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镇发展存在的问题模板(10篇)

时间:2023-08-10 16:51:28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乡镇发展存在的问题,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乡镇发展存在的问题

篇1

中图分类号 F324.3;F326.2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1)21-0352-01

乡镇农技站通过站办实体的技物结合服务,在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1]。在进一步加快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同时,乡镇农技站及其实体也存在诸多问题。现将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阐述如下。

1 农技站站办实体存在的问题

1.1 资金短缺,经济负担重

市、乡财政拮据,农业事业费锐减,冗员增多,乡镇农技站实体负担加重。近年来,市财政实行年度费用包干,按在编人员每人每年拨款1万元,包干到乡镇。因为乡级财政拮据,市财政下拨包干费用只够乡级财政代扣代缴农技人员的养老保险,农技人员工资差额部分也转由农技站站办实体补发,费用支出大,加剧了实体经济困境。

1.2 农资经营者较多,市场难以规范

对5个乡镇的调查结果显示,仅农药、化肥的经营户就达296个,每乡平均59个。这些农资经营者既不懂使用技术,也不对农药、化肥效果承担责任,伪劣农资通过农资经营者以低价冲击市场,经常出现药害、肥害和无效药肥坑农害农的现象,增加农资市场规范管理的难度。

1.3 站办实体技物结合服务的范围狭窄,市场覆盖率不高

目前,如皋市技物结合服务局限于粮棉油等大宗作物,对正在发展的蔬菜及特色经济作物的生产服务不到位,在种子、植保、肥料、生化制剂、设施栽培及产前、产中、产后配套服务上还需加大研究和推广力度。

1.4 工作思路单一,难以开创技物结合服务新局面

农技推广工作在向技术推广、开拓经营、协调关系等复合型方向转变的过程中,仍有部分乡镇农技站工作思路单一,不能适应已经变化的农技推广新形势。据调查,全市20个乡镇农技站中,基本具备技术、经营复合类型的有13个,占65%;技术型为主的4个,占20%;经营型为主的3个,占15%。实践证明,在当前严峻的经济形势下,技术型往往不注意加强内部各项管理及协调好各方面的关系,难以开创技物结合服务新局面;反之,只注重经营,不注意技术研究与推广,不能解决生产实际问题,在群众中缺乏信誉,同样,也难以开创技术推广与技物结合服务新局面。

2 发展对策

2.1 培养高素质的技术、经营复合型农技推广队伍

乡镇农技站既肩负着农技推广、保供增收、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的任务,也肩负着技物结合、实体创收的任务。在实行站长负责制的体制下,为了确保农技站各项工作有序地开展,一是按照思想正、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协调的总体要求选择农技站站长。二是不拘一格选配专门负责技术工作的业务站长。通过明确分工、职责,实行技术推广和技物结合双向考核。三是各站配备好老中青技术梯队,缓解当前科技人员青黄不接的矛盾。四是以乡镇农技站为龙头,以技物服务为载体,完善乡村组技术推广网络,通过技术培训和严格考核管理,促进农业新技术推广[2]。

2.2 规范经营秩序,提高市场占有率

农资市场放开后,经营主体多元化格局已经形成,但经营行为至今没有规范。为了适应经营行为法制化的要求,切实保护农民利益,必须改变农资经营者只顾盈利、不承担相关责任的混乱状况,必须建立技术、经营与责任相结合的管理新体制。由政府牵头,工商、农技执法队伍联手合作,整顿农资市场秩序,规范经营行为。具体操作上,可采取每年由乡镇政府发书面通知,组织工商、农技部门召开农资经营者会议,在学习有关的农业法律、法规和规定的基础上,提出规范农资经营管理的总体要求,并由乡镇农技站与农资经营者签订农资经营责任合同书,明确双方职责和奖惩要求。乡镇农技站负责对当地农资经营者进行技术培训,配供符合国家质量标准的农用物资,并按物价政策实施价格监督。开展技物结合服务的农资产品质量,由负责配供的乡镇农技站承担法律责任。

2.3 正确处理技术推广与经营的关系

加大新技术开发力度,努力拓宽技物结合服务领域,增强技术推广后劲。市农技部门要加强农业新技术开发和研究,不断开发技物结合新项目。乡镇农技站要在提高粮棉油技物结合服务市场占有率的基础上,积极向正在发展的蔬菜和特种经济作物的产前、产中、产后服务延伸,拉长产业链。与此同时,市乡二级农技推广机构的负责人要善于捕捉市场信息,通过研究市场、考察市场,及时掌握市场变化规律,提高技物结合市场占有率,提高驾驭市场的能力,从而为推进科技进步和农业产业化进程提供必要的保障。

2.4 加强乡镇农技站内部管理

严格控制非科技人员比例,试行绩效工资制,建立利益共享、风险共担新机制。一是内部管理上要切实加强站办实体的经营管理和财务管理,严肃查处各种违法违纪行为。二是严格控制非科技人员比例,要严格按照省市要求,坚持乡镇农技站科技人员的比例达到80%以上,非科技人员比例高的乡镇要逐步分流、辞退,努力减轻农技站实体负担,以提高经济运行的质量。三是全面试行绩效工资制度。建立以试行绩效工资制为主要内容的内部管理制度。凡由农技站补发工资差额的部分,全部参加绩效工资考核,按计绩工资比例和创收实绩比例计酬,建立利益与风险并存新机制[3-4]。

2.5 各级政府要高度重视、关心、支持农技队伍建设

如皋市农技队伍面临科技人员新老交替,农业事业费减少,特别在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新形势下,农技部门必须推进“品种、科技、知识更新”三大工程,肩负的任务十分繁重。为了确保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各级政府要尽力增加农业事业费投入,保护和稳定农技推广机构,不能削弱农技推广组织;通过专题培训、技术讲座、脱产学习、实施绿色证书等途径,普及科技知识,提高农业科技人员和全民科技素质,确保农业发展、农村稳定、农技队伍健康发展。

3 参考文献

[1] 宋建波.镇平县涌现四类农业实体助推新农村建设[J].决策探索,2006(10):18.

