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8-09 17:16:55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初中化学知识大全,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复习是帮助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归纳、整理、记忆、加深理解,它不是知识的单纯重复,更不能是教师的灌输加题海战术。中考复习不但要巩固知识,而且要通过复习让学生加深、扩展知识,并进一步掌握学习知识的方法。教师的主导作用就在于要发挥学生的主动作用,使复习达到预期效果。复习要注重课本知识,要求学生必须经历一个由厚到薄、再由薄到厚的过程,强调学生必须重点掌握规律性知识、应用性知识和特殊性知识。
历年化学中考的基础题占全卷分值的70%左右,且考点和题型相当稳定,考点即是教材中那些最基础的知识和原理。因此,基础知识的掌握与巩固必须从教材入手,离开了教材复习,学生化学基础就不会牢固,在考试时就会出现学生对难度大一点的题对了、而一些简单基础的题做错的现象。所以在复习开始阶段,必须认真回归教材。复习教材内容时,不妨先逐章疏理,后全面归纳提炼。熟悉教材要做到“细”,理解教材要做到“清”,掌握教材要做到“活”。
另外,基本概念及原理不容忽视。化学基本概念及原理是推理的依据,是解题的基础,这部分知识的复习也是必须引起高度重视的。一要认清概念的外延和内涵,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及剖析概念的层次要点。如质量守恒定律,其应用范围为化学变化,其理解的几个层次为:质量总和相等;质量总和是指参加反应的和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质量总和;其实质是“三不变”,即反应前后原子种类、原子个数、原子质量都不变。二要全面找出概念的本质,排除非本质属性的干扰。
纵观各地的中考试题,包括大量热点题,其实都源自于基础、来自于课本。有些学生做的难题很多,但由于忽视了教材,反而对课本中最基础的内容生疏了,这是不足取的。由于基础知识不牢固,在解答时各种错误自然也会多,正所谓“基础不牢,地动山摇”。
二、重视实验复习,让学生的操作能力再提升
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实验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帮助其形成化学概念,获得化学知识和实验技能,培养科技素养。初中化学教材列出了31项演示实验内容,安排了近80个课堂演示实验。这些实验有的是对化学概念、原理的阐述,有的是对元素化合物知识的分析、验证,有的则属于实验基本操作技能。化学作为与社会生活紧密相联的学科,实验与探究及运用于社会始终是化学考查的重点。新课程考试要求是考查学生在实验设计、评价、情境中应用解决问题的能力,涉及面较宽。所以,复习实验教学一方面要重视学生分析和解释实验现象的结论(数据)、推导实验结论能力和设计简单实验方案的能力培养,另一方面要引导学生运用化学知识和技能分析实验、生产、生活、科技、环保等方面问题,提高其解决实际问题能力,这对顺利解答一些开放性试题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复习时我将实验操作要点简化为口诀教给学生,如往试管里装粉末状药品要“一斜、二送、三直立”,装块状药品要“一横、二放、三慢竖”;液体药品取用的要点是“瓶塞倒放、两口紧挨、缓慢倾倒、加盖放回”;酒精灯的使用要注意“两查、两不、两禁止”。同时,我积极创造条件,寻找代用品让学生动手完成每个实验。如蜡烛及其燃烧、吸入空气和呼出气体的探究,我提供了澄清的石灰水,其它用品由学生用玻璃杯、塑料盆等代替,酸碱指示剂则用果皮、鲜花自制。
三、讲究方法,注重复习实效
化学复习的目的在于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各种化学知识与能力。为避免枯燥、乏味,教师必须讲求复习方法的科学性,提高效率。
