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社会治理体系模板(10篇)

时间:2023-08-11 16:55:56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城市社会治理体系,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城市社会治理体系

篇1

1 城市建筑发展所必备的条件

1.1 高新技术对城市建筑的有力支持

追求舒适、便捷的生活是人们长期的追求目标,城市建筑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建筑及其表现形式从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人们的工作、居住和生活,还影响着人们的心理和行为。因此,在智慧城市的理念下,城市建筑设计也得到了飞速的发展。物联网、互联网、车联网、云计算等高新技术是城市建筑必不可少的技术,各种高新技术紧密联系,构成一个庞大的信息传递系统。这些高新技术不仅对城市建筑的构造、材料、设备等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更将信息化、网络化、自动化等智能系统融入现代建筑当中,成了城市建筑设计的新趋势。

1.2 建筑师对城市建筑的大力推动

建筑师是城市建筑的灵魂,没有了建筑师的标新立异和共同努力,城市建筑的发展就会停滞不前,甚至倒退。因此,建筑师在推动城市建筑发展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为充分展现建筑师的作用,在城市建筑设计中巧妙融入智慧城市理念,建筑师们必须努力提升自身的专业素养和职业素养。一方面,建筑师们要深入研究和探讨智慧城市理念,将物联网、互联网、车联网等信息技术与城市建筑有效融合,以实现城市建筑的智能化,完成传统式设计向现代化设计的转变。另一方面,智慧城市理念涉及的知识面和领域较为宽广,建筑师们要具备多方面的知识和综合运用能力,掌握好与智慧城市密切相关的计算机、信息技术科学、智能系统等新知识至关重要。

2 智慧城市理念下城市建筑设计

2.1 增强安全性,让城市建筑为人们创造更舒适的生活环境

美国著名的社会心理学家马斯洛曾说过,人有五个层次的需求,分别是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爱与归属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其中,安全需求既包括对身边人物的安全感需求,也包括对身边事物的安全感需求。可以说,安全需求是人们与生俱来的需要。高新技术在为城市建筑带来便捷的同时也存在着一定的安全隐患,如一些建材和设备含有有害物质,容易引起胸闷、头晕和呼吸道疾病,影响人的神经系统。因此,在智慧城市的理念上,应当增强城市建筑的安全性,为人们构筑安全、舒适、健康的生活环境。而安全、舒适的生活环境包括两个部分,一个是城市建筑的外部,一个是城市建筑的内部。外部建筑是指建筑的形状、色彩,以及公众环境中的娱乐设施、基础公共设施等。外部建筑要选择吸光性强的建筑材质,扩大建筑之间的间隔,设计出令人赏心悦目的外观形状,这样不仅能防止建筑带来的光污染,也能增加建筑的美感,提高舒适度。内部建筑是指建筑内部的工作和生活空间,主要是室内空间。内部建筑要采用无污染、无添加的建筑材料,确保材料的安全性。另外,刚竣工的建筑应当空置一段时间,让装修遗留的气味彻底散去才能使用。

2.2 增强环保性,让城市建筑为引领绿色生活

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为人们创造了更加优越的生活条件,现代建筑满足了更多人的生活需求,但伴随而来的是自然界加速消耗的能源。据统计,我国建筑能源消耗占社会总能耗的42%左右,其中,空调、照明、家电等高档家居设备占27.45%,其他能耗占13%。因此,节能和减排就成了建筑行业迫切追求的目标,也是打造智慧城市的必然要求。未来的城市建筑将会越来越重视环保和可持续发展,有机统一绿色建筑与智能设计,体现“以人为本”的原则,大力促进能源的科学转型。例如,建筑师在设计时可以将空调管理系统与新型建筑节能技术相结合,在建筑的内部设计中,通过对人流量的检测,智能系统自动系统,自主开启或关闭空调,大大节省室内的空调用电量。这些与建筑节能相结合的新兴技术从一定程度上改变着建筑节能的方法与手段,自动化的可视监控,既能满足人们的生活需求,也能进行精细化调节,有效解决我国的能源消耗问题,使得未来的智能建筑节能发展更具潜力,有更加明显的积极作用。

2.3 增强多样性,让城市建筑全面提升人们的生活质量

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改善了人们的生活环境,让人们随处可以感受到现代化的服务设施。但城市建筑中单一化和格式化的现象还是较为明显,不同的地区采用同样的设计方式,城市建筑趋同性强烈,未能达到因地制宜的设计理念。由此,我们可以深入研究智能技术,充分展现智慧城市的智慧性,在城市建筑中使设计最优化,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生活需要。例如,有条件的屋主可以在屋内装置一个智能系统,在屋主不在家时适逢有人前来造访,只要按一下门铃就能够把来访信息发送到屋主的手机或电脑上,而屋主更可以通过门铃的摄像头看到造访者的影像,还可以通过通话功能进行对话。

2.4 增强情感性,让城市建筑产生更好的设计感染力

“每一个建筑都是建筑师情感的体现”。建筑师的设计作品与自身的情感有着高度密切的联系,建筑设计师在设计建筑蓝图时,会将自身的文化素养和生活积淀融入该建筑当中,创设出具有自己独特品位的建筑作品。但有些建筑师缺乏积累的生活素材,一味模仿和照搬别人的设计,这样的建筑不符合人们对时尚的追求,甚至会因缺乏个性而遭到人们的怀疑。因此,在智慧城市的理念下,建筑师们应当学习各种高新技术,重视科技的运用,同时注重设计作品中的“人情味”,不断创新设计风格,在设计道路上不断积累。当建筑师在为某一个地方设计作品时,可以利用一段时间收集所需的素材,吸收和整合当地的地域文化,切身感受当地的风土人情,只有身体力行,积累素材,才能在设计当中体现出当地的人文性,并创设出超越历史的建筑物。虽然积累素材可能要花费很长一段时间,但这种“浪费”是值得的,同时也是必要的。在建筑设计中灌注情感性、人文性和创新性,这种无声的表达才能引起人们的共鸣,才能为人们带来更好的视觉享受,也才能推动建筑行业不断前进。

3 结语

随着提出的智慧城市理念,城市建筑设计与智慧城市理念的有机融合已经成了一种必然的发展趋势。高新技术是一把双刃剑,我们要合理、科学地把高新技术融入城市建筑设计当中,使城市建筑设计深入贯彻智慧城市理念,朝着智能化、环保化、多样化的方向发展。当前智慧城市理念才处于萌芽的状态,如何在智慧城市理念下促进城市建筑的大发展还需要建筑师的积极探索和努力发掘,我们有理由相信,未来的城市发展道路将会更高端、更便捷和更舒适。

参考文献:

[1] 赵蕾.基于智慧城市理念的城市建筑设计研究[J].河南建材,2015(04):34-36.

