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8-10 16:51:22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当今社会治理的内涵,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中图分类号】G40-0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158(2012)08—0263-01
孟子,战国时期邹国人,鲁国贵族孟孙氏后裔。中国古代著名思想家、教育家,儒家代表人物,著有《孟子》一书。本文把近十年间有关孟子教育思想的文献主要分为四个部分,分别是:关于“思孟学派”本身存在与否的论争;对于孟子教育思想内涵及教育方法的深入剖析与述评;孟子与古今中外教育家教育思想的比较研究;孟子教育思想对当今社会及各级各类教育的启示意义。
一、关于“思孟学派”本身存在与否的论争
在“思孟学派”存在与否的问题上,学者们还存在争论和需要突破的地方。中国社会科学院的钟肇鹏教授的《思孟学派简论》,从师承关系、独特的义理内容与传世著作、对本派学说与前辈的信仰与崇奉这三个学派形成所需具备的基本条件出发,肯定了先秦时期“思孟学派”的存在。而且把其特征归纳为阐发儒家的德性之学、结合内外与会通天人三个方面。
中国社会科学院的陈静教授在《荀子非十二子与思孟学派》中,认为子思与孟子之间没有直接建立学派传承关系,但他们的思想观念是一脉相承的。因此,“思孟之间的关系表达的是观念的真实,而不是历史的真实”。苏瑞隆教授的《简帛五行篇与思孟学派研究》中,明确指出,出土文献和传世文献都很难确定思孟学派的存在,因此说思孟学派作为一个学术名词显得很模糊,思想方面缺少具体的特色,如果将之一分为二,反而会比较清楚。
多数的学者是肯定了“思孟学派”的存在,而且陈静教授认为“思孟之间的关系表达的是观念的真实,而不是历史的真实”。这一观点其实也是肯定了子思与孟子之问思想的传承性。孟子本人也曾说过:“予未得为孔子徒也,予私淑诸人也。”这就体现了孟子对于孔子的敬重及对其思想的推崇。《史记》明确说他“受业子思之门人”。子思是孔子的孙子,那么从孔子到孟子,传承关系也较为直接,而孟轲也是以“孔子之道”捍卫者自居。荀况认为:“子思唱之,孟轲和之。”也是把子思与孟子视为一派。不过,陈静教授的观点也为我们研究思孟学派提供了新的思路。
二、对于孟子教育思想内涵及教育方法的深入剖析与述评
有不少学者从多角度深入地探讨和剖析了孟子教育思想的深刻内涵,尤其是在道德教育方面,同时也对其教育方法进行了归纳总结和评述。当前大部分作者对孟子教育思想的研究角度虽有不同,但是在主要的观点上并没有重大分歧。这些文章大致可以总结为以下几个方面:孟子教育思想的理论基础是性善论;教学的核心内容是仁义,具体内容是五伦关系;教育的作用体现在个人发展及社会治理两个方面;教学原则是通过求放心以扩充人性的善端。这一类文章有娄正保的《浅谈孟子的教育思想》、孟立永等人的《孟子教育思想探析》和任俊华等人的《孟子教育思想探析》等。
马跃如等人的《孟子教育思想及其内在逻辑》一文提出虽然当前学者对孟子教育思想的总结是正确的,但这些研究只是以归纳为主,并没有深入的论证;虽然认识到了孟子教育思想的价值和意义,但是对于如何将其应用到现代教育当中的问题没有进行充分的研究。在此前提下,作者对孟子教育思想的内涵及其内在逻辑关系进行了深入的探讨,以期可以更好的将孟子的教育思想应用在现代教育中。
三、孟子与古今中外教育家教育思想的比较研究
关于孟子教育思想的研究文献中,有一些文章是用比较的研究方法,把孟子与古今中外教育家的教育思想进行比较研究。
如刘淑红等人在《孟子的教育智慧——与孔子教育思想的比较》一文中,从代表孔子教育思想的《论文》和代表孟子教育思想的《孟子》这两本书出发,通过比较,总结了二人在教育观和道德观上的相同之处。指出孟子在教育内容上是对孔子教育内容的拓展和提炼,而且在培养目标方面,作者认为“大丈夫”所具有的浩然之气、至大至刚之气、“是一种冲天的壮气,是凛然正气,是压倒一切的豪迈之气。这是孔子教育思想中所没有的,是孟子对儒家教育思想独具一格的创造。”在此基础上作者阐述了孔子与孟子在教育思想上的传承关系,彰显了孟子的伟大智慧。
魏绮芳在《孟子与柏拉图的教育思想比较研究》一文中,作者分别从教育思想的哲学基础、教育目的、教育对象、教育内容四个方面对二者的教育思想进行了比较。作者认为孟子与柏拉图都是处于社会变革时期的教育家,都具有其时代性和局限性。东西方文化的差异和不同的历史背景使二者的教育思想各具特色,“然而两人对于教育的认识是一致的,那就是任何一个国家和民族都不能忽视教育的作用”。
四、孟子教育思想对当今社会及各级各类教育的启示意义
许多学者在对孟子教育思想剖析和肯定的基础上,看到了其教育思想对于当前社会及各级各类教育的价值和借鉴意义。
法家主张“以法治国”,法家的法治思想内涵则是“君权至上”,法家重视法的客观性,法家反对礼制而重视法律,强调使用重刑来治理国家和社会。法家在中国传统思想流派中是最重视法律的。法家注重法的权威性,强调法律应当在政治社会的运行中高度规范化,这一理论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可说是比较先进的思想。
在春秋时期,孔子创立儒家思想。儒家思想也称为儒教或儒学,他主张以爱人之心调节与和谐人际关系。儒家对现代法治和谐的启示主要表现在重视法与人的和谐,真正促成形式意义上与实质意义上法治的和谐。新儒学以儒家思想为基础,为封建社会的统治者提供了一整套治理国家理论思想体系,是通过对人进行道德的教化来达到教育的目的。和谐也是儒家学说的基本价值,治理社会就应该从道德教育入手。儒家和谐思想对于今天的和谐社会有着重要的价值和意义:人文社会的和谐是建设和谐社会的需要,和谐是建立和谐世界的思想武器,和谐是建立美好家园的价值取向,和谐可以提高文明,修身养性,促进身心健康。以爱人之心调解社会人际关系,倡导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和谐社会的基础首先是诚信,强调建立民主体制维护公益,讲究了,和谐共生的思想。