1.复习课堂要体现新理念,注重学生参与。复习同新课教学一样,教师的恰当引导是必不可少的,应做到精讲、少讲,重视方法指导,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让学生自己思考、发现、归纳和表达,教师不能包办代替。只有这样,学生在亲身体验中才能搞得懂、做得来,才能发现自己的问题,主动地想办法解决,从而提高复习质量。
2.利用多媒体,增加容量。利用多媒体技术可以做到高密度地传授知识,大信息量地优化处理,大大提高复习效率。在复习时应用多媒体能为学生营造了一个发现式的环境,由他们自己参与发现新事物和新知识,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例如,用多媒体中的影视系统等录制、存放化学实验和日常生活中化学知识等内容,在复习氧气、氢气、二氧化碳、酸碱盐等内容时,适时调用这些清晰的画面,可以充分激发学生的想象力,活跃课堂气氛;在复习氧气、氢气的制取,以及用氢气还原氧化铜的实验时,可以利用微机软件,由学生自己操作,选择正确的仪器图形,拼画正确的装置图,这样可使其平时学到的知识形象地再现,让学生在自己创造的环境中变乏味的学习为轻松愉快的操作,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加强规范性训练,提高书面表达能力。化学试卷涉及的化学基本用语主要有元素符号、化学式、化学方程式、化学专用名词、化学描述等。教师在复习中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注意化学基本用语的规范训练,该记的要让学生记住,该强化书写的要强化书写,以此提高学生书面语言的科学性,减少不必要的失误。仔细分析学生试卷,会发现学生的答题错误往往在于审题不仔细、基础知识掌握不牢,或不能准确回答,或书写不规范,或分析问题不深入,或答题不全面等。如表达质量、体积时不带单位,比较溶解度大小时不指明温度;对反应现象描述不准确,将“有气泡产生”写成“有二氧化碳生成”,将“有白色沉淀生成”写成“有碳酸钙沉淀生成”等;对数形结合题不会识别,无法从给定信息中解读出解题的数据;解答计算题格式不规范,设未知数与写化学方程顺序颠倒;对方程式中反应物、生成物间质量比的意义及对应关系不清楚,无法正确列出比例式;相对分子质量计算不正确,等等。我们在平时只要围绕以上常见问题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规范训练,使其克服盲目性,踏踏实实,一步一个脚印地训练提高,就一定能帮助他们取得最佳的复习效果,获得理想的成绩。
参考文献:
[1]赵家骥,杨东.中国当代新教学法大全[M].四川教育出版社,1996.
我们化学组的一些教师在几年的教学生涯中体验最深的就是彼此合作研究教学,伽利略说过“科学不可能是一个人的事业。”而我们说,教学也不可能是一个的事情。教学是彼此合作的过程。只有共同探讨,彼此互补,才能推陈出新,设计出更好的思路,达到很好的教学效果!
在新课程标准要求下,我们的教师应集思广益,共同设计好教学过程,有效保持学生对自然的好奇心,激发他们的求知欲,使他们体验探究过程的喜悦和艰辛。而教学中实验的设计,是一节化学课成败的关键!一方面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与生产实际密切结合的自然学科,其基本概念的建立大都源于实验,其理论的验证和建立也有赖于实验。可以说,没有化学实验,化学将成为无源之水。另一方面新的课程标准要求化学实验教学的目的,在于让老师想办法,使学生动手动脑,在主动获取知识的同时,发散思维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克服困难的勇气、自信心、与人合作精神等方面也可以进一步得到提高,从而使学生得到全面的发展。因此,实验教学至关重要!
作为一名实验教师,多年来我一直致力于和教师之间的彼此合作教学,完成了很多节公开课的实验设计准备工作,收到了很好的实验效果。对于教师超出课本的实验,我也会和她们一起认真分析实验的可行性,并积极想办法寻找所需实验材料,组装实验仪器,反复试做,直至达到良好的实验效果!
