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运动论文模板(10篇)

时间:2022-10-20 09:16:37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体育运动论文,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体育运动论文

篇1

体育审美、体育美学、人体美、艺术美欣赏。

近年来,在体育学术论坛中,对体育本质美的特征及表现形式,已有了不少的探索研究,这无疑是丰富体育美学的内容。进一步研究体育运动的美,对于推动现代体育发展,提高体育运动的审美能力,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为此本文就体育运动美进行探索。

一、体育运动与美水融

体育运动美是借于人的自然实体来表现的。马克思曾指出“美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法国著名艺术大师罗丹说:“自然界中没有任何东西比人体更美”,苏联的马雅可夫斯也说:世界上没有任何一件衣衫比健康的皮肤和发达的肌肉更美。这些观点精辟地指出人体与健康美的关系。体育运动是以人体美的运动形式来表现和创造美的。如健美运动,当运动员在比赛时,根据音乐节奏把自己那强健肌肉进行充分展现。他们那隆起的肌肉群,雕塑般的身躯,匀称的线条,优美的造型无不不是体育美的展现,不能不使人陶醉在美的享受之中。几乎任何一项体育项目都能展现人体的力量、速度、灵巧、耐力和青春活力,展现人类的形态美与心灵美。因此说体育运动与美是水融。

二、体育运动与体育审美

体育运动是人们有计划地向着一定的目标前进的创造过程。一方面,体育运动的目的是为了增进人的健康,发展人的个性;另一方面,体育运动可作观赏,丰富人们的业余生活。观赏体育比赛,本质上是一种审美活动。从认识观看,它是一种感性和理性直接统一的直观认识,它不借助抽象概念,而是在活动的直观形式中演化到理性内容。从论理实践看,它本质上具有一定的理性目的的社会功利价值。中国女排和田径“马家军”取得的巨大成功,对促进我国社会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体育审美和艺术审美不同,体育运动美感建立在一种双重的基础上。首先是以运动者运动时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有关,其次则产生于经历情感体验与竞赛过程中非常实际的感受。这是体育审美与艺术审美的显著区别之处。体育观众是直接参与体育创造和传播的。观赏者既是感受的主体,又是参与的客体。当然,并不是所有的观众都能获得体育运动的美感。首先,观赏者必须具备体育审美的意识和能力,即主体的意识能够通过感知和客体发生交流,以引起心理的振奋和激励;其次,观赏者必备一定的运动能力,即对观赏的运动项目的特点、结构、力量和幅度都有一定的体验,才能对审美客体作出一种稳定不变的情感反应。体育运动的直接目的是功利的,尤其是竞技体育,它是以比赛胜负为目的,是和团体,民族和国家利益联系在一起的。体育竞争是运动员用身心体能这一特殊的物质和心理手段去战胜对手。人类本身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必然要在运动中,在观众面前展现出来。人在运动中要拥有最大的空间,达到最高速度,显示最大力量,是对人体极限的冲击,是人的自我超越。人体始终按照平衡——不平衡——平衡这样的法则运动着。从而达到一种和谐的境界,它给人和谐愉快的感觉。体育审美是以直接参予为基本特征的。由于各个运动项目的规律、特点、力度不同,因此它给人的审美感觉是不同的。在体育运动中,人们不仅能欣赏到各种运动美,同时,体育服装、体育建筑、体育场地、体育器械,和运动会的开幕式、闭幕式等均能满足审美的需要。

三、体育美和艺术美

总的来说,体育美和艺术美没有本质的差异,但是它们在美的创造方法和表现形式上,以及人在审美关系中所处的地位是有很大差异的。

艺术美是生活美的集中体现,它充分、强烈、典型地反映出生活的美丑。艺术美的创造不仅是在生活美的基础上概据,加工、取舍提炼而成,而且溶进作者的审美意识和审美评价,塑造一些非现实性的艺术形象。而体育美却不同。体育美的创造虽然也要遵循美的规律,其中也包含了教师(教练员)对自己的行为客体的一种审美态度,它和艺术创作的不同之处在于它并不全是现实形象反映,它的主要本质在于解决美的有机构成。也就是说它必须直接接受竞技性的要求,并且现实性地尊重人体科学规律,在于研究如何花费最少的体力,使人的天赋体力,技能和运动速度发展到最高境界。体育美不仅有抽象概括,重要的是要有具体的可感形式。任何虚伪和过分夸张都构不成体育美。

人在艺术作品中和体育运动中所处的地位也是不同的,人在艺术作品中是被塑造、被表现的对象,而体育运动中人是表现的主体。前者作为间接美出现在审美关系中,成为审美对象,后者作为直接的形象进入审美关系中,成为审美对象。在体育运动中,人既是主体,又是对象,既是目的,也是手段,既是表现的内容,又是表现的形式。文学艺术美需要一种无生命的物质(文字、声音、色彩)作为艺术美的媒介,而体育美的媒介就是运动着的人体。文字艺术美侧重于人们的审美想象。体育美则更重于人们审美感知。文学艺术美通过艺术媒介固定下来,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和静止性,而体育则表现在人体运动的全过程中,有着强烈而鲜明的个性感。因此说体育美是一种流动的美,动态的美。四、体育美的欣赏

体育运动给人展现的是一个绚丽多姿美的艺术世界,它能使人们得到精神上的愉悦及美的享受。运动员在体育比赛中表现出的高超艺术,是体育运动中美的体现,它象一幅幅流动的画面,给人予美的享受。

当人们在观看艺术体操比赛时,运动员做波浪动作时所表现出的柔动连绵特色;做转体时表现出来的身体轻盈高飘;做平衡动作时表现出的稳健,优美给人予强烈美的感染。在观看竞技体操比赛中,运动员那稳健、准确、高难、优美的动作更给人以精彩、动人、魅力无穷的回味,使人进入梦幻般的境地。在观看球类比赛时,球场上那快速多变的战术,紧张激烈地争夺,熟练默契的配合,更是迭起,精彩纷呈,把人带入精湛神话般的世界。更有跳高运动员的腾空飞越横杆;帆船运动员博击惊涛骇浪;击剑运动员敏捷灵活的雄姿;花样滑冰运动员在冰上的千姿百态的舞姿;棋类运动员统帅的千军万马的气概等。这些诗情画意无不使人陶醉于体育美的享受之中,去激励人们对体育美更高、更深的追求。

