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建活动新闻宣传模板(10篇)

时间:2022-07-03 20:46:21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共建活动新闻宣传,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共建活动新闻宣传

篇1

“张刚大篷车”是“走转改”的典型范例

“张刚大篷车”是齐鲁晚报践行“三贴近”原则,贯彻群众路线的生动实践,是新闻宣传工作为民惠民的有效形式,是深入推进“走转改”活动的典型范例。“张刚大篷车”的实践充分表明,新闻宣传工作只有真正融入百姓,与群众心贴心,才能为广大人民群众所喜爱,才能产生广泛持久的影响力和感染力。向参与“张刚大篷车”活动的新闻记者、编辑及全体同志致以崇高敬意和感谢!

中国晚协:

“张刚大篷车”是“走转改”的忠实履行者

张刚同志是全国优秀新闻工作者,是中国晚报工作者协会“名编辑名记者巡回报告团”的成员,他的事迹,在中国晚报界已广为人知。以他的名字命名的“张刚大篷车”自启动以来,深入基层,融入百姓,主动把服务送到百姓身边。这个栏目,是“走转改”的忠实履行者,在认真开展“走转改”的过程中,贵报通过这个栏目,服务基层,打造出新时期能吃苦、能战斗、能深入到居民身边的新闻记者队伍,建立起了“走转改”的长效机制!

愿贵报通过此次研讨会的召开,不断总结经验,为全国新闻界提供更多可借鉴、学习的范例。

山东省记协:

不断总结推广“张刚大篷车”的经验

篇2

在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中,*街道承担项目最多、任务最重,在各级检查验收中,取得了一分未失的好成绩。

1、典型引导到位。多次组织机关、社区干部到宁波、南京、兰山、罗庄等地社区参观社区建设情况。在深入总结、多方借鉴创城先进经验的基础上,制定下发了《*街道文明城市创建实施方案》,提出了创建工作的指导思想、奋斗目标、主要任务和工作要求,使创建工作有章可循,整体推进。

2、宣传认识到位。统一发放《市民文明手册》1.5万册,统一印刷创建文明城市倡议书、创建文明城市知识问答、邻里互助倡议书和邻里互助公约共计8万余份,共制作宣传标语300余幅,发放各类宣传材料17万份,形成了全社会关心,各方面支持创城工作的良好氛围。

3、资金投入到位。创城工作开展以来,全街道累计投入创城资金960万元。其中,建立社区阅览室41个,购置书橱160个、档案柜100个,新增图书30余万册,配备健身器材126套,建立社区便民服务大厅33处,综合文化大院33个;街道投资130万元粉刷沿途道路20万平方米,投资20万元购置垃圾桶400个,投资30万元完善充实街道综合文化站。

4、共建联系到位。根据市文明委的安排,市、区两级文明单位与*41个社区结对共建,帮扶社区开展创城工作,为社区创建工作顺利进行提供保障。

二、大力开展社区环境卫生综合整治,推进文明社区建设

今年以来,全街道宣传思想工作把加强社区精神文明建设为突破口,在全街道范围内开展了以“五无、五有、五化”为标准的环境卫生综合整治活动,积极在全街道营造大发动、大整治、大创建的活动氛围,提高广大干部群众环境综合整治和文明创建的自觉性和积极性。建立了环境卫生综合整治长效机制,出台环境整治审计考核办法,出资50万元根据审计结果进行以奖代补。同时,考核结果纳入各社区年终目标责任制考核。

三、围绕街道中心工作,大力加强新闻宣传

新闻宣传工作坚持“团结稳定鼓劲,正面宣传为主”的方针,增强政治意识和大局意识,狠抓新闻安全与宏观管理,努力化解负面报道,撰写一批反映文明城市创建、招商引资、旧村改造等中心工作的稿件。按照“增加数量、确保质量”的要求,进一步加大了对上、对外发稿力度,成立了由7人组成的新闻宣传小组,宣传稿件在全区名列第一。

四、新闻出版和扫黄打非工作始终抓紧抓实

上半年加大了对印刷企业、出版物市场的监管力度,组织了工商、公安、文化、新闻出版等部门对辖区内的印刷企业、复印打字社、网吧、书店书摊点、占卜摊点进行检查清理,共取缔无证书摊和占卜摊点23个,没收盗版图书、音像制品1300余册(盘),有效净化了文化市场。

五、党报党刊征订方面。及时足额完成区委分配的2009年度党报党刊征订任务。对区委宣传部安排的其他刊物和学习资料征订任务也如数按时完成。

篇3

在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中,*街道承担项目最多、任务最重,在各级检查验收中,取得了一分未失的好成绩。

1、典型引导到位。多次组织机关、社区干部到宁波、南京、兰山、罗庄等地社区参观社区建设情况。在深入总结、多方借鉴创城先进经验的基础上,制定下发了《*街道文明城市创建实施方案》,提出了创建工作的指导思想、奋斗目标、主要任务和工作要求,使创建工作有章可循,整体推进。

2、宣传认识到位。统一发放《市民文明手册》1.5万册,统一印刷创建文明城市倡议书、创建文明城市知识问答、邻里互助倡议书和邻里互助公约共计8万余份,共制作宣传标语300余幅,发放各类宣传材料17万份,形成了全社会关心,各方面支持创城工作的良好氛围。

3、资金投入到位。创城工作开展以来,全街道累计投入创城资金960万元。其中,建立社区阅览室41个,购置书橱160个、档案柜100个,新增图书30余万册,配备健身器材126套,建立社区便民服务大厅33处,综合文化大院33个;街道投资130万元粉刷沿途道路20万平方米,投资20万元购置垃圾桶400个,投资30万元完善充实街道综合文化站。

