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在线咨询服务,期刊咨询:400-888-9411 订阅咨询:400-888-1571股权代码(211862)

期刊咨询 杂志订阅 购物车(0)

外贸进出口业务流程模板(10篇)

时间:2023-08-11 16:56:02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外贸进出口业务流程,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外贸进出口业务流程

篇1

应用英语专业(外贸英语方向)是一个综合素质要求较高的专业,它不仅要求从业者具备基本的英语听、说、读、写、译能力,还要求从业者具备丰富的外贸专业知识和熟练的进出口业务操作技能。如何将外语语言教学融入到外贸岗位的各个环节,突出培养学生的英语语言应用能力和职业动手能力,将理论教学与实训教学有效融合,是高职外语教师们长期探索的一个问题。

一、教学目标

1.岗位技能

通过对进出口业务流程的分析,我们将进出口贸易的流程大致分为交易准备、交易磋商、签订合同、履行合同、制单结汇、核销退税、存档备案等7个模块,与此相对应,我们将外贸岗位分为外贸业务员、跟单外贸单证员、报关报检员、物流货代员等5个工作岗位,每个岗位均有对应的执(职)业资格证书和外语语言应用能力要求(如,从事外贸业务员、外贸跟单员、报关报检员工作的学生英语水平必须达到CET-6水平)。

2.教学目标

参照上述岗位技能,在完成总体教学目标的前提下,结合学生的个人素质和就业意愿,因人制宜,设置不同的个体教学目标,将课程教学效果从以下三个方面体现出来:

1)外语应用能力

通过外贸英语专业教师的课堂授课和校内实训、校外实习等外贸岗位外语应用能力的综合训练,学生基本掌握专业外语的应用;通过三年的学习,学生毕业时基本能通过CET-4考试,部分准备从事业务员、跟单员、报关报检员工作的学生必须通过CET-6考试。

2)外贸职业技能

(1)通过网络教学和常用办公设备的使用,培养学生运用网络和现代化办公设备处理进出口业务日常事务的能力。

(2)通过实训中心训练、外贸业务模拟、业务软件操作等实践教学模式,培养学生从事交易准备、进行交易磋商、签订、履行合同的基本能力。

(3)通过交易准备、顶岗作业和跟单实习,培养学生市场调查能力、岗位工作能力以及良好的职业素质,具备一定的沟通与协调能力。

(4)通过案例教学、项目教学以及跟单作业的模式,培养学生的敬业精神和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

3)外贸职业道德

通过课程学习和各种实践环节的训练,让学生懂得“先做人”、“后做事”的道理;培养学生遵纪守法、爱岗敬业的职业道德和高度的社会责任感。

二、教学模式

工学结合的根本在于学校与企业之间的良好合作,我们通过请企业人员来校讲课、派教师(学生)到企业实习,业务利润共享等请进来、走出去的方式不断扩展和密切与行业企业的联系。

1.校企结合

模式一:进出口平台共享

武汉职业技术学院外贸实训中心以湖北某外贸公司名义配备中国电子口岸、榕基易检等进出口业务操作平台,并以该公司名义对外开展进出口业务。学生分成若干实习小组后在专业教师带领下,通过实训中心操作平台去寻找客户,进行交易磋商,并以该外贸公司名义与境外客户就某种商品的购销达成协议。然后,外贸实训中心教师带领实习学生自筹资金、自筹货源、自行以外贸公司名义报检、报关、装船出口,最终由外贸公司的专职核销、退税人员办理收汇核销、出口退税等手续并收取一定的业务管理费用。

模式二:网络同步制单

外贸实训中心通过与外贸公司共用的进出口业务操作平台及互联网络系统,由专业教师和实训中心指导教师带领实习学生同步参与外贸公司的进出口业务活动及业务流程各环节的模块操作和相关单证制作,通过网络系统,有效地实现了外贸实训中心模拟仿真教学与外贸公司的实际业务操作同步。

2.工学交替

1)企业进校园,岗位目标明确化。

引进外贸公司的进出口业务操作平台。学生在专业学习期间即可直接参与外贸公司的进出口业务活动,实现岗位技能要求与教学目标的零距离接触,岗位目标明确。

2)技能进教室,学习目标具体化。

调整课程设置、具体教学目标,将岗位技能要求直接引入课堂教学,将课程教学与外贸职业资格考证有效融合,学习目标和就业方向具体化。

3)实务进课堂,业务流程可视化。

实训中心通过合作公司进出口业务操作平台,自筹资金、自寻渠道、自行签订进出口合同,学生分成若干业务小组,在专业教师带领下开展真正的进出口业务活动,工学交替,做到了业务全程的可视化。

4)同步制单

外贸实训中心通过与外贸公司共用的进出口业务操作平台及互联网络系统,由外贸专业教师和实训中心指导教师带领实习学生同步参与外贸公司的进出口业务活动及业务流程各环节的模块操作和相关单证制作,通过网络系统,有效实现了外贸实训中心模拟仿真教学与外贸公司的实际业务操作同步。

三、考评体系

1.评价体系

1)外语语言能力

以学生参加CET-4、6考试的成绩以及学生在实习、实训过程中的外语应用能力为考核标准。

2)岗位职业技能

“进出口贸易实务”、“外贸制单”、“报关实务”是国际贸易专业的三门核心课程,对应国家“外贸业务员”、“国际商务单证员”、“报关员”等外贸执(职)业资格考试。本专业的岗位技能以学生取得国家相关行业执(职)业资格为考核标准。这种课程设置模式将课程与考证、教学与就业有效地融合,实现了“一教多证”的多元化教学目标。

3)综合能力

(1)就业自信心

通过外语语言及专业技能的培养,学生有了一技之长,就业自信心显著增强。学生的外语水平虽然不是很高,但能够胜任一般的交流要求;通过专业基础理论的学习及各项职业技能的强化训练,学生可以了解、掌握外贸工作的各项技能,并通过自身努力拿到相关职业资格证书。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近三年的学习和实训,自然地完成从学生到劳动者的心理及身份转换。

(2)创新能力与敬业精神

外贸实训中心的建设从形式上强调职业性,从运作上讲求工位性,将职业道德教育与敬业精神的培养融入日常训练之中。校外实训及外贸项目设计,要求学生在对某一业务及其流程深入了解的基础上,运用所学的专业理论知识及所掌握的职业技能对业务内容及操作流程加以分析、补充和修改。这种教学模式既加深了学生对本专业的了解和热爱,又调动了学生的潜能,有助于学生的创新能力、职业素质与敬业精神的培养。

(3)综合应用能力

通过实训中心的实践教学、校外实习基地的实习及项目设计式教学,学生在具体业务过程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均有显著提高,外语语言及专业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明显增强。

2.考核体系

专业课程的教学考核根据学生出勤、纸质与电子作业、实习报告、实践操作等因素进行综合评定,以考查专业理论应用能力为主,着重考核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突出外贸岗位技能的测试。

参考文献:

[1]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发,2005.35号.

[2]湖北省人民政府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2006,4,28.

[3]李占军.“工学结合”的高职教育实训教学模式探索.职教论坛,2006,9.教研.

篇2

在这次实训中我们所做的单证有:制货物运输投保单、制一般原产地证、制普惠制产地证、制货物出运委托书、制出口货物订舱委托书、制海运提单、制商业发票、制装箱单、制汇票

本次实训的主要目的是:是为了提高我们制作常用外贸易业务单证和熟悉进出口业务一般流程,识别和加强单证业务操作能力的训练而进行的.让们进行比较系统的外贸业务综合技能训练,采取仿真模拟实际业务流程,一环套进行业务操作训练,为以后从事实际进出口贸易工作,实现零距离上岗作业打下坚实的基础.

