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8-11 16:55:35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网络舆情的监管,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0 引言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网络技术在大多数国家得到迅速普及。在这种强势的信息交流技术的冲击中,网络宣传对人们的生活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不仅改变了人的生产状态、交往空间以及发展条件,也形成了一种新的时代网络环境。人们在经过对网络的新奇、狂热以及迷茫之后,开始重新思考网络宣传和网络舆论本身引起的混乱,本文以此为根据,展开讨论。
1 网络宣传和网络舆情爆发的特点
1.1 可控性和自由性
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使得人们传输信息的方式日渐多样化。网络渠道的畅通,使人们之间的交流日渐顺畅。网络给予了人们前所未有的自由,但是,网络也身处在社会中,网络也有自身的游戏规则,并非不受制度、纪律和条例的制约。可见,网络的控制性和自由性是相伴而生的。
1.2 及时性和互动性
网络宣传的最大特点就是实现了信息的交互式宣传。在这种多渠道的途径表达中,人们是大众信息的传播者,信息得以交互式的传播。网络宣传在实现信息海量传播的基础上,还实现了信息的交互式交流,实现了网民和网络之间的互动[1]。
1.3 多元性和丰富性
网络宣传的多元性指的是网络的舆情信息包含社会中的各种问题,再加上传播途径的多元化,实现了社会意识的自由流转。这种多元分散的状态打破了地域的限制,使得不同的文化思想和政治制度得到碰撞。在这种情况下,如何抵制不良网络宣传带来的问题,是新时代下加强网络舆情信息管理的重大挑战。
1.4 外显性和隐匿性
外显性指的是网络宣传的过程中,使用的不是人的真实信息,在情绪和信息的表达过程中。人们在交往过程中,能够将心中真实的情感表达出来。与外显性相对的是,是网络宣传的隐匿性,人们通过隐匿自己的性别、年龄以及职业,能够起到一定隐匿作用。有人就曾经说过:“在网上,没有人知道你是一条狗。”
2 加强网络宣传和舆情监管工作的必要性
网络舆情的爆发式形成是社会公共事务在一定刺激下形成的。在网络舆情形成后,人们的情绪不断高涨,形成一定量度和强度的网络舆情。网络舆情的爆发式大范围内的人们群众不同意见和观点的碰撞。网络舆情主要是通过网络平台进行传播,网络宣传的上述特点预示着在新时代下加强网络舆情监管具有必要性。
2.1 政府管理机制不健全
世界上没有绝对自由的社会,信息技术高度发展的今天,通过多样化的渠道进行自我意识的表达,是处于信息社会下人们进行信息表达的主要途径。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以来,建立了健全的网络舆情信息管理机制,但就目前而言,对于网络等媒体的政府管理机制还是存在着不足。首先,网络媒体的政府管理机制众多,在权限的交叉中,出现了权责不明的情况。同时,地方政府设置的政府网站没有很好地实现舆论引导工作,网站的设置形同虚设。
2.2 网络舆论管理手段落后
就网络宣传的管理手段而言,网络技术的控制指的是利用网络技术保护进行网络信息系统和网站信息资源的管理。在这个过程中,实现网络舆情的引导要利用防火墙技术和数据加密技术,利用这些正当的技术合理全面而长远地保障网络安全。因为信息技术本身是两面性的东西。新阶段,就网络舆情的监管而言,存在着众多的管理问题,而这些问题存在,是实现网络舆情合理引导的重大障碍[2]。
2.3 网络用户自律性不强
网络宣传在运行的过程中,存在着一系列自律监管不周的情况。网络用户的自律是加强网络舆情管理的重要措施,在缺乏执行手段和保障手段的工作中,难以实现有效的自律监管。
比如,网络环境中,敌人自律组织代表着强大的利益集团意志,网络宣传中出现了大量的灌水帖和删帖。为了争取一定的人气和知名度,非法经营网络宣传。个人在进行言论的传播中,没有良好的道德意识规范,使得网络舆论的整体水平不高。
2.4 网络立法不足
信息立法工作在我国一直得到重视,从我国的立法质量和立法内容上可见一斑。但是,现有的网络法律存在着立法层级低和主体缺陷的问题,没有一部基本的网络立法保障网络工程的实施。另外,网络立法还存在和兼容性不强,网络空间是日益开放化的信息化工程,兼容性的缺乏严重阻碍我国网络工程和世界网络的接轨。最后,网络立法在内容上存在着缺陷,如网络知识产权和网络广告行为等问题,都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3 加强网络宣传工作和舆情监管工作的对策
舆情是社会的晴雨表。随着网络媒体的高度发展,做好网络舆情的引导工作,能够保证党和政府与人民群众之间沟通渠道的顺畅。网络舆情引导的客体是社会公众,主要是指新闻受众。牢牢把握舆情工作的主动权,能够有效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的稳定。
3.1 建立完善的网络宣传和舆情监管体系
加强网络舆情的监管,首先要对网络舆情进行及时的研究和分析。对网络舆情动态的掌控中,实现舆情信息管理。海量的舆情信息中,通过分析热点和敏感话题,能够有效提升网络舆情的管理与领导能力。“网络舆情监测系统”是利用先进的搜索引擎与信息挖掘技术,通过网页的自动采集与管理、敏感词的过滤,实现相关单位的舆情监督管理。在一系列的分析管理中,确保大众互联网舆论导向的正确性。
3.2 推进网络建设的法制化管理进程
依靠技术手段解决网络技术问题,无法从根本上保证网络的安全。防范技术的加强甚至会引起某些人的猎奇心态,进行网络犯罪。通过借鉴国外的网络建设管理法律,能实现我国网络发展建设的有效推进。首先,加强非法舆论的监控,设置网络警察进行相关内容的监管。在借鉴国外立法经验的同时,明确我国立法的目的,完善相关网络法律体系,做到有法可依。在制定基本法律的过程中,注意法律的兼容性问题。另外,通过建立配套的行政法规和规章制度,完善基本法律的可操作性,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3]。
3.3 用社会主义思想引导网络舆情建设
信息技术,特别是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是政治工作开展的重要依据。重视网络信息的宣传工作,是实现现代政治教育的重要途径。网络宣传和舆论工作在不断加强的同时,要和社会主义思想结合起来,提升网络宣传教育的战斗力和感召力。首先。构建网络思想的道德教育工作,首先网上和网下的结合,加快政府“声音”的传播,以高度的责任感加强网络舆论工作建设。其次,提升网络的思想工作水平,强化网络建设的思想工作队伍,提升网络宣传和舆论工作者的形象。
4 结语
网络宣传的力量巨大,重视网络宣传和网络舆情的监管,能够全面掌握社情民意。通过对网络宣传和网络舆情的监管,能够有效实现思想工作的宣传。加强网络舆情监管是顺应时展的大趋势。通过严格的网络舆情监管,实现政府和民众的桥梁纽带作用,畅通人们群众的利益诉求渠道,发挥网络舆论对人们的正面影响。
【参考文献】
1 引言
高校网络舆情是指高校大学生对网络中的某些热点问题所表现出来的,具有一定规模以及明确倾向型的观点或者言论的情况。在这二十一世纪当中网络技术已经成为了一项必不可少的互联网交流技能,当今的大学生更是这一个群体当中的使用者。大学生对网络的参与热情高涨、思想活跃。据调查,高校学生网上关注的主要问题中, 国际国内重大事件占25.4%,社会热点难点问题占27.2%,学校焦点问题占29.1%,其他问题占18.3%。由这些数据看出,高校学生网络关注的问题比较广泛,思想活跃。大学生对网络谣言与虚假消息的辨别能力较弱, 网络舆论趋于情绪化。据调查, 有6.3%的高校学生经常在网上散布、传播过虚假消息, 有34.4%的高校学生有过, 但不经常在网上散布、传播过虚假消息, 有59.3%的高校学生没有在网上散布、传播过虚假消息。
近年来,有关数据统计表明我国高校对于网络舆情信息处理的并不够及时,在反应与处理方面都显得比较滞后,有一定比例的大学生已经对舆情信息的处理产生了不信任心理。现如今的高校大学生是利用网络较多的一个群体,网络上充斥着各种各样的信息,这些信息对大学生的思想与行为产生了不可估量的影响力,正因为这一点高校也将会成为舆情事件发生最为集中的一个地点。
2 高校网络舆情决策支持管理平台
本研究的宗旨是探索网络舆情感知、汇集、分类与整理,Ω咝M络舆情定量指标进行统计描述分析,辅助相关部门进行决策。总体来说,我们的目标有:
(1)根据行动个体对集体行动议题认知过程中的影响因素设计高校网络舆情汇集与分析机制,感知潜在的虚拟或现实集体行动,为大学管理部门提供多角度、多层次查询分析高校网络舆情数据的功能,辅助监管部门制定决策及协商方案,提高的能力。
(2)希望本研究成果可以用于实际应用领域,建成一个运用智能挖掘、机器学习等计算机技术的高校网络舆情感知、判别及辅助决策制定平台,为学者研究提供参考以及为政府制定相应的管理政策提供切实可行的建议。
2.1 高校网络舆情特征测度指标与关键因子模型的研究
本研究将采用计量统计方法确定高校网络舆情附载的相关事件及事件信息特性,对大学生集体行动网络舆情的测度指标进行定量研究,挖掘影响高校网络舆情导向的主要因素,并确定跟踪事件,进行文本挖掘,为构建高校网络舆情引导协商机制模型确定了影响因子。
2.2 高校网络舆情数据资源采集与过滤机制的研究
本课题的研究对象是网络中大量存在的诈骗信息,因此进行本研究首先要解决的就是数据从哪儿来、数据怎样采集以及数据是否需要精加工的问题,即数据来源、数据采集方式与数据过滤的研究。
2.3 基于小世界理论的高校网络舆情信息抽取的研究
对现有的基于Web2.0海量的数据资源进行数据挖掘,利用基于小世界与无标度复杂网络特征的计算机算法程序实现有效信息的提取分类,判断复杂高校网络舆情倾向,判别具有影响力的中心节点,在海量信息中发现敏感点,预警热点事件并掌控爆发点,建立高校网络舆情信息资源数据库,为大学管理层提供高校网络舆情辅助决策制定提供数据与技术支持。
2.4 面向高校的网络舆情决策支持管理平台构建的研究
以网络博弈模型等模型为研究工具,对高校相关的集体行动事件相关报道与相关信息进行认真分析、判断、预测,建立高校网络舆情爆发的快速反应机制框架及高校网络舆情预警监控平台,实现对高校网络舆情的有效引导与控制,提供公众参与的渠道端口,进行网络创新交互模式的管理,为监管部门做出各项决策提供参考建议与帮助。在理论研究的支持基础上,按可扩展软件组件模式标准开发实现各个模块功能,然后利用软件耦合技术将各组件拼装整个系统,将系统部署公共网络上,提供给普通用户使用,根据用户反馈不断改进与完善系统功能。
3 结束语
本文通过深入研究取得的相应成果,不仅对相关学科的融合可以创造一定的理论与应用积累,而且能够尽快跟踪到国际学术前沿,拓宽研究视角,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而且课题组与国内公安机构有良好的合作关系,一方面能够为课题研究获取数据提供了便利的条件,另一方面也有利于将课题的研究成果应用于实际应用。本研究成果将部署用于管理部门,制定有利于社会稳定与发展的决策,为管理部门提供多角度、多层次查询分析高校网络舆情数据的功能以及预警辅助决策支持,提高管理部门预防与监管大学生网络集体行动的能力与效率。
参考文献
[1]李杰,锁志海.基于统计分析和知识挖掘的网络舆情管理决策平台研究[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0(15).
