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8-11 16:55:53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小学计算机教学,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小学生最主要的特点是好奇、好动、好游戏,根据这一特点,我把计算机新课开端寓于游戏中,激发学生学习计算机的兴趣,在学生浓厚的兴趣中揭示主题。
例如在教“五笔字形的基本字根”一节时,我先用小孩搭积木和搭汉字的示图,启发学生从几时搭过的积木联想到搭汉字,然后拿出构成汉字的基本部件(字根积木块),请学生分别到讲台来做搭汉字游戏。学生利用字根积木块搭出了许多汉字,我趁他们兴趣正浓时,适时提出了新问题:汉字是由什么组成的?学生脱口而出:每个积木块。我接着又问:组成汉字的各个部件(也就是每个积木块)是由什么构成的?学生回答:笔画。教师提示:我们搭汉字游戏用的积木块,五笔字型叫做字根,字根组成了汉字,而笔画构成了基本字根。这样就轻松自然地揭示了主题。
二、培养学生学习计算机的兴趣
乌申斯基曾说过这样一句话:“没有兴趣的强制性学习,将会扼杀学生探求真理的欲望。”小学生往往对单调的讲解、练习,枯燥的理论产生厌倦心理。因此,教师要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有学习的自我认知倾向。
1.创设和谐的课堂教学气氛
课堂的氛围需要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创设和维护,共同协作。这就需要创设良好的师生关系,师生关系直接影响了课堂教学的气氛。因此,教师要放下师道尊严的面孔,使课堂没有严厉的呵责和训斥,用人性化的态度与学生交往。教师必须站在与学生平等的位置,尊重他们幼小的心灵,客观地认识学生,了解学生,与学生亲切地交流,拉近彼此的距离,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创设民主、和谐的学习氛围。学生对教师没有畏惧心理,认可教师,才能“亲其师,信其道”,对其所教的学科感兴趣。主动参与课堂教学,达成师生的积极互动,进而营造出活泼、生动的和谐课堂气氛。
2.艺术化的教学语言
在计算机教学中,很多概念、程序和命令使学生感到抽象、枯燥,记忆较困难,教师教学感到棘手。如果教师运用恰当的教学语言,就能化抽象为具体,化枯燥为轻松,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掌握知识,使教学中的难题迎刃而解。教师的教学语言要充满活力,感情充沛,富有激励性和感染力。并结合眼神、手势等肢体语言感染学生的情绪,真正做到“寓理于情,情理相融”。教师运用风趣的语言、适当的比喻能消除教学中师生的疲劳,改善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在教学目录删除命令时,对学生说。删除好比拆房子,要求把里面的东西清空,目录删除也是同样的道理。只有被删除的目录里面的文件被删去,目录才被删除。这给学生留下了鲜明而又深刻的印象,达到了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的目的。
3.动手操作计算机
心理学研究表明,儿童主要通过直接的感性表象来掌握概念。小学生对知识的吸收绝大部分都是建立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并且计算机教育这门学科本来就具有极强的操作性。传统的理论教学淡化了学生的操作学习,不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和计算机教学的特点,也让学生感到学习起来很困难。我们在讲授理论的同时。要重视上机操作,让学生既学习理论又多动手操作,能够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建立一个由感性到理性的认知过程。促进了学生思维的创造力和对知识的理解吸收,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4.小组合作学习
由于学生存在个体差异,他们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各不相同。个体的思维有局限性,容易陷入学习的困难中。当学生产生困惑,不知该怎么办的时候,会一带而过。导致知识掌握不扎实。或者丧失了学习的信心。如果教师让学生分组学习,自由讨论,就会提高学生的整体学习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学习不再是教师讲、台下听的被动学习局面,而是全体学生参与,大家积极发言,互相补充,集思广益,取长补短,激发出思维的火花,形成学习探究的自主意识。开展小组之间的竞赛活动,激起他们的好胜心,自信心也随之增强,能更好地促进学生间的团结协作。活跃课堂气氛,增强学生的热情。