篇2

市政工程是在城市建设中,由政府规划建设的旨在为居民生活、工作提供更多便利,促进城市健康长远发展的人民公共项目,包括城市道路工程、城市桥梁交通工程、城市地下排水工程等。市政工程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城市的有序发展和城市居民的生活水平和质量。同时,市政工程还承担着促进城市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重任。随着近年来我国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各个城市都投入了较大的财力进行市政工程项目的建设工作,因此对于市政工程建设中的造价控制与管理已成为实现市政工程建设良性发展的重要课题。全过程造价控制与管理技术因其在工程造价控制方面的优势,能有效的把整个工程的建设费用控制在成本预算内,已成为目前实现市政工程项目建设常用的造价控制方法,并在实际应用中取得了不错的效果。

一、投资决策阶段的工程造价管理

长期以来,我国在市政工程建设上造成的最大浪费在于在市政工程的决策阶段没有做好整体的管理和控制工作,最常见的情况是,对工程造价的预算设计往往是在工程设计图纸确定之后,因此在相关成本预算中忽略了前期设计的成本。根据相关调查显示,前期决策对于工程造价的影响高达95%以上,而初步设计对于工程造价的影响也达到了75%以上,工程技术设计则可造成对工程造价35%的直接影响。由此可见,在工程前期决策阶段就开始进行全过程造价管理的重要性。如果在这一阶段忽视了对造价管理的前期控制工作,必然导致在后期的设计、建设、管理过程中出现诸多问题,最终造成建设成本失控,必须不断追求资金支持。很多实例都验证了决策阶段进行造价控制与管理的重要性,很多市政工程成本结算时超出成本预算,最终都被证实是由前期投资预算方面的偏差造成的。

针对这一问题,在工程决策阶段就必须把好成本造价的控制关,在具体实施方面应注意以下几点:

1、针对工程的类型和特点,结合以往的类似工程经验,充分发挥工程建设相关部门和单位,对工程项目进行大胆设想,结合工程的设计用途、所处位置,以及具体的功能要注,对工程建设实施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保证在工程项目决策阶段就将成本预算偏差降到最低。

2、工程项目建设的各个相关部门和单位,应本着严谨的工作态度,针对工程建设的各个环节,进行多种实施方案的设计工作,通过全方位的比较分析,结合工程项目需要达到的社会、经济效益,选择出一个最佳的建设方案。

二、设计阶段的工程造价管理

工程项目的设计可以说是整个工程的灵魂,这一阶段的工作决定了工程整体的成败。市政工程项目的设计需要综合考虑多方面的问题,比如设计质量应符合国家的相关标准规定、相关设计必需满足工程项目各项功能的要求、设计工作还要体现出对市政项目经社会经济效益的体现等。最重要的,工程的设计直接决定了整个项目的投资规模。因此,这一阶段的工程造价管理必需着重注意以下几点:

1、组织工程项目相关的各个部门和单位,对相关设计方案进行全面论证,做好项目应用价值的分析,从而选出最有利于发挥市政工程项目作用的设计方案;从技术层面做好相关技术在成本质量控制方面的经济性和可行性,选出最科学、经济、合理、环保的技术实施方案,在保证工程质量的同时,最大程度的降低工程成本。

2、在工程设计阶段,就需要对工程所需建筑原材料进行市场情况分析,根据国际标准和市场报价,结合工程质量标准要求,选择最具性价比的原材料进行购置安排。

3、在设计审核过程中,需按照国家相关标准对设计进行严格的工程造价控制,针对满足设计要求之外的设计需对其合理性进行综合性的分析考虑,以免造成不必要的成本浪费。

4、利用项目经济责任制将设计相关的责任落实到具体设计部门和个人,以此保证工程设计的科学性和合理性,避免因设计方面的问题对整个工程的造价造成不良影响。

三、招投标和施工阶段的工程造价管理

为保证工程施工工作的顺利开展,相关的招投标工作应在公开、公平、公正的基础上进行。对于工程的造价管理,在招投标的过程中,应体现了政府的廉政建原则,通过规范的招标程序选择最合适的施工企业进行工程的具体施工建设工作。这一阶段的工作对于保证工程质量、降低工程成本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合理的成本控制和科W的技术投入是保证工程的建设进度的基本条件。在完成了招投标工作进行合同签订的过程中,需对合同双方的权利和义务进行书面的明确,尤其是在施工费用发放方面,双方应形成具体的规定和责任划分,并在工程施工阶段积极落实相关内容,保证工程建设严格按照合同规定进行,将可能影响工程造价的不确定因素尽量控制到最少,使所有环节的技术施工、成本费用具体化保证工程的顺利施工。在这一阶段进行成本控制和管理,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在市政工程的工程施工成本预算中,有70%都用于材料的采购,也就是说对材料供应费用进行合理控制是施工阶段实现有效的成本控制的关键。因此,在施工过程中应加强对施工原材料的选购和使用管理,通过专门的负责人对施工阶段每个环节的材料流动、使用成本进行详细纪录,是避免施工阶段材料使用出现问题的有效办法。

2、在工程建设施工期间,工程管理监督部门需对工程施工的各个环节的实际情况进行充分了解,及时跟进工程进度,结合实际的施工条件和环境,对工程施工过程中的造价管理进行结算记录,为工程竣工阶段的成本核对工作奠定基础。

四、竣工阶段的工程造价管理

工程竣工阶段的一项重要工作就是在工程质量验收的基础上,对工程的结算清单进行核对,并进行整个工程造价的结算和控制。这一阶段的工作,需做到以下几点:

1、根据合同规定,进行工程竣工的结算工作,相关审核人员需严格控制超出合同规定的其他费用,对于没有在合同规定内的费用应予以扣除,对于违反合同规定的部分应进行违约金的扣除。

2、针对工程施工期间的设计变更产生的相关费用,应结合实际情况,根据相关规定对变更项目的成本进行计算,审核时需在保证项目单价的正确性的基础上进行。

篇3

1 科学性原则。以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思想为指导,体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思想。

2 系统性原则。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指标体系应系统地反映各个方面的指标,使其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从多方面反映全面建设小康的进展情况。

3 连续可比性原则。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指标体系注意和“总体小康”指标体系和“现代化”指标体系保持衔接:一方面要汲其取精华;另一方面要弥补其不足。同时,指标体系也注意到时间、地点、时期、指标性质和适应范围的可对比性,以便于纵横向比较。

4 重点突出原则。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全面小康”突出以人为本的全面建设和可持续发展,即“社会―经济一生态”三维复合的协调发展。发展的理想境界是人与自然的协调、和谐发展。

5 实用性和可操作性原则。指标体系的建立要考虑实用性原则,便于推广应用。同时指标要易于数据收集、易于量化,具有可评价性和比较性等特点。

6 以选择客观指标和最终成果指标为主的原则。构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指标体系作为一种绩效评价体系,应尽可能选择最终成果指标和具有客观性的指标。

(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指标体系

综合国内外小康和现代化的相关研究成果,根据小康社会评价指标体系设置原则,考虑到全国的总体发展水平和各类综合因素,结合的自身特点,我们设计了内蒙古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指标体系。指标体系共分为5类48项指标,即经济指标(8项)、社会指标(17项)、人民生活指标(8项)、民主法制指标(6项)和资源环境指标(9项)。(见下表)

二、内蒙古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评估

通过对自治区2005年数据的分析,对当前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实现程度进行了测算。测算的权重根据反复征求专家的意见形成。其中,经济发展类权重为23%,社会发展类权重为23%,人民生活类权重为24%,民主法制类权重为15%,资源环境类权重为15%。结果表明,截至2005年,内蒙古全面小康的实现程度达到63%,这表明内蒙古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道路上迈出了坚实的步伐,但距全面小康的要求还有明显差距。

三、内蒙古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难点和制约因素分析

(一)资源综合利用水平低,经济增长方式粗放

内蒙古生产总值只占全国的2.1%,但消耗的煤炭占全国的4.8%,消耗的电力占全国的2.3%,消耗的水占全国的3.4%,单位生产总值能耗比全国平均水平高出32.9%。以水资源利用情况看,内蒙古农业灌溉节水利用率仅为35%左右,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为45%,均低于全国近10个百分点。

