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学习课件模板(10篇)

时间:2023-08-10 16:51:04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高中学习课件,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高中学习课件

篇1

一、前言

高效课堂,就是教师在尽量短的时间内通过科学合理的教学方式使同学们学到更多知识,使学生不仅掌握到应学的知识,还能从中学会创新和自学方法,全面提高自身素质。这需要教师和学生的相互配合,共同构建高中化学高效课堂。

二、构建高中化学高效课堂具体要求

1.提高教学效率

高效课堂,最重要的当然就是要提高教学的效率,但是这里所说的效率并不仅仅局限于教师教学的速度。有些教师认为在固定的时间内教授的知识多就是课堂效率高,其实不然,高效的课堂除了教师要高效地教授学生大量知识外,还要保证学生在一定的课堂时间内也要尽可能的吸收所学知识并且真正掌握。这里的学习效率并不是传统的考高分,而是学生通过这种高效的化学教学掌握了多少实际知识、锻炼了哪些方面的能力等。需要教师自己注意使用一些让同学们感兴趣的教学方式辅助教学的高效进行,如启发式教学、研究式教学等,注意因材施教,使学生学习和教师传授的效率共同提高。

2.培养整体素质

高效课堂的目的在很大程度上是锻炼学生除了考试能力外的其他方面的素质,所以教学方式也应该以此为准则,不局限于传统意义的以考试衡量的教学。教师在高中化学的课堂上,应该注意除了按传统教学内容教授一些课堂内容以外,还可以适当引入一些化学方面名人的事迹,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还可以通过引导学生学习知识的同时培养学生的不断探索精神。所以,教师在高中化学的教学过程中,应该注意课本知识与培养学生各方面素质相结合,使学生综合素质得以全面提高。

三、构建高中化学高效课堂具体措施

1.进行有效备课

备课是提高高中化学教学的一个重要内容,它是整个课程能够高效完成的先决条件。教师在上每一节课前,首先应该明确这节课准备讲什么,怎么讲,明确了本节课的大致教学思路,才能在此基础上进行高效课堂的构建。教师可以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在上课前先准备好不同的练习题,使学生在学习新内容前能够先复习以前学习的内容,做到温故而知新,对以前和现在的知识都能有很好的掌握。教师还应该在教学前明确本次课程所要教授的内容和教学方法,即怎样导入新课的内容,怎样把本节课的重点内容突出并使学生更好地掌握,努力使课堂教学过程更加新颖。课前准备除了书面的教学思路外,有时还需要进行实验的准备和课件的准备,教师对每节课还要提前进行模拟,以便能恰当应对课堂中临时出现的各种状况,保证化学教学的高效进行。

2.创设问题情境

在教学过程中,问题情境的有效创设也是构建化学教学课堂中的重要一环,恰当的问题情境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情境不仅可以使同学们对新旧知识有直观的联系,还可以培养学生把课本与现实相结合的能力。在化学课堂教学中,生活方面的问题情境用的十分广泛,有利于促进学生学以致用的思想,使学习的内容更具有实践意义。如在讲解“胶体的性质及其应用”内容时,教师就可以先提问学生“为什么咸的豆浆比甜的豆浆容易聚沉?”“为什么钢笔不能混用不同墨水否则会写不出字?”首先利用这些生活中常见问题引起学生的兴趣,在进行新课程的讲解,学生带着问题听讲,等发现自己所学的知识可以解决生活中看起来很令人费解的问题时,就会产生一种喜悦感,学习效率必然大大提高,还可以同时培养学生的变通思维能力。

3.组织课堂提问

课堂提问是现在课堂上常用的师生互动的方式,教师可以通过学生的回答得知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以便及时调整讲课内容。这看似普通的课堂的提问也需要教师的充分重视,好的课堂提问可以使师生进行良好高效的互动,活跃课堂气氛,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恰当的课堂提问或是较少的课堂提问就可能导致课堂气氛沉闷无趣,使学生感觉到紧张,这样的情况下课堂效率肯定不会高。所以教师就要注意恰到好处的课堂提问,设计一些与其他知识相联系、富有趣味性的问题,使学生在回答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能够掌握课堂知识并锻炼自己的理解表达能力。

4.做好化学实验

化学实验是化学课堂上重要的部分,可以说高中化学中离不开化学实验。化学实验具有直观性,可以使学生在做实验或是观察实验的过程中更深刻地记住里面包含的课程内容。教师可以在实验的过程中,让学生自己根据需要设计实验方案,制定详细步骤,自己进行操作并观察实验结果,通过自己的思考和同学们间的相互讨论得出相应实验结论。教师还可以进行更进一步的引导,得出更准确的结论。如教师在讲授“乙烯性质”时,就可以让同学们自己根据所掌握的知识自己动手使乙烯通过溴水并进行观察,通过观察得到溶液分层,底部是油状的现象,然后通过教师的引导和同学间的相互讨论得到乙烯和溴水反应可以生成不溶于水且密度大于水的产物的结论和相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学生可以在自己动手过程中体会到化学的神秘和它独有的魅力之处并对其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四、结语

高效课堂的本质除了使同学在一定的课堂时间中学到更多的知识,培养更全面的素质外,还在于让学生抛开枯燥的学习过程,培养出浓厚的学习兴趣。只有学生和教师的共同进行高效课堂的实践,才能真正达到高效课堂的构建目标。

【参考文献】

[1]王延芳.高中化学高效课堂构建策略初探[J].延边教育学院学报,2012.26(2):117-120.

篇2

创建高效课堂,首先要对“高效”的定义有正确、清楚的认识。高效包括高质量、高效率、高效益三个方面。所谓高效的高中化学课堂,指的是在单位时间内通过教师在课堂上有效的教学活动,使学生不仅掌握基本的化学知识,同时使学生化学探究能力、实践运用能力等得到最大限度的提高。那么,我们该如何创建高效的化学课堂呢?下面,本文将结合笔者多年的高中化学教学实践,对这一问题展开详细的阐述和说明,以给其他教学同行提供些许意见和参考,希望为我国化学教育事业的发展尽自己的一点绵薄之力。

一、改变教学观念,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

尽管现在新课程教育改革正在全国各地如火如荼地进行,但依然有部分高中化学教师不能适应新课改的教学思想,传统的教学理念根深蒂固。他们在课堂上乐此不疲地对学生实行“满堂灌”和“一言堂”,无视学生的主体地位,认为自己才是课堂的主角,觉得认真听讲、做好笔记,并在高考中考取满意的成绩才是学生的主要任务。因此,所有的化学课都是教师在讲台上卖力地讲,学生在讲台下面辛苦地做笔记。虽然不能说这种教学方式一点效果都没有,但是学生却没有学到实质性的东西。因此,我们要彻底摒弃这种传统的教学观念,重视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多设计一些学生可以参与的教学活动,使学生在课堂上有更多可以和教师进行交流的机会。

