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模板(10篇)

时间:2023-08-11 16:55:37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经济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经济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篇1

关键词:新闻媒体;经济社会;战略作用

Key words: news media;economic society;strategic role

中图分类号:G219.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7)03-0177-02

0 引言

新闻媒体,尤其是传统新闻媒体,从宏观社会发展到微观社会环境的构建等方面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其中对宏观社会发展的促进更多的体现在战略层面。目前,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阶段,因此,新闻媒体对经济社会发展的促进价值就是其战略作用的重要体现,而其促进价值主要表现在对产业的积极引导,促进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双赢,助力国家品牌战略的落地、促进知名品牌的创建和实现对社会经济的有效监控等4个重要方面。

1 新闻媒体通过符合国家产业布局、产业政策的宣传推广,实现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导向作用

我国的新闻媒体所承担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为经济发展服务,包括为经济界提供信息、传播信息、进行趋向预测、营造社会氛围等,也包括对国家产业布局、产业政策落地的宣传推广,并基于此实现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导向作用,这种导向作用更多的体现在产业政策和企业发展的双重关注上。

1.1 推动产业政策的宣传与落地

在计划经济时代,无论是企业、商业、农业还是新闻传播媒体,其生产与经营均在国家计划的指令下进行,但即使如此,媒体作用依然重要。媒体的宣传当时人们的行为起到了很大的导向作用,引导着公众积极投身生产,从而促进了经济的发展。

改革开放后,国家工作的方向向经济建设倾斜,服务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也成为新闻媒体工作的重要环节,而且从我国改革开放后的社会经济发展来看,新闻媒体在促进经济发展中起到的作用是无法替代的。目前,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建设的新时期,经济社会的发展面临着新机遇,同时也面临着新问题,国家新的产业布局和产业政策的落地更需要新闻媒体起到基础的引导作用。

1.2 引导企业市场发展新方向

随着市场经济的兴起,新闻媒体对经济发展的导向作用愈发明显。中国的国情决定了新闻媒体既是人民群众的舆论工具,更是党和政府的喉舌,而这“喉舌”作用无意中提升了媒体的权威性和公信力,若一个权威性高的媒体来宣传某个企业或某种产品,其在消费者心目中的地位一定能获得巨大的提升,而后产生经济行为。我国新闻媒体是经济发展的风向标,对企业行为和市场经济发展起到重要的引导作用。这种导向作用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调整和修正企业的形象和行为,协调并沟通企业与社会其他群体的关系;另一方面是对企业乃至整个经济业界的行为实施监督与控制,使之规范运行。

由此可见,在当今中国,新闻媒体与经济发展形成了一种血肉相连的磁性引力,各方产生了各种因果关系的“互动效应”。国家的相关产业政策需要新闻媒体的支持与宣传,企业需要新闻媒体的引导与推广,而新闻媒体则需要国家政策的支持和企业的资源支持,各方共同促进,共同发展。

2 新闻媒体强调社会效益,重视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共赢

新闻媒体社会关系连接的重要沟通平台,通过传播信息、引导价值等方式实现其社会价值和社会责任。新闻媒体的社会责任首先就是传播真实信息,尤其是在经济社会,新闻媒体所传递的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全面性、客观性更显得更加重要。大部分的新闻媒体能够起到正向舆论引导的作用,在促进社会安定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上发挥着积极有效的作用;在营造友善、良好的社会氛围上促进社会效益的实现。但是,随着媒体市场化的程度不断变化,新闻媒体的公信力,诚信危机等问题越来越明显。制造舆论假新闻、娱乐炒作等导致新闻媒体的公信力也产生了相应的缺失,在经济利益的驱使之下丢失社会责任意识的现象也时有发生。因此,新闻媒体重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融合发展,对于媒体本身,对于企业、市场,乃至对于国家发展都是至关重要的。

2.1 坚持媒体真实性,以公信力增加经济发展影响力

传播的真实性特征,是新闻媒体存在的命脉。新闻媒体报道中的每一个要素的出现都必须符合客观实际,能够经的起核对和检验,不得有任何虚假的信息存在。只有真实的信息报道,才能够赢得公众的认同和信赖,同时对于新闻媒体本身来讲,在进行自身品牌建设时,将获得来的公众的支持认可,以及增强在行业内、市场中和经济社会上的影响力,获得更多的传播优势。

2.2 把控正确舆论方向,以舆论方向引导社会发展方向

新媒体时代,新媒体不断涌现、自媒体不断兴起,公众参与度大大提高,互动性增强,多种思想意识形态相互交锋碰撞。这也就要求新闻媒体在信息传播上,不仅要求在传播过程中符合社会正确舆论导向,同时也要符合社会大众心理需求点,正确的思想舆论予以传播扩散,虚假、不良信息严肃杜绝。正如所所强调的:“团结稳定鼓劲、正面宣传为主,是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必须遵循的基本方针”。因此,无论是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方面,还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中,新闻媒体做好正面宣传和正向传播,才能更好的增强吸引力和感染力,从而引导社会发展的大方向。

2.3 明确目标定位,实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共赢

就我国的新闻媒体的定位与目标而言,新闻媒体既是市场经济的主要参与主体,又是国家政策的宣传推广阵地;既要服务于国家全面发展和公众的社会收益,也要服务市场发展和经济繁荣。由此来看,对于新闻媒体来说,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实现是“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

自我国加入WTO以来,我国市场经济,乃至我国整个社会环境的对外开放程度不断提高,市场经济获得更加深入的发展,而市场经济的发展也不断的冲击着新闻媒体行业发展。各大新闻媒体组织重新改变其风格,适应市场经济发展要求,通过调整战略、优化结构、整合资源等方式,以求达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最大化的协同发展的目的。

3 新闻媒体与各产业的互动融合,促进经济健康长久发展

随着信息技术的变革,传统媒体不断演进,新媒体的出现,促使人类社会在不断进步和变革,各种媒体的发展深深的改变和影响了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对新兴行业的崛起、传统产业的改造升级影响巨大。如今,媒体之间相互融合的同时,媒体与其他产业的相互融合也正在积极展开,这些变革已经成为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点。

3.1 传媒行业内的融合,加速传媒产业的发展

新闻媒体之间相互融合、相互渗透使得传媒产业链、产业分工和格局都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促进了新的生产模式和商业模式的出现:传媒行业内的融合,促使稀缺资源的利用达到最大化;不同媒体之间的融合对改善整个传媒产业分散经营的状况有促进作用,防止恶性竞争,强化专业分工,进一步延伸品牌价值,通过输出品牌以强扶弱的方式实现系统内媒体共同发展。

3.2 新闻媒体融合的新路径,创造经济发展新形态

目前,新闻媒体的融合之路主要有两种:第一种是打造产业价值链,强大的产业链能够整合更优质的资源才能强化新闻媒体自身,并对对经济社会的发展甚有裨益;第二种是区域多媒体联合,通过整合地域媒体资源,加速传媒产业的发展和影响力,从而带动了多种行业的发展。在未来发展中,新闻媒体融合的路径还将不断革新,对经济发展的影响也将不断增强。

3.3 新闻媒体发挥经济纽带作用,助力企业和品牌发展

新闻媒体在经济发展中发挥纽带作,新闻媒体宣传推广企业与品牌,使其发展壮大,监督企业行为,是社会各行业、各经济部门联结合作的催化剂。首先,新闻媒体进行传播有利于扩大企业的知名度,提升企业的信誉度、增强品牌美誉度;其次,新闻媒体的传播,实现企业与公众的有效沟通,助力企业和品牌实现其经济价值和品牌效益;再次,新闻媒体的宣传促进品牌的快速建立、快速发展,并且通过信息的有效传递,实现不同企业、不同经济主体间的相互认同,并以此为基础展开合作,促进社会经济融合发展。

4 新闻媒体使用监控机制,助力经济调控与市场监管

新闻媒体自身具有告知性、广泛性等特点,其凭借自身的特点对经济社会上一些不法行为和事件形成独特的舆论环境,对社会上的不法行为进行非强制性的镇压,助力经济社会的正常而健康的运行。

4.1 以舆论监督作用,形成市场监管大环境

对市场的监管绝不是某个政府部门的独立工作,而应该是一项系统性的工程,要有政府各相关部门、市场活动主体、社会公众和大众媒体的共同参与,对市场进行有效监管的一个重要基础就是要形成监管的舆论大氛围和监管执法大环境,其中,对于舆论大氛围的形成,新闻媒体起到核心作用。

新闻舆论是社会舆论的其中一部分,是一种最快捷、最普遍的社会心理控制机制,是一种非强制性的监督,凭借其广泛的影响力及道德压力,在社会上形成对企业行为、市场动态监管的大环境,也为政府监管经济、公众参与经济活动提供必要的依据。

4.2 以有效的媒体手段,对经济行为进行直接监督

媒体监督作用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要条件,市场经济是一种道德经济,没有信用,没有诚信,市场经济也难以运转。新闻媒体能够使用各种有效的媒体手段,对各类市场参与主体的行为进行直接监督,对有助于社会经济发展的行为进行大众传播,对违经济发展规律、损害经济发展的行为进行披露和曝光,促进经济参与主体讲诚信、守信用,从而形成良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机制。

众所周知,新闻媒体在经济社会发展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就其战略作用而言,主要通过宣传路线,创造效益,促进合作和监督市场等方式产生价值。所以,无论是国家与政府、企业与品牌、公众与组织都应该重视新闻媒体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而新闻媒体自身也应该通过不断的自我探索和革新,更好的完善自己,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更多的价值。

参考文献:

[1]张淑芹.新时期新闻媒体的社会责任研究[J].数字化用户,2014(24).

