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8-11 16:55:45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简述小学德育的方法,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分数是小学数学科目的基础教学内容,重点包含了分数认识和意义、分数乘除法以及四则混合运算等等。由于小学生缺乏认知能力,而分数内容比较复杂,导致小学生难以理解分数的知识及运算,容易出现分数运算不正确的情况。
1小学生在学习分数中常见的问题
目前在小学数学分数学习中,大部分学生均存在诸多常见问题,主要表现在理解分数概念问题,分数计算问题,还有分数应用题计算问题,笔者针对这些问题进行如下详细分析。
1.1分数概念理解不全面
大多数小学生理解分数的概念中,往往存在不明确、不全面的状况,如果进行分数计算,则容易产生不正确的计算结构,以及错误的思维方式。
1.2分数计算经常不正确
在实际分数计算过程中,大部分小学生经常发生错误运算现象。该问题具体表现在,尚未正确分析数量关系,尤其是“运算变化”,还有“颠倒相乘”关系,学生容易不清晰,导致学生在进行分数计算中,极易出现错误问题。
1.3分数应用题型计算错误
通过不完全统计,在进行分数应用题运算中,大部分学生存在严重错误现象,主要因为对于数量关系理解不全面,或者在单位“1”量上面出现错误。
2小学数学分数教学实践研究
在小学数学分数教学中,只有充分意识到上述问题,采取有效的解决策略,才能更加顺利开展小学分数教学,进一步培养小学生的数学能力。
2.1开展直观教学模式,增强小学生对分数概念的理解
伴随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发展,传统“灌输式”及“填鸭式”教学模式,已经不符合现代化教学发展的要求,必须对小学数学教学方法加大改革创新力度。随着信息技术的飞快发展,在人们的生产生活中广泛运用到多媒体技术,为教育行业带来极大的便利。在小学数学分数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进行分数教学,学生能够直观化理解分数的概念,促使学生从分数的概念及意义入手,来进行分数运算,从总体与布局这两个结构来独立思考问题。比如在教学《分数的初步认识》中,笔者事先通过网络,来收集相关分数教学视频,还有分数教学图片。如蛋糕切成了6份,一块是1/6,3块是3/6,等于1/2。由于小学生缺乏认知能力,片面通过教材理论知识引导,难以在小学生脑海中形成直观化形象,概念具有抽象化的特点。通过多媒体教学,学生可以直观到实物,从而加深学生对分数的认识,促使分数教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2结合生活实际案例,激发小学生对分数学习的兴趣
数学知识来自生活,又能解决生活中的问题,为人们的日常生产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捷。在小学数学分数教学中,教师可以结合日常生活例子,来培养小学生学习分数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分数的积极性及主动性,这符合新课程改革发展的要求,充分体现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在引导学生学习《分数的简单计算》中,教师可以从小学生的日常学习生活出发,融合生活例子来教学。例如,“爸爸买了一个哈密瓜,将哈密瓜切成了6份,则每份哈密瓜如何用分数来表示呢?”过了一会儿,学生回答道1/6。然后教师可以继续提问:“哥哥吃掉了1/6,妈妈吃掉了2/6,还剩多少哈密瓜呢?”这时学生回答3/6。这样的教学方法,激发了学生学习分数的热情,学生在良好的学习氛围下,有利于开发学生的分数运算能力,还能解决小学生在未来生活中遇到的数学题。
2.3加强分数思维引导,提升小学生对应用题型的理解
在小学数学分数教学中,应用题作为重要的构成部分,在培养学生数学能力方面起到重要的作用。这就要教师做好应用题运算引导,主要以认识单位及数量为主,再进行准确的运算。教师在进行思维引导过程中,首先要指导学生认真严格审题,明确应用题出现的数量及单位,然后再进行计算,使得小学生更加准确性计算分数应用题。比如应用题案例:“一条路修了2/5,还剩余240米没有修,请问这条路总长度多少米?”。这时可以假设总长度是“1”,根据给出的条件,可以计算出3/5等于剩余240米,所以全长为240鳎?-2/5)=400米。大部分学生对相同分数概念,会有不相同解释,要求进行有效的联系。如果没有将3/5与240米关联,则学生解题会比较复杂。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发现要灵活从不同的解释来计算分数应用题,进行数学思维转换,使得学生切实加深对分数知识的理解及掌握。