比如,在学习《化学与生活》这一章中“促进身心健康”的内容时,我们可以先让学生说一说水在人体中的重要性以及合理选择饮食的重要性,然后问学生:我们生活中哪些常见的食品里面具有添加剂?知道这些添加剂的组成成分和性质吗?让学生树立安全使用添加剂的意识,也可以让学生谈一谈药物和都有什么毒副作用等等。因为这些话题都是学生比较熟悉的,学生谈论起来都有话说,这样在正式讲本节内容时,学生就能很快投入进来,而且整节课都会处于全神贯注的状态,学习效果也会比传统的教师讲、

学生听好得多。

二、合理运用多媒体,优化化学课堂结构

如今,我国的科技发展速度极为迅猛,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开始广泛应用于社会中的各个领域。在教育领域中,多媒体技术受到越来越多教育者的青睐也已成为不争的事实,并且取得了不错的教学成果。所以,在高中化学教学过程中,我们必须使多媒体技术独有的魅力得到充分发挥,因为它对优化课堂结构、创建高效课堂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多媒体之所以受到广大教师的欢迎,是因为它可以集声音、图像、图文于一身,把教材中抽象、难懂的知识变得更为具体和简单化,而且呈现的形式也是较为生动和形象的,学生可以一目了然。因为给了学生视觉上的享受,能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所以学生也不会出现走神现象。

比如,在学习《探索生活材料》中“金属的腐蚀和防护”这节内容时,我们就可以利用多媒体向学生展示几张现实生活中一些金属被严重腐蚀的图片,让学生在观看的同时也进行思考:到底哪些金属容易被腐蚀呢?有什么防护办法吗?那些被腐蚀了的金属应该如何利用才不会浪费呢?如此一来,就能加深学生对本章概念知识本质的了解和认识。另外,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一些危险性较高、毒害性较强的化学实验我们也可以通过制作多媒体课件向学生演示出来,这样不仅保证了学生的安全,同时也活跃了课堂气氛,从而促进高效化学课堂的实现。

三、重视课堂教学评价,使学生树立学好化学的自信心

高中学生与其他年级的学生相比,有着更大的学习压力,因为他们要迎来所谓的决定自己一生命运的考试――高考。所以,高中生的心理是极其脆弱的,他们需要教师的鼓励和肯定,从而使他们树立起学好各科知识的信心。因此,作为一名高中化学教师,我们必须重视在课堂上对学生进行教学评价,这也是现代教育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学生进行评价时,要尽量使用赞美性的语言,使学生感觉到我们的课堂是充满爱意和富有诗意的。比如,每次在学生回答完我提问的问题之后,我都会跟学生说:“很好,你的答案正是我想要的。”“不错,跟上节课相比,你进步了好多,继续加油!”“哇,你的想法真独特,老师都没有想到,值得鼓励。”等等,这些赏识性的语言会使学生感觉到教师对他们的肯定和鼓励,同时也能让学生体验到学习的乐趣和成功的喜悦。学生在接下来的学习

当中,会更加积极和富有热情,我们的教学课堂也会充满生机和

活力。

以上就是我对高中化学高效课堂构建策略的几点体会和感想,当然还有很多其他方法,在这里由于篇幅关系我不能详细列举出来。总之,构建高效的高中化学课堂,需要作为课堂引导者的我们不断为之付出努力,在教学方法上不断创新、不断探索,学生要积极配合教师,如果只是教师一人唱独角戏的话,很难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更别说高效课堂的构建了。我相信,在我们和学生的共同努力下,高效的高中化学课堂一定能够早日实现。

参考文献:

[1]王磊.化学教学研究与案例[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2]高海增.化学是怎样学好的:高中版[M].吉林教育出版社,2011.

篇3

教师在设计教学课件时应注意课件的简约性,要突出教学重点和难点,有利于激发学生自主探究的欲望,自主归纳解决问题的办法。对于教学课件的设计不能制作得过于凌乱和花哨,所设计的信息量不应过于繁杂,尽可能多使用图表,文字注释时,应使用精简、精炼的文字进行说明注释,突出重点,太多的文字,影响画面排列质量,也容易引起学生的阅读疲劳,产生相反的效果。颜色要使用合理,搭配协调,过多的颜色会对学生造成视觉疲劳,分散学生的注意力。课件中还应注意文字大小使用合理和恰当,操作简单,最大限度地降低冗余信息的出现。

二、强化交互性

教师在设计教学课件的过程中应当注意课件的交互性,传统教学模式中,基本上都是知识的单向传递,而且依靠黑板的教学也很难达到交互性教学的目的。

真正高效的教学应该是具有双向性,交互性的教学,只有学生与教师之间具有良好的沟通和交流,教师才能真正了解到学生的学习需求,才能真正发现学生不能掌握知识的根源,才能根据学生的需求对教学设计进行完善,更适应学生的学习。因此,多媒体课件在设计的过程中不但要考虑教师的教学,更要考虑学生的学习,以学生为主体,设计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符合学生认知水平,有利于学生完善知识架构体系,能够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形成价值认同和情感共鸣的教学课件。

三、突出针对性

多媒体课件的设计应当有很强的针对性,始终有一条主线贯穿所有的内容,教师可以在课件中引入多种形式的信息知识,如,动画、文字、图像、影像等,但是应当时刻保持针对性的主题突出,避免引起学生杂乱无章,不知所云的学习感受,通过多种信息对主题的重复性阐释,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如,学习“椭圆的定义”一节内容,教师可以播放太阳系九大行星绕日运行的轨道视频材料引入椭圆的形状,然后教师可以引入椭圆的面积公式S=π×a×b(其中a,b分别是椭圆的长半轴,短半轴的长)。教师可以使用“几何画板”等软件,通过改变a,b数值,观察椭圆形图像的变化规律,归纳、分析、总结,使学生直观地理解影响椭圆形面积,形状的因素,以及变化情况,从而获得椭圆的定义与性质等,然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探讨太阳系九大行星的轨迹是如何确定的,这也是研究椭圆形的重要价值之一。通过多媒体技术与传统教学模式中板书的推导分析展现功能的结合应用,可以使学生的学习思维节奏与教学节奏更加同步,同时也能加强师生之间的情感交互。

四、具有集成性

篇4

关键词

高中体育;微课;健美操教学

1前言

微课是一种新型的教学形式,现在已经被广泛运用到高中各门课程的教学中。健美操课是一门律动比较强的课,因为该课中多是对动作要领的讲解和训练,所以运用微课进行教学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往往能够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2健美操教学微课的制作