篇2

二、尽心上课,保证安全运动

老师在课堂上一定要全方位做好学生运动安全教育,保证高质量地完成体育课堂教学任务。体育课是一门以运动为主的特殊课程,老师需要防止和尽可能减少运动中出现受伤等意外事件。老师应当传授给学生体育运动安全知识和简单科学施救方法,并且做到易懂详尽,以防为主。首先,全面了解所教授学生的基本身体素质状况,为有针对性地开展课堂教学做好充分准备。其次,开学时的第一堂体育课就应当全面地讲解体育课中可能发生的安全隐患和简单处理方式方法,主要内容包括摔倒、扭脚、磕碰、出血、刮擦、碰撞、器械伤害及过度疲劳等意外现象。再次,严格组织课堂,检查学生穿戴特别是鞋子是否符合体育课要求等安全状况。每一堂课前要讲解在练习和训练过程中出现的由于专项运动不规范造成的不适,如篮球是许多学生的爱好,但是篮球课中运球之手臂动作有运球时五指要张开,用手指及指根以上部位与手掌的外缘触球,掌心不触球的要求,如果不规范如整个手掌都触球则易造成运球坚持时间不长且易劳累,跑步中岔气等问题。还有,在体育课中分组对抗或比赛中出现的由于身体过度接触造成的意外更需要老师及时化解和制止,否则会出现如打架等意想不到的矛盾和后果;有女生的班级更需要老师注意有特殊情况的学生,不要一概而论强制要求去练习或训练;在上课前要有充分的准备活动,让学生做到肌肉放松及心理放松;同时在练习和训练过程中老师要注意观察学生的身体状况,如是否有不适应和病痛等现象。最后,教育学生学会自我保护,具有自我保护意识。这是老师必须做好的一点,如哪些运动或动作可以独立做、可以协作运动或保护运动等。老师不仅要告诉学生知晓一些体育运动不安全事项,还要教会学生有自我保护意识、懂得简单、科学合理的救护知识,告诉学生不科学、不规范的动作和方法可能造成的不良后果,出现一些意外时理智科学处理的方法和技巧,不要人为地造成二次伤害,留下遗憾。同时及时表扬严格规范、有效防范、合理运用安全知识的同学。总之,体育课上可能出现的安全隐患防不胜防,这就要求老师一定要做一个有心人,要有高度的责任心,在让学生体验到体育运动带来的快乐时,对体育运动愈加有兴趣。但这必须以保证学生的运动安全为前提。

篇3

团队气氛也是中学生参加体育运动一个不可忽视的原因。体育运动与学习文化是有区别的,体育运动的形式是身体活动,气氛非常的活跃、生动。这种体会是在教室学习不可能出现的,这与学生的天性可以融合在一起。而一群同龄人在一起的体育运动的团队气氛是学生不可抗拒,学生参加体育运动是过程中可以结交新朋友,也是学生参加体育运动的重要社会维度。

1.2、其他原因

除了前面已经提出的这些参与因素之外,另外一些原因的重要性虽然不太明显但也值得一提。在这些原因中有追求体育精神、寻求刺激或者挑战、旅游以及获取奖金、奖状、在学校里出名等外部奖励以及话的自己重要的体会。

2、中学生退出体育运动的动机

2.1、未能获得乐趣

在青春期,乐趣是年轻人参与体育运动的主要原因,反过来,这一现象提醒我们在创设青少年体育运动项目时,必须尽量保证在项目运行之时,乐趣是提供给他们最高的奖赏。这虽然说起来容易,但做起来却相当复杂。胜利第一的心理仍然是不幸的现实。

2.2、教师自身原因

对于“教师应该努力做些什么”?方面的问题是我们可能存在一些错误的观念。低水平的教师也同样可能存在。目前,在培训能为青少年提供合格服务的教师方面仍无法满足现实需求,教师通常对青少年的训练工作都很有兴趣,他们在从事这一工作时也拥有美好的初衷,然而他们缺乏成功所必备的处理人际关系的技巧运动技能。同时,有些教师可能会想象自己是下一个国家队教练,因此,用铁腕方法、长官意志以及其他一些他们心目中的偶像教练员擅用的手段来达到目的。青少年认为教师应该掌握的是最好的训练方法,他们因该对儿童的发展规律有充分的认识,同时在处理人际关系方面应该运用柔和的方式,那些见多识广并且感觉敏锐的教师本因该避免或者很大程度上减少青少年推出体育的某些理由。

2.3、与其他社会生活发生冲突

对于每个人来说,体育就是一切或者体育不值一文的说法都是毫无理由,那些假设除了体育,其他更好的选择都不存在的想法无疑过于天真,在运动表现的早期孩子很少接触其他活动,家长倾向于让孩子参加有组织的活动、参加体育运动或者其他活动。然而,随着孩子们的身体越来越成熟,他们凄然渴望更多的独立。这种日益明显的独立自那个以各种方式表现出来,退出体育运动只是其中的一种方式,然而更重要的原因还是个体不断正常的社会需求与学业追求、打短工与参加辩论、戏剧和音乐活动以及另外一些有意义的和奖赏性的活动。

2.4、来自家长和同伴过多的压力

青少年体育爱好者在参加以及退出体育运动方面很容易受家长和同伴的影响。也许每个人都很清楚家长对自己孩子参加每项运动都非常投入,似乎他们参加的就是世界级的系列赛。毫无疑问,对孩子的幸福记忆快乐的关注,部分原因出于自己,部分原因出于天性,不管真实的动机是什么,对所涉及的孩子(也包括孩子周围的人)而言,这种家长的反应充当了一个潜在的应激源。

2.5、没有足够的上场机会

由于教师、家长以及社会都过于强调获胜,因此人们有一种严重的倾向,那就是把做好的选手派上场以取悦那些胜利的渴望者,然而,这是一种错误的导向,遭受损失的是那些看上去天赋欠佳的参与者,他们中的一些人将不再可能成为任何形式的运动员,而,一个让人沮丧的事实是相当多的人在他们的运动技能尚未被发现之时就已经提前退出该项运动。由于没人个身体的成熟速度并不一致,因此过早地对孩子的运动技能做出不成熟的评价并判断他们未来的运动潜力都是非常滑稽的,我们有理由怀疑,其实存在大量潜在的优秀运动员,他们仅仅因为某些教师或者管理者认为胜利比所有参与者的利益更为重要而被扼杀在摇篮中。

3、多媒体教学对中学生参与体育运动和退出体育运动的影响

3.1、媒体教学对学生参与体育运动的动机的影响

通过研究发现,多媒体教学比传统的教学手段更加直观、能吸引中学生的注意力和有助于学生自主性的发展,这个是多媒体教学的优势。体育是一门与语文、数学、英语等科目有本质上差别的学科,体育科目更多的上课次数在室外,重视身体的运动,但是,体育讲解与示范也是体育科目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借助多媒体教学可以达到想要的效果。例如其多大数学生参与体育运动的动机就是,从体育运动中寻找属于自己的乐趣,使用多媒体教学可以使学生更加容易接受,可以拉近学生与体育运动的距离感。多媒体教学对中学生参与体育运动的动机是有积极影响的。

