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8-10 16:51:11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公共管理伦理困境,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一、政府公共关系中的伦理困境
政府公共关系就是通过各种传播手段与社会民众进行平等的互动交流,进而塑造良好的政府形象、获得社会民众的信任和支持。而衡量政府公共关系良好与否的一个重要指标就是政府公共关系实践过程是否有悖伦理。现阶段,我国政府公共关系之所以紧张就是因为公共伦理的缺失。
(一)政府的媒体危机意识淡薄
在目前的政府公共关系实践中,政府部门的媒体危机意识淡薄,尤其在信息方面存在着严重的问题:一是封锁消息、欺上瞒下。如2003年“非典”初期。再或者是面对媒体的炒作、公众的质疑,迟迟不作回应,最后在舆论压力之下才有所回应。如2013年山西苯胺泄漏事件,事发5天才向上级政府上报。二是不能第一时间坦诚表态和信息。尤其是危机条件下,部分基层政府官员信奉“不说好、说不好、不好说”的信条,消极对待采访以规避责任风险。事实上,这里又出现了新的伦理困境:重视民意与忽视民意。但是,从实然的角度来讲,处理危机事件也是基层政府官员的一项职责。部分官员怕担责任而选择不接受媒体访问,这不仅严重违反了公务员的伦理道德,也致使部分基层政府陷入伦理怪圈:忽视民意。从应然的角度来讲,政府在接受媒体访问基本上遵循实事求是的原则,“说错”的可能性较小。然而,因为官员实事求是的“错话”给上级丢了脸惹了麻烦而丢了“乌纱帽”的情况却屡见不鲜。
(二)政府公共关系主体的可信任度低
唐恩认为信任是公民与政府关系良好的核心要素,为了满足这一点,公民的预期在其依赖于政府官员的理性承诺的意义上也必须是理性的。有着理性基础的对官员的信任要求官员对公众的需要和要求作出回应。然而,在我国政府公共关系实践中,却存在着有损政府公信力的信任危机现象:一是由行为违规所引起的信任危机。部分行政人员在政府公共关系实践过程中基于个人利益直接或间接的进行权力寻租。二是政府管理过程中民主缺失所引起的信任危机。部分政府在行政管理过程中未让社会公众参与政治生活或者未能充分重视民众的意见而致使社会公众对政府不信任;三是公共政策制定过程中缺乏必要的规范性和稳定性,形成一届政府一个政策的局面。尤其是在危机条件下,连续性不足的公共政策使得民众对政府的理性诉求难以得到回应,其结果就是政府失去民众的信任,政府公共关系难上加难,这又形成了另一个新的伦理困境。
(三)政府与民众的沟通渠道不畅
政府公共关系主客体之间缺少协商对话渠道。基于2013年上海X区的关于社会公众政治参与的调研,笔者认为公众的社会参与自主性不强。相当一部分公众没有认识到监督政府的重要性,被动的参与政治生活;少数公务人员在思想上和行动上都未对社会民众的监督权利给予肯定与支持。另一个方面,民意表达渠道不畅,公众参与度有限。参与的内容事项是分层次的,专业性强度大的公共政策基本上没有参与;制度性的直接参与的较少,多以间接参与为主;主动参与的层次较低且途径少;参与主体仅限于本地户籍;社会团体组织化程度偏低,主动性较差,习惯于听从政府。事实上,公众参与度的问题与政府如何处理公共关系密切相关。
二、政府公共关系中伦理缺失的原因
(一)权力本位的传统行政文化
以权力为本位的行政文化传统使得部分官员在处理与公众关系时未能从公共利益出发。这种倾向于个人修养与家庭成员之间的私德关系而忽视个人对社会和国家的公德关系的伦理缺失的社会心理根源在于人们思想深处充满了对于公共利益的淡化与侵占的动机,而这种动机的产生是以公共管理组织及其管理者的伦理道德水平低下为前提条件的。权力本位的文化传统也影响了部分政府公关人员与公众的平等沟通,他们认为公众没有必要了解政府的工作过程,更没有必要向公众解释。这也是近年来危机事件频发和升级的一个重要原因。
(二)政府理性经济人的假设
政府及其官员具有公私双重属性,一旦私人利益介入公共活动,政府的公共性就会被政府的自利性所侵蚀。换言之,政府的自利性是造成政府公共关系伦理困境的一个原因。一方面,市场经济的前提假设——人是理性的自私者。政府仍属于“经济人”的范畴,经济人的一切行为都是为了最大限度地满足自己的利益,工作的动机是为了获得经济报酬。政府掌控着公共权力和公共资源,在做出决策的时候也容易把自身利益放在优先考虑的位置,满足自身的经济需求。另一方面,由于政府是由非理性的人组成,故而其做出非理性的有悖行政伦理行为的可能性较大。
(三)伦理监督机制的缺席或失语
造成政府公共关系实践中伦理缺失的重要原因之一在于行政伦理精神及其伦理监督机制的缺席或失语。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群众监督的独立性不强。从事社会监督的职能机构大多隶属于党政机关,缺乏相对的独立性,客观上导致这些监督机构只能听从而不可以监督。其次,作为社会监督主体的人民群众拥有知情权,然而现有的政务信息仅停留在形式上的或内容有限的公开,缺乏实质性内容。再次,新闻舆论监督受行政干预。我国媒体监督和西方媒体监督有着本质的区别即党管媒体,新闻舆论部门并不能充当独立的的发言人。
(四)政府公共关系主体的公共责任意识不强
公共责任是公共管理伦理的具体化。在我国政府公共关系的实践中,由于某些政府官员的公共责任意识不强,导致政府公关失败的案例比比皆是。以2013年山西苯胺泄漏事件为例,民众质疑为何事发5天才通报事故,长治市新闻办主任称,“我们都是按照规定程序报的,并不是晚报5天。发生了污染以后,只要污染不出长治的边界好像就不用往省里报,自己处理就行,出边界了这才需要报,再详细的我也不是很清楚。”公共责任意识薄弱最根本的原因在于政府为公众服务意识的缺乏。事实上,服务意识直接影响着政府公共关系主体的执行力和回应力,当公众得不到政府的有效回应时,政府公共关系紧张,伦理困境产生。
三、政府公共关系伦理困境之路径策略
伦理缺失是政府公共关系实践中普遍存在的问题,而且世界各国都存在这样的问题。笔者基于政府公共关系本质——实现和增进公共利益最大化,提出破解政府公共关系实践中伦理困境的路径策略:以公共性为出发点,以健全行政伦理体制和监督机制为准绳。
(一)转变“官本位”思想,重塑公共行政美德
作为公共权力的行使者,行政人员不仅要“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更要重塑公共行政美德,积极营造以人为本的政治文化。“如果说在儒家的思想体系中存在着一种对权力的制约的话,那么这种制约主要就来自于统治者的美德,因为这些美德使他们具备了自己限制自己权力的性格特征。”库珀还认为“正义界定了最根本的公共善,他是民主社会的基本的统辖性原则,从中可以推衍出诸如政治平等、代表全体公民以及公民身份的发展等等。有鉴于此,公平心、理性、审慎和勇气就是公共行政实践的最根本美德。”其次,行政美德是连接自由裁量权的有效行使与治理是否有效的纽带。公共行政虽然是公共权力的执行领域,但是依然存在着一定的自由裁量权。行政人员的价值观和内在品格某种程度上影响到自由裁量权的使用情况,只有行政人员充分发挥其美德时,自由裁量权才能被恰当使用。
(二)健全民意表达渠道,加强政府与公众之间的沟通
新公共管理理论倡导是市场化的管理,将公民当作顾客,以顾客的利益为导向,以满足顾客为宗旨。简单来说,就是用顾客与企业的关系取代公民与政府的关系。将公共财物交由市场分配,减少政府的职能。这种以市场做为核心的价值观是不符合逻辑的,过分的选择相信市场,而忽略了市场缺陷。新公共管理理论要求政府进行让步,将其职能交由市场更是不符合现在政务日益增长的走向。再者,从运用到实际上看,将公共部门职责私有化未必更有效率。私有化更有可能造成公共财产的混乱,进而造成管理的复杂。将公共职责市场化有其优点,但不可忽略的是带来的一系列问题和矛盾。