(二)生态环境压力仍然较大

一是生态环境仍很脆弱。内蒙古沙漠化土地6.3亿亩,占总面积的35.6%,水土流失面积2.8亿庙,占总面积的15.8%。草原、耕地沙化、退化、盐渍化问题突出,草原退化面积达70%,产草量和载畜量下降。二是环境保护面临较大压力,局部大气环境、水环境污染仍较严重。2005年,全区废水排放量56241万吨,与“九五”末期比较,增加21.8%;二氧化硫排放量145.6万吨,比“九五”末期(2000年)增加1.19倍;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7363万吨,比“九五”末期增加2.1倍。三是工业化进程对环境的压力较大。

(三)水资源短缺制约经济和社会发展

随着经济建设速度的不断加快,水资源供需矛盾正在制约着内蒙古经济和社会的发展。目前内蒙古水利建设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工程性缺水与资源性缺水并存,水资源短缺与水资源浪费现象并存,其中工程性缺水尤为突出。据统计,目前,呼和浩特、包头、满洲里、二连浩特等14座城市水资源存在供需矛盾,广大农村牧区有近300万人需要解决饮水问题。

(四)自主创新能力不强

内蒙古每万人口专业技术人员数在全国排第9位,但每百万人口R&D科学家和工程师却排在全国第22位。万名R&D活动人员科技论文数连续3年居全国末位,获国家级科技成果奖励系数排在全国28位,万名从业人员专利申请量居全国21位。特别是高新技术企业中科技人员数量极少,只占专业技术人员总数的1.3%。农牧业和农村牧区经济的科技水平还比较低,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缺乏有力的技术支撑。

篇4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Systematic Cultivation of Social Sports Guidance and Management

Students' "Social Practice in Course Teaching"

JIAO Zhenyu

(Department of Sports, Liaoning Institute of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Jinzhou, Liaoning 121000)

Abstract Social practice of higher education has been a focus of attention, how to take full advantage of this avenue of physical education curriculum students' social practice is a question worth exploring. Therefore, this article explains the importance of social sports guidance and management students' "social practice in course teaching", describes the necessity of systematic training of the social sports guidance and management students' "social practice in course teaching", conducted specific studies guidance and social sport management students' "social practice in course teaching" systematic training methods, analyzes the social sports guidance and management students' course of study in social practice" Precautions systematic training, in order for social sports guidance and training management applicability of talent to provide a reference.

Key words social sports; social practice in course teaching; systematic; training

1 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学生“课程学习中社会实践”的重要性

现代社会是知识经济的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不仅仅是知识量的多少,更在于实践能力的高低。学生的成长在学校,知识与能力的培养离不开学校。学校专业课程的设置决定着学生学什么,学校专业课程的教法决定着学生获得什么和获得多少。教什么?怎么教?为什么教?这些是值得深思的问题。

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是为国家培养社会体育发展所需人才的摇篮。现代社会体育发展速度很快,群众体育活动开展如火如荼,在健身公园、健身广场、健身俱乐部、健身会所、健身工作室、健身协会等均可见到不同项目的健身人群,他们热情高涨。那么,怎样才能推动这些产业部门的发展,加速社会体育整体发展?社会体育技术、技能型人才的出现是良好的催化剂。为此,“课程学习中社会实践”在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课程学习中社会实践”将课内知识与社会发展动向密切结合,依据学生身心发展的教育规律,有计划、有目的地设置教学实践环节,提供学生多动手、多实践的机会,为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学生更好地、更早地认同社会搭建良好的平台,鼓励学生创造潜能的发挥,培养学生组织管理能力、沟通协调能力、灵活应用能力等综合实践能力,达到学以致用,实现知识能力型人才培养目标。

2 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学生“课程学习中社会实践”进行系统化培养的必要性

传统 “课程学习中社会实践”的体现方法均集中于本门课程的实践环节,课程与课程之间都是各自为政,教师与教师之间缺乏更多的交流,在某种程度上导致了重复性教学,而没有形成系统性和连贯性。

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学生“课程学习中社会实践” 的系统化培养一改以往实践环节培养人才知识能力的单一角度形式,是对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的课程进行归类、整理,将课程中实践环节比较相近的进行整合,课程中实践环节不同的进行强调与关注,学生的实践能力在“课程学习中社会实践”环节能够不重复却以“递加法”和“倒金字塔式”提高,为学生构建整体化学习模块,提高学生灵活应用知识的能力,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有利于培养学生系统化的学习方法、系统化的分析能力和系统化的实践设计能力,是培养现代社会所需适用性人才和高素质劳动者的重要途径。

3 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学生“课程学习中社会实践”的系统化培养方法

3.1 构建“点―线―面”的“课程学习中社会实践”体系链,培养学生灵活掌握与应用知识的能力

每一门课程的设置是为专业培养目标服务的,专业培养目标的实现离不开教学计划,教学计划中规定了每学期、每学年学生必修课程、选修课程等。凡是同专业的专业课程都有交叉,但也有很大的不同,交叉点是课程与课程的衔接,不同点是课程的特色。依据不同学期学生所获得知识的多少、能力提高的程度和学生的特点,低年级时对“课程学习中社会实践”能力的培养要求降低,随着年级的增长,在另一门有交叉点的“课程学习中社会实践”环节中对该能力的要求提高,设置的实践环节难度增大,这样形成的是“点―线”的“课程学习中社会实践”体系链。而对于课程与课程中的不同点――面,是拓宽学生知识面和能力培养范围的重要点,也是学生专业特点与实践能力提升的特色点。将“点―线―面” 的“课程学习中社会实践”有机结合是培养学生综合实践能力的过程,促进了学生灵活掌握与应用知识能力的增强,这个过程是一个构建“树”的过程,有树的主干,有枝繁叶茂的分支,才能形成整体的逻辑思维,才有强壮与创新的巨大动力。

3.2 应用 “一基二压三用”实践教学体系模块,锻炼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新一轮的教育改革中提出实践教学应与专业就业需求相吻合,提倡校企结合,培养适用性人才。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是顺应社会发展需要而开设的专业,为社会体育发展提供专业的指导与管理人才,在很大程度上保证了人们健身的健康性和推动了人们参与体育运动的自主性。为此,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的课程教学中要求学生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通过实践教学锻炼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实践教学体系模块是一种系统性的培养与锻炼学生实践能力的良好方法。将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的课程按照培养能力的侧重点不同分成几个模块,每个模块设定一个操作方式流程,按照操作方式的流程设置“课程学习中社会实践”的环节,形成“课程基础知识是基石,实践计划的制定与操作是动手,实践结果的呈现是考核”的实践教学体系,具体为“一基二压三用”实践教学体系。一基指代灵活掌握课程基础知识;二压指挥学生主体,提倡学生动手操作时,学生的实践计划压力和操作压力;三用是将“课程学习中社会实践”所得应用于课程考核、实习就业、课程实践环节评估调整三部分。

3.3 以“多元评价”的方式建立学生考核制度,夯实学生的基本功

教学评价是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反映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学生“课程学习中社会实践”能力获得的重要指标。评价不仅仅停留在结果上,更要注重学生过程的表现与获得性。“多元评价”方式一改以往考核相对单一的形式,采取教师事先提交考核标准,并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考核、学生之间考核、同行专业教师评价考核、领导检验考核、督导监督考核等,从多角度多层面评价学生的表现,给出最终的成绩。通过多元评价方式,提高学生对考核的认识,加深学生的重视程度,全面培养学生,夯实学生的基本功。

