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经济发展状况模板(10篇)

时间:2023-08-10 16:51:20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全国经济发展状况,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全国经济发展状况

篇1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我国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也不可避免的受到影响。经济全球化对于民族地区的发展既有机遇又有挑战,民族地区应尽快顺应全球化的潮流,抓住机遇,转变发展战略,使我国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再上一个台阶。 

 

一、经济全球化对我国民族地区的影响 

所谓经济全球化,是指在当代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前提下,世界各国经济不断的相互交织,相互融合,逐渐形成相对统一的世界市场体系,并按照市场经济的要求,实现资本,货物,技术,劳务等生产要素自由流动和合理配置的过程。经济全球化对我国民族地区的影响涉及到方方面面,诸如科学技术,人才教育,文化都会受到很深的影响。 

从科学技术上来看,与发达的西方国家相比,我国尤其是西部民族地区,在科学技术方面与其存在的差距很大。全球化带来了科学技术,我们应该抓住这个发展机会。但我国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战略的选择要从当地的实际出发,不可全部照搬西部的发展模式。因此,民族地区应立足于当地,创建自己的科技创新体系。西部民族地区可以在不需大量资金的事业上投入更多的精力,如生态农业,特色旅游产业。只要从此方面解决这一问题,再加上好好利用全球化所带来的科学技术,民族地区的发展会在短时间内赶上并超过东部地区的发展。 

从人才教育方面来说,全球化给民族地区的发展带来了机遇。经济全球化促进了知识经济的蓬勃兴起,在当今知识经济形态下,知识人才成为经济发展最主要的因素。经济全球化给我国民族地区带来了机遇,新的观念也随着全球化进入了民族地区,重视人才培养,加大教育投资力度,改变传统观念,认识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性,民族地区只有随着全球化的浪潮,接受新观念,重视人才教育,那么,才会在一些领域有所突破。 

从文化角度来看,经济全球化对于民族地区在改变观念,制度完善等方面都起着有力的促进作用。文化因素对于民族地区的发展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经济全球化带来的全新观念应结合民族地区的传统文化习俗,生活习惯心理等因素,而且也应当重视民族地区文化所特有的价值观,道德观。在民族经济的发展中,民族文化功不可没,但民族文化的发展既要有全球化的带动,又要保持其民族特性。 

 

二、经济全球化下我国民族地区发展面临的问题 

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相对落后原因是多方面的,比如:生态环境脆弱,教育落后,人才素质不高,投资力度不足等。这些都制约着民族地区经济发展。西方一位经济学家曾形象地把人才,教育,科技比喻成三驾马车,共同拉动国家经济发展,促进社会进步。然而,西部民族地区同样面临着这样一个问题,人才严重匮乏,科技投入严重不足,劳动力素质不高。事实上,西部民族地区要发展,人才、科技、教育一个都不能少。在经济全球化的推动下,民族地区也面临着挑战。人才、科技、教育这三个问题都未曾完全解决,并且,经济全球化并非是经济上的世界一体化,相伴发生的还有政治,文化等方面的一体化。对于我国民族地区来说,经济全球化并非都是福音。 

三、应对经济全球化,我国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对策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民族地区经济发展要与经济全球化相适应。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之后,对于发达地区和不发达地区都有一定的影响,我国面对的是全球化下各国在经济、科技、文化、教育等方面的竞争。尤其对于我国民族地区来说,必须站在新的发展战略上,解放思想,立足于本地区的实际,使之融入全球化的体系之中,抓住全球化的机遇来发展民族地区的经济。 

大力发展教育事业,提高民族地区的人口素质。当今经济竞争的实质是人才的竞争。经济全球化导致了竞争的日益激烈,民族地区要想在经济全球化的浪潮中站稳脚跟,发展经济最根本的是要大力发展教育事业,提高人口素质。我国民族地区劳动力的文化程度水平总体不高,这进一步影响了民族地区的发展。民族地区的人才培养就要立足于本地,引进更多的人才,或者将本地人才输送出去接受培养,最后回到本地区做贡献。并且,民族地区要重视基础教育,多为劳动者提供学习的机会,逐步培养出一批高素质人才为西部民族地区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民族地区应立足于本地实际发展特色经济。在经济全球化的浪潮下,民族地区将不可避免地受到国内外市场的双重压力。民族地区在激烈的竞争中,只有抓住机遇,立足于本地的优势来发展特色经济产业。西部民族地区的自然资源十分丰富,许多稀有金属储量都位于世界前列,可以利用其资源优势来发展特色经济,如宁夏回族自治区的冶金业。民族地区仍有许多优越的发展畜牧业的条件,如西藏,内蒙古的畜牧业。民族地区的传统文化也十分丰富,如傣族的泼水节,彝族的火把节,这些可发展为特色旅游产业,会吸引更多的游客观光旅游,这可带动该地的经济发展。民族地区应尽可能立足于本地区的优势,发展特色经济,并使这些产业成为带动民族地区发展的支柱产业。 

改善投资环境,提高利用外资水平。投资不足是阻碍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又一障碍。一方面,民族地区要加大投资力度,并且利用国家的优惠政策,吸引外商投资。另一方面,民族地区要改善投资环境,利用政策争取国家资金,防止重复建设,加强重点产业建设。改革开放30多年以来,利用外资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但我国民族地区所吸引的外资比重远低于东部地区,这也是民族地区经济发展落后的原因之一。 

加速制度创新,扩大对外开放。美国新制度经济学家诺思认为“经济增长的关键在于制度的因素”。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民族地区应着力于制度创新,要进一步加快市场机制的改革和完善,加强政府的宏观调空,改善生活服务环境。我国西部地区之所以落后于东部地区尤其是沿海地区的发展,其原因之一是东部地区受到了制度创新所带来的利益。民族地区要受到传统的计划经济思想,发展相对滞后。因此,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进展,民族地区应致力于制度创新,扩大对外开放的程度。 

经济全球化对于各个国家来说既是机遇又是挑战,对于我国民族地区来说亦然。民族地区只有立足于现实,利用经济全球化带来的机遇,加快制度创新,改善投资环境,使民族地区的人才,科技,教育的发展上一个新的台阶,促进民族地区的发展,最终实现国家的全面经济发展,实现共同富裕。 

 

参考文献: 

[1]黄健英,萨如拉.少数民族经济发展战略.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6. 