篇2

乡镇文化站是我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我党加强农村思想政治工作的前沿哨所,也是搞好农村两个文明建设的主要阵地。具有传播知识、交流信息、推广技术、收集民情和开展文体活动等多种作用。所以,乡镇文化站应因地制宜,有效地推进农村小康文化建设,是广大乡镇干部责无旁贷的职责。因此,乡镇综合文化站必须紧紧围绕当前党的中心工作,联系实际,创造性地开展工作。

一、白碌乡农村文化概况

白碌乡政府成立于1958年6月,先后经过白碌(1961年10月)、白碌公社革命委员会(1968年3月)机构变革,1983年7月正式更名为白碌乡人民政府。2014年末辖录丰、铧尖、拽碾、中山、复兴、前进、田家岔等7个村民委员会,46个村民小组,2014年末有乡文化站1处,有村级文化活动中心7处,农家书屋7个,藏书20余万册,音乐、美术、书法、摄影及文学业余创作队伍达24人,同年8月份开始建设村级文化体育广场,于2015年5月份建成复兴村体育广场,占地面积900平方米,有篮球场,文化墙和各种健身器材等设施设备。全乡广播电视村村通,户户通:覆盖率逾99%。

二、近年乡镇文化发展的趋势

现阶段,我国农村文化产业具有脆弱性、区域特色的显著性、快速成长性、发展阶段递进性、产业结构的相对稳定及演进性等特质。但是城乡一体化为农村文化产业快速发展奠定了基础,新农村建设、城乡经济一体化、农民收入增加、政府投资加大及农民意识提高都是近年来乡镇文化发展的新趋势。我国二元社会结构非常严重,发展很不平衡,文化、教育等资源的分配也存在严重的不平衡。加快城乡统一的人力资源市场,鼓励农民就近转移就业,扶持农民工返乡创,引导城市文化机构到农村拓展服务。这些措施的落实将为农村文化产业发展提供良好条件、创造新的机遇、搭建新的平台,在资金、人才、基础设施、信息共享等方面为文化产业发展提供支持,促进农村文化产业走向繁荣。

三、白碌乡文化站在农村文化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民的生活日益富足,农村文化事业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发展,呈现出了可喜的发展势头。

(一)重大文化工程的顺利实施使为农民服务的公共文化资源总量有了较大增加

实施了重点文化工程,为农民群众服务的文化资源更加丰富。近几年,文化部和财政部联合实施了一些有重大影响的文化项目,成为推动农村文化事业稳步发展的有效手段。如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对文化信息资源进行数字化加工和整合,并通过卫星、互联网和光盘等传输渠道为社会公众服务。

(二)农民自办文化及政府组织文化有了很大发展

在各村,农民自办文化悄然兴起,成为新时期农村文化生活的重要形式和国办文化的重要补充。许多地方农民村为单位开展文化活动,发展农家文化大院和文化中心户,建设庭院文化,不断丰富活动内容,充实活动内涵,农民参与文化建设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有了很大的提高。

(三)农村文化投入力度进一步加大

篇3

经过20多年的改革开放,我国乡镇零售业发展迅猛,2003年乡镇消费品零售额占全国消费品零售额的26.2%。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乡镇的人口(包括农村人口)占了60%以上,加上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乡镇市场蕴藏着巨大地潜力,商业的发展空间也非常广阔。

从零售业态来看,目前乡镇市场的零售业态主要有:百货店、超市、便利店、专卖店、商品零售市场。

从经济成份来看,乡镇市场上主要有国有及国有控股经济、集体经济、个体经济和私营经济、外商投资及港、澳、台投资经济。国有及国有控股经济和集体经济在乡镇市场上已越来越少,外商投资及港、澳、台投资经济仅在沿海发达的一些乡镇存在,而个体经济和私营经济占绝大多数。

我国乡镇零售业发展现状

在计划经济的情况下,乡镇商业经过多年的发展已建立了以供销社为主体的商业体系。但经过市场经济的洗礼,乡镇商业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供销社已被专卖店、超市、综合性市场等商业业态形式所取代。国有经营为主已转变为以个体经营为主。乡镇商业得到迅猛发展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地存在一些问题。

乡镇市场发育不平衡

从全国乡镇市场来看,区域间乡镇市场发育不平衡,经济发达的东部沿海省份零售网点多、发展快、所占的市场份额相对较大。据国家统计局普查资料显示,东部地区零售企业单位数占据全国总量的一半以上,达61.8%,从业人数占59.1%,而中、西部地区零售企业单位数分别占22.6%和15.6%,从业人数为26.5%和14.4%。

零售业布局缺乏统一规划,布局不合理

由于很多的乡镇发展的较早,在商业的布局上没有统一的规划,所以乡镇商业的网点普遍零乱,随意性较大,各种商业网点交叉分布,整体上缺乏统一的规划和管理。一些小商铺任其开设,只要是临街门面就开设小商店

零售业经营理念落后,缺乏竞争意识

在调查中我们发现,乡镇零售业的经营理念较为落后,大多数还停留在传统的坐店式经营,没有竞争意识,顾客上门我就做生意,你不来就不来,好象与己无关一样。尽管能够感觉到同行竞争激烈,但基本上没有经营者会因为竞争采取应对做法和措施,主动研究市场、研究消费者消费行为的更少。能够真正地树立为顾客着想,为顾客提供方便的商业更是凤毛麟角。

零售业规模偏小,管理水平落后

乡镇商业规模偏小,组织化程度低,经营方式落后,不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单体分散经营的零售主体所占比重较高。在全国1300多万个流通主体中,单体经营的个体商户在全部零售主体中的比重高达93%。目前在城市零售业中发展较快的连锁超市在乡镇也有所发展,但还是新生事物,数量还不是很多,占乡镇商业的比例还比较低,经营规模也小,经营的商品品种、规格等也不齐全。零售业从设施到管理手段都比较落后,流通现代化总体水平较低且进展缓慢。由于长期投入不足,目前我国乡镇流通产业的核心技术、物流和信息设备都远落后于全国的平均水平。

零售业经营大众化,缺乏经营特色

纵观我国乡镇零售业的经营情况,从经营的商品品种、经营方式、经营手段和经营策略等方面都趋于大众化,缺乏经营特色。不能够根据当地乡镇的特点和乡镇居民的消费心理、消费习惯开发特色商品,开展有效地价格策略、促销活动规划、商品陈列技术及卖场气氛的营造等营销策略。尽管有些零售业经常开展各种促销活动,但由于促销手段单一,少有变化和缺乏对促销活动的有效整合,往往难以达到满意的效果。

乡镇市场上的商品价格普遍偏高

由于乡镇零售业进货渠道基本上是从县城或中小城市的批发商或商进货,加上运费后进货成本增加,使得投放到乡镇市场上的商品价格普遍偏高,越偏僻的乡镇价格就越高。在我们调查的5省85个乡镇中,发现乡镇市场上的商品价格普遍高于县城。

发展我国乡镇零售业的对策

发展适合乡镇的零售业态

建立农产品零售市场 乡镇是连接城市和农村的纽带,乡镇的零售业主要任务不仅是把工业品送下乡,而且要通过它的渠道把农副产品送到城市,因此乡镇零售业在经营日常工业品的同时,更要提高农产品的经营规模,力争使其销售份额占全部零售额的三分之一。加大力度规范和整合乡镇农产品集贸市场,在条件成熟的乡镇,有条件地进行“农改超”试点。积极鼓励和引导农产品生产加工主体直接向乡镇零售终端配送,同时鼓励与农产品生产基地建立长期的产销联盟,以稳定零售终端的农产品货源和质量。