3结语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迅速发展,要求教师对传统教学方式进行改革创新。在小学数学分数教学中,教师要从学生的实际数学水平出发,利用多媒体教学来呈现出直观化的分数知识,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分数的兴趣,使学生更加容易理解分数的概念,教师还要善于创新学生的思维方式,帮助学生找到正确解题的方法,从而促进学生多方面的发展。
1. 联系生活环境
例如:教学“东南西北”时,教师可让学生在早晨观察太阳从东边升起的情境,晚上在星空下找北极星,以及观察学生熟悉的校园,自己家居住的房屋的坐落朝向等等。这些学生熟悉的环境都为认识方向与位置提供了认知的背景。再如,为了让学生熟悉路线图以及描述的方法,教师在教学中可以出示一张本校的平面图(图内有几条不同的线路),让学生根据这些线路,描述不同的行走路线。由于学校的环境是学生十分熟悉的,他们在共同讨论中,也便于自己纠正一些不正确的描述方法。在此基础上,再让学生画出学校到家,学校到其它指定地点的示意图,这样联系生活环境帮助学生在二维与三维的转化中不断积累对周围环境的感知经验。
2. 活用生活原型
例如让学生“认识物体”时,以积木、牙膏盒、茶叶罐、笔筒、粉笔盒、足球、魔方、乒乓球、骰子等来帮助学生借助具体实物抽象出立体图形的本质特征。教学“两条直线平行”时,以双杠、铁轨、扶梯扶栏等来感知平行的概念。再如在教给学生“前后”时,以排队上车、跑步比赛、教室座位等呈现“前后”在生活的原型,丰富学生的感知。
3. 激活生活经验
例如,可以让学生凭借“写字用右手”、“上下楼梯靠右行”的习惯来认识左右的方向;利用“在电影院找座位”的经验来认识几排几号;利用“乘公共汽车”的经验来认识线路图;利用“电梯的上下移动”、“风扇的转动”来认识平移和旋转。
二、以实践感知为重点,建立正确表象,让学生建构发展空间观念
1. 在观察中强化感知
例如,教学一年级下册《观察物体》时,教师出示一只玩具汽车,组织学生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分坐在四个方位观察玩具汽车,然后,将看到的形状在小组内交流,每个学生在不同的座位观察,因此观察的结果也不一样,这就为学生交流提供了话题和素材,同时在交流不同观察结果时引发了碰撞,活跃了思维,丰富了感知。
2. 在操作中强化感知
例如在教学认识“长方形、正方形和圆形”时,可以开展以下操作活动:搬图形,让学生观察长方体、正方体和圆柱的积木,让学生想办法把上面的一个面搬到纸上来;描图形,用手中的积木描出它上面的一个面;找图形,让学生在生活中找一找哪些物体的面上有这三种形状;围图形,在钉子板上围出长方形和正方形,并想一想是否能围出一个圆;画图形,让学生在方格纸上画上面三种图形;涂图形,呈现给学生一组组合图形,让学生把所学的三种图形分别涂上颜色。还可以通过“搭一搭、折一折、剪一剪、拼一拼”等操作活动来强化对图形的认识。学生通过搬、描、找、围、画、涂、搭、折、剪、拼等一系列的操作活动,丰富了对图形的认识,积累了大量的感性经验,空间观念得以建构与发展。
三、以探究合作为关键,亲历生成过程,使学生不断提高数学素养
1. 提供“自主探究”的机会
从刚开始工作到现在,一直从事于小学低年级的数学教学。这几年也深刻的体会到一个孩子如果计算能力不强,对这个孩子的整体数学成绩都非常有影响。所以在平时的教学中也非常重视对学生计算能力的培养。如何培养孩子的计算能力呢,我认为重点从以下方面进行训练。
一、要熟练的掌握“10以内的加减法”、“20以内的加减法”“九九乘法口诀”
低年级作为关键的起始阶段,加、减、乘、除的入门学习对学生今后的继续学习将会产生深远的影响。教学实践告诉我们,任何复杂的题都是由一个简单的问题组合而成的。无论是两位数乘除两位还是两位数乘除三位数,或其他更复杂的计算题,它们的基础都是“10以内的加减法”、“20以内的加减法”“九九乘法口诀”这些基础的知识不过关,达不到不假思索、脱口而出的程度造成的。如果“10以内的加减法”、“20以内的加减法”“九九乘法口诀”没有熟练撑握,到了中高年级必然算不快、算不准。
二、加强口算能力的训练
《小学数学教学大纲》指出:“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要重视基本的口算训练,口算既是笔算、估算和简便运算的基础,也是计算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只有口算能力强,才能加快笔算速度,提高计算的正确率。我们学校每学期都会发一本口算册,老师要把这本口算册充分的利用起来,低年级的教学内容相对来说少一些,老师可在课堂上给孩子计时让孩子们做,这个时候学生的注意力很集中,也会很有效的提高学生的计算速度。口算不仅要计时,更重要的是要给孩子看出对、错,对那些能在规定时间内考满分的要及时给予一定的奖励,引起学生对口算的重视,另外要注意口算是家庭作业中必做的一项,平时把这样一项工作坚持下来。这样才把口算这项能力提高起来。
三、重视错题的分析
