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8-09 17:16:49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传统文化进校园的建议,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中图分类号:G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391(2016)06-0055-06
近年来随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问题在中国逐渐升温,各地文化教育相关部门分别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展开了多种形式的宣传与促进活动。在此背景下,“传统民族文化进校园”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一条有效路径不仅已成为学界共识,而且在许多省区已经取得了一定成绩。由于该活动形式充分利用了西南少数民族聚居区所特有的“在地化”优势,近年来已由贵州省逐步推广到云南、广西、湖南等少数民族较集中的省份。而四川省作为藏、羌、彝等少数民族聚居的省份,将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引进到学校教育体系中的尝试起步较晚,几乎未见相关研究。“民族文化进校园”活动在四川少数民族聚居区的开展现状如何?在开展过程中当地不同层次的学校各采取了哪些具体的实施举措?民族文化传承与现代应试教育体系之间是如何并接和共融的?本文将以四川汶川县的“羌族文化进校园”的活动实践为例,总结不同层次学校的经验和问题,为今后新的相关项目展开提供可咨借鉴的参考。
一、“民族文化进校园”在西南地区的开展现状
现代化和全球化已成为当代中国发展的主旋律,在此背景下,作为传统民族文化传承的载体――少数民族聚居区的村寨和家庭亦不可避免被卷入到现代化浪潮中。少数民族家庭的适龄儿童入学以后,一方面脱离了本民族文化滋长的土壤,另一方面学校课程中所教授的完全是按照现代西方教育模式建立起来的知识体系。由此导致传统文化的传承在当今青少年一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和危机。近年来在部分民族聚居区开展的“民族文化进课堂”活动,就是借助学校教育实现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活态”传承的有益尝试。
从地区分布来看,目前贵州省的民族文化M校园活动在西南地区开展得最早,所涉及面积最广,活动内容也最为丰富。此外,云南、广西、湖北、湖南等地也相继展开了类似活动。虽然在官方的文件下发之前,四川省内的部分少数民族聚居区已有了自发性的类似活动的展开。譬如宜宾兴文县的兴文二中是四川省较早开设特色课程的学校,其内容包括定期邀请当地学者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讲授苗族族源、民族风俗、苗族歌曲、苗族语言与文字,传授传统技艺等。汶川县龙溪乡中心小学自2010年以来,一直坚持开设各种兴趣班,并与西南民族大学西南少数民族研究中心合作编写了《汶川县龙溪乡中心小学乡土教材》。但从整体层面上来看,四川省的“民族文化进校园”的开展情况不仅落后于贵州省,且与云南、广西等省相比都具有相当差距,目前尚处于起步阶段。
二、“民族文化进校园”在汶川县各中小学及职业学校中的开展现状
汶川县位于四川省西北部,居川西北高原和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东南部,是全国四大羌族聚居县之一。目前,有关羌族传统文化的传习活动主要是由政府部门推动的,在学校中推动羌文化教育处于肇始阶段。
汶川县现有中小学包括幼儿园共计22所,3所幼儿园(开展文娱活动体现民族文化)、5所中学、13所小学、1所特殊教育学校。根据阿坝州教育局2015年所印发的《阿坝州羌族文化进校园活动方案》,全州的中小学学校可分为三类。一类为标准音点及其周边的北部方言区学校;二类为南部方言区的学校;三类为无母语基础的学校。结合汶川县的羌民族分布情况,本项目组调研的绵威片区学校为“羌族文化进校园”的二类学校。考虑到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可能呈现出的差异性特征,本项目组成员先后对汶川县龙溪小学、绵中学及威州民族师范学校三所不同类型的学校进行了调研。
(一)龙溪小学:以羌歌、羌绣和校本教材编写为特色
汶川县龙溪小学地处汶川县西北杂谷脑河东岸的龙溪沟内,是龙溪乡唯一的一所中心小学。龙溪小学最初建校于1937年,汶川地震后学校坍塌,由广东省湛江市对口援建了现在的新校园。
龙溪小学的“羌族文化进校园”活动被公认为是本县做的较有特色的。在课程设置方面,学校主要开设了传统音乐、羌语会话和羌绣三方面的课程,且开设形式各有不同,其中效果最为明显的是羌歌童声合唱。该校的儿童羌歌合唱团成立于2007年,至今已经坚持了9年。2015年年底,龙溪小学的羌歌合唱团参加了“美丽家园・幸福汶川”文艺节的海选,得到了县、乡政府的重视并赢得了资金支持。在四川省第八届中小学艺术节的表演中,合唱团又荣获了二等奖。此外,该小学一直与深圳市松禾成长关爱基金会保持着密切的沟通联系。儿童合唱团每年都会去深圳表演,参加民族文化分享活动。松禾基金会经常回访龙溪小学,提供技术指导,每年假期还会派音乐教授来培训合唱团的教师和学生。由于有一定的社会资金支持,学校得以长期聘请一位在当地有较高口碑的民间艺人专门负责培训,每周一至周四的下午六点至七点,除非有特殊情况,合唱团成员都会准时参加培训。
羌绣技艺是龙溪小学另一个较为重要的传统文化项目。但学校迄今尚未聘请到专门的羌绣老师,学生的羌绣作品大多是回家后在家里完成的。因而虽然这些羌绣被摆放在学校的陈列室中供来访者参观,但事实上却并非学校教育的结果,而是仍然延续着家庭中的代代相传式的传统文化传承途径。
羌语的学习在龙溪小学尚未纳入到常规性课程中,只是一个学期偶尔会开设一两次课。但龙溪小学在相应的羌语课本和校本教材的编写上却极为突出。该校一位羌族老师主动主持编写了《龙溪羌族会话入门》、《龙溪乡地名录》、《龙溪乡各寨羌语名及地盘业主》、《羌族的人生礼仪》等校本教材。除此之外,该校还与西南民族大学民族学、民俗学、音乐学的师生合作,共同编写完成了《汶川县龙溪乡中心小学乡土教材》。
(二)绵中学:极为有限的兴趣课开设
汶川县绵中学创办于1973年,是一所以寄宿制管理为特色的农村寄宿制管理示范校。学校共有7个教学班,涵盖初中一、二、三年级,262名学生,40名老师。
与龙溪小学相比,中学生的课业压力、升学压力更大,因此总体来看,绵中学“羌族文化进校园”活动开展的深度、丰富程度比起龙溪小学更要欠缺一些,主要是以兴趣课和课间操的形式展开。与龙溪小学相似的是,这一类传统文化兴趣课在学校的展开也主要得益于一位羌族体育老师的推动。
绵中学于双周开设了兴趣课程,时间分布在星期二和星期四。兴趣课的内容安排结合了当地的民族特色,尤其是羌族原生态锅庄。此外,学校艺体组还将现代韵律操和藏族羌族锅庄相结合,编制了一套课间操――民族韵律操。尽管“羌族文化进校园”在绵中学的开展极为有限,但紧邻“西羌第一村”――羌锋村的地理优势,使得该校学生在羌文化传承方面具有先天的优势。项目组在羌锋村的走访中发现,虽然羌锋村在村貌外观上已经是一个地震以后重建的新村,但在精神文化层面上仍然保留了某些羌族传统文化,例如村里的年轻妇女一边照看小孩,一边绣着羌族绣花鞋,村民们相互之间仍然说羌语。而绵中学的主要招生对象是绵镇、草坡乡户籍的小学应届毕业生,因此,他们在耳濡目染和长辈教授的过程中,也能掌握和使用部分羌语以及刺绣等技艺。在羌锋村村民看来,对传统技艺“根本不需要学,自然就会”。
(三)威州民族师范学校:学生社团自发主导的传承
威州民族师范学校的性质是中专学校,与普通中学相比,没有了升学压力使得学生有更多的时间发展兴趣爱好,同时掌握更多的技能有利于今后的就业。因此,学生对于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学习具有较高热情,活动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
师范学校的学生被普遍认为“能歌善舞”,藏族、羌族歌曲、舞蹈等表演类技艺成为学生们平时学习的热门。威州民族师范学校开展这些民族文化活动主要依托学生社团,由于师范生大多具有一定的文艺特长和功底,因而基本上不像龙溪小学和绵中学需要专业指导老师。当地的藏、羌等少数民族同学会将自己掌握的语言、艺术、手工艺等技艺教授给其他同学,以同学之间互相学习的方式来开展校园中的民族文化传习活动。据社团组织者反应,活动大多集中在每天中午和下午下课以后,学生们参与这类活动的积极性也较高,参与率达到了70%以上。但从学校层面来看,威州民族师范学校并未开设羌族语言课程,一方面是因为学校以培养职业人才为目标,另一方面,该校学生的生源地比当地小学、中学更广,在校学生的民族成分比较复杂,因此统一开设一门民族语言教学课程不太现实。
三、“羌族文化进校园”在实践中面临的困境及其原因分析
从项目组在同一县域内走访的三个不同级别的学校来看,“羌族文化进校园”活动在各级学校开展的内容丰富程度、受重视程度和实施效果都存在差异,其存在的问题既有该活动在整个西南地区所呈现出的普遍性,同时也表现出了各学校由于地理位置、学校级别、主要任务的不同所呈现出的特殊性。表1概括出了三所学校在该活动中所存在的一些“显性”问题:
此外,若是对学校性质以及学校所处的地理、人文环境进行进一步分析,则可归纳出以下较为“隐性”的特征:
第一,普通中小学与职业学校之间存在的结构性差异,职业学校更重视民族文化的习得。龙溪小学和绵中学为普通全日制小学和中学,学校及学生面临升学压力,而“羌族文化”与升学考试没有直接联系,并且还有可能挤占学生用于学习书本知识的时间。因此羌文化在学校教育体系内并不能很好地推行,学校开设相关兴趣课程的时间极为有限。而职业学校为提高就业率,鼓励学生发挥专长,因此学生们学习传统羌文化的态度更为积极。
