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8-11 16:55:53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现代连锁经营与管理,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超市最早源于西方国家的超级市场,英文supermarket,是一中可以让顾客直接面对商品进行挑选、购买、实行自我服务的开架式高级市场销售模式。这种销售模式于20世纪末传入我国,并迅速获得广大消费者的青睐。超市作为零售业异军突起的一种销售模式使一些发展迅速且实力雄厚的超市商家开始突破地域界限占有尽可能多的市场份额,连锁超市应运而生。
众所周知,超市是目前消费者购买商品的最直接途径。通过邯郸本地的调查问卷发现,消费者在选择超市时主要有三个因素在起作用,即价廉物美、品种齐全、交通便利。而价廉物美则是消费者选择超市的首要决定条件,即第一诱因。那么面对几近相同的进货渠道和价格折扣,如何才能在最大程度上降低自己产品的成本呢?物流成为连锁超市业商家们的首选。合理的物流管理可以有效地降低商品的成本,间接地增加顾客源,提高连锁超市的核心竞争力。
一、 我国连锁超市的经营现状
自1990年12月,我国第一家超市——东莞美佳超级市场开业以来,十七年间,连锁超市已如雨后春笋般遍布全国,并日益为广大消费者接受和欢迎,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购物场所。连锁超市从最初的食品经营到日用杂货,服装和小型家电的销售,“一站式”消费模式为连锁超市赢得了越来越多的客源。虽然连锁超市的经营模式引入我国的时间并不长,但在全球化经济的大背景下,我国连锁超市业借鉴国外先进经验和经营理念已获得长足发展。在2005年前30强连锁企业中,超市(包括大型超市和仓储会员店)的销售量与2004年同期相比增长了19.4%,占30家企业总销售额的45.2%,店铺数增长了17.6%。在商务部公布的2006年上半年连锁企业30强的名单中,连锁超市仍占据主导地位。尤其是在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越来越多的世界零售业巨头开始介入我国的连锁超市经营,如美国的沃尔玛、法国的家乐福、荷兰的万客隆等,必然会对我国的连锁超市业产生巨大的冲击。而与国际巨头们相比,我国的连锁超市尚处于成长阶段,还存在着规范化程度低,管理体系低下,物流配送体系不健全,从业人员素质水平不高等问题。
二、 我国连锁超市物流体系现状分析
我国连锁超市在物流管理方面确实做了不少工作,如构建自己的物流配送系统;通过兼并和重组达到统一配送,降低了流通费用和进货成本等等。但总的来说,我国连锁超市业的物流管理水平还不高,还不能适应复杂激烈的国际竞争环境。我国的连锁超市物流管理还存在着这样的一些问题:
物流运营成本较高。目前,我国连锁超市有自营店、加盟店和便利店几种形式,而这些店面中只有一少部分是由连锁超市总店的物流中心根据各分店面的需要和销售情况统一配货,在实际情况中,绝大部分的分店,尤其是加盟店则根据自己店内商品的流量自行进货。
这样的渠道导致的直接后果是商品成本升高,货物配给不均衡,库存积压量加大,物流运营成本不仅无法降低,还间接转嫁到商品上。
配送率低。绝大部分连锁超市由于信息传递环节较多,易造成信息失真,配送成本增加的情况。现在有很多连锁超市还仅仅停在取货、送货的初始阶段,技术含量不高。这样低的配送率不仅造成整年装载率低,回车空驶率高、运力大量浪费,而且还影响着货物的递送速度和效率。据统计,目前发达国家连锁企业的配送比例一般为80%~90%,而我国连锁超市的平均配送率只有30%~60%。
标准化、个性化服务程度低。标准化是连锁经营的重要特征之一,但现在绝大多数的超市仅仅在门面装修上做到了统一,而在商品流通过程中的装卸、搬运、运输存储上都没有统一的要求,仍然以人工操作为主。条码信息技术也只在pos系统进行了简单的运用,品类管理、销售结算几乎无标准化可言。
三、 加快我国超市业的物流管理现代化发展
加强信息化管理。努力构建连锁业内部的信息管理系统,运用现代化的通信信息技术和互联网手段,预先制定货物的运送和配给方案,开设电子订货业务等等,面对瞬息万变的市场,能够做出快速的反应。完善企业内部决策支持系统、自动补货系统、运输信息管理系统等,尽快实现管理的信息化和科学化。
提高标准化程度。不仅要在店面装潢上做到标准化,还要注意在销售、顾客服务、商品陈列上做到标准化管理,例如:商品售价、折扣促销等方面。另外,在专业部门设置和人员服务上也要做到标准化,有统一的要求,能够迅速地将总店的决策方案转变为销售执行。
改善配送措施。可以变原来的单一配送为共同配送和混合配送,这样既节约了成本也提高了货物的配送效率。同时把单纯地服务型配送变为盈利性配送,使库存实现合理化、科学化的保管。
参考文献:
[1]钱芝网.连锁超市物流优化对策探讨[j].商业时代,2005(33):11-12.
[2]李军.论大型连锁超市的物流管理[j].商场现代化,2006(2):10-11.
1.连锁经营现状
连锁经营是一种现代流通组织形式和经营方式,是现代商业和服务业发展的基本方向。世界上第一家近代连锁店——美国“大西洋和太平洋茶叶公司”成立于1859年,这是当时世界上最早的正规连锁公司。此后不久,在工业发达国家,连锁经营取得了普遍成功,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一些先进的工业国家和地区也先后引进了连锁经营,进入20世纪80年代以后,连锁业不仅在量上发展很快,而且从零售、餐饮等行业渗透到各种服务业,并且经营趋向国际化。
我国的连锁业起步较晚。虽然连锁经营在我国起步较晚,但发展极为迅速。目前我国拥有连锁体系5000多个,是世界上连锁经营体系最多的国家。据统计,“十一五”期间全国共有各类连锁门店约10万家,占零售业和餐饮业总额的20%,并且还在以年递增35%的速度持续发展。然而连锁业的发展速度还是难以适应我国经济飞速增长和人均收入迅速提高的现实。
但与连锁业的迅速发展不相适应的是,我国连锁经营管理人才却相对短缺。由于行业发展过速而人才培训机制不足,连锁经营行业正在面临人才荒,其中尤为稀缺的是管理型人才。按保守估计,目前全国连锁行业的管理型人才缺口至少为60万。连锁经营行业正在面临巨大的人才荒,而解决这一问题的重要方式之一是加快连锁经营管理专业人才的培养,高等院校培养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有望提供人才补充。
2.连锁经营管理专业建设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从目前来看,连锁经营的快速发展急需大批应用型人才,而开设连锁经营管理这一专业的学校并不多,所以说专业建设成为提高连锁经营管理人才素质的重要途径。
科技含量高是连锁经营最突出的特点之一,这一特点对从业人员提出了较高的要求,连锁经营管理人员必须能懂得现代连锁企业经营管理的专业知识,具有连锁门店运营管理操作技术,以适应现代连锁经营规范化、制度化、规模化、现代化的要求。然而,由于我国连锁经营发展迅速,人员需求过猛,相当多的经营管理人员没有经过正规的专业学校教育或培训,不少管理人员虽然经过短期的上岗培训,但远远适应不了连锁企业经营、管理上的需要。
高等教育在连锁经营管理专业建设上表现出明显的滞后性。近年来,连锁经营的迅猛发展给高等院校提出了一个新的要求,就是加快连锁经营管理理论研究,以指导连锁经营管理实践。就目前来看,我国连锁经营管理专业建设尚属起步阶段,只有部分院校开设了这一专业,且以专科院校为主。由于是新增专业,毕业生人数也相对较少,所以连锁经营管理人才现在还很少,这种状况与连锁业急剧发展的态势极不相称,专业建设问题迫在眉睫。