篇2

二、重庆高新区的经济发展状况分析

为了进一步分析重庆高新区的经济发展状况,找出其在全国113个国家级高新区中所处的位置,根据上述所选7个指标作进一步分析。在多因素分析中,因子分析法是比较客观的多元变量统计分析方法,在尽可能保留原有数据所含信息的前提下,将多个指标的问题简化为少数指标问题,达到简洁明了地揭示变量间关系的目的。本文利用SPSS软件采用因子分析法对113个国家级高新区的经济发展状况进行分析。分析结果见表2。其中,因子1是和各高新区企业经济规模有关的综合因子,因子2是和各高新区企业效益有关的综合因子。从表2可以看出,重庆高新区的经济发展状况在113个国家级高新区中综合排名31名,虽然与中关村、上海张江、西安、成都等高新区相比还有很大差距,但是其中存在着一些客观因素,如中关村、上海张江有政治、经济上的优势,西安、成都有地理区域上的优势。所以,重庆高新区的经济发展状况还是较好的。把聚类分析结果和因子分析结果相比较发现,各高新区在排名上发生了细微变化,但是各高新区的发展状况所属类别是相同的,这两种方法从不同角度对各高新区的发展状况进行了度量,明确了重庆高新区在全国113个国家级高新区中所处的位置。

三、重庆高新区经济发展竞争力分析

为了找出重庆高新区相对其它高新区的优劣势,分析重庆高新区经济发展中的竞争力水平,根据聚类分析结果和因子分析排名结果,从113个高新区中抽取了20个与重庆高新区具有可比性且发展较好的高新区,从以下五个方面对各高新区经济发展的竞争力作进一步分析:

(1)企业平均经济规模,工业总产值/企业数;

(2)人均工业总产值,工业总产值/从业人员;

(3)企业生产效益,上缴税/工业总产值;

(4)园区国际竞争能力,出口总额/工业总产值;

(5)创新型企业技术转化能力,毕业企业数/在孵企业数。为了便于比较,对各值采取无量纲化处理。考虑到以上5个指标越大越好,采用以下公式进行处理:Zij=yij/yjmax,式中yij表示第i个高新区的第j个指标,yjmax表示所有高新区(113个)中第j个指标中的最大值,Zij表示经过无量纲化处理后的第i个高新区在第j个指标上的值。分析结果如表3所示。从表中可看出,重庆高新区除了在技术转化能力方面较强外,园区国际竞争能力尚可,在平均经济规模、人均工业总产值和生产效益等方面都较弱。因此,重庆高新区在这三个方面还应该做出相应的努力。

四、结论及建议

1.结论

重庆高新区建区以来得到了较好的发展,在113个国家级高新区发展较好。就中西部地区来说,重庆高新区的综合实力落后于成都、西安等高新区。从表3中不难看出,重庆高新区在技术转化能力方面较强,国际竞争能力处于中等水平,在企业平均经济规模、人均工业总产值、企业生产效益等方面都较弱,尤其是企业平均经济规模和企业生产效益差距较大。

2.建议

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以下建议:

(1)构建产业群,形成产业链

高新技术产业的成功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相关产业体系的形成。重庆高新区企业平均经济规模较差,存在着“有企业无产业”和产业结构趋同现象,因此,重庆高新应以构建产业群、形成产业链为目标,结合已有产业布局,积极培育特色产业,选择最具有优势的产业集群加以重点发展,建立起上中下游关联密切的产业链。

(2)转变发展观念,营造良好发展环境

重新认识高新区的定位和职能,切实转变发展观念。不能单纯以GDP增长速度和招商引资数量来考核园区管理者的政绩,应该更加重视产业配套要素及配套企业的聚集,加强产业配套能力建设和产业竞争力的培育。应把更多精力投入环境产业发展,把重点放在建立鼓励创新的机制、规范竞争秩序、创造良好的融资环境上。

篇3

中图分类号:F25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3)04-0-01

在社会生产力角度来看,产品的交换就是一种流通,只有通过流通才能够真正实现产品的价值,对经济发展来说也有着重要作用,所以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产品的流通效率对国家经济增长效率来说具有决定性作用。在当前经济发展程度中,我国流通产业的发展对经济效率的提升也有着决定性作用,下面我们就进行简单论证研究。

一、流通产业与经济效率

流通产业和经济效率都有自己的发展研究历史,在不断发展过程中二者形成了特定的联系。

1.流通产业

流通产业就是指商品在经历从生产领域转向消费领域这一跳跃过程的企业集合。流通产业是商业社会中的基础性发展方式,其具有以下特征,即能够提供公用产品;能够为经济增长提供贡献率;能够推动社会就业,同时,随着社会生产力的不断发展,在发展过程中流通产业对经济发展的决定性作用在逐渐凸显出来,其能够对一个国家和社会人民的生活水平进行真实的反应,国家相关部门通过对流通产业发展状态的研究分析就能够在大致上掌握当前经济发展状况。当前,我国很多学者都从流通产业对农村、城市、国家经济等产生的贡献方面进行了深入研究。

2.经济效率

对于经济效率的研究要从两个角度来进行分析和研究,第一个角度是从国外研究状况入手,在国外,比如法雷尔、罗斯基等学者普遍认为经济效率同技术效率、配置效率等因素有着直接联系,而罗斯基的观点在法雷尔的观点上有所创新,即其扩充了经济效率计量中还需要计量动态效率。第二个角度就是从中国经济发展实际情况进行经济效率的分析,我国是一个地大物博的国家,经济形式也是多样化的,所以,我国对经济效率的计量主要是从全国各个省市以及农业或者是工业角度进行的。但是无论从哪个角度对我国经济效率进行分析,最终所获得的结果都是流通产业对经济效率有着深远的影响,要重视利用流通产业对经济效率提升的积极作用。

二、流通产业对经济效率提升研究分析

流通产业对经济效率提升作用并不是通过简单的表象表现出来的,对其研究需要我们利用各种实证进行细致的研究。

1.我国流通产业发展实证案例

本文主要以2009年我国流通业发展状况为例,通过对我国统计年鉴中的各省流通业发展状况分析和整理,得出了一些内容。流通业发展较好的地区为广东、山东、浙江、江苏、上海、北京等地区,通过专业统计,流通业发展前十名的地区消费品零售额总和占全国零售额的63%左右,而排在后几位的省市消费品零售总额占全国总额的9%左右,从中我们总结出了一个问题,即我国流通业发展水平存在着不均衡性。

2.我国经济效率测算实证分析

经济效率测算方法采用的是数据包络测算方法,而所选择的测算对象是我国2009年全国各省市的经济效率,经济投入指标选择的是各个省市固定资产和就业人数的投入,产出指标选择的是各个省市生产总值。分析方式为“数据包络分析运用线性规划法构建观测数据的非参数分段曲线面用来测算决策单元的效率情况。”而其中决策单元的有效性是由决策单元位置来决定的,如果处于前沿面上方则其是有效的,反之则是无效的。具体的计算公式如下所述:

在公式中的表示的是一个标量,而表示的则是这样一个常数向量。通过求解所得到的的数值就是第i个决策单元的经济效率值。通过这样的专业测算和分析,最终得出了09年我国全国各省市的经济效率值。

通过对案例和测算进行综合性分析,最终得出了下表这一相关性分析数据表。

表一:流通产业与经济效率相关性数据分析表

从表中可以看到一个地区的流通产业发展情况同当地的经济效率有着正相关的关系,其相关系数高达0.915,这就明确的说明了,一个地区的经济效率发展状况受到当地流通业发展状况的直接影响,流通产业对经济效率有着提升作用。

结束语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分析了在我国对流通产业和经济效率的研究内容和研究方向,基本了解到了各自的文字内涵。从中我们了解到,随着市场经济发展程度的加深,流通产业与经济效率的关系受到的关注也在逐渐上升,所以,本文通过对同一年相同地区的流通产业发展状况和经济效率状况进行了分别研究和分析,最终得出结论,二者之间存在着高度的正相关关系,也就证明了流通产业对经济效率有着提升作用。

参考文献:

[1]李蕊.流通业对农村经济增长影响力的实证研究[J].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01).

