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课堂教学设计模板(10篇)

时间:2023-08-12 09:04:24

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智慧课堂教学设计,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智慧课堂教学设计

篇1

真实案例

下面是A教师上的一节水平四正面双手头顶前掷课的片段:

教师首先组织学生进行坐在地上的双手头顶前掷实心球练习,再组织学生进行跪地双手头顶前掷实心球练习,最后组织学生站姿双手头顶前掷实心球练习。(使用软式排球替代实心球)

三个练习结束后,教师提问:

教师A:我们刚才体会了三种不同的实心球投掷方法,那么三种方法中哪种投掷的最远?

学生(集体):站着投。

教师A:那我们想一下为什么呢?

学生A:因为我们站的高,做的时候最矮。

学生B:因为站着好发力。

学生C:坐着扔不动。

教师A:大家回答的都不全面。有人说站着投掷实心球好发力,我们在投掷实心球时,应该是采用双脚前后站立、身体向后仰,双手向后,然后蹬地、收腹双手用力向前投掷。

然后教师进行了动作示范,并组织学生进行模仿练习。

案例分析

在本节课上教师A的教师设计采用了探究式教学的理念,组织学生先对不同姿势的实心球投掷方法进行探究式体现,然后再对学生的答案进行总结、提炼。表明上看来,本节课上学生的自主活动很多,而且基本上都能积极的参与到课堂上来,但如果仔细观察我们会发现本节课上其实质是教师教材呈现方式还是以灌输式为主的,学生并没有探究出有价值的内容,教师把学生需要探究的内容最终呈现给了学生,学生只是根据教师的指令去运动,而不知道为什么去这么做。而且整节课也是缺乏层次感的,课的效率低下,教师想要交给学生的内容很多,但是最终学生学到的东西却不多。

A教师正是没有很好的抓住教学重难点导致了以上问题。这节课上,教师把整个投掷实心球的完整动作都作为教学的重点来进行教学,这就导致了整节课上教师需要教的内容很多,教学重点很多,需要探究的内容也很多,教师为了赶时间,迅速的切入正题,让学生在简单的探究之后就进行实心球动作的练习,虽然A教师使用了软式排球替代了实心球,降低了学生投掷实心球的难度,但是即使是这样,学生投掷实心球的动作也有很多不规范的地方,绝大部分学生在练习的过程中是使用双臂把球往外投掷,教学效果不理想。

本节课的教学重点过多,都要学但是时间都不够,每个内容只能是蜻蜓点水,导致了本节课上就没有教学重点,教学难点也无从下手突破。有人认为教学重点和难点是可以互通的概念,甚至是可以互用,其实不然,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是有本质的区别的,教学重点是针对教材而言的,教师所用的教材基本上可以认为是教学重点,对学生因素考虑的很少;而教学教学难点是针对学生而言的,学生在学习中这个教材这会普遍遇到的问题或是难以掌握的内容才能称之为教学难点,这需要教师对学情进行准确分析。

从本节课来看,原地双手前掷实心球的动作需要学生去掌握的内容很多,对动作进行分解包括蹬地、背弓收腹、出手点、投掷后的换脚等等,第一课时可以把其中的蹬地和背弓收腹作为教学的重点,这就有效避免了教师由于重点过多而无从下手的问题;本节课教学对象是八年级学生,他们以前没有接触过实心球,身体力量、协调性不好,要学生完成蹬地的动作很简单,但是要学生完成背弓收腹的动作就比较难,因此,本节课的难点可以定为学生背弓收腹动作的协调完成。

重新构建

智慧教学设计应该是紧紧的围绕着教学的重难点来展开的。其中,教学的重点是整节课的一个主线,整个教学过程应该是顺着这条线进行下去的,而教学难点就是教学中中心点,是整节课的重中之重,能够采取有效的方法去突破了这个教学难点,这节课就会是一节充满智慧的课。

以本节课的教材正面双手头顶前掷实心球为例,同样是使用探究式的教学设计,教师D使用了这样的思路来对本节课的主体部分重新进行构建。

活动一,组织学生进行“顶棋比远”的游戏,方法是让学生两人一个象棋,把象棋放在自己的额头上,然后相互的比赛用头把棋顶远,该活动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探究出“背弓收腹”的动作,因为学生要想把头顶上的象棋顶到更远,不使用蹬地和“背弓收腹”的动作是很难做到的。活动二,组织学生对刚才的探究进行总结,并出示教具长直尺,用直尺向后弯曲然后将棋子弹射出去,模仿背弓动作,目的是让学生更直观的理解背弓收腹的作用。活动三,组织学生进行背弓收腹动作的练习,目的是为了更加强化学生对“背弓收腹”动作的掌握,为背弓收腹的应用做好准备。活动四,组织学生进行正面双手头顶前掷软式排球比远等活动,目的是让学生对背弓收腹动作加以应用,进一步巩固学习效果。活动五,身体素质练习,组织学生进行仰卧起坐和俯卧撑练习,目的是加强学生的力量练习,为下一阶段的实心球学习打好基础。

本节课的设计思路就是以投掷实心球动作中的蹬地和收腹作为教学重点,难点围绕着“背弓收腹”来展开的。学生的学习过程是围绕着“背弓收腹”来展开的,先是利用顶棋比远的游戏让学生对背弓动作进行探究,再使用直观的教具让学生对背弓动作有一个更深一步的理解,然后就是对背弓动作的练习和应用,课的设计层层深入,不仅仅是教师教学智慧的体现,更是避免了灌输式教育方式对学生自主学习的不利影响。

结语

篇2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8454(2016)22-0029-03

一、智慧教学与翻转课堂的联系

近些年来,很多学校利用智慧教学理念进行指导教学,智慧教学旨在让学生拥有解决问题能力和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创造智慧化学习空间,方便学生进行教学和评价。智慧教育在于将学生的创造能力激发,符合当今时代创新的要求,使学习者养成深度思考和学习的习惯。翻转课堂目的在于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在课前进行微视频学习,并回答视频中相关问题,在课上老师主要对学生无法自己解决的问题进行解答,并用小组协作学习的方式进行讨论。微课作为翻转课堂的重要环节,它的设计关乎到整个课程能否达到所要求的教学效果。“教学的过程一定是人际互动智慧碰撞……没有思维碰撞,教育就无法完成。”[1]

智慧教学是指用新媒体教学设备,为教师进行高质量的教学提供基础,针对学习者的个人特征和基础,进行个性化教学和学习。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的智慧教学旨在培养有出色的价值观、行动力、思辨能力以及拥有优秀潜能的人才。黄荣怀教授指出“智慧教育是一种由学校、区域或国家提供的高学习体验、高内容适配性和高教学效率的教育行为,它能利用现代科学技术为学生、教师和家长等提供一系列差异化的支持和按需服务,能全面采集并利用参与者群体的状态数据和教育教学过程数据来促进公平、持续改进绩效并孕育教育的卓越”。[2]智慧学习主要将信息技术与教学相结合,对教学资源进行共享,基于智慧教学理念的翻转课堂教学,提升了教学资源品质、增加了互动交流、优化了教学方法、学习者可以进行实时反馈,提高了学习兴趣和效果。

二、智慧教学翻转课堂教学流程

智慧教学理念中的教学内容、方式以及策略是以促进学生的发展为目的,以追求创造理念和智慧理念的教学,重点关注学生的智慧发展。重点在于对学生能力的培养,遵循每个人的个性发展进行教学。在这种理念设计的翻转课堂中学生能发现快乐,并体会到创造的愉悦感。[3]

1.情景导入

学生课前看微课视频自学,对自己的知识框架进行初步建构。学生通过探索新知识的过程,进入教学情境体验。视频结束后,对自我认知能力产生启迪,独立完成在线微课程的任务和测验环节,发现自己学习的疑难所在并进行反馈。

