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系统行业分析模板(10篇)

时间:2023-08-10 16:51:09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金融系统行业分析,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金融系统行业分析

篇1

2 统计技术在金融行业的应用

2.1 最小平方法

利用各年份的不良贷款数额与时间变量之间的线性变动趋势,拟合一条反应不良贷款随时间变量变动的趋势直线方程曲线,以此作为预测模型,来反应不良贷款作为因变量随时间自变量变动而发生相应变动的规律。只要外部宏观经济环境没有出现根本性变化,银行自身的经营条件等内部环境因素没有发生根本性变化,不良贷款额一定遵循自身的规律而变动。银行一旦发现某一期不良贷款额实际值和预测值偏离较大,就要及时找出问题根源,基于这个意义,这个预测模型为实现银行的稳健经营的管理目标的实现提供了起控制和导向作用的手段和方法。该方法具体过程如下:假定时间变量为x,不良贷款额变量为y,二者之间的关系为:Y=a+bt

①∑y=na+b∑t

②∑ty=a∑t+b∑t2

解由①、②式组成的二元一次方程组,就可确定a/b两个参数,预测各年不良贷款额的直线预测模型也就建立起来了。

2.2 加权平均法

从商业银行角度讲,客户信用等级的划分和评级常常是用来指导授信风险的管理过程的重点依据,应通过多个维度去综合考虑客户的信用风险评级。此时综合分析授信客户的财务状况、市场经营环境,以往信贷诚信度等等对于评估贷款的安全性类别是很有必要的。在授信实践中,银行的经营业绩对其授信资产依存度较大,可是授信资产的单位资源报酬率却不高的授信客户大有人在,以此相反的客户也不在少数。在风险可以接受的条件下,商业银行应努力开拓前一类客户的市场,并尽力提高单位资源报酬率,以谋求获利最大化。因此在分析客户对银行的贡献度时,既要仔细考虑客户从总体上给银行带来的绝对意义上的获利总额,也要重视授信资产的单位报酬率。建立客户授信等级的多维度评判方法可采用如下步骤:首先,第一,在综合评价基础上界定客户信用等级及其对银行的贡献等级,并赋予相应的权重系数。第二,依据加权平均法进行定量总体评估,以确定其授信等级。第三,依据有关评判标准及定量综合评估结果,对客户授信等级作出判断。

利用加权平均法把客户授信划分成不同的等级,不同的等级又可分为不同的具有优先先后顺序的类别,这样就会产生多个具有不同优先先后顺序的级别。授信决策必须建立在客户授信等级级别的划分的基础上,客户的贷款的前后次序可依据客户授信等级的优劣表现确定。下一步就可以对贷款的额度大小、发放的先后顺序、利率的高低等影响银行收益和风险的各方面因素予以恰当安排。这种管理技术其意义非常明显:如目标清楚,资源组合管理的效率较高,即可以将有限的授信资源有针对性地进行优选配置,对银行的总体风险和各种不同性质的风险进行总量管理。从而确保银行在总体安全的基础上实现盈利的最大化。授信业务员也可以根据先前对客户授信等级的界定,去分析客户财务风险的状况、发展趋势,同时通过财务风险向贷款风险转化规律来判断其对信贷风险的现实影响程度,也可以及时有效的确立防范客户财务风险向授信风险转移的对策与措施。

2.3 指标法

银行经常采用的衡量授信资产质量的指标是经风险调整的收益率指标。银行作为经营货币和信用业务,为社会的经济发展和生产的顺利进行提供资金融通等方面的金融服务的特殊企业,经营风险可以说是其最本质特征,风险因素的衡量对于考评银行的授信资产质量是必不可少的。采用经风险调整的收益率,综合考核银行的盈利能力和风险管理能力。经风险调整的收益率克服了传统授信资产盈利目标未充分反映风险成本的缺点,将银行的收益及风险二者联系起来,体现了风险与业务发展二者辩证统一的关系:在业务的发展中必须关注风险,在规避风险的同时考虑到对业务的不利影响,始终追求二者的最佳动态平衡。使用经风险调整的收益率,从根本上改变银行过去的一味追求利润而无视潜在风险的经营方式,促使银行在审慎经营的前提下发展业务、创造利润。在经风险调整的收益率中,目前被广泛接受和普遍使用的是风险调整的资本收益率。其计算公式如下:

RAROC=(收益一潜在损亏)/经济资本(或非潜在亏损)

篇2

2010年全年系统集成服务市场达到288.69亿元。2011年我国系统集成服务市场规模达到349.11亿元,同比增长速度为20.9%。统计资料显示,2012、2013年我国系统集成服务市场规模分别达到419.67、499.06亿元。

从数据来看,银行仍是金融业IT投入的主体,占到总体投资规模的72.2%,银行业IT投入的稳定是金融信息化投入增长的主要原因,此外证券、保险机构由于扩容扩张、业务创新的需要,也对行业整体恢复IT增长起到了推动作用。2012年中国金融行业信息化投入为490.3亿元,较2011年同比增长1.1%,IT投入经过2009年的紧缩后恢复增长。银行业IT投入的稳步增长是金融信息化投入保持增长的主要动因。2013年中国金融行业信息化投入为514.5亿元,同比增长4.9%。

但是经过20多年的行业洗涤,系统集成服务市场已经进入了相对的成熟期。随着IT市场发展的逐渐成熟,信息化建设水平的逐步提高,针对各种软硬件产品的集成服务收入在整个系统集成服务市场的比重逐年下降,而围绕着软硬件产品进行的应用开发比重却越来越大。究其原因有一点是因为原始厂家的产品技术、宏观系统解决方案,是许多系统集成商均可提供的,基本无特殊性可言。

金融系统集成顾名思义,就是金融行业的系统集成业务,在社会经济水平不断进步,金融业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金融行业的业务类型不断增加和变化,就要求在原有的业务系统上不断扩展改造。新的集成方案应运而生,来为金融业解决此类问题。作为金融业务的一个代表,银行一直希望通过新方案和新的应用能够达到在银行实现集中化管理的目的,并且有效地提高整个银行业的业务效率。

由此可见,金融系统集成业务的发展正在经历从简单硬件集成到整体解决方案提供的发展阶段。

二、现代金融系统集成服务主要内容

从前文的发展阶段我们可以看出,现代的金融系统集成服务已经在产品集成的基础上进入到整体解决方案提供的时代。而不同的系统集成供应商根据其业务特长为金融行业提供了针对内容各有不同的方案,但其整体趋势都是从产品供货向服务外包的转变。

以当前在银行业较热的智慧银行业务作为案例,我们可以看到,这一业务的推广,集成了银行原有业务的多个软、硬件系统,将部分银行业务从柜台引到自助服务中,利用对原有自助服务机具的升级、创新,结合最新的科学技术进行了整合。以IBM公司为建设银行提供的智慧银行解决方案作为分析,我们可以看到,在建设银行的智慧银行网点,自助VTM机、全息投影、互动大屏等等产品均由不同厂家生产,符合传统意义上的系统集成。但是以方案提供商角色出现的IBM将这一系列产品与银行实际业务需求进行整合提供了综合解决方案,为银行实现科技创新应用,增加客户满意度做到了推动,因此获得了银行和客户的共同认可,使得智慧银行这一业务在2014年底发展迅速。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到,现代的金融系统集成业务已经是解决方案的集成。作为服务商,我们需要了解金融行业需求,整合软、硬件资源,将其有机的结合,在银行需要的业务环节上提供出能够解决问题的整体方案。

三、浅谈金融系统集成业务未来发展趋势

在当前行业和科技水平发展的趋势下,笔者认为金融系统集成业务未来发展主要有以下趋势:

(一)以多方合作形成解决方案的集成为主

通过现代金融系统集成业务的发展,我们不难看出,做综合服务的方案提供商将在未来一段时间内成为金融服务业的一个主要趋势。在为金融行业提供系统硬件产品已经高度成熟的市场中,产品成本已经趋于透明化,利润空间已经不利于服务企业发展,即使在产品上更新换代进行创新,也会在短时间后出现市场相类似产品快速普及的情况。因此,以解决方案为核心,针对客户具体需求,为客户解决实际问题或者为客户带来可观收益的整体方案服务方式将更加受到客户和市场的欢迎。