2、法治理念的构建
法治理念是人们对法治本质及其规律的理性认识与整体把握而形成的一系列理性的基本观念。在现代复杂的社会当中,各行各业都有犯罪现象的出现与发生,探究其违法犯罪的原因,当一个社会处在制度转型时期,国有企业领导干部的违法犯罪呈上升趋势。当今社会的犯罪年轻化也让人忧心忡忡,青少年由于家庭原因而走上违法犯罪道路一般都源于单亲家庭或者父母双方长期分居或感情不合的松散家庭,一些家庭对孩子过于溺爱以及简单粗暴的教育管理方式,有些家庭的家长对孩子过渡期望的心态,无形当中就给孩子加压加负;学校在教育理念方面仍然存在着不少的弊端:教育方法死板,是造成学生厌学,重学习轻素质教育是个别学校的突出表现,个别学校不能如实贯彻落实学校的各项制度,使一些学生放松了对自己的要求,一些青少年受金钱社会和拜金主义等不良思潮的影响,甚至流落社会走上违法犯罪道路的直接原因。
宽容思想对于减少及预防违法犯罪的作用:宽容的思想发源于宗教的仁慈和仁爱学说,在建设和谐法治社会的历史背景下,适当的宽容可以使得很多法律不能解决的社会问题,很好的化解。我们应当吸收并且以的宽容思想为指导,宽容应该是社会公德和法律原则的重要组成部分和规范。社会因素是导致犯罪的最主要,也是最基础的根源。因此,社会主义和谐文化是构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和谐文化是中国社会文化的内涵,是体现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重要标志之一。
在经济的发展与社会的进步下,人们开始更加关注自身的健康,各个地区也在环境的治理上投入了大量资金,但是环保工作依然任重道远。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增强,企业组织也开始被纳入环保工作的范畴中,绿色管理理论正是在这一背景下诞生。诞生之后,绿色管理理论便受到了社会各界的认可,也开始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一、梗概绿色管理理论
(一)绿色管理理论的本质
绿色管理理论,是指在企业组织的经营与管理过程中,完整的将环保绿色观念应用、融合于企业的每个管理层、每个涉及领域、每个经营方向及每个管理过程中,要求企业或组织要有自发环保意识,在企业管理中体现出绿色环保理念。“绿色”在这里是一个形象用语,泛指一切保护地球生态自然环境的计划、行为、思想、观念、活动等,它赋予了组织一定的社会责任,即实现经济效益的同时还要实现一定的生态效益、社会效益。
绿色管理理论不应当仅仅被局限在人与自然的生态角度,它更是涵盖了每个人自身的看法态度和人与人之间的和谐。这种和谐将政府部门、消费者、企业人员等错综复杂的市场关系相结合,是绿色管理理论所追求达到的根本目标。
(二)绿色管理的对象
不同于传统管理模式以生产力、技术等质量方面的目标,工程耗时目标和成本投资目标为重点管理对象的管理体系,绿色管理在传统管理的基础上,更为推崇在管理过程中灌输环保观念,更注重对于生态环境的保护、对能源资源的节约,以及参与人员的心理感受,将这三者设定为新的管理对象,形成在原有管理体系之上的更加完善、更加科学的管理对象体系。
(三)绿色管理应用现状
随着绿色管理观念的推广,在当今社会,绿色管理理论的重要观点已经被越来越多的应用,并有了较为令人满意的研究结果。例如:对绿色管理颇为关注的一些学者,将绿色管理定义为在环保和减少环境破坏、解决环境污染之外,将管理重心置于减少生产废物产生,确保产品研发生产流程的全面绿色环保化;一些研究人员则将绿色管理理论定义为一种在诸多管理理论与实践之中应运而生的新型管理理论框架,适应于可持续发展的循环经济理论。
二、绿色管理理论的核心内涵
(一)内涵探讨
“和谐”作为绿色管理理论的核心本质,包括了“生态”、“心态”和“人态”三态的和谐与统一,是顺应时展而产生的新型管理理念。心态和谐指管理过程中参与者内在的心理变化、心态和谐,是绿色管理的产生根源,人态和谐是指人与人之间交往相处的和谐,是绿色管理的必要条件,生态和谐指人与周边自然环境的和谐,是绿色管理的最终结果。而从其分别的特性来看,心态和谐是基本条件,人态和谐是重要节点,生态和谐是既定目标。
在绿色管理中,生态和谐、人态和谐、心态和谐必须相互配合、相互完善,三者都是管理过程中的必要因素,缺一不可。绿色管理的核心内涵不仅仅存在于环保圈子中,更是扩宽了管理者视野,将研究条件、研究空间扩大化,丰富化,能极大程度的获得经济、生态、社会效益。
(二)内涵展开化
1.管理中的潜在规律
管理学作为一门十分重要的基础学科,有着潜在的规律可循。管理过程中的互动,只有将被管理对象、管理者、管理主要参与人相互调节,使其成为和谐统一的完善整体,才能最有效果,管理效率和质量更高。为了对管理进行评价,可将参与人员的工作绩效作为评价标准,而非用正确、错误来评价管理。使用绩效作为标准可以避免参与人员过分关注对错,轻视管理过程的问题。
2.个人与整体的一致目标
由于绿色管理理论的核心本质是“和谐”,因此,想要使最后的各项效益最大化,个人与组织整体目标的一致是至关重要的条件。管理者在进行管理活动的过程中,应当对员工的心态变化予以关注,更多的给予员工重视和尊重,使员工在关注个人发展之外,能够注意到组织整体的发展目标。并通过寻求个人目标和企业发展目标的共同点,使员工对工作有自主性和积极性,对工作投入精力和激情,从而逐渐建立起良好的心态和工作环境,凝聚力量,最大程度上实现企业组织和个人的双赢。
三、结语
绿色管理理论基于可持续发展理论,在对消费者需求进行满足的基础上,将生产行为过程中有可能产生的污染和浪费降到最低,经济社会效益提高,是一种较为完善的先进新型思想。在将来的企业组织管理过程中,绿色管理定将发挥更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曹芳萍,温玲玉,蔡明达.绿色管理、企业形象与竞争优势关联性研究[J].华东经济管理.2012(10).