篇2

中图分类号:D632.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5)03-0328-01

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提出,意味着政府不再仅仅是治理的主体,而且在某种程度上说也是被治理的对象;同样,社会也不再仅仅是被治理的对象,也可以而且应当成为治理的主体。社会治理是国家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必然要求创新社会治理体制,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其实质就是要实现国家和社会协同共治,实现从一元单向治理向多元交互共治的结构性变化,有效形成一个政府、市场、社会共同治理的格局。“然而,合作共治需要某种驱动力量,志愿者及其志愿服务正是这种力量的发生器。”志愿者组织作为我国非政府组织的主要代表和重要力量,在多元主体的社会体系中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在现代国家治理的视野下,充分挖掘志愿者组织的潜能,在实践中实现与政府、市场的良性合作互动,激发志愿者组织的活力,在社会多元结构中发挥良好的治理作用,是值得探讨的问题。

社会多元治理格局中志愿者组织面临的困境

一般而言,志愿者组织是经登记注册正式建立的非政府、非盈利组织。它以志愿精神为内在动力,以满足公共需求、提高公共事务效能、实现社会公益为目标。志愿者组织在一定的组织框架下以志愿者为主体实现自我治理,开展或推广志愿行为,传播志愿精神,并具有自愿性、无偿性、公益性、自治性、相对独立性、非政府性的特点。

志愿者组织在现代国家治理体系中所担当的责任和做出的贡献是有目共睹的。然而,我们也必须看到志愿者组织能够发挥的作用与实际作用的发挥之间还存在一定的差距,未来的发展面临以下困境:

一是志愿者组织与政府角色定位及其良性互动的问题。处于转型期的当代中国,志愿者组织和政府之间的关系处于一个非常微妙的阶段。有学者认为,我国志愿者组织的行为并不像西方国家那样属于纯民间行为,但同时又与官方行为有区别,普遍意义上的组织分类都基本上按照其发起模式划分,大致可分为以下三类:第一种是由政府发起并推广的“自上而下发起、自上而下推广”型志愿者组织,第二种是由民间自发成立并获取政府支持的“自下而上发起、自上而下推广”型志愿者组织,第三种是在民间自发产生并在民间自行发展的“自我发起、自我推广”型草根类志愿者组织。现行的发起和推广模式意味着在未来一段比较长的时间内,志愿者组织的运行和发展将仍然处于行政启动推进与公民自觉行动交互存在、相互促进状态中,因此,志愿者组织与政府的关系及互动将直接影响志愿者组织的发展走向。当前,就两者的关系和互动而言,一方面政府与志愿者组织平等合作的格局并未真正形成,政府往往可以通过垄断性地制定规则,单方面决定志愿者组织的生存空间和行动权利,行政主导性过强最终导致志愿者组织自主性和独立性不够,志愿者组织行为有时会呈现一定的行政化运作倾向;另一方面政府对志愿者组织的扶持监管、财政保障、法制建设、合法权益保护等制度供给不足,容易导致志愿者组织在实践中出现资源、权益、行为和发展能力的缺失。

二是构建社会协同机制和市场激励作用发挥的问题。志愿者组织要彻底摆脱传统国家管理体制上的羁绊,使社会权力真正回归社会,且能保证社会化可持续性地健康发展,前提是要培育完善和高效的社会协同机制,充分发挥市场的监督和激励作用。社会合作协同机制能够提供信息、建议以及获取最佳的实践模式,使每个合作伙伴都能实现收益的最大化。在社会多元治理格局中,志愿者组织重新界定、发展和完善其与政府、市场,以及社会大众之间内外部的合作伙伴关系和技能,形成畅通有效、互为监督的关系网络,是当代志愿者组织行为实践和活动开展所面临的新问题。实践表明,成熟的公民社会、浓厚的志愿服务精神、深刻的社会文化认同及其广泛的社会监督,是社会协同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自主性的社会组织,志愿者组织及其行为应该强调社会化参与、社会化运作、社会化服务、社会化竞争和社会化评价,其中,社会市场对于志愿者组织的科学合理的评估激励机制尤为重要,这是一种开放透明的肯定、激励、问责和改善的文化。西方发达国家对志愿者组织的评估活动主要是由特定的、专业化的组织来进行,也就是所谓的“第三方评价机构”,而这种评估体系正是我国当前明显缺失的。

篇3

中图分类号:F8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278(2013)05-038-02

财政作为调节社会经济运行的重要手段,对社会经济的运行具有能动的反作用。党的十报告指出:“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这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必须以改善需求结构、优化产业结构、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推进城镇化为重点,着力解决制约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重大结构性问题。”。我国经济社会的健康发展的举措之一,就是是要积极“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作为财政,必须努力发挥财政的职能作用,以推动本地经济社会发展。这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对财政职能转变的战略任务。

一、当前我国的财政政策

(一)财政政策的含义及分类

财政政策是指国家通过财政收入与财政支出方向和数量的确定,及其对数量的增减变化的调整来调节社会总需求。如预算、税收、国债、补贴、财政收入和支出。中外经济理论表明,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的财政政策,大体可分为扩张性财政政策、紧缩性财政政策和中性财政政策三种类型。

(二)2008年以来,我国连续五年实行积极财政政策

自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蔓延和演变至今,我国宏观经济政策搭配格局大致可以分为两个阶段:积极财政政策+适度宽松货币政策,积极财政政策+稳健货币政策。这两种搭配,总的倾向都是扩张,是在政策环境允许的限度内,所采取的阶段性或暂时性的适度扩张政策,只是扩张的力度和结构有所不同而已。

(三)当前我国财政政策的新特点

在连续实施5年的扩张性操作之后,相对于以往,2013年的财政扩张性操作至少有三点不同:

其一,在边际效应递减规律的作用下,扩张性操作的效果有所下降。即使再采用类似2008年那样的大规模经济扩张措施,其扩张作用也不会达到当年的程度;

其二,在扩张性经济政策自身规律的作用下,粗放型扩张对于结构调整的负作用有所显现。较之危机前,今天面临的结构调整压力更大、任务更重,也更加紧迫;

其三,随着全球经济持续震荡和我国经济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突出,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真正意义上的复苏不可能在现有的经济结构基础上实现;要使经济走上持续健康发展的轨道,必须加大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力度,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四)当前我国财政政策的重点

概括起来讲,当前积极财政政策的实际内容主要落实到三个方面,即增加赤字、减少税收和扩大政府支出。

一是增加财政赤字。财政赤字的规模及其边际效应直接决定财政扩张力度的大小,考虑到2013年的经济走势和实施财政扩张以及其他方面的需要,包括结构性减税具有滞后效应,2013年财政收入增长不会太快,但财政刚性支出增加,特别是要增加保障改善民生支出,保持对经济增长和结构调整的支持力度,国家安排财政赤字1.2万亿元,比2012年预算增加4000亿元。

二是减少税收。减少税收主要通过民间可支配收入的增加而非政府直接投资的增加实施经济扩张。这一政策的实施,既有助于实现逆周期调节的稳增长目标,也有助于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避免粗放型扩张,更好地发挥积极财政政策对于推进结构调整的作用。2013年国家减少税收的重点是加快推进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工作,适时地扩大试点地区和行业范围。

三是扩大政府支出。在以往的宏观经济政策格局中,扩大政府支出曾作为主要载体而立下汗马功劳,才能够在国际金融危机蔓延的形势下率先走上回升向好轨道。目前,宏观经济形势已经发生重要变化,宏观经济政策格局已经作出重大调整,特别是兼顾稳增长和调结构的需要已经日趋凸显。2013年,扩大政府支出向优化支出结构转变,一方面,继续向教育、医药卫生、社会保障等民生领域和薄弱环节倾斜,严格控制行政经费等一般性支出;另一方面,中央预算内投资主要投向保障性安居工程,农业、水利、城市管网等基础设施,社会事业等民生工程,节能减排和生态环境等领域。。