三、联系实际生活,通过计算机学习,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在讲述计算机工作过程时,可将计算机比作人的大脑。人脑中的信息由眼、耳等感官输入,相当于电脑的输入设备,如键盘、鼠标、扫描仪等。人脑能记忆并将信息进行分析处理,相当于电脑的主机。人脑中的信息要由口、笔输出,相当于电脑的输出设备,如显示器、打印机等。使学生在形象生动的比喻中较好地理解计算机的工作过程。
2.类推法
在教学画图时要讲解画长方形和正方形、圆角矩形、圆或椭圆的方法。教师只需讲解长方形、正方形的画法,然后布置一个画由长方形、圆及圆角矩形等组成的图形,让学生在实践中自己运用类推法来完成。这样既训练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又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3.对比法
在教学复制与剪切的作用时,可以先讲解复制的使用方法,而有讲解剪切的使用时,则主要向学生讲清剪切与复制的区别:复制后,原来位置上的文件依然存在。而剪切后,原来位置上的文件已经不存在了,相当于把文件从一个地方移动到了另一个地方。这样,学生在对比中,深刻地理解了复制与剪切的作用。
4.扩展法
在教学智能拼音输入法时,教师可以先让学生学习单字全拼输入。如要输入“中”,则键入“zhong”,并进行选择。训练一段时间后,再进行词组全拼输入法的训练。如要输入“中国”,则键入“zhongguo”。由于重复率降低,使学生的输入速度有所提高。再过一段时间后,再进行“前全拼后声母”输入法的训练。如刚才的“中国”,只需键入“zhongg”就可以了。当然,“前声母后全拼”输入也可以。这样既减少了击键次数又降低了重复率,可以大大提高输入速度。如此逐步扩展教学,使学生感到输入速度越来越快,学习越来越轻松,从而产生强大的学习动力。
5.演示法
在讲述软件的安装时,如能及时地加以演示,将使学生较容易地理解其过程。教师可以把电脑屏幕投影出来,一边讲解,一边操作。这种理论联系实践的教学方法,大大降低了学习难度,又提高了学生学习兴趣。如能再结合局域网及学生操作进行教学,则效果更好。
6.竞赛法
在教学中为了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增强求知欲。教师可在适当的时候组织一些中英文输入赛、排版比赛、计算机画图赛等,并及时奖励。让学生有一个小小的奋斗目标,从而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把学生的聪明才智发挥出来。
7.因材施教法
由于学生在知识背景、学习方法、接受能力等多方面的差别,决定计算机教学也要因材施教。对于那些“吃不饱”的学生,教师要介绍各种有用的书籍给他们,并让他们在教师的指导下,进一步实践提高。而对那些“吃不了”的学生要因势利导,及时巩固。
不论哪个科目,兴趣是学习的首要条件,但是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合适的教学方法尤显重要。乌申斯基曾说过这样一句话:“没有兴趣的强制性学习,将会扼杀学生探求真理的欲望。”对于小学生而言,感性认识占据着主要的思想认识,他们没有我们成年人的理性需要,只是认为有意思,就爱学,所以教师务必要根据小学生这一心理特点,研究出适合这个年龄段学生的教学方法,以便培养和提高学生对计算机的学习兴趣。笔者在此分享三个方法:
1.把计算机形象化。小学生的抽象思维还没有达到成年人这么成熟,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以形象化教学法为主,把计算机形象地展现给小学生来理解。
比如在最初给学生介绍计算机认识的时候,教师可以抓住小学生的好奇心理,先提出一些问题,因为小学生不管在接触什么事物,第一次总是充满着好奇,很渴望知道这个东西是做什么用的,甚至来上手体验一下。这个时候我们可以提问“谁家都有电脑”“谁能回答一下电脑都有什么功能”“谁亲手操作过电脑”之类的问题,小学生都爱出风头,通过这些提问,学生就会争先恐后地来抢答。在解决了这些基本的问题之后,教师可以借助教学光盘或者课件资料,给学生展现计算机的具体功能。这种把计算机形象化来教学的方法很适合年龄段比较小的学生,而且学生兴趣浓厚,课堂气氛活跃,有利于课程的学习。