[2]彭知辉.论与网络舆情[J]. 上海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01): 46-50.
[3]张丽红.网络舆情中的伦理问题[J].理论界,2007(06):6-7.
[4]曾润喜.网络舆情信息资源共享研究[J].情报杂志,2009(08):187-191.
中图分类号:B8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6124(2013)06-0118-04
一、问题的提出
网络成瘾(Internet Addiction Disorder,IAD),又称病理性互联网使用(Pathological Internet Use,PIU)、问题性互联网使用(Problematic Internet Use),是指个体由于过度地使用互联网进而导致的心理与社会功能受损的现象 [1-2 ]。“网络成瘾”一词最初由美国精神病学家Goldberg(1995)提出,Young(1996)参照DSM-IV(Diagnostic and StatisticalManual ofMentalDisorder-IV)中赌博成瘾的诊断模式来描述网络成瘾。但是,直到目前为止,关于网络成瘾的诊断标准一直争议不断,尚未有一个统一的公认的标准。为避开这一争议,本研究使用“网络成瘾倾向”概念来代替“网络成瘾”概念。
Walther的研究发现,在网络的匿名性和去抑制性(disinhibition)环境中,人们的表达会更直接和无所禁忌,更容易吐露个人内心的情感,报告自己的弱点,表露个人隐私 [3 ]。沟通的双方通过自我暴露既能获得社会支持,也能向对方提供社会支持 [4 ]。社会支持是个体在人际互动中受尊重、被支持和理解的程度,而网络社会支持是指基于虚拟空间的交往中,人们在情感、信息交流、物质交换的过程里被理解、尊重时获得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5 ]。Morahan Martin认为,网络成瘾者将网络视为建立人际关系或获得网络社会支持的渠道 [6 ];Shaw的研究也得到类似的结论,网络成瘾倾向高的人比网络成瘾倾向低的人较多使用网络获得情感支持、结识新朋友等 [7 ]。
生活事件指引起个体心理应激反应并需要一定适应性努力和社会再调节才能有效应对的事件。负性生活事件对网络成瘾具有正向的影响,Young(1996)认为网络成瘾者大多是为了逃避现实中的某些问题而转向网络找寻朋友、获取快乐与放松心情 [8 ]。当人面临生活压力时,个体很有可能转向网络,逃避生活压力的挫败感而沉迷于网络。马利艳的研究发现,生活事件同病理性互联网使用有显著正相关,主观压力能够显著预测病理性互联网的使用 [9 ]。
我们认为,尽管以往的研究强调了负性生活事件和网络社会支持与网络成瘾之间均存在直接的关系,但实际上个体的应激事件和社会支持系统在影响人的网络成瘾行为过程中,是密切联系的。有研究表明,经受应激生活事件的人们通过在线交流,可以获得有效的社会支持 [10 ]。负性生活事件引起的应激反应,极易导致个体情绪的不稳定或情感受到伤害等,如果个体自身无法调节,而网络空间为个体提供了解决上述问题的一个平台,个体可以在网络空间中获得现实环境中不能获得的社会支持,进而沉迷于网络而不能自拔。
因此本研究提出了如下三个基本假设:(1)生活事件对网络成瘾倾向于直接作用;(2) 网络社会支持对网络成瘾倾向有直接作用;(3)生活事件还可以通过网络社会支持间接作用于网络成瘾倾向。生活事件、网络社会支持与网络成瘾倾向之间的关系模型假设见图1,本研究旨在对该模型加以检验。
二、研究方法
1. 研究对象
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方法,选取长沙3所全日制高等学校(中南大学、湖南农业大学和长沙环境保护职业技术学院)共696名大学生为被试参与问卷调查,剔除无效问卷后,共获得了有效被试614人,其中男生416人,女生198人,平均年龄20.4+2.13岁。
2. 研究工具
(1)中文网络成瘾量表 由台湾学者陈淑惠编制 [11 ],共有26 道题,所有问题均采用4点尺度计分,所有题目的总得分代表个人网络成瘾的程度。总分越高表示网络成瘾倾向越高,反之越低。该量表由5 个因素组成,即:1)强迫性上网行为;2)戒断行为与退瘾反应;3)网络成瘾耐受性;4)时间管理问题;5)人际及健康问题。该量表内部一致性系数为0.94,再测信度为0.83,各因素量表的内部一致性系数则介于0.78与0.90之间,表明该量表具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 [12 ]。
(2)青少年生活事件量表(ASLEC) 由刘贤臣等编制,用于评定青少年生活事件发生的频度和应激强度。该量表由27项可能给青少年带来心理反应的负性生活事件构成,包括6个维度,依次为人际关系、学习压力、受惩罚、丧失、健康适应、其他。该量表具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 [13 ]。
(3)网络社会支持量表 采用梁晓燕编制的网络社会支持量表,共23道题目,包括信息支持、情感支持、工具性支持、友伴的支持等4个维度 [5 ]。该量表和各维度的内部一致性系数分别为0.753、0.875、0.769、0.752、0.906,重测信度分别为0.702、0.723、0.714、0.698、0.876,各项信度指标均达到了测量学的要求,表明该量表比较稳定可靠。
3. 数据统计与处理
全部数据采用SPSS16.0和Amos16.0进行统计处理。
三、研究结果
1. 生活事件、网络社会支持与网络成瘾倾向的相关分析
从表1可以看出,除健康适应因子外,生活事件各因子与网络成瘾倾向总分之间均显著相关(p
2. 生活事件、网络社会支持对网络成瘾倾向的预测
采用逐步回归分析方法,以网络成瘾倾向为效标变量,考察人格特质、网络社会支持对其的预测作用,结果见表2。
表2显示,生活事件量表中的“人际关系”、“受惩罚”和“其他生活事件”维度进入回归方程,网络社会支持量表中的“情感支持”与“工具性支持”进入回归方程,说明这5个因素通过检验,可以作为网络成瘾倾向的预测变量。其多元相关系数为0.522,其联合解释变异量为0.273,即部分生活事件、网络社会支持对网络成瘾倾向具有一定的预测作用。
3. 生活事件、网络社会支持与网络成瘾倾向三者间的关系
结合前述假设,笔者以Amos16.0进行路径分析,进一步探讨上述进入回归方程的5个变量之间以及它们与网络成瘾倾向的关系。通过逐步删除饱和模型中的不显著路径和模型修正,得到如图2所示的关系模型,具体拟合指数见表3。
由图2和表3可知,验证模型对数据拟合良好。除部分生活事件、网络社会支持因子对网络成瘾倾向有直接预测作用以外,人际关系、受惩罚、其他生活事件还可通过情感支持和工具性支持,间接影响网络成瘾倾向。
从图2中可以看出,生活事件中的人际关系、受惩罚、其他生活事件等因子对网络成瘾倾向具有直接影响,路径系数分别为0.82、0.24、0.48,以人际关系因子影响最大,其次为其他生活事件和受惩罚;网络社会支持中的情感支持和工具性支持因子对网络成瘾倾向具有直接影响,路径系数分别为0.27和0.56。此外,人际关系因子还可以通过情感支持和工具性支持间接影响网络成瘾倾向,受惩罚和其他生活事件可以通过情感支持间接影响网络成瘾倾向。
四、讨 论
本研究证实了部分负性生活事件对网络成瘾倾向有明显的直接作用,这一结果与胡岚等人的研究结果基本一致 [14 ]。当个体遇到应激性事件时,通常会采用两种方式解决问题:一是积极主动地解决问题;二是消极被动地逃避问题,企图回避应激性事件。在应激性的冲击下,当个体心理未成熟时极易采取消极的应对方式而产生不良情绪,大学生离开家庭进入大学校园,生活中遇到的一切问题都需要独自处理,难免会遇到人际关系的困扰、学习受挫、受惩罚等负性生活事件,由此带来的问题如果得不到解决,心理调节不到位,则很可能会陷入消极状态。而大学生又是网络高频使用者,网络恰恰为他们提供了逃避现实与情绪的场所。逃避现实生活中人际关系的不协调是大学生网络成瘾倾向的重要影响因素。从本研究结果来看,“人际关系”、“受惩罚”及“其他生活事件”对大学生的心理影响最为显著且与网络成瘾倾向之间具有显著的相关性。“人际关系”包括情感伤害、家庭压力等问题,“其他生活事件”包括厌学、恋爱、与人打架等方面。这也证实了我们过去对网络成瘾原因的一般经验性的猜测,即厌学、人际关系等问题,可能是导致网络成瘾的原因之一。
本研究结果也证实了网络社会支持对网络成瘾倾向有直接的正向作用。Young的研究表明,网络成瘾者将网络视为一种社会连结与建立人际关系的渠道,重视网络社交性的功能。Young依据自编的网页问卷实施在线调查,结果显示,网络成瘾者将网络使用视为一种社会化与建立人际关系的过程,而非成瘾者主要是从网络获取资讯和维持已存在的人际关系,网络成瘾者倾向于透过网络认识新朋友,寻求情感支持等 [8 ];Chien Chou等人的研究也指出在网络可以实现现实社会中无法满足的需求,通过网络建立新的人际关系与寻求人际支持是造成网络成瘾的重要原因。在匿名性和去抑制性的网络环境下,个体可以比较轻松的获得在现实社会中缺失的社会支持,陌生的成员之间可以从中获取“社会支持”与“归属感”,这种网络社会支持是对传统社会支持方式的重要补充 [15 ]。
本研究结果还发现,生活事件量表中的“人际关系”、“受惩罚”和“其他生活事件”因子及网络社会支持量表中的“情感支持”与“工具性支持”因子进入回归方程,生活事件还可以通过网络社会支持间接影响网络成瘾倾向。这表明,生活事件带来的应激使个体产生负性情绪,个体可以通过网络社会支持来补偿现实社会支持的不足,缓解负性情绪带来的影响,在网络空间实现应激平衡,从而导致对网络的依赖。
本研究结果还显示,人际关系因子可以通过情感支持和工具性支持间接影响网络成瘾倾向。人际关系是大学生重要的应激源,包括师生关系、同学关系、室友关系、恋人关系等等,由于大学生各自背景、习惯不同,在人际关系的处理上常常会遇到诸多负性事件,如同学的鄙视、自卑、孤独、抑郁、抱怨、厌恶等等,这些负性影响在无法正确引导的情况下,网络给他们提供了转移负性影响的客观基础。网络的匿名性、去抑制性为这些问题提供了释放的空间,大学生可以从网络空间寻求到情感补偿、社会支持。网络情感支持是指在网络中的活动能够得到他人的正面回馈,获得一种“鼓励、个人温暖、爱或情感的支持”,网络工具性支持是指通过网络能够获得人、财、物的帮助。大学生为了逃避或转移现实中的人际关系的失败而转向网络寻找朋友,获得鼓励和情感的支持,或者直接获得网友财物方面的帮助,这有可能导致其用网络的虚拟空间代替现实生活,产生对网络的严重依赖。
另外,生活事件量表中的受惩罚因子和其他(包括厌学、恋爱、与人打架)因子也可以通过情感支持间接影响网络成瘾倾向,这提示我们,网络情感支持可能是生活事件与网络成瘾倾向之间的一个重要的中介因素。
五、小 结
本研究获得以下主要结果:
其一,生活事件和网络社会支持对网络成瘾倾向具有直接影响。
其二,生活事件还可以通过网络社会支持(主要是网络情感支持)间接影响网络成瘾倾向。
参考文献:
[1]Young K. S. Internet Addiction:The Emergence of a New Clinical Disorder[J].Cyber Psychology and Behavior,1999,1(3):273-244.