专业建设是提高连锁经营管理人才素质的重要途径。一般而言,连锁经营所需人才可以通过以下形式进行培养:一是出国考察和委托国外先进企业培训,积极学习外国先进经验。二是鼓励先进企业采取国外连锁企业的办法,设立自己的培训机构,根据连锁企业的实际需要,对原有企业的员工进行连锁经营实用技术的培训。三是依托大专院校、研究单位,对连锁经营企业的员工进行系统培训。这种方式是最切实可行的一种人才培养途径。这也就对我们院校提出了一个要求,即加快专业建设步伐,强化连锁经营管理理论研究,建立连锁经营管理教育培训基地,有条件的院校应考虑设置连锁经营管理专业。可见,专业建设是提高连锁经营管理人才素质的重要途径。
3.连锁经营管理专业建设
正是因为连锁经营管理专业建设的必要性和可行性,作为培养连锁经营人才的高校应当发挥其优势,培养更多的既有理论功底、又有实际操作能力的毕业生为企业服务。下面拟从订单式、2+1式、弹性学期制、实验实训室建设四个方面分析连锁经营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3.1“订单式”培养模式
中图分类号:F717.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09)09-0011-02
1 连锁经营的优势
1.1 提高企业的市场占有率
连锁经营企业在市场中选择合适的地理区域开设分店,以扩大市场覆盖面,提升企业的市场知名度,增加企业产品销售量,从而提高产品的市场占有率,进而可以实现连锁经营的规模效益,这也是连锁经营最吸引人的优势。
1.2 提升企业竞争力
企业的连锁经营可以将优秀的管理制度、方法、经验迅速有效地在各分店内贯彻实施,从而优化企业的成本管理,实现良好的经济效益。企业根据各分店的实际情况选择投入适当的人力、物力、财力来实施经营战略,不断地改革与创新营销方式与方法,使整个企业的经营管理能力始终保持在一个很高的水准上。这些都大大加强了连锁企业的总体竞争力,为企业赢得了发展空间。
1.3 物流管理优势
连锁经营的物流管理将企业的采购、仓储、流通、装卸、配送和信息处理集成为一个整体系统,为企业物流的合理化提供了基础。物流合理化可以压缩产品库存,降低物流费用,减少商品的销售成本。同时,连锁经营的物流管理优势可以为企业产品进入市场赢得时间,从而迅速占领市场空间。
2 连锁经营发展现状和问题
2.1 我国连锁经营业的发展现状
我国的连锁经营产生在上世纪80年代中期,经过近30年时间的发展,超市成为我国连锁经营的主力军。从1994年起,我国连锁超市的年平均增长率就一直保持在50%以上。有数据表明,大中型连锁超市企业销售规模逐年递增,为扩大内需拉动经济增长做出了重大贡献,并呈现出持续、稳定的增长态势。但是,高速发展也使得竞争进入了白热化。国际零售业巨头,如沃尔玛、家乐福等的加入,推进了我国市场国际化的程度,给我国的连锁零售企业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和挑战,规模较小的连锁企业随时都有被兼并收购的可能。
2.2 我国连锁经营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1)管理思想落后,缺乏现代连锁经营意识和整体战略意识。
我国许多连锁企业的连锁经营管理缺乏知识化,运作不规范,表现为缺少市场竞争和整体战略意识。企业决策者的连锁意识还比较落后,还属于粗放型经营方式,只顾扩张,不计成本。另外,连锁经营是一种先进的现代化经营方式,对从业人员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相应管理人才的缺乏都制约了连锁企业的发展。
(2)资金短缺,店铺建设缓慢,难以形成规模经济。
连锁经营努力通过规模经济取得效益,若店铺较少,则通过集中进货和统一管理带来的价格优势和成本降低都无从实现,从而难以获取规模效益。连锁经营的九个统一:统一店名、统一店貌、统一采购、统一价格、统一配送、统一核算、统一管理、统一服务、统一宣传需要较多的资金,企业在起步阶段难以承受,致使店铺开设缓慢。由于资金和店铺的制约,企业难以形成规模经济。
(3)连锁经营的物流配送落后。
配送中心是连锁企业的核心,关系到整个企业的营运效率和效益,集中采购、统一配送是连锁经营的两大特色,也是连锁经营的规模优势。我国连锁企业与国外企业自动化、现代化的配送相比有很大差距。这种状况导致配送效率低下,而配送过程中的物耗和物流成本极高。
(4)相关政策法律不够完善。
连锁经营在一个国家的发展,离不开良好的政策环境和健全的法律保障。宽松的政策环境和健全的法律保障机制是保证连锁经营顺利发展的重要影响条件。我国的地方保护主义、地区分割、行业垄断现象严重,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尚未形成,亟需政策支持。同时,我国的市场监管机制和税收机制给企业连锁经营的发展带来一定的阻碍,影响了连锁企业扩大经营的积极性。
(5)基础设施落后,信息化程度低。
配送中心是连锁经营系统中最重要的职能部门之一。其任务除了大批量采购适销对路的商品外,就是保证适时适地地将商品送达到每个成员店。当前我国城市交通状况落后,运力严重不足,导致配送中心难以尽职尽责。给连锁经营集中供货和快速分拨带来困难。同时,我国连锁经营中的信息管理系统发展落后,自动化、电子化程度低,通讯设施不够发达,致使分店无法及时向总部发送市场信息,总部也不能及时对分店进行业务指导。信息管理系统的缺乏,制约了连锁经营企业的发展。
由此可见,虽然连锁经营在我国发展迅速,但是还存在着诸多问题,连锁经营的健康发展需要借鉴国外发达国家发展连锁企业的成功经验,结合我国实际,为连锁企业的经营发展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
3 我国连锁经营业发展对策分析
3.1 学习国外企业经验,培养连锁经营人才
市场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人才的素质是企业生存与发展的关键。连锁经营的特殊性,对从业人员的连锁经营知识有很高的要求。学习与掌握西方先进的营销理念和经营管理手段,提高连锁企业从业人员的素质,以国际通行标准为基础,紧密结合我国市场和企业特点,按照“标准化、专业化、单纯化”的原则,规范企业内部经营管理。总而言之,要借鉴和吸收国外的先进经验,并结合我国实际,培养和造就一批批连锁经营的专门人才,以保证和促进我国连锁经营的顺利、持续发展。
3.2 合理布局经营网点,建立现代化配送中心
连锁企业门店在进行布局时,首先应考虑利用已经存在的营业场所和设施。建立健全现代化配送体系,保障物流畅通。从我国实际情况出发,在连锁企业规模比较小、每店货运量不大的情况下,可采用社会化配送。就是将原来由许多连锁配送系统或厂家分别向分散在某个地区的连锁店铺送货,改为先将许多厂家的商品集中到社会化配送中心,心将商品按要送往的各个店铺进行分拣、配货,然后统一向各店铺送货。在连锁经营已初具规模的企业,可建立本企业的配送中心。
3.3 发挥国家政策支持,完善法律法规
据了解,连锁经营在发达国家几乎都得到政府的政策扶持,如日本从70年代初期开始,政府对自由连镂的发展给予税收、利率、设备更新、营业场所选择等多方面的扶持。发展连锁业是一个渐进过程,从我国连锁业目前面临的宏观环境与微观环境条件来看,亟需从政策、法规资金和财政方面给与支持。因此,政府应尽快出台一些相应政策,扶持连锁经营在我国的发展。其中,除了应大力改革财税体制,消除行政壁垒、行业壁垒,为发展连锁经营提供良好的宏观环境外,还应在税收、资金等方面给予一定的优惠条件。与此同时,抓紧制订连锁经营的法规和服务规范,努力与国际惯例接轨,特别是尽快从我国实际出发制订连锁经营的标准、管理条例等法规,除国家立法外,地方也可以在自己权限内制订相应的法规条例,逐步完善具有中国特色的连锁经营法规。