2.借助学生熟悉的事物来比喻教学。对于小学生而言,在计算机教学过程中所遇到的一些专业术语是比较难以理解的,这个时候老师可以借用周边的一些事物来做比较,让学生形象的理解。比如电脑系统中的文件夹可以比喻成我们平时上学所用的书包,里面可以盛放各种各样的书本等资料。新建的文件夹我们还可以给它来取不同的名字,用来区分学生的书包。这种比喻形象深刻,对学生容易理解,可以很容易地达到教学效果。
3.游戏教学。爱玩是小学年龄阶段学生的天性。尤其是现在的学生,跟传统的游戏相比,他们更喜欢通过电脑来玩游戏,这种娱乐的交互性更强,更具吸引力。所以我们教师可以大胆地在教学中把游戏引入其中,比如闯关游戏,只有游戏当中的问题解答正确后才能继续进行闯关,这种游戏教学对小学生来说具有挡不住的诱惑力,在学生进行答题学习的同时,也锻炼了他们使用电脑的基本技能。
新课程改革中明确指出,教师不应该再是知识的灌输者,传统教育已经明显不再适合现在教育的发展,我们必须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从知识的灌输者逐渐转变成课堂的引导者。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在课堂上只是辅助、引导学生学习,在必要的时候来协助学生更好地学习,帮他们形成正确的学习动机。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利用现有的教学资源,不断进行教学方法的研究和改进,采用多种不同的教学方法,从而以达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目的,同时,通过长期的良性循环,可以帮助学生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增加学生的求知欲望,课堂效率自然就相应地提高了。
二、做好引导学习,及时交流,培养师生之间的相互合作
俗话说三个臭皮匠能顶一个诸葛亮,这体现的主要就是相互合作的强大。新课改也明确指出,学生和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交流合作是必须的,这样可以有效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可以了解学习到其他学生的解题思路等。这种合作,一方面可以培养学生自身的学习兴趣,形成赶帮超的良性循环;另一方面还可以由学生自己来制定学习进度,这样就锻炼了学生的自主能力,更重要的是通过这种相互合作,可以帮助学生从小培养团队合作的精神,团队作战,也才更具战斗力。
比如在进行第一次计算机授课的时候,教师不用急于传授相关的电脑知识,可以先把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并制定学习任务。在小组讨论学习的过程中,大家取长补短,发挥团队作战的优势,共同进步。在小组和小组之间,教师也要善于引导,使其相互竞争、互相促进。再比如,在进行键盘指法练习的时候,教师可以给各小组下达比赛通知,在规定时间内,由小组推荐队员进行比赛,选出做的最好的小组及成员,这样小组之间就会产生竞争机制,而且小组内部也会把好的方法进行互相交流,这样既激起了学生的好胜心,又可以在不用老师监督的情况下自觉学习,小组间的团队协作关系再次被发挥地淋漓尽致。
学生在学习上不能缺少竞争,但更不能缺少合作精神。21世纪更不是一个单打独斗的年代,需要我们从小就培养成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所以,把团队合作运作到计算机的学习当中,小到小组之间的竞争学习,大到今后生活工作之间的信息交流,发生在计算机之间的相互合作将越来越普遍。
三、联系实际生活,通过计算机学习,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素质教育的核心内容便是创新,而且,在近些年以来,为了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各个学科都在进行创新教育,当然,计算机教育也责无旁贷,也必须大胆地联系生活,对学生进行创新能力的培养。
伴随着信息化技术的普及,人们已经开始步入到信息化的时代潮流中。计算机已经成为现下传递信息的重要载体。如今,人们日常的生产与生活也越来越离不开计算机的使用。掌握好计算机的操作与使用已成为人们必不可少的生产生活技能。在这样的社会环境下,计算机自小学起就被纳入教育体系中,成为一门独立的重要学科。如何有效开展小学计算机教学也已成为教育界中关注与探讨的问题。小学阶段是大多数孩子正式接受启蒙教育的关键时期,在这一时期指导孩子们认识掌握信息技术的重要性,掌握计算机的基础操作对孩子未来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影响作用。但是,受到传统教学方式的影响,小学计算机课堂枯燥乏味、教学内容一成不变都对计算机课程的教学质量以及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产生了负面的影响。如何优化小学计算机教学策略成为我们不得不思考的问题。下面笔者就来谈一下如何优化小学计算机教学。