[2]雷 雳.青少年“网络成瘾”探析[J].心理发展与教育,2010,(5):554-560.
[3]Walther,J. B. Computer-mediated Communication:Impersonal,Interpersonal,and Hyperpersonal Interaction[J]. Communication Research,1996,23(1):3-43.
[4]Tichon,J. G. & Shapior,M. The Process of Sharing Social Support in Cyberspace[J].CyberPsychology & Behavior,2003,6(2):161-170.
[5]梁晓燕.网络社会支持对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影响机制研究[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研究生学位论文,2008.
[6]Morahan-Martin,P Schumacher:Incidence and Correlates of Pathological Internet Use[J].Computers in Human Behavior,2000(16):13-29.
[7]Shaw,L.H.,Gant,L.M. Indefense of the Intemet: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Internet Communication and Depression,Loneliness,Self-esteem and Perceived Social Support[J].Cyberpsychology & Behavior,2002,5(2):157-171.
[8]Young K.S. Internet addiction:The emergence of a New Clinical Disorder[J].CyberPsychology & Behavior,1996, 1(3):237-244.
[9]马利艳,郝传慧,雷 雳.初中生生活事件与其互联网使用的关系[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7,15(4):420-423.
[10]Monahan-Martin J,Schumacher P. Incidence and Correlates of Pathological Internet Use among College Students[J].Computers in Human Behavior,2000(16):13-29.
[11]陈淑惠.中文网路成瘾量表之编制与心理计量特性研究[J].中华心理学刊,2003,4(3):279-294.
[12]丁道群,肖 宁.网络人际交往及其与网络成瘾倾向的关系[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08,7(4):116-119.
[中图分类号]G40-057 [文献标识码]A [论文编号]1009-8097(2013)12-0111-04 [DOI]10.3969/j.issn.1009.8097.2013.12.021
引言
随着高校信息化建设的深入发展,校园网中网站、论坛、微博等信息交流平台上信息资源的数量呈指数级增长。主要是以大学生为主的群体通过校园网对校园中的某些现象,以及所关注的其他社会现象、社会问题所表达的态度、意见和观点。表现出传播速度快、影响范围广的特点。由此引发对校园网络舆情这种校园信息传播方式的关注,实施对校园网络舆情的有效监测与管理,维护校园网络舆情信息健康传播,已经成为高校网络信息安全的重点工作。
一、网络舆情概述
1.网络舆情的概念、要素与发展过程
所谓舆情,是指由个人以及各种社会群体构成的公众,在一定的历史阶段和社会空间内,对自己关心或与自身利益紧密相关的各种公共事务所持有的多种情绪、意愿、态度和意见交错的总和。随着互联网的普及,网络成为反映舆情的重要载体。网络舆情是通过互联网表达和传播的各种不同情绪、态度和意见交错的总和。“网络舆情信息”则是民众在互联网上和传播的能够反映民众舆情的文字、图像、音频、视频等,往往是以文字形式为主。网络舆情反映和表达了一定的社情民意,是社会舆情的一种表现形式。
作为社会舆情的组成部分,高校网络舆情主要是指高校教职员工和学生对有关国际重大问题、社会焦点问题、时政问题以及有关校园事务和学校管理等与自己利益相关的问题的情绪、看法、意见和态度。它不仅包括其对国家、社会的政治态度,也有对自身利益需求的诉求和表达,是要求国家、学校不断改善其现状、情况的诉求和意愿的集合。
从网络舆情的定义可知,高校网络舆情的要素包括主体、客体、本体和舆情空间四部分。高校网络舆情的主体是学校全体师生员工,其中以学生为主。高校网络舆情的客体是中介性社会事项,包括各种事件、热点现象、行为和政策等等。高校网络舆情的本体是各种情绪、态度和意见的总和。高校网络舆情空间是指网络使用者(俗称网民)对中介性社会事项的态度形成、变化和发生作用的情境,通常指学生社会政治态度形成、变化和发生作用的环境。网络舆情空间是多层的、结构化的和复杂多变的,是主客体和空间中具有的其他基本因素之间的多维或多元的互动。舆情空间包括硬空间和软空间。硬空间是指存在于互联网中的各种虚拟空间,如校园BBS、论坛、微博等。软空间是指网络使用者(俗称网民)在使用互联网时必须遵循的法律法规、角色认知、价值观以及网络文化等。
网络舆情一般都要经历产生、形成、发展、消亡四个过程。首先是社会或校园中某个话题或现象引发网络使用者(俗称网民)关注。在得到网民的关注后,借助网络的传播和放大作用,更多的网民加入其中,逐渐形成一种或数种舆论观点。当参与人数和舆情信息的传播达到一定程度后,网络的声音开始在现实社会产生影响,引起现实社会的共鸣,促成网络舆情的到来。而一旦热点转移或消失,该舆情热点话题随之退化或转入下一热点。
2.网络舆情信息生命周期管理
从网络舆情的发展过程可以得知,网络舆情信息有着自己的生命周期。所谓网络舆情信息的生命周期是指从决策工作产生对网络舆情信息的需求开始,到网络舆情信息分析结果被决策者利用的整个过程,如图1所示。对网络舆情信息的需求和利用分别是网络舆情信息生命周期的起始和终结,中间还要经历一系列不可缺少的环节,主要包括:网络舆情信息工作规划、网络舆情信息汇集、整理和评价、网络舆情信息分析、网络舆情信息的报送和反馈、网络舆情信息预警等,它们共同构成整个网络舆情信息汇集和分析的主体部分。
二、高校网络舆情信息监测管理体系的构建
网络舆情的发展过程,对网络舆情信息的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构建高校网络舆情信息监测管理体系,对高校网络舆情信息进行监测、分析,准确把握教育网络舆情信息的内容、导向、发展趋势,整合各类资源,形成决策数据链,为高校网络舆情信息的科学决策提供有效支持。结合网络舆情信息生命周期管理过程,构建高校网络舆情信息监测、分析与管理体系,如图2所示。
高校网络舆情信息监测管理体系主要包括网络舆情信息提取(数据采集、数据预处理、信息萃取)、网络舆情信息数据挖掘分析、网络舆情决策管理和网络舆情信息监测环境。
网络舆情信息提取是利用网络抓取技术,包括网络雷达技术、元搜索技术、网页内容智能提取技术等;多文档自动摘要技术;信息检索技术,包括全文检索技术、基于图片内容检索、数据挖掘技术、自动分类与自动聚类、相似搜索与消重等技术,对校园网(新闻、论坛、微博、即时通讯等)进行实时监测、采集,对转载频率高和访问次数多的网络舆情信息进行自动分类聚类,主题检测和专题聚焦等。
网络舆情信息数据挖掘分析是网络舆情信息管理模型的核心功能。是高校网络舆情信息工作者在对网络舆情信息汇集整理的基础上,运用网络舆情信息分析方法和数据挖掘技术,把握高校网络舆情信息的本质,并预测其可能的发展方向。
网络舆情信息数据挖掘分析的目的是提供有价值的舆情信息,做出科学的分析和判断。需要将网络舆情信息数据挖掘分析的结果,以易于理解的方式输出给使用者。可以通过计算机将网络舆情信息数据挖掘分析模式及特征输出为舆情监测图谱。在相关数据挖掘、监测分析算法的支持下,形成网络舆情信息分析报告。同时将生成的舆情信息存储于舆情信息数据库中,以便今后舆情信息研究的需要。
整个体系的构建是基于网络舆情监测的环境中,监测环境的建立有助于相关舆情管理部门对网络舆情信息的分析处理、决策方针的制定、对舆情的监控和管理。
三、主要功能分析和实现
1.网络舆情信息采集与处理
高校利用对校园网络的控制与管理,校园网内的舆情信息数据可通过对各种信息平台的访问权限来获取。通过三种方式实现对校园网内多种异构数据源的信息采集,具体为:利用网络爬虫模块实现对校园网内网页文件的信息采集;利用Lucene数据库接口实现与各种异构数据库的连接;利用Nutch的插件机制,实现对文档文件的解析与读取。
Nutch是一个开源的Java实现的Web搜索引擎,在Lucene基础上通过添加网页数据抓取功能构建而成,提供了构建搜索引擎所需的基本工具模块,包括网络爬虫、文本分析、分词工具、建立索引、搜索功能和结果过滤等。Lucene是一个高性能、可伸缩的信息搜索库。可为Nutch提供文本索引和搜索的API,也可为应用程序添加索引和搜索功能。通过Lucene的数据库接口直接从数据库中取出数据。用API建立索引并提供搜索接口。
互联网的舆情数据信息可利用元搜索引擎技术从网页数据和异构文档中获取。元搜索引擎将检索条件转换为各独立成员搜索引擎(例如百度、谷歌等)能够接受的格式,并通过各自的查询接口提交,然后对获得的HTML格式的检索结果进行分析、处理。获得与之相对应的链接地址、网页标题以及部分说明文字,将上述信息处理为结构化数据后存放到相应的数据库中。最后通过对不同独立成员搜索引擎所获取的舆情信息的链接地址和网页标题等信息的对比和有效性检测,实现结果的筛选和去重,然后将结果提交给Nutch插件,与校园网舆情信息统一建立索引。
网络舆情信息预处理包含分词与建立索引。主要对信息采集过程采集到的文本数据库进行读取,逐条进行数据清理,去除文本中的脚本等无用信息,提取出文本的标题、内容,并利用对文本进行分词索引,创建文本模型并提供数据资源。
2.网络舆情信息分析