篇4

金融业作为一个为生产和生活服务的产业,是第三产业的主导行业,在整个社会经济的资本形成和经济资源配置中起到关键的作用,具有储蓄聚集、资源配置、风险管理等功能,而这些也正是影响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因此,金融业发展水平是衡量和体现社会经济发展程度的重要标志。建立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金融服务体系,完善和充分发挥金融业的服务功能和作用,将对经济增长起到强有力的推动作用。随着河北省经济的快速增长,河北省的金融业已经进入了少有的快速发展的新阶段,认识河北省金融业的发展状况,对于促进和完善其建设,进而推动经济的更好更快发展具有现实意义。

本文运用因子分析和聚类分析方法,在全国视角下,对河北省金融业的发展状况进行了实证分析,揭示了河北省金融业的发展状况,找出了其发展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一、 指标的选取和数据的搜集

在我国(不含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台湾省)金融业主要包括四个分支:银行业,证券业,保险业,其他金融活动。其中,银行业、证券业和保险业构成我国金融业的主体部分,因此,为全面、科学的考察金融业的发展状况,同时兼顾可比性原则和数据的可获得性,本文从整个金融业的宏观层面以及银行业、证券业、保险业三个行业分别选取具有代表性的指标来衡量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港澳台地区除外,下同)金融业的发展状况,经筛选,选取如下八个指标:

金融业增加值/GDP:某地区金融业增加值与该地区GDP之比,反映了金融业对该地区国内生产总值的贡献大小。

金融相关比率:金融资产总量与GDP之比,该指标是戈德史密斯于1969年提出的,用以衡量一国(或地区)金融上层结构的相对规模及经济金融化程度的概括性指标。由于数据限制,国内学术界大多采用存贷款余额之和与国内生产总值之比计算此指标,本文也借用这一方法。

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用以反映金融机构主要是银行业的资金规模,从一个侧面也反映了银行业的发展程度。

保险深度:是指某地区保费收入占该地区国内生产总值之比,反映了保险市场深化程度,也刻画了一个国家或地区保险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

保险密度:指按当地人口计算的人均保险费额,反映了该地居民参加保险的程度,也反映保险业的发展水平和效率水平。

上市公司数:反映了股票市场对该省区公司的支持程度。

证券化率:某地区股票市价总值与该地区国内生产总值之比,一般来说,证券化率越高,说明证券市场在该地区国民经济中的地位越重要。它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该区域利用资本市场融资的能力以及该地区证券业的发展程度。

本文以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2009年的相关数据进行分析,数据来源于《中国统计年鉴2010》、《 中国金融年鉴2010》和《中国证券期货统计年鉴2010》,为了消除不同量纲差异和不同数量级的差异,首先对数据采用Z标准化方法进行处理,即将所有数据化为均值为0,方差为1的标准化数据。

二、因子分析和聚类分析

(一) 因子分析

运用SPSS13.0对数据进行处理,由于KMO相关性检验值达到0.735,Bartlett’s球形检验的P值0.000,以及由相关矩阵大多数简单相关系数大于0.3,可知数据适合做因子分析。

篇5

近年来,随着我国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闲暇时间的增多,假日经济迅速升温,对旅游业产生强烈的需求。我国短缺经济的基本结束,也使各地将寻找新经济增长点的视野由第一、二产业扩展到第三产业特别是旅游产业。广东旅游产业因其强烈的产业关联和波及效应、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地位、区域性旅游资源优势和良好市场条件,被确定为广东新的经济增长点,引起全省的普遍关注。对广东旅游产业的发展状况作省际、省内和国际的全面比较分析,无疑有利于正确认识广东旅游产业在全国和亚太地区的定位,推动其健康发展。

一、旅游业发展状况的省际比较

根据笔者完成的广东省旅游局的“广东旅游产业定位分析”研究课题,各省市的旅游增加值比重与五个与旅游业相关的行业—交通、邮电、商业、餐饮和社会服务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密切相关。旅游业的发展拉动交通、邮电、商业、餐饮和社会服务业的发展,而交通、邮电、商业、餐饮和社会服务业的发展,又为旅游业的发展提供更好的条件,使它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进一步增强。

由于全国仅统计旅游总收入而没有统计旅游增加值,我们按广东旅游消费剥离系数估算了全国19个省市旅游增加值。广东旅游增加值占GDP的4.53%,仅小于新疆和海南0.32、0.15个百分点,在被统计的19个省市中居第三位。考虑到划一的旅游消费剥离系数对经济发展水平相对低的新疆和海南的旅游增加值的高估因素,广东省旅游增加值比重与其差距应更小。1996年,广东旅游增加值占广东GDP4.53%,高于全国平均值2.73%1.8个百分点。在广东GDP占全国GDP的9.65%的背景下,广东旅游增加值占全国旅游增加值的比重高达16.03%。1997年,广东旅游增加值占广东GDP的4.6%,比全国平均值3.21%高1.4个百分点。广东旅游增加值占全国旅游增加值的13.61%,远高于当年广东GDP占全国GDP的9.51%的水平。换言之,全国旅游服务产品(增加值)的七分之一是广东提供的。这说明广东的旅游发展的相对水平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显示了广东不仅是一个经济大省,而且是一个旅游大省的地位。

二、旅游业发展状况的省内比较

按旅游增加值的比重,广东省不同区域的旅游业发展水平大致可分为三种状况。

1.旅游业发展高水平地区:珠江三角洲。旅游增加值为283.15亿元,占当地GDP的5.4%,高于全省平均旅游增加值比重0.8个百分点;旅游增加值占全省旅游增加值的84.1%,比当地GDP占全省的比重高12.3个百分点。这说明,珠江三角洲旅游业在全省中的地位,高于该地区经济总量在全省的地位。