老师导学案,老师通过对课程的建设和开发,找出学生学习知识点的共性问题,确认教学起点进行教学。

个性备课,由于每个学生的个性特征不同,教师备课的过程必须考虑到学生的个性特征。教师依据学生的个性特征,进行针对性备课。教学时,扮演好自己的角色,组织学生之间进行协作学习,最后教师通过会话了解学生存在的问题,找出解决方案。

2.协作与会话

研讨共性问题,在研讨过程中教师随时记录教学过程的情况问题、并向学生展示探究过程和结果。探究过程包括质疑、判断、比较,选择,然后是分析、综合、概括等认知活动。再通过分层教学,针对不同水平的学生能力选择相应的学习层次,然后评估教学效果并进行纠偏。

学生和教师都是课程的组成内容,应该作为课程创造的主体部分,教学不只是传递,还可以转变整个教学过程,教学过程应该包含课程的创造和转化。使整个课程内容不断升级,真正做到了把学生和教师作为整个教育过程的主体。整个过程不仅可以找到整个学习内容的难点重点,通过发现、分析、解决问题的方式,也再次巩固了知识。最后通过分析教学的整个活动过程的内容再作出课堂报告。

3.要素资源

让学生按照兴趣进行学习,教师设计的内容可以进行兴趣引导,帮助学生找到他们的兴趣点。然后在课外让学生利用优质资源进行学习,通过智能推荐功能,当用户浏览完课程内容时,自动为他提供最感兴趣的相关课程内容,在教学过程中加入仿真实验内容,使教学内容直观易懂而且富有兴趣,同学也比较容易接受知识和深刻记忆。

老师利用优质资源学习,提高自己的技能水平,并学习优秀的教学案例,例如微格课例、名师微课程,遵循简单、实用、多样、智能的特点进行教学并跨越互动交流。

4.意义建构

对学生个性化学习进行深入思考,包括学习内容、学习方式、学习活动、学习评价等。学生完成家庭作业,系统进行即时批改,并对一些题目进行讲解,并形成作业报告。不仅可以互动交流,还能够进行个性化辅导。方便家校互动,增进沟通,帮助学生进行反思,开拓创新视野与实践研究,真正实现学生知识框架的意义建构。

三、智慧教学翻转课堂互动系统

祝智庭教授认为“智慧教育的真谛就是通过构建技术融合的学习环境,让教师能够施展高效的教学方法,让学习者能够获得适宜的个性化学习服务和美好的发展体验。”[4]结合智慧教学理念与新媒体设备相结合,设计翻转课堂互动系统。建立一个智能,网络和数字化的互动系统,提供开放的学习环境和师生个,消除课堂困难,优化教学过程,方便教师对教学过程进行管理。[5]

智慧教学翻转课堂互动系统包括微课中心、个人中心、教学中心、课程中心、活动中心。

1.微课录制中心

制作中心是对课程资源进行整合并进行录制。传统录制微课比较复杂繁琐,一体式微课制作设备通过简单操作,可以直接进行微课录制。

U-note智写笔,不但可以进行同步记录,还拥有了对比批注,电子板书,回访笔记,投票统计等功能。书写同时将信息传到电脑,根据需要的内容进行课程制作,方便教师教学。

2.个人中心

教师有自己的电子档案袋,里面拥有私有存储云盘,不仅可以存放教师平时积累的素材,也可以将优秀的课程资源分享给老师,方便老师进行学习。学生也有自己的电子档案袋,可以随时回顾自己学习进程,方便学生查漏补缺。

3.教学中心

教师课程管理,班级情况查看,利用教师电子档案袋和学生电子档案袋包含的资源与情况,进行学生个性化的教学设计,为学生提供符合自己基础的内容,也可以让学生明确自己的学习目的,再进行课前导学预习,包括上课中的难点还有教师未涉及到的知识点。对于上课过程中遗留的问题、未讲完的知识点,教师将教学内容进行共享,学生可以利用电子档案袋调取教学资源,方便学生在课后进行总结和巩固知识。

通过教学监控,为学生发放测验题,筹划学习活动并检测学生的学习情况。通过作业收发,教师可以在线上进行批改作业。通过题库和考试管理系统,方便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包括随堂测验,期中测验,期末测验等进行实时监控。

4.课程中心

课前预习中教师提供微课教案和课程导学微课视频帮助学生进行学习。在线讨论中包括一些供学生讨论的主题,通过发帖讨论、回帖讨论,学生的发帖情况记入考查成绩中,教师可以随时发起一个新话题进行实时互动。在线作业包括一些课堂测试,学生需要在截止日期前完成,可以采用评分方法为最高分的方式。综合测试包括对该课程的掌握程度,与在线测试相同,也要在规定时间截止前完成。

5.活动中心

新闻讨论区可以使教师与学生通过在线的方式进行有效互动,通过课程社区,教师可以对学生进行在线答疑,有效的使学生和教师进行互动。在课程社区,学生还可以看到一些名师讲座,也能够方便教师进行远程教学。

四、结语

智慧教学理念的翻转课堂可以帮助学校紧跟国家教育信息化的大趋势,这种创新课堂教学模式,还可以帮助学校积累更多的教学资源。这种教学理念,不仅帮助教师提升了自己的教学设计水平,各种教学资源通过整合也可以高效使用,教师也可以对学生的学习质量进行实时监控。对于学生而言,这种教学流程和互动系统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因为是学生们期望知道的内容,能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和讨论,通过师生互动在线交流,改善了过去互动交流较少的局面,帮助他们提高了学习效率。智慧教学理念的翻转课堂为学习者提供一个智能和个性化教学的学习环境,真正实现了“以学习者为中心”,促进了学生的认知发展。

参考文献:

[1]赵玉成;钟启泉:回到常识才能谈点基础教育[J].上海教育,2014(12).

[2]黄荣怀;智慧教育的三重境界:从环境、模式到体制[J].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14(6).

篇3

随着新课程改革进程的全面推进,小学英语课堂教学将构建以任务型教学为途径、以活动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呈现出课堂轰轰烈烈、学生学习积极性高涨的情景,然而,我们可以发现,很多课课上热热闹闹,课堂气氛非常热闹,课后学生却一无所知或者是知识掌握不牢固。为什么会出现这些“中看不中用”的花架子式活动呢?主要原因是我们的一些教师在设计活动时只注重了活动的趣味性、活动的形式和学生的主体性,而忽视了活动的有效性,从而导致活动流于形式、表里不一。长此下去,不但学生基本能力得不到培养,而且教学任务也难以完成,活动设计一旦运用不好还会损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学习兴趣。因此,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怎样才能设计有效的课堂教学活动,将是我们急需解决的问题。

一、课堂活动设计要有目的性,形式要为内容服务

新课程标准倡导活动途径,通过表演、唱歌、游戏、竞赛、猜谜和画画等小学生容易接受的形式,来激发他们学习英语的兴趣,培养他们初步用英语进行听、说、读、写的能力。然而,我们常常看到这样的情景,一堂英语课上学生又是说又是唱,又写又画又跳又演,有的老师玩完了这种乐器又去忙另外一种,忙得不亦乐乎,简直就是一场才艺大比拼。这些课看上去既不像音乐又不像美术,更不像英语课,这样的课能不能算成功呢?答案当然是否定的。

任何活动都应是为了学生获得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而设计的。如果采用的教学活动形式脱离了教学内容,偏离了教学目标,那么再好的教学形式也不能收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广泛采用贴近学生生活的、易于学生参与体验的任务型教学活动。例如,在教学PEP四年级上册Unit 5“What would you like?”Part A的教学内容时,教师设计“Menu”让学生“到餐馆用餐”的活动,让学生用画好的食物卡片练习食物的单词rice、fish、beef、soup、noodles、vegetable、juice、bread、milk、chicken、hot dog、hamburger。利用服务员进行招待、客人点菜的场景,练习句型:What would you like? Can I have some noodles,please? Sure. Here you are。这个教学活动教学目标十分明确,学生表述食品和要求食物的能力都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发展,这样的设计就是有效的教学设计。 转贴于

