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经济发展的一般规律模板(10篇)

时间:2023-08-10 16:51:13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区域经济发展的一般规律,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区域经济发展的一般规律

篇1

(一)三螺旋理论

在崇尚创新的知识经济社会,创新制度环境的各要素———政府、企业与大学以市场要求为纽带而联结起来,形成一种三种力量交叉影响的三螺旋关系。这就是所谓三螺旋理论。三螺旋理论的核心在于,随着知识经济的出现,在区域内的科研院所与大学成为主要知识资产,具有了更高的价值。在成熟的创新区域内,科研院所与大学通过其组织结构最下层的研究中心、科研小组以及个人等建立起与市场经济活动良好的接口,在区域内发挥了强大的技术创新辐射作用。

(二)区域竞争力理论

以高等教育为源泉的“国民素质与科学技术”是提升区域竞争力的核心要素。区域竞争力主要是指在经济全球化环境中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的国际竞争力。在国际竞争力要素中,科技竞争力、国民素质竞争力是核心竞争力。国民素质竞争力的44项指标中有22项、科技竞争力的26项指标中有19项与教育相关,尤其是与高等教育有关。

(三)非均衡增长理论

以高等教育为基础的“产业结构更新”是实现区域经济梯度转移的动力。非均衡发展理论认为,经济技术的发展是不平衡的,无论在世界范围还是在一国范围内,客观上已形成一种经济技术梯度,经济增长往往以不同的强度首先出现于一个或几个实力较强的区域中心,然后通过不同的渠道向外扩散,对整个经济产生不同的最终影响;这些增长极地区对其他地区具有支配效应,随着经济的发展,推移速度的加快,地区差距逐步缩小,实现经济分布的相对均衡,进而实现一国经济的平衡发展。非均衡发展理论揭示:(1)产业结构更新是地区经济向高梯度发展的根本动力。(2)创新会直接打破区域平衡,逐步由高梯度地区向低梯度地区转移。(3)区域劳动力质量差异是影响区域经济非均衡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4)区域联合与融合有助于减少区域间壁垒,促进分工协作;有助于扩大要素流动范围,提高要素配置效率。高等教育具有教学、科研、服务三大职能,是区域产业结构升级、技术创新、劳动者素质提高的主要依托,因此,高等教育是实现区域经济梯度转移的关键所在。

(四)新增长理论

以高等教育为核心的“技术进步”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决定因素。新增长理论认为,内生的技术进步是经济增长的决定因素,技术(或知识)、人力资本具有溢出效应,这种溢出效应的存在是经济实现持续增长所不可缺少的条件。新增长理论揭示,知识是区域经济增长的决定性内生变量,知识的积累取决于经济当事人用于研究与开发、教育与培训等方面的投资。因此,高等教育是区域经济增长的动力源。

(五)后发优势理论

以高等教育为动力的“创新”是后发优势的关键。后发优势理论指经济欠发达国家与地区有效利用资源、创新、机遇、政策等优势,获取更佳的经济效益和更高的经济增长速度,实现和先进国家和地区的经济趋同化,甚至超越先进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实现跨越式发展。后发优势有:资源型、联动型、机遇型、创新型、干预型等5种类型。营造和发挥后发优势的关键是将创新作为后发优势的灵魂。

二、国内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关系的理论研究

国内学者的研究归纳为两个方面,一是试图总结出二者关系的一般理论,二是分析二者相互作用的各个方面。(一)一般理论我国学者把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总结了以下六个理论。

1.教育外部关系规律理论

这种理论的主要观点有:第一,教育有两条基本的规律。即教育内部关系规律和教育外部关系规律。教育内部关系规律是指教育自身的规律。教育外部关系规律是指教育同社会的关系规律。它是针对教育内部关系规律而言的,其简单表述就是“教育必须与社会发展相适应”。“适应”包括两个方面的意义:一是教育必须受一定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所制约;另一方面,要为一定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的发展服务。第二,高校与社会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有着紧密的、直接的联系。高等教育区域化是使高校更好地主动适应逐步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有效途径,使得高等教育对地方的经济、政治、文化等的发展做出敏锐的反应,满足地方经济发展的需要,也有利于高等教育的管理体制、运行机制、专业设置、资源利用等方面的深入改革。第三,就某一所地方高校而言,它不仅要注意研究国家经济政策的变化,研究与地方高校技术优势相匹配的技术市场的变化,研究与地方高校专业设置相关联的行业经济的变化,而且要特别注重高校所处的周边关系尤其是政府关系、社区关系和媒介关系的处理。高校遵循教育外部关系规律,主动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义不容辞地为区域经济发展服务,区域经济的发展程度与高校有着非常密切的利益关系。

2.教育成本分担理论

其支撑点是教育经济学中关于投资的利益共享、成本分担理论。这种理论认为,教育成本分担理论有两条原则:一是受益原则,即谁受益谁就应当担负教育成本;二是能力原则,谁占有国民收入,谁就有能力负担教育投资。从管理体制上看,我国高校有中央和地方之分。中央所属高校所培养的人才大部分走向地方的工作岗位;这些高校还在科学研究、产品开发、决策咨询、管理、就业等方面为地方做出巨大贡献,带动地方经济、文化、科技的发展,为地方的现代化建设服务。与中央相比,地方是国家高等教育的最大收益者。因此,根据受益原则,地方对中央所属院校也应该给予有效资助,将中央所属高校纳入地方计划的范畴,但不宜进行过多的管理和干预。

3.非均衡发展理论

持这种观点的学者引用了经济学的术语“非均衡”。其原意是指不存在完善的市场、不存在灵敏的价格体系的条件下所达到的均衡。在非均衡发展之下,资源的配置方式就会变得更加复杂,其效益也会受到影响。非均衡实际上也是一种均衡,是市场不完善前提下的均衡,是存在于现实生活中的均衡。非均衡发展理论在高等教育中的体现是,地方高等教育的发展水平与经济发展不相适应,脱离地方经济发展水平均衡配置、布局高校,与其经济发展水平不相适应;区域内高校的专业课程设置缺乏地方特色和学校特色,千校一面,尤其是管理体制僵硬,管得过多过死,缺乏灵活性;区域内高等教育发展的环境和氛围较差,高校缺乏适应地方经济发展、为地方经济发展服务的约束、激励和竞争机制,学校缺乏办学自,专业设置、招生等限制仍然较多。一般说来,区域经济发达程度与其市场化程度呈正相关。在发达地区,其产业结构以第二、三产业为主,资金投入总量大,个人投资旺盛,财政自给率和贡献率高,市场化程度较高。因此,必然要求这些地区的办学体制和资源配置重点向市场化方向发展,例如政府对高等教育的直接调控权让位给市场而实施间接管理;集中社会闲散资金,发展民办高等教育。落后地区由于市场化程度低,因而在办学体制和资源配置等方面与发达地区有所不同。

4.第三职能理论

高校的职能经历了三个变化,即由单纯培养人才到以教学、科研两个中心再到实现教学、科研、生产三结合,直接为社会服务。培养人才这个职能是从近代大学一产生就有的,被认为是大学的第一职能,科学研究则成为大学的第二职能,大学的第三职能即直接为社会服务的职能。高校这三个职能的产生和发展是有规律性的。尤其第三职能的产生,说明大学教育与国家的经济、社会的发展关系越来越密切。而第三职能又是在高校参与区域经济发展,带动大批落后地区崛起的过程中产生和发展起来的。这种情况说明,为区域经济发展服务,是高校自身职能扩展的必然结果,也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在我国,由于经济和社会发展历史地存在着二元结构,而且推行允许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的经济梯度推进战略。因此,高等教育发展在一定时期内必然存在着地区性差距,因此,提出高校为区域经济发展服务,高等教育区域化是我国整体发展高等教育的一个有效的战略选择。

5.全息结构理论

全息结构是一个由彼此联系、相互制约的四个子系统(物质再生产、精神再生产、人力再生产、自然再生产)构成的“四位一体”的空间网络结构。它的主要特征是,任何一个微观子系统的内在结构都反映出宏观大系统的一般结构特征。我们可以把物质生产、精神生产和人力生产三个系统简化为经济活动,是人类一切活动的物质基础。精神生产的一个重要方面是从事知识和技术生产的科技活动,科技活动既为经济活动提供知识与技术,又为教育活动提供新的教学内容和技术手段;教育活动是人力生产的一个重要环节,教育活动为经济活动输送具有一定素质的人力资源,同时也为科技活动提供科技人才,科技反过来又成为教育活动的知识源泉。教育、经济、科技三者密切配合,互相促进,在整个人类活动系统中同时并存,处于同等重要的位置,也同样具有全息结构的特征,在一个国家、一个地区和城市不同层次级别的系统中都包括这三个系统。区域经济作为一个相对完整的有机系统,其内部诸要素之间的联系表现为区域内的教育、经济、科技的互动作用。各种不同的区域经济在发展并形成自身经济特色时,必然要求有一个与之相适应的高等教育系统。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的并行发展与配合,是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获得最佳发展的必要条件。

6.教育方针理论

我国社会主义教育方针的基本内容是,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它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教育与生产相结合,一是教育与劳动相结合。前者是后者的一个层次、一个目的,而后者则是前者的一个方面、一条途径。教育必须与生产相结合,则要求教育发展要与国民经济的发展相适应。教育必须与劳动相结合,即要求学校恰当地安排学生参加劳动实践。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经济发展的区域化迫使高等教育要走出一条适应我国和地区发展的新路子。而高等教育区域就是其本身发展所能够实现的合理的途径。

