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高效课堂策略探究模板(10篇)

时间:2023-08-09 17:16:49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高中地理高效课堂策略探究,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高中地理高效课堂策略探究

篇1

【中图分类号】 G633.5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4772(2013)04-043-01

新课改强调:“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是课程改革的基本要求。教师要更新教学观念,在教学中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和合作学习,帮助学生形成终身学习的意识和能力。”由此可见,新课改更加注重对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我们知道,传统的高中地理教学一直延续着教师传授知识,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教学模式,在这样的教学模式下,学生对教师产生了极大的依赖,他们几乎没有自己独立的思维,这样的课堂教学无疑是低效的。为了提高高中地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在新课改背景下教师应该改变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创新教学方法,引导学生积极的参与课堂教学,激发学生的思维,从而不断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最终达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目的。下面,笔者就此,谈谈自己的一点看法。

一、创设生动有趣的课前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俗话说:“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课前导入,是一节课的开端,课前导入是否生动有趣将直接影响这节课的教学质量。我们知道,在高中地理的学习过程中,往往涉及到了很多抽象的概念以及枯燥的定理,从而使得很多学生对高中地理的学习都提不起兴趣,这就严重影响了高中地理课堂教学的质量。为了提高学生对高中地理学习的兴趣,在课堂教学中创设生动有趣的课前导入就显得非常重要了。创设生动有趣的课前导入,不仅能改变传统高中地理课堂教学中枯燥、乏味的教学氛围,还能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最终达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目的。

例如,笔者在教授高中地理必修三《森林的开发和保护――以亚马孙热带雨林为例》这节课的教学内容时,就在课堂教学中就“雨林的前途――开发还是保护”这个问题开展了一场辩论赛。同学们在辩论赛中分别进行了角色的扮演――有扮演开发商的,有扮演当地居民的,还有不掺杂任何利益的旁观者。他们在辩论中纷纷发表自己的观点,各自摆出理据,课堂氛围极度活跃。

利用这样的方式将学生引入到课堂的学习之中,极大的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为课堂教学的顺利展开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二、引导学生参与课堂互动,树立学生的主体意识

在高中地理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改变传统课堂教学中知识传授者的角色,从课堂教学的领导者向知识的引导者、学习的合作者转变。在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积极的参与到课堂的学习中来,让学生积极的思考问题,畅所欲言的发表自己的观点。在这个过程中,教师的思想与学生的思想就会进行很好的碰撞、融汇以及回应,从而形成了一种良性的课堂教学互动,更好的促进了学生对课堂教学内容的吸收与掌握。

那么,在教学的过程中,我们要怎样才能引导学生积极的参与课堂教学的互动呢?巧妙的设置疑问不失为一种好的方法。在高中地理的课堂教学中,巧妙设置疑问,激发学生的思维,能引导学生积极的参与到课堂的教学中来,更好的增进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从而让教师能够及时的了解学生的学习动态,学生也能掌握教师的教学意图,对提高地理课堂教学效率大有裨益。但是在设置疑问的过程中,教师应该注意提问的时机以及问题的难易,因为问题的设计不合理或者提问的时机不合理,就会大大影响课堂提问的有效性,从而使得课堂提问教学形同虚设。因此,高中地理教师在设计问题的过程中要明确,我们设计课堂提问的目的是为了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让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互动,从而提高学生对地理学习的积极性,最终达到启发学生思维,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目的。

例如,笔者在教授高中地理必修三《资源的跨区域调配――以我国西气东输为例》这节课的教学内容时,就有意识的引导学生参与到课堂的教学中来。在课堂上,我提出了这样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

1. 我国资源跨区域调配的必要性?

2. 我国实施西气东输的原因有哪些?

3. 从世界范围看,天然气的大规模开发晚于煤炭和石油,原因何在?

4. 发达国家在大规模开发天然气之后,天然气在能源消费结构中的比重稳步提高,主要原因是什么?

5. 2002年,天然气在能源消费结构中的比重世界平均为23%,而我国只有2.7%。怎样看待我国天然气开发利用的前景?

通过这样的方式,在课堂教学中一步一步引导学生思考,让学生调动自己的思维,提高地理学习的积极性,充分树立学生的主体意识,这样的课堂才是高效课堂

三、结束语

启蒙教育家卢梭说过:“教育的根本是使学生喜欢你所教的东西。”因此,在高中地理的课堂教学中,我们应该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放在重要的位置。因为只有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才能更好的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而有效地提高高中地理课堂教学的效率。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更新传统的教学观念,创新教学模式,来丰富我们的高中地理教学,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 参 考 文 献 ]

[1] 马春琪.浅谈如何提高高中地理课堂教学效率[J].延边教育学

院学报,2012,26(1).

篇2

在新课改的要求下,课堂必须从传统的“老师讲学生听”的教学模式转变成以学生为主体核心,让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思考,提高学生收集处理信息,以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并且培养他们互相交流、合作的团队意识。高中地理是高中生第一次深入系统地接受地理知识,并且由于高中地理的知识繁杂,需要学生理解记忆的内容很多,所以我们必须建设高效性课堂以减轻学生的负担。

一、目前存在的问题

目前高中地理课堂由于受到高考的严重影响,还存在很多问题,主要有三个方面。

第一,教师方面由于一些高中地理教师可能并不是地理教育专业毕业,而是在大学所学知识与地理专业有所关联,在就业时选择了教师岗位。如果这样,可能就有教师存在着教学目标与课程标准不一致的情况,由于缺乏专业知识,更依赖教材,并且教学方法跟不上现在教学需要的步伐,且不注重改革,一味地强调文科的死记硬背,从而过分强调教师的地位,忽略学生才是教学的主体,并且有部分教师比较死板,教学思路不够灵活导致学生对地理兴趣较低。整体形容就是,高中地理教师队伍水平与语文、数学等主要科目差距很大。

第二,由于高考的影响学生更重视三大主科,对地理等文综类科目投入精力不够,甚至是,在地理课堂上学习别的科目,从总体上来说就是对地理课程不够重视。

第三,从课堂教学角度来说,高中地理课堂存在着这样的问题,教师平铺直叙,不善于激发学生的兴趣,不善于让学生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忽视课堂互动,造成课堂无聊、死板的氛围,使教学目标难以落实。

二、构建高效课堂的策略

1.规范教师行为,构建高效教学课堂

老师是课堂的主导者,同时也是课堂的组织者、学生的引导者。只有先从规范教师行为开始,才能正式的开始构建高效的课堂。规范教师行为需要从备课、课堂教学等方面入手。老师应该提前更长时间备课,写教学规划,然后根据教学的班级进行针对性的二次备课,做到与实际情况相结合。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该提前选取经典案例来进行分析,结合理论知识,使学生初步形成系统化的知识体系。