二、课堂活动设计要紧紧围绕主题,为教学目标服务

新课程理念下,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总体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学生能够用英语做事情是课堂教学目标达成的主要体现。我们曾听过一些课堂教学竞赛活动,有些课堂教学活动设计得很好,每一个环节紧密相连,如行云流水,自然一气呵成,让人感受到舒畅的美。如:一位教师在教学My favorite season(我最喜欢的季节)时,课堂上不仅复习了颜色、衣服、水果等单词,还复习了一些活动,但是每一个活动都紧紧围绕season而进行,最后逐步展开到让学生练习写英文诗、朗诵诗,整堂课自然、流畅。

三、课堂活动设计要有次序展开,循序渐进

课堂教学准备活动时可利用English songs、chants、guessing games等活动来调动学生的情绪,集中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产生愉悦感,从而激发学生对英语学习的热情。教师在设计课堂活动的时候要注意活动的过程要有序地展开,注意每一个环节要层层递进,像波澜一样逐步展开。

如以上提到的一位四川教师在上My favorite season(我最喜欢的季节)时,在教学完四个季节后,设计看颜色猜季节名称进行复习,然后看图片猜季节、看短语猜季节、读句子猜季节,最后到学生自己写诗、朗诵英文诗,每个环节层层递进,由易到难,学生在不断获得新知和不断获得成功的体验中进步,这样的设计可谓匠心独具。

篇4

【中图分类号】G623.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18-0231-02

《品德与生活(社会)课程标准》指出:“品德与生活课程是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以培养品德良好,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为目标的活动型综合课程。”由此可见,“活动性”是《品德与生活》课程的一个基本特性。

在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这两门课程的教学中,活动是教师教与学生学的主要形式。所以教师的角色与任务与传统的教学自然有所不同,主要不是知识的直接传授者,不是教教材的人,而是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指导者、合作者。教科书主要不是作为知识的载体来供教师讲授,而是教师引发学生活动的工具,是学生开展活动时可利用的。教材不是学生的读本,也不是教师以课堂教学的形式开展教学活动的“教本”,而是师生共同开展活动的依据和参考。基于这两门课程的特点,教学活动的设计是上好课的关键。教师在教学中要把重心用在活动的设计上。

思想品德是一个多要素的综合系统,是人们在一定的思想的指导下,在品德行为中表现出来的较为稳定的心理特点、思想倾向和行为习惯的总和。它与一定的经济活动、政治活动、道德风尚及风俗习惯相联系,受到社会发展水平的制约。

课堂活动,要与教学内容紧密结合,并根据具体的教学目标精心设计,这是活动教学成功开展的前提。不追求表面的热闹,教师在活动设计时,必须要思考和明确设计这个活动的目的和意图是什么,落脚点以及活动价值在哪里,如何引导才能达到教学目标。要从活动的“质”上去思考、取舍,而不应该停留在诸如“这堂课有没有开展活动”、“开展了几次活动”这些问题上。只有教师准备充分,教学目标明确,才不至于使活动成为违背或脱离教学目标的活动。

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在教学建议中首先提出要“全面把握课程标准”课程标准是依赖于一个个教学目标来实现的,教学目标是课程目标的具体化。教学目标为教师加工教材内容,选择教学方法,设计教学环节,安排教学活动提供了依拒。看一节课是否是成功的,是否是一节好课,首先要看这节老师是否准确、全面把握教学目标。教学活动应该以有效实现教学目标为依据,在教学 中,教师设计的各种活动都必须有明确的目标,每一个活动应该以完成教学目标为导向。活动的设计和开展都应该紧紧围绕教学目标。

比如;人教版品德与社会三年级《不一样的你我他》一课,是通过每个儿童不同的创造和想象力以及通过与他人的比较认识到人与人之间的差异。有位老师在这一课的教学中,围绕教学目标,设计了“猜猜他{她}是谁”、“我们一起来做画”、“找找班里的多彩小星星”、“搜集人与人之间不同的资料”四个活动。其中“猜猜他{她}是谁”的游戏活动,让同学门根据自身的特点,用图画的形式描绘出来的自画像,分小组领取自画像共同讨论再给同学们介绍,让大家猜这个人是谁。老师问:从刚才的自画像中,大家发现同学之间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吗?其目的是让同学们感知我们的长相不一样 ,爱好、兴趣不一样,性格不一样,了解了自己的特点,意识到每个人个有不同。“我们一起来做画的活动,老师出示画有一个圆的画纸,让同学们发挥自己的想象,利用这个圆画画,并途上自己喜欢的颜色,然后互相交流,汇报自己做的画。同学们画的有小兔子、螃蟹、乌龟、小孩儿脸蛋、小雪人、向日葵、太阳等 ,接着老师问:“为什么同样是在圆上作画,同学们画得都不一样呢?即使有的同学画的是同一物品,可画出来的形状和涂的颜色也不是一样的,如:有的同学同样画太阳,但时间和地点也是不一眼”,正如同学们所说的:“由于我们每个同学的想法不一样,喜欢的颜色不一样”。通过这一活动,使同学们认识到,每个人有不同的想像力,不同的想法和选择。又通过找一找班里的多采小星星活动,观察同学和自己身上的闪光点,感受大家的不同特点、优点给集体生活带来的丰富多彩和快乐。又通过让同学们交流课前调查的大千世界生活中人与人之间有哪些不一样,加深了学生的认知,扩展了学生的思维。在设计每个教学活动时,教师应思考和明确设计这个活动的目的和意义是什么,活动与教学主题、目标的相关性如何,活动是否是必须的,是否有实效性。

2.教学活动的设计要密切联系儿童的生活

教师在设计、组织活动时要注意与儿童的生活和经验的联系。来自儿童生活的兴趣、爱好、发现能引发出各种活动。儿童对产生于自己生活中的事情、想法最感兴趣。所以教师要结合课程标准、教材和儿童的生活实际设计活动,克服脱离儿童真实生活,生硬地创设所谓生活情境,为活动而活动。品德课中思想品德教学强调联系生活实际,生活是德育的起点,也是德育的归宿。因此,教师必须注重发掘生活本身对学生品德形成具有的特殊价值,通过活动教学,使知识与学生生活经验相联系,引导学生向自己的生活世界回归,鼓励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过程,鼓励学生走出书本世界,走向现实的社会生活,建立与生活的广泛联系,通过对生活的感受和体悟,帮助学生获得亲身参与实践的积极的体验和丰富的经验,使学生在实际的情境中展开有效的学习,避免强制性的灌输、空洞说教。而要设计学生可以亲历亲为的学习活动,还应该回归现实,从具体教学对象的生活中寻找活动资源。比如讲授《读懂爸爸妈妈的心》可以这样设计活动:教师出示课件,妈妈的一天,让学生观察,并说说在妈妈的一天当中,你看到了妈妈都做了什么?除了画面这些,你们的妈妈还做了什么,学生可以联系自己的实际生活去说。

3.课堂教学活动必须坚持开放性。

活动的开放性是保证活动主体能够自主活动的一个重要条件。它要求在活动教学中活动内容、活动过程、活动空间要开放。要借助于活动这个中介,把学生的科学世界和生活世界紧密联系起来。即使是课堂活动教学,表面上是在课堂内进行活动,实际上活动主题选择、材料收集、活动实践与调查、动手操作等都是在课堂外完成的。最后,师生关系应该是开放式的。师生关系的开放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在人格上建立一种相互尊重、民主平等、情感和谐的人际关系,二是在活动中教师的角色可以随活动的展开实现转换,既可以是传道者、引路人;也可以是学习者、意见倾听者;也可以是学生生活中的兄长、朋友,这样不仅使教师形象丰满人性化,而且更宜于教师参与到学生活动中,对活动进行指导、协调,提高活动的质量。如《男女生交往不烦恼》中教师设计了心理访谈活动,和学生们一起参与活动,让学生们认识了各自的烦恼。