2.旅游业发展中等水平地区:粤北。其旅游增加值为7.71亿元,占当地GDP的3.88%,低于全省平均旅游增加值比重0.7个百分点;旅游增加值占全省旅游增加值的2.25%,低于当地GDP占全省GDP的比重0.5个百分点。这说明,粤北地区旅游业在全省的地位,略低于该地区经济总量在全省的地位。

3.旅游业发展低水平地区:粤西、粤东。其旅游增加值分别为20.60亿元和24.42亿元,占当地GDP的2.85%和2.2%,约为全省平均旅游增加值比重的一半;旅游增加值分别占全省旅游增加值的6.12%和7.3%,大大低于当地GDP占全省GDP的比重(9.96%和15.5%)。这说明,粤西、粤东地区旅游业在全省中的地位,大大低于该地区经济总量在全省的地位。

按旅游增加值占GDP的比重排序,全省21个地级以上市可分为四个层次:

第一层次:旅游高比重市(4%以上):穗、深、珠、清远、汕尾、东莞。其中,广州、深圳和珠海,提供全省旅游增加值的58.6%,旅游总收入的64.9%,与其他市相比呈压倒优势。

第二层次:旅游中比重市(3-4%):湛江、云浮、河源、肇庆、潮州。

第三层次:旅游低比重市(2-3%):中山、汕头、韶关、阳江、江门、惠州、佛山。第四层次:旅游甚低比重市(1%以下):茂名、揭阳、梅州。

三、旅游业发展状况的国际比较

1.广东入境旅游业在全国的地位比较。近年来,广东旅游业有了长足的发展。表3展示了广东入境旅游在全国的地位。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中国对外开放的发展和外省口岸的增多,来华游客从广东口岸入境的比例由1980年的93%,下降到九十年代中期的80%左右。同期广东接待入境游客占从广东入境游客的比例由16%下降到7%左右。1991-1996年,广东(旅游系统)接待入境游客占本省入境游客的比重由8%下降到6%,广东接待入境游客占全国入境游客的比重由6.7%下降到4.9%。

2.广东入境旅游业在亚太地区的比较。1995年广东在东亚和太平洋地区入境旅游市场中约占1.4%的份额。广东接待入境游客数约是朝鲜的10倍,蒙古的10倍,文莱的2倍,柬埔寨的5倍,老挝的17倍;大致相当于中国(大陆)的1/18,中国香港的1/9,中国澳门的1/4,中国台湾的1/2,新加坡的1/6,马来西亚1/7,泰国的1/6,日本的3/5,韩国的1/3,印尼的1/4,菲律宾的3/5,越南的4/5,澳大利亚的1/3,新西兰的3/4。

3.旅游消费结构的国际比较。如果我们以加拿大旅游消费作为国际旅游消费的参照系,通过分析加拿大统计局1994年的《旅游卫星报告》,就可以大致了解广东与国外旅游消费结构的异同。

广东旅游增加值构成体现了国际旅游业的共同特征,大约30%-35%是物品性消费,65%-70%是服务性消费。差别在于加拿大的旅游消费中饮食和长途交通比重大大高于广东。其航空、宾馆和餐厅服务消费占旅游业总收入的45%。饮食消费比重高于广东4.5个百分点,高于中国5.6个百分点,长途交通消费比重高于广东12.5个百分点(国际旅游)和18.7个百分点(国内旅游)。这些差异的形成有两个主要原因:(1)饮食消费比重的差异可归因于中国农产品便宜和人工成本较低,使人民币的食物购买力较高。(2)长途交通服务的差异反映了中国和加拿大人出游交通方式的不同:加拿大乘飞机或私家车出游比较普遍,使旅游活动半径扩展到国外和洲际,旅费明显上升;中国乘火车或汽车出游相对来说比较普遍,旅游活动半径主要限于国内。这又由两国的收入水平的差异造成。

四、基本结论

通过对广东旅游业的省际、省内和国际比较,可以得出如下5个基本结论:

1.旅游产业的发展状况与人均GDP密切相关。广东旅游产业的比重所以居全国前列,主要原因是广东经济发展水平在全国名列前茅。广东省的旅游大省是由经济大省的地位确定的。旅游业只有依托国民经济才能得到健康发展。因此,各地在“十五”发展计划中规划旅游产业的发展,必须以经济发展和居民收入目前和将来达到的水平(本地的和旅游产品销售地)为基点。旅游产业超前或滞后于国民经济发展都是不可取的。

2.旅游产业与交通、邮电、商业、餐饮和社会服务业的发展状况密切相关,互为因果,互相促进。要推动旅游业的发展,必须关注这些互补性行业的配套发展。针对广东目前与旅游相关的行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应该实施广东服务环境大变工程,通过规范交通、邮电、商业、餐饮和社会服务业市场,组建第三产业各服务行业协会,协助政府对服务业实行行业管理,大张旗鼓地开展”有法必依,严格执法”的宣传教育活动等方法,改善广东旅游产业的软硬环境。

3.旅游服务产品的占有量与人口绝对数量相关程度低,与人口的经济收入和购买力水平相关程度高。由于广东省内不同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有较大差距且在短期内难以消除,因此,希望在短期内打破省内旅游产业发展的不平衡是不现实的。旅游资源相对密集而经济发展水平相对低的地区(如粤北地区),难以形成以本地人为销售对象的旅游服务市场,应以经济发达但旅游资源相对贫乏的地区(如珠江三角洲)为旅游服务的主要销售市场。为此要特别重视发展外向型旅游服务业,重视服务输出。这应是其旅游产业发展的基本路向。因此,广东省各地确定旅游产业的布局、结构、重点,要有全省“一盘棋”的观念,避免发展那些从局部看是可行的,而从全省看具有强烈消费替代性的旅游服务产品。

4.广东省的入境旅游业在亚太地区有不可忽视的重要地位,其接待的入境游客总量多于5个国家(或地区),超过8个国家(或地区)的1/4。要正视广东省作为入境旅游过境地的地位上升,作为入境旅游目的地的地位下降的原因,一方面要重视利用入境游客数量在亚太地区所占的一定优势,以吸引过境游客扩大旅游消费为着力点,设法延长过境地游客在广东的停留时间,另一方面利用珠三角“72小时免签”的有利条件,吸引在港澳地区入境的游客(占亚太地区18%)顺道来广东游览消费。

篇6

近年来,随着我国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闲暇时间的增多,假日经济迅速升温,对旅游业产生强烈的需求。我国短缺经济的基本结束,也使各地将寻找新经济增长点的视野由第一、二产业扩展到第三产业特别是旅游产业。广东旅游产业因其强烈的产业关联和波及效应、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地位、区域性旅游资源优势和良好市场条件,被确定为广东新的经济增长点,引起全省的普遍关注。对广东旅游产业的发展状况作省际、省内和国际的全面比较分析,无疑有利于正确认识广东旅游产业在全国和亚太地区的定位,推动其健康发展。