发展乡镇连锁超市 连锁超市是一种新型的零售业态,以自助的销售形式向消费者提供低廉、优良的产品和服务,在我国城市市场已经被广大消费者所认可。而在乡镇市场上却并不多见,从我国乡镇当前的需求情况、消费特点及消费水平上来看,在乡镇发展连锁超市是必然的,也是可行的,不仅能够为乡镇消费者提供价廉的商品,而且能够杜绝假冒伪劣商品。

当地政府要高度重视

发展乡镇商业是一项系统工程,不仅需要商业企业积极采取有效的营销策略,满足乡镇消费者的需求,而且更需要地方政府在宏观上以切实提高乡镇居民及农民收入,改善乡镇基础设施和规范市场为中心,采取有力措施进行支持、引导与规范,财政有限的乡镇可以制定优惠的政策吸引投资商投资建店,促进流通市场的繁荣,使乡镇商业健康发展。

乡镇零售业的辐射范围不仅仅是乡镇居民,还包括了广大的农村消费者,由于农村的零售业不发达,无法满足农民的消费需求,在闲暇之余,农民往往愿意到乡镇一次性购买大量的日常用品和农机用品。这部分的消费者也是乡镇商业的主要目标群体,因此,地方政府应该进行政策上、资金上的支持和引导,帮助农民增收,同时通过信息指导、市场拓展等方式让农民致富。只有这样才有利于乡镇零售业健康、持续、稳定的发展。

重视零售管理人才的培养和引进

由于收入、市场的繁荣程度等多方面的原因,很多人不愿意到乡镇工作,人才缺乏已经成为乡镇零售业发展的瓶颈,2004年11月我们在对和田乡镇连锁超市的调研过程中发现,他们不缺商品、不缺市场需求,缺乏的却是商业人才,特别是店长一类的人才严重缺乏,正是因为没有合适的人才管理分店,使得连锁店铺的扩张速度放慢,这不仅影响连锁的规模,更重要的是影响了整个企业的效益和发展。解决的办法可从两方面考虑,一方面对现有的员工进行培训,可以自己企业培训,也可以送出去培训。另一方面积极引进,用待遇吸引人,用环境留住人,这样企业才能够迅速发展。

零售企业要学会运用正确的营销策略

篇4

农业技术推广是实现农业增产、农民增收的一项重要措施,科研成果能否尽快的转化成社会生产力,农业技术推广是关键。但乡镇农业技术推广现状令人堪忧,笔者多年从事乡镇农机推广工作,亲身体会到了乡镇一级农技推广难的现状:上级业务部门对乡镇农技站重视程度不够,人员配备、技术员的知识结构、阵地建设、办公条件等都严重滞后、使得乡镇农技推广工作长期处于一个被动的局面。

针对目前乡镇一级农技推广工作的现状,笔者结合自己多年在乡镇农技站的工作经验,就今后乡镇农技推广工作提出一些粗浅看法。

一、目前乡镇农技推广存在的问题

1.乡镇农技推广队伍年龄结构偏大、知识水平老化

由于,乡镇一级农技人员长期工作在生产第一线,工作条件差,待遇低,一些年轻人都不愿意在乡站待,高学历者来去匆匆,乡站只是一个客栈,据了解有的乡站只有一个农技人员在干工作,编在人不在现象严重,有关系,高学历者都陆续抽调到上级业务部门,真正留在乡站工作的也都是年龄在45岁以上的人,思想和知识过于老化,跟不上新形势的需要,不愿意接受新事物,致使一些新技术试验、示范、推广工作严重滞后。

2.乡农技站办公基础设施落后,跟不上现代化的需求

信息和技术是当前农业生产中最活跃的生产力,由于乡农技站多年来上级部门不够重视,推广经费严重不足,或者跟本就没有经费,有的连一台电脑都没有,致使有些工作干起来束手无策,大量的试验示范不能正常开展,整体工作长期置于弱势的低谷中,使部分人员对本职务工作有心无力、有能无力,严重制约了新技术的推广应用。

3.农民科技意识落后,对高新技术接纳能力差,影响农业新技术推广

一是农民的文化素质制约了他们对新技术的接收能力。二是大多数农民注重生产投入的成本和预期收益,对新技术应用持怀疑态度,三是传统的传统的耕作方式根深底固,一时难以改变。四是气候条件的变化无常,导致农民不愿意使用新技术。

4.传统的农业科技推广从推广项目选择的机制、技术上,效益上不能适应变化中的农户上产需求

面对农产品市场的需求,产品多样化、品质高端化已经做为农产品发展的主要方向。同时,随着产业结构的调整做为农业技术推广的最终接受者的农户,随着生产与经营行为的改变,他们对技术需求的行为也发生变化,主要表现在对粮食生产技术的需求已经严重下降,而对经济作物生产技术的需求逐步增强,由原来对高产技术的需求转变为优质技术的需求。但现在的技术推广,仍然以粮食产量为目标的推广任务,自然不能同农户的生产需求相适应,导致农户对每年的新技术推广没有兴趣。

二、乡镇农业技术推广今后发展的对策

1.加强乡镇农技推广队伍建设,以适应现代农业生产发展的需求

农业发展靠科技,科技转化靠推广,农业新技术能否顺利的推广到实际生产中与推广技术人才密切相关。现代化的技术必须有掌握现代化知识的人来推广,因此,农业技术推广工作要适应新形势,迎接新调战,必须将农业技术推广队伍建设放在首位。首先要加强乡镇农业技术推广人员的技术培训。通过培训使他们不断更新知识,更新观念,提高素质。使其了解掌握新技术的原理、操作规程等。在推广一线中能讲解、会指导、会示范,直接为三农服务。二是要增加乡站农技人员职数,将一些农业院校毕业的大学生补充到乡站,使老、中、青农技人员相结合,各自发挥特长,提高乡站人员整体素质。三是要提高广大技术人员的思想政治素质,增强全局观念和全心全意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爱岗敬业,尽职尽责,乐于奉献的精神。

2.加强政府对乡镇农业技术推广的支持和保障

乡农技站是推广新技术基层单位,直接面对技术推广的对象农民。乡镇农技站能否很好的发挥作用,除了农业技术推广体系自身要深化改革创造条件外,还需要各级政府的大力支持和配合,要避免只下达任务,不关心工作的过程的做法,加大政策与资金的支持力度,以此确保农业新技术推广。

3.进一步加强农民的科技培训,切实提高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

农技推广的主体对象是农民,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与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有密切的关系,离开农民素质的提高,农村技术的持续创新和整个农村经济的发展就必然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而在广大的农村,由于农民文化素质参差不齐,他们接受新技术的程度存在着差异。面对目前农民文化素质的现状,一要重视对劳动者的技术和技能培训,确实提高农民的科技素质。二要改革与创新农民培训方式,在培训方式上应突出层次性和实用性。对文化水平偏低的农民要采取现场示范操作讲解多于室内理论培训的方式,充分调动他们接受培训的积极性,使被动变主动,以增强他们的科技意识。三要根据农事季节的特点,农技人员要深入农户、深入田间进行现场技术指导,确保农民技术培训不走过场。

