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8-11 16:55:55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跨文化交流定义,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一、语用学理论
关于语用学的定义有多种,索振羽编著的《语用学教程》中指出的定义表达得较为明确。“语用学研究在不同语境中话语意义的恰当的表达和准确的理解,寻找并确定使话语意义得以恰当地表达和准确的理解的基本原则和准则”。语用学可被定义为研究语言应用及语言交流的学问。也就是说,它是不同情况的交流环境中,如何理解和运用语言的学问。因此,无论是英语国家之间的言语交际,还是不同语言国家之间的跨文化交际,都离不开特定的语境。
二、商务英语的语境
商务英语是英语的一种社会功能变体,是英语在商务场合的应用。商务英语源于普通英语,同时商务英语是商务知识和英语的综合,因而具有独特性。商务英语语境包括语言语境、人际交流的社会语境和交际双方各自不同的认知语境。语境中的各个因素都可能影响交流双方话语的表达和理解,从而关系到交际能否成功。因此,在不同的语境中需要注意不同的语用表达方式。
三、跨文化交流背景下的商务英语的语用现状
商务英语语用能力的培养,不仅是企业经营的实际需要,还是商务英语语用发展的必经阶段。商务英语的语用能力主要表现为能否准确理解跨文化交流中的不同文化背景、风俗习惯、礼貌称呼等社会语言,并在交流过程中融合自己的思想,自然得体地表达出来。传统的商务英语教学模式“商务+英语”培养的学生缺乏跨文化交流意识,在具体的商务实践活动中,很难借助母语中的语言规则、思维表达方式来诠释自己;甚至经常用语失误,给对方造成困惑或是引起文化冲突,直接影响国际商务活动和商贸往来。这充分反映了学生在校期间对跨文化交流理论和实践的理解甚微,商务英语语言运用能力较弱。
四、商务英语语用学能力培养策略
语言是人们进行社会生活的重要手段,当语言用于交际情景中时,语言注定与文化有着纷繁复杂的关系。
1.语言是一系列的符号,常常被认为具有自身的文化底蕴和价值。由于语言是文化的一部分,人们在运用语言进行商贸活动的同时,不仅要掌握语言使用规范,具备良好的语言基础和应用能力,还要深入了解语言文化内涵和语言所在社会群体的行为准则和风土人情,使对话双方能够在贸易往来的协商中尽快达成共识,提高文化交流水平,促进贸易往来。
2.在英语语言多元化的今天,使用英语进行国际贸易往来再不局限于以英语为母语的国家,更多会发生于英语非母语的国家之间。因此,在了解各种语言的发音规则和语言知识的基础上,应深入了解贸易合作伙伴所在国家的商务用语规范和人文风俗,加快国与国之间、企业与企业之间的跨文化交流活动的步伐。
3.通过对商务英语的课程设置、教学改革和师资培训进行相应的调整,使培养的学生在工作中做到对文化差异具有敏锐的观察力和应对复杂文化社会的灵活性,适应日益广泛的跨文化交流的需要。
(1)关于商务英语课程设置的调整,要充分考虑课程内容的实用性和课程设置的灵活性,可将课程体系划分为三个模块,即以基础语言技能为核心的语言类课程,以商务知识为核心的商务课程和以跨文化交际为核心的文化课程。在模块构建过程中,逐渐培养学生的语言知识、职业能力和跨文化意识,不断提高商务英语语言运用的能力。
(2)以商务英语专业应用型人才知识、素质和能力要求为依据,改革传统的教学方法和人才培养模式,构建以应用为主旨的教学内容体系,突出商务英语与时俱进的教学特色。运用现代课程开发模式,明确专业培养目标,形成以提高学生全面素质为根本,以实践能力培养为主线,符合全球经济一体化发展和学生素质全面提高的需要,不断提高人才的综合素养和商务英语语言运用能力,以适应跨文化交流的商贸往来活动。
(3)逐渐壮大商务英语教学团队和扩充师资力量,加强“双师”“双语”的师资队伍建设,使人才既要有扎实的商务英语理论知识,又具备较高的跨文化知识修养和综合商务语言运用能力。一方面,不断扩大引进既有专业英语语言知识又有商务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专业英语人才充实队伍,定期请企业优秀人员授课,讲解基本的企业文化和必要的商务知识。另一方面,分派教师去企业参观和实践,熟悉企业的运作模式,了解国际和国内市场需求,增强商务英语教师的实践授课能力,进一步提高商务英语语言运用能力。
商务英语的语用能力是跨文化交流成功人士必须具备的主要能力之一,在不断巩固商务英语的语言知识和商务专业知识的基础上,作为教育者,我们更要在跨文化交流理论的指导下,积极开展商务英语语用能力培养策略的研究。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加速,在跨文化交流的商贸活动中分析各国语言行为的文化差异,避免因语言规范的差异而在交谈中产生误解,同时研究商务英语的语用学能力的培养,对提高商务活动和商贸往来中话语交际的语用能力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随着全球化趋势的增强,国家之间的交流也越发频繁。英语作为世界性语言,是国家之间交流沟通的重要工具,可以说,英语教育的发展对我国文化传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跨文化视角下的大学英语教育探索》一书,对当前中国外语教育的现实状况进行了细致深入的分析与探讨,并指出了当前我国英语教学的一些缺点。同时还提到了中国学生在英语学习过程中的许多问题,对英语教学模式的演变历程也进行了综述。书中提到:高校英语教学模式应当不断地进行改革,这样才能不断地满足和适应当前社会的发展需求。
可以说,国家之间交流的加深直接影响着我国英语教学模式改革的进行。《跨文化视角下的大学英语教育探索》一书认为:学术界从不同的角度对跨文化传播进行定义,归结起来,大致可以概括为:“不同文化背景之下的社会成员之间的交流沟通。”对于跨文化传播来说,传播与文化两个要素是必不可少的研究内容。不同的社会背景、民族、国家有着各自不同的文化。同时,文化也塑造着这个国家的形象。与其他同类书籍不同,《跨文化视角下的大学英语教育探索》一书对此问题的分析十分透彻,并对传播与文化之间的关系问题进行了描写。首先,书中写道:世代相传的文化在传播过程中成为一个连续不断的过程。文化和传播相互依存,二者缺一不可。在社会发展的过程中,人类的文化需要传播来完成,而对于传播而言,丧失了文化传播便丧失了意义……其次,对于文化来说,其发展与变迁都是通过传播的促进来完成的,这也恰恰印证了传播延续文化的重要作用。我国当前正面临着大学英语教育的困境,时代与社会进步发展使跨文化交际人才的需求量急剧增加,这让构建全新的大学英语教学模式成为必然的发展趋势。近20年来,欧美等国家的跨文化外语教学工作发展十分迅速,这也为我国提供了许多借鉴。《跨文化视角下的大学英语教育探索》一书认为,我国可以积极汲取其他国家的外语教学经验,做到为我国所用。
语言交际以及跨文化交流能力,都涵盖在跨文化外语教学的目的当中。而其内容则包括了文化教学、跨文化交流能力以及语言教育三个方面。《跨文化视角下的大学英语教育探索》中写道:在跨文化外语教学过程中,学习者通过学习语言和文化能够对目的语言文化进行掌握。而他们所掌握的这种目的语言,能够保证他们和其他语言群体之间的正常交流。与此同时,在这一文化的学习过程中,他们也能加深对自身语言的反省。这对于我们了解语言文化的发展构成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将本民族的文化和外来文化进行对比,可以极大程度地加深对本民族文化的了解,增强对文化敏感的差异性认识,这对于解决文化发展过程当中出现的误解冲突等问题,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跨文化视角下的大学英语教育探索》认为,文化知识、语言知识以及跨文化交流能力这三个方面是相互渗透的,语言和文化知识为文化交流的发展提供了基础。事实上,这本书中的许多观点都具有极高的学术参考价值,尤其是书中提到的跨文化交流的需要遵循的几点原则,更是非常值得人们去参考。这几点原则主要包括:其一,学习者中心原则。学习者中心论提倡以自主学习能力为中心,重视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其二,互动性原则。所谓的互动性原则,即文化语言的互通性,中西方文化之间的互通性以及教育与学习之间的互动性。
