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税务管理实施模板(10篇)

时间:2023-08-10 16:50:59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企业税务管理实施,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企业税务管理实施

篇1

中图分类号:F810.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2)04-195-02

税收作为一种经济调控杠杆,几乎嵌入了企业经济行为的各个环节。随着市场经济发展和贸易全球化,企业面临的商务和税务环境日益复杂多变,税务风险越来越成为企业风险管理中一个不容忽视的风险。税务风险如果处理不当,将使企业经营和声誉遭受损害。如国美、苏宁、创维、娃哈哈、中国平安等诸多国内知名企业就曾因为税务风险防控不利而深陷税务麻烦中。因此,加强企业税务风险管理,恰当有效地控制和防范税务风险已经成为企业面临的一个非常现实而迫切问题。

2009年5月,国家税务总局印发了《大企业税务风险管理指引(试行)》(国税发[2009]90号)(以下简称《指引》)。这是针对大企业税务风险管理的第一个指导性文件,《指引》就企业税务风险管理的制度与目标、税务风险管理组织、税务风险识别和评估、税务风险应对策略和内部控制、信息与沟通、监督和改进等问题进行了明确。旨在引导大企业合理控制税务风险,防范税务违法行为,依法履行纳税义务,避免因未遵循税收法规可能遭受的法律制裁、财务损失或声誉损害。笔者认为,《指引》虽然是对大企业而言,但所有企业都存在税务风险,都应正确识别、评估,有效地防范和控制税务风险,为企业营造安全的税务环境。

一、企业税务风险的含义及成因分析

1.企业税务风险的含义。企业税务风险是指企业涉税行为未能正确有效遵守税收法规以及因未能充分利用税收政策或者税务风险规避措施运用不当而导致企业未来利益的可能损失。主要包括两方面:一方面是由于企业涉税行为不符合税收法律法规的规定,应纳税而未纳税、少纳税,从而面临补税、罚款、加收滞纳金、刑罚处罚以及声誉损害等风险;另一方面是企业经营行为适用税法不准确,没有用足用活有关税收政策,多缴纳了税款,承担了不必要的税收负担。此次的《指引》针对的税务风险主要是前者,但作为纳税人,从自身利益最大化角度考虑,在进行税务风险管理时也应考虑后者。

2.企业税务风险产生的主要原因。(1)企业内部管理制度。科学完善、有效运作的内部管理制度体系是防范企业税务风险的基础。这些内部管理制度包括企业制定的财务管理制度、投资及担保制度、业绩考核及激励制度、物资采购管理制度、企业内控制度等等。如果企业缺乏完善系统的内部管理制度,就很难从源头上控制和防范税务风险。(2)企业税务人员的业务素质。我国的税收法律法规体系非常庞杂,而且税法规定和会计制度之间客观上存在着差异,如果企业税务人员由于专业知识的欠缺,对相关税收法规理解出现偏差,就很有可能出现工作失误,给企业带来税务风险。(3)企业进行税收筹划产生的风险。税收筹划是纳税人在税收法规允许的范围内,根据企业管理需要对生产经营活动所适用的税收政策实行差别选择,从而使自身税负得以延缓或减轻的一种行为。税收筹划是根据当前环境进行的事前筹划,筹划效果具有不确定性。企业经营的内外部环境及其他因素发生变化都有可能给企业带来税务风险。(4)税收行政执法不规范以及法规变化的影响。现行税收行政法规赋予税务机关过多的自由裁量权,有时税务机关内不同执法人员对同一涉税事项的理解和处理也不一致。另一方面,为了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税收法规频繁调整和更新,临时性规章过多,使税收政策缺乏稳定性,加上目前税企间未建立畅通有效的信息传递途径,纳税人无法及时准确掌握新规定并据以调整自己的涉税行为,从而给企业带来税务风险。

二、建立健全企业风险管理组织体系

1.规范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形成高效运转、有效制衡的监督管理机制。规范完善的法人治理结构是保证企业税务风险内部控制体系有效运行的前提和基础,是实施风险内部控制的制度环境。董事会负责确定企业税务风险管理总体目标、风险承受程度,批准风险管理策略和重大风险管理解决方案及税务风险管理监督评价审计报告。首席财务官(或总会计师)主持企业的税务风险管理工作,负责组织领导企业税务风险内部控制体系的日常运行。

2.结合企业自身业务特点和税务风险管理原则及要求,设置税务管理机构和岗位,明确各岗位的职责和权限。企业应在综合考虑自身业务特点、税务风险理念和文化对企业涉税行为的影响、税务风险管理原则及要求等因素的基础上,按照科学、精简、高效、透明、制衡的原则,合理设置税务管理机构和岗位,明确各岗位的职责权限,将权利与责任落实到各责任人。

3.建立科学有效的职责分工和制衡机制,确保企业税务管理的不相容岗位相互分离、相互制约和监督。企业在确定职权和岗位分工过程中,应当体现不相容岗位相互分离的要求,保证不相容岗位相互牵制,避免出现权责分配不合理,职能交叉或缺失现象。税务管理的不相容岗位主要包括:税务规划的起草与审批;税务资料的准备与审查;税务申报表的填报与审批;税款缴纳划转凭证的填报与审批;发票领购、保管与发票印鉴的保管;税务风险事项的处置与事后检查等。

4.建立有效的税务绩效考评和奖惩机制。企业应建立有效的税务绩效考评和激励约束机制,将相关职能部门和关键岗位业务人员实施税务风险内部控制的情况纳入考评激励机制,保证企业税务风险管理体系的有效进行。

三、企业税务风险识别和评估

1.分析企业产生税务风险的内部因素。企业内部税务风险因素包括:企业经营理念和发展战略;组织架构、经营模式和业务流程;税务风险管理机制的设计和执行;管理层及关键岗位人员的纳税意识;企业对待税务筹划合法性合理性的理解;对待税务风险的态度;内部控制制度的设计和执行,税务管理部门设置和人员配备;税务管理人员的业务素质和职业道德;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部门间的权责划分与相互制衡,对管理层的业绩考核指标;企业的信息管理状况;信息沟通情况;监督机制的有效性等。分析企业的内部税务风险因素,有利于企业从高管态度、员工素质、企业组织结构、技术投入与应用、经营成果、财务状况、内部制度等微观方面识别企业自身可能存在的税务风险。

2.分析企业产生税务风险的外部因素。企业外部税务风险因素包括:经济形势和产业政策;市场竞争和融资环境;适用的法律法规和监管要求;税收法规或地方性法规的完整性和适用性;上级或股东的越权或违规调配资源行为;行业惯例等。对企业外部税务风险因素的分析和识别,有利于企业从宏观经济形势、市场竞争、产业政策、行业惯例、法律法规规定、意外灾害等方面分析企业所处大环境下可能遇到的税务风险。

3.确定风险识别和评估的重点模块。在全面识别和评估税务风险的基础上,企业应重点关注重大交易和决策中的税务问题;经营过程及供应链的税务问题;税务会计和财务报告反映;税务申报和税款缴纳;税务争议和协商等模块的税务风险识别和评估。

4.细化风险识别。企业通过全面、系统、持续地收集内部和外部相关信息,查找企业经营活动及其业务流程中的税务风险,并将风险识别任务细化,对于组织结构复杂的企业,可根据需要设立税务管理部门或岗位。总分机构,在分支机构设立税务部门或者税务管理岗位;对于集团型企业,可在地区性总部、产品事业部或下属企业内部分别设立税务部门或者税务管理岗位。组织结构复杂或集团型的企业,由于经营地域广,涉税事项复杂,管理流程较长,不容易发现下属单位的个别风险,通过细化风险识别,可以使企业更好地识别实际经营中存在的税务风险。

5.实行风险的动态识别,建立经验数据库。结合企业不同发展阶段和业务拓展情况,建立系统、有效、动态的税务风险识别体系,时刻注意识别和评估原有风险的变化情况以及新产生的税务风险,以便及时调险应对策略。该体系可由企业税务部门协同相关职能部门实施,也可聘请外部具有相关资质和专业能力的中介机构协助实施。该体系的实施可以帮助企业决策者进行税务风险的比较与汇总,从而为以后的税务风险识别建立经验数据库。

四、企业税务风险控制和应对

1.制定风险控制流程,设置风险控制点。税务风险是企业整体风险的一部分。税务风险管理,在一定程度上是对现有企业风险管理体系和内部控制规范的补充和发展。企业应遵循成本效益原则,在整体管理控制体系内,制定税务风险应对策略,合理设计税务风险管理的流程及控制方法。根据风险产生的原因和条件从组织机构、职权分配、业务流程、信息沟通和检查监督等多方面建立税务风险控制点,根据风险的不同特征采取人工控制机制或自动化控制机制,根据风险发生的规律和重大程度建立预防性控制和发现性控制机制。针对重大税务风险所涉及的管理职责与业务流程,制定覆盖各环节的全流程控制措施;对其他风险所涉及的业务流程,合理设置关键控制环节,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

2.重点关注企业重大事项,跟踪监控风险。企业重大事项主要包括企业战略规划、重大并购或重组、改变经营模式、重大对外投融资、签订重要合同或协议、内部交易定价政策等。这些事项关乎企业的兴衰存亡,不允许存在过高的风险。在重大决策制定前,企业税务管理机构要进行税务影响分析和规划、税务尽职调查和相关税务合规性复核;在重大事项决策制定中,税务管理机构要参与具体决策的制定并提供专业性意见;在项目实施过程中要和项目实施部门保持沟通,动态监控,及时评估、分析税务风险的变化情况以及对企业的影响程度。

3.规划税务风险应对策略。企业将查找出的经营活动及其业务流程中的税务风险与可能被影响的目标相关联,评估分析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和条件及对实现企业税务风险管理目标的影响程度,确定风险管理的优先顺序,结合企业风险承受程度,权衡成本效益关系,合理制定企业风险管理应对策略。按照税务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及其对企业造成影响的大小,可以将企业税务风险应对策略划分为避免、转移、小心管理或承担等。对于发生机率较大且影响程度超出公司风险承受程度的税务风险,企业应当采取避免的策略,放弃或者停止与该风险相关的业务活动以避免和减轻损失;对于影响程度较低、发生可能性较大的风险,可以采取转移的策略。借助他人力量,采取业务分包、购买保险等方式和适当的控制措施,将风险控制在风险承受度之内;对于影响程度较高、发生的可能性较小的风险应当小心管理,力求将风险控制在合理范围内;对于影响程度和发生可能性都较低的风险,可以选择承担的策略,不采取控制措施降低风险或者减轻损失。企业应当综合运用避免、转移、小心管理或承担等风险应对策略,实现对风险的有效控制。