2、“顾客”与“公民”的矛盾
政府的权力是公民赋予的,最高权力的掌控者是公民,这是政府与公民两者间的关系。而观之于市场和顾客,市场是基于一个平等交换的概念,双方不存在地位上的差别。将公民比作是顾客,其本身上就降低了公民在法律上的地位和权利,政府是服务于公民的,但市场不只是服务于顾客。另外,从消费的本质上来说,对于企业出售的产品,顾客只能选择的是买或不买,但对其出售的什么样的产品、产品的价格、服务的内容并不能参与决定,本质上是处于一种被动的地位。而就公共服务管理来说,公民所扮演的并不只是被动的接受或不接受服务,更重要的是扮演着一个参与者,对公共服务的性质和内容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把公民当作顾客,以顾客为导向,所造成的是政府对权力的掌控和单向的行使,这与政府存在的本质是相谬的。公民参与政府的决策是行使其权力的重要手段,也是对政府的有力监督。公民与顾客在其本质上就有区别。
3、“经济人”假设不能照搬
经济人假设认为:理性行动者是由自利所激励;理性行动者是机会主义的、欺诈的、自我服务的、怠惰的和善于利用他人的;由于这种假设,理性行动者不能被信任。市场中,趋利而避害的“经济人”比比皆是,公共领域中也是如此,追求名声、功绩、财富的行政管理人员也有,我们应该承认这一点,但也不能以偏概全,对政府进行全盘否认。“经济人”假设过于现实,从而忽略了对人性的探讨,悲观的认为利益本身才是人的行为出发点,否定人文因素的存在。对人性的全盘否定是不切实际的,对公共行政管理人员的职业道德和奉献精神否定,不相信他们能立足于公民,为公民着想,为公民造福,认为他们只是追名逐利的官僚。
二、对新公共管理价值取向的反思
新公共管理理论主张缩小政治阶级的差距、权力下放、赋予下级更大的权力、追求平等,破坏了传统的行政管理人员任职制度。所造成的是管理制度更趋于政治个人化,对其所期待的公平、公正并无作用,还会导致政府的腐败,党派的林立。公共管理和私有管理也存在着本质上的区别,公共管理的立足点在于广大公民的利益,是通过整合社会资源,合理分配,为公民营造福利。而私有管理的出发点是为企业本身创造利益,是以扩大企业规模,为企业拥有者创造更大利益为主。这就说明了私有管理的方法和模式不能运用到公共管理上。新公共管理理论对于市场机制太过于信任,将资源分配交由市场,忽略掉了市场经济发展不成熟的表现,削弱了政府的社会责任感,进而破坏了公民与政府的关系,与实现民主的目标背道而驰。
中图分类号:D630 文献标识码:A
一、探讨新常态的核心内涵
新常态属于经济范畴,具体以官方词汇出现于两年前,将其区域扩展主要包括了三个方面。首先是经济发展新常态,表现为经济发展的持续性以及经济秩序的稳定性,同时与经济增长质量的政策相结合,不断挖掘更新的增长点,培养核心发展动力,在意识形态形成过程中创新,并迅速带动经济发展;其次是政治新常态,表现为遵守法律法规,以宪法治国为前提,将国家的治理放在体系与能力治理的基础上,推动民主化管理、法治化管理和科学化管理的形成,使法治成为社会有序管理的保障;最后是文化新常态,表现为用建设社会主义法治文化与弘扬法治精神培育人民的法制意识,形成尊重法律,推崇法治、依法治理的良好社会氛围,同时,还要在此氛围与框架下创新社会管理方法与社会治理机制,形成政府、社会、公众共同履行职能的运行体系,对公民的权力和行为进行有效监督[1]。
二、当前在新常态下我国公共管理面临的困境
不可否认,当前我国公共管理领域存在不少问题,有的甚至严重制约了社会的发展,认清当前我国公共管理的形势,找出新常态下我国公共管理面临的困境,才能顺利实现变革。
1.政治体系与治理能力之间存在目标与现实的差距
我国公共管理治理体系与能力的目标是实现法治化治理、民主化治理以及科学化治理,尽管当前我国经济形势比较稳定、文化繁荣昌盛,但这只是表明当前公共管理事业的发展符合政治与经济发展的规律与形B,要想实现长期发展的目标,还需要不断提高治理能力,完善治理体系。例如,当前体系运行依旧缺乏民主化和法治化,没有更科学合理的渠道实现公民的参与管理,本身主体建设较为落后,治理人员素质较低,直接对治理能力产生影响。因此,必须不断提高政府、市场、公众的管理能力,尽可能缩小现实与目标之间的差距,顺利完成改革的发展目标。
2.公共管理在手段与技术上较为薄弱
公共管理工作本身具有工具性、实践性等特征,强调先进技术手段的运用以达到管理的效果与目的,涉及了应急管理、数字管理、行政管理等内容。就我国当前公共管理工作来看,很多管理者没有充分了解技术与手段在公共管理工作上的重要意义,长期沿用陈旧的管理形式,不注重管理的与时俱进,严重影响了公共管理目标的实现。因此,在具体的公共管理事务的开展中,管理人员必须加强对先进技术与手段的学习,全面提高管理者公共管理的水平和能力。
3.公共管理人员自身的水平与素质不高
在公共管理工作中,管理人员作为主体与组织者,其本身的专业能力、职业素养以及管理水平对管理结果产生直接的影响。当前我国的公共管理工作还有很多方面没有做到位,特别是价值体系的组建工作上,显露出管理人员能力与管理技术的不足,这与管理人员个人素质以及公共管理的自觉性有很大的关联,工作人员在管理工作上容易产生消极的态度与情绪,如果没有及时将工作人员的态度端正,任由其消极情绪在公共管理事务处理上的延续,那么将形成恶性循环,对管理效果产生严重的负面影响。
4.采用自上而下的改革形式与基层管理制度不完善形成无法调和的矛盾[2]
只有不断提高公共管理的水平,才能实现深化改革的目标,这是改革工作的重要举措,因此,当前实行的是一套自上而下的改革方案,但实际上政府在基层管理中履行的也是重要的建设管理职责,比如出台很多基层的改革政策,且加快施行的进度,保障管理工作的实现,于是,两者之间就形成了无法调和的矛盾。
三、新常态下公共管理的出路
1.提高公共管理主体的管理能力
管理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了公共管理的效果,因此,在实际的管理工作中,相关的主体管理部门必须不断优化、调整自身的管理方法,将过去单一陈旧的管理方法向先进与科学转化,从而实现公共管理的创新发展。政府部门也要明确管理要求,不断完善各个领域中公共管理人员的考察与选拔机制,强化对专业人才在专业水平与职业素养方面的培训,全面提高工作人员的依法行政和服务意识,提高其处理难题能力。此外,政府相关部门还要努力为公众拓宽公共事务的管理参与渠道,面向全民开展基础的管理教育活动,让公众在自我管理意识和能力提升的基础上,自觉加入到公共管理的事务中去,实现全民参与管理的目标。
2.加强对公共管理技术手段创新
在专业的管理技术上,行政管理、数字管理、应急管理等技术都能让管理者更科学合理地处理社会问题,提高管理水平,因此必须加强公共管理技术与手段的创新,不断改变政府管理人员的思维方式,转变政府管理模式,将原来单一陈旧的管理模式转变为丰富新颖的现代管理手段,并充分利用当前的计算机技术、互联网技术提高管理效率,真正提供在公共管理领域上技术的支持,从而保障我国公共管理事业的创新与发展。
3.推动上层改革设计方案的实施
长期的社会发展实践证实,上层管理方案的设计与实施终究要以基层建设为基础加以实现,在复杂的社会大环境下,如果基层建设较为落后,且没有完善的制度进行保障,那么上层的管理方案施行也将缺乏可操作性。因此,政府相关部门必须采取有效治理措施,推动上层设计方案的实施,并加大对基层管理建设工作的支持力度,在公共管理能力、治理能力同时提高的基础上,扶持基层建设的改革,真正为制度的施行拓宽出路。此外,还要不断创新公共管理体制,以遵循国家法治制度为前提,顺应当前经济发展和社会主义价值理念的发展要求,结合具体的发展情况,融入各方有效改革的意见,真正实现上层与基层的结合与进步。