一、旅游业发展状况的省际比较

根据笔者完成的广东省旅游局的“广东旅游产业定位分析”研究课题,各省市的旅游增加值比重与五个与旅游业相关的行业—交通、邮电、商业、餐饮和社会服务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密切相关。旅游业的发展拉动交通、邮电、商业、餐饮和社会服务业的发展,而交通、邮电、商业、餐饮和社会服务业的发展,又为旅游业的发展提供更好的条件,使它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进一步增强。

由于全国仅统计旅游总收入而没有统计旅游增加值,我们按广东旅游消费剥离系数估算了全国19个省市旅游增加值(见表1)。广东旅游增加值占GDP的4. 53%,仅小于新疆和海南0·32、0·15个百分点,在被统计的19个省市中居第三位。考虑到划一的旅游消费剥离系数①对经济发展水平相对低的新疆和海南的旅游增加值的高估因素,广东省旅游增加值比重与其差距应更小。1996年,广东旅游增加值占广东GDP4·53%,高于全国平均值2·73%1·8个百分点。在广东GDP占全国GDP的9·65%的背景下,广东旅游增加值占全国旅游增加值的比重高达16·03%。1997年,广东旅游增加值占广东GDP的4·6%,比全国平均值3·21%高1·4个百分点。广东旅游增加值占全国旅游增加值的13·61%,远高于当年广东GDP占全国GDP的9·51%的水平。换言之,全国旅游服务产品(增加值)的七分之一是广东提供的。这说明广东的旅游发展的相对水平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显示了广东不仅是一个经济大省,而且是一个旅游大省的地位。

二、旅游业发展状况的省内比较

表2列出了各市旅游业的相关指标。按旅游增加值的比重,广东省不同区域的旅游业发展水平大致可分为三种状况。

1·旅游业发展高水平地区:珠江三角洲。旅游增加值为283·15亿元,占当地GDP的5·4%,高于全省平均旅游增加值比重0·8个百分点;旅游增加值占全省旅游增加值的84·1%,比当地GDP占全省的比重高12·3个百分点。这说明,珠江三角洲旅游业在全省中的地位,高于该地区经济总量在全省的地位。

2·旅游业发展中等水平地区:粤北。其旅游增加值为7·71亿元,占当地GDP的3·88%,低于全省平均旅游增加值比重0·7个百分点;旅游增加值占全省旅游增加值的2·25%,低于当地GDP占全省GDP的比重0·5个百分点。这说明,粤北地区旅游业在全省的地位,略低于该地区经济总量在全省的地位。

3·旅游业发展低水平地区:粤西、粤东。其旅游增加值分别为20·60亿元和24·42亿元,占当地GDP的2·85%和2·2%,约为全省平均旅游增加值比重的一半;旅游增加值分别占全省旅游增加值的6·12%和7·3%,大大低于当地GDP占全省GDP的比重(9·96%和15·5%)。这说明,粤西、粤东地区旅游业在全省中的地位,大大低于该地区经济总量在全省的地位(见表2)。

按旅游增加值占GDP的比重排序,全省21个地级以上市可分为四个层次:

第一层次:旅游高比重市(4%以上):穗、深、珠、清远、汕尾、东莞。其中,广州、深圳和珠海,提供全省旅游增加值的58·6%,旅游总收入的64·9%,与其他市相比呈压倒优势。转贴于

第二层次:旅游中比重市(3-4%):湛江、云浮、河源、肇庆、潮州。

第三层次:旅游低比重市(2-3%):中山、汕头、韶关、阳江、江门、惠州、佛山。第四层次:旅游甚低比重市(1%以下):茂名、揭阳、梅州。

三、旅游业发展状况的国际比较

1.广东入境旅游业在全国的地位比较。近年来,广东旅游业有了长足的发展。表3展示了广东入境旅游在全国的地位。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中国对外开放的发展和外省口岸的增多,来华游客从广东口岸入境的比例由1980年的93%,下降到九十年代中期的80%左右。同期广东接待入境游客占从广东入境游客的比例由16%下降到7%左右。1991-1996年,广东(旅游系统)接待入境游客占本省入境游客的比重由8%下降到6%,广东接待入境游客占全国入境游客的比重由6·7%下降到4·9%。

2.广东入境旅游业在亚太地区的比较。1995年广东在东亚和太平洋地区入境旅游市场中约占1·4%的份额。广东接待入境游客数约是朝鲜的10倍,蒙古的10倍,文莱的2倍,柬埔寨的5倍,老挝的17倍;大致相当于中国(大陆)的1/18,中国香港的1/9,中国澳门的1/4,中国台湾的1/2,新加坡的1/6,马来西亚1/7,泰国的1/6,日本的3/5,韩国的1/3,印尼的1/4,菲律宾的3/5,越南的4/5,澳大利亚的1/3,新西兰的3/4。

3.旅游消费结构的国际比较。如果我们以加拿大旅游消费作为国际旅游消费的参照系,通过分析加拿大统计局1994年的《旅游卫星报告》,就可以大致了解广东与国外旅游消费结构的异同。

比较分析表7-8可看到,广东旅游增加值构成体现了国际旅游业的共同特征,大约30%-35%是物品性消费, 65%-70%是服务性消费。差别在于加拿大的旅游消费中饮食和长途交通比重大大高于广东。其航空、宾馆和餐厅服务消费占旅游业总收入的45%。饮食消费比重高于广东4·5个百分点,高于中国5·6个百分点,长途交通消费比重高于广东12·5个百分点(国际旅游)和18·7个百分点(国内旅游)。这些差异的形成有两个主要原因: (1)饮食消费比重的差异可归因于中国农产品便宜和人工成本较低,使人民币的食物购买力较高。(2)长途交通服务的差异反映了中国和加拿大人出游交通方式的不同:加拿大乘飞机或私家车出游比较普遍,使旅游活动半径扩展到国外和洲际,旅费明显上升;中国乘火车或汽车出游相对来说比较普遍,旅游活动半径主要限于国内。这又由两国的收入水平的差异造成。

四、基本结论

通过对广东旅游业的省际、省内和国际比较,可以得出如下5个基本结论:

1.旅游产业的发展状况与人均GDP密切相关。广东旅游产业的比重所以居全国前列,主要原因是广东经济发展水平在全国名列前茅。广东省的旅游大省是由经济大省的地位确定的。旅游业只有依托国民经济才能得到健康发展。因此,各地在“十五”发展计划中规划旅游产业的发展,必须以经济发展和居民收入目前和将来达到的水平(本地的和旅游产品销售地)为基点。旅游产业超前或滞后于国民经济发展都是不可取的。