篇3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9682(2012)06-0087-02

商务英语专业培养的是具有较扎实的英语应用能力、熟悉并掌握国际商务基本理论知识和从事国际商务活动所需的业务操作技能的应用型人才,因此,外贸类课程是商务英语专业的专业课程。而《进出口业务》课程更是外贸类课程中的核心课程。传统的进出口业务课程的教学语言和教材基本上都是汉语,而现实中国际贸易业务对英语的实际应用能力要求又较高,这就造成了该课程的教学模式与学生未来就业要求之间的矛盾,因此,该课程的双语教学势在必行。

一、进出口业务课程实施双语教学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1.必要性

(1)符合本课程自身特点的需要。《进出口业务》是外贸类专业的主干专业课程,也是商务英语专业必修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它是一门研究国际商品交换具体过程的学科,具有很强的涉外性和实践性。从内容上来看,《进出口业务》始终贯穿着一条主线即国际货物买卖合同签订及内容,而进出口业务中从“交易准备——交易磋商——合同签订——合同履行”,每一步骤都离不开英语的应用,其中合同(Contract)条款的磋商与订立、信用证(letter of Credit)的审核、提单(Bill of lading)、汇票(Bill of exchange)、商业发票(Commercial Invoice)、装箱单(Packing list)等出口单据的制作必须直接用英文来表达。如果不能熟练地应用英语,进出口业务就难以实现。因此,从其性质上来看,不仅要注重实践性、涉外性,又要强调对英语应用的熟练性和专业性。

(2)传统的汉语教育教学模式严重影响进出口模拟实训的效果。进出口模拟实训以进出易的基本过程为主线,将课堂教学与现场指导相结合,利用电脑及其网络,在模拟的国际贸易环境下,精心设计、组织了进出口业务的各个环节。它的目的就是强化学生用英文掌握进出口的基本内容和基本程序,提高学生的英文运用能力。笔者在多年的进出口业务课程教学实践中发现,单一的汉语教学虽然能使学生了解进出口贸易的基本内容和基本程序,但学生不习惯用英语思维与操作,在进出口模拟操作实习中,很难自如的用英文草拟建交函电、发盘与还盘信函,不能用英文制作正确、规范的出口单据,尤其看不懂用英文开立的信用证(L/C)基本条款,不熟悉信用证(L/C)的基本表示方法,更谈不上按照信用证(L/C)的审核原则,对照有关合同进行审证、改证,严重影响了进出口模拟操作实训的效果。

(3)培养外向型复合人才的需求。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趋势加强,对国际经济与贸易方面人才不仅需求数量剧增,并且需求质量日益提高的情势下,国家对企业的进出口限制进一步放松,企业迫切需要一大批通晓WTO 规则、国际贸易业务,又有很强的英语写作、翻译及口语能力的外向型复合人才。因此开展《进出口业务》课程的双语教学,可以满足时展对复合型人才的需求。商务英语专业的涉外性、实践性直接决定了其对英语和语言多样化的特定要求。

2.可行性

《进出口业务》课程主要是在西方的国际贸易实践的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一些标准的专业书籍也是用英语写的。对于商务英语专业的学生来说,不仅需要掌握进出口贸易方面的专业知识,熟悉相关的业务操作程序,还要具备与其他国家的人进行简单的沟通、交流、对外贸函电和单据进行熟练操作的能力。因此,应结合商务英语专业的英语教学资源优势与进出口业务课程的涉外性与实践性强的特点,对《进出口业务》课程实施双语教学,培养“英语+外贸知识”的国际化复合型人才。一方面可以提高学生英语应用水平,另一方面还可增强学生用英语思考外贸业务知识的思维能力。

二、构建进出口业务课程双语教学模式的思考

1.确立双语教学的目标定位

在《进出口业务》课程中采用双语教学,首先要明确双语教学不同于英语教学,英语不是学习的目的,而是学习的工具。双语教学的目标应该是通过外语这种工具使学生掌握系统的外贸业务流程专业知识的同时形成英语的听、说、读、写、译等语言能力。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能从学习语言的角度,而应从外贸各流程之间的逻辑关系的角度来解释和翻译概念、知识。

2.准确把握教学内容

选择合适的英文教材是双语教学顺利实施的依托,要慎重选择英语原版教材。有的高校在选择教材时一味偏好原版教材,认为原版教材能让国内大学生得到与国外大学生同样的教育,其实不然。英语原版教材对于国内学生来说过于深奥,国内学生大多都缺乏足够的英语基础,学习英语原版教材难度太大。而且,由于国内外教育理念、教学大纲存在着很大的差异,英语原版教材在国内无法发挥其在国外大学教育中的效果。笔者认为选择《进出口业务》双语教材应立足于国内学者编著的各种教材,认真分析和对比教材之间的区别,既要注重本课程所需基础,又要对比分析教材内容,逻辑结构;既要考虑跟踪学科前沿,又要分析其叙述方法和特点。通过分析,避免教材选用出现偏差,影响教学效果,甚至出现将双语课上成专业英语课的不良结果。

3.实现教学手段的多样化

《进出口业务》课程内容实践性很强,同时涉及企业洽谈进出口合同、货物的国际运输、国际货运保险、国际货款结算、对外贸易纠纷处理等多项国际经济活动,涉外性很强。这就要求我们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增加案例教学的比例,提高学生理论联系实际,解决现实国际经济问题的操作能力。为此,我校外语系从2007年起从上海国际商务中心引进了TMT(teach me trade )教学模拟软件,以加强“进出口业务”课程教学实践环节。TMT(Teach me Trade,教我做贸易)实训平台有机集成了10套连贯的出口业务实例,从建立业务关系到业务磋商、合同签订直至最后的交单结汇善后,涉及国际货物买卖的全过程,而每一环节又具体包括操作要求、业务反馈、操作提示和参考答案。TMT实习中,学生可依据项目主管的分配,分别进入10家不同的公司进行实习,亲手操作一笔完整的出口业务。通过这样一个仿真环境的项目训练,较好解决了学生实践困难的问题,同时也大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实践水平。

4.科学构建双语教学的评价体系

双语教学是一种全新的教学模式。因此,如何考核学生掌握知识的程度是双语教学的另一个重点和难点。目前还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笔者认为双语教学可采用如下考核方式:首先,试题内容围绕教材,中英文结合。对于一些比较基础、简单的题目,要求用英文解答;对于一些难度较大的问答题,允许用中文回答。其次,考核时要把平时成绩和期末成绩有机结合起来。平时考核的形式很多,如:课堂提问、小测验、作业、案例讨论等,着重考核学生通过使用英语来理解、掌握和运用专业知识的能力。期末考试可采用开卷和闭卷的形式,主要侧重考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整体把握和系统了解的情况,能否综合应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现实问题,以及英语在专业知识上的综合利用情况。另外,还可以适当设计一些思考题,考查学生查阅书刊的能力,拓展学生创造性思维和独立解决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这类题目要求在规定时间内独立完成,并提出具体要求,鼓励学生提出新的见解。

三、《进出口业务》课程实施双语教学亟待解决的问题

1.加强双语教学师资队伍的建设

培养扎实的双语教学师资队伍是双语教学实施的保障。双语教师,是能够熟练运用英语教授专业课程的高校教师。许多高校纷纷开设双语教学,但双语教学要真正成功实施、取得实效,必须解决既懂专业又通英语的双语教师匮乏这一问题,尤其是听力、口语表达等方面存在较大的问题。因此,在师资力量的培养过程中,必须注重选拔和培养两不误。一方面在双语教学开展初期应大力进行师资培训,要严格选拔外语基础相对较好同时专业能力也较强的年轻教师讲授双语课程;另一方面是建立对教师的英语强化培训机制,应该为致力于双语教学的青年教师创造更多的对外交流的机会,可选送一些优秀教师外出进修培训,采取多种方式来实施双语教学教师梯队建设;第三,利用集体备课制度加强教案、教学法、语言表达方式等交流与建设。

2.选择合适的英文教材

要慎重选择英语原版教材。有的高校在选择教材时一味偏好原版教材,认为原版教材能让国内大学生得到与国外大学生同样的教育,其实不然。英语原版教材对于国内学生来说过于深奥,国内学生大多都缺乏足够的英语基础,学习英语原版教材难度太大。而且,由于国内外教育理念、教学大纲存在着很大的差异,英语原版教材在国内无法发挥其在国外大学教育中的效果。笔者认为选择《进出口业务》双语教材应立足于国内学者编著的各种教材,认真分析和对比教材之间的区别,既要注重本课程所需基础,又要对比分析教材内容,逻辑结构;既要考虑跟踪学科前沿,又要分析其叙述方法和特点。通过分析,避免教材选用出现偏差,影响教学效果,甚至出现将双语课上成专业英语课的不良结果。

3.处理好英语语言与专业知识的关系

进出口业务双语教学过程中语言技能的培养与专业知识的掌握是相辅相成的关系,而不是相互矛盾的关系。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通过专业知识的传授和专业技能的培养来提高学生利用英语在国际贸易业务中进行交际的能力。单纯偏重于语言或专业知识的教学都将无法实现学生知识结构中国际贸易知识技能与英语语言能力的有机融合。在具体教学组织和教学评估过程中,要严格训练学生运用英文来表达外贸知识的技能,只有这样才能有效提高学生的专业英语水平。

篇4

企业在拓展进出口业务之前,首先要有战略性的全局考虑我方在人、财、物资源方面具备何种实力,存在哪些弱势?在进军新业务领域之前,是否已对经济形势和经营环境做深入的分析?是否对拓展新业务有明确的战略规划?是否有经济数据的支持以分析和选择行动方案?是否考虑选取合理的经营模式以充分整合各种优势资源,从而调动员工的积极性,获取经济效益?是否有对各种经营不确定因素的先行考虑与相应对策?……这些都是企业在行动之前应深思熟虑的问题。本文结合企业现状,分析企业开展进出口业务的要点,以使企业能够有计划、

有重点地开展进出口业务,获取真正的经济效益。

一、进出口业务的政策法律环境及行业分析

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国家对出口的高度重视、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为发展进出口商贸业务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环境。特别是,随着市场环境日趋规范,企业依法经营的意识越来越强,现行法制在鼓励企业发展对外贸易的同时,也对企业的违法违规行为施以法律制裁。因此,企业应坚持依法诚信经营,不要因一时的过错而毁坏信誉,最终无法在市场上立足。