二、充分发挥财政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职能作用

我们先谈谈财政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财政与经济社会发展是一种辩证关系,经济决定财政,财政反过来影响经济。经济社会发展水映一个国家和地区的社会产品的丰富程度和经济效益的高低。经济发展水平高,社会产品丰富及国民生产总值相应就多,财政收入总额较大,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也较高。因此,经济社会的发展水平对财政收入规模起着基础性的约束作用。财政作为一种分配形式,与经济各个环节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是社会再生产过程中分配环节的一个组成部分,与生产、交换、消费等环节存在着密切的联系。

经济社会发展呼唤财政更深入的支持。仅就资金而言,以现代农业为例,支持可以优化劳动、土地和资本等生产要素的组合,使农业形成规模经济和产业集聚,使农业的综合竞争力大幅提高。农业龙头企业的发展离不开金融的支撑;农业基础设施建设需要大量的资金危地支持;农业科研有赖于长期的资金支持。

为了落实我国当前的财政政策,必须不断增强财政对经济的调控能力,并围绕地方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调整职能作用的着力点。

(一)逐步增强财政调控能力

我们知道,财政具有资源配置职能。这是指将一部分社会资源集中起来,形成财政收入,然后通过财政支出活动,由政府提供公共物品或服务,引导社会资金流向,弥补市场缺陷,从而优化全社会的资源配置。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市场这只“无形的手”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基础性作用,政府这只“有形的手”主要在市场“失灵”的领域发挥作用。作为政府履行职能的重要手段之一,财政不仅是一部分社会资源的直接分配者,也是全社会资源配置的调节者。这一特殊地位,决定了财政的资源配置职能,既包括对用于满足社会公共需要资源的直接分配,又包括对全社会资源的间接调节。要通过完善税制,增加政府的有效财力,要把预算外资金纳入财政管理,以形成综合财力。

要通过实施特定的财政政策,促进较高的就业水平、物价稳定和经济增长等目标的实现。政府根据宏观经济运行的不同状况,相机抉择采取相应的财政政策措施。当总需求小于总供给时,采用扩张性财政政策,增加财政支出和减少政府税收,扩大总需求,防止经济衰退;当总需求大于总供给时,采用紧缩性财政政策,减少财政支出和增加政府税收,抑制总需求,防止通货膨胀;在总供给和总需求基本平衡,但结构性矛盾比较突出时,实行趋于中性的财政政策。

(二)优化财政收入分配职能

篇4

[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728(2012)01-0080-03

机构编制部门是配置党的执政资源、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巩固国家政权的基础性部门,担负着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和研究拟定机构改革方案、科学组织实施的职责,对事关重大体制改革提供咨询和建议的职责,规范各级政府在经济社会发展方面的事权划分的职责,做好各部门之间和上下级部门之间职能协调的职责以及机构编制日常管理的职责等。因此,机构编制工作的职能决定着这项工作必须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为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

一、机构编制工作与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密不可分

机构编制工作属于上层建筑范畴,调整的是国家机构与社会化大生产的特殊的生产关系。简而言之,就是通过机构改革和机构编制管理这两个手段,以精简、统一、效能为原则,以转变职能和体制调整为重点,科学合理地配置社会公共资源,优化布局结构,为进一步提高党的执政水平和政府管理能力,提供精干、高效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

经济建设是社会前进的核心动力。机构编制作为上层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要与经济基础相适应,使机构编制的变化与经济和社会发展协调统一。从一定意义上讲,机构编制工作调整的就是“机构”、“编制”、“职能”和经济基础的关系。职能是社会化大生产中客观需要的必然产物,是机构编制管理的前提;机构是政府在社会分工中承担公共服务的主体,其根本任务就是履行职能,因此机构的设立必须以职能为依据,不能超越职能的需要来人为地设立机构;编制是“职能”和“机构”的落实内容,强调人的主观因素,强调“人”的作用发挥。随着我国工业化、城市化和农牧业产业化的推进,特别是伴随着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产业结构要求的提出,机构编制工作必须严格按照自然规律、经济规律、社会发展规律和职能需要来科学设置机构,调整人员结构,提供良好的公共服务体制保障。

编制部门要找准位置,主动融入经济、政治、文化建设大局。机构、职能和编制统称为组织资源,编办就是国家组织资源的配置部门。无论是采取机构改革的手段,还是采取机构编制管理的手段,最核心的目的,就是使行政、事业等组织资源得到优化配置,努力构建适应我国新形势下的行政管理体制和事业单位运行机制。因此要全面树立科学发展观,树立全局观念、和谐发展观念,以人为本,依法办事,理顺部门职能,科学设置机构,优化事业单位布局结构和人员结构,合理配置行政管理、技术服务和人力资源。

总之,要通过组织机构设置、体制机制改革、职能编制配备,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不断增强经济社会发展的物质基础;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不断加强经济社会建设的政治保障;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不断巩固经济社会建设的精神支撑。

二、机构编制部门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基础性作用

当前,受全球经济形势的影响,我国保持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的任务十分艰巨。扭转经济发展的不利局面,在各种不利因素中闯出一条生路,加快推进经济社会发展进程,机构编制监督管理工作的基础性作用毋庸置疑。

(一)机构编制工作有利于一个地区社会资源整体优势的提高。一个地区的发展,是多种因素作用、各种要素集聚的结果,是人才、资本、技术、管理等优势要素的全面发展。机构编制工作能在很大程度上优化人力、物力、职能、信息等方面资源,使之处于最好调配与组合状态,发挥最佳效能。

1 优化人才资源。机构编制部门坚持树立“编制为人才所用,确保人才使用编制”的观念,严把空编进人关和注册关,完善机关、事业单位的进人规则和程序,突出高素质人才的吸纳和引进,集聚优势人才,形成优势的科学管理和竞争力,为人才的引进、培养和储备作好机构和编制的保障。将有限的编制用于满足人的需求,保障人的权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2 优化职能资源。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将成为资源配置的有效方式,客观要求政府进一步深化改革,调整职能,合理划分事权,由“全能政府”向“有限政府”转变。在行政体制改革方面,机构编制工作按照“政企分开,政事分开,政社分开”的原则,把与政府性质及职能不相符的事务交给市场或者中介组织;事业单位应当以独立的法人,面向社会,面向市场提供服务。清理、回收不宜由事业单位承担的行政事务,理顺政府部门与事业单位的关系。通过对事业单位的分类改革、人事制度改革、社会保障制度以及分配制度改革等,使事业单位从规模数量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伴随政府与事业单位的改革,机构编制工作及时跟进,该撤并的及时撤并,该缩减的及时缩减,该增加的及时调整。

3 优化组织资源。优势的组织资源,需要通过不同资源的有效整合和科学的布局调整来实现。通过优化资源配置,改善人员结构,改革体制机制等措施,机构编制的重心向环境保护、劳动保障、安全生产、医疗保险等公共服务系统转变。比如,围绕优化产业结构的目标,首先就有一个政府宏观管理、大力推进以及投资主导的问题,机构编制部门就不能单纯地满足于表面上的机构合并调整、编制重新核定,而是要根据职能的需要和产业政策进行正确引导,形成正确的投资导向机制,通过优化组织资源和改革运行机制,以最小的政府投入来带动产业的升级和多元化发展。

(二)机构编制工作有利于提高统筹城乡发展力度和速度。现阶段统筹城乡发展的最终目标是打破传统的二元经济社会结构,建立起新的城乡一体的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格局。机构编制部门承担的城乡社会化服务系统建设就是统筹城乡发展工作中的重要一环。

1 合理界定政府职能,加速政府管理创新。科学、合理的机构编制工作使政府职能由过去的直接管理经济活动、生产活动向服务“三农”、优化环境、对接市场、推广科技、建设新农村等转变。

2 加快城乡社会化服务体系的建设。打破城乡二元体制,要求城乡居民具有平等的社会权利,凡是城市居民享有的养老、医疗、失业、低保等社会保障和优质教育资源,广大农民也要平等享有。努力建立城乡一体的社会保障制度,在教育、医疗、养老等方面逐步向农村倾斜,改变现有的城市集中优势资源的局面,最大程度地协调城乡发展矛盾。