4.创新并重塑公共管理的正确价值体系
公共管理价值体系在公共管理事务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成为了管理人员面对社会问题的理论指导。创新并重塑公共管理价值体系,在当前的时展背景下能发挥巨大的指导作用。在意识形态方面,要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营造法治、民主、公正、公平的环境;在政治制度方面,要严格遵守国家相关的法律法规;在意识形态方面,要实现制度设定与监督,充分发挥管理者的表率作用,最终促进优良价值体系的形成。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新常态下公共管理是一项长期且复杂的工作,需要广大的公众力量参与其中,自我要求,强化管理,积极学习各种监督与管理知识,提高管理能力,同时,政府相关部门的管理人员也需要充分发挥表率作用,履行职责,为构建和谐社会而努力。
中图分类号:C91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7)09-0051-02
社会工作起源于西方,随着其在中国不断发展,产生了一系列伦理困境,比如服务开始与服务对象建立起的专业关系,可能会因为其他关系的存在和需求建立起私人关系,这就产生了双重关系。那么双重关系会影响专业关系吗?双重关系会对服务对象造成不良影响吗?西方的双重关系限制适合中国文化吗?本文试图通过简单的案例,来分析目前双重关系导致的困境,明确双重关系的风险与必然性,建议符合专业伦理的专业关系的建立。
一、概念界定
(一)专业关系
社会工作专业关系是在社会工作实务过程中,社会工作者基于服务对象的需要同受助者建立的关系[1],是实践服务中最初的基本关系,存在一定的时间界限。
西方的学者在社会工作出现之初就对专业关系给出了明确的定义。
布拉默认为,专业关系是包含着情绪特质的一种互动。[2]
贝斯提克在《个案工作关系》中指出,专业关系是社会工作者和服务对象之间态度上和情绪上动态的相互作用,目的是帮助服务对象更好地适应环境。[3]
目前我国大陆学者观点多借鉴于港台地区,例如台湾学者黄维宪在《社会个案工作》指出,专业关系是社会工作者与案主之间的一种态度与情绪交互反映的互动过程,以此有效地协助案主解决问题,使其对环境有良好的适应。廖荣利对专业关系的定义是专业人员与案主的内心感受和态度表现的动态交互反应关系,工作人员通过此种交互作用以协助案主社会生活适应能力的改善和增强。[4]
综上所述,可以将专业关系定义为,从事专业社会工作服务的人员,为处于劣势环境的服务对象提供服务和帮助时,基于社会工作的价值观与服务对象的需求,建立的一种动态交互作用的关系。
(二)双重关系
双重关系之前较多出现于心理咨询中,最早由美国心理学会在1958年伦理守则中作为一个伦理问题提出。外国学者Brian 和Nick 根据双重关系发生、发展的不同方式,将其划分为五类:①境遇性多重角色,如一位咨询师去牙医那儿拔牙而牙医是他的来访者,或咨询师的孩子与来访者的孩子成了朋友;②结构性多重专业角色,如咨询师和来访者同时又是老师与学生关系;③专业角色的转变,如来访者变成了合伙人;④专业角色与个人角色的冲突,如先有专业关系继而发生个人关系或者先有个人关系继而发生专业关系;⑤剥削性的专业关系,如专业人员迫使来访者成为其,或专业人员利用专业关系获取个人经济利益。[5]
社会工作诞生发展后,借用了这一概念。处于困境的服务对象与专业的服务机构或社会工作者商讨服务协议,明确服务具体目标,双方建立基于态度与情感上的动态互动关系,在频繁的互动过程中,会形成多种关系,既包括按规定标准确立的专业关系,也有深入了解接触后产生的带有某种情感关系的其他人际关系,专业关系之外的社会、宗教、利益、情感关系,被称为双重关系,存在两种或者两种以上的关系就成为多重关系。双重或多重关系可同时出现,也可相继出现。
二、实务中的伦理困境――双重关系限制
伦理困境是指专业价值中对从业者要求的不同责任与义务之间发生相互冲突的情况。[6]双重关系限制是社会工作专业伦理的重要内容。1996 年,美国社会工作者协会再次修订伦理守则,明确提出反对双重关系,指出: “社会工作者不应该同当事人或前当事人保持双重或多重关系,以免有可能对当事人造成剥削或潜在的伤害。”“一旦避免不了双重关系,社会工作者应该采取步E,保护当事人,并有责任设定清楚的、恰当的、具有文化敏感性的界限。”[7]
社会工作实务服务中,社工扮演了多种角色,往往导致发展出专业关系之外的具有亲密情感性或利益性等特点的人际关系,即双重关系,包括一些经济关系、情感关系、宗教关系等。[8]
中国是典型的人情社会,社工帮助了服务对象,服务对象就会反过来帮助社工,越过专业关系界限,会使得专业服务的有效性、客观性、无私性、专业性受到挑战,过程受阻,社工安全无法保障,服务对象也可能会被利用。但如果限制了双重关系的产生,又会产生相应的伦理上的困境,基于深度了解后建立的人际关系能帮助工作者更有效地解决服务对象的问题,巩固更信任、紧密的专业关系。
三、案例介绍
案主王阿姨,单身空巢老人。社工小李进行个案探访时邀请她参与自己开展的空巢老人小组活动,社工在活动中会特意关注性格略内向的王阿姨,积极运用倾听、鼓励、支持等方法让王阿姨尽快融入小组中。社工年纪轻,生活经验与社会经验不足,时常接受王阿姨的指点和帮助,因此,两人的关系比一般服务关系亲密,案主更喜欢将社工当成是朋友或女儿一样去对待,会送如小吃食、自己织的杯套等,如果社工婉言谢绝,案主就会说“不要就是和我见外,瞧不起我”,这种说法使得社工无法拒绝,慢慢发展为像母女一样的关系。社工觉得这样的双重关系不应该存在,但又无法改变和停止。
四、案例分析
从案例中可以看出,社工在实践中频繁地与服务对象进行互动,建立了双重关系甚至是多重关系,社工为服务对象提供专业的服务,建立起专业关系,案主认同社工将社工视为朋友,建立起朋友关系;案主是空巢老人,社工的情感慰藉填补了亲情的需要,移情社工,建立起亲情关系。
这个案例解释了双重关系出现的必然性。第一,从年龄阶段特点看。社工与案主处于青年与老年的人生阶段,年轻人在与老年人建立关系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出现移情和反移情,案主将对子女的情感投射到社工身上,社工也将对自己家中长辈的情感反应在与老人的相处中,单纯强调专业关系,互动交流就停留表面。
第二,从服务的内容看。案主是受助者,社工扮演服务提供者、支持者、倡导者等多样的角色,案主的需求决定服务的内容,但前提案主完全信任社工,那信任感如何建立?仅凭冰冷的契约文字规范好两者的权利、义务显然不可能完全获得案主的接纳,所以社工要从日常生活中同理、积极了解、真诚接纳案主,通过提升个人关系来提升专业关系。[9]
第三,从社会工作的认知度来看。在中国东部沿海发达地区社会工作发展势头较好,但多数地区的人对社会工作认知低。服务对象在刚接触时并不了解社工,这种情况下,只能先从其他关系着手,用诚意获得案主的信任感,再介绍专业及服务内容。
第四,从中国本土文化下的人际关系看。中国是一个人情社会[10],熟人好办事是一个普遍存在人们头脑中的观念,人际交往中,免不了将专业关系往私人关系上转化,互相赠送小礼物,帮忙解决一些力所能及的小忙,比如开出租车的案主,得知社工学校路途较远,主动提出每次活动后送社工回学校,如果社工果断拒绝,势必会影响两者之间的信任关系,如果社工接受,又会产生除专业关系之外的朋友关系,甚至涉及金钱关系。若案主与社工私人电话联系,社工能因为不在服务时间就拒绝接听案主的电话吗?