学生的学习是一个反复认识和实践的过程,出错总是难免的。教师要及时了解学生计算中存在的问题,深入分析其计算错误的原因,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为了更好地了解学生学习的情况,可借鉴语文教师批改作文的方法――写评语。教师要因人、因题地重点分析错题原因,大部分学生都做错了的题,教师就要集中进行了讲解,分析错误的原因;对基础较差、常做错题的学生,教师要多花时间在课后进行辅导。另外,要有针对性地把学生经常错的题目类似的题目作为学生的课堂作业,再次反馈了解学生改错后的作业效果。改错题型的练习对学生是有要求:判断对错找出错误处分析错误原因改正。课堂采取小医生找病因比赛的形式,让学生在比赛中获取知识。“改错”不能仅满足于学生分清了错误原因,改正了错误,而且达到预防效果,教育学生对这些错误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四、帮助学生弄清算理,揭示规律
在计算教学时,要让学生弄清算理,不但知其然还知其所以然,这样,计算教学就会变得生动活泼、多姿多彩。可以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去理解新知识,构建教学知识结构的主要方式,教学中恰当地运用旧知识,通过类比同化新知,实现知识的正迁移,有利于学生对新知的理解和对新的认识结构的认同。比如,想加算减、口诀求商等都是学生通过知识间的联系来进行继续学习的。再如进位加和退位减的方法要讲清楚,让学生理解透彻,他们才能正确熟练地运用方法计算。
一、新课程中解方程的现状分析
新课程标准编写的教材在解方程教学的编排与以前旧教材相比有很大的不同. 旧教材是让学生熟记四则运算各部分之间的关系,利用四则运算各部分之间的关系来解方程. 而新教材则是通过探索、理解等式的基本性质,再利用等式的基本性质来解方程. 为了让学生适应这种变化,在教学实践中出现了一系列问题,笔者对这些问题进行了思考,找出了一些解决问题的办法,帮助学生以“不变应万变”. 现提出来,恳请各位同仁批评指正.
新课程中为了让解方程的教学更直观,学生更容易理解,小学阶段要求学生能使用天平平衡的原理(即等式的基本性质)来解方程,减少了学生背诵常用的数量关系,使方程的教学变简单了.
小学阶段解简单方程时,只需要在方程的左右两边同时加上或减去、乘上或除以一个适当的数,进行一次变化,就能求出未知数x的值了.
例1 15 + x = 75.
解 15 + x - 15 = 75 - 15 (等号两边同时减去15),
x = 60.
二、实践中对方程的解法的一些思考与总结
虽然等式的性质学生能够很好地掌握,但实际运用中,学生却不能利用已有的知识经验,通过迁移推理和相关的旧知识,快速寻找出稍复杂方程的解法,从而更谈不上能熟练的解一些较复杂的方程. 老师教起来吃力,学生学起来也很“痛苦”,那怎样才能“以不变应万变”呢?笔者在平时教学过程中总结了一套方法,能够让学生轻松掌握解方程的解法,在实践过程中效果显著.
笔者把这种方法总结成24个字如下:能算先算,特例特解;先间后直,符号相反;数字相同,两边同时.
笔者认为掌握了这24个字,就可以真正意义上掌握等式的性质,几乎可以熟练地解所有复杂的方程,学生理解起来简单,学起来轻松;老师教起来也能有的放矢,真正意义上才能做到“以不变应万变”. 怎么理解这24个字呢?笔者对这24个字的理解是:任何方程,不论复杂与否,都可以轻松解决. 解方程首先看常数项有没有能直接计算的,能算的就要先计算,这就是“能算先算”;方程的一般形式是X+A=B,我们常常先要解决A,但很多情况会出现A -X=B的形式,这时候我们要先解决X,把它变成一般形式,这就是“特例特解”;复杂一点的方程如:AX+B=C,笔者认为根据常数和未知数连接的位置关系,可以分为“间接相连”和“直接相连”两种,计算时先解决“间接相连”的常数再解决“直接相连”的常数,这就是“先间后直”. 完成这些步骤后就能轻松利用等式的性质解方程了,但笔者在实践中发现,学生虽然能够熟练掌握等式的性质,但根据小学生的心理和生理特点,怎样才能利用形象的语言帮助学生牢固掌握等式性质就显得尤为重要. 小学阶段解简单方程时,只需要在方程的左右两边同时加上或减去、乘上或除以一个适当的数,方程依然成立. 可是学生需要花更多时间去摸索,理解直到熟练运用;尽管如此,学生解决实际问题总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老师也一筹莫展,原因就在于很多学生无法通过观察,直观地判断自己的做法正确与否. 笔者认为解决这个问题重点是让学生能通过观察,直观判断做法正确与否. 笔者就通过将等式的性质进行“改造”,化抽象为形象来解决这一问题,这就是“符号相反,数字相同,两边同时”,需要解决哪个常数就看它和未知数连接运算符号,解题时利用相反符合(+,-相反,×,÷相反)合理利用等式的性质,这就是“符号相反”;其次就是等式性质的深刻理解就是“数字相同,两边同时”,这样学生每做一步都能够直观判断,及时纠正.
笔者从实践中发现学生理解和运用这24个字解方程,既快速又准确. 下面通过案例来分析.
如:求方程3・(5 - 4x) = 9的解时,学生根据“先间后直”判断3和未知数位置关系最间接,先解决它. 接着得到的方程不是一般形式,利用“特例特解”转化后就能轻松解决了.