(二)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相互关系的研究

1.区域经济发展对高等教育的影响

(1)区域经济水平会影响到公众对高等教育的投入

一个区域的经济发展水平决定着区域公众的经济实力和居民家庭的消费结构,也从根本上制约着家庭教育投资的增长水平。越是经济发达的地区,恩格尔系数越小,即居民家庭在食品支出占消费支出的比重越小;越是经济不发达的地区,恩格尔系数越大,即居民家庭在食品支出占消费支出的比重越大。实证分析表明,食物消费所占比例与家庭教育消费所占比例之间呈显著负相关,即家庭消费中用于食物的比例越低,则用于教育的投资比例越高;用于食物的消费比例越高,则用于教育的消费比例越低。并且,教育消费比例对食物消费比例呈现弱弹性,即食物消费比例每降低1个百分点,家庭教育消费水平提高0.72个百分点。统计分析结果揭示了国民对教育的投资能力是受家庭消费结构严重制约的。

(2)区域经济水平直接影响到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

我国高等教育实行大幅度扩招后,随着扩招后第一届大学生毕业,人才市场超载成为当今就业市场的一个显著特征。除去正常的人才流动、下岗再就业以及其他形式的失业人群,等待就业的大学毕业生主要有三种类型:应届、往届和春季毕业生。高校毕业生的就业状况不仅直接影响到毕业生的预期收益,而且影响家庭和个人对高等教育投资的积极性,进而影响到高等教育的发展。这其中区域经济的发展水平将产生直接作用。因为,区域经济发展越好,对劳动力的需求就越大,大学生就业的前景也就越好。此外,区域经济发展也使其有能力为高等教育提供更多的投入,尤其是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主体多元化更促使多渠道投入高等教育成为可能。

2.高等教育发展对区域经济的影响

(1)高等教育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动力源

知识经济的两大支柱是人力资源和科技创新,而其中人力资源又是科技创新的必要条件,没有人力资源根本就谈不上技术创新。人力资源和技术创新都与高等教育密切相关。这就意味着教育,特别是高等教育已成为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动力源”。区域创新对知识资源要求在质和量上的双重提高,要求作为高智力发展和创新重要发源地的高等教育在区域经济发展的过程中担负起重要责任。统计表明,目前我国研究生就业流向,主要集中在三个区域:沿海发达地区、大都市和培养学校所在地。由此可见,企业所在的城市如果是大学密集地区或发达地区的大都市,就有可能比其他地区的企业优先得到高素质人才。

(2)高校学生消费是区域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

教育启动消费论的基本观点是通过高校扩招和增加个人对高等教育的投入,拉动大量消费,并相应地增加就业。在无需国家和财政拿出大笔钱的情况下,可在短期内形成一个巨大的新经济增长点。首先,要适当扩大高等教育规模。高等教育对经济的确存在一定的拉动作用,因此,发展并适当地扩大高等教育规模可以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其次,高校对区域经济的短期拉动作用是有限的,是受到区域经济整体状况的限制的。要增大高校对经济的拉动作用,必须相应地改善高校周边的经济环境。再次,将高校作为小区域经济发展的中心。美国研究证明,高校的存在对周围房地产的价格提升起到一定作用。因此,要以高校为中心开展房地产业、商业、饮食业的发展。要大力发展高校旅游业。一是针对高校教师和学生的外出旅游,因为高校的教师和学生有足够的假期、相当多的旅游需求、也具备一定的经济条件;二是可将高校作为一种旅游资源,高校具有很多人文景观和一定的历史意义,将高校作为一项旅游资源将对区域经济发展做出一定的贡献。

(3)高等教育是带动区域高新技术发展的基地

十六大报告指出:中国目前正在走一条“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路子”。毫无疑问,高等院校应该自觉成为走在这条新型工业化道路上的领军力量。从世界范围来看,选取高校集中的地区建立高新技术工业园区,大力发展高科技生产,是许多国家经济腾飞的致胜法宝,如美国的斯坦福科学工业园(硅谷)、波斯顿工业园区、日本的筑波科学城、韩国的大德科学城等,其成功的经验给了我们许多有益的启示。

(4)高校的基建投资是刺激区域经济增长的助推器

普通高等院校的大规模扩招使得各个高校的硬件设施已经处于严重不足状态,尤其是校舍的短缺,需要加大基建投入。根据教育部关于普通高校的设置标准,如果增加1名学生就需要新增基本建设费3.8万元左右。基础建设本身的特点,决定了基建过程中原材料的就近便宜采购和建筑工人的就近聘用,而这些无疑都会对周边地区的经济发展做出积极贡献,有利于推动区域经济的发展。高等院校对经济的影响除了上述几个方面以外,还包括高等院校的科技产业对地区经济影响等因素。

三、对现有研究的思考

通过对国内外学者关于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关系研究的总结,我们可以发现: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二者相互依赖,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对二者关系研究的重要性已取得普遍共识。但这方面的研究仍存在不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缺乏高等教育对区域经济影响的定量分析

关于高等教育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现有研究多侧重于定性分析,定量分析较少,应在定量分析方面作深入细致的工作,通过广泛搜集数据,进行相关分析,如分析北京的高等教育对北京地区经济增长和产业结构的影响,从中得出有说服力的结论。

(二)缺乏不同地区高等教育对区域经济影响的比较分析

篇2

中图分类号:F12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4161(2009)05-0037-04

引言

区域经济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准确、全面地反映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客观衡量经济发展进程的统计数据是当地政府制定区域经济发展规划的重要依据。科学的区域经济发展指标体系,可以为人们准确地了解和认识区域经济发展提供可以量化的判别、评价标准,为客观地衡量区域经济发展进程、为各级领导和政府部门制定科学规划与决策提供重要参考。因此,选择或建立一套系统的、科学的衡量区域域经济发展评价指标体系有着显著的必要性。近几年来,国内外学者对经济指标体系的研究颇有成果。本文主要分析区域经济发展指标体系及其在区域经济研究中的作用,回顾区域经济发展指标体系的相关研究,对衡量区域经济发展的指标体系进行分析、评价和总结,探讨各种指标分析体系和方法的优劣点,以期对构建更为科学的区域经济发展水平评价体系提供一定启迪,为能够全面、准确地考察区域经济状况和发展变化规律,以及科学评价区域经济发展水平提供衡量标准和依据,为促进区域经济持续发展提供理论与技术支持,为那些对区域经济研究感兴趣的学者提供有意义的参考,也为后来的研究者根据区域发展实际选取合适的分析、评价指标体系和方法提供有益参考。

本文下面部分的结构安排主要由区域经济发展指标体系的作用、对已有区域经济发展指标体系研究的回顾、综合分析和总结评述四部分组成。

1.区域经济发展指标体系的作用

指标是反映实际存在的社会经济现象总体特征的概念,是一定社会经济范畴的具体表现,一般由指标名称和数值两部分构成。指标体系是描述和评价某种事物的可量度参数的集合,具有描述、评价和预警导向功能。区域经济发展指标体系是直接反映区域经济发展状况的可量度参数的集合,是综合反映区域经济发展状况和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一系列相互联系的指标构成的有机整体。它既是对区域经济发展状况进行综合评价的标准和依据,又是制定区域经济发展决策的前提和基础,其主要作用可概括为以下几点。

1.1 区域经济发展指标体系是评价区域经济发展质量状况的主要依据

指标体系是测定区域经济发展变化的标尺,是综合评价区域经济发展阶段、发展程度、发展质量的重要依据。由于区域经济发展的综合性、复杂性,由多维度、多层次、多方面的指标组成的指标体系,能够从不同侧面、不同领域客观、具体地反映和评判区经济发展状况,进而指导区域发展实践活动。

1.2 区域经济发展指标体系是正确制定区域经济发展决策的重要前提和参数

区域经济发展指标体系可以使决策者关注与区域经济发展相关的关键问题和优先发展领域,掌握这些问题的状态和进展情况;可以引导政策制定者和决策者在制定各项政策和决策时,能够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或按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办事,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使各项政策相互协调,保证不偏离科学发展的轨道;还可以使政策决策或制定者根据指标体系反映的区域经济发展情况、相关政策实施效果和区域经济发展进程反馈的信息及时地评估政策的正确性和有效性,进而改进或调整发展区域经济的政策。

1.3 区域经济发展指标体系具有导向作用

指标体系既是测定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标杆,也是引领区域经济发展的杠杆。标杆的主要功能是导向,其导向作用主要表现为:

1.3.1 引导作用。科学、全面、可行、量化的指标体系展示了一个可操作、可衡量、看得见的具体指数乃至形态,在实践中有着很强的引领和指导作用。如,山西省在2007年就采用新的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指标体系,用于指导、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再如国家统计局制定的我国全面小康的指标体系主要包括了经济发展、社会和谐、生活质量、民主法制、科教文卫、资源环境等六大类指标;江苏省制定的全面小康的指标体系包括经济发展、人民生活、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四大类18项25个主要指标。这些指标不仅描绘了全面小康的形象,也引领不同区域的人们比照具体指标建设区域全面小康。同样,区域经济发展指标体系也为确立人们区域经济发展的理念和具体要求起到引导和激励作用。

1.3.2 激励作用。区域经济综合发展指标体系是包括经济、社会、生活、环境等各类发展指标的系统化。为了全面达标,促使各级政府努力转变职能,从单纯抓经济转变为统筹经济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激励各级政府通过指标体系把区域经济发展目标具体化、项目化,一项一项对照落实,按照既定时序,扎扎实实推进区域经济全面发展。

