管理人才的培训工作。

篇8

中图分类号:TU198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建设行业的发展需要两方面的动力,一是行业内在的需要,二是行业外部的促进。当前社会步入了信息化时代,建设行业的内外条件和环境都发生了巨大变化,为了发挥建设行业的传统作用,创新建设行业的价值,必须将信息化结合到建设行业的各项工作之中。建设工程管理是建设行业工作的中心,是调节和规范建设行业的根本性工作,当前应该将信息化作为促进建设工程管理工作发展的方向,采取更为积极主动的措施打造出建设工程信息化管理的新体系。建设工程信息化管理是系统工程,要对当前建设工程信息化管理的实际有所把握,对于出现的问题进行全面而准确的分析,进而形成建设建设工程信息化管理体系的措施与方法,这样才能使建设工程信息化管理更能适应实际的需要,也才能有针对性地处理好各类建设工程信息化管理问题,最终实现建设工程信息化管理的目标。

一、建设工程信息化管理的现状

1、建设工程信息化管理成果

我国建设工程信息化管理的工作开展的时间晚于世界发达国家,但是通过政府、行业和企业的全方位努力,建设工程信息化管理工作取得了很多的成果。我国已经初步建立建设工程信息化管理网络,形成了具有指导性的建设工程信息化管理规范,并在一些建设领域与工作中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初步验证了建设工程信息化管理的价值,使建设工程信息化管理的理念建立在行业和企业的管理工作之中。我们在看到建设工程信息化管理成果的同时,也要看到其存在的不足。在建设工程信息化管理的过程和工作中主要存在以下问题:第一,整个行业对于建设工程信息化管理的认知还存在模糊的现象。大多数建设企业对于建设工程信息化管理的理解在于简单地配备计算机和局域网构建,而对于深层次的价值、技术和方法仍然停留在较低的水平。第二,缺乏建设工程信息化管理的规范化标准。当前不同区域、不同体系、不同企业的建设工程信息化管理标准处于各自为政的状态,基础性公共信息化管理软件和信息标准还没有形成,这会导致各类信息在各区域和各企业间存在利用上的困难,不但容易出现不兼容的问题,而且会给后续的加工、处理和应用工作造成巨大的障碍。第三,建设工程信息化管理的应用范围尚不能覆盖整个工作流程和体系。很多企业的建设工程信息化管理工作仍然以单机的信息录入与处理为主,这会影响建设工程信息的检索、加工与应用,同时没有接入网络的单机信息难于在电子商务、电子报表、电子采购中得到合理运用,不能对建设工程的过程、成本、质量进行全面的控制。

二、信息化管理在建设工程项目中的运用

1、信息化管理在决策期的运用

信息化管理在工程决策期包括对工程建设环境的调查研究;对工程建设项目目标的分析论证,包括项目投资、建设进程、工程质量目标的分析,并且进一步明确建设项目的定义;对工程项目的结构的分析探究;对项目工程决策的组织与管理,对经济技术的研究论证与分析策划;对工程项目管理、决策、规划的风险分析。

2、信息化管理在实施期的运用

工程项目实施期指的是设计准备、设计、施工、施工前期准备、施工后的保修期阶段。工程项目实施期阶段总会有更多的单位参与其中,工程进展过程也随之产生了更多的信息沟通与交流,需要不同的单位共同参与到管理之中,不同的单位、繁杂的信息会使工程建设更为复杂,而信息化技术的运用可以很好地完成建设工程的优化管理与效益的增值。

3、信息化管理在运营期的运用

工程项目运营期管理也司成为设施管理,比物业管理涉及的工作内容要多厂运营期的项目管理应充分利用实施阶段积累卜的信息,运营期管理的相关单位应与实施阶段的参与单位进行协同合作及信息交流。因此,项目信息化管理同样为运营期提供着全面的设施管理服务。

三、建设工程信息化管理的内容

1、建设工程信息化管理信息的整理

建设工程是一个劳动密集性强、工作繁琐的行业,整个工程涉及到大量的工作人员、大批的资金流动,有的工程甚至需要几十年才能完成,建设工程的复杂度想必不用言明。在这么复杂的过程中,要将信息化管理贯彻到每一个部分,需要对信息进行一定分类整理,才能有效执行。一个建设工程,由于涉及内容的广泛,会有大量的合同,那么也就存在大量的合同信息。建设工程会有庞大的资金流动,因此,资金信息占整个工程信息量的很大一部分。资金信息也在工程的不同阶段存在不同的形式,工程前期有各种预算文件,工程中期会存在大量资金流动信息,工程后期的资金结算,一定要对所有的资金信息进行仔细的分类整理,确保资金信息没有误差的录入信息管理系统,便于账目的核算工作顺利进行。建设行业需要依靠技术的支撑,因此技术信息也是信息化管理的一大内容。建设工程的实施的过程中,需要对工程所涉及到的所有信息进行分类整理,为工程的顺利进行打下坚实的基础。在工程的建设过程中,如果遇到技术问题,就可在信息系统内快速查找到解决方案,让工程的运作能够保持正常。