例2 3・(5 - 4x) = 9.
解 3・(5 - 4x) ÷ 3 = 9 ÷ 3 (先间后直,符号相反,数字相同,两边同时,消除3).
5 - 4x = 3
5 - 4x + 4x = 3 + 4x (特例特解,先解决4x,符号相反,数字相同,两边同时,转化成一般形式).
4x + 3 = 5.
4x + 3 - 3 = 5 - 3(先间后直,符号相反,数字相同,两边同时,消除3).
4x = 2.
4x ÷ 4 = 2 ÷ 4 (符号相反,数字相同,两边同时,消除4)
x = .
检验:把x = 代入原方程,方程左边 = 3 × (5 - 4 × )= 9 = 方程右边,所以x = 是方程的解.
从上面的例子观察到小学阶段在方程教学中,使用天平平衡的原理(即等式的基本性质)在等号两边同时减去或加上、乘以或除以同一个量,通过一次或多次变式进行转化,就可以轻松求出未知数X的值了,减少了学生的负担重点在于如何帮助学生快速形象地判断,合理准确地利用等式的性质快速解题.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活动是师生共同参与、交往互动的过程。有效的数学教学活动是教师教与学生学的统一,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体,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与引导者。数学教学活动必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引发学生思考;要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那么,在教学过程中如何运用新的教学方式进行教学呢?下面谈谈自己在教学实践中的几点体会。
一、挖掘教材,让学生带着兴趣学习数学
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然而,怎样才能把握课改教学中有利的资源合理利用,让学生对数学这门课程产生兴趣?如:我在教学“锐角和钝角”时,将教材中的资源穿成一条带有故事情节的主线,以乐乐和同学们交朋友为引子,带学生参观上海为由,让学生在游乐场中找到了许多的角,在参观雄伟壮丽的杨埔大桥时进一步发现了其中有斜拉式的钢索和柱子及地面构成了不同的角,并设置了一组有关各类角分类的题,让学生把这些不同的角进行分类。在分类的过程中让学生感知角的大小,并以直角作为标准进行判断。把角分成了三类,一类是直角,一类是比直角大的角,一类是比直角小的角,从中抽象出锐角和钝角。这样的设计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更合理地开发了教材资源。
二、创设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学习数学
在教学中创设具体、生动的情境,不但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能促使他们以积极的态度、饱满的热情和旺盛的精力主动地学习,从而获得最佳的教学效果。例如,在教学“平均分”这一概念时,我创设了一系列的情境,让学生在生动的情境中通过摆一摆、分一分、说一说等活动,自主探索平均分物品的方法。
小朋友们,瞧,春天来了,花红了,草绿了,小鸟在树上叽叽喳喳地唱着歌。让我们唱着歌一起去郊游吧!(课件出示风景画,放伴奏音乐)
谈话引入:“小朋友们,我们郊游的目的地到了,请大家在草地上坐好。聪聪给你们准备了一些食品,让我们来看一看,都有哪些好吃的?”(课件出示水果图片)小朋友们,聪聪帮你们准备了这么多好吃的食品,你们高兴吗?(高兴)你们高兴了,可聪聪不高兴了,因为这么多东西它不知道怎么去分。你们能帮帮他吗?(能)(多媒体出示糖果图片)
提出要求:
①把15个桃子平均分给5个小朋友,每个小朋友分几个?
②把12个香蕉平均分给5个小朋友,每个小朋友分几个?怎么分?
学生兴趣盎然地动手分水果,然后小组交流汇报,有的学生说,可以每盘放1个,然后再每盘放1个……直到把水果分完为止,有的学生说,可以每盘放2个,这样可以分得更快些;有的学生说,一下就能看出每盘放几个正好分完,这样分得更快……在热烈的讨论中,学生很快掌握了平均分物品的不同方法。
因此,在教学中,老师要善于运用课件、情景图、游戏等手段,创设生动具体的学习情境,使学生产生兴趣、自主探索,积极参与到学习活动中。
三、让学生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中学习数学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学生学习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除接受学习外,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也是数学学习的重要方式,学生应当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经历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计算、证明等活动过程。
对创设的问题情境,首先引导学生自主探索解决问题。如:在教学“三角形内角和为180度”时,引导学生独立对新知进行自主探索。我是这样设计的:课前发给每组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锐角三角形各一个,要求同学们通过撕拼、折叠、度量等方法独自操作,独立思考。从而证明自己的猜想。
实施素质教育的前沿阵地是教学,如何构建、应用有效性教学的方法与策略,让课堂有限的40分钟时间焕发出无限的活力,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在全面实施课程改革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就显得十分迫切与必要。结合本人教学中的实践和参与各类课题研究的思考,谈谈自己的一些粗浅看法。
一、创设有效的教学情境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要紧紧联系学生的生活环境,从学生的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情境。”于是过去的“复习型”“开门见山型”等导入课题的方法大多被“创设情景”导入法所代替,内容生动、学生熟悉、感兴趣的教学情境层出不穷,课堂所追求的“让学生真正成为主体,拥有学习主动权”在预设好的情境和师生的共同努力下得以落实。