4.建立乡村两级农技推广信息网点,设置村级农业技术信息联络员,提高科技传播速度

篇5

中图分类号 S565.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3)02-0061-01

根据香格里拉县建塘镇春油菜栽培历史及演变过程,从栽培、生产、管理、加工等方面考虑,高原地区气候冷凉,光照充足,雨量充沛,病虫害发生轻,菜籽出油率高,适宜春油菜大力推广应用。近年来,由于各级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高原春油菜生产规模得到了快速发展,但在生产过程中也发现了不少问题,直接影响着春油菜产量及品质。

1 建塘镇基本情况

建塘镇地处州县府所在地,海拔3 270~3 300 m,面积1 463.66 km2。全镇下辖5个社区、5个村委会、86个村民小组,总耕地面积为2 249.9 hm2,土壤肥力中等。全镇以农业为主,畜牧业和其他副业为辅。农业以种植青稞、马铃薯、春油菜为主。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时代的变迁,农业产业结构得到逐步调整,油菜种植面积逐年扩大,品种逐年更新,到2012年春油菜生产已进入全新的面貌,但其发展过程曲折缓慢。

建塘镇由于地理环境特殊,受海拔高、气温低、霜冻期长、冻害大等因素的影响,一年只能种1季作物[1]。但同时因夏季光照时间长,有效积温充足,对油菜的生长、干物质的积累有促进作用。因此,适宜种植春油菜,品种主要为甘蓝型。

2 建塘镇春油菜发展概况

建塘镇农业生产受生活习惯和传统农业生产方式所限制,早期几乎没有种植油菜,到20世纪70年代末,才逐步零星试种油菜,但每年种植面积不到3.33 hm2,其原因是品种品质不良,出油率低,油质差,产量不高,得不到农民的重视。1995年2月27日,云南省委、常委专题研究迪庆农业工作时强调指出:“加快农业内部结构调整,发挥资源优势大力发展经济作物,是迪庆高原地区人民脱贫致富的重要措施”。这次的省委农村工作会议,为迪庆高原地区春油菜生产的发展起到了关键性的指导作用。州、县、乡镇各级农业部门对高原春油菜生产高度重视,从生产计划、品种引进、资金投入、措施落实等方面作了重要部署,并实行科技承包责任制,促进了建塘镇春油菜生产的快速发展。春油菜种植面积由小到大,到2012年全镇春油菜种植面积已达到600 hm2,占总耕地面积的26.7%,种植品种由最初的曲水大粒、40黄、青油14号到现在的“双低”优质油菜,品种以云油系列和花油系列早中熟为主,这些品种油脂中的芥酸含量低和硫代葡萄糖苷含量低,出油率高达42%~45%,油质好,是最佳的食用油,饼枯是很好的牲畜精饲料。

建塘镇油菜从1995年开始迅速发展起来,种植面积达166.7 hm2,平均单产1612.5 kg/hm2,品种以曲水大粒、40黄为主,其次是青油14号。1996年面积增至266.7 hm2,平均单产1 762.5 kg/hm2,种植品种以青油14号为主,比1995年增产150.0 kg/hm2,增产率为9.3%,同年县农业局在民建委、云南省科学技术委员会的支持和帮助下,试种了“双低”云油21号取得了成功。1997年在建塘镇进行了小面积试种,也取得了成功。1997年全镇春油菜面积195.0 hm2,2000年春油菜种植进行了大面积推广,达289.6 hm2,其中云油21号46.7 hm2,占油菜面积的16.1%,并在吉迪村申康社举办了3.33 hm2连片试验示范,平均单产达1 837.5 kg/hm2,比大田平均产量(1 725.0 kg/hm2)增产112.5 kg/hm2,增产率为6.5%。在吉迪村余尼社举办了3.33 hm2连片高产栽培示范田,通过精心管理,实打实收后平均产量达2 119.5 kg/hm2,比申康社示范田(1 837.5 kg/hm2)增产282.0 kg/hm2,增产率为15.3%,比全镇平均产量(1 434 kg/hm2)增产685.5 kg/hm2,增产率为47.8%,并且示范田种子纯度高,籽粒大饱满度高,经农业局种子站收购留用为次年高原坝区推广种子,为“双低”春油菜的推广奠定了基础。从2000年开始,春油菜的种植面积逐年增加,到2012年,春油菜种植面积606.7 hm2,占总耕地面积的37%,达到历史最高水平,平均单产达1 800 kg/hm2。

3 建塘镇春油菜生产存在的问题

(1)品种混杂。当前油菜生产中,个别农户还将品质差、引种地不明确的品种进行插花栽培,使有些地块油菜成熟度不一致,从而影响春油菜油质、产量。

(2)耕作条件差。油菜是直根系作物,主根进入土壤中较深,支、细量较大,为利于根系的生长,要求土壤有机质含量高,耕作层较深厚,团粒结构好,以中性、弱酸的土壤最佳。但目前受生产习惯的影响,油菜生产管理粗放,栽植条件较差,不利于油菜产量、出油率的提高。

(3)种植、加工水平低。为增加油菜产量,提高土地利用率,油菜应采用打塘点播30.0万~37.5万株/hm2。但由于农民知识水平有限,机械化程度低,油菜种植常采用撒播,使油菜用种量超过45 kg/hm2,而田间油菜苗分布不均匀,部分地方常出现疙瘩苗,另一些地方造成缺苗,加上中耕间苗工作不仔细,导致油菜侧枝发量少[2]。油菜的加工工艺、技术对油菜的出油量、油质影响明显,为提高油菜的经济效益,满足人们对其油脂的要求,应提高加工水平,但当前农村油菜籽的压榨主要是小油坊压榨为主,加工规模较小,设备陈旧,严重影响了油菜的加工生产。因此,为加速开发双低油菜种植规模和农民收入,要有一套适宜大众的栽培,管理和加工技术。

(4)产量低。随着建塘镇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春油菜种植面积不断增加,但由于受传统散播种植习惯的影响,油菜的种植密度较大,达到20.1万株/hm2,且主要是分散种植,造成产量较低,仅为1 350~1 530 kg/hm2,分别比示范样板、规范化种植减产600、378 kg/hm2。

4 建塘镇春油菜生产对策

(1)加强对农民的培训。为推广新品种、新技术,要求农民对新品种进行了解、认识和接受,因此要加强农民的培训。一是对品种小范围试验示范进行观摩;二是对观摩的品种特性进行介绍;三是培训栽培管理技术,包括栽培方式方法、土壤选择、施肥技术、收割条件等[3-4]。

(2)建立示范基地。为了进行品种示范,帮助农民了解示范品种的特点、掌握其栽培技术要点,可以根据农村的实际情况设置示范基地,通过亲眼见的方式,打消农民对新品种种植的顾虑,同时提高农民的种植水平和科技意识,从而推动春油菜的种植,并向高产优质方向发展。

(3)进行规模化栽培。油菜生产市场区位、价格优势明显,如对春油菜进行区域划分布局,如北郊、北门、诺西、解放、尼史等地,饲养牲畜数量少,粮食产量较高,可以规模化栽培油菜,不仅利于管理,而且促进户与户、村与村之间的交流学习,使建塘镇春油菜形成产业链,提高当地农民的收入[5]。

(4)基地+农户+龙头企业。产供销一条龙服务,种子、栽培、施肥、管理等都有技术保障;收购、加工有龙头企业做保障,有合约在先,不论种植规模和市场变数多大,农民的收入都有保障。2012年,建塘镇与新龙农产品公司签订了近333.3 hm2春油菜收购合同,为农产品进入市场保驾护航。

5 参考文献

[1] 王钱荣,刘细平.全州县油菜生产现状、问题及发展建议[J].广西农业科学,2010(3):294-296.