1.3.3 促进作用。区域经济发展指标体系可以简化和改进社会各界对区域经济发展的了解,促进社会各界对区域经济发展的相关计划和行动的共同理解,并采取比较一致的积极态度和行动。

1.3.4 预警导向作用。区域经济发展指标体系能够如实反映出区域经济综合发展情况和相关政策的实施效果,使人们随时掌握区域经济的发展进程,提醒人们该努力做什么,不该做什么;同时它又是决策者和管理者的调控工具或预警手段之一。通过指标体系序列,决策者和管理者可以预测和掌握区域经济发展态势和未来走向,有针对性地进行政策调控或系统结构的调整。

1.4 区域经济发展指标体系也为区域发展理论研究开辟了广阔空间

区域经济发展研究是一项融理论指导与实践操作于一体的工作,它要求建立的指标既要有完备的理论指导,又要有很强的可操作性。对区域经济发展的研究不可能仅停留在某一理论层次,要用理论指导实践,在实践中发展理论,在定性分析的基础上,建立一套客观的指标体系,来定量地刻画、反映复杂多变的区域经济发展系统,指导实际工作,预测未来发展走向,只有这样,才能为区域发展理论的研究开辟更广阔的空间,推动理论研究的不断深入。

总之,科学的区域经济发展指标体系以比较明了的方式,比较全面地向人们提供被评价区域经济发展的变化过程,能更加全面、准确地考察区域经济状况和发展变化规律,不仅为综合评价区域经济发展状况提供衡量标准,也为提高区域经济发展绩效,实现区域经济持续发展提供理论与技术支持,对人们树立区域发展新理念、转变政府职能具有导向作用、激励作用、促进作用、预警作用,现实中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2.对区域经济发展指标体系的已有研究

区域经济发展是一个综合、系统性范畴。从横向上看,它是指一个地区一定时期内经济社会各方面的综合发展状况;从纵向上看,它表现为该地区经济发展的潜力和可持续发展的可能性。所以度量或评价区域经济发展状况需要考虑的因素很多――经济、社会、科技、文化、生活、环境与社会和谐、居民幸福指数等多方面因素都要考虑进来。现有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对区域经济差异及协调发展的研究以及对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研究两个方面。

2.1 对区域经济差异和协调发展的指标体系研究

随着我国区域经济差距的拉大,对区域经济差距研究的重要性也愈来愈突出,研究数量较多,下面就一些有代表性的研究

成果进行简要归纳,见表1。

从以上的归纳和分析可以看出,对区域经济发展差距和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研究数量虽然很多;但其主要的研究思路和思想却不尽相同;研究主体多样,从对某个区县的研究(汪波、方丽,2004)到对整个国家的研究(胡细银,1991、韩兆洲,2000等);所选指标涉及经济、贸易、科教文卫、环境、基础设施、人口、就业、科技、自然资源、居民生活质量等多个方面;而指标权重的确定也方法多样,比如主成分分析、Delphi方法等。

2.2 对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指标体系研究

对于可持续发展的指标主要有以下几种,即联合国可持续发展委员会的指标体系、联合国环境问题科学委员会的指标体系、世界银行的指标体系、美、英的指标体系以及我国国家统计局与中国21世纪议程管理中心的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等。具体见表2。

以上几种分析方法各有优缺点,比如联合国可持续发展委员会的指标数过多,而我国国家统计局的方法选取的指标彼此之间的重叠性很强等。

2.3 小结

通过上面对文献的分析和总结,我们可以得到如下一些发现:

其一,不同的研究者所采用的具体指标是不一样的。

其二,不同研究者所采用的具体的指标体系构建方法也是不一样的。

其三,虽然存在上述不同,但是他们建立指标体系的一般步骤还是类似的:首先根据研究和以前的研究成果选取主要关注的指标类;再是选取具体指标之后确定指标的分析方法,比如主成分分析方法、聚类分析方法、回归分析方法、层次分析法等;最后是选择合适权重来综合所选的细类指标,得到最后的评价指标。

3.对区域经济发展指标体系的分析和评论

3.1 区域经济发展指标体系存在的问题

尽管目前对区域经济发展指标体系的研究数量不少,但是就其本身而言还是存在一些问题的,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其一,指标数量大,内容庞杂,比如表1中有些研究曾采用300个初始指标。

其二,虽然指标体系庞大,但是指标选取的随意性和某些重要因素的可衡量性比较弱,从而导致指标体系对所研究的问题覆盖不全。

其三,缺乏科学有效的定量筛选方法。在具体研究中,研究者的主观意识往往起到很大的影响力,即便是那些采用了较多的较规范的统计方法的文章也存在这些问题。

其四,指标信息重叠问题严重。现实中某地区的经济社会环境等发展往往是高度相关的,再细分到每一个子系统内部,其相关性就更加高了。虽然这可以通过采用某些统计方法(比如主成分分析法)来改善,但是终归是不完善的。

其五,指标权重的确定随意性强。在选定具体的指标集合之后,需要确定不同指标的权重,现实中由于指标数量比较大,不同指标之间的信息重叠严重,从而导致研究者对不同指标给定权重存在很大的随意性,导致结果在某种程度上存在非科学性。

其六,评价方法越来越复杂,经济直觉越来越弱,某种程度上限制了方法的应用和推广。

其七,评价体系不能很好的考虑单个经济体的特殊性,比如某个因素可能对某地区特别重要,而对其他地区则并不重要等。笔者认为在做具体研究的时候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要根据实际情况采用合适的指标体系和构建方法。不同的区域以及在区域发展的不同阶段,在构建区域可持续发展的评价指标体系时,重点和阶段目标不可能完全一致。根据构建指标体系的动态发展原则,需要因地制宜、因时而异地进行指标体系的构建工作。在构建时要尽量遵循上面说论述的原则,客观的科学的进行分析和评价。

其八,某些研究忽略了对投入的衡量。区域经济发展不仅取决于其产出如何,也取决于其投入的多少,比如我国的粗放式的经济发展方式消耗巨大的能源、污染环境,如果在最后评价区域经济的发展状况的时候只考虑GDP、人均收入等产出指标,势必会造成偏差。

其九,某些研究忽略了社会、经济、环境、资源等几个子系统之间的相关关系。资源和环境承载力、经济发展与环境破坏、社会发展与生态损失、宏观政策保证、法律和法规等制度建设等协调度指标都会影响整个社会经济系统的可持续性和长期发展,在评价区域经济发展时需要加以考虑(余丹林,1998)。

3.2 区域经济发展指标体系选取存在分歧的原因

对区域经济发展指标体系的选取和建立之所以出现这么多的问题和分歧,归根结底是由于几个方面:第一是客观条件所限制。由于实际处理问题时需要考虑数据的可得性,而不同范围的区域在数据统计上是存在差异的,这就导致对不同大小的区域进行分析时要根据数据可得性和研究的规范性和准确性之间做一个折中。第二是问题本身的复杂性。经济体系是系统性的、多方面的,是复杂的。它不仅涉及经济、社会、环境,还涉及科教文卫等各个方面,而很多指标是无法准确衡量的,所以研究者需要根据自己的判断来选择合适的可测量指标来近似表征所要研究的事物。第三点是各种不同的研究所遵循的建立区域经济发展指标体系的原则存在差异。

3.3 小结

总之,之所以对区域经济发展的指标体系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就是因为该指标体系需要考虑的因素众多,从而导致其无法完全的兼顾所有的方面。笔者认为,一是区域经济发展的指标体系的构建需要尽量兼顾和综合考虑一些基本的原则。具体应遵循系统全面性、简明科学性、实用可操作性、可测可比性、发展创新性、合理和谐性、可持续性等原则。二是所要选择的区域经济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应能比较全面和系统地反映了各个地区的经济发展情况。既突出中心和重点,又兼顾一般;既关注经济增长,又关注社会进步;既关注经济总量和速度,又关注经济发展质量及资源、环境的保护;既关注行业、部门和企业,又关注城乡居民个体,是一个综合性强、涵盖面广、力求将经济增长、社会发展、环境保护、资源节约、人民福祉等结合起来、兼顾经济、社会、生态和人全面发展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也是评价区域经济的可行性指标体系。三是要将区域经济看作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来综合研究其整体结构、动态过程、有机协调等(乔家俊,许萍,王宜晓,2002)。只有这样才能真实、科学反映出一个地区的实际情况。

4.结论

对区域经济发展指标的评价体系的研究很多,但是至今为止并没有一个得到大家认可的评价体系出现。现有的主要分析方法受学者本身自己的观点和看法,以及所研究的问题的影响都很严重,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不同研究和不同学者之间的研究的可比性,也限制了对研究成果的推广。本文主要回顾了已有的对区域经济发展指标体系的研究文献,并对其进行了简单的分析,提出了一些问题和建议。简而言之,笔者觉得要想建立科学的区域经济发展指标体系必须遵循一些基本的原则,指标选取不能太过随意,对区域经济发展的指标体系的建立和分析应该科学而规范。

参考文献:

[1]Anderson,V., Alternative Economic Instruments, London: Routledge, 1991.

[2]埃德加•M•胡佛.区域经济学导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0:7―8.

[3]刘阳.科学发展观引领下的区域经济发展质量指标体系构建与 评价[J].哈尔滨商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01):94―96.

[4]李答民.区域经济发展评价指标体系与评价方法[J].西安财经学院学报,2008,(05):28―32.

[5]胡忠俊,姜翔程,刘蕾. 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J].统计与决策,2008,(20):17―19.

[6] 颜蔚兰,曾鹏.广西经济发展区域差距评估指标体系的构建及其实证分析[J].统计与决策,2007,(13):98―102.