第二,在现代文明的“边缘”地区,本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更为自然。在西部少数民族地区,地理、现代教育体系与传统文化往往呈现出与“中心”相悖的走向。以国家行政版图及现代教育体系为参照轴,由中心至边缘依次为“汶川县(威州镇)-绵镇-龙溪乡”;然而从羌文化的发展和传承突然来看,龙溪十八寨无疑才是传统羌文化的保留与传衍地,而现代文化背景下的中心――县城恰恰是“汉化”程度更高的地区。从汶川县的三所学校的羌文化传承现状来看,龙溪小学、绵中学的学生由于大多来自周边的羌寨,对羌文化的学习和传承更为自然。
第三,传统文化项目之间发展不平衡,表演类民族文化传承得最好,技艺类其次,语言类传承困难。表演类的项目,如羌歌合唱、羊皮鼓表演、羌族锅庄、莎朗舞等,由于极具视觉冲击力,能在较短的时间内(几分钟)加以全面展示,更有可能吸引社会关注和为学校赢得荣誉,因此也更能得到学校的支持:而不能在较短时间内集中展现,但却需要花费较长时间训练的技艺类项目(羌绣)往往得不到重视。至于羌语,由于并没有被纳入现代教育制度的考试体系,且即使在羌族地区使用羌语的人也越来越少,功利性和实用性的双重欠缺使其在学校教育中也完全得不到重,正在逐渐被人遗忘。
第四,“传统文化进校园”活动在同一地域内的不同少数民族之间的发展不平衡。在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羌族的精英们普遍认为本民族享受的民族优惠政策和受重视程度都远不及藏族。藏语的教材编写、课程设置,乃至双语考试体系都已经逐渐制度化、完善化,学校中的藏语学习逐渐与国家的升学考试体制并轨,大大促进了藏文化的传承。譬如水磨中学面向整个阿坝州开设了初中和高中的藏汉双语班。与藏族相比,羌族在现代文明体系中显得更加边缘化。此外,羌语的地区差异很大。目前的羌语教材是由茂县的一位老师参考国际音标编写的,因而茂县所在地的北部方言就成为标准羌语,但汶川县位于阿坝州南部,与北部方言相差较大,因此这样的标准教材难以在汶川县各中小学使用。
四、教育主管部门的举措与意见反馈
根据州教育局下发文件的通知要求,汶川县教育局于2015年3月12号制定下发了《关于印发汶川县羌族文化进校园活动方案的通知》。在这之前,教育局在建设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示范县的“四个发展”要求中,其中有一个就是“特色发展”,这与后来的“羌族文化进校园”所指基本一致,其目标是形成“一校一品”的特色。县教育局也认识到了羌语在各个地区的差异性,因此明确提出了三个分区。一类是标准音点及其周边的北部方言区学校,主要包括茂县、黑水、松潘;二类是南部方言区的学校。汶川县、理县就属于南部方言区,汶川县的雁门乡、龙溪乡、克枯乡、绵镇是羌族的主要聚居区,个别村寨还保留着自己的语言。而下半区从草坡开始,虽然当地人是羌族,但几乎已经没人使用羌语了。三类为没有母语基础的学校。对于有语言保留的片区,教学中对语言的教学要求更高一些:对于没有母语基础的片区,对语言要求就低一些,教学形式着重于表演形式的活动和文化部分的讲座。
县教育局的相关负责人对“羌族文化进校园”的情况掌握大多来源于各个学校上报的材料,即使偶尔下乡到学校视察,也是旁听一两节观摩课,缺乏深入细致的长期观察和了解,由此导致其制定的“方案”与实际情况有所脱节。“羌族文化进校园”总体来看是由“州县乡镇学校校长教师学生”自上而下层层推进,但真正落实到与学生互动教学方面的则是最基层的教师。因此教师是否熟悉羌族文化,是否对此抱有热情,以及是否具有很好的课堂教学能力成为影响到这类活动实施效果的关键。以龙溪小学和绵中学为例,“羌族文化进校园”之所以在两校坚持开展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主要是得益于两所学校各有一位来自于羌寨,对传承羌族文化抱有极大热情的教师,他们不计报酬和时间担当起了学校中此类活动的引领者。但在实践层面上,具体负责教学的老师却处于科层制体系的最末端,而教育局制定出的“方案”则较为脱离实际,可操作性并不强。
五、关于推动“民族文化进校园”活动的几点建议与对策
(一)主管部门应进一步加大资金投入,推进师资队伍建设和校本教材编写等工作
首先,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应加快制定和完善相关政策和文件,每年拨出一定的专门款项用以促进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在校园中的推广。其次,要保证“民族文化进校园”活动的稳步推进,教师队伍建设是先决条件。教育部门一是可以通过相关政策吸引优秀的具有某项专长的外聘教师,二是可以定期组织,对在岗的音、体、美等特长教师进行培训,以提高教师队伍本身的民族文化素养。对外聘的民族文化传承人,要给予适当的报酬并授予相应的荣誉称号,以鼓励其进校授课的积极性。教材编写不能搞全州通行一套教材的“一刀切”方法,各学校应结合各自特色,自身条件,做到校本教材“统一编写和有针对性的改动”相结合:小学中学有序衔接;教学目标划分出高和低,较高层面的目标趋于统一,较低层面的目标和各校的具体目标可以有所差异。此举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避免民族文化教育阶段性脱节,目标差异过大,执行标准不一致。
(二)制定明确的考核和激励机制,推动形成民族文化“学有所用”的社会氛围
从目前汶川县的“羌族文化进校园”活动来看,由于缺乏明确的考核机制,导致学校里开展的相关活动缺乏一致性和连贯性,民族文化的传习甚至成为接待相关领导和来宾考察时的“面子工程”。因此,制定切实可行的考核制度,建立和健全相关鼓励引导机制,有利于保证该项活动持续地、长期地开展。
传统民族文化由于本身并未纳入中小学升学考试的范围,因此在家长和学生中形成了学习传统文化“无用”的观念。政府、教育部门和学校应该合力营造出一个民族文化“学有所用”的社会氛围,尽力转变学生和家长们认为民族文化无用武之地的悲观态度。譬如在羌族聚居地区鼓励当地人说羌语、用羌语;在行政和事业单位聘用人员时对熟悉羌文化的应聘者予以优先考虑:对于在开展“羌族文化进校园”活动中表现突出的学校和个人,应授予荣誉并公开表彰等。多渠道地建立各种激励机制,有利于激发不同行业的人群学习和传播羌文化的热情,从而使当地学生意识到传统文化的价值所在。
(三)加强校际合作交流,尝试与教育科研单位对口合作
四川省的“民族文化进校园”活动才开始启动,汶川县内各中小学校尚处在探索阶段,加强校际合作有利于各校互相学习经验,吸取教训和交流成果。校际合作不应局限于同一行政范围内、同一性质的学校,而应鼓励当地学校走出去,与这类活动开展较为成功的学校进行交流。此外,当地学校还可以与一些民族院校、教育机构和科研机构等结成对口合作单位,当地中小学可以为这些单位提供鲜活的教学案例,而对方则可以提供咨询和建议。
六、结语
教育部“京剧进课堂”的试点,就其初衷而言,显然在于丰富素质教育的内容和弘扬中华的传统文化。然而从具体实施办法看,却存在着一些明显的缺憾与不足:
其一,把京剧简化为京剧曲目,划入音乐教育的系列,由音乐老师来教授,这一方面把综合性的戏曲艺术简单化,使其难以展示原有的风采、魅力;另一方面又让普通的音乐教师勉为其难。“现在中小学音乐教师多数是以声乐、器乐或舞蹈为专业的师范毕业生,极少有京剧方面的训练”,“专业演员要四年科班以上,几天培训的效果可想而知”②。
其二,“京剧进课堂”在全国范围推广,难免以京剧一霸独尊的地位,客观上造成对诸多地方戏曲的“歧视”。2008年,多家媒体曾就此问题展开讨论。许多专家、学者认为,对于不同地域来说,忽略地方戏曲的价值与作用,一刀切地推广京剧进课堂,不仅不切实际,而且有悖教育规律。《人民日报》记者就认为,15首京剧曲目进课堂,其效果与其说在于推动素质教育的启蒙价值,倒不如说在于彰显传承传统文化的标志和导向意义3。
为了不使戏曲艺术提升人文素质教育的目标落空,笔者认为,在“京剧进课堂”之外,还应双轨并行地开展包含各类地方戏的“戏曲进校园”活动。这样,既表现出对教育导向性的认可,又体现了对文化多元化的尊重。作为“京剧进课堂”的有益补充,因而“戏曲进校园”更具现实意义,理应受到更密切的关注和更大力的支持。
与规范化的“京剧进课堂”不同,“戏曲进校园”应突出灵活、自由的特点,遵循不限年龄、阶段、剧种、曲目、方式和形式的原则。具体地说,不限年龄、阶段,是指“戏曲进校园”的“校园”,不仅包括中小学、而且包括各类大、中专院校。和中小学生相比,大学生有更充裕的自由时间、更良好的艺术感悟力和理解力、更广阔的校园文化活动场所。因而,大专院校理应成为“戏曲进校园”的重阵。与中小学中简单的京剧赏析课相比。大学里的戏曲研习不仅条件成熟,而且效果显著。依托于中文、艺术等人文学科,高等院校不仅可以开设多层次的戏曲课程,而且可以成立形式多样的戏曲研习社或兴趣小组。目前在北京、上海、南京等地,由大学生自发组织的戏曲社团。不仅影响大,而且水平高,充分体现出大学校园在普及戏曲艺术、弘扬传统文化方面的巨大潜力与活力。
不限剧种、曲目,指“戏曲进校园”不应硬性规范,而要因地制宜、因情而异地开展活动。避免像“京剧进课堂”那样仅仅局限于课堂和15首“戏歌”。“戏曲进校园”,应从更广阔的视角还原戏曲艺术综合性的魅力,重视戏曲的地方特色及其与地域文化的深刻联系。例如在陕西,京剧的影响远远弱于秦腔、眉户等本土地方戏。在当地,京剧的现场演出,极其“罕见”,但秦腔等地方戏则司空见
西安交通大学学生剧社演出的话剧《镀金》惯。由此,“戏曲进校园”,当然应以本土地方戏为主导。在广大的县、乡、村中小学,开展“京剧进课堂’’不仅师资困难,而且学生兴趣也大成问题。但若是秦腔、眉户等地方戏进校园,情况则大相径庭。不少县、乡的中小学生,由于其家庭背景或其他原因都或多或少地接受过地方戏曲启蒙和熏陶。有些学生甚至还参加过广播电台、电视台举办的“戏迷叫板”之类的比赛。因而突破“京剧进课堂”的匡范,让地方戏进校园,不仅省钱、省力,现实可行,而且契合学生口味,容易取得实效。