[2] 李娜,杨涛.我国油菜籽产业发展现状及趋势展望[J].农业展望,2009(2):19-21.

篇6

中图分类号:S8-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273X(2016)10-0048-01

在我国农业推广中,畜牧兽医技术推广是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而在乡镇畜牧业发展过程中,畜牧技术不仅是其重要的基础保障,同时也是重要的组成内容。要想加强乡镇畜牧兽医技术推广及体系建设,就必须对动物防疫的管理与服务措施进行完善,并不断提升规模化养殖水平。本文对乡镇畜牧兽医技术推广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供参考。

1 乡镇畜牧兽医技术推广存在的问题

1.1 缺乏足够的资金投入

目前在乡镇畜牧兽医站发展过程中,设施建设的经济来源主要靠财政,而财政只能保证人员工资等最基础的资金。因此在乡镇畜牧兽医技术推广过程中基础设施建设的资金相对不足,导致一些必要的化验设备及动物疾病诊断仪器缺乏,影响了乡镇畜牧业的发展。

1.2 缺乏健全的保障制度

在乡镇畜牧F医技术推广过程中,还缺乏较为健全的保障制度,从而导致各项动物防疫工作不能获得有效的落实。对于严重危害人体健康以及养殖业生产的动物疾病,根据《动物防疫法》中的相关规定,必须执行计划免疫制度。而由于保障制度缺乏完善性,导致部分动物免疫工作不能获得有效地实施[1]。究其原因主要有三点:一是农民缺乏较强的防疫意识;二是乡镇政府缺乏足够的重视;三是打击无证兽医的力度不够。

1.3 缺乏专业的技术人才

由于乡镇畜牧兽医站的工作人员大部分是民间兽医,且从整体上来看,兽医队伍综合素质低下,同时其业务水平和技能等也相对较为低下。而乡镇畜牧兽医站工作环境以及条件等都相对较差,吸引不了高素质的人才队伍,这样就给乡镇畜牧兽医技术推广带来了较大的困难。

2 对策

2.1 加大资金投入,建设完善的推广体系

在乡镇畜牧兽医技术推广过程中,需要加大资金投入,并建立完善的推广体系[2]。首先在政策上要对乡镇畜牧兽医技术推广加大投入力度。且各级政府以及相关领导要根据畜牧业发展的具体情况提出相应的发展对策,这样才能促使畜牧兽医技术获得有效的推广。其次要在加大科技宣传的力度。即各地政府相关组织和部门要定期或不定期组织一些宣讲活动,组建相应的科技顾问团,用以解决农民养殖中的各种问题。同时要深入调查和研究畜牧业发展、畜牧兽医技术推广中存在的各种问题,并采取针对性的方案和措施进行解决。

2.2 完善和健全动物防疫保障制度

在实施动物防疫的过程中,不仅需要防疫普通的动物疾病,同时还要对一些比较重大的动物疾病加强防疫,如禽流感、口蹄疫等。根据相关的规定,对重大动物疫病需要采取强制性免疫措施。同时,乡镇畜牧兽医站工作人员要对其管辖区域内的畜牧养殖情况及时进行登记,并按照相应的规定对其出具一定的免疫合格证明。

2.3 提高相关人员的综合素质和专业水平

为了加强畜牧兽医技术的高效推广,当地政府还需要采取有效措施提高乡镇畜牧兽医站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及专业水平[3,4],同时聘请专业人员对他们进行业务技能培训,以建设一支高素质、高技能水平的兽医人才队伍,并不断引进高等院校的畜牧兽医专业人才,这样才能整体提高乡镇畜牧兽医站人员的综合素质,从而实现乡镇畜牧兽医技术的高效推广与发展。

3 小结

综上所述,在乡镇畜牧兽医技术推广过程中,不仅需要建立和完善相应的推广体系,还要制定严格的免疫保障制度,并在资金上加大投入,贯彻落实各项动物防疫工作,同时要不断提高乡镇畜牧兽医站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和业务技能,这样才能确保畜牧业获得高效、健康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杨振江,张幸幸,王 娇,等.我国乡镇畜牧兽医技术推广体系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J].畜牧与饲料科学,2015(8):80-81.

篇7

1乡镇农业经济发展形势

在我国,农业占据着非常大的分量,可以说它是我国的生产力,它可以保证正常的人民生活,成为了推动我国经济发展的一大支柱,所以怎样加强乡镇农业经济的发展是非常重要的。我们以甘肃省定西市中药材产业为突破点对乡镇农业的发展形势进行分析。近年来,由于定西市委、市政府依据全市中药材的道地特征和种植规模优势、品种品质优势、规模仓储优势、加工增值优势,提出将定西打造成“中国药都”,并将中药材产业确定为战略主导产业力促发展,使中药材基本完成了产业聚集和规模扩张的历史性跨越,开始步入标准化种植、规模化贮藏、精细化加工、市场化营销发展阶段。定西中药材的产业发展越来越顺利。

1.1乡镇农业经济环境发展的优化

随着我们国家的改革开放,很多产业受到了极大的发展,特别是农业经济也得到了非常大的发展,而这其中的发展也包括两个层面的具体的发展:首先是在农业生产中所使用的水利设施的支持和成立得到了非常大的改善,在农业生产时经常会发生旱情,如果不能及时提供水源会大大降低农业植被的产量,对农民的经济收入产生极大的影响,对于水利设施的改善能将这个问题进行妥善的解决,防止出现旱灾。另外,乡镇在加强建设农业水利设施的同时,还必须对乡镇人民使用水资源的安全度进行改进,同时为提高乡镇人均的业余生活,大力举办丰富多彩的娱乐活动,从而最大限度的促进乡镇农业经济的发展。第二个方面就是伴随着科技的发展,计算机技术在农业经济的发展中起到了越来越大的作用,使得越来越多的乡镇群众懂得了如何利用科技促进农业经济的发展,同时也使得乡镇的相关工作人员的整体素质得到相应的提高,这对于我们国家乡镇农业经济的发展的宣传工作是非常有利的,同时我们国家也对乡镇农业经济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了严格的整顿,创造了良好健康的经济发展环境。