一、小学计算机教学现状
伴随着素质教育的开展,小学计算机教学的教学质量有了一定程度的改善。但是不得不承认小学计算机仍然存在着一些需要改善的地方。首先,小学计算课堂教学内容相对固化,部分老师习惯性地采用“讲解基础知识―演练示范―任务操作”的固定教学模式,这样一成不变的教学方法的长期使用容易让学生感到厌倦,从而降低了对于学习计算机的积极性。其次,在现下计算机n堂的教学中,大多数时候仍然是老师占据了课堂的主导,学生则处于被动接受知识的状态,这使学生在学习计算机的过程中没有主动性可言,这对于开发学生自身的潜能也是极为不利的。据此,如何有效改善计算机课程的教学现状、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成为我们不得不考虑的问题。
二、优化小学计算机教学的具体措施
1.树立明确的教学目标,培养孩子们的学习兴趣
想要优化小学计算机的教学现状,首先,老师要树立正确的教学目标。部分老师在开展计算机教学时并没有充分认识到完善计算机教学的重要性,对学生的学习要求也明显有待提升,部分老师认为小学阶段的孩子们年龄尚小,对计算机只要形成一个基础的概念即可,实际上这些教学观点都是相对片面的。小学阶段的计算机教育对于学生日后深入开展计算机的学习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同时也应当让孩子们在这一阶段认识到计算机基础操作是当代人们必须要掌握的。小学阶段的孩子由于年龄偏小,对待事物更多的是从自身感兴趣的角度出发,基于这一点,在进行课堂教育时,老师更应该注重唤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孩子们在学习的过程中感受到乐趣。这对于提升计算机的教学效果也将起到事半功倍的促进效果。
2.增添趣味性的练习操作
计算机在大多数情况下被作为一种工具应用到日常的生产生活中,因而能否将课堂所学的内容有效应用到实践中对学生来说有着重要的作用。基于计算机的这一操作功能,老师在课堂期间应当加强学生的实际操练。在讲解完理论或是基础知识后,老师需要将更多的时间交还给学生,为了保证操练期间的高效性,老师可以通过组织趣味竞赛等形式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例如,可以让学生在练习的阶段参与金山打字中的拯救苹果游戏,相信学生会对带有类似趣味性的操作方式提起自身更大的兴趣,这对保证学生练习的高校性也会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老师还可以以小组竞赛的形式丰富练习的模式。通过竞赛的形式一方面学生能够有效夯实所需掌握的基础操作,另一方面这种活跃的气氛能够有效满足孩子们活泼好动的天性。
3.注重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
在开展计算机教学的过程中存在部分学生对计算机较为熟悉,对计算机的基础操作也相对而言更为熟练,部分学生则显得相对生疏。结合这种情况,老师可以在开展计算机教学时给学生按照能力的强弱做一个合理有效的搭配。通过建立这样的小组模式,学生能够在小组内开展合作学习。这样做一方面是为了让学生能够相互帮助、查漏补缺、共同进步,另一方面也是为了充分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在小组学习的过程中,学生之间总会有基础强弱之分,基础强的学生能够带动基础弱的学生共同进步,同时基础较强的学生自身的技能也能得到有效的巩固。课堂中互帮互助的合作氛围对于培养学生学习积极性也起到了促进的作用。
总而言之,培养学生的计算机基础素养,引导学生掌握计算机的使用不论是对学生日后的发展还是深入学习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教育者应当更新自身的教学观念,采用科学的教学模式,培养孩子们的学习兴趣和丰富化的教学手段帮助他们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根据小学生特点开展牧区计算机教学
(一)以“认识计算机”作为教学重点,引导小学生快速进入计算机教学环境。由于牧区小学生具有计算机认识率较低的特点,因此在课程开展时,应该注重以适当的方法进行引导,快速的引导小学生进入计算机的教学环境,在进行引导时可采取以下几种方式:
1.类比法。在对小学生进行教学时,可针对计算机的相关特点进行适当类比,便于小学生的接受并产生兴趣,如将计算机比作更加智能型的电视等,或者利用计算机播放马儿快跑等牧区小学生喜闻乐见的短片和视频,快速的引起小学生对计算机的兴趣,以便于接下来教学的展开。在进行类比法时,教师应注意与小学生的实际生活相结合,切忌望文生义,胡乱类比,从而导致小学生产生厌学心理,造成教学无法顺利推进的情况。
2.实践法。在进行计算机教学时,在适当理论讲解的基础上,应重点注重与实践相结合,对于小学生来说,计算机是一个相对陌生的新事物,在好奇心的驱使下,更希望对计算机进一步了解,因此在进行计算机介绍的同时,应该给每位小学生实践的机会,第一次实践的结果非常重要,一次好的实践结果会给孩子单纯的心理产生好的感受,在今后的教学中会事半功倍。因此在第一次的实践中,可以恰当的选取一些可以成功引起孩子兴趣的软件,如弹钢琴软件等,孩子在键盘上的操作可以发出悦耳动听的铃声和儿歌,便于使小学生们产生亲切感,从而对计算机产生兴趣。
3.故事引入法。小学生的教学与其他年龄阶段的教学有着很大的不同,小学生的年龄段集中在7-13岁,这个阶段是孩子童年的重点时期,因此在计算机教学的引入中,切忌生硬的讲解,而是采用生动的讲解方式,这样更加有利于孩子的接受和吸收。故事引入法是个较好的方式,通过故事引入法,讲述关于计算机的故事,同时利用计算机制作投影进行播放,使课程的进程更加的生动有趣,从而让小学生们能够及时的消除对计算机的陌生感,便于计算机课程的进一步展开。
2、小学计算机教学存在的问题
不少的计算机老师心里还是存在着很重的传统教学观念,以致现在的小学计算机教学仍然有着不少的问题。第一,很多的老师仍然习惯将自己当成教学的中心,使得小学生不能以课堂的主体地位学习;第二,不少老师在开展计算机教学的时候沿用陈旧的教学观念,坚持乏味单一的教学方法,缺乏先进的教学手段等,落后于现在的发展要求,所以在开展教学的时候很难让学生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没有办法调动他们的参与热情。第三,很多的老师在开展教学的时候偏重于理论方面的教学,没有积极运用互动教学方式,使得课堂不活跃,很少有学生热情参与课堂学习,导致学习效率和教学质量不高。第四,很多的老师倾向于对基础知识的传授,却没有注重对学生进行实际操作能力培训,使得他们的计算机理论知识比较扎实,但是实际应用能力却非常有限。
3、小学计算机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策略
3.1大胆质疑,打破思维定式
我们以前的教学就是一种填鸭式教学,在这种模式之下学生习惯了死记硬背、被接受知识,很少有学生愿意主动思考问题、善于思考问题,使得学生在面对问题时不能很好地解决问题,实际上这也会对儿童的创新思维与个性发展还有他们的能力培养产生可大可小的负面影响。老师应该要认识到,我们的教育教学并不是以单纯地教授学生知识作为主要目的,我们的最重要目的是让学生在学习知识之后,可以对知识的本质有一个清楚的认识,还要求他们能够学以致用,最终实现对学生的创新思维的培养、对学生的学习能力全面提升、对学生的综合素质全面发展的目标。另外,我们的计算机老师在开展教学的时候,还需要鼓励孩子们对自己有疑问的问题提出大胆质疑,激发他们打破固定的思维模式的勇气,引导他们勤于对已经学到的知识开展进一步的思考、探究与创新。
3.2转变传统的教学模式
我们的老师要对教学任务有正确的认识,一方面老师要传授给学生各方面的知识,另一方面就是培养与增强孩子们的认知能力。所以,计算机老师在开展教学的时候,首先老师要对自己的教学观念做出改变,要对现有的一些不合理的教学思维模式做出改变,要明白在开展教学的时候学生才是我们的课堂的主体,在对学生传授知识的时候要着眼于对孩子们的创新思维以及创新思维进行培养。另一方面,老师还要改变现有的不合时宜的传统教学方式,不能一味地沿用传统的单向教学模式,应当勇于创新,开展互动教学、情境教学以及合作教学,这样的教学方式更能够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引导他们主动参与计算机课堂。
3.3对教学内容进行改进
我们的小学学校有必要调整与改进现有的一些计算机教学内容,才能适应现在计算机学科的特点。第一,选择教材方面,笔者认为要侧重于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有着较新颖的内容,同时还能够对小学生的终身发展起到积极作用的一些教学教材,尽可能地不要让学生每天学习的都是一些落后的、不合时宜同时还没有实用意义的一些知识。第二,我们的计算机老师在开展计算机课堂教学的时候,应当要多家考虑小孩子的创新能力以及思维想象力对他们进行培养,将一些新颖的教学内容在计算机课堂上表现出来,通过教学这一过程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熏陶作用,让他们的长期的教育培养中慢慢变为一个有着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新时代的主人。