2.旅游产业与交通、邮电、商业、餐饮和社会服务业的发展状况密切相关,互为因果,互相促进。要推动旅游业的发展,必须关注这些互补性行业的配套发展。针对广东目前与旅游相关的行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应该实施广东服务环境大变工程,通过规范交通、邮电、商业、餐饮和社会服务业市场,组建第三产业各服务行业协会,协助政府对服务业实行行业管理,大张旗鼓地开展”有法必依,严格执法”的宣传教育活动等方法,改善广东旅游产业的软硬环境。

3.旅游服务产品的占有量与人口绝对数量相关程度低,与人口的经济收入和购买力水平相关程度高。由于广东省内不同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有较大差距且在短期内难以消除,因此,希望在短期内打破省内旅游产业发展的不平衡是不现实的。旅游资源相对密集而经济发展水平相对低的地区(如粤北地区),难以形成以本地人为销售对象的旅游服务市场,应以经济发达但旅游资源相对贫乏的地区(如珠江三角洲)为旅游服务的主要销售市场。为此要特别重视发展外向型旅游服务业,重视服务输出。这应是其旅游产业发展的基本路向。因此,广东省各地确定旅游产业的布局、结构、重点,要有全省“一盘棋”的观念,避免发展那些从局部看是可行的,而从全省看具有强烈消费替代性的旅游服务产品。转贴于

4.广东省的入境旅游业在亚太地区有不可忽视的重要地位,其接待的入境游客总量多于5个国家(或地区),超过8个国家(或地区)的1/4。要正视广东省作为入境旅游过境地的地位上升,作为入境旅游目的地的地位下降的原因,一方面要重视利用入境游客数量在亚太地区所占的一定优势,以吸引过境游客扩大旅游消费为着力点,设法延长过境地游客在广东的停留时间,另一方面利用珠三角“72小时免签”的有利条件,吸引在港澳地区入境的游客(占亚太地区18%)顺道来广东游览消费。

篇7

关键词:社会发展的综合状况;主成分分析法;因子分析法

一、引 言

本文的实验目的为考察我国各省市自治区社会发展综合状况,但统计的各项指标相关性较强,因此可以用SPSS软件中的主成分分析和因子分析进行分析实验,通过分析导出少数几个主分量,使他们尽可能多地保留原始变量的信息且彼此间不相关,从而来研究复杂的问题。通过分析我们可以了解到我国各省市自治区的发展状况:由各因子载荷/负荷矩阵的系数,我们可知实验得到的各主成分或公共因子分别反映我国省市自治区发展水平的哪一方面,从而可以了解到我国各省市自治区各方面的发展状况;再通过综合分析,可得到我国各省市自治区各方面的综合发展状况。

二、主成分分析实验

(一)主成分分析的基本思想

主成分分析是考察多个定量(数值)变量间相关性的一种多元统计方法。具体的说,它是通过导出少量几个主分量,使他们尽可能多的保留原始变量的信息,且彼此间不相关。它的一般数学模型有:利用n个样本的p项指标的信息区别这n个样本。因此,要从这p项指标中找出少数几个综合指标使他们尽可能地反映各项指标的信息,且彼此之间不相关。即:

(二)主成分分析的实验结果及分析

为了考察我国各省市自治区社会发展的综合状况,本文选取了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元)X1、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元)X2、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元)X3、在校学生数(人)X4、学校数(所)X5、卫生机构数(个)X6、固定资产投资总额(亿元)X7、每万人拥有公共交通车辆(标台)X8八个指标进行实验分析。

利用SPSS进行主成分分析得到八个指标的相关矩阵,由矩阵可知,各变量之间存在着较强的相关关系,如果直接用于分析,可能会带来严重的共线性问题,因此有必要对变量进行主成分分析。计算解释总方差得出第一主成分的特征跟为4.064,它解释了总变异的50.796%;第二主成分的特征值为2.844,它解释了总变异的35.547%;根据主成分个数的确定原则,即特征跟大于1、累计方差贡献率达到80%~85%以上,确定这八个变量需要提取两个主成分。

计算主成分中因子载荷矩阵,依据第i个主成分的变量系数向量等于此表中的第i列除以第i个特征根的算术平方根得:

从上式可以看出,第一主成分主要由X3、X4、X5、X7确定的,他们在式中的系数大于其他的系数,故可以认为第一主成分说明文化投资建设。第二主成分主要由X1、X2、X6、X8确定,可以认为是经济发展程度。

经过综合评价分析可得主成分得分,经排序整理得出名次表,从结果给出的答案可以看出,北京、上海、江苏、浙江、广东、天津、山东等地综合排名位于前列。北京地区作为我国首都无论是文化投资建设还是经济发展程度都名于前列,并且经济发展程度位于全国首位。上海经济发展位于第二,文化投资建设也靠前。江苏和山东地区文化投资建设为全国首位。山东是我国孔孟文化的发源地。儒家文化浓厚。贵州、云南、、甘肃等地排名靠后。这些地区无论是教育投资还是经济发展都落后全国平均水平。国家应该大力支持这些地区的教育事业,多给予这些地区一些政策优惠,多发掘各地的特色,例如地区改善交通,以旅游业为主带动经济。多鼓励这些地区的小企业户,促进这些地区的经济发展,进而缩小我国贫富差距。

三、因子分析实验

(一)因子分析的基本思想

因子分析是根据相关性大小把原始变量分组,使得同组内的变量之间相关性较高,而不同组变量间的相关性较低。因子分析的目的是寻求变量的基本结构,简化观测系统,减少变量维数,用少数的变量来解释复杂问题。

它的一般数学模型有:

设有n个向本,p个指标。X=(X1,X2,…,Xp)T为可观察的随机变量寻找公因子为f=f1,f2,…,fq,则模型:

为因子分析模型。

(二)因子分析的实验结果及分析

利用SPSS软件对我国31个省市自治区的八个指标进行因子分析。得到变量共同度矩阵,从中我们可以知道除了指标X8以外,X1到X7其他7个变量都能很好的被两个因子解释。这七个变量的因子共同度均在0.7以上。

由因子分析中旋转后的因子负荷矩阵可知旋转的因子系数已经很明显的向两级分化,有了很鲜明的经济意义,给予了变量指标更实际的意义。F1中系数绝对值大的主要有:X4(在校学生数)、X5(学校数)、X6(卫生机构数)、X7(固定资产投资总额)。这四项变量指标主要反映各地区的基础设施文化投资;F2中系数绝对值大的主要有:X1(人均地区生产总值)、X2(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X3(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X8(每万人拥有公共交通车辆)。这四个变量指标主要反映各地区的经济发展程度。

经过综合评价分析可得到各因子的得分数,进行排名整理可得,此结果与主成分的结果存在一定的出入。以实际情况来考虑,北京上海等地的经济发展以及基础设施都是全国最靠前的,相对来说主成分分析的结果更接近现实。