在初中化学新教材上册《我们周围的空气》及《自然界的水》这两个单元中,分别讨论了空气和水的组成以及对人类的影响,最重要的是提醒我们如何保护空气和水资源,进而提出了绿色化学的概念,并对这个概念的特点进行了概括和总结。
化学实验绿色化是将绿色化学的基本原理和理念应用于化学实验中的一项技术,是对传统化学实验进行创新的结果。它的目的是改变“只要有化学实验就会产生环境污染”的现状,要求在满足教学要求的前提下,使设计的化学实验彻底避免或尽量减少使用和产生有害物质,从源头上消除化学实验对环境和师生健康的负面影响。因而我们设计实验时不仅要考虑到实验效果还要考虑到绿色化的问题。实验材料的选择尽量考虑生活中的材料。
例如,欧阳老师的一节关于二氧化碳性质的公开课,就是为了给学生自主考虑、与人合作、探索真知的机会,从中感受到学习的价值与兴趣,使学生走向“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与生活道路上。另一方面,利用生活中熟悉的物质做实验,引发他们的好奇心,同时给予他们进一步的探究的科学方法。那么,无数的创新与创造在他们手中才会源源不断,这也是社会不断发展的基础。与此同时老师还根据实验结果向学生灌输绿色化学的理念,以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
基于这种认识,她在处理二氧化碳性质时用可乐设置一个情景,师生围绕可乐做出一些推测,并逐步递进形成三个问题(问题一:如何证明可乐逸出的气体是二氧化碳?问题二:如何证明二氧化碳能溶于水?问题三:二氧化碳能和水反应生成碳酸吗?),然后学生围绕问题讨论、设计出验证假设的方案,并动手实验、分析现象、汇报交流。在实验中,自然可以得到二氧化碳的有关性质。
欧阳老师的一节公开课,打破了传统的教学模式,进行了探究式教学的尝试。课前我们理化生组的教师们给她出主意,想办法,最后才确定了思路。应该说这是一节合作教研成功的课,而我的实验准备工作也接受了一系列的挑战。因为有些实验不是课本上的,只是设想,也不知道实验效果如何,甚至有些实验仪器在实验室根本没有。我和几位教师反复商量实验,最终才确定了最后定型的几个实验。
首先,是仪器的准备,这里只介绍一种仪器。如何成功导出可乐中的二氧化碳气体,一是要有和可乐瓶口配套的胶塞,二是要给胶塞打孔,且孔径必须与导管的外径配套,三是导管必须是有一定角度的弯管,且要有一定的长度,而后套上配套的胶管,最后在套上20厘米的配套直玻管。整套仪器之间的连接必须密封,以保证二氧化碳气体的顺利导出。这一系列的操作,仅仅是仪器准备中的一个环节。
然后是溶液的配制,这也是实验中最重要的环节。本次实验涉及了石灰水、石蕊试剂、氢氧化钠溶液及稀盐酸的配制。其中,石灰水和石蕊试剂的配制是最关键也是最麻烦的操作。
配制石灰水时,首先把氢氧化钙固体粉末溶于蒸馏水中,并用玻棒不断地搅拌,并使溶液达到饱和状态,而后过滤,得到澄清的石灰水。过滤的过程简单,时间确是漫长的,因为滤纸的速度是有限的。
配制石蕊试剂时,首先称取5克固体石蕊,溶于1000毫升的蒸馏水中,然后过滤,移入锥形瓶中,再用胶头滴管吸取1摩尔/升醋酸,逐滴加入锥形瓶中,并不断振荡。因为石蕊本身是一种酸性物质,试验弱酸性或弱碱性溶液所用石蕊试液,应当是紫(红)色,但市售石蕊用水配成的溶液不呈紫红色,而是蓝紫色。因此应用醋酸调节使所配试液对弱酸、弱碱溶液显色反应灵敏。本次配制的石蕊试剂恰到好处,在学生的探究实验中现象明显。
最后是二氧化碳气体的制备。本次公开课做了三个演示实验,其中两次用到二氧化碳气体。一是二氧化碳的灭火实验,二是验证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的实验。因此二氧化碳的制备关系到实验结论的得出,是学生进行下一步探究实验的理论依据,至关重要。
因为二氧化碳较易溶于水,理论上应用向上排空气法制备,但它是无色气体,尽管可以用燃着的木条来验满,但实际上当集气瓶内有1/4的二氧化碳时,便能使燃着的木条熄灭。因此,二氧化碳的制备一直是个难题。本次制备中,我采用了严格控制时间的方法,以保证二氧化碳的充足。实验证明,我的控制是有效的,课上的演示实验非常成功。另外,学生从可乐中引出二氧化碳的实验也非常顺利,性质实验自然引出,学生从实验中体验到了成功的快乐!与此同时,也加深了他们对绿色化学的理解。他们与教师相呼应,收到了预想的教学效果!
在本次的实验准备中,我得到了生物和物理实验室两位老师的强有力帮助,学科之间的整合、合作在我们理化生组之间得到了充分的体现。而且我们也从中吸取了其他学科的知识,增强了自己的实验能力,为今后的工作奠定了更加坚实的基础!