[7] 曾小平.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指标和评价体系研究的分析[J].经济师,2007,(04):269―272.

[8]吉宏.县域经济协调发展指标体系与预警系统研究[J].经济问题,2005,(06):78―80.

[9] 曹洪峰.山东省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状况评价与分析[J].山东经济,2005,21(02):95―99.

篇3

我认为在区域经济发展问题上,我们应该立足四川,面向全国,构建以成都为中心的大都市经济圈,是四川最为重要的一项工作,将此作为四川省内区域经济发展的第一重点,使之发展形成四川经济的高增长极。这个大都市经济圈的空间范围,包括成都、德阳、绵阳、乐山、眉山、资阳、遂宁、雅安八个市。2008年,这个区域的国土面积为87431平方公里,人口3789.8万人,地区生产总值7367.81亿元,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483.54亿元,分别占全省的18%、46.6%、58.9%和46.4%。

这个以成都市为中心经济圈的主要特征,可归纳为这样几个:第一,按照四个主体功能区的划分,这八个市都是属于优化发展的区域:第二,成都市是核心城市,诸多方面的集聚力、影响力最强;第三,八个市的工业化、城市化水平比较高;第四,人才决定未来的发展,这八个市的科技、教育、人才优势特强;第五,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发展的整体水平较高;第六,八个市是全省的综合交通枢纽区。

抓好全省这个大都市经济圈的区域经济发展,能够收到这样几个方面的绩效:一是可以加快推进四川的区域经济发展,为全省经济大发展提供经验和范例:二是能够进一步扩大四川省的总量经济规模,提高四川经济发展的质量、效益和整体水平,为未来更快、更大、更强的发展打下坚实基础:三是能够增强四川省的综合经济实力:四是可提升四川在全国的排序位次和提高四川在全国的话语权分量。

这个大都市经济圈的发展定位:一是第一、第二、第三产业都要发展,但发展的突出重点要放在第二:第三次产业上,要把第三产业中的生产业所占比重大大提高:二是产业发展的整体技术层次要提高,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是重中之重:三是产业发展不但要将技术层次提高,更要创新比较多的产品品牌,提高市场份额占有率,增强市场竞争力;四是成都市要为全省各市(州)提供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经验;五是要加快转变发展方式和发展模式,必须坚定不移地转轨调整,结构升级,优化发展;六是按自然规律、经济规律和市场经济规则要求,以及区域经济发展的需要,研究建立新的经济体制和机制。

篇4

中图分类号:F512文献标识码:A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我国交通运输系统建设有了长足的进步,但与发达国家相比,整体仍然呈现滞后状态。特别是近年来,随着我国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我国经济发展的区域性特征表现得日益显著,交通运输发展问题开始成为区域经济研究的重要课题。然而,受我国综合国力和资源、环境承载力以及交通运输自身发展等制约,交通运输发展目前仍只能按地区、有重点、分阶段地逐步推进。如何按照区域经济发展的内在规律制定有效的交通运输发展策略,则有赖于对交通运输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准确把握,进而促使两者互动发展。

一、交通运输与区域经济发展关系的理论认知

交通运输与区域经济发展之间的因果关系非常复杂。从当前理论界的研究来看,关于两者之间关系的研究主要存在三种认识,这三种认识也构成了大部分地区制定当前交通运输发展战略和规划的指导思想。

第一种认识主要认为交通运输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引致需求,交通运输的发展就是要满足区域经济活动引发的交通运输需求;认为交通运输的发展能够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良好的交通设施必然能够促进产业结构的优化,以及区域优势的发挥,同时吸引大量投资。

第二种认识则认为交通运输的发展能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强调并突出交通运输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作用;认为交通运输的发展是伴随着区域经济的发展而发展的,即区域经济发展引致交通运输的发展,交通运输能力是为了符合区域经济的发展而发展的。

第三种认识是对前两种认识的综合,认为交通运输既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原因,也是区域经济发展的结果。认为区域经济的发展促进交通运输能力的提高,反过来亦为交通运输的发展所带动。

应该讲,上述三种认识都部分地反映了交通运输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因果关系。但由于这些认识基本上都停留在定性判断的认识上,因此更多地是对经验的总结和归纳,缺乏在实践中的验证。

二、交通运输与区域经济发展吸收与辐射模式图形解释

在笔者看来,交通运输与区域的经济关系可以与城市与腹地经济的关系相类比,把交通运输与区域经济关系区分为吸收和辐射两种模式。由于受到区域经济的发展阶段、交通运输条件以及产业结构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使得区域经济对交通运输的影响或者以辐射为主,或者以吸收为主。一般而言,区域经济规模较小时以吸收交通运输资源为主,在区域经济规模较大时以辐射为主。交通运输资源之所转移到较大规模的区域经济圈内是因为在较大规模的区域经济圈内可以得到更大的收益。当大规模的区域经济圈依托其雄厚的势力对周围形成辐射时,交通资源即使不转移到较大规模的区域经济圈中也可以获得相应甚至更大的收益,交通资源就不再转移到较大规模的区域经济圈。

如图1所示,假设区域经济圈C,除了C外还有很多不同层次的交通运输资源B1、B2、B3、B4,这些资源随距离C的距离不同层次逐渐降低,区域经济圈C与交通运输资源B1、B2、B3、B4之间的关系最初表现为吸收过程大于辐射过程,所以区域经济圈C的发展速度很快,但是C在成长进程中以超经济影响的方式对其周围的交通运输资源施加影响,使得周围的交通运输资源发生变化,较大规模的区域经济圈C以辐射方式的影响交通运输资源的发展,两者互动发展了。(图1)

当前理论界关于两者之间关系的三种认识与笔者概括的吸收和辐射两种模式之所以不同,是因为笔者认为区域经济是应该先发展起来的,正是在区域经济发展起来后才能更好地对交通运输产生影响,这点恰好符合中国现阶段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区域经济发展先于交通运输资源的发展,为了促使两者互动发展,我们应该正确引导交通运输资源的发展。

三、交通运输与区域经济互动发展建议

通过上述对两者关系的思考,提出解决当前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中交通运输发展的建议。

(一)制定区域交通运输战略。区域交通运输战略,即交通运输发展的区域性差别战略,指的是交通运输发展战略的制定要按照宏观区域经济发展的客观必然要求,在充分了解并掌握各地区交通运输与区域经济发展的相关关系基础上,通过交通运输基础设施的差别发展,使交通运输的发展能够实现与区域经济活动的有效对接,充分发挥交通运输对区域经济运行的正面效应,最终促成交通运输与区域经济的互动发展。

交通运输本身发展的内在规律性,使得当前交通运输基础设施的提供往往由技术决定,方式的选择、线路的安排等相对纯粹的技术因素对整体网络的构成和完善影响非常大,从而造成部分地区交通运输的提供并没有充分反映区域经济的客观要求。可以断定,交通运输的发展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原因是有相应条件约束的,只有在交通运输发展的规划和战略中充分反映区域经济发展的差别性特征,才有可能最大限度地发挥交通运输促进经济发展的作用。因此,在未来交通运输发展的过程中,必须要重点强调区域交通运输的战略。

(二)推行区域交通运输与区域经济发展的一体化规划。交通运输与区域经济发展的一体化规划就是指要实现交通运输规划与区域经济规划从实质到内容上的一体化。规划的基础要充分反映规划区域内交通运输与经济社会发展状况的拟合程度。这个拟合程度既包括交通运输总量与经济发展的适应性,也包括交通运输结构与区域经济活动特点的适应性,同时还包括交通运输的空间布局与区域经济活动、区域空间结构的合理配置。

目前,交通运输发展规划仍然局限在范围相对狭小的行业规划中,这就限制了交通运输与区域经济发展在规划上的充分协调。只有做到了相对准确地把握区域内交通运输与经济社会发展的现行组织状况,才有可能实现区域交通运输资源在时间和空间上的最优配置,充分吸收交通运输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三)形成区域交通运输合理分工机制。在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是以地方政府分权体制为基础的,这种特定的制度安排导致经济组织间经济活动横向协调的成本过高,以致分工协作费用明显地高于组织费用,外部横向协调费用超过内部纵向协调费用,直接导致区域分工的割裂式发展、雷同化发展。

从区域交通基础设施的分工来看,假设现有区域经济圈C1、C2,区域经济圈C1内交通基础设施状况良好,区域经济圈C2就可以选择分工,区域经济圈C1内交通基础设施进行经济联系,重建交通基础设施,这个决策过程中的主体为地方政府。选择分工的收益在一定程度上表现为微观经济活动主体的收益,表现为未来地方政府税收的增加;而不选择分工,收益则在一定程度上表现为中央政府向地方政府的直接投资和转移支付的增加、短期内就业的增加以及官员个人效用的增加。这种关系就是上面所描述的辐射与吸收关系。因此,要想形成真正的区域交通运输合理分工机制,就必须要按照交通运输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对各级政府在区域交通运输系统中的地位和作用进行清晰的辨别,在充分保证区域各方整理、利用交通运输资源以达成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的前提下建立良性区域交通运输合理分工机制。

(四)充分利用区域外交通运输资源。交通运输的发展是城市之间、城乡之间、地区之间等经常出现空间冲突的重要内容,各方对交通运输资源的争夺往往会导致交通运输空间布局的不合理和低效率。在既有的行业规划难以充分发挥其协调作用时,就有必要充分利用区域外交通运输资源。将区域外交通运输资源与区域内交通运输资源相结合,这就需要在有关部门和机构中建立一致的交通运输区域协调发展的理念和治理框架,逐步形成一个完善的泛区域的交通运输资源网络。

