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8-11 16:55:50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技校劳动教育,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为了贯彻市、区等有关文件精神,进一步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结合我校实际情况,制定我校“劳动教育”实施计划。培养学生劳动的意识,掌握初步的劳动技术。乐于参加力所能及的公益劳动和社会实践,养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好习惯。
二、教育目标:
1、在家能帮助父母做些力所及的家务劳动。
2、在校能完成打扫卫生等基本的劳动。
3、通过劳动基地等劳动,使学生掌握一些基本的劳动技术及热爱劳动的品质。
三、具体措施:
1、加强学习,确立劳动教育的地位,理解劳动教育的重要性和迫切性。明确劳动教育的目的、任务和要求。同时,利用家长会,宣传劳动教育的意义和劳动教育的重要性,要求家长协助学校开展这方面的教育。我们把劳动教育列入工作计划,建立劳动教育检查制度,保证劳动教育的正常性。从而确立了劳动教育的地位,促进了劳动教育的顺利开展。
2、因地制宜,开辟劳动教育基地 劳动基地是进行劳动教育的物质保证。我们除在劳动课中认真进行爱劳动的教育和手工劳动实践外,还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促进劳动基地的开辟与建立。 首先,开辟校内的劳动教育基地。我校的院区及绿化区,我们把这项工作作为学生进行劳动锻炼的一项任务,全部由学生承担,负责定期拔草、除虫浇水、修剪等工作。其次,我们经常组织学生参加打扫街道等公益性劳动。此外,积极倡导学生在家做到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父母的事情帮着做,及时了解情况,使劳动教育落到实处。
3、举行竞赛,激发劳动教育情趣
四、主要工作安排:
9月份:校内劳动。打扫校园卫生,给我们一个干净整洁的学习环境。倡导学生开展“生活习惯五个一”活动。即每天做一次家务劳动;每周做一 次饭;每周洗一次衣物;每周倒一次生活垃圾;每周在校做一次服务性劳动。
小学劳技课以学生的操作性学习为主要特征,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做中学”和“学中做”,课堂的“教”
与“学”并不仅仅停留在一般的“操作”层面。它强调通过人与物的作用、人与人的互动来从事操作性学
习,强调学生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技术的形成、技术思维的培养、技术能力与态度等方面的发展,强调规
范操作与技术创新意识的统一。教师只有在教与学的统一中重视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引导他们积极、主动、创造性地参与学习活动,激活创造思维,训练劳动技能,才可能生成互动、开放的教学空间。师生共同参与、相互作用,创造性地实现课堂教学目标,逐步促进小学生劳动技术素养的形成。
如在学习《有趣的纸雕》这一课时,我首先故作神秘地说:“请看!”接着向学生慢慢打开对折的纸片,中间展开了漂亮的立体孔雀作品,学生的眼球马上被吸引了过来。接着,我把作品的立体部分抹平,学生观察到立体孔雀竟然是用一张平面的纸做出来的,绝大多数的眼光里会流露出惊异:纸里的孔雀是怎么立起来的啊?教师着眼工艺作品巧妙的艺术构思来导入新课,引起了学生的好奇心,激起了思维的共鸣,激发了求知的兴趣。
二、“有序”教学设计,促教学效率的提高
教什么?怎么教?一直是新教师所困扰的问题,手里捧着教材,除却了明白教学内容,如何组织教学过程,如何运用教学手段又成了一个难题。一堂严谨而有序的教学设计是获得优质教学效果的前提。笔者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深有体会:
如笔者在上一节校内公开课《自我保护》时,把教学目标定为:
1、通过观看遭遇意外伤害的短片,想象自己和家人经历的痛苦和烦恼,使学生认识安全的重要性;
2、进一步学习防范意外伤害的基本方法,提高自我保护的意识与能力;3、通过表演受伤,让学生学会处理简单的意外伤害事故。
为了达成目标,内容逻辑上笔者设计为由观看意外伤害后的短片中的主人思想开始引导学生开始进入灌输人生安全的重要性的提升,在思维逻辑上循序渐进,遵循学生对知识理解由浅入深的过程,最后让学生自发的要提高自我保护的意识。方法丰富、多样化,有序提升,全面动员学生的感官,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进而提高教学效果。这堂课学生表现得积极踊跃,学得兴致盎然,后测效果也不错,较好的达成了教学目标。
尽管感触颇深的笔者也觉得如果每一节课的设计都这样有层次定会达到良好的效果,但是在平日的教学中,随堂课就经常由于“没有时间”“忙碌”等而被忽略,往往直接奔入教学内容,想到哪讲到哪,较少的考虑严谨的方法逻辑,失缺了教学过程的“有序”,进入了一种恶性循环里。正所谓“上好一节课容易,上好每节课难”,但只有抓住每一节课的有序教学,才能日积月累,稳步向前。
在进行每一节课有序设计时,还要考察学生的接受度,尊重学生起点,有序设计教学过程,才能真正促进教学效率的提高。
三、灵活运用多媒体,为课堂增添亮丽
随着新课程的不断深入,以劳技活动为主线设计、组织劳技课堂教学,逐步改变了传统教学中占统治地位的言传口授的教学方式,改善了学生被动学习、被动发展的处境。尤其是利用好计算机课中的课件,能够合理的运用多媒体课件为我们的教学贴上了不小的亮丽。
如笔者在教学《钉纽扣》一课时,更是充分组织了学生开展劳技活动。这是一节组内随堂课,目标是:
1、使学生初步学会用针钉纽扣的方法;
2、通过学习培养学生自我服务的能力。
钉纽扣,其实很件很普通的事情,但对于小学生来说,能够安全、顺利的完成并非一件很容易的事情。怎么办呢?如果教师自己操作演示,会出现目标小,学生多,教师空间大,导致学生部能全面、细致的观看。因此,笔者充分利用了多媒体课件,完完全全把很多老师在实践中遇到的难题给解决了。
课件演示(一):观看、学习钉两眼纽扣的方法:
1、左手把纽扣和衣服合拢对齐捏住。
2、从布的背面进针,把针从纽扣的一个孔里穿出来,拉紧线。
3、再从另一孔里把针穿到布的背面拉紧线。
4、这样往返5-6次再打结,最后剪去多余的线。
课件演示(二):观看、学习钉四眼纽扣的方法(2种):
1、“=”或“||”形钉法,再按钉两孔纽扣方法。
2、“+”字形钉法,与上述方法相同。
劳动实践场所是教学与实践、知识与技能的最佳结合体。如何在实践中帮助学生增加知识和提高综合素质是摆在教师面前的重大课题。基于以上问题,我们进行了如下探索。
1.根据学生的特点确定实践内容
在实践课中,每个年级根据学生的特点确定课程内容。针对一年级到三年级的学生,课程主要是以认识和理解为主,带领学生到实验场所参观实验场地,认识各种动植物,记录动植物的生长期及特点,并进行简单的护理和喂养,从而使学生对劳动场地和动植物生长有一个初步的认识。三年级至六年级的学生可以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知识的再运用和再实践,经过科学种植和科学养殖,由初浅的认识上升到深入的理解,既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指导学生了解动植物的生长过程,掌握动物喂养和护理的方法,从而达到实践课的目的。
2.培养学生探索问题的能力
劳动实践教学是以实践为主,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就显得尤为重要。在实践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和积极探索的精神,激发学生的兴趣,从看似简单的问题中挖掘出蕴含的深刻道理,鼓励学生积极探索。
二、利用劳动实践基地结合课本内容进行教学
劳动实践课程要与课本内容相结合,将实践内容向学科延伸,从中挖掘出活动的内容与课程切入点。把各个年级的语文实践活动和数学的应用融入到劳动实践教育基地活动中,不但能提高课本教学应用力,同时也在劳动中收获了知识。例如,在玉米基地劳作时,教师指导学生背诵“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诗句,这就是语文课在实践中的应用和延伸。将劳动与课本相结合,不仅开拓了学生动手实践的能力,也对课本内容的学习和巩固起到促进作用。
三、利用劳动实践基地拓展科学知识
教师指导学生在劳动实践基地种植农作物和蔬菜,在此期间,指导教师不只是分配工作,而是将与作物有关的科学知识穿插其中,有利于普及科学知识。这种形象化的教育方式使学生更容易理解和掌握。通过教师的指导和教授,学生学到很多书本上没有的科学知识,对拓展知识面有很大的帮助。同时,亲近自然、体验劳动、体验丰收也是学生对课本上的科学知识的再学习和再利用,能够在实践中巩固知识。
四、利用劳动实践基地激发学生对科学的热情
“看到的记忆不深,听到的容易忘记。只有亲身体验才刻骨铭心,终身难忘。”我校劳动实践教育教师和学生到试验田和养殖场参观,听技术人员讲解养殖栽培技术,通过丰富多彩的劳动实践活动使学生体会科学的奥秘,激发学生探索科学知识的热情。比如,在实践中要求学生多观察,学生通过观察提出很多问题,这些问题就是对科学的探讨,教师帮助学生在探索中获得更多的知识。伟大的科学家达尔文就是从观察自家的植物中引发了对科学的兴趣,从而才会有他伟大的环球航行,最终有了生物进化论的伟大成就,对世界科学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通过这些引导、教育和启发,很多学生养成了善于观察的好习惯,对将来的发展是极为有利的。
五、劳动实践基地是创造财富的源泉
劳动实践教育基地的动植物都需要精心的护理和照顾,学生在参与过程中体会到了劳动的艰辛和幸福的来之不易,从而增强了完善自我的意识,有助于形成健全的人格,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这样一笔巨大的财富是其他的实践活动无法比拟的。
劳动技术教育的目的就是培养学生的劳动技能,即动手操作能力。目前这种技能的培养尤其重要,因为现在的享生绝大部分是独生子女,他们是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生活自理能力极差。因而更须把劳动技能培养放在重要位置。这对学生的道德品质的培养、智力的开发、知识的挖掘及身体素质、动手动脑能力等方面的提高,均起着一定的作用。那么如何在劳动技术教育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怎样采取各种形式进行劳动与技术课的技能训练?