4、共建联系到位。根据市文明委的安排,市、区两级文明单位与*41个社区结对共建,帮扶社区开展创城工作,为社区创建工作顺利进行提供保障。

二、大力开展社区环境卫生综合整治,推进文明社区建设

今年以来,全街道宣传思想工作把加强社区精神文明建设为突破口,在全街道范围内开展了以“五无、五有、五化”为标准的环境卫生综合整治活动,积极在全街道营造大发动、大整治、大创建的活动氛围,提高广大干部群众环境综合整治和文明创建的自觉性和积极性。建立了环境卫生综合整治长效机制,出台环境整治审计考核办法,出资50万元根据审计结果进行以奖代补。同时,考核结果纳入各社区年终目标责任制考核。

三、围绕街道中心工作,大力加强新闻宣传

新闻宣传工作坚持“团结稳定鼓劲,正面宣传为主”的方针,增强政治意识和大局意识,狠抓新闻安全与宏观管理,努力化解负面报道,撰写一批反映文明城市创建、招商引资、旧村改造等中心工作的稿件。按照“增加数量、确保质量”的要求,进一步加大了对上、对外发稿力度,成立了由7人组成的新闻宣传小组,宣传稿件在全区名列第一。

四、新闻出版和扫黄打非工作始终抓紧抓实

上半年加大了对印刷企业、出版物市场的监管力度,组织了工商、公安、文化、新闻出版等部门对辖区内的印刷企业、复印打字社、网吧、书店书摊点、占卜摊点进行检查清理,共取缔无证书摊和占卜摊点23个,没收盗版图书、音像制品1300余册(盘),有效净化了文化市场。

五、党报党刊征订方面。及时足额完成区委分配的2009年度党报党刊征订任务。对区委宣传部安排的其他刊物和学习资料征订任务也如数按时完成。

2009年工作打算:

篇4

一、新闻宣传

1、坚持新闻立台,牢牢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不断提高新闻宣传水平。完善宣传管理制度,重大事件、重要播出期做到事先策划,有预案,杜绝了任何违反宣传纪律的现象发生。特别是对区“两会”的宣传报道做到精心安排、深入采访、整体包装,认真制作、及时播出。对大讨论活动的宣传报道策划周密,创新了报道形式,调集骨干记者确保了《新闻》每天都有大讨论活动的内容。《党建》专栏制作大讨论活动阶段性专题四期。

2、坚持创新办精办好新闻节目。一是加强新闻策划,使新闻宣传充分体现了历史文化、政治经济、地域特点。二是扩大了新闻报道面,信息量明显增加。截止月底电视台播出新闻近1500篇。三是进一步体现了时效性,重要新闻都能保证当天播出。四是加强了社会新闻,特别是群众关心的热点、焦点问题的报道。在社会上特别是广大群众中引起高度关注,收到良好效果。如对我区两会和九次党代会以来的系列报道和重点解读,使全区各界对区委、区政府富民强区宗旨,“9341”奋斗目标和“东进、西连、南生态、北提升”的战略构想,以及“一年有突破,三年要变样,五年超百亿”工作目标家喻户晓、入脑入耳、津津乐道、产生共鸣。五是从题材内容、编排结构、语言运用、画面形象、制作技巧和播报方式等方面都提高了质量。使节目更具观赏性、更加生动活泼,为群众喜闻乐见。

3、加大对外宣传力度。一是充分利用市电视台每周一期的《区县新闻》,作为在全市展示我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桥头堡,精选、精编,宣传了的亮点、扩大了影响。共向市台报送《区县新闻》52期,播发稿件378篇。二是借助区县联盟广播这一平台,加大对外宣传力度。三是逐步扩大外宣领域。加大向“卫视”等频道新闻稿件的报送力度。市电视台其他频道发稿20篇。

4、坚持办好专题栏目。突出本区特色和风格,增加节目的兴奋点、亲切感。扬独家之优势,提高收视率,先后开办了《热点访谈》、《百姓故事》、《平安》、《科技大篷车》、等新栏目。目前共有10余个自办栏目在台播出。及时、准确系统地传播了知识,活跃了群众业余文化生活。使更多群众走进电视,关注。节日期间,制作贺岁音乐电视,提高了节目观赏性,提升了广电局的形象。

5、广播电台节目丰富多彩。截止目前,精编了十几个栏目。共播出稿件900余篇,广播专题114组,向市广播电台报送稿件近百篇,并从今年月日开始与市台合办开通区县联盟广播,实现全天18小时播出。对我区电视、电台节目质量不但领导和全区广大群众逐步认可,而且市广电局现任、离任领导、资深专家都给予充分肯定。

6、新闻稿件评选取得新突破。今年在由市广电学会组织的区县台电视新闻评奖中获得1个一等奖,3个二等奖,获奖率名列前茅。特别是一等奖的获得,为建局以来第一次。在全市所有媒体参加的市新闻奖评奖中,我局参评作品获得1个二等奖,1个三等奖,在全市最高级别评奖活动中同时获得两个奖,这也是我局历史上的第一次。其中二等奖为区县台在此次评奖所获奖级的最高奖。在市电台今年六月初组织的有十一个区县记者参加的赴黑龙江省兴十四村采访中,我局记者翟明辉所采制的稿件被评为一等奖,为区赢得了荣誉。在广电学会组织的主持人评奖活动中,刘金慧获得一等奖,曾莹获得三等奖。