2、建设工程信息化管理的特征

建设工程的信息量非常大,包括工程各个阶段、各个部门、各个环节所有的信息,是一个非常繁琐的过程。并且这些信息的变动非常大,需要及时更新信息,以便工程的顺利开展。建设工程的完成过程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所有的信息都在不断更新。随着建设工程进度的更新,信息也在变动。工人情况、原材料的使用情况、资金的流动等等,每天都会发生变化,需要每天更新数据,了解建设工程的进度,方便及时对工程进行计划调整。建设工程的复杂性决定了建设工程信息种类的繁多,一个完整的建设工程包括管理信息、资金信息、技术信息,涉及到的内容也是多种多样的。整个工程的信息种类繁多,每一类信息都要进行合理的规划汇总,确保工程的顺利进行。

3、建设工程信息化管理的过程

在建设工程开工之前,必须做好相应的准备工作。首先要对工程的管理系统以及信息系统进行全面的分析,了解它们的优点和不足。可以根据先进的科学技术完善管理信息系统,建立起符合工程要求的信息管理系统,以满足工程的需要。建立好信息管理系统之后,可以进行工程的数据录入,将已有的数据放进系统,便于工程开工后的信息查找工作以及信息对比工作的顺利进行。建工工程施工前必须做好信息管理系统的准备工作,为后续工程的进展打好基础。建设工程在实施的过程中,需要各个部门的相互配合,只有每一个部分都能够严格执行工程的实施标准,才能保证工作的顺利进行。由于工程在实施的过程中,每天的信息变化都很大,所以要做好信息的更新工作。这时信息化的工程管理就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可以将工作流程与信息有机结合,进行统一管理。

结束语

先进的信息化管理技术是传统产业走向现代化的必经之路,信息技术的运用,使企业内部资源得到合理的配置与共享,促进工程各参与方的沟通协作,实现各业务流程的顺利衔接,保证管理效率的不断提升,提高项目业务的精确度,有效地降低了工程项目成本,极大地增强了项目工程在市场中的核心竞争力,使建设工程走向现代化的信息管理道路,保障社会经济建设的顺利、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篇9

关键词:

工程造价;信息化管理;发展;问题;趋势

伴随时代的发展进步,信息技术的应用正在逐渐普及,在各个领域中都有大量先进信息技术的应用,这对于各个行业的发展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并且能够有效提高工作的效率和质量。在建筑领域中,工程造价信息化管理就是对信息技术良好的运用,其就是利用非常先进的办法,对工程造价进行管理,并通过一些手段,对工程造价进行控制,进而增加建筑工程的整体效益。随着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提升,工程造价管理工作中的信息技术应用更加全面,而且逐渐朝着更加信息化和智能化的方向发展前进。但在工程造价信息化管理发展的过程中,存在着一些问题阻碍其快速发展,所以,相关部门就需要针对这些问题进行详细的分析和研究,并制定良好的对策,使工程造价信息化管理的发展非常稳定和快速。本篇文章就是针对工程造价信息化管理发展的问题进行分析和探讨,并对工程造价信息化管理发展的主要趋势进行分析,希望对我国建筑产业的持续、稳定发展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1工程造价信息化管理发展的问题

1.1信息管理缺乏统一的标准

在现阶段,尽管工程造价工作中已经对信息化管理进行了运用,但信息管理中的各种信息却没有一个统一标准科研,进而造成建设单位中的各个部门间没有进行非常有效的沟通和交流,信息的传递也不及时,甚至不对一些相关信息进行部门之间的传递,这样就会造成建筑工程造价管理工作非常杂乱,进而影响工程造价管理工作的良好进行。

1.2信息系统基础薄弱

在进行工程造价管理工作的时候,其中会对建筑工程的全部业务数据以及相关投入资金进行管理,伴随人们逐渐对工程造价管理工作的重视程度逐渐提升上来,建设单位应针对信息管理设备以及通信技术等信息化设施进行完善,这样才可以确保工程造价信息化管理水平和能力不断提高。但是在现阶段,工程造价信息化管理工作相关的设施设备并没有得到良好的完善,造成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就是相关部门对于相关信息化设备的重视不够,而且在这个方面的资金投入量也非常少。