2.激发学生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为了建设高效的地理课堂,我们要采取能够激发学生对地理学科学习兴趣的有效措施,只有这样才能够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核心,让他们自己建设自己的课堂,老师只为课堂构造一个框架,具体的内容都交给他们来填充。地理学习本身是个无趣的过程,为了让学生对学习地理提升兴趣,发掘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我们可以用电脑设备演示相关实例。比如,在讲到火山的时候可以用意大利的维苏威火山(Vesuvius)――全世界最著名的火山举例,然后用多媒体设备展示维苏威火山的图片资料,以及新闻和视频,让学生对火山这种地形产生深刻的印象。然后让学生思考,火山喷发后会有什么影响,然后各种影响都有对应的图片和资料,让学生理解更深刻,对地理学习产生更深厚的兴趣。

3.鼓励团队合作,让学生真正地做课堂的主人

在新课改中,老师需要改变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方法,鼓励学生之间的合作,构建良好高效的课堂。首先我们需要营造良好宽松的课堂氛围,让学生在课堂中感到轻松,让学生能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比如,讲到大陆板块的碰撞时,可以让学生分组讨论,大陆板块碰撞会产生的后果以及影响,并给予他们相关提示,比如说珠穆朗玛峰和马里亚纳海沟,还有地形改变以后会不会对气候造成改变,以及其他相关内容,然后让他们分析总结,以小组为单位,让他们在课堂上讲他们的研究成果,老师只在最后进行总结评价和内容补充,并且进行一个排名,激发他们的竞争意识。

4.注重联系实际生活,构建探究课堂

因为地理所学的东西在高中很难亲眼见到,所以它们不够生动形象,很难让学生深刻理解和记住,这些东西我们都可以联系生活实际的事物以及新闻等,让他们更深刻的理解,探究地理知识对生活的影响。比如说,我们在教学中如果讲到地转偏向力,那我们就可以联系装满水的水池放水时产生的漩涡;有流星雨出现的新闻的时候谈环形山等特殊地貌;有地震时可以联系地震知识等方式联系生活。

总之,在面临新时代的教育问题下,我们需要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尽力为学生提供更优秀的教学质量,解决学生在各种学习生活中的问题,并且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关系,建立良好的课堂氛围,并且帮助学生在培养自身能力与高考应试之前平衡发展,只有这样才能成为优秀的高中地理教师。

参考文献:

篇3

随着基础教育改革的逐步深入,我国的基础教育工作取得了较快发展,尤其是在新课程改革的引导下,基础教育工作出现了良好的发展势头,甚至在教学理念、教学过程以及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方面也出现了很多新气象。其中,有效性教学就是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探讨和研究的问题,也是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产生的新的教学理念,是一种新的教学方法。它是以追求课堂教学效率的有效性为目标,与无效性相对。因此,高中地理有效性教学就是高中地理科目的一种教学目标和教学方法,笔者经过多年的实践,试图探究高中地理有效性教学的策略和方法,确保地理课堂的有效甚至高效。

一、高中地理有效性教学的内涵及意义

所谓有效性教学是指在有效的时间内,通过各种途径和措施,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过程。其目的主要是实现学生的合作、探究学习,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在竞交流争中学习,在学习中交流,努力提高地理课堂的教育教学水平。其原理就是学生在教师引导的基础上,获得了一种自学的能力和良好的学习习惯,这些能力和习惯是学生以后发展的动力和后劲。

然而,有效性教学是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提出来的,它既是新课程改革的热点问题,也是新课程改革的核心问题,因此,提高地理课堂有效性教学既是符合新课改的要求,也是符合社会发展趋势的要求。作为地理教师,有必要也有义务进行地理课堂有效性教学的探讨和实践。

二、高中地理有效性教学的策略

(一)转变教学方式,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实现有效课堂,首先就要处理好“教”与“学”的关系,这就要求我们转变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实现从教学思想的转变到教学方法的转变,只有树立这样的教学思想,实现有效教学的目标才有可能实现。其次,由注重知识的传授到注重能力的培养转变。在传统的教学中,教师关注学生掌握了多少知识,忽略了学生能力的培养,在有效教学理念的指导下,我们要更加重视学生能力的培养,学生能力才是学生发展的关键和核心。第三,创设开放的教学环境,实现合作、探究的教学方式。在课堂教学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要积极引导学生自己寻找探究课题,自己寻找探究团队,通过他们自己搜集资料,自己不断探究,最后达成共识。教师在这个过程中只是一个引导者、组织者、服务者。

总之,在课堂教学中,我们要不断转变教学观念、转变教学方式,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二)创设教育情景,提高学生兴趣。

兴趣是学生学习最好的老师,也是学生学习的动力,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直接影响到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因此,教师在组织教学时,尤其是刚开始接触地理课时,要从培养学生兴趣的视角出发,营造一种和谐的课堂气氛。让学生感受到地理课程的意义,也让学生感受到地理课带给他们的趣味。例如,在讲解“中国地貌”这一节时,中国地形复杂,有高山、平原,也有山地和盆地,这些也不好记,但是,通过线条的勾勒,可以发现中国的地貌是如此丰富多彩,如此具有线条美和几何美,甚至还可以组织学生自己制作地形图,既然学生学到了中国地形的特点,又让学生切实感受到祖国河山的美好。

三、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拓宽学生视野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多媒体教学技术越来越多的运用到教育教学中,既方便了教师高效的组织和管理课堂教学,又让抽象、繁杂的地理知识更加形象的展示出来。既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拓宽了学生的视野。在多媒体技术日益发达的今天,教师应该将其运用到课堂教学中,可以提供更为丰富的资源,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千万不能为了运用多媒体而用多媒体,这样不仅达不到预期的效果,甚至还会有效教学变成无效教学。

四、强化学生的预习,提高课堂效率

预习其实就是学生对新知识进行的初步学习,它既是一种学习方法,也是一种学习习惯。实践表明,预习的学生比没有预习的学生在课堂上的收获更多,因为预习的学生在课堂学习过程中,目标更明确,针对性更强,从而可以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总之,实施高中地理有效性教学是一项比较复杂和系统的工程,需要我们在教学过程中不断的总结和反思,通过对地理课堂有效性教学的探究,确保地理学科教学质量的提升,推动新课程改革的进一步发展。

参考文献

[1]胡文军.新课标下高中地理有效教学初探[J].文教资料.2008(06)