4 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学生“课程学习中社会实践”系统化培养的注意事项

4.1 与专业特点相结合,不盲目

在满足社会需求为导向系统化培养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学生“课程学习中社会实践”能力的同时,不能忽视专业的特点和专业培养目标,既要重视专业课程知识体系,又要提高专业能力和综合素质,注重知识与能力的结合,处理好理论与实践的关系,这样才能真正发挥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学生“课程学习中社会实践”系统化培养的作用,推动社会体育的发展。

4.2 与适用性人才培养相结合,不脱离实际

现代社会的发展,人们对体育的健康需求,日益推动着社会体育的繁荣与发展。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是服务性较强的专业,服务社会是专业人才培养的归宿。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 年)明确提出“服务发展、以用为本”的人才发展指导方针。因此,服务于社会需求成为社会体育人才培养的立足点和落脚点。主动适应社会体育发展提高人才培养的适用性,满足健身人群对健身方法的科学性、健身内容选择的正确性和健身市场对健身行业的管理与经营的指导性与创新性等需求,是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学生“课程学习中社会实践”系统化培养的目标。

2014年辽宁省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项目编号:UPRP20140692

参考文献

篇5

第二,美丽厦门共同缔造的试点成果集中体现了社会治理体系创新。会议认为,美丽厦门共同缔造坚持“核心是共同、基础在社区”,是社会治理、生态治理、协商民主、基层民主的探索实践。在主旨实质上,是在新形势下践行党的群众路线;在实施路径上,通过发动社会参与,理顺政府、企业和居民的关系;在工作方法上,有效运用了共谋共建共管共评共享;在目标追求上,致力于加强基层组织建设,打牢社会基础。

篇6

一、前言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的社区建设取得了长足进步,但社区中各种问题也随之而来,社区的发展已不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2015年10月22日,全国社区社会工作暨“三社联动”推进会在重庆隆重召开,在此背景下,为进一步探索和完善我国社区治理的创新机制与路径选择,“三社联动“的社区治理理念应运而生,为推动社区发展,创新社会社区治理的机制、构筑共建、共享的和谐社区,提供了很好的借鉴和启发,并成为我国国家治理体系下创新基层社区治理,推进社区治理体系、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路径。

所谓“三社联动”就是指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以社区为平台、社会组织为载体、社会工作专业人才为支撑并实现“三社”相互支持、协调互动的过程和机制。由于社区建设在我国大陆只有二十多年的历史,包括社工机构在内的社会组织更是处于初创时期,在近年来的社区、社会组织、社工的发展中,三者之间虽然开始了“联动”,即互动和合作,但尚未形成制度化的机制。一些“联动”多是双方或三方基于各自“现实”权衡而形成的临时性关系,有的甚至还有“两张皮”现象。“进入新世纪,置身于我国大力开展社区建设的新形势,面对实现社区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新任务,在社区积极推进“三社联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三社联动”首先要明晰各方的目标、任务,认识及定位。通过建立互相学习、合作的关系,共享彼此所拥有资源。在此基础上,不断促进基层社区治理主体多元化,治理能力现代化,治理方式民主化。因此,在现阶段的社区建设与治理中,通过引导和激励社区社会组织发挥各自的优势,在反映和表达社区成员或特定居民群体的利益诉求,协调利益关系,开展自助、互助、志愿服务,提升居民素质,从而构建“共建、共享”的社区治理格局。

二、创新社区治理机制的重要性

1.社区作为城市社会的基本构成单位,是城市基层组织的最小分子,在社会治理体系建设过程中作用关键。社区治理是城市社会治理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社会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我区城市社区治理体系建设中存在政府部门管理越位、服务缺位、社区治理体系建设功能错位、居民自治意识不强等问题。因此,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尤其要重视加强社区治理体制机制创新。

2.加快推进社区治理机制创新,是主动适应新常态、积极引领新常态的必然要求,是适应全面深化改革新形势、实现社会治理创新的必然要求,是推进依法治理、加强和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的必然要求,是维护居民群众根本利益、保障居民群众民利,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必然要求。

三、“三社联动”背景下社区治理机制创新路径选择

1.创新社区治理机制的的首要任务,是培育以地域为基础的真实的生活共同体,塑造社区文化与社区认同,让老百姓积极参与社区建设。当前我国社区规模扩大了,类型增多了,然而人际关系却疏远了,服务也单一了。社区没有成为人们所需要的共同体,没有成为基层社会治理的有效载体。要改变社区建设轻视社区价值和人际关系建设的现状,逐步把社区建设的重心转移到营造社区共同体上来。因此,创新社区治理机制,夯实社会治理基石,成为当前一项重大而紧迫的任务。

2.加强社区自治规范和社区自治能力建设,推进社区治理方式多样化,不断推动社会组织尤其是社区社会组织的能力建设。当前,社区建设存在的一个普遍问题,即将社区建设与基层政权建设混同,把社区居委会当作政府的延伸,使得社区居委会承担了太多的政府职能,工作不堪重负、疲于应付。为此,必须明确城市社区治理功能定位,加强社区自治规范和社区自治能力建设,推进社区治理方式多样化。

3.引入市场机制,激励社会组织深度参与城市基层社会服务和社会治理。通过市场化治理,充分发挥市场竞争的优势,改变传统管理模式下的权利垄断,推动竞争-合作主义治理模式,打破政府对公共服务和公共管理的垄断,扩大社区居民选择权,提高社区治理效率。

4.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推进社区治理法治化。当前,政府角色失调和行为失范是影响社区建设深入发展的重要问题。在社区建设过程中,政府变倡导者、指导者为控制者、领导者,超越了其本来的职能与权限,没有很好地履行应尽的职责。为此,通过转换思维模式,改变传统的工作方式,通过营造法治环境,开展法治活动,建立健全社区治理相关法律规定,以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进社区治理体制创新。

四、小结

社区治理是国家治理的基础环节,社区治理能力现代化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基础和前提。因此,实现良好的社区治理局面已成为国家发展的战略目标之一。当前基层社会治理的矛盾和问题十分突出,创新社会治理理念和治理方式,提升社区治理能力势在必行。“三社联动”模式下的治理格局,在新时期群众公共服务需求及表达途径上呈现出多元化趋势及社会治理困境加剧的背景下日益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充分发挥社区、社会组织、社工三者的优势,实现“三社联动”发展,这不仅是提升社区服务质量的有效途径,也是不断推进基层社会治理机制与模式创新,全面推进我国基层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理性路径。

参考文献

[1]史云贵.基层社会合作治理:完善中国特色公民治理的理性路径[J].社会科学研究,2010年第3期.

[2]吴淑珩.连云港市创新探索“三社联动”提升社会管理水平[J].中国民政报,2012年.

[3]谢志强.基层社会治理新思路[J].人民论坛2014(S1):77.

[4]徐福海.“三社联动”如何“联”如何“动”[J].中国民政,2015(12):16-28.

[5]吕青.创新社会管理的“三社联动”路径探析[J].华东理工大学学报,2012(6):7-12.