4.规范、健全企业内部管理制度。科学完善、有效运作的企业内部管理制度能从源头上防范税务风险。企业应对现有的其他内部控制制度和管理制度及流程进行审阅、梳理、完善,然后将税务风险管理制度与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和管理制度结合起来,通过制度的融合使用,形成协同效应,全面有效地防控税务风险。

五、信息管理系统和沟通机制

建立税务风险管理的信息与沟通制度,明确税务相关信息的收集、处理和传递程序,确保企业内部、企业各业务部门与公司治理层和管理层、企业与税务机关和其他外部相关单位的有效沟通和反馈。建立问题事项报告制度,发现问题及时报告并采取应对措施。

根据业务特点和成本效益原则,将信息技术应用于税务风险管理的各项工作,建立涵盖风险管理基本流程和内部控制系统各环节的企业内通用信息处理系统(如SAP),减少税务管理过程中的人为因素,使税务信息能够及时、准确、有效地传递到企业生产经营的各领域中,防患于未然。

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将重复性、规律性的事项固化为标准化的操作和流程,进行自动控制;将税务申报纳入信息系统管理,利用报表软件进行自动申报;建立税务日历,自动提醒相关责任人完成涉税业务,并跟踪和监控工作完成情况;建立企业法律法规数据库,收集并定期更新企业适用的税收和其他相关法律法规,确保企业财务会计系统的设置、更改与法律法规的要求同步,保证会计信息的输出能够反映法律法规的最新变化。

六、监督和改进机制

建立税务风险管理体系监督检查的常效机制,通过内部审计和有效的外部鉴证,定期对企业税务风险管理体系的有效性进行自我评价,发现税务风险管理体系的缺陷及时反馈并落实改进措施。

企业税务部门应定期回顾和反省企业现有税务风险管理制度、流程的有效性、必要性、充分性,不断优化改进税务风险管理制度和流程,避免繁复无效的控制制度产生和监控成本的上升,确保税务管理和风险控制工作有序运行。

税务风险管理体系的建立和完善,将大大提高企业税务风险管理水平,使企业能恰当有效地控制和防范税务风险,为企业营造安全的税务环境,提升企业竞争力,促进企业实现持续健康发展的目标。

参考文献:

1.许鲁才,张晓.试论企业税务风险管理.企业导报,2009(5)

2.盖地.企业税务风险管理:风险识别与防控.财务与会计,2009(16)

3.梁骏.建立企业税务风险管理体系正当时.广东经济,2010(6)

篇2

根据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印发《税务师职业资格制度暂行规定》和《税务师职业资格考试实施办法》的通知【人社部发(2015)90号】,税务师应具备财会、税收专业理论与方法,能独立解决涉税服务业务中的各种疑难问题,是面向社会提供涉税专业服务的专业人员,税务师应具备较高的财务与会计知识和涉税服务相关法律知识。由于税务师在实际工作中不可避免地要与企业财务会计部门和相关法务部门人员相互协作、密切配合,要求税务师的职业定位不仅税收专业技能应用,更是社会(包括政府部门、企业及个人)的税收治理参与者、税法实施监督者和税收法治推动者。

二、企业税务管理中的税务政策需求

(一)企业内部需求

相对于中小型企业,大型企业一般采取多元化发展,业务范围涉及多个不同行业。近年来为响应国家号召,实施“走出去”战略,跨国大型企业数量逐步增加,管理组织机构与管理模式不再单一,分工越来越专业化,为适应国家职能机关的管理需要,大型企业都有单独的税务管理组织如税收管理部,税收管理部与企业的财务部门、法务部门紧密联系、密切协作是企业运行必不可少的环节。企业的设立、改制、重组、上市、资本运作业务均涉及复杂的管理知识和许多政府部门的政策,业务繁杂且耗时较长,各个部门的政策环环相扣,稍有疏忽就会造成无法挽回的既成损失。企业的税务管理部门如果在上述业务的决策阶段及时收集并熟练运用有关法律法规政策文件、及时与税务机关沟通对接,就会为企业合理规避税收法律风险保驾护航。伴随国家宏观经济调控政策的转变,大型企业日常税务管理难度也在增大,各种税收核算的前期规划也要适应政策的需要,如“营改增”政策的前期业务流程规划,企业从事符合节能节水、环境保护项目企业所得税优惠条件的准备工作、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应具备的前提条件等方面,都需要企业的税务管理部与其他部门之间进行协调,为达到政策要求的条件,还要协调不同部门之间的工作方式或业务流程。不同行业的企业对税务管理侧重各有不同,譬如钢铁行业,受近几年国家政策调控的影响,环境保护、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的政策运用较频繁,但对房地产行业来说,“营改增”政策及土地增值税清算的政策则更重要。近年来,大型企业的税收管理部门的很多管理人员积极学习税务师的各项知识并通过考试取得国家认证的职业资格,证明企业对税务师的知识需求日益迫切,也是企业为了规避税收法律风险,依法经营的需要。

(二)企业外部需求

国家各级税务机关承担着依法组织财政收入、调控经济的职能,各级税务机关对企业进行依法监管的同时,对企业经营管理中出现的新情况、新业务、新问题,难免出现法律规定空白或税务机关与企业对相关法律理解不一致的情况,客观上还存在管理机关与被管理者地位不对等的现状,税务师作为涉税专业服务的评价人员,运用税务相关法律有理有据地进行专业判断,维护纳税人和税务机关的合法权益,有利于落实纳税人的税收监督权、陈述与申辩权、税收法律救济权等项权利,通过促进纳税人与税务机关的互动发现切合实际的商业和经营现状,征收最符合法律法规规定的税款,这一工作的正确处理,是税务师赢得税务机关和纳税人信赖的前提,是税务师社会价值、社会地位的直接体现。

三、发挥税务师更重要作用的对策思考

截至2014年底,全国税务师从业人员105800人,比上年增加3.9%,其中具有税务师职业资格的人员为40776人,比上年增加5.62%,具有注册会计师、注册评估师、律师专业服务资格的从业人员8133人,占从业人员总数的7.69%,从上述数据看到,税务师人员总量尚不足,且增长较缓慢,这与近两年国家简政放权改革和宏观经济不景气有关,也与税务师工作机构的人才培养机制不完善有关。

1.加快立法,确立和提高税务师的法律地位在国外,一般都有比较健全的涉税服务法律法规,为完善管理,我国政府及相关部门应尽早出台具有普遍指导性的行业法律,明确税务师及其工作机构各自的权利和义务,为促进行业的制度化发展打好基础。

2.健全政府部门采购机制涉税服务的市场化进程与税务机关的依法行政具有密切关系,税务部门依法购买涉税专业服务,有利于进一步促进涉税服务的市场化发展,有利于营造良好的市场环境。

篇3

建筑企业是从事建筑安装工程作业、有一定施工资质、独立核算、自负盈亏的法人经济实体。由于建筑企业的施工业务流动性大、跨地区经营、项目从开工到清算时间跨度长的特点,以及各地区税收政策不统一、税务经办人员对税收政策理解不一致等原因,使得建筑企业财务人员在日常涉税事项办理过程中,工作难度大,容易造成企业税负加重。因此,建筑企业如果不加强对施工业务涉税事项的有效管理,往往会无端增加企业税负和资金成本,使企业经济利益受损。

一、建筑企业施工业务涉税事项管理概述

建筑企业施工业务涉税事项是指建筑企业开展施工业务过程涉及的与税收业务有关的事项。建筑企业施工业务涉税事项管理就是对建筑企业施工业务开展过程中涉及的税务登记、税收申报、税收缴纳、税务检查等税收事务,进行规划、组织、指挥、协调及控制。在建筑企业施工业务涉税事项管理中,税收的申报和缴纳是管理的主要内容,是重点也是难点。

二、建筑企业施工业务涉税事项的主要内容

(一)营业税及其附加

该税种是建筑企业在劳务所在地,一般按照当月收到的工程款项或者完成的施工产值的一定比例征收的地方税及其附加,主要有以下几个税种:

1.营业税

一般按照当月收到的工程款项或者完成的施工产值扣除分包给其他单位的工程款或者完成的产值的3%税率计算,向应税劳务所在地主管税务机关申报缴纳。

2.城市维护建设税

一般以营业税款为计税基数的7%计算,在应税劳务所在地主管税务机关申报缴纳。

3.教育费附加

一般以营业税税款为计税基数的5%计算,在应税劳务所在地主管税务机关申报缴纳(其中教育费附加3%,地方教育费附加2%)。

4.防洪护堤费

一般按照当月收到的工程款项或者完成的施工产值扣除分包给其他单位的工程款或者完成的产值为基数的1%(各地税率不统一)计算,在应税劳务所在地主管税务机关申报缴纳。

(二)印花税

建筑企业施工合同的印花税,一般在合同签订所在地主管税务机关申报缴纳,税率为合同收入的0.3‰。

(三)个人所得税

建筑企业的个人所得税可以分为向企业征收和向特定的工程项目征收两种:

1.向企业征收的个人所得税

建筑企业支付给职工的工资、薪金及支付给为企业提供劳务的个人报酬,企业应该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的规定,履行扣缴义务人责任,向纳税义务人扣缴个人所得税,向企业法人所在地主管税务机关申报缴纳。

2.向特定的工程项目征收的个人所得税

实际工作中,主管地方税务机关对外地施工企业按工程项目开票额的0.1%至1%不等征收个人所得税。

(四)企业所得税

建筑企业的企业所得税的征收有以下办法:

1.按企业盈利情况征收

一般按以下办法缴纳企业所得税:

(1)能正确计算应纳所得税的施工企业采取查账计征办法缴纳,适用税率为25%。

(2)账册不健全、不能正确核算应纳所得税的企业采取核定征收所得税。

2.建筑企业跨地区(跨省、自治区、直辖市和计划单列市)经营的项目

(1)在跨地区设立二级分支机构,由分支机构直接管理的项目,按照国家税务总局(国税发[2008]28号)文件规定,按照“统一计算、分级管理、就地预缴、汇总清算、财政调库”的办法计算缴纳企业所得税。即按照目前采取的总分支机构分配表缴纳,年底进行汇总清算。