3 加强基层公共服务机构建设。一方面,按照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产业结构、农业经营产业化的要求,加大基层科技力量的配置,推进传统生产向现代生产的转变,促进农业经济的产业化发展;另一方面,做好工业园区和经济区的机构编制保障,促进工业向园区集中,充分发挥园区内基础设施对工业企业的支撑作用,实现工业经济的集约化发展。

(三)机构编制工作有利于监督机构改革成果

和职能履行情况,营造优良投资创业环境。机构编制部门的监管工作,就是要以监督检查机构改革工作落实情况、监督检查各部门履行职能情况为切入点,巩固机构改革成果;监督检查是否已经真正落实了撤销专业经济管理部门,政府主管部门是否解除了与所办经济实体和直属企业的行政隶属关系,在人财物方面实现彻底脱钩,使企业真正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照章纳税的法人实体;监督检查政府主管部门在行政上是否真正做到了加强宏观调控职能,减少了对企业和市场的微观干预职能,是否集中力量抓好了规划、政策指导、执法监督和组织协调,是否充分发挥好了政府职能作用,为企业和公众提供了上乘的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监督检查行政部门是否真正减少了行政审批事项,是否转变了工作方式,简化了办事程序,真正做到了方便群众。

三、加强自身建设,促进经济社会发展

机构编制部门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编办在依法履行各项职责中,要紧紧围绕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围绕和服务于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无论是机构编制管理、机构设置、编制核定和机构编制监督项目,都要紧紧抓住发展这个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把服务于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与加强社会主义体制建设紧密结合起来,全力保障和促进经济社会的发展,使机构编制部门在全局工作中发挥积极作用。

(一)创新机构编制管理。积极推进新农村建设。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要深化农村综合体制改革,大力推进乡镇机构改革、农村义务教育改革、县乡财政体制改革,切实转变乡镇政府职能。机构编制部门要积极参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按照新农村建设的客观需要,科学合理配置机构编制资源,从而调动各方积极参与和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着力推进新农村建设。

(二)增强社会服务职能,促进社会全面协调发展。按照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政府的职能要更加重视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政府要增强构建和谐社会和提供公共服务两方面的职能。在增强构建和谐社会职能方面,要以人为本,调节收入分配,化解社会矛盾,维护社会公正,保持社会稳定。在提供公共服务方面,重点是提供公共基础设施、公共教育、公共卫生、就业、社会保障等方面的服务。在机构设置和编制管理上要加强社会保障、环境保护以及维护社会稳定、化解社会矛盾、城市建设、教育、卫生等管理部门的建设,从体制建设上确保经济社会协调稳定发展。

(三)加强机构编制监管,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严格机构编制管理,严控机构编制增长。同时兼顾实际需求,使机构编制工作适应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需求,积极服务和服从于经济建设和社会事业的发展。加强对编制使用情况监控,提高编制使用效率。要根据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科学合理地配置编制资源。要根据职能部门工作发展趋势,科学调整编制。对职能弱化的部门,要严格控制进人,编制实行“退一减一”逐步消化。对任务重,职能强化部门需要增加的编制,从职能弱化部门减少的编制中调整。

篇5

    一、计量工作的现状

    单位制的统一和量值传递是计量的根本,然而仅仅依靠技术手段获得的这些数据很难真正达到这个目的,法律法规制度的不健全、行政管理的不协调和技术保障的不足都会直接影响到计量工作的开展。企业计量工作发展速度明显减慢,管理和检测水平停滞不前,部分企业由于结构合并、职能分解、人才流失、检测设备老化等原因,还出现了计量工作倒退的现象[1]。

    首当其冲的就是投资渠道的不稳定以及固定资金来源的不足,技术人才纷纷流失,缺少基础工作人员,使得计量基础研究得不到很好的发展,拉大了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导致计量基标准技术水平不足,一些运用到传统行业的计量基标准在一些新行业和新技术上面无法使用。当前对于计量技术上面法律法规的制定以及修正不够及时,部分计量器具管理规定不足,大多与国家脱轨,并且落后于经济市场的发展,各领域对于计量工作的需求无法得到满足。在行政管理上面,单纯的把计量工作归为计量部分的个体活动,缺乏团结配合,也导致计量工作得不到更好的开展。

    二、计量在服务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计量是关于测量的科学,是实现测量单位统一,保证测量量值准确可靠的活动。人们在广泛的科技、经济、社会活动中,每天都进行着各种不同的测量。测量的准确与否,直接影响这些活动的成效,而计量是实现准确测量的基本保证。没有计量,就无法保证科技创新、质量控制、公平交易及健康、安全、环境监控、资源保护中各种测量的有效性,也就无法保证国家和公众的利益,从而无法实现经济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因此,计量是整个国家科学技术、经济和国防建设、社会发展的重要技术基础。而计量工作在服务经济和社会发展中起着重要的基础作用。

    1.计量是提高企业的产品产量和经济效益的重要手段

    产品质量是企业的生命,是现代科技与管理水平的综合反映,与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密不可分,现代企业只有重视与强化质量管理才能得以生存,而保证产品质量最有效的途径和手段就是加强计量管理。企业计量管理水平决定着企业产品质量的好坏。企业的发展过程,无不通过计量管理来监控产品质量,这是企业生产经营中一项基础性的技术管理工作,是实现企业产品质量目标的保证。计量与质量的关系是密不可分的,没有计量就谈不上质量。计量是质量的基础,离开了计量就无所谓质量。所以,计量是工业的眼睛,直接关系到企业生产加工、工艺控制和产品质量检验,是提高企业的产品产量和经济效益的重要手段。

    2.计量工作是维护市场经济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计量科学技术对建立和维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这是因为“量”是一切客观事物及其运动的表现形式,它反映着客观事物的内在性质、相互联系和运动规律。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各种活动日益社会化,特别是在贸易往来、科技交流等活动中,对同一“量”应有相对一致的测量结果,这就需要靠计量单位的统一和测量的准确可靠,也就是说,要靠计量来保证,否则社会经济秩序就要发生混乱,生产、流通就不能正常进行,科学实验、高技术的研究与发展也会遇到困难,对外经济贸易和科技文化交流也无法开展。所以,计量工作是市场经济的重要保证,是建立法制社会,规范市场秩序,保证公平交易,维护广大人民群众利益的重要保障。

    3.计量工作是促进企业节能减排的技术基础和重要保障

    能源是人类社会生存和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和世界经济迅猛发展,资源和环境越来越成为全人类共同关心的重要问题和面临的严峻挑战。我国人口众多,资源相对不足,能源利用率较低。这就要加强能源计量工作,靠计量量化管理企业,靠计量量化指导生产,靠计量量化降耗挖潜。因为,在节能减排工作中,无论是采用先进的数据管理方法还是通过技术创新和技术改造以及通过能源的堵漏挖潜等等取得成效,实践证明,采用这些好的措施和方法的前提是,都必须建立在具备完善的计量管理体系,合理配置了能源计量器具,准确应用计量数据等能源计量工作的基础上。所以,计量工作是促进企业节能减排,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技术基础和重要保障。

    4.计量是质量管理的基础和保证

    计量的监督行为是技术和管理的结合体,是通过实施法制管理来实现的,法制性是计量的基本特征之一。计量执法监督工作是质监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质量技术监督行政部门通过实施法制管理手段达到计量单位统一,量值准确可靠的同时,严厉打击计量违法犯罪行为,使广大消费者免受不诚实计量的侵害,最大限度地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以此建立良好的市场秩序和有序的市场竞争环境,打击计量作弊,维护“名优”利益,极大地保护企业科技开发和技术投入的热情和积极性,从而推动地方经济的快速发展。由此可见计量工作在经济活动中的重要地位和质监工作人员所肩负的艰巨任务及重大使命。所以,计量是质量技术监督工作的重要技术手段,是质量管理的基础和保证。

    计量工作是国民经济、科技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是经济建设中必不可少的技术基础。基础不牢,地动山摇,没有计量,寸步难行。

    三、促进计量工作发展的设想及思路 计量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和社会管理的重要手段,关系国计民生。如何加快计量工作的完善和发展,以适应科技的进步,经济的发展。根据《计量发展规划(2013-2020年)》提出的要求,联系我地计量工作的主攻方向必须放在为科技进步服务、为产品发展服务、为区域经济服务、为节能减排服务、为企业提高产品质量和效益服务、为促进地方经济发展服务上的总体目标。

    长期以来,我国围绕和谐社会建设,突出保障和改善民生,加强与健康安全、医疗卫生、公平交易、环境保护等相关领域的计量监管,组织计量惠民专项行动,推进诚信计量体系建设,均取得了显着一定成效。