综上所述,从全局来看,大学英语跨文化教学模式的最终教育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流能力,而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则是其基本目的。随着社会的发展、全球化形势的加强,各国之间的交流也越来越频繁,跨文化交流中的许多问题也暴露出来。民族文化以及生活方式等的差异造成了各国之间交流的障碍,而语言障碍则是各种障碍中最重要的一点。由此我们也不难看出跨文化交流能力的重要性。《跨文化视角下的大学英语教育探索》一书认为,我国应该探索符合我国社会主义发展状况的英语教学模式。这本书从我国的基本国情出发,对我国当前跨文化视角下的大学英语教育面临的众多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解决之道。这对我国高校英语教育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同时,也对研究高校外语跨文化交流问题具有很高的参考价值,是许多教育工作者以及外语学习者值得学习的优秀书籍。
(陈瑞琳/华北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讲师;陈俊玉,华北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讲师)
艺术方面的交流一直是不同国家和民族人民之间相互了解和沟通最有效的工具,但是由于艺术的不同表现形式、象征物的东西差异、交流者的语言功底、对人文风俗的了解及肢体语言和面部表情上表达的差异,会存在一定的跨文化语言交际障碍。吕俊先生曾写一本书,名为《跨文化障碍――巴比塔的重建》,主要论述了因文化差异造成的跨文化交际障碍。这本书的名字取得很妙。巴比塔(Babel Tower)是圣经用语,出自《旧约・创世纪》,意为无法实现的空想。洪水大劫后,诺亚的后裔要在示拿平原上建成一座直通天庭的塔。当时人们共用一种语言,互相交流,人多智广,工程进行得很快。上帝对此惊愕不已,于是变乱了他们的语言,使他们无法进行交流。于是通天之塔在一片哀叹中半途而废。(梁晓东,陈运香,张志强,2001:28-29)这个圣经典故表明了语言文化交流的重要性,同时也说明了语言文化交流障碍会给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很大的不便。跨文化交际首先碰到的就是语言不通的问题。即使学过外语,能够用第二语言同说这种母语的外国人进行交际时,仍然不是那么得心应手,障碍仍很多。究其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学习者没有掌握说第二外语的技能;二是对语言差异知之甚少,或是忽略了语言差异而造成了语言障碍,结果难以沟通。
所谓语言差异是指不同的文化个性所呈现出的不同的文化形态在语言层面上的反映。交际者对这些差异缺乏敏感性,又无意识地进行语用迁移,导致了交际失误的频繁出现。如著名英国作家萧伯纳笔下的卖花女一样,当她在语言学家息金斯的帮助下,学到了一口纯正的伦敦方言而摒弃她原来那一连串的土话后,虽很快跻身于上流社会,然而她还是出了许多文化方面的笑话。尤其是在中外艺术文化交流中应注意对目标国家文化习俗、喜好宗教的研究。对目标语国家的文化不深入进行研究,就很难学会对方的语言,就会影响沟通的效果。如在英语文化中,颂扬比比皆是,尤其是艺术工作者们经常会收到掌声和鲜花。面对别人的赞许,你必须学会说:“Thank you!”而中国文化中,谦虚是一个人的美德,对恭维与溢美之言的反应,操汉语的人往往用“否认”或“自贬”的方式。我们往往听到中国优秀的艺术工作者面对赞扬时说“Not at all(这不算什么)”。线性思维的外国友人们就会真觉得你的表演或作品“不算什么”――这就造成了跨文化交际障碍。
针对以上不利因素,要解决中外艺术交流中存在的跨文化语言障碍、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就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1.知己知彼,提高语言表达能力。既了解本族文化,也了解目标文化,及时发现双方差异所在,尽量避免由于文化的不同造成的误解,从而提高交际质量。而在跨文化交际中,至少一方会使用外语,这就要求从事中外交流的艺术工作者具有一定的语言表达能力,而这恰恰是问题的难点所在。在文化习俗上,在价值观念上,在中国可以随便询问对方的工资、年龄及婚姻等问题,而在西方打听这方面的问题将被视为对个人隐私权的干涉。在思维方式上,中国人习惯采用归纳思维方式,而英美人则习惯采用演绎思维方式,比如中国人在阐述自己的观点之前往往先陈述事实,而英美人则开门见山直接表达观点。中西方文化差异使跨文化交际产生障碍。只有不断增强文化差异意识,加深对不同文化的了解,才能突破交际障碍,实现顺利交际的最终目的。
2.寻求共同点。共同点越多越容易拉近交际双方的心理距离,沟通的桥梁也就越多。
中图分类号:G0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9-9166(2011)017(C)-0129-01
随着全球化的不断发展,不同文化之间跨文化的交流日益频繁。由于文化的不同,也给跨文化交流带来了障碍,影响了异文化之间的交流,即“文化休克”(culture shock)。“文化休克”对跨文化交流产生着举足轻重的影响,必须努力跨越“文化休克”这一难题。
一、“文化休克”的定义
“文化休克”,1958年美国人类学家奥博格(Kalvero Oberg)率先提出这一概念,是指一个人进入到不熟悉的文化环境时,因失去自己熟悉的所有社会交流的符号与手段而产生的一种迷失、疑惑、排斥甚至恐惧的感觉。当一个长期生活于自己母国文化的人突然来到另一种完全不同的新的文化环境中时,在一段时间内常常会出现这种文化休克的现象。
二、引发“文化休克”的原因
一般认为引起“文化休克”主要有以下三种原因:
1、在异国文化中丧失了自己在本文化环境中原有的社会角色,因而造成情绪不稳定。
2、价值观的矛盾和冲突。
3、在异国文化中,不同的生活方式、生活习惯等使得身处异乡的人难以适应。
三、“文化休克”的阶段
跨文化交流中的“文化休克”大体经历以下四个阶段:
1、蜜月阶段:指人们刚到一个新的环境,由于有新鲜感,心理上兴奋,情绪上亢奋和高涨。这个阶段一般持续几个星期到半年的时间。人们常常在到其它国家以前对异国充满美好的憧憬。来到异国文化后,刚开始对所见所闻都感到新鲜满意,处于乐观的、兴奋的“蜜月”阶段。
2、沮丧阶段:指由于在异国经历着不同的生活方式、生活习惯等、尤其是跨文化价值观的矛盾和冲突,发现自己对新文化缺少了解而产生孤独感,之前的新鲜感和兴奋渐渐被失望、失落、烦恼和焦虑所替代,一般持续几个星期到几个月。有的人还会产生头晕、头疼、四肢乏力、无法正常饮食和休息等生理反应。
3、恢复调整阶段:指在经历了一段时间的沮丧和迷惑之后,“外乡人”逐渐适应新的生活,找到了应对所处新文化的办法,逐渐解开了一些疑团、熟悉了本地人的语言及非言语的东西,并正确理解了异文化的优缺点,慢慢地适应了异文化的环境。
4、融合阶段(适应阶段):是指进入异文化环境中的人原有的沮丧、烦恼和焦虑消失了。这一阶段他们基本上适应了新的文化环境,能够很好地融合到当地人的风俗习惯、生活和工作的环境中去,也能与当地人友好和平地相处。