二、学会发展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共性问题
各级学会在促进学科发展、科学普及、科技进步、经济振兴和社会发展各方面发挥着积极的作用。特别是近十几年来,各级学会都按照“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为提高全民科学素质服务、为广大科技工作者服务、加强自身建设”的总体要求,积极创新,取得了一定的发展成果。但是由于我国多数学会的组织基础较为薄弱,内部管理体制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学会的“等、靠、要”思想观念严重,使得学会的发展壮大过程中还面临着一系列的困境。具体表现还包括:学会组织运行制度不完善,对学术建设不重视,学会定位不准确,挂靠单位对学会支持力度不大,学会专职人员积极性不高,为会员和社会服务的意识不够,对科技工作者吸引力和凝聚力不强,学会活动经费紧缺,自我活动、自我发展能力不足等,这些突出的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和制约了我国学会的发展和壮大。
三、学会改革创新驱动发展中存在的机遇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科技体制、社会体制和政治体制的改革都在不断地深入,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推进各级学会的改革创新发展工作也势在必行。学会的创新发展是适应当今社会发展的迫切要求。在知识经济时代,学会要实现健康可持续的发展,就必须用创新发展的精神打开一个全新的工作局面。当前,学会的发展既有国家、地方政府相关政策大力扶持,也有国际化、数字化、信息化带来的机遇。学会管理者要理解学会存在的价值,了解学会的内涵和外延,牢固树立学会改革创新发展理念,准确把握时代特征,积极探索学会改革创新发展的新路径,充分发掘学会的新动力,力求主动适应社会发展,实现学会跨越式发展。这事关科协工作的全局,更是科协组织如何在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中发挥应有作用的关键所在,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影响。
四、实现学会创新驱动发展的四个重要环节
在明确各级学会存在的问题和机遇的基础上,我们要把握战略性环节,以实现学会的创新发展,提升学会的影响力。
(一)在观念上更新
在知识经济时代,学会管理人员要始终保持一种开放进取的心态,时刻准备迎接各种挑战和机遇,做到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开拓创新。尤其是学会理事长等领导的观念创新是推动学会发展的关键,他们必须要时刻认清现状,看到不足,采取一系列措施改变不良的现状。
(二)在体制上创新
必须深化学会的体制改革,把握好学会的定位,认清学会的主要功能作用。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全面深化改革,创新社会治理体制,激发社会组织活力,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要以改革为契机提升学会影响力,要从“要我改革”转变为“我要改革”,从而产生促改革、谋发展,提升学会服务创新能力的热情和信心。
(三)在技术上革新
目前,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与应用,学会管理工作的开展方式也越来越先进。要做好学会管理工作的数字化转型,拓宽发展渠道,学会要充分利用数字网络快捷方便的优势,实现学会的表现形式、服务功能和价值延伸。
(四)在内容上出新
内容的出新依赖于技术、观念和体制创新发展。在内容上,应该加强学会领导班子和专职队伍的建设,不断加强学会的管理,增强学会的活力和凝聚力,积极搭建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平台,结合学会自身的特点,高质量、高水平地发展会员,给会员提供体现自身价值的机会。
[中图分类号]G12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 ― 2234(2016)03 ― 0073 ― 02
以儒学为代表的齐鲁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对于当代政治、社会发展及社会主义治理体系的构建都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以当代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来审视齐鲁文化的当代价值、功能和作用,有助于使我们对齐鲁文化的认识更具时代性,有利于更好地挖掘和继承齐鲁文化中的积极成分,提升齐鲁文化的影响力,提高人们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从而为文化建设提供思想基础和理论支撑,实现“文化强省”的发展战略。
一、齐鲁文化的内涵
齐鲁文化中的“齐鲁”不仅是表示空间的概念,还是一个表示时间的概念。作为空间概念,“齐鲁”指山东地区在春秋战国时代的两个最大诸侯国齐国和鲁国;作为时间概念,齐国和鲁国两个诸侯国在历史上皆存在了800年左右,其后为其他诸侯国所灭。但虽然政权被灭,齐鲁两国的文化体系和思想成果却传承下来,并逐渐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体。与燕赵文化、秦楚文化等地域文化一样,齐鲁文化在长久的历史发展中表现出丰富的内涵。齐鲁文化的最早形成可以追溯到先秦时期。自秦汉以来,齐鲁文化逐渐融合到中华传统文化之中,并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学界在探讨齐鲁文化的结构时,一般认为齐鲁文化包含了齐文化和鲁文化两个文化圈。齐文化侧重“功利”,较重视耕战、农业发展;鲁文化注重“道德”,较重视伦理规范与道德规则在社会治理中的作用。齐文化与鲁文化两种文化在发展中逐渐有机地融合在一起,形成了具有丰富历史内涵的齐鲁文化。我们可以把齐鲁文化理解为“以先秦齐、鲁两国文化为内核和主干,以两国文化的渊源发生和延续展现为主要描述对象的文化。”〔1〕在齐鲁文化的发展过程中,它始终保持了开放性的特点,吸收了其他地域文化的优点,从而使自身具备了良好的调节功能。西汉时期,随着儒学被统治者定为处于独尊地位的意识形态,齐鲁文化也获得了在社会诸种文化和思潮中的主导和支配地位,并成为中国历史和中国传统文化的主体和核心,对整个中国乃至世界的文化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二、齐鲁文化的当代价值
齐鲁文化表现出自强不息、经世致用、和而不同、崇尚民本、诚信友爱的基本精神,这些基本的政治价值和社会理念曾经有效地促进了中国传统社会的有序发展,对当今社会也具有积极的意义。
1.自强不息,重视经济
齐鲁文化中有崇尚气节、自强不息的精神。一个典型的例证是齐文化对经济与社会实际的重视。姜太公、管仲等人都重视人的积极因素,以积极入世的精神推进社会变革与发展,表现出自强不息的精神。重视经济是齐鲁文化的特点之一。尤其在传统农业社会,齐鲁地区的农业较为发达,渔业、盐铁工业、及社会化的水利、交通等都比较发达。以齐文化为例,齐相管仲在中国历史上首次提出了盐铁专卖制度,不仅富强了当时的齐国,也极大影响了中国历史的发展,成为后世盐的专营制度的起始源头。管仲关于“四民分业”的思想将齐人划分为士、农、工、商四类,为齐国的霸业奠定了物质基础,也为后来的传统社会一直沿用。这种重视经济的思想与当代大力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是相通的。
2.崇尚人本,天下为公
民本思想是齐鲁文化最重要的价值理念之一,齐鲁文化是围绕“人”这个核心展开的。在齐文化中,管仲提出“以人为本,本治则国固”,“夫霸王之所始也,以人为本”。(《管子・霸言》)管仲的改革也是围绕人本展开的,其改革思想与民本精神为后代统治者继承发扬。以孔孟学说为代表的鲁文化中,民本思想占据了重要地位。孟子提出了性善论,在政治上主张实行“仁政”、“王道”、“先王之道”、“尧舜之道”、“文王之治”等等,其“仁政”思想把儒家的民本思想发展到了一个空前的高度。