分析外贸企业的行业特征,可以发现其隶属服务行业的共性,为客户提供快捷、安全、优质的服务是其主要目标。外贸业务看似繁杂,千头万绪,但其各个环节都有明确的规定和清晰的业务流程,通过熟悉法律法规及相关的行业规则,加上足够的实践和经验积累,应该说深入到该业务领域并不难。应予指出的是,拥有熟悉业务和具备相应资质的专业人员,保持良好的服务意识和商业形象,是在该行业市场中胜出的关键。

外贸企业的外向经济联系特性,决定了其在报关、制单、付汇、收汇核销及退税环节的复杂性。我国的对外贸易政策通过设立保税区、出口加工区等类似自由贸易港的区域来简化相应程序,并对区内的企业提供完善的基础设施服务和优惠的政策平台。企业应以此为切入点,用足用好这些特殊区域的政策及资源优势,更好地保证进出口合同的履行,促进资金的回笼。

二、进出口业务运作及发展的构想

企业可以单独设立机构或注册独立经营实体开展进出口业务。笔者以设立A企业实体为例,阐述如何利用政策、区域的优势,筹划进出口业务的运作与发展以实现进出口业务领域的突破。

1、A企业的注册地点及经营定位

首先应充分了解保税区的政策法规,关注其优惠政策的导向。保税区实行“境内关外”的模式管理,其优势主要集中在海关、金融及外汇、税收、贸易、物流管理方面。如对保税区与境外之间进出境货物实行保税和备案制;对保税区与境外之间进出的货物,不实行进出口配额、许可证管理;对区内企业的收付汇实行不核销政策,即货物进出境而引起的外汇支出与收入,区内企业无需向外汇局办理收付汇的核销手续;对从境外运入保税区或保税区运往境外的货物,免征海关关税、增值税、消费税、免许可证;保税区所有企业拥有国际贸易权,可直接开展国际贸易业务,向国外客商开列信用证;保税区仓储企业可根据国际、国内市场的变化,在保税区内储存国内外市场需要的商品等。

由此可见,保税区内企业可简化企业在报关、收付汇核销、税收等环节的操作程序,使进出口业务的通道更为顺畅,节约运作时间及成本。考虑到企业未来进出口业务量的扩增,企业在转口贸易及物流仓储方面将会存在很大的需求市场。因此,A企业的发展方向及经营定位,宜集中于在国际贸易及物流仓储等方面提供配套和完善的进出口商贸服务。只有这样,才能借助保税区的优惠政策和配套服务,提高效率及降低成本。

2、A企业的经营理念及经营模式

针对外贸行业的服务特征,A企业的经营理念应体现其为客户提供服务的安全性、快捷性和周到性,并将这一理念融合到企业的运作和发展过程中。所谓安全性,是指保证进出口环节中的资金、单证及货物的安全性;所谓快捷性,是指应保证各项进出口业务的流程畅通,保证其为客户服务的及时性;所谓周到性,是指其以客户利益为出发点,全面为客户考虑的服务的细节性。好的经营理念能使A企业在今后的管理工作中通过制度建设来规范和完善各项服务,从而提升服务意识,保持良好商业形象,实现企业的长远发展。

企业与A企业之间应遵循经营权与所有权分离的原则,保证A企业在经营上的独立性和灵活性。企业可通过绩效考核制度实现对A企业的经营业绩考核,以达到突出经济效益的目的。A企业系独立法人,应按照子企业模式进行独立运作。企业实体的运作方式强调其在经营和财务上的独立性,不能沿袭旧有的传统作法:A企业应有明晰的产权,其高层管理人员应相对独立,其业务流和资金流也应有明确的界定;A企业应以独立经济实体名义与企业签订商务合同,承接企业进出口服务项目和业务;A企业应设有独立的财务机构,办理国际结算业务及独立核算。

3、A企业的人力、经营资源配备及机构设置

A企业因其经营定位为外贸业务,在人力资源配备方面应考虑其“少而精”的特点。由于进出口业务“跑、熟、通”的特点,跑即强调其业务人员在海关、外汇局、银行、税务以及客户之间的跑动勤,联络勤;熟即强调其业务人员对有关法律法规、行业规定及业务程序的熟练;通即强调业务人员在实践和熟悉各项业务的过程中建立了与各管理部门之间较为快捷的沟通渠道。所以,A企业在人才选择方面,应重点考虑年龄、专业和性格。

企业应为A企业提供资产、资金及业务等经营资源,为A企业的运作及发展营造有利的经营平台,但应以获取投资回报作为前提。A企业开展业务的前期,企业应重点在资金、进出口业务份额方面给予支持,培养其市场竞争力;A企业进入规范化运营后,企业应鼓励其开拓市场份额,通过优质服务来争取进出口业务,达到真正赢利的目的,实现其长远的发展。

A企业可根据业务方向和经营范围进行机构设置,并应考虑其服务业务的连贯性和交叉性,以达到高效、快捷服务的目的。连贯性强调各部门的业务流转与衔接的顺畅;交叉性强调各业务部门之间的协作,如各业务部门应保证其单证资料的齐全,以便随时提供。

三、企业开展进出口业务应予关注的问题

从对A企业运作及发展的构想中,可以看到企业开展进出口业务应重点关注两条主线:一是充分利用政策和资源的各种优势,采用合理的经营模式,突出灵活性与多样性,以获取最大的效益;二是以安全、快捷、优质服务作为开展进出口业务的长远目标,实现人、财、物的合理配置,进行规范化管理与程序化运作,以打造服务品牌,获取进出口业务的长期效益。在业务的启动过程中,企业应关注以下的问题。

1、开展进出口业务是否有前瞻性的战略规划

现代企业经营理念强调战略规划前瞻性的作用,强调战略规划与具体行动计划的衔接,强调通过经营目标的确定和有效的绩效考核来实现企业的发展目标。进入进出口业务领域是企业多元经营的又一尝试,所以必须有切实周密的考虑。企业的战略规划要结合企业的具体行动计划,计划的制定应以规划为前瞻,两者相辅相成,互为支持。

2、应有经济数据来谨慎预测进出口业务的获利额

从表面上看,企业的进出口业务似乎有利可图。但是,现代企业的经营决策切忌主观臆断,而应尽量采用客观数据来说话。因此,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作出合理、谨慎的经济预测,是进行决策的前提。企业可在选定的经营模式和行动计划下,进行各项成本费用的预算,作出经济效益的预测,尤其对风险成本应有合理的估计。由于进出口业务在报关、收付汇环节集中了较大的风险,因此宜提高其相应的风险成本比例;或可在不同方案中选出最优方案。最终,如果进出口赢利预测并不能达到企业的预期,企业则应权衡利弊,进行取舍。

3、充分预估经济形势和经营环境的不确定性因素

企业应对经济形势和经营环境的不确定性因素作出充分的估计,并考虑回避风险的对策。可以看到,随着国家法治环境的建立健全和市场环境的逐步规范,企业经营环境中的不规范因素正在逐步减少,企业通过市场经营手段来回避风险的能力在逐步提高。现代企业应对经济形势和经营环境中的变数予以充分关注,对经济变量予以重点分析,及时调整经营策略。

4、关注出口业务的退税收益

税法中规定:“有进出口经营权的企业出口和出口的货物;对外承包工程运出境外用于对外承包项目的货物;对外承接修理修配业务的企业用于对外修理修配的货物,都可获批或特准退还或免征增值税和消费税。”所以,出口退税能使企业获得最直接的经济效益。但由于退税业务的复杂性及政策理解的不一致,企业很可能因资料不齐或不熟悉操作流程而贻误时机,无法保证退税成功和退税资金及时到位。为保证退税业务办理的顺畅和及时,企业应有先行的准备和考虑。通常是指定专人负责退税业务,逐步掌握理解政策和熟悉相关的业务程序。企业内部从技术、生产部门到商务、财务等管理部门都有责任保证相关单证、合同、票据等原始凭据的完整性。财务部也应从便于退税的角度,考虑对出口业务进行单独记帐核算。退税业务的资料收集应从企业开始为出口项目购置相关的机器设备开始,避免日后为整理收集资料浪费大量时间。针对其他税种的退税业务,企业也应有相同的考虑,争取用好用足相关的税收优惠政策。

5、关注进出口业务中人的因素

好的员工是一切业务得以顺利开展的关键。进出口业务系服务业,尤其强调员工有良好的服务意识和商业形象,这是其在市场中胜出的关键。企业内部选派的员工应注意避免传统国企扯皮、拖拉的做派。业务人员首先应在观念意识上明确其服务企业员工的身份定位,而后在工作中逐步建立服务行为规范。企业也应考虑为业务人员提供能够充分发挥才能的空间,并结合服务满意度、业务完成情况等考核指标兑现奖惩,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创造最大的经济效益。