一、诱发趣味性
心理学告诉我们:兴趣是情感的定向表现,而情感则是人对客观事物的一种态度。对客观事物的好恶不同,产生的内心变化和外部表现也不同,符合人的意愿,便产生愉快、满意、喜欢等积极情感。兴趣能使学生产生参加技能训练的内动力。所以兴趣的培养就显得十分重要。例如在刺绣训练中,我在小黑板上事先绣好的一幅《玫瑰花》作品,那红花、绿叶正似刚开放的绚丽的鲜花,形象逼真,栩栩如生。老师问:“这幅玫瑰刺绣美不美?”学生们异口同声地说:“美!”“你们喜欢吗?”齐声说:“喜欢!”并告诉大家:“这幅玫瑰花是老师亲手绣的。你们个个聪明能干,只要认真学,一定能绣出美丽的鲜花,绣出各式各样活泼可爱的小动物。看一看,比一比,看谁绣的好!我们准备办一个小小的作品展览会,让全校师生来欣赏我们的杰作。”学生的兴致很高。纷纷要求学习刺绣。连写字也要用放大镜的郑强同学也一定要叫妈妈买花绷和白布。全班学生很快准备齐了刺绣的工具和用品,要求学习刺绣的欲望习非常强烈。
又如在教《小鸡出壳》的作品制作时,我让学生先讲讲:“小鸡出壳”的情形是怎样的?你见过吗?接着老师出示事先准备好的《小鸡出壳》的样品,然后动手操作。并指出直连杆往下推动时,“蛋壳”张开了,“小鸡”头部抬起,显示破壳而出的样了;当连杆向上拉动时,“蛋壳”复合,这时学生感到好奇,迫不及待地想知道这是怎么回事。于是趁热打铁,激趣问:要使连杆能灵活自如地转动,关键在于什么?在操作过程中要注意什么?学生便一一作了回答。最后又问:“你们想做这个作品吗?”齐答:“想!”这时学生处于极度的兴奋之中,兴趣诱发起来了,学习积极性也非常之高涨。我顺水推舟,立刻发下材料让学生动手制作。
由于学生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所以学生手工制作速度快,质量高,每个学生都爱好上劳动与技术课。
二、加强实践性
劳动与技术课,是学生掌握劳动技能技巧的一门学科。学生掌握了劳动的本领,就会去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产生良好的效果。例如:在穿刺绣针的训练中,由于刺绣针短而细,刺绣线要穿进空心管从针尖出来,需要手、眼协调配合,而学生的智商差异较大,有些孩子的手、眼极不协调,有的甚至是斜视。因穿刺绣针对有些孩子确实难度较大,我左思右想,想到了一个巧妙的穿针方法,就是线穿进刺绣针一半时,用嘴巴轻轻地吸出线头,可是学生们针放进嘴巴不会吸线,反而戳破了舌头。看到舌头有血就不敢再练。这时我就鼓励大家切不要被困难所吓倒,要有足够的信心,这样才能学会穿针。为了学会这个吸线动作,我先让学生用塑料吸管反复训练吸线,再过渡为穿刺绣针的训练。利用这种方法使学生较快地学会穿针。学会了穿针后再在碎布上练习刺绣、缝补。通过劳动训练,有力地促进了学生的动手能力,使学生在校时扭扣掉了自己会钉,上体育课时,衣裤扯破了自己会缝补。
除此以外,在劳动与技术课上,我还进行编织围巾、袜子、衣服等的训练,传授怎样起头,怎样收边,怎样打上下针,大大提高了学生的自理能力,促使他们成为心灵手巧的劳动者。
根据现在孩子劳动观念薄弱这一现象,我十分注重学生的自理能力的培养,经常教育他们自己能做的事自己做。如洗红领巾、手帕;洗洗碗、扫扫地等力所能及的事要自告奋勇地去做。通过教师的教育,同学们学会了烧饭,煮菜,发煤饼炉等家务劳动,深受家长们的好评。
三、提升创新性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对于顺利完成教学任务,具有非常重要的推动作用。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在充分了解学生实际情况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自学教材内容。当学生对教材内容有了一定了解后,再对课本知识进行详细讲解,并在讲解过程中给予适当示范,便于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更好地掌握劳动技能。在讲解过程中,教师要注意自己的语言,尽量采用学生喜欢的语言方式,如简明扼要、通俗易懂、生动有趣,既保证教学内容的准确性,又保证教学内容的趣味性,让学生深入理解。在示范过程中,教师应遵循科学合理的原则安排示范动作,尽量做到动作清晰、干净利落,并保证每一位学生都能清楚地观察每一个动作,让学生熟练掌握每一个技能环节。对于讲解和示范,既可以讲解在前,又可以示范在前,更可以同时进行,只要便于学生掌握知识技能即可。
二、鼓励合作学习,培养学生合作能力
在新课改背景下,合作学习实际上是一种非常好的教学形式,也是为广大教师和学生欢迎的一种教学方法,在小学劳动与技能教学过程中必不可少。“眼过千遍不如手过一遍”,所以我们要采用合作学习方式,加强学生的动手操作练习,提高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如果说课前合作学习是为操作做好准备的话,那么课堂教学过程中的合作就是操作的重中之重。课前的所有预想,以及对材料的收集,到底是不是正确的,只有经过课堂中的实践才能知道。课堂教学活动中的实践才是合作的关键。因为设想不是实践,任何科学理论的产生都是建立在实践基础之上的,没有实践就没有发言权。为此,我们要通过合作学习的方式培养学生良好的实践意识,提高学生合作能力。例如,教学“大鱼和小鱼”时,学生对这一节课的学习非常有兴趣,因为“鱼”的制作过程既可以简单化,又可以复杂化,完全可以依照学生的兴趣爱好自主发挥,有的学生制作的小鱼美丽又可爱,有的学生制作的小鱼具有很强的抽象性,还有的学生制作的小鱼非常奇特。同时,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合作学习,通过小组合作方式制作小鱼,充分发挥集体力量,制作出精彩纷呈的海底世界,以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通过学生的分工协作,每位成员各司其职、各尽其责,都为作品的完成贡献了一分力量,使学生充分体会到合作成功的乐趣,增强学生的成就感和集体荣誉感。
三、精心制作教学课件,提高教学内容生动性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多媒体技术已经非常成熟,并被广泛应用于课堂教学中,取得了可喜的教学成果。小学生的思维往往以形象为主,所以在劳动与技术教学中,教师完全可以引入多媒体手段,精心设计生动形象的教学课件,以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首先,教师要提高自身收集信息、分析和整理信息的能力,引入符合学生认知规律的教学素材,引导学生观察和学习,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动手实践能力。例如,教学《双鹤壁挂》时,由于学生对于鹤的了解并不多,所以制作课件时,教师可以将与鹤有关的图片资料融入课件当中,以刺激学生的视觉体验,让学生从整体上对鹤形成基本印象。实践证明,引入多媒体课件,不但可以拓宽学生的视野,而且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让学生的眼光更深远。