所谓连锁经营,是指在流通领域中,若干同业商店以统一的店名、统一的标志、统一的经营方式、统一的管理手段连接起来,共同进货、分散销售,共享规模效益的一种现代组织形式和经营方式其实质是把现代化的大生产的原理应用于商业流通领域,达到提高协调运作能力和规模效益的目的发展连锁经营,可以改变我国商业中陈fl!的经营观念,落后的经营管理模式,改变低效率的物流运作方式,完善经营机制,为商业企业的经营管理注入新的活力可以促进大流通、带动大生产,改进传统商业,提升流通产业竞争力,推进流通现代化,从而提高企业工作效率和经济效益,增强竞争力连锁经营在我国沿海地区和部分大、中城市已经起步,而且发展速度逐步加快,日益显示出其经营优势已成为我国零售业、餐饮业和服务业普遍应用的经营方式和组织形式,并加快向汽车、医药、烟草、家居建材、加油站等多业种渗透,显示出厂强大的生命力和发展潜力。
连锁经营的优势是明显的,主要表现在理论和物流管理两个方面:
一、连锁经营的理论优势
1、优化资源配置连锁经营的“八个统一”是基本的要素:统一店名,统一进货,统一配送,统一价格,统一服务,统一广告,统一管理,统一核算实现这些统一,就使商业企业在经营管理方面互相协调起来,因而有利丁资源的配置,使得企业资源共享,不会出现浪费现象,既节约厂费用,又提高}一作效率和效益
2、提高市场占有率连锁经营要想实现规模效益,必须在分店的设置上多动脑筋在合适的地理环境中,开设数量合适的分店,这样可以扩大企业的知名度,打‘大产品的销售量,从而提高产品的市场占有率连锁经营的规模效益不容忽视,这是发展连锁经营必须重视的关键问题规模效益正是连锁经营最吸引人的优势
3、强化企业形象良好的企业形象可以给企业带来巨大的收益,连锁经营企业通常选择统一的建筑形式,进行统一的环境布置,采用统一的色彩装饰,设计统一的商徽、广告语、吉祥物等,这种形象连锁是一种效果极佳的公众广告企业要实现规模效益,就要在各地开设分店不同地区的顾客,反复接受同一信息的刺激,久而久之,会由陌生到熟悉,再到认可,进而发生兴趣,这对丁树立与强化企业形象极其有利连锁经营企业的}一作人员,统一着装,包装物上统一印刷图案,这些都能给顾客一种整洁、规范的感觉,使顾客愿意光临,而且通过顾客无意识的宣传,提升厂企业在公众心目中形象,为企业赢得良好的社会效益奠定厂坚实的基础
4、提高竞争实力连锁经营的各分店在资产和利益等方面的一致性,使得连锁企业可以根据各分店的实际情况投入适当的人力、物力、财力来实施经营战略,可以对原先独有的销售措施、广告策划、硬件设施进行不断的改革与创新,使整个连锁企业的经营管理能力始终保持在一个很高的水准上;同时,灵活的经营管理又使连锁企业的优秀管理制度、方法、经验能迅速有效地在各连锁分店内贯彻实施,这些都大大加强厂连锁企业的总体竞争力
5、降低经营费用连锁经营企业以顾客自我选购、自我服务的经营方式为主,减少厂售货劳动,因而雇员相对较少,节省厂}一资成本,节约厂场地费用在连锁超市中,商品明码标价,顾客可以自由挑选,顾客节省厂购物时间,也节省厂企业的经营成本同时,加快厂顾客的流通速度,增加厂客流量总之,连锁经营与非连锁经营在总成本费用上的差距很明显我们对同样数量的两种企业进行抽样调查显示,连锁经营企业的费用较之其他零售商场约低10个白一分点
6、引导生产领域连锁经营企业通过扩大规模而增加效益企业在各处设立分店,商圈很)’一,因而对众多消费者的需求有比较全面、客观的厂解进货时,可根据顾客需求,结合市场供求来大批量进货这样一来,连锁经营企业在市场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成为连接生产与需求的桥梁生产商可根据企业进货的数量、种类等来进行生产,从而使生产与消费紧密挂钩,不致出现浪费生产资源和货物奇缺等情况
7,增加就业机会连锁经营企业的低成本、高效率使得所售商品价格大幅度明显降低,等丁增加厂消费者的可自由支配收入,使他们能更多地购买其他商品或服务,乃至进行其他方面的投资,从而扩大厂社会总需求从社会整体来看,必然会进一步促进社会各行业的就业人日总量的增加,增加厂就业机会连锁经营的优势
8、保护消费者利益要做到顾客至上,不仅要知道顾客的行为,还要分析他们的心理,他们付款的方式,以及他们对连锁企业的信任度要提供好的顾客服务,需要改进服务质量,对员}一进行商业培训要营造一个良好的购物环境连锁经营企业在管理上已日益完善,更趋向丁专业化、标准化、现代化、科学化、并使得购物环境更加舒适、宽敞;服务人员的素质日益提高;电子信息技术的应用使得}_作效率大大提高;明码标价降低厂消费者购物的心理成本,时间成本,体力成本,方便顾客的购买;商品质量得到保证,并且价格保持在较低的范围内,让消费者买得放心,买得舒心连锁经营企业的种种经营措施和经营策略,都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上保护厂消费者的利益
二、连锁经营的物流管理优势
1、连锁经营物流的系统化连锁经营物流系统是由采购、仓储、流通加}_、装卸、配送和信息处理六个功能构成这些功能相互作用、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它们各自特定的功能有机地结合起来、协调运行、共同产生出新的总功能,这个总功能再去协调各个子系统,从而使各子系统在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制约中保持协调一致,在发挥各自特定功能的基础上形成系统的总功能,实现商品的流动2、连锁经营物流的合理化连锁经营物流的系统化是其物流合理化的基础,而物流合理化则是整个连锁经营物流管理所追求的目标首先,物流合理化可以降低物流费用,减少商品销售成本其次,物流合理化可以压缩库存,减少流动资金的占用,更为重要的是,通过物流可以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
3、连锁经营物流的标准化物流是一个大系统,这样一个大系统的管理是非常复杂的,系统的统一性、一致性和系统内部各环节的有关联系是系统能否生存的首要条件标准化是物流管理的重要手段,物流标准化能加快流通速度,保证物流环节,降低物流成本,从而较大地提高经济效益
4、连锁经营的核心—配送中心配送是指以客户的需求为先导,围绕商品组配与送货而展开的接受汀货、预先备货、分拣加}_、配货装货、准时送货通货等一系列服务}_作的总称配送中心是承担物流专业化管理职能的组织机构,它是连锁经营的核心这是因为连锁经营的集中化、统一化管理在很大程度上是靠配送中心来具体实施的,通过配送中心的作业活动,不仅可以简化门店的活动,从而降低连锁企业的物流总费用,而且还能实现商品在流通领域中的增值,并向门店提供增值服务因此,国外的很多企业都努力提高连锁企业的经营水平,以期为全面开进中国市场作好充分的准备面对现实,我国的连锁经营决不能坐以待毙努力发展连锁经营,其意义不仅仅在丁发展我国的经济,更重要的是,在发展的过程中可以借鉴国外先进的管理经验,先进的技术,甚至可以利用国外的优秀人才在竞争的过程当中,不断吸取教训和经验,为我国连锁经营的进一步发展做好充分的准备}一作入世后的竞争是残酷的,也是全方位的,是观念、技术、管理方法、人才等的综合竞争,发展连锁经营势在必行〔参考文献〕
[1]方光罗.市场营销学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1
在20世纪中叶,我国出现了连锁经营零售业的革命,取得了较大的成效。事实上,所谓的连锁经营即是许多个零售企业采取集中采购、规范化经营以及分散销售,进而展示出规模经济效益的现代流通方式。而这种运作方式核心技术就是物流配送技术,只有得到物流配送作为基础与重要保障,才能实现连锁经营的真正目标。而物流配送是否合理直接关系着连锁经营企业的发展,也是连锁经营盈利的重要保障。从我国连锁经营企业现状来看,连锁经济企业的物流配送还处于发展阶段,配送方式上还存在诸多问题,严重制约着连锁经营企业的发展。在这种去试下,探讨连锁经营企业的物流配送问题具有现实意义。
二、物流配送在连锁经营企业中的重要性