1.2乡镇农业经济增长方式的优化

随着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多的群众开始对乡镇农业经济具体的发展观念发生了改变,一方面是农产品开始变得多种多样,并且精品农作物的生产逐渐将普通农作物的种类进行替代,大大提高了农业的综合生产效率。另一方面就是对于农业资源的利用情况有了改进,对农业资源的利用率大大提高。

1.3乡镇农业经济结构的优化

乡镇农业的发展方向逐渐朝着多元化、合理化的方向发展。同时乡镇农业劳动力的结构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很多乡镇劳动力开始进入乡镇农业企业进行工作,这样就使的乡镇农业劳动力结构得到了非常好的优化。同时也使得整个乡镇的农业经济结构得到了很大的优化,促进了经济的良好发展,同时提高了人们的经济收入。

2乡镇农业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

乡镇企业的经济近年来由于国家的支持,发展的速度是非常快的,但是在其发展的过程中也伴随着很多大大小小的问题,我们来进行具体的分析。

2.1乡镇农业经济发展观念落后问题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国家对乡镇农业经济的重视,使得很多地方的乡镇农业经济得到了发展,但是在一些偏远落后的地区还是对乡镇农业经济的发展认识不足,导致了经济发展缓慢甚至停滞不前。还有人们的认识程度不够,只是重视自己这个小家庭的经济收入,对于国家整个农业经济的发展关心甚少。另外,有的乡镇经济文化非常的落后,这样就使得他们对先进的农业技术接受理解能力较差,种种原因造成了当地农业经济发展缓慢。

2.2乡镇农业人员素质问题

农业生产人员的综合素质对于农业的发展是非常重要的,但是通过相应的调查我们发现很多乡镇农业人员的综合素质普遍较低,这就大大影响了乡镇农业经济的发展。

2.3乡镇农业经济基建设施不足问题

乡镇农业生产的设施不完善也是直接阻碍农业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有些偏远地区的农业基础设施比较落后,严重的影响了当地农业经济的发展。

3乡镇农业经济发展的措施

3.1转变乡镇农业经济发展观念

由于有些地区乡镇农业经济发展非常的观念落后的地区,所以想要促进当地的乡镇农业的经济发展,首先就是要将当地对乡镇农业经济发展的观念进行改变,必须认清当地的经济想要获得长足的发展就必须重视农业经济的发展。

3.2提高乡镇农业人员的综合素质

农业人员的综合素质对于乡镇农业经济的发展起到了非常重要的决定性作用,所以想要促进经济发展还应该将农业人员的综合素质进行提高,还要在这些农业从业人员中进行着重的培养,培养出一部分具有较高综合素质的技术人员,带动整个乡镇的经济发展。

3.3加强乡镇农业基建建设

对某些乡镇地区因基建不足而影响农业经济发展的情况来说,首先要加强该地区的水利设施建设,对于农业生产所需的各类机械设备要保证供给,并且要在农产品销售前进行深加工,将普通的产品原材料加工成有独特的特色的成品,从而将农产品具有的经济价值提高,将乡镇农业经济发展的能力进行最大限度的增强。

篇8

乡镇畜牧业是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形式,为农民收入水平的增高及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是我国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乡镇畜牧兽医技术是乡镇畜牧业发展的重要保障,可以为畜牧养殖者提供动物疫病检测、预防的服务,保证乡镇畜牧业能够顺利发展,为农民创造更多的经济利益,促进我国农村经济的建设和发展。文章就乡镇畜牧兽医技术推广体系存在的问题展开讨论,对如何加强乡镇畜牧兽医技术推广体系建设进行分析。

1乡镇畜牧兽医技术推广体系存在的问题

1.1缺乏保障制度,防疫工作很难落实

目前我国没有完善的乡镇畜牧兽医技术推广制度,并且在《动物防疫法》中规定,动物疫病预防,由县级以上政府畜牧兽医行政部门制定计划,导致乡镇政府对动物防疫工作很多情况下处于被动状态,加之乡镇工作任务繁重,畜牧兽医技术人员被其他工作任务牵绊,不能全身心投入到专业技术工作中,对我国乡镇畜牧业的发展产生不利影响。

1.2国家对乡镇畜牧兽医技术推广投入不足

乡镇畜牧兽医站的收支来源单一,没有足够的资金进行基础设备的更新,国家也没有对乡镇畜牧兽医队伍建设引起重视,甚至很多乡镇兽医没有固定办公场所,制约乡镇畜牧兽医技术推广体系建设。

1.3乡镇畜牧兽医队伍素质较低

首先,我国大部分乡镇条件较差、交通闭塞,很多高校兽医专业的毕业生没有投身乡镇畜牧兽医的意愿。其次,由于畜牧兽医的社会地位不高,学习畜牧兽医专业的学生少之又少。大部分乡镇畜牧兽医站的人员都是初级技术人员,不具备专业的畜牧兽医技术和素养。

2加强乡镇畜牧兽医技术推广体系建设的对策

2.1加强乡镇畜牧兽医队伍建设,提高乡镇畜牧兽医素质

乡镇畜牧兽医站应该积极吸纳高校兽医专业的毕业生,提供乡镇畜牧兽医队伍的专业化程度,并且地方政府应该为高校毕业生提供优惠条件,加大乡镇牧兽医的吸引力。其次,要对原有乡镇畜牧兽医站工作人员进行专业化培训,不断提高他们的专业水平技术和综合素质,促使其能及时把握市场动态,了解国家政策、制度,推进乡镇畜牧兽医技术推广工作[1]。

2.2加强资金和技术的投入,推进畜牧兽医推广体系发展

畜牧业的发展直接关系到农村经济的发展状况,并且畜牧业的发展与畜牧兽医推广体系的建设有着密切联系。各级领导应意识到畜牧兽医推广体系建设的重要性,积极协调各方资源,如:社会信用资金、民营资本等,加大对乡镇畜牧兽医体系的技术和资金投入,更新改进乡镇畜牧兽医站的基础设施设备,加强乡镇畜牧兽医技术推广体系建设。为我国农村畜牧业的发展提供保障,为农村经济的发展提供保障[2]。

2.3建立完善乡镇畜牧兽医管理体制

我国乡镇人事、财务等都由乡镇人民政府统一协调管理,并且侧重于农业、水利等方面的发展和建设,没有完善的乡镇畜牧兽医管理服务体制。我国各级政府应该制定完善的乡镇畜牧兽医建设发展政策,积极展开对乡镇畜牧兽医技术推广体系建设的调查和分析,促进管理体制和政策计划的规范性和科学性,促进乡镇畜牧业和兽医服务事业的发展。

3结语

综上所述,乡镇畜牧兽医技术为畜牧养殖者提供养殖新技术、动物疫病检测、预防的服务,促进乡镇畜牧业顺利的发展,各级政府应加强乡镇畜牧兽医队伍建设,提高乡镇畜牧兽医人员素质;加强资金和技术投入;建立完善乡镇畜牧兽医管理体制,加强乡镇畜牧兽医技术推广体系建设。