不限方式和形式,是指“戏曲进校园”应大胆借取社会各界的外力来激发学生对戏曲的兴趣。以灵活多样、生动活泼的机制来普及戏曲艺术。比如“秦腔进校园”,就不是仅仅把十几首秦腔唱段请进来。可以请进来的,还有专业戏曲演员的指导和辅导。他们不仅教授唱段、示范动作,而且可以带来专业的戏曲伴奏、服装、化妆、道具,以及不同规模的专业性现场演出。突破课堂的狭小空间和强制性,“戏曲进校园”不必强求每个学生都积极参与,而应遵循整体普及和重点提高的思路,以剧社小组或兴趣班的形式,让真正有兴趣、有基础的学生活跃起来,然后再去辐射、感染其他学生。一言以蔽之,“喜爱”比“学会”更重要。
二、立足大学。转变观念,让“戏曲进校园”取得实效。
虽然大专院校理论上应是“戏曲进校园”的重点阵地。但从实际现状看,戏曲在大学校园的情景可谓相当惨淡:全国百分之八九十的高校剧社几乎都是话剧社团,戏曲社团几乎是凤毛麟角,而且集中在北京、上海、南京等几个少数城市。分析原因。主要有三:
其一,以“说话”为主的话剧,形式通俗、技巧简单、易学易练,便于普及。戏曲却不同,唱、念、做,技巧综合性高且难度大,伴奏、服装、化妆、道具也繁冗复杂。要言之,戏曲既难学难练,又费钱费事。
其二,作为现代化进程的一个产物,话剧形式、内容既有强烈的现代性又有鲜明的时代感,很易与大学生产生共鸣。戏曲则因其诞生、发展于农耕文明时代,无论思想内容还是艺术表现都明显和当代生活存在较大的距离。对大学生而言,传统占绝对优势的题材局限、程式繁冗的表演程式、一板三眼的缓慢节奏,使得戏曲不能像话剧那样成为他们“直抒胸臆”的艺术工具,而只能沦为被远观和敬畏的对象。
其三,对年轻、活泼、开放的大学生来说,流行歌、摇滚乐、先锋话剧、电影、电视等艺术都以其新颖、现代的形式让他们的青春激情得到一种尽情发挥和宣泄。但戏曲则相反,由于过于的阳春白雪和传统古雅,大学生们要么“敬而远之”,要么“望而生畏”。不少地方戏,由于风格过于粗犷、质朴,观众群体又集聚在农村,因而和京剧相比,它们受到大学生的排斥、拒绝或奚落、嘲弄往往还是双重的。这种文化心理定势,对于地方戏的普及、弘扬,无疑会造成很大的现实障碍。
由上述现实看,“戏曲进校园”要真正能落到实处、取得实效,就需要我们结合时代、地域的特点努力更新观念、转换思维,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具体到秦腔、眉户等地方戏进校园,笔者认为:
首先,戏曲界的专业人士一定要和大专院校的教育者紧密结合,把“戏曲进校园”活动看成一个既关乎学生素质教育又关乎戏曲艺术发展的“双效共赢”举措。为此,笔者强烈呼吁教育管理部门和文化管理部门积极沟通,加强合作;各级各类学校和戏曲院团也应强化联系和往来,以宏观的视野,立足长远来落实“戏曲进校园”的具体措施。尤其是高等院校,应真正从素质教育和文化振兴的角度看待这项活动,不应视其为一种无关痛痒的热闹、点缀或麻烦、累赘。对于戏曲院团而言,应更加积极主动走向校园,把校园看成普及戏剧文化、培养潜在观众、弘扬民族传统艺术的绝佳阵地。戏曲界的专业人士一定要有计划、有目标、有规模地走进校园,演出、讲授、教唱、宣传和普及中华戏曲。
其次,高校中戏剧、文学、艺术、历史等人文学科的教师一定要摆脱对戏曲,尤其是本土地方戏的漠视、轻视和歧视,积极关注、研究、弘扬地方戏曲。现在高校里开设戏剧概论专业基础课和公共选修课的虽然不少,但许多教师秉持的却是狭隘的“小戏剧观”。他们在潜意识里把戏剧等同于话剧,把戏曲等同于宋元杂剧、明清传奇,而传奇又简单地等同于案头的剧本文学。亳不夸张地说,不少戏剧课教师,基本是半个“戏盲”――即只知剧本文学而其他一概不知、只讲戏剧文学而其他一概不讲的“戏文”老师。因而,要不使“戏曲进校园”落空,就很有必要先对相关的专业老师进行“扫盲”――不仅要扫知识、技巧的“盲”,更要扫观念和认识上的“盲”。戏曲院团应积极协助高校教学,辅导、辅助相关专业教师来了解、掌握地方戏曲基本的艺术特征和表现技巧。要让老师首先了解、喜爱,然后再去影响、感染学生。
再次,戏曲自身的发展、提高,也是“戏曲进校园”取得实效的关键。以陕西为例,作为我国梆子鼻祖和中华戏曲百花园最耀眼的奇葩之一,秦腔有悠久的历史和辉煌的过去。但毋庸讳言。秦腔当前的发展,无论从创作实践、理论研究还是产业运作方面看,都遭遇着不小的困境和问题。现实诸多课题,需要创作界、理论界、教育界、管理界来合作“攻关”,研究解决。在这方面,京剧和其他地方戏曲的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都值得认真借鉴和吸取。当然秦腔自身的艺术改革、理论创新和传播实践也需要不断地总结。这其中,“戏曲进校园”首先要从理论上加以厘清、从机制上得到保障。
三、筹建地方性戏曲学院,让戏曲“进驻”校园。
按照一般的理解,所谓“戏曲进校园”是一个把戏曲请进、引入校园的“由外到内”的过程。但如果从立足戏剧和教育互动、融合的新立场来辩证地理解这项举措,即不仅仅把戏曲请进、引入校园,而且要让其在校园里生根发芽、开花结果――要言之,戏剧不但要“进”而且要“驻”校园。为此,我们不能不提及戏曲自身的艺术专业教育了。
严格地说,“戏曲进校园”应是一项以学校素质教育为本位的举措。戏曲自身的专业教育――如编、导、音乐、舞美人员的培养不是其题中应有之义。但这里我们把二者联系起来讨论,实际上是受两则事例的启发:一是上世纪初西安易俗社的建社宗旨,二是当代中国戏曲学院开设“青年戏曲演员研究生班”的成功实践。易俗社之所以区别传统的江湖社班、不同于其他秦腔剧团,关键就在于它将戏曲和教育紧密结合,不同俗流的更高追求。正如其社名所示,易俗社是“一个‘以辅助社会教育’,‘启迪民智’,‘移风易俗’为宗旨”0的新型现代剧社,它完美地将戏曲专业教育、剧团商业演出和大众社会教育有机结合在一起。
始于1996年的“青年戏曲演员研究生班”,继承了易俗社的思想遗产,坚持把演员的专业技能训练和文化素质提高相互渗透。其开始几届的对象,主要是京剧界一些已有相当演出经验、并取得一定成绩的青年演员,后来逐渐扩展到其他15个地方剧种。经过10多年的摸索,这项工程取得了非常显著的积极效果。优秀的青年演员经过研究生班的学习、提高,不仅演技大有长进,而且整体综合素质有了质的飞升。他们学成回到各自的院团里,作为骨干栋梁不仅促进了当地戏曲的发展,而且对整体中华民族戏曲瑰宝的继承、弘扬、改革和创新都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纵观我国当今的戏曲教育,除了位于北京的中国戏曲学院这所唯一的专业性的戏曲高等学府外,其他地方的戏曲专业教育大多遵循剧团演员培训班和普通专科艺术学校两种模式,基本都存在层次低、口径窄,重技能、轻文化的问题。这种模式极大地制约了戏曲艺术的发展与提高。目前,京剧从本科到研究生等各层次的教育机制已基本完善,但各种地方剧种的演员培养,还徘徊在传统戏班传授和普通专科教育交杂混合的初级水平。泱泱中华,各类特色迥异的地方戏有数百种之多,单靠一个中国戏曲学院,远远不能满足各类专业人才培养的需求。而骨干栋梁人才的进修、提高,单靠一个以京剧为主导的“青研班”,无疑也是杯水车薪,难以为继。
有鉴于此,笔者强烈呼吁和建议,各个地方在条件成熟的情况下,都应考虑筹建本省地方性的戏曲学院――这种遵循高等教育和戏剧艺术的规律,依照中国戏曲学院模式建立的现代型戏曲教育高等学府,应该走教、学、研、产相结合的路子,在优化社会各方有效资源的基础上。全面提高各种戏曲多层次专业人才的培养水平。唯有藉此坚实的平台,中华民族戏曲艺术的整体振兴,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弘扬,才能真正变为现实。注释:
①董健、马俊山:《戏剧艺术十五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399页。
中图分类号:G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4)03-0226-01
戏曲是我国特有的民族艺术,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地方戏曲的传承和发展是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在今天,很多地方戏曲普遍面临市场萎缩、后继乏人的窘境。如何更好地传承发展地方戏曲,值得我们思考,本文结合桂林地方戏曲现状和教育的现实状况,“就地方戏曲进校园”,浅谈几点思考和建议。
一、桂林地方戏曲进校园实践现状
桂林是历史文化名城,文化底蕴深厚,拥有多姿炫丽的民族文化和独具特色的地方艺术,国家级非遗项目桂剧、彩调、广西文场等地方戏曲、曲艺就发源于桂林。桂剧是广西汉族地方戏曲之一,属中国十大戏曲剧种之一。彩调又称“调子”“采茶”和“嗬嗨戏”,是广泛流传于广西城乡的主要剧种之一。广西文场简称“文场”,是流行于广西桂北一带地区的清唱艺术,被称为曲艺百花园的一朵奇葩。
近年来,桂林市积极开展地方戏曲进校园活动,市区部分小学开设彩调、文场等地方艺术课,荔浦县在中小学中将广西文场作为音乐可教材来学唱;临桂县将彩调写入乡土教材。专业剧团派出专业老师在大、中、小学举办地方戏曲讲座,教授学生唱地方戏曲,把地方戏曲演出送进校园;群众艺术馆、文化馆免费到中小学开展地方戏曲培训班;国家级传承人开展教师培训。文化部门积极搭建演出平台,在每年的“漓江之声”、“周末大家乐”等活动中开辟少儿专场供中小学生展示地方艺术;教育部门每年也举办艺术节和地方艺术展演,提供展示平台。
二、地方戏曲进校园实践存在的问题
(一)缺乏稳定的经费支持。桂林属于西部欠发达地区,地方政府对教育的投入不足。缺乏稳定的专项经费来源和支持,以致“地方戏曲进校园”实践成效起伏不定。有时甚至成为一次性活动;作为“地方戏曲”重要实践载体的地方课程、校本课程的开发也举步维艰。
(二)缺乏专业的师资队伍。桂林城乡师资队伍总量不足,编制核定缺乏弹性,缺乏受过专门训练专业教师,在“总量不足,引进无门”的前提下,抽选老师专门负责传承任务,难度极大。
(三)缺乏传承的长效机制。缺乏长效机制,难以形成持续推动力,“地方戏曲进校园”多呈“昙花一现”。
(四)缺乏统一的监控系统。对在学校中开展地方艺术传承,国家的相关政策弹性空间较大,教育部没有下达具体任务和考核标准,目前各学校开展“地方戏曲进校园”大多出于被动或临时应对,缺少统一的部署和安排。教材的编写,师资的配备,教学方法的创新,教学资源的挖掘等也没有得到统一安排和持续多方支持。
