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污水治理工程模板(10篇)

时间:2023-08-11 16:56:00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农村污水治理工程,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农村污水治理工程

篇1

中图分类号:G812文献标识码: A

0 前言

浙江省农村建设一直走在全国前列,提出了多项惠农政策,其中“千村示范万村整治”与“美丽乡村建设”在浙江省农村建设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代表着浙江省新农村建设的两个阶段。但是,随着农村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生活方式的转变,生活污水的排放量也呈逐年上升的趋势,此前建设的生活污水净化设施在数量和质量上都不能满足农村的普遍需求。还有很多自然村没有完善的生活污水收集和处理设施,农村生活污水的处理任务仍然十分严峻。

为了贯彻党的十精神,金华市委、市政府按照省委省政府打好水治理攻坚战的部署,2014年大力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作,科学选择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的技术模式,开展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全面解决东阳市农村水环境污染问题。

1村庄污水治理现状及评价

1.1农村污水治理现状

长期以来,农村生活污水的治理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无序排放的农村生活污水成为污染村镇水体的重要原因之一。大多农村没有完善的排水管网,且缺乏配套的污水治理设施,给生活污水的收集和集中治理带来难度。由于农村人口居住分散,排放的污水大部分未经治理就直接排入附近河道,或渗入地下。农村生活污水在水质、水量和排水方式有其自身的特点。

1、水质特点:

农村污水浓度低,变化大;农村污水主要为生活污水和以农产品为原料的加工污水的混合水体,其中50%以上是生活污水,可生化性好。

2、水量特性:

农村人口居住分散,人口数量相对少,产生污水量也小;变化系数大,农村污水排放量和居民生活规律相近,早晚比白天大,夜间排水量小,具有变化幅度大的特点。

3、排水体制特点:

很多农村尚无排水系统,雨水和污水均沿道路边沟或路面排至就近水体,或经化粪池简单治理后随意渗入地下。有排水系统或管道的地区,除小部分经济条件较好的村镇实行雨污分流制外,大部分地区采用合流制排水。

1.2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评价

尽管东阳市农村生活污水治理通过近几年的努力得到很大程度的改善,全市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程项目覆盖面不断扩大,生活污水治理效率和纳管率不断提高,但同时也面临着诸多的困难和问题。

由于缺乏系统规划、工程设计不合理及农村集体经济薄弱等原因,绝大多数村庄没有完善的污水管网。已建的农村污水治理工程由于管网不够完善,收集范围小,户接入面窄,导致污水收集率偏低。

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存在以下问题:

1、农户自建的化粪池建造质量良莠不齐,无法达到统一标准,部分化粪池没有做防渗处理,大量污水直接渗入地下;部分化粪池建造在房屋下面,导致污水管网难以接出,化粪池难以改造。总体而言,农户现状自建化粪池质量标准不达标,需进行一定改造。

2、大部分村庄并未建设污水管网,只经过化粪池简易处理后直接下渗排放,远未达到相应的排放标准。

2 工程设计

下面以六石街道吴良村为例对东阳市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程设计进行介绍。吴良村内新建住宅基本都有单户化粪池,多为村民自建,一般位于房屋后侧厕所下方,农户厨房及卫生间的污水均接入池中;村内建设年代较早的土、木结构等老式住宅大多无人居住,即便有也无污水接出;现状污水多排放至就近渠道与河道。吴良村内现状有一根d500污水干管,埋设在沟渠下,据现场踏勘了解该污水干管尚未启用(无污水支管接入)且状况不佳,有部分沟渠水渗入,其余并未建设污水管道,生活污水经化粪池简单处理后自然下渗或排入雨水明沟中。

2.1排水体制

排水体制采用完全的雨污分流制,雨水不得进入污水管网。

2.2污水出路

根据吴良村现状,在村南侧低点设置污水处理设施,污水经管网收集后集中排至此终端污水处理设施,经过处理达标后排放至河流或灌溉沟渠。

2.3设计污水量及工程规模

1、污水量预测

污水量按单位人口综合用水量指标来计算。结合设计指导文件,本次采用综合用水量指标法计算污水量(平均日),计算见下表。

污水量预测表

序号 自然村庄名 常住人口(人) 污水量指标(m3/人.d) 污水量(m3/d)

1 吴良村 1948 0.08 155.84

2、工程规模确定

根据以上水量预测情况,吴良村的设计规模为160m3/d。

2.4入管水质要求及进水水质

1、入管水质要求

与生活污水性质相似的工业废水,允许排入农村生活污水管道系统,经一并处理后排放;对于畜禽养殖户数较多的养殖废水,不允许直接排入农村生活污水管道系统,必须经过预处理达到一定的标准后方可排入。

2、进水水质

农村的污水主要由卫生间的洗漱和粪便污水,厨房洗涤废水,洗衣废水等组成,有些村庄还存在很少量的禽畜废水。卫生间污水由于含有粪便和沐浴液,有机物浓度高;厨房废水主要为餐前淘米洗菜,餐后锅碗洗涤,废水中菜叶类漂浮物多,肉碎、泥沙类悬浮物多,餐后废水含油多;洗衣废水主要以含磷为主。

根据我方设计人员对东阳市各个村庄的现场调研反映,农村养殖废水基本没有。因此,东阳市农村污水绝大部分为生活污水,大部分农村污水的性质相差不大。其水质特点主要体现为污水浓度低,水质变化大。一般BOD5≤150mg/L,CODcr≤350mg/L;PH值6-8,SS≤400mg/L,色度(稀释倍数)≤100,基本上不含重金属和其它有毒有害物质,含一定量的氮和磷,水质波动大,可生化性好。

2.5 污水管道设计

根据吴良村地形现状,吴良村以楼怀公路为界敷设东、西两根污水主干管,楼怀公路西侧居民污水通过西侧污水管道收集,管道自北向南敷设至浙江坚利美钢瓶制造有限公司后向西穿过楼怀公路后与东侧主干管交汇,楼怀公路东侧居民污水则汇入东侧污水主干管,管道自东北向西南敷设。由于现状d500污水主干管状况不佳,有部分沟渠水渗入,结合本次工程一并进行废除后改造。

两根主管最终将污水输送至吴良村南端的污水终端处理设施。

2.6污水构筑物设计

1、检查井

采用成品塑料检查井,每隔一定距离设置一座,井底做成流槽。

2、化粪池

本次设计拟对居民自建单户化粪池全部进行改造:建议废除原有室内化粪池,用砂石进行填埋。设计建议单户采用预制一体化三格式化粪池统一改造,将农户卫生间污水接出至化粪池中,再排入污水管网,农户厨房污水及其他生活污水直接排入污水管网。

2.7终端处理工艺

对于村庄的污水生态处理工艺选择需结合自然村组的实际情况,在考虑农村的区域区位、地形地势、土壤植被、收纳水体、经济水平,以及各工艺处理设施的占地面积、投资、运行管理经验等各方面因素后作出合理的选择。

结合市域生态环境功能区划,位于禁止准入区和限制准入区的农村可采用微动力与无动力组合的污水处理工艺;位于重点准入区和优化准入区的村庄可采用无动力的污水处理工艺。

吴良村位于东阳市生态环境功能区划优化准入区,同时参考东阳市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规划(2014-2016)(试行)的主要结论,结合吴良村实际情况,推荐无动力+复合人工湿地组合工艺。

篇2

以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大力开展“五水共治”专项行动,以发挥水优势、治理水污染、美化水环境、恢复水生态、严防水灾害、倡导水文明、建立水机制为着力点,以“村点覆盖全面、群众受益广泛、设施运行常态、治污效果良好”为标准,坚持全面治理与扩面改造并重,全面解决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建设标准低、自然村覆盖率低、农户受益率低、运行负荷低和设施正常运行机制不健全等问题,花最少的钱、尽最大的努力、发动最广泛的群众参与、建设质量最佳的民心工程,确保完成三年和年度农村生活污水治理任务,加快建设“魅力毛垟,边界集镇”。