同时,在市场竞争中,整合同类企业资源进行方案的搭建将促进不同领域的金融服务企业进行合作,形成联盟形式的团体,团体中的企业各自负责其专业擅长的部分,以合作为客户解决问题,弥补了以往各自负责单一范围,无法从实质上解决客户需求的问题。

由此可见,由不同领域的服务提供商共同合作,向金融业提供系统集成解决方案将成为主体趋势。

(二)科技信息化为主

随着科技水平的高度发展,各种新技术应用到生活和工作中的时间越来越短,这就对未来的金融系统集成带来一定影响。作为金融行业,多数服务需要面向社会,需要有大量的客户资源。以目前建设银行提出的“新一代”系统为例,这就是银行自身从需求利用科技信息化进行业务集成的一个典型代表,该系统涵盖了建行多项业务,实现了整体软、硬件的管理与协调。而作为金融行业的服务商,如何利用新的技术应用为金融客户降低成本也是系统服务商需要考虑的关键。针对银行自身发起的系统集成,如何把握机会,及时将新的科学技术引入到服务中来,是未来发展的一个主要趋势。

篇3

金融宏观审慎监管的直接原因是金融系统性风险。欧洲中央银行将其这样定义:“因为金融系统的不稳定广泛性威胁到其稳定,社会福利和经济增长受到很大损失。”它和个体风险相反。

我们从时空方面分析金融系统性风险。某时金融内部风险问题即为空间风险,在时间上极有可能爆发,是动态存在的。金融机构风险积累众多就会形成空间系统性风险。以时间的变化演变而成的时间性系统风险,是金融内部和经济外部作用的结果。它与金融的顺周期关系密切。在金融业信贷规模扩大引起的经济过热后,系统风险继续增加;在金融缩小信贷规模时,经济衰退明显。

那么如何识别风险,以一些指标来辨别。简单看,个体风险可能直接影响整个金融系统风险,影响巨大。所以,监管部门监管实施的主要关注点即是规模大的金融行业的系统风险问题。

具体简介两种识别办法,即指标预警法和压力测试法。指标预警法以金融稳健指标为主。主要用来初步检定金融系统稳定性,已经为120多个国家地方金融稳定做了分析。压力测试法即为演示金融行业负面状况时评判其损失。此法可以有效补足系统漏洞,控制并减少系统风险。以最坏的打算,最具可行度的演示,来保证压力测试的准确无误。

对风险的识别从简单静态化已经变为关联动态化分析。

二、金融顺周期性

影响金融系统风险的一个因素即是顺周期本身。经济社会和金融行业的累积和正反馈作用共同促使经济的不断变动,所以,经济就会表现为顺周期性。

具体可分四点来看。首先,资本监管上,主要在于定义资本充足率问题。比如,经济发达时可定为宽松的资本充足率,信贷供应减少,在经济退缩时,收紧银根,从而降低信贷供应、抛售等。其次,贷款实际损失计提法。在金融信贷风险不明显时计提很低,在信用风险明显时,拔备增加,资本束缚和盈利范围阻碍了拔备资金供应。再次,公允价值会计。市场下滑时,市值减少,抛售出现,资产价格骤降。公允价值会计会在资产价格膨胀时促进增长。最后,金融管理者待遇问题。通常,金融管理者薪水很高,然而当金融出现亏损时,管理者却没有损失,管理者的待遇顺周期导致其对短期回报的过分关注。

信贷与资本市场联系加强了金融的顺周期性,通过金融加速器、财富作用于经济实体,经济呈现波动大的局面。比如,企业的成本增加、净值较少受到经济的负面影响。企业的下步产值减少会受高额的外部融资成本影响。同时,居民消费的增加只有靠价格上升的作用才能产生。金融波动受到经济变化的强烈影响。金融系统与经济波动同步进行,泡沫经济不断产生。

三、逆周期宏观审慎监管的理论与经验

(一)相关监管理论

上世纪70年代末,银行监管者观察到了监管的漏洞,提出“宏观审慎监管”。2008年金融危机前,学者从微观和宏观视角比较研究认为,监管应从银行转向非传统领域,特别是金融衍生行业。2006年,国际清算银行总裁Malcolm认为宏观审慎监管有两点必要。首先,宏观经济的所有风险而非某个金融机构风险导致金融危机产生经济损失。其次,金融衍生品将金融风险快速移动,银行外其他金融机构也可能是金融危机的诱因。

2000年,Crockett觉得目标与风险累积不同是微观和宏观审慎监管的区分点,微观监管目标是某个金融机构的破产承担风险,宏观监管目标则是整个金融的经济损失。微观审视监管主要看重某金融机构特定风险,宏观监管则关注整个金融系统的集体风险。

2008年金融危机后,学界转向宏观审慎监管为重点。2009年,Borio觉得宏观监管应从时间和部门之间来进行,风险跟随时间,使金融系统的顺周期性减慢,实现逆周期监管。宏观审慎监管的主要方向是逆周期监管。2010年,Caruana总结了宏观监管的目标,即以顺周期性和金融共性风险的显现减少金融体系风险。

理论探讨至今仍然有一些局限性存在:首先,对金融逆周期宏观监管视角少有法律层面的探讨,法律制度的制定实施影响逆周期宏观监管,法律制度的应用亟需加强。其次,微观与宏观监管缺乏联系。探讨基本上以宏观为主,忽视微观基础,致使宏观监管与微观监管不相容。最后,逆周期探讨缺乏。逆周期要具体用在宏观审慎监管上,要探讨逆周期管理的方向、体制等,金融与经济不平衡、周期的关联点等等。

(二)实施金融宏观审慎监管的经验

下面从监管方式的时间和空间视角,来探讨宏观审慎监管的一些途径。

1、时间视角

通常,系统风险加剧会在金融扩张、经济繁荣时,爆发则在银根收紧、经济不景气时。据此,时间视角审慎法就可以增加上行期的缓冲资本,控制价格过度上涨,经济下滑时补充市场的波动,以丰补欠。我们可以将其认为是逆金融周期的建立。具体有公允价值会计制、拔备制、资本缓冲制。

公允价值会计制。改革公允价值会计制度,主要是采用逆周期管理,减少其本身的顺周期性。正确认识金融流动困难的风险过剩,减少金融波动浮动大的公允价值作用,较少依靠会计数据。促进银行信息的透明,展现公允价值。

拔备制。经济上行期,银行应该提高准备,防备信用损失。FSA认为,经济扩张最大化时,要另行缓冲储备,其大小范围放在百分之二到三个点。西班牙银行的先进制度即除了基本的准备金外,还要有逆周期准备金的适当部分来承当缓冲资金。

资本缓冲制。Brunnermeier等人认为,以宏观经济为指导,经济上行时,增加信贷编边际成本,经济下滑时,提供基本信贷即可。Goodhart and Persaud觉得,资本杠杆和资产价值上涨关系密切,银行的风险不能只看负债表。按照某一部门的风险订立超额逆周期资本,增加边际成本。

2、空间视角

系统风险在空间上即为跨机构风险,金融的集体性关系导致负外部性的风险过剩。所以,某个金融机构不必思考系统金融风险。具体有三点。

篇4

根据不同的标准,金融系统可划分为不同的类型,目前惯用的划分标准是根据金融中介(主要是银行)和金融市场(主要是证券)在金融系统中各自所发挥作用重要程度的不同划分为银行主导型和市场主导型。德国、日本是银行主导型的代表,而美国、英国则是市场主导型的典范。经济转轨国家进行金融系统设计的参照标准也主要就是这两种类型,但对这两种类型金融系统的孰优孰劣一直存有争议。