但我们也看到,在现实的课堂教学中,也出现了一些情境牵强附会和情境过滥的现象。如:《认识图形》出示由各种图形组合成的图案:火车、房子、小汽车、小兔子、树等。学生一边看一边叫:真漂亮啊!这时教师提问:从这些图案中你都看到了什么?学生抢着回答:我看到了小火车在冒烟、我看到房子只有一个窗户、我看到小兔子的尾巴很短……这些情境创设的盲目性不但冲淡了学生的数学学习,而且也浪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所以,教师在创设教学情境时一定要考虑到情境创设的有效性。
二、探究有效的学习过程
课堂教学的核心是调动全体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的全过程,使学生自主地学习、和谐地发展。因此,数学课堂教学必须由始至终地引导学生积极地参与到数学学习的全过程,做学习的主人。学习过程是否有效,则是课堂教学是否有效的关键。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但我们也不得不承认,处于成长发展中的小学生,是不成熟的学习主体。由于受年龄、经验、知识、能力的限制,他们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毕竟是有限的。因此,在充分发挥学生主体性、主动性,重视让学生学会学习、发展学生学习能力的今天,我们也应重视并充分发挥教师作为组织者、引导者、点拨者的作用。我们要在学生疑难处、意见分歧处,在知识、方法归纳概括时,充分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及时加以点拨指导。
三、进行有效的分层练习
必要的练习是巩固与强化所学知识的重要手段,在数学课堂上更不容忽视,实践中我们发现许多教师不能很好地处理“练”的问题。主要表现在:练的目的性不够明确,针对性不强,随意性大;练的习题不够精选,思维难易度把握不准,层次性不够明显;不能正确处理练与讲的关系,以练代讲的现象普遍存在等等。解决这些问题首先要正确理解练习在课堂教学中的作用,摆正练与讲的关系,还要用心设计习题,做到精练、巧练、及时练。我相信,只要我们重视“练”,课堂中注意让学生充分“练”,就一定能收到实实在在的效果。
四、运用有效的课堂评价
想要提高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效率,首先,必须吃透教本,掌握教学要领,以及初中生的特点,这是提高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效率的关键。其次,教学具有目的呈现、有组织、有计划的特点,教师是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重要参与者,起到组织、引导、促进的作用,教师是否发挥了自己的全部作用直接关系到课堂教学的进展和质量。因此,要提高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效率,必须发挥初中教师的积极作用。最后,初中数学具有逻辑性、理论性和严密性等特点,以初中数学的这些特点作为出发点,制订正确的学习计划、学习方案,采取科学的教学方式能够有效地提高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效率。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营造和谐的课堂气氛,应从以下方面着手。
一、创造快乐、自由的学习环境
课堂环境如何,对学生的学习兴趣影响很大,教师的责任在于为学生创造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为了做到这一点,教师要以满腔的热情,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设置适宜的学习环境,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中学习数学。在上新课之前,教师应先做好课程准备,安排好课堂流程,这样才能在课堂上省掉一些不必要的探索过程。在课堂中应加入一些学生自由发挥、讨论的环节,真诚地鼓励学生,对于学生发表的一些创新性言论要着重表扬。课下,教师应多与学生沟通,熟悉每个学生的性格特征,寻找他们的闪光点,因材施教,寻找正确的引导方式。与学生建立朋友关系,真诚地对待学生,这样学生会对教师产生亲近感,能够更好地投入到数学学习中。有这种融洽的师生关系作为支撑,必然能创造出一种轻松、自由的学习环境,在这样的课堂教学中,学生有较高的学习积极性,思维活跃、反应灵敏,有助于学生的心智发育,提高课堂学习效率。总之,一堂课,始终要让学生学得轻松、兴趣盎然。
二、注重知识生成过程的教学,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数学中概念的建立、结论、公式、定理的总结过程,蕴藏深刻的数学思维。进行这些知识的生成过程的教学,不仅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对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也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数学的新教材注重知识的引入和生成过程的编写,这是培养新型人才的需要。
1.通过实际操作创设情境
科学证明,学生对于亲自动手操作过的知识记忆最牢固,实际操作是学习数学知识的有效途径。例如,在学习三角形的知识时,会涉及三角形的稳定性,教师可以让学生用木棒做出四边形、圆形等形状,然后让他们对这几种形状施加压力,对比这几种形状的变形程度,最后得出结论:三角形在这几种形状中是最稳定的。然后让他们搜集生活中三角形的应用,这样是为了让他们看到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作用,不仅让他们所获得的知识基础更加牢固,还能将专业知识与实际生活相结合,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
2.安排合理、有效的课堂练习