对于一节健美操教学来说,目前可应用的微课课件主要有4种形式,教师可以根据需要选择适合的形式用于本节健美操课教学。

2.1录制视频

微课课件是对教师教学过程进行录制,然后剪辑,再在教学中运用和播放的视频。这种视频主要是录制一些名师的教学视频。很多有经验的教师往往为了讲清楚教学中的重要部分,对于核心知识点会给予恰当的提示,就采取通过录制视频的方法,一方面能够帮助年轻教师向有经验的老教师学习,帮助他们成长;另一方面能够使所有的学生共同享有名师资源,让学生得到更好的指导和帮助。对于健美操教学来说,为了把动作做到位,通过微课课件的展示,对一些重点的内容进行强调,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动作要领[1]。

2.2录制屏幕

微课课件还可以采取把教师教学过程中的教学内容大屏幕录制的方法,录制屏幕能够将关注点集中在教师讲解的内容上。屏幕录制内容主要是教师在教学中在屏幕上展示的一些重要知识点,或者一些具有提示性的知识脉络,通过这些主要知识的录制,能够帮助学生提取知识要点。如在健美操历史知识的讲解中,教师会在大屏幕上播放一些著名的健美操运动员的图片,或对健美操的历史发展进行梳理,这些内容是知识的关键部分,录制时的焦点对准这些知识,对于学生把握健美操核心知识具有重要的帮助作用。而这种录制屏幕的课件形式主要用于一些理论知识的展示,并不适用于所有的实践课程,教师在具体教学过程中要加以区分和选择。

2.3录制动作要点

录制动作要点是微课体育课教学中运用的主要形式,因为体育教学的特殊性,其实践部分主要是对动作要领的掌握。但是很多动作要领仅仅靠教师示范或者是讲解,并不能被学生清楚明白地看到。采用微课录制动作的形式,可以更清楚地展示动作要点,并且微课有慢动作播放、重复播放等功能,也能够让学生更清楚地看到这些动作的核心要领。具体来说,举手投足到哪个位置,从哪个角度抬起和降下,都是动作的基本要领,通过微课课件的录制,将这些动作进行分解,使学生更好地跟随动作进行学习,从而增强教学效果。

2.4动画视频的多种形式展示

微课是一种多媒体课件,其魅力就在于能够将多种形式结合起来。除了刚才提到的视频录制,还可以采用动画、漫画、视频、图片相结合等多种方式,通过这些方式的结合进一步增强微课课件的生动性。教师在制作微课课件的时候将多种形式融合起来,能给更好地表现教学主题。具体来讲,在健美操教学中的动作要领可以是教师讲解,也可以通过动画制作的方式有趣地展示出来,动画人物更有趣,将一些错误动作的危害通过动画的形式表达出来。如果动作不到位,有可能造成肌肉骨骼的损伤,这些损伤可以通过动画人物的痛苦生动地展示,从而起到提示作用。

3健美操教学中微课的实际运用

制作完成微课课件后,教师就要在实际的健美操教学中将课件运用到教学过程中,通常分为以下4个步骤。

3.1课程导入

课程导入是微课教学的一个重要运用,通过微课能够在新课的导入时起到积极的帮助作用。教师在讲解新知识的时候,如果只是笼统大概地介绍,学生不会得到直观的感受。在健美操课程开始时,教师可以通过播放微课课件的形式,让学生整体观看一遍要学习的动作,从而对于整套动作有一个大概的了解和感受[2]。一套健美操动作比较多,一节课往往不能学完,在课程导入的时候,教师要把本节课要讲解的小节针对性地向学生播放,可以多播放几遍,让学生了解和识记一个大概。

3.2关键动作讲解

把内容导入之后,教师要针对性地对一些动作要领进行讲解,在关键动作讲解的时候,微课的作用更是十分突出。可以利用微课课件具有的慢放、反复播放的功能,让学生看得更清楚,更加方便地让学生进行重复学习。在健美操教学中,最重要的是一些动作要领是不是能够做到位,而做到位的关键在于掌握动作要领的核心。因为健美操是兼具力与美的运动,如果学生不能够掌握运动的要领,很可能会损伤自己。通过微课课件的动作分解,教师能够清楚地让学生理解动作的要领。

3.3反复对照训练

经过这些过程之后,便是学生的训练。在学生训练过程中,教师也可以播放微课课件,让学生对照着课件进行反复训练。由于人的记忆力有限,学生刚开始在练习中对有些动作要领很可能会遗忘。但是通过不断地对照训练,能够让学生进行比较、纠正,从而更好地掌握动作要领。这种健美操各个动作的反复对照,如果仅仅讲解和示范,可能学生并不能完全领会,对照则是不断纠正练习的良好路径。教师通过微课的反复播放,让学生跟着对照训练,往往能够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4成果展示

微课也是教师进行学生成果展示的一个重要途径。对于一些学习成果较好的班级,教师可以录制班级学习成果视频,展示给别的班级或者学生,以促进学生间的互相学习和交流。一些学生动作比较标准,学习成果比较好,教师可以将这些学生的动作录下来,播放给其他的学生,让他们效仿,以榜样的力量来提升整体的学习兴趣。此外,健美操成果展示需要音乐,在微课中可以录入进行成果展示的背景音乐,让学生在微课课件进行的成果展示中得到一种成就感。

4健美操微课需注意的问题

尽管微课是教学的一个法宝,对于教学课堂效果的增强有着重要的作用,但是在微课的应用中也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4.1围绕教学目标

微课是进行教学的一种手段和方法,并不是体育教学的目的。因此,在微课设计中必须紧紧围绕教学目标,不能够偏离教学目的。如在健美操教学中,教学的目的是激发学生对健美操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学习和掌握健美操的动作要领,因此,微课的课件设计都必须围绕将健美操的知识和技巧传递给学生,不能仅仅是为了展示健美操的优美。教学的关键在于学生学会,而不是教师微课课件制作的显酷。因此,教师在微课课件的制作过程中一定要秉承服务于教学目标的原则,无论是动画还是视频,都应该为教学服务。

4.2多种形式相结合

微课之所以深受学生的欢迎,在于其自身具有比较强的功能,能够吸引学生的目光。在教学中,运用微课就要充分发挥其优势,将多种表现形式运用于微课中,从而增强微课的吸引力[3]。如在健美操微课教学中,教师不仅仅采用视频形式,也可以用动画的形式,用一个个动画人物来表现和详解动作要点;还可以采用变声视频,像网络红人papi酱的微视频一样,做得更加生动;并且在视频的制作中可以加入一些网络语言,通过生动诙谐的网络语言,如“动作不到位,后果很严重哈”等,鼓励学生更好地掌握动作要领,以实现教学效果。