一、注重感情投资,使学生“想”动
感情投资就是教师对学生倾注情感。心理学研究表明:任何一堂课师生都会形成一定的“情感场”,即以教师的情感为核心,去影响学生的情感,进而形成师生之间的情感体验。成功的感情投资将会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动机、信心和积极性,从而大大提高教学效果和效率。
为此,教师要明确表达对学生的爱。通过交谈和信息反馈,多与学生交流沟通,关心其生活,了解其思想动态,洞察其细微变化,和学生交朋友,让他们真正亲近你,热爱你,尊敬你,支持你,愿意接受你的教育,喜爱你所教的科目。学生爱你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一个先导条件。
实践证明,上述各种激发培养兴趣的方法是切实可行的。当然,要培养学生学习计算机的浓厚兴趣,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 而需要教师在潜移默化中长期不懈地努力。
二、教给操作方法,使学生“会”动
小学计算机教学中的一个重点是让学生们学会灵活、熟练、正确地操作键盘和鼠标来达到需要的目的。但我们不能让小学生只会机械地使用键盘和鼠标,而是要让他们明白键盘和鼠标的功能是指挥计算机,从而达到自己的目的和愿望。怎样让小学生明白这个道理呢?计算机游戏的操作就是最好的“导体”之一。
计算机游戏的操作成为学生们对键盘和鼠标绝好的“练兵场所”,例如在《扫雷》和《纸牌》游戏过程中,学生们必须熟练操作鼠标的左键、右键、移动和单击等基本操作方法,才能顺利地完成游戏。在《金山打字通》这个软件的击键游戏中,也只有在学生熟练掌握键盘中的各个键时,才能得到高分。学生们在游戏过程中对游戏的使用技巧会自行琢磨,不用教师多说,他们也会根据计算机提示和自己的试验熟练掌握,为以后其他应用软件的使用打下基础并且建立信心。计算机游戏对学生提高计算机应用能力有很大帮助。
三、激发探求兴趣,使学生“爱”动
小学生最主要的特点是好奇、好动、好游戏,根据这一特点,我把计算机课开端寓于游戏中,激发学生学习计算机的兴趣,让学生在兴趣中展开课堂学习。在给二年级学生上指法课时,如果单纯地照书本练习,小学生很容易产生厌倦情绪,不利于教学。针对这种情况,我首先让他们先掌握了手指分工,下一步需要在速度上有所提高的时候,我将《金山打字通》这个软件安装到计算机中,使学生进入到一个专门练习指法的游戏天地中。只见字母符号从“天”而降,由慢到快,这时需要学生快速按下相应的键,才能击落它,如果正确率高就能得高分……这样一来,学生的兴趣就一下子高涨起来,同学之间也会相互竞争,从而激发上进心,也将枯燥乏味的指法课变成了游戏。在游戏中不知不觉锻炼了手指的灵活性,提高了输入速度。
四、发展特长兴趣,使学生“乐”动
1 利用计算机创设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这句话说得很有道理。为了提高小学数学课堂的教学效率,如果能够在上课之前,采取措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将会在很大程度上推动教学内容的完成。计算机应用到小学数学教学中算是一种比较新颖的教学模式,其能够创设多种不同的学习情境,与传统的数学教学模式截然不同,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对知识的求知欲会瞬间提高,这对于后期教学内容的顺利完成具有很大的作用,与此同时,这种具有时代特色的教学模式也培养了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空间想象力。比如,在讲解“0的认识”这部分内容时,可以小学生比较熟悉的猫吃鱼故事为教学情境来制作动画,通过计算机将该故事动画在课堂上播放,这样学生会对“0”这个数字的认识更加深刻,从而提高了教学效率。由以上可知,计算机创设的情景教学模式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具有很大的意义。
2 运用计算机教学反映事物本质,呈现发展过程