金融系统的基本功能是引导储蓄向投资转化,具体表现为金融系统的筹资投资功能、资源配置功能和风险搭配功能。依据系统论中结构功能原理,不同的结构将会有不同的功能,那么金融系统类型不同,对应的功能也就不相同,这决定了市场主导型与银行主导型金融系统各有其优劣势。我们可以从金融功能的角度对银行主导型和市场主导型金融系统进行比较分析。

市场主导型金融系统的优劣势有:市场能有效迅速地传递信息,但也因此减少了对个人收集信息的激励。市场通过兼并以及激励手段提高公司的控制效率。与银行相比,市场在任一时点上都具有更好的跨域风险分担机会,许多人可以在同一确定时点上交易风险,并且可以通过资产组合多样化平滑风险,通过选择一些金融工具来对冲风险。在流动性强的市场上,投资者能迅速地转让证券,但同时也导致他们缺乏对公司施加严格监督和控制的激励。另外市场也往往带来更多的短期行为,即投机。

银行主导型金融系统的优劣势有:银行能通过有效收集和处理经济信息提高资源配置效率;银行在动员资金和收集信息上更具有规模经济;银行能提供更好的跨时风险分担;银行可以通过与企业建立长期有效的合作关系减少企业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银行主导型显示出其众多优势,但是也有很多缺陷。例如:银行保护长期与其保持紧密关系的企业妨碍了企业的竞争和创新;缺少监管和限制的银行可能与企业串谋,结果可能带来坏账和风险。

二、银行主导型和市场主导型趋同的国际趋势以及中间模式的思潮

在分析银行与金融市场时,许多学者把两者作为一种替代关系,这种看法是片面的。实际上,随着信息技术在金融领域的广泛运用以及金融资产同质性的逐步强化, 市场与银行已经形成一种互补关系,这使人们认识到选择市场与银行均衡发展的必要性。市场与银行均衡发展会使得市场主导型金融系统和银行主导型金融系统最终朝着趋同的方向发展,最具有说服力的是美国和德国金融系统互相借鉴,也在朝着趋同的方向发展。

20世纪80年代以来,金融的自由化与一体化对美国的分业经营提出了挑战,要求混业经营、支持全能银行的声音高涨。支持者认为全能银行具有诸多优势,如:信息优势、金融创新优势、范围经济与规模经济、协同效应、风险分散效应等。而对全能银行的批评主要集中在全能银行的特殊风险和利益冲突上,批评者认为:全能银行除了金融业务的一般风险外,还有多元化金融服务带来的特殊风险,如:不稳定性、风险传递、资本重复计算、不透明结构、金融势力集中等。另外,全能银行是由股东、债权人、客户、经理和职员以及政府监管部门等众多利益主体相互联结在一起的复杂利益系统,不同利益主体有不同的利益追求,因而产生利益冲突。全能银行的支持者则认为:全能银行的特殊风险和利益冲突问题可以通过构建风险管理体系与监管体系解决。虽然争论仍在继续,但实际上最近几年美国的全能银行得到了很大的发展。美国全能银行的发展主要是通过组建金融控股集团来实现的,而1999年11月通过的《金融服务现代化法案》则为银行的混业经营彻底扫除了法律上的障碍。

同时,经济的全球化与信息技术的广泛运用对德国银行主导型金融系统也提出了严峻的挑战。资产证券化和金融市场-‘体化的深入发展使金融市场变得更为发达和活跃,从而对德国的全能银行体制提山厂挑战。其次,并购机制的有效运用也促使德国发展金融市场。20世纪90年代以来并购机制在欧洲得到了有效的运用,这为银行主导型金融系统中的公司治理提供了除银行监督以外的另外一种有效的方式。在这种情况下,德国政府采取了积极的措施促进金融市场的发展,同时德国银行也在努力提高市场导向型的融资。

从以上美国和德国金融系统的相应调整中,我们看到在经济全球化与金融自由化背景下银行主导型与市场主导型两种金融系统有趋同的趋势,属于银行主导型金融系统的国家开始重视金融市场的作用,提高市场主导型的融资;属于市场主导型金融系统的国家逐渐在减少传统的制度壁垒,组建符合本国实际情况的全能银行。

金融系统的趋同趋势带来了金融系统中间模式的思潮。如果经济体系中既有发达的银行,又有发达的市场,也就是拥有全面发展的金融系统,那么社会资源将会得到更有效地配置,风险也将会得到更好地转移和分摊,这种全面发展的金融系统就是已初露端倪的金融系统中间模式。我们可以把金融系统中间模式定义为:介于银行主导型与市场主导型之间的金融系统模式或全面发展的金融系统。

三、金融系统视角下我国商业银行金融控股集团化再造的现实意义和深远影响

一个功能完善的金融系统必然会促进经济发展,因此构建一个符合我国国情的金融系统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大课题,而我国商业银行金融控股集团化再造对于构建我国金融系统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影响。

(一)商业银行金融控股集团化是我国实现金融系统中间模式的重要途径

我国金融系统属于经济转型国家银行主导型金融系统。目前在资源配置过程中,银行仍然控制了大约80%的资金,在可预见的未来,银行仍将是我国金融系统的主导,但是我国银行体系的资源配置效率并不理想,这从资产管理公司划拨的银行不良资产规模就可见一斑;同时我国证券市场也很不完善,资源配置效率比较低,缺乏业绩良好的上市公司就是明证。作为经济转型国家,我国的金融系统尚不发达,德国的银行主导型和美国的市场主导型金融系统模式都不符合我国实际,因此我们在设计我国金融系统的时候,要更多地结合我国国情,逐步探索一个最大限度发挥自身功能的金融系统。

通过对银行主导型和市场主导型趋同趋势和我国实际情况的分析,笔者认为我国金融系统发展的理想模式应该是中间模

式。我国要实现金融系统中间模式就必须坚持银行和金融市场均衡全面发展。商业银行金融控股集团化不但有助于提高银行经营效率,而且成为银行介入金融市场的一条捷径,是我国实现金融系统中间模式的重要途径。

首先,我们需要继续重视银行体系的建设,千方百计地提高银行效率。我国的金融市场还存在规模小、效率低等诸多问题,在这种大的格局下,商业银行发挥重要作用是必需的,也就是说,我国要实现金融系统中间模式不能采取削弱银行的做法,只能在完善银行体系的同时加速发展金融市场。从我国商业银行自身的情况来看,银行聚集了大量资金,能够为经济发展提供资金支持。另一方面我国商业银行不同程度地存在资产质量差、资本充足率低、风险管理薄弱、核心竞争力不强等问题。根据世贸组织协议,到2006年底我国将全面开放银行业,外资金融机构将享受国民待遇,外资银行将与中资银行在公平对等的基础上展开竞争。因此,加快我国商业银行改革,选择一部分商业银行组建成金融控股集团,提高综合竞争力,是当前我国银行业的迫切要求。

其次,我国金融市场的发展需要银行体系的支持。金融市场的发展离不开金融中介的繁荣,我国金融市场和商业银行的发展应该是共生共荣的关系。对于我国这样一个经济转轨国家来说,以证券市场为核心的现代金融市场的发展,既是我国市场经济发展的必要条件,也是我国市场经济发达程度的标志。我国金融市场的发育滞后,不但会影响整个社会的资源配置效率,而且还会导致整个市场机制的扭曲和变形。我国的金融市场起步较晚,所暴露的问题也较多,在这种情况下,无论从短期内还是长期来看,金融市场发展都需要银行体系的介入和支持。在欧洲,商业银行是混业经营的,银行对金融市场的介入,对于保证金融市场的稳定发展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我国商业银行组建金融控股集团将有助于银行规范有序地涉足金融市场,带来银行和金融市场的双赢。