四、应对跨文化交流中“文化休克”的策略
在跨文化交流的过程中,虽然经常发生“文化休克”,但“文化休克”并非不可跨越。
1、跨文化培训(Inter-culture Training)跨文化培训一般分为三种方式:(1)知识提供方式。培训往往通过授课、电影、录像、阅读背景资料等方式进行。(2)情感方式。培训内容一般除了第一种方法还包括文化模拟培训、压力释放培训、文化学习训练、强化外语学习等等。(3)沉浸方式。除了以上的内容外一般培训应在东道国进行,与本地人接触,培训内容包括跨文化能力评估分析、文化敏感能力等等。
2、聘请文化顾问进行指导和训练(Personal Coaching from Cross-Cultural Consultants)聘请文化顾问,专门进行个别辅导,指导经理人如何跨越不熟悉的文化领域。有许多大的跨国企业运用“文化翻译”,帮助新的外派经理和家人解决刚到不同文化中所遇到的问题。文化翻译有助于外派经理顺利过度到东道国社会,并解释出现的误解,更快地协助外派经理融入东道国的文化与生活。
3、自我训练。有句谚语说得好“劣匠手中无利器”。无论参加了多么有效的培训,聘请了多么得力的文化顾问,跨文化交际的人本身要做好准备,在出国前做好准备,了解目标国家风土人情、文化、政治、经济等知识,加强外语学习,与那些在目标国家生活过的人交谈、学习,在思想上和心理上做好克服文化休克的准备,并以开放的心态接受新的文化和结交那里的人们。同时,也还要帮助家人做好准备。
结论:“文化休克”是一个复杂的学习过程和人生体验,对于不同的人会产生不同的影响。对于那些即将或正在处于异文化的人来说,虽然无法改变社会环境,但却可以通过努力做文化调试。在进行跨文化交流时,了解了“文化休克”的产生原因及过程,就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尽快跨越“文化休克”,以尽早融入到新文化中,体验新的文化,顺畅地进行跨文化交流。
作者简介:阮晓霞,胡乐容,桂林航天工业高等专科学校外语系教师,广西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硕士。
参考文献:
[1]胡文仲.跨文化交际学概论[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9.
[2]邓炎昌.刘润清.语言与文化[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89.
我们处于一个科技突飞猛进的信息化时代,经济全球化和全球经济一体化趋势逐渐增加,促使各国之间的联系也更加的密切,也更加频繁的交往。我国随着不断深入的改革开放,其经济迅猛发展和国力增强,国际地位也在不断提高。中国与国际社会交往的加深,也对新世纪新时期的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就要求我们掌握和具备国际交往的“技”与“能”。这里的“技”是指国际舞台上与他人交往的语言,也就是外语。然而英语在全球的广泛使用和普及,及其在世界政治、经济和科技文化交流发展中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都决定和确立了其国际通用语的地位,因此我们国家和个人想要融入国际的交往和世界发展进步的大潮流中,最首要的就是掌握国际通用语―英语。我们不仅有“技”,还需要具备“能”,也就是我们需要具备跨文化交流的能力来应对不同的文化环境以及与具有不同文化背景的人进行国际交流。这些都对现在的高校英语教学提出了要求。
一、跨文化传播
学界对跨文化传播的定义侧重角度不同,因此定义也多种多样。总体来说,可以认为“所谓跨文化传播,就是不同文化之间以及处于不同文化北京的社会成员之间的交往与互动,涉及不同文化北京的社会成员之间发生的信息传播与人际交往活动,以及不同文化北京的社会成员之间发生的信息传播与人际交往活动,以及各种文化要素在全球社会中流动、共享、渗透和迁移的过程”。
综合相关的一些研究,文化和传播的关系,具体可以从三个方面来看:1.文化是世代相传的,文化在传播中成为连续的过程。2.文化是传播的语境,两者是缺一不可的,没有传播的文化和没有文化的传播都是不存在的。一方面,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需要产生了传播,它深度卷入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之中,成为人类的主要生存方式;另一方面,文化不是‘静态的’而是‘动态的’,文化从一产生就有向外扩张和传播的冲动,文化生存和发展的必然的要求就是文化的传播与流变。3.文化的变迁和整合是通过传播所促进的,传播是文化延续的整合机制。
二、大学英语的教学模式
我们把大学英语教学模式可以总结为如下:大学英语教学模式是在大学英语教学实践中形成的、用于组织和设计教学过程的理论框架,是对大学英语教学各部分结构关系的简明表达,有效的将教学理念、教学目标、教学方法和评价的有机整合为一体。它同样具有李如密总结的所有教学模式的普遍特征,即:操作性、简约性、针对性、整体性和开放性,可以随着教学实践的发展,结合具体的教学情境进行灵活运用和建构完善。
三、大学英语跨文化教学模式的构建
面对大学英语教学的困境,社会和时展对于跨文化交际人才的需要和大学英语教学承担的培养具有跨文化交际能力人才的责任,构建新型的大学英语教学模式成为必然。
跨文化外语教学近二十年来在美国和欧洲等国家发展很快,虽然目前说法和使用并没有得到统一,但其中体现出许多外语教学思路的共同点。运用这些思想理论,结合我国的大学英语教学情况,我们可以把跨文化外语教学的总体目标定位为:学习者的语言能力、交际能力的提高和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
语言能力、交际能力和跨文化交际能力都包含在跨文化外语教学的目标中,因为其内容应该包括语言教学、文化教学和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三个方面。也就是说,在跨文化外语教学中,学习者通过学习目的语语言和文化,来掌握目的语言知识,并且能够运用该语言与目的语语言群体进行很好的交流,同时,又能够在学习中反思自己的母语,由此来了解语言普遍规律,文化的构成、作用和发展规律,进而了解语言与社会和文化之间的关系。使其能够通过交流来体验目的文化和反思本族文化,进而上升到将目的文化与本族文化进行比较,由此学习者的文化差异的敏感性增强,对目的文化的移情态度得到了培养,并在教师的帮助和指导下,学会了调适从而解决跨文化交际中可能出现的各种问题,如文化冲撞、误解等。
教学内容的这三个方面是紧密联系、相互渗透的。语言知识和文化知识是基础,语言使用和文化交流为知识提供了实践和体验机会,跨文化意识在知识学习和实践中培养,同时又为学习者知识的学习和实践交流做好了思想准备,最终在跨文化交际的实际中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
在全球一体化的今天,国际交往日益频繁,跨文化交流中一定会面对文化差异和可能的交流障碍,因而为保证对外交流和传播的顺利有效进行,必须具备一定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大学英语和跨文化传播虽然分别属于不同的学科,但二者有共同的目标,即培养具备跨文化传播能力的人,它将两者有机的结合在了一起,跨文化传播通过外语教学扫清了语言障碍,同时语言文化教学的共进也为跨文化传播奠定了基础。跨文化传播应很好的利用外语教学的优势,有机的将跨文化传播培训与外语教学结合,达到共赢。
参考文献:
[1]陈红,蔡朝晖,戴祝君.大学英语课程教学研究演变与变革[M].江苏:江苏大学出版社.2009.