五、双重关系的风险与优势
双重关系造成的伦理困境,主要针对社会工作者自身而言。双重关系具有一定的风险。首先,社会工作者有职业原则,原则是社工行动的准则标准,触犯原则会使得社会大众及服务机构质疑工作者的专业性。其次,发展出的金钱关系、情感关系、宗教关系等,会使得服务对象有被社工利用的嫌疑,这种利用包括生理、心理以及物质资源方面。最后,一旦越过专业关系界限,建立亲密的私人关系、交互的金钱关系,会影响社工对案主问题的判断及解决问题时介入的方法和角度,社工服务的客观性受到挑战。
双重关系同时具有一定的优势。首先,社会工作是和人打交道的工作,有效的人际交往可提升服务效果的成效性,单一的专业关系无法打破社工与案主的隔阂。其次,社会工作起源于西方,西方人重视契约关系、自由与独立、个人隐私权。中国是人情社会,社会工作的本土理论是从儒家礼义廉耻的思想发展而来,滴水之恩涌泉相报,公私并不分明,专业关系与私人关系无法避免地会产生联结,导致界限模糊。
六、结语
社会工作者应区分专业行为和个人行为,明晰两者之间的界限,双重关系破坏了专业界限,会对社会工作专业关系造成破坏,双重关系还可能对服务对象造成剥削和伤害。认识到这些的同时,我们也要考虑中国处境下的专业关系发展,学者曾说:“在西洋的社会里争的是权利,而在我们却是攀关系、讲交情。”[11]
结合中国的文化处境,学者张洪英较客观地描述了中国的社会工作专业关系,专业社会工作关系是专业关系+工作关系+朋友关系,是一种多重与多种关系融合的关系。[12]要基于中国的国情,创造本土化的方法、理念、原则,处于伦理困境中的专业关系要实现本土化应注意:
(1)建立关系的主角是社会工作者。建立与维护专业关系的职责主要在于社会工作者。[13]因为案主自身并不明确专业关系以及私人关系的概念,建立、维持与发展专业关系,提供有利于案主的氛围与互邮巧缁峁ぷ髡叩脑鹑巍I绻びκ笨烫嵝炎约喊缪莸慕巧,把握好关系的界限。
(2)保障专业关系的目的性。社工要始终明确建立专业关系的目的,是为了解决案主的困境,增进其适应生活的能力,专业关系是围绕这一目标建立发展起来的,无论怎样的情况,都要以专业为本,私人关系为辅。
(3)建立健全的监督机制。既然无法避免产生双重关系,就制定对应的管理方法。如督导严格把控社工与案主的关系,当双重关系严重危害服务效果时,进行转介或终止这段服务关系。
参考文献:
[1]王思斌.社会工作概论(第三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4.
[2]翟进,.个案社会工作[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
[3]余佳伲.差序格局下社会工作专业关系建立的本土化探讨[D].华中师范大学,2013.
[4][6][13]高鉴国.社会工作价值与伦理[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12(10).
[5]李扬,钱铭怡.国外心理咨询与治疗中双重关系及其利弊综述[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7.
公共关系,在20世纪80年代初从西方引进我国的经济特区和沿海开放城市后,迅速传播和发展,其应用效果在酒店业中表现明显。
一、现代酒店公共关系管理的主要现状
经笔者调查,我国现代酒店对公共关系管理,常见的几种看法是:一是种认为酒店公关就是公关小姐或公关先生要搞好酒店的“表面礼仪”工作;二是种认为酒店公关就是酒店公关部门的人员到外“攻关”——请客、送礼来走后门、拉客户。三是种是有人认为,酒店公关就是宣传促销、促销商品等。当然,更多人是正确把握了公共关系的概念、本质,认为:公关是营销的一种手段,酒店公关由酒店营销部门负责就可以了。
二、现代酒店公共关系管理的成因分析
首先,我们从公共关系的含义来看,公共关系是社会组织为了塑造组织想象,通过传播、沟通手段来影响公众的科学与艺术。具体而言,一是公共关系活动的根本目的就是塑造组织形象;二是社会组织通过传播、沟通手段影响公众;三是公共关系既是一门科学又是一门艺术。从理论上讲,公共关系是一门科学;从运作上讲,公共关系又是一种艺术。它是科学与艺术的统一体。
其次,从酒店公共关系的基本职能来看,首先是酒店公共关系具有传播性职能,包括:采集信息,监测环境;组织宣传,创造气氛;交往沟通,协调关系;教育引导,服务社会等。其次是酒店公共关系具有决策性职能,主要体现在:咨询建议,决策参谋;发现问题,加强管理;防患未然,危机处理;创造效益,寻求发展等等。
第三,从酒店营销工作本身来看,酒店营销不仅是酒店营销部门的工作,更应当是酒店所有员工共同的责任。同样,尽管公关是营销的一种手段,酒店公关通常由酒店营销部门负责,但是酒店公关却是每一位酒店员工义不容辞的责任。
三、现代酒店公共关系管理的创新思路
1.以人为本,强化酒店公关人员素质。要搞好酒店的公关工作,在树立公关意识的前提下,我认为酒店公关人员的素质是第一位的。因为不论外界环境如何,最终公关工作取得成功的,最重要的是酒店公关的内因。所以酒店公关人员的素质,在某种程度上是公关工作成败的关键。
对酒店公关人员而言,他们不仅应必备公关的基本素质,更重要的是还应具备会策划、实施等较高素质。由于这些高素质是逐步培养起来的,因而对酒店管理者来说,从制度上进行策划和调控,不断强化酒店公关人员素质显得尤为重要。
2.善于把握媒体效应和名人效应。公关媒体是公关主体和公关客体沟通交流的桥梁,媒体畅通,就意味着信息在他们之间可以共享。如果在某地的一定时间段内,某一种媒体效果良好,形成公关主体应用媒体的首选、公关客体选择媒体信息必不可少的参考,那么这种情况就形成了某种媒体效应。在此基础上,若又有名人介入,则其知名度通过名人光环就会更加灿烂,因而就可能会形成名人效应。
对酒店公关人员而言,善于在众多媒体中选择具有“媒体效应”的媒体就显得极为重要;同时对酒店公关人员来说,利用名人效应更是事半功倍。所以,要搞好酒店公关,必须在调查的基础上,认真策划、灵活操作,才能较好地把握公关媒体效应和名人效应。
3.准确影响主要公众。一般而言,每项营销活动都要找准对象。就酒店公关而言,找准主要公关公众极其重要,否则,公关活动就会对牛弹琴。因此,公关工作特别是具体酒店的公关活动更要准确地影响主要公众,影响关键公众,尤其是影响他们的决策。只有这样,才可以说酒店的公关活动有效果。而这一切都必须精心策划,用心运作。
4.把握关键性问题,正确处理公关危机。一个酒店遇到公关危机事件的时候,是指那种突然发生,公众舆论反映强烈的、威胁到酒店整体形象和声誉的重大事件发生之时。作为酒店的经营管理者和公关部门,必须把握几个关键性问题。一是作为当事方,酒店应迅速反映,隔离危机。与此同时,应快速收集信息,启动酒店“应急”方案。二是应对酒店危机中的公众进行分析。无论是危机事件的“受害者”、媒体、内部员工、政府公众、广大消费者,还是相关团体等,作为酒店公关部门都应认真客观分析,以期做到有的放矢,使舆论向有利于酒店的方面发展。三是酒店在危机事件中应采取有效地媒介策略。公关之父艾维•李的公关思想核心是“说真话”。因而,我认为酒店在危机中,作为公关部门应让酒店与公众间的真实信息渠道畅通,避免更多误解和流言的产生。最后是酒店也应认真自查,寻找危机的根源,从而进一步完善应急预案制度,增强抗风险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5.提高全员公关意识,努力打造全员公关效应。作为酒店经营管理者,要想酒店每一员工在思想上都树立公关意识、从行为上为酒店公关,必须:一要从酒店管理制度上进行策划,在酒店管理活动上精心落实。譬如说,新进员工必须参加公关培训;每年对老员工,搞一次公关检查与测试,不合格者必须停工学习,通过测试才能重新上岗等。二要从酒店文化上进行策划,增强员工的归属感。作为酒店经营管理者,不仅要关心员工的物质利益有无得到保障,而且更要关心员工是否对酒店信任、是否对酒店有信心和依恋感,从而将个人利益与酒店利益结合起来,促使员工以酒店为家,增强员工对酒店的归宿感。三要从酒店对客服务工作上进行策划,强化员工公关行为及其效应。鼓励员工将公关思想付诸实际工作,打击公关行为副面影响,树立全员公关的良好氛围。
参考文献:
[1]郭海鹰:逢山开路,遇水架桥—-谈公关人员素质[J].探索与评论,2003(05)
[2]孙杰军:酒店公关策划探析[J].淮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12)第5卷第6期
[3]王燕星:公关危机中的两个关键性问题—-从三鹿集团遭遇的公关危机谈起[J].中国乡镇企业,2004(07)