篇4

高校体育教育是学校体育教育的一部分,在终身体育中具有及其重要地位,高校体育教育承担着对大学生进行“健康教育、终身教育”的重任,近几年来,网球作为一项健康、高雅、时尚的运动越来越受到大学生的喜爱,研究高校网球运动与终身体育对于普及和推广网球运动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

一、高校网球运动与终身体育的关系

终身体育的思想来源于终身教育,是人们在一生中所受各种体育教育与培养的总和。[1]终身体育的核心在与使体育教育贯穿于人的一生,使学前体育、学校体育、社会体育紧密衔接,以保持体育教育的统一,完整与连贯,实现一体化。学校体育作为终身体育的中间环节,起着程前启后的“桥梁”作用,特别是学校体育具有显著的“奠基”功能。高校体育是作为具有“奠基”功能的中间环节的学校体育的一部分,通过高校体育教学活动,课外活动和竞赛活动,促使青少年学生接受体育教育,学习并掌握体育的基本知识、技能和科学锻炼身体的方法,使他们在紧张学习生活中身心得到最佳的放松与调节,在各种体育教学活动过程中充分享受青春的活力。

二、高校体育中网球运动的独特优势

网球运动过去一段时间曾被称为贵族运动,随着我过经济的快速增长,特别是我国运动员在一些重大比赛中获得骄人的成绩后带来的网球热,网球运动在我国也得到了快速的发展。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说,学生对某一运动的心理需要,决定了对这一运动的投入程度,良好的学习动机,有利于大学生终身体育思想的形成。

1.健身功能:网球运动是一项有氧和无氧交替的运动,它可以最大限度的使希望锻炼身体的人得到不同层面的满足。经常系统地、科学地参加网球运动,能促进人体机能的发展,能够改善人体健康水平和提高工作能力。

2.健心功能:网球运动是一项情趣高雅、健康时尚的运动。它既是一种消遣,是一种减轻思想压力的尚佳方式,是一种促进健康的重要手段,也是一种对艺术的追求和享受。喜欢网球本身就是一种心理作用。文明、优雅地打出一个个好球时,不仅自己感觉兴奋异常,愉快无比,旁观者也会为之击节叫好。大学生通过参与网球运动,可以陶冶情操、提高自身修养,达到健心的作用。

3.促进社会交往:体育已成为人类生存的一种有效方式,人们文化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文明社会的显著标志。它在鼓舞民族士气,愉悦民族精神方面的作用是其他文化形式无可替代的。“小球带动地球”的外交策略,使中国人民受到了鼓舞。打网球可以交流球技,增进友谊,开展社会交往活动。在球场上,球友之间很容易拉进关系,取得信任。球友们在一起不仅能相互交流共同提高球技,还能够在其它方面相互学习,取长补短,提升自身的素质。网球运动已被现代作为一个非常便捷的社交途径,这也是网球运动具有很强吸引力的一个重要原因。

三、网球运动的终身体育教育特征是学校体育与社会体育接轨的有效结合点

世界经济的全球化和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对人的身体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只有具备良好的身体素质,才能适合高速度、高强度、高效率的工作,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赢得主动权。因此,人们对锻炼身体不仅更为自觉,而且要求作为基础的学校体育能够培养出学生终身从事体育锻炼的志向和能力。学校体育与终身体育的接轨已成为学校体育改革急需解决的问题。[2]终身体育思想的树立与学校体育有着密切的关系,学校必须把终身体育作为其主要的教学指导思想,使学校体育与终身体育接轨,从而才能实现终身锻炼,终身受益的目标。网球运动具有的普遍性、可调节性、娱乐、观赏性等终身体育教育特征决定了网球运动是学校体育与终身体育接轨的有效结合点。

1.普遍性:网球运动具有无身体接触,多在户外进行(条件允许时也可在室内场馆进行),适合于不同年龄人们的体力和心理上的特点,从6、7岁的儿童到老年人都能较好地从事这项运动。长期坚持网球运动,儿童能强健身心,青年人能保持青春活力和健美体型,老年人能保持旺盛精力、推迟衰老、延年益寿。另外,打网球需要有一个对手或球友,这样通过打球可以增进友谊、加强团结、交流球艺、开展社交活动。可见网球运动属于所有年龄阶段的人,是一项老少皆宜的健身运动。作为满足人们在体育锻炼和情趣上的要求,网球是所有体育项目中运动年龄最长、参与性最广的体育项目之一,因此,非常符合学校体育教育、健康教育、终身体育的目的和要求。

2.可调节性:作为一种健身项目之所以能适应人的各个发展阶段的不同要求,就在于其方式与内容的可调节性。例如:儿童可采用短式网球进行过渡练习,青少年可进行软式网球运动,中老年人可进行硬式网球锻炼;单人可对墙或采用辅助器械进行练习,两人可进行单打,四人可进行双打比赛;不分性别(除竞技体育外),如在学校体育或大众体育中,男女同学也可进行单打,夫妻双方也可进行单打,三男一女或三女一男都可任意组合进行双打;网球场地有沙土、水泥、塑胶、草地场地,可适应不同阶层的人进行锻炼。因此,从事网球健身者都能在适宜的网球运动中,满足各自的需要,达到各自的目的。(下转第93页)

(上接第83页)

3.娱乐、观赏性:网球的击球动作舒展优美大方,给人以美的享受。人们可以从一场精彩的网球比赛中欣赏运动员优美、巧妙的击球动作,尤其是多变的战术中所体现出的双方智慧的较量更使人兴趣盈然、回味无穷,忘记了过去,忘记了烦恼,甚至忘记了自我,眼随绒球走,心随比分飞,这是一种消遣,是一种娱乐,是一种美的陶冶;网球服装潇洒大方,网球礼仪使观众和运动员更能愉快地享受网球运动的乐趣,能够陶冶情操,提高境界。

高校的教育环境和文化氛围都很适合开展网球运动,高校网球教学利用学校特有的资源优势,在课程设置上,设立了网球选项课和选修课,针对喜爱网球的学生,进行科学、系统地教学。高校开展网球运动对于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提高中国网球人口,培养大学生终身体育意识和能力,全面提高大学生素质都有极大的促进作用。

学校体育是终身体育的中间环节,是群众体育的基础。近几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明显提高,“每天锻炼一小时,健康工作五十年,幸福生活一辈子”思想的形成,特别是中国网球选手在国际大赛取得的骄人成绩后,使许多大、中、小城市出现了网球热的现象。网球俱乐部、少年网球培训班、网球协会都如雨后春笋般的发展起来。高校网球运动的开展更是为为群众网球运动打下了基础。假期间,大学生把网球运动带到了家庭体育中,而家庭网球运动又带动了社区网球运动的开展,一连串的连锁效应将使网球运动在群众体育中开花结果。因此,在高校中大力开展网球运动可以使网球运动在终身体育中得到推广与普及。