(五)部份学校、家长、教师对地方戏曲进校园的认识不足,制约地方戏曲在学校教育发展。长期以来部份学校、家长、教师认为地方戏曲是一种不合时宜的、陈旧的东西,没有必要学习,更没有必要保护,因而在采取消极应付或抵制的态度。
三、地方戏曲进校园的路径探索
(一)打造一支熟悉地方戏曲的师资队伍。首先加强对音乐教师进行地方戏曲的专项培训,找名家或到专业学校培训学习。其次学校应有计划地定期召开地方戏曲教育研讨会,制定学校戏曲教学的发展规划。第三,与文化部门联合邀请专业演员来校兼职地方戏曲教学,或请传承人来校讲座,让学生亲身感受原汁原味的地方戏曲文化。
在《中国诗词大会》上,武亦姝同学在“飞花令”以“月”为题的比拼环节中,脱口而出《诗经・七月》中的名句“七月在野,八月在宇。九月在户,十月蟋蟀入我床下”,引起网友一片赞叹。有网友评论:年仅16岁,眉目清秀的武亦姝,满足了人们对古代才女的幻想,比起网红,这些散发着诗香的“学霸”,才是学生应该有的样子。也因此,上海复旦大学附属中学的一套传统文化读本也受到人们关注。
据悉,这套传统文化读本已在复旦附中使用了10多年,主编之一、语文特级教师黄荣华坦言:推广这套读本虽然并不容易,由此建立的独特古诗文教育体系已开始融入学校日常教学,学生喜欢上了传统文化。在很多学生眼里,黄荣华老师似乎并不讨人喜欢,因为,他所在的教研组要求学生背诵古诗文的量远远超过了教学大纲的要求。在他给高一学生布置的寒假作业中,就有“学习校本教材《中华古诗文阅读》(高一第二学期)‘第三编’、学习《文心雕龙》”等。开学后第一件事就是考试,内容全来自这部校本教材。
因为不是高考内容,每年都有学生找黄荣华要说法,比如:“高考语文一共才6分默写,背古诗词的时间却占了很多,有这么多时间可以多做好几道理科题,早把那几分赚回来了!”“背完大纲要求篇目,就已经很多了,哪有精力学习课外古诗文!”“我又不考中文系,没有必要学这么多吧!”令人欣慰的是,今年春节《中国诗词大》热播期间,一名2014届毕业生给黄荣华发来微信说“恨多年前未听黄老师的劝告,多背点古诗文”。一位毕业多年的复旦附中学生被问及“高中时期印象最深刻的是什么”,她脱口而出:“读了3年《论语》《古文观止》《诗经》《楚辞》和《声律启蒙》!”黄荣华说:“‘应景’地教一教、背一背,不是真正的古诗文教育,没有课程设置、不融入日常教学,是不可能落实的。”目前,在复旦附中围绕古诗文教育的系列课程分为3类,即以6册校本教材《中华古诗文阅读》为主的必修课、以《中国人》为校本教材的选修课、以课题研究为目的的荣誉课程。他们的目标是: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30%的优秀学生学习此教材70%的内容,30%的合格学生学习50%的内容,30%的普通学生学习30%的内容,10%的学生可以选择不学习。此外,在学生每次的假期作业中,还有拓展性古诗文自学内容,若完成得好,将获得学校的评比奖励。
在上海,不只是复旦大学附属中学如此重视古诗词的学习。浦东新区建平实验小学课程与教学部主任朱煜说:“上海当前语文教材中,小学生要背诵116首古诗。我曾与其他版本的小学语文教材比较过,这个数量是比较多的。”上海市教委教研室副主任谭轶斌则提供了这样一组数字:按照教材要求,上海学生在初中4年、高中3年各需背诵1万字古诗文。上海市教委基教处副处长周飞说:“在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过程中,上海构建了进教材、进课堂、进课外、进网络、进队伍建设、进评价体系的‘六进’长效机制,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学校教育全过程。”
武亦姝的语文老师王希明认为:开展传统诗词教育有利于学生确立自己的文化身份,这并不意味着要排斥西方文化。他说:“必须在中国文化与西方文化相碰撞的背景下,才能形成并巩固本民族文化认同。吸纳包括西方文化在内的优秀文化成果,建立认识自我的坐标系,本民族的文化才能真正复兴。”
传统文化应结合本地特色
传统文化浩瀚精深,涵盖万象。近些年来戏曲进校园、武术进校园、书法进校园、皮影戏进校园……各地根据风土人情、自然条件,设立了自己的校本课程。河北省乐亭县第三实验小学开设了皮影课,课堂上学生们正在兴奋地制作皮影戏《三打白骨精》。手中舞动着5根竹棍,嘴里念着地道的对白,脚下制动着锣鼓,韵味十足。
皮影戏是河北乐亭的一大特色文化,也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要让这些‘遗产’后继有人,一代代传承下去,就得从娃娃抓起。”乐亭县第三实验小学校长赵丽侠说:“学校最开始设立这项校本课程的时候,只是有二十几个学生参加的兴趣小组,老师也是摸着石头过河。而现在,几乎每个学生都会玩皮影戏,皮影文化已是学校的一大亮点。学校不仅编写了校本教程、设置了皮影文化开放课,还邀请刘佳文、吴文志等皮影名家来学校培训,为培养文化传承人打下基础。”传统文化不是抽象的存在,而是融入了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比如,舞龙舞狮的传统,既是一种年俗,也是日常强身健体的方式;潮汕的功夫茶既是文化遗产,也是日常生活的一部分。正是这些独特的地域文化,才构成了中华传统文化的多样性。因此,加强传统文化教育,在一定程度上也要加强乡土观念和地方文化教育,这样才能更有针对性,才能让地方特色传统文化保持生命力。
在山东潍坊,学生们的校本课堂就是扎制风筝。很多学校请当地的老手工艺人教学生扎制风筝;在有着号称“南路秦腔”的汉调桄桄的陕西汉中,非遗传承人到学校进行专业指导;还有广西瑶族的排瑶刺绣、甘肃武威的微型沙雕、辽宁黑山的满族剪纸……这些与地方风土民俗结合的传统文化,正在全国各地的中小学校生根发芽。
脱离“功利化”陷阱
尽管各地中小学都在开展传统文化进校园的活动,可是,为何很多人却感受不到呢?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认为:传统文化教育陷入了功利化陷阱。在他看来,一些家长即便为孩子前途着想选择了传统文化项目,大多也是以能掌握多少“加分点”作为依据。在这种短视行为的指导下,学生们很难会把修习传统文化内化为自身修养。在当下,如果不与考试、升学挂钩,任何学习、培养都很难落到实处。
北京第二实验小学学生李赛一学习京剧已经有两年了。除了在学校里跟着京剧老师练习唱念做打,周末还由爸妈陪着在校外培训机构学习铜锤花脸。“同在W校京剧社团的小伙伴却在家长的干预下放弃了,而她的妈妈一直愿意她学习这样的冷门。她就是感觉太苦了。刚开始时练肢体基本功,贴墙倒立、抻筋压腿,一样都没落下,但看到孩子因劈叉不到位,疼得哇哇叫,真不忍心待在一旁观看。”这位母亲说:“我们希望孩子练合唱或是钢琴,愿意接收这方面特长生的中学比较多,而京剧的接收面就窄得多了。”不过,李赛一最终还是执拗地选择了钟爱的京剧。
因为与父母意见不一致,很多学生左右为难。石景山古城小学二年级的张鹏,他喜欢的传统文化项目是中华武术,“我妈妈其实很反对我练武术,她希望我学器乐。”小男孩话不多,挺瘦弱的模样,可当武术老师喊出“侧卧”口令时,他毫不犹豫地倒下,任由身边的脏水溅满手臂。五年级的郭家诚是张鹏的队友,她学习武术有些“传奇”,只因为有一年在少林寺游玩时,多看了几眼那些练武的僧侣,就再也没能忘掉那些起起落落的漂亮招式。她的妈妈原本希望自己的女儿学舞蹈,“女孩子学舞蹈多好啊,练武术总觉得怪怪的。”当然,也有不少孩子被父母成功劝阻。一个学期里,总有人从武术队里退出。
很多学校担心学习竞技项目不安全,京城小学里开设武术课的并不多。东城区灯市口小学有一支10人规模的武术队,这是武术教练商凤西凭一己之力打造出来的。他说:“运动本身是让人更安全的,只要练习时顾及别人就好。中国传统武术不是只有攻防,更讲究‘精气神’,以养生为主。”武术队里的小队员,每天下午4点放学后都要留下来,接受一个半小时的“小灶”训练。
商凤西说:2008年北京奥运会前夕,有关部门想从学校找一些可以参与仪仗队的学生,结果一圈下来,愣是没有合适的。大多数孩子站没站相,坐没坐相,一些孩子的脊椎早早就扭曲了。最后,只得到部队里挑人。从那时起,武术课上他就特别在意孩子们的站姿和神态。就像他屡屡提及的,传授武术技艺的最高境界不是教会几套拳,也不是练就以一敌百的本领,而是亮出一股子不服输的精气神儿,一种看一眼就留下堂堂正正印象的气场。可惜呀!现在武术丢掉的好东西太多了。很多家长愿意把孩子送去学习跆拳道等外来的运动,就是因为它看起来规范、时髦。其实,类似的规矩、服装、礼仪,我们传统武术都是有的。
“高雅艺术进校园”活动是弘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培养全面发展的优秀人才、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对提高校园文化建设的层次和品位,对当代大学生健康成长有着潜移默化的作用。但是长期来自社会、学校以及专业工作者等多方面的原因导致高雅艺术难以立足高等校园。笔者作为基层普通高校的音乐教师对此深有体会。如何让高雅艺术立足校园呢?笔者有以下几点思考和建议:
一、高校高雅艺术建设存在的问题
1.对艺术教育的重视不够,管理体系没有形成
“高雅艺术进校园”活动,作为国家人才培养的重要举措,应该扩展到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够经常性地享受到艺术的滋养。尽管国家对普通高校的艺术素质教育工作十分重视,制订了一系列的相关文件,也提出了具体要求。但在实际工作中仍然存在着对高雅艺术教育不够重视的诸多观念:有人认为艺术教育就是教学生唱唱歌、跳跳舞,有没有都无关紧要;有些学校只注重课外艺术活动,认为所谓的艺术教育能活跃校园氛围就可以,而忽视了课堂艺术教学和广大学生的艺术普及等等。对艺术教育在学校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认识不到位,是高等院校艺术教育存在的首要问题。由于对艺术教育重视和研究的不够,缺少整体的部署和规划,其科学的教育体系还远没有形成。这种现象严重地影响高等院校艺术教育的健康发展。
2.经费投入不足,艺术形式单一