作者:程忠权 单位:云南省昭通市永善县畜牧兽医技术推广站

篇9

乡镇企业是我国企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农村经济的主体力量。在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的总体发展战略下,乡镇企业的信息化也是国家信息化乃至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任务之一。由于诸多因素影响,我国乡镇企业在信息化进程中凸现了很多问题,严重制约着乡镇企业的信息化推进步伐。如何针对这些问题提出积极有效的策略来推进乡镇企业信息化也就成了一项迫切的任务。

一、乡镇企业信息化进程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近几年来,我国乡镇企业发展迅猛,目前也正需要用信息化来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以继续保持迅猛的发展势头,争取更大的发展。但是,在我国乡镇企业的信息化进程中,有很多问题正阻碍着信息化推进的步伐,这些问题集中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对信息化认识不足,缺乏内在的驱动力

企业信息化不仅仅是几台电脑和网络设备、软件等组成的网络环境,信息化需要企业从观念到日常的管理行为方式等方面进行一场彻底的革命。优化企业的业务流程,提高企业的运营效率,增加企业的经济效益,是这场革命的根本目的。企业信息化不是电脑网络设备的堆砌,也不是装潢门面的粉饰,是真正能够为企业带来明天和希望的一场管理变革和技术变革。多数乡镇企业对信息化的认识是停留在用电脑网络和设备武装企业的这样一个层次上,从而导致了乡镇企业的信息化缺乏原动力。

2.缺乏专业技术人员,人才匮乏

乡镇企业的人才缺乏,更缺乏信息化方面的专业人才。我国的乡镇企业规模不大,待遇水平和工作环境在人才市场上缺乏竞争优势。留不住人才也吸引不来人才一直是乡镇企业的烦恼。信息化人才目前待遇要求一般较高,乡镇企业也比较难以接受这样的薪资福利水平是造成人才匮乏的重要原因之一。

3.基础管理薄弱,业务标准化程度低

基础管理薄弱,业务标准化程度低是乡镇企业信息化进程中遇到的另一普遍问题。我国的乡镇企业多在农村起步,管理模式和管理制度不健全,基础管理水平不高,业务流程不规范,甚至很随意。企业信息化工作的展开需要企业有相当的管理基础,这种薄弱的基础管理制约着乡镇企业信息化进程。

4.资金不充足

乡镇企业规模小,资金实力不雄厚,是信息化建设中存在的另一问题。信息化建设需要持续不断的资金投入,并非是买了硬件设备和软件就结束了,还有后续的服务和维护也需要大量的投入。乡镇企业规模和资金量有限,如果在预算时不够准确,在资金支付时经常出现力不从心,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企业的信息化进程。

二、乡镇企业信息化的推进策略

针对乡镇企业信息化进程中存在的问题,并借鉴企业信息化的成功经验,本文认为乡镇企业的信息化推进策略主要有以下几个:

1.端正态度,提升领导和管理人员对信息化的认识

乡镇企业领导首先要打开思路,放开眼界,从主观上提升自己对信息化的认识水平。同时也要引导各级管理人员积极学习,转变态度,端正认识。信息化关系着企业的未来,关系着每一个员工的切身利益,通过系统的培训学习,使全体员工认识到企业推进信息化的必要性和迫切性。同时也要改变员工的知识结构,提高信息认知能力和水平,使员工认识信息化的本质,正确对待企业信息化进程存在的问题和成绩。

2.改变用人机制,引进和留住人才

乡镇企业可以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积极改变用人机制,多渠道引进适合自身发展的人才,不能一味追求高素质人才,关键是引进适合自身发展的人才。引进人才后,要积极创造条件,给人才成长的机会和发展的机会,提供广阔的发展空间以留住人才。

3.规范管理,提高企业的基础管理水平

乡镇企业在信息化起步阶段要重新审视自身的管理模式和管理制度,尽可能做到科学规范的管理。当然,规范管理是一个渐进地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但一定要坚持,持续不断地改进和提升基础管理水平。

4.量力而行,分阶段逐步推进

信息化工作不是短期行为,企业也不可能在短期内赶超先进企业的信息化水平。乡镇企业的信息化推进首先要量力而行,做好预算,在资金许可的范围内展开信息化的各项工作。另外,在实施中,要有轻重缓急地选择具体的业务功能模块,逐步推进实施。不能跟风而上,要结合企业自身的资金条件和业务需求有选择地逐步实施。

三、结论

信息化已经成为是提升乡镇企业竞争力的重要途径。针对乡镇信息化进程中存在的问题,本文提出了较为适用的基本策略。由于策略是针对我国乡镇企业信息化进程中存在的问题而提出的,具有一定的实用性,是对我国乡镇企业信息化推进有益探索。

参考文献:

[1]程刚王志荣:我国企业管理信息化模式的选择.科学管理研究,2003(5):p.50~54

篇10

乡镇经济的繁荣和发展使得乡镇经济在国民经济体系建设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乡镇财政管理作为乡镇经济发展的中心和国家财政管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促进社会经济发展不可替代的意义。积极发挥乡镇政府财政管理作用,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然而,随着社会经济体制的改革发展,对乡镇财务管理提出了新的目标,传统乡镇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和弊端也一一暴露出来。在此基础上,分析了乡镇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必要的措施,来提高乡镇财务管理水平。

一、乡镇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在经济快速发展的时代,乡镇财务管理是推动我国社会经济全面发展的重要力量。乡镇财政是我国乡镇政府管理的一级财政,是国家赋予的职能。然而,我国一些乡镇财政在财务管理上还存在一些问题,这些问题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乡镇财政资金的合理使用。

(一)内部控制制度存在缺陷

通过大量调查及考证发现,虽然大多乡镇已经建立了相应的内部控制制度,但该制度仍存在一定的不足,不能在现实工作中发挥作用。这主要表现在有些人员没有按照规章制度要求建立工作的步骤,所谓的制度仅仅就是个形式,而“真实”的规范制度严重缺失。同时,一些乡镇也会出现内部责任混乱、监督不足、和解不及时等问题。归根结底,造成这些现象的原因是制度存在缺陷。

(二)预算不够严格

财务管理中有一项很重要的科目就是财务预算,准确的财务预算可以反映出乡镇未来的财务支出等情况,促进乡镇财务预算的进一步发展。目前,在当下乡镇财务预算工作,仍有许多问题,如在财务预算中没有准备性的操作以及实施财务预算不足,导致在实际财务管理过程中,各种金融预算不能有效地实施,然而一些问题也经常发生,如不合理使用财务资金和财务的资金超过预算,阻碍了乡镇的进一步发展。

(三)乡镇财务的水平不高

在乡镇财务管理中,不仅要求专业人员具有专业水平,而且必须掌握一些相关的法律法规,做到这两方面,才能让乡镇财务管理工作顺利的进行。但是,我国的乡镇财务管理人员现状中,部分人员文化水平不高等问题,不符合财务管理中的要求。甚至还有存在一些财务人员随便开发票不严谨的问题,填写的票据格式不规范、不准确,很容易让人修改。例如,一些财务人员在开发票的时候,为了图方便,只写了小写数字,这样很容易让人篡改,将会引起一系列的票据纠纷给财务管理的发展和进步带来了困扰。