网络舆情信息分析是网络舆情信息监测管理体系的核心。学者们在网络舆情信息分析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方面,虽然总结了许多应用模型,但不能较全面地实现网络舆情信息的内容分析,在继承学者们的研究实践(如指标分析)基础上,针对不同的网络舆情信息,结合内容分析法,选取趋势分析、指标分析、文本分析、比较分析等分析方法,以达到较为全面地分析网络舆情信息内容的目的。
内容分析法是一种对文献内容进行客观系统的定量分析的专门方法,其目的是弄清或测验文献中本质性的事实和趋势,揭示文献所含隐性信息,对事物发展做出预测。内容分析法用于网络信息的分析,显示出良好的应用前景,主要体现在对网络的内容挖掘、对网络的结构挖掘和对网络的使用记录挖掘方面。随着数据挖掘技术的发展,内容分析法可以在自动处理环境中深入揭示文本的隐性内容。
趋势分析通过对某一舆情话题,在不同时期内所显示的舆情信息资料进行函数模式的转化,把这些不同样本的量化结果加以比较,找出其中某一特征的信息的数量、重要性、强度等发生变化和差异的因素,从而可以判断这一舆情话题的趋势倾向。
指标分析用于内容分析中可以测量信息传播的重要性、热点或重点,检测偏见存在的趋势,推断信仰、信心和动机的水平等。网络舆情信息研究模型里常用的指标有热度指标、倾向性指标、预警指标。
绝大多数的网络舆情信息是以文本形式出现的,文本分析是对文本的表示及其特征项的选取,它以特征词作为分析要素进行量化来表示文本信息,统计其出现的频次,分析和推断网络传播的内容,以及言论的倾向性。
特征分析把从文本中抽取出的特征词进行量化来表示文本信息,通过对某一对象的特征词,在不同问题上,或在不同场合上所显示出来的内容资料进行内容分析,把这些不同样本的量化结果加以比较,找出其中稳定的、突出的因素,从而判定这一对象的特征。
比较分析是通过对同一中心问题,但对象或来源不同的样本资料进行内容分析,把这些来自不同对象的样本的量化结果加以对比,从而找出它们之间的异同。通过比较可以发现研究对象的不同,找出本质上的异同。例如:比较同一舆情信息在不同地域的传播特点、反应热度等;比较不同媒体载体报道风格的异同等。
四、网络舆情信息管理模型的实践应用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网络舆情信息监测、分析、决策和管理在高校教育管理实践中得到重视,它的应用促进了高校教育管理的理论和实践的创新,为高校教育管理模式提供技术保障,使高校教育管理适应网络时代的形势发展需要。利用网络舆情信息管理模型,以网络舆情监测管理为中心要素,构建互动的反馈响应体系,主体要素为教育工作者和受教育者,媒介要素为网络环境和现实环境,如图3所示。
中图分类号:S762.3 文献标识码:A
根据2006年森林资源分类经营调查:万州区林业用地总面积为151988.3hm2,占幅员面积的43.96%,林业用地中森林面积为111818.2hm2,占林业用地的73.57%。森林覆盖率32.34%。通过近几年天然林保护工程、封山育林、退耕还林后续项目建设特别是森林工程的全面实施,全区森林面积大幅度增加,预计到2012年底,万州区森林面积将达162479hm2,森林覆盖率上升到47%,一幅满目青山、风景迷人的森林万州画卷正展示在我们目前,长江中游的生态屏障逐渐形成。如何让这良好的生态、优美的森林画卷长流人间,为维护生态环境、确保三峡水库的永久运行做出贡献呢?除了人们的环保意识加强,加快库区生态环境治理步伐,采取综合措施减少污染外,森林资源保护就显得尤为迫切和重要。
当前,虽然万州区林木盗伐、滥伐、森林病虫时有发生,但损害的是庞大森林群体中的极少量个体,对整个生态环境没有绝对的影响,而森林火灾却是当今世界发生面最广、危害性大、时效性强、处置救助极度困难的自然灾害。因全球气候变暖、人们防火意识不强等各种原因的影响,森林火灾次数和损失都呈上升趋势, 全球火灾频发、数字惊人。据不完全统计,世界平均每年发生森林火灾约22万起,过火森林面积达640多万hm2,约占全球森林总面积的1.8‰。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和破坏是巨大的。
因此加强森林资源保护,减少森林火灾发生就是保护库区生态环境、维护三峡水库安全运行的重要手段。而加快森林防火阻隔网络建设,预防森林火灾发生,控制森林火灾蔓延就是有效地保护森林资源,最大限度地减轻森林火灾损失的关键所在,必须引起我们高度重视。
1 万州区森林防火阻隔网络建设情况
1989~1990年,原万县市林业局根据四川省林业厅的要求,开展了森林防火“四网两化”总体规划,曾规划按每公顷24m宽的标准建设生物防火林带9.9km,但由于种种原因,只实施了很少部分。2004年8月,按照重庆市林业局的要求,万州区及时编制了《重庆市万州区森林防火总体规划》,市林业局以渝林防火(2004)17号批复同意实施,全区森林防火阻隔网络建设开始正式起步。2005年万州区行政体制调整后,针对全区森林面积大、林木长势好、林农间作多、农村烧灰积肥等陈规陋习,为了彻底解决森林防火难度大、扑救困难等不利因素,提高森林自我防护能力,预防森林火灾的发生,最大限度地减少森林火灾的损失,确保森林资源的长期安全,维护三峡库区的生态稳定,区森林防火指挥部、区林业局及部分镇(乡)政府加快了森林防火阻隔网络建设的步伐。据初步统计,2005~2010年,全区已经批准建设森林防火阻隔带252条,建设总长度309614m,批准森林防火阻隔网络皆伐林地面积531.09hm2,其中建设生物阻隔带247条,总长度303064m,工程阻隔带5条,总长度6550m。
2 森林防火阻隔网络建设效果及存在问题
2.1 建设效果
从已经建成的森林防火阻隔网络情况看:全区主要林区以国有林主体的森林防火阻隔网络基本形成,铁峰山脉国有森林基本被铁峰山林场、分水林场的森林防火阻隔带所隔断,连片森林面积不超过66.7hm2;王二包山脉(除部分自然保护区外)、打阵坪山脉基本形成了以龙驹林场、新田林场及集体林森林防火阻隔带为主体的森林防火阻隔网络;新田林场乌龙池管护站、广头山管护站、打阵坪管护站、陈家槽管护站、方家沟管护站、双流管护站等连片森林资源防火阻隔带网络棋布,余家、弹子、后山、分水、走马等地大片森林被隔断,已经形成的森林防火阻隔网络效果明显。一是森林防火阻隔网络的逐年建设,进一步强化了群众的森林防火意识;二是森林防火基础设施逐渐到位,森林防火预防体系逐步形成;三是主要林区万一发生森林火灾,可以最大限度地减轻火灾损失。2008年3月16日傍晚,后山镇铁厂村烂泥沟发生森林火灾,由于农村劳动力缺乏,扑火力量少,加之天黑路远,支援队伍难以到位,火情又十分危急,严重威胁着铁峰山脉近6666.7hm2连片森林资源的安全,幸好2007年建成的一条森林防火阻隔带起了作用,全体扑火人员借助已有的森林防火阻隔带进行加宽,并依靠森林防火阻隔带的阻隔作用,最终消灭了这场大火,确保了6666.7hm2森林资源安全。
2.2 存在问题
虽然万州区森林防火阻隔网络建设已经取得一定的成效,但是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全区森林防火阻隔网络建设仍然存在不少问题:
原有的《重庆市万州区森林防火总体规划》已经不适应新形势下林业发展的需要。一是万州区森林面积大幅度增加,森林分布的范围扩大。2002年森林资源二类调查时,全区森林面积86484.9hm2,森林覆盖率25.01%,到2012年底森林面积可达162479hm2,森林覆盖率达47%。二是万州区林农交错分布,特别是退耕还林的大面积实施,频繁的农事活动增加了火险隐患;三是森林防火阻隔网络要求提高,原有的《重庆市万州区森林防火总体规划》规定,森林面积50hm2以上应该建设森林防火阻隔带,新的即将出台的《重庆市森林防火条例》(草案)(已经下发征求意见)第二十五条规定:林区应当建设防火隔离带。在充分利用自然阻隔带的基础上,成片的针叶林区应当营造抗火性能强、以阔叶林为主的生物防火林带。新造林面积在20hm2以上的、现有林区成片林面积在30hm2以上的、林区的住宅、厂房、行人休息站周围,应当开辟宽度在10m以上的防火带。
已经批准的森林防火阻隔网络建设除国有林场按原有的《重庆市万州区森林防火总体规划》进行建设外,集体林森林防火阻隔网络建设缺乏全面、规范、系统的实施方案,森林防火阻隔网络建设绝大部分是在方便、可以出材的地方进行,不能出材、收不抵支的地段没有业主愿意搞。甚至存在事先没有广泛征求林主意见,国有与集体、集体与个人、个人与个人利益之争,受山高坡陡、林主不配合等不利因素影响,出现杂灌未清理、网络不闭合、建设不规范,批而未建等情况。同时受王二包市级自然保护区资源保护政策的影响,梨树乡与龙驹林场主要林区的森林防火阻隔网络建设还不完善,森林火险隐患十分突出。
森林防火阻隔网络没有维护资金,已经建成的防火阻隔网络中生物阻隔带防火树种更新效果差,而易燃的部分乔木树种已经长大成林,杂灌丛生,地被物堆积,防火作用及效果难以体现。
缺乏规范的全区已经建设的森林防火阻隔网络图,万一发生火情不便统一指挥扑救。
3 对策及建议
结合《重庆市森林防火条例》(草案)的新要求搞好万州区新的森林防火阻隔网络规划。原有的《重庆市万州区森林防火总体规划》规定的任务部分实施完毕,从时间上看也已经过时。同时随着退耕还林、封山育林、天然林保护工程特别是森林重庆的建设和绿化长江重庆行动的启动,万州区森林面积将大幅度增加,森林分布的范围扩大,加之《重庆市森林防火条例》(草案)对森林防火阻隔网络建设的要求明显提高,过去成片森林面积在50hm2以上才能建设森林防火阻隔带,新规定明确:新造林面积在20hm2以上的,应当按14:1的比例营造生物防火林带。新造林与其防火林带应当同步规划设计、施工和验收,并将有关资料归档管理。现有林区成片林面积在30hm2以上的,应当按照生物防火林带建设规划,逐步改建。林区的住宅、厂房、行人休息站周围,应当开辟宽度在10m以上的防火带。因此按照《重庆市森林防火条例》(草案)要求,结合即将开展的森林资源二类调查,制定新的《重庆市万州区森林防火总体规划》刻不容缓。
各级财政应把森林防火阻隔网络建设和维护投入纳入财政专项资金, 确保防火阻隔网络的效果和目的实现。对交通不便,资源结构不好,建设防火阻隔网络投入大,入不敷出,群众不愿意建设的地方落实森林防火阻隔网络建设补贴资金,进一步完善森林防火阻隔网络投入机制,加快森林防火阻隔网络建设步伐,使之形成完全有效的森林防火阻隔网络,确保现有森林资源安全。同时森林防火阻隔网络建设是一项长期的、投入巨大的、森林防火基础性工作,需要一次建设,砍除隔离带,终身维护,即每年防火期前清理掉隔离带中的幼树、幼苗、杂灌、地被物及地表可燃物、确保万一发生森林火灾,方能达到防火阻隔效果。如果每年不清理,幼树、幼苗、杂灌很快长成,天长日久地被物及地表可燃物日益堆积增多,森林防火阻隔效果不明显,达不到阻隔目的。因此建议财政对森林防火阻隔带清理纳入林业基础性投入,每年每米安排资金10元,用于森林防火阻隔网络的清理。当财力好转时,可以考虑逐年增加投入,用于森林防火阻隔网络的林地补偿费用。