    质监部门是计量行政主管部门,计量是质监工作的重要技术基础,是质监部门的老本行和第一看家本领。当前,正处于“十二五”承上启下的关键期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攻坚期,我们在认真贯彻执行当地党委和政府的决策部署,计量工作必须紧贴这一工作大局,增强服务理念,强化服务意识,创新举措、主动作为,坚持把“政府需要、企业欢迎、群众拥护”作为工作的切入点,为全力为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1.结合本地区经济结构特色求作为

    一是围绕服务产业结构调整的要求,认真研究、制定产业发展急需的计量基、标准,充分发挥计量的基础作用。二是在构建战略性新型产业所需的新能源、新材料、新技术、新方法等方面不断加强计量基础研究和应用,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和传统产业的升级换代。三是满足优势支柱产业和特色优势产业的发展需求,拓延计量检定内涵,完善计量检测手段。四是结合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实际、企业提高质量的需要、企业检测手段的提升和计量标准检定或校准工作的需要,建立社会公用计量标准,完善量传溯源体系,为提高企业的产品质量提供计量技术支撑。五是帮助企业完善计量检测体系,把提高测试水平作为提高产品质量的重要技术保障。

    2.加强计量工作促生态建设求作为

    能源计量是节能减排和生态建设的重要基础和“标尺”。全面加强本地区重点工业企业的能源计量工作,指导帮助企业建立完善计量管理制度,合理配备计量器具,建立技术档案和设备台账,为企业构筑满足精细化管理要求的能源计量工作平台,促本地区生态建设工作的快速发展。

    3.围绕保障和改善民生求作为

篇6

经济建设职能主要是指国家政府机关,通过国情制定的全面的、具体的能够促进经济发展的规划、服务或监督职责,利用各种方式方法来实现相关的经济建设发展日标。根据经济建设与发展相关理论和实际,其对政府经济建设职能范围的划分即是对市场和政府对国家经济发展中重要作用的范围。

2.经济建设职能约束

财政在经济建设与发展中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并且财政对经济体制转型和国家经济发展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除此之外,财政在经济建房与发展过程中还受到了相关的约束。其一,建设服务型政府要求。与市场经济体制发展相适应,政府应当属于服务型政府,以服务为主要工作内容,明确政府职责。其二,经济发展过程中受经济结构矛盾约束。曰前我同经济发展过程中仍然存在着明显的经济结构矛盾,解决这些矛盾,实现经济发展是我国财政充分发挥经济建设职能的要求和日标。其三,不同经济类型对财政作用的约束。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不同经济类型行业逐渐形成且明确,而现代市场经济发展对政府经济十预力度和方式都有所改变。所以,国家财政在经济建设与发展职能中更加明确了其对各经济类型的不同作用。

二、我国财政在经济建设与发展中现状

1.经济结构体制建设尚未完善

我国目前仍然处于发展中国家阶段,经济建设是促进国家发展的重要工作,国家经济结构体制建设仍然需要完善和调整。然而,我国日前的经济体制是以计划经济体制为根本,通过长时间探索和分析逐渐进行变革。我国市场经济体制建设经历了漫长的完善过程,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国家财政支出主要着重于经济发展和基建投资,而对于社会发展和人力资本的投资则较为忽视,这使得我国当前的经济事务支出较多,表明我国市场经济结构体制建设仍然需要更好的完善。

2.资金与管理机制尚未完善

当前我国对各项专项资金管理和使用尚不够规范和全面,资金的管理机制尚未不够完善,一些专项资金在使用过程中存在诸多管理问题。所以,使得国家财政政策整体协调性存在偏差,导致资金管理不全面且不连贯。同时,由于我国财政在经济建设与发展过程中的资金与管理机制不完善,使得资金使用效率大大降低,局限了财政作用的充分发挥和国家经济的快速平稳发展,完善资金管理体系建设已成为国家经济发展的首要工作重点。

3.中小企业政策扶持不够具体

中小企业在国家经济发展过程中起到了促进作用,我国财政对于中小企业发展的相关扶持政府并不够完善和具体,这使得各中小企业在生产经营管理过程中受到极多的阻碍,且得不到更好的发展。日前我国中小企业对于资金方面的需求较高,生产技术改造和创新能力极其缺乏,使得一些科学生产技术不能投入生产且创造收益,造成资金和技术方面的严重浪费。因此,我国应当针对中小企业发展制定相关的扶持政策,为促进国家经济发展和中小企业发展提供保障。

三、我国财政在经济建设与发展中发作的作用

1.正确定位财政经济建设职能

随着经济形势的发展和需要,我同政府逐渐向公共服务型政府开始转变,营造良好的经济社会环境,为国家经济发展提供相关基础设施,满足社会发展和人们生活的各项需求,正确定位财政经济建设各方面职能职责。与此同时,以国家财政职能的范围、效率以及能力为基础,提高国家中央政府和各地方政府的公共服务质量,重视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根据经济形势,转变政府职能观念。由中央政府和各地方省级政府承担,各地方省级政府在中央政府的总体决策内履行相关经济发展职能,明确财政经济建设地位和重要性。

篇7

引言:

地方经济的发展离不了计量工作,而计量工作也涉及到各行各业,与群众的民生密不可分。计量也不是简单的局限单位统一、量值传递,计量工作在科技时代的巨大作用也逐渐体现出来,加快计量工作的科学基础建设利于为地方政府研究制定地方经济发展提供科学依据,从而有效的促进地方经济的快速和健康发展。

一、计量工作的现状

单位制的统一和量值传递是计量的根本,然而仅仅依靠技术手段获得的这些数据很难真正达到这个目的,法律法规制度的不健全、行政管理的不协调和技术保障的不足都会直接影响到计量工作的开展。企业计量工作发展速度明显减慢,管理和检测水平停滞不前,部分企业由于结构合并、职能分解、人才流失、检测设备老化等原因,还出现了计量工作倒退的现象[1]。

首当其冲的就是投资渠道的不稳定以及固定资金来源的不足,技术人才纷纷流失,缺少基础工作人员,使得计量基础研究得不到很好的发展,拉大了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导致计量基标准技术水平不足,一些运用到传统行业的计量基标准在一些新行业和新技术上面无法使用。当前对于计量技术上面法律法规的制定以及修正不够及时,部分计量器具管理规定不足,大多与国家脱轨,并且落后于经济市场的发展,各领域对于计量工作的需求无法得到满足。在行政管理上面,单纯的把计量工作归为计量部分的个体活动,缺乏团结配合,也导致计量工作得不到更好的开展。

二、计量在服务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计量是关于测量的科学,是实现测量单位统一,保证测量量值准确可靠的活动。人们在广泛的科技、经济、社会活动中,每天都进行着各种不同的测量。测量的准确与否,直接影响这些活动的成效,而计量是实现准确测量的基本保证。没有计量,就无法保证科技创新、质量控制、公平交易及健康、安全、环境监控、资源保护中各种测量的有效性,也就无法保证国家和公众的利益,从而无法实现经济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因此,计量是整个国家科学技术、经济和国防建设、社会发展的重要技术基础。而计量工作在服务经济和社会发展中起着重要的基础作用。

1.计量是提高企业的产品产量和经济效益的重要手段

产品质量是企业的生命,是现代科技与管理水平的综合反映,与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密不可分,现代企业只有重视与强化质量管理才能得以生存,而保证产品质量最有效的途径和手段就是加强计量管理。企业计量管理水平决定着企业产品质量的好坏。企业的发展过程,无不通过计量管理来监控产品质量,这是企业生产经营中一项基础性的技术管理工作,是实现企业产品质量目标的保证。计量与质量的关系是密不可分的,没有计量就谈不上质量。计量是质量的基础,离开了计量就无所谓质量。所以,计量是工业的眼睛,直接关系到企业生产加工、工艺控制和产品质量检验,是提高企业的产品产量和经济效益的重要手段。

2.计量工作是维护市场经济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计量科学技术对建立和维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这是因为“量”是一切客观事物及其运动的表现形式,它反映着客观事物的内在性质、相互联系和运动规律。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各种活动日益社会化,特别是在贸易往来、科技交流等活动中,对同一“量”应有相对一致的测量结果,这就需要靠计量单位的统一和测量的准确可靠,也就是说,要靠计量来保证,否则社会经济秩序就要发生混乱,生产、流通就不能正常进行,科学实验、高技术的研究与发展也会遇到困难,对外经济贸易和科技文化交流也无法开展。所以,计量工作是市场经济的重要保证,是建立法制社会,规范市场秩序,保证公平交易,维护广大人民群众利益的重要保障。