(2)由建筑企业所属二级或二级以下分支机构直接管理的项目部,其经营收入、职工工资和资产总额应汇总到二级分支机构统一核算,由二级分支机构按照国家税务总局(国税发[2008]28号)文件规定缴纳企业所得税。

(3)由建筑企业总部直接管理的跨地区设立的,不符合分支机构条件的项目经理部、工程指挥部、工程合同段等,应按项目实际经营收入的0.2%向项目所在地主管税务机关预缴。

(4)个别省份的个别地区税务机关对外地建筑企业,不接受企业总机构所在地主管税务机关开具的《外出经营活动税收管理证明》,按开票额的一定税率核定征收企业所得税,这种情况比较特殊。如福建省某建筑公司到江西南昌承建一医院项目,南昌某地税局不接受该公司出具的《外出经营活动税收管理证明》,按该项目开票金额征收1.5%的企业所得税,该项目总造价15 000万元,总共被征收了225万元企业所得税。

三、建筑企业施工业务涉税事项的管理

对建筑企业施工业务涉税事项的管理,应重点采取以下几点办法:

(一)营业税及其附加的管理

该税项税务部门在实际工作中一般按照施工产值、收到的工程款、确认的业务收入、开具的发票额四种金额孰高原则进行缴税,但是发票额是最低保证。对该税项的管理应该重点采取以下办法:

1.项目实施过程要按照施工产值与营业收入孰低为营业税纳税基数

尽管一个项目的总发票额是确定的,最终的交税总额也是不变的,但是一个工程项目从开始到收到最后一笔工程款,一般至少要5年以上,如果在实施过程中能够减少交税金额,可以为企业节省一笔财务费用。因此,在日常工作中,向税务部门申报的施工产值尽量不要超过营业收入,特别是垫款施工项目。因为税务部门有时候可以不按照营业收入来征税,而是采取权责发生制即工程的形象进度。笔者多年前就遇到过这种情况,一个税务征管员到单位查账,要求提供每个工程项目的施工产值,要求按照工程的形象进度来缴纳营业税及其附加,而不按财务确认的营业收入。施工企业是风险大盈利小的企业,如果垫款支付工程成本,又垫款缴纳税收,这种不合理的征税方式将加重建筑企业的经济负担,增加企业财务成本,降低项目利润。

2.在有备料款情况下要按照收取进度款或者开票额纳税

在实际工作中,收到的工程款中如果包含了备料款,要尽量与甲方商榷,按照收到的进度款开发票,备料款另开收据。因为发票一旦开具,就要按发票全额交税,而备料款并不具备确认营业收入的条件,如果连同备料款一起交税,无形中加重了企业的经济负担。

3.分包税款要提前抵扣

按照税法规定,总包实际缴纳营业税是按照总包的收入扣除分包额后的差额来缴纳。在实际工作中,总包开票次月就要缴纳税款,而分包业务都是发生在总包开票一段时间甚至几个月之后。即在总包第一次开票时,分包业务是无法抵税的,只有在第二次总包开票时甚至更后面才可能抵税,分包业务抵税每次都是递延滞后的。因此从项目第二次开始开票给业主时,就应该提前考虑对分包业务金额进行抵税,不然到最后一次开票才考虑,这个时候如果所有分包业务累计金额大于本次开票金额,就无法及时抵税。到税务部门申请退税不但难度大、程序复杂,而且增加了资金占用成本。

4.项目的其他结算收入要并入施工业务收入结算

由于施工业务的复杂性,往往一个项目与业主最后的交易金额中,除了工程造价金额外,还有其他如资金占用利息、奖励、罚款、租金、咨询费等工程造价组成之外的款项。如果在工程项目编制决算时,将工程造价组成之外的款项包含在工程造价决算书中,按照工程款发票开具给业主,则按照3%的施工营业税基数缴纳。如果单独结算,款项内容明确,则要按照其他服务收入5%基数交税。因此,应该把工程造价组成之外的款项包含在工程造价决算书中,这样可以降低税负。

(二)印花税的管理

实际工作中,在开票时,向劳务所在地主管税务部门按开票金额0.3‰缴纳印花税。根据规定,建筑企业将总承包项目的其中分部分项工程分包给其他专业公司时,除了要按照总承包的开票金额缴纳印花税,还得将各个分包的金额分别缴纳印花税。因此建筑企业如果自己具备该项施工资质的,应该避免将其中的分部分项工程分包给其他单位,减少签订分包合同,以降低企业税负。

(三)个人所得税的管理

对于向企业征收的个人所得税,企业应该及时履行扣缴义务人责任,向纳税义务人扣缴个人所得税,向企业法人所在地主管税务机关申报缴纳;对于向特定工程项目征收的个人所得税,这项税款目前国家没有明确的规定,全国各地政策也不一样,有的省份有征,有的没有。如重庆市对外来施工单位在重庆施工的项目不征收个人所得税,而福建省对省内、省外跨地区经营的施工单位,都按照项目开票额的0.5%到1%不等的税率征收个人所得税。对于这项税款,企业应该积极与业务所在地税务部门进行沟通,同时应按照所在地税务部门的要求提供相关证明材料,争取免征或者减征。

(四)企业所得税的管理

企业所得税的管理应重点采取以下几方面措施:

1.对按企业盈利情况方式征收的优先采取查账征收

企业首先应该考虑采取按照查账征收办法缴纳。聘请有一定经验和职称的财务人员,按照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和会计准则的要求制定财务管理制度,建立账册,规范核算。不能考虑采取核定征收,因为核定征收的税负比查账征收重。

2.对按跨地区经营项目方式征收的首先采取在该地区设立二级分支机构

企业应该首先考虑在该地区设立二级分支机构,由二级分支机构直接管理所承接的项目,进而达到按照总分支机构预缴企业所得税的规定。这种方式与按总部直接管理的项目部按项目开票额的0.2%缴纳相比,年度期间交税金额更少,可以节省资金成本。对跨地区经营项目多、合同收入大的建筑集团,节约的资金成本可想而知。如某建筑集团公司,年营业收入300亿元,其中跨地区经营项目收入210亿元,年利润2亿元。如果该企业设立跨地区二级分支机构,每个季度缴纳企业所得税大约1 250万元,如果未设立跨地区二级分支机构,每个季度缴纳企业所得税大约1 450万元,每个季度多缴纳200万元,按照银行基准利率6%计算,每个季度要多负担利息12万元,一年多负担利息约50万元。

另外,对于不接受《外出经营活动税收管理证明》的特殊情况,企业应及时向总机构所在地主管税务机关报告,由总机构所在地主管税务机关出面与项目应税劳务所在地主管税务机关沟通,取得支持,达到减轻税负之目的。

总之,建筑企业施工业务的涉税事项管理是一个很复杂的课题,涉税事项管理本身涉及方方面面的问题,仅仅靠企业财务人员的努力是很难做得好的,还需要得到各级税务机关的关心、支持和帮助。企业也要不断了解税收政策,掌握税收政策,在充分运用税收政策为企业服务的同时,遵守国家的税收法律法规,强化管理,才能把企业的涉税事项管理得更好,才能减轻税负、降低资金成本、避免不必要的经济损失,从而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49号)[S].2001.

[2] 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实施细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362号)[S].2002.

[3] 中华人民共和国营业税暂行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540号)[S].2008.

[4] 中华人民共和国印花税暂行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11号)[S].1988.

[5] 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63号)[S].2007.

[6] 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暂行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512号)[S].2007.

[7] 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48号)[S].2011.

[8] 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实施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600号)[S].2011.

篇4

税务风险管理是指将现代风险管理的理念引入到税收管理工作中,目的是以此应对日益复杂的经济税收形式,使企业内部能够合理地配置管理资源,实施积极且主动的税务管理,以此规范税收执法与行政管理,最大程度的防范税收流失风险,以此规避税务风险。税务风险管理是现代化风险管理和现代化税务管理巧妙配合的结果。税务风险管理指的是税务风险管理人员,对企业潜在的风险进行综合性的分析和评估,采取相应的管理措施和方法,消除或者降低潜在风险发生的概率,将潜在风险事件发生可能造成的损失降低到最低。

二、公司税务管理工作的风险种类分析

1.公司税务管理工作的内部风险

一是公司领导决策人的税务管理意识不足。从国内现阶段的公司税务管理实践情况来看,数量众多的公司领导决策人片面强调产品销售和技术创新,但忽视了公司的税务管理工作。税务管理意识的不足,导致公司领导决策人不去认真学习我国税法的相关规定,同时相应增加了公司组织运营和财务管理工作的风险系数。另外,很多企业的高级管理层人员经常将税务问题连带责任一起推给财务管理人员,更严重的是一些小企业管理者会给财务管理人员施加压力,试图利用违法规避的方式降低公司的税收缴纳数额,反而导致公司因为偷税漏税行为,需要承担加倍罚款的不利法律后果。

二是公司税务管理工作者的整体素养需要提高。很多国内公司汇中负责财务管理的工作人员自身能力不足,专业技能参差不齐,导致公司的税务管理水平时高时低,无法形成稳定的公司税务管理系统。尽管税务管理人员虽然想要依法缴税,但是因为业务不过关,自身对税法不了解或者理解的不透彻,并且和税务部门之间的沟通不畅,很容易在纳税方案以主观意识操作行为,继而出现了违法违纪行为。比如:在某些业务较为的精通的涉税人员,有可能尝试寻找税法的漏洞,尽管没有产生犯罪后果,但与税法精神相违背,其主观意识上存在偷税、漏税的意愿。税务管理工作者需要对公司应缴税额进行统计,如果态度上不认真,很容易造成数据失实;如果计算方法不当、数据来源缺乏真实性,也将提高公司的税务管理风险隐患。