二、行业管理

我局作为区政府职能局,按照国务院和国家广电总局有关法律和国家、市广电局所明确的职能,还承担着广播电视行业管理和执法管理的任务。

1、加强相关法律的宣传,全面落实行政执法责任制。做到有法可依,程序合法,在执法和管理中服务。积极落实了《区推行和完善行政执法责任制实施方案》。

2、严肃查处非法卫星接收设施。我们坚持宣传教育先行,主动出击与群众举报相结合,打防并举的方针。首先,利用媒体优势,在台以游走字幕的方式宣传有关法规。并将《卫星电视广播地面接收管理规定》张贴在居民小区的宣传栏。其次,严把审核关,对不符合安装使用法规条件的,我局做好耐心的解释工作,劝其不要安装。第三,对检查发现和群众举报的,坚决予以治理。

3、完成了对广播电视节目转星工作的调查摸底、政策宣传、督促检查等项工作。为保证重点单位转星工作及时到位,我局工作人员多次上门检查指导工作,确保了转星工作的顺利进行。

4、安全播出工作进一步加强。为了确保不出播出事故,制定了《应急预案》,安装了监控系统,安装了电子门禁,聘请了武警战士值班,重要安全播出期局领导24小时值班,加强值班和技术维护力量,全面开展技术维护工作,确保通讯畅通。

三、队伍建设

1、加大考核力度。今年年初重新修订和实施了《目标管理办法》,明确岗位职责,严格奖惩措施。新的《目标管理办法》实施以来,职工责任意识明显增强,新闻稿件的技术问题在播出之前得到全部杜绝。

2、加大培训投入。局领导班子始终把队伍建设作为落实科学发展观,保持广电事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措施,不断加大管理和培训力度,提升职工政治业务素质。今年以来,在请市局专家到我局讲座的同时,将记者分期分批派往中国传媒大学脱产进修,已派出五批8人次,通过培训对提高记者的业务素质,提高采、编制作质量,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3、加强思想政治工作。我局不断把“八荣八耻”和职业道德教育引向深入,树立正气新风。局党组狠抓作风建设,号召新闻采编人员向穆青同志学习,向老一辈新闻工作者学习,牢固树立职业道德,工作中坚持“三贴近”的原则,做合格的新闻工作者。“七一”期间组织党员分别参加了区纪检委、区委宣传部组织的答题活动。派出5名编辑记者参加了入党前积极份子培训班。同时,采取党员学习日,学习培训汇报会,座谈会等形式加大对党员干部的教育培训。由于思想政治工作到位,严格执行各项制度,干部职工工作主动性和拼搏精神进一步提高。新闻采编人员团结协作,勤奋工作,多采新闻,多出好新闻,保证了每天《新闻》的播出和为市台采制新闻节目。特别是今年以来,无论春节、还是“五一”和“十一”长假,《新闻》照常播出,不仅保证了数量,还能够较好的保证质量,改变了以往单靠“回顾成就”填充十分钟的做法,长假中的《新闻》内容更丰富,画面更好看。目前,全局上下形成了艰苦创业,上下同心、和谐工作的可喜局面。

4、扎扎实实开展大讨论活动。局党组在大讨论活动中,按照《实施方案》的要求认真抓好每个阶段的工作,精心组织新闻宣传报道,积极发挥新闻媒体的舆论引导作用。通过大讨论活动的开展,干部职工的责任感、紧迫感进一步增强,工作作风有了新的转变,新闻稿件的数量、质量有了大幅度的提高。二套经过周密的筹备,在没有增加人力的情况下,于月日正式开播,按时完成了区政府交给的任务。

四、更新设备

1、电视台的采、编、播设备大部分得到了更新换代。在区委、区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全年投资160万元更新了非线性编辑机、摄像机、硬盘播出系统等设备。这些设备的更新提高了节目质量,保证了节目安全播出,提高了数字化水平,使我局的整体节目制播水平上了一个新台阶。

2、电台的设备接近市台水平。为不断提高我区广播电台的新闻制作、播出的质量和水平,今年我们筹措资金近30万元,购置了数字化的广播电台制作播出系统,该系统已与市广播电台处于同级水平,我们制作的新闻节目传输到市台不用重新制作,就可直接播放,切实改变了我区设备老化落后的历史。

五、临时工作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果

在“同在一方热土,共建美好”大讨论中积极发挥舆论引导作用。在大讨论期间作到了每天都有大讨论的内容,制作大讨论专题四期。参与了《小站练兵》专题片拍摄的协调工作。积极协调津沽路葛沽段弱电入地工程。与兄弟单位共同组织了“四下乡活动”“青年歌手大赛”“欢乐行演出”“老年艺术节”“少儿艺术”大赛等多项活动。拍摄了上刘庄、下郭庄资料片,平坟工作资料片等多部资料片。为区有关单位制作专题片20几个。

(二则)

年广电局重点工作思路

一、新闻节目围绕中心工作服务大局

1、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把学习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和市、区全会精神作为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新闻宣传的首要政治任务。积极发挥舆论引导作用,周密策划、开辟专栏、集中时段,全方位、多视角的宣传报道我区各部门、各行业、各系统结合工作实际认真学习贯彻落实的好作法、好经验、好典型,在全区努力营造学习贯彻落实十七大精神的良好社会舆论氛围。

2、加强对重点工作的宣传报道。深刻领会区委九届三次全会精神,务求把握其精神实质。在新闻中开设专栏,对重点工作做深度报道、跟踪报道。通过我们的宣传把干部群众的思想统一到区委、区政府的重大决策部署上来,为超额完成全年工作目标任务鼓劲造势