积极争取国家、市林业主管部门把森林防火阻隔网络建设和维护投入作为林业基础性投资建设范围,逐年增加其投入,让逐渐增加的森林资源能够减少火灾损失,最大限度地发挥效益,确保三峡库区生态屏障的安全。
一、转变观念,创新荣辱观教育理念
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传统的德育教育理念不再适应时展的要求。要改变这一现状,教师首先就必须更新荣辱观教育观念。
1.思想品德教师必须牢固树立网络教育的阵地意识。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这是我们发展社会主义、建设和谐文化首要的、根本的要求,也是繁荣网络文化的根本保证。所以,作为从事思想教育工作的教师必须积极、主动、有效地利用网络这一思想教育的新载体,用正确、健康、积极、向上的思想文化占领网络阵地,树立“网络育人”的新理念,摒弃将网络视为单纯的展示台、宣传栏的错误思想。
2.开展荣辱观教育,教师要更加突出以人为本、平等尊重的新理念。网络信息时代,教育者和被教育者不存在从属关系,而应该处于平等、互动的状态。因此,教师必须摆正自己的位置,改变过去居高临下的姿态,师生共同营造自由、轻松、和谐的教育氛围。针对网络的负面影响,教师需要从思想上重视它,但不必视其为洪水猛兽,而是要积极利用网络这一现代化手段,促进青少年荣辱观教育实现从灌输型向引导型、封闭型向开放型、被动型向主动型、服从型向选择型、单向型向交互型的转变。只有不断更新青少年荣辱观教育的观念,才能保证青少年荣辱观教育工作与时俱进,跟上时代的潮流。
二、丰富内涵,创新荣辱观教育内容
网络信息社会,青少年荣辱观教育内容的创新要着力于增强教学内容的时代感、针对性和实效性,将重点从传播道德知识和形成道德结论等方面转移到引导、启发、释疑解惑的轨道上来。青少年充满着热情与激情,乐于接受新鲜事物,尤其对社会热点问题和焦点问题特别感兴趣。所以,开展青少年荣辱观教育必须结合社会热点和焦点问题来进行,理论联系实际,从思想上引导青少年正确看待社会问题,解答他们的疑惑,提高他们辨别是非、善恶、美丑的能力。网民对信息的选择是自由、无强制性的,因此,为吸引青少年的视线,青少年荣辱观教育的内容必须集教育性、动态性、趣味性和丰富性于一体,这样才可能引起青少年的共鸣。例如,要弘扬爱国主义精神,仅仅单纯将理论性文章置于网上估计收效甚微,不如结合国庆60年大阅兵的视频和图片,可以邀请参加阅兵演练的官兵就爱国主义、团体精神在排练过程中发挥的重要作用进行分析、评论并配以相关的新闻报道,这样的方式较能引起青少年的关注。另外,目前的荣辱观教育确实还存在着知行合一问题,有效进行荣辱观教育的方式方法还不多,因而其针对性、实效性还急需提高。为此,可以通过网络,设置荣辱观教育答疑、心理健康咨询、社会实践等服务性质的信息板块,增强青少年荣辱观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三、拓宽渠道,创新荣辱观教育形式
网络的发展催生了新的教育手段,为青少年荣辱观教育形式的创新提供了技术支持。信息时代,传统的集中学习、作报告、面对面思想指导等教育方式的效果被弱化,教育形式的创新势在必行。教育形式的选择必须“以人为本”,关键在于是否受学生欢迎,是否具有针对性和可接受性。目前,荣辱观教育形式创新的重心在于构建以青少年荣辱观教育为主要内容的主题博客和个人网站。此类博客、网站不是单纯的信息库和资料展示平台,而应该成为思想教育的阵地,是网下思想教育的延伸和拓展,是一个流动的、自助式的教室,要让它既能打破教育时空的限制,营造一个新的、受青少年青睐的教育环境,又能打破“一对一”、“一对多”的传统教育模式。这样,青少年就可以从中轻松搜索到有关荣辱观教育的相关资料,了解国内外发生的重大时事,参与社会问题的交流讨论,接受教育工作者的心理指导,参加校内外组织的各类社会实践活动。
四、提高素养,创新教师队伍建设
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和当代青少年荣辱观教育的发展状况,要求学校必须迅速组建一支既能拥有思想道德理论功底深、精通网络技术、熟悉网络文化特点,又能在网上有效开展荣辱观教育工作的教师队伍。然而,现在网络的监管机制并不完善,作为从事思想教育工作的思想品德教师应该主动自觉担负起引导舆论导向、监控网络思想问题动向的重任。“在新的形势下,面对网络文化的渗透,德育工作者必须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具备高度的政治责任感、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必须不断调整充实和提高自身的知识结构和思想水平,特别是应掌握一定的网络知识和网络技能”(赵熙山,2005.3)。因此,要大力培养教师的网络技术和信息素养,使其具备敏锐的信息意识、较强的信息能力,可以利用信息技术熟练筛选、鉴别、使用网络信息。其中,重点要培育教师使用和驾驭网络的能力,能对学生心理特别是网络心理进行深入研究。
当前,国家对于新闻宣传与舆论引导工作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同样也将舆论引导能力当作国家治理体系与能力实现现代化的重要保障。其中,国有企业在国家现代化建设及保障人民群众共同利益方面发挥着关键性的作用,所以,必须要与舆论环境的变化相适应,努力克服舆情工作的困难,将国有企业的正能量广泛传播,进而树立良好的国有企业形象。
一、现阶段国有企业网络舆情管理状况
(一)舆情意识薄弱
大部分国有企业的舆情意识与大局意识都相对薄弱,持有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态度,对于经验与教训也并未进行借鉴,很难对自身舆情风险进行正确地识别,所以,舆情预警工作不到位[1]。另外,还有很多国企对网络舆情的认识不正确,通常以鸵鸟的心态来面对舆论质疑,所以,在面对突发舆情的时候很难及时采取措施解决,不会报告,也不会采取措施进行处置,最终错过最佳的解决时机。于国有企业来说,其自身的防控意识并不符合新媒体环境网络舆情的发展需求,而这在很多中央企业地区公司与其所属二级单位中表现十分明显。在这种情况下,下属单位网络舆情就会出现逆向或者是横向传染的问题,最终引发联锁反应,对企业产生严重的负面影响。
(二)防控体系不健全
现阶段,我国国有企业网络舆情的管理与控制工作十分落后,而且,进而央企总部或者而是大规模地方国有企业才构建了专业网络舆情管理机构。而对于央企地区公司或者是隶属省市的地方国企并不具备舆情防控机制,通常情况下,管理工作人员大部分都是兼职。但是,在基层单位,舆情管理工作始终呈真空状态。基于此,部分国企领导在舆情管理方面重视程度不高,所以,舆情管理队伍的建设与办公设备配置经费不充足,无法构建防控工作机制,而危机处置措施与应急措施仍然需要强化[2]。
(三)引导能力不理想
现阶段,国有企业在舆论引导方面的能力始终停留在纸媒体阶段,严重落后于新媒体的发展。在这种情况下,沉默已经成为处置网络舆情的首要选择,主要采取的就是封、堵、删、瞒等方式,最终只会导致结果不理想。有很多网络舆情事件,国有企业是需要主动发生的,但是正是因为不表达,导致其处于被表达的状态。在这种情况下,外界的议论会更严重,还会出现猜测,最终引发误解与对立,严重影响国企公信力。此外,很多网络舆情管理工作人员在对事件进行处置的过程中,受自身知识储备的影响,或者是准备工作不充分,都会影响舆论引导实际效果。
二、建立国有企业舆情管理常态化机制的有效途径
(一)创建集监测、分析、研判、预警与评估为一体的机制
第一,监测,即在第一时间发现问题所在。其中,监测的方式包括三种:第一,进行全天监测;第二,合理设置专业工作人员展开监测工作;第三,同媒体合作进行日常监测。
第二,分析。舆情的主要原因就是在突发事件过后,网民所发表的评论与议论,所以,一定要深入地分析舆情的具体走向。
第三,研判。针对实际收集信息内容展开深入分析与判断,并且对舆论热点以及媒体的关注重点进一步研究,针对可能出现的舆情热点的分布和走势进行合理地预测,更好地应对舆情[3]。
第四,预警。可以合理地划分舆情,并且合理地设置具体的应对措施,如果负面信息无法达到预警级别,那么就可以作为日常的负面信息来处理。
第五,评估。在事件发生前进行评估,主要是为了更好地评估未来事态的发展。而在事发过程中进行评估,可以了解应对措施的有效性。在事发后的评估主要是为了正确地判断是是否要采取措施进行修复。
(二)构建危机应对机制
构建突发事件危机应对体系,可以包括以下芍郑旱谝唬构建舆情预警应对机制。应合理制定舆情分级的制度,并且积极采取相应的措施,但是不允许过分重视,或者是过分忽视,有效地规避在发生重大舆情时难以及时处置而形成危机。第二,构建突发事件危机的应对流程。其中,主要涉及到事前、事中与事后这三个方面。对于事前应对就是要制定突发事件的应急预案,在事发以后,应当针对不同阶段来修复品牌,积极展开正面地宣传,对事件进行全面总结[4]。
(三)新闻与舆论引导机制的全面建设
新闻的主要内容包括四部分,即常态工作的、热点问题的以及突发事件与重大事件的。而在的过程中,需要注意的是,应主动进行沟通,并在短时间内实现沟通,以保证沟通的充分性。基于此,还应当始终遵循以下基本原则,即第一时间、口径统一与人文关怀。在这种情况下,充分发挥新闻与舆论引导机制的作用。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国际国内环境中,新媒体发展的速度不断提高,为此,在国有企业发展的过程中,新媒体的应用十分广泛。在这种复杂的网络舆论环境下,国有企业也一定要与新媒体环境改革及发展相适应,进而在网络舆论引导中占据主动权,正确地分析网络舆情预警,采取措施应对,全面维护企业的社会形象。
参考文献:
[1] 肖来付.网络舆情时代的企业危机应对与管理――基于“长尾理论”的视角[J].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25(6).