2.公司税务管理工作的外部风险

一是公司的税务管理工作没有与国家的税收政策形成同步。受到市场经济的变化影响,我国的税收政策也随之做出调整,以适应现实经济发展水平。但如果公司的税务管理工作者没有及时学习、研究国家税收政策的调整、变化,将造成公司税收管理与国家政策的脱离。此外,除了中央政府的税收政策之外,各级地方政府也根据自身经济情况,对其行政区划内的税收制度作出调整,增加了公司的税务管理工作复杂性和难度,也相应提高了公司的税务管理工作风险系数。由于,国内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各自在职权范围内,享有税收管理权限,造成了一些地方的税法具有复杂性的特点,也同样会给企业理解和把握税法和税收政策增加难度,如果;理解错误或者操作不当,就会给企业带来税务风险。

二是国家与地方政府在税务执行方面,各自拥有管理职权和税收征缴权限,存在管理制度上的不统一。国内各级行政管理部门众多,地区经济结构不平衡,导致各地公司需要参考的税收管理政策、税收方法也各不相同,容易给跨地区生产经营的公司造成税收计算、缴纳方面的困惑,比如在甲市的税收计算、缴税数额是合法的,但乙市对税收计算方法、征税比例有不同的规定,需要重新额计算纳税数额;相反,如果继续按照甲市的计税方法和纳税数额,将导致税务管理工作的错误发生,从而增加了税务管理工作的风险。

三、企业税务风险管理措施

1.致力于企业纳税诚信文化的培养

企业文化是否优良在一定程度上代表着企业发展的软实力大小,同时企业文化也会在潜移默化中对影响。因此,为提高税务风险管理水平,需要在企业内部建设诚信守法、依法纳税的企业文化,企业高层管理人员也需重视税务风险管理,作为中层管理人员的财务人员需要在工作中依法办事,认真对待税务问题。在企业文化的指导下,使企业所有成员都能树立依法纳税的意识,帮助企业规避和降低税务风险。

2.加强与税务机构的沟通和联系,打造和谐的税企关系

税收是政府部门实行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因此税收具有财政收入与经济调控的职能,能够缓解区域间经济发展不平衡的问题,保障我国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因此政府通常会给地方税务机关较大的自主权和控制权。在这种情况下,企业除了随时关注税法状态,还需要强化和当地税务机关的联系,以此保证企业能够准确理解税法,避免税务风险。

3.提升广大税务管理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

为了减少企业已有税务风险,保证企业经济效益,充分利用税收优惠政策,企业应当通过培训的方式提高现有税务风险管理人员的专业水平,以此强化对企业的控制力,规避税务风险。

4.对企业的一切涉税事务进行系统的管理

企业出现税收问题一般都会交给财务部门进行处理,没有意识到税务规定和财务会计存在的差异,财务管理人员更多地是帮助企业如何履行纳税责任,而不像税务处理那样,需要考虑企业业务本身、涉税合同、发票等交易凭证是否具有进而发现。税务规定和财会管理上有依据的内容也不同,财务问题只需要调整财务就可以解决,但是这样很容易出现财务风险。因此,为避免出现税务风险,企业必须树立税务风险意识,将有关税务的事项进行统一管理,从源头上避免和防范出现税务风险。

篇5

2009年5月国家税务总局的《指引》主要是为了加强对大企业的事前税务管理,提高纳税服务水平,引导大企业合理控制税务风险而制定的,具体工作就是要引导企业建立全方位的税务风险管理和内部控制机制,引导企业进行自我管理。

《指引》从组织机构建设、风险识别、风险应对、信息沟通、监督改进5个方面建立企业税务风险管理的完整构架,以参与企业制度建设的方式提前介入企业纳税管理环节,实现税务管理环节的前移。《指引》辅导企业提前防范税务风险,变发现型控制为预防型控制,变被动管理为主动管理,实现自我遵从。可以看出,《指引》倡导的税务管理从事后转向事前,从管理转向服务。

二、税务风险控制需要全方位纳税服务

《指引》要求企业实现税务规划具有合理的商业目的,并使经营决策和日常经营活动、对税务事项的会计处理、纳税申报和税款缴纳及其他税务管理事项等都能符合税法规定。如果在事前对以上税务工作事项都能够妥善处理和控制,这样将能够最大限度避免“用法过度”现象发生。在税务总局对企业的纳税服务方面,表现为事前服务与引导,协助企业完成纳税申报缴纳以规避税务风险。

从申报缴纳税款的准确性角度,企业税务风险可以分为两类:一是企业少缴税,可称为“用法过度”,即税务人员对税法理解错误造成少缴税款,甚至偷税、漏税等,此类风险涉及到要补缴税款,加收罚款、滞纳金等,严重者可能触及刑罚;二是企业多缴税,可称为“用法不足”,即税务人员对税收政策理解偏差而多缴税款,税务人员过度谨慎而对税收优惠运用不足等。此类问题从性质上不属于触犯法律,但却使企业的经济利益无端流出。因此,从纳税服务角度,税务机关应当提供相应服务以避免企业“用法过度”的频繁发生和“用法不足”的大量出现。

三、摸索中的《指引》仍有不足

《指引》的颁布,为企业提供了税务风险管理服务,体现了税务总局对于大企业风险管理的重视和管理趋势,也从自我管理方面为大企业提供了风险管理的规范或者参照,也是大企业风险管理的一种创新和尝试。但是,在纳税服务的“用法不足”方面,《指引》仍有部分不足,主要表现在以下4个方面:

(一)事前引导有待加强

由于税收属地管理、企业过于庞大等原因,目前多数大企业的税务风险管理尚未实现完全统一、集中管理,税务机关也未对企业进行统一指导,主要参与的是事后检查,导致大企业不能全面了解税收法规的立法本意、执行细节,也难以有效进行税企沟通;税收政策出台频繁,有时法规条例的修改幅度较大,而相关部门对于政策的解释未及时到位,导致企业在执行过程中出现理解偏差。这些都不利于企业用足用好税收优惠政策,稳妥的企业就会少用法律政策避免税收争议。

(二)信息不对称影响工作进展

大企业税收管理工作是针对大企业进行分类管理和服务的新方式,需要大企业全力配合才能更好地开展并达到预期效果。大企业司在建立初始由于人员有限、基层管理职责尚未步入正轨等原因,税收服务和管理工作方式正处于摸索阶段,税务管理工作需要逐步推进。各企业在原有征管方式不变的情况下,还需完成大企业管理机构的工作要求,尽管大企业管理部门设立目的是为企业提供更优质服务,但现阶段税务局仍需不断进行宣传并逐步推进服务工作,税企之间亟待建立互相了解、互相信赖的关系,否则将影响税务机关纳税服务的开展和企业利益。

(三)政策执行标准不一

由于税收属地管理因素,主管税务机关成为税务征管工作的主要参与者,许多政策的执行都以主管税务机关的判断为准。同时,由于个人对政策理解的角度不同,部分有争议的政策问题难以得到一致解决,这也从纳税征管方面阻挠了一部分大企业期望建立税收集中管理制度,不利于大企业内部的税务风险管理工作的开展,不利于税收政策的执行和税务风险的全面控制。

(四)政策制定过程参与性不足、不够透明

大企业作为税收收入的主要来源,政策的出台或者修订将直接影响大企业的重要利益。但是,目前大企业一般都只能根据出台后的政策进行学习研究并遵照执行,很少参与到政策制定过程当中。政策制定后的效果难以控制,这样将导致政策制定目的和结果脱节的可能性。

四、税企共同改进

针对以上不足,笔者认为可以尝试在以下4个方面改进,从而能更好地为大企业完善纳税服务。

(一)加强税企研讨、事前引导

可以考虑加强对企业的税收政策辅导,尤其是对大企业定期进行集中辅导或研讨,再由大企业对各自成员企业分头进行内部辅导。此种方式可以减轻税务机关政策辅导的工作量,同时有利于企业准确理解税收政策;考虑加强政策的超前辅导,特别是在法规出台前或刚出台时,及时与大企业进行沟通和辅导,尤其是全新实施的或者大幅修订的法规条例,提前铺垫有利于法规的准确执行和良好实施。

(二)提供有效纳税服务,牢固建立税企互信

税企互信的建立需要长期过程,尤其像大企业司这样新建立的部门,需要通过一段时间的工作才能让大企业了解该部门定位、部门职责。大企业只有全面了解与企业利益息息相关的事项,才能更好地配合大企业管理工作,更好地为履行依法纳税义务铺平道路。

(三)妥善处理争议

对于因理解不同而导致对政策执行结果不同时,特别是重大问题,税务局应开通有效的问题反馈渠道。尽量将争议解决在纳税申报之前,避免税金缴纳入库退库的反复,同时,补充制定税务争议解决办法,完善大企业税务风险管理体系,确保企业合法权利得以行使,这也是企业用足税收优惠的法律保障。

篇6

在企业税收管理过程中,税收的特征是取之于民众、用之于民众。税务机关的工作人员和纳税人的根本利益具有一定的一致性。税收和经济具有紧密的关系,经济对于税收具有决定性的作用,税收又反作用于经济。积极制定合理的税收制度以及科学的税收政策法规,能够有效促进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电力企业税收管理工作过程分钟,电力企业面向生产,不仅能够有效的提高工作效率还能增加税收效益。税收工作的开展主要是依据法律作进行分配,税收效益的多少,不仅体现了良好的国家政策,还能有效的保证了人民群众的自身利益,所以,依法收税是税收管理工作开展的重要保证。

1电力企业税务管理的重要性

1.1能够降低企业税收成本

目前来看,电力企业在发展过程中,相关的税收成本主要包括了企业缴纳税金的成本、企业罚款以及拖税的处罚金额。因此,积极的制定合理的税务管理方式能够有效避免不必要的税收成本,避免由于税收处罚所造成的税收成本增加,提高企业的利润。

1.2能够有效地增强企业财务管理水平

电力企业税务管理过程中,相关工作人员要进行税法学习、积极的对税法进行利用,同时,还能有效提高企业工作负责人员的纳税意识。电力企业在税务工作过程中,应该根据企业自身的实际情况采取合理的方式加强税务管理。相关税务管理人员不仅要熟练掌握各种税收的法律规定,并且,还要对相关的会计制度以及快准则了如指掌,这样能够增强工作人员税法观念,有助于提高电力企业的财务管理水平。