张德伟,东北师范大学国际与比较教育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导师
一、世界劳动教育的两大源流
从教育史的角度来考察,自学校教育这种正规教育形式产生以后,教育就与生产劳动分了家,教育与生产劳动的割裂状态一直延续到了近代职业教育产生以后。虽然职业教育是与经济和职业直接相关的,但是由于职业教育是与普通教育相对而言、作为双轨制中的旁轨而出现并演进的,所以一直到19世纪末近代教育终结时,普通中小学仍然实施的是与生产劳动不甚相关的知识教育和学术教育。而将劳动教育引入普通学校之中则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由近代教育向现代教育过渡时期的事情。
从世界范围看,在普通中小学中引入劳动教育有两个源头:一是在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沿着瑞士教育家裴斯泰洛齐、德国教育家凯兴斯泰纳、美国教育家杜威的思想理论和实验实践的谱系发展开来,创立了“劳作学校”模式和“做中学”模式;二是在社会主义国家苏联,按照马克思和恩格斯关于教育和生产劳动关系的学说,创立了“统一劳动学校”模式。虽然在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这一点上,这两大理论体系具有共同性,甚至在新型学校直接针对旧学校的传统教育这一点上,两者也有共同点,然而由于这两大理论体系和实践模式在理论基础和终极目标上存在根本性的不同,所以世界上中小学中的劳动教育可以说有两个源头。
二、世界劳动教育的两个模式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许多国家将劳动引入学校课程和教育教学活动之中,创造了多种劳动教育模式。这些模式可以分为两大类:其一,重视劳动教育与经济、生产、职业的关联及其效果,单独开设劳动教育课程,比较典型的有苏联及其后的俄罗斯在中小学中实行的劳动与综合技术教育、德国中小学实行的劳动技术教育、法国中小学实行的劳动与技术教育;其二,不特别注重劳动教育的经济效果,侧重于其人格陶冶功能,不单独开设劳动教育课程,而将劳动教育寓于学校的各项教育教学活动之中,比如,日本主要在社会科、技术与家政科、“道德”时间、综合学习时间、特别活动等课程教学和劳动体验学习等活动中开展劳动教育。
(一)通过专门的劳动课程实施劳动教育――以德国的劳动技术教育为例
在德国,各州普遍重视对中小学生进行劳动技术教育。其劳动技术教育不是双元制职业教育中的职业训练,而是为双元制职业教育奠定基础的“职前普通教育”,具有“在普通教育中渗透职业教育”的性质,[1]各州“把它视为学生职业生活和走上社会的重要准备和基础,是学生全面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2]
早在20世纪50年代,德国就在普通学校里实行了基本的技术经济教育。1964年,德国教育委员会提出《关于在主体中学建设劳技课程的建议》,主张将劳动技术教育引入主体中学之中,在主体中学开设劳技课,其“劳技教学”“具有自身独立的形式,而不是其他课的附属”。这样,劳技课就确立了独立的学科地位。自此,德国的劳动技术教育大体经历了学科建立阶段、学科调整阶段和学科改革阶段三个阶段。
德国的劳动技术教育贯穿在基础教育的全过程之中。在小学阶段(1-4年级,有的州把5-6年级视为小学的延续),各州劳动技术教育的课程名称不一,一般叫作“常识课”,即劳技课程包含在常识课之中。例如,巴伐利亚州小学各年级常识课每周4节,其中2节为史地、自然常识,2节为手工劳作[2](另有资料表明,该州小学1年级的劳作课为每周1课时)。其中的“手工劳作”就是劳技课,其教学内容主要有纸工、编织、木工、陶器等。巴伐利亚州和勃兰登堡州小学劳技课的设置情况如表1、表2所示。[1]
在中学第一阶段(综合中学、实科中学、主体中学的5-9或10年级),开设劳技课,各州劳技课的名称五花八门,有“综合技术课”“劳技课”“劳动―经济―技术课”等30多种。各州劳技课的基本目标在表述上不尽相同,其相同部分可以归纳为:对学生实施全面的劳动、经济、技术教育,使他们具备适应目前及将来生活的基本能力;引导学生有责任心地、高度负责地从事生产和劳动,以最大限度地减少危害环境的行为;帮助学生正确选择适合自己的职业,使他们有能力在技术和经济影响越来越大的社会中谋求发展。[1]其课程内容各州也不完全一样,其相同部分主要有:自我服务方面的劳技分支专业,如家政、营养与烹饪、纺织品材料与加工等;技术及职业准备方面的劳技分支专业,如金工、木工、电子电工等;经济学、信息学、环境科学方面的分支专业等。[1]巴伐利亚州、勃兰登堡州和柏林州中学劳技课的课时分配情况分别参见表1、表2和表3。
表2 勃兰登堡州技术和社会经济教育概况
学段 小学 中学
中学第一阶段 中学第二阶段
1-4年级 5-6年级 综合中学 文理中学 实科中学 文理中学高中部
形式 含在常识课中 必修课 必修课/选修课 必修课 必修课/选修课 技术、信息或经济课作为选修课
课时/周 2 2/2或4 2 2/3 2
表3 柏林各类学校劳技课课时分配情况
学校类型 7年级 8年级 9年级 10年级 形式
主体中学 4 4 8 8 必修
实科中学 0/4 0/4 2/4 2/4 必修/选修
综合中学 1/4 2/4 2/3-6 2/3-6 必修/选修
在中学第二阶段(10或11年级-12年级),有的州(黑森州、不莱梅州、勃兰登堡州等)也开设一定的劳技课,如表1所示,巴伐利亚州的部分完全中学在11年级开设劳技课;再如表2所示,勃兰登堡州的文理中学高中部将劳动技术作为专业开设选修课。
德国开设专门的劳动技术课程有其特定的价值取向。比如,1964年,德国教育委员会对于在主体中学中设置劳技课提出的建议期望,劳技课能够“帮助学生熟悉了解当代生产、服务等领域内各种职业的基本特征,并为其今后能做出明智的职业选择奠定基础”。[3]441969年,德国各州文化教育部长常设会议对改革主体中学提出的建议期望,主体中学7-10年级的劳技课要担当经济―劳动世界的入门指导的任务。[3]441987年,德国各州文化部长常设会议指出,学校劳技课教学的任务是使所有年轻人学会及时调整自己以适应随时可能出现的与劳动、技术、家政、经济等密切相关的生活情境。[3]45这些意见比较充分地说明了德国劳技课的独特作用。
(二)通过各种教育教学活动实施劳动教育――以日本的劳动教育为例
与通过专门的劳动课程实施的劳动教育不同,日本通过学校的各种教育教学活动实施的劳动教育是另一种模式。
二战后,日本确立了智、德、体协调发展的教育方针,因此劳动教育在日本没有十分显著的位置。然而,日本的中小学开展一定的劳动教育是确切无疑的。1947年制订、2006年全面修订的《教育基本法》对与劳动教育相关的内容作了如下规定:为了实现“完善人格”等教育目的,要实现“重视(教育与)职业和生活的关联,培养尊重劳动的态度”等教育目标。1947年制订、2007年重大修订的《学校教育法》对劳动教育也相应地作了规定:义务教育要实现的目标之一是“培养关于职业的基础知识与技能、尊重劳动的态度和适应个性选择未来出路的能力”;高中教育的目标之一是在发展、扩充义务教育的成果的基础上,“(使学生)基于对在社会上必须履行使命的自觉,适应个性,决定未来的出路,提高普通教养,掌握专门的知识、技术和技能”。