总之,企业欲开展进出口业务,进行跨行业经营,必须有全面的考虑和权衡。如果仅有片断性的工作,而没有系统、连贯的全盘考虑,企业的经营规划就只能是一纸空文,无法具体落实到实际工作中,从而无法保证经济效益的实现和企业的长远发展。

篇5

一、高等职业院校国际贸易实务专业《外贸函电》课程简介

在国际贸易实务专业课程体系中,《外贸函电》课程作为一门专业必修课,是一门实践性和实用性较强的课程。它通过对进出口贸易各环节所涉及到的信函的学习,使学生能够熟练地用英文与外商进行沟通,并能较好地解决合同履行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

二、高等职业院校国际贸易实务专业《外贸函电》教学中存在问题

1.教学过程中理论与实践脱节

目前,诸多高职院校在《外贸函电》的教学中,仍以传统的教师课堂讲授为主,只注重对学生进行系统的、完整的理论知识的传授,缺乏对实践性教学的重视,实验实训课时占整个课时的比例不足。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明白在实际进出口业务中如何用英文函电与外商进行沟通,也无法体验到具体真实的外贸业务流程。

2.学生英语基础不扎实

《外贸函电》对学生的英语水平要求较高,但大部分高职院校学生英语基础相对本科生而言较弱。英语基础不扎实这一现象严重影响了教学秩序的正常运行。

3.“双师型教师”严重缺乏

很多高职院校讲授《外贸函电》的教师往往是师范类英语专业毕业,普遍缺乏国际贸易方面的基本知识,更不用说在外贸公司的实践经验,在授课过程中缺少对具体贸易案例的分析。而从企业招聘的有些老师又缺乏丰富的教学经验,不能较好地将其丰富的实践知识传授给学生。因此本课程就要求教师要具备“双师型”素质,教师既要具备丰富的理论教学的素质,也应具备较高的实践教学的素质。

三、 高职高专国际贸易实务专业《外贸函电》教学改革方法

1.理论教学方面

(1) 教学内容模块化

传统的《外贸函电》在章节编排上一般遵循:建立业务联系——询盘——发盘——还盘——接受——合同——支付——运输——保险——索赔——仲裁。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由于学习内容比较繁杂,很难将其运用到具体工作环境中。应将教学内容模块化,即将该课程的学习内容分解为若干子模块, 先把子模块内容理解透彻, 然后再进行统筹和整合。根据以上主要内容, 笔者拟将其分为三大模块来进行教学:

模块1: 交易磋商。内容包括建立业务联系、询盘、发盘、还盘、接受、合同;

模块2: 合同履行。内容包括支付、运输、保险;

模块3: 善后处理。内容主要包括索赔、仲裁。

(2)教学组织职业化

在《外贸函电》的教学组织过程中,教师应真正体现“职业化”,即实施“角色扮演法”,将真实的进出口业务流程融入到教学过程中来。让学生在模拟进出口业务操作流程中扮演不同的角色,例如:出口商、进口商、银行等角色。具体来说,如在交易磋商模块的学习中,教师可以将全班学生分成进口和出口两组,各组学生结合进出口业务中的基本概念与业务环节,分角色进行信函的撰写。学生可以从自身角度自如地进行口头和书面英语表达,有效地提高了学生们的实践操作能力,使他们亲身感受和了解了进出口贸易操作的内容。

(3) 教学方法案例化

《外贸函电》本身具有较强的实务性质。教师在讲授过程中应收集各外贸公司的真实的业务函电,作为教学案例发给学生。在教学案例的选取上不能盲目,要针对本专业的教学目的以及学生的语言水平,选取最适合学生的案例材料。案例教学法能够提升学生思考的深度,认识到实际案例的复杂性,提高其全面思维的能力。

(4) 双语教学

作为国际贸易实务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外贸函电》理论上应使用全英教学。但全英教学的前提是学生普遍具备较高的英语水平,针对高职高专国际贸易实务专业学生的英语水平普遍较差的特点,全英教学法并不适合。因此有必要因材施教。如果在讲授专业知识、专业术语的内容时一味追求全英授课,学生可能会反应较慢,很难对所学内容有更深的理解,从而对学习失去兴趣。因此笔者认为在教学过程中,要首先用汉语向学生讲解与本章节内容相关的外贸业务流程和该类信函的写作方法及步骤。

2.实训操作方面

《外贸函电》是一门操作性极强的课程。学生仅仅有课堂的学习是远远不够的,需要通过不断的实践操作来巩固所学的知识,真正实现学生动手操作能力的提升。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着手:

(1)校内实训基地建设

目前很多高职院校国际贸易实务专业都建有自己的校内实训室,配备有各种关于进出口实训方面的软件。但有关外贸函电方面并没用独立的实训软件,一般都与单证实训软件结合起来。例如世格外贸单证教学系统、亿学外贸单证与函电实训系统等。《外贸函电》课程可以充分利用这些仿真软件,模拟真实的外贸场景,撰写不同业务场合中的信函,完成从建立业务关系、询价、报价、还盘、签约成交、催促装运、信用证、善后事宜等完整的一笔进出口业务操作。

(2)校外实训基地建设

校外实训基地的建设也是提高学生实践能力的平台。现在众多高职院校国际贸易实务专业都已经与众多知名外贸公司建立了产学研合作关系,学生可到这些公司进行专门的外贸业务实习。这些实习公司同样可以为《外贸函电》课程的实践教学提供了便利的条件。教师应根据课程需要,有计划、有组织地组织学生到企业实习,使学生在实训过程中了解外贸流程,熟悉如何通过函电与外商进行交流。校外实训基地的实习,可以为课程实践教学提供真实的工作环境,满足学生了解企业实际、体验企业文化的需要。

3.师资水平提高

(1)提高任课教师的外贸知识

这可以通过加强教师与企业之间的合作来实现。例如邀请企业具有丰富外贸经验的专家对任课教师进行定期的进出口实际操作知识和技能的培训,与这些具备实战经验的专家共同探讨教学过程中遇到的实际问题,给学生传达在具体的进出口业务中用函电进行沟通的方法。但是光有这点还不够,教师还需要亲自到企业中实践,有了亲身体会才有真切感受。为此任课教师应该到企业中去挂职锻炼,通过实践学习积累丰富的外贸经验。除此之外,任课教师也可以充分利用网络和图书馆资源,或者向身边做外贸的朋友请教外贸经验等方式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和教学水平。

(2)提高来自企业的教师的理论教学水平

通过与学生的交流发现企业的老师更受学生的欢迎,这些教师可以经常将自己在企业的各种成功与失败的业务经验与课本知识联系起来,从而更贴近实际,这些知识比课本更能开阔学生的视野。但这些专家可能存在教学能力不高的问题。因此应加强对其教学理论和教学方法的培训,以使他们能够更出色地进行教学。例如可以组织他们听其他有丰富教学经验的老教师讲课,也可以组织教研室教师听这些教师的讲课,并在课后及时交流意见,改进教学方法。

参考文献:

[1] 杨翠. 高职《英文外贸函电》教学模式改革探讨——基于外贸业务流程. 现代商贸工业[J],2012(1):99-100

[2] 罗小玲,杨小凤. 案例教学法在外贸函电教学在中的运用. 长沙铁道学院学报[J],2011(3):185-186

篇6

随着社会经济迅猛发展,为了使自身仍然能够在竞争日益激烈的市场环境下立于不败之地,企业实施内部控制是必由之路。内控制度逐渐变成对一个企业的业务活动、经营活动成败与否的衡量准则。企业出现的不合法经营、会计信息偏离事实以及经营失败等现象很大一部分原因都是因为缺乏内控机制或者内控机制未能发挥其应有的效能。由于进出口公司也不例外,因此,对进出口公司内控机制进行研究,发现其存在的不足并且提出改进策略具有深远而重要的意义。

一、内部控制的内涵

企业内部控制即企业自身为了确保业务以及经营活动行之有效以及资产的完整性以及安全性,及时发现、防止或者纠正舞弊以及错误,力保会计信息完整性、合法性以及真实性而有针对性的在企业内部所制定并且执行的一系列程序、措施以及政策。内部控制最重要的目标即将虚假会计信息降到最低水平,确保资产得以完整以及安全,内控之基本目标是尽其所能帮助企业实现其经营目标。公司治理旨在确保公司按照正常轨道高效运行,防止经理或者董事等人对股东利益造成损害。公司只有使治理制度不断完善,才能够为企业实现其目标提供有力保障。构成一个完整的内控机制的要素应当和管理者对企业所采取的运营方式紧密相联,并且和管理过程息息相关,具体来说,包括控制活动、内部监督、风险评估、控制环境、信息以及沟通。实施内控的基本途径为:预算控制、成本控制、审计控制、实物控制、风险控制、授权批准以及组织规划控制等。