4.3把握教学节奏

对于微课教学来说,什么时候需要插入视频,什么时候需要教师做讲解,是需要教师把握的。如果教师教学节奏过快,学生可能跟不上;如果节奏过慢,学生则会因为已经掌握而觉得无聊。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将微课课件和学生的练习实践良好地结合起来,根据学生掌握的情况来推进教学的进度,通过适时适度地插入微课课件,促进教学理论和实践相融合。就健美操教学来说,最终目的是让学生掌握基本动作要领,微课课件传授的只是示范性的理论,最根本的还是要让学生进行实践。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给学生留有实践的时间,通过实践来帮助学生将理论转化为技能。

4.4要从实际出发

微课的根本目的是服务于教学需要,目前虽然微课成为一种备受教师追捧的教学方式,但是并不是说微课就是教学的万能钥匙。在微课使用中,教师一定要从实际的教学需要出发,不能够不考虑学生的感受和客观的教学条件而盲目使用微课。微课使用需要坚持从实际出发的原则,如果没有实际作用,则只是一种教学花架子。因此,在实际的教学中,教师一定要重视这一问题,科学适当地使用微课。

5结语

总之,微课对于健美操教学、对于高中体育教学具有重要的帮助作用,要适时适度地使用微课,增强教学效果。

作者:杨超秋 单位:山东省莱山第一中学

参考文献

篇5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7.01.053

很多人喜欢听音乐,因为音乐能够引导人把自己代入一个渴望的情境中,去享受意犹未尽的世界;同时,音乐抒发的感情能够让人随着它的基调而变化,它是情感的灵魂和情感的流露。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世界和自己喜欢的音乐,生活因音乐而有魅力,因音乐而更加丰富多彩,音乐是一种感情的表现形式,也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实践内容。音乐课程的开设不仅能让学生得到及时的放松和休息,还能够把音乐的知识和方法应用到今后的生活中,这样就能让学生的心情得到愉悦,使学生更加热爱生活、热爱学习,那么学生就成为了音乐的享受者和受益者。音乐的重要性是不容忽视的,它是学生高中学习生涯中的必修课,许多学生认为高考不考音乐就没有必要上音乐课,也就没必要学习音乐知识,甚至有些学生认为把音乐课改成其他的课程进行学习,并认为这样做更有意义。这种想法是比较偏激的,每一门课程都有它存在的意义,并不是因为不进行考试就不重要了。

老师要引导学生充分认识到音乐的重要意义,以及音乐对于舒缓压力的重要影响,老师可以利用音乐的魅力打动学生,让学生自己主动地感悟音乐的美好。很多学生喜欢听音乐,可是却对音乐课不感兴趣,这是因为学生认为音乐课是一门课程,一门束缚学生的科目,这就使得他们不喜欢上音乐课。为了解决这个问题,老师需要设置一个轻松愉快的教学情境,通过适合学生的教学方法让学生感受到学习音乐的乐趣,进而把学习音乐的方法和心态应用到学习中,不断地培养学生对音乐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这就需要老师转变上课的模式,根据学生的特点采用适合学生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在音乐课上得到放松,感受音乐的魅力和生活的美好。

一、引导学生认识音乐的重要性

学生从初中升入高中后,普遍感觉学习压力大,作业繁重以及不能很好地适应高中生活等现象,久而久之,学生就会对自己的学习失去兴趣,慢慢的会对自己失去信心,这是一种很可怕的现象。高中生未来面对的是高考,而高考成绩决定了学生能否上一个好大学以及能否获得一个好工作,学生每天都需要高强度的学习,同时还要忍受巨大的压力,而音乐课正好可以为学生缓解压力、调整心态。在音乐课上,老师可以引导学生听一些优美舒缓的音乐,来缓解学生的疲劳和压力,让学生感觉尽情的放松,学生在生理和心理上得到了极大的放松,这样就能更加高效的投入到平时的学习中。

高中音乐课程的学习还能拓展学生的知识面,让学生感受音乐文化的美好,了解更多的音乐知识。当学习民族歌曲时,学生可以自己去查找一些相关的资料了解音乐的时代背景以及相关的民族文化,这样学生在查找资料的过程中也能够获得更多的文化知识,这对于历史的学习也是有很大帮助的。当学生进行英文歌曲的欣赏时,学生会不自主的进行翻译,随着音乐美妙的旋律去欣赏和感受,这样就会在不知不觉中得到了放松,而且还学到了更多的音乐知识。学生参与到音乐的欣赏中,不仅能够丰富学生的知识、开阔学生的视野,同时也能够极大地提高学生对生活和学习的热情和信心。

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学生学习最好的老师,有了学习兴趣才会有学习的动力和主动性,这就需要让学生认识到,高中音乐课的学习是帮助学生寻找音乐的思维和灵感,而不是仅仅为了传授一些音乐知识。这种音乐思维是在听觉感性思维之上的,它是与日常生活经验相结合进而形成的一种感性认识。音乐的学习也是可以通过分小组的方式进行的,由于学生的音乐功底都差不多,这样就可以把学生平均分成几个小组,每个小组中人数相同,通过共同查资料进行探讨学习。

例如:在进行民族音乐的学习时,可以先让学生感知传统民族乐器的魅力,从而使学生喜欢上中国民族音乐;教师可以选取一些经典的民族歌曲,利用课件的优势来丰富教学内容,加大信息量,为学生营造一种美的氛围;还可以给学生设置几个简单的问题,让学生通过小组的形式了解音乐作品的作者、题材、创作背景以及风格。学生通过小组间的合作交流对这首音乐歌曲有了大致的了解,每个小组把讨论总结的内容记录下来,这样上课老师提问的时候,每个小组找出一名同学进行回答,回答好的小组可以对他们进行表扬和奖励,每个小组就会为了得到老师的表扬而不断努力。当小组得到了老师的表扬时,就能够极大地提高了小组成员对音乐的兴趣,充分发挥他们的学习积极性。高中学生在学习音乐知识的同时,也了解了每个民族的文化特色和风俗习惯,从而开阔了学生的视野,知识面也得到了扩展。

篇6

课程体系建设是教学改革的核心问题,课程改革是否科学合理直接关系到人才的培养质量。《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明确指出:高中数学课程对于认识数学与自然界、数学与人类的数学关系,认识数学的科学价值、文化价值,提高提出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形成理性思维,发展智力和创新意识具有基础性的作用。为了达到标准提出的教学目标和教学要求,适应不同情况和个性化教学的实际需要,有必要构建一个符合实际需要的高中数学课程体系。