笔者以教育与经济、职业、劳动的关系为线索,考察日本现行小学、初中和高中的学习指导要领,发现日本的课程分为学科课程、时间课程和活动课程,三类课程中有关劳动教育的内容:
社会、地理历史、公民学科。小学“社会”科:参观、调查当地人们的生产和贩卖工作;参观、调查和查询当地人们生活所需的饮用水、电、燃气的确保和废弃物的处理;调查所在县(都、道、府)的主要产业的概况(3、4年级);调查和查询日本的农业与水产业、工业生产、信息产业与信息化社会的状况(5年级);调查和查询在经济和文化等方面与日本有密切联系的国家人们的生活状况(6年级)。初中“社会”科:在“地理领域”,认识日本国内产业的动向,概观其特色;考察以产业为核心的地区,把握其区域特色。在“历史领域”,理解古代日本列岛农耕的扩展与生活的变化、中世纪农业等各种产业的发展、前近代产业与交通的发展、近代日本的产业革命与近代产业的发展、现代日本的经济高速增长和经济迅速发展与国民生活的提高。在“公民领域”的“我们与经济”单元,教授“市场的作用与经济”“国民生活与政府的作用”等内容。高中“地理历史”学科:“地理B”科目中设有“现代世界的系统性地理考察”单元,教授“资源、产业”等内容。高中“公民”学科:“政治与经济”科目中设有“现代社会的各种课题”单元,教授雇用与劳动、产业结构变化与中小企业、农业与食材等问题。
家政、技术与家政、“家政”学科。小学“家政”科:了解在家庭中支撑自己和家庭成员的生活的是工作,能做自己分担的工作;想方设法快乐地饮食;学习烹饪的基础知识和技能;学习衣服的穿着和整理以及房间的整理、整顿和清扫的方法;制作生活上有用的物品。初中“技术与家政”科:在“技术领域”,设有“材料和加工技术”单元,对“利用材料和加工技术的制品的设计与制作”等进行指导;设有“能量转换技术”单元,对“利用能量转换技术的制品的设计与制作”等进行指导;设有“生物培育技术”单元,对“利用生物培育技术的栽培和饲养”等进行指导;设有“信息技术”单元,对“关于数码制品的设计与制作”等进行指导。在“家政领域”,设有“饮食生活与自立”单元,对“日常食物的烹饪与当地的饮食文化”等进行指导;设有“衣、住生活与自立”单元,对“衣服的选择与整理”“住居的功能与居住方式”等进行指导。高中“家政”学科:“家政基础”科目中设有“生活自立和消费与环境”单元,教授“饮食与健康”“被服管理与着装”“住居与居住环境”等内容。“家政综合”科目中设有“生活的科学与环境”单元,教授饮食生活、衣着生活、居住生活的科学与文化等内容。“生活设计”科目中设有“饮食生活的设计与创造”“衣着生活的设计与创造”和“居住生活的设计与创造”等单元,教授衣、食、住生活的设计与创造方面的内容。
道德。小学:感知劳动的美好,为大家而劳动(1、2年级);知道劳动的重要性,不断地为大家劳动(3、4年级);理解劳动的意义,知道服务社会的喜悦,为公共发挥作用(5、6年级)。初中:理解劳动的尊贵和意义,具有服务精神,致力于公共福祉和社会的发展。
综合学习时间。小学:各学校要积极地采取自然体验、社会体验(志愿活动等)、物品制作、生产活动等体验活动,以及观察与实验、参观与调查、发言与讨论等学习活动。初中:各学校要积极地采取自然体验和职场体验活动,志愿活动等社会体验、物品制作、生产活动等体验活动,以及观察与实验、参观与调查、发言与讨论等学习活动。高中:各学校要积极地采取自然体验和就业体验活动,志愿活动等社会体验、物品制作、生产活动等体验活动,以及观察与实验实习、调查与研究、发言与讨论等学习活动。
特别活动。小学:在“班级活动”中,理解清扫等值日活动的作用和劳动的意义;在“儿童会活动”中,协力进行学校例行活动;在“学校例行活动”中,参加劳动生产与服务性例行活动。初中:在“班级活动”中,对于“适应、成长和健康安全”,要理解志愿活动的意义并参加该活动;对于“学业与出路”,要理解学习和劳动的意义,斟酌出路的适应性和利用出路信息,形成理想的劳动观和职业观,自主地选择出路和设计未来。在“学生会活动”中,协力进行学校例行活动,通过志愿活动等参与社会。在“学校例行活动”中,参加劳动生产与服务性例行活动。高中:在“班会活动”中,对于“适应、成长和健康安全”,要理解志愿活动的意义并参与该活动;对于“学业与出路”,要理解学习和劳动的意义,理解出路的适应性并利用出路信息,确立理想的劳动观和职业观,自主地选择和决定出路并设计未来。在“学生会活动”中,要协力进行学校例行活动,通过志愿活动等参与社会。在“学校例行活动”中,参加劳动生产与服务性例行活动。[4]
从以上内容可以看出,日本劳动教育都是“隐居”在其所在课程之中的。其所隐居的课程都有自己的教学目标和内容体系,关于劳动的内容仅是其课程内容的一部分。
然而,自20世纪70年代后期实行课程改革时引入“劳动体验学习”以后,日本表现出日益重视劳动教育的动向。日本的劳动体验学习,是指“让学生在一定的期间体验实际社会的职业,期望(达到)多样化教育效果的学习活动”。[5]日本在1977年、1978年修订小学、初中和高中学习指导要领时,将劳动体验学习引入了中小学之中。当时,日本强调实行劳动体验学习的背景大体是:其一,过去的学校教育陷入了“偏重智育”之中,学校“填鸭式地”教授大量的学科内容,而实行劳动体验学习,就是为了纠正这种弊端;其二,伴随生活环境的变化,儿童们制作物品、培育生物的场合越来越少,因此希望学校通过有组织地开展“制作”和“培育”活动,让学生体验工作的乐趣和成功的喜悦。[6]此后,日本的学校教育中关于劳动的体验性学习活动不断加强。“现在,作为儿童们直接体验活动的一种,各地都在实施劳动体验学习”。[5]从实施主体来看,日本的劳动体验学习主要有三种:(1)以学校为中心进行的劳动体验学习;(2)以行政机关为中心进行的劳动体验学习;(3)以地区的组织和团体为中心进行的劳动体验学习。[5]日本中小学在“道德”时间、综合学习时间和特别活动中实行的关于生产、劳动的体验性活动基本是这种劳动体验学习。
三、当代劳动教育的新趋向:
通过生涯教育实施劳动教育
当代世界的教育改革如火如荼,各国的教改趋向呈现多元化态势。从宏观上看,与劳动教育相关的教改趋向莫过于生涯教育(Carrer Education,亦译为“生计教育”)的产生和发展。