二、进出口贸易公司内部控制中存在的问题

(1)内部控制机制不够完善

进出口贸易公司所制定的内控制度能够对财务以及进出口业务环节里特别摘要的控制环节进行有效控制,在公司运行、经营以及发展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是,由于思想上并未对内部控制有足够的认识,使得内控机制还不够健全,某些操作仍然沿袭着以往的习惯做法,并未形成有条理、有系统的规章制度,缺乏固定的、科学的流程。而各种制度以及条例是使内控机制得以落实的根本保障,如果制度自身就不够完善、科学、可行,内控机制就仅仅是一纸公文,成为摆设而无法发挥内控的实效,这对企业长足发展以及日臻完善无疑是一种障碍。

(2)内控观念较为淡薄

由于会计业务不断发展,为了在市场经济浪潮中得以稳步发展,有力预防金融风险,我国陆续出台了一系列会计制度。但是有些进出口公司会计人员却缺乏必要的法律意识,业务操作并未遵循应有的规则,缺乏责任感以及事业心,轻易相信他人,认为同事之间应当相互信任以至于不讲原则,将自己业务上对应的各种密码以及口令等都全部告知他人,相互之间都对彼此的业务以及公司财务状况了如指掌,使得内控机制的建立与对应的考核之间相互脱节;更有甚者使得内控机制仅仅停留在纸面上,并未真正贯彻执行,形同虚设,有令不禁以及有章不循现象较为严重;少部分公司更是忽视内部控制,并未建立对应的机制,使得业务流程无章可循,具有较大的随意性。此外,有些公司管理者也缺乏必要的内控意识,这样就使的公司所建立起来的内控制度并不严格,并未形成一种良好的公司内控的氛围。上述种种情况都可能使公司面临不同程度的风险。

(3)对业务流程缺乏有效控制

进出口贸易公司对应的业务流程主要涵盖进出口前相应的准备、对进出口合同进行商讨、报验以及备货、信用证的改正、审证以及催证、租船订仓、办理报关以及保险、议付等一系列环节。但是就目前而言,我国大多数进出口贸易公司并未针对上述流程制定相应的内控规则,难以对这些流程进行有效、准确的控制,不仅不利于交易顺利完成,使经营目标难以按照预期实现;甚至可能给对方可乘之机,利用对方国家严苛的法规条文造成贸易壁垒,抑或提出某些不合理要求,致使我方蒙受大额赔偿损失。进出口贸易公司相应的业务流程控制不力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第一,单证管理较为薄弱。单证管理决定了索赔、议付以及进出口合同相应的履行方式等环节能否顺利实施,是公司对应的进出口流程中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但是当前很多公司对单证管理并不严格而且非常松懈,较为普遍的存在着传递不快、职责不明、报关不严、流程不畅、处置不当等问题,造成业务流程缺乏应有的控制,给进出口贸易造成了巨大风险。

第二,业务人员全程包办整个流程。进出口业务自身对应的整个流程和那些制造业有所区别,制造业各个环节分别对应着各自的操作人员,而进出口业务往往是将所有业务以及整个流程全部交由相关人员,这些包办行为使得公司流程、订单、客户等资源载体日益呈现出个人化特征,使得公司不得不过分依赖业务人员,而缺乏对业务流程应有的约束以及控制。

第三,对国际结算方式缺乏严格的控制。进出口贸易中,国际上常见的结算方式为银行保函、汇款、备用信用证、信用证以及托收等,而信用证为举足轻重的方式,由改证、审证以及催证等环节组成。但是,很多公司并未对上述环节实施严格控制,因此难以觉察订立信用证过程中对方设置的某些陷阱条款以及软条款,使进出口公司时常蒙受信用证欺诈带来的损失。

(4)风险控制缺失

很多进出口公司对风险缺乏有效管理以及控制,表现为风险信息滞后、分散、缺失,风险决策的方法以及机制落后,且交易决策具有较大的盲目性以及随意性,缺乏科学、积极、可行、有效的规避风险对应的措施,财务、经营等部门之间互相冲突、互相脱节。因为管理措施滞后以及管理手段落后,使不少公司遭受了不必要的风险损失。

三、强化进出口公司内部控制的对策

(1)强化内部审计工作

在公司各级工作人员中,审计人员对内控占有特殊而又至关重要的地位。公司内部审计作为内控机制的组成部分,发挥着对内控机制其他环节进行监控之重要作用。现代公司管理中,内部审计者肩负着新的使命以及职责。所以,审计部门对应的工作不再仅限于监督公司内控是否得以落实,同时还应当协助组织经营软控制环境,协助内控机制设计。管理者应当营造一种积极、健康的组织文化,促使员工在业务活动中自觉向职业道德以及办事标准看齐。进出口公司应当采取积极措施尽量完善其内控制度,对境内外相关结构经济管理以及财务活动定期的监督、评价以及检查,建立重要经济指标对应的偏离预警报告机制。为了使财务监督切实有效,对境外机构对应的管理人员的离职,实施离任经济责任对应的审计,而对某些对外合作项目以及合同等,实施单项审计,监督、评估机构所设立的内控机制是否具有可行性以及是否行之有效,努力健全内控机制,确保公司圆满完成其预期的目标。

(2)对业务流程加强控制

强化对业务程序的控制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进出口贸易公司所制定的内控机制是否行之有效。业务进出口业务持续时间长、环节复杂并且风险大,所以,公司必须强化对业务各个环节的控制,从根本上改变所有业务都有业务人员全程包办的局面,减少交易决策不科学的盲目性以及主观性。如,在出口业务中,针对出口前一系列准备工作、办理保险、租订船舱、签订合同、报关储运、收汇核销、合同磋商、安排生产等环节,公司应当将其所对应的责任层层落实,明确规定其相应的工作流程、工作要求、责任部门以及不同环节间互相协调以及衔接等事项,如对逾期却未退税或者未核销的报告和相应处理措施予以明文要求,制定防范套汇、逃汇、骗汇以及骗取出口退回等一系列措施。确保交易进行井然有序,摆脱公司对相关业务者过分依赖,对交易实施有效管理以及控制。

(3)健全内控制度

制定内控机制旨在确保公司内部相应的经济业务能够依据既定计划顺利落实,防止公司内部易于出现的舞弊行为或者差错,使会计资料保持完整与真实。第一,使凭证流转流程规范化,加大内部牵制力度。财务管账时,对审核、开票、记账、经办以及审批收付款等财务工作进行严格分离。对于收款凭证,财务人员应当开票之后再审核,之后收款,最后记账和制单。对支出凭证来说,应当报批之后再经办,经审核以及审批之后付款,最后将其交由会计人员进行记账以及制单。第二,对授权批准进行控制。行之有效的内控制度必然会对所有经济业务予以相应的授权,尤其是在货币资金支出方面一定不允许超出审批权限,必须得到领导审批才能够允许那些大额资金以及货币支出,使资金以及货币流动完整并且安全。第三,内部会计机制必不可少。对会计记录准确性以及完整性、会计凭证予以明确规定。对内部会计职责、具体分工、权限以及组织形式明确规定,规范报表、复核账簿、审计凭证的方法。

(4)强化风险管理

进出口公司对应的风险具有复杂性以及多样性,且渗透于业务流程的方方面面,因此,风险控制对进出口公司完善内控机制十分必要。首先,对风险控制点予以准确确定,做到有的放矢;其次,建立合理的风险评估机制,一是为客户建立资信档案,甄别优质客户,保证交易安全,为进出易打好基础;二是为业务交易建立跟踪档案,规范审核合同之流程;三是建立完善的风险预警体系,及时发现,及早预防。再次,主动采取措施,积极防范风险,重点在于对合同予以严格评审,对合同条款中的细则进行推敲,对其理解进行理性评审。

参考文献:

[1]欧秀英. 中小外贸企业的内部控制问题分析[J]. 商场现代化, 2008,(16) .

[2]桂未名. 外贸企业内部控制建设应关注的几个问题[J]. 国际商务财会, 2008,(12) .