篇7

1积极培养城镇绿色文化,加强环境治理强度

在环境治理体系中,文化影响最为关键,可以从不根本上预防各种生态污染,从而加强环境建设,在现代化的发展过程中,宣传部门要加强对市民的保护环境的教育,提高每个民众的环境保护意识,摒弃各种生态污染行为。或者,可以通过网络平台来宣扬,加强环境治理的力度,如“微信公众号、微博、QQ、抖音等等”促使每个民众参与进来。所以,市政部门要不断的培养城镇绿色文化,引入多样的治理手段,加强环境治理的力度,实现全面可持续发展的目标。比如,城市环保局可以在每个区县设置专门的“环境治理与维护中心”,定期给民众普及一些环境保护措施,完善良好的行为习惯,保证良好的环境质量。或者,小城镇可以开展一些生态文明的活动,以讲座和视频观影为主,深化民众的环保意识。此外,还可以建立“回收奖励制度”,每家每户可以自己分类可回收垃圾,每周送往“垃圾回收中心”,换取一定的积分,达到预定标准后可以获取一定的物质奖励。为了贯彻现代化的维护理念,环保部门也可以借助人工智能软件,分析每个地区的环境情况,进行精准的人员安排,根据环境污染的程度,规划不同的改善计划。最后,把数据导入网络终端,相关的工作人员可以及时的整理,并制定最为详尽科学的治理计划,从而改变当下的生活环境。因此,城市建设部门需要逐步的完善环境治理系统,加强生态文化建设,积极的贯彻与实施绿色文化,加快现代化治理的进程。

2实现环境治理的文明化和科学化

在城市环境治理过程中,需要秉承文化与科学的处理方针,从现实情况出发,制定具有针对性的改善措施。当然,也可以适当的融入现代化的治理方式和策略,综合各种方法,实现全面的区域治理与维护,明确各个地域的问题,采取相应的解决策略。城市环境问题主要体现在“空气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两个层面”,相关部门要以这两类为中心点,引入现代化信息技术,展现高超有效的效果。比如,可以在城市人群较为密集的地区限制各种大型汽车进入,降低汽车尾气对于空气的污染,这只是一种最为基础的手段。要想达到最理想化的治理效果,市政部门需要在全市下发执行“新能源汽车引入方案”,鼓励新能源汽车在城市中的生产,舍弃具有污染性的汽车品种,提高城市空气治理。或者,可以借助智能化环境监测仪器,定期巡查测试各地区的环境问题,巡查仪器可以根据GPS传送信息数据,技术人员要全面的监控,把主要问题罗列出来,制作成系统化的表格。接下来,部门人员要深入的分析与研究,制定出科学化的治理计划,通过线上平台发送到相应的地区。在这种制度下,可以全面的管理与应对环境问题,实现最大化的治理效果。

3创新低碳环保技术,完善环境治理体系

篇8

《决定》指出全而深化改革的总目标:“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上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必须更加注重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推进社会领域制度创新,加快形成科学有效的社会治理体制。”

尽管近有20年的信息化发展历程,但目前建设成众多的独立信息应用系统,这种模式无法实现政府的管理与服务体系制度的改革。

智慧城市时代,信息技术是实现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平台,实现城市管理与服务体系的制度创新整体设计,向社会提供一体化的管理与服务。

2、加快转变政府职能

《决定》指出:有效的政府治理,是发挥社会土义市场经济体制优势的内在要求。必须切实转变政府职能,创新行政管理方式,增强政府公信力和执行力,建设法治政府和服务型政府”。

智慧城市工程,要全而改革思维模式,从制度上创新行政管理方式,利用现代技术手段辅助规范政府的管理工作与服务工作,这是治理城市的基础工作。

3、改进行政审批工作

《决定》指出:“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对保留的行政审批事项要规范管理、提高效率”。

我国近年各城市发展起来的行政审批服务大厅工作,较好地改进与优化了政府管理与服务工作。但目前行政审批大厅工作,仍有三个方而需要从制度上尽快改进创新:一是大厅各项工作尽快实现管理与服务业务标准化;二是技术体系尽快实现标准化;三是尽快实现横向与各委办局内网系统一体化。

4、对加强对社会管理与服务方面

《决定》要求:“政府要加强发展战略、规划、政策、标准等制定和实施,加强市场活动监管,加强各类公共服务提供。加强地方政府公共服务、市场监管、社会管理等职责。”

尽快从制度上标准规范城市服务管理系统各项工作行为,并与政府各委办局内网综合管理信息系统、行政审批服务系统实现一体化,之后再与各娄政务职能业务系统实现整合,产生城市整体的智慧体系。

5、关于机构改革方面要求

《决定》提出:“优化政府组织结构,转变政府职能必须深化机构改革,积极稳妥实施大部门制,推进机构编制管理科学化、规范化、法制化。”

在智慧体系设计时形成“独立的机构人员体系”、“独立的信息分类体系”、“独立的权限分配策略体系”;目标是在信息系统中每项工作均在不同部门、人员问任意组合。为持续的机构改革做好充分的技术准备,即无论机构如何改革,新研发的智慧系统不再做任何修改。

6、健全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

《决定》提出:“城乡二元结构是制约城乡发展一体化的主要障碍。必须健全体制机制,形成城乡一体的新型城乡关系”。

在智慧城市总体设计工作中,在实现政府对社会管理与服务改革创新措施,在逻辑领域内,用2-5年一步到位实现城乡一体化,各类行政管理、审批与服务事项全部在网上下延到社区/行政村,实现农民办事不出村。

7、关于智慧城市投融资模式

《决定》提出:“建立透明规范的城市建设投融资机制”。

智慧城市在总体设计工作中,创新投融资模式,重点解决还款模式与可持续运营模式,确保智慧城市工程可持续发展。需避免政府大包大揽或把项H全部推向社会等弊端。

8、强化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体系

《决定》提出:“坚持用制度管权管事管人,让人民监督权力,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是把权力关进制度笼了的根本之策。形成科学有效的权力制约和协调机制。加强行政监察和审计监督。

技术实现核心问题是将政府所有管理与服务工作、各种决策工作,从制度上创新实现标准规范化、 一体化,并利用信息技术崮化到应用程序中,并向社会公丌,使政府工作人员在程序上难有腐败的机会。

9、推进社会事业改革创新

《决定》提出:“必须加快社会事业改革,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努力为社会提供多样化服务,更好满足人民需求……”。

《决定》各项要求,均可以在智慧城市总体设计工作中一并考虑。针对长期以来各委办局自建信息系统的现状,智慧城市重点创新抓一体化的整体设计,分期、分批整合升级,或新扩建。

10、创新社会治理体制

《决定》提出:“改进社会治理方式。坚持系统治理,加强党委领导,发挥政府主导作用,以网格化管理、社会化服务为方向,健全基层综合服务管理平台,及时反映和协调人民群众各方而各层次利益诉求”。

长期以来,各委办局在利益集团的推动下,习惯于独立上马信息系统工程,不善于城市的一体化规划与设计,因此智慧城市工程应由党委负责牵头创新改革,政府负责具体系统治理设计与实施,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引导社会各方力量参与。

11、关于维护社会稳定

《决定》提出:“创新有效预防和化解社会矛盾体制。健全重大决策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建立畅通有序的诉求表达、权益保障机制,使群众问题能反映、矛盾能化解、权益有保障。”

一方而政府的管理与服务工作从制度上保证全部实现标准规范,向社会公开,减少产生矛盾的可能:另一方而以多种方式向公众提供反映问题的渠道,落实专人逐步负责详细办理、反馈,让公众满意。

12、关于健全公共安全体系

《决定》提出:“完善统一权威的食品药品安全监管机构。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创新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坚持积极利用、科学发展、依法管理、确保安全的方针,加大依法管理网络力度,加快完善互联网管理领导体制,确保国家网络和信息安全”。

在智慧城市总体设计工作中,要全而考虑并落实《决定》提出的要求,着重规划设计出综合解决方案。

篇9

中图分类号:f29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2101(2012)05-0094-04