在学校教育中推行生涯教育始于20世纪70年代初时任美国联邦教育总署署长马兰的倡导。马兰倡导生涯教育,最主要的是为了消除“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之间的鸿沟”,消除“学术与职业之间的藩篱”。然而,值得注意的是,马兰倡导的生涯教育是一种“有组织的、综合性的教育”。美国学者萨珀认为,不能把“生涯”作狭义的专门职业或者职业指导来理解,应该从广泛范畴和在家庭生活、社会生活、职业生活的人生全部生活之中来把握人的作用,人的作用是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多样化的,这样应当把“生涯”理解为人的生涯发展。[7]那么,生涯教育就是促使人们在人生的各个生活阶段,掌握在家庭生活、社会生活和职业生活中所需要的知识和技能,实现生涯发展的教育。在美国政府和社会各方面的支持下,20世纪70年代在美国形成了一场生涯教育改革运动。20世纪90年代以后,美国的生涯教育又出现了新的发展势头。美国的生涯教育主要有四种模式,即以学校为基础的模式、以家庭为基础的模式、以雇主为基础的模式和以地方寄宿制为基础的模式。[8]其中,最基本、最广泛的是以学校为基础的生涯教育模式。这种模式把从幼儿园到中学后的职场或大学的期间分为四个阶段:(1)从幼儿园至5或6年级的生涯认知阶段;(2)6或7年级至10年级的生涯探索阶段;(3)11-12年级的生涯定向阶段;(4)中学后教育阶段。[9]这样,美国的生涯教育贯穿整个基础教育阶段,各个生涯阶段按照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让学生认识和接触劳动世界,探索和参与职业生活,为学生将来的职业选择和定向作准备。美国中小学实施的生涯教育有多种形式,包括组织生涯教育活动和把学科教学与生涯教育结合起来等等。
生涯教育在美国肇始以后,逐渐传播到了西欧、美洲其他国家和日本等。生涯教育在被“嫁接”到输入国的教育体系中时,其内涵会发生一定的变化。比如,日本自上世纪末和进入21世纪以来引入生涯教育后,其生涯教育成为自义务教育到高等教育重视与社会和职业的关联的指导理念,在实践中正在采取适应学生发展阶段的系统性生涯教育政策。[10]但实际上,日本的生涯教育几乎被当成了培养学生“理想的劳动观和职业观”的有效手段。
应当指出的是,生涯教育和劳动教育是两个不同的领域,只是由于生涯教育具有面向职业生活和劳动世界的特点,因而与劳动教育发生了交集,这样,生涯教育只能说是实施劳动教育的一个平台。
参考文献:
[1]傅小芳,周俪.德国基础教育中的劳动技术教育[J].比较教育研究,2005(2):35-40.
[2]姚静.德国中小学的劳动技术教育及启示[J].基础教育参考,2007(10):26-29.
[3]萧枫.各国学校的特色教育[M].沈阳:辽海出版社,2011.
[4]文部科学省.小学校学指бI案[EB/OL].http://mext.go.jp/a_menu/shotou/new-cs/news/080216/002.pdf.
[5]m地孝宜.地域M主Г巍盖禾弪Y学のg践と抗[J].国立オリンピック念青少年t合センタ`研究o要,2003年,第3号:225-232.
[6]高.学校教育における「作I活印工韦猡囊馕丁―その二つの教育C能を分析して[J].横浜国立大学教育o要,1985年,第25号:89-104.
[7]崎尚子,家城子.アメリカの家庭科教育におけるキャリア教育にvする研究――教科分析を中心にして[J].富山大学人gk_科学部o要,2006年,第1第1号:139-147.
一、搜集资料,共享资源——从生活中预设
当今世界课程改革的一大趋势是课程建设必须回归儿童的生活世界,课程设计必须向真实生活情境转化,劳动与技术教育作为一类非学术性、非学科性的新型课程,应该使课程内容最大限度地回归儿童的生活世界。常态四步教学法根据此原则把“搜集资料,资源共享”作为第一步,即课前安排学生就活动内容进行调查,通过访问、上网等形式搜集有关资料,在课堂上一起分享知识乐趣!例如《欢乐枇杷行》这一活动设计,课前老师布置学生针对枇杷的价值和不足之处进行资料搜集,在课堂上学生把搜集到的资料作了精彩展示:
①我在图书馆的一本书上看到枇杷的营养价值很高,它含有人体需要的各种营养元素。②我问了药店的阿姨,她说常吃枇杷可以预防感冒。③枇杷中的维生素B、胡萝卜素具有保护视力,促进儿童身体发育的作用,这是我自己在网上查到的。④(出示枇杷露)上次我咳嗽了,妈妈去药店买了这个枇杷露给我喝,喝下去感觉凉凉的,嗓子就没那么疼了……
通过让学生集思广益,多方查找,不仅拓宽了学生视野,而且可以更大程度地激发学生下一步探究的兴趣,也为探究做好相关的储备。
二、做中探究,尝试发现——从生活中提炼
劳动与技术教育不再局限于书本知识的传授,让学生亲身参与、主动实践,在实践中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各种实际问题,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是它的最根本特点。我校的常态四步教学法第二步是做中探究,尝试发现,即按照事先准备好的活动材料,由学生自己确定探究内容,大胆进行尝试,在实践中探究,在探究中发现。老师仅提供必要的、最基础的帮助,而探究的主体是学生。例如《心锁环》这一活动设计,教师没有直接出示心锁环的制作步骤,而是引导学生观察探究,尝试发现心锁环的制作诀窍,具体过程如下:
师:每个组只有一套心锁环,大家玩不过来怎么办?今天老师就和大家一起来做心锁环。怎么来制作呢?书本的第31页就有答案。(稍停顿,等学生翻到后再提下一步要求)请同学们认真看书,看看心锁环的结构和制作步骤,也可以看看老师出示的样品,用手摸摸,动脑想想。
①生:心锁环由横杆、弯杆和心形环组成。(你看得很认真)你们发现了吗?称它为心锁环主要是因为它有什么?(心形环)
师:横杆和弯杆有什么关系?
生:横杆和弯杆是合在一起的
师:所以我们把这部分称为锁环。
②生:制作心锁环需要用到铁丝和尖嘴钳。
师:这些工具材料老师已经给你们准备好了,请看大屏幕,这三种不同长度的铁丝,分别是用来做心锁环哪一部分的?
生:10厘米的铁丝做横杆,12厘米的铁丝做弯杆,20厘米的铁丝做心形环。
师:同学们可真了不起,通过刚才短短的几分钟时间,你们就掌握了这么多知识,相信你们接下来会表现得更出色。
……
通过引导学生观察心锁环,初步明确了主要制作方法,但详细的步骤还不明确,需要在下一环节“合作交流,补充提高”中进一步形成制作的雏形框架。
三、合作交流,补充提高——到生活中再现
在学生自主探究、领悟发现的基础上,进一步商定探究的具体内容和办法,或确定一个主题,再具体分工,明确各自的责任,然后动手操作。这个环节中,老师是参与者,又是引导者,或向学生提供必要的建议,或提供相关的素材,或播放轻松优美的音乐,以最大限度挖掘学生的潜力,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共同分享研究成果(包括失败的教训,成功的经验)。教师根据学生的发现,适时、适度的点拨。这就是我校常态四步教学法的第三步——合作交流,补充提高。再以《心锁环》为例,学生通过自学,再结合以前学过的知识,已经掌握了心锁环横杆的制作方法。只是还停留于观察总结阶段,需要进一步合作补充提高,所以老师又做了如下教学安排:
1.师:(出示横杆)请同学们小组交流,说说横杆的制作方法。
生:用10厘米的铁丝制作横杆,在铁丝的两端各弯出一个圆环。(加以手势说明)
……
师:请同学们根据刚才大家说的方法来做一个横杆。
2.师:横杆和弯杆是一体的,弯杆怎么做呢?接下来就通过一段录像来学习制作弯杆的方法。(播放录像)请同学们用眼仔细观察,用耳仔细倾听,用心记一记。你能根据你看到的步骤试着做一个弯杆吗?(学生试做)
师:做弯杆时你还有什么地方要提醒同学们注意?