“高雅艺术进校园”活动离不开经费的支持,经费是一切活动顺利开展的基础。从高雅艺术进校园活动开始,财政资金投入每年都在增加,从2005年的600万元增加到2008年的3200万元,4年间国家财政累计投入8800万元。而从2009年教育部公布的550场活动数据来看,面对中国2500多所高等院校来说还存在很大的资金缺口。“西部与东部地区、民办院校与公立高校、艺术院校与普通文(理)高校开展高雅艺术进校园活动也参差不齐。”[1]每年活动场次的增加速度对于当前高校大学生的扩招和社会对综合素质人才的急需是难以平衡的。现在无论是政府或者高校,普及高雅文化的形式通常都是戏曲、音乐和讲座,其他形式较少,还不能满足广大学生对多种艺术形式的需求,且演出内容上也没有太大变化,无法与当代大学生的时代需求相契合。
3.艺术教育资源匮乏,教学方式陈旧
“高雅艺术进校园”活动按照《学校艺术教育工作规程》和《全国学校艺术教育发展规划(2001-2010)》的要求,非艺术类院校艺术教育的师资应按学生数的0.05%-0.1%配备,从全国范围内来看,除了极少数名牌理工类学校勉强达到要求外,几乎所有的学校达不到要求。由于严重缺乏师资,艺术类教学计划在设置上也有随意性,按教师设课,有什么专业的教师,就设什么课。在教学上缺少研究,没有统一的教学大纲也没有统一规范的教材,教学内容缺乏科学性,在教学方法和教学形式上跟不上时代的要求,学生学习兴趣不高。这种状态必然会影响到艺术教育的质量,从而影响到学生的全面发展。正如尼采所说,“我们的教育在刻板的教学中经常将艺术变为知识教条,这种知识教条不仅扼杀了学生的激情和创造力,同样也泯灭教师的艺术冲动”[2]。
二、高校高雅艺术建设的对策研究
1.加强宣传,提高对高雅艺术重要性的认识
“高雅艺术进校园”活动应得到应有的重视,高校教育工作者要充分认识艺术教育在学校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认识艺术教育对于提高学生整体素质、丰富校园文化生活的重要作用,应努力成为普及普通高校艺术教育的重要支持者,应该融合当今的时尚元素,利用影视、网络、报纸等现代传媒工具和手段激活传统高雅艺术文化,用全新的方式加强宣传和推广传统文化,让更多的青年学生去了解、欣赏和接受高雅艺术,让高雅艺术在大学校园的每一个角落得以传承和弘扬,在每一位青年学生的心中扎根和传播。
2.注重实效,构建科学的管理体系
“高雅艺术进校园”活动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只有建立长效的科学管理体系,才能将工作长期深入地开展下去。学校各级单位应制定相应的规划,建立健全机制,高度重视艺术教育工作,学校要定期的引进国内高水平的各类高雅艺术团体来校演出,要积极开设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艺术类课程,并且记入学分,如开设“大学交响乐赏析”、“大学戏剧鉴赏”、“大学美育概论”等基础性的艺术类选修课,满足学生的需求,把大学生艺术教育纳入高校长期教学计划,并不断实施教学体制改革和课程体系建设,从培养广大学生热爱艺术的浓厚兴趣出发,抓好落实,注重实效。只有科学规范的制度做保障,高雅艺术进校园活动才能长久不衰地开展下去。
3.加大经费投入,进一步丰富高雅艺术形式的多元化
“高雅艺术进校园”活动的开展需要各级政府财政、教育行政部门以及学校的支持。政府及学校都要加大经费投入,经费是一切活动顺利开展的基础,高雅艺术进校园活动更是离不开经费的支持。经费投入是普通高校艺术教育工作顺利开展的重要保障。加大经费投入,加强学校艺术场馆建设和艺术设施购置,使“高雅艺术进校园”的开展有合适的场地与设施。在充足经费的保障下,教育工作者可以进一步丰富高雅艺术形式的多元化,可以在绘画、雕塑、工艺、建筑、音乐、舞蹈、文学、戏剧、电影等有关领域,培养学生对高雅艺术的兴趣和欣赏能力。
4.充分开发艺术教育资源,确保艺术教育活动正常开展
“高雅艺术进校园”活动需要充足的教育资源,以确保艺术教育的正常开展。首先要引进一批勇于献身,高质量、高水平的专业化艺术教师,这是真正实现把高雅艺术引进高校的重要基础。有了专业的老师,那将会大大提高大学生的艺术活动水平和艺术素质。高质量的艺术教育必须要以高素质的师资为保证条件。其次学校应该购置必需的设备和资料,为大学生进行艺术教育创造良好的学习条件。最后高校应该善于利用社会力量来提倡和普及高雅艺术,使大学生学习和熟悉高雅艺术。一是可以聘请德艺双磬的专家为学校艺术教育客座教授,让其担任艺术教育的课程教学和学生艺术团体的艺术指导工作,提高学校艺术教育的质量和品味。二是可以组织大学生去观赏在社会上举办的艺术大展,聆听音乐会,观看艺术大师的演出等等,使学生在欣赏高雅的艺术作品时,审美情趣和情感得到升华,灵魂得到净化,学会思考人生,自身的修养在对人生的深入思考中得到提高。
“高雅艺术进校园”活动非一朝一夕之事,所面临的问题也具有多样性和深远性。只有从问题入手究其根源,努力调动多方积极因素,才能使“高雅艺术进校园”活动立足校园并在继承和创新中不断推向前进。
参考文献
某校为了打造校园文化特色品牌,将地方戏曲剧种吕剧引入了课堂。但是由于缺少专业的吕剧教师,只能由学校的音乐教师和外聘的民间艺人任教。孩子们倒是对这种与众不同的学习内容非常喜欢。可是音乐教师却叫苦不迭,本来课时量就不大,现在又凭空增加了很多,而且还要现学现卖,况且这种戏曲唱腔的学习也非易事。再就是外聘的民间艺人来学校任教,学校要支付一定的薪酬。如果由学生来承担,就违反上级某些收费规定;如果由学校来负担,这确实又是一笔不小的支出。去留之间,左右为难。
思考:有位校长说:“我们也想开设一些地方传统文化课程,但没有教师和教材,我们也无从下手。”的确,师资问题是制约学校开展传统文化教育活动的一个重要瓶颈。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呢?首先,学校要主动和社会上的一些文化团体建立合作关系,聘请一些传统文化名家或者非遗文化传承人来学校授课,以保证教学质量;其次,学校要深入挖掘本校的教师资源,通过有针对性的学习与培训,逐步培养出一批校内的传统文化教师,以满足教学需求;最后,上级政府或者财政部门要给予学校对外合作与教师培训以必要的资金支持,让学校有更多的底气和能力将优秀传统文化项目引入校园。另外,相邻的学校也可以通过抱团合作开展活动,通过优势师资的校际走教方式,实现师资的互补和资源的共享。
案例二:盲目引入,追风逐利
一次培训会上,朋友谈起了传统文化进校园的话题,朋友对他们学校的做法满腹怨言。前几年盛行经典古诗文进课堂,他们学校就轰轰烈烈地搞《三字经》《弟子规》……后来,周边的很多学校又开始搞起了书法、戏剧什么的,于是,他们学校也不甘示弱地让学生学起了围棋;而今又开始酝酿着如何将中华武术引入课堂了。还不止如此,每换一种“文化特色”,学校都邀请各级领导到校“指导工作”,并且大会小会地宣传学生获得了什么等级奖励,学校打造了什么文化品牌,传承和发扬了什么优秀文化……
思考:传统文化进课堂不是搞噱头,更不是作秀。教育部语文出版社社长,原教育部新闻发言人王旭明说:“优秀传统文化走进校园,应按照教育规律办事,科学规划、统一安排,让传统文化教育与学校教育紧密融合起来。”首先,要符合学生身心发展规律。我们选择的内容要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要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要易于学生接受和学习。其次,要体现地域文化特色。地方特色文化是地域发展历史的缩影,选择这样的文化内容有根基,有资源,有氛围,有利于教育教学活动的组织与拓展。最后,要有利于学生良好品质的形成。不管选择哪种文化内容,其最终目标依然是育人。能够培育学生良好品质、激发学生家国情怀、完善学生道德修养的文化内容应该成为我们的首选。当然,传统文化进课堂贵在坚持,切莫朝令夕改,要在传承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
案例三:操作随意,有形无实
在一次县域校园文化建设经验交流会上,某校长介绍说他们学校打造了“太极拳进课堂”的特色课程,在各年级都开设了太极拳课,学生人人喜欢太极拳,人人会打太极拳。现场参观环节,该校确实随处可见有关太极拳的知识图片,学生也做了精彩的表演。但是在问及学校有没有专门的太极拳课程教材、有没有各年级段的教学工作计划、有没有指导学校太极拳课程实施的总体方案等问题时,答案却都是否定的。所谓的“太极拳进课堂”,无非是体育教师学了套太极拳招式,然后学生照着学了学做了做而已。
思考:既然是传统文化,一定有其独特的艺术价值,也一定有其深刻的思想内核,如果我们的工作有形无实,花拳绣腿,根本无法实现主席所提出的“应该把这些经典嵌在学生的脑子里,成为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的目标。作为学校,首先要结合传统文化的内容,按照学段或者年级段进行科学划分和设置,从低到高,循序渐进,建立一套比较系统的教学流程。其次,要明确各年级传统文化教学的目标计划,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都要有整体规划和阶段目标,构建一套较为完备的目标体系。最后,要定期邀请相关名家或学者(而非领导)对学校的传统文化课堂教学进行论证和指导,以保证我们的教学工作向着定位更准确和方式更科学的方向发展。
案例四:评价滞后,关注度低
某校在学生各阶段的学业水平测评中,都把“传统文化”这门地方课程定为开卷甚至是“免测”科目。本地中小学使用这一套必修的山东省地方课程“传统文化”教材。这套教材涵盖了国学经典、风土人情、民谣谚语等各方面具有地域特色的传统文化内容,可以说对于学生了解家乡历史,增强爱国情感,提升人文修养都具有很重要的意义。虽是必修课程,可很多学校实行的却是“自修”甚至是“免修”,由于其不参与上级对学校以及学校对学生的学业考察,因此,这门课程一直未得到广大师生的关注与认可。