篇7

作者:梁淑君 单位:广州现代信息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学生了解外贸信函的常用格式和组成部分,通晓各个交易环节的常用专业术语、句型和惯用表达法,掌握各类信函的结构特点和行文特点,掌握外贸函电的语言规范性,能够熟练撰写交易各环节的函电,在不同的交易环节通过函电实现相应的业务目的,从而为从事与外贸相关的工作打下基础。抛锚式教学模式这里的“抛锚”,指的是教师把真实的问题或事例作为锚,引导学生在现实情境中体验并理解事物的内在联系和规律。抛锚式也称为情境式教学,要求教师为学生创设与当前学习主题相关的、尽可能真实的情境,以帮助解决实际问题。学生在真实环境中,通过获取直接经验来学习,完成对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在外贸英语函电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图解的形式来讲授各个外贸流程,使内容更直观,学生更易理解和掌握。现在的进出口业务交往中,通讯大都通过电子邮件和传真进行。

在教学中可以利用先进的多媒体和网络技术作为认知工具,改变以教师讲授为中心的现象。采用大量真实的函电素材演示,丰富教学内容,使学生身临其境,激发兴趣,活跃课堂气氛。进行业务角色扮演。学生根据任务分组协作,共同构建问题的意义。教师可以把学生两人分为一组,分别扮演卖方和买方,让学生在协作中真切感受到外贸磋商的全过程,并建构认知图式。教师应成为学生学习的帮助者和促进者,发挥启发、引导的作用。而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下校正自己对新知识的意义建构。运用外贸模拟软件为平台,为学生设置形象、直观的工作情境。比如使用VTOLW(VirtualTradeOnlineWriting:虚拟贸易在线写作)软件开展教学活动,使学生能够在外贸业务流程有效地激发联想,在各个环节中动手进行函电写作。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促进学生自主学习,从模拟中获得体会和感悟,达到主动建构知识意义的目的。安排学生进行社会实践,到外贸进出口企业实习,实际操作外贸业务往来的函电,为学习提供社会文化背景支持。使学生进一步体验到课堂上学到的知识,完成并深化对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情境式教学使每位学生都参与到实践中来。教师对出现的问题进行针对性的点评,并作相应的引导和总结。学生通过具体的操作,在教师的帮助下深化了认识,把外贸知识转化为外贸技能,促进意义建构的完成。随机进入教学模式对同一内容的学习要在不同时间以不同方式多次进行,每次的情境都是从不同角度表现学习主题,以使学生对概念知识获得新的理解,建构学习内容的意义。在外贸英语函电的教学中,教师可设计一些关于常用的固定表达法和专业术语的强化练习,提高重点内容的复现率,加深学生对相关内容的认识。

在练习中提供一些进出口业务过程中的常见错误例子,引导学生发现错误、更正错误,促进学生思维,促使学生自主学习,主动建构知识意义适当增加模拟实训,让学生在不同的情境中应用所学的内容,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具体的实际操作能力。外贸英语函电的校内实训以不同的行业为模块,丰富教学内容,调动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熟悉将来就业可能从事的工作领域,引发和保持学生的学习动机。例如,以汽车配件的出口业务为导向,贯通整个外贸函电实训过程。讲解目前广东地区汽车配件出口主要种类,以及出口面向的主要国家和地区,使学生对汽车配件这一具体的行业的出口业务流程有一定的了解。类似的,教师还可以依据当地市场的需求为导向,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设计更多的函电实训模块,比如餐具、玩具、服装等。通过对进出口业务各个环节的函电操作实践,启发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结构中的经验去理解、去同化、去建构新知识。以行业带动项目,强调高职高专课程的职业功能性。这样不仅可以使学生的动手能力大幅度提高,加强对未来职业的适应能力,而且可以检验是否真正掌握了各环节的知识点,是否达到意义建构的要求。

篇8

外贸单证课程着重讲述单证在进出口贸易中的应用,使学生掌握进出口业务中的信用证审核、单据的缮制及审单技巧。作为一名国际贸易专业的年轻教师,我深深意识到一定要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尽自己最大努力培养出一批具有较强的国际意识,熟悉国际经济和贸易运行规则、掌握如何缮制单证的创新型高素质人才。而高职院校培养外贸单证操作人才时,应在教学内容的安排、教学时间分配、教学方法及教学手段改革等方面加强研究。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不仅要求掌握进出口贸易知识,更要掌握相应的制单技能,成为一毕业即能上岗的专门人才。

二、当前外贸单证实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由于外贸单证课程的重要性,注重培养学生外贸工作所要求的制单能力,国内各类院校的经贸类专业都开设了外贸单证课程,然而目前的教材和教学都无法适应外贸工作对学生从事外贸业务的要求,造成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的脱节,存在的主要问题有:

1.重理论,轻实践。

表现为在教学中,教师讲授概念、让学生浏览教材中的单证样本,然后进行简单的分

析,这种教学模式比较符合教学规律和师生习惯,可以让学生学到系统的理论知识,但忽视了对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这样的结果是学生走上了工作岗位,不知如何下手。

2.重功利, 轻素质。

这是一种浮躁作风,只求“立竿见影”,缺乏长远打算,表现出来的是重视能立竿见影

的单证填制知识,重视能立即带来成绩的教学方法(如片面追求单证员、报关员、报检员资格考试的高通过率),而轻视学生综合素质的稳步提升。

3.重典型,轻变化。

外贸单证种类很多,用途各异,不同贸易条件下涉及的单证种类不同,缮制格式上也有

差异,即使是同一种单证,由于贸易条件不同甚至是外贸公司不同,它的填制格式也有一定的差异。目前部分学校只让学生接触典型的单证样本,忽视多样化和差异化的要求。

三、对外贸单证课程教学改革的解决方案

1.外贸单证课程实践教学框架的构建

在整个外贸单证实践教学体系中构建三大模块: 即基础模块、综合模块、实习与职业技能鉴定模块。

(1)基础模块。该模块主要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其中包括制单材料和单证填制两个子模块, 其中制单材料是单证填制的依据, 包括进出口合同和信用证两个二级模块。单证填制模块根据实际业务中单证的特点,按合同的履行程序分成运输单证、检验单证、报关单证、投保单证、结汇单证等五个二级模块。

(2)综合模块。该模块主要培养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运用能力,对基础模块中的二级模块进行整合,让学生分别扮演出口商、进口商、供应商、出口地银行、进口地银行。学生作为独立的经营单位在模拟环境中为了各自的经营目标主动完成工作。各角色可以在既定的规则下自由地进行寻找业务伙伴、交易准备、交易磋商、签订合同、履行合同等商务活动,最终达到教学目标,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

(3)实习与职业技能鉴定模块。该模块主要培养学生的专业工作能力,组织学生参加单证员资格考试、报关员资格考试和报检员资格考试,安排学生去校外实训基地进行单证操作短期实习,积累实际工作经验,激发起学生的实践兴趣。

2.外贸单证实践教学的实施方案

(1)根据进出口贸易的制单过程制定实践教学大纲,深入进出口企业调查行业对单证操作的要求,以此设定实践教学大纲,列入教学计划,确定单证人才的培养模式。

(2)根据模块设置进行阶段性教学。

①第一阶段,基础模块教学。对制单材料这一子模块进行实践教学,要求学生能阅读英文合同和信用证等制单材料,并能对不同类型的合同和信用证有所了解,为单证缮制打下基础。

②第二阶段,综合模块实践教学。在第一阶段训练的基础上,对二级模块进行整合,让学生分角色操作一个完整的案例。

③第三阶段,组织学生参加职业技能鉴定及参加校外实习,一可以检验出前几个阶段实践教学的效果,是否符合单证岗位从业资格的需求,二可以为学生走入工作岗位做准备。

(3)根据实践教学的特点,进行开放式的课外教学,建立一个外贸单证课程主页,为单证样本提供展示平台,将进出口业务中的单证样本经过处理后扫描成图像后挂至主页中,让学生在课外上网浏览企业的业务单证,利用这些资料来进行实际操作,加深对单证实务的感知。

3.外贸单证实践教学的实施保障

(1)进行教学方法的改革。由于外贸单证课程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在教学方法上不能拘泥于传统模式,应大胆改革。结合笔者教学实践,本课程宜采用任务驱动的教学模式,实施项目化教学方法,课堂与实训地点一体化 。具体如下:

①任务驱动法。进出口业务单证的制作与使用在真实背景的贸易项目中进行,将一个大项目拆分为若干个任务,要求学生以个人或小组的形式完成各项任务,这种教学方式重视学生间的沟通和团队合作精神,强调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完成任务的能力。

②课证融合法。本课程的教学与全国国际商务单证员、报关员职业考证相融合,上课内容与考证内容相融合。我们采取“以考促改”、“以奖促考”、“以考促练”的方法,以成功实施“课证融合”改革,使学生毕业时获得“双证”,顺利实现就业。

③案例教学法。抓住大学生偏形象思维,喜欢活动的特点,在完成各项任务的同时,穿插一些具体的单据案例给学生练习及讲解,加强学生的技能掌握。通过案例分析,能够加深学生对理论的理解。案例的采集最好是既有教材里的,又有教师在其它参考资料上或现实生活中找出来的。

④双语教学法。由于在进出口贸易实践中,相关文件绝大多数都以英文拟订和处理,这就要求主讲教师在教学和实训中运用大量专业英语进行讲解和讲授,学生的实训也须全部以英语来完成。双语教学使学生熟悉业务操作实际环境,真正掌握职业岗位需要的操作技能。

(2)进行教学手段改革。积极推广多媒体教学,大胆尝试模拟软件教学、利用网络资源进行教学等。本课程可开设手工制单实训室、电脑制单实训室、国际贸易综合实训室,把手工制单与电脑制单以及单证流程结合起来,使用EDI教学系统软件、国际贸易综合实训系统软件,并使用光盘、图片、表格和幻灯片等多种手段配合教学。