课堂练习是检查学生知识掌握程度的有效途径,合理地安排强效、短时的课堂练习,可以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查漏补缺,还能将学生的学习状况和教学方式的效果反馈给教师,可以让教师较早地发现教学方式中存在的缺陷,并及时改正,以免给学生的学习带来更多不便。
3.评价学生的综合能力
传统的初中数学评价方式是采取考试的形式,但考试无法检测出学生的综合能力,因此,新的评价方式要有所改革,除了考试成绩外,平时的表现也应算在成绩范围之内,这样可以有效地增强初中生学习的主动性,创建高效课堂。教师要经常与学生交流心得体会,了解他们对数学的看法,掌把握他们心中的重难点,在他们学习难点的时候要多多给予鼓励,在学习重点时要多多给予引导。营造出积极向上的课堂气氛,可以减少学生心中来自于教师和知识的压力,可以更主动地参与课堂教学,提高学习效率。
三、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
学习数学,要做一定数量的题,把基本功练熟练透,但我们不主张“题海”战术,而是提倡精练,即反复做一些典型的题,做到一题多解,一题多变。要训练抽象思维能力,对这些基本定理的证明,基本公式的推导,以及一些基本练习题,要做到不用书写,就像象棋手下“盲棋”一样,只需用脑子默想,就能得到正确答案。这就是我们在常言中提到的,在20分钟内完成10道客观题。其中有些是不用动笔,一眼就能作出答案的题,这样才叫“训练有素,熟能生巧”,基本功扎实的人,遇到难题办法也多,不易被难倒。相反,做练习时,眼高手低,总找难题做,结果,上了考场,遇到与自己曾经做过的类似的题目都有可能不会;不少考生把会做的题错了,归为粗心大意,确实,人会有粗心的,但基本功扎实的人,出了错立即会发现,很少会“粗心”地出错。
数学教学本身也要求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为完成知识教学、能力培养的任务,在教学实践中不仅要运用一定的方法、技巧,而且要根据教材内容,对学生进行理想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例如,在某些定理、公式的教学中,可适当补充简介发明者及发明过程。如在教学勾股定理时,向学生介绍我国古代书籍中最早关于勾股定理的记载,要比欧洲人的发现早几百年。在学习圆时,向学生交代我国古代科学家祖冲之是世界上第一位将圆周率算到小数点后第七位的人。这比西方国家要早几百年。通过这些使学生了解我国古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水平,激发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从而树立学科学、探索科学奥妙的理想和信念。
总之,学习数学就像建楼房一样,在建楼之前要先打好地基,这样才可能接着建房子,否则,就是房建好了也不会牢固。也就是说,你的数学不太理想,是因为你以前的基础没有打好,要么死的定义没记住或者不理解,要么就是不能很好地领会数学语言。要想学好数学必须按照数学规则进行学习,即由简到繁、由易到难、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地学习数学知识,这样才能逐步提高。
参考文献:
[1]郭建刚.成就初中数学高效课堂教学的探讨[J].教育教学论坛,2012(10).
[2]陈春来.谈初中数学课堂的有效教学[J].数学学习与研究:教研版,2009(03).
数学的方法和应用不只表现在理科方面,已经渗透到各学科各领域中.数学建模教育不能仅限于高等院校,也应拓展到中小学数学教学方面,小学同样可以开展数学建模的教学活动.
一、开展小学数学建模教学活动的意义
数学模型是指用数学符号、公式或图表等语言来刻画某种事物的本质属性与内在规律,一般表现为数学概念、定律、定理、公式、性质、数量关系等.数学模型是数学基础知识与数学应用之间的桥梁,建立和处理数学模型的过程,就是将数学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问题的过程;是复杂问题的简化过程;是通过观察和分析实际对象的特征和规律,抓住问题的关键,由数学语言来反映问题的数量关系,然后,利用数学的理论和方法去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过程.
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过程,实际上就是对基本数学模型的学习,是建立数学模型解决实际问题的开始.学生对数学模型的理解、掌握及构建的能力,很大程度上反映了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及数学应用能力.
二、开展小学数学建模活动的教学方法
(一)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知识去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以学习生活中的实际的应用价值出发,选择较感兴趣的问题参与基础知识的教学,把数学建模渗透到数学教学中,可以使学生体会到数学知识与实际问题之间的关系;体会到理论与实践之间的相互作用;体会到数学在学习生活中的地位.小学数学中的计算、整除知识就是广泛被应用的数学知识,教师应多举事例来结合教学,如,学校里班容评分、分组搞游戏、卫生包干区的划分等等的方案设计都可以由学生利用各种不同的运算去构建完成,这样可以直观地为学生阐明了数学的应用价值,从而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自觉性.
我们应该改变这种教学观念,充分考虑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对原有的教材内容应进行加工处理,选择与日常生活有关的数学知识作为教学内容,以联系学生的生活实践为基础,使学生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感受到数学的趣味和作用,对数学产生亲切感,吸引学生在学习中主动地去寻找问题和解决问题.
(二)培养学生的数学建模能力
目前小学数学教学的内容较为形式、抽象,只讲概念、定律、推导、计算等,很少讲数学与我们周围世界以及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也许这些教学方法对培养少数数学尖子生还是可以的,但对培养大多数的学生来说欠缺兴趣、欠缺对数学应用的认识,学习确实会有难度,这正是当今的数学教育改革中关键的问题.