[4]杨俊:公关危机新探[J],秘书,2009(02)
公共人力资源管理关系到公共事务管理和服务的绩效和质量。但受多种因素影响,目前我国的公共人力资源管理中还存在管理理念陈旧、管理体制落后、管理机制僵化和资源开发力度虚弱等现实困境,严重制约了我国公共人力资源管理效能的发挥。
1.1公共人力资源管理理念陈旧
受传统观念影响,目前我国公共人力资源管理中还存在根深蒂固的“单位人”、“铁饭碗”、“国家干部”、“国家职工”等思想,公共人力资源管理理念基本上还是传统的人事管理理念,管理者仍以控制为导向,习惯把人事管理过程归纳为“进、管、出”三个环节,强化对人的控制,不利于促进公共人力资源的和谐持续发展。
1.2公共人力资源管理体制落后
尽管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公共人力资源管理上采取了一系列的改革措施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现行公共人力资源管理体制仍然存在管理机构臃肿、管理绩效低下等问题,严重地降低了公共人力资源管理的绩效,影响了公共事务管理和服务的质量。
1.3公共人力资源管理机制僵化
人力资源应当是一种具有流动性的资源。但受各种因素影响,目前我国公共人力资源管理中还存在较为严重的固定性,其根源就在于我国公共人力资源管理机制僵化。这种僵化具体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横向上的“流动僵化”,即“能进不能出”;二是纵向上的“流动僵化”,即“能上不能下”。公共人力资源管理上的这两种“流动僵化”,一定程度上造成了我国公共事务管理部门活力的缺失和效能的低下,一定程度上降低了“铁饭碗们”的工作绩效。
1.4公共人力资源开发力度虚弱
人力资源开发是公共人力资源管理效率得以提高的重要保证。目前我国公共事务管理与服务部门已充分认识到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要性,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特别是在公共人力资源开发中,缺少专门的公共人力资源整体培养规划,没有具体到个人的员工智能开发规划,没有制定出台以公共事务管理与服务效能提升为导向的公共人力资源培养与开发制度,没有专门用于公共人力资源开发的专项经费等,也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公共人力资源管理效能的提升。
2.我国公共人力资源管理的路径选择
2.1树立“人本化”的公共人力资源服务理念
所谓“人本化”,就是指在公共人力资源管理中必须树立“以人为本”的人力资源服务理念,使公共人力资源管理实现从“人事管理”向“人力资源服务”的转变。因此,树立“以人为本”的人力资源管理理念,摒弃传统的“长官本位”“职权本位”等思想是优化我国公共人力资源管理的前提。
2.2采用“企业化”的公共人力资源管理模式
目前我国公共事务管理相关部门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基本上沿袭了计划经济时期大一统的科层制组织人事制度。因此,借鉴西方国家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先进模式也是我国优化和提升我国公共人力资源管理绩效的有效路径。为此,一方面,需要我们大胆摒弃传统人事管理的观念和方法,学习、践行现代公共人力资源管理与服务的新理念、新技术、新方法和新模式。另一方面,需要我们尽快构建“市场化”、“社会化”或“企业化”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充分发挥市场对公共人力资源管理的基础性配置作用,尽快培养和造就高素质公共事务管理和服务人才。
2.3建立“多元化”的公共人力资源聘用机制
我国公共事务管理部门“雇佣终身制”和“铁饭碗”等现实图景导致了我国公共人力资源管理运行机制的封闭和僵化,使在职公共事务管理管理与服务相关人员缺乏积极奋进的内在动力。因此,要提升公共人力资源管理的效率,就必然要引入新的用人机制来打破旧的用人机制。
2.4构建“绩效化”的公共人力资源考核体系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完善,施工企业竞争日趋激烈,全行业已进入微利时代,很多企业面临着营利能力和调控能力差、财务管理水平低、经营状况不佳等诸多问题。通过强化施工企业财务管理来堵塞漏洞、降低成本费用,提升经营管理水平,已成为当前施工企业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之一。
一、目前我国施工企业财务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财务管理观念淡薄,对财务管理在企业管理中的核心地位认识不足
许多施工企业比较重视施工任务的承揽、重视施工进度的完成和工程质量的提高,认为抓好生产是关键,忽视了财务管理的重要性,认为财务部门是事后算账的“报账先生”,经济效益是干出来的,不是算出来的。财务管理观念淡薄,没有认识到财务管理具有很强的综合性,贯穿于企业管理的各个方面,企业各项管理的优劣成败,最终都体现为不同的财务成果。
(二)财务管理体制不够健全,财务监督职能较弱
规范的财务行为必须要有相应的财务管理规章制度约束才能形成,建立健全财务管理规章制度是提高财务管理水平最直接、有效的途径。虽然大部分施工企业都有自己的财务管理办法,但内容过于单一,往往侧重于成本费用支出审批程序等会计基础工作,其预算管理、收入管理、资产管理、财务分析等重要职能均不能充分体现。有的施工企业管理层权力过于集中,缺乏有效的监督制约机制,使得财务的监督职能弱化,给企业经济造成了一定损失。
(三)企业融资困难,周转资金严重不足
从债权融资途径来看,由于建设单位拖欠工程款,使得施工企业的债务不断增大,资产负债率普遍偏高,各家银行都不将施工企业作为信贷资金发放的重点;从融资途径来看,吸纳股权投资受国家法规、企业经济效益等因素影响,外部股权融资很难成为施工企业融资的一个主要途径。另外,当前施工企业行业利润率偏低,税后利润留存基本不能满足企业对资金日益增长的需求。施工企业既无法在市场上融资,又难得到银行贷款,融资难成为施工企业的普遍现象。
(四)资金管理薄弱,缺乏统一管理
施工企业的特点是流动频繁,高度分散,造成企业资金分散,影响了资金的筹集、调配和使用效率。一方面,个别单位多头开户,资金闲置,沉淀严重;另一方面,一些单位却为筹集急需的小额资金而为难。有的企业内部单位经营状况好的时候自行其是,总想摆脱公司总部的监督、控制,当经营状况恶化时,又回过头来寻求公司总部资金的支持。企业资金缺乏统一管理,在有新工程的同时却面临着严重的资金短缺问题。
(五)项目成本控制力不强,企业效益难以保证
项目是施工企业效益的源头,项目成本管理的好坏直接影响到企业经济效益的高低。近年来,很多施工企业在规模扩张的同时,管理水平没有提高,还停留在较低水平上。对成本控制措施的制定和实施过于简单化和表面化,普遍存在按照经验成本降低率编制成本计划和制定目标成本的现象,而忽略了该工程的现场环境、施工条件和工期的要求,导致成本核算、设计变更、工程索赔等方面存在极大的隐患,企业效益隐形流失严重。
二、现阶段加强施工企业财务管理应采取的主要措施
(一)发挥财务管理的核心作用,提高企业财务管理水平
财务管理是对企业资金运动全过程进行决策、计划和控制的管理活动。财务管理贯穿于企业管理的全过程,既是企业管理的突破口,也是企业运行的控制点,作为企业管理的核心,其目标与企业的总目标相一致。这就要求企业各级领导层牢固树立财务管理是企业管理的核心这一基本理念,并将这种理念贯穿于企业的各项日常工作中,以点带面,建立完善的财务管理体系,并不断创新,逐步提高企业的财务管理水平。
(二)建立健全财务管理制度,全面提升财务管理水平
作为企业管理重要组成部分的财务管理,一直是我国企业管理中的薄弱环节,施工企业要在夹缝中求生存、求发展,必须要加强财务管理工作,要把财务管理渗透到企业法人治理结构和组织管理的各个层次,覆盖企业的所有部分,建立起事前、事中、事后全方位的财务监控体系,既要不断更新拓展财务管理理念,又要运用信息技术、互联网、电子商务等现代化手段,改造企业落后的业务流程和运作模式,以成本、效率为核心,全面提升企业的财务管理水平,为企业参与市场竞争奠定良好的管理基础。
(三)加强银企合作,扩大企业资金来源