1.3信息资源采集、处理手段落后

在目前的工程造价管理工作中,计算机技术已经诶广泛应用,其能够提高工程造价管理工作的效率和质量,但是其中存在的各种信息收集和处理的方式还是相对落后的,不但存量小,信息获取的质量差,而且获取信息的时间也非常长,这样就导致很多工程造价管理方式已经不适应时展的要求了,进而不能够对工程的真正造价展现出来,降低了工程造价信息化管理工作的整体水平。

1.4工程造价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不高

在现阶段,工程造价信息化管理工作中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就是存在很多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不符合工程造价信息化管理的要求,在工程造价信息化管理工作中,不断有先进的科学技术加入其中,如果相关管理人员不进行良好的学习的话,就容易造成其对于新技术的了解程度过低,进而导致其不能够进行科学、准确的工程造价信息化管理。另外,很多企业对于相关管理人员的培训教育质量和效果都表较差,这样就使管理人员的专业能力和管理水平保持在一个较低的水准,这样就导致工程造价信息化管理工作不能够更好的进行和发展进步。

1.5价格信息的滞后和缺失

在通常情况下,造价站以及相关管理部门在进行价格信息的时候都是采用月刊的形式进行的,各种建筑材料的市场价格需要经过信息收集、编辑、排版、印刷、发行等步骤,这样就会导致大量材料价格信息的与收集的时间相差十多天,造成信息的滞后。而且,相关价格查询网站的更新速度也非常慢,服务水平也比较差。除此之外,利用月刊的方式对材料价格进行的话,会由于月刊的字数限制,只能对一些材料的价格进行,而且都是综合价格,这对于区域的材料价格不能够及时反映出来,而且对于材料的质量、生产厂家等等信息也没有进行详细的说明,信息量远远达不到工程造价信息化管理的需求量。

2工程造价信息化管理发展的趋势探究

2.1工程造价与信息技术高度结合是工程造价信息化管理发展的方向

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工程造价行业的业务规模和业务需求也快速扩大,工程造价管理的数据处理量越来越多。提升效率、降低成本、降低错误率、提升管理质量、加强信息的管理和利用等要求不断增加,我国工程造价的信息技术应用进入了快速发展期。我国目前的信息技术从长远和发展的角度来看,仍然不足,需要不断创新;同时,现阶段信息技术与工程造价管理的结合程度仍显得极为不足,因此工程造价管理的重心应该在于如何利用信息领域已有的技术,结合造价管理自身的特点,使之能更加方便、科学合理的为工程造价管理服务。

2.2动态工程造价管理系统

工程造价管理信息化的发展是为造价管理服务的,造价管理信息化的具体形式是工程造价管理系统。动态工程造价管理信息系统是由人和计算机组成的,能对工程造价管理的有关信息进行动态的、全面的收集、传输、加工、维护和使用的系统,它通过积累和分析工程造价管理资料,能有效地利用过去的数据来预测未来造价变化和发展的趋势,以期达到对工程造价实现合理确定与有效控制的目的。从功能上划分,由四大系统组成:动态价格信息采集、处理与系统,造价资料积累、储存与分析系统,计算机辅助计算系统,造价信息化管理系统。

2.2.1动态价格信息采集、处理与系统。建筑造价动态价格信息系统主要包括三个环节:价格采集、数据处理、信息。动态价格从内容上可分为两大类:第一类,本地区的人工、材料、机械等单项价格信息。第二类,工程造价的各种指数指标。利用互联网快速、广泛、便捷的特点则可以有效地提高动态价格信息的准确性和时效性。在价格采集环节,尽量通过互联网直接上传,快速提交,缩短采集周期。在数据处理环节,可根据相关理论建立数学模型,进而开发专用的动态价格数据统计与处理软件。在环节,也应尽量采取网上的方式。使用者同样也采用上网方式查询数据。这样的价格信息才能够及时、准确地反映动态的、实时变化的市场信息。

2.2.2工程造价资料积累、储存与分析系统。工程造价具有覆盖面广,实践性强的特点。因此经验和资料的积累非常重要,必须十分重视。该系统首先要求建立工程价格信息库。上述的动态价格历史资料经过一定技术处理,再拷入数据库长期保存,供各方查阅。有条件的还可据此对市场的走势作动态分析和预测。其次要建立典型工程资料库。大量收集汇总已建成的能反映本地区、本行业建筑业发展水平的各类建设项目的工程资料,分项目行业、分工程类别选择确定典型的工程造价实例,经过一定的形式规范处理后,存入统一标准的工程价格信息库。最后要建立造价依据资料库,包括工程造价方面的国家定额、地方定额、专业定额、各行业配套的定额、标准等计价依据资料。