另外,对“大道之行、天下为公”的大同理想的追求,也是齐鲁文化的思想特色之一。近年来,随着社会公正问题的凸显,我国政府进一步明确了公平正义在社会主义内涵中的地位,提出公平正义是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在当代社会条件下,我们应当发扬传统齐鲁文化中天下为公、仁者爱人的政治理念,进一步维护、促进社会主义社会的公平正义。
3.诚信友爱,仁者爱人
和谐的人际关系是齐鲁文化追求的价值目标之一,也是齐鲁思想家思想体系中重点倡导的。孔子构建了其仁学思想体系,把克己、爱人、复礼作为仁的具体内容,并将之作为处理人际关系的精神指导,并要求人们都按照有一定的礼制规范行事。尽管孔子所讲的礼的核心是上下等级关系,但其中的一些因素可以为我们今天所用,如“正礼”、“修己”、“自戒”、“自讼”、“自省”、“自责”等思想,无论是形式还是内容,对今天处理人际关系与社会关系都具有积极的借鉴意义。
孟子则突出了孔子学说中的仁义礼智,并把这四者与人性善理论结合起来,提出“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人之有是四端也,犹其有四体也”。(《孟子・公孙丑上》)孟子把伦理范畴与人性善连结在一起,从人的本能的角度来解释人伦关系,这是对孔子仁爱思想的发挥,在儒家思想发展史上具有重要意义。
当然,传统齐鲁文化中也有一些与现念不相符的消极因素,诸如重农轻商意识较浓、宗法观念凝重、法治意识缺失等。对于这些消极因素,我们应辩证对待。要看到这是与当时封闭的小农经济环境、严密的等级制度和思想相应的,是受当时的社会历史条件限制的。
三、提升齐鲁文化影响力的途径
两千多年来,齐鲁文化对于维护传统大一统理念及国家统一、社会伦理规范的遵守及人际关系的协调等方面都发挥了巨大的影响力,促进了中国传统文化与文明的发展。在当前的社会条件下,应继续呼唤齐鲁文化的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继续挖掘齐鲁文化的核心价值,形成提升齐鲁文化的传播力和影响力的合力。
1.发挥政府主导功能。政府在社会资源的掌握和分配中具有其他任何组织都不具有的优势,因此政府在提升齐鲁文化影响力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是不可取代的。就文化建设来说,政府在文化资源的配置中起主导地位,能够为文化产业和文化事业的发展提供坚实的政策保障和制度保证。因此,提升齐鲁文化的当代影响力,首先要重视发挥政府的统筹规划、政策扶持、监管协调等功能,为齐鲁文化的传播与弘扬提供良好的政策保证和社会平台。
2.利用好齐鲁文化影响力提升的载体。传统文化的宣传普及有利于齐鲁文化影响力的提升,近年来,我们采取了诸多措施来普及齐鲁文化,如各级各类道德讲堂、各种层次的文化讲堂等。这些载体形式促进了文化产业品牌的推广,提升了齐鲁文化的影响力。近年来,山东在对外文化交流中,构建并推进了尼山世界文明论坛、孔子文化展等一系列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交流品牌项目,在国内外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在实际工作中,须新一步创新理论和工作机制,探索对外文化交流、对外文化贸易和对外文化传播的新领域、新模式,从而更好地提升齐鲁文化的国际影响力与竞争力。
3.培育“山东精神”,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扩大齐鲁文化的影响力离不开人的精神的改造与提升,要以提高人的素质作为支撑。而提高人的素质不是空洞的理论说教,应该是体现在现实生活之中的。当前的重点之一是要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可以把“山东精神”作为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的切入点。“山东精神”的主要内涵有“改革创新、开放包容、忠诚守信、务实拼搏、敢为人先”。这为齐鲁文化的传承和发扬树立了共同的价值目标和精神追求,也为地区发展竖起了一面精神旗帜。近十年来,围绕这一价值目标,结合山东的区域实际和文化传统,我们在改革创新、诚信和谐等方面展开了诸多有效的工作,也取得了较大的进步。当前,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社会日益多元化的背景下,弘扬山东精神有利于激活齐鲁文化中的优秀因子和积极因素,实现传统美德与当代价值相贯通。
四、以科学态度对待传统齐鲁文化资源
需要明确,在当代传统文化与现实文化、外来文化与本土文化相互交融震荡的社会环境中,我们必须辩证地对待传统齐鲁文化。对待传统齐鲁文化,应该有科学的态度。换言之,我们固然不能否定文化传统,不能否认传统文化中有诸多优秀因素,然而,要避免走入另一极端,避免盲目地一味颂扬以齐鲁文化为核心的传统文化。要避免对齐鲁文化研究中的“主观投射过度”现象,避免“认识主体用现代性的认知替代传统认知,把自己的观点、甚至是当下流行的现念或观念,投射到古人身上。”〔2〕例如,现在有诸多学者著文立说,提出儒家学说中的“君子”人格即是现代政治学意义上的“公民”人格,并从各方面、各角度去论证这一学说,进而提出传统儒家文化中含有现代公民理论的成分。实际上,儒家理论中的君子根本不具有现代公民概念的内涵,把二者等同起来或者认为二者想通的观点从本质上混淆了传统臣民型政治文化与现代公民政治文化的区别,是一种认识的误解。所以,对齐鲁文化传统的价值要区别对待,不能忽视其本身的局限性。不可否认,在传统齐鲁文化有诸多优秀的因子,对当今的社会实践具有积极的借鉴意义。但从总体上来说,以齐鲁文化为主体的传统文化是与现代政治与社会理念相悖的。齐鲁文化产生于传统封闭的小农社会,具有重义轻利、道德政治化等缺陷。对于这些缺陷,我们应理性分析。以齐鲁文化为主体的传统文化不能成为现代文化的主流,对于其中的积极因素和有益成分,要根据当今的社会主义实践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而不能不加区分地把传统齐鲁文化照搬到当今的社会之中,更不能把传统齐鲁文化中消极落后的因素扣上“优秀”的帽子而大力提倡。
总之,挖掘齐鲁文化的深刻内涵,发挥齐鲁文化的当代价值并提升其影响力,从而使齐鲁文化更好地服务于山东地区乃至全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在当代条件下,既不能守着传统照本宣科,也不能对传统置若罔闻,要立足于当今的社会实践,在发展的过程中吸收新的有益因子,从而实现齐鲁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高中历史的教学过程相对来说较为枯燥,通过政治知识的充分运用其中,有利于历史教学过程变得更为简单和明了,并帮助学生站在政治的角度分析问题,从而由主观思想引导转变为客观因素引导。在高中课程教学中,与其他课程充分结合,也是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有利于提高学生思维能力。结合当下政治实际进行学习,在提升学生学习能力的同时,还可以加强学生的政治观念和道德意识。
一、高中教学中政治知识的应用
(一)历史概念与历史教学
历史概念是一个较为抽象的概念,即是指通过对历史事物的发生来探讨其规律并进行概括而成,以抽象的概念来反应事物的客观属性。历史概念主要包括内涵和外延两个部分,所谓内涵是指历史的相关背景和结果,背景要素又包含两个内容,第一是指大环境的政治经济因素,第二部分是指从不同条件和原因来探讨事物发生的前因后果。历史的外延是指事物发生的客观因素。例如把时间、地点、过程等。相对于初中历史教学,高中历史教学更为复杂,其主要任务是通过对学生传授基本的历史知识的过程,来增强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记忆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在当前社会,学生了解一定的史实基础和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是社会主义建设和精神文明发展的基本要求。
(二)政治概念与政治教学