二、工作计划与目标

全乡7个行政村中全部列入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程,分三年(2014-2016年)完成,第一年实施三个村;第二年实施炉西、两个村;第三年完成、两个村(具体见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年度计划安排表)。地处偏僻且在家人口较少的村、以实施农民异地搬迁工程为主,部分不异地搬迁的农户,按以奖代补的方式补助其做卫生厕所,或集中连片以稳定塘的形式进行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力争通过3年努力,全面完成全乡农村生活污水治理任务,使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行政村覆盖率提高到100%,农户受益率提高到80%以上,农村生活污水无序排放现象得到根本改变,洁净村庄建设取得明显成效。

三、工作任务

(一)新建一批,提高美化水平。乡农村污水治理办公室按照工作计划中的时间节点完成年度治理任务,全面推进新建村的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程建设。(人口聚居区建设生活污水处理池,纳管户数大于50户,可选用微动力处理模式;纳管户数在10户至50户,可选用人工湿地和无动力厌氧组合模式;在个别人口散居区、纳管户数少于10户的情况下,可以选用无动力厌氧处理模式。污水处理池建设和管网配套应符合规范,雨污分流,出口水质达标排放。)污水处理池建成后,做到污水净化、村庄绿化,人工湿地种植亲水性植物,对池面进行覆土、绿化,美化环境。

(二)整改一批,提高处理效果。⑴加快污水管网建设。对于毛垟、沙垟、库头、炉西四个村,建设污水管网并实现纳管排放。⑵修复原有处理设施。对原有处理设施存在管网破损、污水池内无水或水量较少、处理效果较差的毛垟、库头村及沙垟的移民点,完成管网修复、窨井防渗、配套管网建设等,并达标排放。⑶对毛垟、沙垟、库头村(按照上级环保部门的要求,纳管户数大于50户的已建无动力厌氧设施,对处理效果较差的、位于环境敏感区的村庄),增加人工湿地或微动力,提高处理效果。

(三)维护一批,落实长效管理。⑴各村建立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运行维护管理制度,加大监督检查力度。⑵各村住村干部既为本村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指导员,综合指导农户农村生活污水治理。⑶清掏沉淀池、管道和窨井内杂物,对缺损的人工湿地亲水性植物进行补种、修枝等养护,保持人工湿地不堵塞,保障治理设施完好、正常运行。

四、工作计划与步骤

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作分三个阶段来完成:

第一阶段:准备阶段(1—4月)

每年度,列入年度计划的村要完成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入户调查,配合设计单位完成工程施工图设计,同时,要对全村进行一次彻底的大清扫,对“乱搭、乱建、乱堆、乱放、乱养、乱占、乱排、乱丢”等“八乱”现象进行全面整治,并在此基础上开展洁净村庄、卫生家庭创建活动和“好媳妇”评选活动。

第二阶段:实施阶段(5—6月)

乡政府于6月份之前完成项目招投标工作,各村要配合施工单位加快推进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工程,并发动群众积极主动地“截污纳管”,把生活污水全部接入工程管道,没有完成卫生改厕的农户必须加快改厕进度,确保与总体工程施工同步进行。

各村根据实际情况,向乡政府申请改栏、改厕、改路、绿化、清水绕村、阴水沟治理等以奖代补项目资金,并广泛发动群众投工投劳实施这些惠及面广、影响深远的基础设施项目,通过全村上下的共同努力,让村容村貌发生根本变化,为建设美丽乡村、洁净家园打好基础。

第三阶段:验收阶段

每年度12月,乡政府对实施村工程进行验收,各住村干部指导施工单位做好验收工作,并制作好工程项目验收材料,报县农办统一备案。对以奖代补项目,乡政府根据各村实施的工程量,综合考虑资金量大小、重要性和绩效高低等方面因素,统一报县农办争取以奖代补资金。各村完成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程及相关配套工程后,要建立农村生活污水治理长效管理机制。

五、工作要求

篇3

可由于工程量大面广、情况复杂,推进过程中难免出现一些设计不够合理、施工不够规范、质量监管不到位等问题。“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工程建设质量如何,直接关系‘五水共治’成效和群众切身利益。”在今年1月召开的开化县十五届人大四次会议上,这些问题引起了代表们的热议,他们建议县人大常委会对此开展监督,争取把这项涉及千家万户的“民生工程”,做成“民心工程”、“良心工程”。

人代会后,开化县人大常委会便决定将全县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作列入2015年度重点监督议题,计划通过专题调研、专题审议、专题询问、代表视察、工作督查等方式开展监督,确保钱江源头兑现“送出一江清水”的庄严承诺。

地毯式摸底,凸显监督之实

要想监督有的放矢,首先得摸清情况、找准方向。春节假期一结束,开化县人大常委会立马兵分7路,按照“走进每个工程实施点,把座谈会开到每个行政村”的要求,深入全县453个项目实施村点,就一些群众、代表关心的热点问题,开展了一次地毯式的摸底调研。

村头镇大黄山村坐落于海拔500余米的山间,120余户农家分布在4个自然村,其中3个自然村去年实施了污水治理工程,人口最少的一个村点仅10余户人家。3月6日清晨,早春的天气仍是寒气逼人,开化县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程育全带领调研组一行6人,翻山越岭来到了这3个自然村,就偏远山区生活污水治理工程实施情况开展调研。

大黄山自然村有70余户农家,近年来凭借良好的生态优势,许多农家都办起了农家乐。调研组走进每户农家乐,详细了解他们的污染物排放情况,以及对污水处理工程建设的意见建议。调研组发现,“靠山吃山”的大黄山村民深知保护环境的重要性,非常支持生活污水治理工程实施。而在仅有10余户农家的岭头自然村,调研组却听到了不同的声音:“上级鼓励我们向中心村集聚,为何还要花几万元做这工程”“我们村有两三户可以建化粪池,现在做那么大一个终端,不是浪费吗?”几位群众带着调研组一路察看污水管道铺设情况,并向调研组道出了他们的真实想法。3个自然村走下来,调研组既看到了不同自然村、不同环境下工程实施的实际状况,也充分了解了不同生产生活条件下群众对工程建设的态度和真实期盼。

与此同时,为使调研工作更加全面、深入,全县14个乡镇人大分别组织辖区内人大代表,对本乡镇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作情况开展监督。其中,杨林镇人大三次组织镇人大代表对不同设计规模、不同处理方式、不同建设进度的在建工程开展视察,切实做到摸清问题,督促整改。

据不完全统计,全县95%以上的县乡人大代表都参与了这次地毯式的摸底调研,许多代表作为项目实施村的主要负责人,更是积极向县人大常委会提出意见建议。“我们调研后发现,以村为主体,采取‘三议三公示’进行施工,既能降低工程造价,又能保证工程质量。”“我们调研组不这样认为,有些村以‘三议三公示’为名,实为逃避招标,而且由村自行组织施工的,因缺少专业技术人员支持,影响了工程质量。”“我们认为,以哪种形式进行施工,应根据工程量大小和各村实际情况。由村自行施工的,村两委必须具有较强的战斗力,村民对此项工作也需十分支持才行。”……经过激烈的观点碰撞,在对调研情况进行理性分析后,开化县人大常委会形成了一份6000余字的调研报告,既详细阐述了工程实施的真实现状、基层群众的担心和顾虑,也提出了工程建设中存在的问题、解决途径等。

多措并举,彰显监督之力

面上看得见的情况摸清了,看不见的情况又怎么样? 就在开化县各级人大代表分赴各地开展实地调研的同时,县人大还要求县审计局对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程项目开展专项审计。

2月中旬开始,县审计局派出审计组,对“五水共治”政策措施落实情况开展跟踪审计,重点抽查了6个村实施的工程项目,并对集中采购管材价格偏高问题开展专项审计调查。审计发现,部分工程存在招标管理不规范和项目补助资金使用不规范等问题,有的村违反招投标法规定将工程直接发包给有关施工单位,有的工程设置的招标条件不利于市场竞争。看到审计局罗列的种种问题,县人大常委会主任会议成员看后十分揪心,要求将这些审计情况印发给每位常委会组成人员,并决定在常委会会议审议县政府关于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作情况报告后,就相关问题开展专题询问。

“一些工程设计没有结合当地自然环境和居住环境,致使设计方案频繁调整、终端选址不合理、工程返工等问题出现。今年准备如何提高工程设计的科学性和实用性?”询问会上,县人大代表邓仕海率先发问。

“针对工程设计上存在的问题,今年我们将充分发挥设计单位和项目实施村的作用,争取做到科学性和实用性并举。对住户在20户以下、布局比较分散的自然村,可以调整为生态化处理模式……”县农办主任葛宏雷马上接过话筒应答。

“我还有一个问题要问”,应答声刚落,邓仕海代表又追问:“畜禽污水处理是农村污水处理的重点,但从目前实施情况看,绝大多数畜禽污水未被纳入村生活污水处理工程,是出于什么考虑?下一步准备如何处理畜禽污水?”