首先,教师的传统文化知识比较薄弱,教育观念有些保守落后。目前我国中学教师队伍中普遍存在着重视专业知识而轻视传统文化学习的倾向。这种倾向难以避免地造成广大中学教师在人文素养尤其是在传统文化素养方面严重缺失。比如,就笔者调查的情况看,大部分中学教师基本上没有完整、认真地读过中国四大古典名著。即使是传统文化素质理应较高的专业语文教师,也有近半数人对它们缺乏细致的阅读。很多教师知道有《论语》、《周易》、《道德经》等典籍,但没有人认真阅读过,所以也根本谈不上了解或认可。现在的中学教师还普遍存在着汉语书写能力与表达能力的缺陷。随意走进一所学校,要想找出一个能够吟诗填词、写出漂亮文章或拥有一手好书法的教师实属不易。至于对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的认识,有些教师片面地认为中国传统文化中糟粕的东西不少,还是“让未成年学生少学习、晚接触为妙”,更有些教师担心在中学开展传统文化教育,会影响学校的“升学率”。
对策与建议:教师作为社会中一个比较特殊的群体,他们对中华传统文化的认识和理解程度很大程度上影响着社会民众对这一问题的关注。而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历史使命,也要求当代中学教师应具有先进的思想理念和较高的道德素质。这些都决定了学习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广大中学教师不可推卸的责任。但由于轻视传统文化的不良风气仍盛,目前教师教育实行分科分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以及中学教师自身接触与学习中国传统文化的渠道比较狭窄等因素的影响和限制,导致上述现象还在一定程度上存在。鉴于此,中学应结合学校校本培训和校本教材的开发等活动与形式,广泛组织教师开展传统经典书目诵读、粉笔字或毛笔字比赛等,不断提高教师的传统文化素养。广大中学教师更应该以提高德、能素养为核心,迅速更新教育观念和对传统文化的认知偏见,增强学习优秀中华传统文化的自觉性,学会用传统文化的精髓和优秀的传统教育思想更加全面地塑造自己。
其次,学习典籍只是为了掌握知识甚至为了应付考试。在具体的传统文化教育教学实践中,教育主管部门和大多数中小学校完全是以应试教育为目标导向。在内容上,他们只选取那些适应于考试的典籍材料;在教法上,他们则偏重甚至着力于对学生进行考点灌输。教师单纯让学生为了考试而记住一定的传统文化知识,相对缺少对传统文化蕴含的民族精神、道德情操、人文涵养的深入挖掘和宣讲。这可以说是过去和当前广大中学开展传统文化教育最为核心的问题之一。学校为了考试而硬教,家长为了成绩而强逼,学生为了分数而死背。由此造成的结果就是,学生花费大量时间进行不求甚解的诵读和记忆,一旦考试结束,这些内容立刻“烟消云散”,根本谈不上入脑、人心和践行。
对策与建议:考试是个有力的指挥棒,它能够使中学充分重视校园的传统文化教育。但校园的传统文化教育决不能以考试为目标,决不能为考试而学习典籍,且一“考”了之。我们必须明确,学习传统文化不是单纯为了考试而掌握知识,其终极的教育目标是通过让学生感受传统文化深刻而丰富的内涵,使之由感性认识达到理性升华,从而内化为学生自身的道德准则和人格情感,最终实现他们道德践行的自觉性。鉴于这样的教育目标,我们把传统文化教育定位为“载体”比较恰当,即以传统文化教育为载体进行日常生活道德教育,在播下道德种子的同时改良道德土壤,培植学生优秀的民族精神和道德情感。为此,所有教育者都必须清醒地区别学习与传承的关系,选准不同学龄段学生接受传统文化教育的切人点,注重抓好学生传统文化内涵的深化和优秀道德思想的内化,切实提升教育实效。
中国人民拥有着五千年丰富的物质文化文明,同时也拥有着五千年灿烂的精神明。面对五千年璀璨的精神文明的海洋,我们每一个人就像一个微生物一样吸取着海洋中的养分,在每一个人吸收养分的同时也使自己深深地投入到传统文化的怀抱里,从而遗留着传统文化的基因,在主观意识的深处留下了传统文化的烙印和记忆。这个文化烙印或文化记忆不会因为社会的更迭、经济基础发生变化而丧失生命力,它会毅然地沉淀在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文化肌体里,发挥着支配人们思想和改变人们主观意识的作用;人作为社会的分子,其活动不可游离到社会之外,必将受到传统文化的影响。校园文化是社会文化的一部分,它从属于社会文化,因此它的发生与发展都不能离开“母体”,离开“母体”的校园文化将成为无源之水和无根之木。文化从来都不是抽象的,他首先是历史的结果,同时又成为历史的动力系统,文化是历史精神财富的沉淀,他是与历史的发展同步,并产生于历史的土壤之中,赋有历史时代精神的特点。校园文化是一种特殊的文化概念,是社会文化的一部分,他的变化和发展受社会文化的制约。因此,文明和谐的校园文化必须汲取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精华,植根于传统文化的“土壤”之上,只有这样才能开枝散叶、枝繁叶茂、绿意葱葱。
2.校园文化建设是传统文化向前发展的重要载体和实践形式
校园文化建设不仅仅是校园文化景观的建设,还包含校园景观、建筑等精神文化的建设,包含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等行为文化的建设,它既是物质的,也是文化的。因此,校园环境在建设过程中每一处景观都承载着传统文化的价值,都体现着传统文化的精神,这也是建设校园人文环境的目的之一;在校园文化建设过程中,哲学的启示、规范的道德和理想的追求等传统文化的精神因素,都可以在校园文化建设中体现出来并获得弘扬;在开展鲜明特色的富有吸引力的校园文化活动过程中弘扬传统文化通常都是开展校园文化活动的主题与目的之一,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任务之一,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弘扬传统文化的校园文化活动,将会让广大师生身临其境,乐在其中,亲自感受博大精深的中国传统文化,从中受到教育,陶冶情操,提升境界。
二、建设文明和谐校园文化离不开中国传统文化
当今社会正处于有史以来社会发展最快、文化推进传播最快、知识科技更新转化最快的时期,大众文化、网络文化、西方文化等各种不同的文化的浪潮不断地向我们袭来,不断地挑战和冲击着当代的校园文化。想要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富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文明、健康、和谐的校园文化只有植根并依托于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这一肥沃土壤之上,才能使其成长的生机勃勃、枝繁叶茂。
1.校园精神文化建设离不开中国传统文化
校园精神文化是师生在校园生活中自觉形成并认同的群体意识和群体价值意识,是校园文化的精髓、灵魂和核心。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经过千百年历史的洗礼和演化而形成的一种人文主义伦理型文化,他强调仁、义、礼、智、信、忠、孝、悌、节、勇、恕、让等思想精髓的推广与提升。例如: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仁爱”思想在校园中得到传播,能够减少师生之间的矛盾,优化校园的人际关系,增强校园的和谐氛围;儒家“义利观”的弘扬,对和谐校园的建设拥有真不可忽视的力量;中国传统文化强调塑造学生“内圣外王”的理想人格,强调“齐家、治国、平天下,以施行王道”、“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为学思想,都对当前学生发展作用巨大。因此,依托优秀的传统文化建设校园精神文化,有利于师德的修养和学生灵魂的净化,有利于师生创建良好的精神家园,有利于形成文明和谐的校园精神文化。
2.校园物质文化建设离不开中国传统文化
“校园物质文化是指由校园所处外部自然环境、校园内部的规划格局以及校园建筑、雕塑、绿化和文化传播工具等各个方面所形成的文化环境。”校园物质文化是校园文化的物质载体和表现形式,它具有“桃李不言”的隐性教育功能与教育效果。通过环境设计和布置等具体物化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充分表现出来,如树立历史文化名人塑像,选择那些经典的词句、谚语、格言作为校训、警句等,这些都能振奋学生的精神,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促进学生积极进取,对学生高雅情操的形成,以及情感的熏陶、意志的锻炼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因此,在校园物质文化建设中,充分开发和利用优秀传统文化,不但可以增强大学的人文底蕴,使大学生开拓文化视野,而且还能完善文化品格,提高审美情趣,陶冶情操。
3.校园行为文化建设离不开中国传统文化
校园行为文化是指师生具体行为的展示,是校园文化的体现,是对校园精神文化的诠释,是校园文化的实践。中国传统文化重视人格的修养,注重“修身”,这种“修身”思想在提升人的道德素养方面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在大学校园行为文化建设中,如果师者能以身作则,以身立教,用自己的言谈举止、渊博知识和人格魅力来展示高尚的道德、在无形中影响学生、感化学生,就能赢得学生的认可,培养出优秀的人才;如果每个学生能够以身作则,加强自身道德修养,就可以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质、深厚的道德涵养和崇高的理想信念,成为祖国需要的“四有”人才,成为社会的栋梁。因此,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对树立形成优秀的师德、师风,培养良好的学风、校风,提高校园文化软实力和实现校园文化建设知行和一、和谐共进都具有推动作用。
三、中国传统文化视域下推进校园文化建设的几点建议
1.批判与继承并举,科学传承弘扬传统文化