篇8

人口与社会经济的发展存在着无法割裂的内在联系,人口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前提和最终归宿,经济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受制于人口数量、人口质量、人口结构及其变化的状况,同时在一定条件下决定人口发展。尽管如此,由于发展之间的关系千差万别的,不同地方人口与经济发展的关系有很大的区别。本文主要针对人口和经济协调发展展开论述。所谓人口与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即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同时,如果既充分利用了人力资源,实现了充分就业,又较好地满足了人们的物质文化需要,就是实现了人口与经济发展的协调。要实现人口与经济的协调发展,必须在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优化人口结构的同时,保持社会经济的适度增长,尽可能地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提高经济效益。

一、协调发展评价模型构建

(一)指标选取与指标权重

本文采用分层评价模型进行协调发展综合评价,根据协调发展指标体系,分别选取了经济指标(作为逆指标的城镇居民恩格尔系数和GDP、人均GDP、财政收入、第三产业值占GDP比重、城镇化率等正指标)与人口(包括大专及以上人口所占比重与平均教育年限等正指标,总人口、人口密度等中性指标和自然增长率、婴儿死亡率与总抚养比率等逆指标)指标等一级指标。然后采用层次分析法(AHP)确定一级和二级指标的权重。

(二)指标数据的无量钢化处理

由于本文采用的指标数据具有不同的单位,这可能会对评价结果产生影响,因此需要对它们进行无量钢化处理,使其波动范围缩小到0和1之间。最常用的方法是极差标准化,其公式

正指标计算公式为:

经济这种标准化所得新数据的值越大越好。

(三)协调发展系数计算

协调发展系数强调两子系统的协调情况及发展水平。在文中先用协调系数来评价两系统的协调状况,其公式为:

Cij=exp(-k(ui-uj)2)

其中:Cij表示第i系统与第j系统的协调系数;Ui表示i系统的实际发展水平(综合评价得分),Uj表示j系统的实际发展水平(综合评价得分);K=2/S^2,S^2为Ui和Uj的方差均值。

即使协调系数能反映两系统的协调情况,但不能反映系统当时所处的发展水平。当Ui=0.7,Uj=0.7时,i系统与j系统的协调系数为1,而当Ui=0.9,Uj=0.9时,系统i与系统j协调系数也是1,但是后者两系统的发展水平明显高于前者。所以本文还引入了协调发展系数指标。其公式为:

D=(Cuiαujβ)1/2

其中:D为系统i与系统j的协调发展系数;C为系统i与系统j的协调系数;α,β为权重,且α+β=1,具体到人口与经济两系统,设为α=β=0.5。协调发展系数是一个正指标,数值0和1之间,值越大说明该地区人口与经济协调发展状况越好。

二、我国人口与经济协调发展区域评估分析

本文利用2007年人口、经济发展水平作为截面数据,对全国各地区人口与经济协调发展状况作综合评价。因为,反映人口发展水平的三种指标较难取,本文在对指标数据进行无量钢化处理时用最佳状态值1。

(一)指标权重的确定

本文利用林凡元文章中所用的专家打分结果,根据AHP方法分别构造出了人口系统和经济系统的判断矩阵,然后通过计算获取了判断矩阵的最大特征根,分别为3.095195和3.038711。人口与经济指标的特征向量如表1所示。

(二)人口与经济发展综合水平与协调发展评价

本文选取我国各地区2007年的人口与经济发展指标数据,首先根据正指标、逆指标不同,进行数据无量钢化处理人,其次根据加权平均法,将人口系统与经济系统发展水平指标无量钢化数据与各指标对应权重值乘积来表示,其公式为:

本文运用Matlap软件以上两矩阵相乘得全国各省市人口系统与经济系统的实际发展水平,然后根据协调系数和协调发展系数公式求得全国各地Cij和Dij值,即具体值与排位如表2所示。

由表2可以看出,在全国各地区人口系统与经济系统综合得分中,人口系统综合得分均高于经济系统综合得分,这可能由本文在无量钢数据里面人口密度、婴儿死亡率和平均人口受教育年限等指标引用了最佳引起的。C与D值前七位分别为广东、上海、浙江、江苏、山东、天津和福建等东部沿海地区;后四位是海南、湖北、湖南和吉林等地区。主要原因是在东部地区经济比较发达,人力资源比较丰富,人口素质较高,因此东部地区人口与经济比较协调发展,而在其他中西部地区协调发展程度较低。

三、结论

通过以上分析表明,我国人口与经济发展水平虽然呈现出逐年上升的趋势,经济总量保持高速增长,人口增长率较稳定,城市化、工业化进程发展迅速,但是各地区发展区际差距比较明显。东部地区协调发展系数均为较高,中西部地区较低。广东、上海、浙江、江苏、山东等地区协调发展系数都大于全国平均水平。主要原因是东部沿海地区人口发展综合得分与经济水平综合得分较接近,协调性好,并且人口与经济发展整体实力较强。我国其他地区在人口与经济发展水平上存在一定得不协调问题。分析结果表明,海南、湖北、湖南、和吉林等地区存在严重的不协调性,协调发展系数都排在后面,从表2中最后一列可以看出一种共同特点,即人口水平排位在经济发展水平前面。也就是说,在这些地区人口与经济发展不协调主要原因是人口发展速度跟不上经济发展。

1、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M].中国统计出版社,2008.

2、达莫达尔N·古亚拉提.经济计量学精要[M].机械工业出版社,2000.

篇9

泛珠区域包括有广东、广西、湖南、江西、四川、福建、云南、贵州、海南九个省区,一个直辖市重庆,以及两个特区香港、澳门,整体面积约208万平方公里,占全国的21%,总人口(除港澳)超过4.8个亿,约占全国的三分之一强,以GDP衡量的经济总量为60,381亿多(2005),占全国的30.5%多。虽然泛珠区域内经济总量在国内有着较大的比例,区域整体发展较快,平均增长幅度都超过全国平均,但区域内各个省区的经济状况,包括总量和结构等方面都很不平衡。

一、泛珠地区经济发展状况

泛珠地区包括了我国东南和西南等省区市,地域具有广泛性,其经济发展状况差别很大,各省、市的产业结构差异性明显,有着明显的梯度差异,从而在泛珠区域内形成了具有特色的产业空间结构。传统上泛珠区域(除港澳)内可以划分为3个层次,区域内的香港和澳门处于后工业化阶段,第三产业占据绝对的优势;广东、福建正处于快速工业化和城市化时期,第二产业所占比重较大;海南第二产业,在产业结构中所占比重最小,第一和第三产业则较为发达;广西和湖南第二产业虽然绝对数较大,但在生产总值的构成中较低;其他省市由于近年经济发展较快,工业化水平有了较大的提高,但基本处于同一个水平上。因此,整体来看,泛珠地区的产业结构体现出明显的地区差异,与全国相比,第三产业发展水平较高,其平均比重为40.6(除港澳),高于同期全国水平的39.4(除港澳),工业化水平则低于全国平均水平(49),第一产业明显高于全国平均水平(11.6)。