2.2.3工程造价的计算机辅助计算系统。目前国内已开始全面推行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但各种基础定额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仍然是市场各方参照的主要技术资料和依据。现阶段计价方式的特点是工程量清单计价与消耗量定额相结合,所以造价软件就有着多元化和过渡性的特点。要研制开发出适应工程量清单报价模式,清单计价与定额计价同时并存,交叉使用的新一代造价软件系列,包括工程造价计价软件、图形算量软件和定额管理软件。

2.2.4工程造价的信息化管理系统。该系统首先对各种造价资质进行管理。如造价咨询机构的资质审批、登记、管理;以造价师为主体的造价从业人员的登记注册、技术培训、网络教育等。例如现已投入运行的中国建设工程造价信息网上的工程造价咨询单位管理系统。其次是对工程造价的过程进行管理,具体处理各阶段工程造价的确定与控制。相应的管理软件有投资评审软件、招投标软件、项目管理软件、造价指数软件等。

3结论

通过上文中的分析和讨论,我们能够知道,信息技术的大力应用对于我国社会发展和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对于建筑工程来说,其中的工程造价管理工作非常关键,其对于整个建筑工程的经济性能够起到决定性作用。工程造价信息化管理能够有效提高工程造价工作的科学性和准确性,并且能够在很大程度上降低建筑工程施工建设过程中投入的资金量,促使建筑工程的经济效益有所提升。在工程造价信息化管理发展中,应进行动态工程造价信息化管理体系,使其能够对社会市场经济的动向及时了解和掌握,并根据市场的实际情况对工程造价的方式进行改变,使其能够更加现代化、智能化、规范化。同时,工程造价信息化管理系统还能够对建筑工程的实际情况进行分析,并根据分析结果给出定额的数值,同时对工程的发展进行预测,进而确保工程造价能够顺应时代的发展要求。

参考文献:

[1]张军霞.工程造价管理信息系统的现状及思考[J].山西建筑,2007,33(9):252-253.

[2]邵良杉,王志强.动态工程造价管理信息系统[J].煤炭学报,2007,11(6):664-667.

篇10

伴随着社会现代化发展,信息化逐渐成为社会发展的主要导向,伴随信息化社会的逐渐普及,信息和信息技术在社会经济以及发展中有着非常明显的重要意义。建设工程档案中合理应用信息化管理是未来档案管理工作的必然发展方向,档案信息化管理是档案管理工作适应信息化社会发展的必然,同样也能够有效强化档案管理工作为社会服务的效果。构建建设工程档案信息化管理系统,不仅能够用于工程档案的管理,还能够控制物力人力资源的投入,从而优化工作效率。

1 建设工程档案管理信息化管理的含义

目前建设工程档案管理工作和工程本身的质量以及人们的住居有直接的联系,人们的生活与电、水、气、交通和住房有直接的联系,而这些设施设备的建设工程项目在建设过程中形成的各种档案的完整性、准确性,将会直接影响人们的生活条件和质量。对此,做好建设工程档案管理工作显得尤为重要。

以往整理建设工程的档案资料都是在项目完成之后进行统一性的整理,但是需要配备由多人专业人员所组成的档案编制小组进行统一性的编制和管理。此外,再加上目录是人工设计并制作,不仅会存在较大的成本资源投入,还会导致人力物力过多浪费。就目前而言,计算机技术仍然可能处于发展状态,借助当前的管理技术以及大容量数据库,把建设工程项目管理信息记录到数据库当中,并经过简单的操作便能够从繁琐的数据库当中准确的寻找到所想要查询的信息内容,借助显示屏清晰的显示出来,从而极大程度的降低资源的查找时间,优化查找效率。

建设工程档案信息化管理,构建电子信息档案,不仅能够规范建设工程档案资源的整理效率,节省资料编制的效率,查阅资料简便,还能够极大程度缩小档案馆的数量,降低建设工程档案资料整体人员的参与人数,优化工作效率。建设工程档案的信息化研发以及实施,有利于借助电子文档的编辑和整体软件,实现动态归档建设工程资料,便于目前的档案整理以及事后的档案调阅和共享等,帮助相关人员掌握建设工程档案的实际信息。由此可见,建设用工程档案信息化管理不仅能够降低成本、降低工作人员数量以及优化整理编制效率,提升档案使用质量等优势。