传统文化资源是人类的重要的思想资源,是除自然资源之外的人类赖以生存的最重要的资源之一,它是人类社会不断向前进步发展的重要推动力之一,但是由于经过千百年积累与锤炼,目前的中国传统文化中有一些部分已经时过境迁,不合时宜,并且在发展进程中始终是良莠间杂的,因此,我们对传统文化必须批判地继承,摒弃传统文化中的糟粕,吸收其精华部分。建设文明和谐的校园文化要对优秀的传统文化进行传承、创新和提高,只有在传承中创新,在创新中提高,才能不断地提高人们的科学素质,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才能为人类的向先进的文明迈步贡献力量。
2.传统与现代并行,整体推进校园文化建设
校园文化建设是一项巨大的系统工程,具备了长期性、艰巨性、广泛性、复杂性等多种特征。校园文化建设不仅包括思想道德建设和科学知识的建构,而且还包含校园设施的建设、校园风格的营造、教研队伍的组建、传统文化的传承、品行操守的树立等多个方面的内容。因此,我们需要把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放在重要的位置来办,要着力开展以思想道德,传统文化,行为规范等为主要教育内容的校园精神文化建设,提高他们懂得鉴别能力、培养他们高尚的品德和优良的操行。要注重加快校园物质文化的建设,精心设计、合理布局,加大经费的投入,实现与校园行为文化和校园精神文化一同促进校园文化的和谐发展。
3.继承与创新并重,稳步发展校园文化建设
积极发展校园文化建设,传统文化和现代文明共同进步,在继承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进而营建良好的文化氛围,构建一个和谐优美的育人环境。例如:开设文学、中国优秀传统文化、音乐欣赏、美术、影视世界等系列课程,举办名家讲坛,专家学者学术报告等,把传统文化渗透到校园文化活动之中,把德育、智育、体育、美育渗透到校园文化活动之中,从而使传统文化和现实文化得到更好交融,进而使大学生在参与活动中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使其思想感情得到熏陶,精神生活得到充实,道德境界得到升华,最终达到建设文明、健康、和谐的校园文化环境的目的。
关键词:彝族文化;中小学校;调查思考
一、板底中小学概况
贵州威宁彝族自治县板底面积99.44平方公里,平均海拔2250米。距威宁县城38公里,距326国道线7.5公里。有八个行政村,50个村民组。居住着彝、汉、苗、白、穿青等民族3238户14378人,彝族有9595人,占总人口的66.7%。板底乡是一个以彝族为主,多民族混杂而居的县镇形成各民族大杂居,小聚居的居住格局,民族文化历史悠久,并且保留完整。
板底中学创建于1970年9月,目前,在校学生有404人,8个教学班。校园占地面积9322平方米,校舍建筑面积2998平方米,图书18482册。现有专任教师44人,已评职20人,大专19人,本科24人,中师1人,学历合格率为97.3%。2006年4月,板底中学教师队参演的《撮泰吉》和《铃铛舞》应邀参加了毕节大方“国际杜鹃花节”;2007年3月,《铃铛舞》参加了“多彩贵州”舞蹈大赛威宁赛区、毕节地区赛区的比赛,在威宁获得了“特等奖”的桂冠;2009年11月,《月琴演奏》和《铃铛舞》被邀参加了省彝学会第四届会议暨彝族年活动在我县举行的彝族年活动;2010年暑假《阿西里西》舞蹈队参加了多彩贵州舞蹈大赛。板底中学把“民族文化进校园”当作对外展示形象、宣传自己的最佳手段,在此过程中取得了不小的成绩。
板底小学占地面积约1.4万平方米,学校现有教师47名(有3名被借用到乡政府),其中汉族12名,布依族1名,白族1名,苗族1名,土家族2名,彝族30名,教师学历合格率达100%,其中双语专业毕业13人,现有18个班级,在校学生974人,其中彝族学生占学生总数的98.4%。由板底小学师生排练表演舞蹈《阿西里西》曾荣获过2007年多彩贵州舞蹈大赛威宁赛区原生态类三等奖;2009年在威宁赛区荣获优秀奖并代表毕节地区参加全省半决赛。2010年代表威宁县参加云南楚雄举办的“第五届中国彝族文化展演”等等。目前板底小学在努力的打造千人铃铛舞和千人月琴队,每个星期二、四下午两节课进行专项训练,把千人铃铛舞和学校的广播体操一起交叉播放形成具有彝族特色的课间活动。
二、板底中小学存在的问题
1、对民族文化进校园内涵的理解不够深刻
爱德华.伯内特.泰勒首次全面的提出文化的概念,即“文化它包含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习俗以及个人作为社会成员的人所获得的任何其他才能和习性的复合体。”[1]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一个民族之所以作为民族而存在生活至今,就在于它有自己独特的传统文化,不管是饮食、住宅、服饰,还是婚丧嫁娶、文学艺术,都凝结着文明的火光、民族的烙印,并延续着消逝的历史,承载着生活的智慧,集中地反映了一个民族独特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民族文化进校园,不仅仅是让学生唱唱歌、跳跳舞,而是要全方位的注重本民族的生活习俗、语言文字、肢体动作、视觉听觉等所蕴含着的文化符号以及负载的教育功能。通过研究和实践使民族传统文化的教育更加科学化、系统化、合理化。
民族文化进校园就是通过培养具有一定的民族文化知识和民族意识的学生,让他们从小就形成热爱本民族文化的意识,从小就接受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艺术的熏陶,从而提高学生素质,增强民族自豪感、自信心的高度。让他们今后更好的承担起传承和弘扬优秀民族文化的重任。并使国家提出的在中小学中实施素质教育的要求与民族传统教育,找到了很好的契合点,使素质教育在民族自治地方得到了进一步推进和提高,推进民族地区教育、文化、旅游、经济全面发展的另一个高度。
在全球一体化、经济一体化的背景下如何传承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如何构建与完善由正规文化教育课程和非正规文化教育课程所构成的整体课程体系。让人类优秀的传统文化得以传承和弘扬,为民族地区文化建设作出应有的贡献。在板底中小学中彝族文化内容和形式单一,培训的内容就是歌舞。中学主要是民歌对唱、《铃铛舞》、《撒麻舞》、傩戏《撮泰吉》;小学主要是《阿西里西》舞蹈、月琴合唱、千人《铃铛舞》,其实中小学传授的内容是重复的,只是在规模上有点变化。注重学校课程,忽略地方课程,虽然国家提倡素质教育,其实还是应试教育,所以这也其中一个客观原因。中学一个星期一次“民族文化兴趣爱好培训”,小学一个星期两次彝族歌舞培训,时间少内容单一这是板底中小学对“民族文化进校园”这一重大课题的认识不够,而造成对民族文化的挖掘不够深刻。
2、民族文化的师资力量缺乏
根据对板底中小学进行调研时, 普遍反映缺乏民族文化教学师资的问题。目前对民族文化进行开发创作的师资主要是:学校教师相互推荐,或者聘请当地本土专家和民间艺人。其实民族文化除了音乐、舞蹈之外还有文学、宗教、习俗、剪纸、刺绣、雕刻、体育、戏剧等许多内容, 如此全能的教师的确缺乏。在校彝族教占师全校教师的16%,在校的彝族教师几乎是70年代出生的,并且都是理科教师,缺乏活力。
板底小学全校18个班级974人,在编教师45人(但实际在岗教师仅有29人)。板底小学有29个彝族老师占全校在编教师的62%,但是年龄结构老龄化1950年――1979出生的有12个,占彝族教师的41%;80年代出生的几乎是小学语文专业(或者汉族语言文学)专业和小学数学(或者综合理科)专业的大中专毕业生,有三个音乐专业的老师,但是舞蹈、体育、美术就没有专业的老师。民间艺人请进课堂又不懂教学,有的甚至连汉语都表达不清楚;有一定民族文化知识理论体系的当地学者,虽然能承担某些课程内容的讲授,但是学校又没有经费聘请,依赖外地专家更不可能。只有让本校有特长的老师出去学习、培训 ,才能更进一步的采取适当的方式方法挖掘本民族的文化精髓。由此可知:目前板底中小学教学师资匮乏,民族文化教育方面的教师更是严重的缺乏,彝族文化进入板底中小学其实还处于初级阶段,甚至可以说是计划阶段。双语教师的匮乏也已成为制约板底中小学教学的一个“瓶颈”,解决师资问题迫在眉睫。教学处于表象, 很难达到教学效果。
3、与彝族相关的书籍、教材、音像、设备等的缺乏
目前配发的只有彝语文1-3年级教材(贵州省民族文字教材编译委员会编译、贵州民族出版社2008年7月第1版),但在调研的过程中才发现板底小学都没有用彝语文教材,双语老师的在编人数是15个,但是实际教学中彝语只作为一种教学语言的辅助工具,在教学过程中文字一直没有用。也就是说贵州省民族文字教材编译委员会编译、贵州民族出版社2008年7月第1版的这6册书没有在教室里“流通”。为什么有教材不用呢?这个教材适合板底小学的学生吗?这些问题还要做进一步的研究才能解答。目前板底小学招收了“双语学前示范班”,但是用的教材也是普通学前班用的教材,“双语学前示范班”的目的就是让农村孩子从牧童转向学生;从母语转向汉语;从山地撒野转向学校规矩的一个转型过渡期。目前板底中小学的学生中几乎不懂彝文,课内外读物中没有彝族文学作品,更不用说是彝文字的文学作品。在课间十分也不播放彝族音乐,也不跳彝族舞蹈,学校的音像都是为过节、演出所用,板底小学只有几把破旧的月琴,彝族传统体育器材和乐器也没有。
4、经费紧缺
板底中小学的校师生对民族文化始终是情有独钟,并极力宣扬的,但资金紧缺问题困扰和限制了更深层次的活动,无法经常下乡搜集整理、排练更多深藏在民间的歌舞、文献、器乐等,更无法记录一些珍贵的现场,无法把内容健康、积极向上的民间歌曲、儿童文学等编印成册,广泛传播。据笔者调研时发现板底小学经常聘用本土专家进行教学,尤其是民间歌舞和手工艺这个部分的特长土专家,但是每个月就只有600元人民币的代课费。很多人都不愿意把大量的时间花费在这600元上面,所以只要在外面找到合适的工作就“跳槽”了。板底中学每年用在民族文化活动上面的经费不到1000元,多余的经费谁出?一般是谁排练,谁带队就谁出。一个中学老师的工资一个月就2000左右,还要养家糊口。谁还愿意多次来排练和带队?板底小学虽然有民族宗教局给的民族文化进校园――双语教师的专项经费,但是那个经费就几千元,请两个老师还不够开支。目前板底小学组织了千人铃铛舞和千人月琴对,一千对铃铛就要3万元,一千把月琴要15万,这些钱从哪里来呢?