施工企业要加强自身建设,树立良好的信誉,加强与银行的合作。按正常的经济运行机制来看,银行是企业循环发展的血库,企业要降低资金成本,达到最佳的资金结构以及获得更高的收益,就必须合理调整自有资金和借入资金的比率,必须获得银行的资金支持。因此,树立良好的信誉并与银行建立长期的合作关系对于企业来说就显得尤为重要。
(四)加强资金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施工企业内部各单位要根据施工计划,本着量入为出的原则,合理地编制年度资金收支计划和月度预算。按照多年来企业运作情况看,施工企业成立资金结算中心,加强对资金的统一管理已成为共识。这样一方面提高了企业内部资金的利用效果,减少了资金闲置;另一方面有效地监控了企业内部各单位的经营运作,尤其是资金运作,确保了其经营行为的规范、安全和高效。同时,要重视清欠工作,建立行之有效的措施,对历史遗留的老账、呆账进行清理,及时清理债权、债务,避免新的呆坏账的发生,保证资金安全和现金流通畅,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中图分类号:TU72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2064(2017)05-0130-02
1 工程造价管理的困境
1.1 工程投资、决策环节存在的困境
对我国建筑工程项目进行调查发现,很多都存在投资过度的现象,不能有效的管理和控制工程建设成本。建筑工程造价和成本提高,不仅影响建筑单位的经济利益,而且造成社会资源的极度浪费。所以说建筑工程投资决策阶段做好造价控制是至关重要的[1]。
投资决策期间出现工程造价管理问题主要表现在:没有在建筑工程前期对工程造价进行合理的规划,甚至参考一些别的工程建设经验、估算方法等,而不是对其进行总结和提取;没有采取优化处理而是照抄照搬,不能和自己的工程建设有效的结合在一起,使建筑工程总投资大于预期造价。投资估算在前期所起到的作用是不容忽视的,在前期没有做好投资估算会出现我们经常所说的“三超”现象,而且影响范围极广、没有办法杜绝,对建设资金的使用不能更好的把控,从而造成资金浪费、成本增加。“三超”指的是结算超过预算、预算超过概算、概算超过估算。因此,工程投资、决策至关重要,这一阶段对工程造价的影响率在70%-90%之间;对设计阶段对工程造价的影响率是30%-70%;施工阶段为5%-30%;竣工阶段为0-5%。根据上面的数据就可知道投资、决策阶段的重要性,因此,工程造价管理从前期开始就应该重点重视。
1.2 工程设计招标环节存在的困境
(1)设计招标环节做好工程造价管理也是至关重要的。如果这项工作没有做好,没有把招标细化,对工程造价会产生很大影响。施工工程方面与设计图方面没有招标,从而使这两方面缺少竞争力,导致动力的缺失。设计招标环节如果没有对工程造价进行细化管理与控制,就会造成管理混乱,使工程造价增加,不利于工程的进行。(2)工程造价的设计费不合理会使设计人员失去设计的动力,对于其设计的图纸不能深入的规划,最后得不到理想效果,甚至还有可能和采购人员串通提升工程造价,给公司带来很大的损失和麻烦。(3)很多工程施工单位没有对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分析,没有重视招标工作,从而把一些实力较低的施工企业召入本项目工程中,因此出现很多纰漏。比如财务部门,财务部门对经济方面负责,在工程款结算阶段,如果工程项目需要增加一部分费用,而财务部不与配合,就会严重影响这个阶段的施工。一些实力较低的设计单位在通过招标以后,有可能会因为前期的准备工作做的不足,对工程内容没有做深入的了解,使设计不够完善,导致出现很多漏洞。(4)工程项目的设计招标环节没有制定合理、有效的管理方法,对于一些问题不能有效的跟踪处理,管理质量无法保证。没有对材料市场进行深入的考察和研究,使材料的造价过高,从而增加建筑工程总造价。因此,设计招标阶段对工程项目建设至关重要。
1.3 施工单位管理存在的困境
施工管理的好坏不仅会影响工程施工进度,还会影响工程造价,因此施工管理至关重要。(1)造价管理意识落后。工程造价控制的模式比较落后,管理制度不完善;制定的工程施工计划不合理,计划太表面化不够深入,存在很多的漏洞,与现实情况不能有效结合;在施工过程中部门的编排不合理,人员分配很乱,整个施工组织结构杂乱无章。对工程造价管理认识不足,不能对工程造价合理控制,尤其没有重视开始阶段的造价控制,而是到竣工阶段才重视工程造价;对出现的问题不能及时发现,一旦事情发展到需要返工的时候,将会付出更多的代价,不利于工程造价的管理。(2)对施工现场管理不严格。对质量把关不严谨,出现大量返工的情况,从而使工程造价提高。对机械设备管理不到位,不注重视设备的日常维护,使其出现超负荷运转,增加了故障发生机率,不仅影响工程进度,同时使工程造价增加。(3)对施工材料的管理力度不足。没有建立完善的材料管理制度,对材料进出流水没有做好记录,在施工中出现材料浪费和损耗情况没有采取措施解决,甚至出现丢失、盗窃问题,这些都会增加工程成本。(4)施工人员素质低。施工人员没有责任心,专业技能不达标,再加上施工人员很多是农民工,教育程度低,导致施工人员各方面的素质参差不齐,为工程管理增加困难,无法为工程造价管理提高人力保障。(5)结算阶段没有进行工程造价控制,对建筑工程的效益造成很大影响,不仅会使工程造价增加,并且使工程造价的管理难度增加。(6)有的施工单位为了赚钱,谋求私立,篡改设计方案增加工程量。一些造价设计人员与施工单位勾结,增加工作量、提高建筑材料的格、重复录入价格等,弄虚作假、提高预算,从而使工程造价增加,使建筑工程造价管理混乱。
1.4 工程监管存在的困境
工程监管部门在整个工程项目中起着重要作用,对整个工程项目起到监督、管理力度。但是监管部门在实际的工作中,没有规范参与单位的行为和工作内容,没有使施工单位各项职能正常发挥,无法保证施工人员的安全。在实际的项目工程中,很多建筑工程监管机构的监管作用没有发挥,仅仅为了需要存在而存在。由于监管人员的收入普遍不高,专业水平参差不齐,职业道德缺乏,素质普遍偏低,造成其社会地位也不高,使监控部门得不到重视。一些监管人员没有严格的自律性,为了谋求私利对工程验收方面敷衍了事、放松关卡,让没有达到验收标准的工程也得到了通过,施工单位方面就会出现偷工减料、偷懒耍滑、以次充好的现象发生,最终不能有效控制工程造价[2]。
1.5 设计方案管理存在的困境
(1)很多建筑单位对工程设计造价的管理不足,没有对设计造价阶段有良好的认识。通过调查发现,设计阶段对工程造价影响率达到80%,而施工阶段对控制工程造价影响率达到20%。所以说设计阶段在工程造价中是重中之重,也是在实际操作中所欠缺的。(2)现在的很大一部分设计人员的节约意识不高,他们只是为了工作而工作,不能更多的考虑企业的效益。专业技能水平较低,设计费用的收取没有一定的标准,设计方案往往都是敷衍了事,从而存在很多漏洞。(3)设计人员的思想比较保守,不能与时俱进,不能更好的与建筑工程造价相结合,做不到对工程造价有效控制,而且在施工的过程中经常要修改设计方案。
1.6 工程造价管理体系没有与市场机制相结合
建筑行业的发展还存在政府保护地方主义的情况,政府的职能没有得到改变,造成建筑市场竞争不够透明化,出现不公平的竞争机制,也在一定程度上对工程造价的管理产生影响和限制。我国的建筑工程招标工作一般是以价格为基础,这样就会对施工单位的自行报价造成一定的影响。所以,建筑工程造价管理体系没有市场机制相结合,不利于企业的发展。
2 建筑工程造价管理困境的策略解析
2.1 强化投资、决策阶段
投资、决策阶段的工程造价管理占的比重比较高,需要对各种投资决策方案进行比较和深入分析,做出正确的选择,从而使工程造价降低;在投资、决策阶段就应该提前把所需要的基础材料准备好,并且对这些资料进行分析整合,一定要确保资料的准确性、真实性;要对建筑材料价格、水路、电力等情况进行详细的分析,并对其进行深入调查,确保相关信息真实准确,绝不能虚假谎报影响最后决策。另外,为了更好的对投资决策进行正确的分析和判断,不能一个人专权独断,要发动大家的力量,充分调动员工积极性、主动性,使员工都能更好的发表自己的意见和见解。这样不但能够更好的保证公司的利益,降低建筑工程造价,还能使工程造价管理有条理的开展,对建筑工程单位的长远发展起到重要意义。
2.2 对工程设计招标的应对策略
合同规定的内容要具有程序化和规范化,工程项目在经过中介机构对资质审核以后,按照法定程序以及公平、公开的原则进行工程招标、评标和定标。一般情况下,施工单位的中标价就是工程完工的结算价,如果有变更情况出现,也要按照相关规定进行结算。但是,一些工程经过招标以后,会签订合同将工程款按照实际来结算,这样对工程的施工成本就缺乏控制力度。