这种泛区域的交通运输资源网络可以用于支持不同类型的合作方式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当然,这一协调发展的框架是一种不具有法律和行政约束的合作体,在框架内,城市与城市、地区与地区之间不是以传统的上下级关系进行协调、合作,且这种合作中参加的各行政单位不应当受大小的限制,如果将区域外交通运输资源简单地理解为某个区域经济圈的附属联系网络,那么这种泛区域的交通运输资源网络就很难发挥作用。

(作者单位:常熟市服装城交通管理中心所)

主要参考文献:

篇5

关键词: 商品理论 区域经济增长

关于商品理论的选择性综述

商品孕育着资本主义社会一切矛盾的胚芽(《资本论》第1卷)。马克思通过对商品的分析构建了商品理论范式,并在范式中就系列概念、定义和公式进行系统分析,并在逻辑上奠定了对资本主义经济制度进行解剖的基础。

(一)商品及其二因素

商品是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是使用价值与价值的矛盾统一体。商品首先是一个外在对象,商品有用性使商品成为使用价值。“使用价值只是在使用或消费中得到实现。不论财富的社会形式如何,使用价值总是构成财富的物质内容,是交换价值的物质承担者”(《马恩全集》第23卷)。使用价值具有多样性、非同质性和具体性,它体现了商品的自然属性。

交换价值首先表现为一种使用价值同另一种使用价值相交换的量的关系或比例,是价值的表现方式或表现形式。在商品的交换关系本身中,商品交换价值表现为同他们的使用价值完全无关的东西。

在商品的交换关系或交换价值中表现出来的共同的东西,是商品的价值。价值是同一的幽灵般的对象性,是无差别的人类劳动的单纯凝结。商品的价值具有同质性,价值的实体是抽象劳动,价值的本质是价值作为凝结在商品中的一般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它体现了商品的社会属性(《马恩全集》第23卷)。作为使用价值与价值的矛盾统一体,商品内在二因素的对立表现在:对同一主体而言,同一商品不可能既是使用价值,又是价值;使用价值是商品的自然属性,价值是商品的社会属性,体现人们之间相互交换劳动的社会关系;通过交换,商品内在的使用价值与价值的矛盾才能得到解决。二者的统一体现在: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没有使用价值则价值无法凝结;有使用价值而没有价值的物品不是商品;有使用价值和价值而不用于交换的物品不是商品。

(二)商品价值量的规定性

对商品的价值量的规定性,马克思认为:“可见,只是社会必要劳动量,或生产使用价值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该使用价值的价值量”(《资本论》第1卷)。而所谓“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在现有的社会正常的生产条件下,在社会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下,制造某种使用价值所需要的劳动时间”(《资本论》第1卷)。价值量的规定性是用劳动的持续时间来计量,即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它是在现有的社会正常的生产条件下,在社会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下制造某种使用价值所使用的劳动时间。同一劳动时间内创造的商品的价值量相等;单位商品的价值量则与生产商品的劳动生产率的变化成反比。

(三) 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价值规律

价值规律是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广义的价值规律是包括价值、价值实体、价值本质、职能、价值形式、价值量、价值规律和作用内涵的规律。狭义的价值规律是关于价值决定和价值实现的规律,即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商品所用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按照商品价值量决定的价格进行等价交换。价值规律在商品经济中的基本作用表现为引导资源配置、促进生产、管理效率的提高和促进竞争。

商品建设与区域经济发展的逻辑关系

马克思关于商品二因素的解剖,在价值元素层面为我们明确了商品建设的基本价值取向,在使用价值层面明晰了有效商品建设的指导思想,并在二者的矛盾规律总结中寓示了在现实经济实践中遵循科学性与理性的重要性和重大性。理论关于价值量的分析,则为我们提供了衡量现实经济绩效的最抽象、最一般的标准。站在区域经济发展的视角,再论的商品理论,必将有助于与启迪我们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智慧。

区域经济的建设与发展是一个系统工程,在其系统的微观层面,值得关注的是构建这种系统的基础元素。马克思将商品比作“财富细胞”,由此为区域经济的发展划定了起点。

区域经济的发展依赖于有效的商品建设,商品建设则是区域经济增长的基础支撑点。

商品作为财富的基本元素和商品经济的基本细胞,它的建设本身就具有引导区域经济发展选择的基础。这种基础性借助市场供给与市场需求的有效衔接得到实现。显然,在区域经济发展中,这种衔接的有效性首先表现为一种可能性。这种衔接的真正实现,正如马克思所描绘的那样,需要一个“惊险的跳跃”过程。而跳跃的成功与否,则受商品本身建设质量的影响。

商品质量建设有一个广义的内涵,它跨越了商品选择、生产、流通、管理等环节,并集中反映在商品生产和交换两个基本面上。从社会再生产过程角度考察,生产是具有决定性的再生产环节,它决定了商品本身的建设质量,“生产什么”、“生产多少”和“如何生产”等基本问题,在这一环节中得到回应,并由此决定了交换环节的价值实现效果(假定交换效率最大化的前提下)。商品交换立足于既定产品供给,决定和影响市场需求满足和价值实现的程度,并对商品生产反作用。

有效的商品建设成为有效资源配置、供求关系协调和劳动生产率提高结论性表现,势必发挥支持区域经济发展中的基础性作用,通过商品建设自身的调整适应区域经济持续发展的调整要求,并随着商品及建设本身的发展,体现更多发展性内涵。

理论启示下区域经济发展的路径选择

商品建设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基础性,概括地反映了商品建设本身在经济发展中的系统地位,并使得如何实现有效的商品建设成为研究的必要,而理论的抽象恰为现实实践提供了依据和必要的启示。

(一)对生产的启示

1.产品市场定位与结构组合。有效分析、判断和预测市场需求,以确保产品生产的合理性,保证供需初始的环节协调性。而从使用价值多元化中折射出来的需求的差异性和多样化,反映了产品结构建设的重要性,并表现出着力打造差异化产品的重大意义。

2.重视商品质量。商品质量也称商品品质,是指商品满足规定或潜在需要的特征和特性的总和。商品质量的核心是满足消费者需求;商品质量是与商品用途有关的属性参数的综合;商品质量具有针对性、相对性和可变性。生产环节影响商品质量的因素则涉及原材料、生产组织、管理控制和物流过程管理等(郭洪仙,2007)。商品质量实质上便是商品满足某种需要的有用性,是从商品使用价值导出的一个范畴,商品质量是人们在实践中衡量商品使用价值的尺度,反映了商品使用价值在量上的大小,反映了社会对商品使用价值的认可程度,是商品使用价值评价和实现的前提(赵苏,2006)。“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商品的使用价值成为价值实现的根本前提,而商品质量水平则体现商品满足人们需要的能力,反映这种前提得到自由的程度。

由此,进行全面质量管理和建立质量保证体系至关重要。通过全面质量管理,组织全体成员同心协力,综合运用组织管理、专业技术和数理统计方法,经济地开发、生产和销售用户满意的产品和提供优质服务的管理活动,通过全体职工的工作质量保证产品质量,达到提高产品和服务质量的目的,以满足服务性、全员性、全面性、预防性和科学性的要求。通过质量保证体系的建设,从产品的开发设计、制造、销售的全过程,建立起来一套严密、协调、高效的管理系统,明确规定各部门、各环节、各人员在质量管理中的任务、责任和权限,订立各类标准,建立统一的管理机构和信息反馈系统,形成质量管理的有机工作体系,以保证适应市场需求的产品。

3.积极提高生产过程的劳动生产率。劳动生产率是一定时间内,生产一定量使用价值的效率,“使用价值是财富的物质内容”,生产商品的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单位时间内商品的使用价值量的增长,促进财富在量上的积极累积。由此,理论的意义在于凸显提升生产过程劳动生产率的积极实践意义。通过组织实施现代企业管理,提升企业的管理水平,提高组织运作的效率,推动先进管理方法和技术的运用等,将是理论启示推动组织必要进行的一些现实选择。

劳动生产率的普遍提高,降低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单位商品的价值量与生产商品的劳动生产率的变化反向运动,并产生成本和营销意义上积极作用。

(二)对交换的启示

商品交换是“价值实现”的过程,成功的商品交换立足于商品供求关系的有效协调。在商品经济条件下,商品建设不仅仅体现在生产过程商品二因素的有效形成,更进一步体现在交换过程商品内在矛盾是否能够得到成功的化解。商品理论对商品内在矛盾的揭示,及价值形式发展过程作为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货币的产生的阐述,提供了营销学意义上的启示。

市场营销是通过交换过程来满足需要的人类活动,是为了创造达到个人和机构目标的交换,而规划和实施的理念、产品和服务构思、定价、促销和配销的过程。不论对交换过程理解的角度如何迥异,商品本身始终是交换过程不可或缺的载体。营销根源于消费者的需要、欲望和要求,通过能够满足需要和欲望的商品,在市场交换中达到效用、价值的实现。

特定发展阶段使流通上升为商品建设的主导面,区域经济增长对商品建设的基础性依赖,也就更为集中体现在交换环节。当然,无论是区域内部的供求还是区域间的供求协调,都势必引导成功的商品交换,并都会对区域的经济增长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理论对商品价值形式及其发展的历史分析,反映了商品交换内在矛盾发展的基本要求,而如何现实地解决商品交换内在矛盾,促成成功的价值实现,有效地满足市场需求,并推动区域经济增长,则提出了一个因理论启示而被认识,但同时需要结合客观现实加以解答的任务。这里,关键的问题在于如何实现成功的营销。