1.3积极对企业内部结构进行调整,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

就目前来看,我国各项税收政策以及不同的税种的税率也不相同。电力企业在税务管理过程中,首先应该明确我国相关的税收政策,积极采取合理的融资方式、加强生产技术的改造,能够促进电力企业税务管理工作的开展,保证电力企业效益最大化,有效的实现了企业内部结构调整以及资源的合理配置,提高企业的综合竞争力。

2电网企业税务管理工作中的问题分析

随着市场环境的不断变化,电力企业不仅面临着发展机遇,同时,也要应对一定的挑战,所以必须不断增强电力企业自身的经济管理能力,进行合理地税务管理工作,才能保证电力企业的健康发展。就当前的情况来看,在电力企业在进行税务管理时,仍然存在许多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税务管理工作的观念过于落后,需要改革与创新

由于电力企业体制的建设和改革的影响,一些全新的业务形式出现在电网工作过程中,例如:产权的转让等。也存在税务管理工作的观念过于落后,需要改革与创新。就现在的情况来看有一部分的企业在税务管理工作开展问题中存在许多问题,例如:工作开展的方式过于老套,还是使用之前按照固定的时间进行申报以及足额缴纳税款形式,不能真正的体现税务管理的价值,同时,还容易造成税务管理成本的增加。所以,从电力企业业务开展以及财务发展所采取活动的角度来说,电力企业税务管理的内部职能有所下降,应该积极加强税务管理的内部职能。

2.2税务管理的工作人员业务水平较低

电力企业在内部财务管理过程中,由于人员的限制,没有设置专业的税务管理部门,但是,一些专门性税务管理机构也存在一定的漏洞,也因此导致从事税务管理的工作人员业务水平较低。一般来说,税务管理工作人员自身专业素质不强,都不是学习相关的财务工作人员;虽然有一些员工具备一定的税务管理能力,但是不能满足财务管理的专业性,相关部门应该积极完善财务管理结构。在对财务管理工作人员的培训过程中,也存在许多问题,主要表现在:相关的财务管理培训不够深入,都是一些表面上的内容,不仅不利于税务工作的开展,还不利于税务工作人员的进步。我国经济体制的不断改革完善,对于电力企业相关税务管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所以,电力企业相关税收管理内容以及相关的法律法规也在不断完善,其中一些法规的完善具有一定的繁琐性。2.3税务管理风险因素过多在电力企业税务管理工作中,由于税务管理工作的风险较多所以,应该相关部门应该积极的对新业务进行优化。电力企业在发展过程中,相关的财务管理工作以及新业务之间不能进行融合,具有一定的普遍性,对于许多问题都不能得到有效解决,例如:

2.3.1营业收费

电力企在营业时,对运行维护收入、城乡“一户一表”居民生活用电峰谷表的安装或者改装等工作进行收费。相关的税务部门已经进行多次沟通还对相关税务种类进行说明;但其材料费在税抵过程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另一方面,对于一些费用的收取,相关部门目标不统一,没有明确的规定,严重阻碍了电力企业的发展。国家财政部门、税收策略都来自不同的税务部门,这些部门的政策规定存在不配套或者相矛盾的地方,导致电力企业在执行过程中具有一定的盲目性,给企业造成了严重的税务阻碍。

2.3.2电力企业产权重组业务

现阶段而言,电力企业资产的划转方式主要有各个分公司资产转化到总公司、等。但是,在实际的施行过程中税务部门对总公司以及分公司的资产划转方式不认同,导致一些金额不能作为相关的公益性捐赠在纳税以前进行扣除,这些都包含在了相关的纳税问题。

3电力企业税务管理工作的完善

3.1积极设置专门的税务管理机构

就目前来看,电力总公司以及各省分公司都已经成立了专门的财税管理部门,但是一些基层的电力公司没有专门的财务管理部门。自“三集五大”体系建设以后,大多数省级的电力公司基本都已经撤消财务管理的二级部门,把相应的财务工作融合到资产管控工作中进行统一管理。在不断完善的体制过程中,相关税务人员能够对市电力公司以及县电力公司财务部设立税务管理科进行考虑,能够有效加强税务管理。在一些规模较小的县公司,不具备税务管理部门设立的单位,也应该具备专门的税务管理人员。

3.2增强税务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

电力企业税务管理管理工作具有一定的专业性、政策性。因此,只有构建一支强大的税务管理团队,才能促进税务管理工作的开展。电力企业在招聘税务管理人才时,要对其进行全面考虑,例如;税务管理知识过硬、沟通能力强以及会计工作能力强等,才能有效促进税务管理工作的开展。另外,各个部门以及要积极的进行沟通,积极的提高税务管理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同时,还应该有足够的时间让税务管理人员专注于税收政策的研究与应用。

4加强电力企业税务管理的措施

拓宽融资方式。电力企业在发展过程中,相应的资金能够分为两种,即:借入资金以及权益资金。所谓的借入指的到期应归还本金和利息,其风险大,但是税前能够扣除利息,实现抵抗税费。权益资金在使用过程中,具有良好安全性以及长期性,但是需要支付一定的利息,并且,不能扣除税前股息,成本高。因此,电力企业税务筹划工作时,企业应该自身的实际情况选择恰当的筹资方式,能够有效的减轻税负。不同的电力企业的发展规划方式不同,其商品也具有一定的差异,因此,电力企业在投资过程中,所承担的赋税也不同。例如:电力施工、设备制造、物业管理等。通常来说,电力企业的对日常生产经营活动进行税收筹划时,都是采用相关的会计方式进行筹划。企业在不同年分所得税也不同,能够有效的推迟纳税时间,有效的提高资金使用效率。电力企业进行税务筹划一种理性的经济方式,税务筹划择优的目的是以企业所具有的赋税能力对企业相关的经营管理活动进行纳税,所以,不会出现企业由于赋税过重而触犯法律的现象,同时,由于税务筹划是企业在税法许可范围内的一种对税收法规的自觉遵从和选择,因此有助于企业自觉遵守税法,增强纳税意识,积极履行纳税义务。企业在进行纳税方案选择时,相关工作人员应该对相关方案进行分析,选择不同的方案对于税负的影响具有一定的差异,能够有效避免由于所选方案的不合理所造成的纳税负担过重。企业在履行纳税义务过程中,工作人员应该积极的对纳税的规定以及预缴和结算时间进行分析,对税务费用进行合理计划,能够有效的减少企业流动资金利息的花费。建立税务专业的税务管理部门。电力企业在税收筹划时,内部应该设置专门的税务管理机构,同时,还要保证相关工作岗位的合理性,在工作人员选择过程中,应该积极选择一些工作能力强的人胜任。相关工作人员应该积极对税收相关的法律法规政策进行研究分析,依据电力企业的经营活动,对企业的纳税行为进行统一规划,能够避免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出现的经济损失。

5结语

企业税务管理目标是对企业经营活动的纳税进行规范,实现的企业内部结构优化保证企业资源的合理配置,促进电力企业发展,同时,还能从根本上减少企业纳税成本,减少纳税风险,降低税收支出,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电力企业通过对经营活动进行预先安排,积极的做出合理的税收筹划,选择合适的税收方案,实现企业价值。税务管理是一项系统工程,加大税务管理工作的开展力度,一定要突破传统管理理念的限制,把握事情发展的趋势并做好事先的规划工作,给企业的发展提供可靠的信息依据,降低纳税所需要的成本费用。应该保持强烈的对策敏锐度,建立完善顺畅的传达体系,从而保证改革之后的措施能够真正地实施。创建科学全面的工作体系制度,全面融入到企业平时的运营工作中。

作者:刘晓蕾 单位:江苏省电力公司兴化市供电公司

篇7

在当前,更加需要进一步的加强“营改增”工作,“营改增”对于企业的发展也会造成诸多影响,体现在下列两大方面,由于实施“营改增”政策之后,房地产企业经常会出现资金不足、资金短缺的现象,这主要就是由于实施“营改增”政策之后可能会导致企业现金流量被占用。目前我国对于房地产行业也进行了全方位宏观调控,通过宏观调控避免房地产行业过热,但是这样的状况之下,也会对于企业资金流动造成一定挑战,导致资金短缺或不足现象。由于受到政策影响因素以及增值税体系不够成熟和完善,所以,要想对于房地产企业当中的增值部分税额进行抵扣存在着一定的难度,另外无法实现抵扣的情况导致企业税负不降反升,对于企业发展反而会造成一定的阻碍[1]。

一、房地产企业税务风险类型及原因

(一)税务风险类型

对于房地产企业来讲,其税务风险主要划分为下列几大类型:第一,在房地产企业实际核算的过程当中,应当缴纳的税款不能够符合税收法律法规要求,会出现税款应缴未缴状况,企业需要补税,并且还需要加收滞纳金,甚至在严重状况之下,还会受到政府部门的处罚[2]。另外,市场经济条件之下很多房地产企业往往为了利益的驱使,少缴纳税款或者故意不缴纳税款,甚至隐藏利润,影响到了房地产企业健康发展。第二,对于当前的房地产企业来讲,在实际核算的过程当中缺乏规范性和合理性,少计收入或者虚增成本,财务管理流程不够健全和完善[3]。成本费用方面不能够根据会计准则核算,成本管理也相对较为混乱,导致税款难以被正确计算,还面临着税务处罚的风险。第三,对于当前的房地产企业来讲,由于自身错误也往往会导致税款多缴纳。对于税款进行计算的过程当中,依据是国家所颁布的各项法律法规,需要相关的工作人员能够严格地按照规范进行合理及科学操作,若房地产企业不能够进行准确的操作,将会直接地影响到税款的计算科学性和准确性。例如很多的企业自己已经缴纳了税款却不能知晓,企业无形成本大幅度的增加,让企业税收负担过重。