简单来说,政治概念就是一种政治术语,是指通过对政治相关事物发生的表象来进行深度剖析而概括得出的专业性表达语言,政治概念是政治知识的基础内容。广义范围的政治概念,不仅仅是指政治概念,其中还包含相关的政治理论。例如高中政治教学的部分内容: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等内容。整个中学的政治教学目的可大致概括为对理论的学习和理解,并帮助学生能够将这些优秀理论运用于生活实际,进而提高学生的政治意识,帮助其建立正确的、科学的世界观。因此,政治学科的教学更注重于学生对理论的理解和学习,通过榜样力量促进学生正确的三观确立。
(三)渗透政治学的历史教学案例
历史知识的学习涉及到较多的政治知识主要有哲学知识和相关经济理论等。本文以历史中涉及到的政治哲学知识为例:
在学习中国历史中,中国历代文化的发展一课时,春秋战国的百家争鸣现象、宋明时代的道学的发展,以及封建统治末期反封建思想的产生,历史课程要求学生通过对相关朝代的政治和经济发展以及社会形态等因素来解释和理解。其中涉及到的政治哲学知识有:客观存在决定意识形态、文化的发展是政治的经济的反应两个哲学知识点。在政治学中,经济是一个社会发展的基础,文化是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的产物,而对应到历史学,宋明时期由于经济发展稳定,人民生活富足,因此使得这一时期的宋明理论等学说得到充分发展。
二、历史教学中运用政治知识的必要性
(一)提高学生学习能力
从案例中可以看出,在历史学习的过程中运用到政治相关理论,有利于学生更加充分地了解史实发生的背景和过程,从而对其产生的结果和带来的影响更加记忆深刻。同时,高中历史课程中,大多历史现象的讲解都较为抽象,运用政治知识对其进行解释和教学就具体得多。例如用政治学“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这一理论来解释上个世纪七十年代末我国实行的改革开放的实施阶段的确立。从哲学的发展观来解释,改革开放的不同阶段的经济建设决定了同时期的意识发展形态,再利用大众意识形态的变化来促进下一阶段的改革建设。
(二)提升历史教师专业技能
新课程标准对教师的专业知识以及教学技能的要求都有提高,在课程教学实际中,教师要关注教学过程中与学生的互动,掌握好教与学的节奏。教师的教学专业化有助于教师更好的了解当前的社会形态,帮助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由于历史涉及到的知识和领域较多,在历史教学中运用政治知识,有助于教师扩展知识面,更加充分的了解相关知识点,从而在教学过程中做到心中有数,以提高自身教学技能和经验积累。
三、运用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一)合理处理历史与政治的关系
历史课程的学习方式一般是通过对历史相关事件的学习和理解,过渡到该时期的经济政治发展的学习,以培养学生用客观的观点和从科学的角度来进行分析和学习。而政治教育主要是通过对先进知识理论的学习和理解记忆,帮助学生将这些前人的优秀经验能够化为己用,从而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并树立科学的政治观念。因此,两个学科教学强调的重点是不同的,教师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应注意掌握分寸,合理处理历史与政治学科的关系。
(二)教师自身知识储备的提升
将政治知识运用到历史教学的过程,主要是通过教师的引导。一方面,在当今社会,高中学生的知识需求已不再是单一的对某一方面的知识学习。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注意将政治知识与历史课程有效合理的进行结合,还要考虑到学生的实际需要。另一方面,新课程标准对教师的能动性要求更高,即是对教师的教学方式方法的要求更高,传统的学生被动学习的模式已不再适合新课标的要求,需要教师积极改进教学方法和教学理念。为此,教师需及时提升自身知识的储备量,以满足新课标的要求和学生的学习需求。
结束语:
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合理地结合政治知识,有利于学生提升综合学习能力,从政治的角度去进行历史知识的学习,以及对时政的分析和理解。同时,也有利于教师增加知识储备量,革新教学方法。但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注意避免将两个学科的重点知识混合,对教师的专业要求也更高。在课程中运用全面的知识进行学习和理解,是新课标的要求,也是当今社会发展对新型人才提出的能力要求。
1赛珍珠的博爱情怀与大学文化的育人功能
赛珍珠在中国生活了三十多年,这三十年恰恰是中国近代社会最腐朽、最动荡、最黑暗的时期。赛珍珠总是竭尽全力地帮助她身边的人,在宿州,她走进当地农户的家中,与当地妇女和儿童攀谈,开导妇女解放思想。在南京、镇江、宿州期间,她还曾走上讲台执教,通过课堂展示她博大的胸怀、传播她博爱的精神。在当时的美国,种族歧视问题非常严重,许多亚裔和美亚混血的孩子都受歧视,列入不可领养的范围。赛珍珠的胸怀是博大的、慈爱的,她的爱能超越国家更能超越种族,于是她创立了收养机构“欢迎之家”(WelcomeHouse),这个国际化的机构收养、抚育大量无家可归的儿童,也收养越南裔、中国裔等亚裔儿童。为了帮助那些不合收养条件的儿童,1964年,赛珍珠还捐款700万美元成立了“赛珍珠基金会”[2]132。赛珍珠的博爱精神既有她传教士父亲对她的基督教教育,也有根植于中华土地的儒家文化的影响。
儒家提倡“仁者爱人”,孟子更具体地提出“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赛珍珠曾这样说过:“实际上我的信仰是多重的,无论是基督教、佛教还是儒家对我都有影响。”[4]赛珍珠博大、宽厚的爱超越了种族、超越了阶级甚至也超越了国度,那是一种大爱——对人类的爱。美国前总统尼克松用并不华丽的语言称颂了她的这种大爱,他称赛珍珠是“一位伟大的艺术家,一位敏感、富有同情心的人”。大学是人类精神的发源地和守望者,当今社会多元文化交融,少数人价值观扭曲,病态社会事件时有发生,如何为当今社会广泛地注入博爱精神,从学生这个群体开始培育爱的精神是一个有效的途径。大学应当守住人类精神家园的底线,致力于追求真善美,并把真善美的丰富内涵赋予学生,通过提升学生的道德境界来为全社会注入博爱的精神和情操。既然培养人才是大学的天职,那么“人”就应该是大学教育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如何才能实现“人”的完善、“人”的解放和发展,怎样才能在最丰富的意义上塑造全面发展的“人”,是当今大学最应该直面和反思的问题。
大学的育人功能主要通过显性层面的课程和隐性层面的校园环境、大学文化等来实现。显性课程是官方的、正式的、一步步按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来实施的;而大学校园文化和精神文化也是重要的、不可忽视的隐性教育[5]。大学精神和大学文化是以学校为载体,在长期的办学过程中,通过自身的文化积淀逐步形成的。大学精神和大学文化具有渗透性和教育性,它物化在校园的各个方面和各个角落,甚至是体现在校园历史和建筑中;但它被广大的师生员工所共同接受,起着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宿州学院一直重视大学文化的建设和实践,以孟二冬精神、赛珍珠精神为核心的大学精神建设在多年的坚持下,如今已卓有成效。孟二冬的“淡泊名利、潜心育人、坐冷板凳、做真学问”的精神已内化为宿州学院的大学精神;而赛珍珠的“博爱”精神也在宿州学院校园景观“珍珠湖”和“赛亭”的辉映下熠熠生辉。他们将作为宿州学院的大学文化承载着育人的重要功能。
2赛珍珠的践行精神与宿州学院的“友善、博学、务实、奋进”
一、“以人为本”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指导思想