适当开设数学建模课,介绍建模活动的过程,通过一些有趣例子来向学生讲授建模的基本方法、步骤.例如,“七桥问题”.
图1哥尼斯堡七桥18世纪,普鲁士哥尼斯堡镇上有一个小岛,岛旁流过一条河的两条支流,七座桥跨在河的两支流上(图1).
假设A表示岛,B表示河的左岸,C表示右岸,D为两支流间地区,a,b,c,d,e,f,g分别表示七座桥(图1).
问一个人能否经过每座桥一次且恰好经过每座桥一次并且最后回到原出发点?
图论中最早的问题之一就是“哥尼斯堡七桥问题”.此问题在1736年被欧拉解决之前一直是这个普鲁士城镇中的居民很感兴趣问题.
欧拉解决七桥问题采用了“数学模型”法.
图2七桥模拟图建模既然岛与陆地无非是桥梁连接的,那么就不妨把4处地点缩小(抽象)成4个点,并把7座桥表示(抽象)成7条边,便得到了七桥问题的模拟图(图2),这样当然并未改变问题的实质,于是人们试图一次无重复地走过7座桥的问题就等价于一笔画出上述图形的问题(每条边必须且只需经过一次),此图2就是七桥问题的数学模型.
欧拉解决七桥问题是先考虑一般化问题:如果给定任意一个河道图与任意多座桥,可否判断每座桥能否恰好走过一次呢?一般化的问题就要有一个一般解法,才有更实际的意义,考查一笔画的结构特征,有个起点和终点(若起点和终点重合时即为欧拉图).除起点与终点处,一笔画中出现在交点处的边总是一进一出的,故交点的度数总和为偶数,由此欧拉给出一般结论:
(1)连接奇数个桥的陆地仅有一个或超过两个以上,不能实现一笔画.
(2)连接奇数个桥的陆地仅有两个时,则从两者任一陆地出发,可以实现一笔画而停在另一陆地.
著名的七桥问题彻底解决了,进一步可知,对于任意一个河道图和任意多座桥的问题都解决了.
一、教师在思想上要重视学困生,激发学困生的学习兴趣
1.更新教育观念,优先实现面向学困生
《数学课程标准》要求:“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尽管升学客观存在,尽管升学必然导致“淘汰”,但数学教育教学的目标决不是“淘汰”。要实现数学教育教学目标,数学教师必须更新观念,优先面向数学学困生,以此来促进全体学生的共同发展。
2.注重课堂的分层教学,及时鼓励
很多学困生在数学课上不能集中精力听课,因而教师可采取分层教学的方法,及时吸引、鼓励学困生,让他们也能关注课堂,认真听课。比如当教师引入一个定理的时候,可以结合生活中一些常见的例子,提高学困生学习的兴趣;讲解例题时,教师应该循序渐进,由浅入深,这样学困生就容易理解刚讲过的知识;布置课堂练习时,教师可以选择一些有梯度的题目,先让几个比较上进的学困生来回答简单的练习题,同时给予表扬鼓励。
3.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数学困难生一般都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因此,教师要对数困生的学习习惯进行指导,告诉他们,别人学习成绩好的原因是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并且坚持不懈,这样的归因,可以引起他们对预习和复习习惯的重视,并自觉地加以培养。另外,要使学生预习的习惯坚持下去,数学教师要在课后布置下节课预习的内容,包括必须掌握的知识和必须解决的问题,预习的内容和目标越明确就越能强化他们的这种行为。
4.充分利用课外时间,深入辅导学困生
教师要从学困生已有知识经验出发,使其获得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
学困生的分析能力、理解能力、判断能力和运用知识能力都是有限的。同时,课堂时间有限,对于普通中学的数学教学,课外时间的充分有效利用也是必不可少的。如果每天坚持课外辅导学生,对学困生的促进肯定??起到积极作用。但辅导需要注意提高效率,本人认为课外辅导不是简单的给个别学生重复课堂的知识,可以针对当天的课堂反馈,出一些基础的题目让一些学困生完成,然后集中他们进行点评。当然教师的精力也有限,这时候可采取“一帮一、一帮多”的小组学习形式,出题让优生来给学困生批改、讲评。
教学不能无视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而应把学习者原有的知识经验作为新知识的生长点,引导学困生从原有知识经验出发,生长出新的知识经验。
学困生在学习中出现的知识断层各不相同,已有知识经验也不一样。如五年级学生在练习x-5/8=1/4时,学困生在解答这个方程时显得相当吃力,通过了解他们解方程的知识经验不是根据等式的基本性质,而是根据加减乘除各部分的关系。于是,我给他们补上了基本关系式,他们记得也好,但在第二次练习时同样出错,我最终发现原来他们在认识加减乘除各部分的名称时出现了知识的断层,这是我未曾预设到的,于是我又赶快为他们补上,并通过简单的算式与生活中的联系让他们理解到各部分的名称和关系式,在以后的练习中,我又特别强调他们说算理。通过一些练习,他们解答方程的技能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二、教师在感情上要重视学困生,满足学困生的心理需求