[2]景春华.浅议新课程背景下高中地理教学的优化[J]. 新课程(教师).2010(10)

[3]谢成伟.新课程下高中地理有效教学初探[J].课程教材教学研究(中教研究).2011(Z1)

[4]李春红,王庆娥.基于“学”的高中地理教学活动及分析[J].现代中小学教育.2005(06)

篇4

在基础课程改革的背景下,高中地理课堂教学应实现地理教学的主动性、实践性和活动性。因此,在高中地理课堂教学中,教师要从教学内容、教学过程和教学手段方面构建开放式高中地理课堂[1]。在注重基础知识传授的基础上,引导学生积极探索和主动参与,以此构建开放式的高中地理课堂教学模式。本文结合高中地理课堂开放式教学的重要性,对完善开放式教学的策略进行重点探究。

1.高中地理课堂开放式教学的重要性

开放式教学是指学校课堂教学过程中以学生学习为主体,通过对课程、环境、态度及空间等方面的开放,积极鼓励学生参与学习活动,创造一个有利于学生自主能动学习的环境。高中地理开放式教学转变了传统的教学模式,改变了教师的课堂教学理念,以重视教学的开放化和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实践力为重点。高中地理开放式教学强调客观全面的课堂教学,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实现地理课堂教学的开放性和价值性。在开放式的课堂教学模式下,教师的教学水平和教学效率不断提高,进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因此,构建教学开放式课堂模式对提高高中地理课堂教学质量有重要作用。

2.构建高中地理教学开放式课堂的策略

课堂教学的开放化是目前课堂教育改革的基本追求,也是现代教育方式中重要的方式之一,对于知识量大内容丰富的地理课堂而言,开放式课堂教学变得十分关键。为了更好地提高地理课堂教学效率,教师在进行开放式教学时可实施以下三个有效策略。

2.1教师转变教学观念,加强地理内容开放。

传统地理教程内容学习脱离地理学习的实际性和实践性,无法激发学生学习的动力和兴趣,导致学生地理知识学习不全面,学习效率低下。因此,教师应在课堂教学中改变教学观念,以开放式教学作为新的教学模式,从学生日常生活中的地理问题和时下热点出发,提供具有实际意义的地理知识和教学内容[2]。同时,教师应避免传统教学中以教师为主体的思想,明确学生在地理课堂学习中的主体地位,扩大地理内容范围,加强地理内容的开放,并与学生共同参与问题的讨论和探究。

老师在教学内容方面可根据时下热点问题与学生探讨,从日常生活中引入地理学习内容。例如,2013年第6号强热带风暴“温比亚”和第19号台风“天兔”在我国沿海地区的登陆,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台风“天兔”与强热带风暴二者形成的原因及造成的影响等方面进行对比讨论,以此扩展地理知识内容,加强地理内容开放。

2.2创造课堂互动模式,强化教学过程开放。

在传统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以讲为主,学生以听为要,致使教师上课没有激情,学生上课缺乏动力,而教学过程开放强调了教师和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积极性、能力性和主观能动性[3]。将课堂改变成师生互动开放式,改变学生在课堂上以知识的储存为主的观念,给学生更多独立思考和拓宽思维的时间,以此实现教学过程的公共化和开放化。

例如,教师讲解高中地理第二册第二单元《中国的国土整治与区域发展》时,教师要让学生发表对时下我国国土现状的看法并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互动。通过营造课堂的氛围调动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效率和整体素质。

2.3借助现代化多媒体,创新教学手段开放。

在现代化教育进程加快的情况下,借助多媒体教学手段能有效对传统教学手段进行创新和改革。传统教学手段通常以挂图及地图册为主,教学方式封闭单一[4]。而现代化多媒体的运用为学生提供了无法体验的场景,通过形象具体的动画方式为学生讲解地理知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有效对课堂知识进行吸收和运用。在提高学生积极性的基础上,强化学生对地理知识的探究心理和实践理念,激发学生积极参与的需求和学习兴趣,进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例如,在讲解高中地理高一教材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第二节“气压带和风带”时,教师应借助现代多媒体技术,为学生演示气压带和风带的移动,通过视频讲解分析气压带和风带移动的原因及形成的条件,使学生对课堂充满兴趣并积极参与到日常地理现象的观察中,从而达到课堂地理学习的高效成果。

3.结语

高中地理教学开放式课堂在符合新课标的基础课程改革要求的基础上,有效提高了教师的教学质量及学生的整体素质。地理教学的开放式课堂是课堂教学模式的一种创新和改革,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模式。学校要积极构建开放式课堂,以促进学生课堂学习效率和整体水平的提高。

参考文献:

[1]沈国明.构建主义理论下地理开放式教学的思考[J].教育教学论坛,2013,15(27):118-119.

篇5

随着新课程的推进,教师都在不断地追求高效课堂。但是教师在追求高效课堂的时候,首先应该明白什么是高效课堂,只有明白了“是什么”才能够知道“怎么做”。所谓高效课堂就是教师在日常的教学中在以教学的趣味性为基础的前提下,更加注重教学的时效性和针对性,放宽学生学习的自主性,不断地向课堂要成效,最终实现教学效果和学生的综合素质全面提高的教学课堂。在高效课堂上,教师只有不断地增加课程的趣味性,采取正确的方式方法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才能取得更好的教学成果,课堂教学的效率才能够真正地提高。

二、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构建高效课堂

针对传统灌输式教学的弊端,我们应彻底解放思想,深入学习新课程理念,在教学指导思想上要充分体现主体性教育思想,构建新型的、以学生为中心的基础课堂,帮助学生将知识转变为自身的能力,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意识。这样就会逐渐树立起学生的自信心,有了信心,学生的学习能力提高了,地理课堂的教学效率自然也就提高了。

三、适当地进行课堂提问,构建高效课堂

《高中地理课程标准》指出:地理教学应注重与实际相结合,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让提问在学生心灵中产生强大的吸引力,从而获得理想的教学效果。因此,广大地理教师在构建高效课堂时,要善于利用地理知识对学生进行提问,并通过提问创设地理情境,让学生把地理问题和地理现象联系起来进行思考和探究。同时,教师还要鼓励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并能够在梳理、分析地理事实的基础上,逐步学会运用基本的地理原理解决自己所提出的地理问题。这样的有效提问不仅可以提高学生学习地理知识的积极性,还可以促进高效地理课堂的进一步实现。