生:要把横杆套上去之后再把弯杆的环口收紧。
生:弯杆的开口距离比横杆小,能在横杆上自由移动。
师:(拿一学生的作品)这个弯杆还有什么地方要加工一下?
生:为使U形弯杆看起来更直,可用尖嘴钳将圆环翻折一下。
3.师:现在这个心锁环还剩下什么没有完成?(心形环)
4.(学生试做)……
这样通过交流演示等方式,强调学生的亲身经历,在“做”、“考察”、“实验”、“探究”、“想象”、“创作”等一系列的活动中体验和感受心锁环的制作,大大使学生的实践能力得到了提高。
四、立足创新,生成拓展——到生活中置换
着眼于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是劳动与技术教育课程价值与目标最本质的体现。在活动过程中,学生始终处于主体地位,自己发现问题,自己设计方案,自己收集资料,自己解决问题。我校的常态教学四步法最后一步是立足创新,生成拓展,即立足创新基点,以小组为单位,展示创新成果,师生共同参与评价,发现优点和不足,并提出修改或调整建议。例如《欢乐枇杷行》中学生小组劳动成果的展示环节:
1.(实物投影)我们小组做的是荷塘月色,你们瞧,调皮的小鱼正在荷塘里畅游,一只枇杷做成的小乌龟正在睡觉,荷塘里的一枝荷花亭亭玉立,多么美丽啊,我祝愿大家像荷花一样亭亭玉立!
2.我们小组今天制作的是美味的枇杷粥,主要原料有枇杷、大米、冰糖,具有止咳、润肺、顺气的作用,想吃的同学、老师赶紧来尝一尝吧!
3.这锅枇杷红枣汤的主要原料是枇杷叶和红枣,每天泡洗能够清热解毒,长痱子的同学可要试一试哦!
关键词:新制度经济学;劳动合同法;人力资本投资
一、劳动合同法的实施背景及分析视角
劳动合同法颁布实施后引起社会的强烈反响,反应了社会不同阶层利益的博弈,带来的变革是深刻的,相关利益各方对其解读也不尽相同。目前国内的学者大多都是从社会学和法学的角度加以研究,强调劳动合同法在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稳定方面所起的作用,也有学者认为其不具有可实施的基本环境,提高了经营成本、抬高了就业的门槛,认为它只是一部意愿良好却根本不具有操作性的法律。但分析一部新的法律能够真正在多大程度上促进经济社会发展,还必须要有新的视角和分析方法。
劳动合同法能否体现经济社会发展所导致的制度变迁和制度创新,能否成为一个有效的制度供给,能否满足当前经济转型对相关法律的要求,是否具有作为制度的经济功能(降低交易成本)和安全功能(降低市场风险),能否促进社会的进步和增加社会的整体福利水平等,都值得人们重新审视。出于对这些问题的思考,本文将从制度经济学的角度,通过对宏观、中观及微观三个层面的不同主体收益成本的比较分析,对其实施所带来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应进行探讨和评价。
二、对劳动合同法的新制度经济学分析
劳动合同法实施带来的效应可以从三个层面分析:宏观(以政府作为主体)、中观(以企业作为主体)和微观(以劳动者作为主体),在制度实施过程中都有其不同的利益诉求,劳动合同法的颁布可以看做是三方利益博弈的结果,其实施又分别使他们承担了不同的制度成本,获得了不同的收益。
从宏观层面来看,新制度经济学强调制度在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性,并认为政府是制度的最大供给者。按照科斯理论:在一个产权明晰、市场完全和交易成本为零的世界中,无论权利如何界定,都可以通过市场交易达到资源的最优配置。但是在现实生活中,这些条件是不可能完全存在的,因此需要政府通过制度设计来弥补制度供给不足,解决各种市场失灵的状况。在我国劳动力市场的运行过程中,目前普遍存在劳动合同的缺失、劳动合同的短期化、劳动双方信息不对称等情况,导致了多种机会主义和违约行为的发生,影响了劳动力市场运行的效率。其主要原因是劳动法律体系的不健全、不完善,这时只有政府作为一种强制的力量,才能克服旧制度实施过程中的路径依赖,促进新制度的产生和实施。当然,劳动合同法作为新的法律制度,其制定、运行及完善都会耗费一定的社会成本,甚至从短期来看还可能产生诸多的问题,如部分企业由于自身原因难以适应其要求关闭停产而导致失业现象增加;部分企业采取损害劳动者的短视行为等应对措施。但从长远的角度看,其对整个社会经济效率的提高和规范劳动力市场的积极效应也是明显的。
从中观层面来看,新制度经济学认为有效的组织是制度变迁的关键,因此企业对劳动合同法能否真正得以实施及其实施效果起着决定性作用。劳动合同法的实施可能使企业承担的法律责任、经济责任和用工成本相对增加。但是从制度层面来看,劳动合同法将发挥其减少不确定性和降低风险的作用,其中不少的新条款对企业权利将起到良好的保护作用,降低其可能面临的各种用工风险,提高其在市场竞争中的灵活反应程度。如规定企业必须与劳动者签订书面劳动合同,推行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增加必备条款内容等,都利于减少企业和劳动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规范彼此的行为,减少监督合同条款等方面的费用。
最后,从微观层面,我们可以清晰的看到劳动合同法加大对劳动者保护的立法宗旨和立法倾向,但是一项新制度的实施效果却并不一定能够与其制定初衷完全吻合的。一直以来,劳动者都是处于一种弱势地位,追根究底,与我国的劳动法律制度不健全和不完善是有很大关联的。从新制度经济学对人的行为的假设中我们可以看到,人是“有限理性”和“机会倾向主义”的,由于人们面临的往往是一个复杂、不确定的世界,信息是不完全、不对称的,并且人对环境的认识能力也是有限的,因此必须通过制度设计和制度创新来弥补和预防人理性的不足。劳动合同法通过强调书面劳动的签订、推行无固定期限合同、加大劳动者对合同的选择权、增加劳动必备条款、扩大受保护的劳动者范围、健全劳动争议协调机制等,对可能造成劳动权益侵害的法律空间加以了弥补和完善,提高其抵抗风险的能力,发挥制度的经济功能和安全功能,使其获得了经济利益,避免了风险。
在劳动合同法实施初期,由于某些企业为了规避劳动合同法,采取对劳动者利益损害的短视行为,造成一部分劳动者失去劳动机会和劳动岗位,使得社会上对劳动合同法的各种置疑和反对之声不绝于耳,但是这并不能否定新制度的有效性,只能视为制度在变迁和实施过程中与外部环境的契合所付出的改革成本,制度变迁是一个螺旋上升的过程,在执行的过程中,是要随着外部环境的变化不断的加以调整的,也就是说我国的劳动法律体系还需要继续不断推进和完善的。
可见,劳动合同法的实施将不可避免给各个利益主体带来一定的制度成本,但我们也不可忽视劳动合同法在劳动关系的契约化、减少劳动力市场的不确定性、降低劳动交易费用、规范劳动力市场秩序等方面可能起到的巨大作用及带来的不可估量的经济效应和社会效应。
三、劳动合同法实施过程中的主体行为选择
劳动合同法带来机遇和挑战并存,政府、企业和劳动者如何在其实施过程中作出最优的行为选择,实现制度的效用最大化,促进社会整体福利水平的提高。
(一)政府行为选择。
政府作为劳动合同法制定和实施的主导力量,对实施效果和进一步完善都起着重要作用。制度创新是一个利益调整过程,各个利益主体之间不可避免的会产生利益矛盾,这就需要政府对受损者在一定程度给予补偿性的制度安排,对相关利益加以调整。因此,政府更需要注意企业劳动力成本的增加和劳动生产率之间的相对关系,对于其承担的制度成本,通过各种经济或政策手段加以弥补和支持。对处于相对弱势的劳动者,政府应均衡其与企业之间的力量对比,加大社会的教育投入和人力资本投资,满足劳动者各层次的技能和教育培训需求,降低其在劳动力市场中的面临的各种风险,促进两者之间的公平博弈,维护整个社会公平,促进劳动力市场的健康运行。同时,政府应该明确和细化劳动合同法的实施标准和实施细则,使其更具有可操作性,进一步加快相关配套的劳动法律法规出台,发挥积极的政策导向效应,促进产业升级和经济转型的顺利进行。
(二)企业行为选择。