交换的发展使我们需要以系统的和联系的观点看待这一过程。对交换(营销)环境的分析成为商品建设在该环节的起点,并决定供求关系的协调性;对消费者行为的分析则是准确把握供求的关键;市场细分、战略制定、策略运用和过程管理则是职能和组织保证。

结论

关于商品的理论论述,形成了一种解构商品问题的理论范式,并提供了在区域经济建设中应对商品问题的线索。区域经济的发展依赖有效的商品建设,商品建设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基础支撑点。马克思关于商品二因素的解剖,在价值元素层面为我们明确了商品建设的基本价值取向,在使用价值层面明晰了有效商品建设的指导思想,并在二者的矛盾规律总结中寓示了在现实经济实践中遵循科学性与理性的重要性和重大性。理论关于价值量的分析,则为我们提供了衡量现实经济绩效的最抽象、最一般的标准。

参考文献:

1.资本论第1卷.人民出版社,1975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3卷.人民出版社,1975

3.赵苏.商品学[M].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

4.郭洪仙.商品学[M].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

5.熊亚君.企业管理概论[M].西南财大出版社,1995

6.吴世经,曾国安.市场营销学[M].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0

7.赫寿义,安虎森.区域经济学[M].经济科学出版社,1999

篇6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我国交通运输系统建设有了长足的进步,但与发达国家相比,整体仍然呈现滞后状态。特别是近年来,随着我国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我国经济发展的区域性特征表现得日益显着,交通运输发展问题开始成为区域经济研究的重要课题。然而,受我国综合国力和资源、环境承载力以及交通运输自身发展等制约,交通运输发展目前仍只能按地区、有重点、分阶段地逐步推进。如何按照区域经济发展的内在规律制定有效的交通运输发展策略,则有赖于对交通运输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准确把握,进而促使两者互动发展。

一、交通运输与区域经济发展关系的理论认知

交通运输与区域经济发展之间的因果关系非常复杂。从当前理论界的研究来看,关于两者之间关系的研究主要存在三种认识,这三种认识也构成了大部分地区制定当前交通运输发展战略和规划的指导思想。

第一种认识主要认为交通运输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引致需求,交通运输的发展就是要满足区域经济活动引发的交通运输需求;认为交通运输的发展能够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良好的交通设施必然能够促进产业结构的优化,以及区域优势的发挥,同时吸引大量投资。

第二种认识则认为交通运输的发展能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强调并突出交通运输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作用;认为交通运输的发展是伴随着区域经济的发展而发展的,即区域经济发展引致交通运输的发展,交通运输能力是为了符合区域经济的发展而发展的。

第三种认识是对前两种认识的综合,认为交通运输既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原因,也是区域经济发展的结果。认为区域经济的发展促进交通运输能力的提高,反过来亦为交通运输的发展所带动。

应该讲,上述三种认识都部分地反映了交通运输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因果关系。但由于这些认识基本上都停留在定性判断的认识上,因此更多地是对经验的总结和归纳,缺乏在实践中的验证。

二、交通运输与区域经济发展吸收与辐射模式图形解释

在笔者看来,交通运输与区域的经济关系可以与城市与腹地经济的关系相类比,把交通运输与区域经济关系区分为吸收和辐射两种模式。由于受到区域经济的发展阶段、交通运输条件以及产业结构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使得区域经济对交通运输的影响或者以辐射为主,或者以吸收为主。一般而言,区域经济规模较小时以吸收交通运输资源为主,在区域经济规模较大时以辐射为主。交通运输资源之所转移到较大规模的区域经济圈内是因为在较大规模的区域经济圈内可以得到更大的收益。当大规模的区域经济圈依托其雄厚的势力对周围形成辐射时,交通资源即使不转移到较大规模的区域经济圈中也可以获得相应甚至更大的收益,交通资源就不再转移到较大规模的区域经济圈。

当前理论界关于两者之间关系的三种认识与笔者概括的吸收和辐射两种模式之所以不同,是因为笔者认为区域经济是应该先发展起来的,正是在区域经济发展起来后才能更好地对交通运输产生影响,这点恰好符合中国现阶段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区域经济发展先于交通运输资源的发展,为了促使两者互动发展,我们应该正确引导交通运输资源的发展

三、交通运输与区域经济互动发展建议

通过上述对两者关系的思考,提出解决当前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中交通运输发展的建议。

(一)制定区域交通运输战略。区域交通运输战略,即交通运输发展的区域性差别战略,指的是交通运输发展战略的制定要按照宏观区域经济发展的客观必然要求,在充分了解并掌握各地区交通运输与区域经济发展的相关关系基础上,通过交通运输基础设施的差别发展,使交通运输的发展能够实现与区域经济活动的有效对接,充分发挥交通运输对区域经济运行的正面效应,最终促成交通运输与区域经济的互动发展。

交通运输本身发展的内在规律性,使得当前交通运输基础设施的提供往往由技术决定,方式的选择、线路的安排等相对纯粹的技术因素对整体网络的构成和完善影响非常大,从而造成部分地区交通运输的提供并没有充分反映区域经济的客观要求。可以断定,交通运输的发展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原因是有相应条件约束的,只有在交通运输发展的规划和战略中充分反映区域经济发展的差别性特征,才有可能最大限度地发挥交通运输促进经济发展的作用。因此,在未来交通运输发展的过程中,必须要重点强调区域交通运输的战略。

(二)推行区域交通运输与区域经济发展的一体化规划。交通运输与区域经济发展的一体化规划就是指要实现交通运输规划与区域经济规划从实质到内容上的一体化。规划的基础要充分反映规划区域内交通运输与经济社会发展状况的拟合程度。这个拟合程度既包括交通运输总量与经济发展的适应性,也包括交通运输结构与区域经济活动特点的适应性,同时还包括交通运输的空间布局与区域经济活动、区域空间结构的合理配置。

(三)形成区域交通运输合理分工机制。在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是以地方政府分权体制为基础的,这种特定的制度安排导致经济组织间经济活动横向协调的成本过高,以致分工协作费用明显地高于组织费用,外部横向协调费用超过内部纵向协调费用,直接导致区域分工的割裂式发展、雷同化发展。

从区域交通基础设施的分工来看,假设现有区域经济圈C1、C2,区域经济圈C1内交通基础设施状况良好,区域经济圈C2就可以选择分工,区域经济圈C1内交通基础设施进行经济联系,重建交通基础设施,这个决策过程中的主体为地方政府。选择分工的收益在一定程度上表现为微观经济活动主体的收益,表现为未来地方政府税收的增加;而不选择分工,收益则在一定程度上表现为中央政府向地方政府的直接投资和转移支付的增加、短期内就业的增加以及官员个人效用的增加。这种关系就是上面所描述的辐射与吸收关系。因此,要想形成真正的区域交通运输合理分工机制,就必须要按照交通运输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对各级政府在区域交通运输系统中的地位和作用进行清晰的辨别,在充分保证区域各方整理、利用交通运输资源以达成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的前提下建立良性区域交通运输合理分工机制。

参考文献:

篇7

一、区域经济发展中存在的现实问题

区域经济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我国经济的迅猛发展,使我国找准各个突破点,完成了经济社会的不断进步。然而,我国区域经济在发展过程中并非一帆风顺,而是存在一些问题,需要我们及时去解决,满足区域经济发展的客观需求。

1.区域规划尚不完善,存在提升的空间

目前,我国区域经济规划仍然不完善,出现一些现实问题。比如,不同类型层次的规划却存在内容交叉或冲突的现象,导致规划缺乏针对性和明确性,不利于规划的完整落实;规划内容注重政绩效果,忽略了实用性效果,使规划成为一些部门或领导谋求政绩的工具。

2.财政转移支付机制尚不科学,仍需加以完善

如今,在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经常会看到很多名目的专项转移支付项目,而一般性转移支付项目较少,支付规模也较小。因此,在区域经济发展政策、经济布局调整方面还应当建立较为科学可行的机制才行。

3.公共服务资金投入有限,公共服务难以得到全面保障

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每个方面每个层面都需要投入一定的资金来维持运转。然而,一些地方政府尚未认清形势,对公共服务方面的投入较少,影响了政府公共服务的能力,使公共服务所面临的困难逐渐增多或扩大,使公共服务水平呈现低洼水平,不利于区域经济的健康发展。

4.地方保护主义明显,抑制生产要素在区域之间的合理互惠

目前,各地政府把经济发展作为第一要务,着力发展区域经济,因此,在朝向经济目标迈进的过程中,很自然的形成地方保护,致使经济效益被放置于最高位置,而严重忽略了区域经济发展所必需的其他方面的途径的有效形成,最终不利于区域经济的良性运转。这样,优质的生产要素难以在各个区域实现互利互惠,一旦缺失互通有无的做法,势必形成闭门造车的现象,使区域经济发展步伐进入缓慢状态。

二、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对策

若想实现区域经济的健康科学发展,必然需要借助一些切实可行的对策。找准出路,拿出合适的对策,才能在真正意义上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确保区域经济呈现良好态势。

1.完善基本制度,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

科学合理的基本制度是区域经济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构建了相应的制度框架,才能明确区域经济的发展方向,使其实现规范化明朗化。因此,政府部门必须建立相应的制度机制,以经济区划为依托,充分发挥政府的职能,使区域优势更加明显稳固,实现行政区划与区域经济的协调可持续发展。