经过一度时间的发展,连锁经营模式已经逐渐成型并被普及开去,比如“孔亮连锁火锅”、“红旗超市”等企业,但是在必须依靠物流配送才能正常进行经营,由此可见物流配送在联系经营中占据说重要位置。总体来看,物流配送在连锁经营企业中重要性具体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一)促进连锁经营企业的规模形成
事实上连锁经营企业大都是依靠各地零售聚少成多,每一个地方都能够有一些收益,汇聚起来就形成了较大效益,因此这种经营方式最大的优势就是规模效益。而连锁经济企业整体规模效益就是事实统一进货、统一配货、统一管理,这样几个统一来降低经营的成本。而要实现这些统一,必须要依据物流配送来实现。在实际运行之中,各连锁经营与物流配送之间形成了一个经销系统,让供应商与各个店铺之间形成了一个统一的企业内部业务联系。就是这些联系之间形成了一条经营连锁,形成一条统一的经营渠道。这种经营模式和同行之间竞争的话,得到了较大优势,进而实现了连锁经营规模效益。
(二)有效提升了连锁经济企业的速度效益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推进,许多企业经营上都事实了高度专业化。而连锁经济企业模式就是在这种专业化的基础上实施的,进而得到了竞争速度优势。但是要实现高度专业化必须要有物流配送做基础。因为连锁经营不像一般的独立店铺,出现了问题马上就可以解决,不但涉及面较多而且涉及的地理范围也比较广。经营模式的总体规划必须要进行专业化分工,比如库存、采购、收银、配送等等分工必须要进行集中管理,便于在激烈竞争之中快速反应,进而就能够实现连锁经营节约、高效以及优质服务。
(三)促进连锁经营企业实现管理效益
整个连锁经营链条必须依据物流配送来协调,这样就能够实现大批量统一采购与全方位功能。就能够扩大有利资源选择的范围,让物流配送系统实现整体合并、优化以及降低不必要物流活动,进而降低物流配送中出现的浪费,提高运输工具、设施等的使用效率,进而实现物流的多元化服务,进行连锁经营企业资源优化组合,实现连锁经营企业最大化经营利润的目的。
三、连锁经营企业的物流配送问题
经过一度时间的发展之后,连锁经营企业中的物流配送虽然具有一定规模,但是相比国外很多物流配送还处于初级发展阶段,这种现象严重阻碍着我国的连锁经营企业超前发展,结合现状可以看出来连锁经营企业的物流配送主要存在如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缺乏对物流配送正确的认识
事实上,物流配送是新近崛起的新生事物,这种经营模式与传统的集货中心、批发中心以及综合仓库有明显的区别。但是在现在很多连锁经营企业中,主要领导还是将观念停留在利润、成本上面,根本就没有把物流配送放在心上,放在战略中心、服务中心之上,很多领导单纯的认为物流配送不过是送送东西的问题,随便找个人送就行了。大都认为配送中心不过是充当仓库以及运输中转站功能,不能够真正发挥物流配送的功能。这种现象不但会影响到连锁经营且整体效益,还致使物流配送根本不能够发挥出其利润源泉中有效作用。
(二)物流配送的设施比较落后
现实之中,很多连锁经营企业不重视物流配送也就没有投入多少资金,其配送中心大都是在原有的旧仓库基础上略微改变一下,重新进行适当装修形成,无论是存储还是保管等功能大都还停留着传统基础上,只是具备基本功能,低下的配送与管理效率。我国目前的物流配送大都设施比较落后,在许多连锁经营企业还是采用人工进行操作,不但影响到配送的质量,还影响到了配送的速度,根本不能够满足现有连锁经营企业配送需求。而且,物流配送在运输工具上也没有一个标准化,有开小车的,骑摩托的,也有骑自行车的,甚至还有一些还依靠步行,这些都导致连锁经营企业作业效益较为低下。
(三)信息管理程度较低
随着计算机技术与网络信息技术高速发展,连锁经营企业也逐步构建出物流配送信息系统,为物流配送服务。但是在众多的连锁经营企业中仅仅有局部管理领域采用了物流信息管理,大部分物流配送中心采用信息管理模式并没有形成信息化与规范化。就是有一些物流配送中心将作业程序进行了相应规范化,但大都还是停留着商品单纯处理之上,没有事实信息有效处理。而且很多连锁经营企业粗只能盲目建设信息化的现象,没有进行市场调查,其实一个较为优秀信息化系统都要企业结合自身情况,对业务流程做一个比较周密的分析与总结,要将重点放在经营管理与运作理念之上,不能够单纯选择出一个信息化的厂家随意制定产品。
(四)物流配送的市场化程度较低
现在,很多物流配送企业物流是技术装备还是管理手段都比较落后,信息系统与服务网络都还不够健全,这些因素都导致物流配送市场文化长度较低,严重影响到物流配送的时效性和准确性,具体表现在少、小、弱以及散之上。而且我国大部分的连锁经营企业并没有意识到物流配送的目的,没有了解到物流配送真正意义与运作方式,加之许多连锁经营企业几乎都自有物流,占据了整个物流市场60%以上,严重制约着第三方物流发展。
(五)物流配送相关制度有待完善
事实上,现在的物流配送无论是管理体制还是相关制度都不完善,都需要进一步改进与完善才行。造成这种根源在于:其一,市场的管理法规与市场竞争体制还存在漏洞,不完善,导致物流配送需要的产业规划与产业政策都没有出台,这对于社会性物流服务就缺失了有效外部约束,导致很多不正当的竞争难以避免的出现了;其二,如今的市场流通根本是无章可循,纯粹出于一遍混乱,组织化程度、运行机制以及经营方式等等各个方面根本就不适应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导致物流配送市场占有率十分低,根本就不能够形成主渠道或者骨干的地位。
(六)缺乏物流配送行业专业人才
现在虽然物流配送方面人员较多,但是配送与物流专有人才比较短缺,严重阻碍着连锁经营企业配送与物流发展。在现实之中很多物流企业大都只是机械的取货送货,根本就没有表现出一个专业人才应该具备的素质。根源就在于我国物流与配送方面教育还远远跟不上,还比较落后,即使有一些学校开设了物流专业与课程,但是大都位数还比较少,而且开设的课程大都停留着纸上谈兵,和实际运用还存在一定的距离,自然高级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就更加缺乏了。
(七)配送集约化较低
在配送方面上集约化程度比较低,导致运作成本高。具体体现在两个方面上:其一,物流配送中涉及到商品,大都来自于多条线路。虽然许多供应商对车辆都使用了轻重配再策略,尽最大可能使用车辆各个空间,但是毕竟每个企业都在单独运货,不能够充分运用社会运力,导致配送集约化程度较低,而且中众多连锁经营企业同时运货还可能导致交通出现堵塞情况。其二,对于各个连锁经营店铺来说,供应商的物流水平严重限制了店铺相应速度,大都还是依赖于店铺与供应商之间的信息交流,但这种做法明显速率较低。
四、连锁经济企业的物流配送发展策略
从上面连锁经营企业物流配送现状中可以看出来,目前使用的物流配送还存在各种急需改进的问题。因此从连锁经营企业发展的总体以及长远目标进行分析与规划,不但关系着企业经济效益,还是企业重大决策问题。因此连锁经营企业要想长足发展,必须要对物流配送进行综合管理,结合物流配送现状制定出有针对性合理的物流配送发展策略。
(一)树立正确物流配送理念
态度决定一切,要想加强连锁经营企业的物流配送问题就必须要建立争取物流认识,加强为物流配送选拔与培养人才。事实上,现在我国的连锁经营企业物流配送发展形势和许多发达国家相比较,差距还比较大,主要根源就在于对物流配送观念与知识上还有较大的差距。因此要想缩短这个差距,发展连锁经营企业物流配送,就必须要树立起现代化的物流配送观念,充分的认识物流配送在连锁经营企业中的战略地位,不断从外面引进比较优秀人才来增强连锁经营企业专业人才的素质,还要对相应人员进行现金技术与方法的学习与培养,构建出适应我国连锁经营企业发展的物流配送。
(二)提升物流设备建设