1.引言
在传统中国高校英语作为外语的教学过程中,老师往往过于重视语言技能的教学,仅仅重视单词、词组、句型和语法规则的背诵。如“激发―回应―强化”机械模式,这样的学习方法陈旧,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当中国学生的外语语言能力提高到相当水平之后,文化障碍更显突出。语言失误很容易得到对方的谅解,而语用失误、文化误解往往会导致摩擦发生,甚至造成交际失败。在中国高校英语教科书中有些场景甚至会不经意地用中国文化取代外国文化,这种现象在日常教学中也经常出现。
那么,文化是什么?通过文化,我们表达什么?从广义上看,文化可以被分成以下三种:
(1)高度文化,例如:政治、哲学、教育、文学等;
(2)深度文化,例如:价值感、思想形成、行为守则、、道德标准等;
(3)通俗文化,例如:风俗形式、人际交往的礼仪礼节、生活方式、家庭模式、饮食文化、茶文化、足球文化等。
2.跨文化交际研究的基本目的
跨文化交际研究的基本目的有三个。第一,培养人们对不同文化的积极理解态度。第二,培养跨文化接触时的适应能力。第三,培养跨文化交际技能。在美国,除了在大学设有这方面的课程之外,在社会上,如商业界也有许多机构专门培养跨文化交际技能,以适应国际化社会的需要。可以说,正是基于这一点,跨文化交际研究的实践意义要大于理论意义。
3.基础英语作为外语教学存在的问题
传统英语教学过分注重语言技能而忽略隐藏在英语背后的文化。所以学生缺乏充足的综合语言技能和有关英语文化的知识,在实际运用时问题频出。引起这些问题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三种:
(1)在学英语的过程中遇到的困难是由中国文化的干扰引起的。结果,他们无法正确或深刻地理解暗示某些特定的文化冲突的语言现象。例如:“老人”英语翻译成“senior citizen”或“elderly citizen”,代替“old citizen”。因为外国人对年龄特别敏感,不愿用“old”这个词。
(2)由于相当大的差异,在跨文化交流中,人们通常会用自己的说话方式表达自己的想法和理解对方的语言。例如:
一方面,对于隐私的不同态度:
中国人:你要去哪里啊?格林先生?
美国人:(不情愿地)去超市。
中国人:(兴奋地)你要去买什么东西啊?
美国人:(不高兴地)……
另一方面,对赞美的不同态度:
美国人:你赢了吗?
中国人:对,我赢了。
美国人:真的吗?恭喜恭喜!
中国人:这真的没什么。
(3)教师没有充分的文化知识是另外一个障碍。老师是学生学习英语的“文化大使”。然而大多数高校的老师自己都没有充足的英语文化背景知识,甚至没有系统地学习过外国文化。
4.在以文化为基础的教学中,培养跨文化意识
对于目前英语教学中面临的问题,有几个解决方法。首先,介绍文化知识要建立在两个基础上:语言的正确运用和语言运用的真实场景。其次,一旦遇到与国外文化相冲突的个人经历,就要立刻把这段经历深深记在心里,将它内化成个人文化修养的一部分。第三,老师对所教的语言、所教语言的文化背景及说这门语言的人的辩证统一性要抱有一种深思熟虑的态度。第四,对文化教育的种类进行定义,改革教材,尤其要开发出一套系统的文化教育课程作为高校的选修教材。第五,增加教师自身的培训和教育机会,这是培养学生跨文化意识的根本源头。第六,增强学生对文化差异的敏感度。
6.结语
在当今多种文化并存、变化发展迅速的社会中,用英语在国际舞台上与别国交流是一种正确选择。当一个人与别国人交谈时,那么跨文化交流就会发生。如果超出文化范畴,那么跨文化交流就永远不会取得成功,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关于英语文化的传授与学习实际上是无法被分离的,这点已越来越受到语言专家的认可。教育者已经认识到了这一点,所以在基础英语作为外语的教学过程中,学生的跨文化意识应该得到培养。
英语基础教育的问题就是没有配套的外国文化教育。跨文化交流意识的培养在全球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已经成为学习英语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语言学习已经不能再与文化、经济、社会脱节而孤立存在。
参考文献:
一.引言
翻译交际是一种跨语言、跨文化
的交际活动, 而民族文化差异是影响翻译交际顺利进行的重要因素。翻译在本质
上与文化密不可分, 甚至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没有跨文化交际的需要, 就不会有翻译; 反之, 没有翻译, 跨文化交际就无法正常开展和进行。
二.跨文化交际
跨文化交际(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 or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它指本族语者与非本族语者之间的交际, 也指任何在语言和文化背景方面有差异的人们之间的交际。通俗来说就是如果你和外国人打交道(由于存在语言和文化背景的差异),应该注意什么问题,应该如何得体地去交流。跨文化交际是在国际交往日益频繁、全球经济一体化的特定时代产生的新兴学科。跨文化交际研究是改革开放的产物,是汉语国际推广战略决策的需要。跨文化交际又是一门综合性学额,它是当代社会科学学科综合研究的结果,学科背景主要涉及文化语言学、社会语言学、言语交际学。交际,就意味着用语言进行表达,而在语言表达过程中还有许多沟通上的问题。因为前者更注重你的语言表达好与不好,而不注重沟通之中对方是否真正理解到了你所要表达的问题,所以在某种意义上来说,更倾向于“跨文化沟通”。同时,沟通的目的在于要让对方理解你要表达的意思,而不是你所说的话。
语言是为了适应人类社会传达感情、交代事件等事务而诞生的。为了不同语言之间的相互交流而产生了翻译工作。
三.翻译的定义
张今先生曾对翻译下过这样的定义:/ 翻译是两个语言社会之间的交际过程和交际工具, 它的目的是要促进本语言社会之间的政治、经济和文化进步,它的任务是要把原作品中包含的现实世界的逻辑映象或艺术映象, 完好无损地从一种语言译注到另一种语言中去。
黄忠廉在《翻译本质论》(2000:4)一书中将翻译的本质概括为: “翻译是译者将原语文化信息转换成译语文化信息并求得二者相似的思维活动和语言活动。”这个定义明确地告诉我们, 翻译涉及到语言和文化,是跨语言跨文化的活动。总之,翻译,是在准确通顺的基础上,把一种语言信息转变成另一种语言信息的活动. 翻译实际上是一种特殊形式的信息传播。整个翻译活动实际上表现为一种社会信息的传递,表现为传播者、传播渠道、受者之间的一系列互动关系。与普通传播过程不同的是,翻译是在两种文化之间进行的,操纵者所选择的符号不再是原来的符号系统,而是产生了文化换码,但其原理却是与普通传播相同的。