数据来源《中国统计年鉴》(2005),单位:亿元

二、泛珠区域内第三产业结构与发展状况的聚类分析

第三产业以服务业为主,服务业的发展状况与发展水平,是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和所处发展阶段的重要标志。实践表明,在经济结构转变进程中,服务业在整个经济中的地位和比重一般都随着经济水平的提高而不断地上升,成为驱动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产业。服务业可以划分为现代服务业和传统服务业,对比传统服务业,现代服务业是在工业化比较发达的阶段产生的,主要依托信息技术和现代化管理理念发展起来的、信息和知识相对密集的服务业,与传统服务业相比,更突出了高科技知识与技术密集的特点。

现代服务业一方面具有传统服务业吸收大量劳动力,缓解就业压力的作用外,其它作用还突出表现为,提升国民经济素质和运行质量,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实现跨越式发展的重要途径。现代服务业主要为第一、二产业提供中间服务,包括现代通信服务、电子商务、信息服务、现代金融服务等专业服务,现代服务业的建立对于推动第一、二产业的发展,提升其产业竞争力,调整产业结构有着积极的作用,而且发展现代服务业是承接产业转移,实现跨越发展的有效途径。

目前,我国正面临着制造业从东部沿海向内部转移的历史时机。在泛珠区域内,各个省区间也是如此,正如20世纪80年代和20世纪90年代,香港地区制造业向广东,尤其是珠三角地区的转移为该地区制造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并且伴随制造业体系的建立,现代服务业也较为完备。当前,客观存在的制造业转移趋势,泛珠区域内其它次发达地区如何顺利承接产业转移成为能否抓住历史机遇,实现跨越式发展的重要途径。而现代服务业与制造业日益紧密的关系则成为顺利承接产业转移的一项重要条件,尤其是现代服务业“高人力资本含量、高技术含量和高附加价值”的“三高”,以及“新技术、新业态和新方式”的“三新”特征对产业的引入和发展有着积极的导向作用。

在此,本文对泛珠区域内地省区间第三产业中现代服务业进行考察,采用多变量统计分析工具,对区域内不同省区进行聚类分析,以探究不同地区之间的经济发展水平、第三产业结构,尤其现代服务业之间的差异性。考察的方式首先对金融业、物流仓储业、商品流通和房地产进行分别聚类分析,然后进行合并整体分析。从而一方面考察服务业各分行业的发展状况,又能对服务业整体状况进行统计测量。并且,在统计分析中,对统计变量进行了转换,由绝对数转换为人均相对数,从而统一数据的标准,增强分析的可靠性。

1.以人均GDP和人均金融业为变量

注:其中1~10,分别代表福建、江西、湖南、广东、广西、海南、重庆、四川、贵州、云南,以下同

2.以人均GDP和人均金融、物流仓储、商品流通和房地产为变量

其他以人均GDP和人均物流仓储为变量,以人均GDP和人均商品流通为变量和以人均GDP和人均房地产为变量的聚类分析结果与以上结果一致,此处不再列出。

分行业和综合的聚类分析表明,泛珠区域内各个省区的第三产业的分行业与整体发育状况具有一致性,其中,福建、广东、贵州、云南分别各为一类;而其他省区合为一类,在这一类中,广西、江西和四川则更为相似,即行业发育状况和整体结构都具有较强的相似性。

三、泛珠区域内第三产业与产业转移的分析

产业结构高度化过程是指经济发展或产业结构重点由第一产业逐次向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转移的过程,标志着区域内经济发展水平的高低和发展的阶段与方向。产业结构高度化过程一般体现为:产业结构由第一产业占优势向第二产业、第三产业占优势的方向演进;产业结构由劳动密集型产业占优势向资本密集型、技术(知识)密集型产业发展,由低附加值产业向高附加值产业发展;由加工工业初级产品制造占优势向中间产品制造和最终产品制造占优势方向发展。

但在一定时期和一定区域内,通过服务业,尤其是对制造业具有支撑服务作用的现代服务业的适当先行发展,对于区域内制造业转移有着积极的承接作用。在泛珠区域内,制造业的转移已经成为现实的趋势所向,在承接地选择上,与制造业有关的服务业的发展状况将成为影响产业转移的重要因素。尤其随着物流的发展,泛珠内部省份之间距离运输成本和通讯成本的影响将进一步降低,因而,其他因素尤其是对制造业起支撑作用的现代服务业状况就成为重要的影响因素。同时,在依托服务业基础承接产业转移过程中,要注意结合所在区域优势、资源禀赋,以及发展规划,选择发展能够符合实际需要、产业政策等的主导工业产业,形成具有可持续发展能力的支柱产业,进而发挥主导产业和支柱产业的扩散效应,支撑整个经济的增长,实现产业结构持续动态升级更迭,进而实现工业与现代服务业的协调互动发展。

参考文献:

[1]吕政:国际产业转移的趋势和对策[J].经济与管理研究,2006(5)

[2]《中国统计年鉴》(2005)

[3]张树林:现代服务业集聚效应分析[J].北方经贸,2006,(6)

[4]江小涓:中国服务业发展报告[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

篇10

1998年,全省国民经济稳定发展,经济增长速度和综合经济效益高于全国平均水平。据统计,国内生产总值3704.21亿元,比上年增长10.3%,高于全国平均水平2.5个百分点;全省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6289元,比上年增长10.2%;全省财政收入290.18亿元,比上年增长13.4%。全部职工工资总额402.7亿元,比上年增长3%;全部职工平均工资5590元,比上年增长3.5%。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为98.4%,比上年下降1.6%。

二、1999年经济、社会发展预测

根据省委、省政府确定的以提高经济运行的质量和效益为中心,着力扩大内需,调整经济结构,稳定和加强农业,加快国有企业改革与脱困步伐,加强城乡市场开拓,努力扩大外贸出口和利用外资、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深入实施科教兴鄂战略,坚持“两手抓、两手硬”的经济工作指导方针,1999年我省企业改革的力度将进一步加大,再就业工程更加深入实施,国民经济继续保持快速健康发展并实现社会全面进步。预计国内生产总值增长10%左右,居民消费价格涨幅4%左右,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5%左右。

三、1999年企业工资指导线

根据去年我省的社会经济发展状况和1999年的社会经济发展预测,经过对工资水平的定性分析与定量测算,将全省1999年企业工资指导线确定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