对于各种运转行业来说,设施与设备是否优良至关重要。俗话说的好,磨刀不误砍柴工,就是阐明了这个观念。为物流配送来说一定要采用先进的设施与设备,来提升物流配送的信息技术,提升配送的工作效率。并且经过引入先进的配送设施设备、物流设施设备,都能够有效的将各个流程进行衔接,让注意设备与实施实现配套,这样才能够确保流程中产生出整体优势,才能够对运输车辆做出科学合理配置等等,只有不断的提升连锁经营企业的物流配送基础设施,才能够推动连锁经营企业物流配送的发展。
(三)增强物流配送信息化建设
21世纪本来就是一个信息化时代,一定要将信息化融入到物流配送之中。连锁经营企业必须要将现代化的仙子化与信息系统手段结合使用,才能有效的加强连锁经营企业的物流配送链管理,才能形成连锁经营企业物流配送支撑体系,从而来实现现代物流高效益和高效率。事实上,这种做法很多物流公司都在使用了,比如圆通在传递货物的时候就能够通过官方网站,查询该货物的运送情况。物流配送中采用了网络物流系统,就能够有效的发挥信息技术优势,使用电子信息技术对采集的信息进行相应整理以及传递信息、跟踪信息、反馈信息,进而来提高综合服务水平与经营决策,能够更好满足客户的需求。也只有在物流配送之中推进了连锁经营、电子商务发展,为客户提供高效、优质以及增值服务,才能够增强连锁经营企业的竞争力。
(四)强化第三方物流配送建设
连锁经营企业如果处处依靠企业自身进行物流配送,不但运送比较缓慢而且成本也比较大。因此必须要多依靠第三方物流配送模式,通过这种操作方式来打破连锁经营企业一向的自办物流观念,将不同环节连锁经营企业只能有效的区分开来,真正实现各个流通领域的专一化。这样才能给连锁经营企业提供时间去集中发展本企业的优势主业。同时第三方物流配送对各个环节实现了专业化管理,就能够有效的节约了连锁经营企业经营成本,尤其是一些中小型连锁经营企业更应该讲物流配送转包被其他的物流企业,本企业且专心于门店销售与经营管理。
(五)为物流配送构建出完善的制度
俗话说,没有规矩就不成方圆,物流配送也必须要在完善制度下进行运转,这样才能确保客户满意提升自身发展。因此,国家一定要大力支持物流配送建立完备体系,进一步改进与完善竞争体制与市场管理的法规,而且还要根据实际情况出台有助于物流配送发展需要的产业政策,以及产业规划等。同时要确保市场稳定流畅秩序,就要努力提升物流配送市场的占有比例,这样才能形成物流配送骨干或者主渠道的地位。
五、结束语
连锁经营企业快速发展背景下,必须要构建出合理物流配送模式才能有效提升商品流通,促进各种资源的整合以及优化供应链的管理。但是从目前连锁经营企业物流配送发展现状来看,还存在配送效率低以及配送成本高等诸多问题,必须要结合连锁经营企业自身状况制定出相应发展策略,才能实现物流配送在连锁经营企业中的真正核心地位。
参考文献:
[1]李兴国,顾峰.连锁企业物流配送模式选择策略研究[J].物流科技,2008;3
[2]廖斌.基于AHP和ABC分析法相结合的库存产品分类研究[J].技术与市场,2008;1
[3]冯文龙.连锁企业物流成本管理问题及对策[J].科苑.交流,2010;6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连锁经营以其独特的规模优势迅速成为我国商业经营活动中的主流模式。连锁经营是通过对若干零售企业实行统一采购、统一配送、规范化经营,进而实现规模经济效益。物流配送是连锁经营的核心技术之一,是连锁经营的基础和重要保证。物流配送能力的强弱直接决定着连锁企业的经营成本高低,影响企业赢利的能力。
1.物流配送的功能及在连锁经营中的作用
配送指在经济合理区域范围内里,根据客户要求,对物品进行拣选、加工、包装、分割、组配等作用,并按时送达指定地点的物流活动。因为涵盖了大多数物流功能要素,配送实际上是集装卸、包装、加工、保管、运输于一体,在某小范围内全部物流活动的一种体现。作为一种特殊的、综合的并具有商流特征的物流活动形式,配送还涉及商品采购、商品销售和商流信息等商流、信息流的活动。所以,配送的功能是是综合性的,除了具有运输、包装、搬运、保管和流通加工等物流要素的功能外,还具有降低采购成本、促进销售和提高商流效率等功能。
随着我国连锁经营稳定持续的发展,各企业对配送环节的关注和认识也逐步提高。在发展中,连锁企业认识到连锁经营离不开配送,配送是实现连锁经营规模效益的关键因素;实现物流配送合理化是连锁经营中物流配送策略的核心,也是对物流系统整体的优化。具体来说,一是物流配送有利于连锁经营形成规模优势。连锁企业的规模优势是通过统一采购、统一配送、统一管理来降低经营成本的。物流配送是这些“统一”得以实现的基础。二是物流配送有利于连锁经营企业形成管理优势。连锁企业通过物流配送实现对供应链的协调,实行大批量的统一采购等活动,可以在较大范围内选择有利资源,对物流系统进行整体优化和合并,提高设施、运输工具使用效率,实现连锁企业资源的优化组合,达到连锁利润最大化而物流成本合理化的目的。三是物流配送有利于连锁经营企业形成速度优势。连锁企业在竞争中的速度优势来源于连锁经营的高度专业化,而高度专业化离不开高效、节约、优质的物流配送的支持。
2.我国连锁经营物流配送体系发展现状
目前,我国连锁企业的物流配送体系建设仍然处于初级阶段,不论其规模大小,大部分连锁企业还都停留在探索建设自己的配送中心的层面上。配送方式落后、效率低下等成为了制约我国连锁企业发展的巨大障碍。
2.1经营理念落后,连锁经营企业对物流配送中心的认识不足。多数连锁经营企业还未能充分理解物流配送中心这个新生事物对其经营的意义。即使很多企业已经建立了配送中心,一方面配送中心还都在充当仓库和运输中转站,并未发挥“第三利润源泉中心”的强大作用;另一方面,连锁企业与供应商缺乏有效的合作机制。有些连锁企业自建的配送中心与供应商的配送中心只有几百米的距离,造成了商品的重复装卸运输、运输成本增加。
2.2 物流配送硬件设施落后,自动化水平偏低。在我国,连锁经营企业的配送中心多是在原有仓库的基础上改造的,除了原有的存储、保管等功能,有的连基本的分拣设备都没有,硬件措施的缺乏或落后造成功能不齐全,管理和配送效率极低。很多配送中心对仓库、车辆、装卸搬运等设备投入不足,还处于人工操作状态,自动化水平偏低,既影响了配送质量,又影响了配送速度,远不能满足企业的配送需求。
另外,我国连锁企业目前还面临着配送中心现代化信息管理程度低,物流配送管理体制不完善以及管理人才缺失等问题,这些都严重制约了物流配送的正常快速发展,使得连锁经营的优势难以发挥。
3.我国连锁经营物流配送体系的发展策略
鉴于物流配送体系对于连锁经营的重要性,连锁企业应当结合自身的长远发展,在进行物流综合管理的过程中,制定出合理的物流配送体系的发展策略。
3.1加强对现代物流配送功能的认识,重视相关人才的培养。相比发达国家的连锁经营,我国连锁企业的物流配送体系,尤其是在配送观念和知识上还有很大差距。连锁经营企业必须树立现代物流配送观念,不断提高企业配送人员的素质,构建适合我国企业发展的自身配送业。
3.2提高物流设施设备的建设,加快物流配送中心建设。随着高科技的发展,国外的连锁企业配送中心普遍采用了机械化和自动化作业,装卸搬运由吊车、电动叉车和传送带完成,设有高层货架的立体仓库,充分利用储存空间,各种先进的电子信息系统也分别应用于配送中心的各个方面。我国连锁企业的物流配送体系必须引进现代化物流设施、注意设施设备的合理布局,将配送中心建设成为集货中心、分货中心和流通加工中心为一体的现代化物流基地。
3.3加强物流配送的信息化,运用现代信息系统与电子化手段加强对连锁企业供应链的管理,通过电子信息技术进行信息采集整理及信息传递、跟踪、反馈,实现物流配送的高效率与高效益,提高经营决策,提供优质、高效、增值的服务,从根本上提升企业的竞争力。
对于自身建设发展物流配送体系力不从心的中小型连锁企业,还可以借助于专业的第三方物流实现对物流配送环节的专业化管理,以节约经营成本并能够使企业将更多的精力自己专注于经营管理和门店销售。
参考文献:
[1]孙开庆、赵玉国.连锁企业物流管理[M].科学出版社.2009