文章编号:1008-0546(2016)12-0031-03 中图分类号:G632.41 文献标识码:B
doi:10.3969/j.issn.1008-0546.2016.12.011
开学之初,对我市各校新授课教学质态进行了听课调研,发现教师的一些教学观念和教学行为增加了学生的学习难度,不利于学生积极有效地学习化学。本文结合教师真实的教学片段和教学环节,从四个方面思考降低学生学习难度的初中化学新授课教学策略。
一、关注学生心理、克服消极情绪
教师应及时消除学生因陌生带来的恐惧感、因误解带来的厌恶感,从心理层面巧妙化解不利因素,降低学生学习的难度:用熟悉代替陌生,克服恐惧感;正确认识化学的作用,消除厌恶感。
[“绪言”教学片段1]同学们,我们进入初三即将接触到一门新的学科―化学,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研究的对象不同于其他学科……
[分析]对于陌生的内容,学生充满了好奇,但同时也会产生一定的恐惧心理,这种心理在潜意识中会影响后续学习化学的积极性。不少学校为了便于对教师考核,会对初三学生进行均衡分班,学生对于陌生的班级本身就有一定的恐惧心理。因此绪言课上介绍化学这门学科时,应设法缓解学生的恐惧心理,可结合具体事例让学生体会到化学就是小学自然、初中生物、物理、数学等学科的延续,这些学科中的很多知识和方法就是学习化学的前奏,如自然和生物中的光合作用原理、科学观察的方法,物理上的分子原子知识、对比实验等。
[“绪言”教学片段2]师:同学们,提到化学,你会联想到什么?
生甲:环境污染,化学物质污染了空气、水、土壤,给人类带来了灾难。
生乙:危险、爆炸。很多化学物质有毒,做化学实验有中毒的危险,有可能还会发生爆炸,生活中很多的爆炸都与化学物质有关。
……
师:请同学们思考一下,化学给人类带来的伤害,其责任在于化学这个工具,还是使用工具的人?
[分析]危险的事物令人恐惧、厌恶,在这个教学片段中,教师机智地引导学生辩证地看待化学:“化学之过”其责不在化学,合理地使用化学物质会造福人类,及时消除了学生对化学可能产生的厌恶感。
二、关注知识广度、减少过多拓展
一节课成功与否不在于教师教了多少,关键在于有多少信息进入了学生的认知结构,即学生会了多少。课堂教学可通过“去枝存干”的方法降低学生学习难度:关注核心知识的学习,不追求知识点的面面俱到,不在与所学课题无关的内容上做过多的拓展,防止因信息量过大使学生产生认知疲劳和畏惧心理。
[“氧气”教学流程]教师结合演示实验讲解氧气的物理性质氧气化学性质学习:教师结合视频详细分析木炭、硫、铁丝燃烧的实验现象、实验注意事项及实验原理学习化合反应、氧化反应小结所学内容课堂测试。
[分析]本课题的特点是信息量巨大,知识支离破碎、不成系统,其核心知识应是木炭、硫、铁与氧气的化学反应原理,而不是大量的实验现象及实验注意事项。教学过程中教师关注了教材中的所有信息,想追求“高大全”的理想化效果,但超负荷的信息量却导致了教学效果的“过犹不及”:在课堂测试阶段,不少学生不能正确解答一些简单的问题,甚至不能正确写出木炭、硫、铁与氧气的反应原理。
为降低学习难度,我们可以从两个角度给这样的课堂“瘦身”:
一是“减量”,降低课堂知识容量,课堂多关注核心知识的学习,部分学生自己能学会的非核心知识可通过课前预习、课后思考等形式处理。
二是“少讲”,控制讲授的时间,增加学生活动式学习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及合作学习获取知识、提升能力。如学习氧气的物理性质时,可设计如下两个活动让学生自主探究:活动一、观察并分析如图1、图2所示实验,分析氧气具有哪些物理性质(说明:通过如图1所示实验可判断通常状况下氧气为无色、无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大;通过如图2所示实验中塑料瓶不变瘪、小鱼能生活在水中可知:氧气不易溶于水,而不是不溶于水);活动二、有人说有颜色改变的变化一定是化学变化,请阅读课本P33第一自然段,判断此说法是否正确。再如氧气化学性质的学习可采取如下流程:以问题形式呈现教学内容于学案上学生带着问题进行实验个体解决问题(为节约时间及药品,实验中观察不到位的可观看实验视频)小组合作解决问题成果展示教师释疑。
三、控制知识难度、防止过深挖掘
学困生的产生与新授课的难度有极大的关联,新授课应面向中下等学生,控制教学难度,防止对知识进行过深地挖掘,防止学生过早出现分化。在新授课阶段,只教适合现有发展阶段的内容。对于教了相当比例的学生也不会的,就不要教,因为超出了学生现有发展阶段能够承受的范围,教了也白教。
[“走进化学实验室”教学设计片段]活动三、学会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1. 阅读教材P22“4.检查装置的气密性”,组内交流如何检查如图3所示装置的气密性并动手操作。
[小结]检查装置气密性的一般思路为:创设密闭环境,采用不同方法(如:变温等),产生压强差,并通过观察密闭环境中的气体体积是否变化(如:是否有气泡放出或是否能形成稳定液柱等),来判断装置是否漏气。
2. 讨论:如何检查如图4所示装置的气密性?(供选实验用品:水、弹簧夹、胶皮管、注射器等)
3. 思考并交流:
(1)如图5所示装置,在试管中注入热水,U形管内的液面会怎样变化?为什么?换为冰水呢?