“生态城市”这一概念产生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1971年发起的“人与生物圈计划(mab)”。现代生态城市观是指运用生态学原理和方法,指导城乡发展而建立的空间布局合理,基础设施完善,环境整洁优美,生活安全舒适,物质、能量、信息高效利用,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生态保护三者保持高度和谐,人与自然互惠共生的复合生态系统。[1] 从概念上看,城市可以视为一个由经济、社会、自然复合共生的一个生态系统,它包括了人与自然的协调关系和人与社会、人与环境的协调关系。要实现“生态”的城市,就必须建立城市社会经济利益与生态环境效益的统一协调机制,达到人与自然关系的协调以及人与人、人与社会关系的协调,以确保城市经济、社会、自然生态系统的持续、稳定、健康发展。

自生态城市理论创建以来,国际上城市生态的研究得到蓬勃发展,世界上许多城市开展了生态城市建设的积极探索,积累了很多国际经验,表现在:一是减物质化设计的运用;二是闭环制造的运用;三是向服务业转向的运用;四是向自然资本再投资的运用。[2] 瑞典、美国、波兰等西方国家在以上的城市生态管理实践中均有不俗的表现。中国在推进城市化发展的进程中,对生态城市的理解与实践也取得了重要成就,当前许多中国城市建设规划的生态模式主要有健康城市、园林城市、卫生城市、环保模范城、文明城市、绿色城市、山水城市等。尽管取得了成绩,但中国城市生态还存在诸如环境、人口等许多现实问题。正如《2005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报告》指出,到21世纪,如不合理控制,我国城市将不可避免地遭遇到环境与发展的巨大挑战,城市生态病将成为未来城市发展的瓶颈制约。[2]

一、城市生态治理理论的提出

(一)城市治理

“治理”已经日益成为现代公共管理的核心概念。全球治理委员会认为:“治理是或公或私的个人和机构管理共同事务的诸多方式的总和。这是使相互冲突或不同利益得以调和并采取联合行动的持续过程”。[3] 治理理论对传统的以城市政府统治为主导的权力分配模式提出了挑战。城市权力分配模式由政府一元向社会多元的转变是对城市管理权力分配转型呼声的回应。源于“精英论和多元论”的城市管理模式争论,体现了现代城市治理内涵要求从行政统包的管理模式向多元主体合作促进的治理模式的转型。

在城市中,从统治到治理概念的转变往往被理解为资源分配、利益整合方式的转变,治理就是通过多个利益主体的对话、协调、合作以达到最大程度动员资源、实现利益关系双赢的利益调节机制和过程。[4]从广义角度讲,城市治理涉及到城市定位、城市规划、城市可持续发展等问题,主要是处理城市发展的各种因素。狭义上的城市治理主要涉及到治理主体的组织形式、利益冲突、利益整合,着眼于城市公共服务的提供。本文对城市治理的理解选择狭义视角,基于城市治理的权力体系构成。

在全球化经济结构转型和市场化推动下,城市政府的权力已经突破了行政区域,发生了各种转移,包括向上、向下、向外、平移等多维分解,趋向于形成一种多元的城市权力体系,并将导致城市权力的新运行方式。这种新的城市权力多维体系的建构就是城市治理理论的本质内涵。西方治理概念涉及的最核心的问题就是权力多中心化,由此引发主体多元化、结构网络化、过程互动化和方式协调化。加拿大学者吉利斯帕奎特提出,“政府、工商界和市民社会之间的合作正成为民族国家竞争力和国家繁荣的基本构成要素”。[5] 联合国人居署和一些学者对城市治理概念的界定都支持了这种观点。城市治理主体多元化最终形成了当前普遍认同的“三因素”基本结构,即城市政府、企业和市民组织。

1. 城市政府。城市政府作为传统城市管理的主体,在现代城市治理机制体系中承担着主导责任。它通过提供制度规范来协调各利益主体间合作协同关系的建立,以此为不同利益方规划共同的发展战略,规避传统治理模式下的各主体间各自为政、行

不统一、目标不明确的不足。城市政府拥有法律天然赋予的行政权力,能够克服诸多城市治理过程中产生的利益外部性和市场失灵现象,从而使得政府在整个城市治理体系中拥有比其他利益主体更大的权力,也相应承担更多的责任。因此,城市政府成为治理体系形成的引导者和维护者,具有其他行为主体难以替代的核心作用。

2. 企业。企业是城市的基本经济细胞,城市间的竞争更直接表现为城市企业之间的竞争,企业的快速发展能够提升城市品牌和竞争力。可以说,企业的活力决定着城市最终的发展潜力和竞争力。在全球化的进程中,企业是经济领域的主导者,在一定程度上企业的状况决定着地方发展的速度甚至决定城市的兴衰。城市中的私营企业参与城市治理,既是企业社会责任和伦理的要求,同时也是为了维护自身利益的具体措施。现代城市中的大企业,尤其是跨国的大企业集团对城市治理的影响越来越大,跨国公司有时被看作是城市中的“私人政府”,城市治理既需要它们在经济方面的强劲推动,也需要它们积极履行企业社会责任。总之,城市企业作为现代城市治理的另一主体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3. 市民组织政府与市场在经济领域中被认为是两种基本的资源配置手段和方式,城市治理理论认为解决政府与市场在利益分配中出现的各种机会主义行为、整合二者之间利益差异的基础工作是培育良好的城市市民组织。中国的城市化、现代化已经导致市民社会开始出现并在形成之中,由此而来的城市间竞争的加剧、利益主体的多元,对传统城市治理的政府一元模式提出了挑战。从根本上来讲,市民社会出现的意义在于社会组织和社会功能的进步,是现代化的一个必然进程。因此,有学者提出“社区自治是城市治理的基础”的观点不无道理。 的要素构成决定了政府、市场和市民组织是城市治理行为的主体。政府通过强大的组织体系、政治规则来调整冲突、分配资源、协调行动和团体,其中权威是行动的准则;市场通过价格组织供求来调节冲突、分配资源、协调行动和团体;市民组织则通过价值、标准、信念和信任来调解冲突、分配资源、协调行动和团体。在城市治理的过程中,三类组织已经成为资源分配的一个整体,它们之间相互依赖,无论哪一方均无法独立承担资源分配的任务,也无法独立解决问题,它们之间必须通过相互交换信息和资源,从而达到利益分配的融通,最终实现公共利益的最大满足。

(二)城市治理的生态机理与内容

生态学的原理本身是一个不断发展和完善的过程。人们一般认为,自然生态系统和社会生态系统所共同遵循的生态学的原理包括胜汰原理、拓适原理、生克原理、反馈原理、乘补原理、瓶颈原理、循环原理、多样性/主导性原理、生态发展原理和机巧原理。其中,“生态系统和生态平衡”是贯穿于这些原理中的基本生态学思想。[6]运动与平衡的统一是生态系统及各因子发展变化的一般规律。一种平衡被打破,经过运动后达到新的平衡,是每个生态系统的基本发展规律。

多元主体参与、多种机制运作,即“多元互动”是治理的本质特征,也是社会生态观的根本特征。这种机制特别强调治理主体用于分配权力、管理公共资源以及形成和执行政策的方法。城市的生态化形态本质地决定了对其治理手段的生态模式选择,城市生态治理机制强调城市政府、企业和市民组织这三种治理力相互交织联系,组成治理力生态系统。在这个生态系统中城市政府处于权力体系的主导地位,企业与市民组织对城市政府的权力起到乘补、分化、替代等作用。三者之间通过不断的力量博弈运动,打破一种平衡,又达到一种新的平衡状态,三者始终寻求在城市资源分配过程中的各自合适位置。对于城市的不同生态因子,生态治理系统的不同权力分别“对号入座”,自觉承担相应的治理责任,在适位施权的过程中,各利益主体之间也互相融合,互相补充,从而真正实现了生态城市目标下的治理生态机制的不断完善。