四、注重实验教学,构建高效课堂

实验法是指学生在教师指导下,通过实验设计得出结论,从而完成既定学习任务的教学方法。这样一种探究性的学习,给地理教学带来了新的活力。如在观察实验――月相的观赏中,教师可以事先要求学生连续观测一个月的月相(一般选择9、10月份),记录并总结月相的变化规律――“上上上西西,下下下东东”。通过这样的观察实验,能够培养学生敏锐的观察力和丰富的想象力。另外,诸如热力环流的实验演示、背斜向斜的观察等,这些都可以反复试验、论证,进一步推敲实验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然后再确定实验场地、器材和步骤等,进而顺利完成实验。通过学生亲自参与实验,进一步激发了学生对地理知识的学习兴趣,有利于高效课堂的实现。

五、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效益优先

信息技术对地理教学最深刻的影响在于能提高学生收集和分析地理信息的能力。地理知识,尤其是自然地理部分,抽象性强,对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要求高,而多媒体技术正好能综合处理语言、文字、动画、音乐等信息,且可以声像并茂和动态模拟地球转动、大气运动、海陆变迁、岩浆喷发等,能够帮助学生建立空间概念,达到化难为易的效果,使教学活动高效率地展开。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让现代信息技术走进课堂,使教学内容与方法变得新颖、多样和有趣,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保持和应用。当然,多媒体课件都是课前设计好的固定内容,无法完全符合不断变化着的课堂教学情况,所以不论计算机技术如何完善,它们都不可能完全替代传统的地理教学,尤其是地理讲授教学。这就要求教师在课件设计时要明确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以多媒体为辅助的方针,注意多媒体技术和传统教学方法的有机结合;设计的课件应具有可调控性和可修改性,并能根据教学实践对课件进行修改和完善,以达到效益优先。

六、提高教师自身的素质,构建高效课堂

地理教师不但要有丰富的专业知识,还要有丰富的语言表达能力、分析综合能力、板书板图能力、创造思维能力、教育科研能力、应变能力、口头表达能力等。这主要是因为教师是整个教学活动的组织者,教学过程的“开放”与“封闭”、“创新”与“保守”完全取决于教师的教育思想和教学策略。因此,广大地理教师只有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才能胜任当前的教育工作,也才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的主动性。

参考文献

[1]曹娟 彰显新课程理念,全面提升高中地理教学成效[J].文理导航(中旬),2011,(02)。

[2谈福成 谈新课程下高中地理高效课堂的构建[J].考试(教研),2011,(02)。

[3]景春华 浅议新课程背景下高中地理教学的优化[J].新课程(教师),2010,(10)。

篇6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3)04(c)-0039-01

构建高中地理高效课堂成为当前一线教师非常关注的问题,地理高效课堂使师生之间协调配合,完成地理教学目标。地理课堂是进行地理教学的阵地,是开展素质教育的场所,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建设地理高效课堂是地理教育界不断努力的目标。

1 培养学生地理学习兴趣

学习动机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习兴趣,其能推动学生去探求新知、并有情绪体验色彩倾向,随着该情绪化体验的进一步深化,学生就会出现强烈的学习需要,地理学习兴趣就会大大提升,也就是说兴趣为学习的先导。培养学生地理学习兴趣,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出发。

(1)充分利用好各类地图。

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好各类地图,提升学生学习兴趣。高中地理包含的地理插图的资料比较多,比如教材内的插图、地理挂图以及地图册,教师完全可以利用这些地图展开教学。地图承载的内容多样,能让学生对地理产生强烈的好奇心,选取好的地理图片,能进一步充实并且简化教材内的文字表述,做到图文有机结合,让学生通过直观性的地图来理解相关知识,拓宽学生境界,进而提升学生的想象能力与思维能力。

(2)地理知识与生活实际密切结合。

地理上的诸多内容能将地理知识与生活密切联系起来,比如在高中地理教材内讲到的关于自然灾害的知识,教师在讲解这一部分知识的时候,可以结合2008年四川汶川地震,让学生既能通过多媒体切实感受到地震发生后出现的画面,切实感受到地震所造成的破坏,教师积极引导学生对地震出现的原因以及影响进行分析,通过这样一个的实际的生活实例,让学生在分析后能感觉到地理地理知识的真实、形象。再如,教师还可以对全球变暖、世界各地出现的极端天气等地理现象,让学生在掌握地理知识的时候,还能激发学生忧患意识。

2 构建和谐师生关系

随着当前新的高中地理课程改革的逐渐深入,教师需要采取科学的方式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教师要做地理学习的引导者与激发者。教师教授学生学习的根本目的是,让学生能学会学习,并且能让学生确立终身学习的理念。特别需要指出的是,“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让学生在掌握了相关的学习方法之后,在遇到相类似的问题之后才会迎刃而解,教师在地里教学中既要知道学生沿正确的方向思考,还要和教师参与到学生对相关疑难问题的讨论之中,教师在讨论过程中更多的是指导、倾听与讨论。此外,学生在遇到相关的疑难问题后,学生也要及时向教师提出,这时要采用合作的方式,帮助学生解答问题,让学生感觉到教师是在耐心解答疑问,这样的话,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将更为和谐,彼此平等,才能取得教学相长的效果。

3 积极开展自主合作探究

培养学生地理能力的第一步是教师引导学生积极展开自主合作,教师应该确立始终引导学生去领悟与思考。教师为了让学生更好的体验地理、感悟并融入地理,在进行地理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突出学生主体性地位。教师将学生分成不同的学习小组,对学生进行明确的地理分工、积极展开合作探究,来完成相关的教学任务,从不同的信息源内探寻基本信息,切实发挥好成员组的积极作用。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引下,在与其他同学开展相互合作过程中,充分利用好已经掌握的知识,经历感知、比较、感知、分析、抽象以及概况等相关的思维操作活动与动手操作活动,积极启发并诱导学生展开思考与自主学习,真正帮助学生能吸收并消化知识。该学习方式能最大程度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型,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一般来讲,自主学习过程的过程为:教师设置教学情境,激发广大学生的学习动机,积极组织学生进行教学,学生使用新知识进行应用、评价,教师最后为学生布置作业,实现对知识的巩固、拓展和迁移。让学生既明确学习目标,还能对学习内容进行自我选择,自主安排学习时间,对相关的学习策略加以自我调控,为学习创造好的学习条件,对学习效果做出客观评价。

4 精讲细拨、矫正补缺的有效结合

首先,教师还要注意做到精讲细拨。学生在高中地理学习中处于主体地位,进行自主合作探究式不能解决全部问题的,教师开展课堂点拨是真正体现教师教学实力的新举措,是教师主导性作用的重要体现。教师对相关知识的精讲程度如何,将直接关系到学生疑难问题的解决程度、教学目标完成的杆件,是提升高中地理课堂教学效能的关键。精讲是讲解学生还不能消化的知识,这需要教师从学生已经做的题目中发现存在的疑惑之处,从学生探究问题中去发现疑难之处,进行细致讲解。