1.与学生接触,进行感情交流
当学生喜欢一位教师时,就会喜欢他所教的学科,就会尽最大的努力去学好这门学科。与学生进行感情交流的途径是很多的,作学生的朋友,拉近与学生的距离,让学生感到他的老师是可依赖的人,从而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2.爱心激发动机,赏识增强自信
教师有加倍关爱学困生,唤醒学困生的求知欲与学习动机。学困生由于学习成绩差,在学校和家庭同伴中常抬不起头来,经常受到批评和歧视,有较强的自卑感,压力也都挺大的。作为教师,对这部分学生应该加倍关爱,包括他们的学习和生活、家庭、兴趣爱好等各方面给予帮助和支持,提高他们在同伴中的形象,以爱心唤醒他们内心深处的求知欲和学习动机,激发学习兴趣。
对于小学生,尤其是小学低年级学生来说,他们是在模仿父母、教师的行为中逐渐成长的。其实,模仿也是一种学习方法,在心理学中,把有意识地模仿称为“模仿行动”。因此,在对小学生进行实践与综合应用部分教学时,针对于操作、演示、实践等内容,教师可以先做正确、规范的示范,让学生在模仿教师的过程中既快又准地学会数学的活动技能。
二、 “自主”能让学生在实践活动和应用中发挥更大的潜能
基础教育的一个重要目标就是要培养学生自主、独立的学习习惯和能力。“实践与综合应用”领域的内容设计,本身就突出了学生的自主性,目的是想让学生成为实践活动的主人,坚持学生的自主选择和主动探究,促进学生个性的充分发展;鼓励学生自行设计和组织活动,特别注重探索和研究的过程。因此,我们在教学过程中,要从每个阶段孩子的特点、需要、兴趣和动机出发考虑设计“实践与综合应用”课程目标,应给学生比较多的选择余地,活动内容和方式通常可以由学生自主选择确定。在活动中,教师不能一味地牵着学生交流、操作、实践等等,这会使学习的主动权转移到教师这边,对学生来说这是一种被动地学习,会阻碍学生自主性的发展,违背了《课程标准》的总体要求。在此情况下,我们需要改变一下方法,具体的研究内容安排由学生自己来决定,这似乎与“家庭联产责任制”有些相象之处。
以前在看日本著名教育家多胡辉的作品时,读到过这样一个案例:一家公司,只是在每天早晨,把员工一天该做的事交待清楚,具体工作从何时开始、如何做等,完全由员工自己来决定。同样的工作,比起上司说“从这事开始,然后那样做”工作效果要好得多,这就好比无论别人认为怎么差的结婚对象,只要自己选定的,就会真心相守,任何人只要自己接受的东西,就会对它负责,对于探究、学习也这样,至少应该在确定活动内容后,具体如何学应由学生自己来决定这样可以使学生精力集中地学习,并充分发挥他的学习潜能。
三、“拒绝答疑”能提高实践与综合应用的质量
我想无论是谁都有过这样的体验,在考试遇到的问题中如果是当时解答出来的,在考试后很快就被忘掉了。但如果是未答出来的问题,却很难忘记,不仅是不忘,就连在回家的路上也会想着如何解答。这也许是未答出问题的紧张感在考试后的持续,使你无意识地去寻求问题的答案。
一般来说,比起解决的问题而言,对于未解决的问题,人们都会有一种紧张感。因此,当学生在实践与综合应用中遇到疑难问题时,越是难于解决的问题,愈发会促使学生长时间思考,在适当的时间使学生暂时停止下来,再过一段时间逐一地给学生解答,这样做可以明显地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如果学生一遇到问题就给予解答,就等于剥夺了学生思考机会。
在平时教学中也是一样,以要点的形式把问题告诉学生以后要使学生自己从已知问题入手,逐步去解决总是,而不要简单地直接解答问题。
四、 拓展、延伸,让实践的领域更宽广
数学实践与综合应用是从日常生活和社会实践中选择并确定专题,沟通了现实世界中的数学与课堂上的数学之间的联系。从生活中来,最终也应该回归生活。
要让小学数学实践与综合应用课充满生机和活力,就必须给学生提供充足的时间和广阔的空间,激励学生生动活泼地去探究、去创造。教师要为学生搭起自我探究、自我创造和自我展示的舞台,把自交给学生,让学生体验创造的成功、享受创造的愉悦,在创造性思维的碰撞中进一步激发探究和创新的欲望,引发更深入的数学思考。
一切创造源于实践。数学实践活动是一个数学知识完整过程的链条,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只满足课堂上的体验学习是远远不够的,只有把学生列举的生活中的大量数学信息,转化成学生乐于做的数学实践活动,将数学学习体验延伸到课外实践,与现实生活紧密联系,学生才能把对数学信息的收集、整理分析处理转化成数学实践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