(四)固定资产严重损失

乡镇财务管理中最基础的工作就是进行固定资产的管理,然而一些乡镇忽视固定资产管理工作。例如,一部分乡镇在购买固定资产时,没有及时入账,导致账面不符合;有的乡镇根本就没有固定资产管理明细表,容易与其他混为一谈,导致后期财务管理混乱,造成资产流失不见的问题。固定资产管理是乡镇财政管理最基础的工作,但一些乡镇并不重视这项工作。如部分乡镇在购置固定资产后,缺乏及时入账的意识,最终导致账实不符;有的乡镇甚至没有建立固定资产管理明细表,与其他资产相混淆。后期管理极为混乱,造成资产流失。要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问题,必须更加重视,分权、明确责任,形成完整的资产管理体系。

(五)信息应用不足

随着我国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信息技术在财务工作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在资金不足和技术不高的作用下,使得在乡镇财务管理部门中会计电算化的应用不够普及,让财务管理过程中依旧使用效率低下的传统的手工帐模式,大大限制专业会计人员的技术水平能力,无法让财务管理工作达到理想中的效果。

二、财务管理对乡镇经济利益的影响

(一)规范乡镇资金的使用

乡镇财务管理实际上就是让乡镇的集体资源和资金能够以最优的方法配置,正确运用乡镇资金,能够提高乡镇经济发展,为乡镇经济带来效益。现在,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是乡镇经济发展的重要产业来源,任何产业的发展都离不开资金的扶持,乡镇财务管理应该根据乡镇经济的实际情况,合理运用资金,实施管理制度,加强乡镇资金的规范使用,为乡镇经济的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另外,乡镇财政管理不仅让乡镇资金能够规范合理使用,而且保证了乡镇资金的安全性和综合性,保证了各项资金到位,促进了乡镇经济的发展。

(二)加强乡镇资本预算

从宏观上看,乡镇资本预算是属于财务管理中的一部分,有效性的乡镇资本预算能够提高乡镇经济的发展。正常情况下,乡镇企业会在发展过程中进行一些预算的管理,包含月预算、季月算、年预算等,是为了能够让资金合理的配置。另一方面,乡镇企业会通过资金的预算以及实际情况尽可能的找出在生产经营中财务管理的问题所在,然后根据问题进行研究和分析并解决问题,以保证乡镇企业能够健康稳定的发展,提升乡镇经济的发展。

(三)确保资金流动的合理性

经济的快速发展离不开资金的的帮助,乡镇财务管理能够以最优的办法来保证资金的有效控制,确认资金的合理流动方向。另外,在新时期的乡镇管理中,只有对资金流动的控制,才能让乡镇经济效益更进一步。在种种原因的影响下,导致乡镇资金在实施过程中出现不少的状况,对乡镇经济发展起不到促进作用。所以,必须加强乡镇财务管理,积极发挥财务管理的作用,确保乡镇资金的妥善运用才能有效改善这个问题,进而提升乡镇经济效益。

三、提升乡镇财务管理水平的有效措施

近年来,我国乡镇经济蓬勃发展。经济的快速发展对乡镇财政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只有做好财务管理,才能有效发挥财务职能,促进我国社会经济快速稳定发展。

(一)完善乡镇财务管理体制

制度作为工作落实的重要根据,同时保障了乡镇财务管理工作的开展。所以,乡镇财务管理人员想提升财务管理水平,获得优良的财务管理效果就必须在自我管理和自我完善中不断优化财务管理体系。财政管理体制方面,首先要做的是完善财务管理工作,上级领导应该注重财务管理的发展,将财务管理工作归为平常管理工作中,还要与实际工作结合制定相关制度,以约束现有的财务行为。政府部门还应该正确的制定相关惩罚奖赏制度,把平常工作效率和质量加入到考核的内容中去,以此来当作考查和升职的凭据。另外,必须要赏罚分明,对表现良好或优秀的人员进行奖励,对工作不认真、粗心的人员进行批评和处罚,唯有完善管理制度,才能进一步监督全部财务人员的工作,提升财务管理的有效性。

(二)提高财政局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

针对财务管理中常见的各种问题,要想全面治理,就必须提高财政局工作人员的整体素质,不仅要提高业务水平,还要提高思想道德素质,更加敬业、勤勉,持之以恒地做好本职工作,用准确的方法处理生活中的困难。要深入学习会计新知识,提高会计专业化水平,全面掌握新知识、新方法,从专业角度处理问题,借助自身专业技能提高财务管理效果。

(三)加强对财务管理人员的教育和管理

通过对财务管理人员的教育和管理方式的改进,也可以提高乡镇财务管理水平。所以,只有增强对财务人员各方面的学习,注重财务人员的全面发展和培养,提高财务人员的专业水平和技能,才有可能符合财务管理的要求。也可以从上级或外部聘请专业人员,有效提高全乡财务管理队伍的整体素质,从而提高全乡财务管理水平。同时也要求财务人员根据最新的财务管理要求及时调整自己的工作方法,摒弃以往循规蹈矩的固执思想。一日学习,终生学习。必须把不断学习的思想贯穿到平常的生活和工作中,不断学习新知识和新的财务管理制度,不断改变财务管理的理念,通过这种方法,提高财务管理人员的专业水平和职业素养。

(四)加强信息网络建设,尽快普及会计电算化

会计行业在信息快速发展的时代下需要改变以往的模式,必须在符合乡镇财务管理的情况下,结合信息技术进行改革,实现财务管理工作的信息化建设。通过乡镇一体化信息网络的建设不但可以动态的进行财务管理,而且帮助乡镇财务部门充分了解自身的财务管理状况,并能通过网络技术及时向上级财务部门反馈财务工作状况和存在的问题。在县级财务部门收到乡镇的信息反馈后,可以快速地提出方案解决问题。所以,乡镇应该建立信息网络平台,推动会计电算化的使用,完善资金的分配管理。网络信息技术的发达和应用,能够减少项目资金在使用的过程中出现项目重复申报、奖补缺乏合理性的问题,为财务管理的效率和质量起到积极作用。

四、结束语

乡镇是农村建设中的中心,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相关财务管理部门需要重视对财务的管理,及时改正工作中的问题,妥善运用正确的措施来提升财务管理的水平,积极发挥乡镇财务的作用,让我国国民经济能够健康稳定的增长。在信息技术发达的新时代,必须顺应时代的发展,不断完善自我技能和能力水平。也要加强财务管理制度,实现工作全透明,增强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防止出现,多方面、多层次进行监督,规范统一的制度,扩大监督考察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杨兰英.关于提高乡镇财务管理水平的措施研究[J].经营者,2020,034(009):178-1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