3、坚持“三贴近”原则,为基层搞好服务。转变工作作风,坚持“三贴近”原则,加大对基层的服务力度。一是创新时政新闻的报道形式。在时政新闻的报道上积极探索新的形式,节目形式上作到不断创新,增强新闻节目的吸引力、感染力。注重节目实效性,扩大宣传效果。二是加大对经济工作的报道力度。采取全新的视角宣传企业,宣传我区企业特别是民营企业对社会做出的贡献。三是加强对民计民生社会建设的报道。进一步加强区委、区政府惠民政策、占地农民安置、社会救助、扶危济困等方面的新闻报道力度,努力营造和谐安定的社会局面。通过全局上下的共同努力,力争使我区形势任务、目标要求、惠民政策和美好前景家喻户晓、人人皆知。

二、专栏节目办出特色

1、举全局之力办好《热点访谈》和《百姓故事》栏目。《热点访谈》栏目自今年月份开办以来,得到了全区广大干部群众的广泛关注和一致好评。我们要以党的十七大和市、区全会精神为指导,紧紧围绕全区重点工作和群众关心热点问题,精心策划,精心制作,扩大社会影响力,为区委、区政府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鼓劲造势。《百姓故事》从《新闻》中拿出来,进行重新包装以专题栏目播出,该栏目每半个月一期,主要报道全区老百姓学习贯彻十七大精神,为家乡建设献计出力的感人事迹,平凡生活中的不平凡故事,用身边的典型教育引导群众。

2、努力为提高我区招商引资环境出力。突出栏目特色,明确宣传重点,努力营造我区招商、亲商、富商的良好政策环境、人文环境、法制环境。一是《健康伴你行》栏目大力倡导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为提高我区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人文环境出力。二是《警方视线》、《平安》栏目积极宣传我区综治成果,普及法律知识,为我区的平安建设出力。三是《农村新天地》、《科普大篷车》栏目大力宣传我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成果,为推进我区城乡经济一体化建设出力。

三、加大对外宣传的力度

1、充分利用频道资源。利用市台公共频道《区县新闻》,人民广播电台《区县联盟广播》这两个平台,深入挖掘我区的亮点,精心采制,力争把每期制作出成精品节目,在全市充分展示我区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取得的显著成果。

2、提高向市台卫视频道《新闻》系列栏目的投稿数量。利用卫视这一平台实现在全国的宣传。

3、建立信息沟通制度。加强与市台的联系及时沟通信息,在做好新闻节目日常报送的同时,对重要题材请市台记者来进行专访,不断推出质量高、影响大,备受社会关注的新闻报道节目,扩大在全市的影响力。

四、办好文化娱乐频道

1、节目内容上突出地域特色。适时开设文化专题节目,该栏目突出地域特色,挖掘经济、文化、历史的深厚底蕴,充分彰显我区人民勤劳勇敢、吃苦耐劳、务实创新、奋勇争先的精神风貌,提高群众文化品位,推动群众性文化活动的开展。

2、购置节目丰富节目源。加大外购节目的投入,充实节目库。节目编排上结合建党建国建军等纪念日,适时播出一些革命历史题材的电影、电视剧,不断加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

五、进一步扩大人民广播电台的影响力

篇5

二、工作进展情况

为确保全县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宣传工作的顺利实施并取得实效,县委宣传部紧紧围绕全县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工作大局,成立了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宣传工作领导小组,对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宣传工作进行统筹安排,并多次召开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宣传工作会议,安排部署工作任务,明确时间节点,细化责任分工。同时,综合运用传统媒体和新媒体手段,全力做好新闻宣传、社会宣传、网络宣传和文化文艺宣传四方面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宣传工作。

一是通过新闻宣传报道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工作成果。大力宣传全县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工作的重大意义和目的及阶段性成果,充分发挥主流媒体的舆论引导作用,全面展示全县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工作成果。

二是通过社会宣传营造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浓厚氛围。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做好全县扫黑除恶社会宣传工作的通知》,制作擎天柱大型公益广告4个,在全县主次干道及各乡街、单位悬挂宣传条幅130余条,户内外LED滚动宣传89余块,在全县形成了强大的宣传声势。

三是通过网络宣传推动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深入人心。充分利用微信公众号,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信息100余条,使全县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家喻户晓、人人皆知。

四是通过新闻会通报扫黑除恶专项斗争进展情况。召开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新闻会,向媒体和社会通报我县扫黑除恶专项斗争进展情况、取得成果及下步打算。

三、存在问题

一是扫黑除恶宣传手段缺少创新;二是老百姓举报渠道不够畅通;三是扫黑除恶专项活动在百姓中的知晓率不高。

四、下一步工作打算

篇6

一是实施全民环境宣传教育行动计划,筛选具代表性的合德、黄沙港镇、海通镇以及相关生态村、工业园区、企业、学校和社区等单位开展试点,在基层建立环保网络,引导成立环保社团和环保志愿者组织,真正搭建起公众参与环保协调、管理、民意反馈、宣传的平台,探索民间组织、志愿者的组织、管理、活动模式,逐步在全市推广。

二是扎实推进环保“六进”和“四创建”活动。以环保“六进”(即进机关、进社区、进学校、进企业、进农村、进家庭)和“四创建”(即创建绿色学校、绿色社区、绿色家庭和环境教育基地),作为全民环境宣教的载体,编印环保知识手册、赠送环保贴画等向社会广泛宣传。计划创建省级绿色1家,创建市级绿色社区1—2家,创建市级环境教育基地1家,绿色家庭2家,全面完成生态市建设年度创建任务。