3.计量工作是促进企业节能减排的技术基础和重要保障

能源是人类社会生存和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和世界经济迅猛发展,资源和环境越来越成为全人类共同关心的重要问题和面临的严峻挑战。我国人口众多,资源相对不足,能源利用率较低。这就要加强能源计量工作,靠计量量化管理企业,靠计量量化指导生产,靠计量量化降耗挖潜。因为,在节能减排工作中,无论是采用先进的数据管理方法还是通过技术创新和技术改造以及通过能源的堵漏挖潜等等取得成效,实践证明,采用这些好的措施和方法的前提是,都必须建立在具备完善的计量管理体系,合理配置了能源计量器具,准确应用计量数据等能源计量工作的基础上。所以,计量工作是促进企业节能减排,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技术基础和重要保障。

4.计量是质量管理的基础和保证

计量的监督行为是技术和管理的结合体,是通过实施法制管理来实现的,法制性是计量的基本特征之一。计量执法监督工作是质监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质量技术监督行政部门通过实施法制管理手段达到计量单位统一,量值准确可靠的同时,严厉打击计量违法犯罪行为,使广大消费者免受不诚实计量的侵害,最大限度地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以此建立良好的市场秩序和有序的市场竞争环境,打击计量作弊,维护“名优”利益,极大地保护企业科技开发和技术投入的热情和积极性,从而推动地方经济的快速发展。由此可见计量工作在经济活动中的重要地位和质监工作人员所肩负的艰巨任务及重大使命。所以,计量是质量技术监督工作的重要技术手段,是质量管理的基础和保证。

计量工作是国民经济、科技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是经济建设中必不可少的技术基础。基础不牢,地动山摇,没有计量,寸步难行。

三、促进计量工作发展的设想及思路

计量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和社会管理的重要手段,关系国计民生。如何加快计量工作的完善和发展,以适应科技的进步,经济的发展。根据《计量发展规划(2013-2020年)》提出的要求,联系我地计量工作的主攻方向必须放在为科技进步服务、为产品发展服务、为区域经济服务、为节能减排服务、为企业提高产品质量和效益服务、为促进地方经济发展服务上的总体目标。

长期以来,我国围绕和谐社会建设,突出保障和改善民生,加强与健康安全、医疗卫生、公平交易、环境保护等相关领域的计量监管,组织计量惠民专项行动,推进诚信计量体系建设,均取得了显著一定成效。

质监部门是计量行政主管部门,计量是质监工作的重要技术基础,是质监部门的老本行和第一看家本领。当前,正处于“十二五”承上启下的关键期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攻坚期,我们在认真贯彻执行当地党委和政府的决策部署,计量工作必须紧贴这一工作大局,增强服务理念,强化服务意识,创新举措、主动作为,坚持把“政府需要、企业欢迎、群众拥护”作为工作的切入点,为全力为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1.结合本地区经济结构特色求作为

一是围绕服务产业结构调整的要求,认真研究、制定产业发展急需的计量基、标准,充分发挥计量的基础作用。二是在构建战略性新型产业所需的新能源、新材料、新技术、新方法等方面不断加强计量基础研究和应用,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和传统产业的升级换代。三是满足优势支柱产业和特色优势产业的发展需求,拓延计量检定内涵,完善计量检测手段。四是结合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实际、企业提高质量的需要、企业检测手段的提升和计量标准检定或校准工作的需要,建立社会公用计量标准,完善量传溯源体系,为提高企业的产品质量提供计量技术支撑。五是帮助企业完善计量检测体系,把提高测试水平作为提高产品质量的重要技术保障。

2.加强计量工作促生态建设求作为

能源计量是节能减排和生态建设的重要基础和“标尺”。全面加强本地区重点工业企业的能源计量工作,指导帮助企业建立完善计量管理制度,合理配备计量器具,建立技术档案和设备台账,为企业构筑满足精细化管理要求的能源计量工作平台,促本地区生态建设工作的快速发展。

3.围绕保障和改善民生求作为

一是加强安全防护、医疗卫生、环境监测、行政执法、产品质量检验等关系国计民生的计量器具的定期检定和监督管理,强化与百姓生活密切相关的计量器具和定量包装商品的监督抽查,有效提高强制检定覆盖率和抽检合格率。二是开展计量惠民工作。加强计量作弊防控技术和查处技术研究,严厉查办计量违法行为。同时加强能效标识产品计量监督检查,严厉打击能效标识虚标行为。三是加强诚信计量体系建设。建立和完善“生产经营者自律、行政部门监管、社会各界监督”的工作机制。

四、结语

总之,计量是科学技术进步、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技术基础,与人民群众的生活息息相关,可以说计量无处不在,无时不有。计量工作涵盖了政治、经济、科学等各个领域,是经济建设和发展重要的技术基础,在促进科技进步和现代化建设中有着无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实践证明,计量水平的高低,已成为衡量一个地区科技、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标志之一。可见,计量工作在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中将会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杨俊宝,企业计量工作的定位与发展[J].中国计量。2008(3)

[2张巍宙,加强计量工作之我见[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7(11)

[3]张金华,论计量工作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J].中国消费与质量网.2012

[4] 赵志坚,浅析质监部门如何发挥好计量工作的基础性作用2013.07.2

篇8

陕西号称“天然的中国历史博物馆”,在这里蕴藏着很多音乐文化瑰宝,她让我们看到了此地所具有的历史沧桑感和自豪感。陕西的音乐总体高亢、激昂,但是也有不乏陕北信天游的宁静和悠扬,不乏陕西山歌的缠绵和婉转。

当今社会,经济基础是一个省份也是一个国家的基础,然而,“文化经济”是一个新概念,是文化与经济共同作用催生出来的新名词,且是以经济为依托以文化为内涵的“文化的经济化”或“经济的文化化”共荣共和的新名词。文化产业带动经济产业的发展,当然文化对经济对政治的的渗透作用也成为综合国力的一部分。随着旅游文化产业的发展,文化与经济的高度融合使得艺术也对经济产生了独特的影响力,本民族、本地域的传统音乐更应该受到重视,这样使得当地的经济产业才能具有特色。

一、秦地传统音乐在当今社会的传承与发展

当今社会,有人认为传统音乐老掉牙了,已经不适合灯红酒绿的社会发展,还是现代音乐更吸引眼球,其实传统音乐与现代音乐有着不同的服务对象,内容形式也不同。传统音乐与现代音乐并非水火不容相互对立,重点在于它们蕴含的思想情感能带给人们什么样的审美取向和潜移默化的影响,但凡能给人以有益的影响,它就有存在的价值。

历史上,古长安是经济、文化、政治的中心,是歌、舞、乐文化繁荣的国际大都市,2000年前在西安郊区秦遗址出土的“乐府丞印”等说明秦代已有乐府,秦汉时期的“鼓吹乐”“相和歌”“大曲”到“雅乐”再到隋唐时期的“教坊”“梨园”,从周时期秦国的歌师秦青到唐玄宗李隆基,都说明三秦大地传统音乐极为丰富。如何让传统音乐在经济高度发达的“三秦大地”适应现代人的审美趣味是我们要研究的重要课题。例如:京剧这门艺术,其特殊的表演方式和表演内容与我们的生活节奏不符,很难看懂,已与我们越走越远了。传统音乐作为国粹,是经过历史的检验的,是历史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我让我们值得骄傲的根本,是中国现代音乐确立独特乐风的重要途径,或许这就是立命之本。现代音乐的发展是传统音乐在当代的整合,是传统音乐在当代的发展。

(一)继承、发展和保护秦地的传统音乐势在必行,也是当代中国经济、文化持续发展的需要。

秦地传统音乐文化是秦地生活方式的集中体现,这样的艺术特色是秦地生活方式的折射。它的艺术特色持续而鲜明,千百年来秦地百姓一直秉承着特色的生活方式,但同时也经受了现代生活的冲击,秦腔作为老百姓的生活方式已经失去了其作为生活方式的现实空间,巨大的生活压力和拘谨是生存空间已经把秦腔挤到了特定的场所――广场。如果不注意引导,恐怕慢慢的秦腔也会在广场上消失的一干二净了。老百姓心里的那种豪迈,那种秦地音乐特征产生的内在气质是不会轻易改变的,对传统音乐的保护是音乐发展的内在需要,是人类生活的内在需要。作为当代音乐文化的发展必须有根,必须接地气,秦地百姓是生活方式就是根,秦地传统音乐就是根,继承、发展和保护秦地传统音乐势在必行,是当代文化艺术发展的需要。