一、高中数学课程体系建设的服务对象

高中数学课程的设置结构受诸多因素的制约和影响,在建设课程体系的过程中,首先要分析课程体系建设的服务对象。高中数学课程体系建设的服务对象主要为学生、教师、学校。高中数学课程体系建设需要满足不同基础的学生对数学学习的接受能力。根据学生原有的基础和入学摸底水平测试,因材施教,制订不同的教学计划和培养目标,加强分级教学管理,使优秀学生提前进入更高能力要求的阶段学习。

高中数学课程体系建设必须有利于数学教师自身的发展。教师是课程体系建设过程中的直接参与者,新的高中数学课程体系构建能否成功,教师的素质、态度、适应和提高是一个关键因素。学校应该提供条件,让教师接受相应的培训,进一步提高业务水平。

高中数学课程体系建设需要适应学校教学改革,不断发展。与初中数学相比,高中数学课程设置在课程安排、教学内容、教学量的扩展及难度上有很大不同,这需要在教学改革中逐步建立起具有自身特色的课程体系。

二、构建新的高中数学课程体系的举措

新的高中数学课程体系应该是科学、系统、符合学生个性化要求的。科学是指它要符合数学教学规律;系统是指课程体系内的各内容既各自独立,又相互联系,共同组成一个完整的、相互促进的体系;个性化强调的是以学生为主体,尊重个性,发展个性。构建合理化的数学课程体系是深化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的必然要求,具体可以通过以下三个举措来实施。

1.根据课程系列将教学内容模块化

教学内容模块化就是将课程体系内的全部数学内容划分为不同的模块,并将这些课程模块按难度划分为由低到高的课程系统。通过教学活动的模块化,使它们分别面向不同层次水平的学生,使学生打下扎实的数学基础,保证学生在整个高中阶段数学水平的稳步提高,有利于学生的个性化学习。

2.根据课型实现教学形式的多样化

除传统的课堂授课外,在教学过程中,课程教学方法要灵活。根据课程特点注意开发适宜的课型,体现不同的教学要求。教学过程中,尽量改变传统教学模式中“教师讲学生听”的教学形式,可用多媒w课件与板书相结合的教学形式。教师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与学生建立平等、民主的师生关系,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探究意识。

3.自主课程网络化

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为自主课程的开发和实施提供了必要的技术支持和基础保障,自主课程的开发和实施有力地促进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发展。通过校园网络,教师可以让学生自主学习某些课程,激发他们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

三、正确处理高中数学课程体系构建过程中的重要关系

新的高中数学课程体系改革将解决原有课程体系中长期存在的一些问题,但在新课程体系的建构过程中,也要注意处理好一些重要关系。

首先,正确处理旧课程体系与新课程体系的关系。在调整和改进旧课程体系、构建新课程体系的过程中,教师既要看到旧课程体系的不足之处,更要看到它的优点,不能一味地否定旧体系,新课程体系是在旧的基础上继承和发展的。

其次,正确认识教师和学生在课程体系构建过程中的关系问题。新课程体系改革强调学生的个性化发展,注重学生的主体性,但也要认识到学生的个性离不开教师的培养和塑造,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地位是不能动摇的。

总之,高中数学课程体系的构建是一个系统工程。在高中学习阶段,课程体系占据着关键位置,影响着学生综合应用能力和素质的培养,因此,在高中数学课程体系的构建中要体现出阶段性、层次性的特点,妥善处理课程体系构建过程中出现的重要关系,满足学生的培养目标,全面提高数学教学的整体水平。

参考文献:

[1]焦彩珍.高中数学新课程教学改革存在问题的思考[J].当代教育与文化,2010(5).

篇7

1 分层教学内容概述

从古至今人们都在寻找一种最适合的教学方式。无论是我国古代学者孔子提出的“因材施教”,还是当代学者提出的“掌握学习”理论,无一例外希望通过研究和探讨找到相应的教学方式,而分层教学则是这些理论研究的最终成果,它将传统教学思想和现代教学形式结合在一起,解决了统一授课存在弊端的问题,为现代教育事业提供了新的想法。

1.1 分层教学的整体思路

分层教学秉承了传统教育的基本思想,突出了对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的培养。通过改变授课方式,来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对全体学生一一展开能力培养,做到全面发展每一个学生。同时分层教学还重视学生在高中阶段心理的发展过程,通过分析学生在青春期的各种心理和生理的差异实施区分教学,解决学生之间的分化问题。总之,分层教学是传统教学理念的基础上运用新的教学形式,有针对性地解决学生在学习阶段的不同问题。

1.2 信息技术学科运用分层教学的理论依据

信息技术学科本身具备多样性教学方式的条件,能够很好地融入分层教学,通过设计有针对性的教学任务,让每个学生都能学到适应自己的知识。而且信息技术学科的分层教学为支架式教学模式提供了平台,分层教学规避了传统教育中不能根据学生知识能力为每个学生提供支架的弊端。通过为不同组别中学生建立相似的支架,更好地为每个学生提供获得系统知识的机会。

2 高中信息技术学科分层教学实践

2.1 分层学生

分层教学的主体就是学生,只有首先对学生进行分层才是实现分层教学成功的基础。高中学生由于对计算机操作的掌握程度大不相同,在进行教学时就必须提前调查清楚每一个学生的基本信息技术知识,才能进行下一步的分层教学。调查的过程中,基本上可以采取直接提问、调查问卷和计算机能力测试等方式。然后根据学生的计算机熟练程度以及爱好程度,将学生分为A、B、C三组。A组主要是计算机基础很好、操作熟练、对计算机有浓厚兴趣而且成绩优异的学生。B组则是有一定计算机基础,并且对计算机基本有兴趣的学生。C组就是那些计算机操作水平很差,或者很少接触过计算机,对计算机不感兴趣的学生。对于不同组别的分层是可以变动的,B组和C组的同学通过努力也可以划分到A组。

2.2 分层制定教学目标

根据学生的不同分层就可以依次采取教学措施。对于不同层次的学生水平以及教学大纲要求需要制定不同的教学目标。例如,学习制作PPT这一章节,对于A组的同学,因为他们的基础知识比较扎实,不需要过度的解释理论知识,对于他们主要的教学重点要放在实际操作方面。可以确定制作主题并提供素材,要求A组的同学按照自己的想法制作一个PPT课件,以此来提升他们的综合能力。而对于B组的同学则要循序渐进,让他们能够先熟悉PowerPoint软件的基本操作,然后通过提供练习素材,让B组同学按照要求制作一定作品。C组的同学由于基础不好,对他们的要求不能过高,只要让他们能够了解这一软件的概念,并且拓展一些操作的知识,在操作方面则不需要做过多的要求。这样的分层教学目标保证每个学生都能适应信息技术教学,使每一分层教学目的得以实现。