翻译作为跨文化交际的一种形式, 它不再仅仅被看作是语言符号的转
换, 而是一种文化转换的模式。
四. 正确处理跨文化交际中的文化因素
文化是人类生活的环境。人类的生活各个方面无不受着文化的影响, 并随着文化的变化而变化, 或者说, 文化决定人的存在, 包括自我表达的方式及感情流露的方式、思维方式、行为方式、解决问题的方式等。正是这些在一般情况下十分明显, 然而很少加以研究的文化方面的原因, 以最深刻和最微妙的方式影响着人们的行为。说到底, 翻译者必须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在翻译过程中, 既要尊
重对方的文化, 也要符合语言本身的习惯表达方式。由于两文化背景的差异, 英汉两种语言在表达方式和词语的使用上存在诸多差异。
因此,在跨文化交际翻译中,应该根据不同的交际目的,针对不同的读者群,采用相应的策略来正确处理文化因素。异化策略与归化策略是近年来翻译者在处理翻译中文化因素时常用的方法。归化策略以译入语文化为归宿,将源语中的文化因素做出适当的改变和调整,用译入语文化的表达方式取代源语文化的表达方式,使之更符合译入语的文化表达方式即/ 入乡俗;异化策略则以源语文化为归宿,强调保留源语文化的表达方式,使读者更了解异国风情 异国情调, 洋汁洋味。随着跨文化交流的加速和增多,不同的文化日渐呈现出一种融合的趋势,本着保持源语文化的目的,更多的翻译者在选择翻译策略时开始考虑以异化为主,以便更好地实现“文化传递”或“文化传真”。
在翻译过程中,无论是运用“归化”还是“异化”策略或两者并用,都不能脱离原文的语境和语用含义,要在忠实于原文的原则下把握好“度”。译者要根据不同功能类型的文本,采取相应的翻译方法,把“异化”与“归化”策略有效地结合起来,力求获得与原文等同的语用效果。
五.结语
世界文化的交流应是双向的交流。翻译是跨文化交际中的一种手段,二者相互依存、相互影响。归化和异化作为翻译的两个基本方法在跨文化交际的过程中都有一定的促进作用。我们应该继续发挥它们的作用,更好地促进跨文化交流。
参考文献:
[1]刘艳丽,杨自俭.也谈“归化”与“异化”[J].中国翻译,2002,(6).
[2]贾玉新::跨文化交际学,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1997.
[3]刘山,翻译与文化[J]. 翻译通讯, 1999, (5).
翻译是跨语言、跨文化的交际活动,是各民族之间进行文化交流不可或缺的重要桥梁 。它是一门艺术,是语言艺术的再创作,是一种创造性的劳动。要使它达到理想的艺术境界 ,译者不仅要精通两种语言,谙悉两种文化,还必须以正确的翻译理论作指导。几千年来, 随着翻译实践的增多,人们对翻译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在这个过程中,翻译理论家们采 用不同的研究方法,与语言学、文艺学、符号学、文化学等多学科相结合,对翻译本质的认 识逐渐深入,并不断推陈出新,形成了一个发展、开放的翻译理论体系。
一、 文化翻译是翻译理论的发展趋向
从人类开始翻译实践直到十九世纪,中西方的翻译理论研究仅限于对翻译操作的经验 总结,主要探讨了翻译的标准、原则、直译和意译、风格的可译性等问题。在我国,最具代 表性的人物和观点是清末严复提出的翻译标准“信、达、雅”①。西方翻译学界也有相似 的 理论。1790年,英国的泰特勒在《论翻译的原则》一书中提出了翻译的三原则:1、译文应 完全复写出原作的思想;2、译文的风格和笔调应与原文的性质相同;3、译文应与原作同样 流畅。
从二十世纪开始,特别是50—70年代,西方的翻译理论研究开始突飞猛进,新的理 论相继问世。
一方面,结构主义描写语言学理论已经发展成熟。该理论将语言视为可以通过成分切 分从结构上加以剖析的“可认识的客体”②(knowable object)的观点,受到翻译理论家 们 的广泛关注和应用。这一认识上的飞跃推动翻译理论家认识到只有脚踏实地地研究“语言” 本身,才能找到翻译的规律,从而形成了以“对等”为核心的语言学派翻译理论。
另一方面,还有部分翻译理论家把翻译特别是文学翻译列入艺术范畴,用美学理论加 以研究,认为翻译是一门艺术,文学翻译是“戴着镣铐跳舞”,必须进行“创造性叛逆”, 从而形成了翻译的文艺学派。
语言学派始终执着于语言的形式特征和机械属性,忽视了语言的人文特征和社会属性 。而文艺学派始终坚持美学观点。由于这两种理论各自大行其道,结果导致在过去的几十年 里, 翻译理论家们或是紧抓住词法、句法及语法,或是紧抓住文辞的“信”与“美”问题来谈翻 译,对文化问题却重视不够。直至上世纪七十年代后期,西方翻译理论研究才突破了传统美 学和语言学模式而趋于多元化,上升为一种对文化的反思。八十年代以来,其特点是:
1、 翻译理论研究的重点是文化研究,而非语言转换;2、翻译的性质和原理是原作 的改写和处理,是跨文化转换,而非语符转换;3、翻译理论的研究重点是译作功能,而非 对原作的描述。评价译作的标准,重点是在译入文化系统中所起的作用,有别于传统的纯文 学标准。③
随着改革开放,国门打开,国际交流增多,翻译活动频繁,国外先进的翻译理论不 断 涌入我国。其中,美国著名翻译理论家尤金·奈达的“功能对等”理论于上世纪八十年代开 始在我国译坛全面登陆,一度形成了“言必称奈达”的局面。我国学者经过二十余年的广泛 借鉴和深入研究,目前我国翻译理论研究可谓“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从传统译论、文艺 学派、语言学派到各方面都有不少研究成果问世,其中文化翻译理论方面的研究日趋增多。
人类自有文化就有文化交流。交流促进发展,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只要不是由于主 观或客观的种种原因,长期处于孤立、闭塞的状态之中,或多或少都可以从交流中得到好处 ,可以说在现代国家中,绝对不受外来影响的固有文化是不存在的。但文化交流就必须通过 翻译 。没有翻译,就没有文化交流。
二、文化翻译及其任务
翻译延续了文化以来,促进了不同文化的交流。翻译对于文化的重要性,季羡林先生的一 段话很有代表性,他认为“倘若拿河流来作比,中华文化这一条河流,有水满的时候,也有 水少的时候,但从未枯竭。原因就是有新水注入。注入的次数大大小小是颇多的。最大的有 两次,一次是从印度来的水,一次是从西方来的水。而这两次的大注入依靠的都是翻译。中 华文化之所以能长葆青春,万应灵药就是翻译。翻译之为用大矣哉!”④
什么是文化?据国外有些学者估计,迄今为止世界各国学术界所下的定义不下二百个 。有的定义偏重于人类的物质生产成果,有的定义则偏重于人类创造的精神财富。文化的经 典定义,是1871年由英国人类学家泰勒(edward tylor)提出的:文化是“一个复合的整体, 其中包括知识、信仰、艺术、法律、道德、风俗以及人作为社会成员而获得的任何其他的能 力和习惯”。