(1)在工程设计招标过程中,一定要根据自身的实力,制定出适合企业长远发展的招标方向和招标对象。企业应该将近期目标和长远目标为招标主方向。不是说中标项目越多越好,而是要保证建筑工程企业效益和施工质量为目的。(2)在工程O计招标过程中,要对建筑工程的技术、经济等各项指标进行分析和控制,建立设计招标体系,制定合理设计招标制度,对招标流程进行全面控制,从而制定出合理的、全面的招标方案。(3)要对设计造价进行限制,对设计的内容进行定量分析,不能无限制的提高工程设计造价,要进一步改善设计费用的收费标准。加强对设计图纸的审核,不能随便对设计图纸进行更改,要对设计图纸变更的控制进行加强。(4)设计人员要主动的学习关于设计招标方面的知识,要对设计人员的工作情况赏罚分明,建立完善奖罚制度,充分的调动技术人员的积极性。(5)在工程设计招标过程中,要确保合同条款和招标文件足够准确,加强对招标文件编撰的管理。建筑单位要和设计单位进行沟通,不能让双方对这两个文件的理解存在差异。另外,还要将义务与责任在招标文书上得到明确的解释,招标过程中的造价管理工作做好,以提高工作效率,为工程建设提供条件。
2.3 设计阶段的应对策略
设计阶段是整个建筑工程的开始,工程设计对工程施工过程起着重要作用,虽然设计费在整个工程造价中的比重很小,但是对影响整个工程项目的投资比重却相当的高。
(1)要加强对设计图纸的审核,充分发挥审查部门的作用,设计图纸一般是不能随意更改的,整个工程都会根据设计图纸为蓝本去建设,如果在工程进行中对图纸更改,会对工程带来很多的麻烦。但是在现实生活中,仍然会出现因为这样那样的原因对设计图纸进行更改,其中一方面由于业主的要求或者施工的需要,临时增加一些项目,或者施工中需要对施工设计进行临时调整等,这种情况是必须调整的。(2)制定工程设计标准,对工程设计造价进行限制。由于设计人员自身的原因,没有深入了解工程的实际情况,对工程实际进度把握不够,造成设计图纸与实际情况不符,从而使工程量和成本增加。要加强对设计人员的技术培训,提高技术水平,对设计方案尽可能不做变更,使建筑工程造价得到有效控制,并让工程造价管理更加细化、更加有条理[3]。
2.4 强化控制工程预算
工程预算也是影响工程造价的重要因素,工程预算是否合理会影响工程造价的高低。所以说应当根据工程量来进行工程预算,其中施工所用材料、人员配备和工程所需要的设备等都必须参与到工程预算中,严格控制施工造价,避免工程预算之外的费用出现。
2.5 强化控制实施阶段
对工程实施期间进行深入、全面的管理,并对投入的资金进行限额。根据材料市场制定出成本费用标准,对施工人员进行工作考核,并对其工作项目进行责任制划分。
2.6 计价定额模式
计价定额模式是把一定的资金和工程量作为基础,根据市场材料价格和施工人员的工资来计算工程实际消耗的资金。它能够保证施工各单位的利益,在市场经济竞争中这种模式非常重要,在国际上也起到重要的影响。
2.7 加强造价人员的管理
管理人员肩负着控制工程造价的责任,应当加强各个部门职员的管理。提高造价人员的素质,加强各部门职员的培训,从而把工程造价控制在一个合理的范围内。造价管理人员要不断的学习造价管理方面的知识,提高自身管理水平,创新工程造价管理方式,为工程建设提供人力保障。
3 结语
建筑工程造价管理对工程建设成本产生直接影响,高强度的管理能够提高工程质量,并能给建筑单位创造出很高的效益,减少不必要的麻烦。因此,要非常重视工程造价管理工作。在实际的造价管理工作中,虽然会受到各个方面的影响,但是只要对各个环节采取适当控制措施,就能将工程造价控制在合理范围内,为工程建设提供保障,使建筑企业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一、当前公共管理伦理缺失的主要成因分析
(一)公共管理伦理精神及其相关教育制度建设进程过于迟缓。公共管理伦理精神及其相关教育制度建设进程过于迟缓是当前公共管理伦理缺失的一个较为突出的问题,集中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在对公共管理伦理的问题上的重视程度不够,没有对公共管理伦理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之间的关系进行系统、全面的分析。同时公共管理伦理方面的精神文化建设也相对缺乏;二是部分公共管理组织以盈利性的伦理组织指导员工的管理和招聘工作,直接造成了公共管理服务水平的降低,激发出了社会的各种矛盾;三是公共管理伦理教育并没有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公共性”,缺乏一定的导向性和实践性。没有专门针对公共管理者的教育体系,并且教育的内容也发挥不出实际的效果。
(二)公共管理环境中的各种刺激因素成为强化伦理缺失的外在力量。公共管理环境中的各种刺激因素成为强化伦理缺失的外在力量来源于各种内外在因素。具体而言,一部分来源于组织外部环境,诸如政治环境及地位、文化、经济等等方面,都对公共管理组织及管理者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二是来源于内部的环境,诸如对人、力、财、物等等资源的控制和调配权等等。由于公共管理组织一般属于一种非功利化的组织机构,因而管理者在理论上不应该受到功利性因素的影响。然而,在实际中,功利化色彩渗透于公共管理组织机构的过程中,直接导致了公共管理伦理的严重缺失。
(三)公共管理组织及其管理者在对待自身利益和社会利益时采取了不正当态度。公共管理组织及其管理者在对待自身利益和社会利益时采取了不正当态度也是一个较为突出的问题。一般而言,人们都有获取物质财富及精神财务的欲望,但是因为价值观念的不同而表现出不同的行为模式,个体之间存在非常大的差异。个人在对待私人财富和公共财富方面,会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一旦私心的欲望超越了道德及法律的底线,就会做出有害于他人及国家的行为。公共管理伦理缺失的行为,在本质上来讲是社会心理层面的问题,同时也是特定社会文化背景下人群的是非观念、价值观念等等伦理道德层面的问题。
二、解决公共管理伦理缺失的具体实现方式
(一)明确公共管理伦理的作用领域及其相应的规范标准。明确公共管理伦理的作用领域及其相应的规范标准是解决公共管理伦理缺失的首要任务。一方面需要加大公共管理组织伦理的研究力度,从而尽可能的充实公共管理伦理领域的精神教育内容。另外一方面要加强公共管理组织文化建设,提升公共管理者的个人道德素养,促进不道德的行为发生。从而针对公共管理组织的活动范围及相关的伦理标准做出针对性的责任划分规范,明确公共管理伦理方面的规范标准。
(二)塑造道德典范加快公共管理伦理建设进程。在塑造道德典范加快公共管理伦理建设进程方面,应该根据公共管理组织所提品及服务的特性,针对性的进行宣传教育活动。通过塑造公共管理组织及管理者的道德人格魅力,实现扩大公共管理伦理的社会影响力度。另外,还需要进一步明确不同公共管理领域的管理主体,并对其管理理念、管理方式、服务标准等等做出具体而可行的规定。将已有的公共管理活动与即将开展的公共管理活动结合起来,实现公共管理更高层面的战略部署。
(三)加强公共管理领域伦理环境质量监控。加强公共管理领域伦理环境质量监控首先需要建立一个覆盖整个公共管理领域的伦理环境质量监控体系,对于政府部门及事业单位的行为应该提出与其职能性质相一致的伦理要求,同时对其实施的效果进行客观、公正的评判。另外,还需要将诚信意识、责任意识、法制意识、廉洁意识等等深入到公共管理中去,强化公共管理组织岗位的非经济性特征,用服务型代替统治型管理,提倡在法制精神教育下的公民自由权,实现公共管理决策的民主化、科学化。
三、结语
公共管理理论缺失问题的日益严重,已经威胁到了社会信任、发展信念等等方面。本文从当前公共管理伦理缺失的主要成因分析出发,包括公共管理伦理精神及其相关教育制度建设进程过于迟缓、公共管理环境中的各种刺激因素成为强化伦理缺失的外在力量以及公共管理组织及其管理者在对待自身利益和社会利益时采取了不正当态度三个方面。然后就如何解决公共管理伦理缺失的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涵盖了明确公共管理伦理的作用领域及其相应的规范标准、塑造道德典范加快公共管理伦理建设进程以及加强公共管理领域伦理环境质量监控多个方面。希望为今后有效的解决公共管理伦理的缺失以及提升公共管理的水平奠定一个具有参考价值的文献基础。
参考文献
[1] 姚丽娜,杨瑞伟.转型时期管理伦理缺失的原因分析及对策[J].管理世界,2010(05).