(二)继承、发展和保护秦地传统音乐,离不开政策的支持和经济的扶助。

秦地传统文化在现代生活的挤压下已经在生活中渐行渐远,继承、发展和保护秦地传统音乐需要大家的共同努力,需要政策的支持和积极的扶助。

陕西的传统音乐也是一样的,有些是在社会经济发展中已经渐趋不适应,我们应该在这种冲撞下认识到人们的审美对传统音乐的冲击,借助于我们的传统音乐的本质来适应甚至促进经济的发展。传统音乐与现代音乐、现代经济的冲撞,反映着经济体制改革的现状,我们应该实行切实可行的保护和传承措施,让传统音乐在发展中求得传承,成为一种“流动的音乐”。我们的秦地传统音乐,也正是由于融会了当代的意识才得以流传下来的,既融合了浓厚的传统文化,又吸收了当代的风貌。在继承中,把当代的艺术形式融入到秦地传统音乐中,形成传统与现代相互补充的局面,让传统秦地音乐不断注入新的创作理念,源远流长。

秦地传统音乐的保护需要政策的优化,需要政府拿出切实可行的措施加以保护性干预,更需要经济的扶助,在市场经济的大环境下,没有经济的扶助很难实现传统文化的持续健康的发展。政府应当拿出切实有力的措施,把保护、传承和弘扬秦地民族音乐文化的这而大旗高高举起,共创秦地传统音乐的繁荣时代。

(三)传统音乐的保护和传承与传承人的培养是密不可分的。

任何事物的发展都需要人力资源的发展,秦地传统音乐的发展同样需要传承人的培养。应该加强秦地传统音乐的传承,在中小学校、甚至地方院校应该设立一些有地方特色的教学科目,使得本地的传统音乐得以传承发展,这样一些传统音乐才能不断传承发扬下去。

二、秦地传统音乐在经济发展中的促进作用

在对秦地传统音乐传承和保护的基础上,适当开发利用,促进当地经济与旅游等事业的发展,是非常有必要的。

丰富的三秦文化,滋养了传统音乐的发展。这片土地艺术品种丰富,影响广泛、深远。陕西单被列入中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民歌就有紫阳民歌、陕北民歌、镇巴民歌,戏曲乐种就有秦腔、眉户、碗碗腔、商洛花鼓、汉调二黄、阴老腔、华县皮影、合阳线戏、陕北说书、西安鼓乐等等。仅陕北就有信天游、小调、酒歌、小曲等二十多种,其中以信天游最富有特色、最具代表性。受人文风貌的影响,秦地传统音乐形成了豪迈激昂,粗犷且淳朴典雅,并以特有的形态与民众朝夕相处,生活即是艺术。如此种种都记录了百姓的生活,记录下了三秦大地的沧桑。

(一)秦地传统音乐在发展区域经济中的新使命

秦地传统音乐作为特色的文化艺术形式,在推动区域经济中发挥着独特的使命。

首先,秦地传统音乐作为特色艺术形式是陕西形象的文化窗口。大家知道,音乐是一扇窗口,是一扇认识世界、认识人的独特窗口,是一个地域音乐文化和人类生活的表达形式。透过秦地传统音乐,我们可以洞悉三秦悠久的区域文化。向世人展示自己富于特色的地域文化,恐怕惟有盛行于民众中的传统音乐。它音声依旧、风采依旧,能揭示出区域文化的深厚内涵。只有使世界认识自己,才能赢得发展机遇。

陕西应该借文化氛围浓厚、地域色彩鲜明的传统音乐,让世界了解自己秀美的陕南、八百里秦川的“关中”和具有浓郁特色的“陕北”,让世界认识我们三秦大地卓越的历史和文化。让世人感悟我们这个大胆思考、勇于创新、诚实守信的“三秦之子”。我们应该借助优美的音乐,开展良好的秦地音乐文化导向作用,不断招商引资,把陕西作为一个优秀的投资发展宝地。

其次,传统音乐是陕西旅游、饮食经济赖以发展的一部分。秦地传统音乐具有浓郁的地方色彩,仅秦腔就能够拨动人们的心弦,激起人们心灵深处的冲动,诱发人们把这种冲动传递出来化为一种情感或意志。俗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一方水土同样也滋养的一个地区的音乐文化。秦地传统音乐作为文化载体,要映射出“此地”所区别于“他地”的不同之处,我们希望在陕西的旅游业、饮食业等方面都能和本地的“传统音乐”挂钩,这样既能继承了传统音乐,同时这些不同场合的表演也同样使得经济得以创收。

(二)运用传统音乐促进秦地经济发展的措施

经济发展赋予了音乐文化新的使命,我们也应该采取一系列的措施来进行实施。

首先我们应该从传承方面进行努力,不管是学校还是政府部门艺术院校,要努力以一种新的文化思维,为传承传统音乐这一“新兴产业”建立一套新的文化政策和技术规则,保证其传承后继有人,可以在中小学阶段甚至一些地方艺术院校设立一些针对本地区的特色课程,这样使得传统音乐可以会更好的继承下来。

篇9

一、经济社会学理论简述

经济社会学定义。经济社会学兴起于20世纪90年代的美国,以社会学家介入经济学研究领域为特点,反思和挑战了新古典经济学的主流地位。经济社会作为经济学和社会学的交叉学科,至今在国际学术界尚未有统一的名称和定义,

第一次给经济社会学下定义的是,1976年的,斯梅尔瑟,他认为:经济社会学就是运用社会学的基本框架,变项和解释模型,研究同稀缺物品及服务生产,分配,交换,消费有关的复杂行为。其核心内容包括两个部分:研究经济背后中的社会学变量同非经济背景中的社会学变量之间的关系。换言之,研究经济与其社会环境之间的关系。包括经济与文化,经济与政治,经济与社会群体,经济与社会分层,第二个部分:研究经济行为本身,经济行为是如何把不同的角色和集体结合在一起的。也就是对经济过程进行社会学分析,研究包括地位体系,权威关系,权利系统等对经济行为的影响。

经济社会学的发展历程。新经济社会学一词同样包含着两层含义。一是必须获得对经济社会学这门特定学科的新发展; 二是所建构的理论必须是一种可竞争的一般性理论。新发展意味着对旧经济社会学的继承和拓展。经济社会学创立至今, 经历了从古典到现代的演化阶段。以马克思、杜尔凯姆和韦伯为代表的古典经济社会学已为该学科确立了研究经济与社会的相互关系的基本理念和学术空间, 然而, 他们之间却未能建立起一个统一的经济社会学理论体系。至20世纪50年代, 以帕森斯和斯梅尔瑟为代表的现代经济社会学家, 以其理论整合的方式, 在古典经济社会学确立的研究范围内, 建立了一个抽象力和形式化俱强的综合的经济社会学理论, 即功能结构主义经济社会学。然而, 由于其概念和框架太过抽象和机械, 加之其忽视了宏观系统分析的微观基础, 而被认为于研究经验事实无补。力求理论综合而漠视经验分析的倾向, 不仅在70-80年代以后的美国而且在各发展中国家也显得与时代格格不入了。因此, 作为经济社会学第三阶段的新发展从其发展的脉络来看应当是一种既突破旧经济社会学的理论限制, 又能充分包容旧经济社会学的成就, 也就是说, 新经济社会学是沿着旧经济社会学传统的一种创造性转化, 而并非是对传统的反叛或是一种研究上的背道而驰。

我国的经济社会学发展现状。我国的经济社会学界1985年在天津召开了第一次经济社会学研讨会,并形成了中国学者的经济社会学定义,:“经济社会学以经济和社会现象的互动关系为研究对象”经济社会学应该运用社会学的观点和方法。把经济现象置于广阔的社会背景中进行研究,既要研究经济政策也要影响经济发展的各种社会因素。随着国家的经济和社会的发展,经济社会学也有了长足的进步。在社会学领域发表和诸多的著作,并且以对西方经济社会学研究的介绍—经济社会学对于我国的市场转型的指导意义,以及我国的自身的经济社会学学术发展的角度去推动了我国经济社会学的从产生到发展。

二、经济社会学研究方法及对我国的借鉴意义

经济社会学研究方法。理性选择理论:最大化的实现私利是决策者行为选择的标准,纯粹的理性在于人是为了目的理性的最大化而实现目的与手段之间的平衡。

交易成本理论:交易成本包括事前发生的成本和时候发生的为达成一项合同而发生的成本和事后发生的监督,贯彻该合同而发生的成本

谈判理论:以传统的价格理论为基础,认为自愿合作可以使得一项资源从股价低的主体转移到股价高的注意中,从而提高资源的使用效率,优化资源配置,也提高了合作双方的福利水平。这三种都是典型的经济社会学研究方法,其他诸多的小范围理论,本文暂不赘述。