目前,我国正处在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化阶段,贫富分化加剧、社会道德滑坡等各种社会问题不断出现。近年来,以“躲猫猫事件”、“广东乌坎事件”等为代表的群体性突发事件呈现出数量逐年增多、利益性矛盾突出、危害性大、复杂多变等趋势,不仅阻碍了发展,还严重威胁社会的稳定。网络舆情具有两面性。如能积极利用,就会推动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反之则会阻碍经济发展、社会进步。2008年6月20日总书记在考察人民日报时指出:“互联网已成为思想文化信息的集散地和社会舆论的放大器,我们要充分认识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兴媒体的社会影响力,高度重视互联网建设、运用、管理”。
一、群体性突发事件内涵和特征
网络舆情的变动折射出公众对社会的态度和意见,正逐渐成为人们表达个人意愿的渠道。在众多的网络舆情危机中,尤以群体性突发事件导致的舆情危机最突出。所谓群体性突发事件又称。中国行政管理学会课题组认为,“我国转型时期群体性突发事件,是指在我国从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轨、从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转型的过程中,因人民内部矛盾而引发,或因人民内部矛盾处理不当而积累、激发,由部分公众参与,有一定组织和目的,采取围堵党政机关、静坐请愿、阻塞交通、集会、聚众闹事、群体上访等行为,并对政府管理和社会秩序造成影响甚至使一定范围内陷入一定强度对峙状态的。”[1]例如,“躲猫猫事件”、“广东乌坎事件”、“瓮安事件”等。
关于群体性突发事件产生的诱因,学者们提出了不同的看法,主要有以下几种观点[2]:结构断裂说认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平衡而导致社会结构断裂,是群体性突发事件发生的重要原因。制度结构分析说认为,在当今利益诉求多元的社会里,理论上应该存在着两种可能的制度安排:一种是封闭制度结构,另一种是开放制度结构,而现实中的制度结构大体就处于这两者绝对模型之中。社会心理失衡说认为,社会心理失衡是催发群体性突发事件的重要因素。
群体性突发事件具有明显的群体性、突发性、利益性、情绪性、冲突性等特点。近期又呈现数量逐年增多、利益性矛盾突出、危害性大、复杂多变等趋势。
二、网络舆情的概念及演变模式
舆论的主体是公众,因此舆论又称公众舆论。李普曼认为:“公众舆论就是公众的意见或者大家的意见。”[3]陈力丹认为:“舆论是公众关于现实社会以及社会中的各种现象、问题所表达的信念,态度、意见和情绪表现的总和,具有相对的一致性、强烈程度和持续性,对社会发展及有关事态的进程产生影响。其中混杂着理智和非理智的成分。”[4]也有学者认为,“网络舆论就是在互联网上传播的公众对某一焦点所表现出的有一定影响力的、带倾向性的意见或言论”。[5]
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网络媒体逐渐成为公众表达意愿的平台。网络舆论呈现出平民性、交互性、监督性、非理性等特征。
网络舆论的演变大致有四个阶段,舆论潜伏期、舆论突发期、舆论蔓延期、舆论终结期。首先,舆论事件发生,引起人们的注意。其次,出现多种意见表达,舆论逐渐产生。第三步,意见分布趋于稳定,出现舆论群体,舆论逐步整合。最后,舆论事件终结。网络舆论的演变模式[6]如图1所示。:
三、基于4R模式的网络舆情疏导与管理研究
(一)概念
危机管理的4R模式由美国危机管理专家危机管理大师罗伯特·希斯在《危(Response)、恢复力(Recovery)四个阶段组成。如图2所示:
(二)4R危机管理模式具体阐释
罗伯特·希斯的4R危机管理模式的内容可以具体阐释为:
1.减缩力。对于危机管理而言,有效的危机减缩贯穿危机管理的全过程,是危机管理的核心。有效的危机减缩不仅可以避免时间浪费,争取主动,而且可以缓和危机带来的冲击。就缩减危机管理策略而言,政府可主要从环境、结构、系统和人员四方面进行缩减管理。首先在“环境”方面,政府应安排相关负责人处于准备就绪的状态,并制定各种危机预案,随时做好应对危机的预备工作,建立与环境相适宜的预警系统与信号,最大限度地减少危机情境的发生。其次,在“结构”方面,政府应建立有效的危机管理系统,落实相关责任人,配备必要的设备,以便在危机预警状态下尽早减缩危机产生的不利影响。再者,在“系统”方面,政府应重视电子网络与电子政务建设,完善各类电子信息系统,并保证系统的顺畅正常运行,提高危机预警的效率。最后,在“人员”方面,应进行有效的培训与演练,提高危机管理责任人的预见性,让他们熟悉各种危机情况,包括如何利用网络媒体沟通等,提高他们有效解决问题的技能。上述管理措施作为政府组织持续运转和管理的一部分,可以预防危机产生,同时可以有效较低危机风险和威胁,从而保证政府工作的正常进行。
2.预备力。预警和监视系统在危机管理中是一个整体。它们监视一个特定的环境,从而对每个细节的不良变化都会有所反应,并发出信号给其他系统或者负责人。预警系统的功能有:危机始发时能更快反应(不良变化被注意到并传递出去);保护人和财产(通过撤离信号和开通收容系统);激活积极反应系统(如抑制系统)。完善的危机预警系统可以很直观地评估和模拟出事故可能造成的灾难,以警示相关者做出快速和必要的反应。因此,政府应重视建立危机预警系统,尤其是在网络媒体环境下,通过多种媒体手段,可以更加便捷直观地收集与监测危机信号,从而及时激活危机反应系统,将潜在的危机化解在萌芽状态。另一方面,预备管理主要是进行危机的防范工作,政府可挑选危机管理、信息传播以及网络技术等方面的专家,组成危机管理团队,指导工作人员制定危机管理计划,进行日常的危机管理工作。
3.反应力。也就是在危机发生会,应该做出什么样的反应以策略性地解决危机。危机反应管理所涵盖的范围极为广泛,如危机的沟通、媒体管理、决策的制定和与利益相关者进行沟通等都在此范畴之中。在反应力这个层面,政府首先要解决的是如何能够获得更多的时间以应对危机;其次是如何能够更多地获得全面真实的信息以便了解危机波及的程度,为危机的顺畅解决提供依据;最后是在危机来临之后,政府如何降低损失,以最小的损失将危机消除。
政府应对危机时的管理策略,一般可以分为四个步骤:确认危机,隔离危机,处理危机,总结危机。在处理危机时,尤其要合理地运用沟通管理与网络媒体管理,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4.恢复力。一是指在危机发生并得到控制后着手后续形象恢复和提升;二是指在危机管理结束后的总结阶段,为今后的危机管理提供经验和支持,已免重蹈覆辙。
参考文献:
[1]中国行政管理学会课题组.中国转型期群体性突发事件对策研究[M].北京:学苑出版社,2003.1.
[2]谭和平.近五年来研究述要[J].贵州警官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6).