四、结语

1.网球运动高雅、时尚及健康功能吸引当代大学生积极参与网球运动;2.网球运动的终身体育教育特征决定了网球运动是学校体育与终身体育接轨的有效结合点;3.在高校大力开展网球运动可以推动网球运动在终身体育中的推广与普及。

篇5

在拓展运动的帮助之下教学内容还有教学方式都有了极大的丰富。课改的不断深入要求教学手法和教学理念都要跟着时代的进步而不断的跟新。课堂要改变原本呆板无趣的状态,变得丰富生动。

1.2推进素质教育

传统大学体育教导学生的更多的是体育技术、体育技能还有体育知识以及如何提高自身的体育成绩。对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则考虑的不是很到位。拓展训练的出现可以很好的解决这个问题。通过拓展训练,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还有发散性思维等都可以得到很好的锻炼。学生对问题的分析能力、解决能力等也都可以得到很好的锻炼。在拓展运动中,学生的心理、生理都会成熟很大的考研。在这样的环境之下学生的潜能就会被充分的挖掘和使用。发散性思维可以更好的被训练,自身的潜能能够更好的发挥作用。当今大学生一个很明显的缺点就是意志力不够坚强。遇到挫折之后容易自暴自弃、自我否定。因此,拓展运动帮助大学生更好的树立自信,帮助大学生解决这个烦恼。此外,在拓展运动中大学生可以更好的学习团队之间的交流和合作,学会凝聚团队的力量去达成一个目标。

1.3个人潜能

通过拓展运动可以更好的挖掘大学生的个人潜能。拓展运动的形式是户外体验式训练。学生必须学会体验还感受。这就让学生从传统课堂的倾听理解脱离出来变成一个实践家。有相关研究的研究数据表明传统课堂的只是吸收率只有不到30%。但是拓展运动中学生自己亲身参加实践,因此其对于相关知识的吸收就更见成效,大概能达到80%。所以,高校应该有意识的引进拓展运动。此外,在进行拓展运动中学生往往需要独立自主的解决问题,这就使得学生必须不断的相信自己、锻炼自己。长此以往学生的自信就越来越强烈。可谓是一举两得。

2拓展运动可行性研究

2.1安全性

拓展运动需要的配套设施在高校完全可以得到满足。而且拓展运动的实施方式比较灵活,富有趣味性,现有的教师队伍完全符合进行拓展运动的要求。

2.2拓展运动的价值

拓展运动具有很大的价值。通过拓展运动,学生的心理健康还有生理健康等都可以得到很好的锻炼。根据每一个学生特点的不同,教师要实事求是的制定相关的教学方式和方针。在不断的实践中间帮助大学生更好的成长。拓展训练兼顾学生的生理和心理,对于建立健全学生的人格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对于学生意志力的塑造也可以产生积极的影响。

2.3进行拓展运动的要求比较低

进行拓展运动除了需要有教师进行一定程度的知道之外,还需要一些简单的器材进行辅助。即便是在一些相对来说经济比较落后的地方也可以进行拓展运动。但是,简陋的器材有时候也可以起到一些积极的作用,比如可以帮助学生进一步锻炼自己的心理能力等。

3开展拓展运动需要的条件

3.1游戏教学

高校可以通过游戏的手段将拓展运动引入到体育教学之中。在进行课堂教学的时候,教师可以进行情境设置帮助学生更好的融入到课堂分为中间来。将游戏可课堂教学有机高效的结合起来。这样一来不仅课堂会变得更加的有趣和富有吸引力,而且对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可以起到很大的促进作用。

3.2拓展训练

为了更好的开展拓展运动,高校应该开设拓展训练选修课程。在这门课里,学生应该到户外亲自体验。时间可以保持在四五天左右。高校可以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进行设置。另外,在没有体育课的高年级学校也可以开设拓展训练选修课。只要合理的安排好实践,那么拓展训练选修课就可以很好的进入到高校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中去。

3.3开展各种项目的比赛

为了拓展运动更好的开展,高校可以开展各种和拓展运动有关的比赛。通过比赛,学生对于拓展运动可以有更加深刻的了解和认识。而且通过和拓展运动有关项目比赛的开展可以帮助高校形成更加浓厚的大学氛围,帮助丰富大学生的生活增加学生们之间的友谊,可以说是一举多得。

3.4成立拓展运动据累不

俱乐部是高校一个很有文化特色的模式。通过俱乐部可以帮助学生更好更深刻的了解拓展运动,同时也有利于学生们丰富自己的课余活动。通过拓展训练俱乐部的建立可以将大学生的课堂内外活动联系起来。这样高校的师资力量就得到了更加有效的利用。此外,由于俱乐部的成立,拓展运动很多都可以在学校内部开展,相对来说就更加的安全和有秩序。

3.5对教师队伍进行训练培养

要想更好的促进拓展运动的开展就必然需要有相对来说高质量的师资队伍。很多高校老师对拓展运动都还是比较陌生,因此为了拓展运动更好的开展就必然的需要对高校的教师队伍进行一定程度的培训。在教师掌握了基本的知识之后就可以到社会上面去切实的感受一下。在有了这样的基础之后,高校教师就可以根据学校自身的特点对拓展运动进行内化整理以方便其在学校内更好的运行。

3.6实事求是、有的放矢

为了更好的促进拓展运动的发展就必然需要考虑到各个高校的实际情况。拓展运动项目的开展要循序渐进,不能够盲目冒进。只有在拥有了一定经验的基础之上才能够慢慢的将要求提高。在结合本校资源的基础之上合理的利用社会上面的资源,以此来帮助拓展运动更好的进行开展。

篇6

中图分类号 G804.8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9671-(2010)032- 0126-01

1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

1.1新生入学不适应大学生活的心理问题

考进梦寐以求的大学可以说是学生人生当中的一个重大转折。当新生满怀期待怀揣梦想进入大学殿堂时,往往踌躇满志地憧憬着美好的大学生活,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往往心情愉悦。然而,入学后却马上面临了非常多的现实与理想的冲突和矛盾,感到自己心中所想和实际所见出现了非常大的差距。例如环境的变化,学习方式的变化以及生活状态的改变等等,这时候学生往往又从兴奋愉悦的心情一下变得迷茫起来。尤其以一些性格内向,孤僻,不善于和人接触的学生为甚。

1.2人际交往引发的心理问题

不管身处社会还是大学校园,首要第一件事就是学习人际交往。大学生之间的人际交往好坏往往直接影响到他们的学习成绩和生活状况,同时也对其将来的发展起到非常重大的作用。然而,实际上并非所有学生都能处理好大学生活中学生之间的人际关系。在进行人际交往过程中,很大一部分大学生会产生困惑,感觉困难甚至面临着障碍。比如部分大学生思想偏激,处理问题极端,对他人有成见,甚至偏见,这一类学生往往会产生并积累大量的心理问题并导致人际关系处理不当甚至严重失败而不自知。根据长期的调查显示,90%以上的大学生最希望拥有的是“真诚的友谊”,60%以上的大学生最害怕失去的是朋友。可见,人际关系往往占据着大学生内心里的主导位置。