对于环境法的借鉴意义:①揭示了环境资源法律制度的经济本质。环境被视为可以提供一系列服务的复合性的资产,他提供了维持他们生存的生命支持系统,如同其他资产一样,我们要力图避免对这项资产不恰当地过低估值。环境为经济提供了可以通过生产过程转化为消费品的原材料以及使这种转化得以顺利运行的能量。最终,这些原材料和能量以废料的形式又返回给了环境。环境的资产这一经济属性根本特征是能量和物质的稀缺性。也就是可利用的极限性。也就是能量和物质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这条定律意味着从环境流向经济系统的大量能量被积累起来或者以废弃物的形式返回给环境。在这个过程中,我们通过经济社会学的研究方法,对于环境资源的分配和能量运转达成最大化的平衡。②揭示了环境资源法的效率价值。正如波斯纳所说的,正义的第二种含义---是效益。对于善法和恶法的概念,应当引入经济社会学中的关于效率的定义,所谓善法,不仅要符合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顺应现实经济发展的规律。富有效率,能够促进和增加社会福利和公共利益。这样,效率也是我们的一个要追求的目标。而我们在将资源分配给不同主体的时候,应该实现资源的配置功能,基于不同的权利给资源带来的不同的激励和约束机制,以其其后所产生的效率效应。

经济学可以摒弃过去的法学的,以正义和公平作为衡量目标,可以从制度安排的经济绩效进行成本分析,能够指出哪种法律制度的规定更能实现机会均等。促进经济的效益。这种法的经济效率价值分析的经济实质,在于揭示法所反应的物质生活条件的规律也就是经济规律。而规律作为符合事务的本质的法则,类似于“自然法”和“正义法”。③揭示环境资源法改革的均衡目标。均衡分析时理性选择理论分析决策人之间关系的基本方法,使得单个决策者能够按照自我利益的最大化的标准选择最佳行为方案,仅是实现了个体在目标和手段之间的均衡。个人不再有激励选择其他的行动方案。所谓的法律均衡是法律供给适应法律需求。不存在过剩,也不存短缺。通过将经济社会学引入到环境法的研究中,可以实现环境法资源分配以及代际分配之间的均衡以及环境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均衡。

篇10

在2008年的美国金融危机爆发下,不仅使美国遭到了创伤,还为全世界的经济带来了灾难。金融危机爆发之后,世界各国都采取了相应的措施,但是还是没有阻止金融危机的蔓延。我国目前已加入WTO,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我们要重视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的警示作用,提高警惕,主义防范风险。马克思经济危机理论为市场经济的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对深入且全面的了解金融危机、创建应对多元化的国际金融形势有着深刻的意义。

一、浅析马克思经济危机理论

1.马克思经济危机理论本质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本质是生产过剩,将危机的基本现象和特征都显示了出来。这里的生产过程并不是绝对的生产过程,是相对性的生产过剩。马克思表示:总体来讲,其矛盾主要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中具有绝对发展生产力的趋势,并不重视价值和其中的剩余价值,也不重视资本主义生产中的社会关系;另外,它的主要目的就是保存现有资本价值,并且最大程度的是资本价值得到增值,它的性质就是将现有的资本价值最大限度的达到增值。这种资本主义私人占据和生产社会化的矛盾,是产生危机最重要的原因,也是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中矛盾的原因。马克思的最终结论是:不能将资本主义生产当做绝对的生产方式,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只是历史性的物质生产条件在某个时期中做出合适的生产方式。在此基础上,马克思思想在不同的层次研究了经济危机的根本原因。马克思表示,资本主义的内在矛盾是危机的表现,也就是社会性生产和私人生产占有的矛盾,这个矛盾会导致经济危机,在此基础上爆发金融危机。马克思表示,经济危机和金融危机是不可能在资本主义制度中改善的,它是资本主义的固有矛盾。

2.经济危机爆发的周期性

马克思在不少著作中都表示经济危机爆发具有周期性,在世界贸易初期,从1815年-1847年,每隔五年一个周期;从1847年-1867年,每隔十年一个周期。马克思还详细的研究了资本主义生产周期的阶段,包括危机、萧条、复苏、回涨。危机作为周期的重要阶段,不仅是一个周期的重点,也是一个周期的起点。

马克思还表示,经济周期的基础就是更新固定资产。所以,在整个社会中,危机很有可能成为下个周期的全新物质基础。这就表示,更新固定资产成为物质基础的主要原因就是,在市场经济萧条的时候,资本家就会进行全新的投资,将设备进行全面更新,以此促进经济的复苏,为经济回涨提供良好的物质条件。因为技术更新迅速,所以就要缩短固定资产的更新时间,要不然就得不到社会平均利润的超额利润。所以,经济危机爆发的周期也具有有效的缩短趋势。

3.信用制度作用

信用制度不仅加深资本主义的矛盾,还促进了资本主义生产的噶站。经济危机就是在信用急速发展的基础上产生的,信用促进并且强化了危机的进程。信用的发展在某种程度上也是债务的延伸和发展,改变了商品的市场。马克思认为,虽然偶然的实物借贷比货币更早出现,但是它并不是产生信用的基础,货币支付矛盾的积累促进了信用的发展。货币危机只能连续的进行支付或抵制支付,才能够使其获得发展,如果这个机构被扰乱,那么货币就会从纯粹的计算货币变为坚硬货币。在此背景下,货币中支付作用中的矛盾就会爆发。

信用使社会生产过剩进程进一步的发展,也激发了资本主义的矛盾。信用自身是资本主义生产周期中阶段变更的前提,促进危机其不是真正的原因。马克思表示,信用制度能够使具有伸缩性的再生产进一步强化,在信用和竞争中,资本积累能够扩展资本量、增长生产能力和产品、积累劳动贫困者,加大社会收入差距等。信用是商业过度投机和生产过剩的支撑点,在膨胀中进一步放大了消费能力。当买卖出现问题,不能进行货币支付的时候,就会发生经济危机。扩展信用,使商品生产和流通创新了传统的流通手段,从而实现了进一步扩展的正效应,但是也产生了泡沫经济的负效应。信用中具有潜在性的经济危机发生性,这个就是信用生产过剩和商业投机过度的表现。马克思表示信用不是经济危机的产生原因,它促进了经济危机和资本主义矛盾的发展,使资本主义爆发危机的步伐加快了。

二、马克思经济危机理论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作用

1.改革经济体制

马克思经济危机理论表示,生产和消费两者的矛盾是导致经济危机的前提。由于生产过剩导致的经济危机,和人民支付能力有着密切的联系。从社会生产角度分析,消费需求不是最终的需求,而是社会生产的起点。那么,如果没有需求,社会中就不会有生产,扩大需求能够有效降低经济危机为我国市场经济发展的负面影响。

这次我国受金融危机影响较小的原因主要在于,我们并没有将金融体制交给市场,目前的经济全球化增加了各个国家之间的经济关联性,中国亦是如此,所以就要改革和完善经济金融体制,能够有效避免金融体系起起落落的影响。

2.创新经济发展形势

目前,我国在不断的改革和创新经济体制,在此基础上也进一步对社会各阶层进行了调整,需求不足是阻碍我国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在扩大内需的基础上,还要使用有效的措施,提高社会工作人群的收入,使社会保障体系更加完善,有效解决人民群众相关利益的问题,比如住房、医疗、教育等等,将民生放在首要位置。只要将这些问题都解决,才能够改变消费需求不足和生产过剩两者的矛盾,社会市场经济的发展才能够井然有序。

3.加强宏观调控

我国社会市场经济的发展过程中,将社会主义制度和市场经济相结合,创建成为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体制。改革开放三十年以来,通过实践可以看出,具备条件的市场机制具有有效的基础性作用,这点应该予以肯定。但是,市场机制也存在一系列的缺点,在西方经济学中,这种称为失效。不断积累这种失效,那么就会产生经济危机。

首先,降低政府干预机率,如果市场能够在此领域发挥自身的作用,那么政府就不要干预;另外,只要是市场不能作用或者失效的领域,政府就应该补位。在面对金融危机的时候,政府要深入到达市场不能抵达的领域,进行合适的干预,降低宏观经济的冲击;最后,政府要全面分析国际经济市场的变化,提高改革经济的前瞻性和可持续性,从而扩大国内需求途径和方式,提高人民的消费能力。

三、结束语

马克思有着众多的经济理论,其危机理论是最受争议和关注的,主要原因是因为马克思没有完整的论述资本主义经济危机问题,所以只能通过后人对其的著作进行分析、总结,以此进行研究,在此过程中难免会产生各种结论。不管怎样,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研究和贡献是众所周知的,他具有时代性的意义。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