“夫霸主之所始也,以人为本,本治则国固,本乱则国危。”这个“人”是当时的百姓,“本”是国家统治根基。君主治理国家,要以人为本,这个“本”牢固,国家就强盛,政权就巩固。如果“本”乱了,那么国家社会就处于危险的境地。齐桓公曾问管子道:“请问什么是根本的事情呢?”管子说:“齐国的百姓是主公想成霸业的根本。百姓最担心的是饥饿,偏偏国家征敛的赋税沉重;百姓最惧怕的是死亡,偏偏国家的刑法险峻;百姓最怕劳役中受到伤害,偏偏君主办事又没有时限。如果君主减轻征敛赋税,百姓就不担心饥饿;君主能放宽刑罚,百姓就不担心死亡;君主办事有时有节,百姓就不担心操劳而造成损伤了。”他说得多么具体实在,处处为百姓着想,而且还考虑得那么周全。当今社会发展虽与旧时不同,国家现在也实行了让农民种田不仅不收税反而还给补贴的政策,这是开天地以来从没有过的独创。
管子还把“四维”作为治国的纲领,即:礼、义、廉、耻。和今天的“八荣八耻”同出一辙,都是为了教育感化人,提高人的道德素质。治理国家要做到:爱民、利民、益民、安民,尊重百姓的利益,这样做既可以使国家富强又可以使民心安定。管子说“政之所行,在顺民意,政之所废,在逆民心”,就是顺着民心而不要违背民心的道理,并且“君臣亲,上下和,万民辑,故令则不行,禁则不止;故曰:上下不和,令乃不行。”构建和谐社会就是要:“畜之以道,则民和,养之以德,则民合,和合故能协,协故能辑,协辑以悉,莫亡能伤”,也是说只有方方面面关系协调好了没有矛盾,社会和谐,国家才能向前发展。“得人心者得天下”是颠覆不破的真理,懂得“取,必先给予”的道理,就是掌握了治国安民的法宝了。治国者懂得这些道理,国家怎么会不和谐昌盛呢?
二、合理选拔和使用人才是国家建设的重中之重
人是万物的精灵,也是万物主宰,任何事离不开人去做,用人当否直接影响办事的效率和成败。《管子》中记载着用人方面的三项根本原则:“君主所审者三:一曰德不当其位;二曰功不当其禄;三曰能不当其官。此三本者,治乱了原也……”早在两千年前,管子就把用人原则定得这么细,说得这么透彻。所以:“明主之官物也,任其所长,不任其所短,故事无不成,而功无不立。乱主不知物之各有所长所短也,而责必备。夫虑事定物,辨明礼义。”作为君主知人善用就是明,也是百姓的福气。“明主之举事也,任圣人之虑,用众人之人,而不自焉;故事成而福生。乱主自智也,而不因圣人之虑,矜奋自功,而不因众人之办,专用己,而不听正谏,故事败而祸生。”这说明用人的好坏直接影响江山社稷的稳固。所以选拔人才更是关键。
现在国家出台了一系列的选拔干部和重用人才的政策,并且还有一些相关的法律法规,都是围绕着“任人唯贤”,要有真才实学,德才兼备,要求他们严以自律,清正廉明,时刻把人民的利益放在第一位,为人民服务,做人民的好公仆,好干部。
三、社会财富合理分配的重要意义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1578(2017)06-0074-01
1 加强大学生“中国梦”的思想政治教育的意义
所提出的“中国梦”的议题阐述了中国最伟大的梦想就是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之路。这一解读包含了对中国历史的深刻理解和对当前全国人民共同愿望与期盼的宏大理想,指明了党带领人民的前进方向。“中国梦”不是一句空话,其代表的是全中国人民努力的方向,是人们心中的希冀。针对大学生所提出的“中国梦”思想政治教育无疑是对当今大学生的鼓舞与期望,希望学生可以以中国梦为主要发展方向,并将其作为年轻人奋斗的主要动力与中国精神,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与当代精神融合在一起,从而增强国民团结协作的信念,带动国家与人民共同进步与发展。大学生是国家的未来与希望,带着振兴国家信念的大学人才步入社会无疑将国家发展与个人融入绑在了一起,只有国家实力得以增强,人们的生活才能得到足够的发展,因此中国梦精神早已成为了国民共同努力的方向与理想,加强大学生中国梦的思想政治教育对强化国民团结作用和国家荣誉感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2 “中国梦”视域下大学生思想教育路径探讨
2.1 增强“中国梦”思想研究,引领大学生树立科学信仰
在当今社会发展进程中,国家经济与社会发展已经成为相互依存的发展形势,在当前中国梦视域下来看大学生思想教育,可以了解到国家与国家之间的竞争越发强烈,国家正处于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之间的重要经济转型时期,面对越发严峻的国家社会竞争关系,大学生受到不同文化的影响也较为强力,导致其极容易产生较为模糊的信仰,在不同的精神文化汇总逐渐的迷失了方向,失去了原有的国家荣辱价值观。在这样的情况下,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以实现中国梦为目标,引导学生做出迷茫的状态,树立国家至上的科学的信仰,促进国家经济发展与振兴。中国梦的思想尊重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性,相互包容和理解不同文化之间的沟通与交流,传递民族正能量,当代大学生在此大环境下吸收中国梦的精神食粮,理解不同的思想观念,以中国梦的思想模式树立正确的信仰观念,以民族发展为伟大目标,为社会与国家做出榜样、做出贡献。
2.2 将“中国梦”思想融入日常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内容中
中国梦思想具有较高的历史责任与功能,因此在当前的大学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理应将中国梦思想融入到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教学内容中。中国梦所体现的思想内涵对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政治观念极为重要,利于学生更加深刻的理解国家发展的核心思想与观念,通过将中国梦思想融入到日常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中有助于坚定学生中国梦的信念,能够促进与实现自身发展与中国梦思想的有机结合,将中国梦理论思想付诸于实际行动中。除此之外,教育课程也应该针对中国梦教育思想将其融入到相应的课外教学中,将理论知识融入到课堂实践中去,帮助学生更加真实的体会中国梦思想所要传达的宏伟精神。让学生感受到中国社会的飞速发展,体会国家逐渐的发展与变化,理解中国梦的真实内涵,即便国家面临严峻的困难与挑战,也要坚定信心,坚信党会带领人民走出困境,赋予学生面对困难与挑战的勇气与决心,增强学生的爱国情怀和国家荣辱感。
2.3 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开展思想政治教育
在当前网络数据的大数据时代下,人们的日常生活与信息交流等都离不_网络资源,因此实现中国梦政治理念的过程中应充分利用网络资源来实现中国梦思想政治教育的开展过程。在网络变得普遍与流行的今天,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应充分利用起信息传媒技术,实现对传统教学模式的发展与发扬过程。学生通过网络可以快速实现信息传递与交换,快速获取自身所需要的网络资源。通过利用网络信息技术来实现将中国梦教育思想融入到网络传媒过程中,实现网络传播中国梦思想过程。如在网络上开展关于对中国梦政治思想的解析与探讨话题来加深国民对于中国梦的理解,将理论教育转变成交流与对话的传输过程,鼓舞人们对中国梦思想的参与和奉献过程,时刻保持自身强烈的爱国热情和国家荣誉感,以自身行动来参与到国家的发展与建设过程中。大学生作为国家发展的主要领导者,是国家发展的基础与支柱,理应充分发挥自己的血与热,贡献出自己的全部,以实现中国梦思想为目标而努力。从大学生自身出发,从国民每一个人自身出发,为实现中国梦思想贡献自己的力量。
3 结语
中国梦已经成为当前社会发展的一个主题,其也是大学生所需要完成的重要任务。大学生要在中国梦发展理念引导下不断强化思想教育,拓展其思维的开阔性,做好相应的计划安排,提升自我抗挫能力,为实现中国梦而不断努力。教师更要在此过程中中助学生一臂之力,积极探索更为有效的思想教育方法,让学生的思想认识不断深化,让学生的思想认识更加深刻。
参考文献:
[1] 徐柏才,崔龙燕.“中国梦”引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若干思考[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5,(01):156-160.