此外,地理学习是强调质量,要切实抓好知识内部联系,不仅要利于学生对基础知识上的学习,还要利于学生能归纳、分析以及综合运用能力的提升。既可以让学生自己设计测试题,也可以由教师设计不同层次的测试题,采用自己批改、面对面批改等方式进行课堂反馈。地理教师充分借助地理练习题,让学生对整个学习过程进行再次回顾,让学生领悟整个过程以及相关的教学规律,完善学生当前已经有的认知结构,来完成地理教学目标。

总的来说,地理高效课堂是充分突出学生主体性地位,为此,地理教师应该培养学生地理学习兴趣,构建和谐师生关系,积极开展自主合作探究,精讲细拨、矫正补缺的有效结合等方式,真正让学生成为学习主体,并在学习过程中做到心到、口到与眼到,让学生喜欢地理,并愿意去学习地理知识,并且能感觉到在学完地理后,能将其运用到日常生活中,让地理学习成为一件快乐的事情,真正提升高中地理课堂教学效能。

参考文献

[1] 陈晓辉.构建高效课堂的几点感悟[J].科教新报(教育科研),2011(9).

篇7

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微课教育资源得到了教育工作者的重视。微课具有现代性,符合当代学生的审美特点。将微课资源引入到高中地理课堂教学活动中,刺激学生的求知欲望,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利于高效高中地理课堂的构建。

一、高中地理微课资源特点

“微课”这种新型的教学资源建设和应用模式可以说是传统教学视频在作为一种新兴的学习方式,“微课”的研究还在进行中,到目前为止,国内仍然没有发现对“微课”做出的准确定义,主流定义为:“微课”是指按照新课程标准,结合教学实践要求,以教学视频为主要表现形式,记录教师在课堂教学各个环节中就某个知识点而开展教与学活动的各种教学资源有机组合。 “微课”核心内容是课堂教学视频,“微课”的资源构成可用“6+1”来概括,即:“1”是指“微课”的核心资源微型教学视频片段,“6”是指与所相配套的教学设计(微教案〕、素材课件(微课件)、教学反思(微反思)、学习反馈(微反馈),练习测试〔微练习)、师生评论(微点评),等辅教与学内容。微课资源具有时间短与内容少的特点,微课视频的信息容量较少,但交互性较强,方便师生利用。这些特点是微课资源的普遍特点,高中地理微课资源还有极个性化特征。

(一)生活化特点

有教育价值的高中地理微课资源,应当与新课程标准中的要求相符。教师利用地理微课资源,将地理课堂教学内容与高中学生的生活结合在一起,母咧醒生的生活中获取教育素材与案例,才能帮助学生更好地解决问题。像在讲解有关于交通的知识时,教师可以搜集本市近些年来交通条件变化图以及新闻资料,用微课形式呈现给学生。用生活化的微课资源实施教学,往往能够推动地理教学改革创新。

(二)趣味化特点

微课资源与多媒体技术密切相关,在微课视频中,大量的信息通过文字、图片、音频与视频的方式呈现出来。微课资源可以在最大限度上调动学生的多个感官,刺激学生的神经,让高中学生认识到地理学习的趣味性。微课的存在,不仅让地理知识变得立体化,更让地理课堂变得轻松、愉快。

(三)综合化特点

教师在选择与制作微课资源时,不仅要考虑地理学科本身的内容与特点,还要考虑其它学科的内容与特点。从高中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出发,将多个学科的知识融合在小小的微课中,需要一定的技巧。微课资源具有综合化特点,在于其是多学科知识的集合,更具有明确的主题与科学的内容,有利于高中地理教学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实现情感教育目标。

二、微课在高中地理课堂教学中应用的方式

(一)利用微课,优化新课导入

课堂导入,对于课堂教学的整体质量有直接影响。在讲解新的地理知识时,教师可以利用与新授课内容相关的视频、图片去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促进后续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教师要重视课堂导入环节的作用,利用现代化的微课导入方法,在课堂开始的前几分钟,抓住学生的兴趣点,促进学生成为地理课堂的积极参与者。

比如在讲解有关于河流地貌的发育知识时,教师可以利用微课向学生展示河谷形成的动画以及冲积平原形成的动画,让学生通过微课更好地理解课本中的陈述性文字以及图片。这样的课堂导入符合高中学生的思维特点,在导入环节让学生对河流地貌发育的过程有所了解,会让之后的学习更加轻松,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二)利用微课,优化知识讲解

知识点的讲解,是地理课堂教学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初中地理知识相比,高中地理知识更加丰富,难度更大,理解起来存在困难。面对这样的变化,教师要利用微课降低高中地理知识的学习难度,让地理学习变得零负担学习。巧妙利用微课,去解决容易混淆的地理知识点,促进学生地理学习思维的清晰化,才能保障教学质量。

比如在学习区域自然资源综合开发利用相关知识时,学生要学习区域自然资源在农业、工业以及城市化过程中的作用,了解我国不同区域的自然资源特点。多个零散知识点的集体出现,会让高中学生猝不及防,学习起来找不到头绪。这时,教师就可以利用微课去整理知识点,将看似混乱的知识点分好类,在三五分钟时长的微课引导下,打消学生的负面学习情绪。让微课成为高中学生地理学习中的一个灯塔,能够促进地理课堂吸引力的提高。

(三)利用微课,鼓励学生探究

地理学科知识的抽象性强,许多地理概念具有专业性。在高中地理课堂教学中,教师要积极利用微课对抽象的地理知识点进行转化,让学生找到自主探究的动力。一直以来,教师过于重视地量知识点的传授,忽视了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开发。在微课出现之后,教师要借微课之力,让学生通过观看形象的微课,做地理知识的提取者。

比如在讲解有关于天气系统的知识时,教师要引导学生了解锋面系统、锋面气旋以及气压系统等知识,让学生了解每一个天气系统的形成过程与特点。教师用微课向学生展示各个天气系统的形成过程,让学生用文字去描述每一个天气系统,有利于学生地理抽象思维能力的提高。鼓励学生将自己的提取成果与课本陈述相对比,发现问题进行探究,是提升学生地理学习能力的高效手段。

(四)利用微课,创设教学情境

地理学科知识的涉及面较广,在学习地理知识时,学生不仅在学习自然知识,还会接触到许多人文知识。在自然地理知识学习过程中,学生需要从时间、空间等多个角度去思考、去想象,才能理解地理知识。对于离高中学生生活较远的教学内容,教师要多多利用微课去创设情境。