(二)税务风险产生的原因

对于当前房地产企业而言还依然面临着涉税风险问题,主要包括了税收法律法规缺乏完善性,主观趋利动因以及财务人员整体素质和能力不足等等。此外,内部控制制度缺乏完善性和健全性也会造成重大的税务风险。第一,对于当前的房地产开发商来讲,在市场经济的背景之下,往往由于主观趋利动因,而采取一系列偷税、漏税行为。企业故意违反诚信原则以及违背国家法律法规,导致税款被少缴或者不缴。第二,当前房地产行业发展的过程当中,相关的法律法规还依然不够完善和健全。对于我国市场经济而言,其正处于高速发展背景之下,但是,与之相关的法律法规以及有关制度却缺乏完善性和健全性,甚至还有很多的税收法律法规实际操作的过程当中存在着诸多阻碍性因素,需要进一步提高其适用性。房地产行业属于国家的支柱性产业,尤其是其税收政策相对较多以及变化较快,容易导致企业忙中出错。第三,对于当前的企业内部相关财务管理人员来讲,其专业能力和专业素质相对较为有限,虽然我国已经成为一个财会大国,但是却依然不是财会强国,缺乏能力突出的高级财会人才。对于财务会计人员来讲,其综合素质、专业能力、专业水平都相对较为低下,这也是经常导致企业出现财务风险。第四,在当前企业开展内部控制过程当中,内控制度还是缺乏完善性和健全性,难以保障企业的健康稳定的发展,同时也难以防范风险事件,这在很大程度上为税务风险的产生提供了相应的条件。

二、“营改增”后税务风险管理探讨

(一)专用发票管理存在的风险及控制措施

针对增值税专用发票来讲,从某种意义上可以将其认为一种有价证券。目前,发票方面有关的犯罪行为基本上都是和增值税专用票密切相关的,主要就是由于增值税发票具有抵扣的能力,通过利用增值税发票能够抵扣企业所要缴纳的一部分的税款。但是,依然存在着一部分的企业为了能够减少自己所要交的税款,通过这样的机会在发票上大做文章。比如虚开增值税发票来开展违法犯罪活动,这样少缴或漏缴税金。目前税务机关需要高度重视,如果发现在增值税发票方面存在着违规违法的行为,就需要及时采取措施对于相关企业进行处置、处罚。对于当前的企业来讲,在对发票管理的过程当中需要采取合理及科学的措施,要从下列几个方面进行必要的防控:第一,对于增值税专用发票进行充分认知,同时也需要了解增值税专用发票的管理规定。第二,要通过采取更加合法以及科学的手段来获得抵扣进项税发票,并且要在合适时间之内将其交给税务机关进行必要的认证,保障企业税务风险得到降低。由于增值税发票能够促使一部分税额得到抵扣,所以可以称之为一种有价证券,在目前的背景之下,更加需要企业加强发票严格管理,避免产生抵扣联丢失的状况。第三,增值税发票也是一种价外税。换言之就是税款、价款二者相互分离开。对于当前财务人员来讲,在实际财务核算工作开展的过程当中需要对于税款和价款准确合理归集。第四,在实施“营改增”政策之后,对于当前纳税人来讲,在利用增值税专用发票的过程当中,要保障按照国家的法律法规来进行操作,尤其是不能够虚开发票。否则一旦发现,就会遭受到税务机关严厉处罚,对于企业的健康稳定的发展会造成重大的影响和阻碍。

(二)进项税额抵扣存在的风险及控制措施

在实施“营改增”政策之后,对于当前的房地产而言,还是面临着进项税额抵扣风险。第一,对于当前的纳税人来讲,在没有知晓或者已经知晓情况之下利用虚开增值税发票来将其作为合法抵扣凭证,这属于一种严重的违法行为,需要引起重视。第二,对于当前的企业而言,购进货物以后,增值税发票用在了非应税项目或者是个人消费上,却没有根据税法相关要求和规定将进项税额进行必要处理。第三,应税服务已经出现不能抵扣进项的状况。第四,纳税人在实际税额抵扣的过程当中产生较多的税务风险,为此,需要企业能够采取合理以及科学的控制措施。第一,不管是从何种渠道、何种途径所得到的增值税专用发票,需要保障和企业的业务实现相互的对应,这样才能够让发票更加具有有效性和真实性。第二,实际财务核算工作开展的过程当中,也需要切实做好进项税额的管理审核工作,不能够抵扣进项税额的也应当实现进项税额转出。这样才能够促使其符合税法相关规定和要求,并且也可以理顺逻辑关系。第三,对于当前的企业来讲,也需要组织员工针对增值税条例进行深入的学习和研究,让员工能够意识到增值税条例的重要价值和重要意义,并且通过条例来对于自身的行为进行规范和约束。第四,对于当前的企业人管理人而言,要采取措施提高企业财务管理人员的专业素质和专业能力,这样才能够促使会计核算工作更加具有科学性和合理性,否则难以准确有效的对于进项税额进行科学的把握控制。

(三)增值税政策上存在的风险及控制措施

“营改增”也设置了增值税免征项目以及退税项目免征项目,主要包括了退伍军人就业、残疾人就业、著作税转让、以及相关的免税业务等等。对于当前的企业而言,也需要解读相关的政策,避免错误的运用税收优惠政策而对于企业发展造成一定风险和影响。其主要采取的措施包括下列几项,第一,要对于自身的业务进行深入的研究和分析,切实保障自身所开展的各项业务符合税收的各项政策。尤其是对于优惠政策当中的内容,要进行熟练地掌握和了解。另外,对于当前纳税人来讲,也需要明确各项税收优惠政策的内涵,不能够根据个人理解或者是感觉来理解税收优惠政策。不能优惠的必定不能优惠。第二,要在符合税收优惠政策的基础之上,给税务机关提供相关的资料。第三,要对于增值税专用发票以及企业免税项目之间关系进行合理及科学的处理。

(四)偷逃税风险及控制措施

在当前,依然存在着一部分企业管理人士为了能够有效提高企业利润水平,实际经营管理的过程当中铤而走险,通过采取不良方式来偷税漏税,甚至少记收入方式取得现金收入,企业也不开正规发票,获得了更多的账外收入。税务机关会对于偷逃漏税行为进行严厉的处罚,甚至情节严重的情况之下还会追究刑事责任,所以,企业也需要端正好自身态度,不要存在任何的侥幸心理,平时也需要严格按照规范进行合理科学的操作。

三、结语

综上所述,“营改增”政策就是为了能够有效减少企业的税负,房地产企业更加需要高度重视税务风险问题,要采取措施有效规避税务风险,这样才能够提高企业利润水平,实现企业健康、稳定及持续性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张慧慧.浅析房地产企业税务风险防范[J].科技经济导刊,2020(9).

篇8

中图分类号:F810.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7)02-153-02

一、引言

内部控制对于加强我国企业的税务管理、保证企业的税收利益最大化、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等有着重要的作用,但是目前我国企业在税务管理内部控制中还存在不少的问题,导致企业发展受到一定限制,因此需要引起人们的注意。以下本文就新形势下企业税务管理内部控制相关内容进行简要的探析。

二、企业税务管理内部控制内容概述

企业税务管理内部控制包括几个重要的部分,即内部监督、信息与沟通、控制活动、风险评估以及内部环境。企业在进行税务管理内部控制时必须要严格遵守国家的有关规定。此外,税务管理内部控制的主要内容包括境外项目税收管理、纳税筹划、税务检查、纳税申报、发票管理、账证管理、税务登记、岗位职责以及管理岗位设置等。在进行税务管理内部控制时,企业需要从多个方面进行考虑,既要重视上述所说的五大要点,又要考虑到企业的成本效益,从全面角度来进行内部控制,最大限度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促进企业的长远发展。

三、企业税务管理内部控制的作用和意义

(一)可以防范企业的税务风险

税务风险是企业在管理过程中需要特别注意的问题,也是企业在管理过程中比较难以控制的问题,加强对企业的税务管理内部控制可以有效控制企业的税务风险。从税务风险的形成来看,之所以会形成税务风险主要是由于各个部门在生产过程中能够没有进行有效的沟通,导致各部门的信息传递不够全面,因此难以控制好各个衔接环节的风险问题,从而产生严重的税务风险。因此,要加强企业的税务风险管理必须要求能够明确税务风险的来源,然后根据风险的来源进行分类管理,如税收筹划的风险、业务交易的风险以及会计核算方面产生的风险等。以明确税务风险的来源为基础,企业可以做好各个环节和部门的内部控制工作,从而降低企业的税务风险。

(二)有助于提高企业的经营价值

税务管理内部控制的实施不仅能够帮助降低企业的税务风险,还能够帮助企业创造出更好的经营价值。首先,企业的税务管理内部控制可以帮助企业在遵守国家政策规定的前提下避免花费更多的税收费用,以降低企业的税收成本,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创造更多的企业经营价值;其次,企业在税务管理内部控制的过程中还能够向社会树立良好的形象,有助于提升企业的社会形象,这也能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企I的社会价值。

(三)有助于推动企业的安全发展

税务管理内部控制能够帮助企业避免出现较大的经营风险,实现企业的安全经营。就目前来说,不少企业在发展过程由于对国家的税收政策了解不够充分,导致在财务会计管理中出现各种各样的风险,从而限制企业的健康和长远发展。税务管理内部控制要求企业的财务工作人员能够加强对国家有关规定的认识,建立完善的税务管理内部控制机制,可以较好地保证企业的经营安全。

四、企业税务管理内部控制中的难点

(一)征管过程中的难点

征管工作是企业税务管理内部控制过程中的重要工作,其主要的难点在于税务部门管理人员的专业素质要求较高,因此在实施上会存在较大的难度。近年来,随着国家对企业会计和企业税务管理工作的重视,税务部门强调各企业在经营过程中必须要保持管理团队化、征收工作规范化以及专业化,这就要求企业的税务管理人员必须要是专业的财务工作人员,且能够根据企业和国家有关规定进行规范的工作操作,务必保证财务工作内容能够尽善尽美。

但是,要做到这点并不容易。国家对于大中型企业的征收管理较为严格,几乎每年都要定期对这些企业进行各种税务调查,如专项税种调查、税源调查等。在调查过程中,税务部门会就企业的税收指标、财务指标以及经济指标等进行调查,并且要求企业填写税源。而在税源的填写过程中,企业还必须要提供相关的资料,包括企业的全面税收拟定的管理和控制措施以及企业实际上采用的管理控制措施、企业的预测下期税源结构以及总量、当期税收与同期的对比说明以及当期税收结构、企业当前的生产经营状况说明等。就这些内容而言,企业的税务管理人员就需要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也要求企业的税务管理人员能够具有较强的专业素质和身体素质。此外,企业财务工作人员在对这些问题进行分析过程时还需要结合对企业的实际经营状况的了解,而且要具备较为完善的专业知识能力,且具有较强的职业道德素质,否则企业的税务管理人员将无法顺利完成这些工作,也无法发挥税务管理内部控制的作用。