“未将畜禽污水纳入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范围,主要考虑到现有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处理能力有限,将畜禽污水纳入会影响处理效果。下一步我们将针对畜禽污水处理作进一步研究,争取尽早拿出方案。”葛宏雷就此问题进行了解释。

“如何规范工程技术指导和监理,确保工程建设质量?”“针对农村污水治理工程招标、建设、验收、资金使用等方面出现违规、违纪情况,监察部门如何进一步加强监督?”

…………

经历了一个多月的集中调研,与会的常委会组成人员和人大代表早已对开化县的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工程实施情况了如指掌,在县十五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一次会议期间举行的专题询问会上,接连提出“敏感”问题,让县府办、县财政局、县监察局等部门负责人应接不暇。

专题询问是为了发现问题、弄清问题,可解决问题才是人大监督的最终目标。为此,开化县人大常委会结合审议和专题询问情况,形成了《关于全县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作情况的审议意见》,向县政府提出了要科学合理地进行规划设计、规范有序地进行施工、及时做好工程验收、建设长效运管机制等意见建议,并要求其在三个月内向县人大常委会书面报告研究处理情况。

一抓到底,更显监督之效

接到县人大常委会的审议意见书后,开化县政府第一时间召集各乡镇、部门负责人,研究相关问题整改措施,并在一个月内先后下发了《开化县2015年度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程建设考核办法》、《关于进一步规范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程建设的通知》、《关于简化2015年农村生活污水治理项目管材管件及检查井领用程序的通知》等多个文件,对准症结问题开出数剂“药方”。

对于代表意见较集中的污水处理设计不够科学、合理的问题,各设计单位今年对新实施的106个村和续建的8个村逐个进行了现场勘测、分析,不断优化设计方案,尤其是一些地势复杂、住户分散等情况的特殊村庄,不再是简单地套用建设图纸,而是争取做到“一村一图”,确保施工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比如说,类似齐溪镇龙门村、华埠镇永丰村等已有污水处理设施的村庄,仅需对原有管网或终端进行改造提升,既可节省建设资金,又能达到治污效果;像芹阳办事处宋村村这样住户较分散的村庄,再加上地势高低错落,污水处理设施和管道铺设较困难,设计单位经过数次现场勘测后,提出了部分农家通过建立生态化粪池来处理生活污水的方案。

篇4

根据国家、省、市关于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的工作部署及目标要求,**结合乡村振兴齐鲁样板示范村、美丽乡村及***水库水源保护区建设,先期启动了***个村的污水处理规划设计,计划自****年起至****年,分四期完成***个村的农村污水收集处理项目。根据分期分批、先急后缓、逐步推进的原则,一期、二期**个村的管网部分于****年实施,主体已竣工,目前进入收尾阶段;一期、二期入户部分已完成四个村;一期、二期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安装工作正在进行,现已完成**处;三期实施**个村,正在实施的有******三个村,其余村管网将于****年完成;****年底前完成四期剩余**个村的污水收集处理工程。目前,生活污水治理工程竣工已开展污水收集治理的有**个村。按照规划,经过2至3年的治理,**将实现城镇和农村污水处理全覆盖,为全区域水生态建设提供坚实保障。

二、项目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项目自身实施难度大。一是农村污水排放量不稳定。从目前**农村污水排放情况来看,普遍存在污水水量随季节变化、特定时间激增等排放特点。二是污水管网铺设难度大。绝大多数村庄没有整体规划,院落建设参差不齐,管网铺设时,开挖水泥路面多,涉及农户也多,管路走向复杂,施工难度大,群众工作难做,要按要求使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程受益农户覆盖面达到村总户数的80%以上有一定难度。三是庭院内污水收集管网情况不统一。农村生活污水治理项目主要实施庭院外收集管网建设,已经实施庭院内收集管网建设的村庄污水收集效果较好。没有实施庭院内收集管网建设的村庄,污水收集效果较差。目前**正在开展的农村改厕项目,厕所污水以街道为责任主体外运处理,没有接庭院外污水管网,对农村污水收集处理效果造成影响。四是施工进展缓慢。该项目主要污水收集管线施工现场多为背街小巷,施工工作面狭窄,施工准备、劳力计划、机械设备调换等均受到极大影响。

(二)缺乏科学合理的施工规划。目前,**农村正在实施的项目有美丽乡村、乡村振兴、燃气入户、厕所改造、供水提升和污水收集等。区域内多项目交叉,政策要求又各有不同,彼此之间相互扯皮、相互影响,重复施工,协调难度很大。施工中,项目需迁移的地下管线的拆除与恢复,临河一侧各主管线的横穿对接,挖掘已建成的道路与交通部门的协调配合,村庄内因巷道狭窄需进行的人工挖掘与恢复,特殊情况导致管线及管位位移需要的申请与变更等这些因素,也不同程度地影响项目施工进度。前期美丽乡村建设项目涉及到的污水部分已经实施的管网多为合流管网,管径小,淤堵严重,建有合流管网的背街小巷因道路狭窄已没有空间再新建污水管道,再加上该项目至今未能验收,致使涉及这些项目的户内污水无法收集到村庄主管道内。

(三)施工环境具有一定制约性。根据现场情况及设计方案,部分村庄设计采用村内化粪池,小型一体化设备和庭院式人工湿地等区域污水收集处理方式。因其建设位置距住户较近,村民以污水治理池里的污水会散发臭气易滋生蚊蝇为由,不让施工。项目施工过程中对村民老旧房屋村舍墙体会造成下沉裂缝等影响,涉及村民夸大损失,漫天要价,影响施工。部分施工设计不符合村民的主观愿望,农户提出一些不合理的要求,限制施工。一些群众因对该项目认识不足,理解上存在偏差,阻挠施工。个别村村“两委”不团结,意见不统一,对项目不支持,导致工程队迟迟不能进场。这些因素的存在,挫伤了施工单位的积极性,增加了项目落地的难度,影响了项目的施工进度。

(四)财政资金投入还需进一步加大。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程属于公益性项目,需要大量公共财政资金投入。随着物价、务工人员工资的飞涨,全面开展农村生活污水整治难度较大,需要大量的财政资金投入作保障。因前期财政资金投入不足,无法按合同要求及时支付施工单位工程款,再加上具体的项目施工单位不具备应有的垫资施工能力,“等米下锅”,致使工程时干时停,影响了施工进度。第三期户外项目资金虽得到解决,但户内污水改造工程项目资金还没有着落,至今无法动工。只解决户外管网建设,不解决户内管网改造,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程项目就不能彻底完工,农村污水就不能全部收集,国家、省、市部署的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目标任务就不能圆满完成。

三、意见建议

(一)强化组织领导,统筹协调推进。针对**农村多个项目存在施工内容重叠,重复施工现象,不但造成资源资金浪费,相互影响工期,还给群众的生产生活造成诸多不便的问题,建议***统筹管理各个项目实施单位,科学优化施工设计方案,协调推进,同频共振,形成合力,在优化财政资金配置的基础上,高标准高质量地完成各个民生项目。

(二)加强宣传引导,转变群众观念。该项目虽为公益性惠民项目,但由于施工场地均为村内道路,施工过程中管网铺设对群众出行造成一定影响,需要群众的支持和理解。项目实施过程中***及职能部门,要坚持走群众路线,充分发动群众,积极整合各方资源,形成**齐力推进治污的态势;要加强舆论引导,通过印发宣传资料,进村入户宣传和示范村带动等形式,让村民感受到治污的好处,并从节水的角度,促进农民生活方式的转变,让群众养成良好的节水习惯,从源头上减少污水源头排放。