比如在讲解有关于地球运动的知识时,这是学生日常生活中看不到的地理现象,学习起来难度较大。教师利用微课向学生展示地球自转与公转的情境,让学生通过不同的角度去观察地球自转的方向,有利于学生掌握相关地理知识点。

(五)利用微课,优化课堂总结

总结,是高中地理课堂中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在总结环节,学生与教师一起回顾本节课所讲内容,加强记忆。高中地理教学中,教师要利用微课帮助学生再次提起精神,积极动脑去回顾本节课的所用知识点,并找到高效记忆的线索。作为新型的教学资源建设和应用模式,“微课”目前是教学研究的重点和热点。而目前,有关地理“微课”方面很少。本文从新课导入、地理知识详解、地理知识探究学习、场景模拟、知识点总结、课程练习制作方面探讨了如何在中学地理教学中运用“微课”。并指出,在运用“微课”时应该注意“微课”的适用性,必须满足微课表现鲜活性、微课目的要明确、微课“生活性”原则等问题。像在讲解有关于海岸与海底地形的知识时,教师可以利用微课展示二者对比的图片与文字,让学生在对比中回顾与之相关的知识点。鼓励学生根据微课资源大胆发表自己的看法,分享自己的总结成果,能够让课堂在结束阶段变得热闹起来。在民主的总结氛围中,地理教学成果会得以升华。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虽然微课资源的应用在我国教育领域处于起步阶段,但却给教学活动的创新发展提供了无限的动力。高中地理教师应当积极转变教学观念,利用更加科学的思想去调整教学活动,促进高中地理课堂教学结构的优化。用微课给学生更多的选择,才能让高中学生建立全面的地理知识体系。

参考文献:

篇8

作为高中教育阶段的一门基础课程,地理涉及人文、社会和科学三个领域,因此,在新课改的形势下,坚持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不断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成为高中地理教师提高学生地理水平的必要途径。

一、新课程中构建高中地理高效课堂的积极作用

与传统的教育理念相比,新课改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地理素养,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而且,地理知识涉及的范围较广,构建高效课堂,引导学生掌握人文知识、社会知识和科学知识,可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同时,在日常生活中,一些学生存在方向感较差,经常会分不清东西南北的情况,而通过地理教学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方向和位置,可以提高学生的辨别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协调发展。

二、新课程中构建高中地理高效课堂的合理措施

1.构建自主课堂,激发学生热情

兴趣是提高学生学习效率的必要因素,所以,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高中地理教师应该关注学生的学习情绪,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以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高中地理知识比较抽象,仅仅依靠口头讲解,难以让学生理解和掌握,因此,在课堂教学活动中,高中地理教师可以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适当引入多媒体教学技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率。例如,在讲解我国的地质地貌时,高中地理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学技术,展示各个地区的地形、地貌,让学生直观感受大自然的美,以培养学生的思想感情,提高学生的地理素养。同时,学生是课堂的主人,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高中地理教师应该树立正确的教学观念,以学生为中心,根据学生的学习需求,采用合理的教学方法,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以提高地理教学的效果。例如,在讲解“城市空间结构”时,高中地理可以利用案例教学法,让学生以自己所生活的城市为例,通过城市区位图,找出商业区、住宅区和工业区等的分布区域,并且分析各个功能分区布局的原因和优势,以增强教学的趣味性,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地理学习能力。

2.构建互助课堂,提高教学效率

传统的“满堂灌”教学模式,不仅会严重挫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而且会大大降低教学质量,因此,在新课程中,高中地理教师应该积极改进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不断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以取得良好的课堂教学效果。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高中地理应该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合理发挥自己的主导作用,不断加强师生之间的有效交流与互动,以营造活跃的课堂教学氛围,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高中地理教师可以利用小组合作学习模式,让学生共同探讨、相互学习,以提高地理教学的效果。例如,在学习“人类活动地域联系的主要方式”时,高中地理教师可以布置讨论任务,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讨论联系方式的种类、优缺点以及最优方案等,以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提高学生整体的地理水平。

3.构建探究课堂,培养思维能力

地理知识与现实生活息息相关,因此,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高中地理教师应该注重地理教学与日常生活之间的联系,根据教学内容,结合学生的学习需求,合理引入生活实际中的地理现象、地理元素,以培养学生的地理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例如,在学习“自然灾害”时,高中地理教师可以引入2008年汶川地震的事例,通过多媒体技术,展示地震后汶川地区人员伤亡、房屋坍塌、树木折断、地面破裂、山崖断裂的场景,让学生真切地感受地震的强大破坏力,然后引导学生分析、讨论地震灾害产生的原因、造成的危害,促使学生掌握预防地震危害的有效措施,以加深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和记忆,提高学生的地理学习能力,促使学生能够做到学以致用。

总而言之,在新课程中构建高效课堂,可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因此,高中地理教师应该紧跟时代潮流,积极更新教学方法,充分利用现代教学手段,努力打造良好的课堂教学氛围,不断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程度,以实现高效的课堂教学效果,提高学生的地理素养。

参考文献:

篇9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5)11B-0034-02

现在高中地理课改的实施,让课堂教学改变了原有教师占据主导的模式,增强了学生的探究性教学,增强了学生的自学能力,但是,由于这种课堂教学模式仅是初步发展,所以,现行仍然存在很多问题亟待解决。

一、高中地理课堂教学现状

(一)板书图形教学

高中地理是图形结合理论分析的一门综合课程,教师在讲解时需要对所讲内容进行图形讲解,比如说锋面雨、地理位置标注或是热力环流的循环方式。利用这些图形进行讲解可以使学生直观的看到理论应用于实践的表现,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印象。

这种能力十分强调地理老师的作图能力和地理知识的专业能力,需要能够清楚地知道各个国家的地理位置、边界形状、气流循环等,并能够准确地画出来,所以要求地理老师具有开阔的思维,会融合多方面知识进行讲课,对于课堂上学生的临时提问能够变通地回答。

(二)学生合作探究性加强

随着新课改的到来,高中课堂越来越注重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合作探究能力,强调减少老师的理论教学,多增加学生的实践讨论。这种方式目前应用于所有学科,在高中地理课堂教学中,老师会针对特定问题对学生提问,学生被分成不同小组,通过讨论得出结论,以此促进学生自己主动地学习,习惯性地刨根问底,自主找到答案。比如通过划分小组,让学生共同讨论东非大裂谷的形成原因、影响因素和发展现状等方面,可以促进学生知识面的延伸,而且加强了学生的互动学习,从其他同学身上学习新知识。