二、生态城市目标是城市生态治理的必然选择

现代城市是一个具有生产、流通、居住、交通、水源、行政、文化、教育、管理、信息等内容的系统,这些系统下又有各自的子系统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现代城市已经形成了内部、外部各因素间的持续运动的庞大的生态系统。这里的生态是联系人、生物与环境的一种动态关系,是一种竞争、共生、再生和自生的生存发展机制。未来城市治理目标就是保障各因素、各子系统间通

过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科技、教育等各方面的协作关系,达到各种力量的均衡和各内容结构的稳定,最终实现整个城市系统的生态稳定与可持续性。

城市生态治理基于城市自然生态、经济生态和人文生态关系生态承载能力的要求,旨在将单一的生物环节、物理环节、经济环节和社会环节组装成一个有很强生命力的生态系统,通过各种技术、手段、体制、规章等渠道来协调城市的物质、能量、信息等各类资源,最终达到公共利益的最优。总之,城市生态治理机制必须体现生态学的天人合一的系统观,道法天然的自然观,巧夺天工的经济观和以人为本的人文观。[7]

三、唐山市生态治理的实践

基于以上若干理论的探讨,本文选取了唐山市作为典型城市进行例证分析。唐山市是传统资源型城市,“十二五”伊始,被称为“钢城”、“煤都”的唐山,毅然选择了奋力突破发展过于依赖资源、能源的束缚,加快资源型城市转型之路。

(一)唐山城市生态治理的历史实践

唐山自改革开放以来主要采取了以下城市治理实践:[8]

1. 加快经济体制改革,从经济“统治”走向经济“治理”。这一时期,唐山市经历了三个阶段的经济体制改革,初步形成了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的三级架构,即市政府作为市级国有资产管理者;大型企业、企业集团、控股公司或者投资公司、资产经营公司经授权后,作为国有资产营运机构;国有资产营运机构所投资的企业作为市场竞争的微观主体。通过改革,1997年唐山市生产总值达到大幅提高,提前完成了在本世纪末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两番的奋斗目标,为城市治理的提出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2. 改革财政管理体制,创新城市治理。1994年开始实行第四次税制改革,按照税种划分中央与地方财政收入,即“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并成立了国家和地方两套税务机构以分设国税和地税。通过分税制,地方财政收入迅速增长,独立的地方利益开始形成,城市政府的博弈能力进一步增强。

3. 引入市场机制,加强社会管理。社会的转型对单位制为主体的二元城市基层管理体制构成了巨大挑战。在社会转型的大背景下,唐山市自1987年开始试行企业职工退休费社会统筹,1988年3月颁布了《唐山市企业城镇劳动者养老保险规定》,实施了养老保险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的新机制。到1997年底,全市城镇企业职工养老保险的覆盖面达到78.4%。同时,街道办事处、居委会在维护辖区社会治安、引导下岗工人再就业、落实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逐步形成城市社会管理的微观重心。

4. 发挥城市社会中间组织作用,提升城市治理水平。1998年以来,进入城市管理的新阶段,这一阶段的开始,公众和企业作为微观主体开始参与城市管理,城市社会中间组织的地位和作用受到重视。1998年,唐山市开展了街道管理体制改革,城市管理的权力进一步下放,确立了“两级政府(市、区)、三级管理(市、区、街)、四级网络(市、区、街、居)”的管理体制。

(二)唐山城市生态治理存在的问题与反思

改革开放以来城市生态治理实践,使得唐山在城市治理方面积累了重要经验:城市政府剥离、转化了大量不应由自己负担的职能,形成了“双肩挑”的治理格局,即城市政府既要完成规定的城市经济发展目标,又要承担大量的公共管理的职能;城市管理体制和机构改革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分级分权管理的改革思路使得管理重心下沉,市级管理机构得到精简,管理效率不断提高,实际效果有所加强;城市治理的机制从主要以政府政策为主转向不断建立、健全城市管理的法律法规,但在整体上仍是以政策为基础,完善的城市治理的法律法规体系尚未形成;城市治理的手段日趋多元化,即法律手段、经济手段和技术手段都在城市治理中加以实施,同时也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效果,然而以行政手段为主的格局没有根本改变;城市治理技术上因为具备了较先进的硬件,并采用了一定数量的软件,大大提高了城市治理的效率,但城市治理技术的整合有待提高;在对城市治理的投入方面正逐步增加。“十五”以后,唐山的城市管理投入比“九五”时期有所增加,但与城市规划、城市建设上的投入相比,缺口仍很大,不能满足需要。 验的同时,也不能回避唐山城市治理改革实践中暴露出的问题,这些问题表现在:第一,城市经营中政府的利益定位不准。对城市经营的片面理解把城市政府定

为政府经营、政府受益,而忽略了市政府同时作为城市公共资源的代表和监督者。这样在缺乏对政府的有效约束条件下,城市经营必然对城市公共资源的有效配置和合理利用产生诸多不利的影响,市政府会将自己掌握的城市资源转化为经营资源,以谋求城市发展甚至是政府自身利益的满足。第二,城市经营容易诱发城市政府中的腐败现象。城市政府作为公共权力执掌者,一旦像企业那样从事经营活动,由于不具备企业那种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会存在更高的道德风险和机会成本。如一些政府机构为了本部门的利益在城市经营中人为设租,从而导致各种寻租和腐败现象的发生,使政府违背了自身公共利益代表者的角色定位,出现“执政道德”方面的问题。第三,城市经营过程中其他利益主体参与的缺失。强调城市管理主体多元化正是基于城市管理面临的新挑战。从唐山城市管理体制上来看,存在明确的二级政府(市政府、区政府)三级管理(市、区、街道)四级网络(市、区、街道、社区)体制与各级责任都不很清晰的矛盾。所有这些问题的根源是管理主体的缺位。

(三)唐山生态城市的目标与生态治理机制的完善

在有效实施“十一五”规划,取得辉煌成就,并总结历史经验的基础上,唐山市政府编制了《唐山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该纲要规划了“十二五”时期唐山市努力创建生态城市的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主要内容包括:综合实力显著增强;经济结构优化升级;改革开放不断深化;科技创新实现突破;资源环境明显改善;社会建设全面加强。[9] 随着生态城市建设目标的确立,与之对应的城市生态治理机制模式也正在进行着一场深刻的制度变革和创新。这些变革表现在:第一,改革政府行为。唐山市政府作为城市治理的核心,改变过去的行为方式,权力有了很大回缩,为城市其他利益主体参与城市治理提供了空间和可能。第二,加强企业地位。唐山市通过加强各种企业地位、提升企业参与治理的积极性,各种所有制企业在城市治理中地位的差别逐渐缩小。第三,发挥城市社会中间组织作用。城市社会中间组织的官办特征明显,实力较弱,缺乏统一的管理,在城市治理中还没有发挥出应有的作用,亟待加强。

参考文献:

[1]陶飞.沈阳市建设生态城市指标及对策研究[j].环境保护科学,2004,(12):62.

[2]高峰.生态城市:城市可持续发展的理想模式[eb/ol]chinacity.org.cn/csfz/fzzl/52634.html, 2011-12-18.

[3]陈振明.公共管理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8.

[4]王佃利.城市管理转型与城市治理分析框架[j].中国行政管理,2006,(12).

[5]【加拿大】吉利斯帕奎特.通过社会学习的治理[m].奥特瓦:奥特瓦大学出版社,1999:214.

[6]范国睿.教育生态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21.