三、彝族文化进校园的内容和建议
1、“撮泰吉”的传承和创新:
“撮泰吉”彝语的音译,在20世纪80年代由罗德显和杨全忠搜集、整理、翻译出来的。在彝语中,“撮”意为人,“泰”意为变化,“吉”意为玩耍游戏,一般译为“人类刚刚演变的时代”或“人类变化的游戏”,简称“变人戏”。演员共有13人,6人扮人物,3人扮狮子,2人扮牛,2人敲锣打钹。“撮泰吉”作为原始戏剧――古傩戏,它具有纪实性的特征用抽象的或者表意性动作,表现先民的农耕活动、迁徙发展、民族融合、繁衍生育、图腾禁忌等过程,为人类学、民族学和戏剧学提供了宝贵的资料。
这部古老的傩戏可以开发成儿童游戏,“游戏是点燃儿童求知欲和创造精神的火种 。”[2]游戏是儿童的主导活动,就其本质而言,游戏是一种社会性活动,是儿童以自己的方式参与社会生活的基本途径,游戏是儿童的天性。“撮泰吉”作为彝族古老的傩戏是当地传统文化背景的戏剧,由于“撮泰吉”具有很强的本土性和现实性,这使富有情趣的傩戏能有效引发儿童参与的兴趣,尤其是里面人们用沙哑的声音说话,牛耕地等情节都是儿童喜欢模仿的情节。戏剧诱导儿童与同伴、教师共同游戏和学习,并在游戏中轻松完成教师的各项要求,有效实现增强体质、发展心智以及促进合作交往等教育目标。具有较强的实用性、娱乐性、教育性与趣味性,且不受时间、场地的限制,既能较好地满足儿童好玩、好动、好模仿的心理特点,又能有效地促进儿童的成长。让他们在游戏中潜移默化地受到本民族优秀的文化资源的熏陶,从而激发儿童对本民族生活乃至文化的关注与热爱,强化民族文化认同、促进民族儿童心智发展和社会性发展有着积极的教育意义
2、搜集整理民间文学
彝族民间文学源于彝族地区,是人们生活的一面镜子,它可以折射出一个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是历史的一个缩影。彝族文学是一个彝族人民共同的财富,也是彝族社会生活的艺术再现,有诗歌、史诗、叙事诗、儿童文学、故事等。尤其是故事,它贯穿着真善美假丑恶、勤劳勇敢、懦弱懒惰、诚实正义、狡诈蛮横等,是一个时代彝族人民心声的写照。例如:洪水滔天、机智人物、直格阿鲁、物始记略等都叙述彝族的起源、迁徙、造物、生活、生存、斗争的过程。
把彝族民间文学引进校园是很有必要的,尤其是儿童文学部分更是必须的。它可以塑造少年儿童的品行,认识自我、与人相处、融入社会等。儿童文学是儿童素质教育的有力武器,它可以愉悦儿童的心情,培养儿童的文学素养,促进儿童想象力的发展和创作灵感,培养儿童健康人格和积极心态,从而提高儿童审美观。目前板底中小学课外读物稀缺,彝族文学这部分几乎没有,彝族文化进校园,彝族文学必不可少。
3、挖掘传统体育
健康是人类生存与发展永恒的主题,少年儿童是未来的栋梁,他们的健康问题尤其受到人们的关注,但随着社会科技的发展,少年儿童的身体素质普遍下降,肥胖的青少年越来越多。他们沉迷在电视和电脑面前,连打篮球和踢足球都上网“踢打”,不愿意去户外实战运动。体育是一种古老的强身、教育手段,对促进少年儿童身心健康具有良好的作用,它不但能培养少年儿童的健身能力,有利于开发他们的智力、改善心态、增长知识、陶冶情操,同时更能培养少年儿童遵守规则,听从指挥,热爱集体,尊重他人,敢于竞争,积极进取等优良道德品质。体育对促进少年儿童健康即身体、心理、社会三方面都有着积极的作用。
彝族传统体育运动是由民间创编,并在民间代代相传的儿童喜闻乐见的活动,它给人们带来健康和快乐的活动。板底一带的传统体育主要有:赛马、荡秋千、打磨秋、打鸡、跳脚、摔跤、掰手劲、扭扁担、短跑、举重等。彝族的传统体育是以娱乐为主,比赛为次,目的还是娱乐性的锻炼。目前在板底中小学体育课只开设国家教学内容,而没有把彝族传统体育引进校园,希望板底中小学引进这方面的师资,对彝族体育进行开发运用,并让学生在教师的呵护下平安、健康、快乐的成长。
5、彝族服饰及刺绣
彝族的服饰种类繁多,根据不完全统计,全国彝族服饰有300多种款式。
板底彝族服饰属于乌蒙型服饰,经过几次演变后现在的服饰就有传统型和现代型相结合、凉山型和乌蒙型相结合的特点,最有特色的是“输必孜”的宇宙观。贵州彝族古代服装和四川凉山的差不多,女性都穿百褶裙,解放后才才改穿裤子的。成年男子都穿左耳、前面留有如角状的结髻,衣短袖长,大裤脚、腰系蓝裙。成年女子分发为二,髻如盘大,耳戴大环、长衣大领,袖裙细摺无数,边角有很多花纹图案(太阳、星星、月亮、太极图形、几何图形),刺绣都是特别的精细的,很多图案和符号至今都是无法解释其所代表的含义。服饰有贵贱之分,主色有青蓝,花纹颜色有白色,红色、黄色等。彝族工艺美术除了服饰之外还有漆器、银饰、纸剪、蜡染、刺绣等等
对待民族传统手工艺文化的保护,除了政府部门建立专门的保护研究机构,投入资金抢救性发掘、整理以外,更为重要的是从小培养起对民族民间工艺的保护意识,通过基础教育美术教育教学实现对传统民族民间工艺传承,形成大家的对民族手工 艺文化保护的普遍共识这样才能传承民族工艺。
四、小结
彝族文化博大精深,丰富多彩,要在青少年的心里埋下“民族/族群”的种子,传承本民族/族群优秀的文化,首先从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出发。学校教育本身所具有的这种文化传承功能,使它无可选择地承担着民族传统文化传承和弘扬的重要任务。通过学校教育渠道来传承与弘扬民族传统文化,是很有必要的。彝族文化进校园,可以内容丰富,形式多样,不仅仅局限在唱歌和跳舞上面。除了板底彝族文化之外我们还可以引进云南、四川、广西等地的彝族文化,比如云南的“阿细跳月”、阿诗玛文化;四川的“达体舞”、服饰、漆器;广西的铜鼓舞等。从教育和传承的角度把彝族文化做大做强,民族文化进校园一项长期而又艰巨的过程,他除了各级政府的支持,社会各界人士的关心之外,当地人民要大量大胆的挖掘和保护、传承,并申请为物质文化遗产。(西南民族大学;四川;成都;610041)
“本项目得到西南民族大学研究生创新型科研项目资助”基金项目:2011年西南民族大学研究生“创新型科研项目”,项目编号:CX201158,并以此文感谢板底中小学各位老师的大力支持。
孝德雅行是中华民族的基本道德规范,推行孝雅教育,对加强新时期学生思想道德建设的意义重大。近年来,我校(此处指湖北省钟祥市莫愁小学,下文同)积极探讨学校德育的新途径,科学实践,大力开展以国学经典诵读、红色经典传唱和孝德雅行为主要内容的孝雅教育,探索出了一条适合我校发展的特色德育之路。
一、弘扬传统经典,培养孝雅意识
国学经典诵读方面,我校以《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推荐的100首古诗和《弟子规》、《三字经》、《千字文》、《论语》等传统经典作品为主,并兼顾近现代以来革命先烈、仁人志士在湖北这块热土上留下的佳作名篇,做到每天晨读20分钟。同时结合清明、端午、中秋等传统节日,开展“我们的节日”主题教育活动,介绍节日的来历、习俗,诵读相关诗词、经典诵读,使学生积淀了丰富的人文底蕴,有机渗透了孝德雅行观念。在红色经典传唱方面,学校利用“校园飞歌30分”,传唱省教育厅推荐的经典歌曲,组建了校舞蹈队,合唱团,创编了大型校园集体舞《春晓》、《弟子规》、《孝雅之花香满园》等,做到“经典歌曲大家唱、经典舞蹈大家跳”。借助经典诵读和经典传唱,以读启智,以艺养德,不仅让学生感受到了优秀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于愉悦中不断感悟经典文化所蕴含的“孝”、“雅” 思想,同时在潜移默化中也改善了学生的学习习惯,提升了语言文字能力、思辨能力。
二、围绕主题,开展孝雅“三进”实践活动
德育的本质是实践的,一个有效的德育体验活动对学生的健康成长有着重要意义。基于这种认识,我校大力开展“孝雅”进校园、“孝雅”进家庭、“孝雅”进社区实践活动。如“孝雅”进校园,我校编写了《孝雅教育》校本教材和《孝雅少年成长手册》,第一学段以“礼”、“诚”为主,对学生进行礼仪意识、诚实守信的启蒙教育;第二学段则以“忠”、“孝”、“雅”为主,对学生进行爱国、感恩和行为典雅的教育。“孝雅”进校园活动中学校重点开展“践行孝雅 争创十好”,即理好容、走好路、行好礼、说好话、上好课、写好字、唱好歌、做好操、扫好地、用好餐。我们坚持每月有训练内容,做到训练有序,分层推进,并突出发展性评价,让学生自己确定目标,孝雅“十好”中哪些条目能做到,哪些条目做不到,两周之内孝雅“十好”中能坚持做到其中一项的,颁发一枚“孝雅宝贝”红色印章。对于做不到的条目,班主任在教育时不应打击其积极性,要鼓励学生把缺点看成希望点和发展点。《孝雅少年成长手册》还对学生学业成果的评价颁发“孝雅宝贝”蓝色印章,规定每位同学所累积的红、蓝“孝雅宝贝”印章,达到一定数量又可以置换成“孝雅少年”标志和“孝雅之星”徽章,促进学生不断自我完善,让学生切切实实地感受到自己的成长与进步。
三、打造校园文化,营造孝雅氛围
一是物质文化润物无声。我校秉承“环境育人”的理念,精心打磨孝雅特色校园,投资4万余元对文化长廊、宣传橱窗、教学楼道、学生餐厅等进行重新规划,并安装了大型电子显示屏。三幢教学楼分别被命名为“崇雅楼”、“怡雅楼”、“聚雅楼”,主教学楼上镶嵌着校训:孝雅至美,睿智勃发。文化墙上张贴有《孝德雅行歌》、中国古代二十四孝图,教学楼道走廊上悬挂着孝德雅行温馨提示语和身边的学习榜样“十佳少年”、“百名孝雅之星”事迹介绍。为美化环境,各班在教室窗台种植绿色植物,室内精心布置各种评比栏、作品展示栏和图书角,校园物质文化建设尽力做到润物无声,春风化雨,让每一面墙都说话,发挥它的教育功能。
二是精神文化引领。学校大力开展“传承经典 崇尚孝雅”系列活动,如孝雅文化节期间,让学生设计节徽、寻找身边的“孝雅”镜头、“我身边的孝雅故事”演讲、经典诗文诵读、“百生讲坛”、“百生艺坛”以及“孝雅之星”评选等多项活动,给学生提供一个充分展示自我的平台。
四、构建社区教育模式,传承孝雅不留空白
一是实行家校结合,建立双向评价。我校坚持通过“课外访万家”、家长会、家校联系卡、移动公司的“校讯通”平台等形式,提高家长对学校开展孝雅教育活动的认识,取得广大家长的理解和支持。学校要求父母每周对学生家里的孝德雅行表现作出真实、公正的评价,反馈到学校,使班主任有针对地开展班级孝雅教育活动,评出班级每月“孝雅之星”。每年寒暑假,学校都要开展争创“五星”活动,即“弘扬经典星”、“孝雅文明星”、“社会考察星”、“阅读智多星”、“体育安全星”,要求学生们与家长一起自觉探寻中华经典文化的历史起源、发展现状,阅读经典书籍,自觉完成道德实践作业,接受父母监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