4.教学活动的设计要着眼于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

传统的课堂上,学生的学习方式主要是接受式学习,一堂课仅仅是老师在忙碌,而学生很少参与。新的课程理念下,教学活动的设计要体现正确的教学思想,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要给学生一定的时间和空间,激发学生主动参与。所设计的活动要让儿童作为主体参与其中。要他们自己动手动脑去做、去探索、去得出结论。学习的过程是儿童用参与调查、试验、探索讨论、服务、辨别、创造、表现等多种方式去感受、体验、领悟与表达的过程。倡导自主、探索性学习。品德与生活[社会}教学活动的设计要有助于学生体验。体验式学习需要创设一定的教育情境,并引导学生在这一情境中发现、观察、感知。一位老师在《走进残疾人》一课教学时,把聋哑学校学生上课的录像在课堂上播放,让学生通过观察、倾听去感受体验,认识残疾人、了解残疾人。还设计了模拟活动,用一只手穿衣服和蒙眼前进,让学生身临其境,进行两次换位体验,引导学生换位思考。在体验活动中,学生用眼看、用耳听、用身体亲身经历,激发了学生的道德情感,提高了学生的道德认识。另外,教学活动的设计还要有利于学生加深理解,特别是到了高年级,对于那些学生理解有一定距离,有一定困难的社会性知识,老师设计教学活动就要注意有助于加深学生的理解、提高学生的认识。

5.不同的课堂活动形式,不同的“战术”。

常见的课堂活动的形式有:小组讨论、课堂辩论、小品表演、视频播放、课堂游戏、音乐欣赏、编口诀、小竞赛等,思想品德课堂活动教学具有极大的开放性,因而其开展方式也具有多样性和灵活性。要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不同的方式有着不同的战术。如小组讨论必须确保讨论的主题具有深刻的意义;必须选择那些有争议的话题展开讨论;必须注意小组讨论的组织、规范。又如:课堂辩论,教师首先应熟悉辩题所涉及的内容;其次,做好材料的收集;再次,仔细听取双方的辩论;最后,在总结时,应对双方的利弊得失进行分析。此外课堂辩论时还应注意辩论是否跑题,与主题无关的话题要控制,切不可辩论中谩骂同学甚至人身攻击,所以辩论时教师对辩论场面应适当调控,这也是对教师组织能力、临场应变能力的一种考验。

篇5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8454(2016)21-0094-03

一、建设研究背景

1.国家对教育信息化发展提出的要求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将均衡发展作为义务教育发展的战略性任务,提出2020年“基本实现区域内均衡发展”的目标。强化信息技术应用。提高教师应用信息技术水平,更新教学观念,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促进优质教育资源普及共享,最终实现促进教育内容、教学手段和方法现代化的目标。通过在名校、偏远山区多家学校之间建立云录播系统,实现同步课程“专递课堂”、一校带多校,解决教育资源不公平、提升教育质量的难题!

《关于“十三五”期间全面深入推进教育信息化工作的指导意见》深入推进“三个课堂”建设,继续推进“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活动,鼓励教师利用信息技术创新教学模式,推动形成“课堂用、经常用、普遍用”的信息化教学新常态。

《2016年教育信息化工作要点》深入推进“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活动,普及基础教育信息化教学常态化应用,新增参与活动中小学教师200万名,新增“晒课”200万堂,评选年度“优课”2万堂。明确以“专递课堂”形式推动为农村、边远、贫困、民族地区提供免费数字教育资源服务,共享优质资源,不断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

2.淮安市教育信息化现状分析

“十二五”期间,淮安市教育信息化建设进入一个高速发展的阶段,全市九个县区均通过了江苏省区域教育基本现代化的验收,硬件基础设施得到了彻底的改善,各县区均建成主干达万兆、互联网出口达千兆的教育城域网,全市中小学实现光纤连通,建成校园网络管理中心以及各种网络教学平台,实现备课、教研及日常管理数字化、网络化;建成符合省规定标准的网络教室;实现“班班通”,每位专任教师配备笔记本电脑,班班建成多媒体教室。学校网络教学环境大幅改善,信息化应用基础条件进一步夯实。然而我市义务教育发展仍然处于不均衡状态,县城学校与乡镇学校、乡镇中心学校与农村小学之间的办学水平存在着较大差距,名师与农村教师之间整体素质和专业水平也存在较大差距,在农村中小学,教师整体素质和专业水平不高,数学、语文等学科教师占大多数,而英语、音乐、体育、美术和计算机等学科教师却很少,大部分农村小学音乐、美术、体育、英语、计算机专业教师远远不能满足正常的教学需要,只能以非专业的兼职教师代替,或者改成其它科目。如何以“信息公平”促进教育公平?如何提高农村教师应用信息技术水平,更新他们的教学观念,改进其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促进优质教育资源普及共享?如何发挥名校、名师的示范带动作用,使名校、名师的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不断扩大,促进全市教育质量的进一步提高?针对上述问题,2015年底,淮安市电教馆开展了一系了调研活动,召开专题会议进行研讨,利用现有的网络基础、录播教室,构建淮安市智慧云录播课堂教学系统,拟通过“专递课堂”、“名师课堂“、“名校网络课堂”、“远程评课、教研活动”等模块功能,推动名校带动薄弱学校,一校带多校远程教研,充分发挥名师的示范引领作用,促进农村教师利用信息技术改进教学方法、创新教学模式,使优质教育资源得到共享。

二、建设四大原则:多、快、好、省

多:即智慧云录播课堂教学系统可同时支撑师生在线数量多!可同时超万人在线。

快:即学校应用部署方便快捷,教师上手操作快,网速好,直播传频传输快。

好:融合教学工具多,高拍仪、微课笔等,无限接近实际教学环境,师生体验好。

省:后台管理省事,家长省心,投资成本节省。

三、教学系统架构

智慧云录播课堂教学系统建设是为教育局、学校提供备课、录课、晒课、评课等功能的综合解决方案,帮助教育局、学校深入推进 “三个课堂”建设、“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活动,形成资源共享体系,沉淀本地名校名师资源,为“翻转课堂”提供丰富的素材和资源。帮助建设网络教研系统,做到远程评课。给教师制作精品课程或微课程提供了很好的平台和环境,使得教师可以对教学工作进行反复学习和研究,提升教研水平。根据实际需要,本着多、快、好、省的原则,提出三级搭建模式:一在全市层面建立淮安市智慧云录播教学系统中心(见图1),二在城市名校建立智慧云录播系统及在线授课、资源上传等平台(见图2),三在乡镇学校、教学点建立网络直播、点播、远程教研平台(见图3)。

四、应用研究

淮安市智慧云录播课堂教学系统是依托互联网和市教育公共服务云平台,与公司合作,整合全市中小学云录播硬件、教学硬件、教学软件,搭建的软硬件一体化的综合性资源共享平台。它包括资源共享模块和远程评课、教研活动模块。

1.资源共享模块的功能及应用特色

资源共享模块主要包括三种课堂(专递课堂、名师课堂、名校网络课堂)和教学软件等云存储服务功能。

(1)三种课堂

三种课堂是利用网络直播或点播的方式,通过精品课程或微课程,向农村中小学师生,特别是边远的“开不起课、开不齐课”的教学点推送优质教育资源的创新教学方式,从而推动名校带动薄弱学校、一校带多校,发挥名师的示范引领作用,促进农村教师利用信息技术改进教学方法、创新教学模式,使优质教育资源得到共享。在淮安市电教馆的组织下,淮阴师范第一附小、淮安市实验小学、淮安小学、淮安市外国语实验学校、淮阴中学、清江中学、淮安中学等名校先后成立了名师工作室、名校网络课程课题组,利用智慧云录播教学系统录制名师、骨干教师的精品课程、微课程,每年有近14000名教师进行网上注册晒课,建设“特色教学模式”系列数字资源近100G,供全市中小学广大师生共享。2015年,在教育部开展的“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活动中,淮安市遴选精品课例经省市逐级推荐、网络投票和专家在线评审,共有79位教师获得部级“优课”。其中,淮阴师范学院第一附属小学共有17位教师的精品课例获得部级“优课”,优课数名列江苏第一,全国第六。