(二)金融控股集团化有助于我国商业银行在分业经营和混业经营两难局面下实现综合经营,提高银行效率

金融控股集团最主要的特点是集团控股,法人分业。控股母公司通过股权纽带对子公司进行联合经营、统一管理,控股子公司具有独立法人地位,并分别经营商业银行、投资银行、保险、信托等金融业务。各子公司业务之间设置防火墙等内控制度,遏止内部交易并有效隔离风险,降低非银行金融业务对银行安全的威胁。在金融控股集团的框架下,原来的分业监管仍然有效,因而不必对原来的分业经营和监管体制进行根本性变革,有利于实现金融经营制度和监管体制的平稳过渡。

相对于没有产权联系的金融机构之间的合作,金融控股集团内部的分业合作效率更高,合作的稳定性和持久性也更强。我国金融机构的分业合作由于没有产权联系,在合作中协调难度较大,因而缺乏稳定性和持久性。解决这一问题的思路就是在不同类型金融机构之间建立产权联系。我国目前实行的分业经营制度限制金融机构之间相互控制、渗透,因而现阶段不同类型金融机构之间建立产权联系的主要途径是组建金融控股集团。在纯粹的金融控股公司中,银行、证券、信托、保险等金融业务子公司相互之间并不参股矿但均茁控股公:司参股或控股,因而不同金融业务子公司就间接有了产权联系,子公司在控股母公司的协调下可以通过一定的业务互动和资源共享实现协同效应,提高经济效率。

(三)金融控股集团促进银证合作的深化,使货币市场与资本市场得到有效链接

我国资本市场相对货币市场发展滞后的重要原因之一是这两个市场是相对割裂的,资金无法在两个市场中顺畅地自由流动。我国货币市场发展早于资本市场,银行体系通过银行存贷款成为主要的资金融通者,因而我国的资本市场必须借助与传统的货币市场连通,吸引更多的资金人市,才能发展壮大。

篇5

【关键词】

宏观审慎监管框架;完善;建议

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宏观审慎监管受到各国广泛关注和高度重视。那么如何完善宏观审慎监管框架结构,防范和化解金融系统性风险,实现金融体系的稳定运行,促进宏观经济平稳发展,已成为我国宏观金融政策研究的重要课题。

1 宏观审慎监管的涵义

宏观审慎监管是将金融体系视为一个整体,从系统性角度对金融体系进行风险监测,从而实现金融系统的稳定发展。然而,国际上对宏观审慎监管的定义却没有形成共识,一般通过与微观审慎监管的对比来界定宏观审慎监管。我们从以下四个角度来分析:

1.1目标不同。宏观审慎监管与微观审慎监管均以防范风险为目标,但侧重点不同。宏观审慎监管将降低宏观层面上系统性风险发生概率,限制风险在金融系统的积累,保证整个金融体系的稳定为最终目标的。微观审慎监管更多关注个体金融机构的安全运行。

1.2监管对象不同。宏观审慎监管关注的是整个金融系统的运行是否存在风险以及风险在整个金融体系的分布,金融市场以及影子银行等的运行,进而更加关注整个宏观经济体系。而微观审慎监管关注的是个体金融机构是否存在风险。

1.3风险性质不同。宏观审慎监管认为风险是内生的,金融机构的规模、条件与经营均相似,风险日趋同质化,这必然导致系统性风险发生的可能。微观审慎监管则认为风险是外生的,只需要防范单个金融机构个体的风险,那么整个金融系统的运行就是稳健的,忽略了自身对于市场的影响。

1.4审慎监管方法不同。宏观审慎监管强调自上而下的监管方法,而微观审慎监管用的是从个体到整体、自下而上的监管方法。

2 宏观审慎监管的必要性

可见,要想有效应对系统性金融风险,就必须要加强宏观审慎监管,主要体现在下面三个方面。

2.1防范金融系统性风险的需要

随着我国金融业的创新与发展,其隐藏的金融系统性风险也悄然增强。而微观审慎监管体系并没有对这种系统性风险进行有效的关注和衡量,监管当局关注的是对单个金融机构的风险控制,缺乏对整体金融系统的全面分析。宏观审慎监管则从整体金融系统出发,研究金融体系内部的相互关联,治理金融机构共同风险,因此,采用宏观审慎监管手段,可以有效维护经济金融系统的稳定,更好地抵御外部经济和金融冲击。

2.2建立逆周期宏观调控机制的需要

有学者分析爆发次贷危机的主要因素中包含金融系统中杠杆行为的顺周期性和资本约束的顺周期性。金融系统中信用评级、程序交易、公允价值会计准则、巴塞尔新资本协议内部评级法等,均存在一定的顺周期性,导致系统性金融风险日益增大。在微观审慎监管体系下,表面上金融机构的资产负债表中没有体现出不良表现,资本充足率也符合要求,但是无法发现和解决的潜藏的危机。那么宏观审慎监管有能力实现对顺周期性的有效预警和监控,建立逆周期信贷调控机制,限制系统性金融风险的积聚,维护金融系统的稳定。

2.3宏观经济政策协调的需要

国际金融的一体化、金融市场需求的多元化以及鼓励金融创新的导向使金融综合经营成为当前金融发展的一个必然趋势,但在微观审慎监管体系下,监管机构各自关心本行业的稳定与发展,政策的提出和措施的设计都缺乏整体系统的筹划和协调,很难形成监管合力。宏观审慎监管则从宏观角度统筹分析金融系统内存在的问题,制定合理的监管,协调不同政策的具体执行,保证政策的实施效果。

3 宏观审慎监管面临的问题

全球性的金融危机后,我国越来越关注金融监管,但由于我国金融体系的发展也不够成熟,实施宏观审慎监管仍然面临一些问题。

3.1对系统性风险的重视不够

由于欧美国家经历过金融危机,因此其对系统性金融风险十分重视,金融体系和市场秩序已经相当成熟。而我国因为受影响不大,对系统性风险并没有相当的警惕,因此对潜在金融风险监管不利,存在较大的隐患。

3.2金融监管体制不完善

目前我国的金融监管体系是一行三会(即中国人民银行和银监会、保监会、证监会)格局的分业监管体制,导致不同监管组织之间严重缺乏协调性,对整个金融业的监管缺少宏观思维。法律对一行三会的权限和职责界定也很模糊,现实工作中内容有较多的交叉,造成监管工作效率低下,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

3.3金融监管法制体系不健全

完备的金融法律体系应当包括以下四个方面:金融机构组织方面的规范,金融监管方面的规范,金融服务方面的规范,金融交易方面的规范。我国目前已经有《人民银行法》、《商业银行法》、《保险法》、《证券法》、《银行业监督管理法》等法律法规,但是金融监管在法律制度上还远远没有完善。如没有实施细则,许多条文难以在实际生活中运用;一些金融法规文件存在重复和冲突;法律落后于金融业的发展;法律机制的设计中缺少对金融危机相关的应急处理。这些缺陷导致监管部门不能有效防范系统性风险,必然影响到金融稳定和金融安全。

3.4宏观审慎监管本身的复杂性

宏观审慎监管本身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它关注经济整体宏观层面上的系统性金融风险,而系统性金融风险本身就是金融机构之间的联系以及金融体系与宏观经济互动的复杂机制,准确识别和衡量是一个巨大的工程。宏观审慎监管工具的制定规则和工具设计都十分复杂,需要丰富的专业知识和丰富的实践经验相结合。在宏观经济政策具体实行运作时,对实施部门和配合部门之间的沟通和协调也要求较高。

4 完善宏观审慎监管框架的建议

《金融业发展和改革 “十二五”规划》提出,我国金融业继续推动金融改革、开放和发展,全面构建组织多元、服务高效、监管审慎、风险可控的金融体系。我国应逐步完善我国金融业宏观审慎监管框架,保证金融体系的稳定和实体经济的健康发展。

4.1建立宏观审慎监管实体机构,加强各监管部门之间的协调

我国金融系统实行“一行三会”的分业监管,不利于整个金融业的健康稳定运行,必须建立一个职责明确、功能健全、运转有序的宏观审慎监管实体机构。从其他国家成功的经验看,宏观审慎监管实体机构需要中央银行、金融监管部门、财政部等多个部门的配合,需要建立正式的机制,并明确各自的职责和要求。我们需要建立一个包含中国人民银行、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财政部和发改委在内的宏观审慎监管实体机构,由中央人民银行发挥主要作用,协调各个组织之间的关系,提高监管效率,防范和化解系统性风险。