2、连锁经营管理人才的能力要求现今我国连锁经营企业对于人才的能力,其重视的方面包括,销售能力、沟通能力、市场调研能力等,其中企业对于人才对于现代科技的掌握能力也具有一定的要求,像是计算机的应用能力,而人才的心理承受能力也是当前连锁经营企业所重视的能力要求之一。
二、连锁经营企业人力资源合理配置的探析
1、连锁经营企业人才招聘机制的有效建立连锁经营企业发展、壮大的基本就是人力资源配置的有效发挥,即连锁经营企业人才招聘机制的有效建立。同时,企业要注重人才招聘机制的科学性以及有效性,对进入企业的人才进行严格的把关,从而为连锁经营企业人力资源有效性的发挥奠定良好的基础。
2、连锁经营企业人才培训机制的完善对于企业人才的培训,不仅在于对新进员工的职业能力培养,还要注重对于企业内部优秀人才的发展培养,这样才能将连锁经营企业的发展与员工自身的发展进行有效的结合,从而实现连锁经营企业与人才发展的双赢局面。另一方面,人才在连锁经营企业中的逐步成长,使得其能够充分了解连锁经营企业的运营模式,并进一步对其进行合理地优化,从而提高企业的经营效益,同时,连锁经营企业内部员工的成长与发展还能够激励其他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并进一步增强员工的企业向心力。
三、探究连锁经营企业岗位标准化
人才是连锁企业发展的基础,而要使得连锁企业在管理方面更为规范,就必须要建立连锁经营企业中的标准化岗位流程,即将连锁企业中的各个经营流程进行标准化,从而使得其能够实现工作内容的有效分配,并与企业内部的人力资源相配合,从而形成最终的连锁经营企业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
1、连锁经营企业的岗位设置要和员工的专业水平以及绩效充分结合,从而使得连锁经营企业内部的各个部分都能发挥最大的效应,并进一步实现连锁经营企业的效益最大化。
2、连锁经营企业标准化岗位的制定与执行,需要企业内部的全体员工参与。连锁经营企业的员工是各个流程的直接参与者,其对于标准化岗位的合理制定有着积极的现实意义。同时,员工参与标准化岗位的制定与执行,有利于其对于岗位规范的严格执行,从而提高客户的满意程度,并进一步提高连锁企业的形象。
中图分类号:F276.4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08)011-0124-02
连锁经营是一种规模经济较为明显的商业组织形式,要求连锁企业的规模不能低于最小经济规模水平,否则,经营收益就会小于成本,连锁企业的规模经济潜力难以发挥。根据发达国家连锁经营的经验,一个连锁店只有发展到14家店铺才开始赢利,才能发挥规模优势。世界连锁业发展的实践也证明了效益最好的连锁公司,常常是具有较大规模的公司[1]。
一、连锁经营企业规模扩张带来的风险
在零售连锁业规模扩张的同时,有一个问题不容忽视:规模的不断扩大是否就一定意味着赢利与发展?连锁企业规模的扩张应该是有效益的扩张,是通过规模扩大而降低单位成本,从而增加收益的经济模式。
1.在扩张中管理滞后,适应能力变弱
连锁经营企业在扩张过程中,容易出现不规范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产权不明确,总部和分店之间关系复杂,责权利不清晰等方面,连锁企业对连锁经营的基本要求和内在规律缺乏深入研究,照搬单体商店的管理模式,难以适应连锁经营多分店发展的需要[2]。
2.物流配送发展滞后,资源供应不足
目前我国多数连锁经营企业没有独立的配送中心,或虽有配送中心却难以高效运用。我国连锁企业配送中心建设滞后突出表现在[3]:(1)统一配送率不高,目前我国连锁业统一采购和进货的比例(平均配送率)通常只有30%~60%,许多连锁商店的总部与分店、各分店之间缺乏内在联系,仍实行传统的单体采购和进货,还有相当一批连锁商店完全是独立进货,经营上相当分散;(2)配送规模较小;(3) 配送中心建设与信息系统建设滞后,配送技术落后,仓储管理自动化程度低等硬件问题还普遍存在。效率低下。
3.信息管理成为扩张的瓶颈问题
连锁经营的实质是管理和信息的“连锁”,如果不能在各个连锁分店间实现管理和信息的统一和共享,这样的连锁只能是形式上的连锁。而要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连锁就离不开先进的计算机管理系统和IT技术。
4.市场空间不断减少,区域发展不平衡的风险
有时企业领导者没有掌握市场的真实情况,面对市场需求的增长预测过多地依赖内部信息,诸如订单的增多、一线销售队伍的信息反馈,忽视了未来市场的客观走向。在这一阶段,企业工作重点可能是增大“市场份额”、销售“多多益善”,容易造成对市场增长的人为乐观。这种信息扭曲的放大作用在图形显示上很像很一根甩起的赶牛鞭,因此被形象地称为“牛鞭效应”。“牛鞭效应”造成的需求假象会使企业处于十分危险的境地。
5.财务报表与经营活动的脱节
许多因素导致企业财务报表与经营活动的脱节,企业财务报表不能全面如实地反映企业经营活动。现行的会计记账方式不是采纳现金制而是应计制[4]。应计制的核心是“历史累计法”,无论资产负债表还是损益表都不代表企业此时此刻所拥有的现金数额。
6.缺乏合格人才
连锁经营企业大规模扩张将导致经营管理人才奇缺,滥竿充数者不可避免,使企业扩张后劲不足。连锁经营是人才竞争激烈的产业,低素质的管理人员不可能操纵大规模的连锁商业体系。连锁经营企业要求员工不论是企业的运作、商品的采购、现金的收支还是对顾客的服务方面,都要具备连锁经营的专业知识,特别是管理人员尤其如此。任何一家成功的企业都必须拥有十分优秀的经营管理人才和高质量的员工。管理人才的短缺、培训滞后于扩张发展的需要已成为连锁商业持续发展的障碍。
二、连锁经营企业规模扩张风险防范
(一)连锁经营合理规模的界定
虽然大的规模容易引起种种的问题,但这并不是大公司已不再适宜的理由,需要变革的,往往不是公司的量化规模,而是管理方式。美国的经济学家威尔什说:“我们正不懈努力去做的,是把小公司的精神和小公司的发度,融入到我们大公司的机体之中去”。 [5]因此,连锁经营的突破在于寻找最佳规模点,并运用科学管理的手段加以规范。
1.定量研究:启用连锁规模的黄金分割线
海外一些零售专家认为,连锁经营规模的黄金分割线大体应为5 000平方米~10 000平方米的营业面积。100平方米的店铺,需要发展50~100个;200平方米一个的店铺,需要发展25~50个。黄金分割点上的连锁经营规模,可以在养活相应配送和总部的基础上,实现保本经营。也就是说,必须使店铺面积之和达到5 000平方米~1 0000平方米,否则将无利可图。从这个意义上说,连锁经营的定义应将11个店铺以上补充为“11个店铺以上,总面积超过5 000平方米”。这是连锁经营规模的最低标准,小于此,则此规模难以取得理想的效益。
2.定性分析:设立连锁经营规模的风险报警点超过了风险报警点的评判原则是[6]:
(1)店铺出现亏损,或是由于选址不当,或是由于管理不善;
(2)总部管理受阻或失灵,大多是由于经营规模超过了连锁公司的管理幅度;
(3)没经过良好培训的店员升任店长或总部管理者,暗示着人才培训赶不上规模扩张的需要;
(4)店铺货架处于半空状态,或是由于采购资金不足,或是由于配送能力缺乏。
(二)合理进行区域定位
实施市场扩张战略中尤其要注重农村市场的开拓。目前国外连锁商业主要在沿海发达城市、经济中心城市和省会城市开设连锁店,因这些城市组货容易,但要形成一个遍布全国的采购和配送系统尚需时日。而且,在这些市场中,由于商业的组织化程度更低、规模更小、零散性更强,使得连锁业在这些市场的发展更具优势,也更具发展加盟店的条件。所以我国连锁企业应抓紧时机,加快导入和运用特许加盟连锁方式,从地县级城市入手,进而向农村乡镇发展,抢先一步占领农村市场[7]。
(三)多渠道融资