1.3情感因素引发的心理问题

除了学习生活,人际交往以外,大学生另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是感情生活,这往往也是影响大学生心理的一个关键因素。爱情是人生的一个至关重要因素,随着大学生生理机能的成熟,已不可避免的开始需要面对恋爱和爱情。然而,大学生的心理却往往不够成熟以处理恋爱过程中产生的矛盾和冲突,遇到问题时不能作出有效合理的判断,从而引发相关的心理疾病。对异性的好奇和期望,但同时有不具备相关的性知识,性常识,故非常容易引发各种形式的心理问题。

1.4就业因素引发的心理问题

大学生面临的最重要问题就是就业,如果说进入大学对大学生来讲是“人生的第一个转折点”,那么就业就可以说成是“人生道路上的新起点”。大学生就业的方式很多,有的依靠个人的能力,有的依靠家庭的帮助,那么在各种各样的就业方式下使部分大学生在择业时产生困惑并引发心理问题。尤其是近年来,高校扩招,经济危机,就业困难,各种不利因素对大学生心理承受能力作出了严峻的考验。各方面问题给大学生心理造成了巨大的压力导致学生行为异常,甚至一蹶不振,迁怒于人,往往造成严重的后果等,故此,就业问题带来的大学生心理问题已成为各方关注的焦点,需要学校、家庭以及全社会一起共同关注。

2体育运动与大学生心理健康

体育运动可以作为解决大学生心理问题的有效手段之一,其具体的做法和对心理问题的帮助可以参考以下几点:

2.1调节情绪

在大学生活学习人际交往过程中,各个方面带来的压力会使大学生经常在情绪上感觉到紧张、烦躁、焦虑和不安,导致情绪波动较大。通过进行体育锻炼运动,尤其是自己所擅长的项目,在参与过程中体现出的与同伴配合协调,与对手竞争拼搏,这些感受都可以有效的调理大学生的心里情绪,甚至可以带来愉悦的正面情绪。除此外,我国传统项目例如武术,龙舟赛等运动项目不仅可以调节情绪甚至还可以升华个人的精神修为,达到修身养性的作用。大学生经常从事类似这样的体育运动可以减少其负面的情绪,增长其乐观的感受。

2.2提高智力

通过对身体的锻炼,可以促进人体的新陈代谢,提高身体素质,身体素质的提高必然对智力的发展起到不可估量的促进作用。尤其是观察力、记忆力、思考力和协调能力。在体育运动过程中,学生需要作出正确判断以获得高效率的锻炼形式,这提高了学生的观察力和思考能力。而在与同伴的组合过程中又提高了学生的协调能力和记忆力。故长期进行体育锻炼可以有效的提高大学生的智力,促使其思维变得更加灵活,协调性变得更加成熟。

2.3培养坚强意志

意志品质是指一个人的果断性、坚忍性、自制力以及勇敢顽强和主动独立等精神。意志力是体现一个人对困难和挫折的一种积极态度,故此,意志力需要在困难和挫折中进行培养。而体育运动尤其是竞技项目可以从某种层次上给人提供培养意志力的条件。体育运动尤其是竞技运动可以说是人与人之间的对抗,在某些运动例如滑雪等运动又可以说成是人与自然之间的对抗,要求运动者需要不断的克服自然因素(如气候条件、环境条件等)和主观困难(如疲惫、恐惧、压抑、失意等)。在对这些困难进行克服的过程中,不仅增强的运动者的身体素质,更重要的是能够培养勇敢顽强、勇于战胜一切的良好意志品质。从运动中培养起来的坚强意志品质往往也可以将其适用到日常的学习、生活和工作中去。

2.4协调人际关系

美国著名心理学专家霍尔研究发现,人类的心理适应能力往往最最主要的用途就是作用于人与人的交往过程当中,同时,人际关系的处理又反映了一个人心理是否健康的程度。在实际生活中,我们不难发现,如果你将人际关系处理好了,那么你的情绪、你的心情将会处于极佳的状态,对任何事物和任何人都充满友好,自己也会从中获得非常美好的感受;反观那些不善于处理人际关系的人,这类人经常会感到压抑,心情糟糕、烦躁,无精打采,缺乏乐趣,产生各种各样的心理疾病。

经过研究,我们不难发现,进行体育锻炼可以有效改变这一情况,体育运动是来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的一种特殊活动,是人的自身、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沟通与交流。大学生可以长期利用课余时间进行体育运动锻炼,尤其是在体育竞赛中,按照项目竞赛规则共同参与,既能发挥自己所擅长的作用,又同时实现了相互的配合和协助,既共同享受获胜的喜悦,又共同承受失败的心酸,共同体会体育活动的无限乐趣和体育文化的内涵,在这一过程中,使大学生学会处理人际关系,促进人的社会化过程,使其个性日趋完善。

参考文献

[1]张力为.运动心理学基础[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06.

[2]季浏.体育心理学[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05.

[3]殷恒婵.体育心理学[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8-06.

篇7

运动员群体文化素质偏低是个不争的事实,而其原因却是多方面的。有历史的,也有现实的原因。(1)体育工作大队从中小学招收运动员,导致文化教育直接中断;(2)体育学校根据运动队的需要随时输送运动员的方式,导致不能完成完整的文化教育;(3)体育局长的工作思路。无论是体工大队不问教育的现状,或者是体校校长的培养方式,起决定影响的是体育局的工作思路。而体育局的和教育局的思路不同在于,一个只问体育奖牌,一个只问升学率。现在教育因为只求升学率而饱受诟病,而体育事业则面临只求金牌的质疑。二者的共同之处在于,忽视综合素质,只求单项进步;(4)更深层次的原因。体育不是政治,但是体育在某种程度也扮演了外交、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的辅助作用。以及藉此增强民族自信心、奠定国际地位等,这也是我国发展体育事业时不可忽视的考量。目前,我国已经初步实现从体育弱国向体育大国的转变,此种转变则非举国体制不能实现。而强调竞技体育和“金牌战略”,对于运动员群体综合素质培养有一定影响。关于体育大国、大国体育以及体育强国的讨论已经很多,笔者在此不想赘述。但是有一点是明确的,无论是建设大国体育还是体育强国,都不能把牺牲运动员文化教育和综合素质做为代价。或者说,国民素质整体低下、文化教育水平较低,永远不能成为体育强国。体育发展的实质其实是人的发展,应该以人为本,即考虑运动员自身长远利益,又考虑发展体育强国的长远目标。要从坚持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出发,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2提高运动员综合素质、实现体育强国目标