4.2完善审慎监管法律法规

完善的法律法规是金融业的健康发展的有力保障,前面我们探讨了我国在银行业审慎监管法律法规的建设方面的不完善之处,我们应该进一步制定基本法律的实施细则,减少法律漏洞;整合金融法律法规条文,解决规章条款之间的重叠与冲突现象;修订金融法律法规以适应经济金融体制改革快速发展的需要;制定完善的危机处理法案。

4.3建立和完善系统性金融风险预警机制

宏观审慎监管的对象是系统性金融风险,因此,要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系统性金融风险监测与预警机制,建立一个良好的指标监测体系,提前发现系统性风险点,跟踪金融体系风险动态变化,科学地评估和分析风险水平,尤其要重点对待高风险和重点风险,培养快速识别和及时预警的能力。

4.4开发有效的宏观审慎监管工具

为更好的实施宏观审慎监管,我国应进一步开发有效的宏观审慎监管工具,从以下几方面考虑:

(1)资本监管标准。为保证金融系统的健康有序运行,应引入更有效的资本监管标准,以提升金融机构资本质量,同时考虑建立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附加资本监管要求。

(2)实施逆周期的调节。从很多国家应用情况来看,建立逆周期宏观调控机制是对以金融机构融资为主的经济实体是加强宏观审慎管理的主要方式。密切关注金融机构的信贷总量和进度,及时掌握金融机构资本充足水平、资产质量、流动性、拨备覆盖程度等相关数据,结合金融机构的年度审计报告、评级情况、内控水平等信息,全面准确评估金融机构稳健性状况,逐步提高自身抵御风险的能力,以做到有效防范危机的发生和蔓延。

(3)监管流动性风险。在传统流动比例、速动比例、存贷款比例等监管指标的基础上,建立多角度的流动性风险监管指标和监测指标体系,提升流动性风险监管的有效性。

(4)设立杠杆率监管标准。如果金融出现过度繁荣,而又疏于一定监管,也会出现金融危机。因此需要对一些相关的可能产生过度发展的指标进行一些监管,从而有利于控制系统性风险。

4.5加强国际间合作

伴随着金融全球化和一体化程度加深,各国金融业都通过金融市场的交流变得紧密且相互依存,金融系统性风险传播的速度和规模都大大提高。宏观审慎既然已经成为各国共识,那么加强国际间的合作与交流已成为必须。我国应积极配合国际金融组织启动金融部门评估规划,监管标准也应向国际普遍准则趋同,从而有效应对系统性风险。

【参考文献】

[1]陈雨露,马勇.宏观审慎监管:目标、工具与相关制度安排[J].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2012(03)

[2]邓翔,祝梓翔,瞿小松.金融逆周期宏观审慎监管的理论及实践[J]. 天府新论. 2013(02)

篇6

互联网技术的应用,为人们的生活和工作带来了极大的便捷。近年来,伴随互联网技术的逐步提高和深入,使金融行业迎来了崭新的发展时期。近年来,伴随经济的快速发展,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互联网的认识和了解从陌生渐渐转变到的熟悉并且熟练掌握,如今,互联网已经深入到人们生活的各个角落。对于生活在当下的人们而言,微信支付、支付宝支付已然成为他们经常使用的消费方式,这正是互联网技术应用于金融业务的一部分,可以说,互联网金融的诞生为人们带来了一种全新的消费体验,但是,互联网金融为人们提供便捷的同时,也隐藏着巨大的交易风险,相关研究人员必须积极采取有效的风险防范措施,确保人们的财产安全,只有这样人们才能更加安心的使用互联网金融业务,从而推动互联网金融行业的持续发展。

1 互联网金融概述

互联网金融顾名思义即是将互联网技术应用于金融业务中,通过计算机终端利用网络完成金融业务,而我们所说的金融业务大致包含四种:第一,互联网支付,比如我们熟知和广泛使用的支付宝支付、微信支付;第二,互联网借贷,即人们在急需用钱时可以通过借贷软件进行借款,并在规定时间偿还,例如当前大力推广的借贷宝APP;第三,互联网投资,过去人们将钱存到银行作为一种投资,定期可以收到利息,而现在,人们可以把钱凭借互联网进行投资,还能获得更高的效益,比如阿里巴巴旗下的余额宝;第四,互联网融资,互联网融资是为企业与银行等金融机构提供的借贷平台,企业可以通过互联网融资平台,比如网融网,在网上提供企业的各项信息并提出借款申请,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在对企业提出的借款申请审核后,可以考虑是否为企业提供贷款业务。

总之,互联网金融为人们提供了一个更加便捷、透明、公开化的金融交易平台,同样,也正是由于互联网金融业务的这些特点,决定了它必然存在一定的风险,威胁着用户的财产安全和金融体系的构建,国家以及相关部门也在积极采取措施加强对互联网金融风险的控制和防范,以便维护互联网金融业务安全、稳定的运转。

2 互联网金融特殊风险分析

2.1 系统性技术风险

互联网技术之所以能够应用于金融业务中,这本身就是一项高难度的技术,而该项技术的成熟性、可靠性、完善性都将对互联网金融系统的安全起到决定性作用,因此,互联网技术本身对于金融业务而言就存在一定的风险。一旦互联网金融技术存在某些漏洞,就会直接降低系统的安全系数,给用户造成巨大的产损失,比如:当前,银行卡莫名被盗刷的现象时有发生,究其原因主要是人们经常通过网络支付,而在支付过程中加密技术不完善,给不法分子可乘之机,这些人一般是利用网络技术盗取用户个人信息,进而达到窃取用户财产的目的。有些人是直接破译用户的登录密码,有些人是通过计算机给用户植入病毒,比如我们在一些平台上收到的有病毒的网址链接,一旦进入用户信息就会遭到窃取,我们将这些人称之为“黑客”。互联网金融技术上的问题对于用户使用构成了巨大的风险,尤其是对于一些企业而言,一旦数据信息丢失,就将会是一场巨大的灾难,并且可能形成恶性循环,直接导致金融系统的混乱。

2.2 业务风险

互联网金融存在的业务风险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操作风险和市场风险。而说到操作风险我们又可以将其分为两类:第一,用户自身操作问题,互联网金融业务的完成需要用户具备基本的计算机知识,掌握业务操作程序,而如果用户没有按照规定完成操作内容,就很有可能造成财产的丢失和被盗;第二,计算机系统本身存在漏洞,例如互联网金融业务缺乏完善的风险管理系统,给用户带来不必要的财产损失。互联网金融业务风险中的市场风险主要是由于信息的不对称性引起的。其一,互联网本身具有虚拟性,这就给交易双方带来了很多不确定因素,也经常存在网络信息与实际不符的现象;其二,由于当前信息的不对称,最终导致“劣币驱逐良币”的不正常情况可能会在互联网金融市场出现。当前,在虚拟的网络环境下,给许多不法分子带来了“商机”,他们正是利用了网络的这一弱点,向人们提供了与实际不符的信息,骗取了用户的信任,给用户造成极大困扰和伤害,严重扰乱了互联网金融系统和谐稳定的秩序。

2.3 法律风险

互联网金融属于当下比较潮流和新兴的产品,研究人员处于探索和逐步完善的阶段,而用户处于尝试并广泛使用的初级阶段,因而,国家对于互联网金融尚未确立明确和健全的法律法规,也就是说,在对互联网金融方面的保护,我国法律处于欠缺的状态。这就导致有些人钻了法律的空子,借助互联网金融在法律方面的短板,而进行违规操作,达到非法获取他人钱财的目的,严重扰乱了互联网金融系统的治安;此外,伴随互联网金融的迅速发展,我国传统的针对金融方面的法律条文显然与当前金融行业的发展模式不相适应,尤其是针对互联网金融缺乏必要的规范和制约措施,没有为互联网金融行业的持续发展提供可靠法律保障,不利于互联网金融事业的健康发展。