[2] 张百顺,李亮.中国梦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综述[J]. 高教论坛,2014,(08):16-18.
中图分类号:B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6)06-0072-02
“仁爱”思想是孔子思想的核心,主要体现在学生记录的语录中。孔子的思想曾被认为是国家统治的载体,为此很难恢复其原貌,本文就《论语》一书来分析孔子的“仁爱”思想。亚里士多德的幸福学说对西方的伦理思想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认为友爱对个人具有特别的意义,并且在《尼各马可伦理学》中阐述了自己对友爱的观点。本文就从内涵、对社会的作用以及对当今社会的意义来对二者进行比较和分析。
一、仁爱思想和友爱论内涵的比较
“仁爱”思想是孔子思想的精髓,在《论语》中多次出现,每一处的含义都不同;亚里士多德在《尼各马可伦理学》中说:“谁也不愿意去过那种应有尽有而独缺朋友的生活。”[1]177他认为友爱是幸福的来源。本文就《论语》中孔子对“仁爱”思想的基本含义进行阐述,并和亚里士多德友爱思想进行比较。
(一)仁爱的基本内涵
“仁爱”思想是孔子哲学思想的核心,也是伦理道德的出发点。“仁”在《论语》中出现了五十多处,每一处的含义都不一样,仁爱的基本内涵表现在以下几个层面。
一是仁者爱人。“仁”是由“人”派生的同源词,是一个人的本质规定性:在我们把自己当人的时候,也要同样的要求把别人当人。孔子在《论语》中所讲的几乎所有好的品质都可以叫作仁,但是直接说明仁这个含义是在:樊迟问仁。子曰:“爱人。”[2]162仁就是指爱人之心,也就是自发地、主动地同情人、爱人、愿意对人好。这里的爱人指的是爱一切人。
二是推己及人谓之仁。在《论语・雍也》孔子对“仁”下了这样的定义:“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2]81一个人如果想自己事业有成,想自己能安身立命,就应先为别人考虑,为别人着想,帮别人有所立;如果想自己的事业发达,就应该先帮别人发达起来。由此看出,“仁”最基本的含义就是处理好自己与他人的关系,由己及人,推己及人,一个人只有自己“立”了、“达”了,才能帮助别人“立”、帮别人“达”,否则只能是空谈大话。
三是克己复礼谓之仁。此处的“克己”是指克制自己使行为大体上符合人们的一般伦理要求,从而更好地维护人类社会的礼仪和秩序。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2]153这里的“克己”并不是说孔子主张要克制自己,恢复周礼、主张复古和倒退。在当今社会,人有太多的欲望,“克己”就是要克制自己过度的欲望,在适当的范围内满足自己的正当要求。当然,人的正当要求又是动态的,在不同的社会发展水平下,人们的正当要求是不同的,但无论在哪一时代,挥霍无度、穷奢极欲都是不正当的要求,为此就应该克制。如果每个人都做到了“克己复礼”,人类社会就达到了“仁”。要实现仁,孔子说“为仁由己”,仁是我们每一个人行为处事所必须遵循的行为法则,要求我们从自身做起,而不是只对别人要求。
(二)友爱论的基本内涵
亚里士多德根据不同人们之间存在的不同的友爱,把友爱分为了三类,分别为实用的、快乐的、德性的友爱。实用的友爱是因对方有用而发生,这种爱不是对方自身发生的。亚里士多德说这种友爱最常见于老年人中,因为老年人所追求的不再是快乐,而是好处;对于那些生活宗旨是获利的青年人和壮年人也是这样。这种人不大爱交往,除非他们能互相获益。快乐的友爱是因双方能互相给对方快乐而产生,这种友爱也不是因为对方自身而产生。亚里士多德认为只有发生在两个好人即有德性的人之间的友爱才是最好的友爱,因为这种友爱是因为对方自身的德性而产生,这也是我们所追求的善的目的。这三种友爱中,具有德性的善是一个人本性的东西,是稳定和长久的。有用的和快乐的友爱是一个人相对于他人的有用性和愉悦性,因为我们能得到益处和快乐而去爱这个人,而一旦得不到益处和快乐,这种友爱就会终止,显然这种友爱是自私和狭隘的。
亚里士多德认为,友爱具有相互性、相似性、共同生活的性质。单方面希望对方好的善不是友爱,只有双方都有善意并且彼此知道自己都为其付出的爱才是友爱。人是群居动物,需要过共同的生活,只有在共同生活中,友爱才能实现,我们才能得到快乐和幸福。
(三)仁爱思想与友爱论内涵的异同
由上可见,孔子的仁爱思想和亚里士多德的友爱论在本质上有其相似的地方,都是要求人们互相关心、互相爱护,善意地为对方着想。所不同的是,其爱的对象、范围和方法略有差异。孔子的仁爱是指爱一切人和物,既包括男女老幼,也包括爱世间的一切物,因为人类社会和自然界是一个统一体,爱护大自然就是爱护我们自己,它要求我们发自内心地、真诚主动地去爱他们,而不是因为要得到回报而爱。亚里士多德的友爱是排除奴隶之外的爱,是两个人之间相互吸引而产生的爱,是要求有回报的爱。二者相比,孔子的仁爱对象和范围较广,二者在爱的动机和初衷上也有所差异。
二、仁爱思想和友爱论作用的比较
仁爱思想和友爱论在很大程度上具有相似性,由于受当时现实社会的需要而产生了这两种思想理论,二者对社会调节起着重要的作用。但由于受社会现实条件、文化因素、风俗习惯的影响,二者在内容上以及调节社会作用方面略存差异。
(一)仁爱思想的作用
孔子的仁爱思想产生于我国的春秋时期,在这一时期,社会秩序混乱,诸侯争霸,礼乐崩坏,是中国人所谓的“乱世”,孔子的仁爱思想就产生于此背景下。孔子把仁看成是人的本性,即人天生就有的一种品性,他为了让人们在乱世中具有复礼的自觉性,并且对违礼的行为产生“耻感”才产生了仁爱思想。仁爱最初产生在家庭内部,即带有血缘关系的情和爱。仁爱在家庭中体现在父辈与子辈之间的“孝”,平辈之间的“悌”。父母对子女要养、要教,子女对父母要养、要敬;兄弟姐妹之间要互相爱戴、尊敬,这种爱是亲情的表现,也是“家和万事兴”理念的实践。孔子提倡在爱自己亲人的同时,推己及人,由爱自己最亲的人推及至爱他人,爱一切人,这有利于人际关系的和谐及社会稳定。