(2)教学软件等云存储服务

资源共享还加载了淮安市教育公共服务云平台为教师提供备课、授课所需的各类教学资源,解决了教师查找资源困难、资源分类不清晰等问题,方便教师快速完成素材查找、课件制作、教案编写等备课工作。如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可利用教学软件,点击课件页面“微课录制”可以随时启动、停止课程的录制,所录制的视频文件作为校本资源自动上传到智慧云录播教学系统共享平台上,如图4所示。

2.远程评课、教研活动模块的功能及应用特色

智慧云录播教学系统中的远程评课、教研活动模块是为了充分发挥名校、名师的示范带动作用,进一步研讨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有效应用的途径和方法,打造高效课堂,促进教师教育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使信息技术与学校教学深度融合,打造“在线教研”网络平台,构建市、县(区)、校教研共同体而搭建的,其操作流程如图5所示。

淮安市电教馆通过定期举办“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深度融合”系列在线观摩研讨活动,每年有近200位教师上了观摩课,8000多名教师参加在线观摩研讨。2016年1月5日,由淮安市电教馆主办的“互联网+远程同步互动”课堂教学观摩研讨活动,分教学展示、互动研讨和专家点评三个环节,淮安小学朱海英老师执教了一节六年级英语课,全市近千名教师远程观看网络直播,部分教师利用云平台在线进行文字点评和提问,并重点与车桥小学、马坝小学和长江西路小学教师网络视频互动与教研,还邀请淮阴师院朱风云教授和市教研室英语教研员丁海英老师分别进行了远程视频点评和现场研讨,取得较好评价。

篇6

在动态生成的课堂中,提倡学生思维和个体差异性多样性、独特性地发展。我们主张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学生通过与文本与老师与同学三者之间的对话、交流,在已有的经验积累和知识结构基础上体验、感悟、内化,实现对新知识的建构。历史与社会课程内容对社会和生活的强调及关注,使课堂生成更具有开放性、动态性、灵活性等特点,这样在课堂的生成中,会出现许多的尴尬和窘境,这种课堂尴尬往往有着突然性、不确定性、不可预见性等特点,无法预料,就像一束火花,稍纵即逝。如果教师能够采取一种临场应变和即兴发挥的措施,把此情此景作为教学资源及时加以利用并且巧妙地嫁接到课堂主干上来,以现场的即时信息或突发事件为契机进行教学再创造和发挥,则会活跃课堂气氛,使教学充满情趣和魅力,从而大大地提高教学效率,这就是教学机智。教学机智可以化解课堂上的种种矛盾与问题,激活教学气氛,起到点石成金的作用,使课堂峰回路转,精彩纷呈。

产生尴尬的原因很多,主要在于两个方面。第一,忽视了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发展为根本;第二,平时对教学的经验和认识积累不够,不会处理。经过几年的新课程实践、体验思考,笔者就此谈一点体会。

一、以点带面,扩大生成

上课伊始,学生刚进入学习状态,这时候的生成是微妙而又重要的,很有可能决定一节课的走向。但是由于学生学习能力和经验的差异还没体验到内容或问题的意思,如果直接告诉学生答案,学生课堂上就很难有思维发展的良好开端。杜威说,教学绝不仅仅是一种简单的告诉,教学应该是一种过程的经历、一种体验、一种感悟。教师应该把问题扩大化,以点及面,引起其他学生的兴趣和注意,再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和探究,从而解决问题,实现对学习内容的有效学习和建构。例如,案例《新航路的开辟》片段:师展示三则材料,学生顺利地进行阅读和归纳原因。

生1:A.需求东方商品,B.攫取黄金的欲望,C.传统商道被土耳其人阻断。

师:是这样吗?为什么那时候欧洲人们的欲望这么强烈?

生(自发讨论):资本主义商品经济的发展。

在这个教学片断中,教师及时地、分层次地提出问题,并通过再次提问,拓展了学生的思维空间,深化了学生的思维能力,扩大了生成,课堂也因此充满智慧和活力。

二、力挽狂澜,缩小生成

当教师顺应了学生的探究欲望和学习需求,学生也会出现一种学习激情,面对教学内容和课堂的开放多变,学生的思维是多样化的,理解是多元的,回答问题观点也会不同,严重时会发生冲突而搅乱课堂。例如,案例《规模空前的战争浩劫》片段:

师:二战以同盟国的胜利而告终,世界人民的正义力量打败了法西斯。

生(质疑):如果没有美国向日本投放原子弹,日本会不会投降?

生(争论):A.不会,占了中国那么多领土,势力好大。

B.德意都投降了,日本已孤掌难鸣。

C.他们侵华愿望由来已久,就这么轻易放弃?

D.中国全民皆兵,后方力量强大,日本没戏了。

师:同学们的想法多棒啊,让我们结合当时的世界形势看看。

面对这样的生成状况,教师应当对课堂进行有效和有价值的调控,适时归结散乱内容,适当纠正偏差,缩小生成,把握课堂节奏,努力做到恰当好处。

三、因势利导,转换生成

课堂里的生成是教学过程中最重要的资源,一个小小的意外就有可能蕴涵着教学的最佳时机,把握好了,课堂会显现智慧闪光的精彩。例如,案例《领主的庄园和市民的城市》片段:

师:欧洲中世纪社会经济的特点是什么?

生:不好。

师(意识到问题有难度):观察图看看有哪些人?活动?

生1:农奴,种粮食和蔬菜、磨粉、养猪、牧羊。

生2:我知道了,书上说这是自给自足。

师:和桃花源相似,是理想的避世桃源吗?

生3:不是,生产水平很低的。

师出示农奴受剥削图片和相应材料验证观点。

这里,教师根据学情调整了自己的预设,降低了问题的难度,顺学而导,把球抛给学生,组织学生讨论辩论等活动,既可化解难题,又可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将问题进行适当的推移,学生更喜欢跟同伴的讨论和交流,课堂也会更和谐发展。

四、随机应变,延缓生成

学生的内在需要不断被唤醒,潜能不断被挖掘,意外也层出不穷。有时,教师很容易反感,可能会情绪失控而迁怒学生,有些意外可以用延缓法处理。例如,案例《干旱的宝地》片段:

师:改变一下方式,你们先阅读课本内容,提出想深入了解的问题,别忘了在书上圈划。学生一下子来劲了。

生1:绿洲农业发展的水哪里来的?

生2:沙漠会淹没绿洲吗?

生3:撒哈拉大沙漠的人是怎样生存的?