3 互联网金融特殊风险的防范措施

3.1 构建互联网的金融安全体系

当前随着互联网技术的日趋成熟,互联网金融得到了相对应的发展,换言之,只有不断提高互联网技术,构建可靠的互联网金融安全体系,才能进一步确保金融业务开展过程的安全性,避免用户资产丢失和被盗现象的发生,这样一来最终确保互联网金融系统的稳定运行。当下,我国金融行业内部互联网基础设施建设进度需要进一步加强,投入充足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对互联网金融系统进行研究和开发,从而有效提高互联网金融业务实施的安全系数,增强用户信息的保密性,使互联网金融系统穿上一层厚厚的防护衣,从而阻挡一切外来病毒的侵入;其次,互联网金融行业的迅速发展并逐步形成了市场规模,一个市场要想稳定、持续的运转,就必须拥有严格的准入制度,因而,互联网金融市场也要逐步建立完善、科学的准入制度,从而保障互联网金融系统内部氛围的健康、和谐,同时,还要对互联网及金融市场实行监督和审查机制,一旦发现不利于系统良好运转的因素要及时准确的查处,从而避免系统遭到破坏。

3.2 健全互联网的金融业务管理

首先,互联网金融作为新兴的金融产业,应该被纳入金融管理机构进行统一管理。在我国,互联网金融发展初期是由商业银行担任管理任务,这种管理模式属于分业管理,实践证明,在互联网金融不断发展的今天,分业管理模式已然不能保障互联网金融的稳定发展,必须将混业管理模式与分业管理相互融合,进而形成一种综合的管理模式,才能促进互联网金融的发展。

其次,为了进一步规范和约束互联网金融行业的各项行为,金融市场可以针对互联网金融建立专门的监管机构,并且制定统一行业标准和科学的风险指标,使互联网金融市场有据可依,有章可循,互联网金融企业要定期对行业内部风险指标进行统计和评定,进而逐步降低行业风险,促进互联网金融事业的健康发展。

最后,普及互联网金融风险因素,强化用户安全意识。当前很多互联网金融导致财产损失的案件发生的原因就是用户本身安全意识淡薄,轻易泄露了个人信息,因而,只有不断对用户加强教育,使更多人认识到互联网金融骗局的形式,从而提高警惕,及早识破骗局维护自身合法权益,避免财产损失事件的发生。

3.3 加强互联网的金融风险体系

当下,我们需要对之前我国传统征信系统进一步完善并优化。互联网金融系统若是想要得到稳定的运转,那么前提条件就是需要把征信系统建立并完善好。当前,阻碍我国互联网金融发展和前进的因素之一就是缺乏完善的征信体系,也就导致了很多互联网借贷交易出现坏账现象频发,给金融机构以及借贷平台造成极大困扰,也产生严重的济损失。因此,相关部门必须想方设法建立健全、完善的征信体系,使互联网金融交易真正实现公开化、透明化,确保交易双方信息的准确,不仅降低了金融机构的交易风险,也为用户提供了安全、可靠的交易平台;其次,构建互联网金融风险预警体系。当前,我们生活在信息化的时代,网络系统能够为我们提供很多有价值的信息资源,因为,我们必须对数据和信息加以合理、科学的应用,通过对互联网金融系统的风险数据进行统计和整理,从而找出内在规律,最终将风险数据划分等级,形成互联网金融系统特有的风险预警信号,这样一来可以为企业提供更加直观和有效的信息。

4 结语

综上所述,我国互联网金融体系的产生为人们带来的便捷是毋庸置疑的,但是,互联网金融本身存在的特殊风险也是不容忽视的。当前,互联网金融的特殊风险主要有系统性技术风险、业务风险以及法律风险,要想有效防范这些风险的发生,就必须构建互联网的金融安全体系、健全互联网的金融业务管理,并且加强互联网的金融风险体系,这样一来最终可以确保互联网金融安全、稳定的运行,促进互联网金融事业的可持续发展,最终促进我国经济的稳定、健康发展下去。

参考文献

[1]康欣华.我国互联网金融的特殊风险及防范研究[J].经营管理者,2014(09):36.

[2] 缪灿莹,胡高福.浅谈我国互联网金融的健康发展[J].北方经济,2014(07):86-88.

篇7

不断升级线上服务

2009年,原深圳发展银行(今年7月已更名平安银行)线上供应链金融系统正式投产,成为国内首家提供在线供应链金融服务的商业银行。

系统投产当年,用户即突破1000家。根据平安银行向《经理人》提供的数据,该系统正式投产3年来,目前已有70多家大型核心企业和2600多家上下游企业,正利用线上供应链金融服务,有效实施或参与供应链协同战略。

然而,在过去一年,互联科技带来的新型微贷技术,让供应链金融面临巨大的竞争压力,优化升级成为必然。

随着中国平安入主深圳发展银行,其线上供应链金融优化升级的核心是信息流。要获取更大的信息流和数据库,就不能满足于只服务上下游企业,其触角势必要延伸至平行的公司、物流网络等,才能连接所有的关联方,整合信息流。

支撑平安银行信息流采集的是,该行原创性的突破型产品—商品编码标准体系。今年上半年,运行4年的商品编码标准体系,实现了商品价格信息的在线查询。此项服务提供了15个行业、数百种商品的动态价格数据,企业可自助按商品种类、区域、城市设置价格动态跟踪表,并同步提供相关产业价格走势对比分析功能,为企业的生产经营提供有效的增值信息服务。

在国内大部分商业银行还未能提供全程无纸化的背景中,强烈的反差,让平安银行线上供应链金融系统的各种优化升级,显得光彩夺目。

信息流与物流并驰

中信银行副行长张强曾表示,银行控制物流是一件耗时费力又难以全面覆盖风险的工作,但是“物流和资金流的无缝对接越来越重要”。供应链金融服务中,物流对银行而言,意味着什么?简单来说,即银行看住钱,物流企业看住货。一旦企业出现经营等问题,物流企业可以快速反应,第一时间采取措施。

基于此,2011年7月22日,平安银行与中铁现代物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完成了线上供应链金融系统与中铁现代物流管理系统正式直联对接上线。此次双方系统直联对接,将金融、物流功能无缝嵌入供应链交易过程中,实现了资金流、物流与商流的有效集成。这是国内首个实现与物流系统无缝对接的供应链金融系统。

两大系统对接后,平安银行能够实时掌握抵质押物的流通、仓储状况,进而通过中铁物流系统对质押物的动态实时管理,以达到有效监控风险的目的。同时,线上供应链系统上的融资、回款等资金流信息,也能实时反馈到中铁物流系统中;中铁现代物流系统据此了解企业的资金流情况,可为企业提供更好、更精准的物流监管服务,进而协助银行提高业务风险防范能力。

供应链金融系统与物流系统的数据实时交互,让供应链金融的核心—信息流,能够全面呈现供应链金融的现金流、物流状况,为风险管控提供信息数据支撑。来自平安银行的数据显示,2011年末,在复杂的经济形势下,其贸易融资保持了良好的资产质量水平,不良率为0.25%,较年初下降0.04个百分点。良好的风险管控成绩,得益于供应链上各类数据的即时呈现。

挖掘新的收益增长点

国内大部分银行都在着力拓展供应链金融领域的业务。招商银行总行现金管理部总经理左创宏表示:“供应链管理已成为企业的生存支柱与利润源泉,对于企业战略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然而,国内供应链金融可持续增长前景,却令人担忧。长期以来,各家银行集中在大型优质企业领域开展同质化竞争,业务收益率日趋下降。而平安银行看重中小企业这块日益壮大的市场,认为其中有着更多的收益增长点。但是,如何去挖掘这些增长点?