(2)现有如图6所示装置,按如下步骤进行实验,步骤1:夹紧止水夹A,打开止水夹B;步骤2:往右拉动注射器至刻度10mL处,夹紧止水夹B。打开止水夹A,会有什么现象?
[分析]新授课的教学应面向绝大多数学生,该活动方案中检查图3所示装置的气密性所有同学均应学会,分析图5所示装置中U形管内的液面的变化情况有助于理解检查装置气密性的原理。检查图4所示装置的气密性、分析图6所示装置中的相关现象难度较大,不应作新授课的基础要求,可作为能力提升题,让学有余力的同学进行思考。
四、善于铺路架桥、优化学习路径
新授课不要随意拔高知识的难度,并不意味着毫无底线的降低难度,应结合知识难度的螺旋上升规律,在不同的阶段,提出不同的难度要求。在新授课阶段,我们可以在不降低知识难度的前提下,通过“铺路架桥”优化学习路径,降低学生获取知识、抵达目标的难度,比如我们可以通过打比方、模型化等方法让抽象知识形象化、具体化,通过精心设计的实验让隐性知识和方法外显出来,通过教材重组让学习过程更贴近学生的思维等。
[“空气”教学片段]在分析燃烧法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前,教师补充实验如图7所示实验。
师:水为什么不能进入集气瓶中?
生:因为集气瓶中有空气。
师:如果用注射器抽取集气瓶中的空气,会看到什么现象?提问后演示实验。
生:思考问题并观察实验。
师:进入集气瓶中水的体积和注射器抽取空气的体积是什么关系?
生:测量进入集气瓶中水的体积,读出注射器抽取空气的体积,对比二者关系。
师:刚才我们抽取的是集气瓶内的空气,假如有一种神奇的仪器可以从集气瓶中直接“抽取”10mL氧气,那么进入集气瓶中的水体积是多少?
生:10mL。
[分析]对于一部分学生而言,如果直接进入“燃烧法测定空气里氧气的含量”实验的学习,不太容易理解实验原理。使用以上实验做铺垫,学生将用物理方法减少气体使水进入集气瓶的原理进行迁移,更容易理解“燃烧法测定空气里氧气的含量”实验原理,这种“降难不降标”的操作方法更贴近学生认知水平,符合学生的最近发展区。
[“分子和原子”教学设计片段]教师首先借助课本P50“图3-5 几种分子的模型”和“图3-6 氧化汞分子分解示意图”让学生分析分子和原子的关系及本质区别,再让学生分析以下问题:
近代,科学家认为:物质是由分子、原子构成的,物质发生化学变化的实质是分子破裂成原子、原子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这一变化过程与搭积木过程相似:模型分拆成积木、积木重新组合成新的模型。
根据以上材料思考以下问题:
(1)你认为化学变化过程中,分子的地位与模型还是积木的地位相似?
(2)你认为化学变化过程中原子的种类和数目是否发生改变?分子呢?
[分析]部分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较弱,课堂上结合模型图能理解所学知识,课后在没有模型图的情况下无法分析分子和原子关系及本质区别。将物质的变化过程与搭积木过程类比,将分子、原子与模型、积木类比,可以让学生借助生活经验理解化学知识,降低理解、记忆的难度。
降低了学习难度,也就降低了教学难度,使学生能更轻松、更愉快地获取知识、提升能力。教育的过程就是转化的过程,基于降低学习难度的新授课教学,有利于实现在教师和学生间、学生和学生间、学生和书本间的知识转化,将潜藏于不同生命个体中的可能性,转化为现实可见的能力。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