提高运动员群体的综合素质,首先要正本清源,明白体育的内涵。说简单点,体育就是一种生活方式,更是一种教育方式。建国初,在国穷民弱、经济落后、百废待兴、国际地位低下的情况下,走举国体制之路,大力发展体育事业,这是历史的必然选择。今天,我们要提出实现体育强国的目标,必须要以改革的精神,痛下决心,根除积弊,回归本位,这也是历史的必须选择。改革即“扬弃”,即在现有体制机制基础上,走坚持、摒弃和改变相结合的道路。在目前情况下,大致可以考虑:(1)适应中国国情,坚持举国体制,为体育事业的调整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政策支持和经济保障。历史和现实证明,中国有自己的国情,人口众多,疆域辽阔,封建历史文化深厚,并不适合自主、放任式的发展模式;(2)逐步改变体工大队直接录取运动员的做法,提高招收运动员的文化门槛。急功近利式的招收方式导致的后果就是降低运动员综合素质。而在比赛前进行文化考试的做法不但操作程序复杂,而且容易滋生腐败,还不如在招收运动员之前开展文化考试,直接提高招收门槛,适当延长培养的周期;(3)最终实现体育和教育的合并。体育和教育同为教育方式,是人类实现自身发展的一种需求。实现合并,避免教育只求升学率,体育只问金牌数。通过合并,实现综合素质能力的共同提高。此外,可以初步考虑体校和体工大队的合并、废除高水平运动员入学、提高单独招生考试制度门槛,等等。在许多发达国家,无论是体校教育还是运动员的培养,都给我们提供了许多可供借鉴的宝贵经验。如加拿大的国家体育运动学校,为确保招收到运动员综合素质较高的运动员,必须经过严格规范的入学申请和文化考试。而美国体育运动的基础,重点扎根于各高等学校(要说明的是,在许多发达国家,并没有体校、省队、国家队、体育学院这么多层次的运动员选拔培养体系)。前奥委会主席萨马兰奇曾说:“奥林匹克运动首先是一个教育运动。”现任国际奥委会主席巴赫在今年9月19日在接受南京体育学院“名誉教授”后有一段相当直白的讲话:“在很多国家,体育在教育体系中应该扮演的角色没有受到重视,体育的作用被很多教师和家长所低估,这其中就包括中国,甚至可以说,这种状况在中国更为严重。”这是一个善意的提醒。应该说,体育的发展和改革已经进入国家战略规划中。从2002~2014年,国务院先后三次出台重大体育工作指导意见:2002年7月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时期体育工作的意见》,2010年3月《关于进一步加强运动员文化教育和运动员保障工作的指导意见》,今年10月,《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若干意见》问世。三部纲领性文件的出台,清晰地刻划出新时期体育工作的国家战略脉络。即全面加强和改进体育工作,促进步入体育大国;重视加强文化教育,促进综合素质提高;加强体育产业和体育消费,加大群众体育力度,提高全民综合素质,实现体育强国目标。

篇8

当今,现代传播和科技手段的运用,让体育与其他艺术门类相融合,使体育的艺术价值得到极大开发,体育音乐、体育摄影、体育电影等产品更加丰富多元。古今中外的无数文艺作品,或以诗歌、音乐,或以绘画、雕塑,展示各式各样的体育生活场景,表达运动之美、身心和谐甚至是人类梦想,体现人类追求真、善、美的崇高境界。从美学的角度看,体育是有深刻思想内涵的审美活动,体育绘画雕塑以及摄影作品,将体育运动中的力与美展现出来,能给人以心灵震撼和精神激励。奥林匹克绘画大师汗斯·埃尔尼的《尤里西斯》《在雨中》等一批体育绘画作品,以跑步中的健硕人体为形象,培育人的审美观点,展示一种永远向前的力量,寓意体育和人类追求永远没有终点。而希腊雕刻家米隆的雕塑《掷铁饼者》,赞美了人体的美和运动所饱含的生命力,被认为是“空间中凝固的永恒”,直到今天仍然是代表体育运动的最佳标志。

我国古代诗词对体育项目和运动场景多有描述,并寄予了美学和哲学的寓意。苏轼《蝶恋花·春景》中的“墙里秋千墙外道。墙外行人,墙里佳人笑。笑渐不闻声渐悄。多情却被无情恼”,描写少女在墙内荡秋千发出的笑声对行人的吸引,而笑声渐去行人若有所伤,词人借助寻常景物惋惜韶光流逝,别有一种耐人玩味的情韵。元曲《阀阅舞射柳羹丸记尸款款的骤龙驹,轻轻的探身躯,构棒起月轮孤,彩毽落晓星谏”,把打马球人的身形姿态刻画的惟妙惟肖。《红楼梦》中大量描写放风筝、荡秋千、划船、下围棋的场景,大观园里的休闲健身活动细节的刻画,显示了清代初、中时期多姿多彩的体育文化;而“滴翠亭杨妃戏彩蝶,埋香家飞燕泣残红”,“宝钗扑蝶”展现了封建礼教所无法压制的少女天真活泼的性情。在那个时代,秋千、围棋等体育项目成为人们放松心情、休闲娱乐的主要活动方式,在古代文学作品中大量出现,可以说是体育生活方式的唯美展现,也成为人们向往美好生活、破除封建礼制的精神寄托。

2 运动项目文化内涵是体育的灵魂和精气神

“精、气、神”是古代哲学中的概念,是指形成宇宙万物的原始物质,含有元素的意思。文化是社会进步的重要动力。体育促进人类发展,实质上是指体育的文化属性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体育运动蕴含了人类普遍认可的价值观念,这是运动项目得以传承发展的文化前提和基础。从文化内涵来看,无论是传统还是现代项目,无论是东方还是西方项目,尽管其文化、民族背景不同,但运动项目和竟赛活动中所蕴含的和谐发展、团结友谊、公平竟争、重在参与、奋力拼搏、为国争光等价值观,是项目得以传承发展也是人类进步的要核。这其中既有健康进取的生命真谛,也有社会和谐的普遍期盼,更有人类进步的共同理想和不竭动力。自由、平等、友谊、进步的人类梦想,是运动项目文化内涵的最高境界,成为一切运动项目的根和魂,也成为贯穿运动与人的精神、气质和神韵。