在多媒体教学中,每一章节先介绍学习的主要内容、重点和难点以及学习方法,让学生明明白白学习,做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教师在讲授的时候要再强调重点和难点,并且通过多媒体教学,能够充分利用一些单证来进行生动讲解,从而更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3)进行考试内容与方式的改革。对于外贸单证课程来说,应采取利用实际操作来考核,要求学生在具体的案例环境下,根据所制单证的正确率进行评分。

(4)建立模拟实验室。在学校资源利用允许的情况下,加大力度建立模拟实验室。让学生可以熟悉、体验国际贸易、物流和报关等业务流程。该实验室主要是根据进出口业务联系的各个环节,把学生进行分组轮流练习,每组为二到四名学生,通过处理相应的单证,让每个学生都能熟悉进出口业务中的交易磋商、合同签订、合同履行(包括催证、审证、改证、备货;出口托运订舱;出口货物保险;出口货物报验;出口货物报关;出口制单结汇等)、银行、保险、船务运输、海关(报关)等流程,并让每个学生在各个项目中轮换角色,培养学生亲自动手能力和独立思考、团结合作精神,尽快地适应国际贸易、物流、报关报验等岗位的工作要求。

教师通过演示国际贸易业务、报关等的各个环节,包括议价、谈判、付款、装运、通关、保险、索赔等操作,让学生亲身体验到商品进出口无纸化交易的全过程,感受现代国际电子商务的魅力。

(5)教师要注重知识的更新,增强实际操作技能。外贸单证课程知识面广、更新快,因而教师要具备较强的知识更新能力,同时教师要利用假期下企业实地锻炼,积累相关的外贸单证操作经验,培养双师型素质。

(6)发挥校企合作优势。我院自建校以来就开展并坚持着校企合作。在《外贸单证实务》的教学改革中,我们可以继续发挥校企合作的优势,积极联系外贸企业,与他们建立校外实训基地,为学生提供了稳定的校外实习实训条件。实训表现出色的学生更可成为外贸企业将来招聘的重点对象。这样有利于激励学生更加努力地学习,不断地提高自身的实操能力。

总之,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形势的变化,社会对知识型、实用型和技能型级人才的需求日益增多,外贸中的很多做法也会发生变化,这就要求教师基于工作过程开展教学,做到理论联系实际,书面和实践不脱节,同时发挥学生的学习自主性,使学生成为真正意义上课堂的主人,实现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

参考文献

篇9

作者简介:刘红燕,深圳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1-7518(2008)18-0017-04

国际贸易专业属于实践性很强的专业,强调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动手能力和处理问题的能力。外贸专业学生尽管在毕业前都学习了“进出口业务”、“国际市场营销实务”、“商务函电”等相关知识,但是在就业的过程中,特别是碰到招聘企业的面试,仍然会表现得不尽如人意。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我们发现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是“教”与“学”的脱节,如何让学生一开始学的就是将来用的,如何通过递进式的训练,最后不仅学习到专业知识,而且能活学活用,直接上岗,并具备一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使学生毕业后成为适应工作环境的实用型人才,一直是专业教学的难点。我们深圳职业技术学院的国际贸易专业是广东省示范专业,从1999年就开始进行专业实践教学改革,至今已经连续实施8年,实践证明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在此,和各位同行交流。

一、国际贸易专业实训教学的难点

文科专业的实训教学一直是高职院校的难点,外贸专业也不例外,其困难具体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其一,从企业层面看,我国目前没有一个机制鼓励企业接受学生实训。

对很多专业来说,如果学生要实训,最好的途径无疑是去企业,但是目前国家没有相关的政策鼓励企业接受实习生,因此企业普遍没有接受学生实习的积极性,其次,大多外贸企业规模不是很大,很难大规模接受学生实习;再次,涉及商业秘密,学生难以深度介入岗位,这样就算学生去外贸岗位实习,也难以学到完整的知识。

其二,从学校层面看,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首先是学习过程中的专业课实训缺少完整性。在前几个学期也学习了“商务函电”、“进出口业务”、“报关实务”等课程,但总体来说,这些课程的实训都有局部性、零散性的特点,学生学习后很难从整个业务流程来掌握,也不容易记忆,如果能把“局部”的实训和“完整的综合实训”作为一个实践体系系统化。则可以使整个训练系统化、完整化、综合化。

其次,缺少系统的实训方法和手段实现实训。在文科的实训中很多老师为营造“职业情景”感到困难,缺少有效的手段,我们这里提出的实践体系方法,希望对大家能有所启发。

二、克服实训难点的对策

(一)宏观层面:以核心课程为线索,构建了文科类专业的四级实践体系

经过多年的实践,我们不断对专业采用的丰富的实践教学模式进行归纳和提升,构建了特色鲜明的“理论课程实务化、实务课程实践化、综合实训整合化、顶岗实习延伸化”的实践体系。(见图1)

围绕这样的思路,我们从第一学期的“国际贸易理论与应用”课程开始,从理论的教学就开始转变思路。理论课也要实训,围绕一个个工作任务开展我们的教学,使一门理论课程转变为生动的“以任务为中心的实务教学”:而到第二学期的“进出口业务”、第三学期的“国际市场营销实务”、笫四学期的“报关实务”课程,我们都按照实际的业务活动组织教学,学生从第一堂课开始就是完成一笔完整的“外贸业务”或者“营销任务”或者“报关任务”,一门实务课程变为一次生动的实践业务的行动,通过在实践中让学生学会流程、学会方法、学会合作、学会解决问题,实现了“以实践工作流程为线索的实践教学”;第五学期的“国际贸易综合实训”,则是整合外贸专业的核心课程,围绕学生毕业对口的核心岗位以及这些核心岗位的核心能力,整合前面学过的专业核心课程的内容,帮助学生进一步熟悉毕业后面临的专业岗位的要求。熟悉、强化整个岗位技能,整个训练也是让每个学生以“业务员”的身份开始,完成一次综合的、完整的业务训练(见图2),实现了“以外贸任务为主线,前向后向延伸的整合实践教学”;第六学期的“顶岗实习”则是对前面实践体系的一个补充和延伸,由于和学生的就业紧密联系起来,也可以说是对前面实训效果的一次检验。

综上所述,我们经过多年的实践和探索,围绕专业核心课程的课程特点,建立了“理论课程实务化、实务课程实践化、综合实训整合化、顶岗实习延伸化”的实践体系,整个设计从局部初级到完整综合,符合学生认知规律。也建立了通过这样以实务、以工作过程、以岗位目标为线索的、大任务套小任务的、以培养学生能力为中心、强化技能训练的文科实训体系。

(二)微观层面:吸收国外先进的教学理念,实现了专业核心主干课程的“工学结合”模式下的课程设计

纵观世界发达国家高职教育模式,大多突出“工学结合”教育,例如德国的“双元制”、英国的“三明治”教育、美国和加拿大的“合作教育”、日本的“产学合作”模式、澳大利亚以行业为主导的“TAFE”模式等等。他们的成功让我们看到工学结合模式有很多优点,也符合高等职业教育的特色。工学结合是一种将学习与工作相结合的教育模式,主体是学生,以职业为导向。充分利用学校内外不同的教育环境和资源。把以课堂教学为主的学校教育和直接获取实际经验的校外工作有机结合起来,给学生带来很多利益。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在校内以受教育者的身份,根据专业教学的要求参与各种以理论知识为主要内容的学习活动,在校外根据市场的需求以“职业人”的身份参加与所学专业相关联的实际工作。这种教育模式的主要目的是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就业竞争能力,同时提高学校教育对社会需求的适应能力。由于本项目团队成员多有海外留学或进修背景,大家学习回来后,身体力行,引进国外的教学理念,并应用到专业核心课程,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教学设计。

我们定期召开企业专家座谈会,和企业专家一起探讨专业培养目标,然后针对确定的目标,围绕核心岗位能力,按照工学结合模式设计教学。经过多年实践,日前“进出口业务”、“国际市场营销实务”、”国际贸易综合实训”等实务课程都做到了以下几点:

1 基于国际贸易或者营销实际业务流程重组课程内容,并以教材的形式固化,以真实工作任务为载体来实施课程宏观设计,将整个教学变成一个完整的“实战”教学过程,实现了教学过程工作化、模块化、任务化、实战化。

无论是进出口业务,还是国际营销、报关实务课,我们都按照“工作流程”来设计课程,打破传统的教材内容的框架,围绕流程中的每个阶段任务组织教学,使教学过程“实战化”,并都建设了网络课程,迄今,我们的“国际贸易理论”、“进出口通关实务”、“商品学知识”、“网络营销”、“商务谈判”等几门主干课程都是学校的“网络课程”,供校内学生学习使用:“进出口业务”课程是广东省精品课程,“国际市场营销实务”、“电子商务应用”是国家级精品

课程。这一系列的成绩证明了我们“实战教学”的价值。同时,我们把自己的教学成果不断总结,出版系列教材。本专业在2000年就出版了系列教材,在编写时,打破了常规教材的写法,强调学生技能水平的训练及解决实际问题的创新能力的培养,书中有大量案例、实务训练。真正体现了高职文科教材“以实务为中心、以案例为中心、以问题为中心”的思想,在使用过程中,获得了师生的好评。后来随着实践体系的不断完善。我们也不断改进,目前“进出口业务”、“国际市场营销”都是“十一五规划教材”。