劳动合同法实施后,作为中观主体的企业可能是直接的受益或受损者。对于劳动合同法明确加大对劳动者保护力度的立法取向,使部分企业产生对劳动关系过于固定,企业用工成本增加,约束加大,在市场竞争中灵活性减弱等担心,企业从自身利益出发,其担心不无道理的。新制度经济学认为:缔结有远见的契约,形成对双方可信的威胁,将可能存在的危险重新设计到契约关系当中,对防止机会主义,减少犯错误的机会和提高理性水平,实现企业的长期可持续性发展是有利的。劳动合同法施行后,企业应该充分发挥和利用其正面功能,在劳动合同法基础上为加强劳资合作创造条件,强化合作意识,通过加强与劳动者的合作,规范两者之间的相互关系,减少各种信息成本和不确定性,把阻碍合作进行的因素减少到最低程度。劳动合同法对企业进行专业性的人力资本投资亦是有利的,通过约定培训费用、约定服务期以及同高级管理人员、高级技术人员和其他负有保密义务的人员签订保密条款、竞业条款,消除其进行人力资本投资决策特别是专业性人力资本投资的担心,降低在人力资本和经济投入等方面的风险,为自身的可持续发展和战略性目标的实现做好准备。
(三)劳动者行为选择。
对于劳动者而言,最为重要的是如何发挥劳动合同法实施后对自身的保护作用。一般来说,劳动合同法的颁布和实施是不可能立刻改变和扭转其所处的弱势地位和不利处境的。使劳动者真正处于弱势地位的在很大程度上是由其自身的知识水平、法律意识、认知水平的有限、个人力量的薄弱等原因造成的。劳动者面对的往往是信息严重不对称、无法参与设计的公司治理结构、微弱的声誉效应和昂贵的司法程序等.因此,能否从根本针解决劳动者处于弱势地位的相关因素,才是劳动合同法能否真正得以有效实施的关键。劳动者应该加强对自身的人力资本投资和法律知识的学习,参与相关职业技能培训,改善自身在劳动力市场竞争中的不利地位,善于运用法律武器保护自身的合法利益。同时,致力于形成和完善代表自身利益的相关团体,从而减少自身在信息水平、知识水平、法律水平、认知能力、理性决策等方面的局限,提高博弈能力和博弈水平。
从经济人追求收益内在、成本外化的逃避经济责任的行为的“机会倾向主义”的假设出发,人们在经济活动中总是尽最大能力保护和增加自己的利益,威廉姆森认为:人的机会主义本性增加了市场交易的复杂性,影响了市场的效率,机会主义的存在是交易费用的根源。①因此,在劳动力市场上劳动者也应该规范自身行为,避免各种为追求自身利益,故意破坏劳动力市场秩序,扭曲、搅乱或歪曲信息,缺乏信用,通过各种隐蔽或狡黠的手段损害企业利益等行为,在劳动合同法行为框架的引导和约束下,诚信、自律、守法,促进新制度的实施和经济活动的有效运作,将有利于新制度更长远、更广泛、更有效的发挥对其保护作用的。
四、结语
通过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劳动合同法作为一项新的制度安排,其实施可能会给各利益主体带来不同的收益,当然,不可否认其实施会带来一定的制度成本,可能引起一些社会问题,造成短期内结构性就业矛盾等。但整体而言,劳动合同法的施行对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和顺利转型利大于弊,对社会各个经济利益主体亦是如此。因此,整个社会都应该以一种较长远的眼光来看待其实施的效果,克服其在实施过程中带来的问题和矛盾,从而最大限度的发挥其制度效能。
参考文献:
[1]蔡.劳动力无限供给时代的结束[J].高端之见,2008.2
[2]蔡.劳动合同法颁布实施的意义、争议与相关政策取向[J].社会观察,2008.2
[3]郭军,郑东亮,董平,王文珍,李天国 .再谈劳动合同法实施[J]. 中国劳动,2008.3
[4]焦志勇.企业实施劳动合同法应注意的十大问题[J].经济与管理研究,2008.4
[5]姜颖.劳动合同法对现行劳动法的修改及对我国劳动关系的影响[J].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学报,2008.1
[6]卢现详.西方新制度经济学[M].中国发展出版社,2003
[7]诺思.经济史中的结构与变迁[M].上海三联书店,1991
新课程改革将小学劳动课程与技术教育课程归纳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整体框架之下,同时,打破了以往传统教学观念的束缚,对于教学课程进行优化和改良,为其注入了新的生命力。虽然课程改革取得了非常可观的成绩,但是,对其背后存在的问题也需要进行高度的反思。本文就是针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框架下小学劳动与技术教学的现状进行深入思考,希望对相关人员有所帮助。
一、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框架下小学劳动与技术教育的现状
(一)课程设置不合理
虽然很多小学都认识到综合实践课程框架下小学劳动与技术教育课程对于学生发展的重要性,但是通过深入调查发现很多小学院校在课程设置方面存在着严重的不足。依据相关规定,小学院校综合实践劳动课程需要保证每周三课时,但一些小学院校在劳动实践课程设置方面将小学劳动和技术教育与其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框架下的领域相融合,并且只有一个课时。这样的课时设置与学生的实际需求是不相符的,很多教师对此也很茫然,因为多领域的融合不知道教学活动的开展该如何下手,甚至一些教师对劳动与技术教育采取忽略的态度,基于此,小学院校对于课程设置问题必须高度重视。
(二)小学劳动与技术教育地位不明确
以往劳动与技术教育在教学中以单独的课程存在,并且是小学生的必修课程,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但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劳动与技术教育被归纳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整体框架下,将劳动与技术教育具有的综合性和实践性良好地呈现出来,劳动与技术教育的学习空间也变得更为广阔。但是需要明确的是,原本作为一门单独学科的小学劳动与技术教育,为了满足课程改革的实际需求,融入综合实践课程的整体框架之下,使得很多教育工作人员对于小学劳动与技术教育的重视有所弱化,综合实践活动开展过程中也不能融入劳动与技术教育领域的内容,劳动与技术教育的地位不明确,对于课程教学改革也造成了一定的不良影响。
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框架下小学劳动与技术教育的思考
(一)提升对劳动与技术教育的重视程度,对课程设置进行调整
小学教师必须转变教育观念,提升对劳动与技术教育的重视程度,合理、科学地进行课程设置,这样才符合课程教育改革的初衷,进一步扩展小学劳动与技术教育的学习空间。虽然劳动与技术教育被归纳于综合实践课程框架之下,但是对于劳动与技术教育的课时也需要保证,同时还需要安排专业的教育工作人员对学生进行引导。这样的课程设置不仅使得劳动与技术教育得到了重视,没有对课程教学改革造成不良影响,还能使劳动与技术教育教学内容落实到位,小学教师不必再为劳动与技术教育教学活动的开展感到困惑,对于小学生的健康成长、全面发展有着积极的影响。
(二)落实探究性学习,健全和完善劳动技术教育体系
小学劳动与技术教育学科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对于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有着很大的作用。课程教学改革后,劳动与技术教育教材的征订也存在很多的问题。我国很多的小学院校对于劳动与技术教育学科应用的教材并没有征订,给教师教学活动的落实、学生实践活动的开展带来了很多阻碍。因此,小学院校以及相关的教育工作人员需要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特别是教育工作人员要注重创新,以小学院校的特色为基础,创建符合小学院校教学实际情况的劳动与技术教育实践体系。教育工作人员在教学活动实际开展的过程中,还需要落实探究性教学模式,让学生在实际探索、独立思考的过程中学习相关知识,锻炼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明确劳动与技术学科的地位,同时也促进我国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促进小学教育的不断发展。