并且新课改的实施,使高中地理的知识点也越来越向探究性和实践性发展,比如计算题型结合实际倾向于对各种时差、经纬度的计算,还有对GPS定位、交通发展等与生活息息相关的题型。这些都促使学生必须加强合作探究解决问题的能力,才能学好地理,更好的在实践中应用。

(三)运用多种科学记忆方法

由于高中地理涵盖了地形、海洋、交通等不同类型的知识点,所以十分复杂,地理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时,会采用多种科学的记忆方法,帮助学生记住细致的知识点,比如口诀法、地图记忆、类比法等。根据不同的题型,选择不同的教学方法,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对地理知识记忆更加深刻。比如对于各国领土面积的记忆,可以通过对比的方法记住,我国960万平方公里的领土面积是日本的25倍,是英国的38倍,这样学生就可以大致知道其他国家的领土面积,便于记忆。

采用多种科学的记忆方法,是地理教学中的重要手段,也是目前地理课堂最常用的教学模式,对学生知识点的学习起到了很大的提升作用。

二、高中地理课改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课堂讨论效果不明显

新课改后,课堂教学越来越倾向学生占据主导、老师引导的教学模式,所以不断加强学生的合作探究学习方式,让学生在课堂讨论中自主学习是推行新课改的重要手段。

高中地理课堂现状就是以这种教学模式为主,但是通过调查发现,这种课堂讨论的教学形式质量并不明显,学生也未有长进。比如在讲解地理问题时,教师会抛出一个问题,让学生自主讨论,但是学生在讨论过程中,基本都是在聊天,根本不注重问题内容,或者讨论,也是让成绩好的同学来说,缺乏课堂讨论的普遍学习性。

(二)知识点杂乱,缺乏整理

高中地理在课改后知识点更加注重实践性、科学性,必修一主要以天体和海洋知识为主,二是以产业经济发展为主,三是以陆地有关知识为主,独立学习时会感觉知识点很清晰,很轻松的学习。但是课堂教学是根据教学进度讲解,知识点并非按照同类知识归纳整理,而且地理题型知识需要用多方面地理思维回答,并非专注针对某一方面的知识点,一旦相结合学习,学生就会陷入迷茫,不知道一道题中涵盖了哪些知识点,只能依靠经验作答,不能保证准确性。比如:分析松花江河流成因,不能单单将水文特征和水系特征全部写上,还需要分析经纬度、植被供给、地形地势带来的影响,这就不能仅从经验来说,需要发散思维,想到地理学习中的全部内容。

并且课改后课堂教学注重学生的自主学习,需要发挥学生自我总结知识能力,但是地理理论与题型相结合后,知识点就会显得杂乱无章,学生总结能力低,很难自行总结规律和相同点,所以,课改后的内容仍然存在很多问题。

(三)教师与学生互动性差

地理老师在讲课时主要讲解理论知识,所以学生在课堂上最重要的就是打下基础,才能更好地学习深层次的知识点。但是教师虽然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可是课堂与学生的互动性差,学生不敢提出问题,而老师又不知学生的基础薄弱环节在哪,导致学生对于理论知识听完不能完全理解甚至记不住。这就使得学生上一章基础知识还未掌握,又进入到了下一章的学习,各方面知识只懂一点却又不会融会贯通,所以教学质量差,学生不理解的现象频频发生。比如在讲解农业时,教师会讲解多地农业的发展状况,澳大利亚、中国、加拿大等,对于这些农业的分析,学生容易将各地区主要作物、土壤、科技水平等方面混淆,但是对于这些固定的知识点,教师不会反复讲解,而学生混乱记忆却又不知道错在哪里,双方缺乏交流导致教学质量差。

(四)学生参与度低

新课改后,翻转课堂的形式越来越受推崇,但是在实际应用时发现,学生占据主导的教学模式无法实现,因为学生对于这种形式的参与程度极低。地理教学本身理论知识浓,对于同一问题都有不同的答案,学生占据主导自主学习的方式根本无法让学生将学过的知识点融合应用,所以面对问题时学生不知道如何提出自己的疑惑或问题。而对于老师的提问,学生也不敢随便回答,当老师得不到回应时,也不会强迫学生一定要对此问题掌握,而是耐心给学生讲解,可是学生的听课状态也不能有老师进行掌控。

三、高中地理课堂教学质量的提升策略

(一)加强多媒体应用

地理题中有大量的运用图形分析的知识,以往教师通过自身板书作图给学生讲解,这种方式虽然效果好,但是板书作图一是耗费课堂时间,二是黑板太小无法满足大型图片。所以,针对此问题,地理课堂教学应该多利用多媒体教学,多媒体计算机一是通过网络连接可以随时在网上寻找相关知识点的图形,二是多媒体屏幕大、图形是立体的,可以多方向展示各个部分的知识点。比如:澳大利亚地理知识的讲解,利用多媒体可以先看到澳大利亚立体的地形地势情况,标注动态的环流结构,精确的经纬度和季风区的分布,然后再指定某一地点(如墨尔本)分析其矿产分布或是其他资源的发展情况,都可以通过多媒体完整的搜索找到,方便了老师的课堂教学,而且也能让学生看到完整的立体图形,更加容易记忆。

(二)在老师的指导下自主学习

高中地理知识点多而杂乱,学生自主学习无法保证知识点的总结完整和应用得当,如果出错会影响学生的答题思路,所以需要在老师的引导下自主学习,即老师总结经验和知识点,学生记住后通过做题来验证理论的学习方法。比如:问某地旱涝灾害的形成原因,老师可以先总结影响旱涝灾害的因素有哪些,然后引导学生说出当地地势、河流、水文特征等自然原因的影响,再引导其他学生说出人为破坏的影响。如此先总结经验,然后将经验运用到实际题型中,既可以增强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又可以让学生对知识点进行自我总结。

(三)对课堂严格管理,增强互动调动气氛

有些老师认为高中生已经成年,有自控能力,所以在课堂上对学生不加约束,导致学生课堂纪律涣散,不听讲已是常态,针对此问题,老师在课堂教学中必须要严格管理,避免让学生出现睡觉、聊天、吃东西的现象,这不仅对课堂不尊重,而且会影响其他听讲的同学。老师应该多增加与学生的互动,可以采取课堂走动演讲的形式,不应该一直站在讲台上,一方面可以掌控后面学生的学习情况,另一方面也克制了学生的不良习惯,并且走进学生可以更方便互动,对于学生不会的问题,一对一进行指导,可以更直观、更细致。