一是开发供应链上的中小企业。围绕核心企业,供应链上成片的中小企业,虽然受惠于核心企业资信担保,享受到了融资服务。但是,又囿于传统信贷技术决定的成本与收益不对称的问题,银行始终无法深度介入。

篇8

(1)我国资源型区域金融系统的初始结构,形成于我国计划经济时期,以区域资源利用最大化为系统边界,以宏观经济的计划性和经济政策的强制性等外生推动力为能量流;以信贷资金对口支持和信贷额度划拨为物质流,以各类主体之间达成各自预期利益目标而相互合作,相互学习,反复互动形成的主体认知改变与决策调整为信息流;系统内企业主体为追求利益最大化而优先进入资源产业,或为追求产能最大化而对企业进行过度投入而形成聚集,即:一是基于认知锁定的产业结构单一;金融机构主体为完成资金的划拨指标并追求收益形成聚集。二是基于功能锁定的信贷结构失衡;政府类主体为追求政治利益和地方收益而形成聚集。三是基于路径锁定的区域经济制度供给的路径依赖;三者结合构成区域金融系统的内部模型,系统运行机制。

(2)区域金融系统显现出自身发展锁定的问题,并拖累区域经济系统的运行与发展。在经历了过去几十年收益递增的过程后,经济资源的逐渐耗竭,宏观经济形势的改变以及国家宏观经济调控侧重点的偏移,导致资源型区域金融系统运行所依存的周边环境发生了显著的变化,并通过信息、能量和物质流影响着系统内主体的决策与行为。按照复杂适应系统的特征,各主体将主动进行适应性的决策与行为调整,这种调整将通过系统的自身组织特性形成多样性涌现,从而突破旧的系统稳态形成新的子系统,新的层次,新的功能或者新的结构,从而实现系统的发展与进化。目前,区域金融系统开始显现出自身发展锁定的问题,并通过整体性参与上层经济系统的运行而拖累区域经济系统的运行与发展。

(3)当前资源型区域金融系统出现投资类主体脱逃、区域经济制度供给失灵等“流”量的欠缺与质的不足等问题。当前资源型区域金融系统内部主体的行为已经通过对所掌握的信息的分析和相互交流产生了较为显著的行为改变。个人类主体,尤其是拥有大量资金的民间投资人以追求资本收益最大化为目的进行聚集,将大量区域内资本转出本区域以寻求更高的收益率;金融机构类主体处于风险规避和收益最大化的目的进行聚集,将区域内存款和可用资金转入其他经济效益较好的地区和行业,而大部分被用于区域内的信贷资金,鉴于区域内产业结构的单一性和国有企业的支柱性地位,仍然集中于资源产业;而区域政府类主体则由于对区域内金融机构的控制力降低,区域财政收入来源单一和原有制度路径依赖的惯性,不得不继续进行倾向于资源型产业的制度供给。因此当前资源型区域金融系统普遍形成投资类主体脱逃、金融系统结构失衡、区域发展资金外流、企业主体单一,社会融资有效需求不足、区域经济制度供给失灵等“流”的量的欠缺与质的不足。

二、区域金融系统主体微观决策模式

1.当面临区域经济增长停滞,资本边际效应下降的刺激条件时,不同类型的主体按照各自内部决策机制的引导开展业务

(1)在资源型区域金融系统中,系统内银行机构类主体以自身风险收益目标为标准,同时其经营活动与资金运用须满足上级金融机构的调遣指挥。

(2)大型国有企业在当前自然资源及企业所有制状况,及其派生的各种运营管理体制的弊端下,资源开发最大化成为资源企业及其相关各方的共同核心策略之一。

(3)区域内其他产业,中小企业及私营企业则面临区域内金融支持,行业依存环境和技术水平,劳动力水平,政策支持等多重困难,难以构建企业成长通路,实现企业自身发展目标。

2.资源型区域的信贷结构锁定、金融结构锁定,导致金融发展停滞以及区域金融风险聚集等问题

(1)区域内政府的制度供给既受制于区域产业结构单一的现状,又无法有效聚集调动区域内资金存量,同时又必须兼顾区域政府的既得利益。

(2)区域金融系统作为子系统全面参与经济系统的运行,并由于自身系统功能与效率问题拖累整体区域经济系统的绩效表现。银行机构选择将大部分区域内存款与其他可用资本转入其他高收益地区;国有大型企业经济效益不断下滑因此更加依赖银行贷款,同时加大资源开采力度;而中小企业和个人投资者则“逃出”资源型区域寻求更佳的增长与收益;而资源型区域政府在经济增长和政治利益双重压力下选择继续进行资源型制度供给;在这个反复进行的反馈——匹配过程中,资源型区域金融系统主体依据自身目标进行决策,使得资源型区域的信贷结构锁定,可用资本边际收益递减等多方面因素不断互相推进,彼此强化,进而形成资源型区域金融系统运行现状,即:产业结构单一,民间资本外逃,制造业萎缩,金融资本流失以及制度供给路径锁定等困难。金融结构锁定,金融发展停滞以及区域金融风险聚集等问题。

三、资源型区域金融系统转型路径

1.当前资源型区域金融系统运行的特点与难点,其根源在于系统内主体赖以决策并调整自身行为的依据出现了问题

(1)在以往对资源型区域经济转型问题的研究中,也有一些研究认为,合理推进资源型区域金融发展,构建适合资源型区域产业结构转型的,更加有效率的金融结构是资源型区域经济转型发展的战略重点。为此类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提供理论支撑的,以发展经济学、金融发展理论以及经济增长理论等传统范式的经济理论为主,而忽略了任何经济发展与进步的实质都是人类活动的结果这一事实。

(2)扭转主体当前的思维与决策模式,成为资源型区域金融系统转型机制中最具决定性的环节。在复杂适应系统理论视角下,资源型区域金融系统功能、结构及其效率的改变,实质上是由系统主体行为发生的一系列后果所引致;而主体是具有主观能动性的“活”的个体,其决策制定与行为改变的机制只遵循其内部模型。因此,如何扭转主体当前的思维与决策模式,引导主体进行更多的既有利于自身利益,又有助于区域金融系统效率提升、功能改进的决策制定与行为调整,成为资源型区域金融系统转型机制中最具决定性的环节。

2.制度成为由系统运行机制内生形成的系统运行动力要素

在资源型区域金融系统中,始终存在着子系统之一——金融制度子系统,而金融制度是该系统与外部其他主体和其他系统进行联系时最主要的“流”。比较制度分析的创始人青木昌彦将制度定义为“关于博弈重复进行的主要方式的共有信念的自我维系系统”,阐明了主体决策行为机制中最为关键的几组范畴:制度作用的对象是主体;制度调节的过程是主体间的适应,即博弈过程;制度运行的目标是形成并维系主体间的共有信念,即博弈规则。由此,制度不再是经典经济学理论中外生给定的约束性条件或基础假设,而成为由系统运行机制内生形成的系统运行动力要素,这意味着制度与系统主体行为规则,进而与系统整体结构形成及变迁互为因果。

篇9

一、中国的经济一直保持着高速的增长,但是在中国的金融领域却蕴藏了巨大的风险隐患,不良资产经过大幅度剥离后依旧居高不下,尽管难度巨大,但是金融制度转型已经成为大势所趋,而且已经开始了具体的实施,微观层次上的金融治理结构改革正如火如荼的进行。从目前的实践看,推动转型的创新主体依旧是政府,但是同时必须看到在这背后所蕴含着巨大的市场因素,民营经济的蓬勃发展,民营资本乃至民间金融的自发发展使得政府必须主动地推动这一制度转型的进行,因而从这个意义上讲这一转型具有适应经济发展内在性要求的特征。由于中国经济已经紧紧地和世界经济联系在一起,所以中国金融制度的转型也脱离不了国际大环境的影响。那么东亚金融系统真的会向着美英模式的市场主导型金融系统演化吗?也就是当前两种模式的金融系统真的会走向趋同吗?而中国金融制度的转型必须适应这种趋势吗?而在这一过程中又应该注意些什么?这些都是值得研究的问题,也正是本文所要探究的。