一般而言,抽象思维是要建立在形象思维之上的,同理抽象的知识务必要通过一些形象的知识将其具体化,这样才有利于学生对抽象知识的吸收,诸如图片、图形、具体的实物等是小学数学教学中经常会被用到,其旨在将抽象知识具体化。例如,教师在讲解“圆的认识”这一章节时,在课堂上,教师可以将一些生活中常见的圆形实物展示给学生,使得学生对圆形有一个初步的视觉认识。值得注意的一点是,生活中的圆形实物和教材上圆的具体概念还存在很大的差别,即圆的概念是:以定点为圆心、以定长为半径的点的轨迹,也就是说圆本质上是点的轨迹,但是呈现给学生的圆形实物,并没有体现“点的轨迹”这一特点,所以这个时候,教师要通过实物教学逐渐将圆的本质特征讲解给学生,即透过现象看本质,借助于多媒体计算机教学模式更有利于实现这个目的。采用计算机创设不同的教学情境,为了使得学生对圆的形成有根本的认识,在课堂上,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教学将圆的形成过程以动画的形式展示给学生,最好能将点的轨迹这个动态变化体现出来,随后可以提出跟这个动画有关的问题,引导学生科学地认?R圆形。这种教学模式一方面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由形象思维过渡到抽象思维,另一方面也提高了学生思维能力,一定程度上也提高了小学数学教学的效率。
3 运用计算机教学简化教学重点和难点
抽象思维是数学的一大特点,正因如此,很多学生感觉数学很难学,久而久之,就失去了对数学学习的兴趣,这也是很多数学教师很困惑的一个问题,但又不知如何改善这种状况。计算机教学的出现在很大程度上帮助教师解决了这个问题,原本让学生感觉乏味的内容可以通过动画教学展示给学生,学生对此很感兴趣,从而对数学学习的态度也发生了改变。计算机教学的引入,实现对不同知识点之间的动静转换、虚实结合、抽象具体的转化等,站在学生的角度讲,这种教学模式有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所学内容,进一步吸收;对于教师而言,这种教学模式简化了以往繁琐的教学程序,提高了教学效率。比如,学习“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这节课时,要求学生理解“点、线、面”等之间的关系,单靠一个具体的实物模型可能很难实现该目的,对此,可以通过计算机教学,将长方体的基本框架展示给学生,随后通过移动某个棱来让学生理解上面三者的关系,正方体的学习程序也是如此,这样就可以使得学生更为直观地观察到图形的动态变化。
4 利用计算机教学充分挖掘学生想象力
随着计算机的不断普及与应用,小学计算机课程已经成为我国基础教育的必然课程,故而提升计算机教学,促使学生多媒体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已经成为当前教育工作者较为重要的课题。计算机在小学课堂中的教学应立足于本学科的特点,把握关键点,抓住重点,深化主体,从而提升课堂教学效果。
一、做好课前准备工作
计算机教学是需要教师进行备课的,这与其他学科是一致的。而与其他学科不同的是,进行计算机备课不断要将计算机讲授的知识、教材的内容、教材的特点、重点难点等进行备课,还要通过对小学生的特点进行分析与掌握,从而进行不同层次的计算机教学。当然,教师还需要准备硬件,计算机正常工作就代表了学生能够接受知识,这就需要教师准备计算机,让学生能够将自己所学的理论知识得以实践。
二、创新教学方式
要强化计算机的教学效果,教师应注重让小学生能够将注意力集中到操作实践中去。故而,教师将转变传统的教学方式,演示法、讲授法与谈话法等传统的教学方式已经难以满足计算机教学的要求,这就需要教师更新教学观念,将合作学习、小组讨论等新式的教学应用于计算机教学中。用Windows 98“画图”的教学举例,教师就可以将整个班级进行分组,每一组都选出一名“小老师”,而这位“小老师”不但需要维持小组内的持续,同时引导小组成员进行Windows 98“画图”的学习。这样一来,不但能够减轻了教师的教学负担,让教师可以将更多的时间与精力投入到课堂中去,同时能够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而强化教学效果,提高学生的多媒体技术应用能力。
三、开展课后延伸
教师不但要对课堂工作负责,同时需要开展课后延伸,这能够有效地帮助学生巩固知识,提升计算机应用能力。对此,笔者认为教师首先需要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积极改进教学方式。然后,教师要对学生适当地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能够将自己在课堂上学习的计算机知识在课后进行实践应用,从而使知识得以巩固。
中图分类号:G623.58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6)10-0256-01
1.引言
二十一世纪是以计算机和网络技术为特征的信息技术时代,信息技术在社会各个领域都得到了普遍的应用。为了使祖国的接班人更好地适应这个社会,教师必须要组织好小学计算机课,使学生从小掌握搜集信息、处理信息和传递信息的方法。小学生年纪小,上课时容易注意力分散,如何组织有效的计算机教学活动让广大计算机教师头疼。教师必须根据计算机教学实际需要和学生实际情况,采用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提升教学效率。