依靠资本市场来取得资本对推动中国连锁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资本上市是连锁企业获得发展资金的一条捷径。有条件的企业可以发行股票上市融资; 资本上市是连锁企业获得发展资金的一条捷径。这个道理早在70年代就被全球最大零售连锁企业美国沃尔玛公司的创始人山姆・沃尔顿证实。华联超市的上市是中国连锁业大发展的一个里程碑,标志着中国连锁业的发展进入了资本市场[8]。2000年元月8日,沪市上市公司华联商厦和时装股份分别公告,华联商厦拟从华联集团手中收购时装股份25%的股份,成为仅次于华联集团的第二大股东。这两个公告意味着华联集团旗下的两个商业上市公司――华联商厦和时装股份将由原来的各自为战成功发展为携手作战,两公司的资产将重新整合。6月份,时装股份两次受让华联商厦持有的上海华联超市公司100%的股权,最终改名成功,标志着“中国超市第一股”的诞生。
(四)优化企业经营模式
1.加快建设信息中心
在连锁经营过程中,获取和掌握信息对连锁企业至关重要。因此,我国的连锁企业必须加快建设自己的信息中心,加强通讯网络技术和收款机、条形码等设备的开发与应用,及时沟通信息,保证物流、商流的顺畅,努力实现连锁经营管理现代化[9]。
2.建立起高效的配送中心
配送中心是连锁经营的核心,连锁经营中的“统一进货”、“统一配送”、“统一价格”都是靠配送中心来具体实施和保证的。
3.扩大品牌效应
随着连锁经营的发展和我国零售企业规模的不断扩大,特别是随着国外大型零售企业逐步进入我国市场,创建自有品牌是一个重要的发展趋势。实施自有品牌策略能省去诸多中间环节,节约交易费用和流通成本,是吸引消费者、扩大销售的有利手段。我国连锁超市应进一步完善自身形象设计,逐步推出自有品牌,增强连锁企业的信誉,提高市场竞争力。
4.加强规范运作
要加强连锁经营的规范管理。保证连锁企业的经营活动符合“标准化、专业化、简单化、集中化”的连锁经营要求。
要完善连锁企业内部各个环节的管理,建立健全各个岗位、各道工序、各项作业的规章制度并形成文字规范,实现作业系统化和管理手段规范化。超市连锁需要建立一套与标准化的经营模式相适应的培训体系,并选择适当的培训模式,选派合格的经营管理人才。
5.改善连锁经营发展中的物质技术条件。
通过计算机、信息网络及其配套软件的应用开发,实现连锁经营的现代化、自动化。有条件的企业可以采用POS定时销售系统,MIS售后信息系统,EOS电子订货系统、DSS决策支持系统来提高其经营管理水平和流转效率
(五)加强人才建设
企业的竞争说到底是人才的竞争,在连锁业态各要素中市场与营销方式、商品与结构组合、供应商的选择等等,都是比较容易模仿的,而人才是一种相对稀缺的资源;因此,人才资源的引进、培育、储备、使用及防止流失是管理中相当重要的环节。现代连锁企业需要一批懂经营、会管理并掌握现代技术设备、有较高素质的管理人员,而我国这方面的人才非常缺乏[9]。
从目前外资连锁企业所推行的中国本土化战略看,加入WTO以后,国内企业有限的人才资源将会更加紧张,缺乏合格的管理人员和员工将制约我国连锁企业的进一步发展。为了搞好连锁企业的整个经营管理,必须采取各种途径大力加强连锁企业的人才培训,提高人员素质,提高工作效率。
参考文献:
[1] 唐树伶.连锁商业营销与管理[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17-18.
[2] 廖晓.关于我国连锁经营企业实现规模经济的思考[J].商业研究,1999,(226).
[3] 陈兵.连锁经营风险控制与投资风险分析[J].商场现代化,2007,(521).
[4] 徐印州.零售连锁经营[M].广东:广东经济出版社,2004:354-356.
[5] 李晓木,何文炯.风险管理[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1:237-238.
[6] 李素英.谈发展连锁经营的优势[J].江苏商论,2005,(5).
连锁经营作为现代零售商业的一种新型组织形式,是与传统的独立商店相对而言的,其最重要的特征就是在同一店名下有多家商店,按规范、统一的原则和标准来经营,使连锁经营能够获得传统零售商业组织形式所不能获得的规模效益。
由于连锁经营在我国发展的时间不长,对连锁经营的理论研究和探索不够,再加上实践不足,在具体的发展过程还存在着许多问题。如连锁经营类型单一,管理体制落后,经营规模较小,规范化程度低、标准化差,连锁企业的总店和分店之间缺乏内在经济纽带,配送中心建设和发展滞后,统一配送率低,经营管理的手段和方法缺乏科学性和先进性,管理人才与专业技术员缺乏,店址和业态选择盲目性强,连锁经营企业资金不足,自有资金比例偏低,连锁企业自身品牌优势不明显,连锁企业缺乏自己的企业文化,外部配套硬件建设落后,经营缺乏特色等。
我国连锁经营中之所以存在以上这些问题,主要有企业内部环境和外部环境两方面的原因。而只有大力发展连锁经营,才能扩大我国零售企业的规模经营,降低流通成本,提高经营效益;才能促使我国零售企业建立新的经营机制,提高它们的组织化程度,增强期市场竞争能力;才能发展和壮大我国零售企业的实力。因此,必须针对其发展中存在的问题,采取积极的应对策略。
1.为了促进我国连锁经营尽快进人标准化、规范化、制度化的轨道,政府应积极发挥宏观调控职,通过宏观政策指导,选择和确立连锁商业的发展目标,采取多种形式发展、分阶段推进的路子,注重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统一;健全关于连锁经营的法律与制度,促进连锁经营的规范和统一,深化商业流通管理体制和税收制度的改革,促进国内统一市场的形成,推进连锁经营发展;完善市场管理制度,杜绝有关管理部门的非规范性干预,在工商管理方面,简化登记和办证手续,促进连锁经营健康地可持续发展;对现行的税收制度进行改革,与国际上先进的税收制度接轨来推进连锁经营的跨区域发展;同时应加快建设对社会开放的物流配送中心,以提高全社会的物流效率,保证商品在流通中质量的可靠性。
2.不断扩大经营规模,实现效益梯度增长。首先,通过兼并重组,减少同业竞争,实现零售资源的优化配置,优势互补、集约整合和跨越发展,以扩大经营规模,实现经营效益的不断增加。其次,大力发展特许连锁,首先迅速抢占国内零售和服务业市场。积极探索、完善发展特许连锁所需的各项支持系统;建立健全特许连锁的法律制度,大力发展促进特许连锁的中介组织。同时积极开拓小城镇和农村市场,大力发展与其消费水平相适应的连锁超市。
我国的小城镇和农村是具有巨大消费潜力的市场,尤其是那些经济相对发达,人口密度大,交通方便的沿海小城镇和农村,传统零售业已越来越不能满足他们的消费需求。我国连锁零售业应积极了解那里居民的生活消费习惯、民俗文化,积极与当地政府管理部门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合理建立连锁分店,扩大销售规模。3.积极实施品牌发展战略,不断提高经营管理水平。通过品牌战略,使连锁零售业由单纯的价格竞争转变为品牌竞争、价值竞争,树立连锁零售业在消费者心中健康、诚信、充满活力的整体形象。积极开发自有品牌,针对不同的阶段实施不同的发展策略,通过塑造强有力的品牌个性,维护巩固现有市场地位,同时结合适当的品牌延伸和开发销售新产品,以实现品牌资产增值。连锁零售企业还应注重经营理念的创新,积极实施知识管理,注重长远战略的制定,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提高企业经营管理水平,积极开展电子商务,降低经营成本。
4.加快人才培训和软、硬件设施的开发利用,提高我国连锁商业的现代化水平。现代连锁经营亟需一批懂经营会管理并掌握现代技术装备,有较高素质的管理人才和一大批素质较高的员工。因此,要依靠部门、地方、社会的力量,建立应用人才教育、培训、考核的体系和制度,坚持理论教育与实践教育相结合,培养适合我国连锁商业发展的既懂业务又懂技术的连锁经营人才。同时应加快计算机、电子收银机、条形码等硬件设施的开发与利用,以及相应配套的各类管理软件的开发推广。进一步改善仓储设施、配送中心等流通设施,逐步形成有自己特色的管理体系,使我国连锁商店在一个较高的起点上发展。