遇到这种情况,教师如果无视避而不答或者放手都对学生思维发展不利,所以先把问题委婉地搁置起来或调整方向,移师课外而不影响预定的教学任务。比如说,等下课时,教师与学生一起查资料研究等。

实践证明,只有运用教学机智把握课堂、驾驭课堂,师生在课堂上才能顺利地进行对话和交流,学生才能更好地思考、质疑和对问题的探究。教学机智是教师必须具备的素质和能力。马卡连柯说:“教育技巧的必要特征之一就是随机应变的能力,有了这种品质,教师才能避免刻板的公式,才能估量此时此地的情况特点,从而找到适当的方法加以正确地应用”。而这种能力来自于教师在课堂上凭借敏锐的洞察力,来自于日常教学生活中的经验和技巧的丰富积累,来自于对学生的了解爱护,来自于对学科知识的扎实修炼和自身的文化底蕴。教学机智运用得当了,课堂才会出现美妙的境界。

篇7

摘要:随着新课改的深入发展,“高效课堂”日益成为教育人士关注的重点。而高效课堂的打造离不开教师智慧的运用。本文阐释了教学智慧、高效课堂的内涵以及高效课堂和教师智慧的联系,教师智慧在平时课堂教学以及课后作业布置中的体现。

关键词:教学智慧;高效课堂;联系;体现

新课改的核心理念是“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强调所有学生的全面发展。在“减负”的诉求下,教学开始追求“高效课堂”。教师是打造高效课堂的灵魂人物,在备课、授课、课后巩固的各个环节中,都要运用自己的教学智慧,合理安排,引领学生全面发展。同时新课改也强调教师成长,依据新课程评价目标的要求,课堂教学评价要沿着促进教师成长的方向发展。这就要求教师不断发展自己的教学智慧,精进专业技能。

一、教学智慧的内涵

什么是智慧?在《现代汉语词典》中,“智慧”被解释为“辨析判断、发明创造的能力”。[1]《辞海》上解释为“对事物能认识、辨析、判断处理和发明创造的能力。”[2]

教学智慧是一种特殊的智慧。教学智慧在《教育大辞典》中被定义为:“教师面临复杂教学情境所表现出的一种敏感、迅速、准确的判断能力。如,在处理事前难以预料、必须特殊对待的问题时,以及对待一时处于激情状态的学生时,教师所表现的能力。”[3]

教学智慧有“复杂性”“情境性”和“实践性”。教学智慧的“复杂性”在于“教学实践领域具有两重性:它是自然的又是属人的,它是客体的又是观念性的,它是必然的又是自由的,它是因果性的又是目的性的。”[4]第二,教学智慧强调“教学情境”。教学智慧大都是教师个人应变能力与意外情况撞击而迅速迸发的火花,是“急中生智”的产物。我们知道,教学活动既是一种科学活动同时又是一种艺术活动。前者就会形成和发展我们所学的教学理论,后者就会形成和发展教师的教育智慧,即教师在教育情境中对个别的、特殊的教学现象的理解与处理,并成为教育实践性知识的重要组成内容,反映的是教学的偶然性。[5]第三,教学智慧同时强调教学情境中的“实践性”。教师在课堂上对教学所做的观念运筹、经验调度、操作设计等的种种努力最终体现于教学实践、课堂教学各环节中。平时教师无论是直接经验或是间接经验的获得,以及知识技巧的积累都会在具体的教学实践活动中得到锻炼、磨合、升华。在课堂教学中,新的问题和新的情况随时出现,教学实践者需要“当机立断”、“急中生智”,才有可能避免教学实践活动的混乱或不协调。[6]

综上所诉,教学智慧是教师在课程设计、课堂教学中运用自己已生成的智慧知识经验,在课堂教学中,灵活应对学生的各种状况,并且做出及时准确的反应,达到完成教学任务,保证课堂质量以及学生对知识快速吸收的目的。

二、打造高效课堂

(一)高效课堂的内涵

高效课堂是指以尽可能少的时间、精力和物力投入,完成教学任务、教学目标,取得尽可能好的教学效果。高效课堂的内涵包括三方面:一是提高课堂效率;二是实现课堂效益最大;三是达到最佳的课堂教学效果。

(二)如何构建高效课堂

1.科学的教学设计是打造高效课堂的基础。教师在备课时候对整堂课进行精细设计,使学生逻辑清晰得到接受知识。

2.改变传统授受式模式,让学生自主探究。转变传统“教师教学生学”的角色定位,放手让学生自己去学,教师起到“答疑解惑”的作用。

3.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愉悦融洽的课堂氛围。师生关系良好有利于相互间的交流、沟通老师能对学生的各类问题及时作出引导。

4.生动有趣、旁征博引的教学语言。第斯多惠曾经说,教育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因此教师的语言应当有严密的逻辑性,生动有趣,能吸引学生;旁征博引,内涵丰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三、高效课堂与教师智慧

一个高效的课堂,需要老师在有限的时间传授学生尽可能多的知识,与此同时,教学方法要开拓创新,让学生乐于接受。所谓有智慧的老师才能培养出有智慧的学生,一个头脑机敏内涵丰富的老师不仅能提升课堂效率,对学生的一生求知的影响更为深远。

(一)教学设计环节中教师教学智慧的体现

教学设计是教学的基石,一个充满智慧型的老师在其教学设计中会充分展露自己的高瞻远瞩。课前精心的准备才能宏观把控整个知识点。无论是教学环节的巧妙设计还是板书的构思无不展现着教师的匠心独运。

(二)课堂教学中教师教学智慧的体现

实际课堂中有学生会有各种各样、始料未及的问题,更加考验教师综合能力。如对整个教学节奏的把控、反应、逻辑、观察、表达等等。具有教学智慧的老师懂得在小知识点上少讲,在重点知识上精讲。在以学生自学为主的课堂上,教师要以更加敏锐的观察,攻克难点,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扩充知识。

(三)课后作业设计中教师教学智慧的体现

课后作业不仅起着温故知新作用,还能开阔学生视野。作为一个教师,不仅要通过作业让学生夯实基础,也要让学生触类旁通。一个传统类型的老师只会机械训练,而一个智慧型教师,他拥有全新的视角,布置有意义的作业,让学生到“学而不厌”。

四、总结

在面对教育改革、转型的关键点,教师必须靠“智慧”去统率、处理知识信息,用教师智慧去引领教师的教育教学行为,把“高效课堂”落到实处,减轻学生负担,培养良好的思维模式、事半功倍的学习效率。

参考文献:

[1]现代汉语词典[Z].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1625、921

[2]辞海编辑委员会.辞海(中)[Z].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79.3209

[3]顾明远.教育大辞典(增订合编本・上)[Z].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8.716.

篇8

教学设计是课堂教学的蓝图。一堂好课的教学设计往往凝聚了教师诸多的心血和智慧。一句过渡语的锤炼、一个语言训练点的挖掘等,都倾注了生命的灵性。优化课堂教学设计,就要在透彻理解教学内容和摸清学情的基础上,抓住切入点。

1.智慧的目标,要体现 “真”

语文教学目标的设计对语文教学有着重要的意义。它如同罗盘对于茫茫大海中的航船,带领学生准确抵达目的地。

语文教学任务繁重,目标复杂,基础知识的落实、思想教育的渗透、思维能力的培养、良好习惯的养成等,都是不能忽视的教学任务。而每节课的教学时间毕竟有限,如果设计学习目标时样样舍不得丢,又怎么谈得上落实呢?所以教师要根据教材本身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需要,合理筛选,确定恰当的课时学习目标,集中、扎实、深入地开展教学活动。

教学目标的预设,要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为基础,注重内外因素的结合,使学生不断获得新知识。

曾听过两位教师执教的《沙漠中的绿洲》,比较一下他们的教学要求:

其一:借助课文具体的语言材料,在读通、读懂的基础上,感悟阿联酋人民精心侍弄花草、创造良好生存环境的壮举,认识保护环境的重要性,激发学生热爱人类家园的感情。

其二: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学会本课生字,绿线中的生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3.会用“纵横交错”“适宜”造句。4.了解阿联酋人民精心侍弄花草、创造良好生存环境的壮举,认识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不难猜想,目标预设的差别,会给课堂带来怎样的结果。目标少些,具体些,让我们切实解决好一两个真问题,留给学生真东西。

2.智慧的训练,要体现 “活”

语文课的本体目标应该落实在对文本语言的感悟体验上。学习语言切忌大面积浅表化“刨土”,而应该抓住重点深挖细掘。语言训练点选得准,设计得巧,可以大大提高教学效率,更可以使我们的语文课堂呈现出别样的精彩。

如在教学《石榴》一课时,文中第二段具体描绘了石榴花开得鲜艳、热烈的场景。教学中,我抓住“热闹”一词展开训练:“‘热闹’在这里用得好吗?为什么这里写石榴花开得很热闹?”通过联系上文,学生回答:“石榴花像一个个小喇叭正鼓着劲儿在吹呢!喇叭吹当然热闹了!”“石榴花开了很多很多,火红火红的,给人很热闹的感觉。”“喇叭花开得又多又美,也许蝴蝶、蜜蜂也来了,就更热闹了!”……这样,学生对美丽的石榴花的感悟自然加深了。