(三)加大财政支持,保障资金投入。农村污水处理项目涉及村庄较多,范围较广,资金缺口大,如不解决财政资金投入不足问题,将会影响工程施工进度。***要统筹协调项目资金,确保项目资金足额到位。项目实施中相关职能部门作为项目建设责任单位,要严格按照基本建设程序,加强项目专项资金管理,保证项目资金专人管理,专账核算,专款专用,确保不截留、不挤占、不挪用。

篇5

中图分类号:X71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9944(2013)02017003

1引言

目前宁安市农业污染与工业污染相比较,日益加重,而且治理难度极大,在农业污染源中畜禽养殖业的化学需氧量、总氮和总磷分别占农业污染源的95.8%、37.9%和56.3%,数据表明,地表水污染主要来自于农业污染,畜禽养殖则已经成为农业污染的主要来源,而畜禽养殖业污水以养猪业粪便污水污染环境最重。

2畜禽养殖业环境污染问题及治理的必

要性(1)养殖业严重污染环境质量。2012年畜牧口数据显示,宁安市生猪存栏68万头,出栏80万头;肉牛存栏6万头,出栏3.2万头;羊存栏11万头,出栏10.5万头;肉鸡存栏210万只,出栏614.9万只,蛋鸡存栏71.3万只。年排放养殖污水627496t,年排放畜禽粪便912165t,年排放COD111615t,年排放氨氮2880t,均未得到有效处理。这些使农村生活环境恶化,居民身体健康受到较大影响。

(2)养殖业威胁饮水安全。养殖村污染农村水源时有发生,周边村屯也普遍受到威胁。养殖污染不仅影响宁安市区10万居民饮水安全,更对牡丹江市区90万人口的饮用水安全造成影响。宁安市处于牡丹江上游,养殖业污水、粪便未经处理直排入江,严重影响了牡丹江水质,从而威胁到牡丹江市区饮用水安全。

(3)连片治理是畜牧产业化发展的需要。为了使畜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把住畜禽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关,是畜牧业发展的关键。而畜牧业养殖造成的污染,也是重大动物疫病流行蔓延的重要因素,因此,必须对养殖业相对集中区重点治理。

(4)打造“公园经济”、发展特色旅游胜地和最佳宜居城市、全力建设美丽宁安,迫切需要进行集中整治。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人们迫切要求提高生活质量,而环境的改善是提高生活质量的关键。生活环境质量的提高,也必将增强人民对政府的向心力,提高党和政府的威信,加快生态文明建设和小康目标的实现。宁安市是文化及旅游胜地,村屯环境的污染、江水的污染阻碍了该市打造“公园经济”、发展特色旅游胜地和最佳宜居城市、全力建设美丽宁安的进程。

3治理思路及2013年治理重点

3.1治理思路

以宁安市重点养殖区域确定集中整治区域;以行政区划划分集中治理分区;以分区中的重点村屯确定村屯重点;以运距和土地性质考虑中心村及场址;以大户及散户规模确定工艺路线。双促治理思路:大户采取材料投入与资金引导模式促建干粪收集系统和尿液收集系统;散户采取材料投入+垫料+管理服务模式促建生态发酵养殖模式。推行畜禽养殖污染防治,鼓励养殖小区、养殖专业户和散养户污染物统一收集和治理,完善雨污分流污水收集系统。改进养殖方式,大力推行清洁养殖,推广干清粪,实施规模化畜禽养殖场有机肥、沼气生产利用。加快建设养殖场沼气工程和畜禽养殖粪便资源化利用工程,建设一批示范工程,带动规模化畜禽养殖场和养殖小区配套完善固体废物和污水贮存处理设施。对畜禽养殖小区和畜禽散养密集区实施连片治理,资源化利用。

3.22013年治理重点

按照国家及黑龙江环保厅、财政厅有关要求,结合宁安市实际,拟对畜禽养殖业污染最严重的6个区域进行连片治理,筛选了连片整治项目6个,列入2013年全国农村环境综合整治项目库。6个项目分布在6个乡镇20个村:石岩镇的幸福村、东和村、平安村;卧龙乡的勤劳村、卧龙南沟村、罗成沟村、爱林村;兰岗镇的新农村、自兴村、永政村;渤海镇的东珠村、莲花二村、莲花三村;江南乡的清泉村、缸窑村、宁东村、永乐村;宁安镇的利民村、伊家村、范家村。

2013年2月绿色科技第2期

张晓霞:宁安市畜禽养殖业连片治理的可行性分析环境与安全

4工艺流程及建设内容

连片治理选用动态好氧发酵工艺处理畜禽粪便,畜禽粪便好氧系统固定投资、运行费用、维护费用相对较低,不需要复杂的设备和处理过程,因此广大农村和城市郊区均适用,并且好氧发酵堆肥处理后的产物有较好的生物活性,施肥后有利于提高土壤品质,对于宁安市发展绿色农业及有机农业,可起到良好地促进作用。

4.1工艺流程

畜禽粪便通过干清粪方式收集,利用运输车运至堆放场内储存区进行脱水,然后将畜禽粪便运送到发酵槽,启动搅拌机将畜禽粪便与一定比例秸秆、有机肥发酵剂等辅料混合均匀后,进行好氧发酵。每日对物料进行翻堆,发酵结束后,有机肥运至成品堆放场进行晾晒,并存放至运出。

由于存放在堆放场内的畜禽粪便在堆放过程中可能产生少量污水,所以在堆放场内设置排水沟用于收集污水,收集到的污水自流至新建调节池当中,进行水质、水量调节,污水内含有粪污。粪污泵送至固液分离机进行固体分离,分离出来的固体粪污运到动态好氧发酵槽内进行好氧发酵。污水排至储液池内,吸污车定期吸取外运至农田,充当液态肥使用。

添加秸秆调节物料的C/N值,并视粪便的湿度添加少量水调整物料湿度,投料至发酵槽内。发酵槽内物料堆积高度为0.8~1.0m。每日启动翻堆机对发酵物料进行翻抛搅拌,保持粪堆有充足的氧气进行发酵,并达到散热、腐熟均匀的作用。搅拌过程中搅拌机的行进速度一般在0.8~1m/min,搅拌机边搅拌边将发酵物往搅拌机后方抛出,空出发酵槽中投料区的空间,方便于继续投料,连续生产制作有机肥。

在第一次发酵阶段的1~2d,粪堆会升温到55℃以上,维持5~7d,此阶段可杀死大部分寄生虫卵和有害菌,达到无害化处理标准。经过10d左右,发酵物被搅拌移动到二次发酵区,这时要再次加入菌种混合物,进行第二次发酵,加入的菌种混合物为发酵物的2‰。经过14d左右,发酵物已经制成了有机肥,并移动到出料区。这时,就可以将有机肥出槽了。出槽的有机肥还不能直接使用,还要运到堆放场地,最后经过10~20d左右的后熟。自然堆放开始时,温度还会上升到50℃左右,当堆内温度下降到40℃以下,有机肥有颜色变为深褐色或黄褐色,堆肥内部的有机肥表面附着有大量的白色菌丝,带有轻微的氨味,动态加工技术制造出来的有机肥就达到腐熟标准了。熟好的有机肥,水份一般在40%~50%左右,可直接在田地作基肥或追肥使用(图1)。

图1有机肥动态好氧发酵生产工艺流程4.2执行规范和标准

4.2.1工程规模确定依据

根据《畜禽养殖业污染治理工程技术规范》(HJ497-2009)附录A表A.2 不同畜禽粪污日排泄量中[1],确定项目处理规模为年处理20000t粪便。

4.2.2有机肥产品质量标准

该工艺生产的有机肥料产品质量应达到《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行业标准—有机肥料》(NY525-2012)[2]。

4.2.3建设标准

该项目依据《畜禽养殖业污染治理工程技术规范》(HJ497-2009)5.1.10条款的规定,根据养殖规模建筑物用途、建筑场地条件等需要而确定,结合项目区实际情况设计建设。项目建成后畜禽粪便得到有效处理且综合利用率≥70%[1]。

4.3建设内容

在宁安市养殖业相对集中的石岩镇、兰岗镇、卧龙乡、渤海镇、江南乡、宁安镇,以养殖量最为集中的村为中心村,辐射周边2个以上村屯,由中心村统一进行无害化处理转化有机肥。处理方式:由村统一收集粪肥,运送至中心村发酵车间进行发酵制肥。表1、表2是 6个连片项目的建设内容。