[7]王如松,李峰.论城市生态管理[j].中国城市林业,2006,(4).

篇10

一、引言

科技发展日新月异,由于科技赋能,保险行业正在发生前所未有改变。科技进步带来的是保险行业的迭代升级,极大地改变了人类对风险的认知能力。风险的本质是一种不确定性,不确定性往往源自信息不对称,反映为认知和感知的能力的差异。随着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应用,信息不对称问题逐步解决,认知能力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原本不可测定的风险变得可测定,这种变化不仅体现在量的提升,更带来了质的跨越。对风险认知能力的提升将深刻影响到风险管理领域,更为有效的风险管理方式和风险管理工具将被创造出来。我国的保险业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阶段,保险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将得到极大地提升。近年来,对“保险社会”和“保险城市”的研究与实践已经成为社会治理和行政转型的一个重要趋势。保险之于城市、社会、国家的影响深远,在我国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过程中,深入研究保险型城市意义重大。

二、文献综述

关于保险社会重要性的研究较少,保险对社会的影响和改变未得到学者和决策者的足够重视。如Baker(2002)Skipper(2006)等都认为,相对于保险在经济活动中的重要性,保险对社会的影响很少受到学者们的关注。若看到20世纪社会政策的巨大影响,人们会认同这样的看法,即保险是一种“沉睡的巨大力量”(Baker,2002)。Strange(1996)提出保险公司和风险管理者对社会群体、国家经济、商业企业间的价值分配的影响是当代国际政治经济的一个基础性问题。大量国外研究者认为,保险是一种治理方式。Rawls(1973)提出,一个有序的社会就像一个保险公司。Barryetc(2003)出版著作《保险作为一种治理》,保险主体在多个重要领域能与国家一样发挥管理作用。通过对人口统计、概率理论等技术的应用、嵌入法律框架、建立一整套风险监督与审计体系,构成了保险的社会宏观管理手段和方式。古典经济学家穆勒认为,国家应当被视作一个巨大的相互制保险公司或互济会,其目的是为了提升公众福利。而福柯更将保险置于其现代治理概念的核心位置。学界关于保险型社会的研究较早,MichelFoucault(1986)提出治理术(Governmentality)理论,Ewald(1986)提出保险型社会是一种广义的社会转型,保险型社会被称为是Foucault的治理术理论应用到保险领域的代表性例子。人与人之间原本孤立的相互关系会以保险契约为媒介而发生关系重组,保险将渗透到生产生活之中,保险成为新形态社会的基石,社会迈入现代社会(Beck,2012)。Baker(2002)提出了保险国家的概念,它不是政府机构,而是一种治理方式,政府的目标是保护公民免受风险的侵害。Horan(2011)分析了二战后美国保险型社会建设情况,并提出美国保险型社会建设动因是美国社会强调依靠个人而非政府的社会推动,保险为个人生活提供有效保障,降低人们对政府的依赖。国内学者对城市风险治理研究较多。王光辉、刘怡君、王红兵(2014)从城市危机、城市风险、城市病以及风险城市等概念入手,对城市风险的基本内涵进行梳理。魏华林、万暄(2015)分析了城市风险的发生规律,揭示了城市风险形成的背景和原因,指出城市风险形成的主观原因是城市规划和城市建设,城市风险治理需要由政府、市场和社会等多方联合组成治理主体。

三、保险型城市的内涵解读

保险型城市指的是利用保险机制,面向城市发展中遇到的自然灾害、社会管理、民生保障、经济发展等重大风险提供一整套风险管理体系,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城市。即保险与城市建设深度融合,围绕城市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通过引入保险机制,充分发挥保险的风险管理、资金融通和社会管理等功能,提升城市抵御风险能力,是以保险为基础设施和管理要素的城市发展新形态。

(一)保险型城市拓展了城市风险治理的空间保险型城市关注全域范围内的风险治理。传统的城市风险治理中,由于城市是现代经济的中心,是国家经济的主要载体,城市风险治理就是治理城市的风险,城市和农村的风险治理是脱节的;保险型城市关注全域范围内的风险治理,由于城乡融合发展已经成为趋势,各种区域统一政策的出台和实施,使得城乡的融合逐步加深,风险的形成和发生难以通过城乡的地域差别进行区分,所以城乡统筹的风险治理成为必然。保险型城市关注城市网络空间的风险治理。传统的城市风险治理中,互联网发展并不充分,由互联网所诱发的风险尚未引起人们的重视,城市风险治理面对的主要问题是以城市为载体的经济和社会风险;保险型城市在传统城市风险治理基础上,充分的考虑了互联网的因素,互联网高速发展带来相关行业的创新,这些创新又产生了有别于传统行业的新型互联网风险,所以创新城市风险治理工具成为应对新型网络风险的必然。保险型城市关注思想空间的风险治理。传统的城市风险治理中,虽然有诸多的法律法规作为制度保障,但由于法律法规存在漏洞或者执法不严、不能等问题,一直困扰着城市风险治理效果;保险型城市是对建设法治国家的积极实践,将保险与城市风险治理结合,将原来政府一元化处理方式改变为一种契约形式,大家都是按照法律、按照合同来商谈办事,政府也可以从左右为难的尴尬境地解脱出来,更好制定规则,加强监督。

(二)保险型城市拓展了城市风险治理的时间保险型城市改变了城市风险治理时间的起点。传统的城市风险治理中,风险预防、风险应急管理、风险事后补偿等三者是分割的,难以有效衔接,存在社会协同的脱节,所以城市风险治理效率较低;保险型城市是城市风险治理的创新与探索,将风险预防、风险应急管理、风险事后补偿等三者有效衔接,强化社会协同,三位一体的进行全面风险管理,能有效降低事故发生概率和损失幅度。保险型城市改变了城市风险治理时间的方向。传统城市风险治理是站在过去和现在的视角看未来,在总结过去经验和现实情况基础上规划未来的风险治理方案,更注重对应急性管理工具的应用,方向是向前的;而保险型城市是站在未来的视角看现在的城市风险治理,城市未来的发展定位与规划决定现在的城市风险治理方案安排,更侧重事先预防、事中控制和事后补偿等三位一体的管理工具的应用,方向是向后的。保险型城市改变了城市风险治理时间的距离。传统的城市风险治理在考虑过去城市发展经验基础上,结合一定期限的未来发展可能,制定现在的城市发展规划,由于对未来发展可能考虑不足,往往会出现诸多城市病,属于短程视野下的城市风险治理;保险型城市在传统城市风险治理基础上,考虑未来更长时间的城市发展可能,制定现在的城市发展规划,由于对未来发展可能考虑的更加充分,使得城市朝着可持续城市方向发展,属于长程视野下的城市风险治理。

四、保险型城市的实践路径

(一)保险发展与城市建设结合保险发展应坚持问题导向,明晰城市建设所肩负的历史使命,在大城市病、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区域经济均衡发展、改革开放等问题上寻找切入点,围绕着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完善公共安全体系、预防化解社会矛盾、优化公共服务等问题,尤其是社会治理等利益关系复杂、管理难度较大的领域引入保险制度,合理的通过保险的参与,寻找到行之有效的解决方案。例如,警保联动,依靠交通事故快速处理系统、保险公司理赔系统为支撑,通过保险公司理赔人员在城市主城区、国省主干道、重要交通节点等方式,第一时间发现和到达事故现场,协助事故双方当事人进行协商,努力实现简易交通事故的快速处理、现场车辆人员的快速撤离、损失金额的快速赔付,提升交通事故处理和保险理赔效率,防范事故引发的拥堵和造成二次事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