只有找到了学生喜欢并与课文重点合一的内容作为训练点,才能激发出学生的智慧。

二、用智慧的语言丰润课堂

课堂教学的主体是一个个富有生命活力而又与众不同的“人”,这就决定了课堂教学具有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合作生成的特点,即每一堂课都应该是不可重复的师生情感与智慧共生的过程。课堂的复杂多变对教师是一种挑战,它的动态生成又可以创造出许多精彩的瞬间。

1.智慧的点评,要体现“引”

人们常说名家的课堂教学难以模仿,最难模仿的是他们字字珠玑的点评艺术。教坛新秀们感叹,上课最不自信的就是对学生的点评,常常在学生答题后,脑中还没想好恰如其分的评价语。的确,课堂点评就难在它的即时性,它需要教师有深厚的语言功底和快速的反应能力。

一个充满智慧的教师,往往能够随时把握学情进行精彩的点评。有时点石成金,充满激励性;有时巧妙点拨,体现启发性;有时以情激情,充满情感性;有时机智迭出,充满诙谐幽默……可以说,教师适时、适度的点评,是师生心灵的对话,是思维火花的碰撞,也是更高层次的智慧引领。我们应该开发出充满智慧、富有特色的评价语,让学生在身心愉悦的同时,又能得到收获和启示。

2.智慧的生成,要体现“实”

“动态生成”是新课标提倡的一个重要理念。教学不应只是忠实地传递和接受知识的过程,更是课堂创生与开发的过程,课堂教学是千变万化的,再好的预设,也不能预见课堂上可能出现的所有情况。而“生成”的教学不但要求教师有随机应变的能力,更要求教师在随机应变中尊重学生的主体性。教师要根据课堂教学进程中出现的新情况,及时调整课前的预设,给学生腾出空间,为生成提供条件,鼓励生成。在与学生的对话中,教师本身也是受益的,这样的课堂是一个“无法预约的精彩”。

三、用智慧的切入延伸课堂

立足文本,超越文本,这也成为许多教师新课程下的语文课堂教学中的自觉行为。但是,有不少老师在拓展中,带着冲动的热情和时尚的追求,盲目、无序和泛滥。为了能有效地拓展,我们需要精心研究教材,用智慧的目光选准教材与拓展内容的最佳切入点。

1.智慧的选点,要体现“情”

看到一位名师教学《月光启蒙》的课堂实录:母亲在月光下,为我讲故事,讲童话,唱歌谣,帮我飞向诗歌的国度。教者最后也拓展了这样的一段话:母亲患了老年痴呆症,失去了记忆。我赶回老家去看她时,她安详地坐在藤椅上,仍然是那么和蔼、慈祥,但却不知我从哪里来,不知我来干什么,甚至不知我是谁。不再说她的往事,不再谈我的童年,只是对我笑,笑得我泪流满面。

这一段拓展内容,与文本中聪明能干的母亲形成了强烈的对比,拨动了我们心中感恩母亲的琴弦,这样的拓展令人拍案叫绝。

2.智慧的拓展,要体现“度”

篇9

中图分类号:G642.42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2)09-0182-02

关于教学智慧,《教育大辞典》将其定义为:教师面临复杂教学情境所表现的一种敏感、迅速、准确的判断能力。加拿大学者马克斯・范梅南认为,教学智慧是在处理事前难以预料、必须对待的问题时,以及对待一时处于激情状态的学生时,教师所表现的能力[1]。小学英语教学是一项复杂的工作,不是靠程序性知识和教学技术就能解决的,它对智慧具有内在的和必然需要[2]。教学智慧是提高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效率的必由之路。

一、教学设计环节――用教学智慧建构生态课堂

教学设计是课堂教学的蓝图。教学设计要以学生发展为本,小学英语教师把精力放在研究教材上,放在研究学生上,放在研究创新教学方法和策略上,放在构建新的教学结构和模式上,要充分运用教学智慧,变应付性为实用性,真正“把课堂还给学生”,突显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的“学力”,张扬师生个性,从而转变教学方式,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一)巧妙预设,创设情境

英语作为一种语言,是一种交流的工具,它不仅可以学得,更多的是习得。学习英语,就像学习其他知识一样,通过背诵、记忆来掌握,这样的学习困难且容易遗忘;而习得则是在一种环境下,不自觉地融入到学习英语的情境中去,这样的学习轻松且不易忘记。因而在小学英语教学中,需要老师的智慧为学生学习英语创设真实、有趣的情境,让学生在这样轻松愉快的教学环境中学习英语。

(二)独具慧眼,挖掘题材

《英语课程标准》强调以生为本,遵循“为学而用,在用中学,学了就用”的原则。英语作为一种交流的工具,其学习目的就是为了运用,只有学以致用,才能真正发挥学习的价值。虽然现在关于小学英语的书是铺天盖地,其形式也是五彩缤纷,然而其内容却是参差不齐,这不仅需要老师用其智慧的眼光去发现优秀的教材,更需要老师深入挖掘教材,把教材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相联系,让学生在生动、直观、有趣的环境中学习英语,从而使教学更为有效。

(三)匠心独运,设计练习

小学生对英语知识的掌握和技能的形成必须借助作业练习来完成。作业练习是每堂课都是必不可少的,优秀的作业练习能适时地为突破重点、化解难点服务;优秀的作业练习还可以开拓学生的思维,促进知识的迁移运用;优秀的作业练习也闪烁着教师的智慧光芒,可克服目前教学中存在的单向思维、封闭思维的弊端,拓展学生的思维方式,培养学生多元、主动、创新的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二、教学实施环节――用教学智慧实现动态生成

教师要在围绕课程目标精心预设教案的基础上,依循学生认知的曲线、思维的张弛以及情感的波涛,以灵动的教育机智随时处理生成信息、及时调整教学进程,通过实践不断地总结反思,提升自己的教学智慧,使智慧回归课堂,真正实现用智慧演绎精彩的课堂生成。

(一)妙手偶得,妙笔生花

素质教育和新课程改革,都将焦点集中在师生的积极互动以及学生的主动发展上,课堂上有互动、有交往、有对话、有沟通了,课堂形成了教学生命场,它始终处于动态发展的过程中,其中不乏一些偶然性的因素。这些因素不是事先布置好的。作为教师,要有一双善于发现的慧眼,随时捕捉那些大家所忽略细节,然后加以挖掘利用。比如学生的怪问题、怪动作、怪要求、怪表现等,面对每一个这样的“怪插曲”,教师要有“不管风吹浪打,胜似闲庭信步”的气魄,正如马克斯・范梅南讲到的“机智表现为克制,机智表现为对学生的理解,机智表现为尊重学生的主体性,机智表现为潜移默化,机智表现为对情境的自信,机智表现为临场的天赋”等等[2],只有当我们用智慧的眼光去看待课堂上的“小插曲”,我们才能转不利的环境为有利的教学资源,促进学生的发展。

(二)正视错误,因势利导

“错误”是一笔可贵的教学资源,是学生积极思维时闪烁的瞬间火花。建构主义认为学生的错误是一个“自我否定”的过程。课堂生活本身就是丰富多彩的,“偏差”、“失误”也是其中的一部分,有时教学中的一些“失误”反而会给课堂注入新的生命力。因此,面对课堂中出现的错误,教师千万不要轻易放弃,而要及时捕捉学生出现错误的原因所在,巧妙地将其转化为新的课堂教学资源。在这一点上,可以转移话题、转换看问题的视角、转移学生的注意力、冷处理、让学生歪打正着、对学生的异常言论或动作进行化解、把尴尬事化为善意的笑谈、在发现疏忽或失误后脑筋急转弯等等。