4.4项目选址

该畜禽养殖污染治理工程选址按《畜禽养殖业污染治理工程技术规范》(HJ497-2009)的要求执行[1]。畜禽养殖业污染治理工程应与养殖场生产区、居民区等建筑保持一定的卫生防护距离,设置在畜禽养殖场的生产区、生活区主导风向的下风向或侧风向处;应有利于排放、资源化利用和运输,并留有扩建的余地,方便施工、运行和维护;其他要求参照《城市类便处理厂(场)设计规范》(CJJ 64-1995)第2 章、《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 50014-2006)第5章的有关规定执行。

5工程建设保障措施

(1)加强组织领导,强化责任落实。成立宁安市畜禽养殖业连片整治示范项目领导小组,组长由主管副市长担任。成员包括财政局、环保局、审计局、监察局、畜牧局及宁安镇、石岩镇、渤海镇、兰岗镇、江南乡、卧龙乡人民政府等单位。

(2)优化工程设计,降低建设成本。农村环保建设单位更需要不断研究优化施工组织设计、合理确定工程施工成本的具体措施,争取最大的经济效益。

(3)实行目标管理,严把工程质量。制定健全完善的工程建设管理目标,建立健全质量管理体系。

(4)规范运作程序,建设优质工程。根据项目完成时序,项目建设领导小组对项目建设进度和完成情况各个环节督查,监管各责任单位切实做好每一环节。

(5)拓宽融资渠道,管好用好资金。积极发展与民办企业合作,依托企业多方筹措资金。建立专用账户,履行审批程序,严格资金支出管理。加强对项目资金监管力度,制定有关责任追究制度和内部审计办法。监察和审计部门提前介入,加大工作力度,加强监督检查。

(6)采取依托第三方企业运营。连片项目由宁安市人民政府监管,采取分区建设,集中运营。建成后依托第三方企业运行。第三方企业在黑龙江省连片治理运营企业的备选库中选择。

6工程建设效益分析

6.1环境效益

连片治理项目建成后,可辐射带动周边乃至整个宁安市乡镇养殖户畜禽养殖业的规范化,使农村的废弃资源得到充分合理利用。一是根治畜禽养殖业污染,改善农村生态环境;二是增加农业资源供应,优化农村资源结构;三是减少疫病传播发生,促进人畜健康;四是实现农业生产的良性循环和农业废弃物的多层次利用;五是有机肥还能改良土壤,提高土壤肥力;六是减少污染物的排放。

6.2社会效益

该项目是采用动态好氧发酵工艺技术,将畜禽粪便转化成为对社会经济有益的商品,为农村提供生态有机肥,这对促进生态农业发展、调整能源结构、改善宁安市农村环境质量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同时也可为我国畜禽养殖业污染治理开拓一条新的途径,起到示范带动作用,促进生态乡镇建设和新农村建设,加快和谐社会建设步伐。

6.3经济效益

该项目建设完成后,经营期间年平均收益1505.1万元,收益年均成本524.28万元,利润约为980.82万元。对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有一定的积极影响,包括增加税收、提高就业率、提高科技水平,同时可避免畜禽粪便、污水等污染造成行政处罚或罚款,有一定的经济效益。

篇6

通过对昌平区内水环境和42个排污口(污水直排口)现状调研,发现昌平区内水环境治理技术主要有以下3个方面。

(1)常规污水治理方法。

昌平区内常规的污水治理方式主要是将污水通过截污管道截流进入污水处理厂进行处理,但是目前由于截污管网不完善、污水处理厂处理能力有限等各种原因,除可以通过截污进入市政污水处理厂的污水外,其余的通过各类入河排污口直接进入河库,成为昌平区内水体的主要污染源。

(2)入河排污口治理。

针对昌平区内常规污水治理方式不能满足现状需求的状况(即不能将污水截流引入污水处理厂进行处理),需要对昌平区的入河排污口进行治理。由于排污口治理工程往往是短期的或临时的,因此处理工艺的选择十分重要,既要考虑水质情况,又要考虑排放方式;既要考虑处理设施建设的临时性,又要考虑处理工艺的有效性。同时,这些临时性或短期的处理设施往往建设在污染源入河口附近,处理设施用地也是必须考虑的一个关键问题。

(3)河湖水体治理。

因为入河排污口和河道内源污染的存在,大部分河湖水体水质不达标。为了去除水体中的污染物质,改善水质,恢复水系生态,需要对河湖水体进行治理。而河湖水体水量大,河道周边可用空间有限,因此河湖水体治理技术的选择也要考虑处理规模、处理效果及占地等多种因素。根据上述治理工艺的效果以及治理过程中对技术的要求,经过调研和查阅资料,筛选了几项水环境治理工艺,可以作为排污口污水治理和河湖水体治理的参考。

1.2治理技术模式优化

1.2.1入河排污口治理

昌平区境内入河排污口形态主要分为管涵式和明渠式,排污口数量上以管涵式为主,占71.4%,但是排污量仅占39%,其余为明渠排放。针对2种类型的排污口可采取不同的治理模式。

(1)管涵式入河排污口治理模式。

此种排污口多为昌平区新城周边村庄、小区和临时居住区排水,水量不大,而且随着经济发展,临时居住区有可能面临拆迁,根据排水来源的性质,分别考虑不同治理模式。①治理模式。如果是长期居住区,近期没有拆迁计划,或本身就是新建小区,暂时没有截污管网,若本地区规划中有污水处理厂或截污管网规划方案,则优先考虑纳入污水处理厂或截污管网;如果是长期居住区,但近期没有截污规划,或者是临时居住区,近期可能拆迁,则可考虑临时处理设施进行处理;②工艺选择。根据排污口周边可利用土地情况,选用适宜工艺,如果排污口周边可利用土地较少,则适宜选择紧凑型工艺,例如生物接触氧化、超磁分离、曝气生物滤池等工艺;如果排污口周边可利用土地较多,则可考虑景观效果较好的工艺,如人工湿地和生物塘工艺;③环境经济性。临时处理工程的出水水质可不一定满足相关排放标准,作为临时处理设施,削减一定的污染物量,同时符合经济环境发展的当前需要,达到最佳经济效益比才是重要的。

(2)明渠式入河排污口治理模式。

明渠式入河排污口上游流程长、容积大,往往来水量较大,而且雨季容易混入雨水,对纳污河道的污染较大。因此,针对明渠式入河排污口的治理,要将防污防洪结合起来。①治理模式与工艺选择。可根据排污口周边的土地情况,如果可利用土地较多,可以考虑旁路处理设施,采用曝气生物滤池等工艺进行处理;如果周边可利用土地少,则在不影响行洪的基础上,可以使用原位处理方式,在河道内建设生物接触氧化池或曝气生物滤池,对水体进行处理。最好与区内河道和周边景观建设相结合,采用人工湿地和氧化塘工艺,对河道水体进行治理。在河道截污工程实施后,建设的人工湿地和氧化塘可以作为景观设施利用,不会造成浪费;②环境经济效益。与管涵式入河排污口治理类似,明渠排污口治理工程作为临时工程,其出水水质也应以满足当前需要为主,而且明渠水量大、水量变化大,若要满足相关排放标准,则投资较高,因此应根据当前环境经济发展需要确定处理工程的出水水质。

1.2.2河库水体治理

河库水体因为水量大、占地面积大,其治理一直以来是昌平区内水体治理的难点。但是,如果选择适宜的治理模式和工艺,并与水体景观建设相结合,可以达到较好的环境经济效益。①治理模式。河库水体的治理是一个复杂过程,不仅与水体本身的治理工程效果有关,还与上游来水、周边入河水体、河库自身生态系统完整性等诸多因素相关,尤其河库水系生态环境的恢复和完善是一个长期的变化过程。河库水体治理首先需进行水质处理,采用物理、化学、生物及组合工艺治理,同时要考虑生态建设,通过水生植物种植、水生动物放养、生态河流构建恢复水系生态系统的基本功能,提高水体的自净能力,实现水质改善工程的长效性。②工艺选择。对于微污染的河库水体治理,可采用物理处理与生物(生态)治理相结合的工艺,首先采用物理技术(如曝气、投加絮凝剂、磁分离等)对水体进行初步处理,去除天然水体中的悬浮物和磷,之后通过生物处理进一步去除有机物和氮类物质。