此外,仁爱还包括了对他人、社会和国家的爱,具体表现在对他人的信和对国家的忠。人是社会的人,在社会活动中必然要与他人交往,为了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我们要爱和尊敬他人,对别人讲诚信。从国家层面来说,“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2]105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祖国,是这个国家的一分子,我们应该热爱自己的祖国,对这个国家和民族有责任感和使命感。“仁”是孔子思想的精髓,是孔子伦理思想的最高境界,这体现在孔子思想的方方面面。仁爱思想一直以来受到儒家学者的重视,成为儒家伦理思想的核心,甚至成为影响中华民族几千年的道德准则,是中华民族的精神支柱。
(二)友爱论的作用
亚里士多德认为,对于个人来说,友爱是“对生活所必需的东西,谁也不愿去过那种应有尽有而独缺朋友的生活”;对于城邦来说,“友爱把城邦联系起来,与公正相比,立法者更重视友爱”[3]162-163。确实,古希腊城邦社会非常重视友爱,把友爱推崇为生活中最为必需的德性。公元前8到6世纪,古希腊打破了血缘的牵制,每个人的基本角色已不再是家庭成员,而是变成了城邦公民。城邦属于全体公民所有,公民身份表明了公民是城邦的主人,每一个公民之间都是平等的,不存在父子长幼、君臣等之间严格的等级界限,每个人都可以得到自己想要得到的友爱,让德行得到最大的发挥和尊重。在每一个公民看来,城邦是一个不可分割的共同体,每一个个体都是城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价值取向和行为动向都必须和城邦的发展方向一致,维持城邦的秩序,使城邦达到善的目的。
(三)仁爱思想与友爱论作用的异同
由上可知,孔子的仁爱思想和亚里士多德的友爱论都强调了人与人之间和谐关系的建立,处理好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这不仅是个人生存的需要,更是社会稳定发展的需要。但二者之间也略有差别,孔子的仁爱强调由最初的两个人之间的爱推及至对他人、对社会、对国家的爱。仁爱外在表现就是礼,礼是人们交往的行为规范,父子、长幼、师生、朋友、君臣等之间依靠礼来维系,没有礼,人们的行为就会失去规范。礼作为一种道德规范,主要强调的是社会秩序,维持社会稳定。而亚里士多德的友爱论主要是从公民平等这个角度来说的,由于每个公民都是平等的,公正、友爱价值理念盛行,以此来维持城邦秩序,维持社会的稳定与和谐。
三、仁爱思想和友爱论之比较启示
孔子的仁爱思想和亚里士多德友爱论都是针对特定的时代背景和社会问题提出的,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下,成了主流的价值观念,但二者都有其阶级性和时代的局限性,但是任何一位伟人及其思想观念的产生和发展都有其必然性,在有时代局限性和时代烙印的同时,也存在超越时空、超越阶级、超越历史的动态因素,对当今社会仍具有现实意义。
(一)加强个人道德修养是每个时代、每个人所必需的
无论是孔子的仁爱思想还是亚里士多德的友爱论都告诉我们要关心人、爱人、尊敬人,这也是我们每个人生存所必需的,因为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得到别人的关心、爱戴和尊敬,社会才会和谐、稳定。爱人首先体现在“视己若人,克己为人”。把别人当成自己来看待,学会站在别人的角度来关心他人、体谅他人,要像爱自己一样爱他人,这种爱才是最真诚的。其次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自己不想干的、厌恶的,不要让别人去干,更不要强加于他人,这不仅是对别人的尊敬,也是一种爱的表现。我们要时时克制自己,严格要求自己,不断加强自己的修养,多为别人着想,少一些自己的私利,这样我们才能做到仁爱之心,建立一个文明有序的社会秩序。
(二)在重视依法治国的同时,也必须重视以德治国
在我们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道路上,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是车之两轮,鸟之两翼,不可分离,在重视依法治国的同时,也必须重视以德治国,实现二者的结合,维持社会良性循环。法治属于政治建设,属于政治文明;德治属于思想建设,属于精神文明。二者都有其独特的功能和作用,但又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统一发挥作用。法律来源于人民的内心拥护和信仰支持,因此我们要建立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建设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形成守法光荣、违法可耻的社会氛围。德治的实现需要法治的规范和约束,二者是一个紧密结合的整体。国家和社会的治理需要道德和法律共同发挥作用,既要重视法律的规范作用,也要重视道德的教化作用,实现德治和法治相得益彰,共同促进社会的健康发展。
(三)友爱是学校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
亚里士多德的友爱论对我们今天的教育具有很大借鉴意义。友爱作为最基本的优良的思想品德要求之一,是学校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当今,校园的暴力事件越发频繁,其原因是复杂的,一方面表现为现在的家庭给孩子的物质太丰富,给予精神食粮较少;另一方面由于学校对知识灌输的过多,而对道德素质的教育偏少。由于这两方面教育的缺失,使今天很多孩子变得自私狭隘,只想着自己的小利益。为此,我们必须重视素质教育,加强对人际交往和友爱的教育。只有发自内心的希望别人好,真诚地与他人交流的友爱才是最好的友爱,是最长久和稳定的。然而当今社会正需要这种没有自私、没有杂念的友爱,在与人交际的过程中,有太多的利益、私心,只会造成不好的恶果,因此,家长和学校教育者的正确引导是至关重要的。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