三是抓好环境宣传培训工作,积极组织好绿色学校、绿色社区、环境教育基地、重点监管企业法人环保法规等各类培训,既抓好省、市环保部门的培训,同时结合实际,组织好市内各类培训教育,今年我局计划分批开展三类培训:重点是企业环境管理人员法规培训、环保员队伍培训和环保志愿者辅导。

2、加强新闻宣传,提升新闻宣传的社会影响力。

一是积极引导全体环保人员和社会各界踊跃向各级主流媒体、中国环境报、环保、各级政府网站等媒体投稿,形成新闻宣传的热潮,全面客观报道我市生态建设、污染减排、专项整治行动的做法和先进典型。

二是与市内外媒体充分合作,用好电视台、日报社、广播电台等媒体,今年国家将召开第七次全国环保大会,“十二五”环境保护规划、制定生态文明建设指标体系和考核办法,我们将充分利用市内媒体做好贯彻落实情况宣传,以及国家环境保护政策解读,同时围绕今年各项环保中心工作跟进宣传,开设专版、专栏宣传,制作专题宣传片,积极做好“政风热线”的访谈节目,成为更贴近群众生活和群众喜欢的节目,成为普及环保知识、传播生态文明、倡导低碳生活的窗口。

3、筹划“6·5”世界环境日等节点宣传,努力形成社会化宣传大格局。

一是做“6·5”世界环境日宣传,今年“6·5”活动继续做好传统的宣传活动

二是做好企业环保服务日活动,按照省厅要求,组织市内有关企业开展“共建生态,重点企业在行动”示范承诺活动,推进企业环境行为评级工作,3月底拿出参评企业名单,4月份做好初评、信息反馈、信用修复、报批工作,属于长江三角洲地区重点监控企业在4月底上报,所有企业汇总表于5月27日前上报。6月5日前向社会评价结果。

4、做好环境宣教能力建设、环保网站建设等专项工作。

一是宣教机构规范化建设工作,今年省厅将组织对全省环境宣教机构规范化“回头看”,推动宣教机构人员、编制、经费投入、设备配置等软硬件建设的落实,提请局领导给予宣教人力、物力支持力度,确保顺利通过。

二是不断完善环保网,全力优化升级,用活这一载体,及时报道环保信息、通报环境违法行为,关注社会各界的呼声,解决群众的疑问,吸引更多的关注环保事业人士和青年参与互动,提升环保影响力。

三是做好首部环保电影《河长》的推介宣传工作,《河长》电影由我省策划、编剧和投资,环保部和宣教司、宣教中心主要领导担任了该影片的组创人员。省厅要求,必须把《河长》电影的宣传作为今年的一项重要工作,预计在“6·5”期间在全省各地放映,组织重点企业、中小学生、社会各界观看,协调落实放映的费用。

四是做好“十一五”环保成果展宣传活动,力求以真实、直观的图片、载体展示环保“十一五”的成绩。

篇7

中图分类号:G2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CN61-1487-(2016)02-2-0071-02

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在广东省委宣传部与暨南大学共建新闻与传播学院院务委员会的指导下,在促进理论与实践结合,强化实战性等方面做了许多工作。本文结合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部校共建”的具体做法,从理论与实践融合的角度,探究“部校共建”背景下新闻教育模式的创新。

一、强化国情观念,树立正确的新闻观

新闻建构现实世界,维护社会秩序等功能决定了新闻工作的重要性、专业性和全面性。好的新闻工作者不仅要树立正确的新闻观,把握好舆论导向,还要具备广博的专业知识和精深的专业素养。中国的新闻事业有较为长久的接受外来新闻传播理论的传统,从20世纪初中国开始出现新闻研究和新闻教育,再到改革开放后传播学引入中国。国外,尤其是美国的新闻传播研究对国内新闻学界产生了重要影响。传播学的迅速发展还将新闻学的理论基础问题突显出来,在某种程度上引发了对理论与实践脱节的质疑。

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在“部校共建”中,开设了《国情教育专题讲座》,通过强化学生的国情观念,从而加深对新闻观的认识。在省委宣传部和部校共建机构的协调下,由广东省人大、省政协、省纪委、省统战部、省发改委、省公安厅、省科技厅等省直机关相关部门负责人对学生授课,通过社会各领域情况的呈现,让学生对国家现状有一个较为全面的认识。

与此同时,开展形式多样的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通过活动更多地从学校走向社会,了解社会,从而在实践中加深对中国的认识,深化自己的新闻观。比如,为纪念中国人民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2015年5月至6月,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与南方日报社共同策划了“抗战中的海外赤子”大型专题报道,派出8名学生与记者一道,分赴美国、加拿大、马来西亚、泰国、缅甸等地,对当地曾经参加过抗战的华侨及其后代进行了采访。其后,所采写的专题分10期在《南方日报》上发表,并被全球40多家华文媒体转载,获得阅评的表扬。在这一过程中,学生们不仅锻炼了自身的采写技能,更为重要的是,通过采访这种形式,更深入地了解了抗战的历史,强化了爱国主义的思想。

此外,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还在暑假组织学生分赴林芝市巴谊区、墨脱县等地进行采访调研,总结广东省第七批工作队的创新发展的经验等等。

通过国情讲座以及社会实践,学生有了更真实和深刻了解中国社会现状的机会。在采访和调研中,他们以自身的经历将新闻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并在与记者和老师的互动中,使自己正确的新闻观念的形成有了坚实的土壤。