(三)捕捉异端,点石成金

小学生思维活跃,在回答问题时常常给我们出于意料的答案,然而这些答案却为我们提供了很大的信息量,这些信息无疑是可贵的生成性动态教学资源。这就要求教师在面对这些意料之外的答案时,要打破常规的思维方式,这样才能收到很好的效果,这也正体现了教师智慧的灵光。同时,教师要善于利用课堂中的突发事件,激发学生的智慧,让师生共同参与问题的探讨,在思维的碰撞中激发创造的火花。

三、教学反馈环节――用教学智慧完善课堂教学

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教学反馈贯穿于整个教学活动过程。教学之初,教与学都需要通过回馈式反馈做好教学的各种准备;教学进行之中教与学的双方都须借助于各种反馈信息不断调整自己的教或学的行为;教学活动结束时,教学双方都要知道有关教或学的结果反馈,从而强化各自适应的行为和巩固成功经验,并使错误的反应得到有效纠正。由此可见,教学智慧在教学反馈环节有着很大的应用空间[3]。

(一)及时反馈,实现高效

课堂教学结构安排,一方面要符合教学规律,另一方面要符合学生的实际。看课堂教学结构的安排是否符合学生的认识规律,就要及时收回学生的信息反馈,小学英语教学要讲讲练练,边讲边练。每一次练习都要及时反馈信息,把学生学习中的疑难问题、困惑之处诱发出来,及时采取合适的方式公开地予以纠正,使错误消灭在萌芽状态之中,同时调整教学程序,有目的地促进学生智力技能的形成。

(二)全面多元,肯定鼓励

对小学生的英语学习反馈评价,要从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进行全面的评价。并且多用激励性评价,发挥反馈评价的激励性作用。智慧教学的评价,能充分把握好评价的尺度,肯定和鼓励学生创造性的回答,善待学生出现的错误;对学生的发言,教师自己不急于作出评价,而是让学生们自己评价,并要求师生们一起很乐意地倾听他的心声,给学生们提供一个愉快和谐的环境,让学生的思维和情感双方都得到发展[4]。

(三)智慧反思,追求完善

教学是一个有目的、有方向的、完整有序的复杂信息传递系统,在这一系统中,教师既是教学信息的传输者,又是反馈信息的接受者,在教学过程中起主导作用,是整个教学系统的控制器。这就要求教师要智慧地反思,依据自身对教学现象和教学理论的感悟,深刻洞察、敏锐机智并高效便捷地应对教学情境,而达成通融共生、自由和美的课堂教学境界。

总结

教育是需要智慧的,智慧地教、智慧地学,教师教得学生更智慧,应该是教育的本质属性之一,时代呼唤教育智慧及智慧型教师[5]。小学英语教学不是机械的知识授受活动,而是以智慧启迪智慧、以智慧引领知识建构、关照生命成长的过程,小学英语课堂应该是开放、和谐、积极互动的课堂,是学生感知、体验、实践、合作的场所,这样的课堂集统一性、趣味性、启发性、民主性为一体,这样的英语课堂教学必然是高效的。

参考文献:

[1][加]马克斯・范梅南.李树英,译.教学机智――教育智慧的意蕴[M].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

[2]杜萍,田慧生.论教学智慧的内涵、特征与生成要素[J].教育研究,2007,(6).

[3]程广文,宋乃庆.论教学智慧[J].教育研究,2006.9.

[4]邓友超.教师实践智慧及其养成[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

[5]卢红,刘庆昌.论教育智慧[J].山东教育科研,2001,(4).

Teaching Wisdom: A Way to Improve Primary English Classroom Teaching Efficiency

RAN Juan

篇10

二、改进小学课堂教学设计的建议

1.求实不虚浮

课堂教学设计不是脱离实际的虚构作品,而是要从课堂教学实际中来到教学实际中去。教师的教学设计应当最大限度地从学生发展的需要出发,为此,在教学设计中,要始终坚持学生本位的教学观,立足学生的认识水平、思维水平、生活实际,带着一定的教学目标,从学生学习的角度研究、分析教师的教,从教师教学的角度规范学生的学,一切从学生课堂学习的角度去分析和设计教学,让教学设计做到因材施教,有利于学生学习能力的提升,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教学是一个教学相长的过程,在促进学生发展的同时,也应该实现教师自身的成长。课堂教学设计需要遵循一定的规律,应有一定的教育学、心理学等理论的支撑,为使课堂教学的设计科学、合理,教师应努力提高自身的理论素养,让课堂教学设计走向理性,在理性中步入自然、生态,追求大育无痕。进行课堂教学设计,另一个不能忽视的问题是要结合教师自身的教学风格和个性特征。教师设计课堂教学时不能丧失自我,要同时考虑自身把握教材的水平、驾驭课堂的能力、组织教学的技巧以及自己的教育教学素养、兴趣爱好及习惯等。也就是说,课堂教学设计必须符合教师的实际情况,顺应教师独特的教学风格。只有这样,课堂教学才能得心应手,才有利于教师发挥自身的教学艺术与教学水平,也有利于发挥课堂设计对教学质效的促进作用。课堂教学设计是课堂教学过程中的客观存在,同时又是人为设计和安排的,是主观与客观的统一。在进行课堂教学设计时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从学生实际出发、从教师实际出发,实事求是,追求实效。

2.完整不散乱

一些教师在设计课堂教学时,经常会根据自己的偏好侧重某些内容或环节,按照这样的思路设计的课堂教学可能会有亮点,但不会成为好课。在课堂教学设计中,要克服传统教学中单课思维的弊端,严格遵循系统整体的原则,从整体的角度规划课堂教学,把课堂教学设计上升到教学要素优化组合的高度来认识。教师在课堂教学设计中,以结构为纵向主线,将横向的教学目的、教学任务、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原则等都置于一个系统中加以分析和研究。这样,有利于教师更全面、更完整地认识课堂教学设计,更加科学、合理地选择课堂教学方法,更加全面、有序地考虑各种要素,并合理整合各环节、各阶段、各要素、各层次的关系,发挥课堂教学设计的整体功能。在进行课堂教学设计时,必要的环节也应该具有整体性。一堂好课必须有引人入胜的导入、充足翔实的过程、圆润完满的结尾。课堂教学的各个组成部分都必须紧紧围绕教学内容、教学任务和教学目标来设计与安排,使课堂的每一个环节都成为这堂课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而每个环节又通过一定的内在联系组成一个统一的整体,产生整体效应,给人以整体感和完美感。

3.灵活不僵化

有些教师在教学设计中缺乏思考和创新,缺少主动性和探究精神,显得机械和教条,习惯于用固定的方式应对所有的课堂教学,他们无视课堂各要素的动态组合,将课堂教学设计模式化、绝对化,把完整的课堂教学肢解为几个孤立固化的环节和步骤,使课堂教学设计成为了一种缺乏生机与活力的机械工作。事实上,课堂教学是一个多侧面、多层次的动态过程,它不是一个统一的超越特定教学情境的固定模式。用某一规定的几步几法的教学模式去套用动态的课堂和活生生的教学对象只会捆住教师的手脚,扼杀学生学习的创造性,从而把课堂教学引向死胡同,使之越来越远离教学的本质。因此,任何一种预先设计好的课堂教学都不可能完全适合课堂教学的实际。学生作为课堂教学中最活跃、最关键的因素,其动态变化的特点更是决定了课堂教学的设计必须是实时变化与发展的。这就需要教师具有一种能应对突发状况的教学智慧,灵活而智慧地处理在课堂预设之外的意外生成情况,同时对设计好的课堂教学做出相应的调整和改变。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设计时,可以先参考优秀的课堂教学设计,从中汲取有益的经验与方法,但不能原封不动地照抄照搬;可以体现一定的课堂教学改革模式,但不能机械教条地固守模式。课堂教学设计要因学生而异、因教学内容而异、因教学目标而异。