审美体验、情绪渲染、民俗展示、信念意志,是运动项目文化内涵的最直接体现,这是人们参与、欣赏运动项目的直接动力。如果一个运动项目达不到美感体验、情绪调整、精神激励,那是没有生命力的。大多数运动项目的文化特征十分明显,比如体育舞蹈、艺术体操、花样游泳等项目,需要音乐、服装等元素的艺术表现力的整体配合,给人以艺术熏陶和美感;舞龙、风筝等民族项目,或需要音乐的激扬,或需要绘画的技艺,本身就是体育与艺术的完美结合,借助艺术表现手段实现运动项目文化张力的最大化、最优化。体育舞蹈由体育元素、艺术元素、文化元素构成,舞者以身体、音乐为载体,以优美娴熟、配合默契的舞蹈技艺,让观众的情绪随着舞者的肢体和音乐变化而升腾跌宕,实现舞者和观众的情感交流与灵魂共鸣。我国的象棋富含仁、义、礼、智、信等理念,蕴藏着“棋如人生”“一招不慎,满盘皆输”“治国如行棋”等人生哲理和治国之术,这也是象棋运动深受人民喜爱的重要原因。

3 运动项目的跨文化传播增进了人类文化自信

作为人类传播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跨文化传播是人与人、族群与族群、国家与国家之间必不可少的活动,跨文化传播维系了社会结构和社会系统的动态平衡。体育作为人类的共同语言,无论是民族传统项目还是现代运动项目,在日常生活或是人类交往层面,都带有深厚的民族、国家文化色彩,本质上是一种跨文化的传播,把不同区域、族群、国家的人群“连结”在一起,促动了人类文化的融合、发展和变迁。在体育的跨文化传播过程中,一些运动项目已经成为一个国家、民族的文化符号,比如我国的太极、美国的篮球、日本的相扑、英国的足球、古巴的拳击、澳洲的橄榄球、韩国的贻拳道,成为该国文化传播、文化输出的主要载体,极大地提升了国民的文化自信。

随着中国文化在西方社会的传播,作为国粹的太极拳得到较快发展,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超过1亿多人习练,所展示的东方传统文化神韵深受西方民众欢迎,很多习练者因此转而关注中国传统文化。美国国家研究所开展了太极拳研究,结果称:“太极拳几乎无缺点,无任何副作用。”《纽约新闻日报》呼吁人们参加太极拳运动,称太极拳是一项身心合一的运动。NBA是美国文化输出和打一张的重要载体,它已超越了单纯的篮球比赛,将运动的快乐与观赏、力量和优美融合并发挥到了极致,它代表着“享受快乐”的体育娱乐精神,彰显的是时代个性和流行时尚,展现美国在内的西方文化中具有的激进性、个体性、开放性。运动项目的跨文化传播,在全球领域展示各国家、各种族的文化精髓,成为国家和人民文化自信的重要标志。

南京青奥会实施“文化与教育计划”,推动运动竟赛和文化教育深度融合,组织开展了“奥运梦之旅”“世界梦之旅”“中国梦之旅”和“青之旅”4个系列4837场文化教育活动,各个国家与地区的运动员们走出赛场,登城墙、进戏坊,在互动中交流,参与人次超过100万;204个文化小屋展示了世界文化村的风采,2}项体育启蒙活动将让广大青少年感知不同运动项目的文化内涵,促进了各国文化、不同文明交流融合、和谐共处。南京青奥会提倡的快乐交流重于竟技和比赛,强身健体重于名次和奖牌,让体育真正走近了普通民众,回归了体育运动的初衷;在展示各国优秀文化的同时,也准确地传播了中华文化,讲透讲好了中国故事,有力地提升国家形象和民族自信,向全世界成功诊释了文化教育与体育并重的青奥会理念。国际奥委会主席巴赫盛赞南京青奥会“完美无缺”。

篇9

1.1.1橄榄球运动在中国仍然寂寞

橄榄球因球形似橄榄,所以在中国人们都称之为橄榄球,在晚清时期,国内部分地区就已经出现了橄榄球运动。在高校,橄榄球运动已经有了数十年的发展历程,不论从内部环境还是训练管理方面已经形成一套高校橄榄球运动训练初步管理体系。但是总的来说橄榄球在中国仍然寂寞,据调查结果显示橄榄球队在高校建立成为提升学校知名度的幌子,在橄榄球队训练及总体目标的发展还有很大的差距。

1.1.2橄榄球在中国法流行的原因

从中国人的体制、收入、观念以及文化方面来看橄榄球不能在我国兴起也是需要时间的,中国人体制若比向西方人那么健壮,人均经济能力也不高,橄榄球装备贵,橄榄球运动是一个集体的运动不是一两个人能兴起的需要大家热爱同时才能火热发展,是需要时间的,另外最重要的也是最根本的还是国家不支持不投入。

1.2我国开展橄榄球运动的优势

我国是一个地大物博的多民族国家,如今被视为中国式的橄榄球-“抢花炮”在民族地区以及一些学校都广为流行,是我国民族传统体育的优秀项目之一距今已有500多年的历史。它和橄榄球运动具有很多相似之处,如在动作上的假动作、掩护、传递、奔跑、搂抱、阻挡、等。当前部分地区及学校普及“抢花炮”运动表明我国有适合开展橄榄球运动的基本条件。另外我国高校橄榄球球队继续生存和发展存在一定的有利条件,首先此运动符合我国教育、体育事业发展的需要,社会各个方面对这项运动都持肯定和支持的态度:据调查发现部分高校在橄榄球球队的教练员、场地设施、经费、政策等各个方面都在积极的揉入,重视橄榄球运动的开展。各方面研究证明我国橄榄球运动还处在初级阶段,还需要不断普及和提高主要表现专业化水平不高、训练条件没有保证,其成员的来源少。

2.发展橄榄球运动的对策

2.1把橄榄球运动作为一种体育产业来进行开发和推广

市场是任何一个体育运动的兴起的根本,市场开发对我国橄榄球运动的普及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国际体育事业也在突飞猛进的飞跃,“橄榄球”运动作为一项集体强身健身、娱乐的多元化体育项目,以其独特的魅力被国人甚至世界人民喜爱,随着其全球化的发展化进程以及我国的实际情况,橄榄球运动有着广泛的开发市场。推广橄榄球运动是非常关键的,可以通过转播相关橄榄球比赛、推出橄榄球相关的广告、服装等,让更多的人关注以至于投身橄榄球运动之中。

2.2加大对橄榄球运动的资金投入

“发展缓慢的关键原因是对橄榄球的投入太少,如果能得到足球的千分之一甚至万分之一的经费和支持,我们肯定能拿到亚洲冠军!”郑教练介绍说,“目前我国橄榄球的水平在亚洲最好能排到第四、五名。日本和韩国实力最强,中国台北和中国香港队水平稍次。不过这和10年前的大比分落败比起来有了很大进步,已经初步具备了和强队抗衡的实力。”