2水环境治理工程管理模式优化研究

根据水环境治理的优化技术模式,结合昌平区内经济社会发展实际,研究探讨有效、可行的水环境治理工程的优化管理模式,避免以往存在的重建设轻运行的现象,突破传统的治理工程的管理和监督方式,寻求水环境治理工程的环境、社会与经济效益良好统一的运行模式,从而实现水环境治理工程的长期有效运行。

(1)完善污水管理机构设置,加强人员配置。

在现有的排水管理机构设置基础上,昌平区可参照市局机构统一成立区排水管理事务中心,形成上下联动的统一管理模式,便于规范强化排水行业的监管、指导。同时,在昌平区现有排水管理人员的基础上,加强对基层农村、乡镇的人员配备,并通过技术、技能方面的培训,提高人员素质和服务水平,确保城乡已建排水设施充分发挥效益。

(2)合理确定运营模式,加强排水设施养护和管理。

需要加强对昌平区中心排水和再生水利用特许经营服务的考核、监督和管理,强化水行政主管部门以及流域管理部门的监管职责;推进建立城乡一体的专业化排水设施管理维护队伍,对卫星城、乡镇及村排水设施统一实行专业化的运营管理和维护。同时,强化第三方监测管理,加强对污水处理厂日常运行的管理和管网运行状况的监测,以排水管网维护定额为抓手,研究制定管网运行、维护和管理考核机制。

(3)明确设施运行经费来源。

排水设施处理全覆盖,污水设施运行经费应纳入区财政预算。根据市、区和农民自筹合理分摊的原则,按照生态涵养发展区、城市发展新区、城市功能拓展区的功能区域划分,市财政和区财政对其经费合理分摊,并考虑在农村地区逐步征收污水处理费。同时也需加快再生水利用配套设施的建设,提高区县的再生水利用率,加快污泥处理设施的建设,全面实现污泥的无害化处理。(4)推进排水许可办理力度,强化排水监管行为。需完善区排水监测机构,适当引入第三方监测机制;加强对医院等重点排水户的日常监测、监管,实现重点排水户监测监管全覆盖;加大市、区两个层面的宣传力度。利用各种媒体开展宣传工作,提高社会单位和组织依法办理排水许可的法律意识,提高全体市民的环境意识和爱护、维护公共排水设施的意识,畅通社会监督渠道。

篇7

[中图分类号] TV8 [文献码] B [文章编号] 1000-405X(2014)-4-306-1

1前言

生态景观的概念才是近几年来生态学中发展的新理念,其主要是指在一个较大的区域内,由很多生态系统所组成的一种景观结构,通过生态景观的建立,可使该结构系统在相互作用、相互协调以及不断变化之下,起到促进生态和谐,保护环境的作用。由于生态景观理念具有的可行性、创新性等优势,也在我国河道的综合治理工作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2饮水概况及现状

海东市属青海省所辖市,其中的乐都区地处海东市湟水中下游,属于半干旱区域。由于该区降雨分布不均匀,加之自然地理条件比较复杂,造成水资源的相对紧缺,近年来,更是随着人口自然增长,气候干旱,水源变化以及水质污染等多种的原因作用,导致该区域范围内的大部分地方长期存在饮水污染、饮水紧缺等现象。由于海东市乐都区范围的饮水问题的日益严峻,有关部门也提高了对河道治理工程建设的重视度,并加强了对该区域河道的综合治理工作,以期能够通过有效的治理,来满足人们的用水需求以及用水安全,进而促进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和环境生态保护。

3生态景观在河道综合治理中的应用

根据我国大量的河道综合治理工程的情况来看,将生态影响设计理念应用于治理当中,对提高生态自然环境的合理性,避免环境污染,保证水资源的合理利用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这种情况下,海东市乐都区在河道综合治理中应用生态景观设计,也就成为了必然的趋势。因此,笔者就通过以下几点,来论述生态景观在河道综合治理中的应用。

3.1河道断面

在河道综合治理生态景观设计中,河道的断面设计包括有浆砌石挡墙设计、干砌石挡墙设计、砌石挡墙结合堆砌自然石块护岸、蜂巢网箱挡墙护岸以及松木桩排钉打式护岸等多种设计方案。从目前乐都区的河道综合治理情况来看,多选用的是蜂巢网箱挡墙护岸,其又被称做网格断面,主要是由两层蜂巢状的网格箱所组成。第一层网格箱埋设深度为50―80cm左右,在金属网格箱内填塞鹅卵石或块石等物,而在网格箱顶部,可以用来摆设景观自然块石和护坡绿化结合,从而充分体现出生态景观的理念。

3.2河道水利水工构筑物

常见的河道水利水工构筑物设计方案主要有跌水构筑物、橡胶坝、液压合页坝等几种。其中,跌水构筑物主要由陡坡与跌水两部分所组成,陡坡和跌水又分单级和多级两种。橡胶坝是指由高强度锦纶布和橡胶粘合在一起,之后将其锚固于底板上,形成封闭式的坝袋,最后再经由充排管路用水(气)充胀成为一种袋式的挡水坝。该橡胶坝所具有的优点是坝顶可溢流,并可根据需求来合理调节坝高,以有效控制上游的水位。液压合页坝属于近年发展起来的具有先进理念的水利水工构筑物之一,将其应用于河道综合治理工程中时,具有结构坚固可靠、不怕泥砂淤积、不阻水、不受飘浮物影响等多种优势。其可以在尽量减少水量损失的情况下,充分地冲掉上游漂浮物,从而使河水更加清澈,且该方案的放坝速度快,防洪抗洪效果十分有效[1][2]。

以上所介绍的三种河道水利水工构筑物设计方案各具优势,在当下的河道综合治理工程中应用均已经广泛。而在实际的应用中,我们应该根据河道工程的实际情况与实际需求、规模、投资成本等方面综合考虑,最终合理地选择适宜的河道水利水工构筑物设计方案。

3.3河道水质及生态改善

在河道综合治理工程中,首要的一项目标便是对水质及生态环境的改善,而将生态景观理念应用于河道综合治理工程中时,其对河道水质及生态发送的理念与方案主要体现在如下几点:

(1)入河污水分散处理方案。为避免污水处理厂及污水输送管道对河道内水质造成污染,可利用有效的生物处理技术,针对入河污水进行分散处理,尽量能够使点源污水在入河前便得到处理。

(2)射流曝气增氧方案。通过浮筒式扩散曝气装置,提高水中的溶解氧值,进而为水体当中的有机物提供氧化条件。此种方案可使河道实现接触氧化治污目标,以消除河道臭气,防止有机淤泥不断淤积。

(3)生物浮床水质改善方案。其于一些已经被重度污染的河道,由于水体生态系统的严重破坏,导致其失去水体自净的能力,因此,利用人工生物浮床生态系统的建立,可以尽最大可能地弱化水体中的有害物质,进而起到净化水质的作用。当然,该方案比较复杂,且投资成本较高,不太适用于本次所讨论的河道治理中。

(4)湿地工程水质净化方案。该方案主要是指利用天然洼淀,经由科学的人工修整,建设出天然湿气处理系统,使其能够在土壤与耐水植物的联合作用下达到对河道水质净化的效果。但该方案应用于乐都区河道治理工程中,由于其投资成本较高,可行性较弱。

(5)天然与人工填料接触氧化方案。通过水流从天然滤料间流过时发生的滤吸附过程,起到对水内有机物的氧化分解,进而对河道水质进行有效净化[3]。

3.4河道景观绿化

河道景观绿化也属于河道生态景观治理中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河道景观绿化设计方案诸多,例如在河道综合治理中常见的各式休闲小广场、滨水植物种植、滨水步道、景观平台、休闲活动场所等等,均属于河道景观绿化的范围。

但是,不论在河道综合治理中采取怎样的河道景观绿化设计方案,均需严格遵循以下几点要求:

(1)优化自然河道功能与空间布局。通过对自然河道功能与空间布局的优化,从而有效地满足人们到经济、防洪、饮用等方面的多重需要,实现河道综合治理工程的环境、社会与经济效益的统一发展。

(2)美化城市。河道景观绿化还肩负着美化城市的作用,因此,在绿化时还需以改善人居环境,促进饮水安全、提高人们生活质量为主。

参考文献

篇8

中图分类号:S-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432(2011)-01-0013-1

1 指导思想

本文以现有自然资源为依托,以发展生态环保型经济效益为中心,以现代高新技术为支撑,以“再造秀美山川”为目标,从农村能源建设、生态工程建设、绿色产业化基地建设、绿色家园建设、节水灌溉工程建设、农产品质量监测中心建设、农村清洁工程建设、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工程建设、地力培肥等方面讲解了未来5年永吉县农业生态环境规划治理做法与目标,力求实现经济、社会、生态环境协调发展,全面提高县域经济的综合实力,努力把永吉县建设成为繁荣、富强、美丽的生态县。

今后一段时期,永吉县治理农业生态环境总的指导思想是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开发与保护并重,优质、高效、可持续发展”的方针。以“再造秀美山川”为目标,以现有自然资源为依托,以发展生态环保型效益经济为中心,以现代高新技术为支撑,大力抓好农村能源、生态工程、绿色产业化基地等项目的建设。

2 奋斗目标

永吉县生态农业建设总的目标是:合理开发利用资源,依法保护生态环境,加大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业生态环境和生产条件,提高农产品档次,深加工层次,增强市场竞争能力。力求实现经济、社会、生态环境协调发展,全面提高县域经济的综合实力,努力把永吉县建设成为繁荣、富强、美丽的生态县。

3 采取措施

3.1 生态绿色家园建设工程

计划2011年-2013年,在口前镇建设生态农场绿色家园一处,主要内容是:建设太阳能采暖房300栋;太阳能畜禽舍800m2,太阳能淋浴室100m2;标准“四位一体”生态温室10栋;养殖畜、禽、鱼,种植经济林、绿色蔬菜等。年可出栏肉牛50头、猪300头、鱼20t、无公害绿色蔬菜45吨,节约优质煤150。总收入50万元。

3.2 星星哨水库灌区节水灌溉工程

对星星哨水库灌区进行渠道护砌、整修和示范区建设,2011年-2014年完成。工程投入使用后,每年可节水250万立方米,多灌田500多公顷,直接经济效益416万元。

3.3 地力培肥工程

计划 2011年-2015年,在全县实施地力培肥工程。通过秸秆直接还田和饲料过腹还田、过池还田,广积有机肥,五年培肥3万公顷农田。减少农药化肥使用量。

3.4 永吉县“沼气工程”项目

计划于2011年-2015年每年建设农村沼气池1000个,县级沼气服务网点1个,乡村沼气服务网点26个,加强沼气建设后续管理工作,保障农村沼气建设健康有序发展。

3.5 环境综合治理工程

计划于2010-2011年在永吉县岔路河镇建设一座污水和垃圾处理厂,占地面积2万平方米,建筑面积6,100平方米,购置安装设备仪器88台(套)。项目建成后年处理各种污水540万立方米,处理生活垃圾7万吨,生产有机复合肥3万吨。

3.6 永吉县农产品质量安全项目

2011年投入300万元,完成建设永吉县农产品质量安全项目,对全县农业生态环境及农产品进行监测。

3.7 大力发展以无公害、绿色、有机为主的现代农业

按照“国家绿色农业示范区”建设规划的要求,引导农民积极、有序的发展“三品”产业。使粮食生产持续向“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现代农业方向发展。遵循“认证与监管并重、数量与质量并举”的方针,认真抓好“三品”认证和监管工作。

3.8 搞好永吉县西阳镇狼头村狼头屯农村清洁工程建设

篇9

根据市委、市政府对直湖港流域水环境综合整治工作的任务要求,进一步明确目标责任,切实加强组织领导,采取扎实有效措施,削减内外源水污染负荷,逐步恢复水体自净能力,促进直湖港水质不断好转。

二、重点工作

通过近几年的不懈努力,直湖港段水质逐年好转,但由于存在上游来水影响、排水不畅、环境污染负荷仍较重、部分地区污染治理不到位等问题,距离整治目标尚有一定差距。针对以上问题,2010年,区直湖港流域水环境综合整治各项任务按时序推进到位,已完成5个项目,投资9654万元,完成计划投资6470万元的149.2%;2011年度计划完成5大工程、共12个项目,计划投资6860万元;2012年度计划完成5大工程、共10个项目,计划投资6915万元(具体工程项目见附件2)。

(一)产业结构优化调整工程

根据国家及省、市产业政策,结合区城市化建设推进要求,组织实施直湖港流域工业布局和产业结构优化调整工程,推进淘汰落后产能,全面关停、淘汰违法违规落后企业,落实沿河有关企业向工业集中区搬迁工作。2010年,完成“三高两低”企业整治10家,区政府补贴80万元。2011年计划实施“三高两低”企业整治8家,区政府补贴60万元;2012年计划实施“三高两低”企业整治6家,区政府补贴45万元(具体企业名单见附件3)。

(二)工业点源污染治理工程

目前,我区直湖港流域已建成钱惠污水处理有限公司、环保水务有限公司(洛社厂、杨市厂)、永达污水处理有限公司(杨市电镀园)和阳山镇陆区污水处理有限公司等5家污水处理厂,均已正常运行并达到国家一级A排放标准。工业点源污染治理工作重点是:大力推进清洁生产审核、循环试点示范企业和生态型工业园区建设;进一步加大控源截污力度,对片区内工业企业的排放冷却水、冶金酸洗循环终水等工业废水按照“零排放”要求进行重点治理;加强对沿河工业污染源监管和限期治理力度,严肃查处各类偷排、超标排放等环境违法行为,巩固和提升河道治理成果;加强各污水处理厂的能力建设和运维管理,确保尾水达标排放和污泥安全处置。

1.节水型企业创建。2010年,完成创建节水型企业5家,投资200万元;2011年计划投资30万元,完成创建节水型企业1家(市城市职业技术学院);2012年计划再投资30万元,完成创建节水型企业1家。

2.工业企业清洁生产审核。为在生产过程的各个环节控制污染物排放,减轻末端治理的压力,根据省规划要求,在2012年之前完成实施清洁生产审核企业36家。截至2010年底已累计完成34家。2011年计划完成6家,投资1000万元;2012年计划再完成6家,投资1000万元(具体企业名单见附件3)。

3.工业企业污水综合治理。截至2010年底,已完成直湖港段沿线所有直排口封堵,完成省规划要求的88家企业限期治理任务,并对其中70余家企业进行了回头看;完成13家工业企业提标改造,投资650万元;将11家企业原直排污水接入市政污水管网,投资550万元;对年排放化学需氧量5吨以上的19家工业企业排污口全部安装自动监控装置,投资100万元。2011年计划投资1000万元,完成32家工业企业生产废水综合治理,确保排水达标区污水管网覆盖范围内,水质、水量符合接管条件的重点污染企业的生产废水接管率和集中处理率达到90%(具体企业名单见附件4)。排水达标区污水管网覆盖范围内157家工业企业生活污水全部实现接管(具体企业名单见附件5);2012年计划完成162家工业企业污水综合治理,确保排水达标区污水管网覆盖范围内,水质、水量符合接管条件的所有工业企业的污水接管率和集中处理率达到90%。

(三)生活污染治理工程

据统计,截至2010年底,区直湖港流域生活污水未治理村庄约500余个,核定桃林产业主导自然村208个,剩余需治理村庄约300个,计划通过“推进城市化建设,做好直湖港流域边远村庄搬迁工作”的基础上,开展排水达标区建设和农村散式生活污水处理工程建设,彻底解决农村生活污染问题。

1.边远村庄搬迁整治。2011年,区直湖港流域计划完成搬迁村庄100个;2012年计划完成搬迁村庄100个。

2.排水达标区建设。根据《区控源截污暨排水达标区创建工作实施方案》要求,2011年上半年完成片区内集镇建成区全部75个块区的建设,完成村庄生活污水接管13个(具体名单见附件6),预计五月底前完成。为进一步扩大管网覆盖范围,推进排水达标区建设向直湖港及其主要支流河道两侧偏远地区延伸,确保流域内村镇及工业企业生活污水应接尽接。2011年下半年,计划完成64个拓展片区建设;2012年计划再完成65个拓展片区建设。