[2] 朱丽华.地方建筑类高校学生道德缺失的成因及对策研究[J].山东省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7(01).
[3] 吴静梅.学校行政管理伦理缺失原因分析及对策[J].文学教育(上),2013(02).
[4] 周南,朱明.公共管理伦理内在价值的回归与建构[J].科教导刊(中旬刊),2013(03).
十以来,随着全面深化改革的纵深推进,我国经济社会全面进入新常态。在的积极引用和诠释下,“新常态”一词迅速传遍于中国的报刊媒体及互联网,成为大街小巷、妇孺皆知的时代热词之一。本文将从公共管理的视角,在系统论述新常态的概念与内涵的基础上,对新常态下公共管理所面临的困境进行分析,并从理论角度探寻新常态下公共管理冲破困境“藩篱”后的途径和出路。
一、中国语境下正确认识的新常态的丰富内涵
(一)经济发展中的新常态。与其他领域相比,中央对中国经济呈现出新常态的解读和界定是最为清晰的,中央明确指出当前我国经济已经进入了新常态的发展阶段,从九个方面全面系统地阐述了中国经济新常态下的趋势性变化,并提出了适应和引领经济新常态的落实机制。新常态下,我国经济增速的趋势特征是从高速增长转为中高速增长,发展理念和发展机制是要实现经济结构的不断优化升级,增长动力是要实现从主要依靠要素驱动、投资驱动逐步转向为主要依靠创新驱动。因此,保持经济发展稳定、调整经济发展结构、注重经济政策效益、追求经济增长质量、突出创新型战略驱动、实现社会和谐发展已经成为新常态下我国经济的基本和核心内涵。
(二)政治改革中的新常态。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了全面深化改革的社会总目标,那就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依法治国总目标。因此,在新常态下,我国政治发展的主要特点就是要在积极推进依宪治国、依法治国的过程中逐步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我国政治新常态的衡量标准为:一是公共权力的运行和行使越来越制度化和规范化,二是制度安排更加体现民主性,三是治理过程的更加法制化,四是政府等公共管理组织履职服务的高效化,五是国家治理系统和制度安排的协调性。
(三)社会治理中的新常态。在建设法治国家的政治新常态下,要求具有法治化的社会新常态。法治化的社会,要积极营造全面懂法、信法、守法、护法的良好社会环境,凝聚起全社会力量共同参与国家和社会治理。法治社会新常态包含以下内涵:一是积极弘扬法治精神,建设法治文化,积极培育社会居民的法治意识;二是要在法治框架内创新社会管理机制,转变社会治理方式方法,构建多层次、多领域的社会治理体系;三是让法律赋予社会治理主体行使社会管理职权的合法性和正当性,并对社会管理权力进行依法监督。
(四)环境保护中的新常态。一方面,由于过去片面强调经济增长而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使得当前的白色污染、水污染、大气污染、土壤污染、食品安全等问题日益突出,有的甚至达到和超过环境承载能力的极限值,在降低民众生活质量和幸福指数的同时,使得公共部门进行环境治理的经济和政治成本不断增加。另一方面,随着民众环保意识的增强,社会公众对环境保护的需求和期望不断增加,使得政府进行环境治理面临着更大的压力和挑战,如果环境治理成效不明显,很容易消弭群众对公共部门的认同度、支持度和信任度,消耗公共部门的权威性和公信力。
(五)文化建设中的新常态。在全面对外开放和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中国传统文化受到外来西方文化和价值观的冲击越来越大,文化的多样化、多元化特征日益突出,价值混乱、价值堕距、价值真空等险象丛生,使得文化综合体系难以有效建立,主流价值观混乱且缺乏全面有效的信仰驱动。当前,一方面日益发达的互联网等现代文化传播渠道,为人们便捷地享受文化权利提供了机会和平台,另一方面还不能够真正完全、高效地满足社会公众的文化需求。
二、新常态下公共管理面临的困境
(一)现代治理水平与社会现实之间的差距越来越大。新常态下,我国公共管理和社会治理的总目标就是要实现治理体系、治理能力的现代化。公共治理现代化,就是要不断实现社会管理和治理的民主化、科学化、法治化、制度化、透明化、协同化。目前我国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国家治理体系、治理能力总体上不断提升。但也还存在法治化、民主化程度不高,治理结构不合理,制度运行灵活性较差等问题,还亟需不断改进和完善。
(二)社会发展对公共管理技术手段的要求越来越高。随着科技革命浪潮的推进,现代信息技术不断发展,为实现现代管理和良好治理提供了更好的现代技术和手段。当前,我国各级政府已经充分认识到现代信息技术在公共管理中的重要作用,并投入了一定的人力物力财力进行门户网站、官方微信、协同办公平台等建设。但是,与社会发展步伐和公众期待相比,公共部门现在的管理技术手段还显得比较单一和落后,难以完全适应社会经济发展。
(三)公共管理组织目标与个体自觉之间的差异越来越大。当前,中央大力开展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查处了曝光了大量贪污受贿、违法乱纪的党政干部。作为公共组织中的个体,深处组织文化和伦理价值体系这个“大染缸”中,势必会发生“染缸效应”。健康的组织文化体系会使公共管理者个体发生积极反应,主动遵守国家法律和社会道德约束。相反,发育不良的组织文化和价值体系,容易使得公共管理者个体陷入道德困境,不顾法律政纪和道德意识的约束,产生权力寻租和行为。
三、新常态下公共管理发展的出路探析
(一)努力提升公共管理组织的综合治理能力。作为公共管理部门,要积极适应新常态,主动转变角色定位,不断完善职能职责,通过加强管理管理能力学习和职业伦理培训、建立完善干部选拔任用和激励机制、落实绩效治理机制等方式,提高公共部门人员的综合治理能力和职业道德水准,增强服务意识、回应能力、效能观念和法治意识,切实提高公共管理人员解决各种公共问题的综合性能力。
(二)不断加强对现代公共管理技术和手段创新。要积极适应新常态下的新技术要求,组建优秀的公共管理技术团队,充分把把GIS技术、数字治理技术、互联网技术、移动物联网技术、智慧政务技术、绩效治理技术、风险评估技术、公共危机应急管理及预警技术等充分运用于现代公共治理实践过程中,为提高公共管理绩效和效率提供必要的现代技术支持。同时,加强对全体公共管理者的现代技术应用培训,提高公共管理队伍的现代技术综合应用水平,确保现代技术切实用好、用活、功能得到充分发挥。
(三)积极塑造公共管理的核心价值体系。应在改善公共管理者待遇、完善公共管理者违法违规惩戒体系的前提下,不断加强对公共管理者进行职业伦理道德教育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帮助公共管理者树立正确的权力观、政绩观、管理观和发展观,将权力关进制度和道德的“笼子”里,使得公共管理部门和管理人员能够同时受到法律和道德的约束与监督,实现社会公共价值与自我人生价值的积极结合和有机统一。
结束语
当前,“新常态”一词已成为官方话语体系中描述当前经济社会发展新形势、新变化的非常重要的综合性词汇,并焕发出新的丰富内涵与历史穿透力,被广泛应用于社会各行业、各领域。在新常态下,公共管理面临着新的变化、新的任务和新的要求,同时也意味着新的机遇与挑战。破解新常态下的公共管理困境,是一个长期的时代课题,需要公共管理部门和管理者主动作为,积极探索,不断找寻新的方式和出路。(作者单位:华侨大学)
参考文献:
[1] 张再生,白彬.新常态下的公共管理:困境与出路[J].中国行政管理,2015,03:38-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