2.如何提升小学计算机教学效率
2.1化抽象为形象,降低学习难度。组织小学计算机课堂教学活动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大部分低年级学生不认识键盘上的字母,更不用说去记住字母和字符的位置。如何让这些"底子"较差的学生掌握计算机基础知识,是当前小学计算机课堂面临的重大挑战之一。
小学生年纪较小,认知水平和学习经验有限,采用信息量大的"填鸭式"教育并不符合学生实际情况,教师应当采用直观教学法,化抽象为形象,将静态的计算机知识生动直观地展示给学生,使学生可以轻松地理解所要学习的内容。
例如在教学《电脑的组成》相关知识过程中,教师可采用打比喻的方式展开教学:计算机是由键盘、鼠标器、主机和显示器四个部分组成的,这就好比我们身上的四肢,缺一不可,只有相互配合,计算机才能运行。在主机内部除了运算器之外,还有一个用来贮藏信息的"仓库"叫做存储器,用来统领计算机运行的"心脏"叫做中央处理器。这样将抽象枯燥的基础理论知识化为形象有趣的比喻,学生一听就懂,上课时就不会因为理解不了概念而丧失学习信心,提升课堂教学效率也就指日可待。
2.2组织趣味竞赛,激发学习动机。针对"你是否喜欢计算机课"这一问题展开调查,班级里面的学生大部分都表示"还好"、"一般"、"就那样"。很多学生表示:计算机课不是升学考试的必考内容,平时打游戏、看电视也不用学这些复杂的理论知识,因此不太愿意参与学校计算课程的学习。应试教育泥沼之中的小学计算机教学如何突破重围值得广大教师思考与研究,在组织计算机教学活动的过程中,教师不妨组织一些趣味竞赛,为学生创设和谐竞争的氛围,即使不参加考试,也可以在班级里保持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例如在《指法》相关内容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组织学生来一场指法游戏竞赛,学生通过指法练习软件进行比赛,教师负责给学生记录比分,对于排名靠前的学生要给予表扬和鼓励,对于操作不理想的学生则要指导纠正。比赛可以采取积分制,本次课积累的比分在下次课的竞赛活动中仍然有效,最终积分靠前的几位学生在学期末可以到教师处换得一些文具、食物类的物质奖励,这可以帮助学生长久保持学习热情,使他们对学习产生新鲜感。
小学生想象力丰富,思维较为活跃,喜欢在大人们面前表现自己,渴望得到称赞与表扬,在计算机教学过程中组织趣味竞赛可以使学生获得学习成就感,保持学习情趣。学生应当是课堂学习活动的主人,想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教师必须唤醒学生的学习主人翁意识,使学生愿意主动参与到计算机课程的学习中来,从而激发学习情感,促使学生调动主观能动性自觉配合教学工作。
2.3注重实践技能,深化理论知识。"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计算机课程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学科,学生学习计算机知识本身就不是出于应付考试需要的,在课堂教学活动参与过程中掌握实用技能才是最重要的。提高小学计算机课堂教学效率,教师不仅要降低知识理解难度,激发学生学习动机,还要兼顾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教学,注重安排自主实践课程,使学生在亲自动手操作的过程中品尝到计算机学习的乐趣。
例如在《画多边形》一课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先不采用直观讲解法,而是通过多媒体投影仪为学生出示六边形图让学生观察,接着出示自学要求,让学生使用多边形工具与同桌合作画出六边形。学生根据教师给出的操作要求,一步步完成六边形绘制之后,将自己的作品展示给老师和同学们看,由老师和同学做出点评与评价。
实践操作是巩固教学内容的重要环节之一,经过不断的实践练习,学生不仅可以深化理论知识理解,还能熟练掌握所教学的计算机技能,有助于提升学习效率,
3.结束语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计算机课程教学在学校教育中的地位将会越来越重要。小学计算机课堂教学效率的提升需要每一位教师孜孜不倦地探索与研究,只有教师与学生共同努力,小学计算机教学才能逐步成熟、趋于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