2.3培养人才、重视橄榄球队工作

体育事业的发展同其他教育、经济事业一样需要的人才,对人才的培养是至关重要的,橄榄球运动人才也是一样,首先要有好的教练,选取合适的体育健儿集中训练,从培养一名到一队最后到几队……玩的人越多,参与的人越多,关注的人越多,橄榄球运动自然而然就会蓬勃发展起来。学校是培养人才的主要场所,把橄榄球运动纳入学校体育并在体育课中开展教学,是加速在年轻人中普及橄榄球运动的好方法,而且通过参加橄榄球运动比赛可以培养当代青少年学生勇敢顽强、吃苦耐劳的意志品质,更重要的可以潜移默化中锻炼团结协作的集体主义精神。通过分析可以通过以下几点来抓好培训:首先加强教练员队伍的培养,其次加强裁判员队伍的培养,再次抓好国家队的建设,培养技术骨干。

2.4向部队、学校大力推广

部队是以锻炼人意志、品质为目的的,这正符合橄榄球运动培养和锻炼队员顽强、拼打、善于战斗的作风;增强在紧张环境下对外界压力的耐受能力和警觉性,提高对抗的能力;有助于培养人们刚正不阿、坦诚的品质和舍生取胜、勇于献身的精神;培养其集体主义观,团队意识和以集体的胜利为最高目标的意识;增强团队纪律性;锻炼敏捷的思维,开发思维提高判断能力,进而全面提高各方面能力和素质。因此,动在军队和学校大力推广橄榄球运动对提高军人和学生的各方面素质能力具有非常高的价值。

2.5依托市场,面向社会,推动项目发展

篇10

2针对目前玉溪师范学院运动人体科学实验的对策分析

2.1改变教学观念,重视实验教学

实验教学改革必须打破重理论教学轻实验教学的传统观念,改变实验教学的从属地位。根据实验课教学的自身规律和特点,将分散在各学科中的实验课从理论课中独立出来,统筹建立实验教学课程,使运动人体科学实验课成为基于理论课基础上的独立的教学体系。将运动解剖学实验、运动生理学实验、体育保健学实验、推拿与按摩实验等进行全面的整合打通,打破体育专业一直以来实验课依附于理论课教学,实验课程零散、课时不集中,内容交叉重叠,实验项目缺乏层次要求的现象,将分散于各课程的经典实验项目或精简、或新增、或合并重组、或重新设计,整合成一门实验课程,独立设立《运动人体科学实验》课程,进行实验教学的科学化和整体化设计,建立运动人体科学实验教学体系和管理体系。这样既打破了各学科课程之间的壁垒,减少重复内容,又提高了实验课的教学地位。

2.2整合实验内容,优化实验教学体系

目前玉溪师范学院开设的运动人体科学实验项目内容陈旧,实验项目设置不合理,演示性、验证性的实验过多;单一学科性的实验多,综合性、设计性的实验少;脱离了学生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与运动相关性较差,降低了学生的学习热情,不能适应学科发展对实验教学的要求,不利于培养和发展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实践能力、创新思维能力和创造性设计能力,制约了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的质量。本着“务实创新、学有所获、学能有用”的实践应用原则进行实验课程内容整合优化,将分散于各分室的实验项目或精简、或新增、或合并重组、或重新设计进行整合为两个实验模块,即基础性实验和应用性实验。每个实验模块包括基础性实验、综合性实验和设计性实验,其实验项目由各分室精选组合而成,避免实验项目重复交叉,课时浪费在无畏的低层次循环中,从而节约实验成本。这既体现了运动人体科学实验的整体性和均衡性,又实现了教学的集约性,有利于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动手能力、创造性思维能力和独立工作的能力。

2.3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和理念

在高等院校的教学过程中,实验室是学校培养学生能力的主要场所。实验室教学在高等院校教育中的地位日益凸显,重视实验教学,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专业水平。目前,玉溪师范学院实验教学依附于理论教学,先学理论再上实验,采取的都是传统的教学模式,即教师讲解实验目的、原理、操作步骤;学生根据实验要求,按照教师的讲解机械被动地参与程式化实验。这种教学模式使学生处于消极、被动地位,实验积极性不高,更谈不上创新能力的培养。因此,必须积极探索改革实验教学方法和手段,提高实验教学质量。(1)理论课上穿插讲授实验内容。理论课与实验课是教学的组成部分,二者相辅相成,在有必要的情况下穿播讲授实验内容。如肌肉的受力分析,知识点多、抽象,可通过多媒体教学模拟进行。学生在理解实验原理和了解实验方法的基础上,通过多媒体演示,看到了规范的实验操作过程,也看到正确的实验现象,其实验的时间就可以缩短,实验效果更好[1]。(2)打破“封闭式”实验教学,实施“开放式”实验教学体系。“开放式”是给学生提供充分开放和自由地进行实验的环境,既是时间和空间的开放,也是设备和项目的双重开放。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求选做实验,自行设计实验,使学生在宽松的实验活动中掌握基本的实验方法,并逐步提高动手能力和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和创新意识,增强对学生实验课学习的兴趣和信心[2]。只有开放实验室,才能保证学生有足够的时间去探索和实践。(3)实验与健身社团挂钩。将一些设计性、综合性实验放到健身社团完成。这种模式既保障了对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培养,又突出了实践应用。帮助学生联系具体实例,发现、分析与解决全民健身、体育教学与运动训练实践中的问题,这样既可增强吸引力和感染力,又能缩短学以致用的时间,是提高教学质量、提升学生能力,培养学习兴趣的有效途径,并为后期的毕业论文(设计)奠定基础[3]。

2.4完善考核机制

目前,玉溪师范学院运动人体科学实验考核方式是将学生的实验成绩按照一定的百分比,计算在理论课的总成绩中,实验成绩占总成绩的20%;实验成绩的评分方法即考勤占30%,实验报告占70%,这种形式不能对学生的实验综合能力做全面和客观的评价。建议:(1)对运动人体科学实验单独设课。(2)以必修课程或必选课程形式推出,让学生进行选修,成绩合格,记2学分;成绩不合格,重修。(3)成绩评定可参考考勤、实验的主动性与参与性、合作精神、实验操作、实验报告、实验设计等方面综合评定,以提高实验考核的真实性和科学性,使考核能够客观地反映学生的真实水平。具体标准为考勤(20%)、实验操作(20%)、实验报告(30%)、实验设计(10%)、考试(20%)。

2.5加强学科建设,改革实验室体制

在实验室体制改革实践中,我们感到学科建设应该应该引起学校领导的足够重视。学科建设应该引导和带动实验室体制的改革,而现状不容乐观。注重技术、运动队训练,轻理论和实验课的思想还很严重。目前,玉溪师范学院运动人体科学实验室没有专门的实验室负责人,没有专职实验员,实验课由上课老师自行安排完成;实验设备陈旧,好多实验无法完成。建议:(1)学校加大实验室资金支持,增加投入,改善实验场所和设备购置。(2)加强实验室管理和建设,加强政策引导,提高实验人员待遇。(3)加强学科队伍建设。引进高层次人才,有计划地吸引博士、硕士等科研水平高的人才,充实教师队伍,提高实验师资队伍的整体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