2.3 分层教学实施

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对于A、B、C三组要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保证对基础差的学生多指导,而基础好的学生让他们放手自己去做。A组的同学理论知识讲授时间不需要太长,主要的教学精力要放在操作上。基本可以让学生自己摸索操作系统的使用方法,适时地提供一些指导就可以。对于B组的同学则要适当地降低一些难度,按照教学大纲的要求边讲边演示,让学生能够看懂整个操作流程,在确保他们对理论知识的掌握后,可以开始让他自己进行操作,但这时候要放慢速度,观察每个学生的操作过程。而C组的同学理论授课时间可以适当的加长,将书本上比较晦涩的知识通过简练的语言表述出来,查缺补漏,及时拓展一些基本的计算机常识。对于C组的学生要有很好的耐心,多鼓励他们,让他们能够逐渐掌握基本计算机知识。在操作方面则不需要过多要求,只要能够会基本操作就可以过关。

当然分层教学并不是指每个小组的同学只需要完成自己的教学任务就可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鼓励各个小组之间相互交流。A组的同学在完成作业的基础上可以帮助C组的同学,B组的同学遇到问题的时候也可以请教A组的同学。让学生在相互帮助和交流的过程中增进感情,形成互帮、互助、互赶的课堂局面。

2.4 分层调整

由于学生在高中的整个发展阶段是不断变化的,因此随着学生的变化,教师也要改变教学内容,对分层教学采用动态调整的方法。在教学中,教师要时刻关注学生的变化情况,对每个学生提出高要求,不断提升学生的能力。对于不断进步的学生要给予鼓励,如果他的能力已经达到另一个层级,这时候就要调整学生的层级,让他学习到更多的信息技术知识。而那些实践能力不足的同学,要加以鼓励,增加他们的信心,解决各种因素带来的问题。

2.5 分层评价

教学和评价是相辅相成的,只有合理科学的评价才能检测出整个教学过程是否成功。在进行教学评价的时候要根据每个层级学生的具体能力进行评价,不能片面地表扬那些计算机基础较好的学生,而对基础较差的学生则都是批评。针对不同层级的同学要给出不同的评价标准,这样才能让学生公平地获得应得的评价。对学生评价的时候还可以参考学生能力的提升情况,对那些能力提升很快,且积极上进努力刻苦的同学加以表扬,而那些能力得不到提升且上课不认真的同学则要及时指出其错误的上课态度。

总之,对于学生的不同情况,要很好地利用信息技术课的灵活性采用分层教学。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信息技术知识,因材施教,解决差异化的问题。

3 分层教学的成效

当前很多学校已经将分层教学广泛运用到信息技术学科当中。而这种打破传统授课的教学方式,也开始受到学生的普遍欢迎和重视。分层教学能让学生不再觉得教学内容晦涩难懂,也能让有些同学不再觉得学习内容过于简单而感到课堂枯燥。分层教学的最大特点在于面向全体学生,能让任何学生都学习到对自己有用的知识技能。在提高学生基本计算机知识,完成学业水平测试的同时,还能培养学生对计算机的兴趣,根据自身能力深入这门课程,既增加了信息技术学科的课堂活跃度,也让学生之间增加了互动和交流,有利于培养师生之间的感情。

虽然分层教学已经在实践中获得较大的成功,但是还有一些潜在的问题需要加以重视。由于分层教学是针对不同学习能力的学生,这就需要每个教师严格把关,确定分层后的教学内容是否真的能提升学生的能力。而且,分层教学实际上是在很大程度上帮助那些学习效率和水平比较中下等的同学,而对于优秀的同学则基本是以提示为主。对于如何协调各个层级同学之间的关系就需要有相应的措施来解决,争取能最大限度利用优秀学生这一资源,共同帮助其他学生。

篇8

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学科,中学信息技术教育教学正在蓬勃发展。但由于缺乏有效的探索,不少学校在信息技术课的教学中仍存在课堂效率低下的现象。因此,如何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切实提高信息技术课堂的教学效率,就成为中学信息技术教育的首要任务。

俗话说花有百样红,学科也各有特点。中学信息技术课程不同于其他文化课,它是一门实践和操作性都很强的课程,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学科。现阶段,其课程设置存在着诸多困惑:全国没有材;学科内容繁杂、更新快;课时少,一般是一周一节,有些学校为了给统考学科增加课时,甚至随意关闭信息技术课,与课标要求相去甚远;学生、家长以及其他教师对该课程重要性的不认同;身兼数职的繁重工作量……种种不利因素都严重影响了信息技术教师的教学积极性和对课程的重视程度,从而导致课堂教学效率低下,信息技术课堂流于形式,成为“嘻哈课”,40分钟过后学生学无所长、学无所乐,教师也没有成就感,失去了提高教学质量的动力。若如此下去,形成不良循环,将使素质教育失去一块宝贵的阵地。

然而,教育是提高国民素质、促进人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基石。中国改革开放30多年来,教育也一直在改革,今年党和国家要逐项落实《国家教育中长期改革和发展纲要》,打造国家的核心竞争力。《纲要》以各种制度改革来推动学校育人模式和教育教学方法的改革,其核心就在于变革课堂。每个教育工作者必须落实国家教育纲要的理念,努力构建适应信息时代的高效课堂,提高教学效率。

怎样才能使中学信息技术课变得有地位、有成就,成为素质教育改革中的一朵奇葩?必须牢牢抓住提高课堂效率这个关键。只有高效率的信息技术课堂,才能吸引学生、鼓舞教师。

理念变观念,观念变方法,其落脚点便是课堂教学理念与实践的支撑。如果教师在下课前能自豪地说:“这节课所学的基本知识我班内的每个学生都掌握了。”这就是一堂好课,一堂高效率的课。那么,怎样才能提高信息技术教学的课堂效率呢?如果把获取高效率的课堂比喻成打一场胜战的话,我们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实施“战斗”。

一、“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充分备课

“千省万省备课不能省,千教万教认真不能掉。”低效课大多是没有充分备课。“不充分备课就上课是一种犯罪行为”,是对学生的犯罪、对事业的犯罪。我认为充分备课要做到以下的“三备”:

1.备教材

信息技术课程目前全国没有统一的教材,而且学科前沿发展日新月异,如教材上用WPS2003讲解文字处理,如今软件已更新到WPS2012版本,界面、功能大有不同,就必须及时更新课程内容,做到与时俱进,才能体现出信息技术的学科特点。教师不仅要全面准确地掌握学科知识,而且要做到融会贯通,从整体上把握学科知识体系,创造性地组织教材,变教科书是学生的世界为世界是学生的教科书。将书本世界与学生的生活世界打通,让书本知识与生活融合起来。例如在课件中加入“天宫一号”的发射模拟动画,让学生既了解了学科知识的魅力,又提高了学习兴趣。