二、打通与业界联系,提升融合发展能力

新闻学界和业界是什么关系?原本清晰的分工在近年来的讨论、质疑和迷茫中成为了一个新的问题。2015年9月,新浪网副总编沈亚川在一场学术会议上就直接指出,新闻学界没有在媒体记者们受到压力的时候给予声援,而是把注意力集中对媒体具体报道操作层面的挑剔,直言对学界的不满,引发学界和业界的关系之辩。还有近年来媒介融合背景下,一方面大量传统媒体衰落甚至倒闭,另一方面如何融合发展并没有很清晰的方向,以至于对新闻理论指导实践的作用产生不少质疑。

类似的关系之辩,具体到新闻教育问题上,依然存在。虽然高等教育安排学生实习时间,要求学生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已基本成为普遍认同的做法,但如何将学界和业界真正打通,让理论和实践真正结合,让学生实践取得更好的实效,仍然是一个有待继续深入探索的问题。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在“部校共建”中,对此进行了积极的探索。

(一)新闻学子:贴近实际,拓宽实践平台

与新闻媒体合作,建立实习基地,是较为普遍的打通与业界联系的方法,优质实习基地的建设能够为学生实习提供更好的实践环境。但实践效果好坏,则可能由于实习媒体、实习时间、实习指导老师的差别,而具有一定的不确定性。由学校老师和业界记者共同参与的实践能在一定程度上弥合这个缺陷。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通过与报社开展重大主题的联合采访活动,给学生创造机会接触重大题材,并通过这种专门的活动提供更好的实习、学习环境,帮助学生成长,提升业务能力。2015年12月13日至17日,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就与《羊城晚报》合作,组成“一带一路”联合采访团赴印度尼西亚开展为期五天的采访活动,期间,通过走访雅加达、泗水和万隆等地的政府部门、企业商会、高校研究所等,报道了中国和印尼之间的经贸往来、人文交流以及历史渊源等议题,探寻在“一带一路”战略背景下如何有更多的合作机会。

除此之外,为适应当前学生不同的就业需求,拓宽实习渠道,2015年还先后与南方电网传媒有限公司、广州铁路集团有限电视台等单位建立校外实践协议。

(二)新闻教师:从教学和科研上与业界打通联系

新闻教育如何与业界不脱节?高校新闻课堂的教学情况至关重要。作为学生学习期间最主要的地方,课堂教学这一基础环节影响着学生的后续发展。一直备受质疑的“没当过一天记者却在教新闻采写”等问题正逐步在一些学校发生改变。“部校共建”给高校师资的优化提供了契机,然而如何进一步打通联系,激发“合作”“互动”“融合”的效果,则需要多管齐下,全方位着力。

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通过落实媒体与教师双向挂职,让媒体的编辑、记者能将业界动态带进课堂,为课堂教学提供理论结合实践的范本,另一方,高校教师到媒体挂职,从学界视角提升业务实践,进而回归教学,提高教学和科研的贴近性。与此同时,教师承担省委宣传部等单位的科研项目,以科研项目为纽带,打通联系,比如承担广东省委宣传部重大委托课题“广东省报业发展现状和发展趋势研究”等。

(三)新闻学院:服务社会,提升影响力

理论与实践融合,不仅是新闻教学和人才培养的需要,也是高等学校发挥服务社会职能的重要落脚点。正如广东省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共建新闻与传播学院院务委员会主任慎海雄所说:“新闻学院的学术研究要管用,能为全省新闻宣传工作提供智力支持”。这是对新闻学院服务社会的效果提出了期待。

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依托广州市舆情与社会管理人文社科重点基地,积极发挥新闻传播学科在社会治理中的作用,发挥高校智库的社会服务功能,不仅坚持编写《广东舆情动态》和《舆情观察》,还积极根据省委省政府和社会各界的需求,撰写舆情报告。2015年7月以来,每月承办“广州新观察”圆桌会议,通过热点话题探讨,推动广州市的建设和发展,比如“大数据与政府治理创新”、“互联网+与产业升级”、“创新‘文化’生态:新常态下的城市发展”等。

三、制度保障,培育理论与实践融合的内生基因

篇8

县广播电影电视局成立于1984年,现辖一个科级事业单位——县电影发行放映公司,19个乡镇广播电视站,内设办公室、总编室、财务后勤股、有线电视股、社管保卫股、技术股、广告部、平顶山转播站、大靖数字电视站、黄羊川有线电视站11个职能机构。共有干部职工157人(包括临时人员5人,离退休人员8人),其中,财政供给89人,自收自支68人;45岁以上38人,35岁以下43人,(占总人数的27%);男104人,女53人;从事新闻宣传工作人员32人,从事线路管理、维护、收费人。

二、事业建设发展现状

1、新闻宣传多年来,广播电视宣传工作紧紧围绕县委、政府各个时期的中心工作,进行阶段性、战役性宣传报道。利用标语、专题、系列、电视讲话、实况等形式,先后开办了《治理石羊河,在行动》、《科学发展,共建和谐》、《食品安全与健康》、《人口与计生》等20余个广播电视专栏并精心设计制作播出了富有创意的新闻栏目片头,建立了数字音频工作站,开设了《报摘新闻》、《对农村广播》、《学习节目》、《生活之友》、《读书时间》、《法制园地》、《音乐天地》等七个广播栏目,每年在线电视台、广播电台采编制播稿件3000多条,专题片20多部,在市电台、市电视台、省电台、省电视台发稿数量逐年上升,为推进全县工作营造了良好的舆论氛围。