[3][美]李普曼.公众舆论[M],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11:2
分类号:B849
1、问题提出
目前,因特网已经成为青少年社会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2012年12月的数据表明,10-19岁的青少年网民有1.35亿人,占到网民总数的24%。青少年正处于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期,思想易感性强,容易受到各种新异刺激的影响。在相对缺乏管控的网络环境中,他们可以很方便地隐匿自己的身份,容易表现出过激、欺骗等网络偏差行为以及网络成瘾行为。青少年网络偏差行为成为了严重的社会问题之一。为明确青少年网络偏差行为的基本情况,本研究拟首先考察其网络偏差行为的现状及性别年级特点。
青少年上网行为的影响因素可从个体和环境两个角度进行区分。个体因素中,人格作为稳定的特质受到关注。研究发现,网络成瘾者或成瘾倾向者的16PF量表中的稳定性、有恒性、敢为性、世故性、自律性、内外向等因子评分显著低于正常使用网络者,在敏感性、怀疑性、紧张性等因子上的评分显著高于正常网络使用者。也有研究显示,网络成瘾者人格特征存在不同程度缺陷,如其精神质、神经质因子的分值显著高于对照组。关于神经质与网络成瘾高相关的一个解释是高神经质的青少年易情绪化、冲动、焦虑、依赖性强、有逃避现实等特点,为避免社交问题而转向网络,获取互联网带来的愉悦感和满足感。进一步研究发现,网瘾者具有不成熟的防御机制,与病态人格存在明显相关。总体来说,前人研究集中于病态人格与网络成瘾间的关系,其实针对普通人群的大五人格模式在人格领域中已经被广泛接受,但目前仍少见研究者探讨人格五因素与网络偏差行为关系,更鲜见人格类型与网络偏差行为关系的研究。由此,本研究拟从这一方面弥补先前不足。
环境因素中,家庭环境的重要性被多次强调,其中父母监控和教养方式对儿童的行为塑造有重大影响。良好的亲子沟通能够很好地防止其青少年子女的冲动性网络使用.同时父母对子女过度网络使用的反馈和网络使用内容的规则制定能有效阻止冲动性网络使用。反过来,冲动性网络使用意味着亲子间关于网络使用的交流频率急剧下降。类似的,与父母一起进行的活动和支持性的父母监控可以降低网络成瘾的可能性。进一步证据显示,父母监控,尤其是父母的自主准予行为能够降低青少年网络成瘾对社会适应的负面作用。
综上,人格和父母监控都会影响青少年的网络偏差行为,这两者有怎样的相互作用机制?或者说在父母监控影响网络偏差行为中人格可能起什么作用?由于鲜有研究关注这一过程,本研究拟考察人格因素在父母监控和青少年网络偏差行为关系中的调节作用。
2、研究方法
2.1 研究对象
从全国七城市(哈尔滨、北京、西安、武汉、昆明、广州、上海)分别选取初一、初二、高一、高二四个年级的中学生,每个年级两个班(普通班和重点班),总计2352人。其中,初一556人,初二590人,高一618人,高二586人,未填2人;男生1101人,女生1222人,未填29人。
2.2 研究工具
2.2.1 父母监控问卷
修订自Lin的父母监控问卷及刘乔[10]的自主准予分量表,选取因子载荷较高的项目,根据表面效度和因素分析结果,经过大规模试测确定最终问卷,分为知晓度、消极控制与反馈以及自主反馈三个维度,共19个项目,采用5级计分,从“完全不符合”到“完全符合”,记为1-5分。各维度的Cmnbaeh’s α系数在0.80-O.84之间,维度之间呈中等以下显著相关,具有相对独立性。验证性因素分析表明,项目因子载荷都在0.45以上,X2/dr=6.cr7,RlVlSEA=0.03,NFI=0.95,CFI=0.89,NNFI=0.88,GFI=0.92。
2.2.2 网络偏差行为问卷
采用余益兵编制的网络偏差行为问卷,包括14个题目。2级评分,“是”“否”分别记作1、0分,计总分。得分越高,说明网络偏差行为越多。问卷的Cron.bach’s α系数为0.72。
2.2.3 青少年人格五因素问卷
采用邹泓修订的儿童与青少年人格五因素问卷,分为开放性、外向性、宜人性、责任性和情绪性5个维度。包括50个项目,5点计分,从“一点也不像你”到“非常像你”,记为1-5分。各维度的Cronbaeh’s α系数在0.77-0.89之间,验证性因素分析表明,X2/df=10.29,RMSEA=0.06,NFI=0.94,CFI=O.94,NNFI=0.94,GFI=0.90。
2.3 研究程序和数据处理
在北京选取两所中学非毕业班372名学生进行预测,根据预试结果修订问卷,并对主试进行统一培训后,对全国七个城市共15所中学进行正式施测,时间45分钟左右。采用SPSSl7.0、Amos7.0和Mplus6.0软件分析数据。
3、结果分析
3.1 青少年父母监控和网络偏差行为的特点
以父母监控三维度为因变量,性别、年级和学校类型为自变量进行多元方差分析发现,学校类型[F(3,2291)=19.46,p
以网络偏差行为为因变量,性别、年级和学校类型为自变量进行多元方差分析发现,学校类型[F(1,2129)=O.26,p>0.05]和性别[F(1,2129)=O.18,p>O.05]主效应均不显著,年级[F(1,2129)=172.22,p
3.2 人格五维度、父母监控和网络偏差行为的关系
做人格五维度、父母监控三维度和网络偏差行为得分的相关发现,除外向性和消极控制与反馈,开放性和消极控制与反馈以及外向性和网络偏差行为的相关不显著外,其余各维度两两相关显著,其中知晓度及自主反馈与开放性、外向性、宜人性、责任性呈显著正相关,与情绪性呈显著负相关,消极控制与反馈和人格五维度的相关情况恰好相反。相对于父母监控其他两维度,知晓度与人格五维度的相关较强。
网络偏差行为与宜人性、责任性呈显著负相关,与情绪性呈显著正相关。值得注意的是,网络偏差行为和开放性呈显著正相关。网络偏差行为和知晓度、自主反馈呈显著负相关,和消极控制与反馈呈显著正相关(见表1)。这表明父母对子女的知晓度和自主反馈程度越高,消极控制与反馈越低,子女的网络偏差行为越少,但不同人格类型个体的父母监控与网络偏差行为间的关系是否一致,这将在下面进行分析。
3.3 人格类型在父母监控与网络偏差行为中的调节作用
使用潜在剖面分析方法对人格五维度进行分类。目前主要依靠AIC、BIC、ABIC和Entropy等指标来确认最佳分类,在类别数量一定的情况下,其MC、BIC、ABIC的数值越低,Entropy越高,说明模型越好。按照上述原则,结果表明分为3类和4类时模型拟合较好。在最终确定选择哪一个模型时,考虑了以下两个因素:(1)4类比3类增加了6个自由估计参数,AIE、BIC和ABIC才分别减少301.74、267.65和286.71,相对于从1类变为2类,2类变为3类时,指标值变化过少,模型显得不经济。(2)4类模型中有一类别数目比率较少,只有7.6%。在综合各个指标的基础上,分成3类较为恰当(见表2)。
为了对潜在剖面分析的分类结果的准确性进行验证,对分类结果进行了判别分析。结果表明在第一种人格类型中,739名青少年均被正确预测;在第二种类型中,975名青少年被正确预测,预测正确率为92.5%;在第三种类型中,所有378名青少年均被正确预测。总体共有2092名青少年被正确预测,预测准确率为96.4%,表明潜在剖面分析结果有较高准确性(见表3)。
以青少年人格五维度为因变量,潜在类别为自变量,进行多元方差分析,结果表明,类别的主效应显著,F(10,4330)=335.39,P
以人格类型为自变量,网络偏差行为为因变量,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发现三种人格类型青少年得分总体差异显著,事后检验结果见表4(MD在0.34-0.46之间,所有p
调节变量为类别变量,自变量为连续变量的调节效应检验的通常做法是:按照调节变量的取值分组,分别进行自变量对因变量的回归,若回归系数差异显著,则认为调节效应显著。由此检验人格类型在父母监控和网络偏差行为间的调节作用,以父母监控两维度为自变量,网络偏差行为得分为因变量,按照不同人格类型进行回归分析,结果发现,对于和谐型人格的青少年,知晓度和消极控制与反馈分别能够负向和正向显著预测网络偏差行为;对于一般型个体,两维度能极其显著预测网络偏差行为;对于情绪型而言,消极控制与反馈正向显著预测网络偏差行为,而知晓度无显著预测作用,对所有人格类型而言,自主反馈均无显著预测作用(见表5),据此可以认为人格类型在父母监控和网络偏差行为之间起到调节作用。
4、讨论
4.1 青少年父母监控和网络偏差行为的特点
本研究发现,青少年父母监控状况存在性别差异,具体表现为父母对男生的知晓度显著低于女生,对男生的消极控制与反馈高于女生。从男女两性的特点来看,女孩愿意沟通,自我表露的倾向更强,父母能够从她们那里获取更多信息,对其了解程度更深,这和先前研究结果基本一致。男孩的行为问题多发,双亲较关注抑制其消极行为,但是事实上过分强调行为的控制会引发孩子的逆反心理,进一步导致更多的行为问题。恰当的父母教养方式应该是加强心理控制而不是行为控制。
本研究也发现,在消极控制与反馈维度上存在学校类型与年级的交互作用。简单效应检验发现,只有重点校学生存在年级差异,其中初二学生得分显著高于高一和高二,初一学生得分显著高于高二。重点校的父母通常对子女的要求更高,更倾向于从行为、情感上操控子女,容易和自我意识高涨、逆反心理较强的初中生发生冲突,亲子间会出现较多的消极互动情况。进入高中后,由于重点校的课业压力迅速增加和学生的身心成熟,亲子间的消极互动明显减少,父母的消极控制与反馈程度大幅降低。
同样的,青少年的网络偏差行为也存在年级差异。基本随年级升高,网络偏差行为得分显著增加。这可能和学生对网络的接触程度有关。相对于初中生,高中生的网络使用行为较为接近成人,接触范围更广,程度更深,网络问题行为较多,类似结果也表现为初中生的网瘾率显著低于高中生。
4.2 人格、父母监控和网络偏差行为的关系
对人格、父母监控和网络偏差行为的相关分析发现,网络偏差行为与情绪性和消极控制与反馈呈显著正相关,与宜人性、责任性、知晓度和自主反馈呈显著负相关,这一结果映证了前人关于网络偏差个体人格存在缺陷及其父母教养方式不良的论断。值得注意的是,开放性与网络偏差行为呈显著正相关,较高开放性个体喜欢求新求异,网络上良莠不齐的新异刺激可能会吸引这一批人,这样就非常有必要对各类网络信息进行严格的审核和过滤。知晓度与人格各维度的强相关则表明了父母知晓度的重要性。父母监控首要是对子女行为了解,其后才能控制和管理。
4.3 人格类型在父母监控与网络偏差行为中的调节作用
doi:10.3969/j.issn.1000-6729.2009.03.013
中图分类号:C91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6729(2009)003-0200-05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互联网作为一个吸纳、承载人类生活、生产的大平台,对青少年的成长产生了重大的影响,青少年的心理行为发展己经深深地打上了互联网的烙印。然而,互联网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互联网的使用促进了青少年学生的自我发展,满足了青少年学生缓解压力的需求;另一方面,因过度使用互联网又造成部分学生痴迷网络游戏和聊天、看新闻等,以致引起学业荒废,情感淡漠,抑郁和孤独感增加,身体素质急剧下降等一系列心理行为问题,对一些青少年心身发展的负面影响比较大。雷雳等把互联网给使用者的学业成绩、时间管理、睡眠等带来消极影响的一种行为模式界定为病理性互联网使用(Pathological Internet Use,PIU)[1]。