2.备学生

在中学信息技术教学中,我发现学生的学习起点是参差不齐的,有的学生是第一次接触电脑,有的则有些电脑小高手的范儿了,为了让每个学生都充分学习,就必须要找到学生真实的学习起点。教师应了解学生的信息主要包括是否已经具备了进行新的学习所必须掌握的知识与技能;是否已经掌握或部分掌握了教学目标中要求学会的知识和技能;哪些知识学生自己能够学会,哪些需要老师的点拨和指导;哪些学生可以当“小老师”,发挥特长,进行拓展训练等等。这样才能做到有的放矢、分层教学,提高课堂效率。

3.备设备

现在多数学校是在多媒体网络机房上信息技术课,没有软硬件的畅通使用,教学的高效率将无从谈起,正所谓“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中学信息技术教师往往兼职管理机房,虽然工作繁忙,但管理好机房亦是上好课的重要前提之一,不能马虎。一定要制定科学、合理、可行的机房管理制度,并严格加以落实。诸如“上机时对号入座”“下课后设备还原”等,使得学生能够自觉遵守机房纪律,正确地使用计算机。平常做好日常维护,设备出现故障应及时解决,决不拖延,以保证信息技术课的顺利进行。

二、用先进的教学方法做武器――占领课堂制高点

课程改革的核心环节就是课堂教学改革,课堂教学改革的关键在于教学模式的改革,在于改进教学方法,把课堂还给学生,探索能引起学生兴趣的教学方法。高效课堂应具有“自主、合作、探究”的课堂结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为什么比较受学生欢迎?因为它们契合了人的本性。独立思考,自主探究,其本身就是培养学生终生学习能力的重要途径。

课堂教学理应“授人以渔”,教师要意识到课堂的主人是学生,充分重视并相信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教师少讲学生多动,放手让学生进行自学、合作、交流和展示。

结合教学内容,我认为可以采用“任务驱动”“三环四步”“先学后教”“先教后学”等模式来提高教学效率。但正所谓教学有法而但无定法,模式是载体,一定要与课堂内容相契合才能有助于课堂效率的提高,比如讲程序语言与Excel报表制作、电子板报设计,显然就不能套用同一模式。在课堂教学中,我觉得“小组学习”和“展示”是两个重要的环节。小组学习能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的能力,小组学习可以促竞争意识;展示是解决学习内驱力的最好手段,是走进高效课堂的“金钥匙”。让整个课堂以训练学生的能力和思维为主线,成为活力、智慧和高效的课堂。

三、“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坚持评价与总结相结合

不论怎样精心备课、认真上课,课堂效果总是与设想有所出入,所以对课堂一定要进行评价。评价包括生生互评、师生互评和教师自评。有评价才有进步的可能。在教与学的互动过程中,课堂中反馈回来的点点滴滴都是进一步提高课堂效率的重要依据。每堂课后,教师要反思本堂课学的效果、教的效果、教材处理的效果、课件使用的效果、拓展内容的效果,哪些环节需要调整等等,对不足之处及时改进,使下一个课堂的提质增效成为可能。坚持下去,我们的信息技术课堂就是名副其实的高效课堂,真正成为素质教育不可或缺的阵地。

总之,中学信息技术课堂提高课堂效率的目的始终是为学生的终生发展奠基,培养并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自主能力以及信息技术学科素养。教学无止境,在提高中学信息技术课堂效率的实践中,我们教育者仍需不懈探索与努力。

参考文献:

篇9

从学生前面的经验(初中学过的知识)出发,设置问题激活学生的原有的知识和经验,在此基础上进行教材阅读.

问题1:思考并判断下列哪些物质能导电?

铜√氯化钠晶体×稀硫酸√石墨√氯化钠溶液√烧碱固体×酒精×葡萄糖溶液×熔融硝酸钾√问题2:思考、归纳并交流物质导电的条件是什么?

问题3:在什么情况下某些物质可以电离产生可以自由移动的离子?想一想有没有什么方法可以检验这些物质是否发生了电离?

设计意图:这3个问题都与学生的原有认知有关,通过初中相关知识的回顾、思考与归纳,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通过对学习成果的交流,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学习的方式的多样性,同时也为下面的阅读教材任务提供了认知基础.

任务1:预习课本文本的内容.

二、课内自主探究发现

1.检查预习情况

通过组内同学之间、师生合作交流等形式解决预习中遇到的疑难问题.教师(多媒体配合)课件展示出“课前自主预习发现”环节中的三个问题的答案后,顺势提出新的问题:“能电离出自由移动的离子的物质的类别”,对于这样的问题,由学生根据自己课前的思考和课本文本内容的预习的知识回答.

2.导入新课

通过学生前面的预学和新问题的回答,引入电解质的概念,并揭示课题:今天我们就来共同学习电解质及其相关知识.并板书标题“离子反应”

3.自主学习与交流

(1)学生通过阅读课本第2段内容,归纳“电解质”这一概念的定义,汇报并由学生代表上黑板板书.

(2)设置探究性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探究.

问题1下列物质哪些属于电解质?(②③④⑤⑥⑧)

①NaCl溶液②NaOH③H2SO4④H2O⑤盐酸溶液⑥小苏打⑦Cu⑧Ca(OH)2

问题2SO2、NH3的水溶液能导电,它们是电解质吗?

设计意图通过这两个问题的设置,引导学生以学习小组为单位进行分组讨论、归纳并交流,学生围绕着“判断物质是否为电解质时要注意哪些问题?”进行问题研讨,最后发现判断的注意点,师生一起归纳:①电解质、非电解质均为化合物:单质和混合物不是电解质;②只有自身电离出离子的物质才是电解质,如:H2SO4是,NH3、CO2不是;③电解质的判断与存在状态无关,也与溶解性无关.

问题3在你熟悉的物质类别中有哪些属于电解质?

设计意图学生的活动再一次展开,分组讨论、归纳并交流,最后教师与学生一起释疑,常见的电解质:①酸、碱、盐都是电解质;②金属氧化物;③H2O也属于电解质.

问题4“电解质在水溶液或熔化状态下能够导电”,那么,大家想一想其导电的实质是什么?

(3)借助于该问题4,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学生阅读课本内容,归纳“电离”的定义,并邀请学生上黑板板书定义,顺利完成新问题探究的过渡,接着在进行问题探究,反馈学生的阅读成果,并引向精读.

问题5电解质的电离如何表示?什么是电离方程式?

学生继续阅读课本内容,发现并总结出如何书写电离方程式及书写电离方程式的注意要点:①正确书写物质的化学式;②质量与电荷必须要守恒;③原子团不能拆开写;④构成物质的原子或原子团的个数在书写成离子时为化学计量数.