(二)稽查过程中的难点

近年来,我国对于企业税收稽查的要求进一步提高,还要求对应收未收的纳税人进行稽查,尤其对于重点企业如金融企业、铁路企业以及房地产企业等。税务部门在稽查方面的重视给企业的税务管理工作带来了更多的难点,要求企业不仅要重视要加强税务管理人员的工作规范性,还要重视税务筹划工作的合理性和科学性,并做好税务检查工作,以便出现不必要的税务风险。

(三)生产经营外部环境难点

生产经营外部环境难点指的是企业在生产和经营过程中经常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而这些问题的出现会加大企业税务管理的难度。例如,部分地区在地方保护主义思想的影响下,给外来企业设置了较多的门槛和障碍,要求外来企业能够在短时间内提供税务部门的完税证明,要求企业在法定期限内更换外出经营活动税收管理证明或者开具证明等。这些都明显加大了企业的经营负担,导致企业无法有效进行税务管理内部控制,从而增加企业的经营负担,限制企业的长远发展。

五、新形势下企业税务管理内部控制措施探讨

(一)优化企业内部环境

新形势下要加强企业的税务管理内部控制必须要求企业能够加强内部环境建设,重视内部环境要素控制。国家有关规定指出,企业在进行内部环境建设过程时应该要明确好各个部门的职责,并科学建立内部机构,确保各责任单位能够落实责任和权利。因此,在国家有关政策的指导下,企业要加强内部环境建设就必须要根据当前市场形势的变化和本企业的实际情况设置专门的税务管理内部机构和部门,并选聘高素质的专业税务管理人员,同时要求企业能够根据实际情况建立和完善税务管理制度,明确各部门和人员的岗位职责,确保企业的税务管理工作质量和效率。此外,为了更好地优化企业的内部环境,企业还必须要制定税粘锘计划,要求各个税务部门和单位的工作人员能够加强信息交流和沟通,以便及时更新业务信息,为企业的税务管理和税务控制提供一定的帮助。

(二)做好税务筹划工作

税务筹划工作是决定企业税务管理内部控制效率的重要内容,每个企业的实际经营情况是不同的,包括企业的生产内容和经营方式,因此每个企业应该要缴纳的税种也是不同的。而对应不同的税种,国家也制定了不同的税收政策。因此,为了要加强企业的税务管理内部控制,企业财务工作人员必须要加强对国家税收政策相关信息的了解,以便用自己的专业知识来帮助企业获取更多的税收利益。因此,企业可以加强对财务工作人员的专业培训,让工作人员参加相关的讲座和培训,以便及时关注国家税务的有关政策,并结合本企业的实际经营状况制定有效的税务筹划措施,解决企业当前面临的税务难题,降低企业的税务风险。当然,除此之外,在税务筹划工作中,企业还可以关注更多其他方面的内容,如西部大开发税收优惠内容以及国家鼓励安置的就业人员工资支出内容等。

(三)实现内外信息的有效传递

企业税务风险的产生主要是由于各相关部门在信息传递上存在一定的漏洞,因此导致风险加大,无法保证企业的健康发展。因此,要防范企业的税务风险、加强企业的税务管理内部控制必须要求企业能够加强内外信息的及时传递和沟通,以便为企业税务风险的防范创造更多的条件。企业在税务风险的防范过程中需要掌握各种各样的信息,如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信息、中介机构信息、业务往来单位信息、税务部门政策信息等,要求企业能够建立完善的信息交流和沟通制度,及时获取各种各样的内外信息,并加强对相关信息的整合,以便及时发现问题,做好企业税务风险评估报告,防范税务风险。

六、结语

综上所述,内部监督、信息与沟通、控制活动、风险评估以及内部环境是企业税务管理内部控制的重要内容,做好企业税务管理内部控制工作可以防范企业的税务风险、提高企业的经营价值,实现企业的安全发展,因此要求各企业在经营和发展过程中能够加强对税务管理内部控制的重视。但是,从当前我国企业的税务管理实际情况来看,企业税务管理内部控制在存在不少的问题,给内部控制工作带来了一定的难度。如企业税务管理在征管过程中的难点、税务部门稽查提高给企业带来的困难以及企业生产经营外部环境难点等,因此,新形势下要做好企业税务管理内部控制必须要求能够优化企业内部环境,做好税务筹划工作,同时要求能够实现内外信息的有效传递,为企业税务风险防范提供必要的信息依据,推动企业的长远发展。

参考文献:

[1] 李磊,李艳芝.基于内部控制视角的企业税务风险管理研究[J].经济研究参考,2015(41)

[2] 王恒林.浅析战略管控型集团企业的税务风险管理[J].财会学习,2015(8)

[3] 赵永莉.试论构建企业税务风险内部控制机制[J].中国储运,2015(11)

[4] 芦笛.基于美国COSO框架下的企业税务风险管理[J].西安财经学院学报,2013(3)

[5] 彭喜阳.我国中小企业税务风险管理问题刍探――基于对长沙、上海、广州、深圳、北京、西安六市有关单位的调查[J].湖湘论坛,2014(2)

[6] 王玉兰,许可,李雅坤.“营改增”后交通运输企业的税务风险管理能力――以沪市上市公司为例[J].税务研究,2014(7)

[7] 王维.基于内部控制的企业税务风险防范探讨[J].科技资讯,2014(9)

[8] 钟胥易,刘运国.基于税务治理的企业价值研究――COSO框架下大型企业集团税务治理实践[J].财会通讯,2014(19)

[9] 傅萍.基于美国《内部税制-整体框架》下的企业税务风险管理[J].注册税务师,2012(1)

[10] 吴春璇,莫磊.企业税务风险日常管理新常态:融入COSO风险框架的税企合作导向[J].经济研究参考,2016(29)

[11] 衡明霞.加强煤炭企业税务管理,防范和化解税务风险[J].内蒙古煤炭经济,2016(160

篇9

在现代国民经济体系当中,小微企业作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在增强经济发展活力方面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不仅如此,数量众多的小微企业也是国家的重要税收来源之一,在促进经济建设方面起着很大的促进作用。特别是在我国目前的市场体系当中,小微企业的数量十分众多,除去大中型国有企业以及一些其他大型私企之外,绝大多数的企业属于小微企业的范畴。但是在我国的税务管理当中,由于受到小微企业自身特性的影响,企业在进行税务管理工作当中存在很大的不足,因此必须要加强这一方面的研究,从而提升小微企业的财务管理水平,更好的发挥出其在促进国民经济增长方面的作用。

一、新形势下小微企业税收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纳税意识欠缺,会计核算制度不健全

在我国大部分的小微企业当中,由于受到自身规模以及经济性质因素的影响,许多管理者的经营理念比较传统,财务管理水平比较落后,这就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自身的税务管理水平,对企业的发展产生了十分不利的影响。特别是在一些企业当中由于没有形成比较健全的财务机构,财务会计人员自身的素质有限,使得许多的财务工作质量不高,造成了许多财务核算失准的情况,很难准确的反映出小微企业日常的经营活动,对企业的税务管理工作产生了十分不利的影响。

2.税收优惠政策不完善

就我国目前的税收优惠来看,由于覆盖面较窄,优惠幅度较小,使得其在促进小微企业的发展方面很难发挥出有效的作用。“月营业额不超过2万元”,按照服务业税率5%计算,带来的税收优惠不足1000元;“年应纳税所得额10万元以下”,按照小微企业优惠税率10%缴纳企业所得税,税收优惠在1.5万元以内。在这种情况下,企业所受到的扶持力度十分有限,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之下,小微企业所面临的生存环境更加的严峻。除此之外,由于我国在小微企业的划分当中缺乏一个统一的标准,使得许多的优惠政策很难落实到地,其在促进企业发展方面的作用也就无法得到发挥。

3.税收管理不到位

小微企业由于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在进行税收管理的过程中存在一定的困难,这就导致许多的税务管理工作不到位。以一个基层管理分局为例,企业所得税调查数据统计显示,2013年企业所得税查账征收户203户,汇算企业所得税287万元,其中符合小型微利企业条件的户数160户,占管辖企业所得税户数的78.82%,小型微利企业汇算企业所得税税款23万元,小微企业对企业所得税的税收贡献率仅为8.01%。在这种情况下,就很难保证将小微企业的税收管理工作落实到实处,对国民经济的健康稳定发展产生了不利的影响。

二、当下我国小微企业税务管理面临的有利因素

1《.小企业会计准则》的颁布为企业纳税工作提供了便利

为了更好的对小微企业的会计核算工作进行规范,国家在2013年出台了《小企业会计准则》,从而为小微企业的税务管理工作提供了极大的便利。在以往的会计准则当中,纳税申报工作的计算十分复杂,很大程度上影响了税务管理工作的开展,而在新的会计准则之下,企业在进行纳税工作的过程中,调整事项大大缩减,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纳税申报工作的难度,为企业的纳税工作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2.国家各种优惠政策

为了更好的发挥小微企业在促进国民经济增长方面的作用,国家出台了多种优惠政策,从而达到降低企业负担的目的,更好的促进小微企业的发展。在《企业所得税法及其实施条例》中做出了明确的规定,只要小微企业符合相应的条件,就能够降低企业20%的所得税,从而最大程度上的降低企业的负担。除此之外,在出台的许多法律法规当中,都对小微企业的发展提供了各种优惠的政策,为小微企业税务管理工作的开展提供了便利的条件。

3“.营改增”政策提供的发展契机

从2012年上海开始事项“营改增”试点到2013年全国实行“营改增”税制,小微企业在这之中获得了极好的发展机遇。在目前实行的“营改增”税制当中,小微企业的纳税方式十分简便,改变了以往缴纳营业税的情况,通过实行增值税税收,降低了小微企业40%的纳税负担,在很大程度上增强了小微企业的市场竞争力,从而为其快速发展提供了便利的条件。

三、加强小微企业税务管理的措施

1.完善人员体系,建立完善的会计核算体系

在我国目前小微企业税务管理存在的问题中,许多都是由于人员因素造成的。因此必须要完善小微企业的会计人员配备,从而建立起完善的会计审核体系,保证企业获得高质量的会计信息。特别是在《小企业会计准则》出台之后,小微企业所面临的纳税管理工作难度大大降低,企业可以更好的促进自身核算工作水平的提升,从而实现降低税收风险的目的,更好的减轻企业的税务负担,保证企业的健康稳定发展。