总之,文化是一定社会中人们通过长期的共同生活而形成的基本信仰、价值判断,以 及由此产生的思想和行为的规范体系,同时包括由这些思想和行为而生成的结果。⑤
为便于研究,我们可以将翻译中涉及的文化分成三层:最外层是物质文化,如衣食住 行;中间层是社交文化,如艺术、民俗、宗教、制度、法律等;核心层是哲学文化,包括社 会和生活观念、审美观念等。语言不属于任何一层,而是文化最重要的载体,全面承载着文 化的整体信息和深刻内涵⑥。语言是翻译的操作对象,因此,文化翻译理论研究必须把语 言作为研究的主体和依据。
不同的民族,由于社会进步的环境不同,历史发展的道路各异,形成了各具特色的文 化。民族的每个成员都是在本民族特有的文化氛围中成长的,随时随地,举手投足都会带有 该文化的某些特点。语言借助文字得以超越时空而存在,文学作品是语言的规范和精华。文 学作品中含有大量的原语文化信息,是文化内涵的典型体现。通过阅读属于某一文化的文学 作品,就能知道这种文化下的人们的思维方式、生活价值观念乃至世界观等。因此文化差异 在文学翻译中最常遇到。例如文化赋予了一些文字丰富的含义,在特定的语境中,很多字句 、典故连带有很明显的文化含义。像以汉语为母语的人见到“青梅竹马”、“阿q精神”等 短语,立即就能在脑海里产生清晰的连带含义,而不懂汉语的人则需要解释才不会误解。不 同民族的成员使用语言工具进行交流时,常常会或多或少地显现出“不知所云”或“只可意 会,不可言传”的地方,这就是文化差异所造成的。文化差异是实现翻译的障碍。如果能成 功地处理文化差异,那么就能极大地促进文化的交流。因此文化翻译研究就是译者在翻译中 如何对待文化问题、如何处理具体的文化形态表现、如何转换具体的文化信息的一门次学科 。文化翻译的任务不是翻译文化,而是翻译原文容载或含蕴的文化信息,是解读文化差异, 实现跨文化交际。⑦
在翻译文学作品的过程中,译者必须通过语言符号之间的转换,解读文化差异,达成实 质上的跨文化交际。
在翻译的过程中既能表现出原语文化的独特之处,又能使译文读者心领神会,这的确是 译者面临的最困难的任务。译者跨文化交际
的意识和能力往往决定了译文的成败。语言可以 转换,甚至可以“归化”,但文化特色却不宜改变,特别不宜“归化”,一定要真实地传达 出来。注 释:
①《天演论》卷首《译例言》
②⑦刘宓庆.文化翻译论纲(三) [m].湖北教育出版社,1999.
③赵家进.当代翻译学派研究[j].中国翻译,1996,(五).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3)04(b)-0172-02
当今社会,跨文化交际越来越多、越来越重要。交际中的文化差异现象随处可见,语言环境中的文化因素应受到高度重视。实际上,学习语言与了解语言所反映的文化是分不开的。英语教学必须注意中外文化差异比较,才能真正使学生学好英语、正确地使用英语。
本篇论文由三部分组成。第一部分给文化的一些术语下了定义;第二部分研究了在跨文化交流中的文化冲突问题与其冲突的根源所在;第三部分探究了文化冲突在英语教学中的一些启示及其内在联系。结论部分概括了本篇论文的所有研究,并指出应适当重视文化的传播。
1 文化,交流与语言之间的关系
1.1 文化的定义
文化可以被定义为一个共享共存的社会空间,或是历史和形象交流团体中的一员,当他们离开那个团体时,无论他们是什么样的,都会在信仰和行动上保持标准的统一性。这些标准通常被称为“文化”。更简单的说,文化既是一个社会的生活方式,也是人的生活方式。
1.2 文化,交流和语言之间的关系
文化与交流,虽然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但他们之间有直接的联系。他们是如此息息相关以至于一些人类学家认为这两个术语几乎是同一个意思。霍尔[1]曾经说过:“文化就是沟通,沟通就是文化。”文化是通过交流来学习,表现,传达和保存的。当文化不相同时,交流的方法也可能有所不同。
语言和文化的关系是内在的,一个社会的语言是其文化的一个方面,反之,文化对语言也有所影响。著名的萨皮尔—沃尔夫学说总是被引用来说明文化和语言之间的关系。虽然完全接受萨皮尔—沃尔夫假说可能会引起争议,但它适用于文化和语言是显而易见的[2]。
我们看到文化在语言和交流上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文化不只提供了交流的符号或语言,而且更重要的是提供了与这些符号和语言相关的意义。此外,文化还影响了人们在交流中使用语言的方式,并造成了交流障碍。
2 跨文化交流中的文化冲突
2.1 文化冲突
对于文化冲突,目标文化和根源文化都可能会导致文化冲突。一方面,目标文化知识的缺乏可能会引起误解或不理解。举例来说,当一个学生问一个外国人:“你是美国人,不是吗?”外国人答:“是一个苹果馅饼。”这个答案使学生很迷惑。在这种情况下,中国学生无法理解。因为他们并不知道:苹果馅饼不仅是美国人最喜欢的食物,而且也是典型美国本地人的昵称。另一方面,文化冲突是指自己在跨文化交流中文化背景知识的负迁移类型。如果一个人理所应当的认为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人是以同样的方式理解词语或行为的,或者试图根据自己的文化背景来理解不同文化间人们的语言,那么即使他或她懂得这门语言,他们仍可能遇到文化障碍,并且无法实现成功的沟通。向西方人打招呼用:“Where are you going”或 “Have you had your meal”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2.2 文化冲突的根源
由于在前面陈述了文化冲突是由文化差异造成的,因此,对我们来说,认识到产生文化差异的这些因素是很必要的。其目的就是为了尽量减少文化冲突。
2.2.1 地理和历史
我们都知道,中国位于亚洲大陆的东部,面向太平洋。来自内陆地区的大风常常会带来寒冷和恶劣的天气。因此,东风是我们最喜欢的,但与此相反,英国位于大西洋的一个岛屿,他被温和并且潮湿的西风所影响,因此,西风与温暖和积极有关。例如:
在许多冬日,我都看到他,鼻子冻得发紫,站在飞雪和东风之中。(John milton )
东风化雨,借东风(《三国演义》中的故事。)
由于不同的文化背景,一些习语带有不同的内涵。“一说魔鬼他就出现”,这似乎与中国的成语:“说曹操,曹操到”有很大的相似性。但其内涵和其暗指在文化上是不同的。
2.2.2 宗教和习俗
宗教和习俗对语言的理解也有重要的意义。三字经已被广泛用于中国。在英国,基督教是主要的宗教,他在597年流入英国。基督教认为人是带着罪恶出生的,而人的生命就是为自己赎罪的过程。有很多词常常出现,像:天使,僧侣,主教等。现在这些词都被广泛的使用。宗教和习俗都深刻的扎根于文化中,他们下意识的被渗透到人的认知系统中,影响人的心理活动。