随着课程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劳动与技术教育被归纳到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框架下。小学院校和相关教育工作人员需要对小学劳动与技术教育教学现状中存在的不良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具体问题具体解决,从而促进我国课程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进一步扩展小学劳动与技术教育的学习空间,更好地保证小学生健康全面发展。
关键词 小学高段;劳动技术;面塑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3.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0568(2015)18-0083-02
一、缘起——面塑的再现
镜头1——民间艺人的现场捏制。每次带学生外出游玩,学生们都喜欢围着一些色彩艳丽的民间艺人小摊,久久不愿挪动脚步。是什么东西这样深深吸引着他们?是民间艺人手指灵活地在塑造衣着光鲜的各种人物。不仅是孩子,很多年轻人,甚至老年人也纷纷停下匆忙的脚步——
思考:中国人崇尚的是色彩艺术,捏泥人手中的人物,色彩艳丽,具有浓郁的民族特色,而广为流传。人物或喜或悲,或笑或痴,强烈地牵动着观众的心。在今天快节奏的都市中,捏泥人的身影已经逐渐淡出人们的视线,有这样技艺的人也越来越少。
镜头2——南宋官窑的泥塑制作。学生在众多实践活动中最念念不忘的是南宋官窑的泥塑制作,看到一团团泥在自己的手中,或方或圆,或长或扁,他们都乐在其中。
思考:揉捏泥塑是学生们的天性,在抓捏中,他们的玩性得以爆发,性情舒展,形状奇特的物品,各式各样的作品,在指间成型,让学生在社团学习活动中揉捏,玩乐,享受着创造的快乐。
二、面塑特点
1.面塑文化历史悠久。面塑艺术是我国独有的优秀民间艺术,可谓源远流长。据可考史料记载,早在秦汉时期就见其雏形,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在汉代时对面塑就已有了文字记录;南宋《东京梦华录》也有记载:“以油面糖蜜造如笑靥儿。”由此可见,面塑是我们中国传统文化的象征。
2.面塑造型可塑性强。随意捏揉的面团让学生们爱不释手,一会儿把红色和蓝色的面团揉到一起,一会儿又把白色和黄色的面团揉到一起。
3.色彩上的变化丰富。儿童都喜欢鲜艳的色彩,在面塑中可以加入色泽诱人的色团,绚丽的色彩往往能带出欢乐、愉快的正面信息,这对学生的身心发展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4.材料上的绿色环保。面塑通常用精制面粉制成,用食用色素进行色彩装饰,其他点缀物也以能食用的豆类、枣类为主通过压、按、点等手法塑造出各种小型动物、植物、人物等形象的工艺品。它是可以食用的,作为食品类材质的面塑,因安全又绿色环保而深受青睐。
三、面塑课程设置
1.课程目标定位。国家《劳动与技术教育实施指南》明确指出,劳动与技术教育是以学生获得积极的劳动体验,形成良好的技术素养为基本目标,以操作性学习为基本特征的教育。因此,笔者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定位:
(1)认知:让学生们认识面塑艺术,感受我国民间丰富多彩的面塑艺术的特点,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使他们充分感受到中国传统民间艺术的独特魅力,从而激发其好奇心,逐步培养学习兴趣。
(2)技能:了解面塑艺术,掌握面塑技法,掌握揉、捏、剪、挑、压、粘、贴等面塑艺术制作的基本技法,熟练运用工具,举一反三,塑造一个自己喜欢的形象。
(3)情感:通过学习,使学生初步了解我国历史悠久、丰富多彩的面塑文化,增强学生对民间工艺美术的兴趣,培养学生感受美、欣赏美的感情,提升他们的综合塑型能力和创造力、想象力。
2.教学内容设计。劳动与技术教育涉及广泛,在教材与学习内容的选择上,是以学生的生活领域、学生学习与现实生活为题材,为学生的发展提供开放的空间。对学习主题的安排如下表。
四、课堂精细教学策略
少年儿童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在教学中,教师应多方面地调动学生的视觉、神经、听觉系统,引起学生强烈的动手欲望,对劳动技术学科产生浓厚的兴趣。具体操作如下图:
1.了解面塑历史,端正学习心态。面塑是中国传统的民间技艺,是中国数千年沉淀下来的精华,面临着技艺流失的现状,作为一个华夏子孙,我们学习面塑不仅是传承悠久历史的需要,同时还可以增加对历史的了解、对文化的了解,丰富自己的知识面;此外,还可以培养民族自豪感和增加民族凝聚力。有着这样的心境,学生的学习会更认真。
2.学生兴趣所致,作品精彩纷呈。教学内容有传统的花卉动物,也有世界各地传统节日的人物造型,同时还加入了顺应时代潮流的新兴事物。面塑教学紧跟时代的步伐,把传统与流行相结合,在具体的课堂教学中,教师采用了多种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教学创作中来。
(1)故事情景激发兴趣。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因此,在课堂前几分钟应注意创造出一个良好的课堂气氛。例如,在教学《黄小鸭》一课时,教师从故事“鸭妈妈要生小宝宝了……”引入教学,同时把一只只稚态可掬的小鸭一一摆放在桌面上,黄小鸭颜色艳丽,形态生动、有趣,立刻引起了大家的兴趣。
(2)优秀范作引发志趣。教师自己制作的作品或是其他学生中做得比较精致的作品进行展示,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同时也不断激励学生进行新的创作。
(3)当场捏制触趣。在面塑教学中,教师通过魔术变色、当场塑形,直观地让学生了解面塑面的色彩变化和塑造小动物的方法,引起学生强烈的兴趣。从学生们高涨的热情中,看到了他们旺盛的求知欲。
3.充分挖掘内涵,努力提升作品。新课标提出:关注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表现,建立“以学论教、教是为了促进学”的响亮口号。课堂生成的内容是伴随着课程改革派生出来的崭新理念,它是在一个个生命体鲜活的活动过程创造出来的教育资源。因此,教师要抓住学生的有效提问进行指导,从而提升他们的技术素养。
(1)单件作品制作,力争同中求异。让学生在设计中不拘泥于样品,要别出心裁、标新立异,把自己的设想和技术知识、经验结合起来,通过设计将创新变为现实。在创新设计的过程中,教师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和积极性,通过引导、帮助,组织学生的创新活动。
(2)主题系列创作,作品精彩纷呈。如果说,学生的独立实践操作都是“单枪匹马”,那么,团队合作的主题创作就可以把这些零星的作品系列化、主题化。学生们通过查找资料,整理作品,在相互的交流合作中,一起分享着创作的乐趣,一起感受着与人合作的幸福。
如《可爱的小鸟》、《黄小鸭》、《小企鹅》等一些小型的组合作品,稚嫩可爱的造型,非常富有生活情趣;又如,《昆虫世界》、《火凤凰》、《中国龙》大气磅礴,让人浮想翩翩。这些主题作品的创作,靠学生个人的力量是完不成的,需要大家的力量和智慧。学生们的团队精神在失败与成功中得到了充分体现,合作意识得到了较好地培养。
在面塑课堂教学中,学生眼、手、脑并用,在观察、模仿、想象、创造中,不仅能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对培养学生的聪明智慧也大有裨益。一个小小的面团,在灵巧的手中绽放出美丽的事物形象,这不仅仅是对一项技能的磨练与学习,更是对美好生活的执着追求。
每一朵花都有盛开的理由,每一个项目的学习都是成长的历程,即使不是那么完善,也有它的闪光之处。只要善于发现,生活中处处有学习项目,让面塑之花尽情盛开,让每个学生都幸福绽放。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