2 建设工程档案信息化管理存在的问题

2.1 归档文件不规范

近些年,工程项目的数量在飞速增长,同时规模也在不断托大,工程的结构形式、使用功能等也越发复杂,再加上大多数工程的建设周期非常长,涉及到多个审批部门,最终导致各个部门的工程技术资料之间存在重复、不衔接的问题,导致工程档案所归档文件不规范。

2.2 档案整体不规范

建设工程档案管理有较高的专业性需求。对此,对档案管理从业人员的工作能力有较高的要求,其不仅需要具备较高的档案管理专业知识,还必须要有相关方面的专业能力,假设对建设工程项目的基本流程不熟悉,其必然会存在接收文件不合理、不及时等现象,导致档案质量以及后续使用受到影响。

2.3 档案管理意识较弱

因为建设工程档案的收集归档并不完善、不及时,长期以来对建设工程的常规维护大多数都是依靠经验和记忆进行,平常发生问题时,因对建设工程档案的应用意识较弱,往往并没有真正解决问题,只是敷衍而过,这也导致各个部门的档案管理行为存在较大缺陷。

3 建设工程档案信息化管理的实施策略

建设工程档案信息化管理的实施与普及有许多优势,但是在实施方面有许多的困难,笔者认为,应当重点做好以下几个方面:1、准确建设工程档案信息化管理的管理程序,合理应用信息化资源。为了有效应用信息化技术,实现真正的信息化资源的全面应用,应当制定相应规范构建建设工程的管理手册以及修订、录入、审核、管理等几项工作流程;2、设计建设工程档案信息化管理手册,建立并不断完善信息化管理制度。就传统的档案管理制度而言,其最终目的是为了提升档案信息的查询、应用和共享便捷性、安全性,想要真正实现建设工程档案信息化管理,应当在原本的管理制度上进行合理的创新和改变,设计符合信息化时代运行需求的规范和制度。建设工程档案信息化管理制度是整个档案管理系统正常运转的基本条件,借助完善的制度约束并统一化档案信息的录入与调用、编码管理与体系、从而对建设工程项目实行规范化管理,猝死建设工程档案管理工作更加程序化、科学化、规范化;3、注重建设工程档案信息化管理的技术支持。想要实现并不断发展建设工程档案信息化,应当研发一整套完善的计算机管理系统,从档案信息的安全角度考虑,该系统还应当配备相应的技术防护能力。建设工程档案管理人员借助该系统,能够简单、快捷并准确的录入档案信息。同时,该计算机管理系统还应当具备检索功能,通过关键字、词、句的检索,快捷、准确的寻找到相应的信息化档案,从而为档案信息化应用提供便利;4、就传统的档案管理工作而言,大多数从事档案管理工作的基层人员其工作能力和素质并不相同,大多都有所差异,部分资历较老的工作人员虽然能够独立从事档案管理工作,但是其只能够在传统的模式下完成相应的应用与管理,在全新的档案信息化管理中的独立工作能力显然不足,无法胜任信息化时代之下的信息化档案管理工作。对此,可以明显发现,老资历员工对建设工程档案信息化管理并不能起到相应的扶持、支撑作用,所以专业性、技术性人才显得尤为重要。对此,信息化时代之下的信息化档案管理工作的发展重点必然是人才的培养,想要有效提升工作效率,优化信息化档案的建设质量,就必然需要有效提升从业人员的工作素质与能力,将工作重点放在专业性人才的培养方面,通过教育、培训等多种方法优化从业人员的工作能力。笔者认为,建设工程档案信息化管理目前处于初级阶段,可以通过挑选新的工作人员来保障管理团队的整体素质。例如,建设工程档案管理部门可以与高职学校联合,让高职学校培养更多的专用型人才,从而有效提升档案信息化管理从业人员的计算机应用能力。

4 总结

综上所述,建设工程档案信息化管理和常规档案管理模式相比,具备更多的优势,不仅能够极大程度的降低人力物力资源的投入,还能够有效控制管理工作的繁琐性和成本,从而优化档案管理的工作效率,提升工程建设的监督强度以及建设实际状况,进而提升建设工程信息化管理质量,实现现代化档案管理,促使建设工程持续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吴咸春. 工程档案信息化建设刍议[J]. 现代商业,2012,20:187-188.

[2]邱柏霞. 档案信息化建设与工程档案管理的重要性[J]. 城建档案,2012,10:70-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