2.重视规划的非经济内容与可操作性

区域经济的发展不是以经济效益做为唯一目标。因此,应当在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给予其他目标应有的地位。首先,应当通过区域经济的发展,提升人们的生活质量,在发展规划中加入就业、人口老龄化、教育、社会保障等方面的内容,使经济发展规划更具人性化;其次,要通过区域经济发展,加强对历史文化的有效保护和利用。经济的发展离不开上层建筑的反作用,因此,要在积极发展规划中考虑到区域中历史文化的力量;再次,实现区域资源合理配置,使经济发展规划在理性周全的理念的下进行设计,使发展措施更具可操作性,使资源实现物尽其用;最后,光有规划还不行,要实现政府与经济发展规划的有效衔接,否则,规划则形同虚设,毫无实际价值。

3.加大转移支付力度,加快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在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也会体会到民生热点问题。因此,加大投资力度,确保公共服务的逐渐到位显得尤为重要。地方政府应当不断加大税收返还和转移支付力度,使人们享受到最为基本的公共服务,享受改革开放的成果。这样,也会为区域经济的发展营造较为稳定的大环境,实现经济与社会的协调发展。

4.协调利益主体之间的关系,确保经济目标的实现

中央与地方往往会因为一些政策理解、理念推广等方面的原因出现矛盾冲突。因为,地方往往过于看重眼前的短期利益,因此,中央要积极采取应变对策,引导地方的方向,促成其合理政策在地方的运用和推行。这样,地方利益与中央利益才能实现均衡博弈,地方政府才不会以为盯住经济利益,而是实现全方面多层次的发展。

5.全面推进区域合作,引导生产要素跨区域合理流动

区域经济的发展不能出现闭门造车现象,否则,区域经济不会呈现大发展大繁荣的局面。因此,应当充分尊重经济规律,使各个区域实现资源共享,使生产要素在区域之间实现良性流动,以发达地区带动欠发达地区,实现层层相衔接,层层相扣,使整个区域经济得到繁荣。

三、结语

区域经济使我国经济实现高效发展的重要突破口。因此,要格外注重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出现的每一个现实问题,并对其逐项进行深层剖析,并果断采取有效措施,确保区域经济在实现经济利益的同时,带动其他方面的发展,使区域经济带给我们更多更大的惊喜。

参考文献:

[1]屈广臣、徐永升.赤峰搭上区域经济发展快车[N].内蒙古日报(汉).2009

篇8

内河航运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贡献度是近年来国内许多学者研究的热点话题,大多研究中得都表明区域经济发展中,内河港口的建设将发挥“助推器”的功能。然而需注意的是这些研究内容所选取的对象多以长江、珠江与淮河为主,以小型内河水系为核心的研究较少。对此,本文将以国内某地区内河航运作为实例,研究其对区域经济发展的贡献程度。

一、内河航运与区域经济相关性研究

1.区域经济与内河航运的相关概述

从内河航运角度出发,其涉及的区域经济在概念上主要指将江河作为纽带,优化与整合区域中的资源、技术与资金,在此基础上形成的能够满足优势互补、分工协作等要求且开放性特征较为明显的经济区域。而内河航运,根据大多学者研究,主要将其界定在与码头生产、航道与船舶利用等相关的业务活动层面。若从理论角度出发,区域经济活动是影响内河航运需求的关键所在,并对内河航运发展模式起到决定性作用。而内河航运建设,其又可将较多基础保障向区域经济活动提供,对区域经济建设给予强有力的支撑。由此可见,二者在关系上表现为相辅相成。

2.二者伴生关系分析

本文在研究中主要选取国内某内河航运为实例,并引入Logistic生长曲线对该区域内河航运发展规律进行判断。从Logistic曲线变化情况看,区域货运量在1995年-2001年之间保持平稳态势,而自2002开始,到2009年处于快速上升趋势,在2010年以后又出现平稳状态。此时结合该区域的GDP发展情况与Logistic成长曲线,可发现区域内河货运量在初期发展中速度较快,但发展一段时间后逐渐趋于平稳,能够判断出内河货运量变化规律相似于整个经济发展态势,伴生关系极为明显。事实上,以往学者在二者伴生关系研究中也引入其他如Granger因果、协整性以及平稳性等检验方法,最终也能够判断二者伴生关系较为明显。其中对内河航运发展趋向其决定作用的为区域经济,而内河航运又可作为经济发展的助推器。

3.区域经济发展中内河航运的贡献度

现行关于区域经济发展中相关产业的贡献度计算,可引入的方法极多,如BP神经网络、协整分析以及投入产出模型的构建等,本文在研究中主要选取投入与产出模型构建的方式,假定利用A与Y分别表示技术水平、产出量,且第i个要素的投入情况利用Xi表示,Xi产出弹性利用βi表示,则有

在此基础上引入该区域的内河货运量、从业人员、资本投入等投入与产出参数,分别利用Ht、Lt与Kt进行表示,则有Gt=0.1054Ht0.0762Lt0.124Kt0.801R2=0.949。其中Gt与R2分别表示区域的GDP与判定系数。这样便可判断区域经济增长中,内河货运量的贡献程度。通过相关数据表明,近年来内河货运量的贡献度都可保持在4%左右,充分说明区域经济增长中内河航运的重要性。

二、区域经济发展中内河航运的特征与优势

内河航运在建设中本身具有其自身的特点与优势,具体表现在:第一,投入建设成本相对公路与铁路运输较低。一般区域发展中进行公路或铁路建设都需考虑到居民住宅、耕地等被占用的问题,这就涉及一系列赔偿内容。同时,公路或铁路建设中还需充分考虑到自然环境问题,通常对于地形、地势较为复杂的区域,都要求引入相应的施工技术,这样技术成本等便随之增加。相比之下,内河航运建设中则无需考虑这些问题,其本身以区域河流为出发点,对自然环境要求并不高,这样在技术运用中也不必投入大量的资金,所以其在建设成本优势上较为明显。第二,运价低且运能大优势。与海上运输相同,内河航运在运输量上极大,仅需考虑到船舶载重问题便可进行运输量的确定。据研究统计表明,千吨级船舶,其在运输量上完全可媲美50辆载重卡车,每辆卡车载重为20吨。同时,从能耗角度看,以马力作为单位,水运的能耗分别为铁路、公路的二分之一与十分之一。这些都可充分说明,内河航运能耗较低且运能较大。第三,内河航运的污染程度较低。一般公路、铁路等运输中依托的能源多以石油等为主,其产生的化合物气体直接会带来严重的污染问题。而内河航运下,尽管以残渣燃料油作为主要能源,但在污染程度上却较低。综合来看,区域经济发展中,内河航运自身的优势可被充分利用。

三、区域经济发展中内河航运建设的战略研究

内河航运的建设能够带动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但在实际建设中还需做好内河航运发展引导工作,保证其对区域产业群体、其他运输方式等各方面都相适应,这样才可获得更多的经济效益。具体需采取的发展战略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紧密结合区域产业群体

从区域经济发展、内河航运建设二者关系上看,主要表现在伴生关系方面。这就要求内河航运在发展中应注重充分结合区域中的产业发展情况,确保在仓储、港口建设以及航道等各方面都能够满足区域产业发展需求。同时需注意,在船舶制造过程中应保证与码头容纳力、航道容纳力等相适应。另外,在内河航运发展模式上,应做到使其开放性不断加强,注重各港口间的相互联系,这对于区域经济的整体发展将起到突出的作用。

2.配合区域其他运输方式

区域经济的发展很大程度取决于自身的交通运输水平,内河航运作为交通运输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与其他交通运输形式应相互配合,这样在内河航运、公路运输、铁路运输以及航天运输共同配合下,区域中的交通体系便会更为完善。以长江干线为例,其便充分结合水上与陆地运输方式,对于距长江干线较远的地区将陆地\输方式作为辅助,这样便可使运输速度得以缩减,运输成本自然随之降低。事实上,国内较多内河运输中,都面临下游、中游运输强度大等问题,此时便可考虑配合其他交通运输方式,在运输效率提高的条件下,区域经济将会得到快速发展。

3.水资源的利用与保护

篇9

一、区域金融可持续发展的内涵

金融可持续发展是在遵循金融发展的内在规律的前提下,建立和健全金融体制,发展和完善金融机制,提高和改善金融效率,合理有效地动员和配置金融资源,从而达到经济和金融长期地有效运行和稳定发展。区域金融是一个国家金融结构与运行在空间上的分布情况,在外延上表现为具有不同形态、不同层次的金融活动相对集中的基若干金融区域。区域金融的可持续发展,就是对区域金融资源的长期合理开发和利用,以推动区域经济与金融的协调发展,其最终目标是实现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实际上,金融与经济的日益融合决定了金融可持续发展是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充分必要条件,所以,为实现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必然要以区域金融的可持续发展为依托,这正是研究区域金融可持续发展的意义所在。要确切理解区域金融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应在基本方法上注意把握以下两个问题:

1.要注意区域金融发展的一般规律,这个规律最根本的就是金融与经济之间的关系问题,区域金融发展与区域经济增长间存在互生共长的关系,这是区域金融发展的基本规律。一方面区域金融发展促进区域经济增长。因为:(1)区域金融发展有利于增加区域资本的投入,而区域资本的形成和积累在经济发展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2)区域金融发展通过对技术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的资金支持,推动了科技进步,而区域经济结构、产业结构的调整与升级,要素生产率的提高,均离不开科技进步。另一方面区域经济增长促进区域金融发展。原因在于,区域的经济运行状况决定区域金融运行及其效率,具体而言,区域经济规模、结构的变化会引起区域金融资源供给与需求规模和结构的变化,比如,区域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会对区域金融产品和服务产生新的需求,这也正是区域金融发展的内在动力。