2 案例引入、情景模拟、项目驱动、调研策划等教学方法贯穿教学全过程,以学习激励和亲验教学为基本点,以学习团队的自主学习参与实战业务活动为主线,建立了以学生为主体的、全员全程参与教学、形成性考核加互评自评的开放教学系统。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不断更新教学内容,优化教学效果,形成了具有鲜明高职特色、以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各种形式的教学方法,丰富了我们的教学实践,彻底改变了以往完全是教师讲、学生听、记笔记的灌输方法。以“工作流程”为主线,以“学习团队”为依托,通过开展案例分析、情景模拟、项目驱动、主题发言、做大作业、做调研等多种独具特色的教学方法,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促进了学生个性和才能的全面发展,不仅培养了更适应社会需要的人才,也加速实现了我们的培养目标。

3 通过校企合作项目推动课程实训,通过软件、沙盘模拟实际业务、教学考证一体化,在每门课程中采用了“理论实务一体化、实务内容实践化、在线实训实战化”的立体化实践模式,实现了理论与实践的“零距离”对接。

文科的实践尽管可以通过前面的“工学结合”的模式进行强化,但是如果能通过一些和企业合作的项目推动教学,则效果更显著。我们和专业管理委员会的一些企业保持长期联系,通过为企业做市场调研、市场策划、开发客户等项目,推动课程实训。同时,对于一些通过职业情景难以完成的实践训练,我们辅以软件、沙盘的训练,同时在整个实训过程中尽可能和职业标准对接起来。

这样,从教学设计、教学模式,到教学、考核方法。以及教材、网络资源等,在专业立体化的实践体系里,实现了核心课程的“工作学习融为一体”的以实践为中心的课程体系,并且核心课程和整个专业实践体系互相呼应、互相支持。完成了从核心课程的“小裂变”到集聚成一个专业培养体系的“大核变”过程。

三、运用情况

(一)校内实践成效

整个专业的教学计划按照“理论课程实务化、实务课程实践化、综合实训整合化、顶岗实习延伸化”的实践体系进行设计,经过了多年的实践,并不断完善和提升,到目前为止,已经实践近八年。取得了比较好的效果:

(1)外贸毕业生就业选择余地大,就业时受到用人单位的欢迎,在对毕业后学生的调研中,用人单位普遍对学生满意度高,觉得学生上手快、动手能力强:

(2)在多次国家教育部的检查中学校受到好评。在众多来交流的院校中也受到好评:

(3)学生在技能大赛上获得了较好成绩;

(4)学生对老师教学满意度高,任课老师两位都是金牌教师。学生普遍反映学以致用、掌握得快。

篇10

关键词 :技师 外贸会计 教学改革

一、技师学院国际贸易专业外贸会计课程教学必要性分析

据宁波海关最新统计数据,2014年宁波市外贸进出口总额达6432.2亿元。宁波作为典型的外贸城市,进出口总额再一次攀升。对各类型外贸企业进行分析,发现民营外贸企业进出口总额领跑全市。

宁波作为经济发达的港口城市,每年都吸引了大量的外来专业人才就业,尤其是国际贸易专业。另外,宁波地区本土的本科、高职、中职院校培养了大量的国际贸易人才。相比之下,笔者所在学校培养的国际贸易高级工与其他本科、高职院校培养的国际贸易毕业生在职业能力和素质上就显得有些劣势。我们培养的学生很多时候达不到大中型外贸企业外贸业务员的工作岗位要求。这是由于学生进校时本身基础比较薄弱、学习主动性和自觉性不强等原因造成的。

那么,如何改善国际贸易高级工的就业情况,笔者认为外贸会计就业岗位将是学校国际贸易专业的一个重大突破口。对宁波地区的部分外贸企业进行走访,发现外贸企业中外贸会计岗位人才需求量很大,很多中小型民营外贸企业招不到合适的外贸会计人员,很多已经招聘进来的会计人员都需要对其进行重新的国际贸易知识的再培训。这样的做法让用人单位感到力不从心。

笔者学校拥有大量教学经验丰富的会计专业教师。为了扩大国际贸易高级工的就业面,学校早在2007年就开始在国际贸易专业教学计划中开设了很多会计课程,部分学生在完成会计课程学习后,考取了会计上岗证。同时,对学校国际贸易高级工专业的毕业生近几年的就业情况进行调研,发现大部分学生就职于宁波地区的中小型民营外贸企业,其中部分学生在这些企业中担任会计工作岗位。对这些学生所在单位进行调研,企业对学校国际贸易毕业生担任外贸会计工作岗位认同度较高,原因有两方面:一是学校毕业生掌握了大量的国际贸易基础知识,熟悉进出口业务流程和各类单据;二是学校毕业生不仅具备了一定的会计知识,还学习了外贸会计课程,熟悉进出口企业会计工作流程;所以用人单位很愿意到学校招聘国际贸易毕业生从事外贸会计岗位。

上述分析,笔者学校国际贸易专业开设外贸会计课程显得尤为必要,但是会计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又遇到一些问题,需要教师进行研究分析,才能提出有效的解决措施。

二、外贸会计课程教学存在问题分析

在外贸会计课程教学过程中,任课教师遇到一些问题亟待解决。

1.教材不合适

目前市面上的外贸会计教材大都面向高职,教材内容偏理论,缺乏实务操作,很多知识点又与外贸企业实际情况脱节比较严重。对于技师学院的学生来说,理论学习有难度,由于缺乏操作性,学习积极性自然而然就降低了,学习效果就会打折。加之,近几年会计制度和税收制度不断改革,教材没有及时更新,导致教材不符合技师学院的教学要求。

2.学生思维定势

专业教学计划考虑到学习的有效性,在学习外贸会计课程之前,必须先学习会计基础、会计电算化、财务会计等课程。所以教学计划中高一开设了会计基础课程,在随后的学期中,不断加入其他会计课程。但是,很多学生由于缺乏职业目标,囿于固有思维,认为国际贸易专业将来的就业方向就是去外贸公司当外贸业务员,不用学习会计基础等“无关”课程,这样就直接导致会计类课程的学习效果较差。

3.师资力量不足

外贸会计是一门行业会计,教学中需要既有国际贸易业务知识,又有良好的会计专业知识和实践经验的“双师型”教师。学校虽拥有教学经验丰富的会计教师团队,但与这种师资要求相比,相差甚远,该课程的授课教师大多数没有外贸会计业务实践操作经验,因此在外贸会计的实践教学过程中难以把握国际贸易业务内容核算的尺度,某些具体的业务核算程序掌握不够好,直接导致外贸会计课程的教学有效性。

三、外贸会计教学改革措施研究

为了培养出符合宁波地区中小型外贸企业的外贸会计岗位要求的毕业生,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对外贸会计课程教学进行改革。

1.加强“双师型”会计师资队伍建设

师资队伍的质量直接决定了外贸会计课程的教学质量。为了培养出符合外贸会计岗位要求的毕业生,目前的课程改革的首要任务就是提升会计教师的“双专业”实践能力。笔者认为可以通过两个途径来提升教师的“双专业”实践能力:一是教师利用寒暑假到外贸企业顶岗锻炼,任课教师可以通过顶岗来增强外贸会计岗位认知,丰富实践经验,提高实践技能水平,从而有效进行课程教学,指导学生;二是教师利用业务时间,通过培训等方式,考取外贸会计知识资格证书,通过考证学习来弥补自身的国贸专业的不足。这两个途径需要学校来制定合理的人事制度来加以管理,形成一种长效机制,才能保证师资队伍的实践能力不断加强。

2.开发技师学院外贸会计校本教材

由于外贸会计教材不适应现实的企业需求,所以要真正促使课程学习有效,就必须对现有的教材进行改革,开发出适合宁波地区的企业需求的校本教材。在进行校本教材开发前,需要结合顶岗调研情况,设计出外贸会计岗位职责要求,根据岗位职责设计教学内容和教学环节,编写校本教材。外贸会计岗位职责要求见表1,外贸会计课程教学任务见表2。

3.突出实践教学

外贸会计周课时为3,课时有限。对于任课教师来说,只能教授一些基本理论知识,没有充足的时间提供案例讨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方式。学生在整个上课过程中被动学习,也严重影响了课程的学习效果。

要突出实践教学在整个课程教学的比重,强化学生对于自营进出口业务、进出口业务、加工补偿贸易、出口退税等的核算操作。通过实践学习,学生能够根据进出口业务及出口退税依据来核算成本,登记账簿并编制财务报表等,达到外贸会计的岗位职责要求。

四、小结

现代社会对人才提出越来越高的要求。如果技师学院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就不可能培养出符合企业要求的人才。在就业竞争十分激烈的今天,只有改革外贸会计的课程教学,才能提高学生的就业情况,所以改革势在必行。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