连锁经营管理一个显著的特点就是同一商品,同一服务,满足各门店顾客需求,这样连锁经营管理总部可以统一研发新产品,统一设计特色服务,然后推广于各门店,反之,各门店可以及时反馈顾客信息,连锁经营管理总部综合各门店的优秀意见进行产品和服务改进或研发,及时推出顾客需求的产品和服务,让连锁经营管理企业各门店共享,从而适应市场,增强连锁企业的竞争力。
1.2连锁经营管理的价格优势
由于连锁经营管理模式实现企业经营的规模化,规模化就会带来若千规模效益,如单位产品研发成本降低、单位产品采购成本降低、单位产品物流成本降低、单位产品宣传成本降低、单个门店CIS设计成本降低、单个门店人力资源成本降低等,使最终出现在顾客面前的商品价格优于非连锁经营管理的企业,增强连锁企业的竞争力。并重。该学派提出的分析技巧与框架,不仅有助于一个公司对产业进行总体分析,预测产业未来的演变,理解竞争对手以及自身地位,而且有助于根据具体的企业情况将这种分析和理解转化为竞争战略并加以实施,实现了以竞争优势为中心战略制定和实施的有机统一。
1.3定位学派的局限
(1)五力模型的局限性:首先五力模型是只注重企业外部环境分析,而忽视了企业内部资源和能力的分析。这可能在企业战略制定上出现内部力量与外部机会的不匹配。同时,一旦战略出现偏差,需要及时调整时,可能找不到出现问题的真正环节。第二,五力模型将五个因素割裂开来,单独分析,而忽视了各因素之间的有机联系。这会使企业战略的协同性、全面性受到损害。第三,忽视了各竞争力之间的动态关系,现代市场竞争的动态性主要表现为竞争状态的动态转化和竞争关系的动态变化。
(2)通用战略的局限性:首先通用战略适用范围狭窄,波特的竞争战略是在规模经济时代的背景下提出来的。但在当前不确定性剧增、崇尚个性化、创新和速度制胜的新经济时代背景下,通用战略很可能会陷入僵化的境地。其次通用战略限制了企业的战略视野,也限制了企业从更广泛的外部环境来看待企业战略的可能性。
(3)竞争战略的局限性:定位学派过分强调了竞争而忽视了企业之间的合作战略,企业之间不仅仅有竞争的关系,也应该有合作的关系。促销以外,所有门店受益于总部统一促销,促销优势明显优于非连锁经营企业,形成连锁企业有力的竞争力。
1.4连锁经营管理的品牌优势
连锁经营管理的促销优势连锁经营管理模式由于其管理由总部统一管理,门店执行,这样,其促销策略可以覆盖所有门店,除了各门店权限的连锁经营管理的统一性主要表现在经营理念的统一、企业识别系统的统一、商品与服务的统一、经营管理的统一,四方面内容统一于各门店,覆盖不同区域,不仅使连锁企业在视觉上冲击各区域消费者,在理念、商品、服务方面也给消费者以强大的冲击力,形成一种品牌优势。
1.5连锁经营管理的优势
连锁经营管理具有把作业流程尽可能"化繁为简”去掉不必要的环节和内容,提高供货效率,实现"简单化"管理;其次把将一切工作都尽可能的细分,表现在总部与店铺的专业分工,也表现在各个、岗位、人员的专业分工上,既有纵向专业分工,又有横向专业分工,实现"专业化"管理;另外要求一切工作按照规定的标准去做,使每一个部门、环节、职工、店铺都按统一的标准执行运作,实现"标准化"管理。连锁经营管理的3S原则使之与非连锁经营企业拉开差距,优于非连锁经营企业。
1.6连锁经营管理的人力资源优势
企业的发展离不开人力资源,特别是连锁经营企业要实现"简单化"、"专业化"、"标准化"的管理,更离不开该企业专业人才的支撑;另外连锁经营企业在扩张发展时,更需要大量的专业人才支撑,这本身就是连锁经营管理的优势所在:健康发展的连锁经营管理企业,在连锁经营企业继续扩张时,就可以直接调配原有老店的资深员工或资深管理人员进入新店,这样,扩张就避免了人才不专业的矛盾,优势于非连锁经营管理企业扩张。
1.7连锁经营管理的物流优势
连锁经营管理模式的物流系统和普通经营管理一样,包括采购、仓储、流通加工、装卸、配送和信息处理几个部分,每一个环节都互为作用,承前启后,同时也相互制约,缺一不可。作为企业经营者,要将这些环节紧密地联系起来,协调发展,体现整体功能,并注意协调各子系统,实现现代化的商品流通,提高效益。连锁经营管理的物流发展目标是能有效降低物流成本,从而减少销售成本,提高经济效益,因为物流合理化可以压缩库存,让流动资金能得到合理的应用,更为重要的是,物流的合理化也是提高连锁经营效率的关键。连锁经营管理体现了物流的系统化、整体化,最大程度地节省了资源,减少了中间环节,体现出物流的合理化。不管是特许连锁,还是自由连锁,都采取统一采购、统一配送,商品除了特许门店有采购权的商品外,其余的都直接与总部或采购部联系,总部统一采购,然后由配送中心统一配送,其产品到达顾客手中的环节要少于非连锁经营管理企业,使得产品快速到达各个门店,也少了中间环节,减少了流通费用,从而降低连锁企业的物流总费用,实现物品的增值。
2.连锁经营管理的优势扩大策略
怎样把连锁经营管理模式的优势在本土推广、扩大,使经营企业更受益,提出以下策略。
2.1应给予必要的政策扶持
一些发达国家在很早之前就开展了企业连锁经营,其发展速度快,发展质量高,他们也针对企业连锁经营的发展制定了相应政策制度。我们的政府也应吸收发达国家的宝贵经验,制定相关政策,促进国家连锁经营行业的发展。首先,规定政企分开,让企业商户能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让企业与市场经济结合,可以自主决定企业的运作方式;其次,要求连锁总部向所在地统一缴纳各地门店的增值税,并制定相应的优惠政策,鼓励商户参与连锁经营,扩大网点的覆盖了;最后,政府要支持企业建立完善的物流中心,方便物流配送,提高产品价值,增加经济效益。
2.2强化培训,提高队伍素质
提高企业管理队伍的素质,是加快企业发展进步的内在要求,所以,管理者应加大力度,培养人才。如配供中心、信息中心负责人,市场部人员等技术性人才,企业要加快培训,提高企业人员的工作水平。而对于负责信息工作、电脑技术的人员,应该首先培训,使他们尽快掌握现代连锁经营的基本知识、操作技能和服务本领,促进企业连锁业务的不断进步。
2.3连锁经营标准化的对策
我们在建立连锁经营时,要做好标准化的管理。标准化经营理念的内涵是提高客户的满意度,以让客户满意作为服务的标准。为了更好地为客户服务,企业应制定相关的管理政策,但这些政策内容并不是编造出来的,而是要从客户的需求和企业的实际情况去综合考虑,因为这些是对客户的承诺。所有政策标准的制定,都必须先进行市场考察,考虑市场情况,以及如顾客、批发商、政府、竞争者等社会公众的利益。在协调利益、保证平等的基础上实现连锁经营的标准化。所有的标准都不是一成不变的,它要随着市场环境的变化而变化,企业要更好地适应社会,与时俱进,更新标准,但不能随意改变,一切都应以社会和客户的需求为准。如果遇到国家政策调整、民族因素、客户观念的转变等,共同导致了以消费者为中心的利益相关者的需求变化,那么就需要依照这些因素,适度的变革标准。例如,营销员的服务标准或企业售后服务标准,如果竞争者选择了让顾客更满意的新标准,对本企业造成威胁,则企业必须对自己的标准进行修订。建立标准化的信息系统,通过计算机和网络技术实现信息管理的系统化,这是最能体现标准的工具,连锁经营跨地域和实体的多店铺协调依靠信息管理标准化。
2.4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
企业连锁经营的发展不是一次就能完成的,关键还在于不断开放管理,迎接市场的挑战。我们要总结近年来商业对外开放的经验教训,抓住国家提供给我们的时机,不断完善商业利用外资的管理法规,加快商业对外开放步伐,提高商业管理水平,并不断向发达国家学习,学习和消化跨国连锁集团先进的经营理念,提升经营管理技术,以现代化、市场化为发展目标,要注重加大利用外资改造传统商业的力度,推进传统商业向现代商业的转变、鼓励和推动有条件的大型连锁经营企业走出去,真正建立属于我国的连锁经营企业,并逐渐占据世界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