2.深入学习税收法规政策

在我国经济体制不断深化改革的情况下,国家出台了许多的税法法规,对小微企业税务管理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小微企业必须要深入的学习税法法规政策,根据相关的法律规定,对自身的生产经营工作进行科学的规划,从而为税务管理工作的开展提供便利的条件。只有在企业税务管理人员充分的了解了相应的法律法规之后,才能更好的发挥出自身的主观能动性,通过提前制定最佳纳税计划的方式,做好合理避税以及税前的预测工作,最大程度上的提升企业的税务管理水平,为企业的发展提供可靠的保障。

3.建立完善的风险防范机制

在现代经济体制下,企业必然会面临一定的涉税风险,特别是对于小微企业来说,由于自身抗风险能力较差,一旦税务风险比价严重,就会对企业的发展产生十分恶劣的影响。因此,必须要建立完善的风险防范机制,最大程度上的降低企业税务管理风险。这就需要小微企业的管理者树立正确的管理思路,坚持合法的税务管理原则,提升对税务风险的重视程度。除此之外,必须要加强自身的内部监督工作,通过对企业的财务工作进行深入的分析,发现其中隐含的涉税风险,从而提升内部税务评估工作的水平,更好的开展自我纠正的工作,最大程度上的降低企业的税务管理风险。

四、结语

在我国目前的市场体系当中,小微企业的数量十分众多,除去大中型国有企业以及一些其他大型私企之外,绝大多数的企业属于小微企业的范畴。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市场经济体制不断的完善,国家在税收方面也作出了很大的努力,为企业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特别是对于小微企业来说,在《小企业会计准则》颁布实施以后,政府在对小微企业的税务管理当中做出了很大的改变,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小微企业的发展。因此必须要加强这一方面的研究,从而提升小微企业的财务管理水平,更好的发挥出其在促进国民经济增长方面的作用。

作者:李俊贤 单位:云南财经大学

参考文献:

[1]姜长云,洪群联.对深化服务业“营改增”的思考[J].中国发展观察,2013(09).

[2]李琴“.营改增”背景下的现代服务业差额征税探析[J].国际商务财会,2014(04).

篇10

当前市场竞争激烈,企业要想从中脱颖而出,必须重视企业税务风险管理,本文主要研究构建企业税务风险管理体系的过程中遇到的阻碍和解决办法,愿能给企业税务风险管理带来帮助,降低企业的税务风险及税务成本,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一、我国企业税务风险管理的现状及问题

(一)企业税务风险管理人才专业性不高

当前大多企业没有专门税务部门,当然别说税务风险管理人员了,多是拿其他部门人员来临时充用管理税务。这些人员没有进行应有的税务系统学习,当然更没有深入思考过当今的税务政策,企业也没有尽到应有的职责对其进行培训,其较低的专业性给企业的纳税成本提升和税务风险的升高提供了生存空间。

绝大多数的企业对税法的执行不主动,特别是在税务风险管理的工作能力及效率上不是很高,一部分企业并不在意当前税务工作的开展,达不到市场对企业税务风险管理的最基本要求。这究其更是由于税务风险管理极其缺乏对应的理论指导,业界多是站在管理方思考税务风险管理问题,却很少替企业人员着想。

(二)企业税务风险管理工作存在问题

目前,大多数企业的税务企业本身并没有构建对应的风险管理税务机制,更没有需求外部专业从业人员帮助企业的相关税务管理工作,缺少科学的税务管理方法,造成企业税务管理工作出现了落后性。但是企业平常的税务风险管理工作既关系到税务工作整体大局,也是企业搜集纳税信息的主要出处。必须重视起来,解决好这个问题。

详细研究企业在税务管理过程中出现问题的主要原因,一方面是由于我国的税法体系还不太完善,一些重大的税收问题缺乏明确的法律依据而税收实体法也大都以暂行条例的形式出现,不具有强有力的权威性,使企业的税务管理有时面临无法可依、无所适从的局面。

大部分企业没有真正重视风险管理对于企业经营发展的重要性,没有真正从“管理”的角度看待税务问题,本身并不成熟另一方面是大部分企业没有真正重视风险管理对于企业经营发展的重要性,没有真正从“管理”的角度看待税务问题,本身并不成熟。

(三)企业缺乏纳税意识,税务管理工作落后

企业从业人员没有掌握好税务理论知识,所以会将税务的规划与管理内容混为一谈,导致无法充分重视税务管理工作,大多数情况企业多是对国家税法机制不情愿实施,无法最大限度的应用税务管理节约企业生产成本,提升经济效益。企业不具有很强纳税意识,并且将纳税看作是一种负重,征税少、征税晚更有甚者将不纳税作为了筹划税收的重要工作,企业同时缺乏规范的税务会计核算,申报纳税材料存在着假报问题,在企业税务管理中时常发生偷漏税现象,企业缺乏科学的税务管理,不但给企业带来了重大损失,还对企业的信誉产生了不良影响。

二、加强企业税务管理工作的一些措施

(一)销售企业构建自查制度,逐步完善预防涉税风险体制

为了提升企业税务管理的科学性,企业要实行岗位责任制和授权审批等制度,岗位任制,是每一个岗位都有其负责的职责,使此岗位的人员能够完成其工作,履行其职责。通过这种方式,规范税务人员的行为,这样从根本上避免企业的不规范税务行为,减少企业不必要的支出和损失。企业还需要邀请一些专业社会部门的管理税务研究人员,为企业定期安排一些税务管理的专业咨询工作,这些税务专业部门的研究人员大多数十分熟悉工作业务,通过他们提供的协助指导,企业有关的税务管理人员可以重点掌握新的政策,尽可能的提高企业管理税务工作水平,为企业提供更多的经济利益。

(二)税务风险管理应加强重要性的理解

企业税务管理是企业管理的核心,旨在高标准要求企业行为、合理控制企业税务成本、大力提高企业生产经营回报、降低税务风险、提高企业税务方面的专业性和效率。在发达国家的市场经济中,企业的税务管理已经达到了一个相当成熟的地步,其指导思想和实践方式极其规范;就我国而言,各种复杂形式和变化的影响,企业税务管理还处于他国初级水平。然而当今经济全球化进程不断加快,企业间竞争不断加大,那么企业间的税务管理就必须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

一是要想控制好企业税收成本,就必须大力推动税务管理。税收是每个企业必须承担的财务支出,同时我们可以对其进行控制和管理,也必须对其进行控制和管理。就国内而言,企业利润里面税收占了很大一部分,企业可以大力推动税务管理的发展,运用多种方式方法来将税收控制在合理区间。借此来提高企业的经营发展效益,从而为企业税务管理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是我们企业财务管理要靠税务管理来支撑,企业税务管理是企业财务管理的核心内容,而我们加强对税务人员的教育就是加强我们企业的税务管理 ,所以我们加大重视税务管理人员素质的提高,工作能力的增强,从而为我们企业税务管理提供智力支撑,为财务管理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是我们要合理分配好各项人力资源,物品资源,就必然要靠税务管理来推动,通过推动税务管理的发展,企业人员可以全面生如的掌握好国家和地区出台的各项法律法规及政策,进行合理的财务投资分配,筹资分配,以及资源的优化,,进而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

每个企业应该按要求设立专门的税务部门。当今我国税法改革力度大,完善面广,随之而来的企业税务工作方式方法更加专业化,以往靠从企业其他部门抽调过来临时从事税务工作的人员已然不能适应企业税务的发展,企业管理层应出面设立直属税务管理办公室,建立健全企业税务管理体系,并培训或招聘一批合格的税务专业人员。企业高层应设立分管税务领导,不仅要积极强化自身知识及能力,还要知道获取国家税务政策的多种渠道,深入研究国家税务文件,要有专门人员随时掌控国家税务信息,,利用好国家税务文件更好地为企业服务。这一个是维护了国家的财务税务利益,二个是规范了企业的财务税务发展,使其健康化,稳定化。这适应了当今我国发展新常态,为企业实现跨越式发展注入了一针强心剂。最后企业税务部门还应对税务进行分析调整,设立红线,强化底线意识。

(三)提升税务风险管理人员的素质

一是工作能力和水平有待提高 说,税务管理人员中一部分人好逸恶劳得过且过;有些忙于扩展所谓的人际关系,大搞山头主义;也不学习;有些表里不一,讲究面子,不讲里子;有些人整天期望天上掉馅饼,贪图享乐;有些学的死板,生搬硬套,做事不动脑筋。这些现象严重妨碍了我们工作水平,个人素质的提高。

二是缺失工作责任感 大龄工作人员对于工作缺乏热情,对待工作中遇到的难题缺乏昂扬向上的斗志,自身没有将企业当成第二个家,慢慢变成好逸勿劳,贪图享乐,推诿扯皮之人,而年轻工作人员看重的是收入,津贴,阶层等,想着读了个大学就一定要找个少劳多资的工作,没有年轻人应有的社会责任感,享乐主义盛行,久了就形成一种过一天是一天,想着不劳而获的风气。

三是缺乏风险意识,最底层税务人员直接和人民接触,加上如果没有大的工作热情和警惕性,容易被枯燥乏味的工作所侵蚀,而且当今社会物欲横流,奢侈享乐风盛行,税务人员的思想容易被带入歧途,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内外勾结,私相授受,给企业造成很大损失,认识上存在很大的误区,不肯吃苦,总想占一点别人的便宜,心里面虽然有点不安,但还是抵御不住金钱的诱惑,想着得到了一点还想得到更多,越陷越深,不能自拔,最终走入深渊。

所以说就工作人员素质而言,就要从提高工作能力及水平,建立工作责任感和风险意识,此外,还要提高工作警惕性,永葆自身工作纯洁性,为企业税务风险管理体系建立健全贡献力量。

三、结束语

面对知识经济的发展,新时期的税务风险管理人员不仅要有较高的政治思想觉悟、优良的职业道德,而且还要具备扎实深厚的业务知识和灵敏的创造性思维。建立一支高素质的税务工作队伍,不仅是新时期企业经营发展的具体体现,也是当前国内外环境对税务人员管理的迫切要求。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