二、文献评论

如果从金融系统、资源配置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分析,对于金融系统的研究可以追溯到第一代金融发展理论,即mckinnon,shaw学派的研究。

gruleyandshaw(1955)提出金融结构与实际经济增长之间可能存在某种关系,开始强调金融中介在提供信用方面的作用;1960年出版的专著《金融理论中的货币》则提出金融系统对于一个社会能否有效的配置和运用资源具有决定性意义,金融系统的存在是使储蓄转化为投资的必要条件;goldsmith(1969)则首次利用大量的跨国数据来说明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提出了有关衡量金融发展的主要指标和基本命题,最后的结论是在大多数国家,经济发展与金融发展之间存在着大致平行的关系;帕特里克则提出了金融发展和经济增长之间关系问题上存在两种类型:需求追随型和供给领先型,并分析了两者之间的转化;mckinnon(1973)、shaw(1973)发现经济增长与金融发展之间有很强的正向关系;提出了金融抑制的概念,并针对消除金融抑制提出了金融自由化的主张,指出金融自由化和金融发展加快了经济增长,而金融抑制则对于经济增长具有严重的消极后果。在麦金农—肖的研究框架下,许多论文对于麦金农和肖著作中没有加以详细发挥的命题进行了严格的模型化。代表人物包括巴桑特﹒卡普尔(basantk﹒kapur,1976)、唐纳德﹒马西森(mathieson,1980)、马克斯韦尔﹒j﹒弗来(1978,1980)、尤恩﹒丘(1984)。其中影响最大的是应用于劳动力富裕的发展中国家的kapur——mathieson模型,揭示了典型的稳定化过程和金融自由化过程中的一些基本动态特征,考察了各种金融自由化工具对于经济增长率的绩效,开始把外贸自由化和外汇自由化引入到金融自由化中来。从现在的眼光来看,第一代金融发展理论所提出的金融自由化思想是重要的,一个良好的金融系统的确需要适当的金融自由化。。

在这个基础上,第二代金融发展理论——内生金融增长理论应运而生,其理论架构上侧重于内生经济增长和内生金融机构的分析。本斯文加与史密斯(bencivengaandsmith,1991)、博伊德和史密斯(boydandsmith,1992)、施雷夫特与史密斯(schreftandsmith,1998)、杜塔与卡普尔(duttaandkapur,1998)等分别从提供流动性、信息成本优势、空间分离与有限沟通以及当事人的流动性偏好与约束的角度论证了金融中介的形成过程与存在意义。布特与萨科(bootandthakor,1997)、格林伍德与史密斯(greenwoodandsmith,1997)等则对于金融市场的内生形成过程与存在意义做了深入地探讨。格林伍德与约万诺维奇(greenwoodandjovanovic,1990)、帕加努(pagano,1993)、列文(levine,1993,1997)、金与列文(kingandlevine,1993a,1993b)、列文与泽尔乌斯(levineandzervos,1998)、里甘与津格尔斯(rajanandzingales,1998)等在理论与实证上具体研究金融系统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的相互关系,阐释了金融发展对于经济增长的三种促进机制,实证上分别检验了金融中介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股票市场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股票市场和银行相结合与经济增长的关系、金融发展与行业成长的关系,以及金融发展与企业的财务融资结构的关系。由此开创了一个广阔的研究领域,内生金融增长模型的不足之处在于所探讨的只是稳定状态下的金融系统发展,而对于金融条件发生变化时的金融系统动态变迁路径没有进行任何深入的分析。

篇10

中国的经济一直保持着高速的增长,但是在中国的金融领域却蕴藏了巨大的风险隐患,不良资产经过大幅度剥离后依旧居高不下,尽管难度巨大,但是金融制度转型已经成为大势所趋,而且已经开始了具体的实施,微观层次上的金融治理结构改革正如火如荼的进行。从目前的实践看,推动转型的创新主体依旧是政府,但是同时必须看到在这背后所蕴含着巨大的市场因素,民营经济的蓬勃发展,民营资本乃至民间金融的自发发展使得政府必须主动地推动这一制度转型的进行,因而从这个意义上讲这一转型具有适应经济发展内在性要求的特征。由于中国经济已经紧紧地和世界经济联系在一起,所以中国金融制度的转型也脱离不了国际大环境的影响。那么东亚金融系统真的会向着美英模式的市场主导型金融系统演化吗?也就是当前两种模式的金融系统真的会走向趋同吗?而中国金融制度的转型必须适应这种趋势吗?而在这一过程中又应该注意些什么?这些都是值得研究的问题,也正是本文所要探究的。

二、文献评论

如果从金融系统、资源配置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分析,对于金融系统的研究可以追溯到第一代金融发展理论,即mckinnon,shaw学派的研究。

gruleyandshaw(1955)提出金融结构与实际经济增长之间可能存在某种关系,开始强调金融中介在提供信用方面的作用;1960年出版的专着《金融理论中的货币》则提出金融系统对于一个社会能否有效的配置和运用资源具有决定性意义,金融系统的存在是使储蓄转化为投资的必要条件;goldsmith(1969)则首次利用大量的跨国数据来说明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提出了有关衡量金融发展的主要指标和基本命题,最后的结论是在大多数国家,经济发展与金融发展之间存在着大致平行的关系;帕特里克则提出了金融发展和经济增长之间关系问题上存在两种类型:需求追随型和供给领先型,并分析了两者之间的转化;mckinnon(1973)、shaw(1973)发现经济增长与金融发展之间有很强的正向关系;提出了金融抑制的概念,并针对消除金融抑制提出了金融自由化的主张,指出金融自由化和金融发展加快了经济增长,而金融抑制则对于经济增长具有严重的消极后果。在麦金农—肖的研究框架下,许多论文对于麦金农和肖着作中没有加以详细发挥的命题进行了严格的模型化。代表人物包括巴桑特﹒卡普尔(basantk﹒kapur,1976)、唐纳德﹒马西森(mathieson,1980)、马克斯韦尔﹒j﹒弗来(1978,1980)、尤恩﹒丘(1984)。其中影响最大的是应用于劳动力富裕的发展中国家的kapur——mathieson模型,揭示了典型的稳定化过程和金融自由化过程中的一些基本动态特征,考察了各种金融自由化工具对于经济增长率的绩效,开始把外贸自由化和外汇自由化引入到金融自由化中来。从现在的眼光来看,第一代金融发展理论所提出的金融自由化思想是重要的,一个良好的金融系统的确需要适当的金融自由化。。

在这个基础上,第二代金融发展理论——内生金融增长理论应运而生,其理论架构上侧重于内生经济增长和内生金融机构的分析。本斯文加与史密斯(bencivengaandsmith,1991)、博伊德和史密斯(boydandsmith,1992)、施雷夫特与史密斯(schreftandsmith,1998)、杜塔与卡普尔(duttaandkapur,1998)等分别从提供流动性、信息成本优势、空间分离与有限沟通以及当事人的流动性偏好与约束的角度论证了金融中介的形成过程与存在意义。布特与萨科(bootandthakor,1997)、格林伍德与史密斯(greenwoodandsmith,1997)等则对于金融市场的内生形成过程与存在意义做了深入地探讨。格林伍德与约万诺维奇(greenwoodandjovanovic,1990)、帕加努(pagano,1993)、列文(levine,1993,1997)、金与列文(kingandlevine,1993a,1993b)、列文与泽尔乌斯(levineandzervos,1998)、里甘与津格尔斯(rajanandzingales,1998)等在理论与实证上具体研究金融系统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的相互关系,阐释了金融发展对于经济增长的三种促进机制,实证上分别检验了金融中介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股票市场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股票市场和银行相结合与经济增长的关系、金融发展与行业成长的关系,以及金融发展与企业的财务融资结构的关系。由此开创了一个广阔的研究领域,内生金融增长模型的不足之处在于所探讨的只是稳定状态下的金融系统发展,而对于金融条件发生变化时的金融系统动态变迁路径没有进行任何深入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