3 文化冲突与英语教学的联系
3.1 文化冲突与英语教学
由于语言以多种复杂的方式约束了文化,因此,我们有理由认为文化冲突可能在语言教学中的每一个方面出现,并制约英语教学,降低英语教学的效率。这可以从许多学生中看出:他们拥有大量的语法和词汇知识,却没有交流能力。
例如:一些学生无法理解这句话“他见她一见钟情,并作了一些精密的计划去追求她,但他却连一垒也没达到。”尽管他们认识其中的每一个单词,但仍不理解。这是因为他们不熟悉美国最流行的运动与表达的关系。这意味着学好一门语言不是只要掌握好语音,词汇和语法就行了。在英语教学中,我们不仅要教语言,还要教文化。作为教师,应该帮助学生多获取一些文化信息。
3.2 减少文化冲突的手段
3.2.1 增加跨文化意识
文化的多样性和文化间的差异要求交流者应该对文化有敏感的意识。
语言学教师不仅要知道文化和社会语言间的差异,及本土与非本土英语使用者的基本行为,而且还要将这些认识传达给学生。教师的作用可以且应该包括让语言学习者意识到在言语行为中实际存在的差异。为提升跨文化交际能力而奋斗,并不意味着要将它同化为目标文化,相反,跨语言学习涉及了本土文化与目标文化之间的第三位的发展,即“自我与他人的发展。”[3]。语言学习者需要了解本地人语言的意思,即使他们不选择通过重复本地人的行为来理解。[4]
3.2.2 分析,对比根源文化与目标文化
在进行文化比较时,首先应该对根源文化和目标文化做出精确的描述。“除非我们对进行比较的每一种文化都有更多精确的理解,否则,我们不能对这两种文化进行比较”。(Lado 1957:111)由于这两种文化清晰明确,对比分析可能会广泛用于显示文化差异,从而说明哪种本土文化习惯会被转移,并且成为跨文化交际的障碍。通过这种方法,误解和曲解在很多情况下会被预知,并且很多的文化冲突也可能被避免。
3.2.3 使用刊登文化的教科书和教学资料。
由于中国的英语学习者很少有机会通过与英国本地人交流或住在说英语的国家来获取英语文化知识,因此关于英语文化的教科书和资料对英语教学是有重要意义的。有关文化背景和习俗的教科书让学生品位到了“真正的”英语。此外,教师应该尽可能得将许多真实的材料加入到英语课堂中。真实的材料指的是来自于真正交流中的那些材料。使用这种材料的优点是他们触及到了许多有关文化和社会的要素。
3.2.4 使用教学多媒体
由于可视媒体具有一些突出特点,因此它应该被广泛应用于英语教学中。第一,它们可以帮助教师展示目标语言与具有高真实性的文化给学生看。通过展示一幅人们在目标文化中生活状态的图片,学生们可以加深对日常生活的了解,例如:拜访朋友,打电话,问路。第二,使用可视教具的突出特点是:交际场景控制演示。教师或学员可以中断或重新排序,冻结行动,甚至可以取消声音或图像。语言学习者可以被邀请加入到视频演示的一部分中,并可以对他们所获得的暗示有所回应。通过这类做法,学习者在目标语言中的交际能力将有所提高。
4 结论
跨文化交流注定要受到文化多样性的干扰,因为语言,这个交流的主要手段,只是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和反映。它不可能将语言的使用从文化中分离出来。在这篇论文中,我们的贡献就是对文化的冲突问题及其根源进行了讨论。这篇论文的目的在于通过在英语教学中尽量减少文化冲突的一些建议性方式来提高英语学习者的跨文化交流能力。
参考文献
[1] Hall,E.T.1977.Beyond Culture.Garden City,NY:Anchor Doubleday.
[2] Samovar,L.A&Porter,munication between Cultures.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0.
[3] Lo Bianco,J.,Liddicoat,A.J.,& Crozet,C.(Eds.).Striving for the third place-Intercultural competence through language education,1999.
一、国际学生流动
是高等教育国际化的重要方面
《世界教育信息》:尊敬的王教授,您好!很高兴您能接受本刊的专访。众所周知,国际学生流动是高等教育国际化的重要方面。首先,请您谈一谈我国近期在国际学生流动方面的发展态势。
王洪才:在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过程中,高等教育国际化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其中,国际学生流动既是衡量高等教育国际化水平的一项重要指标,也是衡量高等教育质量的一个重要指标。显然,对国际学生吸引力越强标志着高等教育国际化水平越高,也意味着高等教育质量越高。我国政府计划到2020年使留学生规模达到50万人,其中高等学历教育的规模将达到15万人。根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我国把自己的发展目标定位为亚洲最大的留学生目的地国家。从目前来华留学生增长情况看,这一目标正在逐步实现。
近30年来,来华留学的国际学生数量一直在增长,进入新世纪后增长势头尤为迅猛。不过目前来华留学仍然以短期留学为主。在接受高等学历教育的留学生之中则以本科层次为主,研究生教育分量还很低,这也是未来中国留学生政策需要调整的方向,因为留学生层次也能够反映出一个国家的高等教育质量和水平。
国际学生流动是促进经济发展和加强不同国家之间相互理解的重要渠道之一,也是提升国家软实力的重要举措。因此,提升中国文化的影响力也是我国高等教育国际化的一个重要目的。中国儒家文化倡导的“和而不同”价值观,适应了全球化时代的文化多元化的要求,并成为吸引国际学生来华留学的一个重要因素。
政府政策的推动起到了明显作用,《留学中国计划》就是一个典型案例。2000年以来,获得奖学金项目支持的留学生数量一直保持着持续增长态势,2014年,各类外国留学人员达到377054名,比2013年增加20555人,增长率为5.77%。其中,亚洲学生占59.8%(225409人),这一数字比2013年上升了 2.58%(以上数据均不含港、澳、台地区)。在这些国际学生中,有35876人攻读硕士学位,12114人攻读博士学位,其中36943人获得政府奖学金资助,占总数的9.8%,而 340111 人(90.2%)是自费来华留学。
值得注意的是,国家在注重吸引国际学生来华留学之际,对本土生的国际化问题重视不足,这将成为制约高等教育国际化向深层次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因为只有创造适宜的国际化环境,才能吸引更多的国际学生到中国留学。本土生国际化水平直接影响着大学校园的国际化环境构建。众所周知,国际学生来到中国之后,迫切希望与本土学生进行交流,学习中国文化,提高汉语水平,增强与本土学生的交流能力。如果本土学生没有这方面的意识,或缺乏这方面的能力,则会造成非常不利的影响。