2、网络建设通过多年的发展建设,目前,我局已建成包括县城有线电视转播前端、镇平顶山转播站、大靖镇青山寺转播站、黄羊川有线电视站在内的县级转播台站4个,中继站1个(黑冲滩),“2+1”无线收转站(室)52个(其中乡站12个),村级8路有线小前端7个,多路微波(模拟、数字)网点260个,县城有线电视系统传送中央、部分省市及县台电视节目30套,平顶山转播站转播模拟电视节目12套,同时转发中央、部分省市、县台数字电视节目套及中1、甘肃2套数字广播节目,覆盖河灌区6个乡镇12万多人口;大靖平顶山转播站转播中央、部分省市、县台数字电视节套及中1、甘肃2套数字广播节目,覆盖大靖黄灌区6个乡镇约l3万多人口。全县广播综合覆盖率81.9%,电视综合覆盖率89.91%,有线、数字电视用户累计达9242户,其中县城有线电视用户4885户,农村数字电视用户4357户,年收入约100多万元。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

1、网络发展不平衡。一是上世纪九十年代兴建的农村微波电视网络,由于当时缺乏资金、技术等,网络质量不高,加之有线电视技术更新换代快,我局因资金缺乏无力对其进行技术改造,现已处于瘫痪状态。

2、产业经营理念不强。我县广播电视业这几年发展步伐缓慢,尤其是沉重的债务,导致发展资金十分匮乏,面临巨大的生存和发展压力,很大一部分职工连工资都无法全额兑现,致使广大职工将广播电视业作为产业发展的理念不强,认识不到广电事业发展的前景。

3、节目总体质量不高。我县广播电视台自办节目由于受财力、人力、等多种因素制约,虽然近几年来有所提高,但仍然不能满足广大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

四、对策措施

1、牢牢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着力提高新闻宣传水平。

一是围绕县委、县政府十七大精神宣传、落实科学发展观、石羊河流域重点治理,植树造林,日光温室建设,水权水价改革,马铃薯种植,劳务输出,移民搬迁,扶贫开发等中心工作抓好动态性报道。二是创新节目形式,提高节目质量,在把握正确导向,全面宣传十七大精神的前提下,精心打造《新闻》节目,加强新闻节目内容的创新,增加信息量,突出针对性,强化时效性,继续改进会议和领导同志活动的报道,拓宽视野,坚持“三贴近”原则,把镜头、话筒更多地面向普通老百姓。同时,在继续巩固现有栏目、节目的基础上,优化结构,以创优出精品为目标,着力开办一些个性化、对象化鲜明的栏目、节目,推进节目质量和舆论引导能力跃上新台阶,更好的为县委、县政府工作大局服务,为广大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服务。三是加大外宣力度,提升形象,积极探索外宣工作新思路,加大外宣力度,为宣传对外开放,提升知名度、扩大对外影响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大力宣传精神,宣传县委县政府贯彻落实党和国家各项方针政策,带领全县人民艰苦奋斗发展县域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所取得的成就,宣传优势产业及特色产品,宣传在四个文明建设中涌现出来的先进典型,以及经验做法。继续保持在市电视台播出新闻稿件名列前茅的势头,力争在省市新闻媒体发稿量有不断有新的提高。

2、统筹兼顾,科学发展,努力搞好事业建设。

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农村电影放映工程和农村广播电视覆盖工程,是广播影视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为“三农”服务的具体体现,是广播影视发展公益性事业的重要途径,为了让群众能够满意地听好广播、看好电视,最大限度地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视听需求,就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项目带动为支撑,抓好以“三大工程”为主要内容的事业建设。

篇9

*县广播电影电视局成立于*年,现辖一个科级事业单位——县电影发行放映公司,19个乡镇广播电视站,内设办公室、总编室、财务后勤股、有线电视股、社管保卫股、技术股、广告部、*转播站、*数字电视站、*川有线电视站11个职能机构。共有干部职工157人(包括临时人员5人,离退休人员8人),其中,财政供给89人,自收自支68人;45岁以上38人,35岁以下43人,(占总人数的27%);男104人,女53人;从事新闻宣传工作人员32人,从事线路管理、维护、收费人。

二.事业建设发展现状

1、新闻宣传多年来,广播电视宣传工作紧紧围绕县委、政府各个时期的中心工作,进行阶段性、战役性宣传报道。利用标语、专题、系列、电视讲话、实况等形式,先后开办了《治理石羊河,*在行动》、《科学发展,共建和谐》、《食品安全与健康》、《人口与计生》等20余个广播电视专栏并精心设计制作播出了富有创意的新闻栏目片头,建立了数字音频工作站,开设了《报摘*新闻》、《对农村广播》、《学习节目》、《生活之友》、《读书时间》、《法制园地》、《音乐天地》等七个广播栏目,每年在线电视台、广播电台采编制播稿件3000多条,专题片20多部,在市电台、市电视台、省电台、省电视台发稿数量逐年上升,为推进全县工作营造了良好的舆论氛围。

2、网络建设通过多年的发展建设,目前,我局已建成包括县城有线电视转播前端、*镇*转播站、*镇*转播站、*川有线电视站在内的县级转播台站4个,中继站1个(黑冲滩),“2+1”无线收转站(室)52个(其中乡站12个),村级8路有线小前端7个,多路微波(模拟、数字)网点260个,县城有线电视系统传送中央、部分省市及县台电视节目30套,*转播站转播模拟电视节目12套,同时转发中央、部分省市、县台数字电视节目套及中1、*2套数字广播节目,覆盖*河灌区6个乡镇12万多人口;*转播站转播中央、部分省市、县台数字电视节套及中1、*2套数字广播节目,覆盖*黄灌区6个乡镇约l3万多人口。全县广播综合覆盖率81.9%,电视综合覆盖率89.91%,有线、数字电视用户累计达9242户,其中县城有线电视用户4885户,农村数字电视用户4357户,年收入约100多万元。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