(四)课堂讨论小组成员提出不同观点

课堂讨论效果不明显的原因:一是学生没有学习欲望,二是学生缺乏知识理解,三是小组讨论被好同学掌控。所以,要提升小组讨论的质量就需要改变小组结构,首先小组人员的设置最好在4~6人之间;其次小组内形成竞争,不论成绩好坏,组内成员不要有一致观点,要有不同观点进行阐述,让学生多角度的思考问题,才能学会将知识融汇应用;最后每日每个小组提出一个问题,全班进行讨论总结,学生之所以地理知识掌握不全,就是因为不会设置问题,缺乏解决问题的实例,所以,每日小组讨论一个不会解决的问题,不仅可以带动全班的想象空间,也可以增强讨论的趣味性。

从大体上讲,高中地理新课改后的教学模式已然有所改进并取得了一定程度的效果,但是由于课堂的不稳定性和学生思维的跳跃性,可能让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无法全程掌握,致使降低教学质量。所以,对于高中地理课堂教学的改进需要针对课堂的性质随时变换,不要只用经验进行教学。对于课堂中的问题学会总结,与其他老师深层探讨,找到引导学生思维的正确教学方法,实施有效性的教学策略。

【参考文献】

[1]黄景.高中地理课堂教学目标的设计与实践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4

[2]谭丽.广西高中地理新课程实施现状调查[D].广西师范大学,2014

[3]慕湘.案例教学法在高中地理“和谐高效思维对话”型课堂的应用研究[D].鲁东大学,2014

[4]吕颜海.高中地理课堂导入教学方法与实施策略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3

[5]刘小燕.如何提升高中地理课堂教学效率策略探析[J].高中生学习(师者),2013(07)

[6]李亚茹.解析新课程标准下高中地理课堂教学的实施策略[J].中国校外教育,2013(17)

篇10

新课程改革如火如荼的进展下,强调学生在课堂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倡导自主学习合作学习以及探究学习,教师应当积极善于开展相关内容的课外实践活动。地理学科与学生的实际生活有着密切联系,具有着很强的实践性,地理知识设计涵盖广泛,如何实现高中地理有效教学开展是当前广大教师在进行教学开展中不断探讨的话题。近年来,新课程改革进展以及素质教育理念的推广实施逐渐在高中各学科教学开展中渗透,地理的实效性与学生的探究能力两者密不可分,教师要是想确保提升强化高中地理教学开展有效性,就必须注重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1.以教材为基础提出探究性问题设置课堂导入

高中地理教材是教师开展进行课堂教学的根本所在,教材历经多年的教学实践可谓是集聚众多教师的智慧结晶。教师在实际课堂教学开展时,应当充分做好课前准备工作,对教材知识内容有一个充分的了解掌握,进行细致的研究分析,从而进一步科学合理制定高中地理教学目标,立足于高中地理课本教材内容为基础进行探究性问题的科学合理设计制定从而开展实施导学环节。传统教学模式中,教师经常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喜欢“满堂灌”的课堂教学模式,这几讲述地理知识,强调的是学生对相关教学知识的记忆背诵。这种话对于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的培养提升的阻碍作用难以想象,根本无法有效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以及探究学习能力。教师在以高中地理教材内容为根本进行探究性问题制定设计时,能够一定程度的增强课堂教学开展活跃程度,有效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及学科知识学习兴趣。例如,教师在开展进行《地球的运动》这一章节的相关知识内容时,教师可以根据该处相关知识以及学生的生活实际,进行“万物生长靠太阳,太阳的直射点移动规律给我们的现实生活带来了无尽好处呢?倘若没有自转我们的生活又会怎样?”这一系列问题,使得学生更为深刻的学习理解地球运动的规律,这样的提问导W形式使得学生的学科学习兴趣限度地被激发。

2.联系生活实际创设探究式教学情境

地理知识涵盖内容广泛,尤其高中地理相关教学知识内容强调学生记忆性较强,很多学生在开展高中地理知识内容学习过程中很容易产生抵触反感情绪,因为教学开展的相关方式以及老师强调的机械记忆使得学生这种情绪逐渐极化发展成为畏惧心理,学生的学科学习兴趣低下。面对这种状况,教师在实际课堂教学开展过程中应当将地理相关教学知识和学生的生活实际联系起来,立足学生的实际知识掌握能力以及课堂教学开展的实际情况,创设开发探究式教学情境,使得学生更好的且更为直观的理解掌握相关地理知识,全身心投入到高中地理开展学习过程中,有效提升强化学生的地理学习效率,激发学生知识探究欲望以及学科学习兴趣。例如,教师在带领学生学习《自然灾害对人类的危害》这一相关教学内容时,教师可以运用多媒体等辅助教学工具,展示图片或者播放微视频的方式给学生重现近年来轰动全国的像汶川地震、舟曲泥石流、玉树地震等等给人们的现实带来的重大破坏以及惨重经济损失,将学生熟悉的生活中的特点热点问题转换成为教学开展的素材,使得学生更为直观清晰的了解接触课堂教学开展的相关内容,使得学生更为直观了解剖析相关所学的地理知识。

3.引导学生进行合作探究式学习

传统教学模式下,教师在实际教学开展过程中很容易忽视学生作为课堂教学主体地位,当前教育改革大背景下学生作为课堂主人的理念尤为突显强调,教师应当正确端正自己的教学观念从而创新改革相关教学开展具体手段措施,饰演好知识教学过程中引导者、监督者的身份,有效实现课堂互动,从而提升强化相关教学开展质量。教师在实际课堂开展教学过程中应当充分尊重学生,建立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加强师生之间以及学生之间的互动,引导教学学生采用合作探究式学习模式,根据对于学生的实际情况综合掌握了解进行合理划分小组从而展开小组合作探究。在教学开展过程中引入合作式学习模式,有效强化提升学生的研究性精神以及独立分析的能力,培养学生团队合作意识以及能力,提升学生的知识探究欲望及地理学科学习兴趣,从而进一步完善自我、突破自我。例如,教师在教学《人口合理容量》时,可以让学生展开小组探究学习,教师根据相关教学内容向学生们设置问题“我国实施计划生育政策”的意义何在?提升强化学生的合作探究能力,强化培养学生学习地理知识的自主积极性。

结语

总而言之,高中地理作为高中重要教学科目之一,伴随着教学改革不断进行开展,提升强化高中地理教学的有效性具有一定的现实发展意义,教师在实际课堂教学开展过程中应当注重学生对于学科知识内容学习兴趣及知识探究学习能力你的培养。教师应当勇于打破过往传统教学模式的局限性,注重建立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将学生的全面发展作为当前教学开展的首要任务,争创更为高效优质的地理教学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