二、本土生国际化与跨文化敏感度发展模型
《世界教育信息》:您刚才提到了本土生国际化这个概念,请您就此进行更加深入的论述。
王洪才:上世纪90年代,瑞典学者尼尔森(Nilsson)重新定义了本土生国际化概念。简言之,本土生国际化就是为那些无法出国学习的本土学生创造国际化的环境。一般而言,这种国际化是通过接触多元文化实现的。本土学生是学生国际化的第三类人群,第一类人群是那些有条件出国留学的学生,第二类是那些来本国留学的外国学生,第三类就是这些在本国学习的本土学生。对于前两类人群的国际化已经获得了学术界的高度关注,而对第三类人群的国际化则鲜有关注。加强该方面研究有助于推进该部分学生的国际化,从而提升高等教育国际化的整体水平。
1993年,英国学者贝内特(Milton J. Bennett)提出了跨文化敏感度发展模型概念,该模型旨在针对多元文化提供跨文化能力的解释框架。该模型包括人际交往和行为规范两个维度,可以用来衡量本土生国际化的水平。在该模型中,贝内特将跨文化敏感度(DMIS)发展划分为6个阶段,其中前3个阶段属于种族中心主义时期,后3个阶段属于种族相对主义时期。种族中心主义时期包括否认差异、抵制差异、差异最小化三个阶段;民族相对主义时期则有认同差异、适应差异、融合差异三个阶段。该模型在解释个体对文化差异的体验方面很具有说服力,因而经常被国际化研究者引用。
对跨文化敏感度发展模型可以做如下解释。第一,在否认差异阶段,人们往往不能区别不同文化,这说明人们对文化的体验并不深刻,或者说还没有体验到文化的价值观不同。第二,在抵制差异阶段,人们虽然能够描述差异,但总是认为自己的文化是最好的,这说明人们已经体验到文化差异,但总体上仍然是不愿意积极面对新的文化。第三,在差异最小化阶段,承认文化的普遍性,对差异的感受因对文化相似性的强调而减弱,这说明人们已经开始承认文化之间存在差异,但还不能承认它们之间存在着内在的差别。从种族中心主义到认同差异的种族相对主义的过渡中,不同文化之间的个体互动是促进观念改变的主要动因。第四,接受文化差异,以种族平等价值为前提,显然这与坚持种族主义观念是不同的。第五,人们在接受文化差异观念之后就会尝试调整自己的行为,出现整合文化的动力并逐渐培养出新的行为方式,这就是适应差异。第六,差异融合是最后阶段,到此实现了尊重文化差异,从而人们开始具有一个广阔的文化视野。这个发展过程也说明,文化观念改变是以社会交往为前提的。
可见,跨文化敏感度发展模型给人们提供了一个多元文化观察视角。需要指出的是,尽管在各个阶段之间没有非常明确的界限,但一个人的认识会出现进步或倒退的现象。当一个人处于种族中心主义时期,他经常表现为“逃避文化差异”或“否认文化差异”,在心理上表现出一种防御性特征,即使承认文化差异存在也尽量淡化其意义。在进入种族相对主义时期后,则是以“寻找文化差异”为导向的,即不仅承认文化差异的意义,而且尝试适应它,以便融入不同文化。
贝内特跨文化敏感度发展模型告诉人们,在跨文化框架内对待另一个人就是要恰如其分地承认其文化差异,但承认文化差异不是将差异最小化。因此,真正有跨文化能力的人能适应与融合不同的文化。贝内特所定义的跨文化能力就是指在跨文化的背景下有效沟通能力和适应能力。无论在中国大学还是其他国家大学,发展本土生的跨文化能力都不可能仅仅通过招收国际学生这样简单的办法就可以轻易实现。
三、中国学生跨文化交流能力有待提升
《世界教育信息》:经过您的研究,您认为中国学生在跨文化交流方面存在什么样的问题?
王洪才:第一,跨文化意识比较淡薄,常常把国际学生与“西方人”混为一谈。我在调查中发现,中国学生对校园内的国际学生普遍持欢迎态度,乐意与他们一起上课,并表示这对个人发展是有利的。不过,不少学生将“国际学生”等同于“西方人”,所以常常以“西方视角”来看待国际学生。很显然,“西方人”并不包括所有国外学生。
第二,与留学生互动机会非常少,而且行动上不积极主动。中国学生大都承认,即使与国际学生在一起上课,他们之间的互动仍然是很少的。虽然他们认为课堂中有与国际学生交流和学习的机会,但他们因为怕自己英语说不好而错失了这个机会。也有学生对与国际学生交流不感兴趣。这说明,中国学生跨文化学习意识比较被动,不会积极寻求机会与国际学生进行交往,以增强自己的跨文化能力。
第三,英语水平妨碍了中国学生与国际生交流,在交往上具有明显的功利性、单向性。不少学生都希望与国际学生交流,但有些学生更希望将汉语而不是英语作为优先选择的沟通工具。本土学生非常欣赏国际学生的汉语水平和演讲能力,并希望与国际学生交流,了解对方,具有跨文化学习的积极性,但并不想通过英语来进行沟通,因为他们对自己的英语水平不自信。相反,有些学生尤其喜欢与来自欧洲和美国的学生沟通。当问到他们偏好的原因时,发现其动机多是想学好外语。而且,这些学生也以英语能力来确定自己的交流对象,因为他们更愿意使用英语而非汉语与留学生进行交流。其实留学生也想提高自己的汉语交际技能。总之,中国学生在交往对象选择上不仅具有功利性,而且具有单向性,没有意识到自己也扮演着文化使者的角色。
第四,本土生对国际生持积极评价,但在交往上面临文化障碍。中国学生对国际生的认知大多是积极的,认为他们学习认真、思想开放、勇于展现自我、友好善良和爱护环境,基本上没有负面评价。此外,他们也感到存在着思维方式的不同,在文化和个人性格上都存在着一些屏障。中国学生非常渴望跨越这些障碍,增强跨文化能力。
四、提升中国学生跨文化能力的途径
《世界教育信息》:您认为中国本土学生的跨文化交流能力差会造成什么样的后果?
王洪才:中国本土学生的跨文化交流能力较差,缺乏跨文化交流的能力与自信,这对构建和谐的国际化的校园环境构成了潜在的障碍。我建议必须重视本土学生与国际学生的交流,否则就会影响国际学生对于东道国的印象。在通常情况下,本土学生在高等教育国际化中的角色容易被忽视,而真正的国际化需要把本土学生与国际学生一起纳入共同参与的制度环境中,促进他们相互理解。因此,本土学生与国际学生之间的有组织的互动应该被重视起来,否则,就会产生文化误读现象,甚至还会产生文化歧视和种族主义等严重后果。
《世界教育信息》:那么,造成中国学生跨文化交流能力低下的深层原因是什么?您认为应该采取何种对策?
王洪才:调查表明,多数中国学生渴望与国际学生交流,但又缺少互动。交流出现障碍的主要原因在于授课语言和留学生的生活区域安排。此外,中国学生常常以英语能力来区分交流对象,这对提升多元文化交流能力是不利的。
此外,调查发现,中国学生在跨文化能力习得方面主动性不足,中国学生仍然停留在种族中心主义阶段,拒绝文化差异,甚至采取防卫心理。相对而言,他们是处于最小程度的种族中心主义阶段,但仍然没有进入种族相对主义阶段,因为该阶段特征的是接受文化差异,并且使自己适应甚至融入多样性文化中,尤其是在外国学生在场的状态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