1、网络发展不平衡。一是上世纪九十年代兴建的农村微波电视网络,由于当时缺乏资金、技术等,网络质量不高,加之有线电视技术更新换代快,我局因资金缺乏无力对其进行技术改造,现已处于瘫痪状态。

2、产业经营理念不强。我县广播电视业这几年发展步伐缓慢,尤其是沉重的债务,导致发展资金十分匮乏,面临巨大的生存和发展压力,很大一部分职工连工资都无法全额兑现,致使广大职工将广播电视业作为产业发展的理念不强,认识不到广电事业发展的前景。

3、节目总体质量不高。我县广播电视台自办节目由于受财力、人力、等多种因素制约,虽然近几年来有所提高,但仍然不能满足广大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

四、对策措施

1、牢牢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着力提高新闻宣传水平。

一是围绕县委、县政府十七大精神宣传、落实科学发展观、石羊河流域重点治理,植树造林,日光温室建设,水权水价改革,马铃薯种植,劳务输出,移民搬迁,扶贫开发等中心工作抓好动态性报道。二是创新节目形式,提高节目质量,在把握正确导向,全面宣传十七大精神的前提下,精心打造《*新闻》节目,加强新闻节目内容的创新,增加信息量,突出针对性,强化时效性,继续改进会议和领导同志活动的报道,拓宽视野,坚持“三贴近”原则,把镜头、话筒更多地面向普通老百姓。同时,在继续巩固现有栏目、节目的基础上,优化结构,以创优出精品为目标,着力开办一些个性化、对象化鲜明的栏目、节目,推进节目质量和舆论引导能力跃上新台阶,更好的为县委、县政府工作大局服务,为广大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服务。三是加大外宣力度,提升*形象,积极探索外宣工作新思路,加大外宣力度,为宣传*对外开放,提升*知名度、扩大*对外影响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大力宣传*精神,宣传县委县政府贯彻落实党和国家各项方针政策,带领全县人民艰苦奋斗发展县域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所取得的成就,宣传*优势产业及特色产品,宣传*在四个文明建设中涌现出来的先进典型,以及经验做法。继续保持在市电视台播出*新闻稿件名列前茅的势头,力争在省市新闻媒体发稿量有不断有新的提高。

2、统筹兼顾,科学发展,努力搞好事业建设。

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农村电影放映工程和农村广播电视覆盖工程,是广播影视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为“三农”服务的具体体现,是广播影视发展公益性事业的重要途径,为了让群众能够满意地听好广播、看好电视,最大限度地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视听需求,就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项目带动为支撑,抓好以“三大工程”为主要内容的事业建设。

篇10

大视界

百万用户的背后有效发展模式成就新陕西联通

移动互联网时代,三大运营商谁能执牛耳?

释放网络“闲暇时光”的商业价值

下一代营业厅异彩纷呈

电信运营商应如何开展新媒体营销

高校迎新后校园市场应如何维系

基于客户满意度提升的服务营销协同机制构建

科技世园智慧绽放

经营企业一切资产广西电信扎实推进闲置资产盘活和物资管理工作侧记

江西移动:全力打造“智慧鄱阳湖”

新闻宣传如何才能更有效广东移动创新新闻宣传工作

广东移动:让“红段子”飞

共建智慧新疆新疆电信全面启动“宽带中国智慧新疆”工程

开启运营商的“精明增长”时代东莞移动锻造新核心能力体系

好风凭借力山东联通3G服务提升活动侧记

济南联通:3G“沃”城市畅享信息生活

青岛联通:创新经营模式突出战略地位

面向价值的电信管理要创新不要守成

大视界

深圳:中国电信创新基地的经济故事

500亿“富”连接运营商大有可为

情系客户情系员工加快转变发展方式访中国电信四川公司总经理杨国光

变之律四川电信创新求变谋发展

跨越新疆电信十年改革发展纪实

向铁路信息化市场进军

移动支付:运营商、银行谁胜谁负?

手机阅读:新业务、新环境、新策略

3G无线上网卡之争

政企合作,小平台撬起大市场无锡移动拓展家庭M2M规模应用实践探索

以“巧实力”提升企业竞争力

构筑“无线城市”展现“无限可能”广东东莞移动创新建设无线城市纪实

对农村市场实行集团化耕作

如何聚焦客户的信息化

完善电信运营商收入保障体系

基于客户需求分析的电信产品开发流程体系构建

国际市场

苹果iAD广告的启示

压力与能力

大视界

新疆电信宽带发展启示录

践行科学发展观建设和谐、健康、绿色的广西电信

内容为王网络为将协作为本

亟待提高公众移动通信网应急能力

全业务时代运营商宽带发展策略

移动互联网应用新模式:UGC+USC

手机移动广告前景灿烂

手机报深度运营的三个方向

手机优惠券成为移动互联网业务新热点

移动互联网用户七大需求

以科学发展观促进企业持续稳健发展

文化软实力——科学发展的动力源泉中国移动北京公司文化建设回眸与思考

“无线郑州”触手可及

爱拼敢赢快乐工作中国电信福建泉州分公司特色管理文化建设初探

内蒙古电信:优化渠道建设提升品牌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