雷雳、李宏利等人通过对589名正常青少年的调查发现,不同时间透视占优个体可以通过应对方式预测青少年的病理性互联网使用,认为青少年群体中存在的严重PIU可能具有不同于物质使用的某些特点,现在定向占优个体比未来定向占优个体更容易感知到PIU,但不同时间定向占优个体都可能感知到PIU[1]。但对于网络成瘾青少年的不同时间透视与其病理性互联网使用之间具有怎样的关系,目前没看到相关研究。不少研究都表明,生活事件在青少年病理性互联网使用方面具有重要的影响作用,如马利艳等人对初一学生的调查研究发现,初中生生活事件同病理性互联网使用有显著正相关,初中生感知到的主观压力能够显著预测病理性互联网的使用[2]。吴文丽等的研究表明,网络成瘾与消极情绪、宣泄功能呈显著正相关[3]。生活事件问题是导致消极情绪的重要因素,可能是导致网络成瘾的一个重要外部诱因。本文利用心理测量工具,从时间透视和生活事件两方面探讨青少年病理性互联网使用的心理特征,为青少年病理性互联网使用提供预防思路和干预策略。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先后利用网瘾讲座、学校和社区调查,通过团体施测和个别施测两种方式,发放问卷520份,回收有效问卷324份(调查分几次完成,其中一次调查为网络成瘾讲座,因人力不足,回收率较低,40%左右;其他调查在学校和社区做,回收率均为98%以上)。根据Young 的网络成瘾10 项诊断标准问卷[5]筛选出从小学六年级到高三的网络成瘾被试60名,其中男生50 人,女生10 人;小学六年级1人,初一15人,初二10人,初三3人,高一15人,高二和高三各8人;年龄12~19 岁,平均年龄15岁。
1.2 工具
1.2.1自编一般情况调查表
该表包括性别、网龄、上网频率、学校、年级、家庭经济收入、上网地点、父母受教育程度、网络使用动机。其中网络使用动机为多选题,包括:联络动机(与远方的家人朋友联系)、信息动机(获取各种信息)、交友动机(结交志趣相投的朋友)、扮演动机(扮演不同于现实生活的角色)、学习动机(学习知识、技能)、娱乐动机(休闲娱乐)。
1.2.2Young的网络成瘾10 项诊断标准问卷(Internet Addiction Test,IAT)[4]
该卷主要内容包括迷恋互联网或其他网上服务;需要增加互联网的使用;互联网使用成为生活的中心;不能成功减少、控制、停止互联网的使用;停止或减少互联网使用会导致烦躁、焦虑、抑郁、低落和愤怒;向别人撒谎互联网的使用频度和时间;重要人际关系、工作、受教育机会或职业机遇遭到破坏;使用互联网逃避现实问题;在线时间超出预期计划等。该量表的克拉巴赫一致系数为 0.75。该量表项目较少,简单易操作,被国内研究者广泛采用。Young的问卷中符合五项及以上即被诊断为网络成瘾,为确保诊断有效,本研究中若被试符合六项及以上即被诊断为网络成瘾,同时参考其病理性互联网使用问卷结果,并将每天上网4小时以上也作为一个必须指标。
1.2.3病理性互联网使用问卷(Pathological Internet Use Scale,PIUS)[5]
该卷共10 个项目,围绕互联网使用的学业活动受到伤害、消极情绪、时间管理混乱、耐受性提高等问题展开,采用1~5点评分,分数越高意味着病理性互联网使用程度越严重。
1.2.4 时间透视简式量表(Time Perspective,TP [6]
该表共11 个项目,包括现在定向与未来定向两个维度。前项较高因素负荷集中于不关注时间、不喜欢计划性等项目,后项较高因素负荷集中于延迟满足、计划性、遵守时间列表等项目。采用1~5级评定,分数越高表明越具有该时间定向特征。
1.2.5 青少年生活事件量表(Adolescent Self-Rating Life Events Checklist,ASLEC)[7]
该量表有27 个项目,其内容均为可能给青少年带来心理反应的负性生活事件,包含人际关系、学习压力、受惩罚、丧失、健康适应和其他六个因子。统计指标包括负性事件的发生频度和刺激量两部分。事件未发生按无影响统计,若发生则根据事件发生时的心理感受分按1(无影响)~5(极重度)级评定。
1.3 统计方法
进行t检验、单因素方差分析、Pearson相关、多元线形回归等。
2 结果
2.1网络成瘾青少年的一般人口学资料
60名网络成瘾青少年平均网龄为41 个月,上网频率为每周平均26 小时;来自一般学校10人,重点学校48 人,私立学校2 人;家庭经济收入:3000 元者8 人;40%被试家中有计算机,上网地点多为网吧,其次是家里;父母受教育程度90%为高中以上。
2.2 人口学因素及上网时间和动机与病理性互联网使用的相关分析
以PIU为因变量,对性别、父母受教育程度、学校类型、年级、家中有无电脑情况等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发现PIU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对家庭收入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PIU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23,P0.05),事后LSD检验发现,家庭月收入在1000~3000元之间的青少年病理性互联网使用程度高于家庭月收入
以病理性互联网使用为因变量,对有无各项上网动机青少年的病理性互联网使用程度进行t检验,发现具有扮演动机心理特征的青少年,其病理性互联网使用程度高于没有扮演动机的青少年[(55.3±2.5)vs.(48.1±1.4),t=2.60,P=0.012]。其他上网动机方面的病理性互联网使用程度的t检验结果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2.3 时间透视、生活事件与病理性互联网使用的相关分析
表1显示,青少年现在定向、人际关系和其他因子与PIU呈正相关,对其他因子与PIU 的进一步相关分析发现,不喜欢上学、遭父母打骂两项与PIU呈正相关(r=0.37、0.33,P0.01); 未来定向与学习压力呈正相关(r=0.37,P0.01),现在定向与人际关系、其他、受惩罚因子呈正相关(r=0.43、0.45、0.30)。
2.4 对时间透视、生活事件与病理性互联网使用的逐步回归分析
为进一步探讨时间透视、生活事件与病理性互联网使用之间的关系,以病理性互联网使用为因变量,以时间透视、生活事件各因子为预测变量进行逐步回归分析,结果发现,只有人际关系因子进入回归方程(P
3 讨论
3.1 青少年一般人口统计学特征与病理性互联网使用关系分析
本研究结果显示性别、年级、父母受教育程度、学校类型以及家中有无电脑等因素不是预测青少年病理性互联网使用的重要变量。这与李宏利等的研究结果[1]一致。Hall等人[8]认为电脑与互联网技术的易用性不断增加,网费不断降低,互联网服务项目广泛增加以及互联网的社会预期不断增加等一些经济与技术的因素可解释这种现象。他们预见,随着互联网的日益普及和易于使用,网络成瘾的人口学特征会逐渐消失。本研究中进一步证实性别、年龄等变量不能预测PIU,可能与互联网技术不断社会化和普及有关。但本研究中家庭收入对网络成瘾青少年病理性互联网使用有一定影响。家庭收入在1000~2000 元的网络成瘾青少年的PIU程度显著高于
3.2 青少年上网时间、动机对病理性互联网使用的预测作用
本研究结果显示青少年每周上网时间与PIU呈相关,说明每周上网时间的长短会影响卷入PIU的程度。这与已有研究结果[1]一致。从上网动机来分析,上网时具有扮演动机的网络成瘾青少年其病理性互联网使用程度显著高于没有扮演动机的青少年。这可能与青少年的心理生理特征有关。人本主义理论认为:每个人都有积极向上、自我肯定和追求自我实现的欲望。假如人的这些自身体验受到阻碍,被压抑、发生冲突,就会表现出某种心理病态和适应困难[9]。青少年正处于心理断乳期和生理成长期,在现实生活中欲求未满足的青少年容易进入网络虚拟的社会环境,从中扮演着现实生活所欠缺的某种角色,弥补现实中的弱势状态,以满足心理上自我肯定的欲望。可以说,扮演动机是青少年对现实生活状态欲求不满足的体现,这是网络成瘾形成的内在因素之一。提示具有扮演动机心理特征或每天消耗3~4 小时以上病理性互联网使用的青少年,容易导致网络成瘾,心理动机和上网时间可作为病理性互联网使用的预测指标。
3.3 生活事件对病理性互联网使用的预测
有研究显示网络成瘾是一种对现实生活中心理应激的反应和应付挫折与压力的手段,以缓解应激带来的情绪紧张和自我挫败感[10]。生活事件(压力)作为心理应激源是PlU形成的必要条件[11]。本研究结果显示生活事件中主要有人际关系和不喜欢上学因子影响病理性互联网使用。生活应激事件中人际关系因子与PIU 相关显著,且逐步回归分析也表明,人际关系因子可作为病理性互联网使用的有效预测变量。这与已有研究结论一致[l2-13]。本研究中遭父母打骂与网络成瘾呈正相关,这印证了以往研究中亲子关系不良是形成网络成瘾的重要诱因的观点[14-15]。提示有必要加强青少年的人际关系建设和适应性训练。生活应激事件中的不喜欢上学因子与PIU 呈正相关。这与已有研究一致 [16]。
3.4 时间透视对病理性互联网使用的影响作用
生活事件属于外在诱因,而时间透视则是个体的人格因素,体现个体的自我调节能力。本研究结果显示现在定向与PIU正相关,青少年网络成瘾的时间定向倾向于“现在定向”。雷雳、李宏利的研究也表明,现在定向占优的个体更容易感知到PIU [1],与本研究结果一致。本研究中网络成瘾青少年的未来定向特征不明显,这与雷雳等人的未来定向与PIU显著负相关的研究结果不一致[1,6],可能与被试群体的不同有关。网络成瘾者不同于一般群体,他们的现在定向占优特征远超过未来定向,其未来定向特征发挥作用会受到限制。在本文的调查中也了解到成瘾青少年大多采取现在定向的方式,满足于当前的情绪发泄,很少关注将来,即使关注未来,也往往感到前途渺茫。提示培养青少年勇于面对现实困境,减少情绪发泄的现在定向程度,加强未来定向力度,自觉抵制网络的消极诱惑。
致谢:本研究完成于陕西师范大学心理健康教育研究中心,陈青萍老师给予了悉心指导!
参考文献
[1]李宏利,雷雳.青少年的时间透视、应对方式与互联网使用的关系[J].心理发展与教育,2004,2:29-33.
[2]马利艳,郝传慧,雷雳.初中生生活事件与其互联网使用的关系[J].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7,15(4):420-421.
[3]吴文丽,郑希付.病理性互联网使用行为与情绪特征、认知需要的关系[J].中国特殊教育,2007,11:76-82.
[4]Yong K. Internet addiction: the emergence of a new clinical disorder. Paper presented at the104th Annual Convention of American[C]. Psychological Association,1996.
[5]雷雳,杨洋.青少年病理性互联网使用量表的编制与验证[J]. 心理学报,2007,39(4): 688~696.
[6]雷雳,李宏利.青少年的时间透视、人际卷入与互联网使用的关系[J].心理学报,2004 ,36(3):335-339.
[7]刘贤臣,刘连启,杨杰,等.青少年生活事件量表的编制与信度效度测试[J].山东精神医学,1997,10(1):15-19.
[8]Hall S,Parsons J. Internet Addiction: College Students Case Study Using Best Practices in Cognitive Behavior Therapy[J].J Mental Health Counsel,2001,23(4):312-327.
[9]陈青萍.现代临床心理学[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57.
[10]李宏利,雷雳,王争艳.互联网对人的心理影响[J].心理学动态,2001,4:376-381.
[11]宋. 网络成瘾研究进展[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6,20 (11):758-760.
[12]范萌,白培深.病理性网络使用的病因学研究进展[J].山西医科大学学报,2004 ,2 ,35 (l): 83-85.
[13]黄琴.青少年网络成瘾的成因及干预[J].职业与健康,2004,20(9): 98-99.
[14]张兰君.大学生网络成瘾倾向多因素研究[J].健康心理学杂志,200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