(4)设置例题检测学生学习效果

例1写出下列物质在水溶液中的电离方程式:

①CaCl2②Ca(OH)2③NH4NO3

学生书写并黑板板书:

①CaCl2Ca2++2Cl-

②Ca(OH)2Ca2++2OH-

③NH4NO3NH+4+NO-3

例2写出NaHCO3和NaHSO4在水中的电离方程式.它们是酸吗?

学生书写并黑板板书:

NaHCO3Na++HCO-3

不是酸,是酸式盐;

NaHSO4Na++H++SO2-4;

不是酸,是酸式盐.

4.教学反思

通过学生分组讨论、归纳并交流,师生问答的活动方式,使学生深刻掌握电解质的概念,知道常见电解质,了解电解质的电离及电离方程式的书写,运用概念解题,进一步了解学习化学的学习方法.

三、几点反思

21世纪以来由于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使现代社会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我们不能教给学生所有的知识和技能,更多的知识和技能需要学生自己去发现,教育已不再满足于选择和培养少数优秀人才,而要求大力普及教育,努力提高劳动者大军的科学文化素质.学生活动中教师巡视时可关注到每个学生,实现每个学生的发展,让所有学生掌握在复杂社会中求得自身发展所必须具备的知识和技能.笔者长期在高中化学教学实践中进行总结与反思,发现“发现式学习”有用于课堂教学实践,具体的效果主要总结出如下几点:

篇10

中图分类号:C35文献标识码: A

重庆市普通高中实施新课程改革已数年,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给它基础教育注入了新鲜血液和活力。结束了传统教育中全国各地通用一本材的现象,各省市根据各地教育情况制定不同的教材,因教施教,因人而教,让课堂教材更人文化,更能挖掘学生个性空间发展和潜能,更能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提高。

新课程标准为高中数学课程提出了新的教育理念,教师在课堂教学方法上更自主,更灵活,新课改对教育工作的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一、更新教育理念,尽可能多地进行横向教研交流。

在新的课改过程中,我们数学教育工作不能做井底之蛙,抱着传统的教育方法一成不变,而是要更新教育理念,与国外高中基础教育接轨,学习更先进的教育理念,教育模式,教育方式,更多地在课堂教学中注入人文精神关怀,课程设计更精致,这就需要我们教师在课堂上加以实施和实践,以寻求实用有效的课改方法为目标,以学生为主体。在教学过程 中注重学生自身素质的培养,发展创新精神,活跃课堂气氛,教师与学生更多地交流,千万不能犯经验主义,教条主义,和满堂灌的错误思想,多观摩精品课,不管外国和优秀学校的,尽量使数学课更新颖,更活跃,让学生接受起来更轻松,让教与学更完美地融合在一起,与时俱进,顺应新的素质教育形势。

二、提高高中数学教师的业务素质和职业道德的培养

老师职责首先是育人。在高中数学课堂中不仅培养学生数学能力,最重要把育人素质教育融入教学中,先成人,后成才,为人师表,答疑解惑,则为优秀的教育工作者。

1.继续教育是高中数学教师提升业务素质更新教育理念的机会。

数学学科一直在发展,教育教学方法也不断地更新,教学软件不断升级,我们高中数学工作者不能只停留在大学四年所学专业知识不前,必须要进行继续教育培训,教书一生学习一生,适应不断发展的教育科学。数学教学继续教育是对数学教育工作者进行数学知识更新、补充教学教法、拓展视野和教学能力提高的一种高层次的升级教育。

2.增强团队意识,和谐协作

课程教改不是教师个体的工作,孤军作战,而是整个数学教研组这个团队团结合作、经常做教学观摩,交流教学教法,气氛和谐,教师们必须进行课改研究,课件研究,应该积极参加新课改专题研究活动,加强合作与经验交流,加快教改进程,大大提高教学效果。3.教改的主体是学生,是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

为了学生的明天,为了学生的未来,所有的课改方略都是以人为本,促进学生健康智力的增长,同时培养他们的综合素质,以及为培养就业能力,在课堂上多讲解与实际生活有关的经济,生产,管理方向的基础应用数学,培养学生在未来工作岗位上处理事务的能力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团结协作的能力,电子数据收集能力。同时训练学生的坚强的学习意志力,独立动作的能力,永远保持学习热情和进取精神,尽力挖掘学生的学科灵感。为学生的未来导航,驶向成功的彼岸。

4.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学会自省与总结。

“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这一直是中国人德行修养的标准之一。在课程改革巨大伟大的工程中,高中数学教师不但要有精深的业务素质,深谙知识点,收集与数学专业相关的电子数字信息,更要在教学实践中创设情景教学,灵活地组织教学,在教学实践中做到经常自省,反思,总结课堂教学中的不足,总结高考考点,遵循教学规律,保证课改有效顺利实施。

三、认真钻研教材,备课精心设计教学方式

课改的对象就是学生,引导学生认识数学知识的魅力,课堂组织和课程模式有重要改革,从满堂灌变为启发式教育,设计一题多解,尽可能地选取与生活相关的题,高中数学教育工作就必须认真钻研教材,备课精心设计教学方式,吃透教材,精选例题,更好地启发学生,掌握实用的数学知识。

在新的教学理念下,探索出新的教学模式。在教学实践中,教师针对不同章节,不同的教育对象精心设计教学方式,教学组织方式。在理论课时就应讲授比较多,融入多媒体教学,在演练课时,就应让学生多上台演算,演算完让学生在讲台上给同学们讲步骤、讲思路,再让另外的同学用不同的方法解题,并讲解,最后老师总结,同学们评比,这样能激发学生们的兴趣,增强学生们的自信心。对于考试考查方式也在改变,不单是老师出试题学生答题,也可以在学完某些简单的章节后,让每个学生自主出题,他们这时感觉到特别自豪,因为出题这个神圣的工作由他们来完成,赋予他们光荣的使命感,学习欲望更强烈,拥有更浓烈的学习热情。

四、借助多媒体辅助教学,让学生在视觉,听觉,感觉上全方位轻松接受知识。

在数字信息科技高速发展的今天,电子辅助产品及软件对教育教学产生了极大的冲击,当今的数学教育工作者更应掌握新的科技教学软件应用在课堂教学中,借助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让学生在视觉,听觉,感觉上全方位立体轻松接受知识,把抽象的概念或枯燥的演算变得更形象化,死板的公式变得动态化,记忆起来也特轻松,拓宽了学生的数学思维和想象空间,例题更丰富,解题更多法。教师合理地使用现代辅助工具有效地应用在教学中,弘扬数学精神,引导学生自主能力,同时最大极限地彰显数学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