2.要在运动中把握区域金融发展的一般规律,即认真分析区域经济发展出现的新情况、新特征、新趋向,以及这些变化将对区域金融发展提出哪些新要求。国内外学者研究表明,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不但因国家或地区的不同而不同,而且还随着时间变化而发生改变。比如,我国在计划经济下,金融资源更多地由国家按照计划在全国进行协调配置,而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金融资源则以市场为基本导向实现其配置,受此影响,各区域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相互作用程度并不相同,东、中部地区在金融发展促进经济增长方面表现更显著,而西部地区在经济增长促进金融发展方面表现更突出。

二、东北区域金融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1.有效治理东北区域金融生态环境。东北作为我国老工业基地,具有较好的产业基础与资源基础,但是这些并没有能够完全转化为产业整体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的比较优势,相反,与全国其他区域相比,东北区域金融生态环境较为恶劣,具体表现为:债务包袱沉重;金融机构不良贷款率高;融资渠道狭窄;对外资的吸引力较低。因此,为实现东北区域金融的可持续发展,必须从治理金融生态环境入手。

就东北目前发展情况看,扩大商业银行规模对促进经济发展的作用不大,只有加强内部管理,才是提升金融效率,改善金融生态环境的有效途径。一方面要充分开发、合理利用人力资源。由于金融专业的一度热门,加之我国高校扩招的原因,近年来已经出现金融人才的供给过剩,据不完全统计,国有商业银行招收的本科生有80%从事柜员工作,这不仅是人力资源的浪费,也提高了商业银行的劳资成本,为此,各家商业银行要切实提高人力资源管理水平,既要建设一支能够熟练运用高科技手段从事日常工作的技术队伍,又要培养一批面向全球化、高素质的复合型人才,而且要使人才管理工作系统化、制度化。另一方面以金融创新为核心,提高金融服务质量。区域内商业银行传统的经营方式,给外资的流入造成了不便,也使区域经济发展错失了很多良机,要改变这一状况,各家商业银行要以创新为经营理念,以创新激励作为自身运行机制的核心,以创新的产权激励及市场激励,以创新的制度、创新的业务、创新的工具、创新的服务方式,适应和支持区域经济的发展,并以此实现行业自身效益的最大化。

2.抓住机遇,创建东北区域金融中心。针对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国家制定了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等发展战略,这为东北区域金融的发展带来了契机。本区域政府部门应充分利用国家经济发展战略调整的有利时机,有力抓住国家政策倾斜的机遇,创建东北区域金融中心。

篇10

一、贵州区域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

近些年,贵州地区通过把握发展时机,结合自身优势,使得社会经济等各个方面取得了骄人的成绩。经济发展迅速,“一圈一带二区”经济增长基础保持强劲发展势头,不断推进区域产业结构调整,除此之外,各项基础设施建设以及对外开放水平都有了很大的进步,人民生活水平有了显著提升。2015年全省GDP突达10502.56亿元,比上年增长10.7%;“十二五”时期,全省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加1180.08亿元,年均增长12.5%。全年进出口总额761.22亿元,比上年增长14.9%。进口总额142.66亿元,比上年增长69.0%,人均可支配收入13696.61元,比上年名义增长10.7%。但同时也发现,贵州区域经济在发展过程中也存在不少问题需要重视。

(一)区域间发展不平衡。通过对贵州的调查可以看到,贵州东部特色经济区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仍比贵州西部地区经济带高出许多,这种发展不平衡同样体现在贵州城市内部经济圈,这种发展的差距是全面的差距,体现在经济、对外开放等各个方面。

(二)核心经济城市带动作用较小。贵州地区各个城市,无论是处于核心经济发展带的贵阳市还是处在其他经济区域的发展城市,当前综合实力都还不够强大,其中,中心城市与其他城市在资源、信息、产业发展等各个方面没有很好的链接,使得核心经济城市对其他区域的带动力较小,无法促进贵州区域经济的和谐发展。

(三)市场调控作用力较弱。一般来说,区域经济的各项活动既受到市场运作调节,即按照市场规律组织、协调各项经济要素的分配组合,又受到宏观调控的操纵。但是,当前贵州区域经济发展受行政手段影响较大,市场对资源调控能力不足,跨行政区要素分配工作效率仍较低,区域分工尚不明显,整个经济区域的特色优势无法发挥,发展目标不明确,这对于未来贵州区域经济发展是很大的阻碍因素。

(四)少数民族区域发展依旧滞后。在贵州区域内的少数民族地区发展仍较落后,少数民族区域群众在教育、医疗方面都存在一定困难,受贫困困扰的人口基数较大,扶贫攻坚任务艰巨。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非少数民族地区的加速发展更加剧了与少数民族地区的差距,所以,未来贵州区域经济发展的一项重点任务便是加强少数民族区域发展工作。

二、贵州区域经济发展的制约因素

(一)制度因素的影响。一个地区的经济想要有质的飞跃,就需要在制度上进行变革与创新。贵州地区处于远离经济发展中心的偏远地区,对于各方面的信息接收较少,近代以来,东部沿海城市不断开放通商口岸,但贵州深处内陆,在开放程度上远远落后于沿海地区,随着时代的转变和社会经济生活的进步,政府对于贵州发展重视程度也远远不够,对其发展制度的制定与规划还不完善,不能根据其自身地理、文化等因素制定出符合贵州未来发展规律的制度,缺少了科学制度的保障,贵州区域经济发展仍远远落后于东部地区。

(二)文化与教育发展滞后。贵州区域经济的文化与教育的欠缺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贵州在发展的过程中没能很好地传承文化传统,不能正确认识自身文化传统就意味着对自己的优势和特色不能够掌握,导致在发展经济的过程中不能依照各区域间传统而进行资源配置,一定程度上阻碍了经济的发展。二是文教事业的落后也直接束缚了贵州区域经济发展。贵州区域内教育意识和氛围不够浓厚,对教育的发展重视程度不够。教育的缺失直接影响人才的培养,而人才资源的匮乏在贵州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不良影响会愈发明显,在建设中没有高素质人才对决策的科学性进行把握,在先进技术的使用上也存在明显不足。

(三)传统观念束缚。传统的观念与习俗,是一个群体的价值观念、行为习惯、思维方式的集合体现,体现着该群体的文化特色,它的存在可以将该群体的独特风格进行存留以及传承,但在某种意义上,它也具有一定的排斥性,也就是说,在接纳其他文化、规则上它具有一些障碍。贵州地区是一个多民族的省份,他们大多生活在偏远的山区中,经济较为落后,信息也十分闭塞。所以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在社会大发展的当前,部分人对市场经济是具有着排斥心理的,许多传统思维扎根于整个地域的生活观念之中,他们固守着这样的传统,不愿意外来因素将这种传统打破,所以,许多经济措施、外来资本都不能真正在这些地区投入,这也是贵州区域经济发展的一个阻碍因素。

三、促进贵州区域经济发展的对策

(一)完善领导机制。贵州一是要完善其领导机制,建立起专门区域经济发展协调的领导部门,专门负责协调区域内各个城市内地区的规划、资源开发、资源配置等问题,对于重大工作项目需要进行跨区域联合工作,不断缩小整个经济区域的差距。二是应建立起专门的咨询机构,对于许多问题可以通过向各个专业的专家进行资讯与商讨,对经济区域内的日常工作进行科学指导,推动区域内部经济协调发展。

(二)完善区域规划。在未来要尽快完善贵州东南部特色经济区和北部综合经济区协调发展的具体规划,“一圈一带两区”的发展模式也要根据区域内经济发展状况而作出系统调整,在未来,应当立足于重点产业和特色产业的建设,突出经济发展区域特色,对资源进行整合、分配,有效延伸产业链,提高区域经济的竞争力。

(三)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区域内部基础设施建设主要包括道路建设与水利建设。加强区域内部和区域间通道建设,通过改善物流条件,使得资源能够更好地进行配置,实现优势互补,增强了地区内部发展的效率;而水利建设则与人们饮水、灌溉等生活问题息息相关,加强水利设施建设,开展病险水库治理工作,与此同时,还应加大对地下水资源的有效利用,节省发展能源。

(四)重点扶持少数民族地区。应当根据贵州不同少数民族自身发展优势,加快其特色产业的形成,对极度贫困地区加大支援力度,重点解决少数民族地区交通、教育、饮水等民生问题,对少数民族地区的传统文化加大保护力度,不断普及先进的劳作技术和概念知识,开拓少数民族地区的视野,让他们在保有传统的基础上接受新的发展思路。

(五)加强教育事业的投入力度。人才是支撑区域经济发展的强大动力,所以要加强对于贵州区域内教育事业的投入力度。一是完善基础教育。尽快在贵州区域内部全面普及义务教育,尤其是在经济发展较为落后的地区和少数民族地区,不断贯彻教育精神和教育意义,帮助困难家庭解决教育问题。二是加强职业技能教育。根据区域内的优势产业需要对人才进行培养,充分发挥高职院校在职业技能培养上的优势,为各地发展储备人才。

四、结语

贵州区域经济发展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腾飞也不断取得惊人的成绩,在欣喜的同时也要看到,目前贵州地区的经济综合实力仍较为落后,教育、医疗等关键环节仍不能跟进,其发展模式仍较为陈旧,受到传统因素、人文环境、地理风貌等多重因素的考验,诚然,现在的贵州发展程度要远落后于许多发达地区,但通过不断改革与探索,有理由相信,未来,贵州区域经济发展将会走向更加健康和谐的道路,将通过一系列有效计划与措施让贵州的明天更加美好。

作者:闫乔华 单位:铜仁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