3.边远村庄生活污水点源处理。2010年,按照“因地制宜,分类处理”的原则,采取微动力、少管网、低成本、易维护的生态处理模式,完成农村分散式生活污水处理工程56处,投资1294万元。2011年计划投资1125万元,完成农村分散式生活污水处理工程38处(具体名单见附件7);2012年,结合片区内排水达标区建设及搬迁整治工作,完成片区内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全覆盖。

(四)农业生产污染治理工程

1.种植业污染控制工程。一是调整优化种植业结构和布局。进一步缩减粮油作物比重,扩大经济林果等经济作物比重,控制区域内高耗肥作物总量。二是推广作物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根据不同的作物种类,全面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严格控制盲目施肥。加快水蜜桃、蔬菜等经济作物专用有机肥、配方肥的研发。三是大力推广有机肥。改善用肥结构,大力推广使用农家肥、商品有机肥等有机肥料,严格控制化肥的用量。2010年完成节水高效灌溉2800亩,推广商品有机肥4000吨、2万亩次;土壤取样化验400个,测土配方施肥57237亩,病虫害综合防治57237亩,投资1640万元。2011年计划完成测土配方施肥5万亩,推广商品有机肥4000吨,病虫害综合防治5万亩,实施范围:洛社镇京杭运河以南、阳山镇、钱桥街道。到2012年,实现种植业氨氮、总磷排放总量在2009年基础上削减30%。

2.尾水综合循环利用工程。规模养殖场(户)实施养殖尾水循环利用工程,池塘尾水全部排入生态沟、渠中,通过人工种植的各种水生植物、湿地实现土壤拦截、沉淀,经过一定净化后再经进水渠注入池塘,达到循环利用的目的,使养殖尾水不排入外河。2010年投资30万元,完成1家尾水综合循环利用工程示范;2011年计划完成阳山镇尹城水产养殖场尾水综合循环利用工程建设(建设面积850亩),投资210万元;2012年计划再完成1家尾水综合循环利用工程,投资30万元,水产规模养殖50%实现尾水处理或循环利用。

3.畜禽养殖污染控制工程。片区内现有畜禽规模养殖户83户,其中生猪77户、家禽6户,已进行全面整治。2010年完成关闭规模养殖场2家,8家规模养殖场实现废弃物综合治理,投资30万元。2011年计划完成2个生态健康养殖示范点建设,分别为洛社镇保健村的奔马养殖场(存栏生猪400头)、阳山镇尹城村臧岳清养猪场(存栏生猪184头),启动关闭市南洋农畜业有限公司,2012年关闭到位。2012年继续加强对直湖港流域所有畜禽养殖场(户)的监管、督查,杜绝偷排污水现象;80%畜禽规模养殖场(户)污染完成治理整改;畜禽粪尿综合利用率达85%。

(五)河道内源污染治理

1.河道生态清淤。推进实施直湖港及支流河道轮浚工作,有效降低河道内源污染负荷,确保规划区内河道畅通,恢复和提高直湖港及其河网的引排能力,并使水体充分交换,增强水体,复氧能力和自净能力。2011年计划实施支河轮浚机制,清淤6条,完成土方9万方,投资50万元。2012年继续实施支河轮浚机制,计划7条河道疏浚,逐步恢复水体自净能力。

2.河岸带植被修复。全面推进直湖港及支流河道两侧河岸带植被修复及生态护坡建设工程。对直湖港、锡溧运河河岸带两侧50米范围建设生态防护林带,强化绿化和环境功能;对直湖港支流河网岸线进行生态化改造,通过堤防改造、植物配置,提高水陆交换能力,基本恢复河道景观功能和生态功能。2010年完成生态防护林建设350亩,投资180万元。2011年计划投资75万元,在洛社镇冯巷浜、桃园村,钱桥街道洋溪河,建设生态防护林50亩。2012年计划投资150万元,在直湖港两侧因地制宜,营建水源净化林200亩。

3.河道生态修复。2011年计划实施支河生态修复3000平方米,投资200万元。重点实施钱桥街道的井亭河、洋溪河、大张巷河和阳山镇的察亭浜等河道生态修复工程。2012年计划继续实施直湖港及其支河生态修复,逐步恢复直湖港流域水体自净能力。

4.新沟河排水通道畅通工程。抓紧衔接并落实新沟河拓浚延伸及河道生态修复工程,2011年做好工程的前期准备工作。

三、工作要求

篇10

我国对农村污水的研究起步较晚,且规模较小。目前在太湖流域及滇池流域的农村地区进行了农村污水处理示范工程建设,但由于种种原因,这些研究未能大规模推广。根据我国农村实际情况,污水处理应“因地制宜”,采用经济、简易、节能和有效的处理技术,可供选择的有高效藻类塘、生态系统塘和土地处理系统等。其中,土地处理系统中的人工湿地技术应用发展较快,该工艺具有运行简单,处理效果良好,不仅能去除COD、BOD等有机物,而且有除磷脱氮功能。

(一)环境保护意识薄弱

人们的环境意识对环境污染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为人的环境意识常常指导人的环境行为。农村人们相比城市来讲,文化水平确实存在一定差距,他们看中的往往是有形的利益,根本看不到潜在的危机,部分村民甚至对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设施存在抵触心理。如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程建设工程中,往往需要开挖已经硬化的路面、地面等,存在部分村民抱怨,甚至阻止工程实施的现象;已建的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设施需要定期进行运行维护,否则容易造成管网堵塞,实际发现,村民缺少主动运维的意识和能力,听之任之,影响正常排水时暴力破坏。

(二)管理责任主体不清

在工程建设中,规划涉及、资金概算、施工招标、材料采购等重大事项都由政府直接操办,而镇、村意配合协助为主,更没有突出村集体的主体作用。因此。基层干部认识模糊,不清楚这到底是市政工程还是村民集体工程,产权不清晰、职责不明确,导致在日常管理中出现多头管或者无人管的现象。

(三)运行维护力量不足

现有的运行维护力量严重不足,主要表现在资金、人员、技术三个方面。从资金层面看,据调查,运维资金一般每年每户在260元左右,而且随着时间推移、设施老化,大量问题和矛盾将逐步显露,后续运维管理成本和难度将会逐年加大,虽部分省、市有运维补助政策,运维资金缺口仍然较大,镇、村配套资金压力大。从人员层面看,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设施的运行维护需要掌握一定技术的专业力量解决技术问题,但基层管理人员力量,尤其是村级管理人员严重缺乏,往往由环卫或电工兼任,难以进行检测维修。从技术层面看,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技术多样,如PKA、MBR、IBS、A/O+人工湿地等,且管网检测、疏通等需要专业的设备工具,此外,运维过程中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如厌氧池清掏、主管网疏通、电器设备维修等,需要专业人员在一定的防护措施下作业,技术和设备要求高。

二、加强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的对策

(一)提高村民主体责任意识

农民既是农村水环境污染的受害者,也是污染者,同时是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的受益者,不论是污染者还是受益者,都要承担相应的责任。通过广播、电视、报纸、发放宣传单、上门普及等方式,多渠道多形式做好群众宣传教育工作。在工程建设和运维管理等方面,充分征求村民意见,让其拥有充分的知情权和话语权,实行环境决策民主化,切实提高村民主体责任意识。

(二)完善农村生活污水治理体系

建立健全考核督查机制,将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作与各项创建、考评等工作紧密结合起来,对农村生活污水治理项目的实施进度、资金管理、设备维修保养、台账记录、监督监测等基本情况及农村生活污水配套管网覆盖率、污水处理率、污水处理达标排放率等实行层层监督,健全村镇干部考核机制,设置必要的惩戒和奖励机制。

(三)规范市场准入标准

建立处理工艺技术评价制度,确保各地在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的项目设计、申报过程中能够科学的选择既满足达标处理要求,又适合当地自然与社会经济条件的最适合工艺。

(四)实行运维管理专业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